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汇报范例6篇

技术管理汇报

技术管理汇报范文1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部门决算; 决算汇审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66-03

根据全国人大提出的要求,财政部自2000年开始自上而下进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十多年来,初步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构建了较完善的财政预算及预算执行管理系统。随着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某省财政厅继推行部门预算系统之后,2010年开始在全省财政预算单位推行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为财政资金实现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门决算是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部门预算、进行财政绩效评价、分析财政资金管理情况的基本依据。主管部门做好部门决算汇审,对提高部门决算信息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部门决算汇审中存在的不足

(一)难以适应财政资金拨款方式改革的要求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教育厅及所属二级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拨款,通过财政管理系统,由省财政厅根据预算直接下达指标和额度,各单位按规定使用和支付财政资金。负责各二级预算单位部门决算汇审的主管部门是教育厅,不再是财政资金的二级源头,不承担财政资金的转拨,并不掌握和监督所有二级预算单位的适时财政资金及拥有完整的资金信息。部门决算汇总审核的重点之一,包括单位财政资金的预算和收支余的核对及其分析。在部门决算汇审中,教育厅虽然不掌握相关财务信息,但必须承担部门决算汇审任务;掌握相关财务信息的二级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分别承担部门决算汇审基础信息的编制单位和省级最终汇审。在二级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间核对财政资金信息,由于存在二级预算单位数众多、预算资金管理精细化、财务信息不对称、部门决算汇审时间紧任务重等客

观实际,需要安排有经验的专人负责核对大量繁杂的数据和信息,仍然存在反复调整账务和反复核对,带来数据和信息核对不够准确、影响汇总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难以全面分析部门决算汇总信息,汇审质量与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难以适应财政管理改革的要求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资金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预算和资金管理精细化,资金流变得分散零乱。财政部门决算根据财政精细化管理框架来构建,所有资金有关专项的反映,都要按不同的文号以收支余分别进行连续核算和反映,包括每一笔财政资金的功能科目、经济分类科目,非税收入对应于所有收费项目及编码的上缴、拨款和结余及其明细。适应国家提倡机关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部门决算中还要反映单位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财政资金开支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等相关信息。教育厅所属事业单位,将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及固定资产折旧的信息反映、高校成本和费用信息反映等,部门决算汇审需要汇总、核对和审核的数据与信息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的必要性

(一)财政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合以上情况,目前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已基本成形,新体制下的部门预算系统和财政财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系统为促进精细化管理、实现财务信息的规范性与及时性提供了保障,教育厅决算汇审小组在汇审过程中使用数据库技术对大量信息进行批量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将零星工作进行系统改进,充分使用省财政厅财政财务一体化信息成果,使之成为决算汇审工作的起点,按精细化管理及新的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体系的要求,进行规范的预算指标管理、预算执行管理、核算管理,结合改进工作流程,将工作中常用的数据库分析方法进行总结、整理,编制程序并应用到实践中,最终解决每年决算汇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难题。

(二)信息技术利用能满足管理要求

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财政国库管理研究和财政资金管理研究;缺少有关信息技术利用及开发应用软件等方面研究,难以核对财政资金预算、资金拨付预算、资金使用预算、预算资金使用的反馈信息等。通过梳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使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整合财政资金管理各类信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同时促进财政资金绩效分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决算汇审利用信息技术成果需整合提升

为提高决算汇审质量,提高汇审工作效率,教育厅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收集,进行了信息分析和技术整合探索,深入分析部门决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需要改进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同时使用数据库工具处理繁杂而庞大的零星财务数据,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不断改进奠定了基础。按照这种思路和方法,2009―2011年三年间,实现了审核信息从以前的6~7名核对人员减少到2人,核对时间从7~10天缩减到2~3天。连续3年与省财政厅数据一次对接成功。2012年部门决算汇审过程中,充分利用省财政厅财政财务一体化系统的现成数据,结合汇审小组积累的经验,通过数据库分析,提前2周向财政厅提供的数据提出质疑,最终省财政厅认定教育厅的数据是正确的。因此,在以往汇审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总结和思考提升,研究开发比较完善可靠的数据核实分析软件,有助于提高部门决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实现财政资金预算下达、预算核拨、资金使用、部门决算反映与汇总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促进部门决算及时完成、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分析等。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的思路

部门决算汇审数据来源,包括部门预算文件,财政一体化系统、财政账务系统、教育厅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教育厅账务系统中转拨款数据,单位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单位账务系统数据,上报汇审报表数据等。这些数据核对一致,是保证部门决算汇审数据准确的重要基础。数据整理与核对,包括部门决算汇审前、汇审中、汇审表形成后、汇审表定稿后等流程,实现所有数据核对相符、相关信息准确、与预算批复一致。

