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建议范例6篇

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宏观经济政策建议范文1

关键词:宏观经济;人民币升值;金融风险;合理的调控目标

中图分类号:F124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主要数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做分析与判断。一是当前的经济形势;二是关于金融形势;三是对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四是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通常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由四个方面反映,即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从这四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确实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应该说,2013年在面临外部经济环境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了宏观经济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一、经济形势分析

2013年中国经济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比较显著:一是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二是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三是新增就业人数增多;四是内需有所不足。

(一)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

相对来说,我国整个工业、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而房建市场交易比较活跃。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消费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2013年全年上涨2.6%,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因此,结构上体现的一些运行状况特点,带来了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问题的一些争论,这种争论年终前后较多。中国现在增长率是否偏低?当然,和以往的增长率相比,显然偏低。但现在整个经济处于一个换挡期,不太可能维持过去接近10%左右的高速增长。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当前形势,参考意义已经不是太大。但是,根据近两年经济形势的变化,笔者仍坚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还在8%或更高一些的水平。2013年7.7%的经济增长,包括2012年这两年的增长速度可能还略微低于潜在增长率。受需求扩张步伐不足够快的影响,还略微有一些偏低。这也反映在目前面临的通胀压力不是很大。如,消费价格全年上涨2%以上,工业品生产价格和供应价格,实际上就是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这两个价格全年还是延续了2012年一季度同比下降的态势,这更多反映的是对于工业品、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还不够旺盛。

(二)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1995年我国开始有工业品的生产价格和生产者购进价格统计。历史上曾出现三次下降的情况。2012年二季度开始至今已是第四次下降。这对于判断我国是否出现总需求不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因为此处有一个重要的、明显的对比。我国从2012年二季度开始至今,将近两年时间的两种主要产品价格指数均处于下降的情况。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洲,欧洲形势在同期两个价格指数都没有出现下降的情况。因此,价格出现下降的情况,更多的可能需要从国内去找原因,主要原因是对于实体经济方面的需求不足。当然,还有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方面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判断是比较重要的依据,是判断国内经济形势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新增就业人数增多

从就业方面来看,我国整个就业指标统计不是全口径的。如登记失业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等,均不是全口径指标。因此,从数据上看,2013年较早地超额完成了新增就业人数的年度目标。但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就业形势,这还要看就业指标背后所反映的情况。就业形势的好转并不能完全说明现在增长态势很好。一些经济学家依据我国现在的新增就业人数超额完成的指标说明现在经济增长情况与经济增长的指标是相对应的。但是,笔者认为,近两年新增就业人数增加较多的原因如下。一是我国近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更多的人进入退休年龄阶段,实际新增就业人口弥补了原来到龄的退休人员工作岗位。二是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有关。过去都是工业部门增长最快,服务部门增长慢于GDP增长,这两年服务业增长往往快于GDP增长。可以说,增长结构变化对于就业形势的好转起到了支撑作用。

(四)内需有所不足

内需还有所不足与我国贸易顺差变化有关系。近两年,整个经济都是在8%以下的区间运行,但是2012年和2013年每年贸易顺差增长几百亿美元,2012年比2011年增长700多亿美元,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400亿~500亿美元的规模。现在全球经济还十分不景气,我国出口也面临比较严重的困难。顺差明显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贸易顺差是由于国内需求不足造成的,这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逢经济处于周期性谷底的时候外贸顺差增加的规律相符。因此,2013年我国经济外部环境不确定,国内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实现7.7%的增长,价格上涨的压力不大,就业形势按照统计指标来看,还有所好转,成绩是来之不易。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整个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经济增速下滑,一是与产业增长率下降有关,另一方面即使是增长率下滑,但笔者认为仍应该维持在8%甚至略高一些。7.7%的经济增长率略微低于潜在增长率,这主要和需求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二、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2013年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方面的变化有较为明显的关系。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全年股市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出现了几次起伏,年初上涨,年中下滑,三季度又出现一波上涨,四季度出现一波下滑。2013年总体上呈现一个小幅下降的情况。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所计算的人民币有效汇率,2013年12月份和2012年12月相比较,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年期间升值了7%以上。变化幅度较大。2013年年内两次出现的“钱荒”现象不仅和金融市场波动有关系,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小幅波动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2013年年初,公众更多地还在在讨论中国流动性泛滥问题。2012年底,中国货币与美国货币相比较,中国M2规模是美国的1.5倍。但是,2013年中期,中国出现了“钱荒”现象。经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措施后,有几个月出现了缓解情况,但是年底又一次出现了“钱荒”现象。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在这种形势下货币供应是宽松还是紧张?

