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范例6篇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范文1

一、第一阶段:IT理论的初步形成

在这一阶段,实行IT的国家有新西兰、智利、加拿大、以色列、英国、瑞典、澳大利亚、芬兰、西班牙等9个。由于在实践上IT刚刚兴起,因此理论上对它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总的说来,在这一阶段,IT的理论包括基本的概念和技术都不成熟,甚至对通货膨胀目标(inflationtarget)和通货膨胀定标(inflationtargeting)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都不加区分。

1.《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和《政策目标协议(PTA)1990—03》无疑是IT最重要的文献,两者基本奠定了IT的总体结构框架。

(1)《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第8—15条、49条、53条对中央银行目标、独立、责任、透明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第16—24条规定了新西兰储备银行在汇率政策上的处置权限。该法成为其他国家在修订中央银行法时认真研究和借鉴的主要文献。

(2)根据《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财政部长和储备银行行长签订的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合同也被称为政策目标协议(简称PTA)。1990年3月的PTA又简称PTA(1990-03)。PTA(1990一03)规定价格稳定的具体目标是到1992年底,通货膨胀率达到0-2%。在货币政策的历史上,PTA(1990-03)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协议,标志着IT这一货币政策框架的诞生。

2.由于IT在9个国家相继得以实施,因此理论界出现了介绍这些国家实施IT情况的文献,这些文献集中反映在由Leiderman和Svensson(1995)编著的《通货膨胀目标》和Haldane(1995)编著的《钉住通货膨胀》这两本书中。尤其是后者,实际上是1995年英格兰银行举办的有关IT理论研讨会的综述与总结。有关内容包括:IT的目标和信息以及IT的技术问题等。

由于IT实施的时间不长,这一阶段很少有学者对IT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估。Ammner和Freeman(1995)与Freeman和willis(1995)最先用VAR模型对IT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在新西兰、加拿大和英国,通货膨胀下降得比预计的要显著,表明IT是有效的,但IT的反通货膨胀成本比较模糊;IT增加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长期利率下降),但这种效应似乎并不长久。

二、第二阶段:IT理论基本定型

在这一阶段,IT的实践得到了新的发展,从1997年到2000年相继有捷克、韩国、波兰、墨西哥、哥伦比亚、南非、泰国等8个发展中国家宣布实行IT。实践大大推动了IT理论的进步。

在这个阶段,IT理论文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IT的定义。

(1)框架性定义,也称实践性定义:IT就是货币当局在公开宣布对一个数值化(点或区间)的通货膨胀率承诺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决策行为和公开解释,包括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责任性的透明度等方面内容,是“有约束的相机抉择(constraineddiscretion)。”IT并不是像有的学者和倡导者所主张的那样代表一种坚不可摧的规则,相反,IT最好被理解成一个框架,其主要优点是增加了政策的透明度和连贯性,相机抉择有所限制,但仍有相当的灵活性(Bernanke和Mishkin,1997)。

(2)最简单的IT规则性定义是:货币当局明确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率作为未来一定时期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央银行对未来的通货膨胀作出预测,如果预测值大于目标值,则提高利率,如果预测值小于目标值,则降低利率,如果预测值与目标值大致相等,货币政策保持不变。Svensson(1997)首次明确提出了预测通货膨胀定标(inflationforecasttargeting)这一概念:“IT隐含的就是预测通货膨胀定标,预测的通货膨胀变成了中间目标。这样有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和监督。”预测的通货膨胀率比最终目标有更强的可控性和可测性;它有良好的透明度,更容易与公众交流,更容易被公众理解。

这里所说的规则是目标规则(targetrule)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工具规则(instrumentrule)。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规则是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设定在预测通货膨胀率和目标相等的条件下,这是一个内生的反应函数;而工具规则是后顾性的,政策工具是在反应函数中直接根据当前的信息设定的。

2.IT的假设和前提。IT的假设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实行IT这个问题;IT的前提条件大多与IT能否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关。

(1)IT的假设与货币政策目标理论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当承认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价格稳定时,这一问题的大部分实际上已经得到解决。

Debelle(1997)认为IT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货膨胀率成为货币政策压倒一切的目标,其主要理由是:近年来重新强调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对通货膨胀目标的承诺有助于消除货币政策中的通货膨胀偏向;货币政策工具与通货膨胀的联系比以往通过中间目标的联系更加稳定。

Masson,Savastano和Sharma(1997)认为实行IT的最简单的理由是为了保持一个“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而这又依赖于五个假设:从中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中性的;通货膨胀都是有成本的;货币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货币政策影响有不确定的时滞;相机抉择有“动态不一致”性,需要“承诺技术”。

(2)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行IT的大多是工业化国家,有的学者据此认为IT只能在工业化国家实施,而发展中国家要成功实行IT,则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否则难以实行IT。

Masson,Savastano和Sharma(1997),Debelle等(1998)首先提出了IT的前提问题,认为这些前提包括: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虽不必有目标独立性,但至少应该有工具独立性;货币当局没有对其他名义变量(工资、名义汇率)水平和路径的承诺。

由于IT需要相当严格的技术条件和制度保障,这些都不是发展中国家所能具备的。因此他们认为至少在近期内还不可能通过实行IT来改善货币政策。

3.IT的模型。由于标准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主要涉及产出和价格水平,而不是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因此这种范式不能解释IT。此外作为一个货币政策框架,IT也很难完全用模型来加以描述,因为IT的一些特征如透明度和责任制难以模型化,较常见的模型主要是反映IT的反馈规则。IT反馈规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前瞻性,强调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

(1)Haldane(1997a,1997b)提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IT前瞻性政策规则理论模型:

It=γ(Etπt+j-πT)

上式中,it表示t期的名义利率,Et是以t期和更早的时期的信息为条件的期望算子,πt+j是t+j期的通货膨胀率,j就是定标的时间跨度(targetinghorizon),具体由货币政策传导时滞决定,γ(>1)是反馈系数。公式是对IT的最简单的理解:当中央银行在t期预计未来t+j期的通货膨胀将高于目标值时,应该提高利率,反之则应降低利率。

(2)Svensson是目标规则论的主要倡导者,Svensson(1997a)模型是最优化模型的代表。学术界应用得较多的这个模型,如Pierre-RichardAgenor(2000)中所讨论的模型等。Svensson(1997a)模型可以简单地用以下几个公式来表示:

πt+1=πt+α11yt+α2xt+εt+1

yt+1=β1yt-β2(it-πt)+β3xt+ηt+1

xt+1=γxt+θt+1

其中,πt=pt-pt-1,pt是价格水平的对数,πt表示通货膨胀率,yt是产出缺口的对数,长期自然产出正规化为零,xt是外生变量,ηt、εt、θt是白噪声,it是名义利率,α1,β2>0,其它系数是非负的,且β1,γ<1。

再假定货币政策由一个目标通胀为π*的中央银行来实施,中央银行在t期选择名义利率{it}τ=t∞t∞。以最小化损失函数L:

4.IT的设计技术。在符合基本前提的条件下,如何具体实施IT?Haldane(1995a,1997b)把这个问题称为设计技术(designtechnique)。IT设计技术可大体概括为目标技术、分析预测技术和决策治理技术这三种。但设计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个IT所特有的,事实上任何一种货币政策都有设计技术问题。

