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信息化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信息化方案

教育信息化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9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以南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意见和《南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的指导方针,在我校"让每一名师生主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推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现状分析

2、学校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如:《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信息技术教室管理制度》、《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多媒体设备登记使用制度》。

3、学校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正在努力形成体系完备、管理科学、资源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三、组织建设

成立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明确具体人员工作职责,保证信息化工作的常态化。

1、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李忠益(校长)

成员:刘淑萍(副校长)、麻立刚(副校长)、丁正(副校长)、张凯(总务处副主任)

2、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麻立刚(副校长)

成员:高莉(教务处主任)、吴蔚(德育处主任)、张凯(总务处副主任)、林传敏(信息中心负责人)

四、制度保障

1、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设备登记使用制度》等。

2、建立健全《学校门户网站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使用制度》、《办公室信息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电教设备使用保管制度》、《资源制作及存储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等。

3、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和《校园网络安全制度》。

五、建设内容

①教学过程的数字化。

充分发挥网络传输信息及时快速的功能,以校园网为平台,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深入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在教师中推行电子教案。引导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鼓励教师探索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鼓励教师开展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业评价的探索。

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学校将组织教师采用论坛、音频、视频等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便捷、实效。

②班级管理的数字化。

以校讯通、班级博客为基础,指导学生家长学习应用学校信息系统,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班集体建设,让学生家长能够及时参与学校及学生的管理,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协同管理和及时反馈的运行模式。

③学校管理的数字化。

学校的学校的校务、教务、德育、总务等各类管理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其中包括教职员工、工作学习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学业管理信息、评价信息等。

④网站建设的多元化。

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使校园网站充分发挥体现展示学校形象、集成教育资源、彰显师生发展、融合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功能。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的风采。完善学科教学主页,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尝试开辟有特长学生的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

①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学校全体人员更新观念,从行为上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新认识,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②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请专家作讲座,为教师讲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挖掘校本培训资源,针对使用中的具体问题,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应用软件使用及功能的培训。

3、完善学校信息化设施条件,为共享区级优质资源创造条件。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为每名教师人手配备一部笔记本电脑;

教育信息化方案范文2

推进教育信息化联盟策略研讨会执行方案 文章作者:弟弟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11月13日18:7 一、会议背景: 二、会议目的: 三、会议时间:2001年8月3日 四、会议地点:广州花园酒店 五、新闻焦点:振兴民族 强盛社稷 让信息强省成为现实 it第一集团军 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 四强联盟 优势 it四强联盟成立的划时代意义 六、会议主题:it第一集团军 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研讨会 七、出席嘉宾及工作人员: 八、会议重要内容安排: 1.四强联盟代表发言:振兴民族 强bsp; 负责方 9:00---12:00 布置会场(13:00之前要全部完工) 兴达 1、场外布置:条幅、指示牌、接待台。 唐都 2、场内布置灯:灯光、音响、舞台、背景板、投影幕、产品。 12:00—13:00 布置好会场的餐桌、餐具,并在每张餐桌上放上水果、鲜花, 兴达 每个席位上都放上嘉宾卡(卡上有嘉宾 姓名)和戈德背景资料, 供嘉宾阅读,熟悉戈德企业及产品。嘉宾席检查。 时间 &nbs

p; 内容 负责方 13:00---13:30 活动彩排过场,要求主持人、礼仪小姐、摄影师,熟悉场地和程序。 兴达 备注 检查会场入口的指示牌和主会场的设备 。 唐都 13:50---14:00 全体工作人员进入会场,做各项准备工作,工作人员、礼仪小 兴达 姐、摄影师准时到达。 备注 新闻夹放到接待台(夹内有联盟背景资料,嘉宾介绍和新闻提纲) , 兴达 为记者准备好签到薄,签到笔和名片托盘。 14:00—14:30 

; 嘉宾、记者陆续入场,主会场播放音乐。 兴达公司主要人员在酒店大堂及签到台接待嘉宾。 记者、嘉宾、主持人到达现场。 兴达公司、联盟各企业领导及其他主耍嘉宾到场就坐嘉宾席。 时间 内容 负责方 14:30—14:35 会议开始 音乐停止播放,主持人上场宣布研讨会开始。此时,需要发言的 主持人 兴达公司领导、嘉宾依次列坐嘉宾席。 14:35---14:40 兴达方负责人讲话 兴达方负责人从嘉宾席走上舞台讲话,主持人退下台,并为宣布下一位嘉  

