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作用范例6篇

从众心理的作用

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表现较强。从众心理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高校教育者应努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个性品质。

1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主要表现

1.1 学习从众

大一新生入学报到前,通常由辅导员老师自由安排宿舍,一学年时间过后,便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出现 “两极分化”现象。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班级学分加权平均分、优异生总数、获得奖学金人数、补考人数等方面各班级各宿舍差异明显,文明宿舍通常比较集中在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内。班级、宿舍成员常一起跟风参加各类英语、驾照、考研、考证等辅导班,这是比较积极的从众行为[1]。

1.2 生活从众

现在大学校园中,既有“吃得高档、穿戴时髦、玩得够派”的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也有家庭较困难的同学在从众的大环境下,不考虑家中父母挣血汗钱的难处,过生日、发奖助学金大吃大喝、整天玩游戏、比吃比穿比玩比享受。

1.3 作弊从众

近几年,大学生面对各类考试流行一句话:“不看白不看,看了不白看”,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都想投机取巧走捷径,临时抱佛脚,作弊方式花样百出,考试不作弊的同学被其他屡屡作弊成功的同学笑为“傻瓜”。

1.4 就业从众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顾自身实际条件、兴趣特长、社会需求,盲目追求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千军万马一味抢“公务员”饭碗,无主见随大流,一味听从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的意见,这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比较严重的从众心理。

引发大学生从众效应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恩来班、省先进班集体、考研宿舍、党员宿舍在班风、舍风中的作用很大。反之,网游宿舍、烟酒宿舍、逃课、恋爱成风班级等从众行为往往会导致班风、舍风消极落后。因此,要积极支持和诱导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及时控制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

2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对策

2.1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群体易产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标不明确。

教育者应经常深入到学生宿舍、班级中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工作,教育大学生在各项学习、工作的竞争中要有争创第一和敢为人先的精神。要重视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应该破除对权威的盲从,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班级舆论氛围,同时,还应积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面对纷繁芜杂急剧变化的社会,大学生群体会产生思想、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如思想困惑、学习障碍、人际关系纠纷、恋爱矛盾等。因此,高等教育者应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

2.2 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要多开展一系列学科竞赛、科研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和人文关怀的氛围;要重视高校班级建设和宿舍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和安全、文明、有序的宿舍生活环境。另外,要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社团、老乡会等组织的作用,教育者要加强对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引导,那些有感召力的老乡对大学新生影响较大,容易导致“从良则良,随莠则莠”的结局。社会、学校要注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一种正确的社会舆论,如召开座谈会、主题班会、团日活动,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素质拓展训练、社会实践、党员义工进社区等活动,使大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深人社会了解民情,增加人生阅历提高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典范,高校可采取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助理等方式选拔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党员或学生骨干参与低年级班级管理和引导[2],进行党建带团建、老生带新生结对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可学习的榜样平台,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觉性+自控性”,使他们学会在大学里有效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总之,当今社会资讯发达、物欲横流、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功利,大学生在这种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接触新鲜事物多而快,思想活跃易偏激,行动积极易冲动、心理波动大欠成熟,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还要耐心疏导大学生消极的从众心理,及时制止他们的不良从众行为。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 从众心理;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对策

一、什么是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从众心理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施提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从众心理通常是由于个人受到集体的隐形或者显形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目标,最终选择了和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2]

在大学生群体中,从众心理表现得很普遍,并且已经给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从众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

大学生群体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生活学习环境相对封闭,生活圈小,接触的人较少,易受周围老师同学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从众的行为。

在校园中的从众行为首先表现出消极的一面,例如考研从众、择业从众、选课从众、恋爱从众、消费从众、逃课从众,有的男生甚至为了和同宿舍的打成一片学打游戏,出现“打游戏从众”现象。从众的行为使他们失去了理性的思考,一味地跟风。大学校园的这种普遍从众现象,反映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淡薄,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性,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久而久之,大学生的独创性和个性思维就会受到影响,阻碍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创新思维的形成。长久下去不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而阻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然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需要在长期的训练和潜移默化中形成。

