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的总结范例6篇

酒文化的总结

酒文化的总结范文1

关键词:科学管理 人文管理 酒店管理 酒店现代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从生产实践中总结规律形成管理原理和方法,管理理论系统开始建立。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心理学和行为学不断成熟,管理界从“经济人”的科学假设演进到以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理念。我国酒店早期管理是以部分先进酒店为标志将成功经验直接用于饭店管理,21世纪酒店步入转型期,在管理上开始关注人的作用。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在酒店管理中如何发展,两者是否相悖的概念,现代酒店在应用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时需要注意哪些内容,这些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管理的科学性及人文性

科学与人文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研究的热门话题,科学是社会历史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说科学产生于19世纪,科学文化是基于现代科学产生的一种文化。人文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类和人类文明,就有人类文化。因此人文文化比科学文化产生较早,科学从产生之初就与人文关系密切,两者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中缺一不可。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反映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原理和方法,形成理论体系,以此指导管理实践,并且在实践活动中验证管理原理,通过总结、应用、再总结的过程,管理理论得以丰富严谨。《辞海》中解释“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概念上讲人文是人类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核心部分,集中体现在尊重人、重视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就是重视人的文化。科学性和人文性作为管理研究的两个角度突出表现在研究出发点上的不同,管理科学性是从客观现实出发,通过现象把握本质规律,而管理人文性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注重人的作用和价值,属于精神文化范畴。科学与人文有一定联系性,约翰·洛克在人文思想研究中架起科学与人文的一道桥梁,使两者成为相辅相成的有机体。科学是人文研究的理论武器,人文研究又为科学研究指引方向。

酒店发展中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酒店行业崛起至今,酒店管理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初创酒店管理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旅游业主营入境游,酒店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国内酒店增加,国门的打开不仅给我国带来了现代饭店管理的理念和知识而且还带来了建设资金,这一时期主要是合资酒店和内资酒店。

合资酒店是中外双方共同出资兴建的饭店,绝大部分合资酒店由外方负责筹建和经营管理。合资酒店的建设和经营掀起我国酒店现代化管理高潮,这些酒店一扫我国酒店过去官商衙门的作风将现代服务理念融入酒店管理,酒店管理者多是外聘专家,他们把酒店现代化管理的全套模式运用于所管理的饭店。

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体系及理念引入我国,冲击我国手工作坊式的原始管理,也促进内资酒店从管理意识到体制机制的自我改革。一方面更新酒店设施设备,增加服务项目,使酒店不断具备现代化功能。另一方面是变革酒店管理和服务。首先,变革酒店体制和机制,在体制上,一些酒店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机制上,一些酒店实行岗位责任制和按劳取酬制。其次,管理意识改革,部分酒店开始实行经济核算,注重经济效益;提出“热情、诚恳、周到”的服务理念,懂得顾客与酒店的关系。最后,制度化、规范化变革。制度和规范是科学管理的根本,一些酒店意识到制度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开始制定各种制度,如管理人员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等,以规范管理人员;同时制定服务细则、操作程序、卫生标准、服务规程,使原来随意性的作业过程成为规范化过程。

国外酒店的管理理论是在酒店长期经营过程中总结验证成形,在我国酒店研究滞后于酒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外管理经验的引入可以提高酒店利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这一时期我国酒店管理在学习中实践摸索,主要侧重于酒店体制、制度方面,科学管理在酒店经营中居于主要地位。人文性在酒店中也有所体现,如“宾客至上”、“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酒店管理层意识到人这一要素在服务行业的关键作用,认识到员工优秀与否对服务质量至关重要,酒店管理注重调动人的要素提高服务质量,然而当只局限于对酒店管理层的调动,人文管理也是停留在模仿西方人文管理的层次,没有形成酒店管理主流。

2.酒店管理的发展阶段。在初创阶段的基础上,我国酒店管理现代化进程加速,在应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开始注重自身的探索和变革。

20世纪80年代后到90年代初,我国酒店规范性的科学管理不断成熟,经过实践积累,酒店从服务、企业体制及人员培训各方面总结符合酒店发展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

首先,进行作业时间和服务规程研究。越来越多的酒店认识到规范操作流程带来的高效率,通过实践操作总结科学高效的作业流程,实行量化管理和经济责任制。20世纪90年代初,酒店规范管理、规范作业的书籍纷纷出版,不仅反映我国酒店规范化管理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对我国酒店规范化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家旅游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规定和标准》,标志着我国酒店走上了国家标准的规范化标准化道路。

其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规范化。一些酒店进行体制改革,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有限度的两权分离,实行总经理责任制;作为企业,酒店还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实行岗位责任制、定额管理制、浮动工资制等现代化管理机制,酒店的组织体系和体制开始走向规范化。

