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修复方案范例6篇

林业生态修复方案

林业生态修复方案范文1

海南省最新修订了《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并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修订的条例确定了林地保护的法律地位,完善并加大了林地保护力度。值此之际,推行“林浆纸一体化”的先行者APP(中国)携手英国森林协会(TFT)发起了此次海南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生态修复探索研讨会,为推进当地渐进式生态修复工程贡献一份力量。

研讨会上,有关专家介绍了海南生态建设的政策背景、现状及前景。目前,海南的1345万亩生态公益林得到严格保护,造林绿化度增强,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已达到61.9%。林业部门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2个,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7%,并形成以中部天然林、沿海红树林、珊瑚礁为主体的较完善的自然保护体系。海南生态建设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

作为企业公民代表,APP(中国)林务事业部副总经理黄文丁博士在题为《APP(中国)海南生态修复:问题和挑战》的报告中,向与会专家学者展示了APP在保护林业资源方面所做的努力、遇到的挑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林业生态修复方案范文2

一、2017年至今林业工作完成情况

围绕市林业局、县政府部门工作责任书中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林业系统不断创新思路,及早着手安排,科学谋划筹备,各项林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工程压沙2.89万亩,占县上计划目标4万亩的72.3%;完成人工造林33.15万亩,占市林业局下达计划目标29.2万亩的113.5%、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30万亩的110.5%,其中新一轮退耕还林28万亩(生态林26万亩,经济林2万亩),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28万亩的100%,防风固沙林4.05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建设3.1万亩(含新一轮退耕还林经济林2万亩),占市林业局下达计划目标3万亩的103.3%、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2万亩的155%,实施封沙育林(草)3万亩,占市林业局下达计划目标3万亩的100%、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5万亩的60%,完成通道绿化310公里,占市林业局下达计划目标300公里的103.3%、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300公里的103.3%,义务植树225万株,占市林业局下达计划目标200万株的112.5%、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225万株的100%。防沙治沙、造林绿化、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和林政资源管理等工作全面推进。

(一)造林绿化任务超额完成。依托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补贴、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生态工程,坚持压沙、造林、封育和管护并重,因地制宜,分类施治,合力推进生态屏障建设。一是治沙造林。以大林带、G569高速公路、三渠柴湾等风沙危害严重区域为重点,采取“稻草网格沙障+梭梭”、“滩地穴状整地+落水栽植”的造林模式,营造防风固沙林4.05万亩。二是城乡绿化。结合“城镇绿化提升行动”和“绿化提升年活动”,以民武公路、民左公路、民红高速公路县城段、红砂岗产业园、G569高速公路民东路至西渠镇段通道绿化为重点,完成通道绿化310公里,其中指导各镇、责任单位完成通道绿化提升125公里。三是义务植树。坚持财政供养人员义务压沙造林制度,以G569高速公路民东路至西渠镇段通道绿化、城乡绿化区、新农村示范点、园区厂区绿化,以及各镇重点路段绿化等为重点,组织引导辖区内机关干部职工、适龄公民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完成义务植树225万株,尽责率达95%以上。四是工程压沙。以青土湖及周边白碱湖、青山区域,以及三渠柴湾、G569高速公路民东路至西渠镇段沿线区域为重点,完成工程压沙2.89万亩,其中机械压沙0.03万亩。

(二)特色林果基地扩容增效。为确保2017年特色林果基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印发了《县2017年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扶持方案》、《县特色林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截止目前,完成特色林果栽植3.1万亩(含新一轮退耕还林经济林2万亩),其中红枣1.13万亩,枸杞1.87万亩,苹果等0.1万亩,新建100亩以上特色林果示范基地17个。全面推进历建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点95个、26569亩,其中县级标准化生产示范点35个、11742亩,镇级标准化生产示范点60个、14827亩。据初步统计,全县各镇农户经营特色林果挂果面积59081.6亩,其中全县各镇农户经营的酿酒葡萄挂果面积14461.7亩,预计总产量6503.5吨;全县各镇农户经营的红枣挂果面积28562.1亩,预计总产量3414.1吨;全县各镇农户经营的枸杞挂果面积15323.8亩,预计总产量1130.8吨,全县各镇农户经营的黑果枸杞挂果面积734亩,预计总产量3.52吨。6月23日,全县枸杞采摘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累计采摘枸杞鲜果8001吨,折合干果1600.2吨,销售干果1225吨。

(三)林政资源管理扎实推进。认真整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连古城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林业违规建设项目,加强对县内同类问题排查清理工作。全面执行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行为,严格执行林木采伐审核审批制度、森林限额采伐规定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全县共审核建设项目是否占用林地225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33件,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8件,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9件,确保各类项目建设依法依规推进。连古城部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方案已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并上交环保部。林地变更调查成果已上报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审核。积极开展2017年度森林资源管理卫片执法工作,省林业厅下发县未审批使用林地疑似图斑共141个,目前已全部完成内业判读和外业调查工作,正在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汇总。认真落实部级公益林管护制度,管护部级公益林108.67万亩,管护合格率100%。认真开展“绿盾2017”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行动,指导完成杨蓝叶甲、枸杞负泥虫和梭梭巨膜长蝽等病虫害防治6.4万亩,完成林业有害生物监测252.3万亩,预报及时准确。严格执行“五禁”决定,认真落实护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责任制、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零火险”日报告制度,加大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案滩、青土湖等重点区域巡查力度,确保植被资源安全,查处各类林政案件139起,其中刑事案件2起、滥伐林木案110起、野外违规用火案14起、非法开垦林地11起、毁坏林木案2起,林政案件结案率100%。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维稳、护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各类安全工作形势稳定。