;摄影师 宾发言作准备 14:40---14:45 主持人上台宣布嘉宾讲话 摄影师 嘉宾从嘉宾席走上舞台讲话,主持人退下台,并为宣布下一个节 目作准备。 时间 内容 负责方 14:45--- 15:05 主持人宣布 。 5:20---15:25 主持人宣布 嘉宾讲话. 时间 内容 负责方 15:25---15:35 乐队表演 主持人登台宣布乐队表演开始,然后退场。随着主持人的退场,全 场灯光渐暗。优雅的音乐响起,一束灯光打在背景板上,乐队从背 景板两边登场(具体表演内容待定) 15:55---16:30 宾主自由交流 舞台灯光音乐渐弱,表演结束,乐队退场。 乐队全部退场后,主持人手棒酒杯,登台邀请兴达老总上台,向嘉宾致谢 并敬酒,轻松愉悦的音乐响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教育信息化方案范文3

[关键词]:高校教育档案 信息化 档案信息资源

高校教育档案是高校在进行教育活动中所留下来的各种信息、数据、文档、资料等。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高校教育档案管理和应用的效率,使其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教学服务,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丰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高校教育档案包括关于上级部门开展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指令性文件,当期教学计划、各学科教学大纲,重点课程建设资料,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观摩、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资料,以及学员管理、课堂教育、考试考查等各方面的资料。高校教育档案工作对于高校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对高等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可以记录高校教育活动的轨迹,从中探索高校教育的发展规律,积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在教育档案管理活动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利用服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教育活动愈发的丰富与多样化,教育档案管理愈发的繁琐复杂,通过更加便捷的工具来推动和加强高校教育档案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其功能十分完善、强大,已经能够满足高校教育档案建设的基本需求。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高校高等教育档案建设中来,实现档案管理手段的转变,是高校教育档案发展的重大变革。

二、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传统档案走向现代档案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教育档案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1.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

教育教学活动是高校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由高校各个部门和高校教师、辅导员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部门中都产生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如何将这些繁琐复杂的信息资源及时、准确、有效地录入到高校档案管理系统中,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高校教育档案体系,成为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各高校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使用经费的地方也非常多,相对来说,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比例相对较低,用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也十分有限,无法购置好的软件及硬件设备,使高校教育档案管理落后于学校发展的步伐。

3.高校档案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人是高等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备传统的档案业务能力基础上,要具有一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和先进的理念,还要掌握一些现代信息技术。从现实情况来看,各高校档案工作队伍虽然整体素质已经有所提升,基本保障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却很少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理解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自然也就很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程中来,影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4.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高校教育档案是高校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记录,是高校发展成果的凝结。从高校发展的角度来讲,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对于高校下一阶段的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学生个人而言,这些档案信息资源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但高校教育档案的利用率仍然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策略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定并完善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统一标准来规范和约束建设行为。制度就是规矩,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档案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本校、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录入、保存、查询等环节进行规定,推出相关适应信息时代的便于操作的相关制度,使高校教育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加大对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要提高档案管理意识,要强化“以史为鉴、以档案为镜”的档案建设观念,重视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从政策上和财政上给予倾斜,加大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软硬件两方面支持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时,高校档案部门也要善于运用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并通过有效规划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争取“花少钱,办实事”,推动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3.提高高校教育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创设机会开展校内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高校之间教育档案工作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使他们就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的解决方法进行积极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和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强化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并且要主动吸收高素质人才加入到高校教育档案队伍中来,为教育档案工作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还可以尝试引入竞争机制,从客观上营造一种氛围,使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档案工作队伍。

4.提高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以使用促发展”。近年来,对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不断增加,服务对象也由在校学生扩大至历年毕业生,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便于教育教学管理,扩大到提供选课参考、学历认证等方面,这些都为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助力。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关注这一变化,加强对资源的整合与分析,提高信息资源质量,强化档案服务理念。以上措施都将有力地推动高校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四、结语

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极大地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现代化、标准化、公开化和服务化,对于学校教学、教务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化方案范文4

【关键词】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46―04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推广应用阶段,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所谓信息化教学能力,通常指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的综合能力。高师院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适应信息社会下未来教师角色的必经之路。[1]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改革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如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网络教学平台[2],采用混合学习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3]等。(2)探索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策略,如从教学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课堂互动质量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策略的研究[4],以及从教学效果的角度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建议[5]等。(3)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整体改革,如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用)》,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探索[6]。这些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改革,但是在教学实习中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依然不能满足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因此,为了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必须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存在的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高师院校面向师范生开设的教师教育必修课程。由于不同高校所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课时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条件等方面都相差很大,因此教学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误区,严重地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质量,使教学逐渐偏离了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目标。

