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体系的特点范例6篇

市场体系的特点

市场体系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形成机制;农村数据市场

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形成,这是继四中全会首次提出“高标准市场体系”概念后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是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文献回顾

农村市场体系的概念由来已久,包括农村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等,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以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为基础。1.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研究。王微、王青(2020)认为,打造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关键是建设要素市场,具体包括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数据市场等。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在现代市场体系基础上,有机融合中国制度优势和体制优势,能最大限度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市场体系。蒋建国(2013)认为市场体系应该包括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是文化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等是文化产品市场的客体,文化产权、版权、人才、技术、信息等是文化要素市场的主体。高标准市场体系应是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范希春,2020)。2.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的基础研究。21世纪初,农产品市场体系还是雏形。叶兴庆(2000)认为构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主要环节是培育介于农民与市场间的中介组织,从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王方(2008)认为,构建农村市场体系可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具有完善高效的流通软环境、硬环境,农产品流通体系较为健全,市场竞争秩序良好,农产品市场法规较为完善。闵耀良(2001)分析当时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状况,并认为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必须从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高农民个体或联户运销商等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等方面着手。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首先要求以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为准则。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司满足高标准商品市场体系、要素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市场制度体系等方面要求(任保平,2000)。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重在建立完善相关的制度法律和规则(王广谦,2020)。3.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形成机制研究。丁子信(2020)认为,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高标准市场体系包括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等在内的要素市场。消除区域壁垒、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实行公平竞争、提高市场开放水平等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政策选择。任保平(2020)认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旨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实质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一大重点方面(范希春,2020)。学术界对高标准市场体系内涵、范围、形成机制等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产生时间早、涉及范围广、影响深远的农村市场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容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借鉴政策文件,特别是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探讨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与形成问题。

二、高标准市场体系与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的特征

市场体系一般包括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等,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高标准市场体系特别强调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有效流动,保障不同市场主体能够平等获取要素,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其中,数据市场是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创新所在,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的内容。高标准市场体系形成具体要求进行数据市场制度体系、数据交易程序、交易担保等方面内容的建设。随着数据要素发挥作用领域的扩大,数据权利、数据流通、数据利用、数据安全等方面需要进行制度建设。因此,高标准市场体系涉及的数据市场,关键环节是数据市场制度体系建设。高标准市场化体系形成要充分凸显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是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关键所在。同时,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市场体系,因此,完善的产权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等保驾护航必不可少。于是,进行高标准市场体系制度建设,是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的保障性条件。农村市场体系是相对于城市市场体系而言,以农村市场软硬件建设、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农村要素市场建设、农村市场主体培育等为内容的市场集合体。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是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市场流通主体的多元化、农产品市场的活跃而逐步推进的。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市场主体、制度体系等。综合高标准市场体系特征、农村市场体系发展要求,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农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要素配置状况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乡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上与城乡要素配置不均衡有很大关系。市场规律是引导要素流向的牵引力,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总是向着生产效率高的部门、产业流动,农村、农业与城市、二、三产业相比总处劣势地位,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是导致农村落后、农业弱势的原因。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要实现要素优先满足农村、农业,让人,特别是接受过较高教育、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流入乡村、留在乡村;通过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采取多种举措,让资本流入农村、农业;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等资产活起来。2.农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是市场体系优劣、经济效益高低的评判者。党的十以来,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观念深入人心。农村市场主体不断拓展,除了原有农民个体运销户外,经纪人、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均成为农村市场的主体,他们认准农村市场、对农村市场情有独钟。然而,农村市场主体相当大程度上沿袭原有交易方式,凭经验、习惯从事商品、要素交易,组织化程度低,不同程度存在交易手段落后、交易方式陈旧、信息成本交易成本较高,从而导致农产品、农业要素市场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大力培育商、中间批发商等商人组织,鼓励农民和其他农村市场主体生产销售农产品,提高生产交易效率。3.农村数据市场进一步发展。农村数据市场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渊源。自20世纪90年代初原农业部和原商业部分别组建并开通农产品批发市场行情信息网,两部网络中心与各联网批发市场每天双向提供、反馈各类农产品当日交易价格和成交量信息,并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向社会以来,农村数据市场启动并得以逐步拓展中,对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从完善市场服务功能角度考虑,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的当日交易信息等数据的收集、分析、等在21世纪初被相关部门重视。同时,与农村数据相关的通讯、信息网络、网络中心的软硬件设施等作为政府扶持项目加强投入。数据市场是数据供给方按照多元维度存储数据,包括定义的维度、需要计算的指标、维度的层次等以满足部门或用户需求的市场类型。农村数据市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数据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农业农村部和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是农村数据市场的主管方。目前的农村数据市场主要包括数据化的农业农村历史资料、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智能化的数据使用以及边界化的数据共享等方面内容。今后,特别是在“十四五”时期,农村数据市场要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连通,进一步适应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发展要求。农村数据市场的数据类型要足以支撑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资源环境精准监测、农业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索、农作物种业全产业链信息查询可追索、农产品产销信息监测预警等方面需求。4.农产品交易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段的交易需求。相比于城市市场,农村市场的发育与成长经历过更多的障碍,一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农村遗留比城市深厚,另一方面,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本身是商品交易发展的结果。较长时间以来,资源、商品向城市流动、集聚成为一种惯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改革直接推动了农村市场的发育,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子化肥等在内的要素市场等线下市场的兴起、活跃改变了农村面貌,在一代代农村人心目中烙下了记忆的痕迹。线上线下交易具有各自的优点。线上市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快速、面广、流通成本低、分工精细等特点。线下市场具有商品集散、价格发现、信息传输等功能。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分散在辽阔农村的千家万户中,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圆心,经过远距离运输集聚到市场,然后在运输销往城市集贸市场、超市、零售网点等。这一过程农民参与其中,获取信息,了解行情,为下一环节的农业生产提供真切感受。农产品线上预约接单,线下按需求分拣、包装、发货,实现精准销售,提高农产品生产销售效率。

