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理论范例6篇

从众心理理论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1

互联网的发展使新闻传播与之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言论的力量不容小觑,中国的媒体是党政的喉舌,新闻报道最终的受众是老百姓,网络上的言论能够直接反映媒体新闻报道在老百姓中的传播效果,而网络言论中存在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现象,同时也存在因为看了太多拥有逆反心理的网络言论而被再次逆反,站在主流媒体的战队中的网络言论,所以,深入研究网络言论中受众的逆反心理,在实际的新闻报道进行战略传播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十分重大。

一、网络言论中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

现在的新闻界面临着一个很大的现实困境,那就是新闻报道让老百姓“老不信”,有时甚至和媒体“对着干”,新闻传播的效果无法实现甚至起到反效果。实际上,这是受众的逆反心理在起作用。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主要指受众在接触与接受媒体信息过程中,采取与传播者愿望相反的一种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对传播内容或传播者的不满、怀疑、反感、抵触乃至否定、排斥,是一种对媒介信息做简单的感情的逆向思维和反向理解的心理意识。

二、网络言论中传播受众的“逆反之逆反心理”

网络环境中,逆反心态被放大化而且更加群体化。越是反传统、反主流、反权威就越会受到追捧,越是官方言论、主流观点越是被怀疑;越是正面宣传的东西,越觉得反感;越是批评错误的思想言论,越是会同情;越是宣传积极性的内容,越要彻底否定和怀疑。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 将持续较长时间不易改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当导致逆反对象产生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消失,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走向反面,形成再次逆反,重新回到原有的认识和态度,类比于认识论的“否定之否定”,这里我称之为传播心理的“逆反之逆反”。下面以天涯论坛的一些网络言论为例具体说明。

作为最权威的官媒之一,中央电视台(CCTV)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曾经一度因传播方式呆板简单、说教味太浓诱发了部分受众的逆反心理。有人作诗《论央视新闻之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调侃《新闻联播》栏目:“如果生活可以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的物价基本不涨,交通基本不堵,环境基本改善,扫黄基本有效,罪犯基本落马。如果生活可以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是爱的家园,人间的天堂,那里有人们向往的生活,一个梦的世界。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新闻联播里。”虽然CCTV自身在新闻播报方面不断改进,但由于受众逆反心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网络上这种态度未见有大的改观。去年7月20日,CCTV财经频道的《是真的吗》栏目播出一期节目,称记者在北京崇文门的真功夫、麦当劳、肯德基3家快餐店取得食用冰块后送检,结果显示3家的冰块菌落总数均不符合《冷冻饮品卫生标准》的国家标准。栏目组表示,为了使实验有对比,记者还提取了马桶水作为参照,两相比较,真功夫的冰块菌落总数含量比马桶水高出6倍,而肯德基的高出竟13倍。消息传出,舆论大哗,栏目组随后将这一新闻做成长微博,转发量接近20万,顿时成为全网关注的热点。像以往一样,网络上开始不断有人质疑CCTV这次调查的新闻专业性,整个质疑的高潮出现在网友@dzkkk的一句评论:“央视神记者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我吃一块肯德基的冰块,你喝一口马桶水,来不来玩?”他的这一质疑被传播的最广,也被认为最有说服力。随后天涯论坛里出现了大量挺CCTV的帖子,特别是一些原本对CCTV报道有逆反心理的网民开始“逆反之逆反”。例如“CCTV假大空的东西的确不少,你要是有自辨能力的话你别信不就行了,曝光个美企看你们一群人高潮了,说肯德基脏了让大家注意点儿有错吗?你爱吃你继续吃啊,曝光地沟油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集体喝地沟油抗议CCTV呢?” “CCTV曝光国内企业,一片喊打,骂企业欺骗消费者;CCTV曝光肯德基、星巴克,一片喊冤,甚至对CCTV冷嘲热讽,说不尊重市场消费者选择。”“人家曝光个肯德基冰块不卫生有错吗?怎么就有那么一群生物跳出来冷嘲热讽,CCTV曝光肯德基,他们就要坚决支持肯德基,还要发动大家吃肯德基以对抗央视。我说这些脑残你们至于么,CCTV是踩到你们狗尾巴了么,跳起来就要咬人。”

