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特征范例6篇

从众心理的特征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企业形象;人文化特征;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86-01

一、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审美性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愈加重视企业的人文化,逐渐改变工业时代重视机器忽视人性的观念。人们也在不断的呼吁人文的回归,呼唤把审美方式转化成为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一,审美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要不断的适应公众的需求,遵循大众的生活方式,在视觉形象和企业内在文化塑造过程中自觉地体现出审美性,做到内容与形式在审美上的和谐统一。

人文化特征下企业的经营理念要体现深刻的审美性,树立崇高、美好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目标。改变过去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内在追求、忽略社会、环境、人文的影响的观念。如百事可乐公司一直倡导着年轻人追寻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体现出公司价值追求的独特性、创新性。

设计、塑造企业形象,企业的活动方式要体现审美性,企业具体的活动行为要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形成一种积极的道德风尚。企业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的建设,积极为员工制定行为准则,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员工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做到文明礼貌、严格规范。

企业形象以视觉为沟通和表现的形式,企业的视觉印象是企业形象的存在形式,通过设计企业的标识,组合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元素使之和谐、优美,从而引起公众美好的联想。无论是企业的理念,还是企业的行为活动,抑或是企业的视觉形象,企业都要按照美的基本规律对之进行审美,提炼美好的经营理念,规范企业行为方式,进而美化企业形象。设计企业形象突出人文化特征,实质上就是企业进行审美创作的一个过程。

二、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个性化特征

企业形象,首先要具备的特征就是个性化,不论是企业的经营理念、规章制度,还是视觉印象都应具有独特性,有自己的特色,突出企业自身的文化内涵。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又有共性。企业在满足人们普遍化的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塑造、设计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形象,才能在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繁荣。如IMB公司将自身定性为“前卫、科技和智慧的象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不断努力使自身与定位的形象相符合、统一。

从人文化的角度讲,因为人本身就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是具有典型特点的,企业在设计经营理念时要注重体现其独特性和个性,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追求个性和差异性。企业的思想理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企业在塑造其形象时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带有深刻的个性化特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人们对物质的追求都是相类似的,在满足物质需求后,将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寻求社会认同感,关注自身价值,加深人文关怀。设计企业形象,明确需求的差异化,展现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念,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这是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应重视的因素。企业形象重视个性化特征,但是这种个性也是针对多数人或一群人体现出的个性。企业的形象设计,不可能只是针对具体的某一个人,要反映出社会大众的群体文化。

三、现代企业想象设计的情感化特征

企业形象设计要体现人文化特征,就要注重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在生活中人的情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主要包含了人类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在满足质量的要求时,进一步提出情感需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适应大众需求,有效满足公众的情感需求。

企业形象设计情感化,不仅使视觉形象具有美感,也使思想理念和活动行为深入人心,引起公众对企业的心理感知,达到情感上的认同。人们往往都是通过一定的交接,来实现情感的增加。企业形象的情感化,就是要使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生动丰满起来,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形象,进一步打动消费者的心。

四、结语

企业形象设计不断关注人性,体现人文化特征,在设计企业形象中体现深刻的审美性、个性化和情感化,通过对经营理念的塑造,对企业的内部制度进行改造和完善,并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播、宣扬企业,从而使社会公众逐渐理解、认同、支持企业。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群众;文化;本体;特征;意义;主体;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41-02

群众文化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本体特征。研究总结群众文化的本体特征,对搞好群众文化工作,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为此,本文对此发表几点浅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为了系统地研究与解读群众文化的本体特征,可以将其分解为以下四个层面,分层次地进行研究。

一、意义重大性

群众文化的第一个本体特征,是意义重大性。

群众文化不仅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整个文化的基础。一切专业文化或精英文化,都来自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是整个文化的母体与源泉。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宣传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年代里,精神文明就人们的思想、精神范围而言,标志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程度。具体体现在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思想情操、道德规范的高尚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自然也将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是努力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一是努力培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观念。而这两方面恰恰离不开群众文化。”[1]因此可以说,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没有群众文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又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由此可知,群众文化意义的重大性,是群众文化的本体特征之一。