1 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没有用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没有用”的认识。一方面,他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如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存在重复,因此没有必要再学习。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即使师范生学习了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将它应用于教学实践。

2 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多媒体课件制作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认识,他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就是教会师范生如何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软件开发多媒体课件。

3 盲目选用自编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

虽然教学改革鼓励教材多元化,但是所选教材必须通过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审定,以确保所选教材是高质量的。由于一些高师院校对选择教材没有明确的规定,就导致了部分高校各自为阵,自编了一些质量不高的教材,并在本校长期使用。

二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本内涵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这四种能力贯穿于信息化教学的整个过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1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对信息化条件下开展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实践知识的具体应用。教学是一门艺术,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师所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方案。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结果,它是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开展教学所必备的专业能力。

2 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

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是指根据教学设计方案选择或开发教学资源,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以支持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实施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所利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两种方式:一种是选择现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另一种是开发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含对原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只要能够满足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的需求,具有合理的成本效益,就是一种合理的现实选择。

3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在具体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从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来看,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都是开展教学前的幕后工作。虽然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已经做到运筹帷幄,但是学生是具有丰富思想的主体,他们给教学实施过程带来了许多变数,教师必须运用教学机智随机应变,适当调整教学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外在表现,集中体现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和教学风格。

4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评价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取测试、量规、档案袋等多种信息化评价方式检测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以便于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信息化教学评价强调“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通常参与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而且评价内容既可以是总结性的成果,又可以是过程性表现。

三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阶段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有学者认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模仿性教学,二是独立性教学,三是创造性教学,四是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7]有学者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具体可以分为关注应用期、学习模仿期、迁移融合期和知识创造期,其中关注应用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情意的萌发;学习模仿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知识、技能的获得;迁移融合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应用;智慧创造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智慧的生成。[8]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阶段分为四个,即模仿性开展信息化教学阶段、独立地开展信息化教学阶段、创造性开展信息化教学阶段和形成独特的信息化教学艺术风格阶段,如图2所示。总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

然而在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阶段,通常只能通过课程培养和教学实习等途径达到初级阶段,即从模仿性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独立开展信息化教学。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论》等课程主要培养职前教师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础技能、学科教学知识和技能、信息化教学知识和技能等。高等师范院校对职前教师的培养主要处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即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达到模仿性开展信息化教学水平,然后通过教学实习,逐步达到独立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水平。而创造性开展信息化教学和形成独特的信息化教学艺术主要是教师入职后通过教学实践、教研、在职培训和终身学习等方式不断学习和提高,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总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贯穿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

四 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策略

为了达到培养和提高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应该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系统地开展教学改革,以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

1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目标的改革

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目标包括:(1)根据自己所学的学科选择教学内容,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形成一份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2)根据自己所设计的教学设计方案,收集和加工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形成与教学设计方案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3)能够在多媒体教室里尝试利用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实施教学;(4)采用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对自己或其它同学的教学开展教学评价。

2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根据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划分,参考国家精品课程教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9],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紧密围绕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四大核心要素展开,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体系。调整后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与课程知识体系对照表如表1所示。

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要改变传统的向学生灌输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讲授法,而要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式教学法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案例式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是非常适用的。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法的途径包括:一是邀请有经验的中学教师讲示范课;二是通过视频录像播放教学案例;三是由主讲教师讲解和分析具体教学案例。例如在讲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游泳教学”案例来开展案例式教学。首先通过一段“世界游泳名将蛙泳比赛”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接着由教师阐明学习目标,再通过视频播放详细讲解蛙泳的基本动作,然后让学生在游泳池模仿练习,通过不断地强化练习,逐渐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蛙泳的基本技能。通过这种案例式教学,既有利于让学生理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技能训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多媒体在教学中是如何应用的。案例式教学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内涵。

(2)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至少要完成四项基本任务:一是设计一份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二是设计和开发与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三是尝试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实施信息化教学;四是尝试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通过这四项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式学习,亲身经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过程,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4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评价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评价改革立足于对学生的生成性教学成果开展综合评价,从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和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四个方面,分别赋予0.4、0.3、0.1、0.2的权重,通过“ ”进行计算综合成绩,形成学生的课程综合成绩。《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综合成绩评价模型如表2所示。从不同指标的权重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重点强调学生会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够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够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这三个方面。对于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的培养,还有待于通过“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和教学实习逐步提高。

五 小结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应用阶段,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核心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为高师院校培养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必修课程,应该适应基础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需求,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核心,从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四个维度出发,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目标,调整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法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方法,对职前教师的生成性教学成果开展综合评价,从而促进职前教师主动地参与学习,达到培养和提高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4] 田健,王妍莉,王卫军,杨改学. 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5):83-89.