校园里的从众行为除了有消极的一面还有积极的一面,例如自习从众,可以从同学中学到积极的一面,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作用,并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正确的引导。另外,大学生社团在校园的积极从众作用也不容忽视,社团组织人员应善于利用从众的积极作用使整个社团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加具有影响力。

学校应善于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要分析其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关的方法策略,但是要克服从众的心理不仅学生本身要努力解决,学校和老师也要积极面对,为学校和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三、造成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

从众并不是盲目从众,从众者要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自身和外界两方面。

1、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首先表现在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自信心的个体差异对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自信心强的人在做出选择时能够坚定自己的抉择,做事比较果断。反之,自信心较弱的人,遇事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不确定自己的抉择,易受其他人的影响,这样往往会出现从众行为。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不同时,首先会怀疑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不去质疑别人的观点,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表现,缺失自信的人会表现得更明显,而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随从大家的意见。

自身因素其次表现在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其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独立思考可以免受他人思维上的打扰,更容易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创新思维反映在大学生的身上主要是自己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大学生年龄和心智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且自身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故容易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如此下去,不但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外部因素

首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提倡“中庸之道”,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其实“中庸之道”不仅仅是这层意思,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其理解为保守、中立、不冒尖。大学生从小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认为凡事要随从多数人的意见才是最合适的选择,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更愿意保持和大多数同学一致的想法或行为。

其次,人的“社会性”属性。人是群居动物,个体往往依赖群体而存在,在做出决定或选择时,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压力,为了避免被孤立,从而会采取从众的行为,这其实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

最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莫测。当今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形势变化比较快,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大学生缺乏对当前社会形势的正确把握,不能做出有价值的判断。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提出新观点时容易人云亦云。此外,大学生在学校会比较在乎周围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即使自己有新颖的想法,也不说出来,担心自己的想法会被同学笑话,为了保持和周围同学一致,最终选择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观点。并且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小,周围除了同学就是老师,相对外界来说比较封闭并且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从众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需要大学生自身有意识的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创新思维。

四、如何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创新思维

1、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培养创新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想法,更不要提创新。然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己要有意识地去独立思考,从小事做起,比如,每次的作业要独立完成,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征求别人的意见,应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2、学会理智、自信地面对问题

面对各种问题或困难时要求大学生要理智、自信地去面对,不要被面前的问题和困难所吓倒,冷静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和困难的原因所在、不盲目地做决定。这样可以增加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避免被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干扰,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逐步培养创新能力。

3、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首先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思考问题,避免从众行为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全班形成一种无所顾忌,自由发言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4、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社团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和动手能力,形成创新氛围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社团中吸纳了不同专业领域的大学生,不同专业知识相互交叉、融合,碰撞出新颖的思想火花。

大学生社团可以通过举办各类讲座竞赛、辩论赛以及其它培养创新思维的活动,积极带动大学生参与,在校园形成有创新意识的氛围,逐步培养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喜欢“扎堆”,喜欢“跟风”,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较循规蹈矩,缺乏独创性的精神。我国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尤其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大学生的墨守成规和从众的心理,发掘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鼓励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克服从众心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取措施克服从众的心理,同时也要发挥从众的积极作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努力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

【注 释】

[1] 王小章.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2.243-245.

[2] 殷明,朱昌平.从众心理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

【参考文献】

[1] 宋官东.遵从行为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4(3)657-661.

[2] 张义生.论创新思维的本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4.

[3] 马凤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心理障碍及引导[J].高校育人,2007.

[4] 姚建银.对从众心理影响下大学生行为的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媒体;记者;受众;心理

在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同其它学科的协作日趋广泛,有教育心理学、艺术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等。是不是也可以建立新闻心理学或者叫采访心理学?笔者接下来提出这个问题并力图作点探讨。采访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在各种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心理特点的。它的目的,是帮助新闻记者认识和把握住采访对象在采访中的心理活动,采取相应的采访手段,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采访效果。

