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大纲颁布的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地法大纲颁布的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地法大纲颁布的背景

土地法大纲颁布的背景范文1

有知识者与无知识者的区别,是前者受了苦会抱怨,会诉苦,后者却讷讷不能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1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1)原因:英军入侵;清政府无能;中华民族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地位(意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抵抗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甲午战败,台湾被日本割占。

(2)主要的爱国人士:徐骧、丘逢甲,以及刘永福黑旗军等。

3、义和团反帝斗争

(1)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无法承担反帝重任。直接原因:山东人民反洋教斗争。

(2)结果:失败。

失败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左中堂收复新疆

(1)背景:西方列强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北和西南内地;俄、英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企图。

(2)经过:通过反侵略斗争和谈判收回了新疆和伊犁地区。

(3)意义: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在此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2、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官兵斗争

(1)爱国官兵: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丁汝昌等。

(2)北洋水师覆亡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战略的失误等。

三、知识拓展和补充

1、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在实现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应变的思想意识。

2、近代反抗西方侵略的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观上是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制度;

客观原因是西方列强的制度的先进和军事上的强大。

3、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的侵略。

4、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既要看到其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也同时要看到客观上对中国的进步作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2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军事侵略:

(1)原因:

①根源在于为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

②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制定了“征服满蒙”的计划。

③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迫切要求摆脱经济危机。

④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过程:

(1)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长城会战、华北事变等。

(2)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3)结果:中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其原因是:敌强我弱;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及片面的抗战路线;缺乏国际力量的支持等因素。

3、侵华日军的罪行:

(1)罪行:屠杀、细菌战、化学战、劳工与慰安妇以及野蛮的殖民统治等。

(2)殖民统治:①政治:以华制华。②经济:野蛮掠夺。③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现:中共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以及中共领导下的抗联;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行动等。

2、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关外抗日救亡运动;平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

注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西安事变到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

(2)性质:由国共合作为基础并领导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组织。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2)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敌人的进攻。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3)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1937年9月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4)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回民抗日武装等。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张自忠牺牲。

四、抗战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中共七大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2)时间地点:

(3)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4)内容:制定了当时的中共的任务;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在东京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时根据国际法而起诉的罪名)

(1)发动战争罪:日本法西斯分子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反人道罪:屠杀平民、屠杀战俘、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等。

2、抗战胜利的原因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2)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3)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等。

3、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相持、反攻。

4、如何看待抗战初期的国民政府的抗战?

(1)意义: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三个月战略部署和计划;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持久的抗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为后来争取国际援助准备了条件。

(2)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准备充分,缺乏国际的必要支援;主观上战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战路线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3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

(1)背景: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列强的侵略加剧了灾难。

(2)洪秀全的组织宣传:

创建拜上帝会并进行思想宣传等

(3)起义:1851年初。

永安封王意义: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基础。

2、定都天京(鼎盛)

(1)意义: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鼎盛:定都天京后,相继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行动。这是太平天国运动鼎盛的标志。

二、政权建设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

(2)内容:

①生产资料分配形式: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形式: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等方面: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①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不切合实际;绝对平分一切财富,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是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空想。

③未能真正实行。

2、后期《资政新篇》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事业上。

(3)评价:

①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未能实行:

三、转折与失败(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转折:天京事变

(1)原因:根源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过程略。

(3)影响:

①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②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失败:

(1)标志:天京陷落。

(2)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

四、评价

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教训:农民阶级不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经济:狭隘、自私、保守和分散性。

(2)、政治: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其纲领或口号有致命的缺陷。

(3)、思想: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多用封建迷信思想组织宣传。

(4)、组织: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5)、时代局限:

(封闭保守、缺乏合作;追求平均、缺乏进取;与世无争、满足现状;多子多福、求稳怕乱;重经验,轻理论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4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的“新政”、“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组织上: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同盟会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3)实践上: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

(4)契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

2、起义(过程):略

3、结果(影响):