[2] 林万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9):80-83.

[3] 黄纯国.利用混合学习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7): 62-65.

[5] 王纬,王妍莉,田健.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 116-120.

[6] 姚巧红,李玉斌,刘德山,胡卫星. 面向新课程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76-81.

[7] 骨干教师成长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聆听上海师大谢利民教授报告[EB/OL].

[8]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9]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Improving the E-teaching Ability of Pre-service Teacher: Instructional Reform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

HE Ji-lingJIANG Ling CHEN Shi-pin

(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China)

教育信息化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普遍的趋势。高校通过信息化管理体育档案,能够提高高校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有效性。

一、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简介

(一)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从目前高校档案管理的相关条例来看,高校的档案管理主要有体育组织或者是个人负责,对参与的竞赛、教学以及管理、体育活动等内容利用文字或者是图像等进行记录。

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就是通过计算机储存相关档案信息,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体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物质性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最终收入到数据库之中,以备后期使用。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具有存储空间较小、存储时间较长、维护方便、检索快捷等特点,通过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实现高校相关体育历史记录的同步备份,而且能够避免因物理原因而受到破化,降低了高校体育历史记录管理的成本,经济方便。在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媒体技术等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高校在体育信息档案管理过程中,能够提高体育管理工作效率,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的特点

1、内容的多样性

从内容上来看,高校体育档案具有出多样性的特点。如今,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多学科交错的趋势。体育与社会、自然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并且出现了综合学科,诸如体育经济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等。相对应的,高校体育档案的内容更加丰富。此外,高校体育档案的内容包含教学管理性、业务成果性等多个类别,也体现了内容多样性的特点。

2、管理的体系性

高校体育档案具有体系性的特点。对于高校来说,体育教学管理类档案在高校体育档案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是通过教育规定以及相关管理标准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现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高校在进行体育档案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部门需要对参与的体育活动来进行准确记录,把握体育教学的实际规律,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性。

二、我国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一)我国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对于我国的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工作来说,若想实现更大的价值,就需要通过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对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改进。

首先,高校体育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在高校建立档案室,积极开展网上服务,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最大化。档案管理人员利用档案室内部局域网,查阅网上的档案数据和信息,实现体育档案网上检索。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档案局域网及时查阅相关的档案资料,减少了繁琐的程序,提高了效率。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将从繁杂的信息录入和档案保管中解脱出来,有助于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高校的相关工作提高优质、高效、及时的服务。

其次,档案信息化工作有利于提高档案资源的实际利用率。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渐发展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获得更好的信息支持。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建设提供的条件,积极抓住一切资源,对档案实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并为档案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基础。与此同时,通过校内的网络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利用,从而实现体育档案资源共享的目的,大大地提高了高校体育档案的资源普及率和利用率。

(二)我国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意识缺乏

作为高校档案管理的一部分,体育档案本应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高校更加重视对于科技、文书、并没有在体育档案管理上投入更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由于高校对于体育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档案的发展。

2、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就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高校并没有专门的体育档案管理人员,体育档案管理工作一般都由教学秘书或其他管理人员代替。还有一份的学校体育档案存在着无人管的状态,造成部分重要档案的流失。由于高校体育档案缺乏统一有序的管理和相应性的保护措施,这对于高校体育档案的安全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不利的。

三、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化

(一)完善体育档案内容体系

一般而言,高校体育档案又有声音影像方面的材料、文字方面的材料、实物方面的材料,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中,需要注重内容体系方面的建设,实现规范化以及有序化的发展体系,提高实际的利用率,提升实际的价值。

(二)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高校体育档案要实现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必须要实现档案信息处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体育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要促进高校体育档案管理进程,发挥高校体育档案的资源效益最大化,相关高校体育档案管理部门需要严格高校体育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整个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化工作二者之间的关联,坚持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原则,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程式化,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共享与交流。

