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特点范例6篇

药理学特点

药理学特点范文1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药效学 药动学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3-0008-04

The pharmacology featur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inezolid

ZHANG Li1*, MENG Xianmin1,2, ZHANG Yongxin3**

(1.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508, China; 2. School of Pharmac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3, China; 3.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Linezolid is the first antibacterials of oxazolidinone used in the clinic, which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reating drug-resistant Gram-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and also has some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hematologic and nervous system and even induces bacterial resistance easily. Therefore, it must be used in right ways to make full use of its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avoid its adverse reaction and delay the generation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features of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linezolid,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its suitable indications, and provision of some references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linezolid;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clinical application

利奈唑胺(linezoli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致病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与其他抗菌药多无交叉耐药现象,加之组织、体液分布广泛以及给药方法便捷,使得其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很好,在临床上受到广泛的关注。自2000年4月在美国首次上市以来,人们已在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方面积累了众多资料与经验,但有关综述却不多。本文对利奈唑胺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以及临床应用等作一全面、客观的述评,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和保持其长期有效性提供参考。

1 作用机制和抗菌活性

作为一种新型抗菌药,利奈唑胺作用于细菌的50S核糖体亚单位。但与其他抗菌药不同,利奈唑胺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而只是作用于翻译系统的起始阶段,通过抑制mRNA与核糖体连接、阻止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最终产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由于作用部位及方式独特,利奈唑胺与其他抗菌药多无交叉耐药现象[1]。在耐药菌日益流行的今天,利奈唑胺的这一特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利奈唑胺对几乎所有的致病性革兰阳性菌、非典型病原体、各种分枝杆菌、诺卡菌以及革兰阳性的厌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阴性杆菌不敏感,可能与革兰阴性杆菌的外排机制有关[2]。体外药敏试验还显示,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在内的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在内的肠球菌对利奈唑胺都100%敏感[3-4]。10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表明,利奈唑胺对多种革兰阳性致病菌、包括耐药菌所致感染均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利奈唑胺对日益常见的耐多药结核杆菌和泛耐药结核杆菌也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和治疗疗效[5-7],但因利奈唑胺不是常规抗结核药,故目前尚无相应的体外药敏试验数据。

2 药动学特点

利奈唑胺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口服后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近100%,可以经静脉给药-口服方法进行序贯治疗。利奈唑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1%,分布容积为40~50 L,每12小时口服给药600 mg后0.5~2 h达到血药峰浓度(15~27 mg/L),血药消除半衰期(3.4~7.4 h)较长,且对敏感菌有一定的抗生素后效应,可一日2次给药。利奈唑胺在体内被代谢为两种无活性的代谢产物氨基乙氧乙酸和羟乙基乙酸,给药量的65%经非肾途径清除(可能会有部分药物在肾小管被重吸收),30%以原药形式随尿液排出体外[8-9]。利奈唑胺的组织、体液穿透性好,在肺、皮肤、肌肉和脂肪组织以及脑脊液中均有较高的药物浓度[10],故适应证也较广,临床地位重要。

3 临床应用

美国FDA批准的利奈唑胺的适应证为:用于治疗由VRE引起的败血症、医院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以及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菌血症。利奈唑胺在临床实践中还被用于治疗分枝杆菌、尤其是耐多药和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以及一些糖肽类抗菌药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糖肽类抗菌药治疗的MRSA感染。

3.1 对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严重感染的疗效

郭志峰等[11]进行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治疗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临床和微生物学治愈率都显著高于糖肽类抗菌药(分别为88.7%、87.0%和83.6%、81.8%)。该荟萃分析结果还显示,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等细菌的清除率也都高于糖肽类抗菌药(分别为86.7%、89.5%、100%和74.0%、87.0%、66.7%),对MRSA的清除率亦高于糖肽类抗菌药(分别为81.9%和69.8%)。杜玉明[1]报道,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肺部、血液、神经系统以及术后切口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总有效率达81.0%,其中治疗MRSA感染的有效率为100%、治疗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率为100%、治疗屎肠球菌感染的有效率为83.3%、治疗溶血性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率为88.9%。叶香芳等[12]报道,3例万古霉素治疗无效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合并脑脓肿患者经接受利奈唑胺治疗后均获得痊愈。郭立涛等[10]报道,对12例糖肽类抗菌药治疗无效的MRSA感染患者经改用利奈唑胺治疗后均获得临床治愈、病原学培养转阴。

上述数据表明,利奈唑胺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MRSA、中度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E和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RSP)等耐药菌所致感染都具有很好的疗效。不过,并非所有由上述耐药菌引起的感染都应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因为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明显、尤其是长疗程用药时的安全性问题突出,同时该药的售价高、最重要的是须考虑减少细菌诱导选择性耐药的产生。一般情况下,对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若细菌对万古霉素敏感,仍建议选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若明确为耐万古霉素细菌引起的感染,则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此外,对不能耐受糖肽类抗菌药不良反应或糖肽类抗菌药治疗无效的耐药菌感染也可考虑选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尤其是在国内目前可选用药物较为有限的情况下。

3.2 治疗耐药结核杆菌感染

Cox等[5]完成的一项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成功率达67.9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48%(有36.23%的患者需停药)。Schecter等[6]使用利奈唑胺治疗3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结果发现22例(72%)获得治疗成功,还有5例仍在继续治疗中;9例(30%)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3例(10%)需停药。黄海荣等[7]进行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则显示,使用含有利奈唑胺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成功率达82%,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2%、25%和6%,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服药者比例是26%。由上述数据可知,使用含有利奈唑胺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和泛耐药结核病有效、成功率高,大部分患者的耐受性良好,但也有患者因血液或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将利奈唑胺列在抗结核药的第Ⅴ组即疗效尚不确切药组,故现原则上不主张使用利奈唑胺治疗耐单药或耐多药的结核病,而只应在治疗耐多药或泛耐药结核病中当由抗结核药第Ⅰ~第Ⅳ组的药物不足以组成有效的化疗方案时才可考虑选用[13]。此外,利奈唑胺治疗结核病时需长时期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短期治疗时高,临床上须谨慎。