(一)部门决算汇审前数据核实

预算与系统数据内部核对。部门预算文件与财政一体化系统、财政账务系统数据核对,形成财政厅的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部门预算文件、教育厅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教育厅账务系统中转拨款数据核对,形成教育厅的转拨款数据。部门预算文件、单位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单位账务系统数据核对,形成单位收到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核对不符的数据,各数据来源方核对核实处理。

预算与系统数据下发核对。财政厅的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与教育厅的转拨款数据、与单位收到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初次核对,形成初次核对数据。下发至各单位,由各单位核对核实,并将核对核实结果反馈教育厅。教育厅根据反馈结果,对于核对不相符数据分析原因,反馈给数据来源方核实处理,最终形成决算汇审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工作底稿。

(二)部门决算汇审中的信息核对

编制上报部门决算报表。各单位根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预算文件、工作底稿等会计资料,编制本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形成部门决算上报数据。教育厅接收各单位上报部门决算报表数据后,形成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

报表与工作底稿核对。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各单位部门决算汇总表与工作底稿信息核对,根据核对结果形成反馈意见,对于核对不一致信息分类梳理,反馈给信息来源方核实处理,最终形成决算汇审中部门决算报表审核工作底稿。

(三)部门决算汇总表形成后的信息分析

部门决算汇总表与财政核对。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各单位部门决算汇总表与财政厅有关信息核对,根据核对结果及信息来源,如存在差异或调整、核实信息,再进行信息反馈、核实处理、上报汇总;所有信息核对核实准确无误,形成上报财政厅的部门决算汇总表和决算报告。

部门决算汇审后工作总结及分析。教育厅部门决算汇审后,通过分析工作底稿、差异形成原因、调整事项整理、核实信息情况,对汇总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从汇审总体思路、工作组织、流程设计、实施步骤、工作方法、软件优势和不足等方面,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优化完善。

四、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的解决方案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要解决包括信息来源多、信息量庞大、审核任务重、工作时间有限、工作重复简单、差异情况复杂、审核要求高、汇审质量必须保证等技术问题;实现汇审工作流程化、多用户同时参与、协作中互相牵制、提高汇审效率、保证汇审质量、实现信息共享等目标。

(一)系统开发思路

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应实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财政管理的信息融合,信息技术与决算报表软件的兼容,信息技术与单位账务的衔接,符合决算报表有关反映部门预算执行、预算核算决算一致、财政资金收支、非税收入征缴、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等信息要求;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要求;符合决算报表改革及变化要求。切合教育厅部门决算汇审单位实际业务和特点,建立在服务于高校教育经费反映的前提下,覆盖包括财政资金绩效分析、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债务规模变化及管理、三公经费管理及控制等资金支出重点关注信息。

(二)系统模块与功能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主要运用Delphi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和网络技术,开发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要涵盖并运用移动设备、Delphi语言、软件开发工具、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实现处理大数据的多维分析、业务处理和存储,提供实时信息以实现准确审核与决策,使部门决算汇审在内部牵制中达到流程化及规范化,实现部门决算汇审报表变化可调整,满足信息源各方需求。

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解决方案,以财政厅、教育厅、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反映的资金为对象,以财政厅、教育厅、单位的财政一体系统和账务系统为资源框架,立足于各方资源的优化整合。系统拟包括任务、录入、报表、审核、汇总、分析、打印、传送等模块。任务模块实现信息管理和分析管理功能;录入模块实现自定义录入、数据录入、数据运算、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复制、数据提取功能,数据提取功能包括财政数据提取、教育厅数据提取、单位数据提取和部门决算系统数据提取;报表模块实现基础数据报表、工作底稿、单位报表、汇总报表功能;审核模块包括审核数据、审核数据有效性、审核数据一致性、核对户数、审核结果查询;汇总模块包括完全汇总、分类数据汇总、单位数据汇总、选择汇总等功能。分析模块包括预算分析、预算执行分析、决算分析、差异分析、绩效分析等功能。打印模块包括数据选择打印、报表选择打印、工作底稿打印、审核结果打印等模块,传送包括数据传入、数据传出、导出Excel、批量传入、批量传出等功能。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模块及功能如图1所示。

(三)部门决算汇审的突出变化

2013年部门决算汇审的突出变化,包括信息数据传输无纸化,部门决算会审定稿必须要求书面材料,其余所有信息数据传输,通过网络或电子数据上报,在辅助系统形成工作底稿,实现部门决算汇审网络化和无纸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汇审成本;报表编制与财政财务改革政策衔接,既强调报表数据反映真实、支出去向准确、报表分析结合管理、预算执行反映清晰,也加强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财务制度、三公经费管理、公务卡制度等财政财务改革政策的衔接。注重更加科学规范的汇审工作流程,建立起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财政改革与管理要求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重视部门决算汇审信息安全,在辅助系统及信息数据传输处理中,对于信息和数据,重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环境安全,保障部门决算数据的安全保密。

