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区别范例6篇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区别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烟草种植区;土壤养分;酶活性;施肥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60-02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品种繁多,但由于常年单一种植,使种植区的土壤质量变得脆弱,加之长期施用无机肥,造成土壤板结,降低通透性和持水性。有机质是评价土壤的质量的重要指标,有机无机肥混施能增加有机质含量。本文通过不同的施肥方式对辽西地区烟草种植区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以期为烟草种植区土壤调节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试验地点选在辽西的北票烟草种植区,烤烟品种:“吉烟9号”(由当地烟站提供)。

1.2 试验设计 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施肥),无机肥(N∶P∶K=1∶1∶1.5,用量分别为80kg/hm2,80kg/hm2,120kg/hm2),有机肥(N∶P∶K=2∶1∶1,用量分别为80kg/hm2,40kg/hm2,40kg/hm2),有机肥+无机肥(NPK用量分别为40kg/hm2+40kg/hm2,20kg/hm2+40kg/hm2,20kg/hm2+

60kg/hm2)。每个处理小区面积为25m2(5m×5m),重复3次。烤烟种植规格为1m×0.5m,小区之间设保护行,并用深50cm的隔板插入土中隔开。在烤烟移栽前,把全部肥料一次性施入,与当年的5月上旬移栽,8月下旬收获。用土钻取烟草下0~20cm的土壤,带回实验室阴凉处自然风干,研磨过100目筛,备用。

1.3 项目测定 土壤速效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采用锑钪试剂比色法测定;速效钾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土壤蔗糖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方式对烟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是反映土壤中营养元素供应状况的重要指标。由表1可知,4种施肥处理后,土壤速效氮的含量以有机肥+无机肥处理最高,对照处理最低,有机肥+无机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P有机肥>无机肥>ck;速效磷变化趋势也同速效氮一样;速效钾各处理间差异都达到了显著差异,有机肥+无机肥>有机肥>无机肥>ck。3种元素中钾元素是烤烟吸收最多的元素,因为它的含量对烟草品质影响最重要,能影响烟草的抗病性和土壤的保水性。

2.2 不同施肥方式对烟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施肥处理后对3种土壤酶活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土壤脲酶是一种酰胺酶,它的活性能反映土壤中氮素水平,土壤转化酶活性大小能够反映土壤的熟化度和肥力高低水平,这2种酶活性都是有机肥+无机肥处理最高,但是与有机肥处理差异性不显著(P>0.05),活性大小顺序为有机肥+无机肥>有机肥>无机肥>ck。土壤过氧化氧酶活性大小与土壤呼吸和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关,它反映了土壤微生物学强度的大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有机肥>无机肥>ck。

3 结论

由试验结果可知,施肥可以提高烟地土壤有效养分,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NPK元素的影响不同,都以有机肥+无机肥处理最高。土壤酶活性方面变化与土壤有效养分变化大致相同,因为土壤酶活性与氮元素及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相关性较高,随着养分的变化而变化,也以有机肥+无机肥处理最高。可见,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混施,对烟草种植地区土壤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陈立新.土壤实验实习教程[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85-89.

[3]陈江华,李志宏,刘建利,等.全国主要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J].中国烟草学报,2004(03):14-18.

[4]陈江华,刘建利,李志宏.中国植烟土壤及烟草养分综合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社会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层次推进;差异策略;

一、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社会公平是指人们在利益关系上的无差别性,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平等权利和机会。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社会平等都是关于社会利益合理化调整的价值目标性概念,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内涵上各有侧重:社会公正主要涉及社会制度或体制层面,旨在阐明社会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对社会成员应负的道德责任,同时表达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应然状态的道德期待;社会平等更多地被解释为对某种现实状态的描述,用以表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同等权利;社会公平则是在遵循社会公正价值原则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社会平等过程中,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时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或判断标准。

伴随着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追求,也开始了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追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提到每个公民,不分男女,从幼年开始就要受教育,这应该是最早的教育机会均等思想。随着公共教育的普及和人权意识的觉醒,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也愈来愈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在其代表作《社会环境与学业成就》一书中,对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作了综合评述。所谓“教育机会”是指用来测定个人接受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心理因素综合影响状况的一组变量。这组变量具体包括:①学校外各种物质因素;②学校内各种物质设施;③家庭心理因素;④学校心理因素;⑤教学条件。所谓“均等”,有三方面的涵义:一是起点的平等;二是过程中机会的均等;三是最终目标的相等。胡森还把教育机会均等概念演变分为起点均等论、过程均等论和结果均等论三个阶段。起点均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些工业国里比较盛行,其主要观点是:上帝使所有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法律应保证人人受教育的权利,但不同能力的人接受不同性质的教育。过程均等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一些国家中影响较大,其主要观点是:每个儿童从出生起就具有某些智力上的天赋或某些较为稳定的能力,教育的作用是帮助儿童消除外部的经济障碍与社会障碍,将来能进入与他的天赋和能力相适应的社会地位中去,因此教育制度或安排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让他们有机会享受同样的教育。结果均等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其主要观点是:在教育上仅仅有形式上的入学机会均等是不够的,还应当因材施教,向每个儿童提供使个人在入学时存在的天赋得以发展的各种机会,使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进步,进而获得平等的教育效果。

