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分析报告范例6篇

民营经济分析报告

民营经济分析报告范文1

“经济活动分析,又叫经济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简称。它是反映经济分析研究所获得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计划发展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以正确评估、总结发现规律,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胜利完成任务为目的,运用现代科学经济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对特定范围(地区、部门、单位)经济活动(包括生产、销售、成本、财务等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不管是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单位,只有经常分析经济活动,才能情况明、眼睛亮、心中有数、脚步不乱,顺利地开展各项经济工作。”(引自《财经应用文写作教程》文天若著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按照上述观点,可以将经济运行分析理解为:经济运行分析就是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成果及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按照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观点,结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预定计划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为依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所进行的旨在找出其运行特点、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性分析判断活动。其目的就是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以便吸取教训、指导未来。

我们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作的民营经济运行分析,一般是运用统计资料和调查获得的经济信息,与历史同期纵向或与全国和其他省、市、县横向对照、比较和研究,就其经济内容、运行过程、显著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判断。通过经济运行分析,真实反映当地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目的。

二、抓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意义

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编委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局是指导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之一,是拟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分析中小企业运行态势;承担中小企业分类、信息收集和工作;拟定并落实中小企业发展调控目标和措施。要履行好上述职责,必须首先作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后,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加强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方面。具体讲,就是通过研究制定方针、政策,引导和调控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局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必须把握民营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针对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这样才能保证各级政府适时调整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适时搞好调查研究,分析运行动态,及时发现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向政府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调整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导向性意见,这样才能达到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部门应有的职能作用。

3、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既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体现政府服务宗旨的重要内容。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不了解民营经济的运行发展情况,或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就无法履行好协调、指导和服务的工作职能,长此下去,必将有损部门和政府形象。三、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应具备的条件

(一)掌握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经济运行分析是一项综合运用经济理论、方针政策、统计科学等多种知识及与具体分析对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分析对象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所以,做好经济运行分析需要具备如下一些知识。

1、经济理论知识

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我们目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经济运行过程的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思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专著以及我国当代经济学家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都对我们进行经济运行分析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善于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并从中发现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

2、方针政策知识

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级政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如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保定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实施“催生、助长、扶强”战略,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等,都是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政策依据。我们必须把这些方针政策学深、弄懂、吃透,才能用以指导我们的民营经济分析工作。因此,随时关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其变化,加强对方针政策的学习领会,对于分析研究民营经济运行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3、统计科学知识

统计科学在经济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进行经济分析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主要是通过统计调查所获取的统计信息;第二,对统计资料、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如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指数法等等,都是统计科学所提供的;第三,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所使用的预测方法,也主要源于统计科学提供的统计预测方法。因此,统计科学知识是民营经济分析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知识。不掌握统计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

(二)调查研究是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需要以包括统计调查在内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在调查研究获得准确、翔实的信息资料之后,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比较和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健全和完善现有的统计网络体系,为调查研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从乡镇企业管理局发展到目前的中小企业局,在我们系统内已形成自下而上的统计工作网络体系,担负着民营经济统计信息的采集、整理、汇总、传输的职能。这一统计工作网络系统为我们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为确保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搞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必须继续加强民营经济统计工作网络体系建设,做好扎实的统计基础工作。没有健全的民营经济统计工作网络系统和扎实的民营经济统计工作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就无从得到保证,更谈不上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

2、调查研究的方法科学、手段完善是获得完整可靠信息的技术保障

我们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所依据的信息资料既然是靠调查研究获得的,因此调查研究的方法就必须科学,调查手段必须完善。一方面要依靠民营经济统计网络系统进行统计调查;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统计网络之外的调查作用,如通过深入企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获得来自基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信函、电话等载体进行咨询、了解或利用网络、报刊等传媒获取信息等等。总之通过方法科学、手段完善的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才能为经济分析提供翔实、完整、准确、可靠的材料依据。这是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的前提条件。3、求真务实是确保调查研究及其成果真实可靠的必要条件

调查研究必须具备深入实际、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不管是调查研究,还是收集、整理、传输、使用信息,都要坚持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对统计数据进行随意删改或主观臆造所谓“数据”的作法,既是统计工作的大忌,也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大忌,不仅影响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降低可信度,而且依据这一结果作出的经济分析,将会对领导决策产生误导作用。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确保信息质量,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四、编写分析报告应把握的重点

