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例6篇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1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破除城乡

对立运动

在世界历史上,英国的“圈地运动”开启了作为工业化孪生物的城乡对立运动,城市被定义为以资本为核心的新的生产要素聚集和配置的空间,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对乡村的资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的无情掠取。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掠夺,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弥合了城乡对立运动所造成的深重伤口,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一般都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其现代化过程。但随着工业和城市的扩张,最终还是挣脱不了被强化了的二元结构,形成“现代化悖论”的典型困惑。因此,城乡对立运动并非中国所独有,它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对此,国际上已有共识: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不在工业、不在城市,而在农业、在农村,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既要从农业和农村取得剩余,又不损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然而,由于举世无双的农村人口数量、沿海到内陆的巨大纵深、交通流通的长期区域阻隔等独特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对立运动表现得尤为明显和剧烈,以至于有人形容现在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像欧洲”,而广袤的中西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像非洲”。中国城乡对立运动的突出表现,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名义差距为1.8:1,90年代中期扩大到2.5:1,近几年则达到3.2:1左右,实际差距则远比此大。城乡对立运动对于农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内需扩大、区域协调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等等;都产生广泛而持久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严重阻碍工业、城市和以它们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出于保护弱势农业以保证粮食安全、减少失地农民数量以保障社会安全等考虑,现行严厉的耕地保护与土地控制政策,使工业化、城市化用地需求的满足遇到明显的障碍。

中国经济社会以又好又快为特征的科学发展,要求破除城乡对立运动,切实解决由此而来的“三农”问题,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

城乡对立运动的要害在于城乡利益冲突,零和博弈,症结在于缺少统筹发展的体制和协调发展的机制。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用之于消除城乡对立运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提出一体化目标要求。现阶段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政策投向上是面向全国“一盘棋”,不分东南西北,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是着眼于区域,区分成省市县多级不同的特色方案,因而实际是统筹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全国性的城乡统筹发展体制和协调发展机制,依赖区域性培育和成长,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

当前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的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内容上主要包括:(1)城乡规划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整体规划,从源头上消除城乡发展“两张皮”,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决策规划机制。(2)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安排城乡生产生活、交通流通等基础设施的立项与投入,形成区域性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空间,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素流动机制。(3)产业布局一体化。优化城乡分工与交换体系,按照经济合理原则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尽可能把有利于“三农”的产业放置到乡村,构造城乡一体化的要素与产业配置机制。(4)公共服务一体化。依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财政对乡村投入的力度,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5)就业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培训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公平待遇的制度,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就业与收入机制。(6)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辅之以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进一步改革,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和农民变市民,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人口转移与社会管理机制。

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极为深远,最根本的一个作用是,逐步切断和消除长期以来存在并不断被强化的要素由乡村向城市的倒流机制。城乡对立运动的实质,就是要素的倒流。本来,在市场法则的支配下,落后但资源丰富的乡村,具有相当诱人的潜在的投资回报机会,应该吸引要素向乡村的流动和配置,但城乡对立运动造成乡村产业过低的比较效益,却使工业和城市借机长期源源不断地从乡村获取本该用于乡村发展的宝贵要素。乡村发展因而持续“失血”。在当代中国,迄今仍在起作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强制性地将农业剩余甚至必要产品转移到工业和城市,以满足后者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存在的对农民工工资福利的克扣,是要素倒流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其他还有以农村金融存贷差为基础的要素倒流机制和以公共服务重城轻乡为基础的倒流机制。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上述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建立相应的具体机制,根本目的就是遏制和改变要素的倒流状况,将更多的要素导入乡村,在此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实质,就是引导和实现越来越多的要素持续流入乡村,这是检验中国“三农”问题能否真正解决的试金石。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意味着逐步消除城乡对立运动,能够产生多方面的重大战略影响。比如,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要素市场体系和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市场空间,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和合理布局,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高产业效益和经济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乡村庞大无比的存量需求,有效增加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协调利益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固然重在解决“三农”问题,缩小乡村相比城市的发展差距,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决无削城市之足以适乡村之履的意思,相反,是要借以促进城市和城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客观上也需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做好工业和城市,这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例如,城镇化的新进展,通过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有助于达到减少农民以富裕农民的目的。总之,在同一过程中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双赢”,才是名副其实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积极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国内消费不能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需求因素,造成过度依赖投资和外需因而不可持续的局面,而且它还强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等问题。国内消费不足是一个综合程度高、关联性强的问题,它与城镇化水平不高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据统计,当前中国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相当于一个乡村居民消费的5~6倍,乡村居民相当一部分生活需求的满足,仍然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商品率和交换率都受到限制。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5.7%,明显落后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意味着大量消费需求的直接损失。城镇化水平低抑制第三产业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就业和收入的机会,而有效需求则来源于可支配收入,因而还有巨量消费需求的间接损失。实际上,城镇化难以比拟的潜力和前景,正是中国发展的优势和依托。曾任世界银行副总裁的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敏锐地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同美国的高科技,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中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加速阶段,每年将近1500万人成为城市的新居民,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产业发展机会、就业和收入机会、消费增长机会是所有别的国家都艳羡不已的。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现代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支持城镇化的加速度。

制约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因素,还是二元结构的城乡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户籍为标志的身份区隔。中国城乡居民具有不同且难以易移的身份区隔,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的户籍连着社会保障、就业机会、教育优先权、各种补贴和更多的公共服务,等等;乡村居民难有同等权益,但却拥有一块宅基地和承包地,有着跟土地的特殊联系。这种严格的身份区隔,构成城乡对立运动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此背景下,乡村居民哪怕进到城市工作甚至居住,也难以为城市所接纳,尤其是数以亿计的所谓农民工更是如此。制度创新,放宽乃至取消户籍限制,成为促进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2