(四)林业改革。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林业改革,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治沙生态林承包经营机制,规范林木产权交易和抵押登记制度。积极探索严重沙化耕地退耕还林、林下经济等林业精准扶贫新模式,鼓励农户有序开展林木所有权、使用权依法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着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林下经济示范点2个,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等沙产业2万亩。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扎实推进,完成部级公益林参保108.67万亩。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正在制定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

(五)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认真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补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及红砂岗产业园绿化、G569高速公路通道绿化和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项目。积极争取市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目前,取得了市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青土湖修复治理项目、绿洲内部基干林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和作业设计批复,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全县以各镇关井压田区严重沙化、盐碱化耕地为重点,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28万亩,其中生态林26万亩,经济林2万亩,工程涉及全县17个镇、164个行政村。目前,已完成县级自查验收工作。红砂岗产业园绿化项目,按照红砂岗产业园绿化总体方案,统筹安排水电路,创新栽植模式方式,完成通道绿化71公里,栽植绿化苗木5100亩,架设输水管道73公里并配套安装灌水设施。G569高速公路通道绿化项目,全面推进G569高速公路通道绿化工作,完成民东路至至西渠镇段通道绿化114公里,栽植樟子松、国槐、圆冠榆等各类苗木14.4万株,架设高压线路9.4公里,低压线路1.8公里,变压器8套,完成工程压沙0.4万亩。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全面加强湿地公园及历建胡杨林管护0.7万亩。服务协调县碧水源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使用林地报批审核前期工作,配合蔡旗镇、国土局完成蔡旗桥周边85亩项目建设用地征用工作。6月25日,国家林业局专家组对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情况进行考察验收。县沙漠生态产业扶贫项目,完成梭梭+沙柳造林10万亩以及补植补造和芦苇沙障设置工作,完成甘草种植5万亩,管护工作全面推进。10万亩荒漠化治理及油牡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油牡丹试验田栽植120亩、温棚育苗2座、大田育苗10亩,完成文冠果、元宝枫栽植50亩,云杉栽植5万株,梭梭接种肉苁蓉700亩;修建砂砾石观光便道11.4公里,配套完成通道绿化15公里、网片式安全护栏15公里,完成消防便道建设15公里,修建砂砾石消防便道15公里;完成办公生活规划区周边绿化10公里;完成项目区刺丝围栏30公里;凹凸棒改良盐碱地0.63万亩。黄案滩国家沙漠公园建设项目,2017年3月,县人民政府与广州恒盛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就黄案滩国家沙漠公园开发建设签订了投资意向书,投资规模3亿元。林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至目前,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171万元,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8亿元的47.7%,招商引资665

0万元,占县上下达计划目标2亿元的33.3%。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一是沙漠资源保护管理投入机制不健全,缺乏系统性、长期性政策和资金支持,林地和森林有偿利用率不高,生态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投入渠道单一,生态建设活力不足。二是某些地方执法主体不明确,处罚依据不足。特别是对“五禁”决定的落实,森林公安对在农区内放牧的行为,处罚无依据。三是防沙治沙林业部门单打独斗。目前,防沙治沙工作多由县级政府主导,镇村两级政府没有落实防沙治沙责任。

(二)特色林果业方面。一是部分镇新建林果业地块在生荒地及弃耕地,立地条件较差,无灌溉条件,苗木成活率较低。二是存在林果产业面积流失,品种繁杂,换品种反复建设等问题,提质增效任务十分艰巨,加之林果产品销售价格波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低,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林业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林果产业提质增效难度大。三是林果产品加工企业少,没有形成竞争机制,林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竞争力不强,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三、2018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紧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发扬塞罕坝精神,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加快推进防沙造林步伐、创新生态保护和沙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扩大出口林果产品基地建设质量效益和推进林业改革为重点,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全力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

(二)目标任务。计划完成工程治沙8万亩以上,人工造林10万亩以上,实施封沙育林(草)3万亩,通道绿化300公里,义务植树225万株。

(三)重点工作。

1.学习宣传塞罕坝精神。把学习宣传塞罕坝精神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会议精神,作为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系统内开展“学习塞罕坝精神、争做绿色卫士”活动,引导系统干部职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挖掘一批长期坚守在沙漠一线,基层单位和压沙造林一线,带动群众治沙致富的先进个人、集体、组织,协调宣传部门做好宣传报道,讲好治沙故事,展示防沙治沙的新成就,坚定干部群众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

2.生态屏障建设。坚持压沙、造林、封育和管护并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分类施治,合力推进生态屏障行动。加大植被管护力度,加大绿洲沿线植绿力度,建设边缘防沙治沙景观带和防风阻沙林带。以青土湖栽桩石、白碱湖、红东路沿线、绿洲内部零星沙丘等生态治理区,以及民武公路、民左公路、金荣公路和大滩镇至南段公路等绿化区为重点,完成工程压沙8万亩以上,人工造林10万亩以上,实施封沙育林草3万亩,完成通道绿化300公里、义务植树225万株。巩固现有成果,对已治理区域但仍有流沙、未形成地表结皮区域,通过人工补播草种,提高植被覆盖度,促使地表结皮尽快形成。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在已形成的旱区湿地范围内,栽植沙枣、红柳等树种的方式,积极探索恢复青土湖原有植被,达到长期治理目标。加强部级公益林区、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建设,促进区内植被自然恢复。