广播记者是新闻记者,但不是一般的新闻记者,更不是报纸记者。他们的作品是通过广播这种特定的传播媒介,向听众进行宣传报道为群众服务的。因此,广播记者的工作与其他新闻记者的工作,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差异。然而,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广播记者,却同报纸记者区别不大,所采写的稿件,从内容到形式,同报纸没有两样,可以在报纸上照登。于是作为一名广播人,力图做好被采访者与记者的交流也成为了此刻一个发人深省和耐人寻味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要从受众角度去看传播心理?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清楚地了解受众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受众就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第四媒体网络的兴起使得受众的范围越来越大了。自大众传播学成为一门科学以来,谁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之一。早期的传播学者从宣传的角度出发,先后提出了“枪弹论”“强效果论”等理论,其实质就是把受众看作是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很明显,在这些理论中传者是居于中心地位的。随着研究的发展,传播学者发现受众并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者,也不是同质的,不同的受众对于同一传播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受众是积极主动的信息寻受者,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寻求各种信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受众对于外来信息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理解和记忆。受众的这些特征,对信息传播的过程与效果具有制约作用。

那么传者又包括哪些呢?原来的传者单指媒介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新闻传播机构、媒介管理者与媒介传播者即那些从事最基本的采编、制作和播出如记者、编辑、导演、制片人和新闻主播等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但是随着第四媒体的介入,新闻传播不再是新闻媒体(传者)的“专利”。由于网络强大而独特的功能,使许多的机构和个人进入到了新闻传播的行列之中,成为了新的传者,而他们原来也可能是受众,所以我认为新闻的传者与受众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那么如何分析传者的心理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有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报纸上有些长篇大论,整篇报道很难找出哪里是重点,过分的渲染细节,使得文章枯燥乏味,读者看了就烦,这就是因为新闻传者,在传播过程中,片面的希望把自己的文章多登点,登长点,他们总是认为说的多,说的长,就是比说的少,说的短好。如果他们明白受众心理就会知道,其实未必总是如此。有的时候说的过多,过长,受众反而产生逆反心理,这叫做“过犹不及”。

再比如北京时间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这条看似一句话的短消息,从多个信息点上受众了解实情,尽管具体的数字稍显得单调了些,但是核心的部分表达的尤为细致。作为陕西的广播媒体,我也在之后的一个又一个“现场”发回了多条报道。在对转移至西安接受治疗的伤员描述上更是审之又审,慎之又慎。但是却丝毫没有漏掉任何的细枝末节。比如:在陕西西安,15日23时接到通知:约2小时后将有100余名地震伤员运抵机场,迅速做好伤员接收准备。

时间紧迫!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立勋一边赶赴机场,一边电话组织接收转运准备工作。1时20分,来自西安、咸阳的80余辆救护车和260余名医务人员已在机场集结完毕。20分钟后空军专机落地。至凌晨3时,病人转运完毕……

报道中,数据详实,并且作为记者也是竭力去强调这些数据来源的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分析下当时的心理,在新闻报道中大段引出权威性数据,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传播者的意图,有效的影响我们受众的态度,因为从受众角度看,一般越是权威人士的发言,权威数字的越是可信,所以传者利用受众这样的心理,经常在报道中引用权威的数据,让读者信服,尽管必须得承认有一些数据并不一定完完全全正确的,毕竟有时效在其中。

还有一些娱乐八卦周刊,他们为什么能存在呢,尽管这些散播的信息,有的是捕风捉影,毫无权威可言,可是依然有受众去相信,这是因为那些传者,利用了读者的兴趣,原因就是人们有一种愿意模仿自己所崇拜的对象的倾向,因而更容易赞同他们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明星效应”。其次,根据认知平衡理论,当人们对问题所抱的态度与自己所喜欢的人相一致时,就能得到心理上的平衡。所以,那些八卦周刊的娱乐记者,充分利用读者这样的心理,投其所好,使受众接受他们的信息,这就是他们的动机,再加上,即使受众不相信,但是有关喜欢的偶像的信息,他们也会立刻充满兴趣而去阅读。