著名的“南方系”曾经因为使命感、新颖性和接地气拥有大量的读者群。这些读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传统官媒产生逆反心理而被吸引到“南方系”周围的。但是近年来由于“南方系”频出一些误导性、倾向性甚至不负责任的报道,很多粉丝被重新逆反回原来的阵营。2008年汶川地震《南方都市报》某学者那篇“天谴论”恶心走了大量的拥趸。同是《南都周刊》刊发了《中国高铁,歇一歇又如何》和《拷问中国高铁,为何如此之慢?》,网友发帖说:“中国高铁快了你也有意见,慢了你也有意见,看来你是故意找茬儿的了。”“在南方系控制话语权的时代,你不成为自干五简直无路可走,本人十多年的网络生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针对《南都周刊》对福喜食品公司过期肉的报道,有网友发帖说:“假如福喜公司是中国的公司,南都怎么说,大家都猜得到,但是大家猜不到的是,福喜是外国公司,南都会怎么说。我以为,南都会羞答答地报道一下,或者干脆装作没看见。可惜我太缺乏想象力了,当我看到南都关于这件事的反应时,立即给南都跪了。‘橘生淮北而为枳’,真对得起老祖宗。”“不成为自干五得被南都逼疯!什么不要脸的话都给南都说了!” “曾经是南方周末铁杆粉,后来被JY公知生生恶心成自费五毛。”很明显,南方系的上述报道就传播内容看,存在着失实、片面和极端的现象,有着比较明显的双重标准,这是引起网民能逆反之逆反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这种“逆反之逆反”,天涯论坛有个帖子很有代表性:“回想年轻时本人是烦死那些官方宣传的高大上的,越听越听不进去,虽说达不到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但绝对算是个JY。但是不知何时,这种状况又逆转回来了。经常被JY恶心,就又变回自干五了”。“自干五是被公知JY恶心出来的。没错,世界上本来没有自干五,公知JY太恶心了,于是有了自干五。如今的公知JY‘天天上网骂政府、一天不骂不舒服’,以无视这个社会任何进步,无限夸大社会阴暗面为话语特征,利用人性善的一面来忽悠民众,强化社会对立,激化社会矛盾,以此刷良心值,树立社会良心甚至民族脊梁的形象,以满足自己扭曲的存在感、价值感。公知JY们的这种行为实际上还不足以令人作呕,一个心底阳光的人见到的总是阳光,一个心底阴暗的人见到的总是阴暗,这也算正常,但是公知们在看待西方上,有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同样的事情,出现在中国,好事也是坏事,坏事更是坏事,凸显体制弊端;出现在西方,坏事也是好事,好事更是好事,彰显制度优越。公知们这种精神分裂式的看问题方法,彻底让人们从反感走向反胃,于是自干五诞生了。”

群体逆反心理特别容易表现在需要作出价值判断的场合中。当一群人对某个价值观已经厌倦,一旦有人提出了与原价值观截然相反的判断时,就会立刻在群体中引起巨大的共鸣。群体中的成员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了其反面的东西,在另一个极端上产生了思想上的共振,同声相应、同气相鸣,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现在网络上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可以理解为一场舆论的战争。

对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研究的建议

新闻报道的传播受众是广泛的,发表网络言论的人虽然只是新闻报道传播受众的一部分,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言论背后的百姓角色越来越多元化,对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研究更应该看清网络言论是突破口的事实,对网络言论进行深入研究。第一,分析好原有的受众逆反心理;第二,进一步深入研究受众的“逆反之逆反心理”;第三,在除网络之外的实际中做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使研究量化,不单单只看网络上说了什么,更应该分析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和“逆反之逆反心理”在时间差和数量关系,对今后新闻报道的战略传播提供参考。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实践价值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贴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宽广的实践价值。

一、主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内在动力

实践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实践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之所以具有实践价值,是因为理论创建主体需要大众化的理论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特点,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这两大价值的生成。这种价值生成来源于理论创建者和人民群众这两大实践主体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表面上看其实践对象是理论的大众化,但作为主体的理论创建者,正是在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中具有了直接经验,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经验基础,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并使之大众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逐步深化、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撑。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提高人们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正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实践价值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从实践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殚精竭虑、有目标分层次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基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自主认同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看,人民群众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客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其主体意识的觉醒既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能否获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应当考虑人民群众这一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两大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实践价值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体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能动性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更能为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发挥,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认同和运用。人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思维的自由。有了这种思维自由,人在实践过程展开之前就对实践结果进行观念的确定。并在客观规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在各种可能的结果中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使之大众化。目的在于应用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运用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的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的结合点就是发挥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但是,两大主体的能动性发挥的实质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然后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可见,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指向了中央领导集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指向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激发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