3.特色林果提质增效。瞄准绿色有机,紧盯提质增效,加大历建特色林果基地补植补造力度,完善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和技术服务承包承诺制、激励问责制、服务公示制,落实特色林果苗木生长期整形修剪、施药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精细化管理措施。

巩固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全面落实《县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在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酿酒葡萄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打造特色知名品牌、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特色林果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实现特色林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特色林果业培育为林业产业扶贫的优势产业。

4.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实施好三北五期、造林补贴、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生态工程。管护部级公益林108.67万亩,新建上八浪井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处。以青土湖等风沙区治理为重点,组织实施好青土湖修复治理项目,完成压沙造林8万亩,实施封沙育林3万亩。以民武、民左等主干道路绿化改造提升为重点,实施绿洲内部基干林网建设项目,完成基干林网建设0.4万亩。

5.沙漠生态旅游。结合市县生态文化旅游总体规划,依托县内丰富的沙漠资源,建设好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黄案滩国家沙漠公园,提升青土湖、老虎口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品味,打造集旅游观光、林产品采摘品尝、沙漠体验一体的沙漠旅游基地,吸引更多游客来民休闲度假,赏大漠风光、品健康美食,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共赢。

林业生态修复方案范文3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努力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今年来,执法大队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次召开执法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充分利用宣传车、宣传单、标语、微信等形式,广泛宣传整改活动,利用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广大干群及企业业主进行林业相关法规的培训。对已查处的典型案件,以案释法,起到查处一起、震慑一方的效果。大力宣传林地管理和林木采伐相关政策法规,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生态意识和森林资源保护法制意识。

(二)多措并举,严密部署,有效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近年来,林业局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打击,严防死守,重拳出击,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维护了森林资源安全。一是三级联创,梯次执法,实行网格管理,加强对基层护林员监管,强化对采砂、采石源头管理,发现案源立即报备林业局,出现涉林违法行为而又没有报备的进行通报,情节严重的林业局予以解聘。二是层层压责,网格管理。实行县、乡、村、组、护林员五级责任制,对全县森林资源进行逐级分解,化分网格,交叉执法;三是三级联创,梯次执法。为确保森林资源管理到位,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创促进森林资源管理上台阶;四是在林区设立举报网络,充分发挥群众的“耳目”、“眼线”作用,实施重点打击,巩固环保攻坚设成果;五是加大力度,重点清理。为确保工作实效,针对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擅自使用林地和非法开矿、采石等违法使用林地的行为,从严从重处理,对于不配合、不接受管理的林地使用单位和个人从严从重处理,并依法取缔其对林地的使用,限期恢复植被;对违法使用林地数量较大,构成犯罪的移交森林公安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六是实施“三断三清一恢复措施,加强石材企业环保达标。执法大切实按照乡、村、组森林资源属地管理制度,执法大队实施保护打击的管理方法。联合县环境保护局、水利局、安监局、自然资源局,对三无企业实施了“三断三清一恢复”措施,即断水、断路、断电、清料物、清设备、清场地、恢复植被。对没有办理林地使用许可手续的企业,执法大队下达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勒令整改恢复植被,否则依法取缔对林地的使用,对办理林地使用许可手续的企业要求整改恢复植被,不允许石头乱堆乱放,不达标坚决不复工验收。

(三)以“绿卫专项行动”为契机,以“绿盾”专项行动为重点,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

根据上级精神指示林业局组织执法大队、湍河湿地管理局、森林公安积极推进绿盾行动。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打击,严防死守,重拳出击,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维护了县域湿地资源安全。执法大队为了加强县域森林资源安全,组织执法人员对林地采砂采石进行专项打击并督促恢复植被,对湍河湿地、恐龙蛋保护区目前,全县已下发了通知书40余份,已拆除7处房屋,拆除共计25间,拆除移走预制板石材若干、机器设备3套,并已栽植树木恢复湿地50余亩。

(四)、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积极开展森林督查工作

为确保森林督查工作有序开展,依法保护县域森林资源,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大队以森林督查专项行动为契机,采取措施,制定方案,强力推进森林督查大检查,确保非法占用林地资源和无证采伐林木现象不留死角:一是摸底排查。为杜绝漏洞,执法人员深入乡镇,进行拉网式排查、登记、汇总分离,找出重点,为全面开展清理整顿提供保障。二是强力宣传。开展森林督查工作以来执法大队把宣传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出动宣传车,印发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通知宣传单和征占用林地告知书,深入各乡镇石材加工企业和乡村进行宣传,形成浓厚氛围,迅速掀起森林督查大检查热潮,使非法使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学法、知法、懂法。三是加大力度,重点清理。为确保工作实效,针对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擅自使用林地和无证采伐林木的,尤其是非法开矿、采石等违法使用林地的行为,从严从重处理,对于不配合、不接受管理的林地使用单位和个人从严从重处理,并依法取缔其对林地的使用,限期恢复植被;对违法使用林地数量较大,构成犯罪的移交森林公安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四是加强审查,杜绝漏洞。为确保林地征占用合法、有序、规范、防止少批多占现象。执法大队人员按照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批台账,深入矿区对办理征占用林地使用户对照坐标和四至范围进行现场查验,对出现少批多占现象,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限期到执法大队接受处罚并补办林地使用手续。

