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质量发展总结范例6篇

社区高质量发展总结

社区高质量发展总结范文1

工作计划及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年4月---年5月)。

1.街道及各社区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召开动员会议,明确工作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并大力宣传质量振兴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为我街道开展质量兴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各社区辖区各相关单位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面安排部署质量振兴各项工作,按照街道《工作方案》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各部门、相关企业根据《工作方案》有效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工作计划和总体工作目标,确保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5月---年8月)。

1.各社区及辖区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市、区政府关于质量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据本实施方案,开展产品质量整治及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及安全监管工作,及时将开展工作情况报街道进行登记备案。

2.组织街道社区协管员、信息员、监督员学习相关职责、法律法规,交流工作经验和做法,有效推进我街道的质量振兴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推进(年9月---年12月)。

各社区对照工作目标认真做好本辖区质量振兴工作的总结,总结经验,巩固工作成果,扎实推进质量振兴工作于每年11月底以书面材料报街道产品质量监管办公室。开展自查,并做好准备工作,迎接区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街道和各社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加强领导,确保质量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机制保障。一是建立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制定考核办法,落实半年督查和年终考核。配合质监城关分局、区建设局、区商务局、区环保局做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振兴工作。二是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防患于未然,力争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三是建立问责机制,对工作开展不利,目标任务落实不到位,甚至造成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并追究责任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四是由街道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各社区质量振兴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解决方法。

(三)宣传保障。各社区要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宣传质量振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社区及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产品质量振兴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各单位主要领导是质量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抓好本单位、本部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2.精心策划,积极推进。各社区及相关单位要按照市、区相关要求及本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按照各自的职责,认真制订工作方案,把质量振兴工作与建立落实质量责任制结合起来,与整顿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结合起来,与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及落实打假工作责任制结合起来,促进本辖区质量振兴工作全面提升。

社区高质量发展总结范文2

一、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年初,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年活动动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重点的工作任务,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泰山区“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列入今年的实事项目后,区卫生局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区委区政府为民所办实事项目,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实行局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两次召开全区社区卫生工作现场观摩调度会议,推动和促进了实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二是强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水平有新提高。今年以来,先后投资1830万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配套改貌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4个,已有13处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考核被授予“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达到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服务规范的“全省一流”标准。②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受益率和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开展了社区居民健康查体,健康调查和随访服务全面开展。③社区卫生助理员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全区所有社区卫生助理员已经全部经培训后上岗,制定了社区卫生助理员职责,完善了考核评价标准,对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④加强了人员培训。举办全区全科医学培训班5期,举办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1期,由大医院专家对全区社区卫生人员进行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⑤ “健康教育进社区”和“大医院进社区”落到实处。组织由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31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组织41位大医院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坐诊、健康咨询活动3300余人次,深受社区居民欢迎。⑥全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建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终端的微机网络管理系统,并召开了全区“卫生信息化管理”现场会议。

今年以来,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副局长吴刚、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社区卫生处副处长刘利群、副省长王随莲、卫生厅长包文辉、副厅长仇冰玉、省财政厅副厅长阮凤英、省中医管理局局长于淑芳、市长李洪峰、副市长徐恩虎等领导先后到我区视察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仍保持100%,参合农民为14.34万人,参合率达到了98.5%,共计报销医药费953.51万元 。

1 2 3

区卫生局卫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012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

妇幼卫生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2年创建卫生村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卫生工作总结

上墩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红鹰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返回 卫生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卫生事业发展步伐滞后。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医院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加大。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医疗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区直和处镇公立医疗机构规模受限、房屋陈旧、设备技术落后,个别村、社区没有集体举办的卫生站所,难以担负起公共卫生职责,部分偏远落后农村卫生所房屋破旧、设施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人才、服务和环境条件方面加快改善,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二是社区卫生经费仍显不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十分普遍,资金缺乏困扰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如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都是公益性无经济效益的工作,盈利的空间相对较小。虽然区财政、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设施方面的给予扶持,但比起实际需要的社区卫生经费投入还有一些差距。

三是卫生人才匮乏。引进人才的机制不活、政策不优惠,真正的人才难以入编和兑现工资,导致卫生人才、尤其是高层卫生技术人才引进难,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乡镇卫生院近几年来,基本没有安排分配本科毕业生。 区卫生局卫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012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

妇幼卫生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2年创建卫生村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卫生工作总结

