挫折教育论文范例

挫折教育论文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独立学院;“三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人”真正引向生命领域、生存世界、生活未来,其终极目标是育人,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思想同向同行并且符合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因此,应用技术类大学视域下独立学院实施“三生教育”的研究愈加显得重要与迫切。

一、“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必须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三生教育”的内在驱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普遍认同性,对各个领域都具有指导意义。“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手段让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生活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行为,是受教育者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内化信念、外化行动的过程。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聚焦的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同频契合、一脉相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三生教育”内化信念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三生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是实施“三生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二)“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需要价值的引领作为内在的驱动力,同时需要通过“三生教育”这类教育活动不断实践,在践行中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被实践与领悟的过程中互生互化、相互推进、不断深入,共同推动高校学子自身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应用技术类大学视域下独立学院“三生教育”的思考与设计

“三生教育”既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之一,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互生互化、相互推进的一体两面。独立学院作为国家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当仁不让地积极推行。

(一)立足独立学院自身特点,打造“三生教育”体系。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也为独立学院打造“三生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1.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制度建设第一,独立学院开展“三生教育”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制度建设。应当充分运用制度的硬性约束力将“一岗双责”制落到实处。第二,应从全院的角度统筹协调党、政、教、学、团等部门的相关工作,形成整体性、结构性的教育合力。第三,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管,确保“三生教育”落实、落细。第四,各部门应对自身实施情况全面负责,灵活运用各种形式方法,鼓励本部门员工积极参与到组织实施“三生教育”的工作中去。2.着眼于应用技术本科办学方向,积极优化课程设置应用技术类本科大学具有“高等性”“专业性”“应用技术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所培养的学生应融知识、能力、人格素养为一体,能较好地适应社会职业的转换,具备可持续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三生教育”对独立学院转型成为应用技术类本科大学具有推动作用。“三生教育”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转型意义深远。因此,建议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专门开设“三生教育”作为必修课程。“三生教育”在内容结构上包含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及生活教育三大块,内容涉及诸多学科,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三生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授课模式,采取模块化、开放性的形式进行授课与考评。应坚持以“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在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最终走向幸福”的教育理念为目标导向,充分吸纳与调整相关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设置。3.努力克服自身不足,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之一。“三生教育”的对象既包括全体学生又应涵盖所有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学校应积极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的枢纽作用,利用“三生教育”增强教师的教育责任感、使命感,培养一批真正喜欢教学、乐于教学的优秀教师,营造“三生教育”的良好氛围。4.体育课程教学渗透“三生教育”理念体育课程应该是对大学生作用于“身与心”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必然对大学生的生命健康、生存技能、健康生活观念施以重要影响。但是目前高校传统的体育课程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力度明显不足。“三生教育”视域下的体育课程应该以生命健康作为目标追求,通过上课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人体生理知识,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运动素质并改善身体形态,帮助大学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摆脱困境的生存能力,使他们形成终身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实践有效的体育活动,最终实现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5.法制教育与“三生教育”有机结合高校法制教育是以法律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大众化”教育,教学内容体系上“以‘行为规范’为基础,以‘思想观念’为核心,以‘相关权利与义务’为重点”,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敬畏生命、适应生存、规范生活。这与“三生教育”目标一致。从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入手,将“三生教育”融合到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从“三生教育”的角度拓展高校法制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及道德观,是从法律的角度对“三生教育”的有效诠释。6.建立评价体系,加强即时反馈“三生教育”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考评内容也应该包含理论考试和实践活动考核两部分,同时,“三生教育”考评既要强调终结性更要重视过程性,因此,“三生教育”的评价需要多维度、综合性地开展。具体的成绩评定建议由:理论课考试、文字材料考核(论文、报告、学习心得等)和实践环节考核组成。

(二)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作新模式。作为专门的育人场所,独立学院在开展“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独立学校、家庭、社会协作新模式,在合理化衔接中发挥1+1+1>3的功效。1.构建“走出去,请进来”的“三生教育”家校合作新模式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互动是“三生教育”家校合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现代通信手段的便捷性为家校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非直面的交流形式很多情况下无法达到直面交流的效果。受异地求学等因素影响,大学教育很难跟其他类学校教育那样经常开家长会或者进行家访活动。2.聚焦产教深度融合,构筑“三生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新平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应用技术类大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检验独立学院“三生教育”是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服务地方经济是应用技术类大学的重要办学宗旨,也是独立学院转型的发展方向。为此,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独立学院和企业本身应提高对校企合作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把“三生教育”延伸到企业中,在企业中建立“三生教育”实训基地,建立由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思政类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师傅组成的“三师一友”教导团队,跟踪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全过程,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实训心态教育、人际关系教育以及挫折教育等。不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逐步构筑起“三生教育”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平台。

(三)构建应用技术类大学视域下独立学院“三生教育”“房屋式”模型。应用技术类大学视域下独立学院开展“三生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在此,建议打造“应用技术类大学视域下独立学院‘三生教育’‘房屋式’模型”,在整个模型打造的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地基,以学校、社会、家庭为支柱,以“三生教育”为框架,以建设应用技术类大学为顶层核心。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应用技术类大学视域下独立学院“三生教育”“房屋式”模型的长期稳固。应用技术类大学视域下独立学院“三生教育”“房屋式”模型

参考文献:

[1]罗崇敏.三生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黄坤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12):8-11.

[3].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字:地方性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工作模式

随着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发展,生活环境的复杂化进程,信息技术的革新变异,高校的异军突起,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筑起一道防护墙,近些年来,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肩负起了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重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与此同时,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也存在一些不足,许多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举步艰难,心理咨询中心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人力不足、硬件缺乏和财力支持有限是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作为地方性院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们,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创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模式。

一结合地方性院校心理健康中心的特点,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定位

从现有的心理健康中心设置与发展情况来看,各高校的心理工作各有特色,发展情况各有不一。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肩负着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为学生免费开放个案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团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受地理环境和信息交流局限,地方性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工作起步较晚,中心的硬件配备不齐,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这类的教育资源匮乏,教学主体良莠不齐,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此外,因各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区差异的影响,学校生源和地方经济的不平衡,很多高校的学生大部分生源来自于农村地区,更有部分学生为留守学生,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干涸状态,迫切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辅导。他们与其他学生相比,这类学生容易出现缺乏自信、人际关系敏感、社会适应等问题。日益剧烈的就业压力,也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地方性院校心理咨询中心在高校育人中的地位以及职责所在,它同众多部门一样,肩负着服务育人,培养优秀人才,构建和谐校园的使命。可以说,地方性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是融教学、培训、咨询辅导、服务以及研究等多方面职能于一体的机构。

二争取校领导的高度支持与关注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包括地方性院校在内的各地高校都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这说明心理健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层面多次下文要求地方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更高的高度。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组织机构,有专人进行领导和管理。各项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工作有条不紊的组织和开展。但是,这仍然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基于地方性院校的诸多特殊性,更要求地方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部门领导应在认真分析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不仅要形成思想上高度重视,还要积极改变观念,争取到更多上级部门以及校领导的高度支持与关注,使得组织上更加完备完善,制度上更加健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力度更大,工作措施上更加切实有力,以保障心理咨询一整套完整的系统性工作的长效发展。

三整合师资,重视培训,加强研究,教学与科研两相长

地方性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工作起步较晚,中心专职人员人数配备较少,兼职人员的专业知识背景与资质尚浅,一些兼职的心理工作者是由其他专业老师通过进修或是自学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然后转行成为心理工作者,他们的专业素质有待加强,专业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完成一些常规的日常工作以外,还得承担一定的教学和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身兼数职还要完成自身所在部门的工作,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教学和咨询质量。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工作师资团队显得尤为重要。要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就得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对现有教师进行分类分岗培训等方式提升其专业水平。地方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知识背景、年龄、与职称结构相对应相对合理,对专、兼职教师实行按能设岗,可分别设为团体辅导与训练岗等。对专职教师的教学技能通过老带新等方式进行培养,让其除了承担一定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外,还得完成一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任务,并不定期送他们外派学习,提升其工作效能。

四结合当前形势,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与辅导的途径

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社会与经济重任。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各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向正规、有序发展。各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也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一般而言,心理咨询的途径有门诊咨询、现场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专栏咨询、网络咨询。[5]结合地方性院校的硬件环境和学生的特点,基本上可以针对进行现场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和网络咨询。学生可以通过咨询室老师的联系方式来预约或直接来咨询室咨询;心理热线是一种很好的咨询方式,避免了学生与咨询师当面咨询的一些尴尬和麻烦。学生也可以将难言之隐以信件的形式投放在中心邮箱里;而当今应运而生的网络凭借其高强的保密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的方便快捷的优势也必将成为学生热衷的咨询方式。此外,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还应该承担其学生的个案预约咨询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此外,学校的图书馆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并提供相关的专业书籍。

五积极宣传,让宣传成为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又一增效工具

宣传是心理咨询的又一辅助手段。为了有效提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增加心理工作的普及与知晓率,宣传工作也是心理健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手段。在高校中,心理咨询中心可以借助中心网站、校园广播、心理协会刊物以及橱窗等等,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培训、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或者开展团体辅导、心理训练等进行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情感教育等。各高校的教学部门或院系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这样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更为专业的技术指导。因此,要想提高心理工作的实效性,还应该增大心理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开设相应的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咨询与辅导工作的提高。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或时下热门信息交流平台,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公众微信平台,开设心理咨询专用电子邮箱,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呼叫热线,开设网上预约咨询,在中心网站开辟交流驿站,切实整合资源,积极宣传,让宣传成为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又一增效工具,进一步增强服务的时效性。

六构建防御体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在预防,预防为主,但应重点做好危机干预工作,使心理危机干预和排查工作放在首位,做好心理工作的第一道防护措施。学校应该建立三级防御体系,学校--学院---班级的三级防御组织,各级防御组织各司其职,及其发现与排查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设立心理工作信息员,有信息员在班级中搜集相关信息,对可疑的疑似的学生进行预警提示,这样就能及时排除工作中的危险情况,有效降低了出事的概率。危机干预的工作思路,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危机事件时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构建联络空间,高校应该积极利用有关支持力量,建立家庭、老师、学生联络网,形成以知识教育为主体,学校工作为主导,家庭联系为依托,校园风气为辅导力量的心理支持系统。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心理防御体系,构建了预警系统,才有有效的抵御和防范各项风险。才能真正让心理工作者能无顾虑的全心投入到工作中。

七结语

地方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为复杂,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和科学而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地方性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模式有待优化,这对于有效开展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至关重要,是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以上只是本人粗浅的探讨,因此,建立较为完善的地方心理工作体系,完善各项考核指标,对心理健康工作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为地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玉坤.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管理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2007:3.

[2]金吉山,陈建龙.地方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机制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7(01):119-121.

[3]谭萍.构建地方性高校“知行合一,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0):39-41.

[4]孙长虹.心理咨询——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职能的拓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3):177-178.

[5]陈龙国,蒋年韬.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现状及其运作模式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158-160.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3

提升医学教育水平,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是我国在改革不断深化新时期下的重要课题。研究比较中美医学院校建制、医学教育体系构成、医学生培养环节以及医学人文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对我国医学教育的改进措施,对于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疗的整体水平提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医学教育;医学院校;中美比较;诊断;治疗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大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学教育的探讨也倍受重视和关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教育经验,培养具备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有利于我国医疗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美国高等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代表,近两年,笔者通过走访留学生、查阅文献,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学院、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等医学院校进行交流访学,对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有了深入认识。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美两国高等医学教育在建制、教育体系构成、医学生培养环节以及医学人文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以期对我国的医学教育有所借鉴和启示。

1中美医学教育的比较与分析

1.1中美医学院校的体制存在差别

中美医学院校在建设、筹资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现有医学院127所,其中州立76所,私立51所,而我国医学院校均由政府建设。美国医学院校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有偿服务、研究经费、政府拨款和校友捐赠等,筹资能力较强,而政府拨款则是我国医学院校较为主要且单一的经费来源。美国医学院校的质量评估主要由非政府的第三方组织高等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进行,联邦和州政府通过教育拨款和科研资助等形式对各医学院校略加影响,我国医学院校由政府统一领导,全国实行基本一致的学制和课程[1]。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中美医学院校在办学性质和宗旨上存在本质差异。美国医学院校实行“精英教育”,旨在提高医学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调整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灵活性。我国医学院校推行“大众化”教育,旨在在较短周期内培养能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但受制于院校隶属关系的差别,或由于区域间的政策差异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衡,较容易导致不同医学院校间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出现差异。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差异从根本上是由中美两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适应了本国国情。

1.2中美医学教育体系存在差别

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较为完整性,通常由“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部分组成。其医学教育起点较高,报考考生须完成4年大学本科学习且修过医学预科教育课程,通过医学院入学考试后才能就读。美国医学院校教学大纲为4年制,成绩合格者授予医学博士(medicaldoctor,M.D.)学位。M.D.的学习课程与医师执照考试挂勾,学生在前2年学习医学基础课,结束后要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一部分,后2年进入教学医院,临床课程、见习和实习结合在一起,结束后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二部分,合格后才具有申请住院医生的资格。M.D.毕业后须经过年限不等的培训(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等),完成执照考试的第三部分后方可获得行医执照。美国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法律规定医生须接受知识更新教育和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准更新执照[2]。相比之下,历史原因造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院校医学教育”的学制和培养模式较为复杂,主要有五年制临床本科、八年制本硕博一贯制、三年制临床型或科研型硕士、三年科研型博士等。“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较为薄弱松散,我国的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工作1年以上即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硕士、博士在读期间只要有单位挂靠,也可以申请考试,通过后即可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医学教育体系所导致医学生专业素质的差别较为明显。美国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要求所有具备行医执照的医生都有在大型教学医院的从业经历,保证了医生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临床功底和较为一致的专业水准。对基础科研感兴趣的医学生在校期间还可申请攻读生物医学哲学博士学位(philosophiaedoc-tor,Ph.D.),毕业获得M.D.和Ph.D.的双学位。双学位博士除了临床知识学习和实习以外,还需要在实验室接受长时间的基础科研训练,发表一定质量的科研论文后才能获得学位[3]。相比而言,我国医学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现阶段通常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且不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水平差别较大。在研究生层面,由于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研究生阶段进行科研的同时,往往不能兼顾临床技能的训练,毕业后存在到了临床“不会看病”的问题,而专业型研究生虽然临床技能娴熟,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科研培训,创新能力难以提升。