二、贴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内容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特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基本道德素质提高的需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涵盖了社会普遍遵循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等文明风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最后,当代青年要成为“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胡锦涛指出,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回答了当代青年如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为广大青年谋划了今后一段时期总的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形式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形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形式方面的大众化,有效地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服务群众是贴近群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在农民问题上,既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又加大了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力度;在义务教育问题上,从2007年起,在全国城乡逐步实行全

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在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上,既逐步建立了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逐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住房问题上,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实践主体的大众化,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主体,其发挥能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在的动力为依据的,这种动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感召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具有的“以人为本”的内在精神,具有进行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备了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消除人民群众种种社会疑虑的特点,因此,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实践的力量。理论的实践力量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力量,体现在人民群众在理论指导下解决思想认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三、一脉相传: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前提

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肯定,就是对其独立性、能动性、实践能力的倡导和重视。

马克思思格斯非常关注实践主体的发展需要。“人始终是主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不是指人自身孤立存在的某种特性,而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同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而这种本性的最高层次是发展需要。列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必须组织力量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进行自己的宣传和鼓动。所以,列宁经常提醒社会民主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政治停滞时期,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深化和扩大对群众的影响这项工作总是同样必需的。在形式上,列宁倡导要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非凡的说服力。简单明了的论据,简短通俗的词句,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专为加深听众印象的令人头晕的手势和力求效果的词句,这一切都使列宁的学说远胜于通常“议会”演说家的演说。

毛泽东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他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他认为,向人民群众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真知,使教育内容不脱离实际,有针对性,而且可以沟通双方感情,可以熟悉教育对象的生活和语言。从而产生共鸣,增强教育效果。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也非常重视,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主体的利益需求,又要注重主体的层次性。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江泽民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方法上,他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层次来展开,同时,他也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应接近人民群众。强调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

四、功能诉求: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人群众,了解群众,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2年12月,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并谆谆告诫全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两个务必”,强调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叫。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集体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厂矿基层,同人民群众话家常,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为形成科学理论和制定正确政策提供了群众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制定密切党群关系的政策方针。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2006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2009年,党中央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和《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这些都是倾听群众声音、关心群众疾苦、排解群众困难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主体力量,如果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欠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很难达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需要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引导。因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转变工作作风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教育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契合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理需求并使之走向大众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效果如何,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如果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那么,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然也就不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重点主体应当是全体共产党员。

应当看到,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环节是多样的。如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全体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等。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求不能把理论教条化,又要求不能把理论庸俗化,在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时,应当贴近全体党员的生活工作思想实际,从而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认同,首先应使广大党员要在感情上接受,在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真、善、美时,就应当运用大众化形式激发全体党员的情感共鸣。

还应当看到,面向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机制正在形成。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为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这是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需要;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关键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方式上看,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简明的理论观点代替繁琐的逻辑思辨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普通群众感知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代替苍白无力的说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大众化。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人心并化为行动的指南。教育方式的大众化是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凹。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大量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如《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等。上述通俗理论读物运用平和、平实的文风,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从而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一批理论工作者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生产了一批内容上通俗易懂、形式上严肃活泼的优秀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提高提供了精神食粮。2003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东安著的《世纪新风:画说“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朱匡宇著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画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写的《图说<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八荣八耻:画说身边事:漫画本》、胡中梅著的《中华荣辱故事精选》、方健宏著的《画说和谐社会》、刘长明等主编的《画说科学发展观》、王福军著的《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图文集》等。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主体性; 切身利益; 通俗化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45-04

众所周知,科学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被束之高阁,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回到实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真正发挥出巨大威力。正如同志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众是一项紧迫性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明确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但如何才能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却并非易事。

一、应精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回答“化什么”,即需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历史经验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要做好“文本选择”工作,不能不加筛选。邓小平同志为此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3]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需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能忽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浩如烟海,单就已出版的马、恩、列全集、选集、文集就有100多卷之多,再加之选集、文集十几卷本,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且不说一般大众不能做到全面理解、驾驭,即使对于从事专门研究的学者而言想要做到信手拈来也绝非易事。不仅如此,单就马克思主义著作而言,均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创作而成的,时过境迁,有些著作所谈的问题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已逐渐丧失其现代意义与价值。正如有学者所言,“特别是马克思的一些分析和论断,在当时提出来时是对的,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些论断已经过时了”[4]。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与时俱进的文本选择。