经济运行分析书面报告是依据经济运行分析过程和结果形成的文字材料,可按时间形成定期、不定期、事前、事中、事后预测分析报告以及短期、中期和长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等;也可按领域范围形成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分析报告;还可将分析对象、分析角度、分析内容作为分类标准,形成综合性分析报告和专题性分析报告等等。应该说它是整个经济运行分析的最后一道工序。

(一)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从文章结构方面看,经济运行分析应具备清晰醒目的标题以及由开头、主题、结论三部分构成的正文。从文章的内容看,经济运行分析主要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运行情况

本部分概括叙述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如增加值、上缴税金、出货值等)完成情况等。这些指标完成情况可以与基期有关指标或计划指标分别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判断,得出某些结论。

2、当期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要求将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概括出的若干特点表述清楚。为说明这些特点的存在,需要辅之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资料和其他活资料,并就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作出恰当的分析阐述,以起到总结经验的作用。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就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应当引起关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作出分析。目的在于吸取教训,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分析时予以特别的关注,对问题要尽量反映清楚,对原因则尽可能分析透彻,以期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4、对未来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

这一部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未来民营经济运行总体趋势的预测、判断;另一方面则是对反映民营经济运行成果的主要经济指标未来期完成情况的预测和估计。这种预测和判断,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预测和判断,目的是能够使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业内外各界对未来情况心中有数、以便在心理和物质两个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

5、对策和建议

对策含有两重意思。其中主要针对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属于解决问题的措施;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对策,属于预防性措施。建议,则既包括了对解决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方面的建议,也包括了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性建议。无论对策还是建议,都是针对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这既是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重要目的,也是民营经济运行分析重要作用的体现。因此,这项内容的阐述,特别需要强调观点明确、针对性强、切实可行、表达恰当。

(二)编写报告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性。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统计数据资料要准确,情况要真实,观点要正确。要扎扎实实地把数据资料搞准,对大起大落的数字要查明原因。但分析报告不应是数据资料的简单罗列,要正确地使用数据资料,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判断、提炼出观点,揭示经济现象的规律性。要处理数据资料和观点的关系,做到观点从大量真实的数据资料中提炼,所运用的数据资料要紧紧围绕说明观点,使二者相统一。只有这样统计分析报告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份量。

2、实用性。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有着明显的目的性、针对性,它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因此必须抓住经济运行中反映出的主要矛盾,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宏观调控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统计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越强,质量也越高。

3、逻辑性。经济运行分析是由数据资料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要正确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判断是以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为依据,推理是以充分的依据为前提,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就是要有合乎事实的逻辑性,判断推理的结果不能含糊不清、前后矛盾,要做到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因此,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要主题突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4、时效性。这是保证分析报告价值的重要条件。提供不适时就是失效的分析报告。反映发展进度的统计分析报告越快越好,要争分夺秒;专题分析贵在适时,特别是前瞻性和预警性的专题分析往往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民营经济分析报告范文2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此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银行在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 、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报告。

4、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主要用于进口设备免税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办理中外合资企业、内资企业项目确认书的项目需要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上述五种可研中,2、3、4准入门槛最高,需要编写单位拥有工程咨询资格,该资格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其中甲级资质最高,全国具备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的单位有几十家.

各类可行性研究内容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2.技术的可行性。 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

3.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4.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5.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例如:

首先,从经济效益上讲,而本系统的开发,为统计人员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第一,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第二,本系统的运行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其次是,从所需投入来讲,对于一个中小型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来说,他的投资成本是十分的低。应该不会超过5000元。

所以,此系统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6.社会可行性。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

7.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一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本情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合营各方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国籍;企业总投资、注册资本股本额(自有资金额、合营各方出资比例、出资方式、股本交纳期限);合营期限、合营方利润分配及亏损分担比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负责人名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况、结论、问题和建议。

(二)产品生产安排及其依据。要说明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和市场预测的情况,以及国内外当前已有的和在建的生产装备能力。

(三)物料供应安排(包括能源和交通运输)及其依据。

(四)项目地址选择及其依据。

(五)技术装备和工艺过程的选择及其依据(包括国内外设备分批交货的安排)。

(六)生产组织安排(包括职工总数、构成、来源和经营管理)及其依据。

(七)环境污染治理和劳动安全保护、卫生设施及其依据。

(八)建设方式、建设进度安排及其依据。

(九)资金筹措及其依据(包括厂房、设备入股计算的依据)。

(十)外汇收支安排及其依据。

民营经济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语;词频分析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015-02