目前森林督查总图斑206个:其中16宗办理有林地许可证,误判91宗,特殊情况难以查处13宗,已处理67宗,19宗未查处。目前,己立案86个图斑,已结案67个图班,待查案件涉及19个图班,有效管护了县域内的森林资源。

(五)强化木材流通管理,确保林区秩序稳定。

一是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从外县购进的木材、二次起运的木材、农户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行政机关处置木材进行监督管理,属合法来源的木材,方可申请办理木材运输证,否则依法进行处理;二是定期对加工厂原料来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木材的合法流通;三是建立督导检查制度,对各中队和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暗访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四是对道路木材运输进行严格管理,对加工厂点木材运输实行全天候监控;五是实行各中队联动执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执法效率与行政效能,有效打击非法运输木材行为。

(六)加强依法行政培训,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1、为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依法行政。执法大队采取交流讨论、案例评析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执法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对案件办理情况进行评查分析,对照借鉴典型案例的做法和经验,查找不足整改提高,不断强化执法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执法人员对各项执法环节的要求能够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切实提高业务技能,为更好开展各项执法工作奠定基础。全年共组织业务培训3期,并进行了考试。

(七)开展绩效考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细化、量化、具体化工作目标,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三级考核监控机制,即岗位自评、中队考核和大队考核。通过三级考核,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及时掌握每个岗位的工作情况,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有效促进工作落实。

(八)规范办案程序,不断提高案件质量。

案件质量是执法部门的生命线,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对涉林案事件主动出击,积极查处,同时不断规范林业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做到严把“四关”。一是把好立案关。执法人员在接到报案或发现案件线索后,在第一时间受理登记,一般案件按程序报中队长和主管领导立案后进行调查处理,较大案件由大队长初审,报主管领导立案后,确定专案组查处。二是把好审核关。强化林业行政案件法制人员审核制度,每一案件在执法人员调查取证后,必须由法制人员对案件的违法事实、法律适用、处罚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达到要求后方可报主管领导审批。三是把好督查关。每年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采取自查、抽查、评查反馈、整改、跟踪复查等方式对抽查的行政案卷进行评议打分,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有问题的案卷要求限期改正,优质案卷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学习交流;四是把好联审关。成立了联审委员会对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议案。凡是超过10000元罚款的案件和重大疑难案件必须上报联审会集体议案,防止执法人员不按规定随意处罚,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不断提升执法质量和水平,切实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正是由于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了案件质量件件过硬。近年来执法大队办理的行政案件中,无一错案发生,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九)建立林业生态环境恢复性司法保护机制。

坚持打击与修复并重,与县检察院、法院加强衔接,加大力度查办盗伐林木、毁坏林地刑事案件,并根据破坏程度和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程度,探索开展修复补偿工作,督促犯罪嫌疑人采取承担劳务、给付货币、亲友代替修复等方式,通过补植复绿、土地复垦等方式恢复生态功能,将林业生态破坏的损失将至最低程度,并实现林业生态修复和教育感化效果的最大化。

二、其他中心工作

1、抓好督导检查,严明工作纪律

今年以来,大队重点加强了对执法人员履职履责、作风纪律执行和人员在岗在位情况的监督检查,经常深入各单位开展专项督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明工作纪律,规范执法行为。

2、宣传贯彻“禁伐令”,有效管护天然林资源

一是大力宣传天然林禁伐及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全社会爱林护林意识。同时,结合典型案例,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教育林区群众,增强执法震慑力。二是对乱砍滥伐、非法收购天然林木种植食用菌、乱粉木屑等涉林违法行为,依据林业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严肃查处。

3、处理信访案件,实现信访稳定

在对信访案件的办理上,不断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健全信访工作程序。在接到群众来信来访后,认真进行登记,交由相关单位限期进行调查处理。结案后及时完善相关手续,及时存档。对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做到特事特办,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及时答复、及时上报。全年来,共调处信访案件28宗,由于信访案件办理得力,程序合法,未发生因林业案件出现越级上访现象,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4、两法衔接平台运行。按照县政法委、检察院的工作安排,积极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的运行,认真输入林业行政处罚案件相关信息、扫描上传相关法律文书。

5、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局活动办的总体安排部署,扎实有序推进

6、安全隐患排查。按照局“查尽责、除隐患、保安全”活动的有关要求,组织各执法单位做好辖区内林产品经营加工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7、防火纠察工作。组织森林防火纠察人员,在春节期间坚持每天深入林区对各乡镇森林防火值班情况进行督查,认真登记填写相关表格并及时汇总上报局防火办,并深入全县各乡镇主要林区进行森林防火宣传。

8、办证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树立林业窗口形象,在办理林木采伐证、木材运输证等林业证件时,做到恪尽职守,优质服务,并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实行无节假日服务。半年来累计发放采伐证、运输证600多宗。

9、“双公示”工作。根据局党委的安排部署,积极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

10、为贫困职工送温暖

为贯彻落实全县扶贫攻坚行动,巩固和拓展扶贫帮困活动成果,积极履行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执法大队组织大队人员对杨荣伟、王占盈等贫困职工进行慰问,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使贫困职工在春灯节前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存在的问题

1、林业执法人员办案水平还跟不上时展的需要,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作风纪律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还有待于加强。

