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利弊范例6篇

从众心理的利弊

从众心理的利弊范文1

关键词:三本院校;考试作弊;原因;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99-01

考试作弊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普遍的现象,虽然学校采取许多的措施对考试作弊的现象进行整治,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高校考试作弊的风气仍然存在,因此对高校作弊的风气进行有效的整顿。

一、三本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一)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就会引发从众效应,从而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扭曲,从众效应是指不遵从自己的意见,跟随多数人的意见,这种从众效应在大学生考试作弊中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学生可能本来认真的学习,但看到别人在考试中作弊,但是和他的分数相当,就会导致学生的心理不平衡,就会受到作弊学生的影响。

(二)高考扩招对考试的影响。学生在经过三年的努力拼搏,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就会松一口空气,对自己的要求也就自然而然降低了,因此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了大学校园,但是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和教学师资力量的限制,在大学校园中许多课程都是大班教学,因此就会给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一个可趁之机,可以随便的逃课,另外上课的学生在课堂上也可能不会认真的听讲,可以在下面为所欲为,由于大班教学老师也不易发现。

(三)学校考试模式太陈旧,也不够完善。现在学校的考试模式很利于学生的作弊,由于受到学校教材和考试大纲的限制,因此考试的模式很陈旧,不能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笔试考试形式给学生作弊一个有利机会。

考试内容对学生在考试中的作弊也有利,考试内容主要是书本上的内容,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学生在考试中只要把背诵的东西写在纸条中就可以进行作弊,对学生是一种很便利的方式,另外考试中有许多的客观题,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的偷窥和抄袭等,同时学生也可以得到高分,对这种方式的作弊学生会在心理认可它。

在学生考试之前,任课老师会给学生划考试范围,学生在考试时只要背会老师给划的范围,就很轻松通过考试,这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就会有考试之前学习就可以的心理。

(四)学校考试制度的不完善。学校考试制度对学生的影响不大,学校对考试秩序主要是靠道德教化和考试的纪律规范进行监管的,学校考试制度不够严格化,因此学生就会有侥幸的心理,不能有效的改善学生考试作弊的风气。

二、三本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解决办法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诚信体系,应将诚信教育纳入到社会诚信体系教育中,提前对作弊文化进行预防,作弊文化不仅体现学生作弊,还体现在社会大众的作弊、造假,同样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诚信教育应融入到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中,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以及公众的责任心有重要的影响,大家应该共同努力,对作弊文化进行抵制,从根本上解决作弊问题。

(二)加强学校课堂的教学质量。大学中学生不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学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分散学生的精力,因此应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内容能够丰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使学生对考试有信心,这就会减少学生在考试中的作弊可能。

(三)实行新的考试制度。学校实行新的考试制度,就要做好考试之前的准备工作,而且在考试中和考试后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好,在这个过程中,应使制度更加的规范化,加强舆论对学生的影响。再考试之前,加强监考老师的培训工作,对学生进行舆论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考试作弊的严重性,在考试过程中,对考场进行严格的监督,对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行为,应按照考试制度进行严格处理,在考试结束后,应采取集体阅卷的办法,避免对分数的更改。

良好的考试风气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工具,因此要解决好三本院校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并实行新的考试制度,这样才能使考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使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印小玲.剖析三本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诱因及治理措施――以燕大里仁学院为例[J].新西部,2010(05).

从众心理的利弊范文2

[关键词]会计舞弊;法律法规;治理之道

1.会计舞弊的危害

会计舞弊不仅对企业的经济运行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长期虚假的经济信息也会扰乱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轨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较高的信用度作为运行的保障,会计舞弊严重破坏了经济信息的可信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会计舞弊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传递效应,会引发社会各种不安定情绪,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影响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为了一己私利,诸多公司粉饰报表,求得成功上市,其舞弊行为一经戳穿,必然引起股价的暴跌,致使大批投资者在短时间内损失惨重。例如,佛山照明隐瞒关联交易,消息一经披露,当日股价应声大跌6.96%,而且很快遭遇到一系列索赔诉讼,索赔总额达到3.85亿元。同时,对于舞弊的当事人而言,不法行为一旦被曝光,必定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或是被剥夺做会计的资格,或是接受法律的制裁。