三、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的形成机制

形成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需要在激励农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技术、激发农村市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促进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等方面综合施策。1.激励农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技术等促进农村交易方式现代化。各级政府在高度重视、统一规划农产品加工、存储、销售设施的同时,发挥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加大农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技术的投入力度,推动政府数据打通和商业化应用,规范平台企业数据。依据农业大数据、云计算预测农产品市场需求,实现精准生产、精准销售;依据大数据把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打造为便利化市场、智慧化市场、人性化市场、特色化市场、规范化市场,更好地发挥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在满足需求、扩大内需中的作用;依据大数据,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农产品可追溯;通过大数据、智慧技术加强对电子商务商家商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定期在媒体等渠道宣传优质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增强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商家商品和服务信息的知晓度,同时在集镇等交通便利度大的区域进一步实行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模式,促进电子商务市场持续健康发展。2.转变思路,拓展关注点,充分激发农村市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农村市场主体活力,首要环节是挖掘拓宽农村人才资源。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人员,扶贫工作队员,离岗下乡领办创办兴办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下乡创业创新的大学生,下乡企业家、优秀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均为农村人才范围,均可以享受农村人才政策,成为农村市场主体的一分子,树立一批有思想、有办法、有成效的优秀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在此基础上,通过促进社会资本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深度合作、创新做好村庄规划编制、用活用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闲置公益设施、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交易平台等措施,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创新财税金融政策,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大张旗鼓宣传推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成功经验、有效做法,为各类人才、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让农业成为有前途的产业,让农村成为有吸引力的美丽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发展空间的职业。3.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市场在要素市场中处于基础地位,为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农村要素能否实现优先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针对当前金融市场整体存在政策传导机制不够顺畅、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甚完善、不同市场间缺乏有机联系、经济手段的运行效果不够明显等缺陷,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建立良好的制度、法律和规则,让乡村成为普惠金融的重点场所,让涉农贷款奖励政策真正落实,让涉农业务多的金融机构真正达到实惠,让农村金融真正服务于农民、农业企业,切实提高金融支持农村实体经济的效率。4.促进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村旅游市场,激发土特产市场活力。创新农村文化旅游内容,加强农村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塑造更多的历史事件、民族艺术的展现场景,吸引城市游客来乡村鉴赏传统文化、体验民族风俗、参与文化节会,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批乡村特色经典旅游线路。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以文化旅游为引领,集聚集合物产文化、节会文化、赛事文化、生态文化等,大力拓展农村文化旅游领域,形成综合效应和集成规模。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生活宽裕后的人们越来越怀念、青睐传统风味的土特产品,对绿色的、有机的、地方风味的土特产,本地人的记忆越加深刻,外地人购买愿望越加强烈,市场行情就越来越好。土特产是指与特定区域相关联、具有区域特色的农副消费产品或加工产品,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要把提升特色产业与激活特色产品结合起来,在保留、强化特产乡土文化气息的同时,大力向经典化、时尚化发展,积极拓展消费群体。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和产品的转型提升,在保留、强化土特产乡土文化气息的同时,加强土特产标准化、品牌化,建议土特产生产者,特别是农民对土特产进行设计包装,把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进去,不但可以突显土特产的特色,还可以体现出包装的文化价值,提升土特产价值。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突出数字赋能,在劳动力、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资的同时注重激发农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合力,有助于把农村市场体系这个昔日农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打造为今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器”的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叶兴庆.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中国农村经济[J],2000(8):29-35

[2]闵耀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J],2001(6):18-23

[3]任保平.新时代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与路径,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20(3):2-5

[4]王微、王青.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关键举措,中国经济报告[J],2020(4):9-15

[5]范希春.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日报[N],2020-11-30

[6]丁子信.以高标准市场体系促新发展格局形成,经济日报[N],2020-12-2

[7]高洪波.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助力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N],2020-10-8

[8]王广谦.建设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的着力点,金融论坛[J],2020(3):3-6

[9]蒋建国.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求是杂志[J],2013(24):24-27

市场体系的特点范文2

定点市场作用突出

在现有的市场中现代化管理方面,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走在前列。如呼和浩特市美通首府无公害农产品物流中心、赤峰市西城市场、包头友谊蔬菜批发市场、巴彦淖尔市四季青蔬菜批发市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蔬菜批发市场、满洲里口岸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都已建设了两大现代化科技系统:大屏幕信息系统,每天定时免费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果菜价格;速测系统,每天抽查市场经营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量,保证市场食品安全。并且设有市场商务信息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电子秤、安全监控设备配套齐全。

全区现有26个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产地批发市场,1个升级改造批发市场,各定点市场是农业部价格行情信息采集点,每个市场直接与农业部和自治区农牧业厅信息中心进行了链接,进行信息采集。同时,将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信息网上。通过信息网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地区农产品知名度,拓展外销市场,从而为农牧民和各种流通组织提供准确及时的生产技术、价格等流通信息。

规范管理效果明显

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引导,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在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标准化管理过程中,自治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积极性,帮助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等,将农畜产品市场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有地方特色,有贮藏、加工、包装、金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农畜产品流通市场。

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企业在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规范化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在制定标准、完善检验检测设施等方面,企业做了很多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如呼和浩特市美通首府无公害农产品物流中心,是华北地区辐射功能较大,配送功能、交易功能、信息功能、市场导向和制衡功能较强的无公害农产品物流中心,基本形成一个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完备的规模化高效物流服务系统。