四、2020年工作谋划

(一)工作思路

1、认真研究学习新森林法,并制定措施工程落实新森林法的实施;加强业务培训,计划组织8至10期轮训,切实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动态。

2、完成局党委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3、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4、以各类打击破坏森林资源活动为=重点,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

5、扫清森林督查工作遗留

五、建立机制

1、建立部门联动,协同作战的资源保护工作机制。

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牵头,成立林业、自然资源、水利、环保、乡镇人民政府共同参与的森林资源保护联席会议,在齐头并进、齐抓共管的同时,定期召开会议,互通信息,商讨疑难事项的处理,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协同作战,堵塞打击漏洞,突出打击成效。

2、建立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机制。

林业生态修复方案范文4

2011年10月,一群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部级自然保护区南岭游玩时,无意中发现一条正在南岭中修建的盘山公路严重破坏了周边植被。他们在网上公布的所见所闻引起了大批环保人士的关注。

笔者随后探访了南岭自然保护区,了解自然保护区内开路事件始末。

修路毁林

去年10月,网友在网上发出了实地拍摄的图片。这引起了广州一些环保人士的关注,并于去年12月和今年元旦两次结伴前往南岭实地勘察。

网友说,正在修建的公路是一条通往“广东第一峰”――石坑崆的旅游公路,开发方计划新年后完工。网友咨询了专家后指出,野蛮开路对保护区内植被影响极大,一旦通车,还会对动植物栖息繁衍造成永久性人为干扰,可能导致部分濒危动植物局部灭绝。

今年1月6日,一名网友代表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广东省林业厅举报。该厅相关负责人说,接到举报后,1月7日,他们迅速组织人员会同相关执法单位与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调查走访。调查组在实地查看后,责令施工方立即停止施工,撤走设备,同时立即召开现场会议提出了下一步整改措施,并督促乳阳林业局和南岭森林公园制订复绿方案。

1月18日,广东省林业厅、乳阳林业局、乳源县政府联合在乳源召开新闻会,公布了对该起备受社会关注的毁林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广东省林业厅调查组组长黄少锋称,网友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该施工项目位于南岭森林公园内,是在原护林防火通道基础上进行的维修、改造项目。施工队未按业主原方案要求施工,在部分地段开山炸石后,把土石方直接推往山下,造成杉树、苦竹等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调查组初步认为,乳阳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和运营机构存在内部管理不善等问题,负有监管缺位、监督不力的责任。而施工队违章施工,存在毁林行为,森林公安已介入立案调查,目前相关责任人员已被森林公安控制。

笔者在保护区内看到,新修的公路部分路段道路宽度近8米,已铺好沥青,沿线部分山体,露出已经风化的花岗岩,多处可见山体滑坡流下的石块。路旁立有“道路阻断禁止进入”的黄色警示牌。

据当地人介绍,新修的公路已经停工了,只差3公里修的路就能到达第一峰。

修路的说法

据了解,早在1993年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就提出要修建一条从山下到山上的旅游公路,通往石坑崆。1994年4月,在原乳阳、大顶山、阳山龙潭角、阳山秤架、连州大东山五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合并组建了广东南岭部级自然保护区。在2003年重新修订的总体规划中,这条路的规划还存在,并已经确定在保护区的核心区范围内。2003年,由当时的南岭森林公园经营公司中恒公司开始修路,但该开发商请四川省交通厅路桥设计院做完这条公路的评估报告后,因环境影响太大,未做大范围动工。2009年,东阳光公司接手南岭森林公园的管理,规划中需要继续把路修完。

据介绍,2010年10月,为更方便旅游大巴进入和进行更多后续开发,从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上石坑崆的公路(南岭森林公园与保护区范围重叠,公园在保护区内,开路的地方为保护区的核心区)开始修建,公路宽8米,双大巴车道。

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但在《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1版中,该公路为旅游用公路。而按照2011年5月20日颁布的《部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九条,已建部级森林公园的范围与部级自然保护区重合或者交叉的,部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与部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相互协调;对重合或者交叉区域,应当按照自然保护区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另据了解,南岭自然保护区被纳入了2010年12月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东阳光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张维解释道,森林公园规划在前,自然保护区规划在后,而且都先于这个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出现。

林业局的角色

南岭自然保护区地跨两省四县,但南岭森林公园景区位于广东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乳源是有名的贫困县,地形以山地为主,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制造业,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同在一个省份的珠三角地区。

当地人告诉笔者,南岭是北江的源头,是韶关、广州、佛山市的水源地。在水源地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制造业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南岭地区秀美的山川景色却是发展旅游业的好地方。韶关市最近的旅游发展战略显示,其要建设粤北的旅游强市,刚刚申遗成功的丹霞山和南岭森林公园成为其旅游发展的主打牌,称为“大南华、大丹霞、大南岭”旅游品牌。

乳源县政府网新闻显示,2009年,投资超10亿元的东阳光康体和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已落户乳源。在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方面,目前该县共引资建设了星级饭店6家,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在建的五星级岭南大饭店于2011年10月正式开业。

据了解,早在本世纪初就有开发公司开始对南岭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2001年,乳阳林业局找过中恒伟业公司开发景区,中恒公司获得了森林公园的经营权。

曾就职于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04年担任南岭森林公园景区道路勘察设计项目负责人的肖光睿告诉笔者,中恒公司2004年前后委托他所在的设计院设计景区道路,他们勘察设计了景区大门通往小黄山景区的道路。