(三)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为了更好地进行体育档案信息化建设,高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针对高校体育、完整的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制度。体育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内容,都需要与之相对应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由此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此外,高校体育档案管理还需要建立起正确有效的管理模式。从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来看,需要尽可能的避免出现档案资料留在个人手中保管的情况出现。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对于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四)加强软硬件设施的配备

为加速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非常的重要,只有丰富了软件及硬件设备才能够实现有效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投入非常大,如果资金存在问题就容易造成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会影响到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整体进程。

四、小结

高校体育档案是高校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改革、评估和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衡量指标之一,对于高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发展时代。传统化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信息化管理是高新体育档案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对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管理,通过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提高体育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实现高校体育档案的价值最大化。(作者单位:商洛学院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 张金凤.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D]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4

教育信息化方案范文6

关键词:实现分析;管理信息系统;教育档案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与数字化时代,对于教育机构来说,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教育档案的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则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以往的工作方法进行改良与创新。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包含基本后勤管理、党政数据管理、科研材料管理、教育文件管理以及人事档案管理等。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要能够对教育机构日常工作所生成的各种文件进行记录与存储,另一方面要能够方便有关人员对各种档案资料进行实时的读取。这就需要教育机构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各种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种数字化档案资料进行整理与记录。最大程度上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一)设计目的

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教育机构对于档案资源的管理与控制方面。其次,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档案资料信息的录入效率与检索效率,实现档案资源管理工作各项操作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出现资料录入失误的概率。第三,将档案管理工作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更加地改善教育机构在人事工作方面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人力资源的配置体现出科学性与有效性特点。第四,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教育在各项管理工作中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改善教育挝荒诓康牟普状况,实现省钱、省力、省事。

(二)系统配置

教育机构的各项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鲜明的复杂性与系统性特点,这就需要利用最进行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各种计算机程序对教育管理工作体系进行描述与梳理。在系统设计方面,可以选用web方式进行系统构建,所选用的运行服务器主要为Windows 2008 Server。根据以往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经验我们发现,web构建方式能够更好地解决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问题,并且能够提升信息化管理技术在硬件方面的扩展性,在应用过程中也更加方便维护工作的开展,只要为其提供相关的网络数字信息传递系统,就可以将教育机构内部的各种档案资源彻底地盘活。

(三)系统设计

1、设计原则。教育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原则,首先,系统的开展与集成需要能够体现出充分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在对具体设计方案进行可靠性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使信息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足够的先进性、安全性与实用性,同时也要进一步发挥出管理信息系统可逆性与可发展性,未管理信息系统性能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系统结构。教育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结构方面,需要能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首先,能够将有价值的资料与信息进行高度整合,经过整合所生成的资料体系可以最大程度上方便用户对各项信息资源的检索与收集。另外,在教育档案资源的记录与收集方面,需要重点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借还、注销、查询以及修改方面的操作,对各项操作信息进行严格且准确的记录,避免各项信息的变动对教育机构的正常下午造成干扰。相关的设计工作尽量要采用树状结构程序,能够方面管理人员对各项操作进行跟踪,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于各个功能板块的分级管理。

3、系统优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操作界面简单并且明了。由于教育档案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并且系统的工作,工作人员在对各项资料进行录入与检索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肩负比较大的工作压力,使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受到限制,而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化,相关的操作程序得到了最大程度简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度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第二,计算机设备对于档案资源数据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在以往的人工管理方式中,各种数据的计算工作需求能够人工操作的方式来完成,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后,管理人员可以直接能够计算机程度对各种数据进行计算,这种工作方式一方面能够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另一也能够完成人工操作无法完成的工作,更加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数据计算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管理信息化系统还能够对各项计算数据进行自动备份,一旦管理人员在操作上出现问题或数据在采集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可以通过备份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恢复,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严重的数据资料混乱问题。

二、系统模块设计

对管理信息系统各项功能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能够将管理系统的功能集成性与模块独立性两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当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功能模块上主要包含后勤管理信息、财务信息、科研信息以及人事管理信息等部分,以上几方面的信息在录入与计算方面是集成的,而在检索方面则相互独立,这样才能够提升检测的效率与质量。教育机构在使用管理信息系统之前需要对各功能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提高信息系统的应用效率。

三、结束语

引入最新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是提升我国教育机构运营效率与运营质量的关键举措,尤其是在档案管理方面,教育机构自身需要加强重视,提高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