(1)各省纷纷独立。(2)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民国成立。

1、时间、地点、国旗、纪元。

2、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临时约法》

①目的:根本是维护民主共和;直接是限制袁世凯专权。

②内容:国家主权、人民的基本权利;政治体制的原则(三权分立);政体形式是内阁制。

③评价:

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2)经济上:颁布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或措施。

(3)社会风俗:颁布了一系列的移风易俗的法令。

(4)外交上:《告各友邦书》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清政府覆亡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历史功绩: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③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地里程碑。

四、知识拓展与补充

1、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1)有了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2)有了一个统一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

2、清政府的覆亡主要是三股势力共同努力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立宪派;袁世凯北洋军等。

3、袁世凯能够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1)袁世凯自身的实力、政治野心和心计。

(2)帝国主义的支持。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5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

1、开端:五四运动

(1)背景

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②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被拒绝。

(2)过程:略,注意其口号。

(3)评价:

①结果:对内: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派卖国贼的职务。对外: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②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④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共成立

(1)背景:

①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②十月革命的影响,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等。

(2)成立:略。党的名称、党的任务、党的中心任务等。

(3)评价:

①中共成立是近代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中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实现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③中国革命面貌此次焕然一新。

(4)民主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

①内容: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背景:

(1)中共: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到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2)孙中山在历次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中的失败,以及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建议。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2、国共合作的实现:

(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2)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3)意义: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3、国共合作的评价:

(1)性质: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中共的年轻幼稚,中共的右倾错误等。

(2)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2、中立领导中国革命: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内容是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等。

(3)秋收起义: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4、长征: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①内容

②意义: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长征的意义:战略转移完成;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来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国共第二次战争:

(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坚持内战独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发动内战。

(2)过程:略。

(3)解放区的土改:意义是废除了解放区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区一亿多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意义:略。

五、知识拓展与补充

1、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1)同:革命的性质和目标一致。

(2)异:①领导阶级不同;②指导思想不同;③最终的奋斗目标不同等。

土地法大纲颁布的背景范文2

【关键词】英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最新动态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英国是城市规划立法与建立现代城市规划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城市规划为许多国家所效仿,而且英国中央集权制和判例式的特征与我国极为相似,国内规划学者向英国学习的热度和兴趣一直都较高。回顾英国自1909年现代城市规划建立以来经历的多次改革,对于国内城市规划的发展将有较大益处。

以英国城市规划法规的进程及其法定规划改革为线索,自19世纪早期开始回顾英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六个阶段:(1)萌芽与城镇规划大纲阶段(19世纪初―1947年);(2)开发规划阶段(1947―1968年);(3)“两级”体系阶段(1968―1985年);(4)“双轨制”阶段(1985―2004年);(5)“新两级”体系阶段(2004-2010年);(6)国家地方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具体如下:

1.第一阶段-萌芽与城镇规划大纲阶段(19世纪初―1947年)

19世纪初,工业化使得英国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市急剧膨胀,以及公共卫生、住房等诸多城市问题。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Public Health Act),并于1875 年对该法进行重新修改; 1875年和1890 年又先后颁布《住房改善法》(Dwellings Improvement Act),它们分别对城市卫生和住房环境作出规定,以解决随着城市膨胀带来的环境卫生和住房问题。

190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规划法――《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The Housing and Town Planning,etc Act 1909),标志着英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建立,同时也标志着城市规划成为政府管理职能的开端。该法授权地方政府编制城镇规划大纲(Town Planning Scheme),以控制新开发地区建设和城市无序蔓延。

开发控制方面,1919年《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第一次提出了“过渡开发控制”(Interim Development Control)的政策,允许在规划没有完成编制之前提前进行开发活动,此类“提前开发项目”无需申请规划许可证(Planning Permission)。1922年《城镇规划过渡性开发控制规则》(The Town Planning General Interim Development Order)提出了开发控制的正式内容,即开发必须提交规划申请(Planning Application)并获得规划许可证方可进行。1932年《城乡规划法》将开发控制的范围扩展到城区所有土地。