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财务制度、三公经费管理、公务卡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推进,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部门决算随之呈现新的变化和要求,某省教育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和汇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到预算管理、跟踪预算执行进度、动态监控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将部门决算汇审工作前移,实施从预算到决算的全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技术管理汇报范文2

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服务外包1[1]是指机构将原本由内部完成的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并能借助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KPO)。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接包合同签约额2[2]由2009年的120.7亿美元发展到了2012年的608.4亿美元,增长了4倍,接包合同执行额由2009年的93.7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524.3亿美元,增幅460%。

(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608.4亿美元,同比增长36.97%,接包合同执行额524.3亿美元,同比增长60%。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442.9亿美元,同比增长364.9%,执行额369.6亿美元,同比增长42.63%。

(二)企业执行集中度高。截止2012年底,全国服务外包企业27780家,比2011年增加了6460家,其中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的企业7510家。离岸执行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1180家,离岸执行额共307.5亿美元,占全国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的83.19%;离岸执行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720家,离岸执行额275亿美元,占全国总额的74.4%

(三)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机构趋于优化,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占比提高。2012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合同中,信息技术外包合同接包金额为25.08亿美元,占总执行金额的67.87%,业务流程外包合同接包执行金额占6.14%,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合同接包执行金额占25.99%。

(四)离岸市场集聚度高。我国服务外包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香港等地,其中美国是最主要的市场。2012年全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中,来自美国的合同执行额141.6亿美元,占比38.3%;来自日本的占比11.41%;来自香港的占比7.52%。

二、服务外包企业资金运作与外汇收支特点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外汇收支有两类国际收支申报:一是申报为货物贸易项下,合同按贸易出口模式执行;二是申报在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服务贸易项下,合同按现有服务贸易管理方式执行。

(一)通过服务项下输出收汇。以该种方式收汇的企业主要是从事ITO方面的外包服务,如软件设计服务外包。这些企业主要向发包商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技术的服务,包括系统操作服务(如医疗数据的处理及整合)、 系统应用服务(如信息工程及流程设计)、基础技术服务(如承接软件开发设计),通过将设计产品电邮给发包方的方式交付,以计算机、咨询等项目收汇。

(二)通过成品报关出口收汇。以该种方式收汇的企业以从事KPO 方面的外包服务企业为主,也有部分ITO方面的企业,集中在嵌入式产品研发、医药研发、工业设计等领域。如某著名软件公司软件出口有两种方式,一是软件集成在硬件上报关出口;另一种是纯软件产品,通过“签订软件开发合同――商务厅软件出口合同备案――取得软件出口证书――将软件光盘、密钥交海关”的流程报关出口。两种方式最后均通过货物贸易项下收汇。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外汇管理政策不够系统。目前,外汇局没有系统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服务外包外汇管理行为,相关的外汇管理政策均零散地存在于一些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项下的制度、法规中,最近的一个文件为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的《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时间较早,且没有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跟不上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二)外汇统计监测不够准确。目前,外汇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统计服务外包数据的系统,相关的统计数据需要来自于商务部门的《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合同登记管理系统》。服务外包业务的国际收支申报存在申报不准确或漏报的可能性。对于服务外包项下ITO模式可以根据是否在海关报关出口选择申报在货物贸易或者与计算机有关的服务项目上。KPO模式根据理解一般申报在服务贸易-咨询类的科目下,而BPO模式下的业务种类细分较其他两者更多,统计方面也更难界定。部分KPO 项目,外包企业为享受出口优惠政策往往采取货物形式报关的模式,将外包费用包含在出口报关单价内,从而改变了外包业务的服务贸易性质,使得外包数据与货物贸易出口数据重叠,区分难度较大。

(三)差旅费现钞提取手续繁琐。从事服务外包企业通常与境外发包企业联系密切,且在合约执行初期需要频繁出境培训或考察,按照现行外汇管理政策,企业从外汇账户中提取超过等值1万美元现钞要经过外汇局核准,部分企业为避免繁琐的审批手续,选择由员工直接从个人账户提取(如给员工发放补贴后由其自行购汇作为差旅费),形成了监管的漏洞。

(四)集团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无法实现。目前,服务外包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公司集团化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对企业集团实行本外币收付集中管理的需求有所加强。在集团公司内部进行资金划转,调剂外汇余缺,有利于提高集团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但现行资金集中管理政策规定对企业收支规模等要求较高,而我国中小企业较多,企业规模难以达到政策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集团的资金运作。