最后,酒店从业人员规范化管理,规范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提高他们的素质。实现管理人员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系统管理。初创阶段,酒店的理念是“以服务质量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以此为中心酒店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在发展阶段,我国的酒店业提出经营多样化、管理科学化、服务规范化、饮食多样化和精美化、卫生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酒店管理人文性也有所显现,酒店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酒店产品具有产销同步性、无形性的特征,其中多是酒店从业人员提供给顾客的服务,带给顾客的多是无形的感受。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固然重要,但热情饱满的服务意识、追求顾客满意的服务质量意识才是提供优质服务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培训酒店员工时除了要使员工熟练地掌握实际操作、酒店经营常识外,还要强化行业意识,培养员工的服务热情。

酒店现代化发展阶段是在对国外酒店管理模式进行本土化检验加以改进并推广应用范围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仍是通过科学管理规范酒店经营使酒店管理系统化、科学化,科学管理已得到大部分酒店的认可,规范化经营成为当时酒店经营的重点,科学管理为新世纪酒店人本管理的推广提供了有序环境。人文因素并不是此阶段酒店管理的中心,然而却可以从酒店经营中发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萌芽,这就为新世纪酒店人本管理发展做了充足准备。

3.新时期酒店管理阶段。21世纪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业也急剧升温,消费者需求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此时,科学化管理发展到零失误的酒店服务已不足以构成酒店的竞争优势,如何在行业中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创造客源、形成品牌特色,问题的关键便在于人,再者酒店严重的人才流失使得酒店管理层注重实行人性化管理,积极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首先,尊重员工,平等对待。每位员工都是独立的经济个体,尊重不同岗位的员工是酒店人本管理的首要前提。信任员工是建立在对酒店工作人员尊重的基础之上,信任是最好的管理,尊重员工不仅表现在尊重人格及对其价值和贡献的肯定,还表现在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培养其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创造自身价值的主动性。

其次,依靠员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酒店服务产品的质量不仅与酒店硬件设施有关,更与提供服务产品的员工紧密相关,酒店的发展要依靠员工。依靠员工的前提是要留住人才,提供合理的薪酬、关注员工发展、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管理者对于员工的劳动和付出给予充分的认同和肯定,公正客观地认识评价员工的表现、作用和能力,以绩效考核和民主测评的方式使员工心悦诚服,增强员工对酒店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最后,发展员工,发掘员工的工作潜力。高薪酬和福利对员工的吸引和激励是暂时的,酒店把员工全面发展和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引导员工思想觉悟使之与酒店发展水平相符,不定期地给员工开展相关培训,帮助员工熟悉业务、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制定个人的工作目标,充分激发员工动力和潜力。

新时期酒店科学管理仍在原有基础上从深度和广度方向上发展,是对酒店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延伸,人文管理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酒店注重以人性化管理调节规范化管理,通过肯定个人价值唤起酒店员工工作热情,人文化管理成为这一时期酒店管理的研究重点之一。

酒店管理中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酒店科学管理比人文管理起步早、发展快、成熟早,这是酒店行业特征及发展趋势决定的。我国酒店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多是借鉴国外酒店管理理论和经验,在初期服务操作尚不规范、经营管理较为混乱的形势下,发展科学管理,实行系统化管理,使酒店行业标准化、规范化。随着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人”作为管理要素在酒店管理中居于重要位置。科学性和人文性是管理学在不同时代、不同经济发展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研究领域,两种理论创立发展的起步时间不同,侧重点不同,但在酒店现代化管理的不同阶段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酒店的人文管理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科学管理为人文管理提供了系统有序的实行环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科学管理中,使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更为科学、更为有效地管理员工。

(二)酒店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应用建议

1.人文管理实现科学化。科学管理基于实践总结,有客观性,人文管理是探讨在注重人的要素时,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这需要在酒店日常经营管理中不断发现酒店服务中人的行为规律、作用及价值,以此为依据总结人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酒店管理,用实践检验并改进人文管理。也就是说,将科学管理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人文管理,使酒店人文管理原理指导下的制度有效可行。

2.科学管理融入人文性。科学管理理论基于客观现实,有时会出现酒店发展与个人发展、个人利益冲突的管理制度。将人的要素融入科学管理过程中,考虑到个人价值和利益,寻求酒店和个人的利益结合点,实现酒店与个人的双赢,当酒店与个人利益相悖时积极研究解决途径以使双方利益最大化或将个人利益降至最小。具有人文性的科学管理,既符合酒店管理规范又能为酒店员工接受,不同于其他行业,酒店员工是直接面对顾客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对酒店管理的认可甚至推崇才能遵守管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差异对待。科学管理通过规章制度或其他规范性措施管理酒店人员的服务操作和酒店经营,产生的管理成效显著。人文管理着眼于人的要素,产生的绩效远不及科学管理显现得快,但是人文管理具备的是长期优势,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的剂有效调节科学管理中严谨规范。企业要眼光长远,将人文性纳入管理制度,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肖黎.对酒店内的人文管理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0(11)