1.3中美医学教育实施的各环节存在差异

首先,中美医学院校的生源存在差异。如前文所述,美国医学院学生的入学条件严苛,只有成绩拔尖、素质全面的本科毕业生才能通过,相当于研究生教育。从医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在学医前就接受了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训练,并选修了医学相关课程,保证了在进入医学院后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可以说,在美国上医学院绝非一时冲动的想法,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学生的稳定性和成熟度也更好。相比而言,我国的医学院校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由于每年招生数量较多,竞争不太激烈。尤其在近年,医学院校报考人数还有逐年下滑的趋势。对于我国的医学生来说,多数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于未来职业的认识度和责任感并无感性认识,以致在今后求学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失去耐心和热情。其次,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存在差别。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医学教育将基础课程进行学科间交叉整合并集中安排授课,不仅能减轻学生负担,更能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客观、整体地学习和思考,知识体系搭建得更为牢固。美国医学教育还注重基础与临床学科间的联系,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密切联系临床,在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知识。临床实习时,科目设置除“内、外、妇、儿”等常规科目外,还设置了急诊医学、老年医学和家庭社会医学等科目,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4]。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基本框架仍然遵循着基础、临床、实习的“三部曲”,三个阶段过分明确和独立,加之学科界限明显,把完整的人体和生命现象人为地割裂,医学生在学习过程感觉较为枯燥,也难以对医学体系形成综合、整体的认识。再者,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设定存在差异。美国医学高等教育一方面强调培养在高校或医院中兼具基础性与临床性的专门医学人才,另一方面强调培养科研机构的研究者和传播知识的医教人员,目标设定较为清晰,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5]。我国医学生培养的目标较为模糊,按教学目标要求,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应该具备较为基本的临床技能,但实际情况却无法满足医院需求,促使毕业生纷纷考研。而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学业培养本科化,课程设置专业化,过于强调专业性的学习训练,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不足。部分医院的专业培养并未能融入临床实践,甚至有些学生仅会做课题写文章而与临床脱节较严重,导致临床能力较差。此外,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存在差异。美国医学院较早开展标准化病人和计算机模拟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我国医学院校,受制于发展水平和经费投入等客观条件限制,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美国医学院校中已普及“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PBL)”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BL)”等教育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也有所裨益[6]。我国的医学院校现阶段仍然维持传统学科型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灌输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得我国培养的医学生多是会考试的学生,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中美医学院校在学业考核方面存在差异。美国每个医学院都自主建立了考核体系,除了对读写综合能力、与病人交流能力和标准化病人的评估,还需要评估学生对医学道德、医疗法规以及循证医学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此外,还要评估学生对待病人的耐心程度和紧急状态下对病人处置等能力[7]。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考评通常是考多评少,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核为主,考核方法也较单一。此外,对医疗法规、医德人文等方面则较少考评,使得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得不对这部分内容重新补课。

1.4中美社会医学人文品质的差异

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差异,以及两国文化经济等国情方面的不同,直接反映在两国医学生在能力、个性、气质等方面。美国医学生交流能力强,无论是同患者交流和与同事交往,都能够从容应对、侃侃而谈。讨论问题时,美国医学生常能提出不同见解,能够有理有据的进行辩论。在课题研究进展汇报时,即便是进展不多或者不顺利,往往也能娓娓道来。我国的医学生大多生涩腼腆,交流和沟通能力有所欠缺,和病人接触时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专业性和信任感。在学术场合,我国医学生提问和发言也不够积极,反映出学生在校时这方面能力较少接受训练。美国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愿强烈。在美国院校的实验室,假期经常可以见到高中生来见习实验技术并参与学术活动。由于学生较早接触科研活动,创新的理念也较为超前,使得他们与我国的同龄学生相比思维更活跃,求知欲和创新欲也更强。我国医学生通常接触科研较晚,往往在研究生阶段才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不少医学生把临床和科研对立起来,对科研活动疲于应付,实用主义明显,创新的动力和后劲都明显不足。美国医学生职业远景明晰,加之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入职后享有的丰厚薪酬和崇高的社会地位都使得医学生精益求精、发奋学习,而我国的医学生临近毕业时往往境况较为窘迫,为寻找工作或升学等大费周折,养家糊口颇有压力,难以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业务中去。

2美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中美医学教育的比较,不难发现中美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与差异。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中不乏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方面。

2.1改革医学院校体制,完善医学教育结构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改革深化的机遇下,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模式应当体现出向“政府宏观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鼓励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模式转变,从宏观上推动医学院校质量提升,突显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医学教育体系结构不均衡、不完善,一使得医学院校在有限的时间内负担了过重的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高等医学教育体制,在加强和规范医学院校教育;二是在缺乏完善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情况下,使得医务人员过早地专业化、专科化,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和完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

2.2明确医学教育目标,优化医学生培养模式

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实际上是短时期内的高度专业化教育,虽在较短时期内缓解了医疗资源短缺的状况,但却影响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对医学生兴趣潜能的培养。因此,我们亟需探索和设定适应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目标,适当简化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并提高医学生相关待遇。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明确不同年制、不同学制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让医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职业道路。

2.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

在医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秉承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应当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培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应当鼓励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感性环境。应当及时升级教学硬件,引进标准化病人和计算机模拟系统等方式进行教学、训练和考核。应当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推广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培养医学生的社会医学能力,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结语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学教育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喜的是,近年来全国医学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医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在汲取、总结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后,我们能够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教育体系,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凌保东.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33-35.

[2]吴春丽,RichardS.BaeMD.美国医学教育体系运行简述[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676-680.

[3]朱洪英.美国医学教育的特点与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207-2208.

[4]丑赛,赵峻,杨萍.浅谈美国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反馈[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0):1440-1442.

[5]周蓝波,周国平.美国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470-473.

[6]刘隽,赵周彦,舒静.新一轮技术变革中的美国医学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6):107-114.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4

一、当前大学生危机意识缺乏的表现

1、大学生失联事件频频发生

2014年全国多地发生多起女大学生失联、囚禁、遇害事件。江苏吴江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在失联半个月后被确认遭抢劫并杀害、20岁的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搭错车”不幸遇害、22岁的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四天,并惨遭殴打、性虐。这一例例的侵害事件不仅令人对受害者感到怜悯,对犯罪嫌疑人的恶劣行径感到愤慨,更在社会及高校引发了一场对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大讨论,引发了社会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担忧。

2、大学生对公共危机缺乏警觉与防范

公共危机的祸因主要有六种,分别是自然灾害(包括火灾、风暴、地震、洪水)、公共安全突发事故、恶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疾病传播(即公共卫生问题)、自然环境恶化等。公共性危机的实质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生存空间,侵犯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无法根除这六种祸因,难免就会遭遇公共性危机。当前大学生对公共性危机缺乏警觉与防范意识,缺乏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力,掌握的应急知识与求生技能较为薄弱。通过相关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根本不懂得我国公共危机发生的情况,对身边潜藏的危机普遍缺乏警惕。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参加过类似危机事件的应急办法培训,具备基本的应急常识和处理技能。危机来临时,不能保证学生顺利脱离危险。

3、大学生对各种诈骗行为的甄别能力差

诈骗是危害公民财产安全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化发展,诈骗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升级。诈骗的技术含量也在日益增强。除了传统的面对面行骗之外,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新形式不断涌现。同时,花样繁多的骗人行为也已走进了大学校园。针对学生特点的校园诈骗案件频频被曝光。如:每年秋季奖助学金评比期间常见的电话诈骗,学生从事兼职活动受骗,学生参加各类培训受骗等等。诈骗的形式手段无论怎么变化,目的都是一样,为了掘取钱财,但大学生对此类骗术缺乏必要的甄别能力,常常因为贪图骗子承诺的利益而收到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大学生危机应对意识缺乏的原因

1、思想过于单纯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大学生活的无忧无虑、丰富多彩,与社会实践的脱离使得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过于单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他们很少有人主动思考隐藏的危机,对发生的事情也缺乏必要的思索,思想的单纯导致了面对危机事件时表现出的茫然不知所措、无以应对;对于骗局很难甄别,容易走进圈套。

2、教育体制的缺陷

我国教育体制重基础理论培养这一模式已经存在数年,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以求适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但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教育轻人格情商教育的缺陷一直未曾有着彻底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大学生面对危机时缺乏应有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使得大学生在各种危机、骗局面前显得无所适从。

3、安全问题认识与防范意识不足

目前,存在于大学生中间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寝室的安全管理、休闲娱乐等方面。从学生管理的角度看,学生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是影响其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倘若大多学生选择通宵上网、暴力游戏、等消极的娱乐方式,那在学生中间出现打架斗殴、对网络交友的疏于防范等等则在所难免。寝室内私拉电线、随处吸烟、违规使用大功率用电器等已经成为火灾等人为公共危机的直接源头。学生对于安全隐患的认识不足普遍存在于各个高校,更谈不上防范与技术性的处理。

4、缺乏适当的教育机制

安全教育应当作为一项基础教育长期开展,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安全教育还处在宣传阶段,还未形成具有全局规划的、目标发展的层次,有的学校认为安全教育应当作为学生工作的常态化来抓,还有的学校认为安全教育可做可不做。虽然近年来,结合国家文件要求,各高校也相应出来了一些具体的政策要求,如: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园治安管理制度等等,但在开展效果上并不明显。在根本上并未解决当前大学生危机应对意识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的现状。究其原因,在于当前的教育体制缺乏适当的安全教育策略与实施办法。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移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移动新媒体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其对教学效果的积极效用非常明显。目前,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的主要方式方法还是集中在主题班会、各种管理规定的解读、实践活动等等。但是取得的效果略见一斑。归其原因,由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层次不齐,自觉意识存在差异,价值观念不同等等,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存在诸多被动之处。为此,我们想要更好的在学生中间进行安全教育,就必须寻找适合学生自身需要,能够对其产生心理满足的方式途径。移动新媒体就应对被视为一个重要手段。将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公共危机发生与处理办法、宿舍安全隐患、人际交往陷阱、网络电信诈骗等系列知识作为专题通过网络平台、手机通讯平台予以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宣传的范围与幅度。其次,结合传统教育方式,将典型案列产生的后果利用新媒体给学生做生动、深刻的展示,使其在心理上真正承认并乐于接受这项教育。

2、加强学生危机应对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针对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危机应对技能缺乏问题,学校可以根据个案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拟定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模式,设计制定标准作业程序,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摸仿情境,加以演练。后通过突发事件处理小组的总结让老师、学生都能亲身参与,进而强化自身的危机感。在实际操作中也能检验出学生对危机事件的综合处理能力。

3、强化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人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不仅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层次,更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大学生安全教育离不开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一方面,我们要将校园的安全设施等硬件建设与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相结合,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将校园的文化软环境作为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来做。

作者:李蓉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

第二篇: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现状

(一)认识滞后,体制不健全

部分老师仍然认识不到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安全教育课可有可无,甚至占用了专业课的时间,没有将安全教育课摆到足够的高度。体制建设方面,一是领导机制不健全,学校安全教育到底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以什么形式纳入学校教学系列,从上到下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二是存在零敲碎打的情况,部分安全教育内容是穿插在班会中进行宣教,致使学生安全教育没有完全走主渠道。三是安全教育课的讲授时间、内容、教师、考核等,都是比较随意的规划和计划,因此,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

(二)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及科研建设有待加强

一方面“,讲座式教学”和“照本宣科教学”的普遍性,由于近年来的扩招,每年入学新生有成千上万人,以讲座的形式将安全知识灌输给学生,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接收到,确保不了教学质量,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容易产生“左耳进右耳出”的效果。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学生厌恶。安全教育课程特有的性质决定了讲授该门课程应该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比率,提高授课教师的上课技巧、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掌握现代教学的各项方法和技能,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都还没有建立《安全教育课程》教研室,教师队伍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教研活动,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安全教育方面的研究也比较薄弱。

(三)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在一些高校,安全教育课的课时费没有完全按学校课酬标准支付,可能这也是部分老师不重视安全教育课的原因之一。另外组织安全演练、购买相关教学资料及设备、成立教研室、组织师资培训、举办教研活动等,都需要经费的支持。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革途径

(一)逐步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体系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具有自身的特点,在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的前提下,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考核等方面着手,进行认真规划、严格执行,从而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体系走向完善和规范化。只有构建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才能保证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安全素养的目的。

(二)强化师资队伍

一是要制定师资培训学习计划,逐步建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术及教学水平都比较高的队伍,积极选送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者参加国内外与本课程相关的研讨会,提高业务水平。二是成立安全教育教研室,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课程研发。一方面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互相交流、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讲课水平,革新教学方式方法,有学者提出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应用的实效性,本文建议可以在课堂中应用另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安全教育属于实践与情境性较强的课程,利用情境教学法授课,让学生角色扮演,亲身体验,过足“戏瘾”,学生在参与的同时自然也加深了印象;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积累各种科研经验,使自己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穿插大量的实践知识,丰富课堂内容。三是重视学历层次的提高,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提高学历水平。

(三)给予保卫干部更多的关怀

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保卫干部起着支柱性的作用。近年来,高校安全保卫部门干部的学历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一部分具有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以上学历系统地学习过法律和安全保卫工作专业的人员充实到高校安全保卫战线,他们懂得安全方面的知识,又走在安全保卫的一线,已经具备资格和能力承担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师的任务及组建安全教育教研室,但是目前保卫干部在职业培训、风险津贴、职称评定方面,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个人成长受到一定的阻滞。为了鼓励更多有志有才之士充实到安全保卫工作中,为学校安全及安全教育增添更多色彩,希望保卫干部在个人成长方面得到更多关怀和支持。

三、结语

大学生安全教育在高校中已经走进课堂,但是重视度还不够,在当前校园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的形势下,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改革研究,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有重大指导意义。

作者:莫丽燕 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涵和范畴

安全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外部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与主体对环境危险的认知、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等息息相关,后者正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这项教育应包含如下内容。第一,生命安全教育。影响生命安全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自然灾害类,如地震、火灾等;事故类,如交通事故等;刑事犯罪类,如杀害、抢劫、绑架等;生活隐患类,如宿舍用火用水用电不当引发的事故、饮食不注意导致的食物中毒等。要教育引导学生规避以上因素,学会防灾自救。第二,财产安全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避免财产的不正常损失,如因盗窃或诈骗等导致的财产损失。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持有正确、健康的生命观,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热爱生活。遇到学业就业压力,看到不公平的现象,面对社交障碍等能够积极进行心理调试,不致抑郁彷徨,不会做出伤害他人或自伤自残等举动。第四,网络安全教育。要教育引导新形势大学生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提高警惕,不能沉迷其中,不受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教唆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不健康文化的侵蚀全球化带来了各国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和互相影响。各国在享受全球化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文化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不良文化,对涉世不深、分析判断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有一些意志力薄弱的新形势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2.社会公共安全教育的缺失当前全社会教育的注意力仍然过多地集中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方面,对学生的心理、法纪、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则关注不够甚至有所忽视,导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必要的资源投入。

(二)校园因素

1.校园安全环境日趋复杂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已由象牙塔演变为开放的小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外来人员与学生同在校园内生活,不法之徒乘虚而入,敲诈勒索,侵害学生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扩招而新建的校区不少位于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水平不高,刑事犯罪风险相对较高,食品安全状况堪忧。

2.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关心与就业率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就业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仅停留在文件、报告层面,没有在整个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部分高校虽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在人防、物防、技防方面投入较多,但却忽视了安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导致工作陷入被动。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缺少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体系。多数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普遍存在重说教、轻实践的问题,教育形式呆板,学生不感兴趣,安全教育远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家庭因素

1.少数父母成为安全教育的反面教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和思维习惯深刻影响着孩子,是孩子效仿的对象。父母过马路闯红灯,孩子也会模仿;父母习惯吃路边摊,孩子也少不了馋嘴要吃;父母不重视用电防火安全,孩子的防火防电意识也往往不强。

2.过分溺爱对大学生安全产生“负能量”新形势大学生多为“90后”,父母溺爱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溺爱会产生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除了学习什么都舍不得孩子去做,也就使孩子失去了从日常生活中得到安全教育、获取安全知识的机会,对危险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性,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溺爱也会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学业、就业压力时容易感到彷徨无助,面对挫折和人际交往的障碍容易心情抑郁、自怨自艾,甚至反应过激、报复他人。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由懵懂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其目的不仅是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是要将其打造成为心智成熟、人格健全、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人。高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采取有效举措来提升安全教育的成效。