关键词:区域协调 城乡统筹 公共安全网 生命线工程 复合通道 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研究背景

1.1 基础设施体系的内涵

对城市而言,基础设施是指直接为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和机构。城市工程系统一般分为城市能源动力系统、城市水资源及供水排水系统、城市邮电通信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等多个系统。

对区域而言,基础设施是保障区域安全和实现区域协同互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城乡一体的纽带。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区域化,延伸到区域来看,主要由上述五大系统的线网状工程和枢纽型设施构成。

1.2 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视角

(1)设施网络向区域延伸。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城市供给需求膨胀和污染治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靠单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已难以“独善其身”,区域性设施必须向区域延伸,以获得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互补。

(2)设施网络向乡村延伸。就城乡一体化而言,保障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的全面供给是新形势下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要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向乡村地区延伸,覆盖城乡。应本着城乡平等,设施共享的原则,等同看待农村与城市设施布局,着力消除农村与城市的设施环境差异,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全面的公共服务。

1.3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问题

过去,由于区域内各行政主体间缺乏协调及城乡结构二元等原因,区域层面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往往被忽视,产生了诸多问题与矛盾。一方面,区域性通道衔接不畅,分散建设影响新建线网落地;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存在重复建设、建设滞后,城乡设施差异大等问题。

图1 区域公共安全网与生命线工程构建思路

2 构建以复合通道为主体的区域公共安全网

由于区域性基础设施通道无序建设,加之区域内土地资源紧张,区域性线网工程通道走廊落地难困局越发凸显。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交通及市政通道,从区域角度对水、能源等战略性通道实施预留控制,同时加强通道整合,完善和预留区域性供水、输配电、输油气廊道,以形成保障“生命线”畅通的公共安全网。

2.1 控制战略性供应设施廊道,保障设施可持续建设

战略性通道多指由区域统一配置,维系区域整体运行安全的通道工程,包括区域供排水通道,特高压、高压输电走廊以及天然气长输管线等。应通过区域性市政走廊的分类管制,实现省、市政府对战略性通道资源的管控。主要包括:(1)建设联网调度的区域供水安全网。通过建设江库联网工程、区域调水工程,解决供水保证率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2)建设一体化的区域能源供应网络。确保区域战略性能源通道得以控制,同时融入大电网,适应电源、负荷逆向分布的,实现大规模跨地区消纳。

2.2 构建区域性基础设施复合通道系统,促进通道集约高效利用

为进一步集约利用有限的通道和土地资源,应大力加强区域基础设施通道复合。以往,复合通道多指将多种运输方式集中在同一路线上所形成的高效率运输通道[5]。为了更高效的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通道资源,应将上述复合通道概念拓展至其它市政线网状通道,将区域交通和基础设施通道统一纳入考虑。区域性复合通道是指区域间多种运输线路以及交通运输线路与供水、电力、油气以及防灾等市政线路集中在同一路线上的高效率通道,包括交通复合通道、市政复合通道、交通市政复合通道以及区域性避难通道等。

(1)构建集约高效的区域复合通道。以集约共享为原则,在有效利用现有交通及市政通道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区域发展和各专项工程规划要求,调整通道,构建输送能力大、占地空间少的复合通道体系。复合通道可分为完善型通道、整治型通道和预留型通道。其中完善型通道指已建通道,以完善与提升为主;整治型通道指规划建议调整的通道,以培育与发展为主;预留型通道指规划建议预留的通道,此类通道应作为城市长期的开敞空间予以保护,加强通道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的配合与协调,以控制与保护为主。

(2)划定覆盖城乡区域的避难通道。以区域骨干交通通道为基底的避难通道,应串联区域内的具备避难条件的公共开敞空间。同时结合区域绿道、城市广场、公园及体育场等绿色开敞空间营造,构建区域性避难场所。

3 建设以覆盖城乡、共建共享为特征的生命线工程体系

3.1 强化战略性设施统一布局

对区域而言,水、能源资源都是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需要通过枢纽型设施布局建设,推动区域内水资源和能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包括重点加强重大水厂以及重大再生水厂建设,优化区域水资源的配置和实现再生利用;在区域内合理评估能源资源禀赋,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多元拓展天然气气源,推动能源一体化输配和能源可持续利用。

(1)协调区域水资源配置。区域性供水系统是通过城乡供水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符合城乡统筹要求。它将区域内若干净水厂及其配水管网联合成一体,统一开发和分配水资源的网络化供水系统,其特征是根据水源水系地理及环境等要素来划分供水区域,系统向区域内城市供水的同时,还向周围乡镇和农村供水。

(2)加快区域清洁能源联合开发。为保障区域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应在区域内选择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积极开展绿色能源基地的联合开发。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核电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形成多元的清洁能源保障体系。

(3)推进区域环境联防联治。为减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识别区域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流域水环境污染、大气复合型污染和“垃圾围城”等。应从区域环境问题的源头出发,重点构建流域共治的区域水环境保护系统、联防联治的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系统以及共建共享的固体废弃物综合管理系统,推进区域环境联防联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3.2 协调城际、城乡设施共建共享

除上述区域性战略性设施布局之外,区域生命线工程建设还应从协调城际、城乡设施的角度,打破城乡界限、行政界限,促进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共建。

(1)协调城际设施建设。以区域协调为原则,以解决城际设施衔接和城际环境问题为重点,着力开展城际基础设施协调工作。对城际地区的设施衔接与环境治理方面,应尊重自然因素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重点协调城际供水、排水、流域治理以及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

(2)协调城乡设施建设。通过城市与乡村联系,或由乡镇、村庄联合,划分不同区域范围,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并进行综合协调,服从城乡区域整体的统一管理,形成一体化体系。

