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特点范例6篇

从众心理特点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1

[关键词]电影预告片 受众群体 广告设计策略

201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物质生活水品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展和宣传中国文化也愈加重要了,慢慢被提上了国家日程。电影作为位列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之后的第七大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文化产业GDP中的佼佼者。例如2008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43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的贡献超过60%。而电影预告片则是电影传播的广告和起始。一部好的能够准确抓住观众心理的电影预告片对于影片的宣传,票房收益的提高和奖项的获得等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因此,对于电影预告片广告策略的探索和研究就势在必行且必不可少了。

一、电影预告片的特点分析

所谓“电影预告片”,即“提前告之”,通过某种途径让目标受众提前获得想推出的影片的相关信息而制作的短片,从而使受众产生相应的回应(李娟娟,2009)。从该角度而言,电影预告片是一种特殊的商业广告。它就是为了给消费者(即观众)提供影片信息,迎合其喜好,吸引观众注意力,从而勾起消费欲望并引起消费行为,即会买票看这部电影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因此,电影预告片实质上是电影制作商为了让影片大买产生尽可能多的票房收益而制作的商业广告。

作为商业广告,电影预告片具有宣传性产品广告所具有的共性,例如,其目的,内容,传播渠道等与产品广告一致,但它也有独一无二的特性。首先,与产品广告相比,电影预告片无法在产品本身的功能和价格等物质性特点上大作文章。产品有它的使用功能,也可以在价格或者技术上进行广告宣传。但是,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其功能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无法与其他影片在制作价格或票价上做比较来吸引观众。其次,不完整性是电影预告片的一大特点(刘倩,2011)。预告片一般在150 秒左右,是在对电影的剪辑和拼接的同时,对整部影片的故事剧情及亮点元素进行极大的压缩,使悬念设置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观众在观看预告片的时候,不断地在思考,在联想,而故事情节的不完整性和高潮的戛然而止会加剧其好奇心理,促使观众去消费。另外,预告片通常会省略影片的开头或者结局部分来制造悬念,将观众的好奇心最大化。再者,作为预告片,通常会把突出现实的热点话题作为卖点之一。例如,反映自然灾害的《唐山大地震》,纪念建党90周年推出的《建党伟业》等。最后,有统一的标准来评价预告片的好坏,即电影的票房。

那么,在电影预告片的制作过程中,创作者们可以参考它在产品广告上的共性和独一无二的特性,以之作为基本的创作要求。

二、从受众群体角度分析电影预告片广告设计策略

电影按照题材和主题可以分为悬念片,灾难片,动作片,恐怖片,动画片和纪录片等等。其分类众多,无法一一分析,但是就像不同品牌的化妆品会推出重点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产品一样,不同类型的电影所重点面对的受众群体的年龄层次也不一样。恐怖片很少会把主要市场放在儿童上,怀旧性的电影也不会把大量精力花在向年轻人推广上。每个年龄层次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人生阅历等决定了他们关注和喜爱电影的重心不一样,因此,不同类型的电影会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群体的特点推出其最具吸引力的电影预告片。

首先,我们对儿童的特点进行分析,看看能吸引他们的电影是怎样成功抓住他们心理进行宣传的。从生理角度而言,儿童身体处于成长期,许多器官和功能都还未发育完全,所以恐怖片对于他们而言还为时尚早。从心理特点和人生阅历上而言,儿童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人生阅历简单,思想单纯,不适合接触爱情片,灾难片等。而动画片却非常符合儿童的这些特点,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可爱幽默,画面色彩鲜艳,故事情节简单,结局所反映的往往也是简单明了易于接受的道德观念。动画片首先从整体上顺应了儿童的特点,那么它的预告片要注意怎样抓住儿童的吸引力呢?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儿童特点,凸显视觉效果的重要性。对于儿童来讲,幽默风趣的语言,色彩缤纷的画面,可爱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想象比电影情节更具吸引力。从已经发行的动画片的预告片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预告片设计者重点着墨的地方。

然后,作为电影消费市场的主打群体,年轻人吸引了电影制作商们最多的眼球。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推出的约75%的电影所针对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年轻人生理和心智上已经发育完全了,经济上的独立也给了他们更多享受电影的自由,他们渴望知识,爱好猎奇,相信爱情,努力奋斗,希望得到更多的肯定。他们大胆,充满活力;他们浪漫,制造爱情的完美邂逅;他们勇敢,敢于承担,也敢于挑战;他们冲动义气,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因此,电影中的绝大多数类型的主打群体都是他们――年轻人。要抓住他们的心理,预告片不能仅仅只把目光放在视觉效果的冲击上的,更多的要注意故事情节的曲折新奇和吸引力。另外,预告片上映的时间和预告片的长度也要在考虑之列。例如,在情人节时推出浪漫的爱情电影的预告片,在新年的时候推出贺岁片等。