2.会计舞弊的动因分析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会计舞弊行为日益猖獗,例如美国安然公司、施乐公司、世通公司等会计舞弊事件,我国红光股份、银广厦、sT黎明等会计舞弊案例,严重挑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了公众和投资者的信心。会计舞弊是相关自然人趋利行为的一种结果,其动因源于多方面:①法律法规不完善,造假成本低廉,在实际工作中对舞弊行为无法进行法律层面上的责任认定,舞弊行为只需承担较少的责任或者根本不用承担责任,让会计人员有机可乘,铤而走险。②受现实利益的驱动,领导授意或强迫会计人员舞弊,既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有关,也源于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不够,不能正常地行使自主处理会计账目的权利,从而陷入两难的境地。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存在缺陷和薄弱环节,给了会计人员钻空子、舞弊的机会,便于其做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④内外审计监督不力,没有形成一套完善、成熟的监管体系,对会计舞弊行为不能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和高压态势,也为舞弊人员打开了方便的大门。

3.会计舞弊的防范与治理之道

3.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会计工作的准绳和行为规范,也是治理会计舞弊的基础和重要举措,所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显得极其重要。尽管我国有《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会计工作指南,包括了行政处罚、民事诉讼、刑法惩罚等惩戒,但是法规体系仍显滞后,惩罚力度有限,诉讼程序复杂,不能真正产生震慑和惩戒作用,对此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同时不断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推进会计法规建设,扩大财务报告的信息容量,对一些不适用的条款进行补充,尽可能地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确保会计工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增加会计舞弊的“败露成本”。目前,一些会计舞弊行为属于企业及会计人员知法犯法,蓄意舞弊,这就更需要尽快建立健全一套系统、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法律规定,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舞弊的风险与成本,保证法律制度落到实处。

3.2营造诚信会计环境

呼唤诚信回归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社会风气对营造诚信会计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公众集体对诚信的呼吁会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使一些存有侥幸的不法分子得到道德上的约束,在面对诱惑时不为所动。营造诚信会计环境的同时,需要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利用社会舆论的强大力量增强会计人员诚信意识,使其不法行为在滋生阶段就被遏制住,诚信行为得到褒奖,不法行为受到严惩,奖罚分明的机制使得正确的诚信意识得以确立。相比法规制度对会计工作的强制性规范和监督,建立诚信工程的成本低,易实行,更能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且能更陕捷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因此,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对会计从业人员加大职业道德、职业遵守和诚信教育的力度,对典型案例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公开表扬和奖励那些敢于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并严厉惩罚打击报复财会人员的行为。

3.3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从现有会计舞弊事件来看,绝大多数会计舞弊源于内部会计控制薄弱,可见针对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以往出现的会计工作漏洞,构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防范会计舞弊的有效措施。对此,企业要明确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营造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做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期制定、具体落实和后期完善相结合,使其控制能力最大化。在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企业要有效使用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落实钱、账、物分管,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必须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使风险管理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以全过程监控,确保内部会计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4发挥审计监督效力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有利于发现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降低内部控制风险,从而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应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培训,增强审计师的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做出专业审计判断,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在实践中,企业应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建立内部考评及其监督机制,相关监管部门要合理分工、信息互通,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大检查力度、扩大覆盖面,确保审计监管常态化,充分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私欲”是产生会计舞弊的根源,在审查鉴别会计舞弊时,要抓住这个重点和要害,关注各种新旧会计舞弊手法,善于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掌握审查和识别的要领,力争迅速地发现和揭穿会计舞弊。要坚持内部审查与外部调查相结合,账、证、表、实物资产审查与逻辑推理分析相结合,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据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