2014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新起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本届政府的首份工作报告。报告使我们可以认识过去我国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和宝贵意见,明确2014年的形势和重点任务,对更好地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很重大的意义。这里,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以及热点词频进行简要分析,明确我国今后将要改革发展的新动向、新要求。

一、《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语及解析

(一)关键词语:简政放权

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简政放权改革的深入推进,将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总理表示,中央政府的简政放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要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对企业来说,可以极大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政府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2014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激发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活力,增强社会创造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系列报道中,介绍各地各部门推进改革的新思路、新进展、新成效。以深圳市为例,做小权力清单,做大服务清单,简政放权,改革在出发。在权力清单上减掉不必要的审批程序,在服务清单上增加很多服务职能。深圳进行多项改革措施,比如商业制度改革,将验资报告、办公场地等原先注册公司时所必需的许多审批程序取消,这对于新创办一个公司来说,拿到营业执照的程序将变得没想象中那么复杂了,很多手续可以直接在网上申请和预约。

(二)关键词语:营改增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

随着结构性减税的进一步深化,“营改增”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减税的重点突破方向。专家表示,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立并行。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影响增值税的发挥,还会随着多样化经营和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造成税收征管困境。营业税改增值税,可以消除重复征税,降低税负,对企业有明显的减税效应。

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循序推进,许多方面亟待完善和妥善处理,接下来要根据财税改革的任务和目标,看具体如何落实和执行。2014年税制改革的重头戏依然是“营改增”。国务院常务会议12月4日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业正式纳入“营改增”,并提出了行业具体的营改增范围。由于电信行业业务非常复杂,创新性也很强,对于业界讨论已久的电信业营改增税率,中翰税务合伙人王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信业营改增或将业务分类设定6%和11%两档,提供基础服务的三大运营商曾按照11%的税率进行前期测算准备改革,按此税率计算税负增加明显。

(三)关键词语: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未来的最大动力所在,城镇化也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及的工作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本质是以人为本,是人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要注重把握了两个重点:一是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二是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专家表示,城镇化的前提是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多的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要带动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并在城市就业和居住。要使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就必须解决他们的就业、居住、社保、户口等问题。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但只有36%左右属于户籍人口,城镇常住人口中没有非农户籍的人与有户籍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均等化方面存在差距,这样的城镇化被称为“伪城镇化”。因此,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十分关键,政府更多考虑到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做出相应调整。例如,老人城镇养老,要考虑到农村老人的生活习惯,小孩入园难的问题,还有卫生医疗公共设施建设问题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开宗明义地把“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作为基本原则,有利于破解城镇化施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政府的角色由“主导”变成“引导”,这种角色的转化过程,是重要的制度改革。

(四)关键词语:生态

雾霾天气的频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工作报告将“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列入2014年重点工作,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

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未来十年以PM2.5和PM10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思路以及治理大气污染的十条措施,虽然对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与公众的环境诉求仍有差距。受雾霾天气影响的状况,在2014年两会前并未得到明显的改观。

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提出,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因为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查看PM2.5的数值,这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我国是以重化工为特点的产业发展模式,煤烟污染、机动车辆尾气污染、重工业污染排放量巨大,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2014年2月,重污染天气波及15个省份,面积达181万平方公里。这些数据反映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环境形势异常严峻。当前我们在大气治理上应该做好四件事:减煤、控车、控烟、降尘。加大对地方燃煤锅炉综合整治,研究、开发和使用更加高效的煤炭燃烧和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辆出行,尽可能地降低工地建设过程中的扬尘。

二、《政府工作报告》词频分析

(一)词频: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次数最多的词依然是“发展”(119次),这说明“发展是第一要义”的理念没有变化,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根本,只有发展了,才能得到成果。

邓小平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做了重要贡献,他首先阐明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这一脉相承的发展理念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二)词频:经济

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的重要指标,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国家政治、科教文卫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要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国家的经济总产值,这样才能提升中国的地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要实现这些目标,应该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第二,突出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建设步伐,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第三,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努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词频:改革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不断打破和革除旧的体制机制,形成和发展新的体制机制,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据统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共出现77次,指明了2014年工作的方向,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让人民看到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改革一定要打破历史形成的利益集团。必须积极依靠人民群众,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坚持正确改革的方向,深化改革做到“三个改起”: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加大力度推动各项改革。改革这个题材是市场比较热衷的对象,改革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政策的指引来看,除了石油以外,预计电力、铁路和电信等一系列传统的高垄断领域都会是下一步改革的对象,将出台积极的措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政府必须要下狠决心淘汰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三、小结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亮点。通过近几年的行情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及的领域都会成为一年当中行情的标杆,这些领域在政策的重点支持下往往持续的时间不会短。从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来看,要准确寻求经济发展改革的路径,加快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财税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所以通过税制改革、税收减负,可以为经济发展增加活力。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需稳步推进,改革工作要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根本,以保障民生为目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财税制度、户籍制度、民营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实录)[N].人民日报,2014-03-05.