(一)钱荒与货币供应是否充足的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与一些金融机构认为,现在整个货币供应增长态势包括信贷投放量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额和信贷投放的规模都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出现货币供应紧张而导致“钱荒”的现象。但是,有一些情况仍可反映目前投资规模和信贷情况并不充足,至少在某些时段上不充足。比如,过去通常会依据一个经验公式,在GDP的名义增长率上略加几个点考虑货币化进程。因此,将GDP名义增长率再加上2~3个百分点与货币M2的增长率做比较,如果差不多相等,一般即可以满足整个经济运行的需要。2013年名义GDP增长率是10%或略微多一些,加上三个百分点,即全年M2是13.6%。从经验角度来看,不应该造成货币供应紧张而屡屡出现“钱荒”的现象。

(二)M2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导致经验估算发生偏差

笔者认为,以上述经验来判断我国整个金融形势发生了变化,认为M2达到13.6%的增长表明货币供应量宽松并能够满足当前经济运行需要,存在问题。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开始将住房准备金、公积金、一些微存款金融机构和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纳入M2的统计口径中。M2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将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的M2代入上述原有的经验公式中,不能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6月由于“钱荒”的出现,由于同业存款的下降,使得当时的M2的增长率有15.8%降到12%左右,在报告里显示同业存款下降是造成M2增速下降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三)同业存款变化是M2波动的主要因素

近两年,同业存款的增长对M2的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资产信贷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到,从2011年底至今,中小金融机构同业资金量从三万多亿增加到七万多亿,约翻了一番。这部分增长的数据纳入M2的统计口径中,成为带动M2增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经验估算,目前同业存款增长对M2的影响至少达到2%。如果将中国人民银行13.6%左右的M2增长率减去2%,实际上M2的增长率在11%左右。从这个角度分析,货币供应量并不宽松,甚至有一些紧张。

在整个货币供应略为紧张的情况下,企业的贷款需求相对旺盛,造成从中小银行贷款资金量增大。近年来,中小型银行资产运用增长快,但自身吸收存款的能力很弱,必须通过其他途径来吸收资金,否则无法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如存贷比)。因此,吸收资金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吸收同业存款将其存款规模扩大,才能放贷,使得同业资金的需求比过去旺盛很多,而同业资金的供给方主要是大银行。大银行没有明显的增加或者说增加并不明显,使得整个货币市场资金供求非常紧张,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遇到一些短期因素,“钱荒”现象就出现了。

2013年中发生钱荒时,金融结构变化剧烈。2013年1~5月我国全国性的中小型银行新增存款是2.2万多亿,比国家大型商业银行新增规模大;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增长也很快,而且在结构上变化也很明显。中小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向有价证券,甚至比贷款数量都大,比2012年同期增长超过2倍。另外,中小银行股权投资增加了7000多亿元,也是2012年全期的5倍。来源方与资金运用方同时发生变化,使整个金融机构由大银行向中小银行转移,而同业存款是最重要的转移渠道。

近两年,“工(中国工商银行)、农(中国农业银行)、中(中国银行)、建(中国建设银行)、交(中国交通银行)”加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六大银行给其他银行提供的同业资金,实际上增加并不多。但是,中小银行同业资金来源由3万亿增加到7万亿,资金源主要是过去的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等一些小型金融机构与信托机构等等。将这些资金通过同业市场聚拢后,从事贷款和投资等。这样,就出现了前文所述的整个同业市场资金供应量增加不大,处于紧绷的状态。

(四)资金拆借减少导致中小银行资金短缺

2013年下半年的情况比上半年有了好转。虽然增长势头不及上半年快,但是,存、贷、资金运用、资金来源等各方面向中小银行转移的趋势仍在延续,全年来看,全国性中小银行吸收存款超过3.7万亿元,6家大银行4.8万亿元。全国性中小银行新增贷款2.8万亿,大型商业银行新增贷款4万亿元。2013年两次“钱荒”的出现,第一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银行要上交半年度税收和外部监管加强,且有一些虚假的外汇资金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到国内。为了防止外资以虚假贸易的形式流入,加强了外汇贷款监管。使原来作为一个资金重要牵头方的大型商业银行减少了资金拆借。2013年6月拆借成交量不足正常月的40%,不足3万亿元。7月份之后有所恢复,达到4万亿元左右,但仍没有恢复到以往正常状况。以往的拆借资金量约为8万亿元/月。此时,整个货币市场需求很旺盛,供给不足,造成拆借利率、回购利率比利率水平高的状况,年底再一次出现了飙升。

(五)其他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除结构性变化是2013年金融市场趋势性的主要因素之外,国际因素、国内资金供求也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影响。由于上半年存在虚假贸易数据,由于外贸顺差、外汇占款渠道增加资金少,而中国人民银行未能及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造成资金明显短缺。2013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及时观察到货币市场上资金短缺、利率明显上升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增加了货币市场的供给,缓解钱荒状态。到目前为止,应该说虽然情况比2013年6月底和2013年年底有所缓解,但是一周的拆借利率或者更长期的拆借利率,以及回购利率等等一些指标,实际上与往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仍高,紧张状况仍未完全缓解。