问题是如何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做出精准取舍?关于这一问题,需从历史经验中寻找答案。早在党的“七大”上,同志就曾指出:“加强理论学习至少要读五本书,我向大家推荐这五本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民主革命中社会的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里马、恩、列、斯的都有了。如果五千人到一万人读过了,并且有大体的了解,那就很好,很有益处。[5”不仅如此,同志与1948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明确指出:“如果要求大家读全部马列选集,也不现实,可以挑选一些,不然书那么多,读起来也是困难。华东局印了五本,说是有人在读。如果五本不够,可以选十本,包括《联共(布)党史》、《列宁主义概论》、《帝国主义论》在内。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也可以选一些。宣传部可以研究一下,看挑些什么书好,五本不够就十本,但是不要太多,多则不灵。”[6]正是经过一次次精心选择,才确定了12本“干部必读”的经典著作:《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左派幼稚病》、《列宁主义基础》、《苏联共产党历史简要读本》、《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林论中国》、《思想方法论》。这套书目被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认定并由解放社在1949年6月到1950年6月一年时间里全部出版发行,一共印行了300万册,成为建国初期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教材。

事实上,虽然上述12本书在今天看来未必要完全学习研讨,但在当时则是必须的。这些经验旨在说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定要做与时俱进的选择,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指导性文本,不断提高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度,以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历史发展期,因此,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养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众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关乎全局的大事件。而这均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精准取舍。

2.应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还要全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曾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7]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须抓住主要矛盾,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内涵,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9]由此可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脉相承且深深扎根于中国具体社会现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因为其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具体现实,很好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0]因此,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核心内容。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涵而言,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构成。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乎中国建设事业全局的基本命题,从而勇敢地开创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随着邓小平同志科学深入地完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论证,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基本路线的确立等,我国就此界定了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及发展方向。之后,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反映了党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之下自觉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尤为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探索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又一战略性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高度,是自觉尊重客观规律、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发展观;同时,它科学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是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辩证论的发展观。当前,对科学发展观的大众化普及尤为迫切。

二、应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需进行文本选择外,还应始终确立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而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被重视。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内在价值;而若想被群众掌握,就必须承认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承认群众的主体地位,就要求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且以群众所能接受的传播形式为载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众化的顺利推进。

1.人民群众主体性的界定

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或者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或者把人看成是受制于自然的被动的人,均没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则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论证了人的本质并非是先天具有的某种抽象物,而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具体的实践劳动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1]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是隶属于自然界的自然存在物,更是能够改造自然的社会存在物,人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不断地改造以至创造新的存在物。在这种能动性的改造过程中,人不仅创造了对象世界,而且创造了人自身。人是自由地确证、发展着自身本质的。

关于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通过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曾明确地进行过论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曾这样说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与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2]在此,马克思批判了所有旧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在于未能从实践视角理解人的主体性,没能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活动。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的本质只是单个人的抽象物;面对自然,人只能被动服从而缺乏主体性;他把“人”这一现实主体只理解为一种对客观事物无所作为的、被动的直观者、感觉者。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则是人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正是在这种本质属性的驱动下人才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自身的一次次超越。对此,马克思曾说道:“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3]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表明现实的人正是通过具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而获得自身独立人格特征的。因此,有效参与实践的前提是必须承认人的主体性。而这种主体性作为一种群体意识,便成为群众的主体性。群众的主体性才是创造历史的原动力。

界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上,除了证明科学理论必须为人民大众这一历史主体所掌握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以外,在确保大众化的推进效果上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终极价值取向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应以民众切身利益问题为核心来展开,从而充分调动人民大众运用理论工具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完善自身、创造历史;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传播方式上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适合人民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符号转换,做到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平实。(当然也应考虑到人民大众内部的层次性,应把人民大众内部的精英阶层与普遍阶层区别开来;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化主要为适应最广大的普遍层级。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实现民众切身利益为核心

同志曾说过:“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14]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5]那么,如何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化进”群众生活,使之“在群众生活里发生作用”,“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呢?这就要求将实现民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来抓。

长期以来,民众切身利益的实现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凸显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与社会转型的加速,该问题愈发突出。切身利益的实现,不仅关系着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深层次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人格塑造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创造。其间,大众会以切身利益为核心对各种工具、手段、理论、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进行取舍、比对,筛选标准在于能否增进福祉。凡是能有效增进福祉的,便会被大众欣然接受、吸收、使用。而作为一种理论,也只有能帮助大众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切身利益,才称得上科学、真理,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的拥护。事实上,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述的正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道理,诸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与实践魅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根本原因。