该阶段城市规划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城市规划机制的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成熟,构成英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萌芽发展阶段;(2)以1909年《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为起点,1932年《城乡规划法》为终点,英国城市规划的开发控制完成了它的初始进程。

2.第二阶段-开发规划阶段(1947―1968年)

1947年《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为战后英国建立了新的城市规划体系。它提出了一种更为灵活的规划方式――开发规划(Development Plan)。该开发规划为土地利用提供基本框架和开发政策,不涉及具体开发项目。

开发控制方面,1947年城乡规划法颁布后,城市开发控制的工作过程和具体开发控制手段也基本定型。即所有土地开发和建筑项目必须根据开发规划申请规划,并获得开发规划许可。

开发规划阶段较城镇规划大纲阶段具有两大进步之处:(1)开发规划具有更大的约束作用,规划的法律地位得以提高;(2)开发规划不设定具体项目,具有更多的弹性和更大的灵活性。

3.第三阶段-“两级”体系阶段(1968―1985年)

1968年,英国保守党政府颁布了新的《城乡规划法》。该法将1947年开发规划分成两部分,即战略性的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和实施性的地方规划(Local Plan),它们构成了英国城市规划的“两级”体系。

1968年后,英国城市规划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国家规划政策指引(PPG)、区域规划导则(RPG)、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构成国家、区域、地方三层面的完整规划体系,虽然国家规划政策指引和区域空间导则不是法定规划,但两者对地方层面的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起了较好的政策指引作用。英国城市规划“两级”体系构成具体见下图。

图1:英国城市规划“两级”体系构成

4.第四阶段-“双轨制”阶段(1985―2004年)

为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控制,1985年英国中英政府颁布了新《地方政府法》,该法废除了6个大都市郡议会和大伦敦地区郡议会,分别被32个伦敦自治区议会和36个大都市区议会取代。自此,6个大都市郡和大伦敦地区的郡一级地方政府便被撤销,其下原属区级政府变成自治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

根据1985年《地方政府法》和《城乡规划(修正)法》,这些地区原本由郡政府负责编制的结构规划便不再编制,而是由其区级政府负责编制一种新的规划形式――整体发展规划(Unitary Development Plan);非大都市郡则仍采用原来的由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构成的“两级”体系。如此,英国城市规划体系便保持着结构规划、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并存的局面,文章将这段时期称之为英国城市规划的“双轨制”阶段。

图2:“双轨制”阶段体系构成

5.第五阶段-“新两级”体系阶段(2004-2010年)

2004年,英国政府颁布《规划和强制性购买法》(Planning and Compulsory Purchase Act),该法取消了结构规划、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由地方层面的地方发展框架取代,并且将区域层面的区域空间战略法定化。自此,英国城市规划开始进入由区域空间战略(Regional Space Strategy,简成“RSS”)和地方发展框架(Local Development Framework,简成“LDF”)构成的“新两级”体系阶段。

自2004年《规划与强制性购买法》确立的区域空间战略与地方发展框架的英国城市规划“新两级”体系,也包括三个国家、区域与地方三个层面:国家规划政策(PPS)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区域空间战略是由区域政府编制的区域层面的法定规划,用以指导地方发展框架与地区交通规划;地方发展框架是区级政府编制的地方层面的法定规划,地方发展框架不仅必须在垂直方向与国家与区域的规划政策相一致,还必须在水平方向上与专项规划、战略相协调。

图3::“新两级体系”构成示意图

6.第六阶段-国家地方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

截至2006年底,共有5个修订的“区域空间战略”草案提交至中央政府,然而这些草案更像是“区域规划指导”更新,并非真正的“区域空间战略”蓝本。其中,英格兰东部地区提交了第一份区域空间战略,随后又被住房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所“摧毁”;2008年10月,西南地区的“区域空间战略”在公众咨询阶段招致了4000多人的反对,从而使得计划严重推迟。

