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例6篇

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

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教学方法;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的方法

根据教育学家们的最新科学教育理念阐述:当今社会的教学过程要取缔之前旧时代的由老师们单方面进行知识输出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要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达到思维能力的成长。就培养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公式的灵活运用与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密切相关。一方面,孩子们在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思维模式加以内化。例如:类比法,递推法,建系法等等。而另一方面,通过对更加高深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为孩子们在运用思维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供了更多捷径和方法。所以,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切不可固执的认为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思维能力。数学的知识的传授只是客观上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养成提供了一些有利因素,还需要老师让孩子们养成灵活运用这些有利因素的习惯,在制定阶段性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辅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的养成。那么,如何有步骤的在小学二年级时期的日常教学中帮助孩子们形成思维能力,本人将提供以下几个方法进行参考。

第一,在二年级的时期,帮助孩子们养成思维能力要体现在整个学年的教学过程中。综观二年级数学课本的目录,包含加减乘除等初步的数学运算和几何知识初步角的表达等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就可以帮助二年级的孩子们形成多样化的思维模式。例如:通过对角的认识,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模式。通过对角度大小的比较,能够锻炼孩子们的比较思维能力。而乘法口诀的记忆,又能够锻炼到学生的综合和概括总结能力等等。在这些新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导致孩子们走向死记硬背的死穴里,脱离数学的本身的特征,从二年级从开始形成用学习文科的方法学习数学,这对孩子们日后的学习是大为不利。

第二,二年级数学老师们要着重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内容贯彻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里面。包含日常的新章节教学,复习工作,作业布置里。在多个环节里,对二年级学生采取潜移默化的引导,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思维锻炼。比如:在教授两位数之间的退位减法运算时,比如教师出一题“28-19=?”让孩子们出思考,不但要求孩子们算出结果,还要让学生们说出思路。尤其是学生们的计算结果出错时,让学生们说出思路,能够帮助学生们加强对“退位”这个概念的理解。然后在通过类似的题目的训练,减少错误直到能够快速的算出正确的答案,强化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敏性。而在复习两位数乘法的运算的章节时,教师要首先确定学生完整的记下口诀表,可以引导学生去概括口诀表的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概论能力。还要耐心的指导孩子们进位的点,十位的乘法的积所书写的正确部分,最后引导孩子们归纳出运算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穿插在环节里,不是一整堂课都用来进行思维锻炼,这会延缓课程进度,也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第三,大家都很清楚,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模式尚且是以形象化思维模式为主,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模糊。因此,一线的小学数学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多利用实物和孩子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让孩子找出相似的部分,发现本质,从而强化孩子们的理解。例如:在“认识立体图像”的单元学习时,老师可以带一些生活中的立体物品。比如牙膏盒,牛奶喝让学生去观察他与长方体的相似之处。水管、瓶盖与圆柱体的相似之处。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去摸一摸这些生活用品,说出他们的特征,然后在忽略图案画出一个大概的模型即抽象的长方体和圆柱体,从而根据之前观察的特征对长方体和圆柱体进行总结。从而在这个实物教学的过程中,锻炼孩子们的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本领。其次还可以穿插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例如在除法的学习过程中,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可以问学生,老师手里有30根粉笔,平均的分给第一小组(第一小组8人)请问每个人分到几根,还剩几根,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一根一根的分发,从而得出答案。使得平面化的抽象的数学教学走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逐步渐进的将知识融入进去,从而完成让孩子们由形象化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二、作业的布置与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能够巩固孩子们学习成果,强化对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题目的设置要从易到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开发,简单的题目可以就使用课后的习题,教材的课后练习题较为容易。但是,教材的题目偏少,不足以满足孩子们练习的需求。所以,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老师们在设题的过程中,可以设置多种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判断题训练孩子们的思维判断能力,简答题,锻炼孩子们的形象化思维能力,应用题,训练孩子们的综合逻辑思考能力。

通过对孩子思维模式的现状和培养的原因出发进行初步的探索,再通过教学过程的合理引导,结合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和循序渐进和多样化的作业布置强化孩子们的思维模式的训练,从而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培养大批的优秀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2

人的左侧肢体的活动是受右脑支配的,而右侧肢体的活动是受左脑支配的。因此,如何从孩童时就较均衡地锻炼孩子左、右两侧肢体的活动能力,对于孩子大脑的全面发育是有好处的。生活中的多数孩子都是善于用右手做事的(即右利手),由于很少用左手,使得他们大脑的右半球很少接受外界传递的信息,得不到锻炼,那么,怎样开发他们的右脑呢?