民营经济分析报告范文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下称“报告”)中再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其中,又旗帜鲜明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应该说,这进一步坚定了发展民营经济的政治根基。

报告提出的若干目标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商机。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全社会经济发展。另外,报告还明确提出“经济持续健康成长”的子目标,在子目标的具体内容中,无不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勾画出巨大发展空间。

分析发现,科技型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机遇更大。报告不仅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且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无疑是对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巨大鼓励与支持,相关部门未来有可能出台对科技型民营企业的扶持措施。此外,报告也提出“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也表现出对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偏好。

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也有望得到更大的发展甚至扶持。因为一是报告明确表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二是在报告中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及“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见未来内需会极大加强,再结合报告“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的要求来看,内需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础会更加坚实。

环保及低碳产业将现利好趋势。生态与环保很早之前就进入党代会报告,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即所谓“五位一体”,并发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响亮号召,还是第一次。这无疑将给环保及低碳产业带来巨大利好。事实上,报告在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颇费篇幅,而且十分系统,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是非常见深度和高度的系统表述,彰显了真抓实干的决心。

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将获得更多支持。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政府有可能遴选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尤其是科技型民营企业,尤其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民营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从而孵化出一批世界水平跨国公司,进而带动有一定基础的民营企业走出去,真正加快走出去步伐。

民营经济分析报告范文5

通用文本的通知

(发改投资[20xx]1169号)

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各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

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指导企业做好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规范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特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和“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现印发你们,供有关方面借鉴和参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是对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内容及深度的一般要求;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是对通用文本的详细解释和阐述。在编写、审核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同时借鉴和参考通用文本及说明的有关内容。

二、企业在编写具体项目的申请报告时,可根据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通用文本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拟建项目不涉及其中有关内容,可以在说明情况后,不进行相关分析。

三、项目核准机关在核准企业投资项目时,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审查。

四、为了适应各行业的具体情况,我委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通用本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和完善特定行业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行业本的制定,既要遵循通用本的一般要求,又要充分反映行业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对通用本的内容进行适当增减。

五、此次所的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建设的企业投资项目,包括外商投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文本将另行编制。

六、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我委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时核准招标内容的意见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xx]824号)的要求,凡需报我委核准招标内容的企业投资项目,应在项目申请报告中包括有关招标内容。

七、20xx年9月1日以后报送我委的项目申请报告,原则上均应按本通知的要求进行编写。

附件:一、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二、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八日附件一

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发展规划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资源开发方案。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1、环境和生态现状。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状况等。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包括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分析,水土流失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提出治理措施,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4、地质灾害影响分析。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的项目和易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要阐述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拟建项目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提出防御的对策和措施。

5、特殊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1、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通过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评价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2、行业影响分析。阐述行业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分析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进行论证。

3、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对于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支、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4、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投资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阐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活动对项目所在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2、社会适应性分析。分析拟建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评价该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针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社会风险分析,提出协调项目与当地社会关系、规避社会风险、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的措施方案。附件二

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

一、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主要目的

为贯彻落实投资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规范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特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供有关方面借鉴和参考。

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是对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内容及深度的一般要求。企业在编写具体项目的申请报告时,可结合项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通用文本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拟建项目不涉及其中有关内容,可以在说明情况后不再进行详细论证。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通用本的基础上,逐步制定特定行业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行业本将充分反映不同行业的特殊情况,并根据工作需要对通用本的内容进行适当增减。

二、项目申请报告的性质及研究思路

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政府不再审批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都由企业自主决策。尽管不需再报政府审批,但为了防止和减少投资失误、保证投资效益,企业在进行自主决策时,仍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投资体制改革之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的需要,其内容和深度可由企业根据决策需要和项目情况相应确定。