从众心理的利弊范文3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作弊的主要特点

1.作弊开始呈组织化趋势。由于考试人数众多,想方设法试图作弊的学生较多,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专门组织作弊,考试前,就有人在网上联系买卖答案。近年来手机、隐性耳机、专用作弊器等工具的出现为学生作弊提供了便利条件,考试前就有学生在网上联系购买答案,继而在同学中发展购买答案的下线,安排专人传递答案,使以往传统的个人作弊发展成多人共同作弊、考场内外相互配合作弊,由于涉及学生众多,即使学校发现后,给处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令学校和管理者十分为难。

2.作弊人数越来越多。人们印象中往往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才作弊,而现在则是学习好的、中等的、差的都有作弊的。由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属于外语水平过关考试而非选拔性淘汰考试,很多学习好的学生甚至乐于“帮助”学习差的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传递给同学或老乡,以便同时过关。就年级而言,高年级、低年级的学生都有作弊的,特别是高年级临近毕业尚未取得四级合格证的学生,由于学位申请或找工作的需要,更是冒险一搏。

3.作弊手段趋于多样化、现代化。以前在考场上发现的学生作弊,往往是单个人或两人合伙,主要表现为夹带小抄,或将相关内容写在手上或课桌上偷看,或交头接耳对答案,或偷看别人试卷,或传递纸条将答案提供给别人,或找人代替自己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近年来则发展到使用手机、隐形耳机、专用作弊器等工具传递答案,这些工具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给考试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的原因

1.学校、社会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书的认可度高。全国大部分高校将四级考试看作是评价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客观标准,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标尺,在评先选优、入党时占有较大的权重,一些高校甚至将其与学位证书直接挂钩,四级没过就不能申请学位证书。虽然说现在就业看的是个人的能力,可投简历、面试,没有四级证书这个“敲门砖”,其他方面即使再优秀也是白搭,如此一来,英语差的考生就不得不寻求旁门左道了。

2.扩招导致的生源质量下降。自1999年以来,国家调整招生政策,每年招生数量都在增加,在扩招的影响下,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产生了飞跃,但是受高中发展规模的制约,导致高等教育扩招的生源面小,高校只能降低录取分数才能完成招生计划,也就是说扩招越多,生源质量越差。这些在高中阶段表现就不好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即使努力学习也很难完成学业,更何况他们由于基础差,自制力差,而逐步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3.从众心理和不平衡心理。当看到一些同学作弊成功未受到应有的处罚后,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就认为既然大家都在作弊,自己也可以作弊,甚至产生自己不作弊就对不起自己的错误想法,这就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或者当自己或同学作弊顺利过关后,学生的侥幸心理开始泛化,他们认为作弊就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尝到甜头后更是欲罢不能。这种情况的泛滥,导致学习好的学生产生不平衡心理,平时不好好学习的都能顺利过关,甚至还能拿到奖学金,这是典型的“不抄白不抄,谁抄谁沾光”,所以作弊学生的范围越来越大。