美国教育家詹姆斯·科尔曼在《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一文中,剖析了19世纪以来教育机会均等观的演变过程后,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机会均等表现为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诉求:在19世纪公共教育问世时所形成的教育均等思想,是向所有的儿童提供相同的普通课程;20世纪初,人们发现所谓“普通课程”是为少数人升学服务的,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应该是根据每个儿童期望的未来提供相匹配的课程;50年代,强调教育效果的机会均等观念开始形成;60年代,人们更强调对教育输入各种资源的机会均等。1964年科尔曼在美国领导了对各种族教育机会问题的调查。在调查设计中,他提出了衡量教育机会是否均等的五种标准:一是看社区对学校的投入的差异,二是看学校的种族构成,三是看学校的各种隐性条件;四是看学校对背景相同和能力相同的个体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五是看学校对具有不同背景和能力的个人产生的教育效果。科尔曼的调查显示,差别性校外影响远远大于一致性校内影响;学校非但不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反而会加深种族与阶层之间儿童的差异。由于存在着差别性校外影响,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

从国外教育机会均等观的演变可以看出教育机会均等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教育机会均等具有不同的内涵。其二,发展性。一方面,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教育机会均等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在不断完善。其三,差异性。在任何时候,教育机会的“均等”都不是“绝对平均”,而是以维护公平为目标、以保障权力为前提,针对有差异的个体施以必要的补偿教育或施以与之相适应的差异教育。

我国政府一直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推进社会公平的重要目标。根据《教育法》及相关政策的规定,教育机会均等在我国主要涵义有二:一是指所有人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的差异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指在自然、社会或文化方面处于不利条件的个体可以通过教育得到国家必要的补偿和改善。

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公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首先,教育机会均等是建立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活动是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教育机会均等则是社会公平的构成要素。同时,教育作为社会的基础性事业,既联系着千家万户,又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因此,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就为建立社会公平奠定了广泛而坚定的基础。其次,教育机会均等是推动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人是社会的主体,通过公平教育,使人人形成公平的意识,具有公平的行为,必然有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同时,也只有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才有可能使社会弱势群体改变自身的生存状况,以消除社会差距,保证社会的公平。其三,教育机会均等是检验社会公平的文化标尺。罗杰斯认为;“只有机会均等的社会才是公平的社会。”公平的社会反映在很多方面,政治活动中的公开与有序,经济活动中的平等与诚信,反映着社会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公平程度,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均等则是反映文化领域公平程度的一个标尺。

另一方面,社会公平是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基础。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必须建立在社会公平的实践基础上。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析,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不存在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在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只有在没有剥削的社会中,人与人在教育上才能实现完全平等。科尔曼通过对美国教育的调查后提出:“完全的机会均等只有当全部差别性校外影响消失时才能实现。”新马克思主义者鲍尔斯在《不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分工的再生产》一文中,更是明确提出:美国教育中许多机会不均等现象,其根源在于“等级制度及与此有关的阶级文化的差别”,因此,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也“不能只通过改变教育制度来达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教育均等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条件,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别、地域差别、阶层差别等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因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成员受平等教育的权力的不断扩大,社会将越来越有可能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与其能力相符的教育机会。

二、实现社会公平呼唤教育机会均等

21世纪初,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只有把社会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价值目标,作为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原则,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活动中的种种矛盾,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创造条件。

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公平,首先要求社会成员在各方面都享有权利与机会的公平,而教育机会均等则是人们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其次要求社会成员韵文化教育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推进教育机会均等,保障每个人享受到与个体相适应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充分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公平的价值,更努力地推进社会公平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关注普及教育,并积极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多种手段来保障国民受教育机会的均等。1949年至2004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20%左右提高到98.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7%提高到94,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1.5%提高到48.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0.3%提高到19%。同时通过颁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2004年,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97%和98.93%,男女差距下降到0.04个百分点,普通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的比例分别达到47.4%、45.8%、51.5%和45.7%,基本接近或部分超过了我国总人口中的女性比例。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在经费、师资、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至2001年,在全国各地学校受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就达1852万多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8%左右。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大学生,有’的还有了硕土研究生和博士生;51%的民族自治县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在农村地区,通过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2004年“两基”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6%和94,1%,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成人识字率位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

虽然,建国以来我国的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客观与主观的原因,使得我国目前在教育机会上还存在一些不均等现象:

其一,不同地区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从高考录取率看,2003年,北京、上海等地的录取率超过70%,而一些落后地区的录取率只有30%。由于升学机会不均,造成城乡人口教育差距拉大。2001年在15—64岁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城市、县镇和农村人口之比为20:9:1,其中本科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之比为55:13:1。城乡教育不均使大批低教育程度人口积淀在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2000年,全国3/4以上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部级贫困县。在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2.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7.7%,低于城市33个百分点,而大专以上学历仅有0.74%,低于城市12个百分点。