2010年7月6日,区域空间战略被新执政的保守党和自由政府宣布废除。在2011年下议院报告中提出:“区域空间规划战略的废除给英国规划系统的核心造成了真空,这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至少为期数年的深刻影响”,以及“区域空间战略为两种不同的规划层次架起来桥梁,我们所担忧的正是他们这种‘废除’所带来的‘桥梁’中断;这会产生一个惯性,即阻碍经济发展,使得那些尽管存在争论却十分必要的跨区域基础设施更难提供,例如废物处理点、矿物运作区和为吉普赛人和流浪者准备的空间;同时也使得国家住房增加决策难以确定。”

2011年3月《National Planning Policy Framework》,作为地方规划部门和决策者的重要指导文件,它使得规划系统变得更简单。即英国的规划体系构成变成了“国家与地方”垂直衔接体系。

图4:国家地方体系构成示意图

7.结语

纵观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从关注微观开发控制走向宏观政策引导的过程演变,以及从“技术”型向“政策”型规划的转变。(1)第一阶段城镇规划大纲需具体到开发项目,内容较细;(2)第二阶段开发规划在城镇规划大纲基础上,补充了宏观层面的战略内容;(3)第三阶段,将开发规划的政策内容统一整合至结构规划,将其详细开发规划的内容直接下放至地方规划;(4)第四阶段,英国中央政府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和管理,工党政府进行了一场行政区划大调整,整体发展规划作为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的“综合体”,目的是指导经区划调整的大都市区和伦敦自治区;(5)第五阶段,将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的一系列规划政策整合至地方发展框架,地方发展框架内容要更偏于政策引导;同时为了不加强中央政府的负担,区域层面规划政策的法定化便成为必然;(6)第六阶段,区域层面的空间战略被取消,国家开始行使垂直管理,以及地方政府获得更多自。

试着剖析英国城市规划改革的背后,可能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是引起城市规划体系改革的重要的背景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规划能适应且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政治因素,是引起英国城市规划改革的决定力量,英国城市规划的数次改革都与英国政治变革密不开分,不论是政府执政党的更替,亦或是期间中央政府权力的下放,还是行政区划的调整;(3)公众认知的觉醒,如果说政治要素是自上至下作用于规划改革,那么公众认知的逐渐觉醒便是自下而上地影响着英国城市规划变革。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的法定地位不断提升,城乡规划建设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同时,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与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模式成为我们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简化规划等级体系,减少规划层次,使得规划体系更灵活;(2)加强各层次规划内容的衔接,理清规划关系,减少规划“打架”;(3)增加规划弹性,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减少对成熟发展地区的微观控制;(4)加快规划决策速度,规划目标是促进发展而不是阻挠发展;(5)增加公众参与程度,规划编制内容要让公众更易懂。

参考文献

[1] 唐子来. 英国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历史演进过程[J]. 国外城市规划,2000(1): 10-13.

[2] 吴晓松等. 20 世纪以来英格兰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J]. 国外城市规划,2009(5): 45-50.

[3] 缪春胜. 英国城市规划体系改革研究及其借鉴. 硕士论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009.

[4] 张莹.英国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与借鉴. 硕士论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008.

[5] Clara Greed. Introducing Planning.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0.

[6] Mark Tewdwr-Jones. The Planning Polity Planning, Government and the Policy Process. Routledge, UK,2002.

[7] M J Bruton, D J Nicholson. Local Plans and Planning in England[J]. Journal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1984, 27(1): 1-11.

[8] Martin Shingler. Development Control Practice[M]. Development ControlServices Ltd. 1988.

[9] Nigel Taylor. Urban Planning Theory Since 1945[M]. London: Sage, 1998.

[10] HM Government. Planning and Compulsory Purchase Act 2004[S]. London:HMSO, Norwich, 2004.