最后,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他们更多的重心都放在家庭上,因此,家庭和怀旧片是他们的首选。同时,他们社会阅历较为丰富,对于历史的背景和历史事件人物等也有特别的情怀,针对他们所推出的历史片易勾起他们对于过去时光的回忆从而产生更进一步的行为,即买票去电影院体会。

三、案例分析

1.基于电影预告片特点的案例分析

案例:电影《建党伟业》的预告片

整个预告片时长143秒,背景音乐是激昂人心的,但是台词的音量远高于音乐,因为那些台词都具有十分明显和丰富的时代特色,例如“革命万岁”,“打倒溥仪”等等。那些台词对于经历过那段历史时期或者了解那段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人都有特殊含义,较易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另外,演员的着装和造型设计上也符合时代背景,体现了时代特色。当然,作为反映战争时期的电影,战争场面是不可忽略的部分。预告片整体上以时间为线索,节选和反映的都是历史上影响力很大的事件,如宋教仁被刺杀,袁世凯做皇帝,学生游行反对二十一条等,这些事件广为人知,更易引起观众观看影片的怀旧心理。上映时间正值建党90周年,充分利用了环境氛围对影片的促销作用。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这部预告片同时也采用了产品广告中的明星效应来作为广告设计策略之一,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都是在演艺圈精挑细选的知名人物。

基于电影预告片特点的广告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方面:其一,突出电影主题与时代热点的联系,利用环境氛围来为电影做宣传。其二,注重电影预告片的不完整性,通过起因或者结局的缺失来制造悬念,引起观众的好奇心理而消费。最后,恰如其分地运用明星效应来增大电影的知名度。

2.基于受众群体特点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电影《狮子王》的预告片

整个预告片时长90秒,音乐激昂,令人欢欣鼓舞;狮子和各种动物的形象设计上可爱幽默,色彩鲜艳;整个预告片的制作基本上是忽略了故事情节的描述,主要以对于电影画面的剪接,例如,宽广草原上在动物们的正注视下仰起头的狮子,闪电和阳光照在雪山上的对比,狮子王辛巴和同伴在绿色的丛林中行走等来构成内容。整个90秒的预告片简单明了,以画面感和视听效果迎合儿童的喜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该影片受到各国儿童的喜爱并取得了超过7000万美元的总票房收入,创下了狮子王辛巴的经典形象。

案例二: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的预告片

整个预告片时长128秒,背景音乐轻盈曼妙,浪漫而引人入胜;第一个画面就是剪刀手爱德华被发现。破旧的城堡,黑暗的楼梯,剪刀手爱德华虽然带着几分狰狞,但是却能一下子吸引年轻人的注意,使他们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下一个画面立马转到了爱德华正在用剪刀手做冰雕,雪花纷飞,女主角在跳舞,十分唯美。接下来是科学家给爱德华一双剪刀手,但是一秒后又到了爱德华在社区的生活――做精美绝伦的园艺,给狗和主妇们理发。紧接着又跳转到爱德华和女主角的拥抱,以及一个人在城堡。通过这些画面的跳转,观众的好奇心被最大化,他们似懂非懂地知道这个故事是关于剪刀手爱德华回到社区生活的故事,但是和女主角之间发生了什么,最后结局如何等却又不明晰。对于故事情节中结局和中间细节的省略,剪刀手爱德华的特殊形象,唯美浪漫的画面,以及巧妙将倒叙和插叙结合在一起的叙事方式,使整个预告片能牢牢抓住年轻人的好奇浪漫的心理特点。这部影片虽然是1990年上映的,但一直到现在都广为年轻人所热爱。

基于受众群体特点的电影预告片的广告策略则主要侧重于紧紧抓住且牢牢扣住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例如儿童心理单纯,重画面感而轻故事情节;年轻人追求浪漫,有猎奇心理,因而故事情节的设计要更具吸引力;中老年人的怀旧情结。要使此类电影预告片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其广告设计策略就需要以满足这些受众群体不同的心理需求为宗旨。

四、总结

了解电影预告片的定义及特点,并从受众群体角度分析了电影预告片如何准确抓住观众心理,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其一,电影预告片要注意信息的不完整性(无开头或无结局),从而牢牢抓住观众的好奇心理。其二,电影预告片突出的主题需要与现实的社会热点问题有一定的一致性,利用现实情景氛围来为影片造势。其三,针对受众不同的影片,其预告片需根据受众的特点对不同的着重点进行宣传。例如,儿童片的简单明了,历史片的怀旧。最后,制作商要尽量从成功的预告片中学习借鉴,从而准确抓住观众心理,促进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娟娟.论电影预告片的广告特性[J].电影评介,2009(16)