体育活动法 均衡的体育运动不但能促进两侧大脑半球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大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可开发右脑半球的潜在功能,活跃形象思维,促进右脑的创造能力。如让孩子参如踢足球、打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等运动,在锻炼时最好有意识地让孩子的左手、左腿多重复几个动作,以刺激右脑。

刺激指尖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他将双手比喻为大脑的“老师”。人体每一块肌肉在大脑皮层上都有着相应的“代表区”――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随着双手的精细运动就会将大脑皮层中相应的神经细胞的活力激发起来。现在许多家长让孩子弹钢琴、电子琴,实际上就是很好的指尖活动。

环球刺激法 手部有许多穴位,通过经络将手指与脑神经、五脏六腑联系起来,通过五指捏握活动,可刺激手掌各穴位,使脑部供血通畅,从而达到健脑益智、消除脑力疲劳、增强思维能力的效果。左右手交替握健身环、健身球是个很好的锻炼方法。

乘车锻炼法 对每天必须在汽车或电车上度过1~2小时的儿童来说,可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有选择地锻炼。

1.上车后用左手扶住把手,尽量用左手拿书包等物。

2.车行进时,面向前进的方向站立,不转动头部,用双眼向左侧窗外望,通过对左眼的视觉刺激,活跃右脑。

3.在左手食指和中指上套上一个橡皮筋,使皮筋成8字形,然后把皮筋由拇指移套到无名指上,仍保持8字形,依此类推,直套到小指上再返还,反复做几次。此法对右脑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3

江苏南通一读者来信咨询:女儿有些偏科,数学跟不上。我数学很好,便利用空闲时间给她补课。起初,女儿成绩提升很明显,可后来却越来越差,是什么原因呢?

答:每个孩子情况不同,一般来说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孩子养成依赖习惯。有些中档题、次难题,孩子动脑思考可能会做出来,但有别人辅导,自己不再思考,失去了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这样的辅导越多,孩子思维越懒惰。

二是缺乏必要的训练。家长讲得多,孩子练得少,当时能听懂,但因缺少练习,孩子的知识迁移能力得不到锻炼,出现能懂但不会运用的现象。

三是缺少必要的反馈。辅导过程中,有的家长讲解速度过快,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的家长太严厉,导致孩子不敢说不会,只好不懂装懂,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究竟听懂了多少内容。

家长该怎样科学辅导孩子呢?

首先,对孩子的难题要从“有求必应”转变为“选择性回应”,避免孩子形成思维惰性。孩子想尽办法不能解决的难题,家长再出手,这样就让孩子尽力思考,不把希望全寄托在家长身上。对于难题,家长也不必讲全部过程,可以提示解题思路,让孩子自己去做,从而有充分锻炼的机会。

其次,要进行针对性训练。对于孩子不懂的题目,辅导后可以出几道同类题目让孩子做;如果做出来,家长再出几道相同题型的变式让孩子做,这样步步提升,稳打稳扎,长期下去,孩子的成绩就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再次,要让家长辅导与老师课堂教学形成合力。家长要告诉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最后,家长讲解时要及时与孩子沟通。改进讲解方法,提高辅导水平,完善自己;辅导时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不能专攻难题偏题,也不可搞题海,要精选精练。

宝宝不懂得求助,怎么引导?

江苏无锡一读者来信咨询:手工课上,4岁的女儿经常因为不会做而急得哭起来,却不知道向老师或小朋友求助,生活中也是这样,遇到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她就一个人生闷气,我该怎么引导?

答:生命是一个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与呈现。1―3岁时孩子开始要求“自治”,并且渴望独自完成任务,家长要鼓励这种自治,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自我能力,同时给予引导。3岁开始,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别人情感的能力,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进行相关训练,引导孩子清楚地表达情感与需求。

1、家长示范。家长做事时,可以示弱,请孩子帮助自己完成,完成后不忘跟孩子表示感谢;家长还可以当着孩子面向其他人求助。这些直观形象的经验会丰富孩子的认识,“求助―完成―谢谢”这样的模式多练习几次,孩子遇到困难后,也会主动去求助别人。

2、激发孩子求助欲望。当孩子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家长可以在旁边鼓励他向身边人求助,为他打气。有的孩子对向人求助有顾虑,怕别人不答应。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真诚地向身边人求助,他们一般都会乐意而为,帮助别人时,他们自己也很快乐。

3、选择好求助对象。向谁求助,孩子可能心中无数。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目光投向身边能帮上自己的人,小伙伴最好,小伙伴如果能力不够就投向大人,向身边的能帮上自己的叔叔阿姨求助。