值得警觉的是,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强调理论体系至上性与强调民众日常生活层面的某种脱节,即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被更多当作一种意识形态教育而并非将其作为一种理论工具以帮助大众提高实践能力。比如,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的时候,有学者热衷于从马克思主义本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以及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等方面来重点论述;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宗旨的时候,也有观点认为应“旨在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6]。虽则观点不偏倚,但并未将理论的工具性价值放在首位。这使在大众化过程中大众则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人民大众的主体性特征,从而使得大众化难免成为说教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大众化效果。其实,决定大众化效果的根本因素则在于对大众积极性的调动与正确的推进形式,而能够充分调动大众积极性的则只能从大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的实现角度着手。当前,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弱势群体在多方利益博弈中依然处于弱势,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等,使得多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民内部矛盾正处于高发态势,这无形中增加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难度。当然这并非理论本身的问题,而只是在理论传播的方式方法上有所欠妥。总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以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实现为核心,使大众自觉主动地在实践中学习它,在信任中接受它,在发展中信仰它,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理认同。这同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所在。

3.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

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在推进过程中,还须设法将现有的理论体系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达形式,即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

“符号”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用以表示某事、某物、或某条件存在与否,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象的概念。传播的过程本质上即为信息流通过程,而信息又只有凭借一定的符号才能流通。传播学认为,“符号是信息传播最重要的工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都不能离开符号而实现。”[17]事实上,信息内容首先就表现为某种符号,亦或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内容,要实现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流通,同样要依托一定的符号系统。鉴于大众的知识结构与理解框架,究竟应用怎样的符号系统来表征和意指,是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解决的又一重要问题。这需要广大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者根据大众的思维模式、文化结构等的实际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特定的符号转换,以实现理论概括化、问题现实化、实质清晰化、表述通俗化、表现形象化等目标,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

近些年来,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读物,如《画说邓小平理论》、《画说“三个代表”》等,以及《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大型纪录片,这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符号转换的生动例子。尤其是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这是一本通俗性尚佳的理论读物。该读物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准确把握了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该读物对当前广大民众十分关心的医疗问题、子女就学问题、百姓住房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作了清晰科学的回答。总体上看,该读物做到了把中央的文件精神和群众的内心呼声有机地统一起来,回答了群众关心的诸多现实问题,把深刻的理论化进广大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经验体会之中,避免空话、套话,从而使理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当然,只有这些成果还远不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工程,这就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人员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挑战,要求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地将理论与变化着的实际有机结合,设法通过更多群众性的方法、途径、符号等推进。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即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并不意味着要降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位或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须知,通俗化旨在要求要用百姓语言、思维等表述理论、回应现实,在于将深刻理论回归日常生活,以提升大众化效果。比如,当用百姓语言进行表述时,就可做到“在话语方式上实施平等对话”、“在话语内容上贴近生活世界”、“在话语内蕴上融注积极情感”[18],从而增强了理论的现实感和感染力。但如果就此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位或将其庸俗化,不免背离初衷。

参考文献

[1][5][14]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95,417-418,858.

[2][8][9][10][15]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年版,2007:31-32,10,11,

11,1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4]叶庆丰.马克思主义“老祖宗”哪些不能丢,哪些需要发展?[J].理论学刊,2007(7):5-7.

[6]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8.

[7]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11][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7,46,73.