依靠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等是推动市场质量安全工作的关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形成有机的整体,实行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既保持了家庭经营的独立性,又克服了单家独户的分散性和势单力薄的局限性,增强了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参与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乡的笤帚苗子专业协会,引进了美国优质笤帚苗品种,比当地品种效益高出很多,为农牧民创造了良好的效益,调动了农牧民的积极性。

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规范化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促进了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市场指导生产者、经销商实施统一包装、等级分类和重量标准化,使交易商对所交易的农产品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批发交易的效率。进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也逐步向品质好、档次高和注重等级、包装、品牌等方向发展,并逐步得到普及。

通过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行标准化管理,推动了基地生产的标准化。交易商对基地按标准化要求生产的产品认同度逐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基地的销量和效益,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关口。一方面要加强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总量;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市场监督管理。推进农产品生产“从基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市场升级改造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农产品商品率正在逐年增加,落后的批发交易市场已不能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需要。加强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要建立科学、严谨的结算和交易方式,实现批发市场内部交易结算电子化和管理信息化。建立检验检测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全面监控批发市场日常运行情况及电子结算系统的交易情况。并逐步完善农产品分选、加工、包装、储藏、保鲜等配套设施,通过构建高效、通畅、有序的现代化营销网络体系、电子结算体系、保鲜贮藏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等形成合理的资源调剂和补充,发挥批发市场吞吐、集散、物流和辐射功能,建成现代化大型物流中心批发市场。

市场体系的特点范文3

房地产调控体系的科学配置与有效运作

与一般工业商品通过工厂生产然后运到市场进行销售不同,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及投入使用,必须在确定的土地上进行。这种不能移动的特点,使其开发建设及市场活动都要受到地域性限制,相应地,政府宏观调控也要与之匹配。

宏观调控均以供求总量平衡为基础,然而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仅有国家总体层面的供求总量平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各地区、各城市房地产的供求总量平衡为前提。否则,必然表现出局部地区房地产冷热不均,要么投资失控、房价高企、供求失衡、空置率居高不下,土地空间资源浪费严重;要么开发投资不足,交易清淡,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居住条件改善乏力。这正是由房地产的不可移动特性,即缺乏异地余缺调剂能力所决定的。为此,国家必须加快建立完善体现区域性特色的多层次宏观调控体系,明确界定中央政府、地方(城市)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职能定位和职责划分。

中央政府主要调控职责集中于:一是建立适应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特点的长期、系统、稳定的住房公共政策和房地产业发展政策。厘清市场、半市场、非市场的界限,注重政策配套衔接和可持续,保证受益人群的横向公平和代际公平,完善相应土地供应、税费、金融货币支持、市场体系建设等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全面指导监督。二是建立健全中央对地方政府正确履行区域(城市)房地产调控职能的科学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改变地方(城市)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由于缺乏执政安全的硬约束而导致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缺位、错位、不到位的问题。督促强化落实住房保障职能,加快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平抑房价,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建立健全国家房地产预警预报监测体系,加大对重点地区、城市房地产整体状况监测评估,对不能很好履行住房保障职能、房地产明显过热地区(城市),针对性采取警告、限制措施或强力控制措施,从执政安全角度对地方主要领导者实行一票否决,以抑制过热。

同时,地方(城市)政府也要明确自身的调控职能,包括:一是以满足人们基本居住需求和不断改善居住水平为目标,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因地制宜制订住房建设发展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强化住房保障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落实公共财政预算保障措施。第二,妥善处理土地所有者与房地产市场调控者的不同利益取向矛盾,加强土地供应总量、住房供应总量调控,实现供求总量平衡、结构优化。第三,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先行建设与配套,有效实施规划调控引导。最后,全面开展居民居住状况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人口规模、居民收入、居住水平、土地供应、房产开发投资、开竣工规模、市场价格等指标进行系统监测,建立健全完整有效的预警预报监测体系,作为实施当地房地产调控的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从而不断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

房地产金融政策如何适应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需要

房地产具有明显的资金密集特点,其开发建设和消费环节都需要金融大力支持,住房金融解决了一次性购买和长期性积累的矛盾,延伸、增强、扩展了消费者的住房购买力,是进入“住”、“行”消费升级阶段后,进入消费信用化时代的标志。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和服务是实现住房政策目标的有力支持工具。

首先,作为住房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调控手段,加强住房金融体系和政策的研究,从住房金融体制设计、运行管理、风险防控、资金投向等方面,把市场性住房金融和政策性住房金融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住房公共政策目标。

其次,以住房公积金中心为基础,加快设立和完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重点扩展中、小城市机构、网点,大力拓展政策性住房金融服务,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面向首次置业普通市民的普通商品住房消费贷款支持,同时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开发贷款支持力度。

第三,与我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相适应,研究出台支持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的金融政策,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市政债券发行融资、注资支持,增强中、小城市经济集聚发展能力,改善中小城市住房消费环境,引导、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在中、小城市置业安居。

多层次房地产市场交易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房地产具有高值耐久性的特点,市场交易实质是物权的交易,多次交易或部分交易是其显著特征。房地产既存在新建商品房买卖交易市场(一手房市场),又存在存量商品房买卖交易市场(二手房市场),同时,房屋租赁市场也是住房消费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与土地市场、建筑市场、住房金融市场关系密切。健全完善、有效运作的多层次房地产交易市场体系,对于降低房地产交易成本,提升效率至关重要,政府在这一市场体系的建构完善中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