土地法大纲颁布的背景范文3

乡土美术是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传承性特征的民间美术,它往往与特定的乡土文化联系在一起,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美术样式,它既具实用功能,又具审美的价值。乡土美术内容广泛,首先,它包括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广泛的审美对象。其次,当地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构成了乡土美术的主要内容,这包括有地方特色的各种生活用具、器皿,用于建筑装饰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用于服饰的印染花纹、刺绣,用来装饰生活空间的剪纸、布艺、绘画、泥塑,各种民俗活动中的花灯、塑像、皮影、木偶,婚丧嫁娶仪式中的物品以及宗教中的各种雕塑、门神版画等。乡土美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艺术的渊源和基础,是构筑民族先进文化的基因。

二、乡土美术的教育近况

乡土美术作为本土的文化形态,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传承了几千年,但得到关注和重视却没多长时间。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才根据情况补充了这方面的教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有些省编教材的课程设置中有了与乡土美术相吻合的部分,有些地方则补充了乡土美术内容作为自学,并未将其正式纳入课堂教学。比如,陕版的教材和湘版的教材在课程数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在大专院校,中央美术学院于1986年成立了民间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也开始招收民间美术专业的研究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育部于1993年授予南京大学全国高校素质教育试点和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基地,陈竟教授开设了《民俗与艺术》素质教育选修课并于1996年在全校推广。20世纪末,民艺学家张道一先生率先在东南大学建立民艺学博士学位点,为发展中国民艺学和培养乡土美术高等教育人才做出了贡献。进入21世纪,乡土美术的教育取得了建设性的进展,但乡土美术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并且又有着典型的地域特征,有关它的研究与实践尚需不断努力。

三、幼儿师范学校开发学习乡土美术课程的意义

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美术是各地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标志,是多元文化的因子,在教学活动中挖掘整理乡土美术内容是弘扬民族精神、保护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教育向民族化、地域特色的现代教育发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在幼师美术教育中开发乡土课程,我觉得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1.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是改革的需求,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幼儿教育是一个目标明确而方案比较开放灵活的系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在宏观上提供了建构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然而在微观上,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实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让他们接触社会实际,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对家乡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情、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影响教育下一代,才能不断地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提升综合国力。

2.乡土美术教育对民族艺术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向我们走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潮流中,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受到巨大冲击,强势文化的掠夺,现代文化的侵蚀,使得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城镇、民居、建筑在现代城市极速扩张下消逝湮灭,大量独具民族和地域风格的文化样式和工具器皿、手工艺品正逐步退出生活,现在不少的青少年满脑子卡通科幻,却不知乡土美术为何物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没有乡土美术的延续,我们的现代美术就会失去其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台北师范学院吴明清教授认为: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和精神,若不加以传承重视,就会有基因丢失、灵魂异化、多元文化被消解的可能。乡土美术的教育是对民族、对家乡文化的反哺,它肩负着民族精华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3.乡土美术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境界

完整而全面的知识结构,对现代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乡土美术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活动的产物,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蕴含着宗教情感和哲学的思考,是精神和审美的共同结晶,它涉及民俗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具有典型的人文学科特征。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将美术课程定义为美术学科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了人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美术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关注与了解。可见,乡土美术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艺术的方方面面,拓展视野,这对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有着很大的帮助。

4.乡土美术充实了美术课程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土地法大纲颁布的背景范文4

关键词:革命歌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效性

一、用歌曲再现时代背景

上篇《风云变幻八十年》――从鸦片战争到前夜,讲述近代中国由昌盛到衰落的过程,即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上百次的战争一步一步地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强盛的大清帝国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廉价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过程。在讲述上篇时可选择歌曲历史剧《走向共和》的片尾曲,这首歌真实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一页页,历史翻过,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一座座,火山爆发,天崩地裂,君王美梦破。一顶顶,皇冠落地,斗转星移,世事有新说。同时也指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走向共和,这也正是清末中国的政治走向。这首歌,曲调的旋律低沉,隐忍,满含着悲壮与愤怒。从旋律中仿佛能看见铁蹄之下的中国人艰难而倔强地昂起头,执着地追逐着光明和自由。这首歌的使用方式是上篇开始上课时课堂播放一次,把学生的心境引领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的历史背景上,然后在上篇讲述过程中的课间十分钟不停重复,让学生的情感停留在这个时代背景中。