(1)目标技术:Haldane(1997a,1997b)认为应该考虑价格指数的选择(choiceofpriceindex),点(point)目标与区间(band或range)目标及时间跨度(horizon)的确定,汇率和货币条件指数(MCImonetaryconditionsindex)等问题。

(2)预测技术:IT要求中央银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来预测通货膨胀,因此对IT的成功实施的主要挑战是预测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扇形图技术,这也是英格兰银行对货币政策分析的主要贡献,这种方法不是点预测而是概率分布(probabilitydistribution)预测。

(3)决策治理技术: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治理中关于货币政策委员会(MPC)的组成和决策规则,英格兰银行的MPC是个成功的典范。

①MPC的组成:MPC应该由专家组成,成员中最好没有政府、行业、部门的代表;MPC的专家应该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因为专业结构类同的MPC往往不能发现他们能力所及范围以外意想不到的威胁。

②决策规则:MPC的决策应该由MPC集体投票决定,由行长个人决定比较罕见(以色列、新西兰)。其中集体决定又有投票表决和一致通过两种,大多数是采用投票表决的形式。

4.IT的宏观效果。IT的宏观效果主要是指实行这一框架后对通货膨胀、利率、产出等宏观变量的影响,宏观效果有“相关论”和“无关论”之争。

(1)极大部分支持IT的学者持“相关论”思想,他们认为,由于实行了IT这一货币政策框架,中央银行的可信度大大增加,在实现价格稳定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Neumann和Hagen,2002)。

(2)“无关论”者认为,如果单独考察IT国家,可以发现IT国家的表现确实改善了很多。但这并不只是发生在IT国家,非IT国家的表现同样得到了改善。虽然IT国家的改进比非IT国家要大,但正如矮个子人的子女比他父辈长得稍高一样,这是一种自然“回归”现象。因为1990年代早期,IT国家的经济表现普遍比非IT国家较差些。一旦控制这方面的因素,IT与非IT的表现差别就会消失(Ball和Sheridarl,2003)。

但一个比较保守的结论是IT至少有锁定已取得的利益的作用,不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危害,而且未来可能对提高经济运行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三、第三阶段:IT理论日趋完善

在这个阶段,相继又有挪威、冰岛、匈牙利、秘鲁、菲律宾等5个国家实行IT。

这个阶段IT理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IT的数理模型大量出现。数理模型实际上在IT理论的第二阶段已经出现,但进入第三阶段后IT理论所运用的数学工具日趋复杂和高级。这也是IT理论日益融入主流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志和结果。

(1)最优规则的理论:Woodford和Svensson(1999,2003)主要论述了通过预测的通货膨胀来实施最优政策的;Svensson(2002)认为IT应该公布中央银行的损失函数以提高透明度,消除对“通货膨胀目标痴迷者”的误解;Svensson(2005)对目标规则和工具规则进行了深入研究。

(2)IT的独立性、透明度、责任制度:IT增加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利于增加货币政策的稳定性,IT确定了中央银行表现的衡量标准,责任和稳定的交替依赖于透明度,也就是对中央银行表现的监督能力。实行较长的中央银行行长任期对责任制度产生了威胁,但解雇规则有助于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walsh(2002)。

2.国别比较研究:由于IT实施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而且实施的国家较多,因此比较研究的可靠性也大大增强。按照Kuttner(2004)的说法,IT已进入了“青春期”,虽然没有完全定型,但也显示了比较明显的实践特征。从全球范围的广泛视角对IT进行比较的文献也随之大量出现。

这些文献主要比较了IT实践的特征、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模拟、通货膨胀报告、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规则等。

Mishkin和Schmidt-Hebbel(2001)认为IT已被证明是一个成功的货币政策框架;IT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透明度和责任制是相互加强的;IT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也有助于降低损失率和产出波动性;IT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应对供给冲击,IT已经受过逆向冲击的考验;IT也考虑了实际经济的因素,并不是“通货膨胀痴迷者”。

3.发展中国家的IT理论有了新的突破。由于已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IT,因此对于能否在发展中国家推行IT已不再是个问题,研究的重点自然转向如何更好地在发展中国家实行IT这个问题上。

Mishkin(2004)等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实行IT需要一定的前提,但也不是说非要等到这些条件都成熟时才能实行IT;发展中国家更加应该重视IT的制度框架问题,其中法定的价格稳定目标和工具独立尤其重要;应该同样重视目标的上限和下限;政府参与设定通货膨胀目标有利于减轻经济目标之间的冲突;中央银行可以对汇率实行“平滑”,但不能使汇率离开市场所决定的水平;IT并不是发展中国家“万能药”,它可能适合于某些国家,但对另外一些国家可能并不合适。

IMF在2005年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把IT的前提概括为4个方面21个指标:

(1)机构独立:中央银行必须自治或免受财政和政治势力的干预。主要有明示的(或隐含的)财政义务,操作独立性(工具独立性),法定目标,行长任期安全(能否被随意免职),财政平衡状况,公共债务/GDP,中央银行的总体独立性等7项指标。

(2)技术设施:中央银行应该有一定的经济预测能力。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数据能力、建模能力和预测通货膨胀的能力3项指标。

(3)经济结构:经济应该有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取消价格管制,经济对原材料价格和汇率不是太敏感,美元化程度很低。主要有汇率的渗入、对原材料的敏感性、美元化、贸易的开放度等4项指标。

(4)健康的金融体系:应该有一个稳健的银行体系、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冲突较小。主要有银行资本充足率、股票融资量/GDP、债券融资量/GDP、股票市场成交量、(银行)货币错配、(公开市场)主要债券成熟期等6项指标。

定量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在完全具备这些前提的条件下才开始实行IT的。

有的学者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实行IT应该重视资本流入的“突然停止”问题(Caballero和Krishnamurthy,2005)。由于这些国家的金融部门比较脆弱,而且日益融入全球化,货币政策有可能成为问题的来源而不是补偿。

参考文献:

[1]贺力平.反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理论依据.经济研究.1998;2

[2]柳永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与实践:十年回顾.世界经济.2001;4

[3]奚君羊,刘卫江.通货膨胀目标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财经研究.2002;4

[4]王学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社会科学辑刊.2003;4

[5]姜波克,朱云高.论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下货币政策制度的选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范文2

【摘要】本文试图从民生角度来分析我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预期以及可能采取的调控措施,单纯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从民生的角度谈通货膨胀的危害与防治,最终结合我国当前形势,分析并尝试提出两种可以治理通货膨胀的思路。

【关键词】民生问题通胀预期通货膨胀

2010年两会上,政府明确指出了我国当下面临复杂经济条件下需要首要处理好的问题,民生问题。可以说这反映了我党一直以来关乎民生,体恤民情的本质。也如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形容的那样,“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政府工作报告中充满了强烈的“民生情怀”,从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到办好教育,从医疗改革、保障住房到农民增收,可以说这是我国首次将民生问题摆在制度政策的层面,给与高度重视。

民生问题其实就是老百姓的福利问题,不同于对整个社会整个经济体的研究,民生问题更加关注于人口数量大、人均收入低的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这部分人的福利代表了社会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利益。如何切实解决百姓的收入增长,有效就业,福利医疗,住房保险等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其实就是处理好民生问题的关键。

2009年我国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严重,国家在通过出台一些救市政策在成功应对经济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经济结构亟需改善,通货膨胀预期陡增,内需增长动力不足等等一系列挑战需要合理且有效的应对。这些挑战的提出无疑给民生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在这一系列问题中,通货膨胀的问题与民生问题联系最为紧密,2010年通货膨胀的预期与发展究竟如何影响民生状况,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哪些政策来治理可能到来的通货膨胀以保障民生,将成为本文研究的主题。