项目申请报告,是企业投资建设应报政府核准的项目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应重点阐述项目的外部性、公共性等事项,包括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众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内容。编写项目申请报告时,应根据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对拟建项目从规划布局、资源利用、征地移民、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为有关部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提供依据。至于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内容,不必在项目申请报告中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

三、“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的编写说明

全面了解和掌握项目申报单位及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是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进行分析评价以决定是否予以核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能充分了解有关情况,就难以做出正确的核准决定。因此,对项目申报单位及拟建项目基本情况的介绍,在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情况和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的阐述,为项目核准机关分析判断项目申报单位是否具备承担拟建项目的资格、是否符合有关的市场准入条件等提供依据。

通过对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的阐述,为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相关核准事项进行分析、评价奠定基础和前提。

四、“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的编写说明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等,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核准企业投资项目的重要依据。本章编写的主要目的,是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目标及功能定位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与项目相关的各类规划要求,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等规定,是否满足行业准入标准、优化重大布局等要求。

在发展规划方面,应阐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行业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中与拟建项目密切相关的内容,对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要求、项目建设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等进行分析论证。

在产业政策方面,阐述与拟建项目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空间布局、产业技术政策等内容,分析拟建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产品方案等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如贯彻国家技术装备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等。

在行业准入方面,阐述与拟建项目相关的行业准入政策、准入标准等内容,分析评价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五、“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的编写说明

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于开发和利用重要资源的企业投资项目,要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等角度,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论证。

对于资源开发类项目,要阐述资源储量和品质勘探情况,论述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方案是否符合有关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是否符合保护资源环境的政策规定,是否符合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及综合利用的相关要求。在资源开发方案的分析评价中,应重视对资源开发的规模效益和使用效率分析,限制盲目开发,避免资源开采中的浪费现象;分析拟采用的开采设备和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要求;评价资源开发方案是否符合改善资源环境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求。

对于需要占用重要资源的建设项目,应阐述项目需要占用的资源品种和数量,提出资源供应方案;涉及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情况的,应根据资源特征提出合理的综合利用方案,做到物尽其用;通过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率等指标的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分析,评价拟建项目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分析评价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是否符合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分析资源利用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以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率。 在资源利用分析中,应对资源节约措施进行分析评价。本章主要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有关节能的分析评价设专章单独阐述。对于耗水量大或严重依赖水资源的建设项目,以及涉及主要金属矿、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的建设项目,应对节水措施及相应的金属矿、非金属矿等原材料节约方案进行专题论证,分析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阐述工程建设方案是否符合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政策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就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提出对策措施。

六、“节能方案分析”的编写说明

能源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企业投资涉及能源消耗的重大项目, 尤其是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及高耗能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应重视从节能的角度进行核准,企业上报的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节能方案分析的相关内容。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应阐述项目所属行业及地区对节能降耗的相关规定,项目方案应遵循的国家和地方有关合理用能标准,以及节能设计规范。评价所采用的标准及规范是否充分考虑到行业及项目所在地区的特殊要求,是否全面和适宜。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应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项目方案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对各类能源的消耗种类和数量,是否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应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单位产品产量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主要工序能耗等指标,并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就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能耗准入标准进行阐述。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应根据国家有关节能工程实施方案及其他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分析项目方案在节能降耗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在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设计标准及产业政策等方面所采取的节能降耗具体措施,并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七、“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的编写说明

土地是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节约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项目选址和土地利用应严格贯彻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依法、科学、合理、节约用地。因项目建设而导致的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人口,是项目建设中易受损害的社会群体。为有效使用土地资源,保障受征地拆迁影响的公众利益,应制定项目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进行分析评价。

项目选址和用地方案,应阐述项目建设地点、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取得土地方式等内容,为项目用地的合理性分析和制定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提供背景依据。在选择项目场址时,还应考虑项目建设是否会对相关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对拟建项目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影响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是否影响军事设施安全等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解决方案。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应分析评价项目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保护耕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因地制宜、集约用地、少占耕地、减少拆迁移民的原则,是否符合有关土地管理的政策法规的要求。如果因项目建设用地需要进行征地拆迁,则应根据项目建设方案和土地利用方案,进行征地拆迁影响的相关调查分析,依法制定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要简述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提出的主要依据,说明征地拆迁的范围及其确定的依据、原则和标准;提出项目影响人口和实物指标的调查结果,分析实物指标的合理性;说明移民生产安置、搬迁安置、收入恢复和就业重建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说明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补偿费用编制的依据和相关补偿政策;阐述地方政府对移民安置规划、补偿标准的意见。