2.杨蜜蜜.基于现代酒店业发展的人性化管理策略及意义[J].遵义师范学报,2009(4)

3.张华,汤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及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2008(8)

酒文化的总结范文2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1975年进入青岛啤酒厂工作;2000年任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001年兼任青岛啤酒北方事业部总经理;2001年8月至今任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前瞻观点:

把体育营销作为品牌建设的有机部分,并且长期贯彻,真正利用体育这个活动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最终提高品牌形象获取长期收益,不能仅满足于一时的知名度和销量目标。

2006年影响力:

2006年前三季度业绩取得较大幅度的提高,净利润达到4.14亿元,同比增长25%。近五年来,青岛啤酒以年平均13%的销量增幅以及远高于销量增幅的利润总额增幅迅猛发展,青岛啤酒主品牌所具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在中高端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过去的2006年,青岛啤酒将其定义为奥运营销起始年,决心将体育营销进行到底。从去年年初赞助都灵冬奥会到世界杯期间的“观球论英雄”活动,青岛啤酒左手握奥运会,右手抓世界杯,重大的体育活动每次都少不了青岛啤酒,充分体现了青岛啤酒与体育精神的完美结合。

青岛啤酒实施体育营销战略,就是依托体育活动,将产品与体育结合,把体育文化与品牌文化相融合,形成特有品牌文化。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体育精神,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实现自由平等而不存在障碍,这是体育文化与青岛啤酒品牌精神的最好结合。

通过参与各类体育盛事,青岛啤酒借用“体育营销”的手段,丰富了品牌内涵,树立了品牌形象,传播了品牌主张。

随着人们对体育关注度的日益提高,体育营销已经成为一种提升品牌形象的效果显著的手段。在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之后,青岛啤酒就开始了体育营销之旅。

青岛啤酒的产品与奥运有很好的接合点。奥运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盛宴,青岛啤酒一直倡导“激情成就梦想”,希望能借助这样的平台,带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更多的激情;而奥运“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和青岛啤酒的企业精神和品牌价值诉求也是一致的。

作为国内啤酒业的领跑者,青岛啤酒一向注重品牌建设。品牌是产品质量、信誉、个性、地位等的集合体,品牌建设就是要形成品牌的差异化。品牌的差异化需要消费者的认同,否则这样的差异化就没有意义。啤酒本身是一个产品,要想使一个产品具有人格化的性格,品牌就会是它的人格化,通过品牌,使它产生一种思想,能够和消费者交流:而交流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对他的认可和选择。

青岛啤酒认为,品牌定位不是专家、厂家对它怎样定位,而是消费者认为怎样,它占据消费者的心智是什么,消费者是怎么想的。青岛啤酒的定位在于,首先青岛啤酒是一个经典的产品;第二、青岛啤酒是一个最正宗的酒品,它来自于啤酒发源地德国,又经历了一百年的历练,它是正宗的;第三、青岛啤酒的品质高,喝青岛啤酒能够给你带来身份感。

得益于青岛啤酒的清晰的品牌定位,主动、全面的奥运体育营销使2006年青岛啤酒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来自市场的数据显示,青岛啤酒的产销量占国内啤酒总产量的14%,占全国啤酒出口总量的50%以上。这些都充分验证了青岛啤酒的品牌营销策略。

对于啤酒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我们认为,市场竞争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永远不会是一家独霸天下,这不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正是因为有了竞争,企业才会成长,行业才会发展。青岛啤酒愿意在竞争中,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强化青岛啤酒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成功营销网站:省略

酒文化的总结范文3

关键词:酒店行业;经验管理;创新

前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其不单局限于民族的发展,而且综合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酒店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更多强调的是将国内外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应用到酒店的实际运营与管理中,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还要结合酒店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因而可以说酒店行业管理上的创新更是其经验管理方面的创新。要促使酒店行业实现经验管理手段上的创新便要在充分了解经验管理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酒店行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创新策略。

一、经验管理

经验管理源自于十八世纪初,其主要强调的是企业的管理人员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对市场的洞察力,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规划与管理。从实际运作情况上看,经验管理更适用于刚起步或规模较小的公司,管理人员结合自身的知识、文化、素质以及相关的经验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这样企业便会沿着既定的发展轨道有条不紊的发展下去,而若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这种全凭企业领导人的经验而采取的管理模式无疑会成为企业长足发展的阻碍。