“我们当时出于保护生态需要,在线路布设上提出充分利用原路,尽可能优化线型,同时尽量不伤及原有边线。工程产生的弃土当然也不能直接推入山下,必须拉到别处,不能打炮眼炸山和用挖掘机作业。同时为了避免表层植土被破坏,施工禁止景区内挖沙,所有的沙子是在乳源的东田沙场采购的。”肖光睿说。

即使如此,通往小黄山景区17公里不够四级路标准的公路,砍树挖根的数量达到了3484棵。

中恒公司在修筑通向小黄山的公路时,由于资金问题修修停停,后来就退出了南岭森林公园的开发。2009年12月26日,乳阳林业局与深圳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开发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按照计划,由东阳光公司投资2.5亿元,把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建成为5A级旅游景区。

当地人称,东阳光公司进入景区开发后,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相关旅游设施,“以前林业局就靠门票收入,等这儿开发起来了,其他收入就来了。”他同时指了指附近的一座桥说,“以前这座桥连护栏都没有,都是东阳光公司来了以后修的。”

据了解,南岭森林公园50年的经营权归东阳光公司所有。在与乳源林业局的签约仪式上,东阳光公司董事长张中能表示:将用3~5年的时间,把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建成一个5A级游览胜地,建成一个休闲度假的天堂。2011年年底的广东东阳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南岭风景区管理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为深圳东阳光公司,其注册地为乳源县五指山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乳阳林业局办公楼101、102室)。

艰难的复绿

工程被叫停了,但是此次开路施工究竟破坏了多少林木?环保的损失怎么办?已被破坏的植被如何修复?

乳阳林业局局长陈振明表示:“目前项目已全部停工,并将立即开展复绿。其中,对老蓬至石坑崆景区路段边坡面积较大、地理位置重要的区域优先复绿。”他承诺,上述区域将于今年3月底前完成复绿的种苗种植、播种,其他受损区域和路段将于今年5月底前完成种植、播种。有关部门预计到年底全部复绿工程可初见成效;至明年12月底,全部受损地段将实现复绿。对修路造成的边坡受损现象,将在复绿的同时完善边坡排水系统。

据了解,目前毁林地段是高寒、贫瘠、陡峭、石多土少的山区,将首选荷树、樟树、金叶含笑、马尾松、广东松等适合当地土壤与环境的本地速生乡土植物进行复绿,避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安全事件。“林业局的人最近常来,今天一天就来了三趟。现在工程停工了,每天早晨有车拉人进去清石子,种树。”一位村民告诉笔者。

2月8日7时,笔者看到数辆拉着女性工人和树苗的卡车开往保护区。肖光睿告诉笔者,由于道路两旁都是全风化的花岗岩,如果表层植土被破坏,修复起来就会非常困难。

“那条路(指新修道路)原来只是防火通道,是人走的土路,如果把那里变成公路,就相当于重修一条公路,破坏也就可想而知。”肖光睿说。

在新修公路附近笔者看到,公路两旁已经出大量岩石土层。肖光睿介绍说,由于森林公园山体为全风化的花岗岩,景区内修建道路即使按照公路最低等级四级路(路宽5~6米)修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因为山体砸开之后,表层土壤(植种土壤)流失后难以修复。按照肖光睿的说法,目前都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公路两旁边坡的绿化。

林业生态修复方案范文5

一、森林资源状况

截止到2017年末,我市现有林地面积30735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1342公顷,疏林地面积116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0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522公顷,苗圃地面积66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面积1793公顷,宜林地面积5546公顷,林业其它用地面积47公顷,森林覆盖率4.6%。

全市活立木总蓄积362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活立木总蓄积333万立方米。其他活立木总蓄积29万立方米。有林地活立木总蓄积中幼林龄总蓄积6.9万立方米,中龄林总蓄积30.1万立方米,近熟林总蓄积40.3万立方米,成熟林总蓄积37.8万立方米,过熟林总蓄积217.9万立方米。

二、工作完成情况

1.高质量完成造林绿化

据统计,今年共完成造林1620.75公顷。其中春季完成造林1495.75公顷,秋季完成造林125公顷。在春季完成的造林中完成清林还林1060公顷,农防林更新造林240公顷,用材林主伐造林150公顷。特别是环保督察和疑似图斑还林,共完成还林45.74公顷,其中环保督察还林23.55公顷,疑似图斑还林22.2公顷,所有能还林的地块全部按照要求进行了还林,做到了应还尽还。除此之外,全市共绿化村屯1个,应栽的地方全部进行了栽植,做到了栽满堵严。有效地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推动了我市的新农村建设。此外,今春我市还对近年来造林质量不达标的地块进行了补植,使之全部合格。

按照省厅要求,我市对近年来(包括今春造林)造林不达标的地块在今秋又进行补植重造,确保了造林质量。

为了抓好造林绿化工作,保证高标准完成,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从市政府到各乡镇,逐级召开造林绿化工作会议,层层落实了工作责任,各乡镇及林业局实行人员包保,做到了村村有人包,块块有人管。保证了各项造林措施落到实处,提高了造林绿化质量,确保了造林绿化标准。

二是实行奖惩。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造林绿化责任状,年末,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按照造林绿化有关技术规程要求,对各乡(镇)、街的林地清收、防护林更新造林、用材林主伐造林进行检查验收,对于造林完不成任务的乡(镇)、街进行通报批评。调动了各级组织及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完成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今春造林绿化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机制保障。