八、“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的编写说明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维护公共利益,对于可能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企业投资项目,应从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进行环境和生态影响的分析评价,确保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并避免出现由于项目建设实施而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问题。

环境和生态现状。应通过阐述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特殊环境条件及环境容量状况等基本情况,为拟建项目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提供依据。 拟建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分析拟建项目在工程建设和投入运营过程中对环境可能产生的破坏因素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粉尘和其他废弃物的排放数量,水土流失情况,对地形、地貌、植被及整个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等。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应从减少污染排放、防止水土流失、强化污染治理、促进清洁生产、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角度,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提出保护措施,对环境影响治理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工程可行性和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治理措施方案的制定,应反映不同污染源和污染排放物及其他环境影响因素的性质特点,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满足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等要求;环境治理方案应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对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提出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方案;污染治理效果应能满足达标排放的有关要求。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的内容。

对于建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或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应结合工程技术方案及场址布局情况,分析项目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规避对策。通过工程实施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可能导致的公共安全问题,是否会对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编制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及地震安全评价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描述。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特殊环境,应分析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论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提出保护措施,并论证保护措施的可行性。 九、“经济影响分析”的编写说明

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主要是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和债务清偿能力分析。而经济影响分析,则是对投资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及其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论证,分析项目对行业发展、区域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判断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对于产出物不具备实物形态且明显涉及公众利益的无形产品项目,如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市政建设、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具有明显外部性影响的有形产品项目,如污染严重的工业产品项目,应进行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对社会为项目的建设实施和运营所付出的各类费用以及项目所产生的各种效益,进行全面地识别和评价。如果项目的经济费用和效益能够进行货币量化,应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内部效益率ElRR等经济评价指标,评价项目投资的经济合理性。对于产出效果难以进行货币量化的项目,应尽可能地采用非货币的量纲进行量化,采用费用效果分析的方法分析评价项目建设的经济合理性。难以进行量化分析的,应进行定性分析描述。

对于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地位、影响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应进行行业影响分析,评价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行业竞争格局等主要内容,特别要对是否可能形成行业垄断进行分析评价。

对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区域经济影响分析,重点分析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支、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为分析投资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及融合程度提供依据。

对于投资规模巨大、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战略性资源开发等项目,应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角度,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如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重大产业布局、重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等。 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项目,应从维护国家利益、保证国家产业发展及经济运行免受侵害的角度,结合资源、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分析,进行投资项目的经济安全分析。内容包括:⑴产业技术安全,分析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是否受制于人,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壁垒方面的风险等;⑵资源供应安全,阐述项目所需要的重要资源来源,分析该资源受国际市场供求格局和价格变化的影响情况,以及现有垄断格局、运输线路安全保障等问题;⑶资本控制安全,分析项目的股权控制结构,中方资本对关键产业的资本控制能力,是否存在外资的不适当进入可能造成的垄断、不正当竞争等风险;⑷产业成长安全,结合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拟建项目是否有利于推动国家相关产业成长、提升国际竞争力、规避产业成长风险;⑸市场环境安全,分析国外为了保护本地市场,采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和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对拟建项目相关产业发展设置障碍的情况;分析国际市场对相关产业生存环境的影响。

十、“社会影响分析”的编写说明

对于因征地拆迁等可能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项目,以及扶贫、区域综合开发、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等具有明显社会发展目标的项目,应从维护公共利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角度,进行社会影响分析评价。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应阐述与项目建设实施相关的社会经济调查内容及主要结论,分析项目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效果的种类、范围、涉及的主要社会组织和群体等。重点阐述:⑴社会影响区域范围的界定。社会评价的区域范围应能涵盖所有潜在影响的社会因素,不应受行政区划等因素的限制;⑵影响区域内受项目影响的机构和人群的识别,包括各类直接或间接受益群体,也包括可能受到潜在负面影响的群体;⑶分析项目可能导致的各种社会影响效果,包括直接影响效果和间接影响效果,如增加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力培训、卫生保健、社区服务等,并分析哪些是主要影响效果,哪些是次要影响效果。

社会适应性分析,应确定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研究目标人群对项目建设内容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评价各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阐述各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方案确定、实施管理和监测评价的措施方案,以提高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支持程度,确保拟建项目能够为当地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提高拟建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应在确认项目有负面社会影响的情况下,提出协调项目与当地的社会关系,避免项目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冲突和各种潜在社会风险,解决相关社会问题,减轻负面社会影响的措施方案。