1通胀预期及主要诱因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最大外汇储备国,我国2010年的高通胀预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我国政府相当重视新一年的通胀走向,因为经济回暖时期的通货膨胀很可能会因为调控不当而导致经济滞涨(stagflation),造成“双谷式”衰退。政府明确指出试图控制新一年CPI指数上涨率为3%,做出温和通胀的预期。那么这里简单梳理一下2010年我国高通胀预期的原因。

1.1货币投放量扩大

在经济市场中,货币投放量增大主要加强了金融市场的流通性,货币数量的增加直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投放货币的同时,若货币供给速度大于了潜在经济增长率(即真实利率),就会对商品价格产生一个较强的拉动作用。这个拉动作用对价格的影响相对经济增长峰值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期,国际经验为3年,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是半年至1年[1]。去年我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高达9.58万亿元,助推M1,M2达到了十年的高点,截至2010年2月,我国M2总量达到近40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我国仍处于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阶段,4万亿投资项目后续资金需求刚性,那么货币投放量很难强制压缩,于是由于宽松信贷而产生的流通性过剩的通胀压力持续显现。

1.2资产泡沫的不良预期

当货币超量发行涌入经济市场的时候,实际增长率为市场可以健康消化的部分,其余则成为过剩的流通性压力。2000-2008年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率为17.1%,实际经济增长率为10.3%,而居民价格指数上涨2.4%,那么超出实体经济需求的货币供给量为4.4%,由于这些剩余货币大量被房地产、股市等资产渠道吸收,故没有对物价产生压力。同样,2009年由于宽松信贷政策,货币供给量增长27.7%,而实际经济增长为8.7%,房地产与股市等资产市场吸收2.7万亿元,相当于货币供给量的6%[2]。而房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对货币的“吸纳”建立在其本身非理性繁荣而产生的资产泡沫化基础上,我国股票市场2009年达到88.58%的涨幅,居全球前列;而房产市场随着房价的飙升而成为投机型投资的热土。这样造成两个效应,第一,硬资产涨价拉动消费品物价上升,使得消费者消费增加,进而促进物价上涨;第二,资产泡沫化预期形成后,大量资金涌出压力增大,提高通胀预期。

1.3输入性通胀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纷纷上涨,我国进口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很可能影响到我国国内消费品价格。这体现出我国2010年通胀的预期表现出多种通胀模式混合的特征。

总体看来,由于去年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双宽松政策,我国2010年通货膨胀预期很强,加上新年的“翘尾因素”与当下西南干旱造成的粮食大幅度涨价带来的消费预期提升,我国控制CPI全年3%的增长是一项重大而富有挑战的工作。

2通货膨胀对民生的主要影响

温总理在两会前就曾指出“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在经济复苏中温和稳健的调控由高通胀预期带来的流通性压力,这意味着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遏制市场经济复苏的上升状态,那样会使经济再度陷入萧条;其次,保证不发生严重甚至恶性通货膨胀,则是对“民生”的最直接的关怀。

通货膨胀直接危害百姓利益,是“民生问题”的大事,政府试图力保全年CPI增长3%的很重要原因,便是担忧通货膨胀对百姓利益的严重危害。那么,本文便忽视通货膨胀对整个经济体的影响,试图单纯从百姓的角度分析在我国通货膨胀产生后对民生的危害。

2.1收入减少

通货膨胀发生后对百姓最直接的影响在于购买力的降低,当通货膨胀发生时,消费品真实物价上涨的幅度大于百姓手中的名义货币收入增长,那么同样的货币将不再能够购买等同量的商品,百姓的福利受到直接损失。

当通货膨胀发生后,由于政府存在“菜单成本”而不会在短时间内调节税收税点的指标。个人收入所得税是一种递增税种,按照收入多少划分为若干等级,随等级提高赋税额度提升。若假设原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税点为t0,通货膨胀率为π0,实际经济增长即利率为r0,则通货膨胀发生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税点降低为t0/(1+π0-r0),对于百姓来说,原本不需要缴税的一部分人在通货膨胀之后需要承担缴税义务;同理通货膨胀后,原本许多缴纳低额度个人所得税款的民众将被重新划归为高一等级的税收人群,不得不支付更多税款.这样通货膨胀的存在损害了百姓利益,而补贴了政府。

于此同时,企业在通货膨胀之后没有加薪动力,员工反映出对消费变化的迟钝,则整体市场工资上调有一个明显的滞后,那么假设通货膨胀前员工工资为w0,同样假设通货膨胀率为π0,实际经济增长即利率为r0,那么当通货膨胀发生后员工的实际工资下降,w=w0/(1+π0-r0),可以看出来通货膨胀发生后损害了员工利益,即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补贴了企业家雇主。

2.2收入不均

通货膨胀发生使得日常消费品价格发生大幅度提高,日常消费品包括粮食产品与其他生活资料必需品,收入低的人群遭受通货膨胀的损失要明显大于收入高的人群。这里将收入低的人群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农民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在实际收入没有得到提升的情况下面对刚性需求生活必需品价格提高,则生活福利受损;另一类是农民,虽然农产品价格提升部分补贴了农民收入,但是粮农产品的价格提升远远不足以负担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3]。理由主要因为粮农产品价格上升同时土地成本很快上升,价格传导迅速,使得农药、化肥、农机等农资产品价格上升,农民通过农产品获得的盈利需要对农资产品价格上升进行补贴。我们再从收入角度分析,当通货膨胀到来时,我国物价上涨的同时伴随有资产的上涨,即“双膨胀”状态。就居民收入购成而言,实体经济部门劳动者获得的收入主要是工资收入,而收入高的人群还会获得资本部门的资本利得。通货膨胀的到来无疑极大加速了贫富收入差距。

2.3痛苦指数

痛苦指数(MiseryIndex)于197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ArthurOkun)发表,用以代表令人不快的经济状况[4]。痛苦指数的计算方法为:痛苦指数=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按照菲利普斯曲线(PhilipsCurve)的描述,正常经济走动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有一个近似替代的关系,此消彼长。当失业率或通胀率其中之一变化时不能够很好的反映民生痛苦的状况,若两个比率都上升,则反映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痛苦指数。

痛苦指数的提出其实强调了就业率对于民生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之所以失业率与通胀率能够存在反向关系的原因在于:存在较高失业率的时候,工人可以选择的其他工作机会较少,所以一般不会很强烈的要求工资上调;同时,较高失业率意味着较低利润率,企业雇主会更有力地抵制工人要求涨工资。[5]

我国当下处于一个混合型通胀预期较高的时期,对于广大下岗人群与广大的毕业生人群来说,失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于这些大部分的低收入劳动者来说,他们没有任何谈判能力来使得工资额度上升。“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到来,痛苦指数则会显著上升,民生问题受到严重损害。

总结看来,通货膨胀对我国2010年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尤其从百姓的角度,以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若发生较严重通胀,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百姓的福利会受到更多的损害。那么从民生角度着手,我们就应该准备一些防治通胀的政策,以应对可能到来的通货膨胀,来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3民生角度的政策分析

