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范例6篇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教学方法;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的方法

根据教育学家们的最新科学教育理念阐述:当今社会的教学过程要取缔之前旧时代的由老师们单方面进行知识输出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要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达到思维能力的成长。就培养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公式的灵活运用与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密切相关。一方面,孩子们在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思维模式加以内化。例如:类比法,递推法,建系法等等。而另一方面,通过对更加高深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为孩子们在运用思维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供了更多捷径和方法。所以,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切不可固执的认为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思维能力。数学的知识的传授只是客观上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养成提供了一些有利因素,还需要老师让孩子们养成灵活运用这些有利因素的习惯,在制定阶段性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辅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的养成。那么,如何有步骤的在小学二年级时期的日常教学中帮助孩子们形成思维能力,本人将提供以下几个方法进行参考。

第一,在二年级的时期,帮助孩子们养成思维能力要体现在整个学年的教学过程中。综观二年级数学课本的目录,包含加减乘除等初步的数学运算和几何知识初步角的表达等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就可以帮助二年级的孩子们形成多样化的思维模式。例如:通过对角的认识,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模式。通过对角度大小的比较,能够锻炼孩子们的比较思维能力。而乘法口诀的记忆,又能够锻炼到学生的综合和概括总结能力等等。在这些新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导致孩子们走向死记硬背的死穴里,脱离数学的本身的特征,从二年级从开始形成用学习文科的方法学习数学,这对孩子们日后的学习是大为不利。

第二,二年级数学老师们要着重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内容贯彻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里面。包含日常的新章节教学,复习工作,作业布置里。在多个环节里,对二年级学生采取潜移默化的引导,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思维锻炼。比如:在教授两位数之间的退位减法运算时,比如教师出一题“28-19=?”让孩子们出思考,不但要求孩子们算出结果,还要让学生们说出思路。尤其是学生们的计算结果出错时,让学生们说出思路,能够帮助学生们加强对“退位”这个概念的理解。然后在通过类似的题目的训练,减少错误直到能够快速的算出正确的答案,强化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敏性。而在复习两位数乘法的运算的章节时,教师要首先确定学生完整的记下口诀表,可以引导学生去概括口诀表的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概论能力。还要耐心的指导孩子们进位的点,十位的乘法的积所书写的正确部分,最后引导孩子们归纳出运算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穿插在环节里,不是一整堂课都用来进行思维锻炼,这会延缓课程进度,也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第三,大家都很清楚,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模式尚且是以形象化思维模式为主,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模糊。因此,一线的小学数学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多利用实物和孩子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让孩子找出相似的部分,发现本质,从而强化孩子们的理解。例如:在“认识立体图像”的单元学习时,老师可以带一些生活中的立体物品。比如牙膏盒,牛奶喝让学生去观察他与长方体的相似之处。水管、瓶盖与圆柱体的相似之处。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去摸一摸这些生活用品,说出他们的特征,然后在忽略图案画出一个大概的模型即抽象的长方体和圆柱体,从而根据之前观察的特征对长方体和圆柱体进行总结。从而在这个实物教学的过程中,锻炼孩子们的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本领。其次还可以穿插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例如在除法的学习过程中,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可以问学生,老师手里有30根粉笔,平均的分给第一小组(第一小组8人)请问每个人分到几根,还剩几根,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一根一根的分发,从而得出答案。使得平面化的抽象的数学教学走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逐步渐进的将知识融入进去,从而完成让孩子们由形象化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二、作业的布置与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能够巩固孩子们学习成果,强化对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题目的设置要从易到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开发,简单的题目可以就使用课后的习题,教材的课后练习题较为容易。但是,教材的题目偏少,不足以满足孩子们练习的需求。所以,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老师们在设题的过程中,可以设置多种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判断题训练孩子们的思维判断能力,简答题,锻炼孩子们的形象化思维能力,应用题,训练孩子们的综合逻辑思考能力。

通过对孩子思维模式的现状和培养的原因出发进行初步的探索,再通过教学过程的合理引导,结合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和循序渐进和多样化的作业布置强化孩子们的思维模式的训练,从而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培养大批的优秀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加强锻炼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107-02