(五)境内外母子公司间资金划拨手续繁琐。服务外包企业多为外商投资企业,母子公司间利润汇出、外债使用等资金往来较为频繁,而目前,利润汇出需先到税务部门办理代缴税手续,外债又有规模、期限等限制,母子公司间资金调拨手续较为繁琐。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服务外包外汇管理专项政策。为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建议外汇管理部门在整合现有的相关外汇管理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支持服务外包发展的专项政策和实施细则,形成专门的、系统的法规,在服务外包收结汇、提取现钞、集团公司外汇资金划转、存放境外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便利化措施。如对服务外包企业离岸外包业务收支实行专户管理,允许企业凭合同收结汇;对软件报关出口收汇不纳入货物贸易总量核查,在监测系统中按标识企业管理;对服务外包企业提取现钞实行事后备案制,由银行按月向外汇局报送逐笔提钞信息。

(二)完善服务外包收支统计。根据ITO、BPO、KPO等不同模式及其相应的业务细分编制相应的申报指南,指导申报主体按照业务特点进行准确申报,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的准确性。如:ITO中的软件外汇收入,按报关与否分别申报为一般贸易项下和计算机项下;BPO中外汇收入申报在咨询服务项下;KPO中知识产权研究收入申报在咨询项下,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和测试、产品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收入等申报在技术服务项下,动漫及网页设计研发收入申报在计算机项下;等。

(三)放宽资金集中管理和存放境外要求。放宽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要求,鼓励经营服务外包业务的集团企业集中运作集团外汇资金,合理调配成员公司间的资金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允许服务外包企业外汇资金存放境外,简化存放境外资金资本项下用途支出的核准手续,推动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

(四)简化资本项下相关政策。适当简化服务外包企业母子公司间资本项下资金跨境调动审批手续,对服务外包企业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实行年度规模控制,企业实行备案制,外汇局根据企业注册资金、投资规模、企业上年度离岸业务经营规模等核定年度额度,额度内资金跨境流动不再实行逐笔核准,外汇局对企业跨境收支数据实行非现场监测。

(五)加强与商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商务部门作为服务外包的主管部门,其内部系统有服务外包企业的注册登记,合同额等各方面信息。应该尽快建立与商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机制,由商务部门提供所辖服务外包企业的基本信息、发展情况等,由外汇局提供服务外包企业的外汇收支情况,共同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离岸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定义引自《商务部关于申请继续执行〈服务外包统计报表制度〉的函》(商服贸函〔2012〕35号)

技术管理汇报范文3

药品标准的公开性,将影响涉及药品标准的专利产品或专利方法的新颖性或创造性,从而引发其能否获得专利保护的讨论。本文就该问题从以下方面给出一些个人的思考和认识,供大家商榷。

1、药品标准变革引发的专利保护问题

从1978年实施的《药政管理条例》到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下称《药品管理法》),药品标准由国家标准、卫生部标准、地方标准变革为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标准。国家药品标准(下称“国标”),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是国家对药品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也是药品生产、销售、使用和检验单位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据。地方药品标准(下称“地标”),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部门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颁布的地方药品质量标准。

2001年前,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散掌握药品的审批权,造成同一药品存在多个地方标准或地方标准不一致的现象,以致出现“同名异方药”的混乱局面,直接影响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极大的用药隐患。因此,为了解决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处方合理性、质量可控性等行政管理问题,2001年12月1日开始实行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除中药饮片的炮制外,药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换而言之,地方药品标准将全面提高为国家标准,各地药品生产企业不再继续生产地方标准药品。为与该项改革工作配合协调一致和强化中成药标准管理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1-2002年间汇编了《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一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1-13册)》,将1518个中成药品种纳入国家标准管理体系,并对公众公开发行和出售汇编本。

在地标升国标期间,国内一些专利保护意识较强的企业将地标品种提交了专利申请。目前,已有部分地标升国标品种获得专利权,致使部分国内医药企业依法仿制已有国家标准的地标升国标品种时,遭遇其专利权人发出的侵权警告或提起的侵权诉讼。为此,研究探讨地标品种上升为国标品种前的公开是否构成现有技术,以及如何认定药品标准的公开性等问题,以明晰这些品种能否获得专利保护的问题,业已引起医药行业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