4.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在目前社会的大环境下,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悄然兴起,再加上受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使得在校大学生学风不端正、学习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求知欲望不强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学生满足于60分万岁,不思进取,甚至沉溺于网络虚拟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考试前只得临时抱佛脚,仓促上阵,这也是大学生作弊日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一是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作弊是通过欺骗手段取得成绩、进而获取学历学位的一种可耻行为,这涉及到一个人的品质问题,但很多学生却不以为耻,跟孔乙己认为的“读书人偷书不能算偷”一个逻辑,并不把它当回事。因此在建设诚信社会的今天,在大学生中加强诚实教育、诚信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作弊是自欺欺人,既对不起谆谆教诲自己的老师,也对不起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更对不起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同学。让学生发自内心地鄙视作弊,自觉地抵制作弊的诱惑,勇敢地与作弊行为作斗争。二是帮助学生分析考试作弊的危害。考试作弊是一种欺骗行为,考场上作弊时要躲过监考教师,又害怕万一被抓会受到处分,因而会引起紧张不安,产生不必要的考试焦虑,影响正常答题;此外,从表面上来看,作弊是学生欺骗教师,但从本质上分析,作弊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它并不能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收获,也不会有利于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还有,学生在作弊过程中一旦被发现,就会感到羞愧与失望,各种沮丧心情都可能产生,有时还会在考后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严格考试程序,在组织环节上不出现漏洞。为保证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顺利开展,应成立检查监督小组。监督小组由校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部分学生代表等成员组成,负责检查监督考试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加强对考试管理部门和监考教师的管理,如可以采取公布举报电话和设置举报箱的做法,让广大考生监督考试管理部门和监考教师是否按照规范程序施考。各高校考点的主考,既要全面负责本校考点的考试考务工作,也是考卷保密管理工作第一负责人,要负责考试卷保密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考试管理部门及人员要监督考试试卷和考试流程,对考试试卷及考试流程情况做仔细排查。监考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的精神,严格遵守考试纪律。各系负责人应作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管好“自己的人”,从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注意及时搜集有关信息,发现蛛丝马迹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将作弊消灭在萌芽中。

3.采取技术措施,不给学生任何作弊机会。在组织考试时首先要对可能出问题的环节逐一梳理,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通过适当的途径把要求传达到所有的学生。如针对学生替考问题,在采集学生照片信息时可以直接使用学籍照片信息,避免学生代替他人采集信息后混入考场。再就是要求学生进入考场时必须三证(学生证、身份证、准考证)齐全,并要求监考教师仔细核对证件上的照片和信息,以上措施到位即可有效地防止学生替考。

针对学生使用手机、隐形耳机等通讯工具作弊问题,首先禁止学生将以上物品带入考场,否则以作弊论处。同时采用一些技术手段防止作弊,如近年来开始使用手机屏蔽仪、隐形耳机探测器等专门工具阻止学生作弊。

从众心理的利弊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06-01

一、导言

考试作弊是指用欺骗的手段违反考场制度和规定取得“好成绩”的一种违纪行为。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影响考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更重要的是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准则,败坏了学风教风;最终降低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国外众多研究显示,大学生考试作弊相当普遍,其比例在13%―95%之间;我国教育工作者调查发现,30.8%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在大学期间有作弊行为,10.65%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作弊意图。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很多,深刻认识这些形成因素是我们有效防止考试作弊的重要前提。每种作弊行为的产生往往不是单一心理因素驱使,而是受到多种心理特征的影响。

虚荣心理:有一部分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考试及格完全没有问题,而他们往往为了取得更高的成绩来保持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因此就有人选择了作弊这条“捷径”。虚荣心理属于“想要好成绩,夺取名利”这一项,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2%是因为爱慕虚荣而作弊,而B校达到了17%,可能是因为B校学生之间竞争压力更大,互相比拼的风气更严重,所以造成了更大比例的学生为了得到高分去作弊。

冒险心理:有些学生基础较差或是平时根本不用功学习,到了期末考试前发现靠一时努力无法弥补漏洞,于是选择了作弊这条铤而走险的道路。冒险心理属于“想过关,没得选择”这一项,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3%是为了及格冒险作弊,而B校也有14%,两个学校人数比例大致相当。

强迫心理:有些考试作弊属于真正的心理疾病所致,如强迫症,此类群体或是考试焦虑,或是缺乏自制、自信不足,严重者遇到考试不论难易,头脑中想到的都是作弊。强迫心理属于“不知为什么,没法不做”,调查显示两个学校人数都占了很小的比例,A校作弊学生中有3%的人属于强迫心理驱使作弊,而B校也只有2%,说明这并不是一种作弊的主流心理。

侥幸心理:有关资料统计,大学生考试作弊率高达39.1%,而作弊被抓的仅占0.5%左右。正因为作弊被抓的可能性如此之小,总有学生心存侥幸而选择考试作弊。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近1/5抱有侥幸心理,而B校几乎达到了1/4,可见侥幸心理在大学生作弊心态中占有很大比重。