4 建立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建设运营机制

在完善区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方面,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1)设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专责机构。以便对区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可以通过成立区域基础设施协调专责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区域设施规划建设。(2)合理选择设施建设模式。区域内各市政府可共同出资设立基础设施协调建设专项基金,用于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调建设以及区域资源的联合开发等。(3)创新设施运营管理机制。应强化区域信息共享机制,各市区域基础设施的基础资料数据库与动态规划信息库应实现共享,并方便查询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状况。

5 结论

区域公共安全网和生命线工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规划中应在区域协调的视角下,明确区域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客观要求,初步提出了区域公共安全网和生命线工程体系的整体构建思路。应重点关注区域战略性通道建设与控制,区域战略性、枢纽型设施建设以及城际、城乡之间的通道与设施建设协调,从而实现区域发展与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协调,为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闫萍 戴慎志等. 集约用地背景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整合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186)1.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3

一、充分认识开展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是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努力构建城乡全覆盖的空间规划管治体系的一项重要创新。编制和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有利于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促进城乡集约发展;有利于统筹安排城乡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提升城市带动、辐射和支持农村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协调衔接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改进城乡空间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地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强衔接,协调推进这两项工作。

二、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

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新型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充分体现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紧密衔接,严格落实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群规划和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确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资源环境保护布局等重大布局要求,全面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推动城乡建设和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涉及方方面面,要突出以下重点内容。

一、深入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要在深入评价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运用遥感等新技术,综合分析县市域范围内土地、水、生态环境等资源条件,全面摸清城乡建设、基础设施、耕地、山林、水系等各类用地的现状规模以及人口、产业及各类设施的空间分布,以此合理确定县市域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建设重点。

二、科学预测城乡发展规模。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土地、水、能源、环境容量等因素,结合县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研究分析城镇人口集聚机制、县市域城乡人口分布和结构变化,以及流动人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科学预测规划期内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要合理确定城乡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切实防止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圈占土地,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通过优化城镇布局、村庄布局和土地整理、滩涂及低丘缓坡地利用等途径,做好建设用地的来源分析和近、中、远期的平衡,合理确定城乡各时期建设用地范围。

三、合理确定县市域空间布局结构。要统筹布局县市域城乡居民点,构建以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为主体的城乡空间布局总体框架,统筹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工业向园区集中。要综合协调和布局交通、能源、水利、防灾等设施建设,严格划定基本农田、生态绿地等非建设用地范围。要积极探索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机制。

四、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按照城乡覆盖、集约利用、有效整合的要求,进一步落实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特别是在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合理布局和建设城乡综合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市容环卫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确定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

五、明确空间管治的目标和措施。要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等上位规划为依据,充分体现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严格划定“蓝线”(水系保护范围)、“绿线”(绿地保护范围)、“紫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黄线”(基础设施用地保护范围),并制定明确的治措施。

三、推进县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协调和衔接工作

加强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是增强空间规划的可操作性,促进空间规划有效实施的迫切要求。近期,省里将确定一批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编制的试点县市,对两个规划实行同步编制、同步报批、优先核准。其他县市和设区市也要加快推进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专题研究,切实加强规划编制的协调与衔接,实现县市域总体规划(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上的协调统一。今后,县市域总体规划(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报审批时,必须同时上报两个规划协调与衔接的情况。

各级城乡规划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和报批工作。城乡规划部门重点要预测城乡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需求,明确城乡发展的总体框架,提出城乡建设用地的布局。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土地资源状况和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可供应量,提出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和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要重点加强三方面的协调与衔接:一要做好建设用地规模的衔接。由城乡规划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城乡建设用地需求总量和用地供给能力,确定县市域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模。二要加强空间布局的衔接。根据城乡空间布局总体框架,按照优先考虑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发展的要求,编制县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方案,统筹落实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廊道等各类用地空间,并根据各自规划内容深度要求分别纳入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做到在空间局上的协调一致。三要加强规划实施时序的协调衔接。切实加强近期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近期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按照集中紧凑的要求明确近期发展的重点区域和建设时序。城乡规划部门要会同国土资源等部门依据近期建设规划,认真编制年度项目建设计划,科学调控城乡建设规模,统筹安排城乡建设项目,切实增强建设项目安排的系统性和计划性。近期建设规划年度项目建设计划提出的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应当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相衔接。

各设区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要加强协调与衔接。城市总体规划需要修编的设区市,应当按照上述要求进一步深化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切实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设区市,城乡规划部门也要按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深入开展设区市市区范围的城乡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

县市域总体规划和设区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还要加强与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其他各类专项规划凡涉及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需求的,都应由城乡规划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综合协调后纳入县市域总体规划(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在规划实施管理中做好预留控制工作。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4

关键词:县域旅游;统筹发展;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088-02

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升高,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于民生的战略性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层面。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速我国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以哈尔滨为例,对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展开探讨。哈尔滨作为大冰雪、大森林、大农业、大湿地资源异常丰富的大型旅游城市,其众多的旅游资源都处于城乡之间,各区县之间、各县域之间,相互交叉的资源成为哈尔滨旅游发展的主体资源,这对于县域旅游整合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

1.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影响我国新城镇化道路发展的根本性因素。2013年,中国提出了把旅游业发展作为服务于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的任务,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业将会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考量而获得巨大的支持。加速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都是为实现广大农村落后地区的经济而提出的,国家要通过发展旅游来加速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是明确的,所以加强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对于促进城镇化发展有积极意义。

2.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实现城市旅游产业新布局、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提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近些年,城市旅游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所属县域旅游资源同质性较强,产品近距离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从而形成恶性的竞争,拿哈尔滨来说,前几年的亚布力滑雪场就属于这种情况。加强县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城市县域旅游统筹规划,实行打造特色龙头品牌,分片布局,协调发展,对于改变城市周边旅游项目多、品牌少问题,实现旅游产业新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二、哈尔滨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式