4、求助三要素要表达清楚。向别人求助时,说明自己求助的理由、求助的内容(让对方帮什么,帮到什么程度)、求助的愿望(表达你渴望得到他的帮助),对小孩来说,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并不容易,但家长可以逐步引导,孩子在反复锻炼中,思维也会越来越清晰。

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4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5

右脑开发潜能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要负责人类的理性、语言、文字、分析等,右脑主要负责音乐、形象、经验、直观等认识,因而右脑“感觉”更强,我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也更多是右脑的产物。

科学和经验证实,孩子在6岁之前,对事物的思考主要以右脑为中心,适当的良好的刺激可以让右脑功能发挥更优秀。及早对宝宝进行感官训练,促进右脑发育,对宝宝的整体发育,都有重要意义。右脑的开发存在于孩子的生活当中,只要得到科学的指导,父母也会成为好老师。

右脑开发法检阅对比

目前,音乐、绘画、外语学习、体育锻炼、珠心算等都是开发右脑的常用方式,各有开发的侧重点。

绘画

开发原理:孩子通过对事物进行观察描绘,在视觉感受、动手能力、听觉描述、语言理解、观察力等方面对右脑进行刺激。

音乐

开发原理:听古典名家的曲子能够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理性思维能力,孩子身处其中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也更强烈。

局限:需要甄别选择合适的古典音乐。

外语学习

开发原理:美国神经外科近年发现,儿童学会两三种语言跟学会一种语言一样容易,因为当孩子只学会一种语言时,仅需大脑左半球,如果培养同时学习几种语言,就会“启用”大脑右半球。

局限:一般孩子从3岁左右开始学习,要谨慎选择合适的外语早教机构。

体育锻炼

开发原理:右脑在运动中比静止的时候随之而来的鲜明形象和细胞激发来得快,因为右脑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大脑左半球活动相对少了,人的思想现成的逻辑思维方法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摆脱,灵感经常会脱颖而出。

局限:需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运动,防止在锻炼过程中受伤。

珠心算

开发原理:通过练习拨打算盘,双手拨珠,使左手的充分活动有效开发儿童的右脑。心算则主要是通过在右通脑中构建“脑像图”,在脑子里打算盘,进行表象训练,有效地开发儿童的右脑。

局限:4岁前的孩子没有形成数字印象,不适合学习。

右脑开发分时段

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6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通常认为孩子幼稚无知,不成熟,所以他们说的话完全可以当做耳边风,有些家长甚至极少赋予子女发言权。孩子只有受教育的份,只有听大人说话的份,只有言听计从的份,一旦反驳就会受更严厉的批评,而家长却没有看到:反驳背后是孩子整理思维、抒发想法、锻炼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另一种进步。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孩子们的思维成长早已是我们小时候数倍的发展,我们发现爱“唱反调”的孩子越来越多。会辩解也是一种能力,敢说是孩子内心自信、行为自主的外在体现;辩论还能够刺激孩子智力发展及帮助他们形成个人意志。孩子从3岁开始便有了自我意志,此时他们的语言能力开始觉醒,自我意志也开始萌芽。在与他人辩论时,孩子的论点不是不经大脑,随口而出的胡闹式争辩,而是经过对周围环境的分析,例如对未来风险进行粗略评估(父母心情好坏、能否挨揍),是否有旁人助自己一臂之力(爷爷奶奶的助威)等等;还要挑选自己所涉猎到的所有语言词汇,挑出最有利于自己,最有攻击力的表达方式,挑战父母底线,例如,“我知道你们都不爱我了”、“我已经长大了”等等。孩子这些争辩看似无迹可寻,其实却是战略性十足,因为这些争辩能使他们更充分表达自己的欲望,争取到他们想要的权益,从而达到辩论成功的目的。

在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唱反调”后,家长们还会认为他们是存心与自己过不去吗?我想应该不会了。那么有哪些有效方法应对“唱反调”的孩子的“进攻”呢?

前提是家长需要遵守一个原则,就是不能跟孩子“硬碰硬”。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大可随孩子去,等他们对要求的事情感觉没意思了,自然会重新回归。如果孩子已经不处于辩论范围,而是在无理取闹,那么家长可以冷处理,不理他们,让他们也尝尝“唱反调”的心情。等胡闹劲过去了,他们就知道这种“战略手段”对父母根本没用,完全白费力气,以后胡闹之前就会考虑考虑了。最后,与孩子心平气和地交谈沟通,不但效果好,也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让他们知道只有耐下心来大家商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