2、药品标准的公开性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下称“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的规定,“现有技术”是指在专利申请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在国内公开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内容。因此,认定地方药品标准的公开性围绕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地方药品标准载明的技术内容是否处于公开状态,所述的“公开”是指公众只要想了解就能得知,而非实际是否得知;二是地方药品标准的公开时间是否早于争议专利(或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三是地方标准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与专利(或专利申请)技术方案之间的异同。因此,本文从地方药品标准的制定、注册、审批、、实施、效力等多个环节加以分析,以期为地方药品标准公开性认定提供法律依据。

据查,地方药品标准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药品申报单位提供药品质量标准草案一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一未成册的地方药品标准一汇编成册的地方药品标准。可见,地方药品标准包括未成册的地方药品标准和汇编成册的地方药品标准。

在申报期间,药品标准仅由药品企业提交给职能部门和相关机构,涉及药品标准的技术文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药品标准”,仅属于药品标准资料档案或药品标准草案。1989年实施的《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的第21条规定,“对于新药研制单位或者个人提交的有关资料、数据、工艺等,临床试验或者验证单位,审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承担保密责任”,即申报阶段的药品标准资料档案应作为保密材料处理。1991年实施的《标准档案管理办法》第17条也作了类似保密规定。国家药物审评中心和药典委员会等行政机构在其实际操作中也对药品标准资料和档案资料予以保密。因此,有关药品标准的申报资料不处于公开状态,不能作为专利意义上的现有技术。

未成册的地方药品标准(下称“批复件”)一般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部门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申报单位生产的批复件的附件形式存在,所述批复件标明抄报单位(一般是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抄送单位(如卫生部药典会、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本省的各级药检所,医药公司、医药站),但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其是否处于公开状态加以规定和管理。当根据未成册的地方药品标准所记载药品技术内容的批复件仅标明抄报和抄送到相关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和部门,也没有证据表明其可对公众公开,出售和发行,因此,通常认为其载明的技术内容不处于公开状态,除非有证据表明其技术内容已经被公开。

据查,我国至今对于地方药品标准的汇编成册没有统一规定,各地对地方药品标准的管理也存在差异。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后,应在三十日内向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据药典委员会介绍,地方新药审批管理部门会不定期将地方药品标准汇编成册,但汇编成册形成的地方药品标准通常没有出版信息,一般仅仅在封面或扉页上注明“××省药品标准××年”,且地方新药审批管理部门对外提供和出售成册的地方标准汇编本,药典委员会也在其公众阅读室将地方标准汇编本上架。此外,地方政府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将一定时间段内制订、的技术标准进行归纳整理,将其汇编成中药地方药品标准,该标准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权威性等特点,不仅用于规范地方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也作为医药企业间供货验收、退货仲裁的法律依据。由此可见,为了保证地方标准在上述各环节的效力和实施,该标准应处于公开状态。据此推定,汇编成册地方药品标准属于公开文件,其载明的技术内容处于公开状态,公众可到地方新药审批管理部门购买或到药典委员会的公众阅读室查阅和复制其载明的技术内容,并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确定其公开日,即汇编成册地方药品标准所标注的出版时间为其公开日;若其仅标明出版年月或年份的,以所写月份的最后一日或所写年份的12月31日为其公开日。

3、地标升国标品种能否获得专利保护的探讨

根据前述讨论,通常认为未成册的

地方标准所载明的技术内容不处于公开状态,不应视为现有技术,除非有证据表明其技术内容已经被公开。而地方政府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地方药品标准时,通常将一定时间段内的药品标准汇编成册(下称“汇编本”),用于规范管理地标药品的生产销售行为,并将汇编本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以及将其及时提供给其他地区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由此可见,汇编本与针对具体药厂特定品种的地方标准批复件存在本质区别,批复件主要体现地方卫生或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特定制药企业依照该标准生产药品的行为,多属保密材料;而汇编本中的药品标准则成为药品生产、销售、使用和检验单位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据,应属于可供公众获得的资料。

专利复审委员会(下称“复审委”)在2004年6月29日作出的第6380号无效审理决定很好的支持了前述观点。复审委依据汇编成册的地方标准保存在国家药典委员会阅览室并可被查阅,在无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收藏在国家药典委员会阅览室的资料应处于任何公众想得知就可以得知的状态,应构成ZL92107848.X号发明专利的现有技术,并用以支持该专利不符合创造性有关规定的主张。并且,北京市一中院(2005)第120号行政判决书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5)第327号行政判决书均维持了该决定。

技术管理汇报范文4

工程汇报资料是专家、领导检查项目时的必看、必查项目,好的汇报资料能突出表现项目的综合管理特色,瞬间给检查人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有的汇报资料不但没有把项目特色、亮点表现出来,而且错误、漏洞频出,不仅不能为项目检查验收工作增色,甚至让检查人员质疑项目日常管理工作。在这里我结合中海项目验杯工作,谈一谈工程汇报资料的编写,提出几处汇报资料的做法。

