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范例6篇

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

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高校教师;亚健康;体育锻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135-03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是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这种临界状态即使没有明确的病症出现,也会出现没有精神的态势,这种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很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导致生物钟的紊乱,诱发慢性疾病;若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到生命安全。高校教师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亚健康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缺乏锻炼、生活没有规律等原因所致。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对我院教职工388人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88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95.36%。其中30岁及以下38人,31~40岁61人,40~50岁184人,50~60岁87人;男性203人,女性167人。

2.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高校教师对亚健康知识的了解

对高校教师进行了有关亚健康知识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见表1,76.22%的教师知道亚健康的知识,但了解得不多;20.27%的教师对亚健康知识了解得较多;3.51%的教师对亚健康知识知之甚少。

2.亚健康状况的基本统计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此次我院就教职工亚健康状况的370名人群调查中,健康状态者92人,占24.86%,亚健康状态者占75.14%。其中,67.63%为轻度亚健康状态者,共188人;中度亚健康状态者60人,占21.58%;重症亚健康状态者30人,占10.79%。说明,我院教职工亚健康比例较高。

另外,男性教职工亚健康状态者145人,占男性教职工71.43%;女性教职工亚健康状态133人,占女性教职工79.64%。说明,男教师中健康者和轻度亚健康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教师,而女教师中、重度亚健康者相对男教师来说比较多。

3.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支配闲暇时间、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的体育活动。通过调查,我院教职工除30~50岁年龄段以外的职工,均把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健康放在第一位,但30~50年龄段的却将工作摆在第一位,参加体育运动从而锻炼身体的意识较差。追其原因,这与高校教职工的年龄特点和工作性质相符。

(1)每周体育锻炼的频度与时间。锻炼频率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锻炼时间是指人完成锻炼动作所必需的时间。实践证明,要想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保持身体健康,需要每周锻炼至少3次,每次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上。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职工50岁以下的人明显居多。这说明我院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缺乏。原因主要体现在各项工作事物成倍增加,教职工的工作量大,没有空闲时间参加锻炼。

(2)影响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调查数据表明,教师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原因是多样的,但主要表现为无兴趣、没有时间、没有锻炼的场地器材、没有组织四个因素。

对于健康者,影响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无兴趣和没有时间,而没有锻炼的场地、器材和没有组织所占的比例较低。对于亚健康者,影响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没有场所及无兴趣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没有组织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是最少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工作疲劳的状态下,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可能下降,这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职称的变动、年龄的增长,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逐渐下降,亚健康状态在中青年教职工中尤为突出。导致亚健康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繁重的工作、职称(务)的晋升、素质的提高、学历的提升,等等。处在亚健康状态的教师不仅体育锻炼意识较差,而且就算经常锻炼,运动量相对来说也比较小,每周锻炼的次数较少,持续时间较短。由此可见,造成亚健康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三、对策

1.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提高教师自我保健意识的能力,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应加强健康教育知识、保健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应定期开展关于体育运动与亚健康知识讲座,以使教师树立坚持体育运动、预防亚健康发生的意识。同时,利用空暇时间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激发教师运动的兴趣,调动他们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在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减轻压力。应在学校成立健身康复中心,通过对教师参加体育活动选择的不同运动方式,给予运动速度、运动频度,运动持续时间等量化指导,从而预防和控制亚健康,进而恢复健康。

2.规律饮食,营养均衡

对于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而言,“食”对于调养身体亚健康意义重大。理想的膳食首先要保证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必须的营养物质,并在每天的膳食中合理搭配荤素。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2000千卡的热量,保持体力、精力充沛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补充营养。

3.把握运动三部曲

(1)一步一个脚印。运动应当严格考虑自身的身体情况,制定合适自身的运动处方,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于求成。锻炼时,要从热身开始,先进行小运动量锻炼,再逐渐加大,运动持续时间逐渐加长,运动频度由少逐渐增多。实践证明,要想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保持身体健康,需要每周锻炼至少3次、每次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上。

(2)贵在坚持。只要坚持,就有收获。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一要认识到运动的长远效用,因为运动训练的效果往往具有滞后性,它需要在一定时间后才能渐渐反映出来。二要树立正确的健身观,进行长期规律锻炼,克服自身的惰性,不可半途而废,不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

(3)及时调整。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健康情况,对身体反馈的信息予以记录、评价,及时调整健身方案,使得锻炼方式、持续时间、难易程度、运动量的大小符合自身情况。

参考文献:

[1]吴洁,梁磊亚.健康成因分析及预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2]周英,尤黎明.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与应对措施[J].中国健康教育,2002,(11).