三是实行造林保证金制度。为了确保更新后顺利造林,更新改造时要求每更新1公顷农防林,交造林保证金10万元,每采伐1公顷商品林,交造林保证金5万元。该保证金用于抠根、整地、购置苗木、栽植、管护、病虫害防治等。保证金实行专户存取,不得挪用,分阶段按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返还,对于不完成造林任务或完成质量不合格的,要扣除相应部分的保证金,并不再返还,因此确保了造林质量。

四是实行坚持科学造林。为保证造林绿化质量,继续实行泥浆造林。主要是做到了十个必须。

一是必须整平植树台,挖好植树坑; 二是造林前必须浸泡苗木3—7天;三是必须坚持泥浆造林。对浇水量不够,没浇透,浇水与栽树脱节的不许栽树;四是植树前必须修剪苗木,栽树时要植树拉线定点,做到横、竖成行;五是为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造林前,对苗木必须全树干涂药;六是必须进行林粮间作及抚育。

2. 森林防火扎实推进

森林防火事关森林生态安全。市委、市政府及我局对这项工作都非常重视,经过全市各级组织及林业系统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今年防火任务,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森林火灾火警现象,得到了省林业厅和长春市林业局的肯定。

上述成绩的取得,主要是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宣传单、出动宣传车、悬挂防火旗、开展宣传周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森林防火,使森林防火工作走进了村屯,走进了千家万户,消除了人们的经验主义和麻痹思想,消除松懈自满心理和形式主义,树立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为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健全了防火机制。市政府与林场、乡镇,林场与各营林段、护林员,乡镇与各村委会及林权权利人之间层层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了“七长”负责制、联防联保和行政领导包保等防火机制。三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政府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调整了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各级防火人员,严格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对所负责的区域严防死守,不允许擅自离岗离位和玩忽职守。实行领导带班制,各级工作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全天候保持通讯联络,确保信息畅通。对于工作不负责或脱岗、漏岗的一经发现,严格追究责任。四是强化火源管理。加大了检查力度,对堆放在林边的柴草逐一清除,消除火灾隐患;对森林防火的重点部位加强管控,增加了临时护林员,加大了巡逻密度,做到了路口有人把,山头有人守;加大了高危人群的管理,对痴、呆、傻及精神病人实行了严格管控,逐一排查登记,确保其不进山纵火。此外,我市还制定了榆树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对防火的各事项进行了明确,使森林防火做到了有备无患,确保了森林防火万无一失。

3.病虫害防治工作再创佳绩

为提高造林质量,确保造林成果,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是对所有进出我市的苗木进行检疫,防止了外来病虫害的侵入;二是对我市所有造林苗木进行检疫,杜绝病腐苗进入造林地,保证了造林质量。三是对新造林地进行积极预防与治理,确保造林成果。由于我市的积极防治,杜绝了林业有害生物的滋生与蔓延,保证了林木的健康生长。

4.森林资源保护取得新成果

森林资源保护是林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我局加大了对各类林业犯罪的惩处力度,遏止了犯罪现象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战绩。截止到目前,全市共处理涉林案件19起。其中刑事案件1起,取保候审1人。行政案件18起,处理责任人18人,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三、存在的问题

在正确看待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个别乡(镇)街领导和村组干部存在等靠思想和畏难情绪,致使有的乡镇清林还林完成得不是很好,与目标任务相差较大。二是由于个别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指导跟不上,个别造林户,我行我素,导致个别地块造林成活率较低。三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种粮效益的增加,有些农民受利益驱使,滥砍盗伐现象还比较突出,放火烧树,毁林开垦、蚕食林地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下大气力认真加以解决。

四、2019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的总体思路

以党代会的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全市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文明榆树为目标,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林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积极推动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使我市各项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任务

1.抓好造林绿化工作。按照省林业和草原局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2019年我市需要完成四项造林绿化工作。

(1)要抓好农防林网修复完善(三北五期)工程造林。

景俊海省长针对我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现状,提出了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要求在5年内对所有的农田防护林进行修复完善。省林业和草原局针对景省长意见,形成了《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我们榆树市在五年内完成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面积74203亩,其中:缺失林带恢复新建面积26983亩,退化林修复改造面积17977亩,成过熟林带采伐更新面积29243亩。

针对我市现状和林木采伐限额,省林业和草原局要求我市2019年度完成农田防护林网修复(三北五期)面积5900亩,其中完成缺失林带恢复新建(人工造林)面积2400亩,退化林修复改造面积3500亩。省林业和草原局已将该工程纳入了国家“三北”五期工程,因为这是省长工程,要求各县市尽快落实造林地块,必须按照下达的任务予以完成,不能打任何折扣。

根据省林业和草原局给我市下达的任务,确保完成难度较大,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退化林修复3500亩任务,需要先采伐后栽村,但按照现有的采伐限额,我市每年只能采伐退化林1500亩左右,因此只能完成退化林修复1500亩左右,完成3500亩的退化林修复任务,现有采伐限额不够。

二是恢复新建农防林2400亩,这部分林网大部分都是有带无树的林带,或者是原有规划的林带,已多年无树,甚至有的已被老百姓开垦种地,想要收回来栽树难度较大,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达力气,切采取实得力的有效措施,才能确保任务完成。