教学二十余载,送走了一班又一班的学生,迎来一个又一个的幼子,寒来暑往,三尺讲台,书写青春岁月,感叹岁月的逝去,欣慰桃李的芬芳。每当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时,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之人,同时也更坚信自己的教学理念之正确――还学生自主空间,培养其社会能力。

一、课堂上,多给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

课堂是孩子们的天地,可是多年来不少教师一直主宰着整个过程,满堂灌输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在课堂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解放孩子的手,让其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蒙台梭利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教师是不可替代的,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操作的教师都不能省略,一定要重视起来。当孩子将来走向社会,许多社会经验都是在自身的实践经历中才得知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自己的事别人不代替,自己要做的不能让别人去做,这样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二)解放孩子的口,让其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提高表达能力。课堂中许多教师为了所谓的节约时间,不让学生多说,总是自己告诉,这样对于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不少教师让学生剪拼后,就急于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实际上在这个环节中,缺少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应该让学生多说说为什么平仃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和高的乘积呢?让其边观察图形转化过程,边说结论。这样的环节学生才会真正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也通过自己给自己讲、在小组讲、上台讲等在多次阱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将来步入社会,与人交际或是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逻辑性会很强,也不会是羞羞答答的,对以后人生中的为人处事也是大有好处的。

(三)解放孩子的脑,让其思考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听到不同的声音。课堂是孩子们的,教师不要束缚孩子的思维,让其大胆地去思考问题。例如:教学12-9退位减法时,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孩子思考并上台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可能会一个一个地减,有的可能会用想加做减,有的可能用破十法,有的可能用到连减法,但是多给孩子时间与空间,孩子还想到了这样的方法:先用9-2=7,再用10-7=3,此时教师不应否定,而应该组织学生思考,这种方法行吗?是什么样的道理?从而得出方法的创新性及可行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解放孩子的身,让其多出座位走上讲台锻炼自己的胆识与思维。课堂中教师常常是自己讲,孩子们在座位上听,这固然是一种学习的模式,可是正襟危坐时间久了容易形成一种你讲我听的被动学习局面,学生不再主动地去探求知识,缺少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解放他们的身体,让其多出座位与同伴交流,和全体同学分享学习的所得与乐趣,大胆在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在同伴的启发下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其日后主动地与人交流,大胆地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孩子们会有胆量,有担当,主动承担许多责任。

二、课堂外,多给孩子们学习锻炼的机会

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孩子校内的学习与活动,还应该关注孩子课外的学习与生活,因为他们将来总有一天要为人父母,总要走向家庭、社会,许多能力也需要我们去关注。

(一)月月小目标,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一切替其办理,就连叠被、洗袜这样的事都不干,家长一方面是溺爱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是觉得这样浪费时间,即使是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做,孩子也不听。基于此,我们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所以我在教学高段学生时,除了教学外,还与家长一起对学生的生活习惯也进行了培养。每月制定一个小目标,通过这样的小目标,家长监督打分,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学生将来上大学、走向社会家庭都会干力所能及的活,生活能力大大提升。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至立同志指出:“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更是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的根基。有了健康的体魄,就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拥有更幸福的生活。”建国五十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关心和重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从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出发,在不同时期先后制订《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些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表明: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寸步下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笔者所在学校今年对学生测试结果见表:

从测试结果看,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的原因。

一、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

1、家庭“细养教育法”

所谓的“细养教育法”就是父母用细腻思维将孩子成长中的暗流险滩等阻碍都好心扫除,用精细想法将孩子能够忍受有战胜苦难的机会都铲除、剥夺了。现在的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由父母或祖父母代替完成,上学由家长接送,洗衣做饭由父母包办。孩子在家除了完成作业就是睡觉,偶尔有暇余时间也是消磨在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上,很少有机会、有时间走进大自然。我们的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业而很少顾及孩子的体质健康,更不要说和孩子一起走进运动场。孩子的成长营养成分只有“细粮”和营养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而缺少黑色食品、绿色食品和五谷杂粮的滋补,造成营养结构失衡,形成人格缺“钙”,性格缺“钢”,事业缺“铁”,不具备傲然人群的人格竞争力和事业战斗力,干事情都畏首畏尾,谨小慎微,遇到挫折,畏缩不前意志薄弱,因而在体育锻炼中怕苦、怕累、怕流汗,体质状况只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在学校学生不能合理、科学地锻炼身体,那么要提高学生体质状况只能是一句空话,事实上,学校教育在体育教育方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1)学校教育的片面性