其二,不同阶层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一般说来,农民、工人子女获得优质基础教育和升大学的机会比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子女少得多,近年来,更加大了这种差距。以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为例,2000年清华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2.3%,比1990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另据对2000年全国城镇住户调查的统计分析,“服务性工作人员”和“商业工作人员”阶层子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15.3%和13.0%,而“机关、企事业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子女均有将近一半接受过高等教育。

其三,不同性别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我国女性的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统计显示,全国15岁以上1.5亿文盲中,女性占75%。调查还表明,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流生中,女童比例远远高于男童,2000年10—14岁的学龄儿童辍学率,女童占57.9%,在农村地区女童更高达60.7%。同时,女性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也相对较少。2004年在校女大学生、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为45.7%、44.2%和31.4%。可见,教育层次越高,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少。

上述诸多方面教育不均等现象,不仅制约了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子女、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与教育的和谐发展,而且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公平的实现。

三、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推进社会公平

当前,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既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又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条件,这就必然牵涉到对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选择问题。这种选择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方向,而且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进程。在处理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时,始终存在着三种选择:

一是追求公平,放弃效率。即实行教育机会均等政策,使人人受到有限的均衡教育,以牺牲效率来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平稳。新中国成立后的前20多年,基本上采取这一策略,批判教育上的合理分流,导致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和教学质量上的低水平。历史证明这种选择不可取。

二是追求效率,牺牲公平。即以提高教育效益为目标,把有限的接受高层次的或优质的教育机会,通过制度安排配置到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或重点学校,以牺牲落后地区、薄弱学校的教育为代价来换取发达地区、重点学校的教育更快发展。实践证明,这种选择虽有一时成效,但从长远看,由于人为分化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很多,也不符合社会主义使人人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是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教育机会均等既是一种永恒的价值追求,又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始终兼顾公平与效率,并把这一理念体现在“层次推进策略”上。所谓“层次推进策略”,一是指阶段上的层次推进。在基础教育阶段应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即保证每个人享受基础教育的平等权利,努力实现教育结果的均等。基础教育的机会是否均等不仅影响到每个人的发展前途,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在基础教育后阶段应以追求效率为主兼顾公平,即保证每个人参与教育竞争的权力平等,有限的教育机会只有通过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与不懈努力才能获得。二是指程度上的层次推进。在义务教育阶段,首要任务是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实现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在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的地区,努力扩大优质教育的比例,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在高等教育阶段,先要通过公正的制度安排,严格的规范约束,保障入学机会的均等,然后逐渐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实现“人人上大学”的结果均等。三是指范围上的层次推进。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而应从小范围做起,基础教育先抓好一乡、一县之内的机会均等,高等教育先抓好一省、一市之内的机会均等,而后积累经验,准备条件,逐步实现较大范围乃至全国的机会均等。

当前的教育机会均等,我们应该注重通过公平、公正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适来保障各地区、各阶层、各民族和性别之间的平等受教育权,调整和克服各级各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不均等现象,其具体措施有三:

第一,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性差异显著,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教育机会的绝对公平,因此国家应该在全面统筹我国教育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在具体措施上采取差异策略,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和要求。特别是要采取措施加快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步伐,改善落后地区的不利教育状况。在政策、经费和师资等方面对落后地区进行倾斜和补偿,增加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水平,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特别是对教育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实行专项补贴,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需要和特点来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注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政府要在招生分数线、招生指标、助学金标准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以此来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教育差距。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学生社区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32-01

普通高等院校社区是近些年中国高等院校教育机制变革与高等院校勤务管理社会化协同发展的产物,日趋大众化的以大学寝室为基本团体的大学社区,已经成为大学活动的重要场地。其一系列的变化已经引发许多学者的热切关注。

一、艺术类高校学生社区化管理模式构建的设想、内容及组织

(一)总体设想。目前,已经有一部分高等院校开展完全学分制和导生制,尽可能满足学生自主择课的要求,并且勤务管理的组建已拥有较高水平,依据学生要求组成一系列教育,消除了按班为集体,学院科系直接管理学生的体制,建成许多学生社区,把学生寝室当成基础,分片管理,组成学生团体――学生宿舍――楼层――寝室的社区化管理模式,建立具有某种级别的学生组织,导师制与社区制相互促进,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管理。

(二)具体内容。新学期伊始,可以依据专业性质安排寝室,同一专业的学生尽可能分配在一个楼层。在校期间,所有寝室都要选出寝室长,每个楼层选出一名负责人,分别负责学生的各项事宜。

每栋宿舍楼分别设立一系列的组织、领导团体,要有专门的办公室,配备受过培训的专职人员,安排各项工作,包括文艺、卫生等,特别是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思想品德健康工作。