[3]伞洪光,郭继平.高校教师亚健康成因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

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冀南地区;农民工;健康体适能

0.前言

良好的健康体适能既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也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愈来愈关注自身的健康,健康体适能的水平高低,对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冀南地区农民工的健康体适能进行调查,试图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为提高农民工的健康体适能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冀南地区农民工健康体适能现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农民工健康体适能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体能测试法

选取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健康体适能各要素进行测试:心肺耐力(测试项目为台阶实验)、肌力(测试项目握力)、身体成分(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柔韧度(测试项目为坐位体前屈)。

1.2.3数理统计法

对测试冀南地区农民工各种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冀南地区农民工健康体适能基本状况分析

本文研究发现,40.37%的农民工的心肺适能处于较低水平。农民工所从事体力劳动不能很好地改善心肺功能,多数缺乏体育锻炼,只有通过体育锻炼才能提高心肺适能。70.8%的农民工肌肉适能处于较好水平,说明农民工在从事体力劳动当中对肌力和肌耐力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大部分农民工的脂肪含量偏高,这是由于农民工缺乏体育锻炼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比如吸烟、喝酒等。

多数农民工的柔韧适能处在中等水平,说明体力劳动对柔韧性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冀南地区农民工健康体适能的发展对策

2.2.1加强农民工健康教育

由于农民工长时间生活在农村,受地方风俗和地方文化的影响,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健康意识不足。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大部分农民从农村走向成城市,但是,从生活方式、收入、节奏、各种待遇等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中。工作时间较长,加上体力劳动较累,所以没有时间从事体育锻炼,或误把体力劳动当做体育锻炼,而造成体适能下降甚至影响健康。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正确引导,让农民工真正了解锻炼的必要性,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形成自然体育锻炼习惯和行为,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2.2.2重视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

重视体育卫生健康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知识讲座、健康知识座谈会、有奖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使健康知识贯穿于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的始终。并使农民工能够简单掌握自我锻炼效果的评估方法和运动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手段,以便于他们在进行自主锻炼、自我监督、自行评价,为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2.2.3注重科学锻炼的方法和原理的传授

农民工都来自农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或正规的体育锻炼指导,对体育锻炼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一般参加体育锻炼时按自己爱好盲目的进行锻炼。技术动作不正确,运动量的把握、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频率的多少等达不到健身要求,虽参与体育锻炼,但起不到健身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工参与锻炼时的监督与指导下的科学地锻炼,增进健康体适能,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下根据自己锻炼的目的,科学选择自己喜欢的( 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安全的、适合的运动项目。使农民工掌握每周锻炼的适宜次数、每天锻炼最佳的顺序时段、饭后体育锻炼应该间隔的时间、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每次锻炼适宜的持续时间、体育锻炼的靶心率等知识,只有把指导体育锻炼的健康教育知识融入生活中,才能提高健康体适能,增进健康。

2.2.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往往生活无规律,营养不合理或匮乏,造成健康体适能下降。所以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改善健康体适能、增进健康的有效途径。按时吃早餐,可以防止低血糖对神经系统影响,是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重要保证; 吸烟、饮酒过多会导致中毒,对肝肾造成严重损害; 缺乏睡眠,体内瘦身蛋白数量会减少,而胃饥饿素的含量则会增加,这样人们就会总感觉到饿,也就不由自主地多吃,从而导致肥胖。通过健康教育使农民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3增进冀南地区农民工健康体适能的具体措施