另外针对近年来互联网上开始流行的非专业人士的传者,他们的心理又如何呢?这一类人大多是从受众转变为传播者,他们传播的意图无非是想扩大群体,即希望大多数人认可他们所认可的观点。还有一类恶意在网上散播谣言虚构事实,那些人的心理,我看来有可能是为了好玩,也有可能是为了出名。最著名的例子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3线演员,在网上大爆与某某导演的“潜规则”,之后,立即身价大涨,接受媒体采访,这类人应该是为了出名。也有的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需要帮忙,引起社会的重视,这一类多半是遇到的极大麻烦的人,为了更好地得到帮助,和解决的办法,利用网络媒体传达信息,希望被更多人听到,从而获得最大,最多的帮助。还有就是某位歌手在自己的博客中“化妆”成自己的“粉丝”,在留言版上大篇幅的夸赞自我,以夺得大众的关注与青睐等等,这么一看,“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绝对的是一种“心理暗示”。

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高校新闻受众;心理需求;传授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6-0020-02

1高校新闻受众的结构分析与群体定位

受众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受”的一端的所有人,包括文字传播对象的读者,音响传播对象的听众,画面传播对象的观众等。高校新闻受众是受众的一部分,指的是通过校园新闻媒介获取新闻信息的人。

和社会传媒受众的零散无序、层次不一、缺乏共同文化背景的特征相比,高校新闻受众这一群体数量相对固定、层次较为清晰,主要包括:教师、在校学生、在校学生家长、校友、管理和教辅人员、校际交流单位、高考学生及家长等几个层次,并且每个层次的文化背景基本相同。其中,在校学生是高校新闻受众的主体;学生家长是重要的外部目标公众和学校形象的重要评价者、宣传者;校友是外部目标公众中的优势资源,是具有权威和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受众群体。

西方的“受众本位论”学说,注重受众的需求和传播效果,但是一味以受众为中心可能导致文化品位的降低,以媚俗来满足受众的低级趣味,扭曲了新闻价值。高校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的集中地,高校新闻受众的主体是已经接受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大多思路开阔、思想活跃,知识结构、政治素质、文化水准、鉴赏水平较高,思辨能力强,因而对高校新闻的期望值较高。他们希望从校园媒体中获得的信息富于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因此在编辑高校新闻时,不存在“受众本位论”的负面影响,相反,高校新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恰恰是因为不能满足受众心理所导致的。因此,高校传媒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工作。

2高校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1新闻的时效性和受众的求快心理

先知为快,无疑是受众接受新闻传播时的共同心理。在信息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更加突出。新闻工作者报道的新事物、新问题、新人物、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是受众想要了解未知、应知、欲知事物的共同需要。从心理学上讲,新事物更易激发大脑的注意神经元与其发生反映,因此人们对新鲜事物较为容易产生注意力的集中指向。由于抓住了“先入为主”的心理因素,简洁明快,先发制人,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就能赢得广大受众的关注。

2新闻的价值性和受众的得益心理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受众接受新闻的最基本动机就是对信息的渴求,希望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知晓信息的需求,从而了解自身周围事物的变动。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需要人们不断加以学习和掌握,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空前提高。有史以来,人们从未像当今社会这样与信息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没有丰富的信息支持,要想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得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就能得到人际传播的主动权,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3新闻的循环性和受众的求变心理

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这种新异性能够唤起更长时间和更强烈的视觉注意以及更大的好奇心。由此可见,追求变化是人们接受与欣赏过程中的固有心理。但是,校园生活归根结底还是不同于社会生活的,它多以学年度为单位,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的周期性循环特点显著。[1]面对重复性题材,编辑往往套用以往报道的写作模式,只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变更活动的时间、地点、受访人物姓名等,内容则大同小异。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报道处理方式使得校园新闻失去新鲜感,毫无变化,必将失去受众的关注。

4新闻的接近性和受众的求近心理

受众的求近心理是说“受众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新闻容易产生亲切感,并给予更多的关注。”[2]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心理接近(新闻事件与受众利害关系的远近亲疏程度)和地理接近(新闻发生的地点与受众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接近对新闻关注度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心理越接近,新闻越受关注;地理接近对新闻价值量的大小起限制作用,地理距离越接近,新闻越受关注。

受众之所以有求近心理,从完形心理学上讲,是因为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趋向于把相似的东西视为一类,归并在一起。因而,被受众所熟悉的事情总是更容易把它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使人感到亲切、可信,而且理解起来也更为快捷、深入,从情感上更容易引起共鸣。