(一)拓展安全教育的内容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应当成为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要加大生命安全意识的教育力度,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意义,尊重自己和他人,理性、淡定地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在社会发展中贡献力量。同时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远离侵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高校应当建立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各项安全教育有效衔接,互相补充,甚至将安全教育课程定位于必修课,用“学分”的刚性要求唤醒学生对自身安全的重视。

2.强化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人身财产安全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案例显示,大学生遇到危险时往往手足无措,坐以待毙,以致酿成惨祸,这也凸显了实用技能的重要性,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技能培养:

(1)基本逃生技能,如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不要贪恋财物等。

(2)基本防盗防抢技能。如加强个人财物的保管,接快递保持警惕,不贪占小便宜等。

(3)基本急救能力,学校安全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专业人员现场演示等教会学生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急救措施的具体操作以及食物中毒的现场急救等。

3.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不要沉溺其中;提醒大学生注意财产安全,防止各类网络电信诈骗及黑客攻击;有效识别、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提高甄别能力,不轻信陌生人,不轻信网络上的各种言论,不造谣、不传谣,从心理上构筑网络“防火墙”。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显示,由于学业、就业和情感等缘故,10%—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伤人、自虐等事件。高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广泛开展心理安全教育,通过广泛宣传、举办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同时要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遭遇家庭变故和学业、情感挫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持续跟进开展心理干预,防止出现问题。

(二)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当转换思维,从“学校要学生学习什么”向“学生希望提供什么”转变,做好安全教育需求调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不断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提高工作针对性。

2.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充分利用好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等传统教育载体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增加有关实战演练的内容,如邀请公安、消防等单位走进校园举办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街道、派出所,帮助学生对社会整体安全形势以及危险程度较高的地域、场合、时段有直观的认识。

3.充分用好新媒体教育平台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生活。学校也应与时俱进,充分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例如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用更加专业的安全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语言风格、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推送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关心自身安全,有条件的甚至可以与网络、影视公司合作开发安全教育趣味游戏、微电影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三)健全完善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1.建立安全教育责任制高校要将校园安全提升到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部门以及各年级、班级设置专项负责人,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与学生安全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及工作预案,确保有备无患。

2.健全相关部门协同机制各高校应当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学生安全、重视安全防范的良好氛围;在深入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公安、综合治理等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有效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校园人员的排查和管理,面向学生加强安全服务的宣传,使更多有安全需求的学生可以便捷及时地获得安全服务。

3.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涵盖安全教育课程教授者、年级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主体的安全教育队伍,邀请公安、消防、网络、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源头上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4.加强同学生家长的沟通配合建立学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渠道,帮助家长改变“学生安全问题只是学校责任”、将学生送入学校后“大撒把”、对学生安全不闻不问的错误观念。加强对学生思想、学习状况的摸排掌握,任何一方了解到影响学生安全的不利因素均需及时向另一方通报,共同研究解决对策,确保学生安全实现从学校到家庭的无缝衔接。

作者:董子静 陈征微

第四篇: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意义

互联网络的确是一个信息宝库,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中除了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外,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以及虚假信息也充斥着网络。这些不良信息会给大学生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中拥有很多陷阱,也有很多木马、蠕虫、病毒等恶意软件,如果不加强重视,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譬如大家人所共知的熊猫烧香等病毒全球大面积感染事件、趋势科技等数千网站被挂马的黑客事件,今年破获的境外网上银行诈骗案等事件以及网络博客钓鱼事件等令人深思的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网络世界充满着信息安全威胁。然而,另外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普遍非常薄弱,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毫不例外。当下的互联网正在改变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搞好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避免大学生本身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已经成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合格人才的最基本的条件。了解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现状、研究信息安全教育措施业已成为高校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现状

1.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以我们对唐山所在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为例,有28.6%的学生由于计算机安全方面的事件对自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造成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37.5%的学生选择不清楚,由于未防范软件漏洞导致发生安全事件的占总数的45.2%,登录密码过于简单或未修改密码导致发生安全事件的占35.1%,足见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之薄弱。尽管如今众多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高校属于信息安全高危环境,但只有少数高校进行这方面意识的培养,也很少有高校能够达到指导教工和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信息系统安全在现有科技和新兴科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些学校中开展的尚不健全且目的不明确的教学研究项目可以反映出当前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很低。与此相反,信息技术的进步却不断要求学生具备更多信息安全的知识。显然,这两方面已经成为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常常陷入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多数研究局限于信息安全对于军事的价值和意义,工业、商业、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用途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投入。这种全民信息安全意识的缺乏将造成一个恶性循环,高校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必将成为未来企业中的中流砥柱,由于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可能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重要的商业信息暴露于危险之中,或者在遇到这种不利的处境时束手无措,而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明显滞后。也以我们对唐山高校的调查为例,发现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滞后。滞后的情况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对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快速发展的网络已经延伸到了校园的各个角落。搞好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但可以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培养优质人才的需要。第二是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与培养健康、理性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关系处理不当。搞好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但能提高大学生自我防御、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的能力,同时也避免大学生本身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是高校保证其“产品”高质量、高出品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第三是未能处理好安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设置的关系。不少高校片面认为大学生安全信息教育不是学校教学内容可有可无,因而大学生的安全信息教育也就不能列入学校的教学日程。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6.5%的同学表示,学校的信息安全教育不系统。

3.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缺乏重视程度。学校的重视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的水平。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各个高校有不同程度的欠缺:第一是领导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信息安全领导或管理机构。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以什么形式纳入学校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安排,有的学校把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放在各院系办公室,有的放在学生处,教务处,有的放在保卫处等等,从管理体制上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第二是没有把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信息安全教育方面的专门课程、专业教师和教科书寥寥无几。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一般也只是以报告、宣传等方式零敲碎打,致使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全面系统。第三是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没有信息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信息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因此说,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一直没有应有的位置。

4.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缺乏力度。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制度不健全,没有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教育手段落后。多数高校教育手段都是老一套,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脱离实际,对大学生没有吸引力。三是缺乏系统性。教育过程比较随意,而在法律规范、伦理道德和防范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存在缺陷,没有形成较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

作者:曹健 工作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

第五篇:当代工程类大学生安全教育

1工程类大学生安全素质涵义

教育学是这样解释“素质”一词的,即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身体品质和素养。

“人才素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生理、心理素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情操素质。用下图表示工程类人才素质这三方面结构。

市场对工程类大学生的,要求是由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化。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多种知识结构、技能和心理结构的工程类人才。一般是具有两门以上专业知识,既懂技术又懂安全、经营管理,有广博知识,基础扎实的人才。这种工程类人才应具有三张通行证:第一张是职业性的,即具有较强实践技能与较高理论水平的统一;第二张通行证是学术性的,即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专业造诣的统一,工程专业技术和安全、经营能力的统一;第三张是关于职业道德的通行证,要求具有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统一,即严谨求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

2工程类大学生人才安全素质现状分析

从工程类大学生的三维结构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状况。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受到了极好的锻炼和考验,各方面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也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

(1)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与安全有关的)。安全知识指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能力方面指辨识危险源及防止事故能力。在工程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上,企业欢迎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但一些企业普遍感到,近年来毕业的大学生,外语、计算机的应用知识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知识,但工作适应能力差,如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有关的安全知识,缺乏基本的辨识危险源的能力,“三违”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安全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少,能力低,或专业知识局限于单一的本专业范围。

(2)观念、情操素质方面(与安全有关的)。安全观念指安全的生产生活观念,如“三不”观念(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人伤害)。从总体上看,工程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很好的,但是,其中主要缺乏安全观念、缺乏安全责任,如部分学生伤害他人和被他人伤害。

3工程类大学生所必备的安全知识、能力素质

从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分析。从它们之间关系来看,工程类大学生安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互有联系又各有内涵的矛盾统一体,只有使之辨证统一,才能共同协调发展。安全知识是安全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能力升华形成安全素质。安全素质的三个构成要素中,其中一项即为知识、能力,安全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知识更快地吸收、掌握、扩展,促进能力的更好发挥与发展。工程类大学生所必备的安全知识、能力、素质。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工程类大学生安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和内涵后,才能建立合理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才能改进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素质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工程类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般来说,工程类大学生所需安全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安全经济学基本理论;事故及预防理论;安全投资理论;事故经济损失、计算事故损失理论;安全文化方面的知识。

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一般是:预防事故的决策和控制能力;辨析危险源的能力;协调安全投入与生产的能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安全经济效益分析技术;安全投资与成本分析的能力。

4工程类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的理论依据

我国教育目的,明确规定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任务,一方面要把这种需要不断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将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把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作为崇高的理想与不懈的追求;另一方面,要重视个别学生的差异,尊重个性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个性自由而充分地发展,既是学生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目标;另一方面是个体目标。

(1)培养目标应重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素质。安全、舒适和健康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也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可持续的发展对于不断成长的受教育者来说,表现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表现为较低层次的教育和较高层次的教育打下坚实基础,表现为个体对环境认识的不断丰富,以及改造世界能力的逐步增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以使学生毕业走出大学校门以后,能够接受更多教育,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从而获得全面发展。所以说,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而安全素质是基础素质。

(2)培养目标应重视培养生存能力,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素质。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学会生存”作为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追求的目标,这也是把自然引入培养目标而形成三维结构的一个要求。

(3)培养目标应重视弘扬人的主体价值,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素质。过去由于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即培养目标的社会目标,强调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应有的素质,忽视了人自身的存在价值,即培养目标的个体目标,而马克思就曾深刻地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分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为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因而,应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弘扬人的主体价值,珍爱生命。

(4)培养目标应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段话发人深省,它在道出创新力对国家与民族发展、进步的深刻重要性的同时,亦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可以说工程专业高等教育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必须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除要树立素质教育观等外,还要树立创新教育观。

此外,培养目标应淡化本学科意识,朝着复合型人才发展。因此,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应体现学生的安全素质的培养,这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培养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需要,这有利于弘扬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主体价值以及培养创新精神。

5我国工程专业安全素质培养模式的思路

未来的工程专业人才安全素质培养模式总的来说,应是“建立以安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在学习中引入必要的‘安全素质’竞争机制”。笔者仅从工程专业安全素质的培养模式的四个方而即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计划、非教学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课程体系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各高等学校工程专业都不同程度地调整自己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逐渐优化,长期存在的“重专业、轻基础,重必修、轻选修,重课程规范、轻内容更新”的现象已得到改善。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安全类课程太少,实践课没有自成体系,仍依附于某一理论课,表现出安全素质差的特点。选修课中专业课占绝大多数,且选修课比重偏低,全国平均选取修课比率仅为11%。这些不足直接牵制了课程结构的功能优化。

(2)在教学方式方面。目前,工程专业的安全课教育没有普及,只是作为全校选修(除安全类学生)。即使校选仍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班级是专科、本科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个体化教学方式很少采用。总的来看,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陈旧,启发式教学方式的推行因难重重,知识的传递过程呈严重的单向性流动,很少注重学生安全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很少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或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安全问题的能力。讨论课、模拟课,参与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教学法方法采用很少。各种现代教学新技术如CAI、CAD、CAM在工程专业安全类课程中推广缓慢。实践教学弱化,这点对工程专业安全教育而言是较为迫切需要改进的。

(3)教学计划方面。各专业在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确定学生应具有的智能结构以后,应鼓励和允许学生形成不同的、适应本专业未来工作、生活需要的相应的安全素质。而目前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一方面安全选修课的数量、质量、结构、类型达不到学分制所要求的标准,影响学分制的效果;另一方尚未建立起健全的自由听课制度,学生必修课占的学时,精力太多,相应安全类选修课形同虚设,因而造成教学计划弹性较弱。

(4)教学方法。安全类课的教学方法应摒弃过去那利,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的传统课堂讲学方式,工程专业人才安全素质的培养还可采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文件蓝本法、程序化教程法、“事故”处理游戏法。

(5)教学实习。工程专业安全类教学实习作为课堂教的重要补充形式,它对增强学生对安全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有积极意义。教学实习可采用经验传授法和指导法。

(6)学生考核。考核应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书面考核,考核学生对安全类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第二种是关于安全类基本理论、方法、应用能力的考核;最后一种是实际安全能力的考核。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5

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的产物。大学生只有对礼仪形成正确的认识,深刻理解礼仪内涵,才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都能反映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体现德育的基本要素。文明礼仪教育不仅能规范大学生的自身行为,还有利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能有效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使道德教育更加坚实可靠,丰富厚实。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通过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地在社交等公共活动中使用文明用语,主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这有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从而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身心发展。大学生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文明程度,会从其社会交往时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中反映出来,因此,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规范,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平等友爱、诚信真挚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内化并践行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大学生就能很快与他人产生共鸣,更好地被别人所接受。因此,接受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友谊,树立自信,从而使其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文明礼仪教育能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文明礼仪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更能引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前提是让大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践行文明礼仪规范,争当学礼仪、重礼仪、行礼仪的模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提高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二、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现状

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形势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到文明礼仪层面,则是大学校园中存在着的大学生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等不文明行为。这与大学校园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笔者在某高校开展过针对大学生礼仪行为的相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文明礼仪缺失令人担忧。调查问卷中有一项为“你认为大学生(包括你自己)的礼仪表现状况如何”,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一般,37%的大学生回答“因人而异”,仅有3%的大学生对此表示乐观。此外,笔者还针对大学一年级30名新生展开了随机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2名大学生认为室友间相互态度冷漠,有7名大学生表示室友间彼此态度一般,仅有3名大学生认为室友“极其热情”。由此可见,大学生知行脱节,人际关系相对冷漠,文明礼仪教育缺失现象严重。虽历经多年的学习教育,但大学生有关礼仪的基本常识、主观愿望与礼仪动机、外化行为相脱节,知礼而不会行礼。大学生基本礼仪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形象的树立,在一定程度上,更反映出现有教育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内容形式急需拓宽。身为高知分子的代表,大学生理应体现出优雅的谈吐,文明的素养,但由于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偏颇,社会文明礼仪教育的错位,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弱化,大学生主观文明礼仪意识淡薄,加之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失礼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部分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所举止过度亲密,部分大学生不懂尊老爱幼,不懂谦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盲目追求所谓的潮流,凡此等等,均凸显出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层面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首先,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文明礼仪教育只是家庭、社会的事情,由此导致对其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加上受学校主导教育意识的影响,大学生主观上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不足,因而难以聚焦文明礼仪教育的合力。其次,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够。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宣传的力度不大,对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相对缺乏。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足乃至校园文明礼仪文化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礼仪观,文明礼仪素养缺失。再次,缺乏相对完整的文明礼仪规范,对学生不良礼仪行为的教育不及时。教育部于2011年出台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而高校层面却缺乏相对统一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当大学生发生不良礼仪行为时,高校不能及时地对其加以批评和引导。此外,高校挫折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自信心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其失礼行为。部分自信心不足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贫困家庭,他们身上背负着家庭的期望。面对未来的社会生活,他们常常因不能选择理想的职业,或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情绪低落沮丧。家庭的重压,使他们对自我失望,甚至对未来绝望。当此之时,陷入不断的自我否定以及对未来绝望中的他们,生存尚且艰难,自然无暇顾及自己的礼仪行为,致使其失礼行为泛滥。