[2]李法宝.影视受众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2

关键词:高中学生;从众现象;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82-02

一、问题的提出

从高中学生和心理的角度上讲,高中生的个人行为通常情况下都十分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从而导致高中生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方面都容易出现从众现象,在当今高中生群体中,从众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其从众现象也表现得较为严重,在当今不少高中校园里都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追星现象,对一些娱乐界明星或者体坛巨星搞个人崇拜,甚至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同时在衣着打扮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追求时髦、名牌攀比现象,这对高中生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其中一些高中生在这一潮流中完全没有个人主观意识,即使有的同学存在个人观念,然而由于身边如潮的影响,从而也随之跟风。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间段,高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极容易被改变和塑造,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社会上的风气和潮流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影响呢?又如何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控制呢?下文是笔者所提供的一些个人想法。

二、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

2.研究步骤。①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通过网络和报刊对当今高中生从众现象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并对龙川县田家炳中学学生的从众现象进行观察,并对该校学生进行访谈。②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工作。通过图表的形式对高中生从众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经过对450名高中生发送调查表,实际回收450份后,具体调查结果显示:当今高中生出现从众现象较为严重,经常有从众行为的高中生在高中生群体中占有绝大多数,具体如下表所示。从众行为对高中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严重的从众行为会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正常心理发展,因此,学校与教师应对高中生从众现象加以足够的重视,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对群体行为能够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③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调查。经过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调查研究后发现,大多数高中生心理基本处于健康状态,一些经常有从众行为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紧张忧虑性,另外,高中生的从众行为程度也与高中生的个性有关。

三、讨论

1.高中生从众行为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由于高中生独特的年龄心理特点,决定了高中生容易出现从众行为,由于高中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尚未成熟,导致高中生心理方面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从而造成了高中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不足,另外还由于高中生不够成熟的心理特点导致高中生出现较强烈的心理矛盾和自主性。高中生的主要生活环境通常情况下是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一个集体环境,高中生更希望自己在集体中被接受,同时还需要与集体中成员在各方面保持一致,并很不愿意脱离集体,致使高中生十分容易出现严重的从众现象。

2.高中生从众行为的利与弊。高中生从众现象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所谓从众行为实际是指在群体对其影响下所出现的顺从集体的行为,高中生从众现象对高中生有力的一面主要表现在高中生主要生活在集体环境中,一些从众现象既有可能是表面表现出来的又有可能是发自内心的,外表的顺从现象可以在群体压力解除后,使学生恢复到原本的观点,然而发自内心的从众则在群体压力过后,个人依然保持着群体的立场与观念。学校可以利用高中生的从众行为对学生进行良好风气的培养,例如:团结友爱、互相学习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使学生对良好风气从外表服从逐渐转向内心服从,从而实现了学生形成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

然而高中从众现象也有着十分不利的一面,这就是盲目地追星、人云亦云心理现象。由于高中生不愿意脱离群体,并希望自己受到集体的欢迎,因此无论集体中推崇什么风气,个人通常会随着群体共同地接纳该种风气,并不假思索地按照众人的意愿去做。例如当今高中生常常在生活中对体育明星科比·布莱恩特无比地崇拜,并热衷于购买科比所代言的耐克品牌的球鞋或运动装备。这些运动装备价格通常情况下是比较昂贵的,然而高中生不顾家中条件对其疯狂地购买,使家庭受到很大的经济压力,其他高中生也不分青红皂白对其盲目地跟风攀比。这样的从众现象对高中生心理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

3.社会因素对高中生的从众行为的影响。高中生所处的高中生活并不完全是封闭的环境,也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很容易对高中生造成直接心理影响,由于高中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会对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进行盲目地认同,因此社会因素对高中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建议

1.学校可利用高中生的从众心理对高中生进行正面教育,大力培养高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2.学校要对高中生从众现象加以高度的重视,对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对真善美、假恶丑做出正确的判断。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并为学生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意识。

4.为学生开辟良好的交流互动场所。定期为学生开展思想交流讨论活动,有效地鼓励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咸平.追风逐流细思忖——高中学生从众现象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0).

[2]朱敬先.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3

关键词:平面设计;同构图形;表现形式;审美特征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所谓同构图形就是通过结合不同类型但具有某种相似关联的多种图形元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新颖的图特的表现形式,让观众瞬间产生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并且清晰明朗的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及设计平面中的表达内容。为了充分体现这种效果,设计师通常以设计主题为重点,运用同构的表现手法,使不同纬度上的不同图形巧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1]。去除次要的部分,加深主要形象的表现,从而来突出平面设计的重点部分,在观众理解设计主题的同时,启发联想,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同构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优越性

1、简约易懂性

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通常根据设计主题,选用简单常见的图形内容,讲设计思想中复杂的道理或者深奥的意义生动地表达出来。让观众简单明了地清楚并理解平面设计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其效果主题清晰鲜明,充分地表达了画面中的图形与所相关主题的内在联系,画面内容毫无违和感,让观众达到视觉震撼效果的同时,启发理想,从而深刻理解画面所赋予的更深一成的思想[2]。