三、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013年经济运行趋势和金融市场变化对于判断未来走势提供参考。一是外部经济环境可能有所好转;二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将影响出口;三是投资规模下降将影响经济增长;四是消费增长将保持平衡;五是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六是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新兴经济体发展的不确定性

外部经济环境可能有所好转,主要是因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美国、日本经济增长加快,欧洲从衰退转为复苏。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香港中文大学刘遵义教授认为,目前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状况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有很多地方类似。印度尼西亚原来就长期存在资本收支和贸易收支逆差现象。而前两年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状况整体不好,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使资金进入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土耳其、南非等等一些主要新兴经济体。但是现在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体形势有所好转,并且开始缩减量化宽松的规模,信贷资金开始撤出。因此,原来靠吸引资本流入来弥补贸易逆差的做法较难维持,整个国际收支情况开始恶化,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典型代表。主要表现在股市和汇市上。股市还未完全止住下降的势头,汇率市场从2013年初至今均有波动。2013年9月份有一轮回升,但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贬值,且贬值的幅度很大。贸易逆差的情况整体没有扭转,资本流入开始减少,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汇率和股市继续下跌的话,信心越来越脆弱,情况是很危险的。新兴经济体对于我国经济有比较大的影响。我国近年对东盟的出口增长较快,印度尼西亚是东盟的龙头,其经济恶化将对2014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这是从外部环境来看造成2014年中国经济不确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影响之下,人民币汇率还将有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升值将经历较长时间约半年至一年的滞后期,影响到2014年中国的出口。因此,2014年上半年甚至下半年,尽管我国的出口受发达国家需求递增的影响而可能有所增加,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需求增加。因此,虽然国外需求形势可能有所好转,但是对整个出口形势来说,改善的幅度并不大。

(三)投资规模下降

影响2014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投资。2014年投资有可能略有下降。一是观察现有的在建规模。从刚刚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底在建项目规模比2012年同期约增长16%左右,新建项目投资规模比2012年同期增长14%左右。这两个规模都比现在投资增长的规模要慢,投资增长为16.8%。在建项目规模小,后续的投资增长潜力就小。当然,这并不绝对。因为现在大概在建的规模是年度投资完成规模的2倍左右,如果资金供应好,短期内有可能维持较快的增长。但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贷款收得比较紧,且到目前为止,虽然贷款相对2012年四季度情况好,但是好转的情况并不太明显。如,房贷的投放仍比较紧张。

1.贷款收紧影响投资增长

贷款收紧对于整个经济运行尤其对于投资的增长会产生比较不利的影响。从2013年12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整个贷款增长不到10%,比所有投资性来源增长慢(所有资金来源投资增长20%左右),贷款增长放慢,还将逐渐影响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大多数企业自筹资金也是通过贷款转化的。因此,贷款增长放放慢对未来总的投资增长会产生影响。

2.利率上升致使贷款收紧

对投资增速有可能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信贷的收紧,因为信贷收紧产生的影响就是利率的上升。据调研,很多地方企业贷款的利率超过10%,大企业可能利率偏低一些:7%~8%。高利率致使盈利预期如果并非十分好的项目,推迟投资甚至取消投资。因此,对未来的投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2014年投资增长应该将慢于2014年的投资增长。

(四)消费增长保持平衡

消费的增长将大体保持平稳。首先,消费在三大需求中是最稳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近期也没有比较明显的刺激政策出台。2013年曾出台一些对消费有短期影响的措施,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就产生与2012年基数对比的情况。消费的增长大体保持平稳,许会略微有所加快。综合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形势变化情况,2014年整个经济增长的情况与2013年差不多,大概全年还是在7.5%左右的增长。总体来看可能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有可能保持大体平稳的情况,与2013年四季度7.7%左右的增速相近。

(五)通胀压力有所减轻

通胀的压力仍然不大,而且有可能通胀的压力还有所减轻,这整个信贷收紧是直接关联的,与整个需求扩张的步伐不够快有直接关系。短时期内CPI的涨幅有可能略微下降。1月份和2月份有可能不发生变化。工业品降幅收窄,而且环比折年度也在收窄,这对工业部门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从工业品购进情况来看,环比由下降转换为轻微的上涨,但还不足以扭转工业品购进价格下降的态势。整个的形势还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即便有短期的回升,力度也不强,对国内有影响,但扭转不了国内整体下降的态势。

(六)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2014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金融部门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目前整个金融体系运行中出现了期限错配的问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往往用短期资金做长期的投资,使得长短期的利率出现倒挂。本来正常的情况下长期利率应该高于短期利率的规律被打乱了。目前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如,2013年我国两次出现“钱荒”,每次出现“钱荒”的时候都出现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不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需要警觉。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6次倒置的情况,几乎每次都出现了经济衰退的情况。在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很多国家的历史都可验证。欧债危机国家如,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国家都出现了长短期利率倒置的情况。我国目前只能找到1997年以来的数据,在1997年、1998年经济减速时,也出现了长短利率倒置的情况。我国在2013年两次出现“钱荒”,两次出现长短期利率倒置的不正常情况,这揭示着金融系统蕴藏着期限错配等一些金融风险,值得警惕。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预防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政策建议