哈尔滨县域旅游协作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区要素进入各县域,加速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县域旅游的协调发展可以为哈尔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为哈尔滨旅游业科学合理进行整体规划,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方式应该在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建设、旅游产品消费方面实现目标统筹,通过产业共兴、项目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等方式统筹发展,最终走区县旅游文化多元化、项目特色化协调发展之路。

三、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与哈尔滨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往往不协调。哈尔滨很多县请国家或省内专家做规划,有做总规的,有做详规的,有做单个项目规划的,但是县域旅游规划的制定同哈尔滨旅游总体规划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很多重复性项目的上马建设、资源浪费情况存在。这一方面同市(县)旅游主管部门的决策地位不高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市(县)旅游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定位不明确,造成很多时候项目决策存在割裂现象。

2.哈尔滨县域旅游职能部门行政地位不高,作用发挥不突出。虽然旅游业现在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但是作为基层职能部门的县域旅游局的作用发挥范围仍旧比较小。前些年,在一些县,尤其是相对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县域,旅游局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职能部门,有的挂靠在县政府办公室、有的在招商局、有的在文体局等。现在局面有所改观,但是旅游局在地方行政机构中仍旧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编制少,人员的素质也不高,专业性人才极其缺少,对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策划能力很弱,缺乏旅游政策制定和项目建设的论证能力,造成县域旅游项目的开发往往取决于领导的简单决策。

3.哈尔滨县域旅游公共服务缺位。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曾经对上海和杭州等地的区县旅游进行过实地调研,发现这两个城市不仅仅在中心城区有非常完善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而且在下属的各区县都配有相对独立的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哈尔滨县域旅游这个层面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缺失,尤其在县域缺乏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对游客的疏导影响很大。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县旅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之间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目前,哈尔滨市周边游路线产品丰富,但是却无重点,线路较为混乱,缺乏层次性、合理性,缺少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哈尔滨旅游文化形象多而不具,形象多造成支持它的旅游品牌主次难定,品牌产品很难被重点突出,导致旅游线路和产品缺少层次性;另一方面,各级行政单位很难把旅游产品建设同《哈尔滨旅游规划》统一起来,在产品打造的时候疏于总规的考虑,都从各自区域的利益出发,造成同质雷同现象出现,旅游产品生产中都有的东西相当于都没有。此外,哈尔滨各县旅游资源同质性也是造成产品同质化的原因之一。

5.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中大项目建设与经营参与度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多种旅游发展形式实现统筹县域旅游发展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农村贫困落后的问题。很多坐落于县域的高禀赋旅游资源,在进行大项目的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时,县域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很难介入,本地社区老百姓的参与度很低,受益率也很低。这是一个在县域旅游开发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四、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1.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要做好统一规划工作。旅游规划是指导旅游业发展方向和建设内容的总体性计划。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要坚持让关系全市旅游全局的大规划引领和指导各县旅游及个别项目建设的小规划相结合。大规划对全区旅游资源及发展项目有总体的把握。比如,哈尔滨周边县域的冰雪旅游发展,应该在明确县域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建设,而不是分散经营,遍地开花。要以亚布力这个品牌为龙头,对资源根据其特点进行细分定位,避免近距离盲目建设,恶性竞争。县域旅游小规划在大规划的整体布局下,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设计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务必要杜绝近距离、同质化模仿。各县旅游职能部门要根据自身旅游资源区位、旅游交通区位、旅游市场区位、旅游经济区位等多方因素考察上马项目。

2.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不断提高县域旅游部门的职能地位。根据国家和哈尔滨市的总体战略发展的需要,哈尔滨很多县把旅游业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努力挖掘自身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内涵,突出资源特色,发展县域旅游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有战斗能力的管理服务团队做基础保障。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旅游管理服务部门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杭州的旅游局多年前就已经变为旅游管理委员会,扩大了职能范围。哈尔滨县域旅游局要设置完整的编制,招纳专业的人才,在县域产业发展中要有话语权,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有建设性建议。

3.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基础设施联网建设。国家为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的4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 000亿元;“十一”和“春节”两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县域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接待地,需要大量接待和疏散游客,加强县域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同城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联网协作,对县域旅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加强县域旅游基础设施联网建设,提高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整合能力。建设重点应放在共享旅游资源和客商资源信息、共建跨区县重点旅游线路、旅游项目建设、加强跨区域的旅游市场营销宣传等。

4.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为城区旅游提供支撑点。建议各县以“据点”式与“点―面”式相结合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县城或重要景区、景点为依托,培育县域旅游优先发展的“据点”,逐渐由“点”到“面”,推动县域旅游的整体发展。鼓励县域以自身为一个旅游中心点,通过调动县域自身财政力量和社会力量,建设小城镇旅游活动集散中心,成为哈尔滨旅游集散中心的辅助点。

5.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重视社区参与。县域旅游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城乡统筹,走新城镇化发展道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无论是大的旅游项目建设,还是小项目建设,政府都要牢牢把握住一根主线,就是以社区发展为主,我们现在已经走过农村辅助城市发展的时期,步入城市反哺乡村阶段。任何政府部门都没有为了招商引资而损害农村社区利益的权力。所以社区化参与是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富德.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规划实物案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熊元斌,等.旅游业、政府主导与公共营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城乡综合的社会、经济、空间发展过程,又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终极目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环境卫生设施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历年增加,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和改善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内容。转运环节是整个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中间环节,是垃圾源头管理与最终处置之间最重要的衔接部分,其布局对整个垃圾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即重点研究转运站的选址,以力求资源配置最优化[1]。