首先要培育住房合理消费理念,改变不切实际的一次性到位住房消费观念,建立梯度升级消费理念,大力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完善二手房市场。政府应从信息服务、房屋测量评估、合同规范、交易备案、产权登记、法律监督等全过程建立完善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规范完善房屋中介服务,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使规范有序的住房租赁市场、二手房市场成为住房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渠道,通过梯度消费政策引导,改变当前住房供需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实现“住有所居”目标。

第二,建立完善规范信用的土地市场秩序。地方(城市)政府可借鉴香港勾地表制度,制定年度开发用地供给计划,从土地供给总量、区位、开发建设时限要求,规划控制开发强度指标等作出明确规定,全面、真实、细致、公开地向各界土地市场相关信息,有规划、有步骤、有节奏地推出土地,让土地供给计划的执行能够平稳地满足市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加强土地供给的事后监督,督促用地单位按计划要求进行土地开发,对失信企业加大惩戒力度。同时加强土地开发成本和土地收入的监督和管理,使土地收入真正为民所用。

第三,住房商品的质量安全是市场发育完善的根本,它的建造、生产过程如何进一步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并逐步实现住宅工业化,进而与信息化相融合以更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低消耗的多样化住宅产品的需求至关重要。

第四,针对住房商品不动产特性,研究适宜的真正反映房地产市场趋势的统计指标体系,对重点监控城市,建立相应固定区位同质同量房价的统计,并重点加强普通商品住房(如90平方米及以下)的监控统计,改变现行平均房价统计同量不同质,往往反映销售结构变化而不是房价真正涨跌的弊端,避免误导调控目标。

市场体系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市场起源;市场经济;特区模式

[作者简介]罗海平,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讲师,博士,江西南昌330047;陶一桃,中共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深圳518060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10-0122-04

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渐进式的非均衡制度移植、变迁的过程,但却存在着经济特区局部跃进的空间路径。这种“整体渐进,局部跃进”的市场经济形成路径是否遵循市场经济形成的一般规律?经济特区作为“市场经济试验场所”是否因过多的人为干预而最终偏离市场经济的进化路径?这些问题很难用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和回答。原因在于新古典的经济理论分析范式中,市场是外生的,也即西方经济学所有理论都建立在市场经济这一既定的前提下。跳出市场外生性假设,探索市场如何产生是我国转型市场经济形成的逻辑起点。

笔者认为,从形成来看,市场可分为原生市场和转型市场。原生市场特指从市场经济的“细胞”――“交换和商品”开始经过漫长的进化而形成的市场经济;转型市场则指在商品关系“人为”终止后,从市场经济“反面”――计划经济经由自上而下制度转型和制度变迁而形成的市场经济。我国市场经济形成并不是原生市场的自然进化和演进,而是一种典型的转型市场。但转型市场依然具有原生市场形成的一般性。在我国市场经济形成中设立经济特区符合市场起源说的一般理论。故探析市场起源的一般规律对研究转型市场形成与演进的特区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几种典型的市场起源说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市场起源论:交换如何产生。市场的本质是交换。交换和市场起源问题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重要一环。马克思从商品的形成、商品的价值属性人手逐步解剖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与灭亡过程。他认为,交换最初是在原始部落之间偶然发生的。经由从简单价值形式到扩大价值形式。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分工,进而导致商品交换日益扩大,并逐渐产生了交换的便捷媒介――货币。货币的广泛使用是市场真正形成的重要标志。价值形态中的第一种形态,是价值形态发展和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原始阶段。很明显,这种形态实际上只是在最初交换阶段,也就是在劳动产品通过偶然的、间或的交换而转化为商品的阶段才出现。它们交换的量的比例起初完全是偶然的,它们能够交换,是由于它们的所有者彼此愿意把它们让渡出去的意志行为。所谓市场,就是集中商品交换的场所,但偶然的、间或的物物交换并不会带来对交换场所――市场的迫切要求。所以,交换产生于市场之前,交换的发展才带来了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恩格斯从分工的具体历史形态考察了交换和市场的产生。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系统地提出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根据三次社会大分工理论,恩格斯认为,只有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到了文明时代的初期,一个专门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阶级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才具有了真正的市场。所以,市场的诞生是以商人阶级产生为标志的。同时,恩格斯从剩余产品的产生出发考察了交换和市场形成的条件。他认为除了社会分工外,剩余产品的出现也是交换产生的必要条件。在第三次分工出现后,剩余产品的增大为创造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阶级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从而可以使生产者免除交换的辛劳和风险,可以使他们的产品的销路一直扩展到遥远的市场。

(二)亚当・斯密的市场主体行为假设:交易动机的形成。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斯密整个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分工和交换两个基石之上。斯密通过建立社会化商品经济的理论体系,为新生产力代表――资产阶级,彻底摆脱自然经济。确立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开辟了非历史性地看待市场起源的先例。他指出,分工一经完全确立社会本身就成了商品经济的社会。与历史性考察市场起源不同的是,斯密是从“经济人”的行为动机出发考察市场起源和产生的合理性。

单一的生产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多样化的需求。要求众多单一生产者相互交换产品。交换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内在地具有互通有无的倾向。这样以交换为基础的市场就形成了。在斯密看来,商品社会产生是必然的,因为人类天生有“交换倾向”,有交换倾向就会产生分工。随着交换能力的提高,分工就发展,当社会分工完全确立,一切人都是“商人”,社会本身就成了“商业社会”。这个“商业社会”就是他的所谓“自然自由的社会”――市场经济。斯密认为。在“自然自由社会里”具有自我发展、完全独立而不受任何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即“经济人”。“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只要真正确立经济人的独立地位,就能达到富国富民的目标。