上墩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红鹰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返回 卫生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四是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中医药综合开发与应用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是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日愈繁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控制日愈关注,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日愈繁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六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食品卫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多数中小餐饮单位卫生条件差,消毒设施不全,消毒措施不落实。无证经营现象仍然存在。食源性疾患和食物中毒仍是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职业卫生隐患仍然存在,防控工作难度很大。

三、2012年工作思路、重点和措施

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工程为突破,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推进中医事业发展和科技兴医战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抓好卫生民生工程。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民生工程作为卫生部门的头等大事,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实行卫生民生工程目标管理,加强督导,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落实任务,确保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三大卫生民生工程任务。

(二)不断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省级重点联系城市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创新提升活动”,在社区卫生规划、筹资与补偿机制、运行机制、绩效考核、人才吸引、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年内新建财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生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开展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30个。实行“中心管站”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健康教育进社区、慢病防治进社区、妇幼保健进社区、残疾人康复进社区、计划生育指导进社区、信息技术进社区的“六进社区”服务模式。开展社区居民免费健康查体,60岁以上老年人查体率达到95%。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开展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大力开展“专家进社区”、“卫生职能进社区”及“中医药进社区”活动。年内创建为部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三)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提高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服务制度和管理规范,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新农合信息微机网络管理,推行统一药品价格制度和单病种限价收费规定,不断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人口覆盖率99.8%。

(四)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进一步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二期项目”。抓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和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预警预测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传播。

(五)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执法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在全省、全市率先实行卫生监督力量下沉到处镇、到农村,完善农村卫生监管网络,强化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强监督监测实验室装备,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和卫生全行业监管,建立食品卫生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大力促进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

(六)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处镇卫生机构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处镇卫生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处镇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大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力度,年内进行省庄镇卫生院改扩建,规划新建村卫生所28处。大力开展星级卫生所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卫生所达到15个。继续开展基层药品统一采购供应,集中采购供应达100%。完善镇(处)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七)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实施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和婴幼儿系统保健“三期保健”,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八)加强中医和科技兴医工作。认真做好“部级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大力加强治未病中心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进社区活动”。积极筹建泰山区中医预防保健医院,年内开展“全省首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建设项目”。继续推进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和中医“进农村、进社区”战略,大力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中医机构内涵建设和专科专病建设。加快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加快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强力推进全区科技兴医工作,年内创建成“全市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九)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服务、创新、争先”型行业活动;树立行业典型,积极开展“人民的好医生”、“十佳医务工作者”等评选表彰活动,以先进典型带动全行业作风的转变;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保持“市级文明机关”称号,行评位居前列。区卫生局卫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012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

妇幼卫生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2年创建卫生村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卫生工作总结

上墩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社区高质量发展总结范文3

关键词:区域 人力资源 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日益显著,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最重要的财富基础,也成为影响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我国拥有世界上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源。全面开发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和持续增长。天津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北部的渤海湾,是我国直辖市之一,是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2006年滨海新区发展被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后,曾在经济上一度落后于其他城市的天津在经济上高速发展,但经济优势依然不明显。特别是在人力资源方面,天津与其他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劣势,科学评价天津市人力资源发展现状,针对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对天津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李家祥,2009)。

研究目的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区域人力资源水平评价体系标准和评分方法的基础上,以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为依据,构建以人力资源素质、教育培训发展和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实际状况,改变以往指标选取片面、代表性不足和数据可比性差的问题;其次,通过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天津市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提供可行性建议,为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供给和保障。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于人力资源水平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为本文开展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人力资源”是由彼得德鲁克(Peter Ducker)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引入的。郑绍濂(1995)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对人力资源进行界定,他认为: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综合。这一观点在国内宏观人力资源问题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综合各方观点,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区域或组织中所拥有的能够被利用,而且对经济社会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其中体力和脑力包括人的基础素质、能力以及技能。

本文中区域是指以省市为划分标准的地区范围;水平指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人力资源水平强调的是人力资源在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评价指对人或事物所评定的价值;指标是复杂事件和系统的信号或标志,它们是指示系统特征或事件发生的信息集。人力资源水平指标用来全面反映区域人力资源的总体状况和基本特质,便于对不同区域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二)人力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人力资源发展的定义还存在多维性和模糊性,对于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也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沃尔什在1935年首次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成本估算。赫曼森在1964年提出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式以计算人力资源价值;弗兰霍尔茨(Flamhohz)在1971年提出评估人力资源价值的新模型:随机报偿价值模型。对于区域整体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的评估方法,开始尝试用一些变量来人力资源;罗默(1989)采用成人识字率数据,把生产要素做了进一步扩充,除纳入以平均教育年限来衡量的人力资源外,还加入了用专利来衡量的新思想;卢卡斯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人力资源;巴罗(Barron,R.J.,1991)用2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来衡量。