2、整体差异性

运用同构的表现手法时,技能体现设计平面内容的差异性,又不失其整体性。阿恩海姆斯曾经说过,在大多数人眼里。那种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相反,那种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一点和稍不对称的,无组织性的图形,倒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性。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既要追求视觉效果的震撼性,又要注重其表达思想的整体性,同构图形具有差异性,但又互相关联,从而不失组合的整体性,达到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表现效果。同构图形同过重整相关联的图形,注重美感,让观众在产生震撼视觉效果的同时,又感到自然合理,这就是同构图形使平面设计既具有差异性又不失其争议性的优越点所在。

3、通俗趣味性

在运用同构图形设计平面时,设计师通常采用简单明了,生活常见的图形进行组合,使人们易于接受并容易理解设计中所表达的思想,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大众的思维习惯与审美趣味是平面设计效果好坏的关键所在。同构图形在选材整合过程中,以大众的审美趣味为切入点,通过唤起观众心中最平凡的情感或者记忆,调整他们的审美态度及情感意志,让观众结合自身的思想情感来感受平面作品所散发的艺术魅力。

二、同构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转换替代

在同构图形的表现形式中,设计师通常采用转换替代的表现手法,在图形局部用与之相互关联的物品或者人体部位将其替代转换,比如在设计某一商品logo时。讲形象表达该物品图像的某一部分用人体眼睛所代替,以达到视觉体验的效果,通常替代图形与原有图像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关联性,运用特殊转换替代的表现手法,使观众产生一种新奇感,达到视觉上震撼的效果。通常,事物之间的关联性都是存在一定的规律,设计师善于把握这种规律,从而使观众在产生新奇的同时,又不觉得该设计违背正常的审美理念,从而加强观众对于设计作品理解的深刻性。

2、填充拼置

在同构图形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找到相似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产生同构联想,在视觉上形成形的同构,然后将其科学的进行填充拼置。在进行形的同构过程中,以大众审美特征为主题指导,把握好义的尺度,对于存在意义相似的图形进行同构,借助图形的形态使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顺其观众的思维模式,在填充拼置过程中,通常以二维三维互相转换结合的模式进行同构体现,在二维基础上增添三维的画面,或者在三维的基础上填入具有二维特征的图像元素,在这种结合中,表面上会产生一种违和的感觉,但其效果更能吸引观众的阅读感,并且从感觉上不局限一种人体感觉,二维的感觉与三维的感觉存在差异,使其各种感觉互相转换结合,让观众在阅读过程中,达到各种感觉结合的美妙效果,令其感到震撼的同时,回味无穷。

三、平面设计中同构图形的表达效果

1、新奇强烈

由于在同构过程中,运用相互关联不同类型的图形进行组合,从而使观众产生新奇的心理感受,在阅读理解设计平面的同时,从而达到强烈的震撼效果。新奇特征的心理感受常常通过视觉方式来获取。在同构的艺术特性与观众新奇的心理感受之间,通过同构所表现的图形内容产生十分独特的美感效果,观众在产生新奇的同时,逐渐适应,与相关主题结合,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由于同构所导致平面设计上的别具一格,必然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从而映射到内心深处。一个具有震撼力的同构设计,通过其内在图形的巧妙组合,将观众的视觉感觉由认识带到强烈的内心活动,达到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

2、生动趣味

由于同构设计中通常以大众审美为出发点,因此所采用的组合图形都是大众熟知的物质图形。加以运用独特新奇有趣的表现发发,使得观众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忘怀。其表达效果更加具有生动性与趣味性。趣味性通常与生动性紧密相连,平面设计中无法生动地体现表达主题就无法让观众在理解同时产生浓厚的趣味性,同构图像的创意结合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之处,由于同构图形注重形体与美态的结合,其艺术表现语言生动形象,从而设计出一种与主题相关又注重观众审美常态的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同构在平面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对于大众审美及设计发展都具有是跟重要的积极因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使观众在视觉阅读过程中,以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来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及内心深处的共鸣,以逾越文字语言的表现手法,使其外在形态与内在感应的和谐表达,将其深刻美感传递给大众[3]。

作者:公雪 单位:济宁学院

参考文献

[1]资小建.同构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4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新阶段,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取得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使“批判的武器”变成“武器的批判”,从而形成和凝聚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前理论界多从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上使之化为大众化的话语,在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的交流、交锋和碰撞中,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真理性和实践性,而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关注的较少。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的直接反映,是社会思潮和思想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根源,是思想理论体系同现实世界和人民群众相联系的桥梁与中介,因此要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基础出发。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述评