多栋公寓与之相匹配的食堂、活动场地等都设定相应的管理机构,直接受学生发展教育部领导,他们有责任领导学生团体的各项工作,强化管理信息系统及各个学院之间的联系,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社区团体。学生发展教育部下层分别成立自己的工作组织,也要依据学生的要求明确自身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尽其所能。

大学生的培训、指导工作应该由专业教师带领完成,教师不仅要在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和学生所在的社区进行联络,一起为学生服务,提高其学习能力与道德教育。

(三)基本组织。有些高等院校已经把思想政治工作带进学生宿舍,但其依旧把学生工作处作为组织机构,把各个专业的辅导员作为学生的领导集体,这些规范、形式化的程序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发展。

以上的高校教育改革机制都是由学生来带头领导,成立了一系列管理部门,专门管理社区内学生的生活以及道德健康教育工作。社区管理委员会是由分散到各处管理学生工作的学校领导与学生处、校团委、党工部、后勤处、保卫处负责人,以及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组成。

二、构建艺术类高校学生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对策

第一,转换原有观点,形成严格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制意识。不论学院、系别、班级,如果在一个楼层居住,或是在同一个社区工作,就应该把他们纳入到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要按照社区、寝室号,合理分配服务区,不要落下一个学生,尽可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第二,充分形成优质的学生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区秩序。要经过多种手段强化对社区服务意识的宣传,使社区的服务功能、生活气息、学习氛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不断强化社区队伍,形成强而有力的后备军,为其匹配充足的管理服务人员、道德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规定他们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还应该配备社区专门管理人员,以完成社区监督管理、值班等机制,做到真正的社区,最高效的服务组织。

第四,在社区文化活动方面,对一些活动的组织要认真研究,以期达到最好效果,使学生每天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高校不仅要重视社区内的活动场地、道具等硬件设施,还要拥有网络等软件设施,使学校社区成为高效的人才培养基地。

第五,着重培养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在社区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服务工作放在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意识。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无人机;土地综合整治;土地综合整治测量;土地综合整治监管

土地综合整治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支撑,对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据初步了解,目前全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达到l万多个,国家、省、市、县投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每年达到1000亿元[3,4]。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作为航空遥感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刚刚从军用领域扩展到民用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低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快速获取系统,具有高机动性、低成本、小型化、专用化、快速、实时对地观测众多的优点,可弥补卫星遥感受气候条件影响大、影像获取周期长、影像分辨率不够等弊端,有望进一步拓展应用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各个环节[5,6,7]。本文立足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的技术特点,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际需求,就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的一体化应用模式进行研究。

1 解决思路

按照项目的进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以分为选址、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验收和工程监管6个工作环节[1]。根据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工作环节,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可以按照如下解决思路一体化应用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全过程[8,9,10]。

2 工程试验

2.1 实验区概况

为探索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一体化应用的可行性,按照图1中提出的解决思路,选取了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作为实验区。试验区内耕地分布集中、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约30m,土地综合整治区域面积约35平方公里。

2.2 试验过程

按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进程,整个试验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用图测制阶段。

2011年10月,采用“两外两内”的技术路线应用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获取了整治区内地面分辨率0.14米的航拍影像。在像控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空三加密,制作0.14米高分辨率正射影像(DOM)。在立体下采集35平方公里的1:2000地形图,并将内业采集的线划图叠加DOM作为外业调绘底图,按照边调绘边上图的流水化作业模式,完成了整个测区35平方公里1:2000DLG合格产品的生产,如期地移交规划设计部门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设计。鉴于无人机姿态不是很稳,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中对道路、沟渠的高程精度要求较高,为确保成图的精度,对区内道路、水沟等野外补充采集高程点。

(2)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竣工测量阶段

2012年4月,在土地综合整治施工完毕后,采用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按照规划设计测量阶段航飞的技术参数,再次获取整治区相同分辨率的航摄影像,并成功地测制了35平方公里满足《湖南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竣工测量的要求》的1:2000地形图,制作了0.14米分辨率的DOM。

(3)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程量提取分析阶段

基于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竣工测量两个不同时相的DOM,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在ERDAS Objective模块下分别设计了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防护树木种植等工程量的自动化提取方案,应用于本项目中各项工程量的提取,并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对自动化提取的结果进行了少量的人机交互处理,得到最终的工程量。将最终提取的结果按类别逐层输出为.shp格式,并利用特征信息转换功能,将每个类别的属性参数写入所输出矢量文件的属性表中,在Arcgis软件中进行工程量统计分析。

2.3 试验结果分析

(1)测图效率分析

如表1所示,与传统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模式相比,采用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一体化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综合整治前期地形图测量和竣工图测量的效率。本文的方法缩短了成图的周期,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2)设计效果分析

由于DOM影像数据应用到了规划设计中,一改以往单纯地基于地形图进行规划设计的弊端,向设计人员直观地再现土地综合整治区的原貌,降低了设计人员读图需要的时间,促使项目的设计更加地合理、客观、科学,进而提高设计的质量。