国内人力资源评价研究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沈坤荣、耿强(2001)在数据处理上采用面板数据,使用似不相关回归(SUR)方法进行检验;徐现祥、舒元(2005)采用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人力资源存量的研究;蔡舫、都阳(2000)用人口识字率表示出是人力资源存量。

由于指标的选取、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计算方法的运用各不相同并有所偏重,以上研究不能完全解释人力资源发展水平、人力资源存量与增量以及人力资源投入及产出的具体关系。在评价过程中,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过于繁琐,操作性不强,以致无法普及,难以理解并有效利用。克服以上问题,就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

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及方法

构建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确立明确的原则并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才能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

(一)原则

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原则。区域人力资源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对评价对象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合理描述。定性评价采取经验判断与观察的方法, 其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定量评价采用量化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带有局限性,评判不容易深入。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达到全面的评价效果。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从我国国情和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出发, 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指标含义明确。评价体系设计的过简、过繁都会造成评价流于形式,无法达到评价的目的。

动态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相关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各个评价因子所发挥的作用会增强或减弱。评价体系应遵循动态性原则,伴随社会、经济、技术等变化作相应调整,以真实地反映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

(二)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评价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运算。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AHP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综合评价法。综合评分法是先分别按不同指标的评价标准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然后采用加权相加,求得总分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科学、量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引入权值的概念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利于发挥评价指标专家的作用。该方法适用于评价指标无法用统一的量纲进行定量分析的场合,而用无量纲的分数进行综合评价。

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水平、教育和培训发展综合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将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级,即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水平、教育和培训发展综合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列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三级指标则是最终的细化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二)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水平、教育和培训发展综合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三个维度之间是互为因果、相互支持并相互影响的。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必然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使教育和培训能够更具科学化和实践性;教育和培训发展综合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水平。三者形成了闭合的因果链,共同体现了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总体水平。

(三)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具体指标的内涵

科学合理反映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具体指标的选取和界定。“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水平”分别由6岁以上受教育程度、16-59岁人口比例两项指标构成,以表征区域文化素质结构和劳动年龄内人口比例;“教育培训发展综合水平”分别由教育经费支出比率、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在校大学生数、专利申请受理数、城乡总体就业比例、职业介绍机构数量构成,分别表征教育发展综合水平、教育经费投入、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科技贡献水平和培训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维度的指标分别由人均GDP、第三产业贡献率、人类发展指数和城镇人均消费支出构成,分别表征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社会生产率基本状况。

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

本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天津统计年鉴2009》、《2008年/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等数据为基础,选取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区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对于相关省市的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所得数据见表2。

以天津市第三产业贡献率的指标为例。第三产业贡献率=区域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区域生产总值=2410.73÷6354.38=

0.379所以,天津市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7.9%。以此类推,计算得出其他省市的相关指标。

(一)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处理和数据的归一化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实现指标体系的权重设定,首先计算出第一层指标的权重,再确定第二层指标的层级中间权重和最终权重,进而得出第三层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人力资源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部权重(见表3)。

由于数据的单位和数量级不统一,对各省市进行指标之间的相互比较很困难。本文通过对各指标数据的无量钢化将各指标变为能够直接进行比较的0-1的范围内,既方便将指标按其所占权重进行计算各项指标的得分,又使得各省市之间可以进行直观的比较。对指标数据的无量钢化采用的是将各指标变量值减去最小值后除以全距得出。全距是指该指标下的变量值组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使变量值的范围在0-1之间。

(二)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综合运算结果

确定区域人力资源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并对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将各个层级的归一化的指标变量值与其所占权重相乘以后,就得出8省市的人力资源水平评价体系的最后得分(见表4)。

(三)结果的比较分析

根据表4中各省市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总得分,依次排序为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天津、山东、重庆。天津市在沿海省份中相对比较落后。与其他省市的综合比较,可以看出天津市在人力资源发展方面并无太大优势,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天津人力资源发展的实际,可以看出以下方面:

天津市人力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前景乐观。天津市在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水平方面的排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说明天津市在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方面占有相对优势地位,发展潜力和空间都比较大。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综合反映出天津市在人力资源的潜力巨大,具有比较大的挖掘空间。

天津市在教育和培训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天津市在教育和培训发展水平维度仅排在8省市中的第六名,存在明显的劣势,不利于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难以实现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向生产力的转换。其中,每十万学生中拥有大学生数量上天津市仅次于北京,表明天津在高校学生数量和学生质量方面有很大优势,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努力培养更多适用人才;在职业介绍机构和城乡就业比例方面均排在8省市的最后一名,表明天津在就业方面仍需下大力气,采取积极有效政策推动就业。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优势比较明显。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排在第三名,相对优势比较明显。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京津唐腹地的产业优势,有力地促进天津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体现在指标体系中的人均GDP和人类发展指数上;但在第三产业贡献率和城镇人均消费支出两个指标上却落后于其他省份,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结论及建议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实证研究,全面客观评价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状况,以实现对天津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现状的充分了解,并为天津人力资源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天津市人力资源发展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一)加大教育和培训投入,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天津应当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加大教育和培训投入,形成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全民受教育比例;强化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增强劳动力的生产力转换效率,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全面提高天津市人力资源实力。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动城乡就业工作

天津应当以滨海新区的开发为契机,完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职业机构,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和再就业工作;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扩大覆盖和不断完善,实现对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开发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对科研开发和专利研究的奖励和支持力度。

(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天津市的发展要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结合天津的实际,以技术进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解决就业问题,保持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由于研究时间和笔者自身研究水平有限,本文中的某些问题尚待深入研究,如指标设计和选取是否科学合理、样本数据数量不够充足等,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修正。笔者期待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深入,以期形成区域人力资源水平评价的有效探索。

参考文献

1.肖鸣政.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光红,杨晨.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

3.文魁,谭永生.试论我国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2)

社区高质量发展总结范文4

关 键 词: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6-0034-04

体育事业要时刻抓住民生,推动体育发展向关注普通民众、服务基层、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区健身文化服务体系方向转轨[1]。随着“十二五”期间《全民健身计划条例》、《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进一步实施,群众体育得到较大发展,截止到2012年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已经达到14 566人。但受吉林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与社区体育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问题,对推动“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全民健身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与社区体育发展需要不协调

1)指导员数量与总需求不匹配。

截止到2012年6月,吉林省共有各级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14 566名,其中部级205名、一级2 165名、二级6 364名、三级5 832名,按吉林省全省2 700万人口计算,全省平均每1 00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是0.54名。国家体育总局2011年4月7日下发的53号文件《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城市达到每1 000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农村达到每2 000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全国每1 00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0.72人[2]。从数据来看,吉林省距离全国平均水平仍有0.18人的较大差距。

2)各地指导员数量比不合理。

从表1可见,长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8 549人按长春市2010年人口767万计算,每1 000人平均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为1.11人;其次是白山(人口130万)0.93人、延边(人口227万)0.48人、松原(人口288万)0.35人、白城(203万)0.26人、吉林(人口441万)0.26人、辽源(118万)0.24人;而通化(人口233万)0.21人、长白山(人口15万)0.11人、四平(人口339万)0.09人。可见,吉林省3个不同发展层次的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均数量差别较大,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

3)城乡指导员数量比值严重失衡。

由表2可见,吉林省各地市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差别很大,长春、辽源、延边、长白山4市城乡数量比达到10.0以上,最高是辽源市达到21.2,即每20名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才有1名农村指导员;其他市地比值也在3.0以上,只有松原市的是2.2。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是,城市1 000人1名指导员,农村2 000人1名指导员,即城乡数量比2.0,全省平均城乡数量比值是7.0,可见吉林省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比远大于国家规划要求。吉林省又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约1 400万,占全省总人口数52%,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是1 811人,如果按农村总人口作为基数比较,每2 000名农村人口只有社会体育指导员0.26人,与“十二五国家规划”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吉林省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存在明显不平衡,与需求不匹配现象。

1.2 社会体育指导员质量与社区体育发展需要不协调

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要优化。部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比例有较大提高,分别达到3%、10%;经常从事指导工作的比例从60%提高到70%,文化和年龄结构有所改善;地区和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从表1可见,目前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部级205人,一级2 165人,两级别数量占指导员总数量的1.45%、15.16%;另据调查,吉林省经常从事指导工作的社会会体育指导员比例不到50%。通过与国家要求的比例比较,吉林省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偏少,优质指导资源不足,同时指导率也偏低,不能满足各阶层健身人群的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存在优质资源供需不和谐现象[3-4]。