Koh等[14]认为,在治疗结核病时将利奈唑胺的日剂量减至300 mg不会影响其抗结核治疗效果,却可显著减少骨髓抑制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黄海荣等[7]分别使用利奈唑胺300、600和1 200 mg 3种不同的日剂量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结果发现3种不同剂量治疗方案的治疗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使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时不仅应限于已无其他可选有效治疗药物的耐多药或泛耐药结核病、且需减少日剂量至300 mg,同时密切监测血液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血小板减少、视力改变等。

3.3 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利奈唑胺的肾毒性轻微,经肝、肾双通道排泄,故可用于肝、肾功能减退以及老年人和儿童患者等特殊人群。多篇文献[15-18]证实,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RSA以及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感染有效,但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治疗时间超过10 d时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在使用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包括肾功能减退患者)感染时应尽可能缩短治疗时间并注意监测血小板水平变化,至少每周复查1次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减少后即及时予于对症治疗或停药。国内、外的一些回顾性分析[19-21]结果还认为,利奈唑胺可用于治疗由MRSA、PRSP和VRE等耐药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新生儿和婴、幼儿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有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不过,也有报道称,早产新生儿因基础凝血功能较差、使用利奈唑胺后更易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故建议早产新生儿慎用利奈唑胺[22]。利奈唑胺被美国FDA列为妊娠分级C级,即只有在确认其对孕妇的治疗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用于妊娠患者。

总之,对肝、肾功能不全者以及老年人、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利奈唑胺是可考虑的治疗选择之一,但需注意监测血小板减少、对老年人和早产新生儿尤其需要注意这一不良反应,用于孕妇前则须充分权衡利弊。

4 局限性及结语

利奈唑胺具有独特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加上其良好的组织和体液分布特性,使之临床地位颇为重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利奈唑胺可以替代现有临床上的某些重要而经典的其他抗菌药,因为实践已证实利奈唑胺的使用会诱导细菌加速发生选择性耐药。这一事实再次提醒我们,某些化学合成抗菌药即使长期使用亦不易诱导细菌耐药,如不少敏感菌对一些呋喃类抗菌药仍保持着相当高的敏感率;而另一些化学合成抗菌药却极易诱导细菌耐药,如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等。虽然研究显示,利奈唑胺对结核杆菌的50%和90%防突变浓度分别为0.6和1.2 mg/L且其药时曲线下面积很大、为140.3 mg/(h·L),表明该药选择出突变菌株的可能性较小、即结核杆菌对利奈唑胺产生耐药的几率很小[23],但现尚缺乏相关药敏试验数据的支持。尽管目前国内的药敏试验结果反映利奈唑胺对包括MRSA在内的葡萄球菌和包括VRE在内的肠球菌的敏感率都高达100%[3-4],但此可能与该药在国内的上市时间尚短(5年)、售价高、管理控制较严所导致的临床使用相对还少有关。国外资料显示,早在1999年利奈唑胺上市前,临床试验中就发现有对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在其上市后1年内,又出现了耐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24]。

为了延缓敏感细菌对利奈唑胺发生耐药的速度、避免日后无药可用的困难局面,现阶段我们应当规范使用利奈唑胺,以确保其有足够长的临床治疗有效年限。合理使用利奈唑胺,关键在于适应证恰当。结合既有的临床经验,利奈唑胺的使用应限定在使用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因毒(副)作用而不能选用此类抗菌药、或由耐药革兰阳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治疗以及一些特殊人群的由对利奈唑胺敏感的耐药革兰阳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治疗。

参考文献

[1] 杜玉明.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监护室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8): 84-85.

[2] Stefani S, Bongiorno D, Mongelli G. Linezolid resistance in staphylococci [J]. Pharmaceuticals, 2010, 3(7): 1988-2006.

[3] 郑波, 吕媛, 王珊. 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革兰阳性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24): 5128-5132.

[4] 张灵芳, 朱以军. 利奈唑胺对肠球菌属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6): 1208-1210.

[5] Cox H, Ford N. Linezolid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Int J Tuberc Lung Dis, 2012, 16(4): 447-454.

[6] Schecter GF, Scott C, True L, et al.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J]. Clin Infect Dis, 2010, 50(1): 49-55.

[7] 黄海荣, 于霞, 姜广路. 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初步评价[J].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5): 275-279.

[8] Matthew SD. Linezolid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in clinical treatment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1, 66(Suppl 4): iv7-iv15.

[9] Hosgor-Limoncu M, Ermertcan S, Tasli H, et al. The post-antibiotic effects of linezolid against Gram-positive pathogens [J]. Saudi Med J, 2007, 28(4): 551-554.

[10] 郭立涛, 刘昱, 王雪, 等. 利奈唑胺治疗糖肽类药物治疗无效MRSA的感染分析[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2, 37(2): 149-152.

[11] 郭志峰, 林志青, 黄萍, 等. 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对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 11(4): 268-275.

[12] 叶香芳, 黄建荣. 利奈唑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合并脑脓肿的疗效[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1): 165.

[13] 中国防痨协会. 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09年)[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7): 485-497.

[14] Koh WJ, Kang YR, Jeon K. Daily 300 mg dose of linezolid for multidrug-resistant and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updated analysis of 51 patients [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2, 67(6): 1503-1507.

[15] 刘岩, 俞森洋. 高龄严重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的影响[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 12(3): 198-201.

[16] 毕鸿雁, 杨宏军, 田风. 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治疗老年MRSA肺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 12(4): 14-16.

[17] 廖雪梅.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OL].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2): 458-460 [2012-08-12]. http:///upload/pdf/201202/20120202085527754.pdf.

[18] 邹琳, 刘长庭. 利奈唑胺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3): 399-401.

[19] 周立, 刘鹏鹏, 李华南, 等. 利奈唑胺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 10(4): 258-260.

[20] 黄凡, 翁月兰.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MRSA肺炎患儿的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 2011, 23(4): 156-157.

[21] Dotis J, Iosifidis E, Ioannidou M, et al. Use of linezolid in pediatrics: a critical review [J]. Int J Infect Dis, 2010, 14(8): e638-e648.

[22] 黎颖然, 卢荣枝. 利奈唑胺相关新生儿血小板减少[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1, 13(4): 243-244.

[23] 姚岚, 唐神结, 肖和平, 等.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OL].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0, 4(12): 2435-2440 [2011-10-04]. http:///upload/pdf/201012/20101221034708584.pdf.