(三)哈耶克的个人自由:市场理性的形成。哈耶克市场起源的起点是知识分散和人的有限理性。由于知识的分散和繁杂以及行为主体的多样性。所以人们不能也不可能获取完全的信息,故人们的所谓理性是有限的。正因如此,要想构建一种普遍的适合所有人的规则制度是不可能的。只能实行个人主义让一个个单一个体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来获取并利用对自身有用的信息。而要保证每个人都能最大化获取和利用信息,就得使每个人都自由。使其不受制于他人意志。为此,需要一些规则和秩序来保证每个人获得充分的个人自由。这个保障自由的规则形成过程是一个自生自发地不断演进和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人为设计的。是单个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摸索出来的“否定性经验”。规则并不能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它只能以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什么事不宜做。从而这些“否定集”慢慢成为了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循的秩序规则或道德。

自生自发的秩序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扩张的过程。借助贸易和交换单个人在协调与冲突中不断形成的“否定集”开始走出“小集团”,扩散到部落外、国境外。这既是秩序的扩张也是自由的扩张,更是市场的扩张。通过这样的扩张最后形成了大家都认可的能保证自由进一步扩展的市场秩序、道德观念、法律和国际公约等。市场就是不断扩张的自由秩序的产物。由于分立的私人财产、货币、贸易等市场因素的不断扩大,市场经由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最终形成了自由的市场秩序。

(四)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制度的市场”:制度的形成及边界。诺斯从“村落内部的地方交换”入手分析交换产生的原因。在这个世界中,专业化仅仅是初步的。自给自足成为大多数单个家庭的特征。小规模的村落贸易存在于一个受非正式约束的“密集”的社会网络内部,非正式约束起着促进地方贸易的作用,在这里交易成本很低。人们之间有一种亲密的关系。而暴力的威胁是保持秩序的一种持续力量。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诺斯从亘古不变的抽象人性出发考察制度和市场的起源。这种人性。就是被威廉姆森称为新制度主义的“关键性好主意”之一的关于人类行为特征的假设。

安德鲁・斯考特和罗伯特・埃科赛罗德对于诺斯的市场的“契约解释”,运用博弈论作了进一步解释。他们假定人类社会的初始条件是处于一种“霍布斯状态”。这是机会主义盛行、利益相互冲突的“自在状态”。人们经过多次博弈发现,建立制度即缔约能产生一种“合作收益”,于是人们开始缔结合约,形成私有产权制度,从而跳出了“霍布斯状态”。

匈牙利经济学家波拉尼在《人的经济》中,从经济史学的角度,对交换与市场起源的问题作了独到的解释。波拉尼赋予“交易”新的内涵:“如果从运行功能方面来定义。那么交易就是一种为获取不能直接得到的财物而采取的间接手段。”由于交易本身是按特定的等价关系进行的,因此,所有交易都只是对应于不同交易物的特定交易。就这种特定交易来说。交易首先发生在两个共同体相接触的边缘地带。

二、市场起源说的差异性比较

(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解释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对市场起源的考察与西方经济学市场起源考察具有本质区别。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是永恒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人类与生俱来,不存在市场的起源问题。存在的仅是如何解释市场规则比如交易、分工产生的合理性解释。所以,西方经济学的市场起源实质上是市场行为规则的逻辑起点问题。而马克思、恩格斯对市场起源的考察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展开的。

马克思反对用鲁宾逊式的孤立个人之间的自由契约来解释社会制度的起源。马克思认为。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都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杜撰。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共同体的存在是个人生存的前提,生产活动采取集体劳动的方式,因而个体与群体的利益是同一的,资源分配必然采取公共所有的制度形式。只是随着生产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生产力水平提高,才有了超过生存需要的剩余产品,逐渐形成了个人脱离共同体而独立的条件,发生了社会分工以及市场交易,导致共同体内部发生利益分化,产生了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

总之,相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马克思从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出发。从生产力的发展导出了第一个层次的制度的起源,即社会生产关系的形成过程;进而又从社会生产关系中不同集团和阶级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出发,从社会生产关系中导出第二个层次的制度的起源,即包括国家、政治、法律、道德规范等等在内的上层建筑。马克思认为,作为全部社会制度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本质。就是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对经济资源具有不同支配权力的各种社会集团、阶层、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生产力发展要求冲破旧制度桎梏的条件下,这种利益调整的社会冲突往往成为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契机。

(二)西方经济学内部解释的逻辑路线差异。尽管西方经济学各流派核心观点是一致的。逻辑路线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斯密从分工和交换的角度认识市场起源尽管具有开创性意义。但斯密对分工一交换关系的认识上具有循环论证之嫌。他用“人类特有的倾向”来回避了他还难以准确理解的对交换和市场起源本质的回答。但斯密认为分工的产生具有客观的性质。分工带来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分工促进了交换,交换形成了市场,市场的扩大要求更深入细致的分工等观点无疑都是正确的。哈耶克基本上延续了斯密分析市场起源的传统。哈耶克沿着“知识分散有限理性个人主义规则自发自生秩序扩张秩序市场秩序”。非常清晰地绘制了一个市场秩序的路线图。市场起源的逻辑起点显然不是斯密的分工和交换。而是知识的分散。

诺斯承认了市场产生于交换,但诺斯的市场侧重于制度或市场制度。所以,以其说是诺斯的市场起源论还不如说是诺斯制度起源论。科斯则是考察了制度起源的边界,而这种边界理论源自科斯对企业与市场相互替代关系的思考。同时,科斯更侧重于将市场视为与企业组织形式相对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而维系这种生产方式的纽带是制度,尤其是交易制度。这种交易制度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相对于制度经济学派的解释,安德鲁・斯考特和罗伯特・埃科赛罗德的市场起源理论主要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匈牙利经济学家波拉尼的贡献在于他突破了西方经济学唯心主义和逻辑解释的束缚,从经济史学的角度,对交换与市场起源的问题作了独到的解释。关于市场的起源问题,波拉尼认为,“市场”并不是一种同原始人在共同体内进行的少许交易或少量货币的使用相联系在一起的制度,而是在较为晚期的社会中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市场制度有两个不同的起源。一个在共同体的外部,另一个在共同体的内部。在他看来。市场的外部发展,同所谓的“异地交易”密切相关。