5新闻的审美性和受众的求美心理

心理学把求美视为创造心理之一,认为人们对美好事物有着特定的心理指向,在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过程中人们能够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并产生愉悦和欢乐的情感。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们倾心向往,对美的追求也是人们不懈努力的方向。因此,受众在接受信息时,目光往往会注意那些优美动人的表现形式。审美心理学认为“美感有种种特征,但其最终的结局或效果却是一种特殊的快乐。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一件艺术品或某种自然美时,并不是为了满足一种基本生理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从而沉浸到一种无比快乐的精神境界中去”。因此,对于接触高校新闻的受众来说,在满足信息需求的同时,也会进一步产生满足自身审美的需求,力图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对高校新闻编辑进行创新

1增加新闻的时新性,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

新闻的事实越新,越能引起受众注意。对于广播、网站、电视等更新周期较短的校园媒体来说,时新性表现在新闻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相差的时间越短,新闻越有价值。但高校新闻受众与社会新闻受众相比,绝大多数时间或在上课、自习、实验、实践,或在授课、备课,能做到即时浏览新闻的人数十分有限,因而新闻也可以此为依据呈阶段性,除了重大要闻应在第一时间更新外,其他在时间上有一定适应性的新闻可在上午下班或下午下班前,从而有更多时间精心制作,提升新闻稿件质量。

对于出版周期较长的校报、校刊等而言,应在新闻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运用专题、特写、调研、评论等题材,弥补出版周期长的局限。

2降低新闻的宣传性,满足受众的得益心理

高校媒体大多受各高校党委直接领导,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党政的“喉舌”,新闻报道往往就是学校决策层工作活动的情景再现,会议类报道占据了高校新闻的半壁江山,不少稿件都含有未经加工过的一些工作总结、经验介绍、领导讲话等内容,新闻报道的宣传性强于价值性。

高校新闻受众,特别是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们总是厌恶枯燥、刻板的信息,对于正面的宣传有着本能的排斥和反感。因而,高校新闻既要有政治的严肃性,又要不失都市报的生活气息;“既要成为师生们的良师益友完成育人功能,又要做师生员工的知心人以传递信息”[3];既要重点宣传学校的各项政策制度,又要大力追求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合理把握稿件的软硬程度,既不能粗糙、生硬,又不能从整体上降低高度,应从各种会议和活动中筛选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如学习安排、教学改革、后勤服务等。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报道师生最关心的事情,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他们真心实意地去关注校园新闻。

3变换新闻切入点,满足受众的求变心理

弥补校园新闻的周期循环性特点,应做到政治性、文化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高度统一,体现正确的导向,彰显鲜明的特色,紧紧抓住学校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抓住典型的、有价值的活动,从宏观起步、从局部入手、找准切入点,进行具体、深入的采访。

校园生活虽然有着自己独立的生存法则和运行体系,但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许多看似平常或重复发生的事件,却蕴含着不同的特点和意义,要结合校内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新闻变得鲜活起来,形成鲜明的新闻风格,提升新闻的可读性。

4贴近校园生活,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就是基于受众的求近心理。高校应打造朴实的传媒特质,使广大受众感受到报道的内容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首先,要从报道角度入手,把镜头对准广大师生员工,而不仅仅是学校的领导或部门身上,要多报道与受众密切相关的事情,让他们读到更多存在于身边的新闻元素。其次,要注重语言的平实,不要刻意追求华丽的修辞与新闻专业用语,力争让受众们能够轻松理解、一目了然。

5注重图文并茂,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

高校传媒中报纸、网站的传阅率、点击率相对较高,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些载体更容易体现“形式美”。传播趋向表明,受众的接受观念经历了从文字报道中获取信息从文字与图片中获取信息从独立的新闻图片报道中获取信息的变化,“读图时代”已经在悄无声息中来临。图片强化了新闻与生俱来的“真实美”,对于一些来不及详细采访但又要及时满足受众知情权的新闻事件,就可以用现场感很强的图片来表述,同时注意字体、标题的大小间隔和色彩的运用,就能使受众在浏览中产生分明、舒畅的视觉效果。〖HJ*3/4〖HJ