经典教科书中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有许多方法,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不同,按照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解释,主要的政府调控手段有控制货币发行、调整利率、调整汇率等等。本文主要考虑我国现行国情,从民生的角度来探讨各种治理政策对百姓的福利作用,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最能让百姓受益的治理政策,抓住政府以“民生问题”为本的工作重点。以应对如果发生的通货膨胀状况。

3.1利率调整

根据弗里德曼的说法,“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一定是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货物”,在货币主义的理论中认为,实际因素即使对总需求有影响也是不重要的,货币的过度发行是通货膨胀的关键。那么利率政策的效用显而易见,调高利率属于紧缩式货币政策,抑制了流通性,增加了储蓄总量,减少了实际流通货币量,直接的降低了通胀的压力。

然而货币政策需要较长的传导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又有很强的信号作用,各国央行都很慎重的加息,因为加息意味着直接对过热经济的“降温”。而当下正处于经济危机的后危机时代,任何直接粗暴的利率调整都有可能打消刚刚兴起的民间资本活动的苗头,扼杀了复苏的经济形势,而产生一种经济停滞的后果。对百姓而言,直接的利率调整则很可能造成紧缩信贷使个体私营企业失去贷款而面临危机,这样将造成的更多失业。所以在治理通胀时,从民生的角度来考虑,不应该首先考虑利率的调整。

3.2汇率调整

传统的汇率思路来治理通胀的方法概括起来应该是这样:人民币升值,可以在降低进口价格的同时,提高出口价格,从而减少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贸易顺差,进而消除贸易顺差所带来的“流动性输入”,最终缓解通胀压力;其次,人民币升值,进口大宗商品的国际成本实际价格下降,拉动国内其他商品也相应降价,从而抑制输入性通胀。[6]

然而在我国的现行外贸体制下,汇率调整发生了典型的“政策失效”。当前外贸企业不能完全自由的进口国外商品与服务,所以即使人民币升值,对于民众而言,也不能直接享受到进口商品时人民币购买力的提升;相反这样的汇率调整将利益主要补贴给了拥有进口权利的大型国有企业以及拥有进口原材料权利的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

3.3税收制度

在需求性远远大于供给的情况下,产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这是增加政府税收,降低居民消费,控制货币流通量,达到通货膨胀的治理。而我国当前形势是由于过量的信贷发行与高企的资产价格而造成的高通胀压力,伴随着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显然通过增加政府税收的手段不仅不能够解决通胀问题,反而会加重民生问题,降低了百姓收入,损害了百姓福利。

3.4可行政策

在讨论了上述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后,发现从民生角度下考量,这些政策在当前我国情况下有着明显的缺陷,那么结合当下我国情况,该如何最好的处理好“防通胀“与”重民生“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思考,给可行的政策提供一个思路。

注重经济结构调整,由于当前我国外贸劳动生产率较低,而在外贸交易中暴露出国内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严重,这些给输入性通胀带来了条件。于是国际原材料成本的提升直接造成我国的其他商品被动提价。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创新产业,加强科技研发与制度研发,力图在新能源与新技术的领域取得领跑。

另一个方面,在民众对2010年通货膨胀预期普遍较高的情况下,政府可以从民心方面对百姓的通货膨胀预期进行疏导,达到“疏导胜于防护“的目的。当前资产泡沫化严重,房地产价格高企是令百姓不安的最大因素,那么出台适当的控制楼市政策,可以很好的安抚民心,稳定通胀预期。同时,政府出面公开宣称力图控制2010年国家CPI增长率3%,维持温和通货膨胀,利用政府公信力让市民安心。有效的避免了消费者因恐慌最近干旱天灾与”翘尾效应“导致的物价上扬而引发的价格预期上升,于是加大消费进而推动了物价上涨的现象。最后政府宣传要通过治理通货膨胀预期来维持新年的稳定,那么在政府的稳健货币政策指示下,民众因为提高储蓄率也可以部分化解通货膨胀危险。

4总结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范文3

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看,他们通常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情形下存在一定的非对称性。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非对称性,国外学者的研究并不多。就我国的经济实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其作用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在1985-1989年、1993-1995年期间,我国出现过通货膨胀,中央通过出台趋紧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现象被有效控制。1998-2002年期间,我国出现过通货紧缩,在此期间,中央银行尽管将利率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一再下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货币政策对促进总需求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存在梗阻,应采取多种措施消除货币政策传导的梗阻现象,才会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分析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情况下出现的有效性的非对称性,关键是先搞清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看主导性成因是否皆出在货币方面。如果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皆产生在货币方面,那么,通过完善货币政策的制定方式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作用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下应呈现出对称性;如果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不一致,产生通货膨胀的主导性成因在货币方面,而产生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不在货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自然会呈现出不对称性,此时即使中央银行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不对称性仍会存在,因为导致二者产生的主导性成因不一致。

从国外和我国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看,笔者认为,产生通货膨胀的最终成因通常在货币方面,即受多种原因影响,在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了社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物价上升、货币贬值。产生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通常多发生在经济结构失衡方面,如消费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出现较严重的失衡,导致社会的总需求严重低于社会的总供给。就货币政策的作用看,它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管用,而只是在它起作用的区间才会发生作用,一旦超出它产生作用的有效区间,其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由于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通常存在非对称性,因此,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常也存在较明显的非对称性。面对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呈现的有效性的非对称性,我们应重视分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的主导性成因,针对其产生的主导性成因制定对策,而不宜对货币政策给予太高的希望,因为它毕竟不是一种万能的政策,它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作用的一种经济政策。如果对它期望过高,超出它产生作用的有效区间,它不但难以有效产生作用,甚至还会对以后的物价波动奠定基础。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的主导性成因看,笔者认为,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通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合理性。

货币政策的运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分析

对货币政策的运用,应依据导致经济波动的主导性成因而定。从当今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看,货币政策的目标呈现出简化的倾向,即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再呈现出多重化、复合化,而是突出币值稳定,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目标。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节货币供求,促进币值稳定,为居民和企业开展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如果赋予中央银行过多的目标,容易使中央银行顾此失彼,偏离币值稳定的基本目标。在产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责无旁贷,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应以货币政策为主,以合理的货币政策促进币值稳定。在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产品大量积压的情况下,宜多运用分配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以货币政策配合以上政策的实施。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范文4

关键词:货币供求;商品供求;通货膨胀;评价;建议

中图分类号:F0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301-01

在纸币流通的今天,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免遭通货膨胀的困扰。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供求失衡和社会总供给失衡的结果。因此只有从调节供求关系入手才能治理通货膨胀。

首先我们来看商品供求和货币供求的关系,如图:

(1)商品的供给决定货币的需求量。货币需求量是指有多少商品供给,就需要有多少货币将其价值表现出来。它是宏观概念,因为作为微观主体来说,货币需求总是无限大,因此没有讨论的价值。(2)货币需求量决定货币供给量。就经济过程的客观规律来讲,货币的供给必须与货币的需求为基础,实现货币供求的均衡。(3)货币的供给决定商品的需求,需求量是“愿望”和“能力”的结合体,“愿望”当然无限大,因此需求取决于支付的“能力”,货币供给越多,社会需求水平就越大。(4)商品供求的平衡是宏观经济平稳的标志。(5)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是宏观经济平衡的关键。

理清上述关系后,我们就可以重新审视各种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的本质,并判断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哪些是短期的权宜之计,哪些是长期的长久之策。

什么是短期的权宜之计?它是指那些能消除燃眉之急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有些“权宜之计”甚至是一边改革,一边制造被改革的对象。

