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的发展史范例6篇

药理学的发展史

药理学的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博物馆 中医药文化 福建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65-01

中医药博物馆在发挥教学课堂与科研平台作用的同时,其服务社会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作用日益显现。本文回顾我馆建设过程,对相关管理问题,做一些思考。

一、建馆历史与特色介绍

我校1986年创建中国医史陈列馆,占地约150㎡,展品以医药文物、医家脱胎头像、古医籍、医家画像等为主。2004年根据教学的需要,又建成福建医史陈列室。占地约100㎡,展出福建医史图片60余幅,展品200余件,既系统反映了福建省医学发展的历史概貌,又介绍历代名医的主要成就,为学院医史教学创造较好的条件。

2005年学校考虑到教育教学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需要,开始筹建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并于2007年11月建成对外开放,由医史教研室主任兼任馆长。展馆总占地约5000㎡,由原中国医史陈列馆、福建医史陈列室、针灸陈列室、中药标本室等整合而成,并增加大量展品,分医史馆(包含中医通史及闽台中医药文化分馆)、中药馆两部分,并新增茶医缘展馆,展示茶与中医药文化。

闽台中医药文化部分有5个展区,系统介绍福建医学发展与成就,著名医家、地方特色医药,闽台中医药交流等内容。其中,古代部分包括福建远古人类遗迹与医药卫生有关考古成果,泉州湾宋代沉船出土的香料药物及沉船模型,两岸共同的民间信仰“保生大帝”与“妈祖”等相关史料。医家有东汉“杏林始祖”董奉,北宋苏颂、杨士瀛、宋慈,清代陈修园等,以及眼科、产科牌匾及出诊药箱等实物。近代部分包括闽华侨医药卫生史、教会医院、闽西苏区医药卫生史迹、中医教育、医学期刊等文物图照。现代部分介绍福建特色中成药,福建特色民间医疗技术,林如高骨伤科、陈氏儿科、孙氏妇科、萧氏外科等福州世代中医,以及上世纪50年代老中医朱梅南生前使用过的文房四宝及亲手书画稿。闽台医药交流主要介绍两岸医药的源流关系,医药教育交流往来的史料。台湾地区重要展品有陈立夫手迹“乐育英才,以建国家”、上世纪80年代台北中医师公会赠我校张仲景青铜塑像等。

二、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依托学院医学史教研室,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博物馆的工作量与职责,也日益加重,其服务定位与管理体制需要理顺。

(一)服务定位

作为高校博物馆,服务对象首先是师生,其次是地方社会公众与海内外来宾。所以服务定位应是: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目标,为中医教学、科研与科学普及工作服务,而闽台医药文化为地方特色,更应发挥其在两岸医药交流方面的作用。我校博物馆已被列为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并受到多家媒体的报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访客,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学生及退休老干部来馆参观,确实履行了为社会服务,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服务定位。

(二)内涵建设

1.展品信息的挖掘与展示更新。文物最吸引人的是其背后蕴含的故事,应重视展品的信息挖掘,充分掌握其来源信息与内在的文化内涵。如我馆收藏的一件清代中药榨汁机,式样古朴精致,该展品为澳大利亚华侨所捐赠,是早年其先辈从国内带出,不仅可用做中药加工工具欣赏,而且富有中外医药交流的象征意义。展示应定期更新,如果展品陈列长期不变,便会使人枯燥,兴趣下降,因此,有必要建立展品的定期更新制度。另外,展品如何设计展示能更生动、更贴近参观者,应做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2.展品的维护与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如果管理不善,会因人为因素或其他原因,导致展品的遗失、损耗等问题,需建立维护与管理制度。相关人员应进行培训,熟悉展品的属性及保护条件,进行妥善的维护。同时应建立展品定期检查制度,以便监督维护。如字画、古籍类展品,应进行定期检查除虫,展柜内及库存保管地方最好以樟木类防虫材料,并做适当干燥处理。