新时期酒店行业经验管理强调的是企业管理人员凭着其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对酒店行业市场洞察力为酒店的长远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但是为了使酒店更具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酒店企业还必须学会在原有的经验管理手段上实现创新。

二、酒店行业经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制度不合理,用人机制不完善

酒店在用工制度中过于强调多劳多得的原则而忽视了劳动的质量,导致员工的工作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引发和增加了各种投诉事件,进而影响了酒店声誉。另外一方面,在淡季和旺季员工所得薪酬一样,很多员工认为不合理,进而影响服务质量,并且大多是短期员工,流动性较大,很多人都不愿意长期从事酒店行业,只将其作为临时工作。

(二)缺乏对员工的培训

员工流动性强,新入职的员工只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工作;而老员工也缺乏培训机会,更深层次的培训则更加稀少,如此一来难以激发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员工看不到自身的长远前途,从而便加剧了人员流失,这就导致了从事酒店行业员工素质普遍较低,难以保障酒店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三)企业文化重视程度不够

酒店行业管理忽略企业文化,缺乏统一的企业价值观,这就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企业的发展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酒店行业的企业文化要涵盖酒店的发展方向、规章制度、酒店的用人标准以及奖惩制度等,科学的企业文化在凝聚员工向心力方面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而酒店行业文化的丢失使其在企业凝聚力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另外,企业文化对外代表的是一个企业的形象,如果其没有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那么又会影响其在酒店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四)管理模式不成熟

我国在近年来的酒店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在酒店管理中仍然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管理模式。许多酒店企业照搬别人的经验,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再加上我国的酒店多数只是中小规模的企业,并且地区差异较大,难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国际上的成功酒店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三、酒店行业经验管理手段的创新

(一)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用人机制

完善薪酬制度和体系,在一个方面提升酒店员工的薪资待遇,在另一方面将员工的薪酬密切与贡献挂钩,对工作突出的员工做出表扬和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薪资待遇是每一个员工最为关心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合理提升员工待遇,这样才能留住员工。同时,增加用人机制合理性,对员工的年龄、婚姻状况等进行考察,重视员工工作能力,将工作能力作为衡量员工薪资待遇的标准。

(二)定期进行员工培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酒店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理念也需要不断创新,所以酒店需要加强员工培训,以此来拓展酒店的发展空间。增设酒店培训部门,定时组织员工进行培训,鼓励员工自我个性发展。以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个性来分配合适的工作岗位,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发掘自己的潜力和特长,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及时嘉奖和提升。

(三)运用美学原理进行管理

结合酒店行业所具有的特点,美学在酒店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酒店的内部布局还是外在设计,对美学应用的好坏便直接影响到顾客对酒店的形象认识。通过加强对美学的应用,并结合人的审美特点,潜移默化的改善顾客的思维,让消费者从心理上感觉自己处于一种高雅的、和谐的、轻松的、舒适的氛围中,以此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保证酒店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酒店各部门的协调

酒店是一个多部门、多环节相互配合综合性企业,所以各个部门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离不开每一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所以必须要协调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管理工作,重视员工的情绪变化。顾客在酒店的消费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多个岗位和部门,所以需要提升各部门的协调性,这样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五)从管理变化中总结经验

经验管理上的创新并不单纯强调对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应用,还要在酒店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探寻管理方面的变化,从而科学的总结经验,为酒店企业的长远发展负责。酒店合作的对象是消费者以及酒店产品提供者,由于二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酒店业要不断总结经验,适应多变的环境,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酒店管理人员应及时跟踪新案例,及时总结经验,结合新情况做出正确的指导,从而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法。

总结

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酒店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推动力,未来为了促使其更好的发展下去,酒店行业必须要在原有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寻新的更加科学、更适宜长远推行的管理方法及手段。文章结合经验管理、酒店行业经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对酒店行业经验管理手段的创新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其中正确的观点能为酒店实际运营管理服务。(作者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芳.浅谈经济型酒店管理策略[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11:23.