[关键词]

汇报资料 文字精炼 照片选择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汇报资料的主要内容

工程施工质量情况的文字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要求1500--2000字):

(一)工程概况

1.申报工程名称,类别。工程的开工、竣工验收、备案时间。报建手续,施工许可证,施工图审查情况。

2.申报工程规模:如建筑面积、层数、总高度、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类型、生产能力等,主要功能有哪些、划分情况等。

3.建筑和安装工作量,决算价格。

4.申报工程的责任主体单位: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总承包单位、申报“长安杯奖”的参建单位、劳务企业(要求单位名称与合同公章一致)。及其参建工作内容、工作量。

(二)工程施工技术难点,亮点(内容、数据)。

(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推广使用情况。

(四)工程质量各项目评价得分及评价分析:

1. 单位工程质量各项目评价得分汇总表;

2.实物质量;各工程部位、系统根据得分情况评价分析质量水平程度及主要特色(质量目标、措施、细部做法效果(配上照片);

3.社会评价、用户反映、回访保修情况;

4.不足之处(包括实体和资料)。

(五)防水的具体作法、剖面图(屋面、地下室、外墙、卫生间、厨房、浴室间等)。

(六)幕墙打胶厚度、宽度。

(七)结构验槽、地基基础、主体验收情况、砼强度和钢筋位置原位检测结果、全高垂直度偏差值、沉降观测值(最大值、最小值)及最近结论、网架支座高差、两次挠度测试结果等质量情况。

(八)规范、标准要求有的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测情况,防雷检测、外墙保温等强制性检测情况。

(九)工程获得的荣誉。

二、工程汇报资料的编写注意

各项目根据编写要求,结合项目自身情况进行汇报资料编写。有几点需要注意:

1、工程概况的编写按要求就行,不要遗漏了工程总造价,而且在最后一定要写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类似于这样提神的话语。最好在此处加上一张单位工程或群体工程的效果图,并突显所施工的楼号,给人留下一个整体印象。

如:

2、 工程的责任主体单位,一般是写上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总承包,有时写多一点也会加上图审、沉降观测单位等,但即使这样项目责任主体单位也不能全部写完,所以这部分的标题需要加上“主要”两个字,即工程的主要责任主体单位。

3、工程施工技术难点、亮点是汇报资料的重点。这部分要写出工程的特点,而且必须图文并茂。

(1)要根据工程特点总结出工程中的难点,解决施工难点的过程自然就是工程的特色、亮点。这就要求汇报资料的前后要有照应,如施工难点中提到大体积砼施工,如:基础筏板面积大、厚度大,较正常的大体积砼施工难度更高。那么在施工特色及亮点部分就要描述本工程通过哪些手段完美的解决了大体积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汇报资料的语句一定要精练,1500-2000字的字数要求稍不注意就会超出。特别是亮点这一部分有些项目在此大写特写,洋洋洒洒五六千字都最后依然觉得没有打该写的全部写入。要做到控制字数,就要下功夫,要做到“咬文嚼字”。

首先,要对亮点部分进行分类,大致以分部工程划分,可分为: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安装工程。如先进的钢筋定位措施、清水砼施工可划入结构工程的小点进行展示;紧致屋面的风帽、水簸箕可做屋面工程亮点进行展示;安装管道横平竖直、标识清晰、美观顺直可进入安装工程进行展示。

其次,能用数字直观表现的地方一定不要怜惜数字。如:18500 m3成型混凝土内实外光,几何尺寸准确,表面平整,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达到清水效果;1800m3砌体灰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合理,墙面垂直度最大偏差3mm。要是这里少了数字描述,文章显得就很空泛,当然过分夸大的数字不要使用,这样会激起人的反感情绪,如:3600级水泥楼梯高度一致,线条顺直,踏步误差小于2mm,精致美观。这里的2mm就有点夸大,搞施工的人都知道踏步误差小于2mm很难做到,万一引起检查人员反感,拿起尺子测量踏步误差,那就有点适得其反了。

再者,文字一定要精练。如:“采暖管道井管道采用PAP保护壳”和“ 管道井采暖管道采用PAP保护壳”看似一样但读起来感觉却有些不同,语法在这就不深究,但写汇报就要做到逐字逐句细读、体会,一遍不行两边,一人检查不行多人检查。在如: “施工中通过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混凝土的供应监督、浇注顺序、养护进行科学组织,混凝土浇筑采用二次振捣及抹压收面技术。通过电子测控,塑料布及棉毡双层覆盖洒水、蓄水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大体积砼的内外温差。养护期满后协同建设、监理单位对基础筏板进行了检查,整个筏板外观质量满足规范要求,无任何有害裂缝。”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过电子测控、塑料布及棉毡双层覆盖,洒水、蓄水的方法,现浇梁板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收面的施工方法,控制了有害裂缝产生。”同样是讲的大体积施工,但后一句就比前一句精炼的多。