十一、关于利用外资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

外商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按照《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除遵循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一般要求外,在项目概况介绍中还应包括经营期限、产品目标市场、计划用工人数、涉及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价格、出资方式、需要进口的设备及金额等内容,以满足项目核准机关对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管理等事项进行核准的需要。

民营经济分析报告范文6

出口减少对报业的间接影响

当前最严峻的经济形势是西方金融危机的影响传导效应。金融危机源自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在美欧持续越久,经济下滑就将越严重。信贷市场出现严重危机,对企业投资和消费者开支起到抑制作用。未来几个月,美欧进口下降看来已成定局。鉴于我国很大一部分出口流向美欧,这样一来,中国经济将受到较大影响。事实上,有数据显示,部分出口部门已面临困境。可能这个影响还会扩大、加深。但由于地域差异,这种影响是有差别的。

《华西都市报》副总经理郭登礼认为,出口下滑对我国广告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城市的经济类型会有所不同。我国城市有两种,一是像上海、广州、杭州这样的主要依托外向型经济的城市;二是像成都、武汉等主要依托内需型经济的城市。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外向型经济的城市面临的困境更大一些,沿海省份的一些过度依托外向型经济的城市的经济与消费就会趋于下降,从而影响广告。而依托内需型经济的城市受影响要小一些,报业也更有机会。

虽然外向型经济的下滑对内需型城市的影响小,小到甚至让人一下子感觉不出,但是从整个经济体系角度说,间接影响仍然存在。外向型经济产生了利润,维持了为数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刺激了经济和消费。但外向型经济的困境也会最终影响到整个经济,抑制消费,并进而影响到报业广告经营形势。

这种看似不相干因素的间接影响或许很多人都很难想到,比如新闻纸价格今年的剧烈上涨就与我国出口减少有关。前些年,由于巨大的贸易顺差,向美欧出口的产品要比从美欧进口的产品多,这样就导致了大量船运空载回国。由于海运的特点,船舶在海上航行不能空仓,如果没有货物也要搭载压仓水,以避免事故。这样一来,美国废纸运输受到回国船舶的欢迎,大量的美国废纸就以极低的海运价格被运到中国,极大降低了成本,新闻纸价格就低。但是今年以来,贸易顺差正在减少,回国船舶空载率降低,“美废”的运输成本也在提高,导致新闻纸成本的增加,抬高了新闻纸价格。从这个角度分析,出口减少也是新闻纸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作为报业的经营者都必须考虑到,以正确应对。

消费下滑与广告增长的短期背离

由于前期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和人们的观望心理,房地产市场今年上半年以来很不景气,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消息,今年上半年,整个房地产市场首次出现了从1998年以来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时下降的情况,多年来一直火爆的楼市出现了大幅降温。去年,房屋销售量增加了26%,但今年上半年却下跌11%。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对2008年上半年我国报业广告经营情况的调查报告,今年上半年我国报业广告投放中房地产广告增幅达到了46.43%,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销售困境促使房地产商加大了促销力度。《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说,行业景气度与行业广告的投放量应该辩证看待,并不是一种正比关系。从实际投放来看,在某个时间段,房地产广告与房地产市场的景气程度成反比。2005年、2006年房地产繁荣时,房产公司资金宽裕,房子好卖,就不做广告;今年以来,房产遭遇销售困境,反倒要加大广告投放。

但是这种行业衰退、广告上升的局面是不会维持多久的。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广告并不能带来销售的提升,广告投入就会大幅减少。而且,房地产的不景气可能还将持续,即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如10月23日国家出台的三项房地产调控政策,但仍然不能改变人们对房价下跌的心理预期,市场观望情绪将越来越浓。《成都商报》广告部主任黄成军引述房产业内人士的话说:“现在是房地产的第二波下调,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第一波下调受影响的主要是万科等品牌房地产商,第二波下调一些中小房地产商也被波及,接下来的第三波幅度更大,覆盖面也更广。”

另外,整个消费形势都不容乐观。报业广告的另一支柱汽车行业与汽车广告可能也将面临与房地产行业差不多的命运,由于需求减缓,8月份国内汽车月销量4年来首次出现了同比环比双双下降。北京车市一向是国内汽车市场的风向标,8月北京新车和二手车交易量总共只有4.5万辆,比7月份减少了3.9万辆,减少总量接近4成。另外,家电消费也是如此。国美电器向媒体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其门店每平方米销售额下降了3%。这些预警信号给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的报业广告带来严峻的考验。