心理学以个人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心理或社会心态则主要关注个体心理形成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两者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综合,其侧重点仍是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心理研究。社会心理学始于19世纪中叶,其作为独立的学科则是随着经验的和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于19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真正形成。社会心理是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其他特定环境中的人群在其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是经济、政治等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直接反映,具体表现为人们的情感、情绪、风俗、习惯、传统、社会风气等。与各种理论化、系统化的高级社会意识形式如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等相比,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较低层次。历史上有不少哲学家曾研究和描述过传统、情绪、习惯、风俗等社会心理现象。德国学者A.E.F.谢富勒(1831―1903)在1875年所著的《社会的构造与生命》一书中首先使用“社会心理”一词。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心理的理论和作为专门学科的社会心理学,虽都是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研究对象,但它们的任务是不同的。作为专门学科的社会心理学,其主要研究社会共同体、社会集团、个人的意识和行为结构,以及它们在不同社会范围内的作用等具体问题,而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社会心理范畴是研究社会存在产生的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过程的一个必然环节,是研究观念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关系的中介。

对社会心理现象作出科学分析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精神生活与社会物质生活之间的关系时,虽然没有明确地使用“社会心理”这个概念,却深入地探讨过全部社会意识现象,其中包括人们的情感、幻想、习俗等社会心理现象。马克思首开从哲学视角研究社会心理的先河,他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作为研究社会意识一部分的社会心理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但社会心理在他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只是表述为一般的意识形态,还没有把社会心理与其他的意识形态形式区别开来。社会心理在列宁的话语中表述为革命情绪,并提出要时刻关注革命情绪的变化,以此为依据开展革命的宣传和鼓动工作。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这里的“共同心理素质”实际上是从民族特征的角度对社会心理的高度概括。

俄国早期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普列汉诺夫在列宁之前就对社会心理作过专门研究。他说:“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以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2](P272)普列汉诺夫在他所提出的人类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心理,他指出:“如果我们想简短地说明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现在很有名的‘基础’与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下面一些东西:(一)生产力的状况;(二)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四)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人的心理;(五)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2](P195)意识形态理论意义上展开的社会心理研究,肇始于苏联学者对普列汉诺夫提出的人类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的解读和评价。这些评价可以归纳为:一是以俄国哲学家米丁、福米娜等为代表批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为孟什维克主义的生产力论;二是以米?约夫楚克、伊?库尔巴托娃为代表认为“五项因素公式”理论捍卫宣传并在运用中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是以阿?马斯林、约夫楚克、恰金为代表整体上肯定“五项因素公式”理论是对唯物史观的具体化的同时,也对普列汉诺夫独特的社会心理层次提出了批评和质疑。20世纪,西方社会出现了把社会心理学运用到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如认知不协调理论、归因理论和角色理论,这些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但他们更多的是对社会心理与社会制度的互动,以及在构建学习机制中社会心理作用的实证研究,对社会心理哲学意义的关注则不足。在对中国模式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中,仅有少数学者论及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中国道路及其理论传播产生的影响,而从宏观上关注中国社会心理的变迁及其影响却成了国外学者研究的一大热点。

与苏联学者不同的是,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从宏观上勾勒出五层社会形态模型,强调社会心理的中介功能,为进一步具体深入地分析和认识社会有机体的各个因素及其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提供了范例。近年来,国内学界以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指向,展开了对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的深入研究,如王荫庭[3]在唯物史观视角下对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的贡献和当代价值,特别是其社会心理思想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和借鉴,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奠定了坚实基础;白树震[4]对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的社会心理基础进行了探讨;林之达[5]对中国当代社会心理进行了实证分析;梅荣政等[6]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心理的途径作了考察;章剑锋[7]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心理基础进行了研究,这些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都具有非常大的借鉴参考价值。

但已有的研究也存有明显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对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研究成果较多,而关于社会心理的中介功能及其在现实中的实际运用的研究则相对缺乏;作为社会结构层次的社会心理不是被忽视就是局限于社会心理学的调查分析,缺乏唯物史观的宏观视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的研究视野缺乏。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理论界提出了从唯物史观视角对社会心理进行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的意义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8],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而要把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纳入思想政治工作,既需要有问题意识,又需要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理论的指导,这样才能找到新时期进行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培育的最佳途径。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可深化对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的研究。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使唯物史观具体化,特别是他关于社会心理在五层次社会结构中的中介环节的思想,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极具独创性的部分。“五项因素公式”把社会心理作为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之间的必经环节,避免了对唯物史观的机械性理解,深化了恩格斯晚年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诸多书信中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中间因素与历史发展合力的论述,揭示了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社会心理根源于生产力、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同时又成为思想体系赖以产生的根源,从而揭示了思想体系产生的心理根源。忽视社会心理的作用,会导致理论与物质存在之间缺乏思想和心理中介环节,使理论抽象化、空洞化、简单化。哲学意义上对社会心理把握的缺失,既使理论创新丢失了本该属于它的社会心理基础,又使理论的大众化变成只是将理论与现实的比对而庸俗化、碎片化、短视化。因此,理论工作者应当以对普列汉诺夫相关哲学思想文本的解读为依托,重点探索社会心理在经济政治生活与思想体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心理与它们构成的唯物辩证关系和运行机制,从中延伸出社会心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其次,可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视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业已提上日程。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和真理,要想被中国人所接受并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工具,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实践主体的角度讲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内含着使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用其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国问题错综复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富有时代色彩,这汇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滚滚潮流。从李大钊在北大首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课程到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到毛泽东提出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进”到热点问题面对面,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倡导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中国文化,甚至成为广大中国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既面临着新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理论工作者应当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场域,把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思想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着重探讨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切实把握社会心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从社会心理基础的角度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行机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增添时代色彩和中国元素。