对未来宏观调控的政策的取向有如下建议。一是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二是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三是适当放慢人民币增值步伐;四是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

(一)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一是现在经济增长的态势需求略微不足,进入四季度之后,尤其是更近的12月份和1月的情况来看,好像经济略微又出现了回落的态势,说明需求不足的态势还在延续,而且略微加重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与微调政策,把需求扩张步伐保持在较为适度的水平上,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2013年以来国内很多人一直主张应该增强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认为下降至7%左右也是可以容忍的。笔者认为,还是应该抓住现在经济有较快增长的潜力的时机,尽可能挖掘这个潜力,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二)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

2014年财税政策上还是应该适度加大政策力度,一方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另一方面应当适当加大赤字规模。一方面是支持结构性减税的改革,另一方面是对于经济运行、对于扩大需求起一定的支撑作用。目前的货币政策略微偏紧,应该把握好力度。目前的情况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更好地把握好力度和结构变化对货币运行的影响。在考虑结构变化的同时,应该将外部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较为稳定,避免对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

2013年整个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偏快。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一些我国有一定程度竞争的国家,其货币在贬值,而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仍在升值。汇率的升值步伐太快将使很多传统产品的优势丧失过快。因此,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不应该那么快。笔者根据人民币汇率、各国汇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的水平之间的经验关系做过相应的研究,认为实际人民币现在升值的已经有一些略高。因此,建议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略微可以放慢一些,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双向波动,出现一定时间的贬值的态势。

(四)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

对于国际上的“热钱”还是要继续保持加大审查力度。2013年一季度,一些外资通过虚假贸易的渠道进入国内,相关机构采取措施后,规模减少。但是这种现象仍然存在。2013年整个贸易数据月度之间波动非常大,有的月度出现了负增长,有的月度出现了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相邻月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应当出现如此大的波动。这表明,监管措施严格一些,资金就不进入,监管措施放松一些又可能进入。虚假贸易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致使贸易数据忽上忽下。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贸易波动,而是国际“热钱”的流入流出导致的波动。对于“热钱”流入流出还是应当采取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包括必要的时候采取对于资金的流出入征收一些税费的措施。

(五)调控目标至合理区间

2014年调控目标的合理区间应该在7%~8%之间,如果更接近8%的话可能更为合理。现在有很多省市区都在下调经济预期的调控目标。我们国家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而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对换挡期的认识还没有现在这么明确,那个时候很多地区制定了“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认为处于一个高增长期,增长潜力比较高,所以当时各地制定的目标都还是比较高的。而现在对于换挡期的认识更加明确之后,已经认识到原来制定的增长目标过高,因此,很多地方纷纷将增长目标下调了,这是一个更为符合实际做法,符合目前我国增速换挡期、经济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当然,各个省的具体情况并不完全一样。个别省市区没有下调增长目标,甚至不排除有个别省相对2013年还要略微上调增长目标,这都是根据本省的经济情况而进行的。比如,有的产业增长比较快,有新投产的大的项目等。

参考文献:

[1](美)索洛(R.M.Solow),等.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 胡汝根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2](美)迈克尔·佩蒂斯中国经济存在软肋吗:国家资本结构陷阱与金融危机[M].沈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光.中国经济态势、问题与发展方向探究[J].中国市场,2013(47).

宏观经济政策建议范文2

1.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由于中等发达地区没有发达地区开放得早,因此其市场化程度并不很高,市场机制很多方面并不健全。从比重上来看,第三产业仅占到约35%,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中等发达地区应当由政府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对该产业的投资力度,扩大该产业的比重,这样有助于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从产出比来看,第三产业仅为0.9842,说明产业内部的效率存在问题。因此在该地区未来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单纯注重比重的扩大,更要注重效率的提高,注意产业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的引进。

从比重上来看,中等发达地区第二产业占到了57%。从产出比上看,第二产业仅为0.9551。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注意控制第二产业的规模,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第二产业效率的提高上。

中等发达地区第一产业的产出比高达1.4229,说明在该地区第一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占到约8%。从整个工业化过程来看,该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最终应维持在10%以下,因此长期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不应有太大变动;但就短期来说,大力发展第一产业,扩大第一产业的比重,将成为该地区近期经济增长的新兴动力。另外,通过前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对扩大经济规模有利的经济结构调整,即增加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扩大个体经济比重并同时缩小私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重,会严重损害劳动的产出效率,但这是以劳动的投入量为正作为前提的。如果劳动的投入量为负,则这种经济结构调整反而会提高劳动的产出效率。因此,在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注意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地区,既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又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唯一的负面影响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减少资本的利润。因而该地区的第一产业适合由国有经济来投资,这样也容易形成规模化生产。