从众心理: 这是很多学生作弊的原因,由于看到周围有同学因作弊取得了好成绩,于是觉得自己不跟着作弊吃了很大的亏,不由自主选择了作弊。尤其是看到平时学习没有自己努力的同学通过作弊得到了更好的结果,心里的不平衡油然而生。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5是为了追求心理平衡选择作弊,而B校几乎达到了1/4,可见从众心理在大学生考试作弊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缺乏自信心理: 调查中也有学生反映,自己会因为对某门课程的恐惧而选择作弊,在他们心中觉得这门课不作弊就不能及格,这种极不自信的心理导致了作弊行为的产生。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4%是因为考试缺乏信心去作弊,而B校也有7%,可见自信在考试中非常重要,如果不自信和作弊形成了恶性循环,那对学生的危害将会很大。

猎奇心理:现在大学生都很有想法,尤其是90后,无论从价值观念还是个性心理健康的水平上,都容易偏离社会日常标准。一些学生为了体验一次作弊,追求刺激,以作弊取乐。调查显示现实生活中真有为了追求刺激而作弊的人,不过人数都占了很小的比例,A校作弊学生中有3%的人感觉刺激去作弊,而B校仅仅有2%,说明这并不是一种作弊的主流心理。

义气心理:调查中发现有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参与到作弊中,很多时候是给同学传递答案。也许他们内心并不是非常情愿,但碍于情面发生作弊行为。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近50%的人是义气原因去帮助同学作弊,而B校比例也超过了1/3,说明当代大学生认为“义气”就是无条件地帮助同学,不管对他们有没有真正的好处。

三、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考试作弊现象自古有之,它不仅影响考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且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准则和道德底线,最终降低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在研讨了国内外学者对作弊现象的大量研究后,本文通过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得到导致作弊现象发生的心理主要。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一些防治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对策:提高学习动机、加强学风建设、改变评价制度、加强监考力度、引入竞争机制。通常情况下,往往单一的措施无法有效制止考试作弊的发生,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因时、因地制宜,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防治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任慧英,张英.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6.

[2] 刘蕾.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年1月下.

从众心理的利弊范文5

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是指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构及其作用的发挥指明方向和提供各种支持的理论,其两大基石分别为组织行为理论与舞弊动因理论。两种理论归根结底分析的都是人的动机,人的动机决定人的行为,从而使内部控制走上历史的舞台。在此,笔者主要以财务舞弊角度切入,关注如今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故先对财务舞弊动因理论加以阐述。

财务舞弊动因理论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三角理论、冰山理论、GONE理论。其中以1993年由G.Jack&R.Iogua提出的GONE理论最为全面。GONE理论认为,财务舞弊由四方面组成,分别为贪婪(greed)、机会(opportunity)、需求(need)、暴露(exposure)。贪婪即为低下的道德水平,人们主观的思想价值观、外界客观的环境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机会即是形成舞弊的手段,其为舞弊的滋生提供了一个罪恶的温床,舞弊的机会无法消除,却可以采取恰当的方法将其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尽量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求从人的心理层面出发分析舞弊产生的根本原因,将需求的来源具体化,可以得到来自于财务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如高额负债、应急需要、渴求利润等就成为了财务舞弊的源动力。暴露从披露和监管的角度着手,指舞弊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和被揭露后所受惩罚的性质和程度,舞弊的隐秘性以及监管的不足性将会助长了实施舞弊者的嚣张气焰。

综合分析发现,机会(0)和暴露(E)使内部控制成为必要,内控虽不能将二者消灭于无形,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实施财务舞弊的难度,贪婪(G)与需求(N)从人的心理出发,也是作为导致舞弊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恰恰呈现为互为因果的关系,财务舞弊催生了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以各种控制活动通过各种实务反作用于财务舞弊。而如今的资本市场,从昔日的“流程再造、虚创利润”银广夏,到本文所述涉嫌财务舞弊的紫鑫药业,不难发现内部控制已然成为了抑制财务舞弊,严防不实披露的制胜法宝。