[16]刘建军.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33-37.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话语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处处彰显着彻底的大众属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评价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初衷就是通过理论研究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革命提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说话,致力于改变无产者被剥削的悲惨命运,最终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作为人民大众中的一员而说话,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而说话,在面对着人民大众说话。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这种密切联系,造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大众化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使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成果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和运用,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是广大人民,贴近人民所想所需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然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非常深刻,论证严密透彻,因此许多都是鸿篇巨著,普通大众读起来会感觉晦涩难懂,困难重重。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上具有彻底的大众属性,但真正要被大众掌握,为大众服务却并不简单。那么如何将这么深奥的内容传达给人民大众呢?答案就是要更好地利用恰当的形式和方式来进行一定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很多,比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课堂教学,融入社会生活等。其中,语言文字表述的通俗、亲和、接地气、易理解是使人民群众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诸多方式之一,因而话语表述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艺术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深知马克思强调的“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为了充分施展人民群众的力量,使更多的群众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必不可少。相应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艺术方面,中国共产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没有明确提出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但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带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维,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民族的、通俗的、简练的、形象的语言形式表述出来。他在运动期间表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1]837用群众的、大众化的语言来表达才能更好地和人民大众沟通交流,更好地将深刻的思想用易懂、易接受的话语传达出来。的名篇《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成功地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内容进行提炼,并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展开民族性的诠释,普通大众都能理解。善于高度概括,他在论证军队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主张不放弃革命领导权时用了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2]547,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军队对于武装斗争和夺取革命领导权的密切联系和极端重要性;在面对党内部分同志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形势产生悲观情绪时,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说明当时看似小小的革命力量会逐渐转变成强大的态势,非常鼓舞人心;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比作“纸老虎”,形象地说明了反动派的脆弱,表明了必胜的信心。在批判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精神的行为时,也用了非常形象的话语,如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批评凭主观臆断而不是实地调查和研究的盲目之风;借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来批判那些华而不实,只从主观上研究理论,而不注重调研事物与历史与现实与生活的联系,脱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作风。这些表述将深奥的理论变成通俗的话语,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拉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的距离。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领导人,他高瞻远瞩,思想深刻。但读过《邓小平文选》的人就能发现,他深刻的思想并没有通过晦涩难懂的语言来表达;相反地,他善于用朴实、简练的话语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深入人心,这便是话语大众化的魅力使然。他将多年研究累积的多个重大理论融为一体,用三十来字总结归纳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73简洁明了又通俗易懂的话语,化解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各种误解,解除了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捆绑,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邓小平还有许多接地气而蕴含丰富内容的表述家喻户晓,如用农家谚语“不管黑猫黄猫,捉得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用“摸着石头过河”表示从实践中寻找经验探索规律,努力做到实事求是;还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观点和表述不胜枚举,他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3]382在话语的使用上可谓炉火纯青,从他的讲话和文章中可以轻松地看出他博古通今的学识,话语中常常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同时在话语大众化方面也非常出色。他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象地表明了惩治腐败的决心,贪赃枉法的小腐小贪不放过,位高权重的腐败者也绝不姑息;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寻租等不法之举,要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形象地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中提到国际关系时,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样的朴实话语来表明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至于是否合适,只有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比喻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加强群众工作,使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他形象地比喻成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他还常常借用俗文俚语和古今诗文来表达一些政治性话语,使其更加生活化。这些话语形象生动,让群众有亲切感,听得懂,更愿意听。从以上共产党人的话语中,我们发现一个鲜明的语言特色就是口语化、接地气,语言生动鲜活、深入浅出、平易近人,运用各种大众化的话语形式传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大道至简,大义微言。‘大白话’最具原生态,是真正的‘普通话’,是一种为广大普通干部群众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话,然而‘大白话’不是白开水,它通俗而不庸俗、简约而不简单、凝练而不肤浅,更有群众味、更富群众情、更暖群众心,更能与普通群众找到‘共同语言’,拉近心理距离,搭建沟通的桥梁,产生认知共鸣和情感共振。”[4]

三、利用大众化的话语引导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品格。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中体现大众化是理所应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知识’和‘价值共识’,从而在普通民众心中落地生根”[5]10的实现方式。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上,的诸多表述也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大众化特色。“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表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马克思主义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也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他将理想信念比喻成精神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用以说明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重要性,如此形象生动的话语表述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6]16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依靠精英阶层的设计和强制的行政命令,必须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接地气,实现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知到它就在身边。“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6]165表明用多种途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像空气一样广泛传播。“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对未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决定作用时,强调年轻人要抓住价值形成的重要时期,用朴素的比喻来谆谆教导:“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6]172,说明从青年时期开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用寻常的比喻教导北京大学的师生,培育和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过程的阶段性和艰巨性,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遇阻放弃。必须坚定信念,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循序渐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外在要求转变为内在自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用语上,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前人的优秀品质,用接地气的话语来表述和传达,营造出生活化的场景拉近了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更容易为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深刻体现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维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党性和人民性的必然要求,这一思维方法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文秀.纠正干部讲话“假大空长”陋习——话语风格的实践意义[N].学习时报,2014-01-20,(03).