1 城乡一体化概念、内容

由于城乡一体化涵盖的内容太多,很难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近些年,各学者从不同的领域重点分析和研究城乡一体化课题,有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哲学、系统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实现城乡一体化途径理解不同,如社会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协调城乡的社会事业发展,促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循环流通,生产力合理布局,确保居民在居住、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能享受相同待遇,缩小城乡差距,高度共享城乡资源。经济学家则认为,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表现是通过制定平等的经济政策,使得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自由运作,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良性经济循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生态学家认为要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就必须解决经济和环境的对峙、城市和农村对立的局面,建立统一的环境保护机制,促使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促进城乡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空间布局的相关学者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调整和优化城乡的空间结构,通过有效布局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点状设施与各交通设施的线状设施之间的结构,使得城乡之间信息、物流等各要素流通方便顺畅,促使城乡协调发展[2]。

2 基础设施规划的特点

2.l系统性、独立性

各个系统规划的内容是完全相对独立的,每一个系统都完整地自成体系,因此如何良好的管理和协调各个系统历来是市政规划管理棘手的问题。但各个系统规划内容仍然存在共性,如各系统的组成部分可概括为源、管线、用户三个部分,其中源包括各基础设施系统主要供给部分的相关内容。如给水系统的水源,能源系统的热源,环卫系统的垃圾处理站等合理位置的确定、设施规模选择、设施建设要求等等。管线主要涉及如何布置、敷设及相应的管径取值等内容。用户则包括社会生产及生活用户。

2.2规划建设周期长,投资大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涉及面积广,建设周期较长,短期收效小,需要投入的资金多,由此限制了投资渠道,国家政府投资成为主要资金来源。

2.3改良维修困难度大

由于基础设施绝大部分是敷设在地下的,容易被忽视,往往等出现问题了才想起如何补救维修。

2.4协调、管理部门多

基础设施规划涉及十几个小类,每部分管理的部门不尽相同,当需要协调的时候,各部门利益会出现冲突,处理难度比较大。

3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与方法

3.1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元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各种危机相应产生,为了人类未来发展考虑,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显得尤其重要。将水系统分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来分析实现城乡一体化涉及的内容。

1.基础设施区域统筹建设

1)区域统筹建设范畴

基础设施系统包含很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自身特点,但很多基础设施具有区域性、外部性的特征,需要从区域整体出发去考虑其设施的建设与布置。如水系统中整体流域协调、水源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内容;能源系统中的电力、电信系统规划;安全防灾系统中防洪、防震等规划;生态环境系统中生态环境分区规划。

(1)水资源流域协调

水系统具有流域性,一个地区的水系统的流域可能不仅局限在规划区域范围内,还涉及其他地区,因此需要规划流域协调区,完善流域的水域功能区划(公共供水、灌溉、排水、防洪、渔业等)及流域水资源保护,如按照水资源保护要求及标准,控制协调流域内供排水、防洪排涝、灌溉等内容的设施建设。

(2)水源保护

水源保护包括饮水水源保护和其它水源保护(如风景水体保护、生态水体保护等),在各种水资源保护中应该优先保护饮水水源。首先结合现状水源的分布情况,研究其分布是否合理,现有水库的库存量能否满足附近区域的供给。在大区域缺少蓄水工程的地方,考虑建设水库工程解决水源问题。从整个区域确定好水源后,依据《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等规范,划分各等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确定各饮用水源保护区需要执行的标准。

3.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节薄弱,特别是西部不发达地区,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空白阶段,农民的生活条件在很多方面得不到保障。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最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在农村的发展建设情况对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需政府通过各种调控引导和投资建设手段,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找到合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实际地解决城乡基础设施差距问题。

4结论

总之,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分割状况提出来的,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使城乡基础设施达到共建共享水平,并协调相关各类型、各层次规划,使城乡一体化中的基础设施规划能发挥对城乡空间优化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6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协调发展;实践与启示;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5-0056-05

1.发达国家的城乡发展与实践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后现代化社会和城市化高级阶段,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和农工商综合企业迅速发展,农场经营管理趋向集中化、资本化和企业化,农民收入提高和城乡居民社会地位的平等化,小城镇兴起与郊区城镇化发展。它们面临的问题是保护城市与乡村的居住环境的多样化,推进城乡融合、城乡优势互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1]。

为了城乡协调发展和体现城乡的各自功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采取了绿化村庄、拓宽或取直道路,修整村旁河岸,修建公用水井、灌溉池塘和粪肥储存设施,修整住房,建造农村通信系统,建立社区中心等促进农村发展。其主要做法有:(1)通过立法形式进行乡村地区城镇开发,政府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政策立法,对乡村城市化进行支持和重视。如英国政府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就进行了“新城运动”;美国则于1968年通过“新城镇开发法”,第一批就建成63个规模在2万人左右的新城镇。英美两国都制定了“农业基本法”以确立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方针政策,韩国的农业立法则有明确的宗旨和目标,有达标的途径和办法,有明确的赏罚条款,保持法规的连续性等。(2)积极引导工业的分散化。如意大利全国有8000多个市镇,已全部覆盖了农村,每个市镇平均7000人,工厂分布在周围的农业区域,市镇之间主要是商业、服务以及文化、教育等公益机构。韩国于1970年提出“培育新农村运动”,“使所有的村庄在最近的将来从传统性落后、停滞的社区,转变为现代的、进步的、有较好生活环境的社区”。从1971年开始的“新村运动”,由政府自上而下地动员大量财力、物力和农民劳动力,致力于改善农村环境、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韩国农村社会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方面已经向现代化迈进,农民生产有所提高,农村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趋于现代化,乡村小城镇和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受到了重视。不仅有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完善的设施,而且到处绿草如茵,创造了一种高度文明的生活环境,从而避免了城乡之间的严重矛盾冲突[2]。(3)发展农业集约经营和多种经营,改变农业生产落后局面,并在种植业内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工业部门对农村农业部门的反哺。如自1960~1980年,日本中央政府农业预算在国家总预算中的份额一直保持在7%以上,对于农户购买农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补40%,剩余20%由农协贷款,由此促进农业机械集约化经营;韩国则加大对农村农业部门在科技、教育、交通等方面的公共投资,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局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适应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日韩两国都加大了技术反哺农村农业的力度,自下而上建立了一大批现代化科研教育设施,出现了“电脑村”、“高新技术村”及“高效农业村”。(4)大力兴办农村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工程,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如在日本,当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部门劳动力吸收能力减弱时,政府就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放在农村内部,转移的方向主要是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向农业的产前和产后部门转移。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为解决就业问题,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建立公民水土保持团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些国家在农业内部扩大就业面的做法对西部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大借鉴意义[3]。(5)建立功能齐全的农村组织―农业协同组织。如日韩两国均建立了农协,农协网络了农村中的全部农户,不仅是农村中的经济组织,也是农民的政治组织,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地位,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协既可以代表农民与政府讨价还价,也可以作为政府代言人,执行国家农业政策。政府反哺农业的政策策略,是农协促使政府制定并通过农协实施。所有这些方法和手段使日韩农村农业同整个经济一起进步,实现了农村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农民收入提高,维护了社会公平[4]。