结合实际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属于此类,当然不止这些。(1)动用物资储备,从而扩大国内商品的供应量。问题是国家的物资储备毕竟有限,因此动用物资储备是“杯水车薪”。(2)政府通过温和劝说或强制规定的方法将工资和商品价格的增长率固定在一定水平,严禁哄抬物价和乱涨物价。问题是这种约束的力度令人质疑,而且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大大缩小,极大地挫伤生产的积极性,会使产出进一步减少,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3)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减少货币供给量。这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手段,比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在贴现率、加息等。但是这些方法致使宏观上趋于货币均衡,却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银行减少信贷量意味着生产经营性企业的投入资金的来源减少,未来社会总产出会萎缩,最终造成负面影响。另外,加息会导致热钱涌入,其危害性更是不言而喻。总之,这种“一刀切”式的总量调节法不如结构调节法有效,这在后文有论述。

什么叫长期的长久之计,简单地说,它是指消除通胀的根本方法。它不仅能解决通胀,而且有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生产力的提高。主要列举出以下几种:

(1)“放水养鱼,减税免税,给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企业扩大生产是增加商品供给的最主要途径,在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行政价格干预的情况下,只有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才能使企业生存发展。同时这项措施能遏制政府官员在税收和转移支付过程中的腐败行为。我国是“大市场,小政府”的格局,税收太重,而高税率是孕育腐败的温床。因此减税免税可谓长久之计。(2)收入水平指数化,使各种收入随物价指数而调整。它会收到两个功效:一是减少“大政府”从通胀中获得收入,二是保障最低收入阶层的利益,因为比起高收入者,通胀对于低收入层的危害是致命的,他们可能因为物价飞涨而无法维持生计。(3)实行有松有紧、区别对待的信贷、财政政策。首先在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实行优惠政策,如对农业: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以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提价不能被认为是通胀的罪魁祸首,而要用技术进步来消化,农产品提价是经济起飞的正常表现,第一产业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是该起飞的时间了。其次对于那些投机性、风险性很大的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应采取紧缩政策,这样有利于减少虚拟经济的泡沫,遏制热钱冲击我国尚不健全的金融市场。(4)发展对外贸易,改善供给状况。在美元外汇储备不断缩水的情况下,用美元进口国内短缺商品、战略物资不失为一种调节供给结构的良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短期的权宜之计虽然可能功效不大,并且一边改革,一边制造被改革的对象,但它毕竟能解燃眉之急,作用直接,并能减少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因此其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长期的长久之计虽然在理论上能解决根本问题,并且对产业结构、国际收支生产力发展都有诸多好处,但它有一定的时滞,并且操作起来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因此,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都在对付通胀中有所作为!

另外,我们发现这两种方法内在既有关联性,又有矛盾性,仔细想想,经济学中的诸多问题又何尝不是纷繁复杂,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呢?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三性”原则,经济学领域没有完美的标准答案,懂得对症下药,多管齐下,才能迅速有效地遏制通胀,达到宏观经济的均衡态势。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作者简介:任娜(1990―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08级本科生,专业:金融学;张凯(1990― ),河南,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08级本科生,专业:金融学。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宏观调控的理论前提:货币均衡理论》.《金融调控论》,2007.04.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范文5

关键词:通货膨胀;结构性;二元经济;劳动生产率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2-0071-04中图分类号:F820.5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aggregate demand and supply,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current inflation mainly from unbalanced aggregate supply, and the nature of the inflation lies in low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price control by the government. The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een underestimated and should be re-adjusted, which results in structural inflation. The structural inflation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dual economy structure in China, but also the hidden trouble of comprehensive inflation. Therefore, constrictive monetary policy should be adopted to control inflation. Meanwhile, active positive fiscal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 should be used to increase aggregate demand and to expand effective supply.

Key Words: Inflation;Structure;Dual-economy;Productivity

关于通货膨胀的起因,理论上已较为成熟,形成了诸如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型、结构型、预期型等多种通货膨胀理论。这些通货膨胀类型基本可被分为两大类:需求拉动型和供给推动型。自2003年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问题得到缓解以来,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也无非来自于两个层面:一是总需求层面,二是经济结构层面。

从总需求的结构看,其拉动因素无非有三:消费、投资和国外需求。尽管2007年数据显示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已有所上升,但国内消费不足仍然是我国始终没有改善的宏观问题;投资近些年虽然明显增速加快,但事实上受到消费的约束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的约束,已经有所下降;而由净出口代表的国外需求近些年来一直保持迅速上涨态势,国际贸易的顺差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多,而强制结售汇制度则使外汇转变成人民币投入市场,从而造成基础货币的投放过量。显然,我国需求拉上的因素主要根源于国外需求。然而,这种来自于国外的需求已经被中央银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得以化解。如人民银行连续上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锁定了2万多亿元流动性。

瓦尔拉斯定理表明,货币的超额供给意味着商品的超额需求。我国2007年16.7%的货币供应量水平,无论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国际范围来看都不算高,因此,需求拉上的立论恐怕很难成立。排除需求拉上后,下文将从经济结构层面进行分析。

一、总供求平衡下的一个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型

通过经济结构因素来解释通货膨胀的理论早已有之,即“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指的是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之时,因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保持一致的矛盾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这里的“结构”主要指“经济结构”,通常是对经济体系中所有制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劳动力结构等多种实际因素的统称。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主要在研究拉丁美洲经济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最早可以追溯到塞克尔(Sunkel,1962年)、P・斯特里坦(P・ Streeten,1962年)和W・鲍莫尔(W・Baumol,1967年)的著述。本文借鉴鲍默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并加以改进来简单描述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产生机理,再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做详细分析。

首先做以下假定:

假设一:生产函数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且只有劳动要素投入。

假设二: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工业部门以劳动生产率高为特征,农业部门以劳动生产率不变为特征。

假设三:农业、工业部门的产品定价分别均遵循成本、利润加成原则。

假设四:两个部门的货币工资均按照同样的速率增长。

根据以上基本假设,我们可以写出如下等式:

Y?琢g=?琢N?琢g(1)

Yin=bNin・egt(2)

Wt=W0・egt(工农业具有相同的工资增长率)(3)

其中, Yin表示工业部门产量,Y?琢g 表示农业部门产量,因子?琢和b・egt分别为这两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N?琢g表示农业部门劳动人数,Nin表示工业部门劳动人数;Wt表示t时刻的工资水平,W0表示初始工资水平。

由于假设只有劳动投入,而农产品定价基本只反映劳动力成本,且农产品定价非市场化。而工业部门在定价时则可以根据其劳动生产率、产品创新等因素进行综合定价,因此,定价时,农产品价格就是劳动力成本,而工业品价格则按照劳动力成本加上利润来决定,且利润的增加将反映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R=R0・egt)。因此有:

P?琢g==(4)

Pin=+R=+R0・egt=+R0・egt(5)

其中R为利润。对(4)、(5)式分别求导,可以得出:

?琢g==g;in==g

设?准是农业、工业产品的交换比率,即?准=P?琢g /Pin,则此时=?琢g / in =1。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价格出现均衡上涨,通货膨胀出现。但此时出现的是均衡的价格上涨,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比率将保持不变。一旦模型中的条件不能满足,使得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比率出现差别,则必定会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例如,如果工业产品也只遵循工资成本原则(Pin==),则必定会出现农业产品价格上涨,而工业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琢g==g;in==0),从而使得农业产品价格增长超过工业产品价格,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

