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类专业地学基础教育初探

环境科学类专业地学基础教育初探

摘要:高校环境科学教育旨在培养环保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的人才。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决定了环境科学教育应该是一种培养复合型通才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环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以化学、物理、数学等为主,对地学基础课不够重视,很多学校没有开设地学基础课程,造成了环境科学类毕业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地球科学理论与方法,资源、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意识淡薄。因此,在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中加强地学基础课程教育是高校适应当前学科发展以及人才需求多元化趋势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环境科学;课程设置;地球科学

一、引言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联系。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已经从传统的科学技术工程治理层面扩大到综合利用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地学、化学等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研究。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专业的设置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动之后,教育部把环境科学类专业调整为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工学:环境工程。本文所指的环境科学类专业是指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环境工程在内的大学科。高校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课程教学。环境科学类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向[2],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科学教育需要适应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要求,环境科学类专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宽知识面、强实践能力,善于综合分析、宽泛思维等通才素质[3-5]。研究行之有效的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复合型环保人才的培养,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地学基础课程不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环境科学本科教育开始蓬勃发展。目前,许多综合院校、理工科院校皆开设了环境科学类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环境科学类专业具有学科知识覆盖面广、专业传承性强、分支学科多、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研究科学整体化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高校教育中,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设置涉及化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从我国多数高校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来看,环境科学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主要有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影响)及评价、仪器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从专业主干课程设计来看,再结合笔者以及周围教师、毕业生接受高等教学的经历,发现我国多数高校的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拘泥于狭隘的环境科学类和化学类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地球科学其他基础学科知识的教学。环境科学起源于地球科学,而地球科学是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当前,学科发展的趋势是高度综合,各学科知识点穿插交错日益加深。地球科学覆盖面非常广泛且来源于实际,更具体形象,强调自然与人的统一,形成了系统的综合基础理论与实践体系,是学习其他科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等国的高等教育对地学基础课程尤为重视,课程内容涉及地质学、地理学、海洋学等地球科学分支学科的知识。不仅如此,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仍有一些地学基础知识。而我国的基础教育涉及地球科学课程的内容较少,高等教育体系也没有将地学基础的相关课程纳入公共基础课程,甚至在一些地质类特色理工科院校中,尚没有将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学基础、环境地学等基本的地球科学通识/基础课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与化学等其他基础科学课程开设的普遍性相比,我国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及其他非地学类专业很少开设地球科学的相关课程。这样一门十分有实用性且能很好扩展学生思维宽度的基础自然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由于接触地学通识课的机会少,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缺乏地球科学知识、资源与环境意识淡薄、“小巷思维”突出、思维拓展性不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现象。

三、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加强地学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原有的专业教育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当前,高等教育正在探索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地学教育的特点是视野开阔,注重从微观现象中反演宏观变化,主张从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实际问题,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视野开阔、胸怀天下、纵横捭阖和优美和谐的人,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专业精英[3,5,6]。地学基础通识教育在欧美一些高校备受重视,如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就涉及地球科学基础课程。英国高校的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也充分体现了“通才教育”的理念,十分重视地学基础课程,如环境科学专业多次荣登高校专业排行榜榜首的雷丁大学,非常注重地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在本科低年级开设了环境地学、地球化学等基础课程[6]。广泛的通识课程学习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选择提供了方向。通识教育的实现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在高校教育中将其纳入公共基础课是最普遍的方式之一。2013年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的文件,鼓励高校开设通识教育内容。然而,地学基础通识教育在我国很多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75所教育部部属院校中,有49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环境科学类专业,其中仅有35%的院校在环境科学类的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了地学基础类课程,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在内的很多高校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环境科学类专业并没有将地学基础相关课程列入学科专业基础课体系中。将地学基础相关课程纳入环境科学类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高校主要是地质、矿业、石油等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鉴于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国务院于2006年明确要求在中小学增加地球科学基础知识,但是限于实际的种种原因,至今在中小学中未能较好的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相比之下,在高校推动地学基础知识纳入公共基础课教育是可行的。(1)高校开设专业课程具有自主性。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置课程内容。(2)高校课程教学灵活性强。高校针对某一门课的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法结合实习法,也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3)大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对地球科学实际知识学习意愿较浓厚,且能更好的将知识与实际联系。在人才需求多元化、学科综合化、思维大格局的新时代形势下,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及时跟上形势,优化革新专业课程设置,将地学基础教育作为通识教育引入课程体系中,着实培养学生的宽阔知识面和实践创新能力。现阶段,开设环境科学类专业的高校应当在低年级开设如环境地学、地球科学概论等地学基础课程,弥补学生视野的不足,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从长期来看,还应该学习欧美国家,将地学基础课程纳入本科生基础课程体系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增强学生的自然与社会和谐观。

参考文献:

[1]谢永和,王伟.地方性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8,27(4):457-461.

[2]朱懿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3,(3):79-81.

[3]吕淑华,师韵茗.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和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4):1-3.

[4]徐琳瑜,杨志峰,裴元生,等.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与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环境教育,2013,(12):81-82.

[5]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1):1-5.

[6]朱雪竹,凌婉婷,韩进,等.中英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体系的比较[J].中国农业教育,2009,(6):38-39.

作者:王成 袁和忠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