药理学特点范文2

舒芬太尼属苯基哌啶类,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其化学和药理作用于1976年首次报道,目前在阿片类制剂中镇痛效应最强,已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分娩镇痛、术后镇痛及镇静等方面,本文就其药理学特点及自控镇痛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1药理学特点

1.1药代动力学特征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为92.5%,与αl一酸性糖蛋白结合率为84%,血浆游离分数与αl一酸性糖蛋白、白蛋白呈负相关。亲脂性约是芬太尼的2倍,可迅速渗透生物膜,在脑内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故产生临床效应较芬太尼快。Meuldermans等[1]报道大鼠静注舒芬太尼2.5μg/kg后2min在脑、肺、肝、肾、心、肌肉组织达到最大浓度,8~15min在脾、胃肠道、胸腺、睾丸,30min在胰脏、脂肪达最大浓度。靶控输注4ng/ml或6ng/ml舒芬太尼的临床研究发现其药代动力学可描述为三室模型[2],中央室容量是5.4L,稳态分布容积(Vdss)222.6L,代谢清除率(CI)0.84L/min,消除半衰期(t1/2y)389min。舒芬太尼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较芬太尼强,故不仅镇痛效价大,作用持续时间也更长,约为芬太尼的2~6倍,与吗啡接近。分布容积小(1.7L/kg),消除半衰期短(160min)和清除率高(12.7ml/kg·min),故在组织中无明显蓄积现象,在脂肪和肌肉组织易清除。在肝内经生物转化,随尿液和胆汁排出,以原形从尿中排除的舒芬太尼小于1%。Ahonen等[3]用阿片类药物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行冠脉搭桥手术的研究中发现,阿片类药物的T80(血浆药物浓度下降80%的时间)与气管拔管时间呈线性相关,芬太尼的T80为494±230min显著长于舒芬太尼329±97min。

1.2药效动力学特征

1.2.1镇痛作用是高选择性μ受体激动剂,Stahl等[4]发现其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是芬太尼的12~27倍。临床研究发现,镇痛效果是吗啡的1000倍,阿芬太尼的40~50倍,芬太尼的5~10倍[5]。镇痛作用能被丙烯去甲吗啡和纳诺酮快速有效拮抗。舒芬太尼不仅镇痛作用强,且毒性低,安全范围广。比较阿片类的治疗指数(LD50/ED50)证实,哌替啶为4~7,吗啡为70~90,芬太尼为270~400,舒芬太尼为25000[6]。

1.2.2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可降低体循环阻力、心肌耗氧量、心率和心脏指数,使左室舒张末压稍升高。大剂量应用时,可出现心率减慢,心脏指数和平均动脉压轻度降低,但比芬太尼更平稳[6]。彭章龙等[7]报道舒芬太尼用于冠脉搭桥手术麻醉诱导,心脏指数和每搏指数无明显变化,而芬太尼组下降明显。其原因与舒芬太尼降低血管阻力,使心脏的后负荷下降有关,其次是心肌抑制作用较芬太尼轻。Erisken等[8]给狗静注舒芬太尼(10μg/kg)5min时心率下降50%,心脏指数下降约35%,中心静脉压增加10%,平均动脉压无明显改变,肺毛细血管楔压则下降100%,但至15min时已恢复。与吗啡(4mg/kg)的结果相比较,舒芬太尼组的循环状态更稳定。

1.2.3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舒芬太尼与μ1受体的结合较芬太尼有更高的选择性,故镇痛效应较芬太尼强而呼吸抑制则较弱。但在临床镇痛剂量下亦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尤其是和吸入麻醉剂合用时。对呼吸功能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最初呼吸频率减慢,继之随意呼吸消失,最后呼吸停止。但呼吸抑制的时间比镇痛时间短,可被纳洛酮迅速有效拮抗,再吗啡化的可能性小,故呼吸管理比芬太尼简单,安全性提高。Conti等[9]的研究显示,应用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静脉推注0.2~0.3ug/kg舒芬太尼可缓解患者不适,达到所需清醒状态下的镇静水平(Ramsay评分2~3级)。同时通过测定基础状态与使用舒芬太尼10min、30min、60min、120min及24h后的气体交换、血液动力学变量、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模式和吸气时的气道阻力等指标得出结论:舒芬太尼并不引起显著的对呼吸动力、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和呼吸模式的影响。

1.2.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脑电图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中枢抑制的程度,等效镇痛剂量的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脑电图具有类似影响,表现为脑电图振幅增加和频率降低,即高幅慢波。效应与剂量相关,脑电图频率可减慢至δ波,效应可被纳洛酮拮抗。大鼠静注舒芬太尼 5~160μg/kg后立即出现慢波;在5~40μg/kg剂量间,约有95%大鼠出现尖波;随着剂量的增加,出现上述波形的时间间隔也随之缩短,癫痫发作样脑电图的发生率从2%增加到80%[10]。

1.2.5对内分泌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可降低外科手术刺激引起的代谢和内分泌反应,其抑制应激反应的作用比芬太尼强。在静脉麻醉中,应用两药的等效剂量,从诱导开始至拔管后,舒芬太尼组患者血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芬太尼组[11]。舒芬太尼对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下丘脑心血管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浆儿茶酚胺、β一内啡肽和血管升压素水平,另外还可抑制咽部传入神经冲动。在心脏手术患者,舒芬太尼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和心肺转流中血浆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升高。

2舒芬太尼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

2.1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镇痛药恒速注入静脉,直接作用于中枢受体而起效,具有镇痛效果确切、操作简单、适应症广、无运动阻滞等优点。舒芬太尼静脉用药的镇痛效应是芬太尼的5~10倍,且脂溶性高,极易透过血脑屏障,给药后几分钟就能达到最大药效。Menigaux等[12]报道单纯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24 h累积用量(160 ug)比自控硬膜外镇痛用量(238 ug)少49%,并认为与舒芬太尼高脂溶性以及硬膜外含有丰富的脂肪组织有关。Geller等[13]对15例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发现,用负荷量15μg和5μg /h,前3h有4例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说明舒芬太尼PCIA剂量还需深人研究。王红珠等[14]观察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PCIA的研究显示,1.2ug/ml为合适镇痛浓度,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脊柱手术后镇痛治疗。吴镜湘等[15]报道胸外科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最佳剂量为5μg/h,且恒速背景输注比反复追加给药更易为患者接受。