再次,可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群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制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纲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共十八大提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全国人民,重新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思路。中国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紧贴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最佳途径。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中虽然也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甚至提出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的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忽视社会心理的现象和倾向,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因此,我们应当在对当代中国社会心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预测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以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从社会心理与理论体系的契合点上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

最后,可促进理论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伟大的实践活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创新精神,从中学习和感悟这种创新精神,不仅是我们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的需要,更是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时出的呼唤和要求。如果忽略了这种创新精神的发掘,就教育主体而言,则很难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和精髓;就教育客体而言,则难以培养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兴趣。2013年,在“8?19”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9]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创新,就是要摆脱旧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探索宣传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宣传思想工作的手段创新,就是要实现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有机配合,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使宣传思想教育内容的传播能够有恰如其分的方式和方法;宣传思想工作的基层工作创新,就是要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动态和新需求、新期待、新渴望,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来学习理论、掌握理论、运用理论,及时地总结、丰富实践经验并使其上升为理论。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显著标志和基本要求。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是唯物史观在俄国的具体化,它的提出和阐发不仅充满了理论创新精神,而且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把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理论运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之中,可以促进中国理论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的思路

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根本指导,以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的文本解读为依托,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对普遍存在的忽视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剖为突破口,可提出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的如下基本思路。

首先,要明确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内涵:五层次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心理的内涵与定位。主要研究社会心理的科学含义、要素构成、功能定位、基本特征、理论创新等。二是问题缘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缺位与成因分析。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心理的缺失及其原因、实践困境、负面影响等。三是实践经验: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与启示。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及经验,海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做法及启示。四是调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调查和分析。主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文化渊源、基本内涵、具体特点、形成机制、表现形式、未来走向、现实意义。五是基本原则: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理论分析和逻辑结论。主要研究社会心理形成的经济政治因素和传统文化影响、思想体系对社会心理的依赖及其反作用、社会心理上升为思想体系与思想体系内化为社会心理的机理机制。六是现实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的构建。主要包括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目标认知度,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情感认同度,培育社会成员的政治理想践行度。

其次,要确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的心理来源,思想体系反作用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二是社会心理是经济、政治与思想体系的中介,经济、政治与思想体系的决定和反作用的互动关系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中介性,以及与思想体系的直接关联性,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由社会心理上升到理论体系、由理论体系再内化为社会心理的过程,需要遵循认识的客观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四是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社会心理的状态和发展变化最终取决于社会存在,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政治诉求,可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五是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二元性、多样化特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是复杂的,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把握,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5

Abstrac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munication, the audience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constitution, as they spread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is the final decision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and sign. The audience as a social group who has certain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audience's psychology. From objectivity, audience psychology system and practical aspect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udience to consider the psychological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new enlightenment and new thinking.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audienc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thinking

1 受众心理的理论概述

1.1 受众心理的界定

传播过程是信息的交流与分享的过程。正如古代大文豪韩愈所作《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传播知识,知识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有传播者(教师)就必然会有受众(学生)。不言而喻,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包括个人或者组织发出的信息并最终达到了接受者的大脑中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存在两个主体:传播者和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会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对传播信息进行筛选,这个过程就涉及受众心理的活动。受众心理就是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心理活动对受众选择行为的影响。

作为信息传播的落脚点和目的地的受众,有关他们的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早就散见于古代一些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著作中。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时都有一些关于受众心理的观点。譬如孔子《论语》中所提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方法,就是强调充分发挥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受众的思维能力,发展受众的创造性。在西方,早期的一些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有许多涉及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能动作用方面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依据。欧洲近代的传播学家霍尔、马克?列维(Mark Levy)和斯文?温德尔(Sven Windahl)都讨论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受众问题,把受众的心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寻求传播理论研究的突破。