参考文献:

[1]沈芸试论高校校报的周期特征及传播对策[J].新闻知识,2010(11):110

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申报;戏曲讯息;市场运作;受众心理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戏曲艺术长期在其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所创造的文化环境中自在发展,待到以现代文明姿态出现的《申报》等现代媒介的出现,二者无可避免地有了交集。当我们今天已经认可大众传媒领域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一切以受众为中心时,19世纪70年代诞生的《申报》在当时早已将这一原则运用自如,从其刊登的戏曲讯息和戏曲市场的运作可见一斑。从观众的观剧角度来研究戏剧的文章亦有之,而对于《申报》所承载的戏曲信息,除了一些整理性的书籍外,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戏曲广告、海派京剧和上海城市的近代化问题。本文选择《申报》这一大众传媒,力图通过其承载的戏曲讯息和市场运作,以受众心理为角度,观照报纸同它的读者的关系,借以思考《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的原因。

一、大众媒体的受众心理内涵

人的心理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研究受众心理,首先要了解受众,弄清受众的内涵和特点。“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是整个单向传播模式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①广义的受众泛指信息的接受者。狭义的受众则是大众传媒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包括图书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和网民。本文讨论的是狭义上的受众。显然,受众对传播信息的反映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心理过程,但从某种便于理解的角度来说,受众心理是受众对传播信息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受众心理论》的作者孙平根据系统论原理及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原理,将受众心理看作一个由心理动力系统、心理选择系统、心理接受系统和心理反映系统四部分构成的完整的心理系统。如下图:

具体而言,大众传媒下的受众心理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获取信息心理、好奇心理、求知心理、娱乐消遣心理、强烈的参与心理。而另一方面,从大众媒体自身的视角来看,受众担负着两种不同的角色:一是服务对象,一是销售对象。“前一种角色,受众与传媒的关系表现为受众特定的需求指向以及传媒对此种需求的满足与引导。后一种角色,作为销售对象的受众,是传媒创作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资源。” ②在传播领域,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者”为中心,以“受者”为中心就意味着必须把研究的视角转向受众。受众有怎样的需求?如何才能引起受众的广泛共鸣?《申报》作为伴随着近代上海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传媒,从一开始便立准了目标,很好地把握了它的读者。

二、《申报》戏曲讯息与受众心理

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刊,是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的一份近代意义上的报纸。为旧中国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停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创刊时期,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已经扎根于上海大都市,并逐步成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大众媒体和大众文艺似乎在一开始就存在着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关系。大众传媒从演员、观众、剧场和剧本的角度分别进行描述。受众可以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从容感受戏曲每个要素的魅力,还可以借助大众传媒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根本上讲,作为现代媒介的《申报》与代表传统文化的戏曲可以说是两个相对独立甚至是互相对立的个体,二者之所以能够建立起联系,市场中的受众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报纸的读者和戏园的观众是《申报》与戏曲市场这一对应关系的消费主体,也可以说是纽带上的“钮扣”。其关系如下图:

当然三者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确实存在着角色转换的问题,暗合了传播学中的某种循环。首先,因为戏曲讯息来源于舞台实践,传播者应是戏院方(戏园主、戏曲演员等),相对而言,《申报》的主笔则是接受者;其次,当《申报》戏曲讯息被刊载发行,流通于市,读者是《申报》戏曲讯息的接受者,《申报》主笔的身份发生转移,转换为讯息的传播者。再者,市民大众通过阅读《申报》戏曲讯息,进而走进戏院观看戏曲演出,成为戏曲演出的受众,传播者是戏院方。最后,市民观众在欣赏了戏曲演出之后,若对之作出品评,并刊载于《申报》,市民观众又转换为戏曲讯息的传播者。

《申报》创刊伊始即登载有关京剧的文章,对戏园、角色扮演作即时性评论。刊登内容的基本类型主要有:戏曲新闻、戏曲广告和戏曲评论。三者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它们在《申报》中往往是以相互关联的身份出现的。首先嗅到戏曲舞台演出讯息的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板块。随后这些舞台讯息会被以广告的形式告知大众,待到舞台演出告一段落,戏曲评论文章会大量出现。下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受众心理的把握进行一一阐述。