阿片类药PCIA的潜在风险主要是呼吸抑制和过度镇静,舒芬太尼对μ1受体具高选择性而呼吸抑制作用较弱,较吗啡和芬太尼更安全。但老年患者阿片受体对阿片类药更加敏感,随年龄增加呼吸抑制和过度镇静的风险也增加。

2.2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

适用于胸部、腹部和下肢手术。具有镇痛效果好,促进肠道排气,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等优点。舒芬太尼椎管内应用机制目前尚有争议。有研究认为椎管内应用亦通过全身吸收,主要作用部位在脊髓以上中枢阿片受体[12];另有报道持相反观点,认为是在脊髓水平产生镇痛作用[16]。Meniqanx [12]等报道提供相同的术后镇痛效果,硬膜外腔舒芬太尼的用量大于静脉用量。而Jean

等[16]在上腹部手术后给予相同浓度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同时,采用舒芬太尼硬膜外或静脉自控镇痛,发现硬膜外组舒芬太尼消耗量为静脉组的一半,认为舒芬太尼椎管内作用机制在脊髓水平。

Hofmann-Kiefer等[17]的研究表明,与舒芬太尼复合使用时,局部麻醉药的用量可减少40%~50%,而不影响硬膜外镇痛效果,这对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以及减少局麻药相关不良反应是有利的。Kaya等[18]对比剖宫产后单纯0.2%罗哌卡因与联合0.75ug/ml舒芬太尼PCEA,结果显示加入舒芬太尼明显减少了药物消耗容量,降低镇痛评分和运动阻滞,尤其在术后早期。Kampe等[19]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0.1%罗哌卡因与不同浓度舒芬太尼PCEA,联合0.5ug/ml舒芬太尼在取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了舒芬太尼的消耗量。Bordner等[20]的研究显示0.2%罗哌卡因联合0.75ug/ml舒芬太尼,在较好的镇痛与较少的副作用(瘙痒、镇静、眩晕和尿潴留)之间达到平衡。

PCEA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受麻醉方法限制,其导管容易脱落不易管理。一旦出现椎管内感染后果严重,且不易早期发现,加上导管保留时间长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如打折、折断、硬膜外血肿等,还有发生神经损伤的潜在危险性。

2.3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subcutaneous analgesia,PCSA)皮下穿刺操作简单,可供穿刺的部位广泛,胸、腹壁及四肢均可,对生命体征影响小,患者和医护人员易于接受。舒芬太尼可经皮下快速吸收入血液,再通过血脑屏障与中枢神经内的μ受体结合,发挥中枢性镇痛作用。Dawson等[21]观察发现PCSA具有比PCIA更佳的镇痛效果,对患者生活妨碍更少以及睡眠质量更高。Domingos等[22]研究表明PCSA技术简单且并发症少,对197例患者PCEA和PCSA比较中显示2种镇痛方法效果相似。罗学宇等[23]的研究表明2ug/h舒芬太尼PCSA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可控性强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特点,可安全用于骨科患者的术后镇痛。唐贞申等[24]在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用相同剂量舒芬太尼PCSA与PCIA进行对照,发现舒芬太尼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CSA更简便实用。

PCSA常见并发症是穿刺部位肿胀、疼痛,可更换穿刺部位,还可在镇痛液中加入利多卡因,能减轻局部药液刺激产生的不适感和降低局部炎症的发生率,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3小结

舒芬太尼是一种高脂溶性阿片类药物,起效快,镇痛效果强,镇痛作用持续时间长、安全范围广、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呼吸抑制轻、激素水平变化小、无组胺释放。独特的药理特性、良好的镇痛效果及较少的不良反应使其在镇痛应用中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1]Meuldermans W,Hendrickx J,Lauwers R,et al.Excretion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alfentanil and sufentanil in rats and dogs[J].Drug Metab Dispos,1987,15(6):905-913.

[2]Zhao Y,Duan JL,Wu XM,et al.Two-stage analysis of pharmacokinetics of sufentanil administered by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in Chinese patients[J].Chin Med J (Engl).2009,122(17):1979-1984.

[3]Ahonen J,Olkkola KT,Hynynen M,et al.Comparison of alfentanil,fentanyl and sufentanil for total intravenous anaesthesia with propof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J].Br J Anaesth,2000,85(4): 533-540.

[4]Stahl KD,Van Bever W,Janssen P,et al.Receptor affinity and pharmacological potency of a series of narcotic analgesic anti-diarrheal and neuroleptic drugs[J].Eur J Pharmacol,1977,46(3):199-205.

[5]ClotZ MA,Nahata MC.Clinical uses of fentanyl,sufentanil and alfentanyl[J].Clin Pharm,1991,10(8):581-593.

[6]Monk JP,Beresford R,Ward A.Sufentanil:A review of its phamra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use[J].Durgs,1988,36(3):286-313.

[7]彭章龙,于布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冠脉搭桥手术麻醉诱导的血液动力学变化[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3):218-219.

[8]Eriksen J,Berthelsen P,Ahn NC,et al.Early response in central hemodynamics to high doses of sufentanil or morphine in dogs[J].Acta Anaesthesal Scand.1981;25(1):33-38.

[9]Conti G,Andrea A,Antonelli M,et al.Sedation with sufentanil in patients receiving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has no effects on respiration:a pilot study[J].Can J Anesth,2004,51(5):494-499.

[10]Keykhab MM,Smith DS,Carlsson C,et al.Influence of sufentanil on cerebral metabolism and circulation in the rat[J].Anesthesiology,1985,63(3)∶274-277.

[11]Roth LA,Brehcmann J,Dibbelt L,et al.Persistent endocrine stress respon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J].Endocrinol Invest.1998,21(1):12-19.

[12]Meniqaux C,Guiqnard B,Fletcher D,et al.More epidural than intravenous sufentanil is required to provide comparable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J].Anesth Analg,2001,93(2):472-476.

[13]Geller E,Chrubasik J,Graf R,et al.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epidural sufentanil versus intravenous sufentanil or epidural fentanyl analgesia after major abdominal surgery[J].Anesth Analg,1993,76(6):1245-1250.

[14]王红珠,王惠琴.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比较[J].临床医学,2007,27(1):28-29.