3.管理体制的梳理。博物馆需要专门人员来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须设置相应的岗位,给予相应的待遇,从而履行相应的职责。我馆成立至今,均是由医史教研室老师兼任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并未在年终考核与工作量核算中进行体现,责任与义务不对等,使相关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应及早落实博物馆相关人员的岗位问题,促进博物馆日常管理的健康发展。

药理学的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

中医药文化生态是中医药文化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或人文空间,是由置身于中医学体系之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中医药文化共同构成的宏观文化体系,它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建设提供了宏观文化环境。

1研究现状

1.1成就

中医药文化生态思想古已有之。先秦和汉代有关著作中就已涉及到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论述,体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及发病的影响。在“天人合一”生态观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医学形成了“人体阴阳说”、“人体五行说”和“自然诊治”、“养生保健”等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如《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它所构建的中医学框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医学体系。

陶功定教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认为应该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此外,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卢焯明、陈诗慧、梁兆科等学者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近年来,刘典恩教授则从生态医学模式建立的价值基础、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及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医学模式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认识发展的逻辑上来看,树立文化生态理念,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生态医学模式将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1.2不足

历代学者在医学文化生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然毋庸讳言的是,其研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有:①受特定学科视角的影响,只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研究,缺乏特定区域间的比较和整体性考察;②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过去较多集中在对其历史形成和现状发展的探讨,较少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由历史积淀而来的生态属性进行考察。③研究方法局限,未能及时汲取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先进方法,缺乏对素材进行时间上、空间上有机的组织、串联和分析,研究总体呈离散型。

2核心价值

面对全球化浪潮,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研究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闽台中医药文化是在特定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闽台医史医家、流派演变、学术特点与中医药发展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加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可以把握闽台中医药区域发展的规律性。

闽台中医药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健康文化心理结构。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对于沟通两岸医学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既具备了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属性,又具有闽台的民俗性特征,体现了闽台中医药发展同出一源的历史渊源。生态环境对闽台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对认识闽台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编著闽台医学史、医林人物传记、各家学说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基本内涵

中医学是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指导下,在与古代自然科学交融、渗透、结合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中医的整体观不仅重视人体自身组成的生态体,同时也强调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应和谐统一。中医学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医学模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天即天文气象,地即地质地理,皆为自然生态环境,它的变化对人的健康和发病起着重要的影响,因为环境的剧烈异常变化往往是导致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闽台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地域形态,它传承了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在文化的不断交融、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闽台地域特征。

3.1闽台中医药文化特征

闽台人民所推崇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一种地方文化生态。它以中医药文化为主,同时涵盖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中对健康认识的理念,其特征自然首先表现在传统医药文化的核心要素上,即以人的健康价值观念为主要指标的民族性特征上,并且形成了以民间风俗、、饮食习惯和语言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这些健康理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从历史进程来看,闽台的主要居民都是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途径迁移的汉人,并以之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在其开发进程中,首先表现为宋代之前大量的中原移民涌人福建,植入较先进的中原文化,实现当时福建社会跳跃式发展。宋代以后福建在经济、文化、医药、海外经贸交流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明末清初,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南徒入闽的中原移民后裔又大规模地迁入台湾,开发台湾,于是形成了当前台湾民众80?的祖籍都在福建的血缘关系。在此迁移过程中,中医药文化也就随同移民一起,从中原经由福建的本土化发展,再传人台湾,受到了闽台人民的认可,并作为维系一个民族健康理念的精神纽带,以及行为模式的认识,由此形成了密切的医缘与药缘的文化生态关系。

3.2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内容与目标

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容十分丰富。本研究以历代相关文献为对象,结合田野调查,从事闽台中医药文化传布的传统性、地域性、宗教性、民俗性的特征考察。具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2.1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来阐述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和形成背景。汉唐以来,福建、台湾一带文化逐渐昌盛,名医辈出,东汉建安时期的“杏林始祖”董奉、宋代建阳人“法医学之父”宋慈、闽台民间医神“保生大帝”吴、清代长乐医学教育家陈修园等著名医家,都为闽台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繁衍和保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3.2.2从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来阐述自然诊治与现代生态伦理在思想上契合的一致性。对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做专题研究,从文化地理学和生态社会史角度,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学实践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2.3从自然因素、地理因素两方面阐述台湾、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六个文化分区的中医药文化生态状况;从中医药文化生态问题的成因,维护闽台中医药文化平衡的可能路径等方面,进行中医生态医学的研究,将传统“三因制宜”治则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和系统化,从而丰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涵。