三、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路径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形势紧迫。高校应将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行为养成为目标,多渠道、多途径、多角度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成为一个文明的高尚的人铺平道路。文明礼仪教育应系统全面,致力于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要达到这一目标,仅靠一门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一次文明礼仪教育讲座,一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构建一个由课程教育、礼仪文化主题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及社会礼仪践行所组成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以此完成和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目标。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列入德育教育的重要范畴之中,把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纳入《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之中,或开设专门的《大学生礼仪修养》课,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入手,在教会大学生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的同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达到文明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障。要消除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心理、身体和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高校就必须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以全方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文明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上,要及时制定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修养条例等规章制度,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使其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文明礼仪教育应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在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上,为此,高校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搭建一座联通学生的桥梁,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道德品质、诚信观、礼仪行为、价值观、创新能力等等,都是人们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渴求文明礼仪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养成文明礼仪行为,提升自我的礼仪修养。对此,学校应不断拓宽文明礼仪教育的形式,让大学生在亲身领会文明礼仪重要性的同时,亲自参与文明社会的构建,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日常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个人文明礼仪行为做起。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客观上更好地认识自我,不断地提升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文明礼仪教育应分层实施,形成长效机制。针对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以及道德品质日益低下的现实,高校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级分类文明礼仪教育方式。大一学生普遍具有较为强烈的文明礼仪意识,但受环境影响,许多人还没能将其付诸于行动之中。因此,党团组织应通过入学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大一学生,使其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在此阶段,高校应在强化基础文明礼仪课程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文明礼仪规范辩论赛、文明示范岗等多种课外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氛围。大二阶段,高校应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文明礼仪观,通过实践互动活动,将礼仪知识与礼仪践行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充满欢乐和尊重他人的学习氛围,可定期组织“我文明我行动”、“文明使者在行动”、“我做文明礼仪宣传员”、“关注孤寡老人贴心行动”等活动,以进一步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大三阶段,高校可利用学生的实习、见习机会,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将其文明礼仪行为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拓展其内在文明素质,使其个人修养、礼仪规范在实践中接受考验。大四阶段,高校要在学生的职业操守、就业礼仪、面试技巧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将其长期积淀的文明修养和专业素质结合起来。文明礼仪教育的分层实施,有助于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而文明礼仪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能在对学生的全程覆盖中,有效地端正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作者:殷成志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问题

一、校园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教育的问题表现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社会的精英,是中华传统礼仪精髓的继承者。然而,校园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教育上却存着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风气、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方面。

1.社会道德失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直在进行,然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道德建设跟不上时代脚步,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依然存在,没有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文明氛围。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无法很好地辨别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被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上的一些言行会被大学生模仿、遵从,影响文明礼仪修养的形成。

2.学校礼仪教育不足

大学学习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不学文明礼仪,就很难有立足之地。然而,在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文化知识被学校放到了第一位,而礼仪教育未被重视。许多大学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未能向大学生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开设礼仪课程不过是完成学科的需要,并不能真正为大学生起到引导教育作用。

3.家庭引导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许多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礼仪教育。“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文明礼仪教育的启蒙导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视作“掌上明珠”,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溺爱孩子,造成孩子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思想。同时有些家长本身也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使孩子效仿。

4.大学生认知不力

大学生没有能从根本上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文明礼仪学习。归根到底,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没有充分了解礼仪在现实中的重要性,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学习有个良好的规划。他们过多追求现实性的、有明显实效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只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礼仪离现实生活很遥远,是很古板的东西,没有必要时时处处都讲“礼”,因而减少了礼仪学习。殊不知,礼仪学习是通过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积累起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校园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工作的建议

良好的个人礼仪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教育及推动,为此,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社会方面,应加强对社会文明礼仪的宣传

社会应加强对社会公德的宣传,提升传统文化的地位,使公民以讲文明、懂礼仪为荣,进而为大学生礼仪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文明礼仪大学生的评比活动,征集文明礼仪大学生的先进事例,创造人人讲公德、人人讲礼仪的良好氛围。其次,包装和推广先进文明大学生的典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之加大宣传,并且通过媒体或各种活动为载体弘扬文明礼仪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最后,组织先进文明大学生典范的交流,带动各大高校学生积极响应和参加文明礼仪大学生的活动,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学习热情。

2.学校方面,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首先,学校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教授学生系统理论知识。把礼仪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与学生的学分挂钩。它将使大学生从思想上认真对待礼仪,从而才能在行动上加以改善。其次,教师应注重自己的礼仪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教师的日常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模仿。因此,教师应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细节,对学生言传身教。再次,学校在校园里加大对文明礼仪的宣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先进文明大学生典范,对此加以宣传,并且在校园中张贴文明标语,组织相关比赛,开展文明讲座。通过与外校进行文明礼仪比赛,加大文明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3.家庭方面,家长要率先垂范,对子女严格要求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家长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孩子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反之,如果家长自身不端正,而要求孩子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孩子也不会服从的。所以,家长应注重自己的日常行为,遵守文明礼仪为孩子做出表率。而对于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家长应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不可因为溺爱而放任自由。

4.个人方面,大学生必须注重自身礼仪修养

作为大学生,首先,应端正文明礼仪学习态度,把握前进和改正的方向,放低近利性功利心态,用心去学习和感悟中华礼仪的博大精深;其次,应主动参与到创建文明礼仪的活动中,配合各项活动的开展,以身作则,树立和争创文明礼仪的榜样;再次,应自觉维护文明礼仪的形象,克制自身的缺点,与各项不文明行为作斗争,加以改正;最后,应树立个人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将文明礼仪列入自身的生涯规划中,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摘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引领者,理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本文首先对中华优秀礼仪文化进行了定位,并分析了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的现状及缺失原因。针对这样的状况提出如下对策:系统全面,营造传统礼仪氛围;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创新发展,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视阈;文明礼仪;研究

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发源,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建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而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新闻曝光率不断增多,折射出中华礼仪文化在传承、教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不容推卸的责任。高等学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引领者,理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一、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定位

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独具特色的礼节、仪式、习惯、规章、典制等礼仪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主要包括:重礼讲仪的良好风尚,以知书识礼为美德;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将人类千百年来凝练起来的精粹吸取下来;礼仪修养的先进典范,以之作为学习、践行礼仪的榜样;中华民族礼仪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心。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在进行礼仪传统教育中,要帮助学生着重领会礼的精神内涵。

同时,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教育要立足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并不是全盘照搬,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这是说,礼之为礼,不应是刻板的教条和一成不变的戒律,在于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更新,这是礼的内在要求和原则。

二、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的现状

(一)礼仪文化认同缺失

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中华“礼仪之邦”几千年的积淀的宝贵资源,可是现代人却忽视了礼仪文化的存在作用。这些误读不仅使礼面目全非,并且把礼的真正精神也一同湮没。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和礼仪懂之甚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外流行时尚多有了解,对国外礼仪的盲目追逐,以为拿刀拿叉就是时尚,以为拥抱取代鞠躬和握手就是现代文明。我们的传统礼文化在现代青年慢慢消逝。

(二)礼仪修养意识淡漠

《礼记》:“礼也者,理也”,也就是说,礼就是要先要尊敬他人,讲道理。现在大学生缺少谦敬意识。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缺少公德意识。在校外,有些学生更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既妨碍和影响了他人,又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礼仪文明知行不一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有些学生不懂得谦虚、礼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知礼而不会行礼,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和矛盾。大学生基本礼仪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大学的个人素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同时,这种现象也暴露了我们现代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三、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原因

(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冲击

近代以来,由于我国落伍并挨打,不少人把它归咎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发起了一次一次批判旧文化的运动。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导致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中华文化重视不够,中华传统的礼仪文明当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礼仪之邦”丢掉了礼仪文明,文化因割断而无法传承,招致的结果是道德滑坡,人的素质下降,不健全甚至是不道德的人格的生长和西方礼仪和文化的乘机“进攻”。

(二)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如果趋之若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

(三)多方面教育体制的不合理

家庭传统礼仪教育的淡漠和偏失是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缺失的第一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实效的启蒙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学校传统礼仪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是另一个原因。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也容易忽视在礼仪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社会传统礼仪教育的错位也易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系统全面,营造传统礼仪环境。

校园的环境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礼仪活动,如开展传统礼仪方面的讲座、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如上海电机学院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礼仪大赛,以礼仪文化为主题,促使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主动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历史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礼的气息,就可以在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和熏陶。

(二)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开设专门的传统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课程,既可以有效的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在重大典礼仪式中,蕴涵着丰富的、可以进行礼仪教育的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些场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毕业典礼中可以举行“谢师礼”,毕业生在向老师行礼的过程中感谢老师培育学生的辛劳,永远记住学校和老师的培育之恩。

(三)创新发展,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新媒体的丰富性和开放性,逼真生动的情景模拟,饶有兴致的传统礼仪故事再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新媒体下的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依托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开展线上微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在线传统文化展览,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参考文献:

[1]孙晓凤.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J],青少年研究,2010(1).

[2]桂署钦.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

[3]俞琳娜.90后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原因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5).

[4]李彬.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第四篇: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1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

1.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道德修养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讲,推动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掌握系统的礼仪规范动作,而且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确的礼仪规范行为,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校,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道德修养和完善自我的需求。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他主要通过仪态、语言、动作、活动表现出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加强礼仪道德修养,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伟大复兴。

1.2职场礼仪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

在职业道路上,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文明礼仪俨然成为高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它除了可以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在全球化商务竞争中,也将成为企业形象的一部分而日益受到重视。东西方文化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现代职场中,尤其是外资企业中,对职场礼仪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和行为规范,所以学习正规的职场礼仪是进入社会工作时要走好的一步。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会这些礼仪规范,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对公司而言,礼仪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整个公司的人文面貌;对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能够树立个人形象,体现专业化;对客户而言,享受更上层的服务,提升对整个商务过程满意度和良好感受。职场礼仪不仅可以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气质和魅力,还能体现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工作中,通过职场礼仪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冷静,按照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通过职场礼仪中的一些细节,会得到领导更多的信任,使人际间的感情得以沟通,与同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进一步发展。

2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本文明礼仪知识的缺失,缺乏基础文明礼仪知识当前大学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多: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学生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奇装异服,男女生染发、烫发;大学生随意说脏话,教室、宿舍、食堂不注意卫生,乱扔乱倒杂物,破坏公物,遇到老师不打招呼,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出现在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言行,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屡禁不止。

(2)家庭教育对礼仪的缺失,缺少良好的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环境环境能够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个别家长不能从正面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当着孩子的面儿出口脏话,多数子女受这种不良行为的影响会效仿父母的样子,渐渐地不守文明礼仪;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骄纵任性,父母又不加以引导,纠正,致使学生始终认识不到礼仪的缺失,逐渐养成无礼仪、不懂礼的失礼行为。

(3)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不够深,不够宽。具体体现在:第一:高校没有足够的重视礼仪教育,有些高校有文明礼仪课程,有些高校的专业根本没开设相关礼仪课程,这样文明礼仪教育没有得到普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道德修养的提高;第二:长期以来,好学生的定义为:学习好就是好,其实不然,学习好,但没有好的礼仪规范,未来走向社会也是很难立足,高校一直重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却忽视了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人。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措施

3.1营造礼仪环境,优化校园营造礼仪环境,是礼仪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外在因素,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处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环境,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通过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礼仪教育的具体要求;组织班级制订礼仪教育计划;举办礼仪教育主题班会,与导员签订礼仪教育责任状、班级内挂警句,校园条幅等形式,让礼仪教育处处在学生的生活中,积极的舆论宣传、文明礼仪环境的熏陶,促进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

3.2加强礼仪课程教育,让礼仪课程成为必备基础课程礼仪课程走进各个专业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形式,课堂上可以系统的讲授礼仪规范要领,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进入各种礼仪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规范礼仪行为,学习礼仪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离开实践,再谈礼仪,毫无意义,学生只有把教师讲授的礼仪要领融会贯通,融合在自己身上,那才叫真正“掌握礼仪规范”。

3.3督促、检查,习惯养成,适当推出“榜样示范”行为培养良好文明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需要学校、老师给予督促、检查,对于不正确、不文明的行为加以纠正、引导,表现好的,推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管理中实行奖惩制度,榜样的距离越近,激励的作用就越大。

3.4延伸拓展至走出校园我们培养的学生要“知礼、懂礼、习礼、用礼”,不仅体现在校园,更加要运用到社会,乃至学生即将走进的职场,要处处做到文明礼仪规范,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时刻按礼仪常规要求自己,摒除一切不良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4总结

总之,加强礼仪教育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是未来职场的中坚力量,在走出校园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作者:曲雪苓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分院

第五篇:如何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摘要】文章从重视教育主体、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和重视自我教育等四个方面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自我教育

如何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高校应该加以重视,应不断地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对策的探索,建立完善的方法与途径体系,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重视教育主体――发挥教育主体的关键性作用

(一)发挥教育主体的方向性。所谓方向性,是指教育主体要坚定文明礼仪教育的明确的方向,并始终坚持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只有坚持方向性,才能抓住文明礼仪教育的本质,才能统一思想和行动,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整体效应,才能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教师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方向,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文明礼仪素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和整体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环境。

(二)发挥教育主体的示范性。所谓示范性,是指在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以及教育者自身的文明礼仪修养熏陶作用,感染受教育者在其文明礼仪的认识和觉悟上都不断得到提高和进步。一个形象气质好、礼仪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的教师就等于是一本活生生的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知行统一的践行中懂得什么是“文明礼仪”。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生活中要时刻注重自身文明礼仪修养的示范作用,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三)发挥教育主体的渗透性。所谓渗透性,是指文明礼仪教育要遵循大学生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把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并与各项工作相结合,融合各种教育因素,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坚持渗透性才能使文明礼仪教育形成合力,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效能,适应文明礼仪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在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渗透作用,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内容的规范性作用

(一)扩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大学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不应停留在表层的文明礼貌教育,而应加强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社交礼仪和各种专项礼仪的教育。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文明礼仪素养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也是新时期人才必备的条件。现代社会是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开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日益频繁与密切。当代大学生不能一味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读好书固然重要,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因此,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传授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知识时,应不断的扩大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加强社交礼仪及各项专项礼仪的培训活动,使大学生尽快掌握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技能,成功融入社会。

(二)倡导先进的文明礼仪教育理念,设置专门的文明礼仪课程。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相比,现代礼仪教育内容更重视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强调和注重人本精神,尊重人是现代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出发点。因此,高校应把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与现代社交礼仪教育内容并重,互相补充,互相协调,这样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文明礼仪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高校应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符合大学生实际状况的文明礼仪课程,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不仅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而且能使大学生掌握和学会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塑造良好形象的技巧。

(三)明确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拓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功能。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明确目标,从教育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出发,注重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及文明礼仪的知行统一。学校应立足于整体培养目标,结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将来所从事岗位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开设相应的文明礼仪课程,进行必须的专项文明礼仪的培训,引导大学生知礼、守礼。通过文明礼仪教育,使得大学生自觉按照文明礼仪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提升内在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实现全面的进步和完善。

三、拓展教育载体――发挥网络载体的阵地性作用

(一)开展校园精品活动,设置校园精品课程,深化文明礼仪教育。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大学生文明礼仪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辩论赛、礼仪讲座等多样化的校园文明礼仪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将活动进行优化,形成高校的精品活动。设置有关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精品课程,配置专业的课程教师进行讲授。将校园精品活动与校园精品课程相结合,使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实现上达到行与知统一的效应,深化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及领域。

(二)发挥网络文化阵地的优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一是在网络文化中大力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中优秀的文明礼仪文化。通过网络,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礼仪文化的精华,有利于抵制文化侵略,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文化的主旋律,使之在各种文化冲突中激流勇进、屹立不倒。二是造就一批既精通文明礼仪宣传工作又精通网络技术的宣传工作者,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提高文明礼仪素质。培养既精通文明礼仪教育宣传工作又精通网络新技术的双料人才,就是为了利用网络新阵地,更好的进行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三是强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营造和谐氛围。要把网络在线教育和网络离线教育结合起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消除网络世界里的消极信息的影响,时刻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重视自我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自身觉悟