从表1可见,吉林省高级、一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等级比例为1︰11︰31;长春、吉林、四平、通化、辽源、松原、白城、延边、白山等级比例分别为1︰12︰45、1︰7︰22、1︰3︰5、0︰1:1、1︰6︰7、1︰9︰17、1︰9︰14、1︰7︰22、1︰12︰32,可以看出吉林省各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比例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各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各级别数量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吉林省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5人,其中城市200人,占97.6%,农村5人,只占2.4%;全省10个地市州中有7个没有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 165人,其中城市1 883人,占87.0%,农村282人,只占13.0%;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 364人,其中城市5 604人,占88.1%,农村760人,只占11.9%;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是5 832人,其中城市5 068人,占95.9%,农村764人,只占13.1%。一级、二级、三级指导员是负责农村社区体育指导工作的普及型人才,数量同样明显低于城市数量。由此可见,吉林省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质量差别过大,存在明显的城乡不配套,与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需求不和谐。

2 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因素

2.1 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滞后

2012年吉林省国民生产总值(GDP)11 937.82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22位,经济规模处于中下游水平。经济是基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决定地区社会、文化、体育事业发展速度。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投入,由于经济总体规模不高,保发展的各项建设事业投资比重又较多,由此投向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上的资金毕竟有限,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受到制约。而另一方面,2012年真实标志人民生活水平的人均GDP吉林省有了突破性提高,达到4.3万元,位列较靠前,处于全国第11位,标志着吉林省国民对文化健身等服务事业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因此,一方面要从民生的高度逐步满足社区体育发展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规模;另一方面还要使有效的资金保重点建设,推进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加快发展是核心问题,是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地区发展不均衡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发展条件最好,所以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最多、指导效果高、群众体育开展良好;吉林、松原、白山、辽源以及延边自治州是吉林省经济、文化、交通以及人文环境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较多、指导效果较好、群众体育开展也较好;而通化、白城及长白山管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属于经济、文化、交通欠发达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与管理机构不够完善,所以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较少、效率较低、群众体育开展欠佳。由此可见,全省各地区不同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发展不平衡,出现不同层次,制约全省均衡发展。这说明各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发展工作要克服各种不利条件,进一步加快发展,以尽快缩小地区间差距。

2.3 城乡发展不平衡

据吉林省统计局2011年数据,全省农业产值是1 214.8亿元,占全省GDP的12.1%。但是,吉林省全省农村人口占一半,无论农村的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与城市都存在巨大差距。另外农村的教育、交通、文化、信息等各项事业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因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的直接原因,农村的社区体育工作乃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工作明显落后于城市,无论是指导员的总体数量的提高还是质量的提升,城乡发展存在巨大差距。城乡发展存在的剪刀差,严重制约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合理的协调的发展。

2.4 现有指导员数量、结构层次不合理

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情况是:总体数量偏少,各地市数量差异较大,城乡比例不合理,总体上难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社区健身人群的要求。同时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各等级比例也不协调,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各等级比例为1︰11︰31︰28。从等级结构来看,部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较低,即高级别指导员偏少,三级基数较小,这种人才结构将会影响整个队伍知识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同时也说明吉林省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级别的晋升工作以及升级培训发展工作重视不够。另外,根据吉林省体育总会提供的数据,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数是5 333人,占总数的63.4%,本科以上3 250人占总人数的35.9%,本科以上高学历指导员比例较低,高学历偏少,本科学历的具有体育专业背景的不到5%,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健身人群的高质量辅导的需要。同时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在45岁以上的有8 215人,占总人数的56.4%,比例较大,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本身偏少、劳动强度较大、年龄偏大,体能精力难以支撑庞大的健身人群的需求。

3 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对策

3.1 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建设,促进社区体育健康发展

1)强化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

吉林省社区体育发展工作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明显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的影响,出现城乡两极分化现象,这与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不符的。根据转型时期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策略是当务之急,也是尽快缩小城乡地区间差距,构建和谐小康社会所需[5]。针对农村经济、社区文化特点,改革培训课程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和培训方法,以往都是基层派学员到相应的体育院校培养,现在可以组织相应培训专家教师走向基层、走向村镇,直接深入基层社区,仿效“三下乡”活动的形式,组织“体育文化”下乡,了解社区健身条件以及居民的实际需要,进行现场培训指导,这样可以使培训更有针对性,避免培训内容与实践不接轨。