二、用歌曲深化教学内容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还带来了一首唱响全世界的歌曲――《国际歌》。《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歌词是巴黎公社战士、诗人鲍狄埃于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写的,是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而写的,同时也是全世界无产者的战斗号角。它号召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起来为真理而斗争。歌词第一段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事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那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1888年,皮埃尔・狄盖特为其谱曲。从此,它便成了世界无产者最喜爱的歌,从法国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全球,1890年出现了西班牙译文的《国际歌》,1899年被译成了挪威文,1901年出现了德文、英文、意大利文的《国际歌》,1906年正式传入了俄国,1923年由肖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歌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国际歌》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传唱最广的一首歌。作为一首战斗诗篇,它让全世界被压迫者热血沸腾,满腔怒火,被压迫阶级高唱着《国际歌》走向战斗。这首歌曲在课堂上的应用方式是先介绍歌曲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也就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它的历史使命――以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资产阶级统治。同时也能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使命――为被压迫者而斗争,建立属于广大人民的政权,领导被压迫阶级成为天下的主人。

中国共产党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的形成过程正体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农村如何赢得民心、得到老百姓支持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及其军队在建立之初就实实在在地走群众路线,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服务的本质。1927年秋天,带领秋收起义之后的疲惫之师进入井冈山,行军路上,又饥又渴的战士们看见路边诱人成熟的红薯,毫不犹豫地连苗拔出,用袖子胡乱揩去泥巴便塞到了嘴里。军队过后,一块红薯地的红薯所剩无几,主人只能远远看着,不敢上前阻拦。看到后一路上思索,1927年10月24日早晨,他首次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农民一个红薯。”自从宣布这三条后,拿红薯的现象没有了。三大纪律的颁布让老百姓看到了这支军队与旧式军阀军队的区别。然而,1928年初,当工农革命军攻进遂川县城时,又出现了新的情况,部队将小商小贩的货物统统没收,甚至连药铺里卖药的戥子也拿走了。在遂川县的草林圩,又有当地的老百姓向提意见:“工农革命军好是好,可他们借了我们的门板去睡觉,还回来的不是原来的那一块。还有啊,战士们睡觉用过的稻草遍地都是,成了牛栏了。”1928年1月24日,在遂川县城李家坪,向部队提出了六个要注意的问题:“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要和气;四、买卖要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三项纪律、六项注意颁布的结果是:看到工农革命军来了,老百姓不再跑到山上躲起来了。几年以后,当红军到达中央苏区开辟出一块更大的根据地时,在六项注意中又加了两条,即:“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这样,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它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人民军队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他们从生活中细小的事情做起,为群众提供方便,在农村最终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并在农村扎下了根,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受到井冈山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来不断修改完善,至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总部重新颁布时,改为以下内容: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钱;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在讲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过程中,学生听的非常认真,再听完这首歌曲,既体会到了军队的严明纪律,又能深刻理解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群众路线,就是老百姓的支持。

三、用歌曲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在农村扎下根的时候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一次次武装挑衅,发动侵略战争之时。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英雄的中华各族儿女开始团结起来。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有的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有的投笔从戎奔赴战场。《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正是以此为背景。这首歌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影片描写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了国歌,以发扬抗日战争期间英勇无畏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总的来说,歌声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既能拉近历史人物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在歌声中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人物的历史任务和情感,从而了解历史人物的人生选择。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握住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土地法大纲颁布的背景范文5

关键词 日本 高等教育政策 经验

作为资源匮乏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战后的经济腾飞同高等教育发展密不可分,这种发展得益于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革新和改进。确切说来,日本的高等教育近代化进程是通过对法国高等教育的模仿、移植与学习,努力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本土化发展的定性代表。故此,对日本高等教育政策近代化演进的探究,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政策制定大有脾益。