(一)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帮助学生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大学生的主观认识在客观实际中得到检验,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人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效性。

(二)正面引导,建立机制,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一是利用树立榜样及典型,使大学生在言行举止上有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和标兵。二是利用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力宣传,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三是利用在优秀的文化资源中萃取的先进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境界。

(三)将自我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将自我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日常娱乐、实践及学习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满足学生的需要,使文明礼仪教育时时处处都存在,达到“空气养人”、“空气育人”、“空气指引人”。

参考文献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6

【摘要】就业、交往等压力的增大使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心理失衡的现象,高校应增强认识,多管齐下,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现实生活。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加强教育;思路探索

近年来,各种媒体不断报道高校大学生自杀、犯罪等事件,现实中也不乏心理、精神存在问题的同学。新的形势下,“80后”、“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高校教师,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已经成为必须承担的责任。在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主动强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行性途径。

一、增强认识,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大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实践证明,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便无法顺利的完成学业,更无力承担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从这个角度讲,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关系到高校能否完成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新形势,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紧迫感和时代感,培养适应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和具体,大学生的发展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多管齐下,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利用各种途径,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建立学生档案,详细了解记录学生信息。新生入学后,每个班级都要建立一份学生档案,里面详细记录学生的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爱好、特长等基本信息,并且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把与学生本人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料做好记录,包括请假旷课情况、奖惩情况以及每次与学生谈心的内容。通过学生个人档案的记录和整理,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情况,并加以分析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解决途径。学生档案成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依据。

(2)设立心理联络员,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作用。由于学生数量众多,所以辅导员老师等很难靠个人的力量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全部信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可以挑选了部分优秀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作为心理联络员,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培训,指导他们怎样发现同学中心理异常情况,怎样给同学作以简单的心理疏导。然后对全院、系学生以班级宿舍为单位进行划分,确定相应的心理联络员。心理联络员要与学生密切联系,一旦发现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现象,要及时疏导并报告老师共同解决。通过确立心理联络员制度,能尽可能早的发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有效的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恶化。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不少大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知之甚少,不懂得合理把握和运用心理活动规律,难以进行科学的自我心理调适。针对这一状况,除学校开设的心理学等课程模块、心理的自我保健与调适等公选课程之外,可以联系教学与管理的实际,开办各种培训班、各种讲座,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使每一名同学都能掌握心理自我调试的方法与技巧,自我减压、自我调控。

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除了讲授心理学基本知识以便使学生系统掌握人们心理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外,还应特别注意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开设对大学生个人成长有实质性帮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讲解与其密切相关的具体心理问题,主要涉及学习、人格、情绪、就业、恋爱、人际交往等与学生关系非常密切的专题,让学生通过学习能较好的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克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

3、加强与学生交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1)与学生谈心,对其实行个别心理辅导。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仅仅通过课堂讲解很难达到缓和心理冲突、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为使工作更有效,我们会通过与学生谈心的方式,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共同探讨解决的途径,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困忧和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实践证明,因同学关系、家庭原因、考试压力等原因所造成的心理困惑以致心理障碍,用这种方式都得以较好的缓解或解决。对于个别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应及时地介绍他们到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相关医院进行治疗,较好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设立心理论坛,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为了扩大心理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还需要特别开设心理论坛。在论坛上张贴大量的图文并茂的有关学生学习、就业、恋爱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料,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查阅。同时,学生也可以把自身存在的困惑发表于论坛上,具有相关资质的老师及时回答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论坛交流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这种方式能在保护咨询者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使具有类似问题的学生看到论坛上的讨论,就能对自己的问题有个较好的把握。

三、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现实生活

除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外,还需要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以达到二者相互促进的目的。

第二篇: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

摘要:文章在充分阐明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就树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念和建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体系

一、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党的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大学生“要努力使自己既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具有强健的体魄,又有健全的心智”。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先后七次提到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主要方面”。等等。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定。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不能忘记或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基础性作用的心理素质。决不能忘记或忽视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正在进行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自我变革,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培养和造就适应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材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和具体,大学生的发展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学生的总体心态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大学生中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中除了不少人对就业、学习、竞争、经济困难等问题感到苦恼外,有的学生因“社会变化快,难以适应”而苦恼。近年来大学生中由于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因素引发的休学、退学等情况,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了极少数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展的要求,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二、树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1、树立全局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和保证。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并注意与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的结合,以及与“生理-心理-社会-教育”的协调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转变研究理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取得长足进步,为取得更大发展。要努力实现从静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调查转变成关注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动态跟踪调查研究并开展实证性研究,努力实现从侧重解决心理障碍的调试性教育模式转变成侧重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以预防为主,提高心理素质为中心的发展性教育模式。

3、确立综合理念

实现教育方式综合化。努力做到“六个相结合”,即:心理调查与心理干预相结合;传授心理知识与培养心理自助能力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自我修养相结合;预防心理疾病与指导心理发展相结合。

三、建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设立系统课程

建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并从发展性――矫正性,显性――隐性两层次构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包含发展和矫正两个不同取向的课程形式。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学生做到: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学会客观评价自我、树立自信心和悦纳自我的方法;掌握心态、情绪的表达与调试的方法;掌握性心理常识;学会矫正人格缺陷、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了解常见身心疾病及障碍的种类、症状和成因,并懂得预防和克服的方法。

2、规范开展课堂教学

在以课堂为主导形式传授相关心理学知识时。可以通过随机通达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和交互式教学法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还采用心理辅导、角色转换、情景模拟、心理障碍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方法促进学生心智潜能的开发。

3、开展心理素质训练

在进行认知能力训练、交际能力训练和情感训练同时,侧重加强意志力和挫折训练,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抗压指数和逆境情商(AQ,AdversityQuotient)。

4、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板报、广播、视频等手段,根据大学生不同心

理阶段特点,针对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的方面(如:新生适应性问题、考试焦虑症、就业、情感等)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积极、团结、乐观向上的氛围,有利于活跃思想、扩大交往、调节情绪和淡化心理矛盾和冲突。

5、建立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建立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可采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量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以SCL-90为代表的综合评定量表和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为代表的专项评定量表。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量表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为代表。其中: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有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妄想等10个症状因子,涉及感觉、思维、情绪、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

6、研制先进心理健康教育辅助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设计开发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在线咨询课件、心理测验题库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资料库等系统,充分发掘和利用网络信息量大、影响面广、传递速度快、气氛轻松等特点,在网络平台上开辟“心理聊聊吧”等形式,使学生能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敞开心扉,有利于网上的交流和学习。

7、建设综合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建设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按照国家有关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有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和师德审查,并通过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另外,“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位为“人师”教师不能推卸的责任,构筑多层次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育人于无形之中”,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构建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找到开启心灵的钥匙,解决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也对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篇: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可以有效地促进和谐德育、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有效途径;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不仅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提高技能,而且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中心理健康是关系人才质量的重要问题。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大学生要做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就必须既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又要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看是好的,绝大部分学生积极进取,热爱生活,乐观豁达,不怕困难,善于合作,体现了较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我们也看到,当代大学生,随着生源的独生子女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复杂多元变化,以及学生家庭成长背景、地域贫富的巨大差异和现代媒体的负面效应等因素影响.从中学门迈向大学门的青年学生面临着比过去时代大学生面临的更多的现实问题,部分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因心理疾病导致休学、退学。在对大学生的各个年级段的分析中,几乎都发现有部分群体存在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的心理异常问题。主要以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成瘾(含网瘾)、物质依赖、性偏好障碍等神经症、心境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等心理障碍为主。主要表现在:抗挫折能力差,引发压力难以适应症;失恋等情绪困扰,诱发冲动控制障碍症;个性偏执、情绪敏感,易诱发孤独、失落症;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心理落差,引发烦恼、自卑症;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引发焦虑、恐惧症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和改善,将会影响一些学生一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否

作者简介:刘轶强(1966-)。男。汉族。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效的心理辅导,得以排解心理困扰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主观上的生理、心理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因素。1.客观原因。一是应试教育与独生子女政策。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中学教育基本上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学校重视了高考科目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二是社会的压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样,这也对大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压力;三是学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思想教育基本上停留在标语、口号式的宏观层次上,缺乏必要的细致和深入的教育。从中小学一直到大学.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心理教育.学校只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没有教会他们怎样去搞好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2.主观原因。一是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理想与现实脱节。目前我国大学生入学时一般在18岁左右毕业时22岁左右.这一时期正是青春后期与成人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富有理想和幻想,对未来充满憧憬。但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们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及人际关系常常提出过高的要求,忽略客观条件限制,期望一切都是现成的和顺利的,一旦在现实中遇到一些挫折,他们就大失所望。二是自我意识不健全,常出现认知偏差。一个人在自尊、自信基础上建立健康协调的自我统合,即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应对现实的心理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等。三是应对策略与应对能力欠缺。在现在的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对生活事件的应对策略与生活对他们的要求很不相称。当他们遇到某些事情难以处理时,虽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外原因进行一番分析.但是最后往往会出现“我知道……,可是我该怎么办呢?”的局面。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各种生活事件,不能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不能很快地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而是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激状态.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尽管各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些高校甚至编写了校本教材,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而一些大学生又不能科学对待,且心理冲突调适能力较差,对心理咨询难以启齿,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产生心理烦恼和困惑,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另一方面,虽然高校日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不当,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合理、难操作、措施难到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力量不足,专业水平不够;还有就是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结构方面缺乏合理性,有的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安排在课程表上,而没有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去.这种课程的设置首先是不被教师与学生重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很难有创新;再者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靠传统的理论研究去实施教学,而没有注重到心理辅导与健康咨询工作的作用,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仅是走过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能给予科学的解决;最后就是缺乏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大学生认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真实意义所在。因此,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要想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高校、家庭都责无旁贷,要共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思想上重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效地开展,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特别是学校领导要重视。有关部门和领导要从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高度,正确认识加强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实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议程,在人、财、物等方面切实给予支持。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一般学科,它关注的对象是大学生及其各种心理调控问题。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时展要求相吻合,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格调高雅的精神生活影响和教育学生,用优美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美感,促使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机会。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在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同时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勇气,有助于他们重塑自我,准确定位,顺利成才。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提高师资水平。一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小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为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小组应由热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丰富教学与学生管理经验的老师组成.心理咨询室应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老师和医护人员组成。二是创造融洽的气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搞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和教师工作评价机制,尽可能缓解、疏导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三是创造机会,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提高专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安排教师参加全国心理健康与心理测量培训等,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组织教师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四是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的教师,有必要定期给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辅导员的各项工作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的各项活动更加人性化,在处理各种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时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

建立广泛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网络。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生从思想上也能认可,但真正让他们走进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咨询,依然有很大的困难。利用学校的网站,设立心理咨询中心网页。开展在线咨询,心理讨论区、电子邮件等咨询服务。同时,利用网页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并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沟通.随时跟踪具有异常心理问题的个体.帮助化解潜在的心理问题甚或心理危机。通过心理健康网络的运行,不仅可以使学校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及时干预解决相关心理问题,还可以防止心理问题的扩大激化。

总之,只要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特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积极探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措施和对策,就能把高校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的优秀人才。

第四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

摘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实际工作中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补效应,促进两者有机结合。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出现碰撞与交融,大学生心理遇到困扰和冲突在所难免。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比例增高、高校极端事件有所增加。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单纯是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相当多的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许多问题不仅需要通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实工作中必须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理层面,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一性

(一)根本任务和工作目标的同一性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愿望的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其思想行为向着符合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目标和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反应特点,预防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活动。虽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别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展开工作,但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工作内容的同一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抛开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正确“三观”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决不能离开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两者在工作内容上交叉互补、互为前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1]健康的心理使学生更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心理条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扩展和延伸;心理健康教育还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方法。因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战胜心理疾病、纠正心理偏差、维护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反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会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具有远大理想和高洁追求的学生,往往较其他同学更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较强的辨别能力,会以顽强的毅力和积极的态度自觉调适自己的心理、自觉培养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从思想政治教育积累起来的很多传统方法中吸取精华。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一)理论基础的差异性

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医学、教育学方面的理论为基础,其理论体系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诊断与心理测量学、心理治疗学、行为科学、性学等。这些理论中相当一部分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并吸收众多社会科学的成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具体任务的差异性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心理层面,重在育“心”。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强调个性和谐、潜能开发、人格健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生思想层面,重在育“德”。遵循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强调理想信念、遵章守纪、社会公德等。

(三)工作动机和方法的差异性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橱窗宣传、举办讲座、团体辅导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心理疾病预防的认识。心理咨询主要方式是个别接待,动机一般产生于咨询对象本人,加上心理咨询方法上的易接受性,所以一般都是咨询对象本人自愿到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并且一般都能主动与心理医生配合,从而产生较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来自于教师,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大都依靠报告讲座、参观访问、舆论宣传、表扬批评、检查评比、表彰嘉奖等方法进行,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组织性等特点,教育的效果与学生的接受态度很有关系。

(四)对工作人员要求的差异性

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从事心理咨询,不但解决不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反而可能会造成新的“心理伤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除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外,行政干部、普通教师、先进模范、工会干部、妇女干部等都有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当然,经过一定培训的人员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与工作对象关系的差异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老师和来访者大多不熟悉或根本不认识,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老师把来访者看成当事人,把自己当成服务者、参谋、朋友,双方完全是平等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之间往往比较熟悉,有一种上下级、领导和被领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而且大多存在着利害关系,如掌握着学生的奖罚、补助、组织发展等权利,两者处在不平等的地位。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实际工作中,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上,还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即思想问题心理化和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化、品德化。将两者有机结合是必然趋势,也是当务之急。

(一)必须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灌输、榜样、评价、锻炼的方法等。这些原则和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符合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有时会因为片面强调外在的影响,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表面看轰轰烈烈,实际效果上是流于形式的局面;有时也会因为片面注意外部的强化,忽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使工作收效甚微或出现负面效应;还会因为没有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而使工作事倍功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2],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首先,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生,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掌握和抓住一些“苗头”性的思想和行为,区分出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导引”而非“救火”的作用,真正做到大学生心坎上,才能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尽早解决。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防止“一刀切”,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开展研究,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个性心理差异,针对具体群体、具体人和具体问题用具体方式进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从而使学生得到比较充分和全面的发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教育的艺术水平、增强感召力,必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要多与大学生进行心理沟通,适度拉近心理距离,充分运用“自己人效应”[3],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于一些“特殊对象”,要创设心理情境,使其心灵受到感染,心悦诚服地接受忠告、劝导和建议。

(二)必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补效应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效应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的需要。在社会转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交往、异性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和烦恼,其中以忧郁、焦虑、自我中心为主要症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管理体制、组织机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的现实需要。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效应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学生某些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心理障碍所致,同样,某些心理障碍问题也可能是思想道德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无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地理解人和人的思想行为的实质及根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方法,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自觉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并有效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而且还要用丰富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从而有效地促使青年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必须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重新认识,而且还会促使他们自觉地构建一种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密切配合的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拓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思维空间,从更高层次上给学生以正确价值引导,有效地防止价值取向的偏离。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效能的局限性,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二者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发挥整体效能,而且有利于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的转变。

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主要途径

(一)转变观念,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

教育部2001年3月16日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5]以上两个文件,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把它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条教育途径,而且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平时的工作中,要切实转变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的合理因子。

(二)培训队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尽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仅靠几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做工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一支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学校学生工作处、团委的工作人员、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一批专兼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是最合适的第二梯队人选。高校领导必须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直至在制度上予以规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明显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果。当然,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要求他们像心理学专业人员一样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更不是要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结合的理想工作状态,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融入自己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遵循学生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用正确的态度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地对大学生表示理解、关怀和尊重,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朋友。

(三)利用课堂,在教学中集体咨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中,只有极少部分会引发心理疾病、心理障碍,需要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求治。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都是正常和普遍的,源自于关心自身更好发展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所以,学生学习、考研、出国、就业、兼职、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暴露出的困惑和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都应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在《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学》、《公共关系》等相关课堂中,进行系统分析和集体咨询。更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邀请专家为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将集体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结合运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拓宽渠道,挖掘网络和同辈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功能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努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为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打破固定时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作为教学资源。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网页或网站、QQ群等网络资源,正发挥着日益明显的积极作用。在校园网上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是现实心理咨询室功能的延伸。由于网络心理咨询的平等交互、虚拟隐藏性,可使有心理困惑、有求助需要却不愿走入咨询室、不敢面对咨询者的学生获得帮助,所以日渐受到学生欢迎。

同辈咨询和同辈教育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和思想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三自”管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性与开放性是青年学生具有的两个明显的特点。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他们总是沿着“自我调节―找朋友倾诉―求助心理咨询或老师帮助”的模式寻求帮助的。同辈比老师更接近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容易“共情”和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陈学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5(4):91.