2)创新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

首先,要扩大各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调动各方力量,积极争取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宣传、组织等工作;争取各地体育大专院校以及各种形式的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的支持,加大培训力度;可以大规模集中培训,也可以小范围、单项目多点式的训练;另外还要加强各地市间横向联系,先进地区带动后进地区,为后进地区培训更多指导员。其次,要重视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各地区要加强培训的力度,调适各级别指导员数量比例的不和谐,既要做好中等级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普及工作,又要抓好高级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级别晋升和业务提高工作,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不同阶层的不同需求。

3)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上,要不断加快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双轨发展的步伐,理顺利益关系,稳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全面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发挥社团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形式的体育文化需求。另外,要充分发挥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作用,以社区体育活动场所作为实习基地,通过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为构建和谐社区发挥作用[5-6]。

3.2 多渠道筹集资金,引进产业经营体制

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解决发展中的“瓶颈”就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争取体育专职部门的资金支持基础上,向社会筹集资金,包括争取体育公益金,开展体育经营活动,提供体育有偿服务、拉赞助等形式获得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支持,具体的合作也可以引入俱乐部经营机制,扶持发展相关健身产业,带动社区体育的硬件(体育场地设备等)、软件(锻炼方法、人文环境、组织形式、活动形式等)的建设。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体育的造血功能,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7]。

3.3 创新工作方法,构建健身文化服务体系

“十”提出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化极大丰富而且还是环境建设优美的富裕文明的现代社会。其中心就是关注民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当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活动圈,作为基层群众体育工作部门首要任务是要完善文体组织机构,设专门的社区体育管理人员以及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机构,加强组织建设,主动与文化体制改革接轨,不断加强和完善体育管理,分析各阶层民众的不同需求,积极盘活现有体育资源条件,创造公益福利健身、付费健身、社团俱乐部活动等多种社区体育活动的形式,打造不同形式的健身文化活动圈,初步形成满足体育民生需求的“健身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十报告文件起草组. 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0.

[2]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实施指导手册[S].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3] 宋丽维. 和谐社会导向的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08,30(2):13-15.

[4] 王慧文,黄晓灵. 社会体育指导员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J]. 科教导刊,2011(1):219.

[5] 赵灵峰.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发展路径[J]. 体育学刊,2010,17(3):29-32.

社区高质量发展总结范文5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 社会工作 介入 满意度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空间结构、城乡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正在并将进一步发生深刻的结构变化,传统模式的城乡基层机制已经不能驾驭日益复杂的经济主体和利益关系。新型社区建设应运而生,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可以看出目前在新型社区治理方面主要有如下内容:第一,多方面引导社区发展。在新型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既注重调动社区内部的力量,充分发挥社区个体以及各种社区组织的积极作用,又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扶持农业和新型社区的发展,充分发挥民间组织、非营利机构和志愿团体在新型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第二,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决策,既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缓解了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提升了农民的参政能力;第三,着重从制度、政策方面进行社区治理。全国新农村治理影响力持续扩展的保障,来自于多元社会主体共同的社区参与力度和权责相称的结构,有效地回应和满足公共需求与公共利益诉求,并将法治化、公共财政支持、监督机制完善等作为有力后盾。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内容仍然存在盲点和弱项。因此,需要以实现和谐发展目标为立足点,以社会工作介入新型社区组织服务质量与满意度调查分析为突破点,以提出有效运行机制为关注点,进一步探索新型社区治理。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质量与满意度调查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质量与满意度调查。为了对成都市新型社区服务质量状况做详细的了解,调查小组在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对所有社区人员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街、新军、正因、桂湖东路、西北、静安社区六个社区;然后再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社区随机抽查50份问卷,每个小组总共调查300份问卷。发放问卷共3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达97.33%;个案访谈40人。对于收集的资料,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

首先,介绍下我们所调查的292名居民的基本情况:超过45%的为男性,女性的比例不超过55%;已婚比例超过76%,占调查的绝大多数;初中以上学历达到89%,被调查者文化水平较高;居住时间五年以上的居民超过54%,被调查者在所调查社区居住时间较长。