显然,该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即便在总供需平衡的基础上,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也有可能产生通货膨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结构性通货膨胀根源于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其表现却为经济中各类商品价格变动的非一致性(≠1)。从2007年度的通货膨胀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迹象――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19.9%,同时非食品类商品价格平均只上涨了1.7%。

二、基于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分析

(一)关于劳动投入和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上述模型中事实上暗含着这样的假设:部门间不存在劳动力资源的流动。由于假定工资报酬率保持一致,因此并不存在着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力。然而在长期,由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于企业而言代表着产量的增加和利润的提高,因此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与其他资源会不断地转移向工业部门,从而导致农业供给减少,相应的必将导致农业部门价格的上涨。

图1我国农业劳动力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农业部网站《2007年农业发展报告》

而这种农业供给的减少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就已经成为了现实。由于中国长期存在着二元经济的格局,国家政策事实上并未对农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发现种粮获取的收入却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无疑打击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期盼能从城市中获取更高的收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意味着同等劳动力总数的前提下,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始流向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见图1)。

此外,耕地面积也在持续减少,2007年净减少460.2亿亩,实际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已经逼近十一五纲要中规定的18亿亩的警戒线(见图2)。

图2我国历年耕地面积单位:千公顷

资料来源:农业部网站《2007年农业发展报告》

这些无疑都是对农业供给,甚至是总供给方面的负面冲击。事实上,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的转移是符合现代产业转移规律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对此已有所描述: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间的移动具有规律性,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而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因此,不能据此得出农产品供给减少的结论。只有当农业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甚至在下降时,这一结论才能成立。

(二)关于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模型假设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保持一致(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为?琢,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为b・egt)。这与我国现实基本适合:农业劳动生产率在近年间并没有大幅增加,与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出现巨大差距(见图3)。其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由农业人均产值来表示(农业生产率=农业产值/乡村总人口),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由人均GDP来表示。

图3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比单位:元/人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及2007年农业发展报告数据整理而得

在劳动生产率没有显著提高的前提下,结合前述劳动力减少的情况,可以初步得出农业供给减少的结论。

马克思曾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事件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①。我国目前这种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显然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此外,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的根本原因。“剪刀差”指的是工农业产品在交换时产生的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而工业产品价格不断走高,呈现 “剪刀”状( = ?琢g / in

国家在对“剪刀差”进行调整时,一般来讲不会是调低工业品价格,而是调高价格低于价值的那部分商品的价格,即调高农产品的政府收购价。因此,必然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当前这种农产品价格涨速居高就体现了对“剪刀差”的修正,也是多年来淤积的农产品价格调整压力的一种释放。

(三)关于部门间定价权自主性的差异。模型中假设农产品的价格即为劳动力价格,而工业产品价格则为劳动力成本加利润。这种假设是符合我国现实的。我国农产品定价多为政府主导,除少数高端产品外,农民并没有定价自。历史上几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都起源于农产品价格高涨,也导致政府的农业改革一再搁置。因此,我国农产品价格事实上根本无法正确反映农业劳动力的价值,这种对农产品价格及农业劳动力价格的长期抑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在长期形成交换比率的非均衡状态(

农业劳动力被长期低估的后果是造成粮食供给的减少,同时,由于粮食价格无法正确反映生产成本,因此,农业供给对于价格的反应也极不敏感,一旦遇到对农业超额需求的增加,则只能通过价格的快速上涨而实现。如果这种价格调整速度超过了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则会出现交换比率上涨的现象,从而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

三、结构性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结构性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事实上比全面性通货膨胀更为强烈。

首先,结构性通货膨胀将损害部分人群的利益。从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历史来看,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几乎毫无例外地起源于食品部门的价格上涨。而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较高,这种结构性的价格上涨将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迅速下降。不仅如此,因为各种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不一样,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不利影响,容易更加扩大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

其次,结构性通货膨胀可能与失业并存,形成滞胀。在我国,由于价格体系整体还较缺乏弹性,价格并不完全取决于供求关系。因此,面临需求持续的变化时,价格的信号不完全准确,且极易产生价格上涨不一致的现象。这样,必定有某些商品市场无法出清,存在着生产停滞的危险。因此,结构性通货膨胀相对更容易造成滞胀。

再次,结构性通货膨胀很容易通过成本链条进行传导。有经济学家指出,一旦最弱势的经济部门也开始出现通货膨胀迹象,就意味着全面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加大。由于农业提供着基本生产资料,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因而很容易通过价格传导至下游产品。并且,由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其价格相对更容易转移至下游产业及消费者。

最后,结构性通货膨胀相对更难以治理。由于经济结构层面所引发的通货膨胀基本属于长期积累的问题,因此解决难度较大,改革的阻力也较大。况且对于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的调整,本身就需要正常的发展周期,其效果必然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对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治理将面临更大挑战。

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的种种弊端再次显露出来。如不及时解决,即便这种通货膨胀会被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所消化,也必然会在不远的将来继续爆发。

四、多种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治理结构性通货膨胀

经济结构失衡是导致此次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变当前这种二元经济及产业失衡状态才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根本措施。由于货币政策调节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效果明显,但对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调节却乏力,因此必须在控制货币总量的前提下综合使用其他措施,才能够解决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

(一)继续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控制总需求

结构性通货膨胀也会由货币供应量增加表现出来,而货币供应量代表着有效需求,因此,控制住货币也就是控制住了总需求,紧缩的货币政策仍将大有作为。但是治理通货膨胀仅从货币入手显然是不够的,在控制总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搭配使用具有结构性特征的政策,从而有针对性地治理通货膨胀。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有效供给

既然通货膨胀的原因来源于供给面,因此,对总需求的管理同时还应配合对总供给的管理。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保证有效供给的扩大具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当前我国还面临着能源价格高企的挑战,因此财政政策尤其应该重视微观企业的经营环境,可通过减税等措施来扩大有效供给,从而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三)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文模型及分析已说明,只要农业劳动生产率能够大于或等于收入增长率,则必然可以缓解通货膨胀。而由于工资具有向下刚性,调整工资相对难度较大,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便成为必然之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工业先行的政策主导下,农业曾处于抑制状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受到严重挫伤。因此,对农业的支持要实实在在的作用到农民身上,加大投入,积极鼓励农业创新,保证粮食供应的充足,这不仅关系到当前农产品价格涨势的缓解,还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奥)赫尔穆特・弗里希.通货膨胀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9).

[2]邱崇明.发展中国家(地区)通货膨胀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1).