2.在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

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单纯由市场来引导结构调整则不会出现对扩大经济规模和深化专业分工有利的调整结果,并且还可能出现私有化的倾向。因此,综合前面所有的论证,笔者认为该地区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应当靠政府来主导。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来控制并缩小私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重,鼓励和支持个体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逐渐退出竞争性行业,而如前面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所述,在第一产业上加大国有经济的投资力度。通过这样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就可以扩大经济的总体规模,实现专业分工层次的深化。

二 辽宁省内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

1.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贫困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鉴于第三产业发展对经济市场化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该地区应当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近期发展的首要任务,可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但更需要注重的是效率的提高。

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分几个方面来讨论:对于那些效率极为低下(如运输邮电业)的行业,应当在保留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行行业的重组和整合,优化行业的结构,提高产出效率;而对于那些效率高于第三产业整体效率的行业,如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则应该在整改的同时加大政府的扶植力度,加快发展。由于第三产业目前的产出效率极低,结构很不合理,可能对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要持续一段时间。

从产出比来看,第二产业为1.0903,从比重来看,第二产业仅为41.8417%,这个比例尚比较低;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第二产业为45.62%。表面看起来,现阶段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似乎能够推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现阶段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协调,如果过多地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因此当前该地区应适当放慢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而将重点放在传统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结构的优化调整上,待到第三产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再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步伐。

从数据来看,贫困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约占21%,证明该地区的农业化特征仍很明显。从长期来看,地区的工业化趋势不可避免,农业的比重必须大幅削减,但就目前来说,第一产业的产出比高达1.2841,说明该地区的第一产业还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鉴于前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产出效率极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而又需放慢发展的政策建议来看,该地区当前可将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作为近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第一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并改变传统个体小农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实行规模经营,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宏观经济政策建议范文3

【关  键  词】宏观经济/宏观调控/宏观经济调控法……

宏观经济调控法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核心。在贯彻宪法关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立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尚缺少一部统率各层次和各门类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的基本法。因而无法从法律上确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调控权”,无法集中规定宏观经济的调控原则、调控主体、调控客体、调控程序、调控责任和宏观经济争端解决机制等基本问题。为使我国现行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系统化,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和持续增长,迫切需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经济调控法》(以下简称《宏观调控法》)。

一、《宏观调控法》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法

法是贯彻和实现政策的有效手段。从各国的实践看,每项重大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有法律作后盾。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为了保障其货币政策的实施,大都制定了反映该国政策的金融法规。如美国1913制定了《美国联邦储备法》(即中央银行法);英国1979年制定《英格兰银行法》;日本1942年制定《日本银行法》;德国1957年制定《德意志联邦银行法》;新加坡1970年制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等。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国家通过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不同影响,作用于经济运行,起着某种自动抑制社会总需求过分扩张或收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的基本功能。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财政法的宏观调控作用,都制定有预算法、税法等,有的国家还制定了《财政法》法典。

此外,各国还通过制定产业规划法和价格法等贯彻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我国,近年来国家制定的《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即中央银行法)、《税收征管法》、《价格法》等各单项宏观调控法律,在贯彻和保障宏观经济政策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仅靠各单项宏观调控法律还不能处理和保障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难以克服政策之间的相互矛盾,难以避免“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自我较劲现象。因此必须有统领各单项宏观经济法律的《宏观调控法》。

二、《宏观调控法》是处理重大经济关系的法律依据

江泽民同志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性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提出必须处理好的带有全局性的12项重大关系。如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都是涉及到全局性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制定《宏观调控法》。这样,在处理重大经济关系就有了法律依据。

三、《宏观调控法》是解决部门、地区之间利益冲突的法律准绳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1995年9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区市场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所以说区域经济协调关系是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政府在解决部门、地区之间利益冲突中制定了一些单项法规,如《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省际间粮食收购价格衔接办法》等,对合理安排产业结构、振兴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产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平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这些单项法规的权威性比较低,各法规之间也不够协调统一,亟待出台《宏观调控法》。

四、《宏观调控法》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法律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是,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计划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财力、物力可能,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目标,并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及投资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因此可以肯定的说,国家的计划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但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使用计划调控手段,必须更新计划观念,健全计划机制。

健全计划机制,就必须重视计划决策、管理、调控的制度化、法律化。善于采用法律形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现。采用法律形式,主要在于使法定计划能够尊重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使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在法的规范作用下结合起来。更新传统的计划观念,就不能把所有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统统纳入国家计划体系。在法的调整下,使计划关系成为一种计划法律关系,使计划活动成为一种计划法律行为。为此,就必须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法》,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计划原则,建立各项具体的计划法律制度。