其次,从社区社工介入的基本服务方面来看,统计结果显示:在被调查者中37%的居民对社区基本服务持满意态度,持不满意态度的有13%,居民持满意态度的多于不满意的;其中对医疗卫生持满意态度的超过27%,而不满意的居民不足18%,居民持满意态度的多于不满意的;对便民设施满意超过30%,持不满意的不超过20%,居民持满意态度的多于不满意的;对环境卫生满意的超过34%,而不满意的居民不足18%,居民持满意态度的多于不满意的。

第三,社区环境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在社区的环境状况方面,社区各种噪音及环境污染方面的控制及管理情况,持满意态度不足23%,而表示不满意的超过35%,对社区不满意的人数比满意的人数多。

第四,社区安全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在社区的安全状况方面,对车辆停放及管理满意的居民不足25%,而持不满意态度的居民超过27%,居民对车辆停放及管理不满意的人数比满意的人数多;对警务室工作满意的居民超过29%,而持不满意态度的居民不足22%,居民对警务室的满意程度比不满意度高;对治安防护措施满意的居民超过30%,而持不满意态度的不足23%,居民对治安防护措施满意度比不满意度高。

第五,社区文体教育活动。统计结果显示:在社区社工介入的文体教育活动方面,对社区文体活动内容和方式满意的居民不足24%,而持不满意态度的接近25%,对此项不满意的居民略多于满意的居民。

第六,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在社区社工工作情况方面,对社区社工人员素质满意的居民超过28%,而持不满意意见的不足18%,居民对社区社工人员素质满意的人数多于不满意的人数;对社区社工人员态度表示肯定的居民超过17%,而持否定的不足13%,对社区社工人员态度持肯定意见的居民多于持否定意见的。

最后,民主的自治情况方面。根据调查结果,对民主选举的组织工作表示满意的超过29%,持不满意态度的不足20%,居民对民主选举的组织工作满意的人数多于不满意的;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相关事项的处理方式表示满意达到23%,持不满意态度的不足19%,居民对处理方法的满意人数高于不满意。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质量与满意度调查结论。在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中,不管是对社区的基本服务质量、环境状况、安全状况、文体教育状况、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还是社区民主自治情况等六个方面的满意度,选择“一般”的居民占了调研对象的50%左右,占有较大的比例。反映出在实际工作中,社区的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工作仍存在提升的空间。遵循最基本的民主原则,依托社区的两委三会一中心组织结构,构建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均等化的管理制度,强调对社区软、硬件建设的重点在于功能延伸,让群众真正地享受服务。

总的结果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在成都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中,成都新型社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质量的状况较之以前有显著提高。社区人员对社区社工介入的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较高,感到一般的占50%,满意的占37%。而社区的基本服务方面,对医疗卫生、便民设施、和环境卫生的满意度达到一般及满意的占到80%以上。

提升城市新型社区服务质量的管理思路

深化我国城市新型社区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方面,深化城市新型社区社会工作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国情及社区实际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和方法体系。建议推荐社会学、社会工作领域专家介入社区重建中相关政策和方案的制定工作,保障社区重建方案更能配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能切实有效满足居民的需求。建议社工服务机构也应鼓励社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经验总结和交流,特别是要培养和训练一些社工参与到研究中。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城市新型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方面除了借鉴西方的一些理论外,还应该发展出自己的一些理论。科研管理部门也要在社区社会工作方面多多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各项新型社区建设政策和措施进行评价性研究,为新型社区制度的健全和体系的改革提供科学建议。

社区高质量发展总结范文6

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随着全球性的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人类经过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开始探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于1994年批准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是国际上率先采取行动的国家之一。进入新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强化。

经济全球化和生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和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予以高度关注;出口贸易也越来越多地面临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挑战。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二)现实基础

1.自然地理概况和生态环境现状。

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全省人口4647万,有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占70.4%,平原占23.2%,河流湖泊占6.4%;海域面积连同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达26万平方公里,有3000多个岛屿,海洋资源丰富。省内地势起伏较大,西南部高,东北部低,主要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地理环境相对独立。西南部为平均海拔800米的山区,1500米以上的山峰大多集中在此;中部以丘陵为主,大小盆地错落其间;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河网密布。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充沛,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置多样,气象灾害比较频繁。年平均气温15~18℃,多年平均降雨量160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钱塘江、苕溪、运河、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水系基本发源于本省,除苕溪汇入太湖、运河连通长江水系,其余均独流入海。