酒文化的总结范文4

安徽省餐饮协会会长张学涛,安徽省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范星宏,安徽省餐饮协会秘书长佘林明,安徽省餐饮协会副秘书长徐平,安徽省餐饮协会副秘书长郑德贵,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主任张圣亮,徽商杂志社总编辑、徽商全球理事会秘书长韩新东,徽商杂志社副总编辑许祝生,徽商杂志社运营总监许以信等共同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观点碰撞

安徽天鹅湖大酒店餐饮会议部总监胡建东率先“抛”出自己的见解。胡建东认为,当前形势下,酒店餐饮企业首先要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其次,在经营方面酒店餐饮企业要适当降低门槛,如开展自助餐团购活动、推出大厅平民菜谱等。最后,酒店餐饮业需要建立自己的餐饮文化,如突出徽文化,加深顾客对安徽人文文化的了解。

不仅本土企业如此,外资酒店餐饮业也感受到了国内餐饮市场的“寒意”。合肥万达威斯汀酒店总经理道格拉斯则从经营利润以及人才培养两方面来分享发展对策。“受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的中餐厅、自助餐厅以及白酒人均消费并不尽如人意。令人欣慰的是,酒店客房的经营状况不仅从入住率还是每间可住房的收益来看,2012年至2013年有6%-10%的小幅增长。”

徽商齐云山庄酒店总经理、五一酒店驻店总经理钱蓉认为,在新形势下,酒店餐饮企业必须抱团发展,各取所长来吸引更多的客户。酒店餐饮首先需要转变经营模式,划分不同市场定位的消费群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其次,酒店餐饮还需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如在宣传推广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工具以及团购活动来提高企业影响力和拉动增长。

浙商国际假日酒店营销总监王超则认为,安徽酒店餐饮企业应该把徽商的特色融入到酒店中去,而全球徽商之家酒店联盟能将各个酒店团结在一起,突出特色地迎接外地返乡徽商。

“‘国八条’对红顶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合肥红顶餐饮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汪庆云坦言。“我们餐饮界都有句话叫‘六七十年代吃温饱,八九十年代吃文化’,进入新世纪,酒店文化又有了新的引申,即吃健康、吃安全。而红顶就选择在健康与安全上做文章。”

花都CEO国际商务酒店董事长高瑞能同样“有话要说”。“‘国八条’出台后,很多消费者转向了农家乐和私房菜,其实,‘国八条’意在控制奢华消费,政府应该给予经济型酒店一定的支持。所以希望媒体能在反对浪费的基础上,要正确地引导合理消费。”

“企业生存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安徽外经戴斯酒店总经理助理陈建国表示。首先在客源需要上一定要考虑到市场的细分;其次要进行市场调研,节能减耗;另外在营销宣传上不仅要依靠传统媒体,更不可忽视网络媒体的力量;最后要进行产品创新,突出自己的酒店特色。

安徽圣大国际饭店常务副总经理王兵认为,新形势逼着酒店餐饮企业要“转方式、调结构”,具体来说,即为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及餐饮结构的调整。

而安徽悦家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佘祥军则从“重新找准市场定位、重新定位客户价值以及拓展营销渠道”三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寻求发展路径。

“我们彼此并不是竞争对手,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消费者。”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行政助理经理张帆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的对手是客人,如何从客人那赚得更多的利润是我们需要共同考虑的问题。现在全球徽商之家酒店联盟给我们提供的抱团平台是非常及时和重要的一步。”

专家指路

在各家酒店餐饮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之后,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主任张圣亮表示,“国八条”的出台、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以及合肥酒店餐饮行业竞争形势的加剧都严重地威胁了安徽酒店餐饮企业的发展。张圣亮认为,“国八条”针对的是公款消费,而商务消费与学务消费并没有受到严格的控制;另外,企业的定位也需要进行改变,“五星级酒店不仅只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定位,它可以代表一种微笑服务、一种奢华或者是一种标准。”

安徽省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范星宏认为,酒店餐饮业的发展途径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合、分、专、跨”。所谓“合”,即为合作共赢。范星宏认为,酒店餐饮企业不能再走传统渠道,集团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分”则有很多分法,分市场,分人群,分性别等;“专”体现在专业程度上,酒店餐饮企业可以推出类似“会议管家”以及酒店金钥匙服务等;而“跨”即为跨界发展,酒店同样可以推出社区服务功能或者月子会所等。

针对酒店餐饮业的现状,安徽省餐饮协会秘书长佘林明提出“三双制”解决方案,及将餐饮与住宿分开的“双排制”,大厅与包厢区分定位的“双场制”以及高低端消费群体价格分开的“双价制”。

“‘国八条’是大家为之欢呼的好事情!”安徽省餐饮协会会长张学涛话一出口就引来在场观众质疑的眼光。“‘国八条’的出台意在制止公款消费和杜绝奢侈浪费,让这些以公款消费为主要对象的餐饮企业死掉是一件有利民生的好事。”对于酒店餐饮企业今后的发展出路,张学涛指出了一条“必须降低生产成本、推出特色服务以及建立酒店文化”的发展道路。