[15]吴镜湘,陈明,赵丽丽.胸科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剂量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2-23.

[16]Jean LJ,Eric AJ,Daniel lS.Spinal mechanisms contribute to analgesia produced by epidural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bupivacaine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J].Anesth Analg,2003,97(5):1446-1451.

[17]Hofmann-Kiefer K,Saran K,Brederode A,et al.Ropivacaine 2mg/ml vs.bupivacaine 1.25 mg/ml with sufentanil using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in labour[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2,46(4): 316-321.

[18]Kaya T,Buyukkocak U,Basar H,et al.Comparison of epidural ropivacaine 0.2% and ropivacaine 0.2% in combination with sufentanil 0.75 microg mL-1 for postcaesarean analgesia[J].Agri,2008,20(4):30-37.

[19]Kampe S,Kienkce P,Delis A,et al.The continous epidural infusion of ropivacaine 0.1% with 0.5 microg *ml(-1) suefntnail provides effective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a pilot study[J].Can J Anaesth,2003,50(6):580-585.

[20]Brodner G,Mertes N,van Aken H,et al.What concentration of sufentanil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0.2% wt/vol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J].Anesth Analg,2000,90(3):649-657.

[21]Dawson L,Brockbank K,Carr EC,et al.Improving patients’ postoperative sleep:a randomized control study comparing subcutaneous with in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J].Adv Nurs,1999,30(4):875-881.

[22]Domingos R,Amaro R,Antunes C,et al.Comparising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using epidural versus subcutaneous catheter in upper abdominal surgery[J].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2006,31(5):27.

药理学特点范文3

明晰临床中药学科的学术核心,确定临床中药学的学术内涵,需要全面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成长过程。临床中药学是在大中药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药学二级学科,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学术特色与科学内涵。笔者认为,临床中药学科具备以下三个学术特点:首先,临床中药学科是一门医药交叉的学科。大中药学科经过分化,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临床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一系列二级学科。同时,随着临床用药问题的大量涌现,病患呼吁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促进了药学服务理念逐步深入,要求临床药师直接面向患者、面向医疗机构、面向整个社会,提供全面的、全方位的药学服务。这种临床药学服务需求,同样对实现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医药交叉学科———临床中药学的建立。在中药学一级学科中,临床中药学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的研究内容既包括中药基本理论等中药学基础知识,也包括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药物警戒等中药临床使用知识;它既为中药研发提供理论和临床支撑,同时更是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知识体系。第二,临床中药学科是一门专业基础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临床中药学继承发扬中药学基本理论,强调医药交叉、基础与临床交叉的学术特色,具备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临床中药学的核心是研究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目的是实现中药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性,主要任务是推动全程化药学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基础理论与中药应用理论两大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面向患者,面向中西医临床医师和药师,而且还面向药品生产及管理部门。第三,临床中药学是中医中药的纽带学科。临床中药学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临床学科均有学术交叉,但临床中药学是以指导中药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为根本目的的学科,具有链接中医学和中药学的纽带特点,是中医临床与中药应用的桥梁。

2界定学科外延,促进学科分化与交叉

随着临床中药学科的成熟与发展,明晰其学术外延,推动学科的次级分化是必然趋势。首先,临床中药学科具有医药交叉的学术特点,与中医学、中药学的学术联系密切。应该明确的是,临床中药学以中药学为基础,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换言之,中药性能理论与应用理论是临床中药学科的基础理论,依靠这些理论辨识中药性效特征;同时中医学病生理观、辨证论证是临床中药学认识人体、指导用药的前提。第二,在学术外延上,临床中药学科与中药药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药学有学术交叉,但又有显著区别。如临床中药学与中药药理学相比,中药药理学侧重于研究中药和机体(包括人体、病原性生物及实验动物)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但临床中药学立足于发展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旨在阐明中药及其配伍功效的现代药理学含义,用以深化传统认识并拓展临床应用,并不刻意追求全面揭示药物的全部药理作用和机制。再如临床中药学与现代临床药学从内涵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共同之处是都是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为核心,均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为目的,研究手段也有相通之处。不同之处在于临床中药学以中药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而现代临床药学则以化学药品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第三,根据临床中药学科特点与研究任务,可逐渐次级分化为中药基础理论、中药临床监测与评价、中药临床治疗学、中药临床信息学等三级学科。相关分支学科的形成与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拓展为临床中药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3明确临床需求,确定研究方向

临床工作需要是确定临床中药学科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据。临床工作对临床中药学的要求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鉴于学术特点与临床需要,确定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对于发展临床中药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基础与指导原则,是中药理论体系的灵魂。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将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临床中药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根本。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继承挖掘与科学实质研究,阐释中药药性基本理论和中药应用特点与实质。第二,中药药物警戒是现代药物警戒理论与传统中药药物警戒思想相互融合而成的中药安全用药理论体系,是与中药安全相关的科学与活动,是临床安全使用中药的保障。作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中药药物警戒具体研究工作包括深入挖掘中药传统的安全用药思想,探讨中药临床安全用药理论与中药安全性实验研究,开展中药上市前与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与评价,进行中药安全用药普及宣传等。第三,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采用先进手段,阐释某类中药在临床优势领域的作用机制、相互作用,进行中药疗效评价是临床中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将中药防治相关优势病种的基础研究作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有利于促进中药的临床应用,促进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第四,中药的经济学评价对于合理配置有限的中医药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中药经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即使是这些少量的研究也大多照搬传统的西药经济学评价模式,没有体现中药的特色。中药经济学评价作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符合中药特色的经济学评价模式,全面衡量中药的价值,促进中药应用经济性。

4学科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4.1完善临床中药学科学术思想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全程化药学服务”作为一种新的药学观念、理论、策略,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临床中药学关注中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适用性,以“全程化药学服务”为宗旨,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临床中药学在新形势下中医药健康事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临床中药学学科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好时机,临床工作者应抓住这一机遇,抓好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与学术队伍建设。完善与发展临床中药学学科体系和学术思想,加强学术对话与交流,继续深入探讨临床中药学科的学术内涵与外延,完善学科的次级分化,打造学科特色。