[5]田旭明,陈延斌: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实践自觉[J],学术论坛,2015,(5).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途径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060-0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度,其深度和广度有所不同。因此,从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所遇到的困境和实施途径入手,进而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建军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从十七大提出这一命题的直接语境来说,它首先是指狭义的含义。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可以从广义上去理解,泛指在当代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而且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重含义并不矛盾,实际上只是范围大小的问题,其性质和核心内容都是一致的。

二、大众化所遇到的困境

(一)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已有的成果多侧重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及其路径等的宏观分析,对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尚未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应进一步趋向深入,特别是关于如何推进大众化的具体途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注重实际的效果。

(二)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也绝不可能是坐在书斋中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大众化”的实现,需要对大众本身的所思所想有个清晰透彻地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学者走出书斋,进入实践中去探索、调查。

(三)研究视角相对单一

目前的研究大多从“大众化”的问题或其现状出发,进行就事论事的探讨,从其他角度、用其他方法进行研究的还不多,如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进行的研究与探讨的成果相对较少。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途径

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就是探索大众化的实现途径。在这方面很多学者和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从中总结如下:

(一)加强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加强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大众化”的实现既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又联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可以说,其本身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典范。可积极借鉴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多层次地分析。在研究范围上,既要注重“大众化”现状的考量,又要强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些优秀经验的借鉴。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使目标路径形象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理论体系既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设定,也包括为实现目标所进行的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使目标路径形象化首先要体现出整体性,任何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描述都有可能失去其准确性;其次要体现出具体性,是可感知的,具有吸引力的,而不是干巴巴的标语口号。”

(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中实施隐形教育

“隐性教育之教育主体以‘宏观性主导’充当,受教育者在教育主体创设的环境中,经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而受到影响。由于隐性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针对于教育主体的教育活动是无目的不自觉的反应,并且不会反过来指导教育主体的教育活动,所以,提高隐性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教育主体的‘宏观性主导’水平。”“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信息与更多的其他信息一样,散落于受教育者劳动、休息、娱乐、学习等日常活动时空中。这些教育信息能不能被受教育者‘掌握’,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因素。如果把某种教育信息被受教育者理解、掌握并身体力行的过程粗略区分为接受、内化、外化三个递进的层次,把受教育者的心理因素大致区分为需要、情感、态度三种因素,那么每进入更高一个层次都需要更复杂的心理因素参与。

总之,马克思主义要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要大众化,而要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关注群众、不断的完善和改善实施途径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去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让党和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心。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6

关键词:网语 网民 暴众心理

一、名词解释

网语(net language)即网络语言,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语篇类型,是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其标志性语体特征是变异性和个性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语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语言体系、句法结构,因此,本文中我们使用“网语”一词,体现出网络语言的独立性。

网民(netizens):指称特定的对广大网络社会(或环境)具有强烈关怀意识,而愿意与其他具有相同网络关怀意识的使用者一起共同合作,以集体努力的方式建构一个对集体价值取向有利的网络社会的一群网络使用者。

暴众心理(mob mind):暴众心理主要是指很多人做出一些超出常人意料的事情。因为责任的承担者是群体,所以责任就无法具体落实到个体身上。因此存在免责的侥幸心理,放心大胆地去做一些伤害别人身体以及财产的事情,导致最终产生一种不良的群体效应。

二、前言

本论文的调查阶段,正是网络上“高富帅”、“白富美”、“丝”文化盛行的时期,网民以自轻自贱的形式对“高富帅”进行各种调侃,网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功能――阶级属性。这种对人群的硬性划分,带来了暴众心理的形成机制,即一种隐藏于庞大人群的免责错觉,使网民的言论逐渐倾向于带有强烈仇富意识的人身攻击。与此同时,网络上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网络反贪,不可否认,网民在反贪腐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功把一些贪官拉下马,但在这过程中,网民的集体泄愤也是明显的,这种情绪甚至愈演愈烈,在之后的其他一些网络事件中,网民的理性分析逐渐减少,倾向于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决定为这样一种群体心理找到一个合适的宣泄途径,这就需要对这种现象的形成进行全面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网语这一情绪载体的演变过程为研究主体,用社会心理学中的暴众心理为分析手段,辅以传播学的一些理论,试图理清网民的心理机制、宣泄方式,并给出合理引导的对策。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初期,我们使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理清网语的演变轨迹,整理出一个网语演变的时间轴,我们所关注的是网络热门事件中的语言载体的演变,在研究中我们整理出了网语演变的基本规律,即由“词汇”演变为“句子”,再演变为“体”, 最后形成“概念”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清晰地发现,网民的情绪载体已经由零星的词汇发展成为完整的概念化的系统,至此网语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载体。