2.发展中国家处理城乡关系的实践

二战后获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赶超目标,企图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增长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将大量资金投放在城市,忽视农业和乡村发展,过分榨取农业剩余用作工业和城市发展积累,从而使乡村更加落后和贫困,城乡差别呈现扩大态势。196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步认识到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局限性,开始重视农业变革和乡村的综合开发,重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乡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较低,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存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市以工业为主,乡村以农业为主,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与城市高失业率持续并存等等。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二元结构,导致其城乡之间的联系与发达国家比起来要弱得多。而发展中国家以高度集中的空间模式推进城市化,往往直接造成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体现在生产活动、就业机会、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平衡,即在城市中,居民较富裕,非农业活动、就业机会多,人口集中;而在乡村地区,以农业活动为主体,就业机会少,这些都会限制乡村的经济发展而扩大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进而带来许多社会方面的不平等,这给经济更快上升、利益的合理分配都带来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推进城乡关系协调的典型做法主要有:(1)改善农业生产软硬环境,增加农业投入。如巴西政府在1965~1985年用于农业的政策资金累计约2191亿美元,其中310亿用于农业补贴,其他用于投资和市场政策。1985年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1986~1990非洲经济复兴优先纲领》指出,对农业的投资占总投资的20%~25%是比较理想的[5]。(2)进行。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规模缩小式”和“土地银行式”。如墨西哥把大土地所有转变为小农场所有,巴西则是由联邦政府向农民提供信贷用于购买农村地产,从而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菲律宾是先征收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然后由土地新主人分期向土地银行交付土地购买费,银行再付给原地主。(3)乡村工业化。在农村地区开设工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业,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如泰国政府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1977~1981年),开始着重发展小规模劳动密集型农村工业,以后又采取多项计划和措施来促进农村工业化。(4)优化城市布局。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三种形式布局城市,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一种是扩散化布局,使经济增长由中心城市向扩展。第二种是设新城,以边远资源开发地区或者以进行“绿色革命”的地区为新城建设点,形成新的增长极。如1967年巴西政府为了加速边远农村的开发,在远离海岸1000公里的亚马逊大森林中的马瑙斯建立增长极以带动整个亚马逊地区的发展,1974年后,在这个增长极的辐射下,亚马逊地区又建立了17个次增长极,形成了带动整个区域开发的发展网络。第三种是发展小城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形成多个经济增长点。(5)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是人口多、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低下的生产率导致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及国际关系中的劣势地位等[6]。

3.中国东部发达区域处理城乡关系的模式

3.1义乌:城市发展主导下的以城带乡模式

从理论上来讲,以城带乡模式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力量的扩展,表现为通过城市的扩展力量或扩散效应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理想格局;其主要特征在于城市发展及由城市的扩展而波及、卷入乡村的社会发展,它是整个社会由农村社会结构向城市社会结构转变的开端,经过城市带动乡村发展,通过工业生产力作用实现对城乡社会的改造[7]。以“中国小商品城”闻名于世的义乌是以城带乡模式的典型。义乌位于浙江中部,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2002~2003年稳居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7位。义乌模式的特征在于以商品市场发展为龙头,先横向再纵向的产业聚集为基础,市场经济为主导,产业聚集与城乡一体化良性互动,以点――线――面的推进方式,从小城市迈进大中城市。在1978~1988年的初步发展阶段,义乌产业初步聚集与同心圆城市出现,城镇形成商业贸易中心,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与传统轻加工业围绕商业中心逐步聚集,稠城镇在义乌县的经济中心地位得以确立,位于城区周围的徐江、下骆、青口与廿三里等乡镇,工业率先启动,城镇建设得到发展。这一时期,义乌城区面积从1970年代末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5.88平方公里,人口从3万余人增加到6.18万人,建制镇从2个增加到6个。在1988~1998年的劲升时期,义乌撤县改市,城区扩张与周边中心镇迅速发展,成为浙中重镇。在城市聚集经济效应影响下,义乌城区同心圆布局因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迅速沿交通干线向经济强镇延伸,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1998年,义乌城区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近20万,建制镇15个。从1998年至今,义乌城市加速聚集,城市发展迅速,城区辐射力增强,周边乡镇因汽车通勤而迅速与城区紧密交流、城区沿交通干线进一步呈松散型延伸,连接交通干线上乡镇的工业率先受到小商品城的辐射,位于杭温、绍金公路线与浙赣线上的乡镇,工业经济与城镇建设迅速发展。2002年,义乌城区面积32.2平方公里,人口近43万;廿三里、苏溪、佛堂三大中心镇已纳入城区“十分钟交通圈”,成为城区卫星镇。审视目前义乌的城乡发展实践,可以发现第三产业的聚集与提升对城乡发展作用最为直接,义乌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在于以商业市场的聚集促进消费聚集与人口聚集,进而促进商业中心形成与城区发展,同时,打破行政地域限制,促进行政管理体制“市管县”改革、市场化土地资源运作和土地收益股份化[8],成为义乌以城促乡的关键环节。