二、主体广泛性

群众文化的第二个本体特征,是主体广泛性。

群众文化的主体,即群众文化的参与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具有广泛性的明显特征。

从年龄上看,从学龄前儿童到中小学生、大学生,再到广大青壮年、老年,都是群众文化的主体。

从职业上看,从工人、农民、商人、军人、医务工作者、教师,到学生、教授、科技工作者,不分职业与职务,都是群众文化的主体。

从民族上看,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各少数民族,都是群众文化的主体。

从性别上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也都是群众文化的主体。

由此可知,群众文化主体的广泛性,也是群众文化的本体特征之一。

三、内容丰富性

群众文化的第三个本体特征,是内容丰富性。

群众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与文化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密切相关。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2]

单从“文化”的狭义内涵来认定,群众文化的内容就已经十分丰富了,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教育

群众文化中的文化教育,包括成人自考辅导、电大、夜大各种培训中心等等。

(二)科学咨询

群众文化中的科学咨询也十分抢眼,例如农技咨询、农贸咨询等等。

(三)文学活动

群众文化中的文学,包括各种文学形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等活动)的阅读与业余创作。

(四)艺术活动

群众文化中的艺术活动,包括各种艺术形式(二人转、相声、小品、戏曲、戏剧、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书法、摄影、绘画、工艺美术中的剪纸、泥塑,冰灯制作、刺绣等)的艺术活动。

(五)卫生

群众文化中的卫生,包括医疗保健、公共卫生等内容。

(六)体育活动

群众文化中的体育活动,主要有、球类(篮球、乒乓球、台球等)、体操、健身操、太极拳等活动。

(七)思想教育

群众文化中的思想教育,包括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活动。

(八)道德教育

群众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其重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

由此可知,群众文化内容的丰富性,更是群众文化的本体特征之一。

四、形式多样性

群众文化的第四个本体特征,是形式多样性。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样,群众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也是同步一体、互相匹配的,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形式的多样性;而形式的多样性,又体现并促进了内容的丰富性。

具体分析,群众文化形式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个体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首先是个体活动。例如个人读书、看电视、看报纸或杂志、上网等等。

(二)集体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同时是集体活动。例如扭秧歌、跳迪斯科、合唱、音乐会、排演小品或戏剧、表演二人转或相声、业余文学创作小说(诗歌小组、小说小组、散文小组)、业余艺术创作小组(摄影小组、绘画小组、书法小组等)、科技讲座、科技咨询、比赛(扑克比赛、麻将比赛、棋类比赛等)、球类比赛(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台球赛等)、集体操、健美操、健身操、太极拳、太极剑等等。

(三)行业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还有行业文化活动。例如企业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军营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商业文化活动、旅游文化活动、餐饮文化活动、茶文化活动、酒文化活动、婚庆文化活动、殡仪文化活动等等。

(四)空间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又可按活动空间(地点、场合)的不同,分为社区文化活动、田间文化活动、楼道文化活动、家庭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等。

(五)时间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按活动时期的不同,分为晨练文化活动、晚练文化活动、节日文化活动、假日文化活动等。

(六)年龄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按参与主体年龄的不同,分为少年文化活动、青年文化活动、老年文化活动等。

由此可知,群众文化形式的多样性,同样是群众文化的本体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群众舞蹈;地域性;时代性;群众性

群众舞蹈是群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作为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飞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而异军突起。群众舞蹈的主体――普通群众已不满足于用逢年过节才进行的传统的灯会、社火、耍龙灯、踩高跷之类的模式去评判世界、表现生活,不满足于用原有的龙灯、舞狮、腰鼓、秧歌等来抒感、表现自我。于是,自觉不自觉地与传统拉开了距离,改用一些节奏明快、简洁凝练、花样多变的舞蹈形式,从而使我国群众舞在审美性和心态结构的调节等方面不断变形变奏,显露出日益旺盛的生命力。这其中的奥秘在于党和政府文化部门日益重视广场文化等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开展的强力推动,在于舞蹈艺术与社会变动之间不由自主的同步效应,还在于不断趋向成熟的群众舞蹈艺术自身凸现的鲜明特征:地域性、时代性、群众性。