(3)竣工成果分析

与传统全野外方式相比,采用本文的工作模式进行竣工测量,除了能提供竣工测量图外,还将提供清晰的正射影像,进一步丰富了传统竣工测量的成果,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期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4)工程量提取精度分析

为验证工作量提取精度,在项目区内施工前后分别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测量、记录,提取了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防护树木种植等工程量。结果表明,采用传统方法和采用无人机技术提取的工程量高度吻合,但采用无人机技术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传统方法,解决传统方法定位难、丈量难、记录难和分析难的问题。因此,应用无人机低空技术辅助进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工程监管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3 结语

基于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能够提高规划设计测量和竣工测量中的测图效率,能够提高设计的质量,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丰富竣工测量的成果;同时基于高分辨率的无人机影像能够快速提取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量,用于辅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程量监管,从而提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监管工作的水平,有效避免因监管不到位而导致的重大损失,促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监管工作走向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高向军.土地综合整治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4.

[2]孟宪素,李少帅.遥感技术在土地综合整治复垦开发项目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实践[J].资源与产业,2009.4,11(2):66-70.

[3]高世昌,王长江.中国土地开发整理监管工作回顾与展望[J].资源与产业, 2009.8,11(4):51-54.

[4]刘晓丽,.3S 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管中的应用[J]. 吉林农业,2010,(11):147-148.

[5]韩霁昌,成生权,张红凯. 测绘如何在土地整理中发挥作用[J].中国土地,2003,(7):39-41.

[6]李忠仁. 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C]. 重庆市测绘学会2005-2006年学术论文集,2006:447-449.

[7]汤江龙.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测绘技术及应用[C].华东六省一市学术交流会,南昌,2007.6:105-109.

[8]郭云开.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遥感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8.1.

[9]吴云东,张强.立体测绘型双翼民用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9.6,V26(3) :161-164.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区别范文5

公平在《现代代汉语词典》中,是指“处理事情合情正是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关于教育公平的观念,在中外历史中源远流长,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思想,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也隐含了民主教育的思想。近代社会,新兴的市民阶级要求把平等思想融入到教育方面,寻求教育公平的途径。到了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转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196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详尽地阐释了教育均等的概念,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由消除歧视和不平等两部分组成:“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观点、民族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家庭背景之上的任何差别,排斥、限制或给予某些人以优先权,其目的在于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均等对待”。

它表现在:(1)剥夺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各类教育的机会;(2)把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3)为了某些人或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4)使某些人或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处境。

我国召开的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中,把教育公平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并认为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区域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内教育公平的范畴是不容混淆的。

科尔曼指出教育机会的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涵义:一是指每个人都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起点均等论);二是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人种和社会出身的人(过程均等论);三是促使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结果均等论)。 因为关于教育公平的定义比较多,本文偏向于认为教育公平即教育机会均等,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二是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前者是指尚未实现教育普及时要达到的目标,后者则指已经实现了教育普及时所要达到的目标。

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也存在很多种学术视角,如经济学的视角,法学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教育公平的问题,所谓社会学的视角主要就是,“首先是指采用了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其次是指一种综合的角度或社会整体的角度,即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部分的变化不是单独(孤立)的,所以要考虑整体的利益,要注意协调社会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社会学的角度可以说是‘社会效益’的角度,即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政治效益,而是追求社会的整体效益。” 本文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远程教育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二、远程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教育上存在的不平等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人把它归结为十种: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本文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方式能从某种程度上弥补我国日益严重的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关于远程教育,国际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在其名著《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曾给出了一个公认的远程教育定义:远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是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教育形式:1.在整个学习过程期间,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以此与常规面授教育相区别);2.教育组织在材料计划、准备和学生支持服务准备两方面的影响(以此与个别学习和自教计划相区别);3.技术媒体――印刷媒体、视听媒体或计算机媒体的使用――把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并成为课程内容的载体;4.提供双向通信,使学生可以主动对话并从对话中受益(以此与教育技术的其他应用相区别);5.在整个学习过程期间,准永久性的不设学习集体,结果人们通常不在集体中而是作为个人在自学,为了教学和社会两方面的目的,有可能召开必要的会议。本文采用基更先生的定义。本文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为解决我国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

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一部分社会成员因为自身的弱势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也应视作是一种教育不公平。而且,我们也应看到,过于精英化、统一化、学术性的高校教育过程,使得同一层次的学生难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条件,难以获得与其特质相适应的教育。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远程高等教育的出现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实现普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1849年,伦敦大学校外学位制度为世界树立了采用自学、函授、业余夜校等方式,发展校外高等教育的范例。

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大学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班三个学历层次的入学层次。入学要求也因各种类型的区别和学校的区别有很大区分,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求学者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避免了以往因一次考试失手与高等教育无缘的现象发生。同时也给在职人员和错过机会人员圆高等教育梦的机会。