[3] Julio.H.G. Olivera, 1964,“On Structrual Inflation and Latin-American’s Structrualism”, Oxford Economic Papers (pre-1986); Nov 1964; 16, 3; pg. 321.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方法范文6

本文共分四部分。开篇阐明对通货膨胀作出定义的必要性。第一部分通过引述历史上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分析其缺陷,进一步阐明下定义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列举了历史上几个典型的通货膨胀的案例;第三部分通过对所列举案例的分析,得出通货膨胀的实质并非弗里德曼所讲的货币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得出的结论为依据,提出一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浅见,认为解决通货膨胀的根本方法在于分配结构的控制。

关键字:通货膨胀定义本质治理

正文

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工业话国家出现了10%以上的严重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与衰退并发的滞胀。在严峻现实的迫切要求下,西方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各种关于通货膨胀的文献汗牛充栋,五花八门。维也纳理工大学教授赫尔穆特•弗里希把这些理论整理出来,系统地加以研究。发现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通货膨胀理论,都没有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概念未经进一步说明就加以使用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曾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然而对通货膨胀讨论时所使用的定义不是引用西方的定义,就是从马克思的“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造成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中演化来的。并没有给通货膨胀作出一个合理的定义,只不过对通货膨胀稍加解释就展开了研究。“然而,有关通货膨胀的问题,并不始于对它的解释,而始于给它下定义的尝试。”因此,确切地定义通货膨胀十分必要。为此,本文拟通过历史上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缺陷的分析,作出通货膨胀合理的定义。

一、已有的通货膨胀定义及其缺陷

通货膨胀的定义形式繁多,众说纷纭。M•布朗芬伦纳和F•D•霍尔兹曼把起归纳为四种类型:

(一)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的普遍的超额需求状况。

(二)通货膨胀是总的或人均的货币存量或货币收入的增加。

(三)通货膨胀是带有附加条件的物价水准上涨,它的预期是不完全的,它会(通过成本提高)使物价进一步上涨;它不会使就业和实际产量增加,它比某种“安全”速率变动地更快一些,它由“货币”方面的问题引起,它是扣除了间接税和补贴的价格度量,而且它是不可逆转的。

(四)通货膨胀是由外汇汇率或黄金价格度量的或是由黄金超额需求或官方汇率计算的外汇额需求表示的货币对外价值的下跌。

以上四种定义从不同角度给通货膨胀作出的定义,正如寓言“瞎子摸象”所描述的,大家虽然都摸到了象的一部分,但谁也没有说出象的全貌。

前两种定义从商品价值规律出发,出发点是正确的,至少是希望从本质上给通货膨胀予以揭示。但其均以某一种原因给通货膨胀作定义,难以使人信服。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样的,以某一种原因作定义是不全面的。第三种定义是以外部标志为根据的通货膨胀定义的扩大形式,它要求通货膨胀定义具有某些特征,事实上只是一种描述,而非定义形式。第四种定义强调一般物价水准的对外上涨。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其适合开放经济,但其参照系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完全舍弃了通货膨胀内在本质的体现。

除以上四种定义外,过去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一般把通货膨胀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定义为:由于货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并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虽然其把通货膨胀定义为再分配,与分配形式联系起来,找到了通货膨胀的本质,但其以纸币发行过多为原因,并不确切。且把通货膨胀归结为“有利于资产阶级”,更需商榷。过去我国也曾用过这个定义,但以后对其作了多次修改,目前,一般定义为:由于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对通胀的研究已经表明,引起通胀的原因不止货币供应量过多一种原因。

另外,人们比较广泛接受的一个使用的通胀定义是:通胀是一个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等价地说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这个定义指出了通货膨胀的外部标志。因其没有述及通胀的原因及效应,因而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但是这个定义显得非常模糊。为了使其精确,,必须附加以下三个条件:

1.这个定义指明通胀不是什么;

2.必须强调通胀指的是一般物价水准即所有价格的加权平均值的上涨;

3.最好不要把年低于10%的物价水准上涨率称为通货膨胀,在什么样的物价上涨率称得上“通货膨胀”,这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这显然是一个客观标准。

前文已经述及,这个定义非常模糊,而正是这种模糊,使得人们愿意接受它。没有必要述及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效果,正是这个定义的精明之处。这样一来,便避免了对通货膨胀的原因持不同见解的人们的攻击。但是,它仅仅是以外部标志来作定义,没有涉及通货膨胀的本质,使得人们在研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感,并没有起到一个定义的作用。而且,它需要解释才够精确,它的解释中,到底要把怎样的物价上涨率称为通货膨胀,还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并没有一个标准。所以,这也不是一个理想的定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所有有关通货膨胀的定义,都不是很令人满意的。以下本文通过历史上通货膨胀的案例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实质,期望以此为出发点,尝试给通货膨胀以合理的定义。

二、历史上几个典型的通货膨胀案例

许多人认为通货膨胀是纸币条件下的特有产物,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这种看法是很不确切的。以下关于通货膨胀的案例中,有纸币条件下的更有金属货币条件下的。这要求我们更深刻地探求通货膨胀的本质。

(一)古罗马的通货膨胀:铸币成色下降的恶果

公元138-301年,古罗马军服的价格上涨了166倍,自2世纪中叶至3实际末,小麦价格——物价水平的主要标志——涨了200倍。这一次通货膨胀,无论如何也不能归罪于纸币,因为纸币要到其后1000年才出现。

古罗马实行的是金属货币制度,包括金、银、铜和青铜。政府财政基本上采用现金形式。帝国的皇帝们为了强化他们对资源的控制,相继削减铸币尺寸或在铸币中添加贱金属。同时却希望凭这自己的权威保持其价值不变——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在罗马帝国时代代代相传,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铸币贬值,物价上涨。公元235-284年,古罗马政治陷入无政府状态,通货膨胀臻于极致,铸币急剧贬值。在公元253-268年之间,银币的含银量还不到5%。

(二)黑死病与价格行为

14世纪中叶,欧洲普遍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在3年的时间里,物价至少翻了一番。作为通货膨胀,这一时期并不引人注目,值得重视的是它的背景——黑死病。这是一种能致人猝死的病疫。在当时,此病夺取了2000万人的生命,是当时整个欧洲人口的1/3。在病疫流行期间,商品的价格出现了突然的、短暂的下降。原因很明显,人口锐减导致需求下降,而流通中的货币及商品存量却基本不变,但幸存者的需求却是有限的。而随着疫情的过去,物价又回升了。原因是储存消耗殆尽,同时由于人口减少,产量随之下降——因为生产者的生活条件恶劣,因而生产人员减少的数量远大于有稳定需求的富人。

(三)西班牙:白银与价格革命

16世纪,西班牙物价上涨4倍多,年上涨率1.5%,贵金属过剩是这次通货膨胀的根源。1501-1600年,由墨西哥和秘鲁神话般的矿山产出的1700万公斤纯银和18.1万公斤纯金涌入西班牙。除官方渠道,走私的数量估计相当于官方进口的10%,相对于已有的储存,来自新世界的金银可谓数额巨大。无论如何,贵金属的涌入掀起了一场价格革命。这次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缓慢,没有对西班牙的各个经济部门产生什么影响。想想年增长率1.5%,这在目前来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再合适莫过的数字了。它证明了这样一些观点:

1.货币不等于财富;

2.和缓的通货膨胀可以和经济增长兼容;

3.白银减缓了制度变革的压力;

4.以贵金属为保证的货币制度并不能预防通货膨胀;

5.西班牙最终没有留住海外流入的金属;

6.始于西班牙的通货膨胀扩散到其贸易对象;

7.对经济规律的懵懂无知并不妨碍人们自行其事;

8.货币幻觉尽管充满了神秘,但如果人们警惕周围的变化,其迷惑性必将大大降低。

(四)德国:经典的通货膨胀

1923年间德国的经济状况——恶性通货膨胀,迄今为止只有1946年的匈牙利和1949年的中国出其右。

1923年12月,以战前价格指数为100,德国40中基本商品的价格指数达到143×10。沃伦教授和皮尔逊教授曾将德国的通货膨胀数字绘成书本大小的直观柱状图,可是限于纸张大小,未能给出1923年的数据柱,结果不得不在脚注中加以说明:如果将该年度的数据画出,其长度将达到200万英里。