三、市场起源论对特区模式转型路径的启示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斯密、哈耶克、新制度经济学在市场起源和市场属性的把握上尽管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各类学术观点中寻找到一些支撑我国特区模式的市场经济形成路径的理论共识和依据。

(一)市场起源于交换。交换产生于共同体的边界。物本身存在于人之外,因而是可以让渡的。为了使让渡成为相互的让渡,人们只须默默地彼此当作被让渡物的私有者,从而彼此当作独立的人相对立就行了。然而这种彼此当作外人看待的关系在原始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他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在共同体内部依然成为商品。为此,要在共同体中形成交易和市场,必须要将共同体成员外化,特区是部分的外化对象。经济特区与非特地区分化后,于是出现了特区与非特地区共同体的内向交换市场,并通过反作用逐渐使共同体非特地区间出现交换关系、商品关系,并逐渐市场化。另一方面,经济特区由于享有与外部世界(尤其是港澳台)按照国际规则直接进行贸易往来的政策优势。这样特区成为了连接内地共同体与外部世界的“市场中介”。世界市场经由特区向内地共同体渗透。从而内地间接地通过移植“外部市场”或由外部市场诱发内地实现市场内在化。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市场关系的形成上都强调了长期自然进化演进的作用,这与马克思的

市场起源和形成具有共通性。市场的演化性本质在于说明市场经济的形成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尽管市场起源是自然进化的作用,但如果市场形成条件能“人为提供”并遵循经济主体行为模式。那么市场化也可脱离进化轨道,成为一个可控过程。这个可控过程实质就是非均衡、渐进性、局部突破的市场经济扩张路径。这也是我国解决资本积累、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形成模式的必然选择。国家通过非均衡分配发展机会,为经济特区等市场经济发展潜力好的地区且最能利用外部市场环境的地区优先提供和创造发展机会。通过内外尤其是外部要素在经济特区的优先集聚,迅速形成“市场发展极”和“资金富矿”。特区模式的市场经济形成路径好处有二:一方面市场化最先仅在四个经济特区试验,试验的成败易于把握,特区的市场化进程易于可控。即便失败也不至于给共同体带来过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了资源要素和发展资源的“纳化效应”,优先流向特区、开发区、发展新区等地,容易在短期内集聚成“极点”,极点形成后制度的空间诱致才能得以引发。

市场体系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电力营销;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之间都在市场的调节下呈现出激烈竞争的态势,作为直接影响到国民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支柱产业,电力企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激烈的竞争,这是因为在科技的推动下,新能源在不断的被应用推广,占领了部门电力市场,而在电力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这些都促使电力企业不得不开始改变经营模式,摒弃原有的传统观念,开拓新的营销服务经营模式,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通过电力市场营销,还可以提高供电利用效率,降低电能损耗,这对于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电力市场营销呢?笔者认为,应当从分析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的特点开始研究,来探讨电力营销的具体策略。

一、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的特点

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电力营销的目标市场是具有一定特点的,只有把握住目标市场所存在的特点,才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从而取得最佳的营销效果。笔者在对电力营销目标市场进行分析后,总结出其所具备的特点大概可以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整体性。这主要是从电网覆盖的角度来讲,因为电力的供应是需要通过电网来实现的,那么电网所覆盖的区域就是一个整体的电力市场,电力企业对于这一个区域是进行整体销售的,因此可以说电力营销目标市场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2、差异性。这是从具体的角度来分析,即尽管在同一区域内,但不同的产业对于电力产品种类的需求是不同的,主要可以体现在计划安排、电力需求量、电力需求时间短以及消费方式等四方面。其中计划安排的不同是指每个客户对电力的需求方式是有着一定差异的,比如有些客户需要长期供电,而有些则需要临时供电;需求量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客户所用电力需求的大小有很大差异,如大企业需要用电量非常大,而居民用电则相对非常小;电力使用时间段的不同是根据各行业的不同特点来讲的,有些需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供电,而有些需要白天供电,一些需要晚上供电;消费方式的不同则主要是指电能的热转化消费、动力转化消费和照明消费等都属于消费方式不同的目标市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电力企业的不同目标市场的依据,是研究电力目标市场的总体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3、相对稳定性与不可放弃性。由于电力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且相对应用较为稳定的能源,因此电力目标市场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因为电力企业需要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即使某目标市场不能盈利或者开发难度较大,也不能放弃该市场,是具有一定不可放弃性的。

4、受国民经济产业调整的影响。电力市场几乎涉及到我国所有的国民经济行业,包括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等等,因此电力营销的目标市场是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些产业若发生了一定的变动,那么电力营销目标市场也需要随着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目标市场的电力需求。

二、电力市场营销的策略

在了解了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的基本特点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电力市场营销策略方案,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从指导思想出发,对电力产品、电力价格以及电力服务等几方面进行营销策略规划。

1、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的指导思想

供电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输变配售过程是同时进行的,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运作才能完成这一业务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具有全员参与性,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树立一种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协作的生产与销售理念,即全体员工营销观念。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是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关键。供电企业开发市场应该立足于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个平衡,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营销体系;开拓潜在市场,培育新的用电增长点。这是供电企业永久不变的主题,也是供电企业开拓电力市场的源泉。最后应当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激发人的能动性,这是供电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保障。