一、日本近代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的社会背景

19世纪中叶,日本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明治维新作为日本从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出发点。明治政权建立不久,新政府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克服幕藩体制造成的国内危机,改革封建制度,对抗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争得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面对着解决民族危机与建设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双重困境,明治政府明确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方针。

由于明治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高等教育政策,并形成了向先进国家学习,国家利益至上,实利主义的特点。

二、日本高等教育政策近代化的演进

日本近代的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以森有礼的教育改革为标志。自1886年3月开始,森有礼颁布了《学校令》,比较完整地建立了日本的国民教育制度。

1868年颁布的《五条御誓文》,是明治政府在内政、外交、军事和文化教育上的总体施政纲领。它的根本目的在于模仿西方而成为近代化国家。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移植与模仿阶段

当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日本大门后,日本就决定向欧美列强学习。主要政策有:

1.打开国民,向西方派遣视察团和留学生

为了发展高等教育,明治政府还派了大量优秀人才到欧美留学,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大多数回国后都成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政府要人,为发展日本高等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重视人才,延聘西方教师和技术专家

为了更好地向欧美国家学习先进技术,日本不惜用高薪聘请外国的专家来日讲学。对当时教育还十分落后的日本来说,这种“请近来走出去”的办法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3.废旧立新,创建新的教育制度

1871年12月组建了学制调查研究委员会,负责草拟《学制》改革方案,提出“采万国学制之最优良的部分”的方针,模仿法国教育制度组成学区。它的颁布是日本教育西洋化的第一步,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教学制度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都是照搬照抄,严重脱离日本的实际。通过实践证明,照搬照抄的制度肯定是行不通的。

(二)选择与融合阶段

1890年,明治天皇颁布《教育敕语》,它标志着日本国家主义教育最终形成。颁布它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天皇的绝对权威。它规定日本教育方向的教育基本法。对于外国的经验需要有所批判和选择,并有意识地寻找欧美先进的教育制度与日本本土文化的结合点。

(三)自主与创新阶段

1894年前后,日本开始进入产业革命时期,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不仅教育制度甚至教科书也由国家统一编写实施固定教科书制度。国家把义务教育看做是国家的责任。自此,日本走上自立的道路,开始寻找适合本土发展的教育制度。

纵观整个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轨迹,可以说它局限在两大价值框架之内:一个是西方化与日本化;另一个是传统与现代。

三、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近代化高等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自西方化开始,逐步走向本土化的过程。将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各院校的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我认为可借鉴之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日本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表现在国际合作研究和研究人员交流两方面。日本通过国际间互派留学生,形成一种双向文化交流渠道,派遣留学生去国外学习并进行专门学科领域的研究。还采用与外国互派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进行科学研究等方法,让科学技术和文化在国际间相互交流,以此来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

我国也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大学之间共同研究,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互派留学生等等进行交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交流与合作。

(二)多元主体是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日本一直提倡和扶持公办和私办高等教育。日本私立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日本政府现在每年要资助私立高等院校30%的费用,但无论从财政上来说还是从人力物力来说都对国家有利。

这一点是我国制定高等教育计划和政策可以借鉴的。我国私立高校目前规模都比较小,政府在财政和政策上适当支持。

(三)因地制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为方略

我国在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也要充分地总结本国的教训,努力寻找适合本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国的实际,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本土道路。

就中国的教育而言,我认为,最为关键的在于要立足根本,维护传统,要以继承传统文化精髓为立身的动力,以借鉴他山之石为超越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吴光辉.转型与建构: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滕大春,吴式颖.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张琦,程文新.日本现代高等教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土地法大纲颁布的背景范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查质量;特点;管理方法;探讨

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对建筑用地实际地质状况的勘察,以通过科学评估与分析来实现设计报告的生成,进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而对于工程项目本身而言,借助岩土工程勘察程序的完善落实,能够在实际进行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以完善的设计方案来确保施工技术工艺的科学定位与规范开展,确保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竣工,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要求要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实现相应质量管理方法的完善落实,以解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1、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特点