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群众舞蹈从源头的自由自发的自娱自乐,到堂而皇之地登上广场舞台,从个别行为到有组织的团体活动,相对于许多舞台舞形式,经历的时间还不够长,受到的磨练还不够多。

一个成功的群众舞蹈作品,具有其他舞蹈品种相同或相近的基本要求,即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情感,及形式、技巧等;具有与其它舞蹈品种相同或相近的艺术创造力标准,包括思想意蕴的深层开掘、生活的独特吸取和体现,以及形式和结构的别具一格等等;还具有与其它舞蹈品种相同或相近的艺术创作手法,除此以外,群众舞蹈还有它独特的、或者说是其它舞蹈品种难以比拟的个性特征。

第一、群众舞蹈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性指的是某一地方区域内的人和物的历史的、现实的生存环境和价值取向。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错综复杂,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二是民间习俗风情的区别。中国人口、民族众多,风俗习惯、不尽相同。

三是历史文化差异。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精深。人类战天斗地的艰难岁月,漫长悠久的生命历程,积淀下了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地域性所包含的内容的丰富,决定了群众舞蹈的题材、素材的丰富多彩,以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二、群众舞蹈的时代性特征。我们说,舞蹈艺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是不断走向舞蹈本体的主体化、诗化、内在心灵化、内涵意蕴的深刻化和形式的多元化。这是一时代所要求的艺术特征,群众舞蹈不能例外。

第三、群众舞蹈的群众性特征。顾名思义,群众舞蹈是群众的舞蹈。它具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面向群众,为广大群众表演;二是要反映群众生活,也就是说群众舞蹈的题材一般是群体的活动;三是要有群众参与表演。这里说的群众不是简单的人数的多寡,而是表演对象自身;四是表演的内容要为群众所接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概而言之,在群众舞蹈中,群众不但是表演的主体是,而且是接受的主体。

群众舞蹈的创作、表演实践证明,地域性、时代性、群众性是群众舞蹈得以成长、发展、壮大的基础之一。群众舞蹈的创作和表演实践还证明,要坚持“三性”,弘扬“三性”,还必须克服群众舞创作、演出中的原始化、舞台化、贵族化等倾向。

所谓原始化就是对地域文化中的某些素材生硬地照抄照搬,不加任何去舍和扬弃。我们知道,传统的一些群众舞蹈形式,往往与宗教祭祀融为一体。我们在发掘群众舞蹈的题材、素材的同时,不能让地域文化中一些封建的、不健康的东西,得以在当今舞台上招摇过市,甚至死灰复燃。特别是传统的对鬼神的崇拜、封建宗法观念等。

所谓舞台化指的是越来越多的群众舞蹈纷纷登上正规的戏剧舞台。按照舞台特有的三维空间、镜框式的结构,进行广场舞蹈的创作、演出,混淆了群众舞与舞台舞的界限,使群众舞被同化为舞台舞。我们的群文工作者切不可忘记与群众舞几乎一脉相承的中国戏曲,如何从自己的发祥地――乡间草台,进入大城市,登上大戏台后,逐渐远离农民、失去观众的深刻教训。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4

城市形象传播看似很复杂,其实,说简单一点就是城市管理者将自己愿意呈现的城市形象传递给社会公众的行为。这样说,似乎暗示着城市管理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公众心目中的城市形象,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的最终实现不能靠城市管理者独立完成,它必须通过传播媒介这一中介实现信息和形象的传输,从而影响并塑造大众对于城市的心理印象。因为这一点,有远见的城市管理者,从城市形象战略传播的高度考虑,就会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在上一期的讨论中笔者曾经对城市管理者与传媒之间的关系做过探讨,主要是从对媒介特性的角度进行的。本期从变化中的传媒生态角度,看一看城市管理者应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与媒介的关系。

描绘一幅媒介地图

如果说传统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于媒介格局的总体把握如同面对一张纸质地图,三五年不更新也没什么大问题。那么对于现在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人们对于媒介格局的总体把握就必须时时更新,否则,不但有可能误判了某一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有可能对于某一类媒体的传播价值发生系统性评估误差。