2.3.1柔韧适能练习

柔韧性的练习,在时间上应当安排在热身运动之后进行,也可以安排在每次练习的结束部分进行。在练习的部位上可以根据锻炼项目的特点,有选择的进行,一般可以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颈部及腰腹部 等部位进行。

2.3.2肌肉适能练习

肌肉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首先需要遵循肌肉练习的渐增阻力、专门性、系统性等原则。在锻炼的阶段上,应有开始阶段( 适应阶段) 、渐进阶段、保持阶段。

2.3.3心肺适能练习

心肺适能可以通过健身走或跑进行,也是提高心肺适能的最简便、最有效地方法和途径。健康走或跑不受场地、时间、性别、年龄等限制,四季皆宜,深受农民工的喜欢。

3.结论

冀南地区农民工健康体适能总体水平下降。尤其反映柔韧素质的男子坐位体前屈下降显著。做好健康知识宣传和正确引导,使农民工能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营养适宜、消除不良习惯及控制精神压力等,在增进健康体适能的锻炼中能自主锻炼,自我监督,自行评价。

【参考文献】

[1]杨洪辉.苏北农村居民健康体适能现状及影响因素[J].上海体育学报,2008,(6).

[2]李建英.藏族锅庄舞对西宁地区老年女性健康体适能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2007,17(4):44-45.

[3]陈海春.亚健康、生活方式与运动健身关系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3.

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3

一、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心理因素

1 情绪因素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影响。

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的关键因素是运动中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提高中学生锻炼的持久性,使运动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效益得以实现。有研究指出.缺乏愉是个体不能坚持锻炼行为重要因素,有30%的城市中学生认为娱乐性和愉快的感觉是他们坚持锻炼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以推论,情绪的不同体验,是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因素。愉快的积极情绪体验是中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对体育锻炼产生阻碍作用。以上研究都从各自的角度论述了情绪因素的某一方面对锻炼行为坚持性的影响,但缺乏对情绪状态作全方位的探讨。

2 自我认识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

作为自我认识的主要成分之一,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有的潜能的认识。对自我效能与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水平对活动具有增力作用,而自我效能可相当可靠地预测体育锻炼的坚持性。

另外一方面,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我认识错误,是影响中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这些错误有:许多中学生认为他们比他们的长辈们身体更好,一些中学生认为自己已不能从体育锻炼中获益。还有许多中学生害怕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消耗体力精力,影响学习效果,浪费学习时间而不愿意参加锻炼。可见缺乏自信心是中学生自我认识错误的主要方面。

综合以上的研究分析,我们认为中学生对自身及体育锻炼的自我认识错误阻碍了他们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而较高的自我效能水平和自信心会增强中学生体育行为的坚持性。但以上的研究仅从中学生个体心理的角度去研究,忽视了社会因素在学生体育锻炼这一社会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3 人际关系因素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

针对人际关系对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有研究指出:个体坚持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与他人交往或参与群体活动。调查表明,有25%的女性和24%的男性将社会交往看成是坚持活动的很重要的原因。对此国外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指出,缺乏合适的伙伴是阻碍中学生参加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人际关系之所以是体育锻炼坚持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因为坚持锻炼的中学生比中途退出者更能与别人建立友谊,并能对活动产生更加积极的反应。所以,锻炼者之间的友谊往往对继续参加活动有积极的影响。对于群体来说,良好的群体人际关系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所以实施群体锻炼计划的人比独自进行锻炼计划的个体,其行为坚持性要好些。较强的群体内聚力促进了个体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因此,在学校和班群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群体内聚力,是中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真正动力。

二、心理健康效应与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关系

大量的研究表明,长期参加身体活动与良好的心理健康是紧密相关的。其中,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与降低焦虑水平呈正相关。长期体育锻炼与精神健康方面的一些指标有中等强度的相关。

自我效能方面也有类似的结论,如果将坚持性作为锻炼行为的因变量指标,则自我效能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于人际关系,研究者认为它通过增强群体内聚力,增强了个体的坚持性,从而与锻炼坚持性有相关关系。