1.1基于勘察过程来逐步提升该项工作的质量

从实际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过程看,在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中,主要需要对工程项目选址进行勘察后,在落实初步勘察,最后在进行详细勘察,而要想全面的掌握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实际地质情况,则就需要由浅入深来逐步细化勘察工作,以确保提升勘察工作质量。而针对一些中小型的建设项目,很多时候地质勘察工作都是一次性完成的,但是,在此过程中同样需要对工序进行评估与检验,以逐步优化勘察质量。

1.2质量检验的难度较大

在实际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建筑施工用地相应地面以下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在此过程中就需要以相应的设备技术的应用来实现,比如应用钻探等,同时都是一次性完成的,所以在后期对勘察质量进行检验时,则难以凭借肉眼实现对实际勘察技术落实情况以及勘察质量的高低进行检验,如果以二次进场补钻等方式来实现对勘察质量的检验,则相应的成本投入过大。

1.3存在隐蔽性特点且危害性较大

在实际落实这一勘察工作的过程中,基于地质条件本身会受到较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进而会发生局部性的变化,而对于相应勘察工作而言,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在利用相应设备工艺进行勘察的同时,要凭借自身的知识与经验来进行推断,所以这就致使相应勘察结果受到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一旦在勘察工作中没有及时发现地质条件本身所存在的内部隐患问题,相应勘察质量检验工作也难以实现对所存在问题的有效发现,进而就会因这一隐性地质问题导致后期施工受到地质影响,亦或是直接威胁到后期工程工程建设质量与使用的安全性。

2、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管理方法

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在实际落实这一管理的工作过程中,构建了基于事后检验为主的相应管理制度,并明确了该勘察工作的主要方法,具体为:

2.1以相应技术标准的明确来指导质检工作的落实

针对各行业的工程施工项目,为了确保勘察质量,颁布了相应的勘察规范,同时针对岩土勘察工作进行了具体的规范,在此基础上,针对相应的勘察技术等进行了具体明确。通过这一系列规范的颁布,能够为确保相应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现规范开展并提高勘察质量奠定基础。

2.2强化对三个环节的管理力度

在实际进行勘察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勘察纲要编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其次还需要针对外业勘测原始资料获取质量的管理,最后对内业资料的最终整理严把质量关。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实现对如上三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是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过程,其中纲要审批环节是落实事前控制的主要措施,也是主动采取的质量管理措施,而勘察资料检查验收这一环节相应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则是被动措施,是在实际落实勘察质量管理工作时所采取的事中控制措施。

2.3技术经济责任制与质检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首先,在技术经济责任制上。该制度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形成与发展的背景下开始推行与实施的,通过这一制度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相应技术人员的主观积极性,促使其能够强化对勘察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为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基于行业体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并未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上升到相应的高度。其次,在质检制度体系上。勘察单位一般都会构建出相应的质检制度来对这一管理内容进行明确,同时以岗位责任制的设置来确保实现质检工作的完善开展。而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勘察单位也逐步步入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但是不论是隶属于事业单位,还是隶属于企业,对于勘察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都需要以相应的质量制度体系的建立来确保相应工作的完善开展与落实,这是当前勘察部门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当前现有行业法律法规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2.4搭建全新质检体系

基于现有行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针对勘察质量管理工作而言,需要以全新质量管理体系的搭建来进一步提高该项工作的管理质量,并满足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并要以国家勘察标准为依据进行严格的遵守与执行,此外还需要以ISO9000系类标准的推行来确保整体质检体系实现高效运行。

总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基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所在,而相应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基建项目质量,进而关系到了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与综合效益的获取。因此,在实际落实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过程中,要在明确勘察质量特点的基础上,明确掌握相应质量管理方法,以从根本上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参考文献:

[1]谢豪辉.浅论岩土工程项目勘察方法及强化措施管理[A]..建材建设工程优秀论文集[C].:,2011:3.

[2]翟学翠,黄济.浅谈过程管理在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建筑,2006,S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