众所周知,现在的媒介生态环境是,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虽然有所减弱,但长期积累的传媒公信力依然强大;网络新媒体正在强势崛起,且有蚕食鲸吞之势,但是其传播效果还有待检验。传统媒体的受众结构有逐渐老龄化的趋势,新媒体覆盖的人群从年轻人开始逐步向整个社会渗透。而在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的覆盖人群无论是量还是类型都有很多差别;在新媒体平台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架构为不同兴趣和需求的人群提供精细且差异化的服务,即便同一种信息交流平台,因为其黏着的人群特征不同,又呈现出各种显著的差异,比如,在微博平台上,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无论是信息集聚特征,还是用户的结构特征都呈现出有规律的差异。

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管理者心目中应该留存的媒介地图,不是一成不变的印刷版地图,而应该是可以实时更新,并且可以调整比例尺和显示细度的电子地图。

举例而言,城市管理者在选择不同的媒体为自己的形象塑造出力的时候,一方面,要有可以通览媒体总体格局的全景地图,在这张地图上,可以了解各类媒体的受众与期待触及的人群之间的重合度,从而发现最有效的媒体大类;另一方面,在确定媒体大类的基础上,需要能够进一步提升媒介景观呈现的细度,城市管理者能够在这样的细度上研判同类媒体中不同风格的媒体所覆盖的人群,在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并且将这种差异与传播目标相比照,从而进一步确定所要寻找的具体媒体或者媒体群。

绘制一份媒介形象图谱

新媒体以强大的冲击力改变着媒介生态,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各类人群的信息消费习惯和媒介接触方式。现在,我们看到身边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持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津津有味地玩微博、发短信的时候,不会再有诧异的感觉,因为这些曾经是时尚的电子消费品正在成为寻常百姓的掌上。而这些新型电子信息终端也在不断改进其与用户之间的界面友好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媒体的新旧类型以及新旧媒体类型对于不同人群的影响力的印象需要及时纠正。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媒介自身的价值诉求和界面特征赋予不同媒体以人格化的形象,从而将不同类型的媒体进行二度分类。

对于不同类型的媒体进行性格特征的分类,其实就是对于这些媒体的品牌特征进行梳理的一个形象化的说法。通常情况下,不同媒体是可以进行人格化形象描述的。我们曾经做过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对于中央电视台和各家省级卫视的品牌印象有很大差异,CCTV-1是35~44岁的男性政府公务员形象;CCTV-2是25~34岁的男性白领形象;湖南卫视是25~34岁的女明星/演艺人员形象;浙江卫视则是25~34岁的中性明星/演艺人员形象;BTV科教则是35~44岁的男性专业人员形象,可能是律师等等。这些不同人格形象的媒体,对于观众而言,传递信息的价值是有明显差异的,娱乐信息和节目当然让演艺人员演绎更为合适,专业知识当然是中年沉稳的男性专业人员传递更具说服力。因为这个原因,不同的城市在其形象塑造和品牌传播的过程中,就有必要选择和自己期待的形象相吻合的媒介去实施,才会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如果城市管理者心目中,有一套精心准备的媒介形象图谱,那么,在城市形象塑造的不同阶段,或者是对城市形象的不同侧面进行传播的时候,就可以较为准确地找到这样的媒介类型,从而实现自己的传播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在心中构建这样一幅有效的媒介形象图谱呢?凭感觉当然是一种方法,而且是最省时省力的一种方法,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在于,有可能在城市管理者自己的判断和公众的判断之间存在差异。而城市形象的塑造说到底是对公众心目中的城市印象的塑造或改造,因此,城市形象传播所选择的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特征比城市管理者所感知到的特征更为重要。因为这个缘故,比较可靠的途径是对受众进行到位的调查,直接感知他们对不同媒体形象特征的印象。一个好消息就是,这个工作不需要城市管理者为了建一个媒介形象图谱而专门进行一项大规模的调查,事实上,现在许多媒体调查机构和公关公司都有较为成熟的每年更新的系统调查,他们会根据用户对于媒体在不同维度上的评价进行多角度的分类,城市管理者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用较低的代价获得有价值的数据资料,然后便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绘制媒体形象图谱了。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5