本研究从中医药文化和生态医学相结合的层面,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相结合的视野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在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等层面,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进一步弘扬闽台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闽台中医生态医学体系的建立。

3.3研究关键与创新

本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

3.3.1闽台中医药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性差别,及由此归纳出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生态特征。

3.3.2民俗材料的分析、疾病类别的选择和药物来源的考察,涉及到民族、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复杂问题。

3.3.3如何透过有限的文献资料,客观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综合论述,阐述生态地理因素对闽台中医药文化及中医流派形成的促进作用。

如实收集、整理、研究现有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社会生态环境,从生态医学和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形成、分布、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生态伦理思想福建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区的生态状况等三个专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发展趋势

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根,《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是其主要枝干,而内、外、妇、儿各科的治疗及其方剂、药物等,则是其分枝、花叶与果实。从历史与社会学角度上讲,中医是名木,中医药生态文化是沃土。因此复兴中医学术,提升文化精神,完善中医管理,都必须从复兴中医原生态文化做起。实现海峡西岸文化复兴的梦想,呼唤着闽台中医药原生态文化的真正复兴。

闽台中医药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而闽台中医药文化更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文化生态结构,这种联系既是生理的、血缘的,又是心理的、文化的。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于增强大陆的吸收力、聚集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兆量.中国民俗地理探幽[J].经济地理,1999,19(1):1-5.

[2]刘德荣.福建医学史略[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肖林榕,林端宜.福建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于秀萍,刘典恩.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14-16.

[5]陶功定.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J].山西中医,2004,20(3):36-40.

[6]纪文静.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23-123.

药理学的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传统医药产业 国际化 发展

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是传统医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的“朝阳产业”。“传统医药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确立的以传统医药理论为主导,现代多学科共同参与的,专门从事传统医药资源利用、开发、研究、产品经营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一种产业体系。”[1]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传统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受关注度日益凸显。相应地,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即传统医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便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与此同时,传统医药产业在激烈的国际医药产业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也同样不可避免。我国传统医药作为世界上仅存的延绵发展的传统医药宝贵财富,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可靠的疗效和丰富的医药资源,其产业发展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传统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但历史等原因也使得我国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国际化的发展存在多方面的不足,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问题。正确认识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传统医药发展中不容回避的任务。

一、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符合时展需要

医药产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的重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但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现代医药产业始终居于市场的主导地位,致使传统医药产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深入,以及人类社会疾病谱的改变,传统医药药食同源、无毒无副作用的特点备受关注,回归自然的健康理念日益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以天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的传统医药科学,国际医药界也开始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对天然药物的研究使用。”[2]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成立了“传统医学规划署”,并在多个国家建立相应的医学合作与培训中心。进入新时期,WHO明确把对传统医药的发展研究列为其三大历史任务之一。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兴起的“替代疗法”也充分说明了传统医药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价值开始得到了应有认可。从传统药物来看,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植物药市场的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近10%。相关专家预计,“天然药物在世界药品市场容纳量可达400亿美元。”[3]不难看出,传统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和空间。相应地,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换言之,传统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时展需要。

二、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我国是当今世界唯一保持传统医药持续绵延发展的国家,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天然资源、安全可靠的疗效等得天独厚的传统医药资源使得我国传统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体现出了固有的优势。