3.2龙港:以乡镇企业带动城乡发展模式

乡镇企业作为城乡一体的联结点,改变了传统乡村、工业城市的格局,突破了国有经济大一统的计划体系,成为城乡经济发展中颇具活力的微观主体之一。以“中国农民第一城”而著称的温州龙港镇是以乡镇企业带动城乡发展的典型。龙港镇建镇于1984年,目前总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14.7万,是苍南县经济中心、温州综合实力强镇、浙瓯南闽东北地区重要物资集散地、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龙港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进行土地有偿使用、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股份合作企业制度改革,成功走出了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为中国农村城市化做出了实践上的有益探索。目前,2.7万亩的耕地、5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万亩蔬菜瓜果基地以及3000亩海水养殖、2000亩淡水养殖基地,奠定了龙港农业的基础;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和个体私营经济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印刷包装、毛纺毛毯、塑料编织三大支柱产业所形成的575家企业、20多个专业市场以及通讯电缆、制药、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行业构成龙港工业经济的灵魂。总结龙港城乡发展实践,可以发现以乡镇企业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完整的“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学路径,它在诸多方面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演进,表现为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吸纳的贡献(2000年中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2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提供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建设资金以及对农村居民整体素质提高的改善[9]。同时,作为一种农民自发的城市化,以乡镇企业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所存在的布局分散、工业污染、生态恶化、发展差异悬殊等问题是我们在处理城乡关系实践中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

3.3嘉兴:整体推进的城乡发展模式

城乡整体推进就是将城市中心组团与周围乡镇及乡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制度,统一规划城乡人口分布、产业构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等实现城乡的区域融合,实现特定区域既是城镇又是乡村、城乡界限模糊,乡村发展不依赖于城市的设施,城乡之间协调、均衡和相互作用,融合于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统一体中实现区域现代化。这种模式推进的前提是农业现代化、乡村工商业的高度发展、农村文化和技术全面提高,城乡生活水平接近以至城乡差别缩小乃至淡化,它强调城乡之间的相互流动与相互作用,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这种模式。城乡整体推进一般发生在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度高、城镇密集、交通网络较为完善、资金充裕、产业水平高、工业化程度高、非农产业程度高的河口三角洲。1998年以来,嘉兴注重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注重工业化和城市化。2004年以来,嘉兴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和6个专题规划,为推进网络型大城市建设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作保障。在具体做法上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推进城乡共同发展,并将具有区域性的城乡整体推动发展的最基本实施单位落脚在县域经济的层面。2003年,嘉兴城市化水平为45%,各级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已经形成以嘉兴市区为核心、5个县城为主体、若干个中心镇为支撑的城镇网络框架,城乡公交开通了36条线路,通达238个行政村,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80%;城乡互动能力不断增强,专业市场与块状经济相互促进;全市农村劳动力当中从事二三产业的占到67%,农民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占8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49.6万人,村级合作医疗覆盖率98.7%,广大农村区域正逐步转变为城镇新社区[10]。

4.中外处理城乡关系的启示与西部地区的实践借鉴

4.1始终重视城乡双向互动和实现城乡协同发展是避免城乡隔离的根本保证

城市与乡村的发展状态是城乡社会经济系统的自组织与互动过程的有机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脉络是由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到大城市的郊区化到最后迈向城乡一体化,这是一个渐进的、城乡社会现代化的系统演化和动态自然发展过程,是一种恰当处理城乡关系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法,这种发展强调城乡两个单元是互动发展的过程,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作用;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差别的消失绝非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统筹城乡发展不是超越阶段,盲目奢求城乡同样发展。短期内完全消除城乡差距,实行完全相同的城乡政策既不现实也无法完成。我们要缩小的城乡差距是那种过大的、不合理的差距。按照执行的难易程度我们不妨按照先易后难的做法,先实行城乡经济统筹、再城乡社会统筹、最后是城乡政治统筹的办法协调城乡发展;在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当校正“城市偏向”,将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城乡平等发展战略,避免出现城市问题突出而乡村衰落萧条的两难困境;协调城乡关系的目标是扭转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即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协调发展,是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市居民与农民通盘考虑、整体发展的战略思想,其重点是对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深层次变革,需要观念、机制和体制的诸多变革。马克思主义本质上要消灭的是城乡对立而不是城乡差别,恩格斯曾经指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两个标志是工农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和城乡之间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