一、多元性

声乐的第一大美学特征,就是它的多元性特征。这种多元性特征,表现在许多层面。

首先,从演唱方法上分,可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大类。

所谓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它追求声音效果,讲究发声方法,注意运用华彩与装饰。

所谓民族唱法,追求自然质朴,讲究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所谓通俗唱法,系现代工业社会电子传播技术广泛运用之后出现的一种歌曲演唱方法,演唱者常手持话筒或胸麦、耳麦,追求时尚自然,对声乐训练没有太多太严格的要求。

一般来说,美声唱法强调国际化、民族唱法强调多样化、通俗唱法强调时尚化,从而从总体上构成了多元性的大格局。

而且,三大类唱法中每一种又可细分为多种,也在其“子系统”中呈现多元性的格局。例如美声唱法中包括歌剧、声乐套曲、艺术歌曲等;民族唱法包括戏曲、曲艺、民歌、民族歌剧等;通俗唱法包括乡村歌曲、校园歌曲、摇滚音乐等。

同时,这其中的每一种,还可以再细分为更小的“子子系统”,如“民歌”就可以再细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创作民歌等等。

其次,从声乐形式上,也呈现多元性特征。例如美声唱法,就有咏叹调、宣叙调、咏叙调、重唱、合唱、独唱等等。

再次,从演唱者的声音特征来划分,也呈现多元性特征,除了总体上分为男声、女声两大类以外,每种唱法中的男声或女声又各自分为高音、低音、中音三大声部,合起来计有18种之多,可谓真正的“多多益善”了。

二、抒情性

声乐同音乐一样,都是抒情性的艺术。演唱者就是将词曲作者在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再通过演唱将这种情感传达给听众,从而在听众中产生情感共鸣,以收到“以心拨心、以情动情”的艺术效果。

因此,从声乐的本体特征而论,其情感的真挚性、浓厚性、强烈性,便成为其主要内涵与核心内容。而从演唱者而言,在演唱中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三、节奏性

节奏是声乐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声乐的节奏包括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等变化组合的形式,它是歌曲旋律的骨干,也是歌曲结构的基本构成因素。

从本质上看,“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节奏不仅可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而且使旋律具有特色,从而使听众以节奏为依据来把握不同的声乐体裁。

四、表现性

由于声乐是时间艺术与听觉艺术,它不提供直接具体的艺术形象,所以表现性便成为它的另一大美学特征。

这种表现性特征,主要通过声乐本身形象的蒙性、非语义性、多义性、不确定性,调动听众的联想、想象、情感体验,从而使听众获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享受。

五、表演性

声乐的另一个美学特征是表演性。

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色彩;情感传达;剧情推进;象征

在电影中,色彩作为重要的语言之一,是可以说话的。在对人们形成了直接、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又与观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作为年轻的艺术门类——电影从最初的无声片、黑白片到今天立体声的彩色片,这期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不断完善和探究的过程。色彩作为电影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一直以来为刻画角色的情感,为营造场景环境的氛围,为增进剧情、丰富画面、加强真实感,提高电影本身的欣赏价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运用色彩创造某种氛围,反应人物情绪,产生情感传达的人性化互动