运用法律保障政府计划的实现,也是某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措施。例如,法国是采用计划指导经济较早的国家。1946年1月3日法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实施中期计划的法令。以法律形式推行“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计划”。日本在宏观调控方面也使用所谓的“法令性计划”指导市场经济活动。在计划调控的具体措施上,在如何通过经济法律手段实现政府计划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济,以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

与此同时,为了协调计划调节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的关系,发挥各种调节手段的综合力量,制定一部统领包括《计划法》在内的所有宏观经济调控单项法律的《宏观调控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宏观调控法》是确认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法律地位的需要

宏观经济政策建议范文4

因之对会议的种种猜测甚至影响到股市的涨跌。近五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一周,沪指随之“三涨两跌”。

《财经》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决策层对明年经济的指标设定和宏调方向定调面临诸多争议和分歧。“稳增长、抑通胀、开新局” 是2011年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但各部委在其先后顺序上观点。

有部门认为明年经济充满变数,须首先保增长;有部门则认为“抑通胀”才是明年的当务之急;亦有观点认为2011年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首先应着力“调结构”。“目前各方口径仍在协调之中,最大的难点是经济指标的敲定。”一位接近政策决策的人士表示。

有消息称,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完成关键性筹备,即三大起草组的“三组会稿”已经上交,这意味着相关会议文件已提交给最高领导层审阅修改,会议文件筹备基本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有两份文件,即中共中央总书记讲话起草小组、国务院总理讲话起草小组。按惯例,讲话起草由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牵头,讲话起草由国务院研究室牵头。第三份是明年经济工作定调稿,即明年政府工作报告初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任若恩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往往只管半年,在全球流动性泛滥以及多重政策目标的挟制下,经济周期越来越短,宏观政策需要相机抉择。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恐怕仅仅是破题和求解的开始,而远非得到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那么容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指出。

宏调酝酿转向

在会议召开前夕,官方与民间等机构的经济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密集出炉,并通过各种途径递交决策层。

“应对通胀压力和抑制高物价,已经成为当前乃至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教授告诉《财经》记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4.4%,创两年来的新高,全年CPI上涨将超过3%的既定目标。

接近权威机构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主基调很可能类似1998年那样实行“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搭配。这意味着,在财政政策上不会急刹车,较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仍然会继续,基础设施和产业领域的局部热潮不会立即中断,而区别仅在于,针对民生领域的政府支出,可能比此前数年会略有增加。

从中央近期有关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来看,政府投资主导并试图带动民间投资于这些竞争性的新兴产业,或是明年在投资领域的重要着力点。相应的财政安排,特别是地方招商引资和产业扶持政策,应有配套举措,最终的结果应是投资继续较快增长。

在货币政策上,多数人认为变化将不可避免。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判断,2011年GDP增速9%左右,通货膨胀率将在4%-5%之间,但考虑到保增长需要和信贷惯性,货币政策并不会“急刹车”,稳中偏紧的政策取向几成定局。这有别于12年前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采取的名义稳健、实质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10月19日到11月19日,一月之内,央行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实际上已表明,适度收紧信贷的变奏已经拉开。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了一份长达260页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执笔人刘元春教授告诉《财经》记者,2011年将是流动性回收之年,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中国经济泡沫的蔓延和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扬进行治理。

为此,他建议货币政策应当中性定位、稳健操作,即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不超过17%,考虑到信贷惯性,2011年新增信贷维持在7万亿-7.5万亿元之间。同时,他建议中央银行上调150个-200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并适度加息。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对《财经》记者表示,“明年货币政策将趋于中性偏紧。”他认为,具体用“适度”还是“从紧”只是表述的问题,央行已经开始收紧了,明年估计货币供应量增长在15%-16%之间。

事实上,政府相关部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夕亦传递出政策转向的信号。11月15日和29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两次以“教授”身份发表署名文章,呼吁货币政策应适时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类似的“准官方”表态被认为是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热,人们普遍认为央行期望以此来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

《财经》记者接触到的官学两界人士亦普遍预期,相较于货币政策调整,财政政策有望保持积极格调不变,但财政政策调整空间较大,例如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减少对“铁公基”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支农资金,以及对低收入群体补贴等。近期食品等物价上涨较快,动用地方财政补贴低收入人群的做法,在一些省份和大城市已开始实施,这被视为是积极的变化。

部分官学两界人士认为,应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应在框架不变的同时,大力促进结构优化,为应对依然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准备预案。

“财政应该如何转向呢?既然通胀压不下来,就应给中低收入人群补贴,建立财政补贴与物价挂钩的机制,通过转移支付消化物价上涨,消除对低收入群体的损害。”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

不过,对于此前学界、媒体热议的“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搭配,王建则不表认同。在他看来,“货币保增长,财政保稳定”,央行应承认通胀这个结果,来投放需要的流动资金,避免胖人穿瘦衣的窘境。