1.2 受众心理特点分析

(1)客观性。每一个教育主客体的心理发展都有一定的客观性。从受众心理的视角看受众心理的研究要实事求是,尽管心理现象就其映像来说是主观的,但是作为一种反映过程,它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并表现为人的外部活动。因此,客观地研究受众心理现象是完全可能的。(2)系统性。教育受众的心理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对他们的观察研究要遵循一定的系统性。从受众心理的视角来看受众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一定的系统性。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既要把个体看做一个系统,也要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不能孤立片面地考察问题。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坚持系统性原则,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本质极其必然联系才能在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得到体现。系统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适应性四个方面。(3)实践性。在受众心理研究中要求把人的心理看做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实践性原则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受众心理研究中坚持实践性原则,必须结合教育实际,从实践出发,解决教育实际中的问题;教学受众心理的研究成果也要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突出应用研究成果的核心位置,这样才能彰显受众心理研究结果给教学带来的活力,也才能达到通过受众心理研究来实现教学实践的新突破。

2 受众心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受众心理客观发展的理念,使学生在关爱中接受教育。教育工作秉承遵循教育客体心理发展客观性原则的核心理念,教育主体对教育受众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尊重,启迪了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改变思政教育工作者孤立教学的原则,放眼全社会把学生作为大的教育环境中一分子去考虑,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性,提供长期服务,有规划地和学生一起努力改变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在客观的受众心理视角工作原则启示下,有助于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摒弃老师作为权威者,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的说教模式。以一种平等的、为学生服务的、充分尊重学生心理发展客观规律的姿态,真正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对话合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就是让学生在被相信、尊重中教学环境中得到成长。

(2)聚焦受众现实需要,在教育“松绑”下关注受众成长。从受众心理的视角出发认为,很多教学问题出现的根源是教学活动中的传播主体与受众系统沟通不畅导致的。从受众心理学的视域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作为弱势一方的大学生群体需要重新解读,用一种缓和的方式着重于给紧张学习状态中的学生“松绑”。合作的商谈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师生相互作用而增强了各种联系,学生的优点是需要先关注和开发的,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系统中,学习愉悦感受可以由双方的不断互动带来,从而能够避免标签化,开启受众愿意自我改变而进入良性循环过程。

(3)突出系统性、实践性特点,促进受众的身心发展。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从消极被动的问题视角入手,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关注受众客体而忽视了家庭系统以及日趋复杂的社会层面的大的环境系统影响。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教学实践出发,才能对症下药,这为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单一化干预模式提供了新的启示。现代社会,人们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容易受到影响,尚未定型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断受到社会变革的思潮干扰。令一些青年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将受众心理研究中凸显出来的系统性与实践性原则的视角引入高校思政教育,行为偏差的现象可以得到更深层次的解读,特别是对一些需要介入的特殊受众的关注,才能提供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和服务,使自我的潜能、成长的前景被学生个人看到,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众心理的运用

(1)借鉴“客观性”特点,深化“差异性”教育方式内涵。虽然教育这个传播知识信息的过程对接受知识信息的受众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受众心理发展的规律又制约着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受众心理发展的客观性必须得到教育者注意,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育应该考虑到受众的生理发展水平,注重学生进行某种新的学习的准备状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视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定教学模式。这种原则又称为“可接受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就要依据受众心理发展水平,确定每一个年龄段能最有效掌握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古人说:“人心不同,各有其表”。学生之间的心理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活动只有建立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差异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因材施教,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重教育主体自身的主观臆断而轻受众客观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状况是我国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中常见现象,侧重对学生的整体教育,而针对个别差异化的教育是需要不断得到重视的。思政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挖掘学生的差异性“对症下药”。改变过去作为权威者的角色,避免标签化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6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中心;想象观众;个人神话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55-1.5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个体极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关注。受我国“应试教育”和“独身子女”现状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群体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有学者对几所学校的中学生调查研究发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15%,高中生约19%,从具体的心理问题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人际关系紧张、自我中心、焦虑、强迫等问题,其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较为普遍,并作为一个问题源,间接引起了其他一些不适应行为的产生,从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本文探讨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结构、特点、原因及其危害,将有助于从根源上了解和改善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现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引起各界对此问题的重视。

一、自我中心的概念

自我中心的概念最早源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处于2-7岁的儿童,其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尚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影响,所以此阶段个体常以自己的想法推断他人的想法,皮亚杰把这种思维的发展特点称为自我中心。20世纪60年代,D·Elkind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自我中心的概念,他认为青少年在面对一些事物的时候,尚不能很好的区分自己所关心的内容与他人所关心内容的异同,因此,也表现为以自己的想法推估他人想法的特点。D·Elkind认为青少年自我中心主要有两个特征: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前者指青少年相信自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并没有这样的众人存在;后者指青少年相信自己是全能的、独特的、不可毁灭的。