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 身体锻炼;体质;治疗结果;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61.5 G 831.3 G 8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4-0361-02

现代女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女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1]。因此,如何在大学学习期间不断地加强和提高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提高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每一所高校都不容忽视的问题[2]。为探讨大众健身操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良性影响,笔者

于2004年9月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新乡医学院682名参加大众健身操学习、锻炼的大学生中抽取锻炼组、对照组各60例,年龄为17~21岁。

1.2 方法 采用自主组合创编的大众健身操锻炼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锻炼前、中、后的形态指标、机能、身体素质等进行比较分析。锻炼组进行1 a的系统锻炼,每周4~5次,每次65 min(热身10 min,形体训练10 min,大众健身操25 min,步伐练习10 min,整理活动10 min),心率控制在120~175次/min,有健身教练辅导、指导共同锻炼;在节假日期间,给受试者安排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并要求结伴完成。对照组没有进行系统锻炼。

1.3 数据处理 部分数据输入《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3]软件内并经自动统计处理;另一部分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用双侧t检验法。

2 结果

2.1 大众健身操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经过1 a锻炼,锻炼组的安静心率、最高心率、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数均有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率储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大众健身操对血压的影响 经过1 a锻炼后,锻炼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2.3 大众健身操对体重、腰围等影响 经过1 a锻炼后,锻炼组体重、腰围、BMI、腰臀比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锻炼组锻炼前、后的体重、腰围、M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3。

3 讨论

大众健身运动是指整个运动过程中,吸入的氧气能满足机体的消耗,在不负氧债的情况下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4]。锻炼对心肺、血管系统有良性调节改善作用,能提高骨骼肌利用氧的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缺血阈值,长期从事大众健身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率储备[5-6]。经过1 a锻炼,锻炼组安静时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大众健身运动可以逐渐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调节心脏活动时迷走神经紧张性,安静时较低心率也能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本研究还表明,心率的动态变化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7]。锻炼组与对照组心率反应不同,安静心率对照组>锻炼组,每级增加心率也高于锻炼组,心率储备和运动时间均低于锻炼组,肺活量及指数、脉压差锻炼前、后均有明显提高,说明对照组心、肺功能的潜力低于锻炼组。锻炼组锻炼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说明大众健身运动的确有降压的作用。

大众健身操锻炼可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状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如体重的减轻和腰围的缩小,使学生体会到锻炼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养成锻炼习惯,提高美感,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5

论文摘要: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身体自尊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状况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互促进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探寻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有效结合点,本文基于测试和调查的数据,深人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办法,选取湖北经济学院、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的50个体育教学班级,共1715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792人,女生923人。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量表测评法

选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测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

1.2.2身体自尊量表

选用《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O PSPP),测量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程度。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ma

1.2.3锻炼态度量表

选用《锻炼态度量表》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认知与行为情况,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信度。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11.0软件对三项测试的评分进行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分析

SCL-90总分是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L-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f=1参照李虹报道[3[中的类似标准规定:SCIr90总分)180为心理障碍,其中180 } SCL-90总分

2.2大学生身体认知结构时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与健康的良好感觉紧密相连,且健康主观感受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其身心实际健康状况的感觉。rs}为分析身体认知结构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情况,笔者从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等5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该量表的评分规定,除运动能力分量表的评分越低表示对自我运动能力认知越高外,其余4个分量表则是评分越高,表示认知水平越高。由表1可知,随着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除在运动能力认知方面的评分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外,其余4个方面的评分则逐渐下降。另外,体质不及格组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中的标准差和其他3个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心理重度障碍组5方面评分中的标准差与其他各组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大学生对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2.3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镶炼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3.1不同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6J:第一,体育锻炼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第二,体育锻炼可减轻心理压力;第三,体育锻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体育锻炼能产生充实感、满足感。很显然,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但不同体育锻炼状况下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会存在不同呢?为便于研究的需要,将大学生群体划分为经常锻炼和不经常锻炼两类。根据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问,将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时间30min以上的学生确定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反之则视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从表2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为1017人,占总人数的59.3%;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698名,占总人数的0.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有821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经常锻炼人数的80.73%,有196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19.3%;不经常参加锻炼的698名大学生中有479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不经常锻炼人数的68.62%,有219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不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31.4%。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而重要的调节作用。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具体反映在不同的心理因子上。通过对经常锻炼与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常锻炼者9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低于不经常锻炼者,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不经常锻炼者;将两种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与国内正常同龄人常模进行两两比较阴,发现不经常锻炼者各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经常锻炼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