4.2探索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临床中药学科立足和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可以参考国外临床药师标准化训练模式,并结合中医药学特色,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新的课程体系:①设置医学相关课程。适当增加医学课程如病理学、生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课程,使学生获得完整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具备较好地与患者和医师交流沟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②调整药学相关课程。在中药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医药交叉的实用性课程,如中药治疗学、临床中药学专论、中药药物警戒等。③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药学专业人才作为能够解决临床药学实践环节问题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接受大量具体的临床实践训练。④增加法规、信息与沟通交流类课程。使学生熟悉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手段,培养学生评价临床用药的能力和制定临床用药方案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4.3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提高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途径和重要支撑。临床中药学科应积极与生物信息学、药物流行病学、系统生物学、循证医学等学科合作开展基于现代科学技术且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药学科学研究,是临床中药学科科学研究在多学科交融中绽放新的活力,推动临床中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应用研究,增强学科自主创新能力。具体而言,临床中药学科可以与信息学结合,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开展临床决策、处方挖掘、药性探索等领域研究;可以与药物流行病学结合,开展具有中药临床特色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可以与循证医学结合,开展体现中药特色的循证药学研究,对中药有效性进行评价。

4.4探索临床中药学研究新方法、新手段

近年来,包括临床中药学在内的中药学各二级学科一直在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特色研究方法的形成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临床中药学科而言,探索形成突出中医药特色,凸显临床药学特点的研究方法是进一步促进学科研究发展,完善学科研究手段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临床中药学应在服务临床原则的指导下,借鉴现代临床药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模式,探索形成体现中医药理论内涵与特色的临床中药学研究新方法。如可以借鉴药物流行病学中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等研究方法,循证医学中系统评价、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开展中药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探索这些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特色元素的结合点,逐步形成中药流行病学、中药循证药学研究新方法。换言之,欲真正形成体现临床中药学特色的研究方法,需要将中医药元素植入这些现代研究方法之中,充分考虑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特点,探索形成中药循证药学、中药流行病学等独特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实现和推动临床中药学特色研究方法的完善与提升。

4.5促进临床中药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利用

药理学特点范文4

【关键词】 医学教学;中医药;特征;作用

中药和西药表示其特征的方式不同。中药是以中医药术语表示其功效,而西药则是以物理学、化学的指标来表示其特性。当然,并不是说中药的特征不能用物理学、化学的指标来表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药,它的功效同样是可以用生化、生理、病理等指标来表征。对于这部分中药,在使用时就可以按照西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来。比如说,大黄,味苦,量少可作苦味健胃药,有致泻、利胆、抑菌等作用,由此可知,它可以治疗的病症有胰腺炎、胆囊炎、便秘、阑尾炎等。如果反过来,将西药按照中医药理论体系来进行研究,用中药的表征方式来对西药进行效用的表述,也是同样适用的。

对于教师来来说,在讲解中药的特征和作用时,是非常需要技巧的,也是非常考验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因为所有中药的特征和作用都有书面文字的表述,只要学生将这些书面文字背下来,也算是对中药的特征和作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显然,这种方式是最为笨拙的。

1 中药与西药的表征方式相互结合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应该知道,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是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的。这个方向同样也是教学的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来带领学生进行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在中药特征和作用的讲解上,主要是和药理研究相关。所以药理研究,就是说用现代科学病理、生化、生理等指标来表征中药的功效。研究范围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能够提取有效成分的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则主要是对中药的化学成份和一些物理性质的研究,比如对中药的化学组成、结构鉴定等研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的知道,这种表述方式是按照中医的观点还是西医的观点来。哪些中药是可以按照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而哪些又是只能按照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不能完全使用一种表征方式,不论是将西药变成中药,还是把中药变成西药,都是不可取的。比如,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发现,在中药黄连中提取出的黄连素有抑制细菌作用,在西医中就将黄连素当作抑菌和消炎的药。但是却并没有对黄连素的中药特性来进行研究,也没有用中药术语来表述其功效。那么,就不能按照中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这种完全抛弃中药术语表征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完全按照西医的表征方式来讲解中药,慢慢地,中药就逐渐消亡,这是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

2 中药表征方式的特点和长处

目前来说,绝大部分中药还是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其功效,在了解了这一点的基础上,教师在讲解中药特征和作用时,就比较明确了。中药术语的表征方式有它的特点和长处。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特性,是与其临床用药息息相关的,对于中药特性的表述是与我们机体的“症”相对应的,对临床用药有直接指导的意义。比如,在四气中会对中药的寒热进行描述,从寒热的表述中就可以判断出这种药的功效。即热症用寒性药,寒症用热性药,这就是我们中医中经常讲到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中药的这种表征方式,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中药的特性时,能对中药的功效有所了解,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在比如说,中医药中归经的表述,按照中医的观点来看,肺、肾、肠、骨等不同部位的病,分属于不同归经,而按照现代观点来看,这些部位的结核病,都是属于结核菌感染的病患。如果只是按照西医的观点来看,不能很好的将这些病症的用药区别开来。而如果用中医的观点来看,根据中医药的特征和作用,就可以做到对症下药了。在选用药物时,根据不同归经来进行考虑。在急性期属于湿热症,那么,就应该选用苦寒药,而如果是在慢性期,则属于虚寒证,而中医常说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此时选用寒苦药显然是不合适的。教师在讲解中医的表征方式时,要时刻抓住中药表征的特色和长处,让学生在记忆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到中药的功效,这样他们在学习到临床用药时,就能事半功倍了。中医的表征方式对临床用药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3 让学生多接触真正的中药

无论教师怎样讲解,如果学生没有见到真正的中药,没有闻到它的味道,看到它的外观,始终不能对重要的特征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中药的种类有成千上万中,让学生每一种都认识,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教师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中药。学生可以将书本上说的,与教师讲的,和实物对应起来,通过观察中药的外观、闻它的味道,感觉它的质地等方式对中药有着直观的了解,不能学生对某一种中药的特征和作用能倒背如流,但是却不认识它。只有让学生亲身接触重要,才能对中药特征和作用的了解更为深刻。

4 总结

中药一般都是取之于自然,是大自然于人类的恩赐,中药的种类和作用都是无穷无尽的。虽然,时至今日,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但是对于中医药的研究显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本文中,简要的讲述了中药的表征方式,希望教师在讲解中药的特征和作用时,能讲解的更为透彻和深刻。