二、案例分析——以紫鑫药业为例

在内部控制的5要素中,内部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为企业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提供前提条件。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成功内部控制的助推剂,与之相反,不良的内部环境使内部控制沦为“空中楼阁”,限制其实施的有效性。近年来财务舞弊事件的频繁发生,不能完全归咎于内部控制理论的不完善以及内部控制实施的不彻底,在追求日趋完善的内控制度时,殊不知完全本末倒置,详细的控制流程之上没有一个能够统驭全局的内部控制环境。

(一)案例简介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02118)成立于1988年5月,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动植物种养殖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其主要经营范围为加工销售中成药,化学药制剂,药材原料。自成立以来,一直业绩平平,但在2010年公司的年报中,公司以大量的人参交易披露惊人业绩,实现营业收入6.4亿,同比增长151%,净利润1.73亿,同比增长184%。紫鑫亦凭借其惊人业绩为众多券商推荐,股价一路飙升,然而众人吹捧的股市传奇背后却是惊人的关联交易,财务舞弊。其前5大应收账款的客户都是紫鑫药业的关联企业,有的为其孙公司,有的其实质控制人正是紫鑫药业的董事长郭春生。另有8家类似壳公司上演自买自卖骗局,最终利益关系均指向紫鑫药业实际控制人郭春生。紫鑫药业在经受质疑之后,一直亦处于停牌调查之中。笔者思考,紫鑫药业是否会成为昔日“银广夏”?公司的内部诸多制约控制又如何允许公司轻易炮制利润?追本质必应溯源头,深入挖掘,笔者发现内部控制环境不良构建是此起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的罪魁祸首。

(二)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分析 主要包括:

(1)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基于公司治理层面观察紫鑫药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即站在投资者视角看企业的内部控制,不难发现其内部控制环境存在问题。紫鑫药业的前两大股东分别为拥有49.02%的敦化市康平投资有限公司以及拥有6.04%的自然人股东仲维光。其中敦化市康平投资公司的三大股东均与紫鑫药业的董事长郭春生有着特殊的亲戚关系。不难发现,郭春生才是紫鑫药业的实际控制人,掌控着紫鑫药业的发展命脉。尽管拥有第二大股东,但据推测其亦与郭春生有着间接关系,所以紫鑫药业实则是“一股独大”,严重缺乏股东之间的利益制约。小股东在决定公司事项上因不具有实质的决策权,故”用脚投票“现象在紫鑫药业内部并非没有不存在的可能。

公司的股权结构往往会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一股独大所带来的影响会以大股东控制管理层的形式将此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化。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股东大会的一般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决定,特殊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从本质上说,公司是股东的公司,但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就会完全沦为大股东的公司,在此背景下,再完善的外部治理机制在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下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这些企业的软肋都会无形中给财务舞弊创造了许多可乘之机,而紫鑫药业也不例外。

从众心理的利弊范文6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因素分析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考试作弊作为一种不良行为,它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密切联系。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对社会上的诸多现象特别敏感。他们一方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深恶痛绝,另一方面看到社会上一些营私舞弊者得到好处而未受到制裁,便试图效仿,以期从中得益。特别是教育者自身存在的不诚信行为以及学术腐败等现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天平发生严重的倾斜,甚至把考试作弊行为当一种正常现象来看待。