[2]雷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90.

[3]周卫海,钟东.运用好“自己人效应”[J].政工学刊,2005(11):31.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现实世界 精神世界及其延伸 天分资质 性格态度 环境 知识教育 价值教育 教育体制的矛盾

    一、引论

    生命本身只是一个自然过程,和其他的自然过程一样,他本身并没有决定他为了什么而存在。所有哲学家都爱问:“人为什么而活着。”其实人不为什么而活着。但是人活着的“为什么”却决定了生命的存在方式,恰恰是人不为什么而活着与人只能也必须选择一种存在方式而活下去的矛盾,造就了生命的多姿多彩。因而人为什么活着并不是决定于生命这个过程,而是决定于人本身,决定于人自己,所以每个人都应有属于他自己的答案,都应该明白什么东西是自己不会放弃的,什么东西是自己无法接受,什么时候甘心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选择的这一生的存在方式就是我们的人生。任何一种生命过程都和其他生命过程一样,都会受到其他过程或自身的制约、推动…他注定充满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不一样的只是人的心境而已;彼岸世界也好,天堂也罢,它们只能存在于人的想象当中。我们的人生应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的又未被现实世界所奴役的,是适合自己的却又难免磕磕碰碰的,是自己所喜欢的却不是苛求世界让世界围着自己转的,是充满酸甜苦辣的又是可以一笑而过的,是美好的理想的却不是梦幻的虚无飘渺的人生,是世界中人的人生,又是属于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精神和肉体都真正获得了自由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生———随心所欲而不逾距的人生。

    人正是在追求这种人生而不断奋斗的过程中突破了种种限制,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他对自己,对大家,对社会的意义,绽放出生命之花的美丽。

    二、教育的本质及核心问题

    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价值理念等为主要内容的人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从宏观上实现了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延续,从微观上它塑造了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将一个空灵纯净一无所知的孩童变成了一个拥有思想拥有知识的现实世界中的人,并在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之后教会人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及人生追求,且力求赋予人实现这种追求的能力。

    要实现这种追求应包含两个要点:

    首先,她必须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的,再美好的事物脱离了现实世界那也只是虚无飘渺的幻相,彼岸与天堂不过是生活在痛苦世界中的人们的麻醉剂而已,勇于面对这个世界的苦难改变这个世界的苦难才是正途。教育所关注核心的问题正在于此,即如何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去面对这个世界的苦难,去改变这个世界的苦难。要去面对这个世界首先要了解这个世界,即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事物属性和世界的现状,这就是我们教育中的知识教育和信息传递;要去改变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就必须要融入这个世界,即接受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去学会应用他的法则,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教育或说是懂得辩证的对待道德的德育;当然人不仅要懂得面对这个世界的黑暗,还要懂得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要懂得这个世界的美好去了要了解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外,还要懂得欣赏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去读懂它的美。

    这是我们去面对世界改变世界享受世界的基础也是依靠,然而拥有了这些东西并不代表我们就已经将我们的追求完好的建立在了现实世界之上,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已。要想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学会如何处理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如何领悟这个世界的美妙。要想处理好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我们就应明白我们在这个世界中与所打交道的对象的相对位置,并且赢得一个恰当的位置,简记作定位,受教育者能否准确的给自己一个定位是是衡量一个教育体系的教育成就的重要标准,教育的成就也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定位;在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后,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另一大关键,要想把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除了上述条件见外还必须要求这个人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行动能力和心态修养,这些因素决定着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可以直观表观能力。这三种因素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它是很难直接传授的,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除了传授知识理论灌输价值观念本身外更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的心态,而对行动能力的培养目前则更多的依靠自己。要去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就首先要理解美,美或许是自然界的诸多规律及属性间表现出的规律性,可以说是规律间的规律,属性间的属性,他和其他的规律一样客观存在,而难以捉摸,一个人往往只能看到一部分。他需要人们用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体会,用生命去呵护。当然我们还必须明白我们要将世界引向何方,这种努力决定于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它是一种成功的教育的首要因素,但这个方向最终并不取决于教育本身而更主要的是取决于这个社会时代。

    其次,要构建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及其延伸,既然我们的生命为了什么而存在并不有决定于生命本身,而决定于这人自身,那么这个人的终极追求除了要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外,还应有属于他自己的精神领域。这个精神领域不是外界所能强行加入的,是这个人自己慢慢构建的。那么如何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就应是教育所关心的第二个核心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可以假设人的精神世界应决定于人的实践经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这里的人的实践经历并不是简单的指一两件事情,它更主要的是指人的阅历和思想斗争,人的阅历越丰富,心理、人格往往就越健全;思想斗争越复杂,思考、感悟的往往就越深刻。人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就必须要遵从这一原则,也正是这一原则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社会。人的实践经历实际上是人自己的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审美观、知识能力、信息了解等因素同外部世界的客观条件、社会意识等因素相互作用综合过程。在人的实践经历中这些因素会不断冲突磨合,会不断在人的头脑中被剖析赛选、领会感悟、融和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认识,自己的思考方法,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拥有了自己的喜好爱恶憎,慢慢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明白自己的梦想追求升华成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可以为这种信仰这种追求倾注一生抛弃生命…这就是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或说人生观、世界观,这就是属于人自己的精神领域,这种精神追求反过来作用于人自己的生活、工作…形成精神世界向物质世界的延伸。#p#分页标题#e#

    三、教育的内容及要求

    综上所述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价值教育、知识教育、信息传递、审美教育、行为指导、实践锻炼等六个方面。通过这些内容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心态修养、行动能力、审美追求,这是教育要实现的第一次质变也就是第一个层面目标。这因素与外界环境在实践中不断作用,从而培养出适应有益于时展又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的人,这是教育的第二次质变,也就是教育的第二个层面的目标,也是教育的终极追求。

    四、教育的方式方法: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会人选择并且掌握人自己的命运,虽然这种掌握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也正是这种诸多有限能力的组合才可以使我们向命运发起挑战。教育本身也作为命运的一部分,教育的方式方法是不能脱离受教育者的人生命运的,它必定与决定人生命运的因素息息相关,紧密结合。

    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因素有很多,大体可以归结为三种:环境、天分资质、性格态度。一个人所拥有的能力往往是这三种因素的组合,及其在时间上的积累。

    资质是指一个人在面对一件新事情是所具有的解决该事情的潜力,它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较大比如后天的训练、环境的熏陶等,而天分则是与生俱来的,它受先天因素(诸如遗传及发育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资质可以看成天分在后天的积累,天分是最初的资质。笔者认为个人在刚出生时的天分是有所差别的,但这种差别随着人群的增大而减小,在人群之间刚出生的孩子的“平均天分”是差别很小很小的。

    教育最终也是以个体教育实现的,教育的最终要求也是培养个性化的人(即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及其延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现受教育者的天分,并发觉这种天分来培养受教育者的资质。

    一个受教育者从依靠天分到依靠资质实际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但要完成这种转变还需要配合受教育者所处的环境和受教育着自己的性格态度态度。

    环境是影响一个人一生命运的重要因素,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皆不相同,但是每个刚刚接受教育的孩子应该享受公平的教育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公平合理的教育资源是教育机构的一项基本的责任,它关系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成败,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而实际上教育资源往往会随权利和金钱的集中而集中,能否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就反应了一个人民政府执政水平的高低,而不仅仅是在衡量一个教育机构而已啦。而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充分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会将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的天分等相配合。

    天分资质代表了决定人生命运的客观内在因素,即人之所以成为人而没有成为石头或什么别的东西是因为人有成为人的天分资质,而环境因素则代表决定人生命运的客观外在因素。性格态度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象征。

    若从宏观角度出发,以宏大的宇宙时空为背景建立“绝对坐标系”,对于人而讲环境因素起着绝对主导作用;若以地球生物圈为背景建立“相对坐标系”客观内在因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在以人类社会为背景的“常用坐标”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位置则被重视起来。在人类开始迈出地球走向宇宙的时代,时刻牢记人类对于自然而讲是多么的渺小是应该灌输给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还是处在常用坐标下。

    教育工作者如何配合教育环境及受教育者的天分资质来培养受教育者的性格态度是我们所重视的,人从性格到态度的转变是人生的另一大质变,人应该完成这种转变,人不应该是自己的性格或天分的奴隶,人寻找到并学会处理事情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产生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构建自己的精神领域的重要一步。但如何去培养人的性格态度则需要诸多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等长期的共同努力和探讨。

    即:最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对每一个受教育者实施多对一的个性化教育,既充分考虑该受教育者所处的环境(如教育资源、氛围、社会需求等)、性格态度(含兴趣、爱好)和所表现出的天分资质,合理配备教育资源及各专业的教育人才,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但至目前我国社会现状下这种理想化的教育方式不可能广泛实施。但是我们应该努力贴进这种理想,如在初级阶段尽量避免五六十人的大集体的出现,学生的家长亲朋重视所起自己的教育作用并努力做好,充分良化现代技术对初级受教育者的影响。

    五、我国现代教育简评

    我国现代教育可分为三部分:一是以校园教育为主的正式教育,二是以亲朋为主的的社会教育,三是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进步通过视频、有声读物、电子书刊及传统的书籍报刊为主的渐渐广泛兴起的自学。

    本文主要讨论校园教育,在我国的校园教育中以知识教育为主,价值教育次之,行为指导(含体育)和美育未被充分重视(专业的体育美育除外),信息传递、实践锻炼几乎被遗忘掉,只有在受教育者将要走出校园时才会或多或少的提及,价值教育虽然被推行但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仍居次要地位,价值教育中社会教育起主导作用。

    1.价值教育:

    受我国历史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未能随近代文明的到来而连续发展,我国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混乱繁杂,既摆脱不了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又承受着以西方文明为源的现代文明的冲击,同时生产力飞速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生产模式深刻变革,新事物不断涌现,原有的任何价值观念都受到了严峻挑战,政府为为稳定社会而推行的道德教条在社会现实下失去公信力,人的内心深社会分配机制缺陷重重,许多人对权、钱、色、名疯狂追逐且相互之间不断勾结狼狈为奸,社会丑陋现象频频出现,社会现状引导着社会意识…在这种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人的心灵难以找到灵魂归宿,人的原始野性被被激发,从而加速社会道德的沦丧,信仰的丢失。成功的价值教育必须以拥有相对较成熟的价值体系为前提,因而人们对价值观念的需求同我国现阶段价值体系的混乱失真的矛盾成为我国的价值教育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注定了我国的价值教育举步维艰任重道远。#p#分页标题#e#

    解决这个矛盾最根本的办法当然是建立成熟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然而建立这种价值体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产力决定着社会的社会财富和社会产品,即生产力决定着社会现状同时受环境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诸如资源、交通、文化、经济基础等,生产力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前文所述的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中,而后者着更多的体现在常用坐标中),社会现状引导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最终沉淀为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建立新的价值体系过程中原有的价值观念必定会被不断的挑战、尝试、革新,价值观念必定先会朝多元化多方向发展,因此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的宽容和开明成为一项基本需求。

    但无论是怎样复杂的过程都是由个体过程实现的,对于这样的单个过程我们是没有办法提前预知他的结局的。在这样的单个过程中社会认同的成功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每个人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的。这就需要我们谨慎的选择,大胆的行动,勇敢的面对,执着的追求。如果我们所做出的选择正是这是我们的精神追求,那么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无怨无悔,我们本为之生,亦愿为之死,,曾为之哭过、笑过、恍惚过、迷茫过、满足过、痛苦过、兴奋过…生命因之而美丽,世界因之而精彩。因而我国的价值教育应该教会受教育者宽容开明、谨慎大胆、勇敢执着,这是这种样一个个的个体行为汇成了价值观的大革命。

    2.知识教育:

    知识教育是我国校园教育的主体,我国的知识教育传授的知识量大,注重对知识本身的理论应用。但现代世界正处于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增长更新的速度之快,是人的学习速度所不能比拟的。那么对于什么样的学生教授什么的知识,为什么要教授这些知识,教授学生这些知识到底是为了告诉学生什么,现代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知识,怎样教授学生这些知识,要让学生达到什么的深度,这是我们要必须弄明白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回归到教本质和核心问题上去。

    知识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可分作基础常识、储备知识、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

    基础常识涉及政治、生理、心理、医药、卫生、数理科学、文史地理、安全、法律、社会组织方式等,通过这些能教会人能初步的较正确全面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并学会能基本的同世界打交道,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生理、心理现象并作出调整,能维护自己的合理利益,培养对朋友、亲人、组织、国家的感情。这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素质,无论其是男是女,健康还是疾病(智力有障碍者除外)……我国校园教育中对基础常识的教育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也不够全面。

    储备知识是在基础常识上发展来的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应用价值,但是它可以为受教育者将来所从事的专业、所遇到的事情、所思考的问题等打下基础,作为人的后备潜力;再者它可以帮人更深刻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理解人生,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心态修养,为人构建精神世界提供素材,为人适应现实世界提供能量。这些知识包括数理科学知识、文史哲学知识等以及对未来世界的猜想与展望。这些知识不同的人可以有所偏重,但不应将某一种或几种完全抛弃,毕竟人是复杂社会关系的综合体,人往往面临着各种关系规律,人需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用不同思维去思考问题,过分偏颇抛弃了很大一部分不喜欢的东西,容易造成感性和理性的失衡,感性和理性应该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毕竟教育培养的是人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在我国的高中教育中分科是可以的,但不应截然分开。

    专业知识是在现代社会大分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任何人都应该选择一门或几门专业知识,全才通才式的人物已经绝难出现,合作成为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任何取消专业教育培养全才的尝试都很难成功。但专业的设置应该谨慎,专业间的合作尤为重要。专业知识的开始并不代表着储备知识的结束,学习是终生性的,或许对于有的人来说专业知识只是一种生存的工具,储备知识才化人生的信念。