最后,徽商杂志社总编辑、徽商全球理事会秘书长韩新东从“打造平台、资源整合、创新经营以及特色立足”五个酒店经营发展思路对本次研讨会做出了总结。

酒文化的总结范文5

【关键词】塑化剂事件 事件研究法 超额累计收益 市场反应

一、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法

事件研究法的原理是: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与事件存在关联性[1]。如果事件影响显著,公司的股价波动会明显异于没有此事件时的表现,从而产生异常收益[1]。通过考察事件披露日前后一定时间间隔内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或平均累计差额收益率偏离零的程度,可以判断这一事件是否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

二、我国酒类行业塑化剂事件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假设1:在塑化剂事件曝光日前后较短的时间窗口内,上市酒企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为负,且呈现下降趋势。

假设2:累计超额收益率与上市酒企的经营业绩正相关。

假设3:累计超额收益率与上市酒企股票的投资价值负相关。

假设4:累计超额收益率与上市酒企的公司规模正相关。

假设5:累计超额收益率与股票市场的大盘走势正相关。

(二)变量定义

累计超额回报率,CAR(t1,t2),样本公司在窗口期(t1,t2)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ROE,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

PE,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盈利。

INDEX,大盘指数,样本公司在事件窗口对应的市场走势的平均值。

SIZE,公司资产总额,ln(年末总资产账面价值)。

I,上市酒企的主营业务类型,若主营业务为白酒则I为1,若主营业务是其他酒类则I为0。

(三)模型构建

本文以我国上市酒企在塑化剂事件曝光前10天,后10天的这段时间里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为因变量,以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资产总额、大盘指数和上市酒企的类型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CARi(t1,t2)=α+β1ROE+β2PE+β3ln(SIZE)+β4INDEX+β5I +ε

(四)研究结果

通过运用SPSS20.0软件,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2]:

根据以上回归结果得出如下回归方程:

CARi(t1,t2)=0.094+0.027ROE+0.000001INDEX-0.011I+ε

净资产收益率、大盘指数和上市酒企业务类型都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证明了假设2、假设5。但是上市酒企的市盈率和资产总额这两个指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市场上的投资者并没有对此做出较为敏感的反应。这可能是因为投资者较少关注上市酒企的资产总额和市盈率,另外资产总额较大的公司信息丰富,分散了投资者的注意力,增加了判断的难度。

三、研究结论

投资者对上市酒企的净资产收益率、股票市场走势及上市酒企的主营业务类型反应较为敏感,但是对公司的资产总额和市盈率没有做出显著反应。此外,以上分析也说明了与其他酒类企业相比,投资者对白酒企业的市场反应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酒文化的总结范文6

关键词 甜酒曲 甜酒酿 品质

中图分类号:Q93 文献标识码:A

以糯米为原料,经酒曲发酵制成的甜酒酿一直是我国人民喜欢的发酵食品,其酿制历史也源远流长。它味甜略带酒味,风味浓郁,口感醇厚绵甜。甜酒酿制过程中,淀粉经过糖化和发酵后产生一系列中间产物,包括丰富的有机酸、糖类、氨基酸及B族维生素( B5、B2 和B1),还有少量乙醇,所有这些成份赋予米酒特殊的风味,更是老人、妇女和某些病人难得的营养食品。

用曲酿酒是中国酒的特色,在世界酿酒史上独树一帜,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发明。日本著名酿酒专家板口谨一郎先生曾经评论:“中国发明酒曲酿酒,其影响之大,堪与中国四大发明相比。”

到目前为止,有关甜酒酿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大多是新产品的开发,关于甜酒曲对甜酒酿品质的影响研究不多。本论文拟对8种甜酒曲进行研究,来考察其在酿制过程中对甜酒酿品质的影响,进而了解酒曲与酒酿品质之间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糯米购自超市,酒曲为不同地区市场购买,具体情况见表1。

1.2方法

1.2.1 甜酒酿制作工艺

参照肖连冬,臧晋,刘凤霞等的方法进行:糯米清洗浸泡蒸煮(1h)冷淋(40℃)拌曲装杯(等量)搭窝发酵(37℃)灭菌灭酶(95℃,15min)成品。

1.2.2感官评价

采用五人评分法与酒酿感官品评体系,汁、醪一同品尝。分别观察色泽、香味、滋味、形态等指标。以光泽好,米粒均匀完整,香味和滋味存在,酒味和酸甜适宜为各项目的最高分(满分10分)。