人口稠密,陆域比较狭小。2001年末,全省共有耕地约160万公顷,人均耕地0.036公顷,为全国人均耕地的二分之一,世界人均耕地的七分之一。平原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44.8%,其中水田又占耕地的77.6%;丘陵山区土地利用则以林为主。2001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5.9%。水土流失状况自1997年开始总体有所好转。

森林面积大,覆盖率高,但总体质量欠佳。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4%(含灌木林),居全国前列。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4%。在全部林地面积中,幼龄林和中龄林分别占42.69%和41.36%,过熟林面积仅占0.66%。森林资源80%以上分布在浙南和浙北地区,沿海地区及杭嘉湖平原比重相对较小。全省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0.01%,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山地。

江河湖泊总体水质良好,大部分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但杭嘉湖等平原河网的水质则超标严重。全省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但沿海一些平原地区过度超采和不合理使用地下水,造成比较严重的地面沉降。全省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湿地共有80.2万公顷,其中近海与海洋湿地约57.4万公顷,河流、湖泊湿地12.2万公顷,库塘10.6万公顷。河口和近岸海域资源丰富,但局部地区海域水体污染严重,时有赤潮发生,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主要包括森林、海洋、湿地等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全省共有物种、地质遗迹、生态系统等保护类型的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6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4个,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各级森林公园72个、地质公园3个,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功能的发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城镇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较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至2002年,全省城市和县城园林绿地面积4.18万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为6.32平方米,污水厂处理能力209.52万吨/日。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16个省控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可吸入颗粒物超标和酸雨发生频率较高。噪声污染处于轻度—中等污染水平,总体水平略有好转。

农村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全省农业生产中每年化肥施用量平均达443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平均达18.3公斤/公顷,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塑料农膜使用总量4.57万吨,覆盖耕地面积24.6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3%。2000年全省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达8.68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0.10万吨,相当于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4%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59%。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加剧。

全省自然灾害以热带风暴(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影响最为严重,梅汛期洪涝次之,农林病虫害、赤潮、冰雹、地质灾害等也时有发生。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尚需加强,矿区复垦还绿和破坏土地恢复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生态省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3.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2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670亿元、财政总收入1167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100元和4940元;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累计建成高标准海塘1280公里,高速公路1307公里,万吨级以上泊位58个,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000多万千瓦。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也快速发展,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消除贫困、防灾减灾等方面成效显著,建设生态省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九五”以来,全省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趋势总体上得到控制,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大中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杭州、宁波、绍兴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宁波、富阳被授予国家园林绿化先进城市,杭州市还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称号。绍兴、临安等6个县(市)被命名为部级生态示范区,奉化滕头村、绍兴夏履镇等4个村镇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称号。全省各地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村镇和绿色社区活动。

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量的扩张为主加快向质的提高转变。清洁生产广泛推行,资源综合利用效益逐步提高,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已建成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1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204个,面积14.1万公顷;建成530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面积约27.4万公顷;无公害生猪养殖规模达277万头。据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调查,环保相关产业总产值已达297亿元,居全国前列。有150多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0多只产品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具有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先发优势。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比较充分。政府行政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城镇管理和社会保障、金融保险,以及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也不断加强。这些体制和机制的优势,将为生态省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公众参与能力不断增强。省委、省政府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先后出台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十五”期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建立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都把环境保护有关指标列入目标管理,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全省11个设区市分别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目标,丽水、衢州两市和41个县(市、区)开展了部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全省深入开展“绿色”主题宣传活动,全民生态环境意识逐步增强,大批环保志愿者和公益使者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促进了环境管理与社会监督机制的有效结合。

生态省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矛盾比较突出。人口密度是全国的3.35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人均水平,人均耕地不及全国的一半,且后备资源有限。传统工业化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以量的扩张为主,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

人口规模过大,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相对于狭小的陆域面积,人口规模仍然偏大,人口素质不高,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9%左右,就业压力逐步增加,高素质人才比较缺乏。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水平不协调,难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和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自然灾害频发,局部区域污染继续加剧。水土流失仍比较严重,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台风暴潮和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部分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平原河网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全省流域性水环境问题仍然突出。酸雨污染频率和强度未有大的消减。近岸海域和部分港湾海水污染加大,有些海域已成为赤潮多发区。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建设滞后。地方配套性政策法规还不健全,一些地方执法不够有力,部门、地区之间的统一协调有待加强。

(三)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建设生态省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并为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永续利用的资源与环境。

建设生态省,是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依存度日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生态省建设是顺应国际潮流、适应WTO运行规则的有效手段,是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