    文化知识是一种特殊的储备知识,也许会变成一种专业知识,之所以单列是因为它构成了校园价值教育的主要载体。

    现在在我国的知识教育中学生学会的更多的只是做题而已,知识教育本身对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太大作用,学生对知识也没有太多的感悟(少有所思,难有所悟),很少通过知识来观察世界,更没有将自己的知识融进自己的世界观,学生缺少对知识的独立思考,学生也没有学会应用这些知识,或者说许多知识难以直接应用它只是为了考试而增加的,学生学会只是知识本身为的也只是考试而已。而知识本身只是一种工具,人类和世界打交道的一种工具,他们并没有通过这种工具去同世界打交道,虽然他们拥有了一些这样的潜力并且有时有人将其发回来出来。学生只是认识了这种工具而已,并没有因之而获得什么其他的东西。即知识教育原是帮人认识世界,为人的更深层次的发展打下基础,考试选拔只是一种评价选拔手段,而在我国这两者的主次位置已经严重颠倒甚至可以说是本末倒置了。因而我国知识教育的改革必需对教育的内容、要求、选拔等进行深刻的改革。

    3.教育体制的矛盾

    我国教育体制的根本矛盾是教育的选拔方式同教育本真的矛盾。教育要达到一定的目的程度必定要借助一定的评价方式来反映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这种评价方式也为教育的选拔方式提供了一种依据,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式都不等同于教育成就本身,教育成就是很难直接评价的,它本身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而人们又必须去借助一种标准去选拔人才,这就是教育制度的基本矛盾,正是教育目的、内容的不断变化推动着教育标准的不断变化,从而推动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变化。

    现在我国校园教育中实行普遍的分数制,这种制度是建立在近代工业大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基础之上的,源于西方的将知识教育评价方式加以推广的近代教育评价选拔制度。这种制度为我国的死气沉沉封建科举制所统治的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活力,是鸦片战争后近代新型工业文明对对我国落后封建文明造成的冲击的一部分。他虽几经挫折但最终已落地生根。展现着新生事物的生命力。#p#分页标题#e#

    它将无形的教育目的量化,大大减轻了减轻了教育机构内的腐败问题,保证了教育的公平,便于教育的选拔方工作,方便了大众教育的普及是继隋唐科举选士之后的又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转变。

    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理念知识等等不断涌现,这种方式已暴露出它的不足。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量化的思路仍可延续,甚至我们可以设想将量化的工作更加细化,在定量化的基础上适当给予灵活性补偿。这样的一个客观标准既保证了教育制度的公平公正,减少腐败的滋生,同时对于因制度本身造成的过失予以一定程度的补偿。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有充分的能力进行教育的细致选拔,承担教育选拔的花费,对简单的分数选拔进行深刻的改革时机已经成熟。

    其次在我国校园教育现在大体是初级教育、高等教育、精英教育三个阶段。而在教育中应实现天分到资质的转变、性格到态度的转变、原始欲望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转变、相似教育到差异化教育的转变……这些教育构成中本身的转变会因人而异与教育制度中个阶段的转变并不吻合,在教育的选拔中应适当放活。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8

内容摘要:

微信在大学校园中已经基本普及,高校各个学院、社团目前或开通了各自的微信公共平台,或建立群聊。使用微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对传统的校园宣传工作不仅仅是冲击,更是一种机遇。通过讨论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三种不同的应用方式,进而分析了使用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微信;校园文化建设

微信这一软件是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用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微信通过传递语音短消息、图片文字以及视频快速、便捷及消耗流量较少的优势迅速被人们所熟悉并成为了我国主流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而由于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新鲜事物快速的群体,在大学校园中微信基本已经普及,高校各个学院、社团目前或开通了各自的微信公共平台,或建立群聊。可以说,微信已经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新载体,这对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不仅仅是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对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一.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方式

一般而言,微信在高校各个学院、社团目或其他组织的文化建设中多以微信群聊、微信服务号和微信订阅号的形式存在。微信群聊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形式,相较于其他两种方式其群内成员之间的互动程度较高,不存在管理员和订阅人员的限制,成员和成员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交流。但群聊往往受制于成员人数的限制,在校园文化的传播中传播速度较慢、传播范围较小。而且,也正是由于群聊中的限制较少,使得群聊信息随意性过高。进而使得群聊中包含有各种过多的信息,容易造成真正的文化宣传信息被覆盖,不利于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多通过定时更新推送校园新闻、信息、通知等方式进行文化建设工作。与微信群聊相比,微信服务号和微信订阅号的受众明显较多,使得在进行文化宣传时范围更广。而且,由于高校学生只能接收服务号和订阅号的信息,使得信息的传递可以有序的开展,文化宣传信息也不会被其他信息所覆盖。但是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在进行文化宣传工作时一天只能向受众推送一条消息,这造成了管理员需要在多个不同的文化宣传信息中进行筛选。虽然这样会提高推送信息的质量,但也影响了信息推送的数量。不论是微信群聊还是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其推送的信息形式多以校园新闻、宣传教育政策、塑造校园形象为主。其中,推送信息最多的形式为校园新闻,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由于微信的实时性较强,使得其可以将校园中最为新鲜的咨询推送到高校师生手中,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并参加校园活动。而且,通过推送校园中发生的奇闻趣事可以于高校师生分享乐趣进而增强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增强凝聚力。由于我国各高校均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教育事业的,因此使用微信宣传教育政策能够使高校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教育政策,而使得高校教师可以时时端正自身教学理念和思想,也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微信还可以通过推送高校最新的学术成果、校园美景的手段对外建立校园公共的新方式,对内则可以通过记录高校发展进程、展示未来发展目标和前景促进高校师生共同努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二.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微信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校园文化建设手段,其工作的开展是在探索中前行的。虽然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增加互动沟通、创新理念、注重舆论导向作用。首先,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使用对传统的由高校宣传部门进行单向宣传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将单向宣传转变为高校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由于对于微信推送的信息,学生可以即时进行评论和转发,高校文化建设部门则要有效利用这一功能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以不局限于线上的沟通,而采取线上线下双规制进行沟通。其次,高校宣传部门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注意创新理念,在推送信息时注意文字的趣味性和时代特点。由于高校师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接收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因此在进行宣传时需要打破以往站在讲台上训话式的方式,而采用一种广大师生所新闻乐见的方式以在师生中产生共鸣,使得师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添加高校的微信公共账号,进而利用好微信这一新的宣传平台。例如,在进行国家政策以及社会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时,推送的信息要保持严肃性以及权威性。但是在进行校园活动及新闻的报道时,则需要采用一种轻松的语气以增强推送信息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特点。最后,在使用微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注意舆论导向,注重正能量的传播以激发高校师生团结向上共建校园的良好氛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师生在获取信息时已经不单纯依靠报纸、新闻等官方渠道。互联网上各大论坛、贴吧上的信息也会对高校师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信息为了博取点击率大多为不切实际的、具有虚假夸大色彩的。因此,高校利用微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就要把握好宣传力度,增强高校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在信息传播中的权威性,强化对网络上主流信息的引导作用,,确保高校的和谐、积极的舆论环境,进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王瑛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第二篇: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策略

[摘要]

医学院校围绕专业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体育意识、良好品德、进取精神、健康观念、终身锻炼能力,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能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使优秀校园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深度融合

一、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师生共同参与、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文化氛围、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等,它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就是师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息息相关的事物,包括体育场所、设备器材等,是师生参与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构成校园独特的文化景观,展现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综合实力。二是制度文化。主要是体育体制机制,包括体育领导机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体育制度、体育工作计划等,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是校园体育的价值、观念、功能和体育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道德风尚、优秀品质等,是校园文化的升华。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一是体育健康课。通过体育健康课教学,使广大学生掌握体育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学会能指导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课外体育文化活动。通过举办运动会、球类竞赛、武术表演、健美操比赛等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观念、竞争意识、进取精神,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使校园文化更加绚丽多彩。三是体育社团。各种体育社团能壮大校园体育工作队伍,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吸引更多医学生参加体育文化活动,掀起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高潮。四是体育文化节。举办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节,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大繁荣。

(三)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一是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德育寓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全过程,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意志品质形成,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二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吸引大学生从教室、宿舍走向运动场,克服三点一线枯燥生活简单的重复,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课余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多彩。三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娱乐功能。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使学生享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四是培养进取意识。通过体育比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形成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本专科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有序进行,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得到良好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科学的体系。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研究不足,活动开展少、档次低,学生自发开展的活动缺少积极引导,学生社团组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等,这都制约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学校层面对校园体育文化重视不够

这与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有关。高等医学院校主要研究人体生命科学、临床诊治、医技、检验、护理、药物开发、中药种植与应用等,医学专业学术氛围浓厚,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展,每年举办了大量的专业技能、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而校园体育活动则是能减则减,甚至能免则免,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所占比重明显减少,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学校总体发展和建设,没有形成特色,且发展不平衡。

(二)学业任务重,学生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时间有限

对医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调查显示:9.0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体育课,49.03%的学生仅限于参加体育课学习,从来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每天能锻炼一小时成为空谈;7.31%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根本没有兴趣和特长,41.72%的学生没有参加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其中32.47%的学生认为学习繁忙,9.25%的学生认为锻炼身体很辛苦、很累,可见学习繁忙是主要原因。以我校三年制专科临床专业学生为例,学生在校两年,一年医院临床实习,共开设38门课程,基础课、专业课每周平均31学时,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再加上各种技能等级考试、实验实训考核、英语四级、专升本辅导班等,学生几乎没有空余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选择自我爱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三)组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困难较多

组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费时费力,而且还要承担一定责任,这样就很难体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相应功能,造成能减则减,甚至能免则免的情况。笔者曾多次参与策划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深刻体会到每次活动的举办,用于协调各个部门的精力远大于活动实施本身,从经费预算、领导审批、方案制定、工作分工、协调会召开、活动实施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然而,一旦某个部门配合不给力,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影响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使举办体育文化活动的最初目的大打折扣。

(四)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没有形成特色

目前,医学院校举办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主题不突出,和其他院校相比,特色不明显,形式上是年复一年的重复,更别提创新了。新生到校了举办个篮球赛,过一段时间感觉校园冷清,临时起意,举办一场乒乓球比赛,春季到了召开一届田径运动会等,举办的活动没有系统规划和前期充分准备,缺少举办主题突出、有重大意义的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预期效果没有显现,专业特色不突出,很难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凝神聚气的初衷。

三、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大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华佗创建五禽戏,开创了中华武术的先河,太极拳、八段锦在强身健体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院校师从医圣先贤,更应将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在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的同时,更应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基础建设,体现医学院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突出优势体育项目,凝练医学院校传统体育文化品牌,为教育教学服务,提升校园体育文化软实力。一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资金、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活动策划、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健全体育运动领导机构,按要求设置体育运动委员会,全面领导组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三是要科学谋划体育各项工作,在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要把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总体计划,与专业建设、党建工作等同部署、同研究、同考核。四是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通过固定的宣传栏,体育运动雕塑、校园网、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加强宣传,吸引医学生自觉参加各项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二)围绕专业建设开展特色鲜明的课余校园体育活动,突出医体结合特色

在开展各项专业技能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并将体育竞赛贯穿其中,不同的专业开展活动时要积极与体育活动深度融合,体现体育运动竞技的魅力。临床、检验、药学、医护等专业开展技能竞赛时,应突出临床诊治、病理检验、药物栽培与识别、急救急护等特点,可设计与时间、速度、力量相关的项目;中医、康复保健类可开展与传统中医养生相关的项目,如太极针推功法、养生气功、武术表演等。这样使体育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充分调动系院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医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医体结合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特色就更加明显。

(三)全方位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健康水平

全面落实《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6]6号)文件精神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持之以恒组织新生出早操,开展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体育社团活动等工作,使之形成特色,产生品牌响应。在组织阳光体育运动时要突出院系特色。在实践中,各系院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要突出传统项目优势。

四、结语

体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大学生的一切。笔者从阐述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引入,深入分析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最终诠释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从当前医学类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中分析出,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存在学校层面重视不够,学生参加活动时间少,组织活动困难多,活动没有特色等四大问题。接着,笔者从加强体育文化活动环境建设,突出医体结合特色,全方位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这三个方面来阐明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策略。笔者认为,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大繁荣,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既要重视专业建设,更要持续开展好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学生学习生活、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余飞海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刘元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5,(10).

[2]李学砦.河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

[3]韩大勇.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6).

第三篇:研究生群体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

摘要:

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不仅有着研究生普遍的文化特征,还有着自己较为独特的一面,这就使得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有着其实际情况。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现对于主流文化有着边缘性、抵抗性、风格化特征,这就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地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因素,合理疏导、化解其消极因素。

关键词:

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1引言

何谓地方大学?地方大学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学界仍是各抒己见、各不相同。本文中地方大学主要指由第三级政府出资举办、接受省政府和第三级政府双重领导的公立地方本科院校。20世纪80年代,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进步拉动人才需求,地方大学在这样的形式下诞生。30年来,地方大学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相对而言,地方大学办学基础较为薄弱,校园基础设施相对不足和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在全国高等教育大系统中,在办学定位上,多以本科教育为主,着力为地方培养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地方大学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甚至在某些学科出现了较为突出和领先的优势。经过时间的积淀和自身不懈地努力,地方大学蓬勃发展,有实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反之,也有通过发展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进一步增强整体办学实力的诉求。地方大学中有极大一部分开始把触角伸入到研究生教育,并把它作为学校的战略新任务。“在学校的正式等级结构以外,学校还存在着由身份、性别和种族、家庭文化背景、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聚合的各种群体。有的群体存在着显著的外界标志,边界明显,如社团。也有的不靠形式上的东西去区分群体边界,而是靠文化价值观念、个人对事情的看法、追求的目标、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相似性聚合成为团体。还有的是因为特定的身份如种族、性别等自然影响而形成的群体。”高校作为我国一个特定的非营利组织,其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存在。“从组织理论的角度看,高校内部存在着反映高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信念、追求、行为规范等精神因素构成的高校主导文化。从实践层面看,校训、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便是这一主导文化的反映。同时,在高校校园文化内部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研究生作为校园中一个独立的群体,具有这个群体独特的特征,其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广义上讲是研究生和导师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狭义上讲,研究生文化是以研究生为主体,在校园这个空间中所逐渐形成的体现研究生特征的文化形态,对校园其他亚文化尤其是本专科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的不断壮大,形成了较为典型的学校亚文化。在地方大学主流文化中,这种亚文化处于怎样的状态,与主流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特征

2.1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特征

(1)浓郁的科研氛围和探索精神是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的核心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立足于精英教育。所以,研究生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学习和创造知识,研究生群体重在良好的学术精神、刻苦的研究态度和不断的探索学习。“研究生教育是高校的高层次教育。研究生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高校的科研水平,其所体现的价值追求直接反映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2)学习上注重自主性和创造性,生活上具有独立性和相对松散性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带着探究、批判的精神自主学习,这种创造性学习在研究生阶段占据最重要的地位。这种学习有着很大的独特性,其学习方式包括:课程学习、实验与社会实践、学术活动、撰写学位论文等。尽管学习方式多种多样,但都有着自主性和创造性两个显要特征。研究生学习是培养方案的规划下、老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同时,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理论的学习和实验实践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搜集资料去解决问题。“研究生学习知识,往往要同创造知识联系在一起,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地学习,而学习也要把创造知识作为目的。”研究生经历了数年本专科高等教育,有的还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基本形成了独立的思想、价值观,在生活上呈现出了独立性的特征。研究生阶段,固定时间、固定场地、固定教师和固定课程的统一学习时间并不多,给予了他们更多灵活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更能自主钻研。如此,研究生的生活状态更去刻板化,作息时间相对不固定,生活相对松散。