参考文献

药理学特点范文5

关键词:药学类高校;环境专业;特色教材

作者简介:史静(1984-),女,江苏南京人,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讲师;陈建秋(1981-),男,江苏南京人,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9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中国药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24-02

药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对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制药工业产污量大,是国家环保规划要重点治理的12个行业之一。据统计,制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而污水排放量占2%。制药工业的特点是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原料种类需求多,使用数量大,但利用率缺较低。一般一种原料药往往有几步甚至10余步反应,使用原材料数种,从而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三废)量大,废物成分复杂,污染危害严重。[1]另一方面,国家环保部针对制药企业制订了专门的强制性废水排放标准:《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GB21904-2008、GB21905-2008、GB21906-2008、GB21907-2008、GB21908-2008),并且按照制药生产工艺路线将制药工业及其产生的废水进行详细划分为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中药类、生物工程类、混装制剂类。此外,我国环保部还于2012年提出了《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促进制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由此可见国家对制药企业污染防治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同时对于制药企业自身来说,减少污染实施清洁生产是其应对对外贸易绿色壁垒的重要措施。所以,无论是从环境角度或者制药企业本身角度来说,制药工业的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都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其排放污染物的特殊性,制药企业需要既懂药学知识又熟悉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专门人才。针对上述问题,中国药科大学于2009年开设了环境科学专业,旨在培养环境和药学的双料人才,[2]以满足制药工业绿色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从而解决我国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科技问题,促进环保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国家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由于该专业具有药学与环境相结合的特色,因此在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制上必须具有环境专业与药学专业融合的特色教材作为支撑。

一、特色教材在药学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授课老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具有特色的好教材不仅能够便于教师讲授知识,并且还能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不论是在专业建设还是在学科设置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药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专业的创办要解决当前我国制药产业发展进程中企业对特定环境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与我国现有环境学科培养人才与课程设置模式不适应的矛盾,该专业方向的建设需要特色教材作为强有力的保障。因此特色教材中必须将环境科学与药学相结合,必须将环境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制药企业的实际需求联系起来。

目前教材的设置主要存在教材建设滞后于教学和专业改革、教材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相脱节、[3]没有形成特色的独立体系、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先进性、[4]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知识点缺乏更新等问题。

因此,环境专业与药学专业融合的特色教材的建设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其建设总体思路包括:特色教材必须体现环境专业与药学专业的融合与交叉;特色教材建设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定位;特色教材建设需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特色教材与特色教学相结合;实践类特色教材在药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

二、药学环境科学专业特色教材建设的思路

1.特色教材必须体现环境专业与药学专业的融合与交叉

我校的环境专业以培养环境和药学双料人才为目标,注重把保护环境的理念融入制药环节,把药学的理论及相关知识应用于环境保护,在课程设置上体现监测为始、评价为重、治理为目的的原则,着重培养制药企业环保人才,研究药物的环境影响。因此,特色教材的建设必须注重环境专业与药学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但是此种交叉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药学专业知识与环境专业知识生搬硬凑到一起,也不是两种知识简单进行汇编到一本教材上,而应该突出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和联系,真正做到药学知识在环境课程的学习中能够深层渗透与融合。

《药厂环境控制与管理》是具有上述特征的典型特色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制药工业污染现状、排放标准与控制技术、制药企业的清洁生产、制药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制药企业GMP认证、生态药业等。其中污染现状、排放标准与控制技术、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生态工业园等基本知识属于环境专业范畴,但所有的重点理论知识都紧紧依托制药企业的背景,与制药企业紧密相关。例如在污染现状与排放标准的章节介绍中,专门针对制药企业的废水排放特征进行介绍,并列举与只要企业密切相关的标准和政策,如《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在制药企业的清洁生产章节中就涉及制药企业制药的具体工艺、设备、装置,对其进行清洁生产,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必须具有扎实的药学知识。

2.特色教材建设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定位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药学知识基础,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到制药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环境检测、污染分析与治理等工作的技术人才。特色教材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该目标,为该定位服务。从上述目标可以看出定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特色专业的建立需要人才具有药学与环境学的双背景;人才的定位分为两类,一类是继续从事制药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的“学术类”人才,另一类是能够实际到制药企业中工作的“应用类”人才。因此,针对“两类”人才的培养定位,特色教材中必须有所体现。针对“学术类”人才,教材中应注重原理、机理及相关知识点最新研究成果的呈现;而对于“应用类”人才,教材中应注重在制药企业普遍成熟应用的具体工艺、设备和装置的介绍。例如对于药厂三废教材,可在原有三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或修订A类(学术类)与B类(应用类)特色教材,A类可针对制药废水的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方法进行原理的细致讲解,并介绍相关的机理模型,增加目前国内外的热点研究方向与最新研究成果等;B类可介绍制药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资源化的具体工艺与设施,并列举实例。

3.特色教材建设突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如前所述,特色教材的建设需要注重环境专业和药学专业知识的融合,需要涉及多门学科,这有利于学生突破单一学科固有的思维模式,在具有一定的药学专业知识和环境专业知识的条件下,从药学的角度看环境或是从环境的角度看药学,易于触发灵感,产生新的思维活动,从而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和突破,使他们能够从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上去观察、分析以及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揭开认识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神秘面纱。[5]综合的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特征,在特色教材中需要增加“无标准答案”、“多种解决方式”的问题,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考,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逻辑性强的机理的推导,教材中引导学生由因找果或由果寻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4.特色教材与特色教学相结合

教学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材中的知识需要通过教学进行传播,因此要让特色教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必须有特色教学与之相结合。特色教学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教学中传输知识的特性,而是在保持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基本理论知识,乐于在某一块或某一点知识中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能够进行主动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松散的知识点网络化模块化。第一,教学手段上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授课形式不拘泥与演示文稿,可采用视频、音频、动画、软件等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对难于理解知识点的掌握,并建立教学配套素材库。第二,教学中应着重对相应课程知识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一方面该门课程的教师要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相应知识的热点研究方向进行介绍和综述,另一方面可以将校内外的专业研究人员邀请至课堂,对新进展、新工艺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介绍。第三,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形,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讨论与分析的过程中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并且鼓励学生对其感兴趣的某一点知识进行深究,发现表面现象之后的机理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论,或对某一知识点扩散,形成由点串线、由线及面的网络化知识块;在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让学生跳出传统的思考角度或仅局限于该门课程的知识内容,鼓励从多角度多学科对问题进行分析。第四,可以依据学生的理论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研究兴趣、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分层次、分班、分组教学。例如药厂三废处理课程中,即可根据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偏研究型或偏应用型,根据A类(学术类)与B类(应用类)特色教材进行分班学习。