1.2.3理化测定

出汁率、pH值、总糖的测定参照刘小翠等的方法。

(1)出汁率的测定。将甜酒酿样品,连酒酿带汁倒入滤布中经一定力道的挤压,称取所得的样液的质量。以样液的质量与酒酿样品的质量比的结果为出汁率。

(2)总糖的测定。将甜酒酿样品,连酒酿带汁一起混匀打浆。取一滴样品滴在手持折光仪进行测定,以读数作为甜酒酿的读数,并做3次平行测定。

(3)总酸的测定。测定方法为酸碱滴定法。将甜酒酿样品,连酒酿带汁一起混匀打浆。以去离子水与样本比3:1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样液放入离心机以3200r/min,5min进行离心。将离心后的样液用50ml量筒量取50ml放入150ml锥形瓶中滴加4滴酚酞后,用0.1mol/L氢氧化钠滴溶液定至粉红色,30s不退色,记录所用氢氧化钠的量V1,并进行3次平行测定。同时量取50ml去离子水进行空白滴定V2。

计算公式为:W=[(V1-V2)c?.06F/m]?00%

(4)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参考GB/T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的氨基酸态氮测定的第一法甲醛值法。

将甜酒酿样品,连酒酿带汁一起混匀打浆。以去离子水与样本比1:1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样液放入离心机以3200r/min,5min进行离心。将离心好的样液进行过滤,量取滤液20ml与500ml烧杯中并加入60ml去离子水,用恒温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并用0.2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使HP计显示PH值为8.2。记录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量V1。再向里加入10ml 36%甲醛溶液,继续用0.2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使HP计显示PH值为9.2。记录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量V2。量取80ml去离子水进行空白测定V3。

计算公式为:C=(V2-V1-V3)c?.0141F/(5?0/100)

1.3数据处理

用Excel和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甜酒酿的感官品质

以适当的色泽、宜人的香味、美观的形态、适口的滋味等为指标参数,来确定不同甜酒曲对应甜酒酿发酵不同时间段的感官品质,结果分别见表2。

从接种酒曲开始,到发酵结束96h的发酵动态中,通过对产品的感官分析发现:在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一致的情况下,甜酒酿在发酵72h时,8种甜酒曲所得产品的综合品质均已达到最优状态。其中安琪牌综合质量最高,总分达到8.76,开心牌甜酒曲所得产品综合评分仅为5.82。在整个发酵过程中8种甜酒曲所酿制的甜酒酿均未出现涩味和金属味,且甜酒酿的鲜味依旧保持。

具体表现为:所有产品在发酵12h时品质差异不大;而发酵24h后8种甜酒曲酿制的甜酒酿品质差异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发酵36h后,除开心牌外,其它产品的综合品质都开始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香味,形态及滋味中的酸味和甜味。

发酵48h时,8种甜酒酿的综合品质都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色泽,香味,形态及滋味中的甜味上,而酸味的适口感略有下降,并且可以感觉到清凉味;发酵72h时的8种产品,综合品质变化缓慢,而其中的香味,色泽,滋味中的酸味,甜味都有所下降,并且有苦味产生,这里的苦味是由于有酒精的产生所导致的,同时由酒精产生的清凉味更加突出。

发酵96h的8种甜酒酿的综合品质开始下降明显,其中香味,滋味中的酸味和甜味下降明显,而苦味越来越明显。

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甜酒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其生长规律及发酵作用不同。

2.2 出汁率的测定

在甜酒酿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汁液,汁液与甜酒糟的比例会对甜酒酿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影响。测定出汁率便可观察到整个甜酒酿的发酵过程中汁液产生量的动态变化。图1是8种甜酒曲所酿造的甜酒酿在发酵过程中出汁率的动态情况。

酒曲中起发酵作用的主要是根霉和酵母菌,根霉产生的糖化酶将淀粉降解,淀粉的糖化使米饭中的结合水转化成游离水,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糖类、有机酸、醇类以及可溶性固形物一起形成甜酒酿的汁液。8种甜酒酿在酿制过程前期出汁率均随发酵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而在后期出汁率不再改变,其中不同品牌的情况不全相同。

从接种酒曲开始至发酵12h,8种甜酒酿的出汁率均在0.1g/g以下,其中安琪牌最高,而开心牌最少。

在发酵48h时,除了黄胜堂牌、开心牌与人缘牌3个酒曲外,其它的5种产品出汁率均达到最大,其中安琪最大为0.8118,最小的为开心牌,值为0.111。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甜酒曲及空气中的各种微生物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糖、酒精及乳酸。这些物质覆盖于米粒表面,使糯米周边环境的浓度高于糯米内部环境,形成渗透压。随时间的延长内外环境渗透液压之差越来越大,导致出汁率逐渐增加。直到糯米的内外环境渗透液压平衡,出汁率停止增加。