学校的教育方针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学校教育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重智轻体的倾向,学校体卫工作只是学校领导的纸上谈兵,仅仅出现在学校工作计划中而很少得到落实,学校体育经费得不到落实。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课被文化课无故占用,少数爱好运动的学生,在班主任的眼里成了问题学生。有的学校不能按部颁标准排足体育课,学生在校围绕考试指挥棒转,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学生一天的生活只能在听课、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晚上十一点才能完成作业)中度过,疲于应付,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何来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质又怎能提高。

(2)学校体育教育理念滞后

笔者工作在基层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第一线,对目前基层体育教学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笔者认为大部分的学校体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模式仍然以传授技能为,重竞技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虽说新课改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实施,但仍然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是穿新鞋走老路,课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老师教怎样练。学生就怎样练,完全束缚了学生自主创新思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学习效果也就不可能得到保证,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教师课前不备课,上课时想到什么上什么,想怎样上就怎样上,甚至哨一吹,球一发,真正的放羊式教学,长期以往,学生又怎能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学生又如何去锻炼身体,促进体质健康发展呢?

健康体魂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培养具有强健的体魂、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精神的青少年一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那么如何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呢?

二、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对策

1、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学体质”和“促进学生健康”的使命。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忽视学校体育工作,就谈不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谈不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体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要深化教学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更新,由重竞技向重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充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传授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自我锻炼、坚持锻炼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3、保证活动时间,推动经常锻炼。

学生只有坚持经常性的系统锻炼,才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好两课、两操、两活动。做到“四落实”(时间、地点、内容、人员),确保质量,提高锻炼效果,学生要科学处理好学习与锻炼的关系,保证锻炼的自觉性、经常性、系统性。教师要向学生适时地进行体育健康教育,使锻炼符合健康要求,并定时测试,检查锻炼效果。

4、做好数据收集、整理、分析

建立和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制度,每个学生都要建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用以记录每学年的测试和评价结果,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评价和统计分析,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制定措施,不断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促进学校体育的科学化。

5、家庭教育的“粗养教育法”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范文4

1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为舞台,培养幼儿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载体,在课堂活动中,幼儿的科学思维方式能够得到极大的锻炼。

开展形式各样的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幼儿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探究、创造的乐趣,构建基础性科学知识,获取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锻炼其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在手工课堂上,老师首先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物品:颜色形状各异的旧矿泉水塑料瓶、胶水、小剪刀、彩色纸张、塑料花等等,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旧塑料瓶的特征情况,让幼儿动脑思考旧塑料瓶的各种用途,并鼓励他们动手,使用旧塑料瓶来做出他们想到的相关物品,幼儿们的想法很多,最后他们做出了很多物品:有的用小剪刀把白色旧塑料瓶剪成了矮矮的小烟灰缸,说给爸爸放烟灰用;有的用小剪刀把绿色旧塑料瓶剪成了中个的笔筒,说可以用来放他的水彩笔;有的给有曲线的旧塑料瓶贴上了彩色纸做的裙子,在盖子上贴上用纸画的圆脸,做成了可爱的娃娃装饰品;有的直接把塑料花插到旧塑料瓶里,说这是花瓶……有的幼儿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做,老师要尝试先让幼儿向最简单的方向思考,让他们发现旧塑料瓶最初的储存用途,如当水壶用,进而再引导他们发现旧塑料瓶新的物质特征等,让他们自己从多方向去思考、去设想旧塑料瓶的新用途等。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就能在这样的思考与动手相结合的课堂小活动中培养起来。