德国在一战败北之后,丧失了1/7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各种共行及工业产品均减少,同时按1921年金马克赔偿1320亿赔款。在操作中,德国不得不靠发行纸币来度过难关,结果是陷入灾难的深渊。当时政府以极低的利率向工商业者贷款,同时投放巨额纸币,它们又很快贬值,从而债务人得以有廉价的马克偿还贷款。“新富”们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大财,“旧富”们面临崩溃。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家庭生活在此不公平中受到致命打击。

(五)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下的通货膨胀

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就已走上了通货膨胀之路。革命后,为了保障政权,必须控制国家资源。因此,前苏联印发纸币,维持庞大的预算开支。在1918-1920年间,反动力量很快聚集,发起反扑,此时前苏联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产品总量短缺,再加上连年战争,使生产得不到恢复,战时共产主义的分配物品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于是黑市猖獗,物价飞涨。

三、通货膨胀的本质及定义的探索

古罗马和西班牙的通货膨胀给那些只注意到通货膨胀时代始于放弃金本位制的时期,并因此而主张恢复金本位的人以沉重打击,金本位并不是防止通货膨胀的天然屏障。即使金银充当货币,它们成色的降低或数量的急剧增加都会导致自身的价值降低,物价上涨。这点符合基本的供求规律,也与纸币条件下流通中纸币过多而导致物价上涨的本质是相同的。比较黑死病时期的价格行为,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问题,即不论是货币数量主动增加还是社会产品的减少,抑或是两方面同时进行,它们的失衡即只要社会产品总量小于货币数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这一结论是货币发行过多导致通货膨胀的深化。把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从单方面扩大为两方面。德国1923年间的经济状况和前苏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通货膨胀分别从两方面对此做出了证明:一个是滥发纸币,一个是物品供应不足。无论什么时候发生通货膨胀,我们都可以注意到它最直观、最深刻的影响是它的不公平――有人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大财,有人面临崩溃。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本文拟假设这样一个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工资和货币量、价格是密切相关的,是即时变动关系。任何商品都有其内在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货币量应是与生产各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总量一致的。这就是说,无论有多少货币,都可以把它们均摊在社会劳动总量上,而劳动者则以其劳动的多少获得相应的收入。在前文所假设的条件下,虽然货币量与社会劳动总量不平衡时会导致物价波动,但物价的上涨与下跌只不过表示分配在每单位社会劳动量上的货币的增加或减少。由于工资和货币量的即时变动关系,每个劳动者手中的货币数量因为其劳动量的不变而紧随货币总量变动。其消费水平并不以货币的多寡而决定,而决定于其劳动的多少。物价变动并不影响消费水平。但实际情况是,每发生通货膨胀,几乎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笔者认为,这是现实中,工资制度、分配制度滞后及一些现实原因,使工资不能与货币量及社会总劳动量一致即时变动的缘故。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货币学派的领头羊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他所谓的货币现象是指实际经济是内在稳定的,货币成长可以使它变得不稳定,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而且只有在货币数量比产量增长得更快时才会发生。且不说其相反情况――产量突然降低引发通货膨胀,就新的事实也对此提出了挑战。美国90年代中期货币供应猛增,但并没有随之而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80年代中期,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央银行制定货币增长目标。但实验刚刚开始之际,金融市场采取一系列新的方法――从货币市场账户到电子划拨――所引起的大变动,几乎使得货币供应量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已起不了作用了。这些新技术条件下的事实说明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是不成立的。通货膨胀的本质仍须进一步挖掘。

以上事实和假设说明两个问题:一、货币供应量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二、即时是纯粹由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导致的物价上涨或下跌,在前面假设的社会中,并不影响消费水平。这就是说,我们必须从新的视角来审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社会效应。”“它是这个世界上的头号窃贼。它不声不响地从寡妇、孤儿、债券持有者、退休人员、年金受益人、人寿保险受益人手中窃取财富。小偷、抢匪、贪官污吏等所掠走的财富加在一起也比不上通货膨胀的祸害。……它不光是江洋大盗,同时也是慈善的施舍者,它是这个世界上最慷慨的施舍者,惠及债务人、囤积居奇者、不动产所有者、政府及普通股票长期持有人。通货膨胀对债务人、不动产所有者的赠与超过了所有慈善事业、捐献、捐赠的总和。”

既然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货膨胀已在很大程度上不受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它不是弗氏所说的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根据以上论述,本文拟如此考虑:通货膨胀之所以被人们广泛关注,并不在于物价变化本身,而集中在它的社会效应上。由于一系列社会机制的影响,物价的变动总是比较超前,而工资、债券收益等等却对其的反映总是滞后。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社会上各种人――消费者和商家等之间的矛盾计划,和谐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鉴于此,笔者认为通货膨胀应该如此定义:通货膨胀是物价发生变化时,社会各阶层,各种社会角色的利益分配发生变化,生活标准,消费水平,社会关系因之而发生变化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四、通货膨胀治理的浅见

在此定义下,物价上涨并不等于通货膨胀,只是通货膨胀这个社会问题的一部分。解决通货膨胀的思路在此定义下得以拓展。一方面考虑物价为什么变化,一方面考虑社会制度对其的影响,例如信用制度、分配制度、工资制度等。关于物价为什么变化,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而社会制度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则需要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笔者认为,目前条件下,首先实现完全电子货币化是可以缓和货币问题的压力的。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用下图表示:

LGNP

BIC0

CYSI

B-中央银行L-银行贷款规模C-现金发行总量I-全社会投资规模

Y-个人收入C0-消费S-储蓄GNP-国民生产总值

纸币条件下,由于流动性偏好的存在,使得上述过程中,Y≠C0+S,出现现金漏损率的概念。不但给央行测算货币流通速度增添麻烦,而且使得货币总量的控制变得困难。使用电子货币的好处之一就是使得Y=C0+S。间接融资机构可以更好地控制信贷规模,央行也可以更精确地计算货币流通速度;其次个人工资通过电子划拨方便及时发放,可以更加有利地使个人工资与物价水平联动。

电子货币可以解决货币存量的初步问题。更深层次的货币存量还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流量,它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同时还受商业银行行为影响。应当说,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居民潜在消费需求是巨大的。在理想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边际消费倾向为0。在这种状态下,一切社会关系平衡,应该是简单而明了。可以肯定,目前没有一个国家关于宣称自己已经达到这种状态。发达和欠发达的差别只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因此,人们的需求仍须逐步满足。要用宏观手段来平衡消费和储蓄的结构,用合理的手段控制好消费的需求弹性。一旦消费不和谐变动,储蓄就会紧随其后,此时必然发生财富的“双重转移”即“一方面是消费品从储蓄者转移到消费者整体中去,另一方面是财富从生产者整体方面转移到储蓄者手中去,但消费总量则保持不变”。随着双重转移的发生,分配结构发生变化,其中伴随着物价的变化,终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稳定。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控制分配结构是关键。前人研究物价控制较多一些,物价平稳了,则分配结构自然平稳,社会关系也会很和谐。现在我们找出了通货膨胀的症结所在即整个社会的分配结构和价值传导机制,在以后的研究上,就这分配结构和价值传导机制的控制展开研究,必将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主要参考资料:

《通货膨胀理论》(奥)赫尔穆特•弗里希著费方域译商务印书馆199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