2.3.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分析

研究表明,喜爱体育锻炼的程度、每周锻炼的(下转第48页) (上接第45页)次数、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间、锻炼的选择强度、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和锻炼的坚持程度6个维度和心理健康相关系数依次是:0.483,0.410,0.310.0.314,0.159,0.321和0.473a }’,由此可知,从事体育锻炼的态度、每次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坚持程度等3个维度起主要影响作用。

从表4可以看出,(1)从表格的行间数据看,四个心理健康水平的组内均存在着:目标态度、锻炼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共同影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而体育锻炼态度又影响着学生的锻炼意向。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性;(z)从表格的列间数据看,除主观标准外,其余7个因素中的数据都是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各因素的评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一行为和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3)从各组数据的标准差来看,心理重度障碍组除在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两因素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因素的标准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心理严重障碍组的学生在这6因素方面的离散程度较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州犬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5个方面的认知有显著性差别,说明大学生的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L}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3.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1,3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3.2建议

3.2.1以身体认知教育为切人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

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选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体育梭炼知行调查问卷》时24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应引起关注的状态;在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女生显著低于男生,高三学生显著低于高二学生,农村生源学生显著低于城镇生源学生;2)有66%的高中生时体育梭炼重要性的认知高,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参加体育课外的徽炼:3)高中生体育梭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3)高中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是:运动+认知高组.运动+认知低组、不运动+认知高组、不运动+认知低组。

1前言

高中生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快速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个性成熟度较低,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同时还要面临高考压力、学业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容易造成种种心理冲突,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知行是指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和被试是否为运动群体。本研究旨在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特点,并对其体育锻炼知行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特点,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高中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0份,有效问卷424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8.6%。

2.2研究工具

2.2.1《心理健康诊断量表》

本研究根据高中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分类标谁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3类,分别为健康、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可能有心理障碍,并赋予分值。

2.2.2《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

选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殷恒蝉教授等2006年编制的《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

3结果与分析

3.1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3.1.1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分布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中生中,有31.41%的高中生处于健康状态,有31.89%的高中生处于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状态,有36.70%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状态。

3.1.2不同群体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3.1.2.1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对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男生中,共有36.1%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在女生中,共有81.0%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对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女生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1.2.2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一与特点

对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63.5%的高一学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有65.2%的高二学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有76.8%的高三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

3.1.2.3城镇和农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对城镇和农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有63.3%的来自城镇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共有76.5%的来自农村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对城镇和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来自城镇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来自农村的高中生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2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3.2.1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的分布情况

对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8%的高中生认知程度非常高,17%的高中生认知程度较高,45.3%的高中生认知程度高,26.9%的高中生认知程度较低,7.1%的高中生认知程度很低。

3.2.2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分布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运动十认知高的高中生占36.3%;2)运动十认知低的高中生占11.8%;3)不运动+认知高的高中生占29.7%;4)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占22.2%。有66%的高中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高,但有一半的高中生由于各种原因不参加运动。

3.2.3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中,将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的4组样本予以赋值,将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表明了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3.2.4不同知行等级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对不同知行程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得分进行ANOVA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知行程度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对不同知行程度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运动+认知高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运动+认知高、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不运动十认知高、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4结论与建议

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应引起关注的状态。学校、家长和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抓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注意创建和拓展维护和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加强必要的情感和思想交流。

2)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差,所以在准备高考的同时,学校和家长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注意给他们创造积极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注意劳逸结合,使他们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从而能够更好的应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