尽管近代以来的人们被告知:色彩只是眼睛玩弄的魔术,物体是没有色彩的,当日光照射到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时,这个物体按照其分子结构吸收某些波长而反射出另一些波长,这些被反射出来的波长在人的眼睛里就被感知为某种色彩。色彩在电影中更象是一位“情感的演说家”,它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连接着“编剧”、“导演”、“电影”、“观众”。这种连接是一种情感沟通的互动交流,在电影的产生过程中,巧妙的运用色彩的情感表现规律,充分发挥色彩的各种心理特征。如:影片《海底总动员》中尼姆和爸爸到海底学校的一组镜头,用各种绚丽的橘红色、粉紫色、大红色、草绿色、鹅黄色、粉红色、宝蓝色等色彩来装点画面,营造出一种美妙、斑斓、安全、和谐、活跃的气氛;而当尼姆不听从爸爸的劝告执意要离开大家去那艘大船边冒险的时候,画面一下子变成以深蓝色为主的大面积海水,这其中掩映着尼姆那娇小的朱红色身躯,形成冷色(深蓝色)与暖色(朱红色)色性上与面积上的强烈对比,使观众的心为之收紧,那一片深蓝色的水域和远处灰黑色的模糊的大船底部预示了一种莫名的危险。在这组镜头中色彩对剧情的推动与演进作用是显见的,从开始的兴奋、喜悦到后来的恐惧、紧张,除了故事本身的睛节以外,色彩心理学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可见动画片中色彩的运用对于调节观众情绪和增进剧情的发展起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大师张艺谋的《英雄》的大色块中就包含着想传达给观众的情绪,影片先后出现了红、蓝、白、绿、黑五种色彩,每种画面色调都有不同的喻意,对推动故事发展,刻画人物性格都起到了烘托作用。红色的基调向观众传达了无名心中的躁动,红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忌妒、怒火、痛苦,这一段在飞雪将如月斩杀后满天黄叶变成红色达到极致;蓝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平静、爱情、牺牲,在无名和残剑水上的激斗后残剑守护在飞雪身边时达到极致。柔和的绿色也为几乎真实的描述添加了一些祥和;绿色的故事里包含了超脱、浪漫、博爱,这一段在残剑放弃刺杀秦王,秦宫无尽的绿纱缓缓落下时达到了极致。由于有了色彩上的时代分隔,使观众在理解故事情节上减轻了压力;白色和黑色才是最后真实影片要表达的故事;由于有了色彩上的时代分隔,影片传达给观众的感情有着很大的差别,观众也丛中感受到红色的冶艳、绿色的浪漫、蓝色的质朴、白色的伤心、黑色的绝望,同时也使观众在理解故事情节上减轻了压力。影片所表现的色彩心理特征,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和注意,面对这个色彩的盛宴,人们产生了种种联想,受到一种特定的情绪的感染,呈现一种积极、主动的探求心理。最终,促成了人们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行为。

二、参与剧作,代表不同的剧作意义

色彩运用的奇特,用不同色彩来表达不同内容,形式感会很强。从严格意义上讲,自从彩色电影诞生以来,国际上就有许多导演很会运用色彩来辅助故事的叙述,日本导演黑泽明就是一位色彩大师,香港的王家卫在《东邪西毒》里也用光影和色彩让人体验到了一种似幻似真的视觉享受。《英雄》在还未公映前,就已成为一个很大的焦点,各种剧照和招贴画已把观众的胃口吊足了。色彩不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并兼具区分故事情节的功能,这也是张大师的创举了。色彩叙事手法将注定会对以后的电影拍摄特别是广告片的制作产生影响,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中黑白画面中的红色女孩,以及杰克逊的几乎所有MTv,都对现代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色彩运用的形式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的,色彩与情节的结合的恰如其分,才能得出完美的结果。还以《英雄》为例,讲述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关于残剑和飞雪的故事,四个故事分别用情杀、假死、殉情和殉义描述了残剑和飞雪的最后结局。全片以黑衣无名自述十年练剑作为开端,同样一袭黑衣的皇帝不断引导出一段段色彩斑斓的猜想画面。整个画面以黑色为基本起调,肃穆庄严。《十面埋伏》、《英雄》的艳丽是中国的红,《重庆森林》、(2046)是华丽的暗淡的金色,日本的《情书》是苍白中带粉,每一部的剧情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

三、色彩产生象征

自远古开始,在很多领域里,色彩被编码以后成为通讯工具,这是色彩象征意义的开始。在人的视觉世界里,色彩是情感的象征。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色彩习惯,会使得一些色彩感觉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永恒和象征。在电影中,往往会通过人们对色彩存在的一些固定联想而设计影片的色彩。比如“红色在中国多数代表喜庆,在西方则象征青春、热情、温暖、生命、鲜血、火、爱情、情欲……;绿色象征生命、健康、和平、希望;黄色象征希望、收获、丰硕、甜美、香酥;蓝色神秘、悠久、沉静、理智、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