2.打破地区限制,实现优质资源同享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男女之间受教育的权利是不平等的。据上海教科院智力所的研究,我国义务教育的差异度可分为5类地区,北京、上海、天津这些A类地区与包括宁夏、甘肃、云南、贵州、青海、西藏在内的E类地区相比,1994年的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多了3倍,与往年相比,呈不断加大的趋势。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强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进行分流培养,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种个体受教育权的不平等还将客观地长期存在。但是,不论国家还是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努力争取缩小学习权不平等的差距。以电大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

现代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突破了学习空间、学习时间的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弥合了地域差别,通过网络实现的信息共享使得不同地域的不同个体可以以几乎相同的成本获得同样的信息和服务。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开放的教学内容,学习者不受职业、条件的限制,在任何地方只要能够连接到网络,就好像坐在教室里上课一样。这将有利于缓解偏远地区受教育难的矛盾,有助于国家民族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全体社会成员获得均等教育机会、为“教育公平”成为现实提供契机。

远程教育可以整合全国各地优秀的师资力量,通过媒体手段如无线电广播、卫星电视与计算机网络等,使无论哪个阶层或地理位置的学生在原则上都可以得到最优秀的专家、教师的指导和教学,享受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带来的机会均等

3.教育过程差别对待,“因材施教”

现代远程教育既具有教育技术所具有的所有优良品质,还有别的任何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特性,如它的远程性、开放性和服务性等。远程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具有灵活性,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条件。以计算机为中介的合作性学习环境可以支持一些在面对面的环境里很难或无法开展的活动,有关课程的讨论和交流成了一项持续不断的活动。网络世界改变学习形态,让学习全面转型。学生可以自由进出电了阅览室查看图书、浏览教学资源和信息、直播课堂、CA I课件、网上答疑或BBS讨论的教学形式正在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对每一个学习者以不同的教育对待。差别对待是指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人的天赋、机会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式地实现教育效果平等。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首先打破了高校统一的学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安排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报考试课程,没有学制长短的限制,这就为那些转岗人员、待业人员、家庭困难人员、出国人员以及工作繁忙人员等提供了学习保障;其次,它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为主。它可以针对每一学习者,按最有效的个人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更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它能及时反馈和调整学习内容,并且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按最有效的个人化原则来组织教学。它将扬弃“老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教学,代之以小组式研究、讨论式的研习方式,提供更丰富的动手活动和实习课程,接受情景教学,更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三、远程教育践行教育公平的社会学意涵

1.为弱势群体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社会公平

目前我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其中最典型的是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不公平。农村地区由于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加上国家在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投入的资源本身不对等,使得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低于城市人口,一切都因为他们贫穷,而这种贫穷反过来就成为他们无法接受均等教育机会的障碍。T?W?舒尔茨指出,“贫困的关键因素不是别的,而是人,改善人口素质,可以显著地提高穷人的经济前途和福利”。 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现状使得乡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随着乡村工业化的推荐,农村富裕劳动力开始增多,进入城市将是不可避免的选择。进入城市的农村打工者将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也会使得社会底层成员可能会增加,“虽然蜂拥而至的境外投资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然而只有体力的进城务工农民,却很难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教育除了锦上添花外,更要雪中送炭,为社会低层成员配置教育资源,推动这些成员的地位提升。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远程教育的开放性以及低成本的特点为贫困学生以及其他一些弱势群体(比如残障人士)提供了学习机会。根据远程教育专家贝茨的研究,传统院校成本曲线起点低,表示其固定成本低,但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总成本增加较快,曲线上升较陡。现代远程教育院校成本曲线起点较高,即其固定成本高,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缓慢,曲线上升平缓。吴庚生和李海霞在《网络学院的成本分析与比较―一清华大学个案研究》一文中,将清华大学网络教育与清华大学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全国及部分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及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清华大学网络教育相对于清华大学传统教育以及国内传统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仅仅在2006年,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招生就达70.90万人;同年,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在校生达186.73万人。(数据来源:2006年全国电大教育基本情况统计公报)。招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学生的人均教育成本下降,因而,远程教育学习费用逐步降低,这就为那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提供了接收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

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还由于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社会功能。杜威等教育改革者认为,在存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处于弱势者摆脱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因而,现代社会的教育,一方面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现代远程教育“教”和“学”行为在时空上的准分离特点使得远程教育脱离了种种限制,增加了弱势群体进行远程学习的可能性,进而为弱势群体学习需求的满足和阶层、代际教育公平的实现奠定了可靠基础。

2.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均衡

其实,教育资源短缺不仅仅是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水平低下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落后、信息闭塞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这些地区本来教育资源就相当贫乏,又得不到优秀的师资力量,本地的优秀师资由于待遇和工作条件的艰苦,不易留住,结果是优秀的师资流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造成了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的两极分化现象。而通过发展经济来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教育条件,增强对优秀师资的吸引,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短期内也难以解决。所以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现在能够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缩小这些差距,逐步向均衡化过渡,从而使教育能够更加公平。