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心理学 编码 解码

当今,大数据时代的传媒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媒介变革:云计算、4G、社会化媒体等一批新兴的数字技术及媒介终端,日益成为正处于白热化竞争趋势下媒介生态的又一批生力军。当我们致力于通过各种渠道增加不同媒介博弈的筹码之时,不妨从另一个维度进行思索:以基本的人性为出发点,在“碎片化”、“分众化”语境中探讨心理学对当下传媒的影响,从而抓住新闻传播的精神内核,解读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密码。

心理学语境同传播学体系对传媒这一话题从起点来看有不谋而合之处:传播学认为,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可视为三个元素组成的基本链条――传者、传播内容及受众;新闻心理学则巧妙地将传播内容两端的两个传播主体进行巧妙的划分,通过大量实证性素材和经验性资料去提炼内在化的心理本质。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想更深入地掌握传播技巧,必须领会和运用两种学科交叉互渗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一、传者:从心理学语境解读“编码”

作为传播链条的起点,传者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学素养首先就是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于媒体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典型代表,传者必须要满足所在社会制度、媒体机构及受众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做好“时代船头的守望者”。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去个性化”的过程实质上和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倾向是并行不悖的。因为一方面,任何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在发言、表态及行为方式上,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代表着某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声音,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传播效果;而另一方面,传者个人又会带有自身明显的印痕,其动机、气质、性格、情感和意志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所以,优秀的传媒从业人员都应该把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以期加强传播效果和媒介公信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巧妙运用“印象控制法”

传者作为传播源,必须学会“印象控制法”。常见的“登门槛”、“留面子”、“放大收敛”策略等不失为佳策。但实际上,“偏见心理”的某些元素运用于此也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比如著名的三对效应: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定势效应VS刻板印象。其中,第一组:“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其作用不仅强烈且持久,而近因效因则正相反;又如“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前者指 “爱屋及乌”是人之本性,若对某人某方面有了好印象那么其他方面也会相应获得高评价度,后者则反之;另外,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和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也是值得思忖的重要问题。

对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媒介的传播者,特别是电视、广播主持人,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机敏地把握好所依托媒介的符号属性(如广播,其优势在于声音符号,可以给听众营造私密性、仿人际传播的沟通情景,提供更细腻的情绪情感体验等。所以打造正向的“主持人效应”不失为广播品牌经营的良方),通过人际吸引对受众进行有的放矢的刺激,努力缩小传受关系的落差和断裂,在加强应变和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拘泥于定势,努力打破受众的刻板印象――以此打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和光晕效应,从而提升节目和所依属媒介的影响力,稳固受众群,提高传播效果。

2、熟练运用“移情法”

以心理学为背景,以传播学为参考坐标,为人们所熟知的符号学体系中“编码与解码”是传者与受者必须的沟通过程。而心理学中的“移情法”是使编码与解码行为简易化,甚至推进二者高度融合的策略。该策略认为,角色互换是传者进行编码时不可或缺的心理倾向。换言之,传者应具备设身处地感受别人情绪、思想的能力;同时,也要在“互动观”中掌握将自己的情绪、思想移入他人脑海的能力。因此,拥有高超“移情”技巧的传者必须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要求其平时注重记录、积累社会不同群体的所思、所感,不断培养自己不同模式的表达技巧以及诸如神态、举止方面等更多元的符号呈现力。

譬如以互联网媒介传者为例,总结其所运用的“移情法”特征有如下几点:(1)网络文章短小,段落化、去书面化、超链接资源丰富――即网络文字编辑结合网络自身特性,考虑到受众阅读习惯的“移情”理念的外现;(2)图片、视频及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标题――网络编辑为了获得更多受众的注意,获得“注意力经济”,以多元符号和能引起大家猎奇、同情、愤怒等心理的方式进行页面组合;(3)网络的交互性为传播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反馈机制,这就为传者及时体察受众情绪、表达自身观点构建了虚拟公共领域,客观上促进了“移情”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移情”可一定程度消解媒介“中介作用”的阻碍,在心理层面促进传受沟通。