2、电力产品策略

在目前电能与替代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电能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供电企业要采取的产品质量决策是:提高电能产品质量,以提高企业收益和市场占有率;为了迎合广大用电客户的不同需要,以吸引更多的用电客户,开拓用电市场,供电企业要不断增加电能产品组合的深度。目前供电企业主要面临下列两类竞争:在与其他替代能源竞争时,电能产品本身有其特殊之处,可以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在电力行业内竞争时,电能产品在核心产品层次上来讲,是一种同质品,而由于不同供应企业在质量、服务、形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差异。所以在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层次上,电能产品又可以看成异质品,故供电企业可以实施品牌策略。

3、电力价格策略

当前我国的电价水平与一些用户的承受能力相比还相对较高,并且电网日负荷峰谷差较大。因此,供电企业可以在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和电力销售成本盈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产品定价原则,采取一些价格策略:减少用电管理中间层;继续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实施优惠折让电价,对于某些特殊用电企业,如高能耗企业,供电企业在能够足额补偿配电成本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的让价;推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行可中断电价策略;供电企业还可以实行差别定价策略。

4、电力优质服务策略

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电力优质服务是开拓电力市场,扩大电力销售的重要手段;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手段;电力优质服务是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信誊及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而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需要提高营销人员素质、服务管理水平和营销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入手。

市场体系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协同管理;中心城市;粮食安全;流通体系

一、引言

粮食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但目前世界上仍有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以上)受到饥饿威胁,36个国家面临严重粮食短缺,每年几百万人死于饥荒。尤其对于我国而言,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安全始终是值得关注的头等大事。

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心城市具有更进一步的意义。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全国或区域意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这些城市又多分布于粮食主销区,其粮食消费来源不以当地粮食生产供应为主,而是依靠市场调节,属于比较典型的粮食流通主导型城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筑起顺畅而有序的粮食流通格局,提高流通能力,确保城市粮食供给,为城市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成为中心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自从2003年以来,我国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同的消费结构已经由温饱型进入发展型、享受型,粮食消费的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由此,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也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粮食消费成刚性上升态势。二是粮食消费呈现多样化、专业化和层次化,人们对粮油产品种类和深加工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百姓的健康消费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粮油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四是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居民对粮食供应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安全和平稳,而且要求中心城市粮食零售业经营模式能减少和逐步替代家庭厨房劳动。这些变化和特点对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建立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农产品流通体系通常具有产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商直接交易,形成固定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体系,依靠中介组织连接分散农户等特点;国内虽然有学者对都市农产品流通论述,但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研究却少有触及。本文利用协同管理理论,针对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特点和弱点,探讨了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以及如何开展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协同管理。

二、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模式(见图1)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供销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消费需求的改变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方便群众生活、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原则,不断提高粮油制品的安全性,丰富其种类和供应渠道;通过粮食深加工和供应链的延伸来分担家庭厨房劳动,从而完善中心城市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

流通主体共17个,分别为:(1)种子公司;(2)化肥、农药等生产企业;(3)信息、技术中介公司;(4)合同农户;(5)种植公司;(6)主产区;(7)国有粮食储备库;(8)国有控股企业;(9)民营控股或独资企业;(10)外资控股或独资企业;(11)粮食加工企业;(12)超市;(13)粮油专营店;(14)单位食堂;(15)餐饮业;(16)终端消费者;(17)工业用粮企业。

流通市场共5类,图1中用a、b、c、d、e 5个虚线框表示,分别为粮食初级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期货市场、粮食高级批发市场、粮食零售市场。其中,粮食高级批发市场以现代物流为特征,是粮食集运和发放的流通核心。用虚线表明:首先,市场主体不确定,是一个动态集合;其次,不是每个市场都是必须的流通程序。这些流通市场既是商品的聚集地,又是分散地。整个流通过程的实现,既可经过也可不经过某个流通市场,既可经过其中一个也可经过全部流通市场。

粮食流通渠道从1至17共17条,不仅表现为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的转移,更表现为由16、17终端渠道向生产领域的拉动。

三、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系统的协同管理

(一)基本原理

协同学源于希腊文,起初只限于研究非平衡开放系统在实践和空间方面的有序,而后哈肯吸收多种相关理论总结出:一切开放的自然或社会系统,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非平衡的有序结构,都可以应用协同学理论。现在协同学理论已经被运用于研究社会范畴的复杂系统,而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正是社会范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它拥有着结构和秩序,协同理论可以作为探索粮食流通体系复杂系统结构和秩序的有效手段。

首先,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协同。整个流通体系按“自组织”的方式形成,在现有结构下按照一定规则运行,整体运作表现为“有序”。流通体系在组织结构上是一种“虚拟”的形式,农户、中转机构、粮食加工企业、配送公司、零售商等,在“双赢”因素驱使下,会自发地加入到围绕着核心企业所形成的链条上,构成一个较大范围的“虚拟企业”。粮食流通体系一经形成,就具有了拥有自身本质规律的结构,即是一种自组织化了的结构。这种自组织属于社会范围内的一种自发现象,当内外环境变化时,无需外力干扰,系统会通过自我协同以适应环境变化,进而达到有序状态。这就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自组织协同。

其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被组织性。尽管从整体层而看,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性,系统会主动进行动态调节,使得整个体系朝着新环境的要求方向发展。但是节点上的企业存在着对利益的不同追求、对风险管理认识的偏差、管理能力的差异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流通体系内不协调因素产生。因此,从粮食流通体系的局部层面来看,节点上的企业以及流通环境需要以规则来约束和控制,这就是粮食流通体系被组织的一面。约束和控制是被组织方式,也是流通体系走向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有效手段。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的层次和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纵横延伸的网络系统,它既存在各环节企业间的竞争,更强调流通体系内各环节的协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和整个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转。