调控尺度分歧

在控制通胀问题上,目前官学两界已形成共识,但对通胀的程度判断,以及宏观政策的抉择顺序仍存在争议。

物价的普遍且持续上涨被定义为通货膨胀,对于当前的通胀成因和类型,社会各界看法不一,但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派。一派依据弗里德曼理论认为通胀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央行发行货币太多,推动价格上涨;另一派认为这是成本推动型通胀,主要是因为多种要素成本上升造成的。

辜胜阻倾向认为这是“内外夹击”的多因综合症,货币超发、成本上升、国际输入、游资炒作、通胀预期和自然灾害“六把火”烧热了通胀上升的管道。

王建在剖析本轮通胀成因后表示,食品价格上涨是2010年通胀的主要推动力,2011年将有两个新因素(即工资增长和输入性通胀)加入,通胀压力更大。“今年一个因素就把通胀推高到4.4%,那2011年三个因素在推,通胀会更严重,明年会在5%左右。”

对于2011年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受访的官学两界人士看法不一,多数认为将在4%-5%之间徘徊,渣打银行研究报告则认为将达到5.5%,存在恶性通胀的危险。

而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贺铿教授对《财经》记者提醒说,对于当前的通胀不必过于恐慌,是流通领域的投机炒作提升了通胀预期,令9月以来的物价上涨呈加速趋势。

多位受访者指出,对于决策部门而言,除了理性看待、治理通胀外,更应关注经济增长率下降之隐忧。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投资,已经出现放缓迹象,虽然今年前十个月投资增长24.4%,这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功不可没,需特别注意的是9月后,房地产新开工项目数量急速下滑,这将拖拽2011年投资增速下滑。支撑经济增长的另一大动力――出口也将回落。

刘元春亦认同抑制通胀、流通性回收、房地产政策调整将成为主导中国宏观经济下行的力量,但他同时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规划、民生工程、收入倍增计划等上行力量将对下行力量对冲,总体运行将相对平稳。预计2010年全年GDP增速将达到10.1%,2011年将回落至9.6%。

对宏观经济运行走势研判的分歧,导致宏调收紧力度的拿捏难题。

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透露,最简单的货币供应的控制方法是M2的增幅等于GDP的增幅加CPI增幅,在此基础上再放大1个-2个百分点。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央行基本上是按照放大2个-3个百分点来控制货币。但是2008年三季度-2010年三季度,增幅超过9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远远超过GDP增速和CPI增速之和,流动性过于充裕,加大了国内通胀压力。

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是7.5万亿元,但此一额度今年前十个月已完成92%,一些市场人士因此预计,今年实际新增人民币贷款会达到8.5万亿元左右。不过央行有关人士近日的表态显示,全年的新增信贷规模应当会控制在7.8万亿元以内,即只比年初目标超出300亿元。此举也是为了控制今年的基数,避免明年信贷规模难以压缩。

不过经济界人士的共识是,接下来压缩新增贷款规模将成为宏调题中应有之义,学界不少人士担心的是,“收手过紧”可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打击。上证综指11月底至12月初连续大幅下挫,分析师们认为,这是市场对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深表担忧的体现。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官学两界人士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之年,需要较高的资本投入来支撑。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4万亿元催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过度收缩流动性,势必带来较大风险。“急刹车”可能危及经济增长,导致按下通胀之“葫芦”的同时却浮起了通缩之“瓢”。

那么如何进行稳健操作?

199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1999年开始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此后这一政策取向一直延续到2006年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1983年履行央行职能以来,执行时间最长的货币政策取向。

直到2007年中,这一政策取向才被终结,央行决定开始执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年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形势骤变,保增长成为首要任务,货币政策再度面临调整。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至今年底已实施两年有余。

宏观经济政策建议范文5

从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中国经济走势,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国宏观经济将保持又快又好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将从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社会主义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宏观调控将继续加强和改善

宏观调控明年是不是要结束,是一个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不乏各种议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说明了两点:_是从力度上讲,宏观调控是要加强的;二是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情况和问题,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会有所不同.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说,当前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基础还不牢固。他特别提醒,各方面期盼土地管理等有关政策松动的呼声比较强烈,而且投资的摊子已经铺开,运行的惯性很大。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反弹。如果不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就可能出现反复,我们的困难会更多,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电厂在建规模迅猛增长。不少经济学家开始担忧,电力有可能在﹁段时间后重现过剩的局面。经济专家刘树成说,电力项目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显示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要和紧迫。中央提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体现了对形势的冷静分析和全面把握。

有专家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自始至终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两者不可或缺。只有正确处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才能使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一些地方的宏观调控中,确实存在着‘一刀切’‘行政化’的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很有针对性。”西部地区的一位地方干部说。

人们注意到,在宏观调控政策中,变化最大的是财政政策。实施近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稳健的财政政策全新登场。这种变化,既是因为现在的经济形势与7年前大不相同,也体现了更多地发挥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原则。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些精神中,我们可以看到,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市场经济的原则,也将更加管用、有效。

“三农”: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04年的“三农”,无疑是经济发展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年终岁尾,有人担心,“三农”亮点会不会是昙花一现?一些农民也有顾虑:明年粮价会不会落下来,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是不是会变?