第一,完整系统的医药理论体系优势。在世界传统医药发展史上,传统医药的发展无处不在,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不同程度的传统医药发展,其中在各文明古国(如:中国、印度、埃及、罗马、希腊、巴比伦)尤为显著,然而最终形成体系并有较大影响力的并不多,最终形成了公认的以我国传统医药为典型的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体系(中国、印度、埃及、罗马),但其他传统医学已随着时代变迁而消亡,只有中国传统医学历经考验长盛不衰,成为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具有完整系统理论体系和安全可靠疗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医学。这使我国传统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具备了强大的专业理论支持和保障。

第二,丰富优质的天然药物资源和疗效可靠的成方验方优势。一方面,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我国独具优势的天然药物资源。其储藏量大、品种多、质地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中药资源种类12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0余种,药用动物1580余种,药用矿物80余种”。[4]是当之无愧的天然药物资源“王国”,是世界天然药物资源之乡。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与疾病的不断“斗争”,创造了数以万计疗效可靠、成本低廉的秘方、成方、验方。这是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不可替代的固有优势。

第三,初具规模的药物生产体系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也随之推进。从产值来看,“2009年我国中药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包括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保健品、中药食品、中药化妆品、中药兽药以及中药加工装备制造业等在内的大中药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5]从规模看,“全国现有中药生产企业一千余家,中药经营企业一万多个,药材种植面积近600万余亩,正式批准的药材专业市场17个。中成药产品已达43种剂型、5000余个品种”。[6]从市场空间看,当前中医药的传播已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很多国家已经把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确立了中医药的法律地位,并成立了专门的中医药管理机构。不难看出,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已开始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重要贡献。这使其在国际化发展中增添了一个有益的优势。

三、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不足

尽管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具有先天和后天的优势因素,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传统医药国际化发展依然存在和面临一些不利因素。

第一,生态破坏导致的天然药物资源危机。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必备的重要条件就是天然的药物资源支撑,因此,生态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由于过度开发等原因,总体上不容乐观。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等生态问题比较突出。相应地,以天然野生药用动植物为重要资源支撑的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就面临一定的药物资源危机。

第二,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技术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的深入,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在技术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横向比较,与现代医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先进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资源利用率不高,高端产品缺乏,缺乏竞争力,因此导致市场占有率低下。如就中药市场来讲,据统计,“中国只占世界植物药市场的3%~5%,而日本占80%左右,韩国占15%左右,中药出口额不到国际中草药市场的10%。”[7]这没有体现出我国作为中药发源地应有的优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先进技术。

第三,产业小而散乱。我国传统医药产业虽然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数量由少到多,但由于历史等原因,缺乏统一化和规模化经营,绝大多数产业规模较小,且较为散乱,各行其是,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高端医药产品缺乏。因此,在国际化竞争中缺乏优势,尤其是在拥有先进技术的现代医药产业居于市场主体地位的环境下,明显处于被动不利地位,有的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如就中药而言,相关数据显示,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到10%,发展压力巨大。

第四,因缺乏自身的“行业标准”而被认可度低。受发达国家现代医药文化的冲击,当前国际医药领域使用的行业标准中不但没有公认的中医药标准,而且还用现代医药的行业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中医药。现代医药属“对抗医学”,中医药属“平衡医学”,是完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两种医药科学和文化,在发展中应该有各自不同的行业标准。用现代医药标准衡量要求我国传统医药,使得我国传统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总是面临诸多与“国际标准”不相符的地方,因此,习惯了现代医药标准的国际社会对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认可度较低。

四、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应解决好的问题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须有针对性的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加强中医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核心内容。加强中医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级专门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够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包括技术研发、资源开发、开拓市场、产品升级等方面。

第二,进行“化零为整”的行业改革。“化整为零”的改革是指把当前我国传统医药小、散、乱的现状通过联合、并购等方式,使其统一、规范、系统、规模生产经营,从而进一步消除低水平的重复生产和无序生产等现象,有效利用资源,提升产品品质,增强产业竞争力。

第三,加快中医药产业的行业标准建设。行业标准是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没有行业标准,就没有认可度,有了行业标准就有了产业发展的话语权。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前国际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出一系列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现代化产业行业标准。包括产品生产流通、质量标准监控、疗效与安全评估等环节。