2.评价体系的不科学。中国的学校教育长期重考试、分数、排名、升学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弊病,导致相当多的学生将考试成绩视为最高追求。这种不合理的评价体系也为一些学生的考试作弊提供了一定的支撑环境。首先,是家庭评价的影响。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学习要求过高,同时,对子女的奖励往往是根据成绩的好坏来衡量。由于这些愿望、鼓励措施往往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紧密相连,学生为了逃避家长的训斥和惩罚,在达不到目的时就会选择作弊,企图通过作弊提高成绩,迎合家长的心理和评价要求。其次,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尽管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提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很多时候,学校仍然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硬性指标来考量,这很容易使学生为了某种利益铤而走险。再次,社会对人才质量标准界定存在误区。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对人才内在的素质却是很少考核,这其中有操作困难的因素,但忽视人才内在方面的特质是主要原因。这让那些社会关系欠缺的学生形成了一个错误结论:学习等于考试考证,考试考证则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这导致部分学生通过作弊获取高分或证书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3.现行教学模式的陈旧。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与时展不相协调。用同一种模式培养学生,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对大学生个性的关注,使得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进度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专业知识更新慢,与社会所需脱节,使学生产生了“学非所用”、“学也无用”的思想。大学生考试屡屡作弊,也是对现行教学模式的一种抵触。

4.惩罚措施失当。人是经济动物,利益的博弈[3]无形中会助长某种事态的发展。因为扩招等原因,社会对大学生作弊现象的宽容以及教育法的完善,学生相应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导致学生因作弊被抓的成本大大地减少了,而作弊成功带来的收益却被放大了,所以大学生作弊现象日趋严重也不足为奇了。

5.独立生活放任自己,学习习惯不良。由于大学生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少了家长和老师的督导,这就使得旷课违纪大学生对一切学习活动均处在消极、被动的状态中。上课不专心,识记无恒心,考试不用心,对活动不热心,对集体不关心,对他人少诚心,对自己无责任心,在校学习完全心不在焉,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那些沉迷网络的大学生更是生活秩序混乱,别人上课他睡觉,别人休息他上网,甚至整日整夜的旷课打游戏。学习习惯不良,日常生活秩序紊乱是使得学生厌学旷课,这是违纪学生最突出的心态特征。到期末只能通过考试作弊过关。

6.监考教师执行不力。监考教师要求不严的班级该课程成绩明显好于监考教师要求严格的班级,作弊成功的学生该课程成绩好于同水平的同学。这样的不公平直接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作弊的行为。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因素分析

1.失去奋斗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型。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学习目的大多不明确,他们在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失去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学的学习方式并不像中小学一样,需要教师不断的监督,一切都是要靠自觉,虽然入学时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尖子生,家长也已习惯了自己孩子的出众,但在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孩子时,家长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而大学不同于中小学的特殊教育管理,使大学生对前途容易产生迷茫心理,不能很好的给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对未来缺乏信心。学习兴趣低,缺乏良好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学习自制力差。到了期末只得铤而走险产生了作弊行为。

2.学习成绩差,自信心受挫型。厌学旷课,导致不愿学,不会学,成绩下滑,恶性循环。从学习的渐进性和知识的系统性来看,新知识以旧知识为前提,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旷课学生便很难接受新的概念和知识点,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便是成绩越来越差,越不思学,学习的自信心消失殆尽。最后为了拿到学分,不得采取考试作弊的行为。

3.缺乏是非观念与道德观念型。视考试作弊如理所当然,作弊过程中内心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

4.投机取巧型。平时怕吃苦,学习不努力,到了期末考试就动歪脑筋,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考试作弊,坐享其成。

5.盲从心理型。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取得较好的成绩,心态不平衡,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

6.虚荣心作怪型。此类心理的学生考试作弊不是为了过关,则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便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7.是非不分,仅凭义气型。有些学生出于哥们义气,经不住同窗好友的恳求或言语挤兑极不情愿地帮助同学作弊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三、 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1.以学校主体,建立诚信示范体系。言教不如身教,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成为诚信表率,自觉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用良好的诚信形象影响广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克服“好虚荣”、“侥幸”和自制力弱等心理毛病,增强大家的信心和自豪感,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光明磊落的胸怀,做一个诚实的人、正直的人。

2.建立合理学生价值评价体系,适当地将学习成绩与各种利益脱钩。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不再仅仅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本身,减少学生对考试分数盲目追求的原动力。

3.加强人生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