二、受众:从心理学语境解读“解码”

在当前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媒体受众不断细分的碎片化时代,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媒介生存的立足点和根本法则。由于受众会对不同媒介符号所呈现的信息进行自动整合(即通过不同媒介对某个事件的表达主动形成完整认知),我们不仅要重视媒介间的协同与互补效应,还要认识到媒介刺激下受众认知、态度到行为转变存在着哪些心理效应影响着传播效果。这对传媒人如何从受众“解码”的视角学会更好地编码具有启发意义。

1、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内涵是:随着时间推移,比起消息源,消息本身的内容会给受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而更易改变受众态度。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真正能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筹码必定是内容。对此,“睡眠者效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是正负双向的:如果某媒体或传者所的消息内容具有强烈的接近性、显著性,并且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那么无论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受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主动沉淀期”后,会自发记住正向的舆论,从而改变原负向态度并化为良性行动力;相反,假如社会谣言得不到有效澄清和控制,经过受众的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后便会相应形成负向传播效果,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许多媒体都已自行运用了“睡眠者效应”的技法。比如当今“类型化广播”大行其道便自觉遵从了“内容细分”导向下的目标受众定位;但是,我们万万不可盲目追求内容而忽略了道德价值杠杆的力量。传媒人必须掌握好内容的“度”,以社会责任感做好媒体的把关人,注重传播内容的导向性是否符合道德伦理,是否符合正常的社会运行轨道,决不能单纯求轰动、求刺激而牺牲了社会效益。

2、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群体心理效应”

社会化进程中的每个个体看似被不同社会职能进行了分割,但媒体信息流会潜在地将人们重新聚合到一起。另外,群体压力也会使人们在“场论”(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影响下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状态: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类似于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其强大的“遵从”性是常态化的受众社会心理倾向。对此,“场依存性”概念是“群体心理效应”的一条重要佐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维特金等学者经过一系列试验后论证得出:独立性极强、场依存性极强及中间区域的受众人数这三个主体基本呈正态化分布,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属于中间区域。所以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者应注意所信息对大多数人而言属于“可被接受和不被接受之间”这一态势――这对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往单向自上而下的新闻宣传早已跟不上时代步伐,怎样使受众数量向“场依存性”强的一方增长,自觉选择接受所宣传内容呢?从新闻业务角度看,必须以更丰富多元的表现手法、更贴近受众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报道,同时也应理性地给出一些不同观点,给予受众主动选择和思索的空间,从而通过“双方面论证”的方式,引导受众通过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已有价值理念推出符合宣传宗旨的观点,加深印象,以促进现实行为的“遵从”。

3、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选择性心理”

无论是心理学还是传播学,选择性心理都是受众研究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事实上,受众往往会对与自身既有想法、兴趣相一致的观念持易于接受的态度,而由此诱发的媒介接触也会更加频繁;相反,对于相左观念,受众的“逆反心理”、“自我防卫”心理就会阻碍传播渠道的畅通性和效度,从而违背传播者的初衷。

怎样加强受众对某个节目或某类媒介的接触频次,从而提高受众接受信息的效率?从心理学考量,必须注重受众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就是说,传媒工作者、媒介或终端研发者都应立足于加强用户体验这一核心。因为新闻心理学认为:受众的态度是一种包括认知、行为意向和情绪情感的内在心理倾向,其中,最后一种因素是最关键的部分。单从这点看,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终端平台之所以赢得广泛市场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能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多符号、高便捷、易携带等丰富的移动体验,其成功之处无外乎智能化的操作模式,从心理层面与用户已有的认知结构相符。同理,除了技术层面,在具体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如果采取同受众价值观、态度观念相符的编码形式(如近些年来加强“民生新闻”,注重“三贴近”报道原则,贯彻“走转改”等),则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加强受众认知、态度以至行为的转变。

参考文献

①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②李小东,《探究新闻心理传播的轨迹――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心理学研讨会》[J].《新闻界》,1994(4)

③陈勇,《把握受众的新闻心理 增强新闻的可视性》[J].《新闻天地》,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