第四,充分利用中医药独有的疗效增强其产业发展的说服力。中医药独有的疗效是指中医药在许多疾病治疗中具有的安全可靠的特殊疗效优势。尽管现代医学标准认为我国传统医药缺乏作用机理的有效性论证说明,但中医药独具特色的安全可靠疗效优势用其实效证明了自身的价值,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没有行业标准而导致的被认可度不高的缺憾,进而增强其产业发展的说服力。

第五,进一步加强生态立法保护。加强生态立法保护是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条件。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中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导致的资源危机,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国际社会以生态保护为由针对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设置的贸易壁垒,以推动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龙鳞.云南民族传统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3):159-162.

[2]吴道显,孙永林,王珍喜.国际化视野下我国民族医药发展探微[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6):132-134.

[3]李景东.中国传统医药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思考[J].经济论坛,2013,(2):105-106、125.

[4]中医药产业研究课题组.发展我国中医药产业的战略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05,(6):106-109.

[5]王强,梅之南.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传统医药产业发展[J].医药导报,2011,30(3):281-284.

[6]王虎.对中医药产业现状、面临机遇及未来发展的思考[J].世界中医药,2010,5(3):153-154.

药理学的发展史范文4

(2021年6月25日)

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5月25日,市场局党组书记、局长吉振军作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专题学习动员讲话,为市局每一位同志学习感悟党史、践行初心使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今天,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对标对表,凝心聚力,进行阶段总结与集中研讨,进一步激励我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工作本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主动投身到推进株洲市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去。下面,汇报交流三点体会。

一、在读史明智中坚定“一颗红心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这段时间的党史学习,让我切身感受到,学习党史的过程,就是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真实、听清时代脉动的过程,必须持续学、深入学、系统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才能深刻,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才能深彻,才能最终将其转化成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通过原文通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我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优势的本质内涵。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人民打倒了“三座大山”,实现了从旧中国的“一盘散沙”到新中国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 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走上了改革开放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已经证明,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系统地学习研究四史的集中研讨活动仍然不足,学习时间仍然不够。下一步,我将继续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摆在床前案头,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经常学、反复学、比较学,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在述往思来中汲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奋进力量 指出,“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更远。”学习中,有三种力量让我深受触动。一是伟大思想的力量。党的非凡历程,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下一步将继续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二是伟大人民的力量。百年党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学习党史,让我更加深切体会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须进一步牢记宗旨、践行初心。三是伟大精神的力量。我们党在一百年中,先后形成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几十余种革命精神,成为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深刻领悟和继承发扬好这些伟大精神,对照其中先模人物的崇高理想、境界追求、顽强意志、优良作风、奉献精神,赓续精神血脉,激发奋进干劲。

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积极参与“安全用药月”活动,主动走进群众中,科普宣传安全用药知识,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当好群众用药安全的忠实卫士。存在问题是因身体原因,未能亲临一线继续参与药品监管实践活动。

下一步,作为市局为数不多的药学专业人员,我将带领药品监管科的同志们一道,以身作则、忘我工作,亲临药品监管一线,为确保全市人民用药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在笃学力行中开创“全省市场监管高地”的发展新局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学做结合、知行合一,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药理学的发展史范文5