(2)要抓好清林还林不达标地块的补植重造工作。

按照吉林省政府要求,我市2014年开展了清林还林行动,自2014年开始至2018年止,经省林业和草原局核查,我市共完成清林还林81100亩,其中已达标(当年成活率为85%以上或三年保存率达80%以上)面积为32800亩,未达标(当年造林成活率为85%以下或三年保存率为80%以下)面积48300亩。省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针对清林还林未达标地块要进行一次大会战,对全省清林还林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造林成活率低的地块进行补植重造,对已复耕的地块进行重新收回还林,确保造林达标,确保清林成果。因此,我市2019年也要开展这次会战,对我市清林还林未达标地块进行全面清理还林。由于这项工作任务量大,涉及面广,涉及农户多,完成难度较大。近期,我局将安排各林业站对所有的清林还林地块进行再次排查,针对本乡镇的清林还林,哪些地块已达标,哪些地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哪些地块已复耕或撂荒,根据排查情况,下达清林还林会战任务。

(3)要抓好采伐迹地造林工作。

根据我市2018年度的采伐情况,2019年需完成采伐迹地造林面积为440公顷。目前地块已落实,大部分地块已完成找根整地,明年完成造林难度不大。

(4)要抓好村屯绿化工作。

    根据省林业和草原局下达的任务,2019年我市需完成村屯绿化任务。

2.抓好林木采伐工作。为进一步优化我市林木结构,促进林木的转化增值,继续进行林木采伐,使我市生态建设良性循环发展。

3.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格执行吉林省森林防火命令及“七长”负责制和联防责任制,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和两个预案,全面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实现连续35年无森林火灾火警目标。

4.严厉打击各种涉林犯罪,进一步降低滥砍盗伐、毁林开荒等各种涉林案件发案率,遏止林地流失,确保清林成果,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5.抓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继续坚持“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及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实现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种苗产地检疫率等“四率”达标。

(三)采取的措施

1.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林业发展的舆论氛围

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加强对林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群众对林业作用、地位的认识,增强人们的爱绿、植绿、护绿、兴绿意识,使其自觉、积极地投身到林业工作中来,从而为林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加强对林业科技培训力度,实施科教兴林

广泛开展林业科技普及教育,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抓好本系统人员、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林业科技培训,提高科技指导、应用能力,用科技推动林业发展,实施科教兴林。

3.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加大资源保护力度

一是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各种林业犯罪,降低各种林业案件的发案率,最大限度保护森林资源。二是要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森林防火警示教育,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落实防火责任制,做好各季节、各区域、各地段的防火工作,确保连续39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火警目标。三是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大力宣传和普及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防能力,避免大面积发生森林病虫害。

林业生态修复方案范文6

关键词:郊野公园;城市生态;多元模式;可持续修复

传统城市如何破解人口、土地、产业、生态四者之间的失衡困局,2013年12月25日召开的“上海郊野公园建设理论研讨会”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在控制人口总量、守住土地红线、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通过建设郊野公园、调整郊区单元规划,实现城市空间布局的适应性优化和城市生态的可持续修复。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上海城市管理学院联合主办,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公司协办。来自上海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学界的30余位领导、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出席会议。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张绍到会致辞,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史家明作了主题为上海建设郊野公园和郊野单元规划的战略与政策导向的主旨报告,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国土分院高级规划师吴双发表了主题为上海21个郊野公园的总体布局与实施方略的学术演讲,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陶康华作了主题为上海郊野公园建设的理论和生态学意义的学术演讲,上海市青浦区西岑郊野公园董事长沈金华作了主题为郊野公园建设中的生态保护与农民利益保障的学术演讲,上海青浦大千生态农庄董事长黄海伯作了主题为现代都市农庄的高科技生态养殖与观赏型农业种植的学术演讲,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王震国作了主题为郊野公园与城市生态可持续修复的学术总结。

会上,专家学者从四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证探究,不仅解读了上海建设郊野公园的理论和生态学意义,明确了上海建设郊野公园的总体战略、基本模式、目标节点,阐述了上海郊野公园建设的实施方案、试点情况、难点焦点、破解方略,以及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新一轮城镇化的示范作用,还介绍了上海郊野公园建设试点的进展态势、经济潜质、农业范式作用,畅想了郊野公园的多元模式,及其对开发高科技生态养殖与观赏型农业种植的广阔前景。

根据《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上海明确了“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大生态目标和“两环、九廊、十区”的总体生态格局,规划生态用地达3500平方公里。据此,郊区将建设21座郊野公园,总用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其中已明确先行试点的有5座,包括青浦区的青西郊野公园、松江区的松南郊野公园、闵行区的浦江郊野公园、崇明县的长兴郊野公园和嘉定区的嘉北郊野公园。

会议认为,郊野公园不仅美化自然景观、承载游憩娱乐、保护生态环境,也有着节约土地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互补、转移农业劳力、实现产住一体的功能。从理想的角度说,通过建设郊野公园,至少可以产生以下四方面的效应:一是集约利用土地,即:土地由过去的零散割据、分散耕作,变为整合集约、现代化和机械化耕作。二是社区化居住,即:传统意义上散居的农户进入农民新村,实现类似城镇的社区化生活。三是改变产业结构,即:由传统单一的农田耕作,转为开办集约化农庄、建设立体化生态湿地、经营规范化农家乐旅社。四是多渠道分流就业,即:传统的农民到农庄和湿地农场充当农业工人,进农家乐旅社从事游乐服务;部分有条件、有技能的农民,还可直接进入所在地的集镇生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