5.实践类特色教材在药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

环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实践或实验类的课程尤其要注重特色教材的建设。对于实践类特色教材,一方面注重环境科学知识与制药企业实际问题的结合,如在《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特色教材中对实际的制药废水进行监测和评定,使学生在学会环境监测方法的同时对某些类型的制药废水的特点有直观的了解。《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中采用中药废渣进行吸附研究,加强学生制药企业废弃物亦可资源化的新理念。另一方面,选修类的实践特色教材亦可以采用项目引导的方式,进行课程交叉渗透教学,串联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知识网络或知识模块,同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药学类高校环境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与建设需要体现环境专业与药学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并紧紧围绕人才定位,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需有特色教学与之相结合,将特色教材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此外实践类特色教材需将环境专业知识与制药企业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发酵类》编制组.《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酵类(征求意见稿)》[S].2007.

[2]陈建秋,沈卫阳,陈家全,等.药学类高校开设环境相关专业的意义和必要性[J].市场周刊,2009,(12):123-124.

[3]郭彤,陈金明.地方高校特色教材建设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8,(124):135-136.

[4]韩建华.让特色教材走进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

药理学特点范文6

【关键词】生药学;人参;说课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7-0126-02

说课作为一种教研改革的手段,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教学人员、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1-3]。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

《生药学》课程是新疆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教学重点包括生药的鉴定、影响生药质量稳定的有关因素(主要为生药的采收、加工和炮制)和重点生药的有关知识,以此构建药学专业学生的天然药物知识骨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药描述、识别和质量评价的基本知识,熟悉影响生药质量的主要因素,了解中药新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程序和注意事项,掌握常见生药的来源、性状、有效成分、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生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东北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及根茎,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因为人参是名贵中药材之一,市场价格较高,伪品也较多。 因此,该药材历来是生药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本文对人参这一节内容进行说课设计,从教学方法、教材、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1课程分析

11教材介绍生药学课程采用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生药学》[4],人参位于教材中各论第二篇第十一章第一节双子叶植物类生药,本次课l学时(50min),教学内容包括人参的“基源、植物形态、采制、产地、性状(生晒参、林下参、红参、糖参)、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功效与主治以及伪品的鉴别等。

12教学目标依据生药学教学大纲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首先是学生掌握人参的真伪鉴别,包括基源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特征;其次,要求学生掌握该药材的优劣鉴别,包括有效成分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知识目标:掌握人参的基源、性状鉴别特征、显微鉴别特征和化学成分;熟悉人参含量测定方法;了解人参伪品来源和特征。

技能目标:能够准确的识别市场上人参的正品、伪品及代用品,对常用含人参的中成药能进行鉴别与检测。

13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内容是针对单个药材,因此重点内容为人参的基源、性状及显微特征、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附注等内容。难点为人参正品与混伪品的区别与鉴定。

2学情分析

总结既往药学专业的教学情况,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以及接受水平有充分的了解是安排授课内容的先决条件。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作为大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多数学生具备了网络信息查询能力。因此,可以人参的药理作用、功效以及药材市场等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上网查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可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人参的临床应用,撰写综述报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学习生药学的良好基础。

3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实现本次课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及难点,作者从新课的导入、新课的展开、课后小结、课堂练习的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设计,以提问法导入新课,新课展开以多媒体、教学模型、视频资料等图文并茂形式讲述为主,缩短描述时间,最后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指应用实物演示、模型、挂图、多媒体、现场参观、视频等直观手段来进行教学[5]。生药学教学中直观教学法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资料和实物直观教学法。比如,在讲述人参性状时,在课堂上展示人参的药材标本,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展开。①以问题为中心,以提问的形式导入教材中人参的相关内容。通过提问有哪些了解:“五加科植物主要特征是什么”?“你对人参知识是什么”等问题,使学生思考,引入本次新课内容(10min);②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多媒体直观教学、实物直观教学,重点介绍该药材的基源、性状特征、显微鉴别、主治、药理作用、功效的内容,对药材实物、图片进行说明,同时采用数码影像图片的方式对人参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描述并加以文字说明。将人参的基源及不同伪品的性状特点列为教学难点,人参真伪是指人参的真假,人参的伪品较多,鉴定人参真伪是从事中药鉴定工作的一个基本素质。因此要求学生对人参市场上常见的伪品如商陆、垂序商陆、华山参、野豇豆、锥花土人参、山莴苣、桔梗等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别,药学专业的学生以后大多氖乱┢芳煅楣ぷ鳎必须准确掌握药材的真伪鉴别,才能做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35min)[6-7];③归纳总结人参的重要知识点(5min);④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去学校中药标本馆观察人参的药材特征,利用图书馆和校园网络以人参为关键词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人参的现代药理学发展及其应用。

4说学法

利用学校中药标本馆、植物园区以及药材标本,结合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问题,主动思考问题,在线调用信息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说课设计中,笔者结合人参药材及伪品的鉴别,为了使学生了解人参混伪品的整个发展历史以及目前人参药材的市场状况,鼓励学生查阅古代和现代最新的文献资料,并到市药材市场、药材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开阔眼界,了解人参最新的发展动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说课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研究方式,由全体教师参与形成,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对课堂内容的总结归纳和升华,也能起到督导和引导作用,其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可操作性较强[8]。生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使学生加深对重点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功效的理解程度,从课堂教学方法和思路进行进一步改进,以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课堂学习的记忆。参考文献

[1]王雁苓.说课教学的内涵、意义与实施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12:10-12.

[2]张桂芳,赖小平. 药用植物学“兰科”的说课设计[J].现代医药卫生,2016, 32(14):2251-2253.

[3]朱芸,王翔飞,,等.《药用植物学》中植物细胞后含物说课设计思路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5, 31(12):1897-1899.

[4]蔡少青,秦路平.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5]李娅琼,崔茂英,杨耀文.《药用植物学》教学实践与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17):28-29.

[6]解兆龙. 人参及其伪品的鉴别[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11(3):3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