二、自我中心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对于想象观众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解释:首先,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他们不但可以思索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的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都具有成熟的形式运算思维,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往往无法区分他人所思维的对象与自己所关切的对象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从而误以为自己是别人眼中的焦点,且别人和自己的想法一致,因此,产生了想象观众。另外,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上的突然转变,使得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被身心变化所困,导致青少年过渡关切自己的外貌特征、身体形象,以及在他人眼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而在脑海中虚构出一群观众在注视着他们的仪表与行为,使得他们不但认为自己是舞台上的主角,同时也是所有人注目的焦点。又由于青少年在思想上主观与客观缺乏分化,以及在过渡高涨的自我意识的情形下,便构建出想象观众。

由于青少年认为自己是被别人关注的焦点,并期待他人给予自己认同与肯定的反应,导致了他们过高的自我意识、对他人想法的过分关注,以及在真实与假想的情境中去预期他人的反应倾向,以致个体无论在服饰、发型,甚至外貌上的微小瑕疵都特别的在意,这一方面可以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但是另一方面,持有高度想象观众倾向青少年,为了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良好的形象与行为,会投入过多的精力,从而可能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更严重者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羞怯或社交焦虑等,从而阻碍他们正常的社会行为。

对于个人神话产生的原因普遍认为: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不但开始注意自己的想法,也开始注意自己的思考方式,这对个体的成长来说是个了不起的突破,但一些个体却不了解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认知,因此,青少年会认为自己思考的内容是与众不同的,其他人都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且他们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全能的、不可毁灭的,进而产生一种自我中心现象,即个人神话。个人神话就是青少年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没有人可以了解他的想法、问题和经验。这使得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趋异性,过分地将自己的感觉与他人分开,忽略了与他人之间的相似性。

青少年个人神话的观念,一方面可能会拉大其与社会、学校、家庭和同伴等主要社会关系的距离,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他们较其他学生会失去更多应有的教育资源、关爱和保护。另外,还可能使某些青少年产生过度自信的表现,这又容易导致一般的教育活动很难对他们产生作用。而这些都可能成为青少年偏离正常的轨道,出现各种偏差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根源。青少年自我中心现象的出现,固然会促进个体发展潜能,改善缺失,但是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和不适行为。因此,对于青少年的自我中心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相关理论

传统的青少年自我中心理论。传统的自我中心理论认为青少年自我中心与思维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产物。该理论认为,青少年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经历着巨大的转变,他们往往对自己格外关注,但是其思维发展尚不成熟,使得他们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所思考内容的不同,由此产生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Ellind等学者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分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随着形式思维的建立,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倾向不断减弱。他们通过想象观众与现实的不断对比,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关注东西的差异,从而想象观众得到减弱,而个人神话随着埃里克森提出的“亲密感”的建立,也逐渐得到克服。

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社会认知理论。该理论从“社会观点采择”的角度来解释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产生和消退,认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的产生可能是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上的结果。10到15岁的青少年,能从第三者的角度同时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并且能够在较高的层次上想象他人对自己的反映,这又增强了青少年自身的独特感和无所不能感,进而导致了青少年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产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的获得削弱了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随着青少年有能力通过思考,协调多个第三者的观点,最终形成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观点,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的观念开始逐渐消失。

青少年自我中心的“新视点”理论。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与青少年时期的“分离-个性化”过程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分离个性化是指个体建立家庭关系之外的自我,同时保持与家庭成员亲近感,这是是青春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他们认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有助于缓解青少年在青春期与父母分离的心理焦虑。想象观众能够促使青少年按照社会的要求行事,有助于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角色,而个人神话强调的个人独一无二和无懈可击性,有助于缓解青少年与家庭分离的焦虑心理,并在家庭关系之外发展个性,建立新的自我。“新视点”理论强调了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以该理论较前两个理论模型逐渐得到了更多专家学者的肯定。

四、展望与不足

首先,目前自我中心对于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解释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但是其理论和研究结果大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提出,而我国本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较少,因此要想准确了解中国青少年的自我中心现状,需要增强进一步的本土研究。其次,我国缺少本土化的自我中心量表,目前相关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大多是由我国学者翻译外国已有量表后修改而成的,这使得测量结果不能很好的代表我国青少年的发展特点。所以应该增加相关量表的编制工作,以便准确获得我国青少年自我中心特点参考数据。再次,已有研究显示,自我中心倾向在解释青少年一些极端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目前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冒险行为、偏差行为等方面,而对青少年一些发展中的一般问题研究较少,如自尊、自恋、自卑、自我意识、社交焦虑、羞怯等,建议增加相关研究。最后,目前的研究结果对青少年自我中心理论的实证支持尚不够充分,建议未来的研究者可以进行更多的相关研究,以便更好的证实已有理论观点。

五、研究意义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冲突和行为问题的多发阶段。而自我中心作为我国青少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青少年的自我中心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已有研究的不足,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正确、全面、及时、深入的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及特点,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且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同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明辉.青少年自我中与偏差行为之关系[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心理学研究所,2001.

[2]曾育贞.刺激寻求动机、青少年自我中心与偏差行为的相关研究[D].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