(3)人格和心理的稳定性高,文化格调高、拥护主流价值观

按照我国学制和入学年龄的要求,研究生大部分处于20~40岁之间。他们大部分已经成年,人格与心理基本上处于安定状态,情绪更加老练和稳健。研究生在经历长时间的学习和一定的社会阅历后,有更加理性、更加独立自主的判断意识,受到个人情绪和外界干扰减少。研究生群体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受到了较好的文化熏陶,在文化格调上显示出了更高的状态。对低俗文化普遍持有排斥态度,更加关注高雅文化与经典文化。他们有着良好的判断意识,能够综合全面分析问题,在对事物的判断上显示了更加理智和理性的一面,对待社会主流价值多是拥护,比如爱国情怀、民主意识、关心社会、责任意识等。研究生群体整体呈现出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进步和发展的正能量。

2.2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特征

地方大学研究生作为我国研究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烙有我国研究生群体普遍的文化状态印记。同时,由于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有着其较为特殊实际情况,比如在地方大学中的群体地位等,因此,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有着自身独具的特征。

(1)严重的边缘性

地方大学的“地方性”特色鲜明,这种地方性源于地方大学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办学目标主要为地方发展服务,生源结构主要源于当地等。如地方大学在生源结构上,本科招生中本市生源占有绝大的比重,本省学生占绝大部分,外省学生占比很小。例如,在2013年刚的招生计划中,湖北武汉的江汉大学明文规定:湖北计划中,除艺术、体育类专业以及自主招生面向全省(含武汉市)招生外,其它文、理科类专业80%面向武汉市招生,20%面向全省(含武汉市)招生。相反,地方大学研究生生源地域结构反而非常广泛,来自外省的学生占到很大一部分。其结果是,研究生群体成为“外省人群体”,在地方大学中成为一个典型的少数群体。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的边缘性首先体现在人数少、群体小,受到的重视和关注不足。如广州大学现有本科生在校人数约23000人,研究生总数不足3000人,研究生群体在庞大的学生基数上显得十分“弱小”。人数少相对应的往往是受到的关注不足。因为大部分地方大学仍以本科教育为学校中心任务,研究生的培养相对占据次要地位。其次,独特的“外省人群体”特征,面临文化上的边缘化。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中,外省人占据了较大部分,有的高校甚至占到70%还要多。地方化的地方大学在主流文化上展现出了地方文化的强势,外省人群体带着各自的区域文化来求学,形成文化上的“孤岛”。如广州大学研究生主要生源地为河南、湖南、江西、广东,其中广东省外学生人数占据半数。而广州大学学生总体来看,“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地方,2005年度广州大学的生源构成为:广州市生源为60%,除了广州以外的广东省内招生为30%,非广东省的全国招生比例为10%。”广州大学学生和职工通用粤语,学校广播多为粤语节目,学校食堂多为清淡口味的粤菜为主,校园文化依托“广府文化”展开。来自非广东省的研究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了明显的文化不适应,甚至是文化冲突现象。

(2)对校园主流文化的抵抗性

研究生群体小、数量少,受关注不够,在文化上有些明显的边缘化倾向。这种“外省人群体”,在校园主体生活中常常遭遇到艰难的处境。这种弱势地位和边缘状态,使得研究生群体自我“外省人身份”更加明确和突出。研究生群体内部同乡会等组织进一步加深了外省人群体内部认同和外部抵抗。如广州大学研究生群体对本省文化的“文化自尊心”受到了侵犯而不断加强,产生了强烈的“本省文化自豪感”,会在合适的场合极力宣扬“异域文化”。大学本应该多元文化交融,使来自全国各区域、各民族,甚至是全球各国的文化在大学得到尊重和发扬。但是,由于地方大学的地域实际状况,使得地方大学以地方文化为特色,以地方特色求发展。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使得非本地文化感受到被忽视和不公正的待遇,进而易产生明显的抵触性矛盾。来自外省的研究生群体成为地方大学的主流文化的重要抵抗者,有着较为明显的文化冲突态度和行为。

(3)明显的风格化倾向

“亚文化的抵抗从来都不是激烈和极端的方式,而是较为温和的‘协商’,主要体现在审美领域、休闲、消费等方面,是富有意味和不拘一格的。”地方大学研究生亚文化同样在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上,并不是激烈的对抗,而是象征性的抵抗,作为一种对主流文化的否定和补充存在着。这种与主流文化抵抗的亚文化有些明显的风格化倾向。如广州大学研究生群体湖南、江西、四川、重庆人,在饮食上,对甜食的排斥,对辣味表现出强烈的爱好;北方学生对广州季节不分明的排斥,对冬天下雪的渴望等,呈现了独具风格的一面。

3地方大学针对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亚文化的应有之策

亚文化可能包括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包括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价值观。

3.1利用研究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导向和辐射功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研究生群体亚文化中有与主流文化相似或者一致的一面,充分发挥其导向和辐射功能,能够大力促进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

(1)研究生学术科研精神引导校园文化朝向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发展

高校是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净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是大学文化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我国高等教育从建立发展到今天,从来都把科学的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精神、学术精神,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学术的创新,高等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作为校园主流文化的题中之义在我国各高校的校园规训中得到集中体现。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部分,研究生群体的学术科研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独树一帜,对校园文化朝着追求科学与真理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经常讨论和广泛探求科学前沿问题,吸引了大批本科学生参与到其中。研究生牵头的挑战杯团队,本科生在研究生的带领下钻研问题,开展创新。在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合作和交流中,校园学生主体受到科学精神和学术创新精神的熏陶,自然而然培养出对知识的热爱、对问题的探究精神。研究生这一群体有益于激发校园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校园文化,对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2)研究生独立生活、自主学习精神推动校园生活文化、学习文化的积极进步

研究生群体都有着较强的独立意识,在学习上独立思考、大胆怀疑、主动学习、自主探求,在生活上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而作为校园主体的本科学生大都仍然缺乏独立意识,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是“随大流”。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散漫,不愿意承担责任,害怕挫折等;在学习上主动性严重缺乏。研究生群体虽然是一个人数不多的群体,但他们的文化特征对本科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向导和指引,具有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可以辐射到整个校园文化。如广州大学学生绝大部分是广州市学生,成为高校的“走读生”,即使到了独立的年龄,他们仍然对家庭表现过度的依赖,不仅经济上不愿意独立,而且精神上难以割舍,这对于高校学生个体社会化和独立人格健康发展不利。这个群体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与其他群体迥异,使得其他群体有了一个参考和对照的标杆。

(3)研究生崇尚高雅,拥护社会主流价值观,带动校园文化和谐美好发展

从年龄结构、文化基础、心理状态、价值观念上,研究生群体都有别于其他群体,可以说,这一群体在大学中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具开放意识、最理智的群体。“从研究生群体文化的特点不难看出,研究生群体文化在提高高校文化的品位、格调和维持高校主体文化的稳定性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研究生群体成为高校文化建设、德育建设的重要拥护者。他们用成熟全面的思考、理性的态度和温和的行为影响着本科学生的价值观念。地方大学本科生普遍家庭经济条件好,这使他们在物质上的追求成为一种时尚,在全校蔓延。在物质上的过分追求,直接导致了精神上的空虚,对快餐文化的青睐,对网络文化的着迷,受到了很多不良信息的毒害,对社会漠不关心,对主流价值观怀疑、逆反甚至敌对。这些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都是一种阻碍。研究生群体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的合理利用,对消除这种消极校园文化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3.2给予研究生群体充分的关注,尊重异地学生文化,疏导、化解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消极负向作用

健康的亚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良亚文化则只会对校园文化产生负面效应。不良亚文化弱化校园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并阻碍其发挥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会大打折扣。“不良亚文化虽然只是在某一小部分人中流行,但其影响力却不可小觑,甚至对校园主流文化形成了冲击。”地方大学研究生群体文化有着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显现出较为消极的一面。首先,独特的“外省人”群体对当地文化的抵抗问题日益凸显。学校在充分挖掘地方优势、地方特色的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考虑到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情况,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关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当地特设文化为主导的同时,应该给予异地文化一定程度的尊重。多元的社会的主要标志便是多元的价值观,相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不同文化的交融对学校文化繁荣是很有好处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元独大,对小众群体文化采取漠视和轻蔑的态度。其次,用更加合理的价值观疏导、化解研究生群体不良亚文化。比如研究生群体散漫的生活状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显得格格不入;研究生因为有了一定的经验和阅历,在能力素质上有了较高的层次,他们普遍对校园活动不感兴趣、不参与;研究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对社会认知较为清晰,道德滑坡更为明显,功利性强。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大学校园文化一定也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要积极引导研究生群体,让他们改变心态,焕发出新的活力。对研究生开展合理的德育工作,促进自身进步。对不良的情绪和态度,要采用合理的手段来劝解、教育和疏导。

作者:温婷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督导室

参考文献:

[1]徐瑞,刘慧珍.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2]孙建,吴利萍等.高校教师群体亚文化对高校“三风”建设的影响研究———组织理论与微观计量经济学的角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6).

[3][5]薛天祥.研究生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4][8]鲁满新.高校校园文化与研究生群体文化关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

[6]刘晖.转型期地方大学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

[7]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9]董树理.高校亚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大学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基地。教育的本质是“立人”而非“育才”,教育的目标应该由知识的传播、分数的获得转向对人的关注与尊重。优秀的学术讲坛是大学的软实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内涵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容提要]

立人教育;学术讲坛;校园文化

一、“立人教育”研究综观

“立人教育”源远流长。春秋末期孔子开办的“庶民教育”、“君子教育”、“国学教育”即为“立人教育”,培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君子”,必以行道为己任,为此养成德行,依乎内在之仁心,而又掌握适应公私生活之技艺。这一教育体系通过人文化成,养成君子,化成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整个社会形成良性秩序。鲁迅先生曾主张“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是推进中国文化与教育的现代化应当坚持的原则。当今提倡的新国学教育无疑应注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内容的继承,以利于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国学传统中包含的可以与符合现代文明趋向的思想文化对接的积极因素有自由思想、民本理念、实学精神、环境意识等。我国当代一些学者也都强调“认教育”如谭兆鹏(2005)阐述了“教育之本在于立人”的精义,认为教育的使命是给人以希望,给国家以希望,给人类以希望;教育凭借“立人”,彻底从工具形态、商品形态、利禄形态下解脱出来,担负起绵延永恒的神圣使命;立人教育促使社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提高人的地位,促人做社会主人,尊重人的权利,要让人主动改造世界。王子今(2008)认为现代教育在国学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应冷静思考,澄清传统国学教育的特质,总结得失成败,认真发掘,科学评价,并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王新皓(2013)提出把“立人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十八大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的新观点,它深刻诠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属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教育本质规律的深刻理解,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立人教育”不独中国特有,西方社会教育以立人为本,由来已久。西方学者认为秩序乃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公共品,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形成和秩序维持,必须致力于养成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之人。欧美各国中、小学有大量经典、历史、人文教育内容,大学有“通识教育”课程。越是精英教育,越是强调教育之立人功能,旨在以人文化学生为“绅士”,而拒绝单纯的技能传授。在二十世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欧美各国教育依然以立人为本,而以技术教育为末。美国拉尔夫•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其创作的“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是一种本质上的“素质教育”与“立人教育”。

二、以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提升高校内涵建设

依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的本质是“立人”而非“育才”,教育的目标应该由知识的传播、分数的获得转向对人的关注与尊重。高校的工作重心已从外延发展转移到内涵建设。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基地,优秀的学术讲坛是大学的软实力,是建设一流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内涵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整体命脉,是学校社会形象的根本,对学校发展具有价值引领、观念整合、情感激励和规范调节等作用。目前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积淀不够,缺乏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文化氛围不浓厚,学生难以感受到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开办学术讲坛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大学生生活更加充实。

(三)延伸高校课堂教育教学

在知识多元化的今天,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新文化、新技能的渴求,需要开辟更为丰富的知识来源和技能拓展平台。开办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立人教育,提升学术探讨与交流层次,是高校向学生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影响和熏陶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以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平台

大学生学术讲坛是大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启迪心智和创新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开放性、高雅性、定期性、互动性与群众性。安排专人负责学术讲坛工作,设立专项经费,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支持,为学术讲坛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二)搭建学术讲坛专题网站

建立大学生学术讲坛专题网站,给听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讲坛内容的平台(如讲坛动态、相关资料、内容简介、名家风采、下期预告、精彩视频、在线交流等栏目),并适时更新网页,处理信息反馈等。

(三)举办文化学术活动

文化讲座和学术沙龙是大学生学术讲坛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演讲或报告方式进行,可以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有关大学生立志成长成才、中外文化交流、科普知识、社会热点、考研求职以及学术研究等,可以成为学生重要的文化活动与学术交流载体。

(四)培养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考量。由校、院团总支、学生会组织实施,建立完善的学生队伍组织机构、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管理制度,有序开展策划、联络、宣传、会务、主持、文字编辑、网络建设、产品推广及服务社会,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五)建立学术论坛人才库

大学生学术讲坛是精英论坛,具有学术性和前沿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优秀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进行演讲,建立全方位、开放式的演讲人才库,是学术讲坛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这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名人,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领导干部,高超的演讲水平和成功的演讲经历,可以熏陶大学生的成长,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六)制作讲坛文化产品

大学生学术讲坛是一种高品位文化产品。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是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可以起到品牌示范作用。

四、以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一)建立班级授课机制,为学术讲坛奠定基础

班级授课是让高校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学生授课”课程与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讲课,以专业知识为主,并进行扩展,老师旁听并指导,根据课前准备、讲课内容、台上表现、问题回答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可以在其中学到如何表现、沟通、调动积极性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并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气质,增进班风、学风建设。

(二)拓展校园讲坛资源,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班级授课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可以经老师推荐,开设院(校)级专题讲座,拓展班级授课成果,并通过校园讲坛,能够让一部分优秀学生在更大舞台上接受锻炼,引领学术道路。

(三)丰富学术讲坛内涵,拓宽学术讲坛范围

扩大讲坛内涵,组织展播红色电影、经典诵读比赛、媒体公益广告大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举办电影文化艺术节、迎新晚会、知识竞赛、辩论赛、读书会、轮滑大赛、演讲比赛、师范生技能比赛、儒家文化讲座、研究生沙龙、国际商务模拟洽谈、翻译大赛、大学生科研创新、书法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歌咏比赛、舞蹈比赛、棋类比赛、球类比赛、戏剧演出、服务社会等活动,开展诸如国际交流活动、校友交流活动、社会-企业-高校交流活动,等等,通过校园讲坛培养出一批“校园文化明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扭转虚华浮躁的校风,使大学校园回归教育正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选聘专家,精心指点

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加盟学术讲坛,提升学术讲坛层次,提升学校知名度,打造真正的文化型校园环境。

五、结语

高校立人教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动员广大学生参与,在系列真情实感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尽大限度地做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自我解救”: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行动,进行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创新,进而立定志向,树立己身,示人轨范,立志报效,树立名节,感悟人生,体验人生,追求发展,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作者:陈玲 丁志斌 单位: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吉首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崔翠.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增刊),2014(06):176-178.

【2】宫海燕.在“立人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中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35-39.

【3】龚克.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02):6-8.

【4】李毅.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研究,2013(04):155-157.

【5】李志义.大学教育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4-7.

【6】刘献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J],中国高等教育,2014(02):62.

【7】谭兆鹏,立人教育论[J],2005(06):1-3.

【8】王树荫,温静.中国梦的由来、意义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12-15.

【9】王新皓.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49-151.

【10】王子今.国学与“立人”教育[J],社会科学,2008(07):150-157.

【11】许军国.从校园文化视角看立德树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4(0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