本溪市“药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城市文化主要是由城市的物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综合而成,既包括硬件环境也包括软件环境。本溪市的“药都文化”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继承了传统的“药文化”,发展新兴的“药文化产业”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具有文化承载和传承的的本溪“药都”文化。1、本溪市“药都”文化的物态环境1)本溪市“药都”地理位置: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所在地的石桥子是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距本溪20公里,距辽宁省会城市沈阳40公里,北依桃仙空港、南临丹东出海通道,交通便利。本溪是辽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本溪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并与朝鲜半岛相通。沈丹高速公路、沈本产业大道以及正在建设的沈丹客运专线的建成使本溪的交通更为便捷,本溪成为中国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通道。2)目前的本溪市“药都”的硬件设施建设目前,沈本产业大道建成通车,供热中心建设完成,供电中心建设成功、污水处理厂满足需求,完成产业用地的平整和整理、出让工作。同时,辽宁科技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分校、新城医院、公安大楼、博物馆、行政服务中心、移动大厦、会展中心、商务酒店、榆林华苑居住区、客运集团、本溪市高中分校、新华书店、港华燃气、华联连锁商场、等一批城市功能配置项目已全面启动,将使基地的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越,为“中国药都”的崛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本溪市“药都”人文环境。1)历史药文化本溪是古代辽东药业重镇,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本溪地处长白山脉丘陵地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境内极为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生长着人参、细辛、五味子、刺五加、淫羊藿、白头翁等百余种珍贵中草药。2)中医药企业文化继承了本溪悠久的中医药历史文化,伴随着近代本溪的医药产业50多年发展,已经发展成除了药材种植以外,医药工业、医药商业、生命健康产业和现代医药技术的产业链条。目前拥有以本溪第三制药厂等一批相当知名企业为龙头的医药企业37家,其中18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通过GMP认证,中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医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3)人才建设及科研基地建设目前已签约入驻项目中可引进科技开发创新人才108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89人,博士研究生学历17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36人,海外研发团队12个,国内外著名科技领军人才11人。其次,基地已成功引进沈阳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科技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分院等三所高校,将为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专业人力资源储备。同时,建成研发中心和生命健康产业孵化中心。

本溪市文化助推“药都”发展的对策

1、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体现“药都”特色文化信息和文化符号。有规划、有次序的建设一批主题广场和主题雕塑,如反映李时珍辽东采药、努尔哈赤沐浴“狗儿汤”等历史传说故事的主题雕塑或广场;以人参、鹿茸(鹿)等与中医药相关的有象征意义的动植物为载体的主题雕塑等。2、在“药都”文化的软性因素建设上,着力挖掘城市历史、医药历史,在全国范围内,围绕太子河文化、辽东文化、铁刹山道教文化、五女山高句丽文化、满清发祥地文化及满族民族文化等开展广泛的学术研究,结合新兴医药发展趋势和“药都”建设,以承办研讨会的形式把专家请进来,把我们的文化送出去。3、以打造产业集聚基地为目的,结合高科技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要在“药都”新城率先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并有组织、成系统;有标准、规范化的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全力推介“药都”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定位和发展。4、建设完备的文化培训体系。结合“药都”产、学、研基地建设,把医药文化的历史研究与传承、医药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保健与养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融入“药都”建设发展的培训体系中,并建立一支搞素质的、完备的的医药研究、开发、营销及文化开发推介人才队伍。本溪市通过塑造独具文化特征和内涵的医药之都。通过“药都”的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文居住环境,促进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开创生态、城市、产业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本文作者:高杨工作单位:辽宁省本溪市委党校

药理学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档案 古代 历史 医药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17-01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档案学的概念,但有档案的事实,档案这个词也是有的。

中国古代,一物两称,档案一叫挡子,即记录板。清陆陇其《三鱼堂日记》上:“又(汪琬《钝翁类稿》)《陕西提督李思忠墓志铭・注》云:本朝用薄板五六寸,作满字其上,以代簿籍。每数片,辄用牛皮贯之,谓之档子。”又就叫档案,或“档子”、“档案”兼称。清杨宾《柳边纪略》卷三:“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辞书介绍,后来分类立卷归档保存的文件,沿称档案。清龚自珍《与陈博士笺》:“惟彗星之出,古无专书,亦无推法,足下何不请于郑亲王,取钦天监历来彗星旧档案,汇查出推成一书?”有档案,就有收藏存储档案的地方,今人称其为档案馆,中国古时虽无此名,但亦有其实,《汉语大词典》就说过,周朝的天府,汉朝的兰台、东观,唐朝的史馆等等,都是中国古代王朝集中保管档案的地方。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档案学的概念,但有档案的事实,而且很古老,中国医药档案的产生,甚至能推到史前神话传说时代。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是,从现代档案学的角度去看,还可以重新打量。