宏观调控转轨与报业的相关点

如果从广告业发展趋势角度考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应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转轨结合起来分析,因为这两者都指向一个目标――扩大内需。这可能是今后几年广告增长可倚靠的重要基础。

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均为中央银行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能直接调控货币供给。中国人民银行10月8日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内已经三次宣布下调利率。

背景显示,这是自1999年底起,央行近9年来首次下调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自2002年2月起,央行6年来首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外,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意味着自1999年开始实施的存款利息税将被暂时终止。

按照专家的观点,这一系列政策都是出于防止经济下滑的考虑,意在“促进投资、保持增长”。即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加强企业的经营能力,以避免实体经济受到损伤,从而保持经济的较快发展。更深一层次的考虑是为扩大内需,提升消费做准备。

而在此之前,在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物价上涨压力下,为防止经济过热、控制通胀压力,我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从紧。从2002年至今,共加息9次,仅2007年就加息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0次,2008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

但是,由加息突变为降息是否意味着我国宏观调控的全面转轨呢?与以往利率调整所不同的是,此次央行并没有对货币政策调整做出更多的说明。分析人士预计,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或许将更具灵活性和预见性。黄成军分析,去年以来,直到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但进入下半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房市、股市跳水,原来的为控制通货膨胀制定的经济政策就面临转型的考验。但是由于巨额的外汇储备需要发行相应的人民币,当前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不是紧,而是宽松。所以,当前中国的宏观调控走向不好把握。以前的方向性很清晰,现在是走钢丝,政策可能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摇摆。这样从报业经营的角度来说,把握起来就有些困难。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给报业带来契机

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消费、出口、投资。这些年来,经济发展过度依靠出口,这样过度依靠外向型经济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一是导致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需要央行发行同量人民币维护;二是经济结构单一化的抗风险能力弱化,更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制约影响。这次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导致我国出口受影响就是一个例证。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今年以来,已有6.7万家小企业倒闭,其中大部分可能都属于出口企业。

不能永远依赖出口的巨幅年增长和国内投资的快速增长,如果要保持长期高速增长,消费必须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转型,消费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10月12日召开了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将是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此,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应政策力图扩大消费需求。

出口型企业不需要在国内媒体做广告,出口和投资都不能直接拉动报业广告增长。因此,对于报业广告而言,这种由出口、投资向消费模式的转型,意味着报业广告将在转型中将获得巨大收益。

从这两个月情况看,有关消费的数据还是非常乐观的:过去2个月内,零售销售增长了23%,接近过去9年来的最高水平。这说明消费需求增长的巨大空间,也意味着报业广告的巨大空间。

由于消费价格通胀在近几个月有所回落,尽管生产层面的通胀仍持续高企,但政府仍有一定降息空间。在财政方面,由于近年来一直奉行保守的预算政策,现在则是因此受益的时候。中国政府网上的消息显示,中国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最有可能的是投资于公路、铁路、地铁和发电等。按照《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及交通运输行业的中长期规划,国家对公路(含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预计达2.1万亿。11月5日,各媒体争相报道,交通运输部门正在酝酿一个未来3~5年内投资5万亿元的计划。包括在建项目、已经规划的项目和追加投资,将涉及公路、水路、港口和码头建设等。这些都将拉动内需的增长,为报业广告增加投放提供了新的机会。

另一个内需的巨大空间在农民、在农村。同样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被确定为农村改革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前几年扩大内需的政策主要落脚点在城市居民,但现在城市居民的消费潜力已挖掘得差不多,而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将是下一步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也是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动力。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农民纯收入翻番”的目标,吸引广告业的关注。黄成军认为这将是广告业的另一个重要契机。作为一个庞大消费群体的农民并没有多少钱可花,要想让农民消费,一是他们的收入提高,有钱可花;二是他们无后顾之忧,有钱敢花。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财政部、商务部10月13日宣布,为了进一步刺激农民需求,国家将扩大“家电下乡”试点范围,调动农民购买家电积极性。根据方案内容,国家财政将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农村消费者补贴。与去年末只在3个省份试行的方案不同的是,在推广的家电品种中,新的方案在彩电、电冰箱(含冷柜)、手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洗衣机,并将试点范围扩大至12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