我国东西部教育差距巨大,大学分布不均,高等教育资源占有不平衡现象严重。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2002年)》,全国高校(包括成人高校)多数在东部地区,其次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占国土而积的2/ 3,在此就读的本专科生却只占全国本专科生数的17.8%;单从高校数量上看,到2003年2月止,全国有普通高校1410所,西部12省(区)仅有339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4??04%,在校大学生数:2000年,西部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与东部的绝对差距为12.3人。 贫困的表现与原因总是与知识贫困联系在一起的。地区、城乡等差别造成教育的不公平,而教育的不公平往往导致处于社会底层人的知识与文化的贫乏,从而造成其对教育的淡漠和在子女受教育方而的目光短浅。

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已成为了社会不和谐的加速器,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延续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化,从而改变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使强势更强,弱势更弱,最终导致城乡、地区、阶层等人际、社会关系的恶化,影响社会安定,地区和城乡劳动者教育程度的差别,必然因智力支持的失衡导致更加严重的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失调,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整体速度和效率。

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上迅速发展,利用庞大的卫星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使农村学校的师生能够逐步与城镇师生一样,使得中西部和偏远地区的师生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师生一样,享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以远程教育带动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前景。而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重要的是,这些资源是数字化的,因而具有高度的共享性,这就可以弥补“落后地区”和“落后学校”的资源劣势。同时,还可以运用远程教育的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教师的交流、合作,增强一般教师的业务水平。再者,东部地区的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在授课时,通过互联网,其他学校的学生可以同时听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差距。

因此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式教育系统,能有效地打破时空局限,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为更多的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所共享,这将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以远程教育带动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3.人才培养本地化,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比较严重,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发展不均衡以及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均衡;而且这种发展的不均衡使得我国人才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现象,而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公正使中西部地区无法拥有足够的地区发展的人才,而且这种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反而呈现出加剧的现象。国内学者有针对性地指出:要重视远程教育“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与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的关系,远距离教育价值论问题”。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区域;中小学;政策措施

为进一步掌握南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县区、学校的应用需求,为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笔者一行分别对内乡县和西峡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研范围

内乡县:县教育信息化部门,内乡初中,桃溪镇初中;

西峡县:县教育信息化部门,一高中,城关镇一小。

二、调研方式

听取县教育信息化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

三、调研情况

近年来,内乡县、西峡县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两县教育信息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0年以来,内乡县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新增学生用机1216台,教师用机682台,多媒体设备159套,目前,全县中小学共装备学生用机4377台,教师办公用机2789台,16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包括城区四所小学,都新装备了一个30台以上的标准计算机教室,全县高中及初中三年级班班都装备了多媒体,一部分初中实现了三个年级班班都有多媒体设备。为提高应用管理能力,县教育信息化部门还对教育城域网[1]中心机房进行了升级改造,购买了防火墙,服务器和网上阅卷系统等设备。

西峡县在教育城域网和农远项目覆盖率100%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应用工作,上好远教示范课、优质课,多次举办远教培训班和基本功竞赛活动,切实搞好远教资源的应用。对西峡教育网全面改版,增加“局长信箱”和“教师论坛”两个栏目,提高了服务水平。为保障电教设备稳定运行,县教体局协调专业公司全程负责全县中小学校电教设备的维护维修,无论哪所学校的设备出现故障,该公司都能提供24小时内的上门专业技术服务。

今年,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后,两县都发文件、开会议向学校传达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各项应用管理工作。在走访中,笔者感到多数学校对市里今年的工作安排非常熟悉,有比较明确的工作思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

(一)本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安排落实情况

1.教育城域网各级机房设备情况调查。两县已对县中心机房和入网学校主要信息化设备摸底排查,并将统计表上报。

2.教育类网站网校前置审批和登记备案。今年两县都没有新的教育网站申请备案,已备案的网站已经按照要求通过了网上预审并提交纸质年审材料,其中内乡县4家,西峡县1家。

3.南阳教育网“教育社区”栏目建设。西峡县5月上报名校1所(已)、名师2人,6月上报名校1所、名师2人。内乡县未报送名师名校材料。

4.组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评审专家队伍。两县已于6月15日前按照学校类别和学科将有关教师材料报市教育信息化部门,其中内乡县4人,西峡县1人。

5.网络夏令营活动。两县大力组织实施,并定期赛况,督促学校参与,截止6月22日,内乡县、西峡县参赛人数分别达到22814、5061,列所有县区第1名、第4名。

6.网络教学优质课评选、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两县正在收集整理网络教学优质课和教育信息化论文,预计6月底前可以上报。

(二)教育城域网设备维护维修机制建立问题

两县认为应尽快出台有关教育城域网设备维护维修工作的文件,明确各单位职责,充分发挥县教育信息化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学校网管人员的作用,将部分任务、责任分解落实在基层,提高管理效率。内乡县提出因网络设备专业性强、档次高,本地很多公司要么没有能力维修,要么要价太高,建议市里统一联系一个专业维修公司,统领维修工作,以使设备得到及时维修,收费也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教育城域网入网学校电路租用费收缴问题