西汉名著《淮南子・修务训》[1]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羸{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教民播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南宋郑樵在他所撰《通志》之中把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又讲了一遍,但有补充,称其时“民有疾病未知药石”,而神农“乃味草木之滋,察寒热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义,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所得三百六十物……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而不死,固然是神话传说,但神话传说中往往含有历史事实。尝过即忘,等于白中了七十回毒,尝了以后“察寒热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义”,一一记录下来,这就意味着在远古时代中国人就以神农的名义开始为中国医药存档。有人说,中医是尝出来的,从现代档案学角度来看,中医也是档案保存下来的。已知中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此书虽已不在,但中国古人为中医存档的事业却一直延续,后世历代本草也收有这部书的断篇残简,李时珍就此也有所受益,这在其书中分明可见,书名也取“本草”两字,就叫《本草纲目》,进而又为中国医药档案增重。

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尤其是中医药史,其中存有许多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不断地向历史档案中去好好打量。丁海斌、陈凡编著《中国科技档案史》说:“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中医药学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明星。相应地,其遗产也是相当丰富的。中医药学作为一种经验学科,它的发展是代代相传、后人继承前人成果并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档案是继承与发展之间的纽带。我们的前人,早已学会利用档案来积累经验,来发展中医药学。”该书具体言道:

中国古代的医药史,是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开始的。此外,原始社会还有“庖牺制九针”以治病的传说。考古发现证明,远古时代的人们已使用了砭石、骨针等医药器具。按照正常逻辑推断,当文字产生后,人们就应开始记录病状和药性等,并因此产生了初期的医药文件、档案等。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记载较多,如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载:“黄帝使歧伯尝味本草,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又《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载:“于是雷公之化,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历代宝之,未有失坠。”这些记载不但说明了远古时期已有医药文件,而且“历代宝之”,作为档案代代相传[2]。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民族是历史情结很重的民族,然而,很遗憾的是,多少年来,即使是档案学业界人士,对中国档案史却缺少重视,研究中国档案史的人为数不多。2008年,四川省德阳市档案文秘学会秘书长庄瑞平先生在他的博客中曾经提醒过:“中国档案史是档案学的基础性学科,一个重要的分支,然而目前却很少有人来研究,以至于有些停滞不前,并且后继乏人。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研究不力的状况,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使现有的研究人员继续前进,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引进和培养这门学科的人才。大家应该多进行学术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档案史研究的不断进步。”丁海斌、陈凡在他们编著的《中国科技档案史》的前言中也说:“在中国档案学界,许多学者是从学习、研究档案史入门的。但近年来档案史研究有被削弱的倾向,以至于有人发出‘将档案史研究进行到底’的呼吁。而一向以来,中国档案史的研究是以文书档案(行政管理档案)史的研究为重点,中国科技档案史的研究偏弱、偏少。同时,由于档案学者史学功底的欠缺和某些时候方法与态度的失当,研究中的谬误时有发生。望文生义者有之,如将‘天府’说成是档案库房;张冠李戴者有之,如将清入关后作品中出现的‘档案’一词,说成是皇太极时期的名词;等等。所谓钻研正未有穷期,档案史的研究不应被削弱,而应该更加重视,加强研究。”

笔者的研究方向是医院档案的收集与管理,档案史的收集和管理也是其中内容之一,在科研中,笔者认识到,档案史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管理,最终的目的是要为当今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从而使医疗卫生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人,前面提到的庄瑞平先生曾在杂志上发表过有关档案学的文章,文章的正题恰是《在“服务”两字上做文章》[3]。中国医药保护着国人繁衍至今,中国医药史这部厚重的档案更有待于用现代科技的目光去好好打量,就如人体经络,古人是如何发现的,又是如何阐说的,有过什么样的存档,这些都有待于档案工作从事者能有历史性的发掘和研究,从而能为推动当今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档案史中有丰富的宝藏,应该是到了须要重视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 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