最后,汇报资料的照片一定要选好。这就要求项目平时要多下功夫、多留资料,好的施工方法、效果、部位一定要及时的留存照片。照片的拍摄也很重要,灯光、位置、角度都要配合好。这对项目上来说是比较难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多拍,从不同的角度、位置多拍,最后在选择好的照片,有的照片在达不到效果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加工处理。在选用照片时一定要注意与文字的配合,该用大景的时候用远镜头,表现节点的时候用近景。如提到屋面整体布局合理,坡向正确,那么照片就要选用大景、反映屋面全貌,给人整体直观的印象。提到地下室地面也是同样道理,要展现整体所以要用大场景、大照片,突出全貌。

提到细部节点,如水簸箕、风帽、管跟处理等,就要选用近景小照片,突出表现节点的新颖美观。

照片选取时一定要注意表现力,该照上的一定不要遗漏。如:

同样是一个接地,前一张就没有把重点变现出来,接地线藏在里面没拿出来,会引起人的误会。

4、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推广使用情况。这部分一般都是列表处理,但是要应用数量和应用部位,不要觉得多余遗漏就行,最好在加上新技术应用取得的经济效果。

5、防水具体做法,需要用剖面图展示,不能遗漏。接下来的相关各项功能检测情况,一定不要嫌麻烦,自己觉得那不重要就不写。这部分就是要写全、写细。能列表的列表展示,有数据的拿数据说话。

说到这里,我觉得汇报资料要想做好就要认真细致、提前策划,但汇报资料表现的是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汇报资料编得好只是为工程质量锦上添花,如果工程实体不到位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一切的根本还是落在工程的实体施工和精细化管理上,只有工程施工做到“策划先行、样板引领”,汇报资料和实体验收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技术管理汇报范文5

赴国内外先进选煤厂学习考察汇报暨理论研讨班开班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

当今选煤行业发生着飞快的变化,新技术层出不穷,(来自)新工艺倍受重视,新的管理理念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我厂始终坚持“科技兴厂、改革富厂、文化强厂”工作思路,加快技改工程建设,加强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洗煤工艺不断更新完善,职工素质、生产能力和洗煤效率大幅提升,尤其今年我厂二期工程建设和设备换型改造工程即将开工。在这样一个的关键时刻,为增长见识,增加知识储备,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借鉴他山之石,在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下,我厂先后派出了几批考察团,对国内外的一些先进选煤厂进行考察学习。国外赴日本北海道钏路煤矿,国内去了唐山、山东、贵州、山西等地选煤厂考察学习。这些考察人员通过细致的考察,认真的学习,将这些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和实用方法带了回来。这次组织大家进行学习、研讨,就是要学习这些新技术、新经验和新方法,共同交流心得体会,提高业务水平,查找自身不足,达到全厂受益,知识共享的目的。

这次研讨班将用两周4课时的时间,由各考察团成员,为大家介绍考察经过和先进企业的技术管理经验、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具体内容为:由副厂长吴建国、副总工程师陈卫国、机电科长邸兴仁等同志分别给大家介绍和讲解唐山钱家营、范各庄选煤厂的工艺部分、机械部分和机电部分;由副厂长我给大家介绍赴日本北海道钏路煤矿考察情况;由副总工程师杨鹤、兴安分厂党总支副书记袁春水分别给大家汇报和讲解山东付村、高庄,淮北临焕、淮北等选煤厂的工艺、设备、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由副厂长苏云同志介绍和讲解北京会议及山东、无锡等有关选煤厂和选煤工艺设备制造企业的考察情况;李延君进行贵州、山西等地选煤厂改质机考察情况汇报。

技术管理汇报范文6

一、统计报表工作方面

××××年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上报统计报表。我们公司的统计工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基层数据收集环节还是很薄弱的,主要是由于基层各单位的主管领导对统计工作没有充分的认识,这样就给我们的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年我们主要开展的工作是:

⒈统计工作要做到按时准确地上报

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状大,公司领导对统计工作也逐渐的重视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报表工作将要更加的精益求精,同时也将激励我们更好的做好统计工作。 ××××年我们的统计报表工作每个月都能够按时准确的上报。从每月的号开始到次月的号之间是上报报表的时间,×××统计局、经贸委、自治区统计局等各单位的报表加总起来每个月大概要报张报表。到了季度或半年、年底就要增加到张左右。因此,今年我们对基层报表的时间进行了调整。每个月我们都要求各单位的统计员在号至号开始将报表上报表,有时统计员因其他工作而忘记上报,我们都要及时的电话提醒。我们坚持做到不迟报一张表。在准确性方面,我们实行的是三级复核制度。因为我们都是提前一天开始收集资料的,所以我是第一级汇总核对,在汇总完成后我都要与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核对,与上月的数据进行比较,核对与以往的数据是否有大的异常,如果没大的出入,我就将报表交给张岭做二级核对,张岭在核对无误错误后,再交由部长做最后一级的三级核对,因而在准确方面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⒉加大力度对各厂的统计报表的审核指导

因为我们的统计工作是根据两厂的报表汇总形成合并报表上报到统计局等相关单位的。我们不直接参与数据的统计收集工作,不直接与各单位的生产部门接口,这就使得报表的准确性受到下级单位统计员工作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每个月与企管部门的统计数据进行核对,加大复查的力度,力征数据达到准确,不出现少报、多报、错报的现象。在年初我们还准备对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进行检查核对每个月的数据的真实性,因此,我们将联合企管部将对各单位的统计报表数据进行突击性的检查,看各单位的报表数据是否有不真实的性况。但由于工作上的一些原因,此项工作至今还没有进行,我想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将进行检查、落实。

⒊在统计方面与企管部做到信息共享不做重复工作,加强沟通协调一致

企管是全公司做为生产经营的管理部门,已经是在对全公司的产值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了,而财务部又在做统计后对外上报报表工作,在统计工作上说是在做重复的工作,为了不做重复的工作我们就必须加强与企管部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尽可能的减少重复劳动,减少信息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每个月上报报表时我们都会到企管部收集数据,这样就做到了:我们有的就与企管部进行核对,我们没有的就做到在企管部收集,减少了重复工作,增加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

二、住房公积金的核算、汇总缴纳工作方面

住房公积金是员工的一项福利金,在年初的工作安排中要求及时交纳、核对公积金账务。由于历年来我们交纳公积金都是实行的补交制,就是我们把每月要交纳员工的明细都要一个不少的全都打印出来交给公积金中心和银行,银行再一个人一个人的往机子里输,不管人员的状态(封存、正常),由此带来了很多人员少交、漏交的问题。为此我们用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与银行、公积金中心对账,把每一个员工的信息都核对了一遍,实现了三方账目的统一,现在交纳只需要打印变更清册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又把员工的缴纳的基数进行了调整。但是随着公司不断的壮大,子公司、关联企业的日益增多,截止至今年月份共为个子公司、个分公司、个关联企业以及总公司等个独立核算单位,两个账户共多人(明细附后)都由公司财务部统一代缴,问题也就频繁出现。鉴于统一代缴制度的问题频繁出现,我们建议公司领导将公积金与养老统筹一样下放到各单位自行交纳,这项工作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同意,现在在公司缴纳的单位还有四个核算单位,核算、汇总起来也简单多了,也能及时、准确的缴纳了,并且账目也都能对得清了。

三、技术中心出纳工作方面

我们公司的技术中心是部级技术中心。因此,按国家的规定,技术的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的。技术中心的日常业务主要是公司的专利申请、为各项科技活动而出差人员的差费支出,每月的工资发放等工作。每个月的业务量不大,但很零散,且业务的跨月份的比较多处理起来不方便。这就要求我每个月要仔细的计好每一笔资金的流出与流入,尽可能的不要跨月份,防止账实不复的现象出现。

从五月份开始科技管理部的预算也由我来核算。由于年初的预算制定时没事有些问题没能考虑进来:俞总工的预算,技术中心的预算以及有些费用的分摊等问题都没能做明确的规定,导致了现在科技部的一些费用超支且有些费用没有地方列支的现象。原创://这就使得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大大折扣了。为此我建议科技部下一年的预算时尽可能的科技部与技术中心分开,科技部按公司的预算走,技术中心则以项目核算列支,没有项目的就不列预算,不允许列支。

四、下一年度的工作思路

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针对××××年出现的一些问题,现在谈一谈下一年的工作思路:

⒈在统计报表方面,明年要严格规范报表的格式,上报的时间,上报报表的质量,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对基层的统计员进行考核,以确保报表的真实性。与此同时要加大统计报表重要性的宣传,主要是对基层领导的宣传,提高认识,使得领导能够支持我们的工作。

每年各基层统计员的上报数据无法确定真实性的情况下,建议××××年增加去基层检查工作,核实数据的次数,多采取突击性的,不定期的检查。同时针对各单位的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不一的情况,建议明年的增加对各单位的人员培训以提高各单位工作人员上报数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