(二)序参量的定性求解

协同学把系统的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方式称为“自组织”,把影响系统有序的关键因素称为序参量,非关键因素称为控制参量。序参量支配着各子系统的行为,又为各子系统所支持,它们之间的协同竞争

通过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和决定系统自组织的程度和方向,进而决定系统的有序程度。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会受到来自系统内外部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因素会越来越明显地主宰着整个体系演变的方向,这就是序参量。粮食流通体系具有对序参量“适应”和“选择”的能动性。节点企业会主动调整与合作,使得有利序参量增长和发展,而不良序参量被减弱和同化,从而实现流通体系与环境之间、各环节企业之间的协同。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思想就是科学地寻找支配系统发展演变的序参量,促使系统达成新的更高的有序。基于探索图的序参量定性求解如图3所示。

探索图是在征求多方意见的情况下分层次描绘的。经过多次反复地归纳整理,最终得出了意见相对集中的一种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作影响因素探索图,该图清晰地描绘了影响系统协同运作的多种因素、主要表现和层次关系。在这些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信息技术发展和企业竞争属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宏观序参量,而非本研究的序参量,在这里职能作为控制参量反应在系统自组织过程中。

其中,城市物流瓶颈、节点企业信息共享程度、粮食流通主体成熟度和合作忠诚度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节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对流通体系协同运作起支配作用的影响因素,即为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序参量。

(三)被组织策略的实施

被组织是指通过改变对序参量有导向作用的控制参量,对序参量施加外部压力的一种手段。结合图3分析得到的控制参量,通过这种改变,可以弱化不良序参量的不良性程度,增强良性序参量的良性程度,促使系统产生有效的自组织,达成系统协同运作的理想效果。

1、完善市场体系,正确引导粮食生产和消费。目前我国中心城市粮食市场流通功能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流通能力制约着供求平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初步形成了由粮食收储加工点、粮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及居民区粮店组成的“粮食流通网”,但明显具有初级市场特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且市场运作时间不长,中心城市的粮食市场从空间布局到功能发挥、从体制机制到交易手段仍较落后。因此,必须推进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实现粮食购销的市场化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粮食市场多渠道,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粮食流通和公平竞争的新机制,让市场真正起到引导生产和消费的作用。

2、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粮油制品流通渠道。粮食企业应当认识到,要快速增加农产品的总附加值,必须大力发展流通加工的同时发展专业化生产,初加工和深加工相结合,特别是对一些价格比较低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协同管理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位于价值链高端的战略性增值环节的发展水平。同时,创新流通渠道,在中心城市实现经营连锁化和配送集中化,这是在城市提高粮食流通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连锁经营规模化和品牌化。首先要积极培育中心城市粮食连锁经营主体,可结合龙头企业、国有粮店改革的具体情况来培育连锁经营主体。其次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生产基地和农户,有品牌、有市场的良好条件,引导它们通过开设直销店、连锁店等形式,不断壮大连锁网络,将更多的名特优新产品推向市场,打响品牌。再次要积极引导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合作等方式,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

4、完善流通立法,确保粮食依法流通。尽管国家颁布实施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但多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仍政企不分,沿袭部门化的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职能转变滞后。加之执法刚起步,执法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对粮食流通体系的形成、规范、发展,还缺乏配套的强有力的政策、制度支撑。因此,国家要尽快完善流通配套立法,出台规范各级市场、交易公平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粮食流通步入健全的法制轨道。中央和地方应制订和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建立各级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公开制和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制度,保证农产品依法流通和安全流通。

(四)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

1、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协同运作的效率。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中心城市粮食生产与消费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可靠地传递和共享,使粮食流通体系运转的组织程度低。另一方面,由于粮食流通信息不灵敏,反应滞后,会影响决策的有效性。以电子商务为例,调查结果显示粮食行业中36%的业务量都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见表1),这一比例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因此,中心城市粮食主管部门要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传播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并建立信息中介组织;加强城市各网点信息市场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问题探索机制;大力培训信息化管理人才。

2、各环节企业间缺乏协同运作的动力。在这个复杂的流通体系中,一方面,流通主体不够成熟、组织化程度低,缺少主动协作的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各节点企业是独立运作主体,不同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及有限理性边界等使得企业之间缺乏协作动力,甚至会出现企业个体行为与整个流通体系的总目标冲突的情况。因此,在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引导企业协作的同时,必须完善中心城市的市场机制,使粮食企业真正受益于整个流通体系的协同运作,只有整体协同为企业带来收益、降低其运营成本时,企业才会有积极性主动参与其中。

3、粮食流通系统布局不合理,影响协同管理能力。粮食流通系统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视,缺少长远、全局的合理规划。随着中心城市边界外扩,粮食的生产地点变迁,粮食流通体系布局不合理越来越突出。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布局应具有前瞻性。根据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特征,对粮食流通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这种规划设计必须体现出对区域经济和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和洞察力;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布局还应多方位思考,不能单纯从社会化物流产业角度看待粮食流通问题,应该从区域产业经济、粮食产业链、粮食企业经营活动等角度多方位来观察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布局的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霞,舒秋华,杨海鹰,现代化都市农产品流通与批发市场建设[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2—144.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6-49.

[3]兰萍,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安全农产品供应链研究[j],农村经济,2008(12):94-96.

[4]邹霞辉,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6.

[5]高才利,转型期消费性城市粮食流通体系问题研究[j],中国粮食经济,2007(7):14-18.

[6]桂寿平,张霞,农业产业链和u型价值链协调管理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6(1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