有关专家指出,当前,粮食虽然增产,但供求缺口没有改变;粮价恢复性上涨,但种粮比较效益低状况没有改变;农民收入增速加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改变。巩固目前来之不易好形势,必须继续加强“三农”的扶持政策。

“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年农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农村面貌变化不大。扶持政策只能暂时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上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全国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明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强,还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指向十分清晰,在力度不断加强的政策支持下,明年的“三农”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节约: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经济速度慢了不行,影响各项事业发展和上千万人口的就业;快了也不行,煤电油运紧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难以为继。在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调整结构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为43%;人均原油储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仅为11%。我国也是一个资源使用浪费比较严重的国家,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以土地为例,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去年一年占补平衡后,还净损失耕地3806万亩。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说,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继续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工业化,我国的资源需求量将接近世界其他国家资源消费量的总和,这是难以想象也难以为继的。

据有关单位研究,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3亿吨标准煤,这相当于去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近18%。新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对“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工作做了明确的部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任马凯还表示,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节约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大措施,也是老百姓希望看到的。

改革:贯穿2005年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

“着力推进改革,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些权威部门的专家预言,2005年将是一个改革年。

李德水说,2004年宏观经济暴露出来的问题,比如投资盲目扩张、能源紧张、增长效率较低等,都与体制性机制性弊端有关。中央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专家认为,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后,需要抓紧修订完善配套措施,重点是明确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权限及规范各自的投资行为,促进社会投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

新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组织框架初步建立,下一步需要加快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落实国有资产经济责任的业绩考核等相关制度、加强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工作,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系列改革将有助于从根本上逐步消除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因素,走出忽冷忽热的经济增长怪圈,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2005年,不断深化的改革,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带动全局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之处,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强行征地拆迁、收入差距过大、部分群体就业困难等等,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列为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引人关注。有专家评价指出,这一新提法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和基础,和谐社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两者相互促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的部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关键词:“就业”、“社会保障”、“分配”、“社会事业”。

拿就业来说,尽管今年前10个月就新增就业岗位840万个,但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把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把政策效应进一步放大,让更多的人找到工作岗位。

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并将在资金上予以具体支持。

城乡、地区、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不协调的一个重要表现。这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此明确提出,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有专家建议,在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同时,应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加大对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建议范文6

报告还预计,今年三大产业、三大需求增速同时回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11.8%、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净出口分别名义增长25.1%、19.0%和下降34亿美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2008年我国GDP增速回落并非短期性的临时性调整,而是步入周期下行区间的开始,中国经济很可能重蹈以往下行区间的调整模式――“短期小幅回落引领中期加速性衰退”。

针对中国经济将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通胀压力抬头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研所在《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中给出了实施中期统筹、实施灵活的价格管理措施等三项建议。

第一,本次世界经济放缓、通胀抬头并不单纯是次贷危机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短期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表现,我国将在中期范围内面临外部环境恶化的挑战,建议决策部门从中期角度进行相应统筹,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全面调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战略定位和工具选择。

第二,建议2008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其中财政政策可以考虑采取中性、积极操作的定位,改变年初从紧的政策取向,适度扩大支出规模;货币政策则继续坚持以数量型格局调整为主的策略,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启用要根据国际利率的变动以及世界汇率结构性调整状况进行相机决策。

第三,传统的价格治理模式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解除通胀压力的威胁。建议决策部门在加大国际协调、对商品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必要干预的基础上,展开国内结构性价格上涨的治理。目前的价格上涨存在一定合理性、国际性和多元性因素,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无法对目前的价格上涨带来直接效果,建议决策部门将货币政策的紧缩定位在预期引导的作用上,不宜进行持续紧缩。

相关链接:专家视点

李稻葵:防止资金倒流把好“外流关”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表示,近期特别是奥运会举办前后我国应当密切关注资金的反向流动,资金倒流一旦形成其影响将远高过大量热钱涌入。他认为应当把住资金的“外流关”,并控制热钱的进一步涌入。

他认为,目前我国境内聚集了相当规模的热钱,热钱涌入会造成短期资产价格和产品价格的上升,但“热钱涌入以后还要会考虑怎么出去”,一旦形成大规模资金倒流,对资本市场和国家经济带来的影响都将较大。

李稻葵建议,当前尤其是奥运会举办前后应当密切关注资金的反向流动,把住资金的“外流关”,一方面防止出现大规模资金倒流;另一方面通过“严出”达到“少进”的目的。

范剑平:没必要对经济预期感到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