图1:发酵过程甜酒酿出汁率变化

2.3 总糖的测定

糖度可反映甜酒酿的甜味,发酵过程甜酒酿糖度的变化会对口感产生一定的影响。甜味不足或过甜会使品尝者感到味道过淡或过腻。而甜味的产生是由于根霉的糖化作用可将淀粉水解为糊精和麦芽糖、葡萄糖等。酒曲及空气中带入的酵母菌也使糖类的酒精发酵发生。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淀粉大量消耗,使根霉的糖化速率下降,同时酵母菌的酒精发酵作用对可发酵性糖的降解还在继续。8种甜酒曲酿制的甜酒酿的糖度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可见表3。8种甜酒酿在96h的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在所测定的时间内,发酵12h时所有甜酒酿的总糖含量均为最高,其中东吴牌含量最高,达到44.90%;其次是自制,达到43.30%;而最低的是安琪牌,达到38.97%。在培养至96h时,8种甜酒酿的总糖含量的均下降到最低,其中人缘牌最低为29.5%,千岛湖牌最大为38.8%(见表3)。

2.4总酸的测定

酸度可反映甜米酒的酸味,发酵过程米酒酸度的变化会对口感产生一定的影响。糯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一边进行糖化作用一边进行发酵作用。发酵前期,根霉及乳酸菌分解产生乳酸等有机酸,引起酸度的上升;发酵后期,部分酒精可被氧化成有机酸,从而引起酸度的下降。甜酒酿的总酸变化过程可见表4。可观察到,8种甜酒酿的总酸含量在整个发酵期内均呈现增长趋势。在培养了12h时,安琪酸度达到最大值,开心酸度为最小;在发酵了72h时,人缘达到最大,而开心仍为最小。

2.5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是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氨基酸态氮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氨基酸态氮是判定发酵产品如酱油、料酒、酿造醋等产品发酵程度的特性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产品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营养越好。表5是8种甜酒曲所酿造的甜酒酿在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可观察到,发酵初期,8种甜酒酿中的氨基酸态氮均呈增长趋势,达到一定值后部分产品终止增长,部分仍继续增加。在12h时,东吴牌最大,为0.58g/100ml;最小的是安琪牌,为0.44 g/100ml。安琪、东吴和千岛湖牌在48h时即达到最大值;黄圣堂牌在72h时达到最大值,其它的则在96h达到最大。

3总结

本文动态分析了8种甜酒曲酿制的甜酒酿在不同发酵时间段的感官及理化指标。所有产品在37℃发酵的情况下,各个测试指标在发酵了72h时达到最大数值。其中安琪牌甜酒曲所制的产品在感官评价中得分最高,感官评分为8.76分;安琪牌甜酒曲制作的甜酒酿在发酵72h时的总糖为36.70%,氨基酸态氮为0.65g/100ml,总酸为0.62%,且在发酵过程中出汁率与氨基酸态氮最快达到顶峰和最快稳定的。

而关于理化指标,基本上与感官一致。在理化测定中,发酵了72h时的产品,出汁率最高的是安琪牌,出汁率为0.8118,最小的为开心牌,出汁率为0.111;PH值最高的是安琪牌,PH值为3.66,最小的是黄胜堂牌,PH值为3.02;总糖含量最高的是千岛湖牌,含量为39.33%,最低的是人缘牌,含量为34.30%;总酸含量最高的是人缘牌,含量为0.0069%,最低的是开心牌,含量为0.0029%;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的是蜜蜂牌,含量为0.89g/100ml,最低的是开心牌,含量为0.55g/100ml。

参考文献

[1] 史秀锋,候红萍.甜米酒系列发酵饮料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3):248-251.

[2] 谈生安.孝感米酒工艺技术[J].食品工业科技,1998(1):62-63.

[3] 傅金全.中国酒曲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酿酒,2002(3):7-9.

[4] 王淑珍,周俊,唐宁杰,吴畏.芦荟甜酒酿的研制与保健意义[J].食品工业,2002(6).

[5] 黄圣德.金缨子甜酒酿酿造的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5(2).

[6] 史秀锋,侯红苹.甜米酒系列发酵饮料的研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3(3).

[7] 王玲,莫洁霞.桂圆糯米滋补酒的研制[J].中国酿造,2003(2).

[8] 肖连冬,臧晋,刘凤霞.甜米酒制作工艺条件研究及影响其质量因素讨论[J].酿酒,2000(5):84-85.

[9] 李纪亮.孝感米酒感官品评体系的建立[J].1994-2012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3,30(6):93-95.

[10] 刘小翠,赵思明,王莲.籼米甜酒的发酵动力学及工艺优化[J].食品科学,2007,28(12):263-267.

[11] 食品分析[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9.

[12] GB/T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S].

[13] 蒋鹏.用纯根霉、酵母制作甜米酒[J].生物学通报,199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