将语言、艺术、社会等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构成综合课程,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形式。如开展“听故事,编结尾”活动,老师准备一个故事开端,要求幼儿根据故事的情节,编出各种可能的故事结尾。要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对故事开端的理解,从不同理解点切入故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组织语言将故事结尾讲出来。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想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幼儿语言能力。还可以开展“拼图活动”,老师将一完整图画裁剪出一块图片,然后另外准备几个与裁剪下的图片形状相同但图像略有不同的图片,然后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把正确的图片拼入到图画中,通过这样的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收敛思维能力和洞察力等。所以多开展综合性的科学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方式、语言能力等等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2创建优良宽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思维能力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范文5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 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 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实践锻炼的具体内容、要求、形式复杂而多样,在此不想一一论述。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孩子的实际情况等具体分析。如生活自理方面,要使孩子充分意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克服依赖别人和怕苦怕难的思想,从身边生活琐事做起,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认识并作了一些探索。有的组织孩子参加磨难教育;有的让孩子假期打工;有的让孩子假期卖报;有的让幼儿园小朋友自己到银行存零花钱或者到超市购物(有老师暗中保护,中央电视台记者暗中摄像)……当然,孩子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不必惊惶失措。我们应该让他们懂得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古往今来成大事的英雄豪杰,无一不是在挫折中一再奋起,在惊涛骇浪中一生搏击的人。"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正是挫折和艰难的磨练,使他们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成就了伟业。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范文6

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园艺家、制图专家、图形设计员、室内装潢师等都显示出高超的视觉/空间能力。

游戏一

会变魔术的彩泥

各色彩泥若干,塑料小刀,牙签。

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家长先问孩子“你希望小彩泥给你变出什么来?”让孩子闭上眼睛,家长用彩泥做出孩子想要的东西来。鼓励孩子动手做。孩子做出的东西不在于是否像,而在于他(她)认为是什么,是他(她)情感的表现,家长一定要以欣赏和鼓励的方式来对待。

温馨提示

适合年龄:2~3岁。做彩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或材料。注意游戏结束后要把手洗干净。可以用泥巴或面团代替彩泥玩。

视觉思维包含了我们看到、想到的和画出的内容家长应该从这三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视觉/空间能力2~7岁的孩子主要是形象思维,家长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重视视觉环境的创设,比如在家中设置展示区、可供孩子随时取用的笔等形象化工具、周围环境的视觉刺激等,要注意环境刺激每隔一段时间改变一次

家长给孩子要提供足够的机会自己动手创作艺术作品,提供多种材料让孩子来选择,家长也要鼓励孩子产生自己的心像,并确保其有能力进行视觉化,,因为视觉化是一种心灵建构或回忆视觉心像的能力,许多伟大的发现是从一个清楚的心像或视野开始的让孩子经常玩棋类和纸牌游戏也可以锻炼视觉/空间能力。

游戏二

我来摆个大脸娃娃

(一)要准备的东西

纸,彩笔,剪刀,胶水。

(二)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使孩子学会确定器官的名称和位置,让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中锻炼空间视觉能力。

(三)我们开始玩啦

家长在纸上先画一个大圆脸的轮廓,然后在另一张纸上画出五官并剪下(数量不限),混在一起来让孩子摆个大娃娃,并让孩子一边摆一边说出器官的名称。

温馨提示

适合年龄:1~3岁无论孩子摆成什么样子,家长都应该鼓励,并指出正常的脸应该是什么样子。

游戏三

积木大比拼

(一)要准备的东西

积木若干(最好形状大小各异)

(二)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锻炼孩子的空间构图能力。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我们开始玩啦

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积木放在垫子上或桌子上,然后一起开始搭建自己想要的图形或建筑。对于较小孩子,要求不要太高,让孩子随意措,家长可在一旁提醒:宝宝要搭什么等,并鼓励孩子搭建不同物体。对于较大孩子,可以提出具体要求或和孩子一起比比建房子,谁能搭得又高又稳固等。或者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作品,享受合作的乐趣。

温馨提示

适合年龄:2~4岁,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引导。可以用牛奶盒或其他东西代替积木玩。

游戏四

我来摆个大脸娃娃

水彩,白纸。水盆(洗手用)

锻炼孩子的运用色彩的能力,培养其创造表现力。

家长先示范如何在纸上用手指画画。对于3岁以内孩子,家长可以画出画的一部分(比如画出梅花的树干,小猫的轮廓),其余的部分鼓励孩子来完成。对于较大的孩子,则完全由他(她)来创作,享受自由创作的喜悦。画好后,可以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并写上名字和日期,保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