4.2城乡协调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城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护农业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绝对必要条件,而绝非被动、辅的部门,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会造成城乡关系严重不平衡。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城市化高度发达后,农业不会消失,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场所不会消失,作为人类聚集的社区的一种形式也不会消失。因此,中国当前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上,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民收入,以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张来带动工业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注意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将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在城乡经济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中实现各种生产要素总量关系的变化和配置方式的市场化调整,那种只靠国家计划的调拨、分配来组织城乡关系发展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4.3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不同作用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城乡关系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下,通过何种方式促进稀缺资源在社会不同区域特别是城乡之间实现最有效的配置与流转。城乡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公共投资始终是农村经济增长、贫困减少和城乡发展的重要源泉。城乡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城乡之间双向而非单向的互动过程,它一方面要求整个城乡社会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另一方面又要求资本、技术、劳动力和信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能够在城乡之间实现有效分配。但是,市场作用的滞后性和短期性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必须有效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主要是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如在户籍管理、粮食、居住及就业等方面实行体制改革和较宽松的政策,从而使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两种作用有机结合,达到提高城乡空间经济组织化程度的目的。政策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竭尽全力从立法、政策(包括财政、金融、外贸)、科技教育等方面,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要有相应的政策措施相配,现阶段的收入支持政策可考虑以间接支持方式,即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政府用立法手段规定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扩大银行的农业贷款份额,对中长期农业贷款实行较低的贷款利率和较长的还款期限。政策的制定还要重视农业技术进步,用先进技术改造农业,推动农业发展,只有这样农村经济才能大规模发展,城乡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4.4根据城乡优势和条件制定综合发展规划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的主体是城市与乡村,传统城市规划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展开规划而将乡村作为一个背景违背了城乡系统规划的一般规律。城乡协调发展规划中必须重视城乡之间交通的衔接与网络化支撑,城乡协调规划发展的内容应突破城镇体系规划对城乡空间规划的要求。特定区域的城乡统一规划和建设城乡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重视城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发展与城乡市场沟通紧密相关的交通运输、通信、商业、仓储以及金融服务等部门,必须促进城乡专业化协作在更大规模上展开;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合理规划与建设集镇和小城市,在各等级规模城市和乡村之间建立产业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的网络体系,并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城乡发展道路和模式。

4.5转换计划经济体制,把市场经济引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是城乡协调的内在要求

城乡协调发展状态的实现是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与融合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城市化,必须重视农业的结构性转型,使土地经营方式从小农生产逐步向规模经营转变,使农业成为城市农业,进而使城市化走向高速轨道;打破城乡分割和地区壁垒,改革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和用工制度,尽快消除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并将更有意义的社会学单位的生态城市与法定城市有机联系起来,对于加速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实现社会生产资源在城乡之间得到合理高效配置,城乡关系协调的社会条件在于依靠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城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实质性持续增加。

4.6调整城乡关系的实质在于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与实现城乡融合

城市与乡村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相互关联的内容、形式、结果并不完全相同,城市较发达的市场经济与自给性强的农村经济二元结构是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是经济社会不发达的标志,反映了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差异。调整城乡关系,促进协调发展,就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通过发挥城市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带动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通过城市工业与乡村工业的协调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其根本途径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等诸多“普世化”进程,用先进适用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根本改造,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深化改革把农村经济纳入城乡统一的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4.7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以及财政金融支农是城乡协调的必然趋势

诸多反哺机制的生成总是与特定时空的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处阶段密切相关。农业反哺的经济实质在于工业部门的剩余回流于农业,即工业部门把自身的部分剩余无偿地转移到农业部门,对农业发展实施补贴。反哺农业的基本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和消除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利益差距。从国际横向对比看,当今的英、美等发达国家都在对其农业进行反哺,而发展中国家大都在对其农业进行剥夺;从纵向时序对比看,当今的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没有对其农业进行反哺,只是当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和一定阶段后,才设计农业反哺机制和采行了农业反哺政策,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开始对其农业实施反哺,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事实和过程。农业现代化离不开要素投入和科技进步,也离不开剩余劳动力转移和适度规模经营;工业倾斜的宏观经济政策,长期抽取大量的农业资源,阻碍农业要素投入和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滞缓的根本原因。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已历经家庭承包经营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行而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实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宏观特征做出的基本判断[11]。

4.8特定时空存在着由不同城乡发展的初始条件所决定的模式选择

从各国实践发展看,城乡关系的发展模式存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以乡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等几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体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观,它的理论基础是以佩鲁、布代维尔、赫希曼、弗里德曼等人的增长极和弗里德曼的核心――论为代表的空间极化理论;以乡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体现的是一种农村发展观,其理论是建立在批判增长极论和核心――论的基础之上的激进的或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其指导思想是立足于建立自力更生的农村经济,尽可能少与都市经济发生联系;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追求城市和乡村对立的消失,城乡差距缩小,是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一种标志和归宿,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是使城乡之间各种经济活动主体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种特有的网络组织功能效应,它倡导的是使一定地域的城乡之间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并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对西部地区来讲,要想使更为落后的乡村完全靠自给自足的方式去发展是根本行不通的,况且城乡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开放和关联是该系统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同时,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对当前的西部来说也只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前景目标。但是,城乡网络发展模式强调城乡的存在和发展并非孤立而是一个空间发展关系的集合过程,是一个点、线、面和各种关系变量的集合过程,对西部形成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4.9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壮大县域经济是城乡关系协调的必要补充

农民合作组织可以减少中间商对农民的侵害,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和意外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当前农业日趋市场化的形势下,存在着如何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农民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增殖利润问题。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把农民与市场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和订单农业联结起来,培养一批在农民中有威望和信誉的农业经纪人,带领农民开拓市场,让订单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形成良性互动,解决农民种地卖难的后顾之忧,稳定生产,而且引导农民种植结构优化、品种优化,积极地发挥市场对生产的指导协调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向规模化、规范化、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在中国处于城尾乡头的位置,中、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这些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上。以县域经济为突破口,在县域发展农村工业,在县域推进城镇化,在县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把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城乡平等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县域经济将必然成为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4ZD―018)“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子课题之一――“西部地区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作者关于“中国西部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的系列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1):49-55.

[2]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协调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46-67.

[3]韩丽丽.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做法[J].经济论坛2004,(11):115-118.

[4]农业部国外农业调研组.国外农业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68-75.

[5]文解垩.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得失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5,(4):40-41.

[6]毕世杰.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11-14.

[7]罗静.城市发展的四阶段演进模式及其阶段特征[J].人文杂志,2002,(4).

[8]徐剑峰.城市化:义乌模式及其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2,(6).

[9]刘慧.农村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乡镇经济,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