市里和联通公司的新协议降低了学校的电路租用费,受到了两县和学校的欢迎,西峡县提出可以按照学校规模、联网终端数划分几个层次,进一步降低规模较小的学校的电路租用费,减轻学校负担。两县都转发了市教育信息化部门关于收缴电路租用费的通知,但没有组织统一收缴,费用由入网学校自筹,县联通公司直接对准学校收取。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本次调研和近两年在工作中了解掌握的情况,笔者认为在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还存在的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1.市中心应用平台尚不完善。几年来,在教育城域网建设的基础上,经过数次软硬件投入,教育城域网市中心应用平台不断进步升级,在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核心设备都是05左右的产品,在功能和技术上已难以满足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加上多年不间断运行,服务器等设备已严重老化、性能下降,制约了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2.县校信息化设施比较落后。教育城域网县区中心机房和学校的网络设备普遍存在陈旧、老化问题,而且没有冗余,一旦出现故障,将导致全县区、全校教育网络瘫痪,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一些学校的计算机设备也是多年前购买,配置较低、运行速度很慢,完全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3.网络流量剧增、带宽严重不足。虽然城域网总出口和市县互联链路都是千兆带宽,但由于城域网规模巨大,内部联网终端持续增多,越来越丰富的视频及下载应用大量吞噬网络带宽,使网络变得拥堵不堪,上网速度缓慢。

(二)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4.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不同县区、不同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差异明显,这其中虽然有当地经济社会背景等客观原因,但也与该县区、该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有很大关系。以网络夏令营活动为例,多数县都很重视,能够广泛组织发动,取得了不错的活动成绩,而个别县区尽管经济状况和基础设施并不算差,但对此项工作却漠不关心,导致活动参与率很低。

5.网络设备维护维修情况混乱。部分县区与一些等公司签订了维修协议,但维修的主要对象是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对于网络方面涉及很少,在网络设备出现问题后,不少学校都是自行联系公司或者个人维修及购买,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也无人把关,随意性很强,使设备的档次和功能性能都难以保证。

(三)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6.建设经费匮乏。没有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仍然是阻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资金短缺,必要的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无力购置,老化、损坏的设备无法更新,即便当初费尽周折花大价钱买来的设备也可能因维护管理麻烦、电费负担太重而被束之高阁,这种现象在经济状况较差的县区尤其严重。

7.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因为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很多学校都存在信息技术教师不足、专业不对口的问题,使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和校园网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个别学校的校园网的甚至处于长期无人问津的境地。

五、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并结合县校反馈的意见,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出台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县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一是立足南阳实际,制定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建设标准,强化政策导向,突出标准规范,科学合理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使之稳定高效,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超前性,避免重复性、低水平建设。建立信息化建设项目专项审批制度,校园网工程、中心机房改造等重要项目必须经县教育信息化部门审核、市教育信息化部门审批;二是建立并完善全市教育城域网设备维护维修机制,改变目前各县区、各学校维护维修工作混乱无序、各自为政的局面,坚持全市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工作原则,确立市级主导的设备维护维修技术服务体系,规范维护维修管理,保证教育城域网安全稳定运行。

(二)多策并举,实施经费保障机制。一是要严格按照南阳市教育局、财政局、物价局《关于加强全市教育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将信息化建设应用的各项开支列入教育事业费专项预算,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费要规范合理使用,不得挪用,加强督导检查,确保专款专用;二是现阶段在财政资金支持有限的条件下,可以采取银行贷款、社会捐赠、引进外资、合作共建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市场化机制运作,增强发展活力。

(三)完善应用平台,打造市、县教育数据中心。一是对教育城域网市、县中心机房的软硬件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根据现有条件和未来发展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或是采购新设备,同时要向电信运营商申请一定数量的公网IP地址,确保每县区至少分配一个;二是增加出口链路,拓宽网络出口,另外也要扩大市、县间链路带宽或是增加互联链路,避免在内部形成网络瓶颈,实现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三是构建的功能齐全、类型多样的应用系统,尽快落实视频会议和办公系统的安装部署,继续充实教育教学资源,在满足网络核心层功能的基础上,为各级教育机构提供网站及其它数据应用服务,不断提高市、县数据中心应用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面对现有信息技术教师和信息系统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偏低的现实情况,要大力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计算机操作到网络管理、从课件制作到网站建设等等,凡是大家在信息化应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需求最迫切的知识、技术,都可以进行专项培训。培训时间可以灵活确定,以不扰乱教育教学正常秩序为宜,培训方式可以选择现场集中授课、视频系统授课或网上自学等。建立培训量化考评制度,将培训出勤率和考试成绩与县校教育信息化目标考评及教师绩效考核挂钩,确保培训成效。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