在理清了网语这一载体的演变过程后,我们开始对网民的心理进行分析,主要使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理论及分析方法。对网民的语言暴力行为我们利用了挫折―攻击理论进行分析,并用从众心理原理分析了这种暴力扩大化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我们使用了“暴众心理”这一概念对网民的攻击作了全面概括,暴众心理(mob mind)这一概念来自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Alsworth Ross的著作《Social Psychology: An Outline and Source Book》,该书作于1908年,但这一理论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以往只在对足球流氓的行为分析中使用过(见《A.Soccer,Masculinity and violence in Northern Ireland:Betweeth Hooliganism and Terrorism》),我们认为在对网民的心理分析中,使用暴众心理这一概念是恰如其分的。

在进行了社会心理学角度的分析后,我们又辅以传播学理论从另一角度分析了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了网络媒介的特殊性。

在对网民心理做了详细分析后,我们结合中国网民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几点应对暴众心理的对策,试图实现将网民的情绪宣泄引向一个正面方向的目标。

四、研究内容

互联网发展一直是一个受人关注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中,网络语言的发展是很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我们在本次研究的初期,将网络语言的发展进行了语言学上的整理,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网络语言已经由零星的热词发展为具有符号意义的概念化语言体系,例如现在提及“丝”一词,其背后的含义就是难以简单定义的,“调侃”、“自嘲”、“自卑”、“仇富”、“草根文化”……不同的人会对其进行不同的解读,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融合起来,形成这样的语言符号,在当今网络环境中,这样的网语比比皆是。根据米德提出的符号互动理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网语的这种发展轨迹,就是符号互动的结果。

研究网语演变作为网民情绪宣泄载体的演变过程,我们认为网民的心理是非常关键的切入点,研究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发展,并试图给出解决对策,网民的心理是极其重要的。

网民在针对网络热门事件的情绪宣泄中,常常使用语言暴力,这种暴力符合社会心理学中对攻击行为的定义,即“意图伤害他人的言语行为或者身体行为”。一种行为必有其心理原因,社会心理学中的挫折―攻击理论是解释攻击的常用理论:挫折常常会导向攻击行为。挫折的定义是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当我们达到一个目的的动机非常强烈,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产生了。研究表明,人们的攻击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当别人会对攻击行为表示反对时,人们往往会克制直接的报复,而把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 由此可以推论,当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上文所指的挫折时,这种挫折感所产生的攻击动机便促使人们在不需为自己言论负责的网上施以语言暴力。中国传统文化是隐忍克制的儒家文化,是一种讲求和谐一致、自我克制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重与身边人的关系。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因“挫折”产生的攻击动机往往无处释放,而网上的匿名性、开放性正好为网民、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不用负责任的安全舆论空间,隐忍克制下的攻击动机终在网络上找到了发泄的途径。

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学原理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由于群体压力而引起的个体行为或信念的改变。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群体的压力不会像现实生活中那么明显,但是,一旦个体的语言与主流非理性情绪和暴力言论不一致,经常会引来大量的攻击,这会给持理性思维的异议者带来心理的不适。况且网络事件往往不涉及网民的切身利益,网民通常不会为一个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事件坚持己见而遭受语言暴力。同时如上文所分析,网络形成的公共领域成为网民情绪的释放场,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化言论氛围,会使虚拟空间中的其他参与者受到影响,激发他们的语言暴力倾向。当一次讨论中理性思维者不占主导地位时,整个讨论往往会受到情绪的感染,其他网民不自觉地融入这样的言论场中,形成集体无意识的施暴。所以网络事件中理性的声音往往会逐渐消失,非理性的暴力语言大行其道。

综合起来,网民的攻击性用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Alsworth Ross在其著作《Social Psychology: An Outline and Source Book》中提出的mob mind(暴众心理)这一概念可以更为恰当地解释。网民之所以异化为暴众,一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挫折蓄积了攻击性,二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下语言暴力带有强煽动性,同时网民的理性思维弱化,综合导致了网民的集体无意识施暴。这两种条件综合作用,就产生了暴众心理,我们可以类比此前学者对足球流氓现象的分析,不难发现,足球流氓的形成也是基于挫折―攻击,加上从众心理的综合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可以将暴众心理定义为“挫折―攻击”理论和从众心理的综合理论。根据暴众心理理论的研究,网民的暴众行为,事实上是无意识的,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引导的,将这种集体的攻击性情绪引导向正面的方向,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力,反之则会阻碍社会良性运转,因此,如何引导网民的暴众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待网民暴众心理的问题,则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解释,我们利用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在李普曼看来,人类生活在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双重环境中。目前受众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要经过过滤和选择,加工后的信息已不是事实本身,所以网络环境是虚拟环境。网络使人长期生活在虚拟环境中,对现实的真假判断能力就会降低。

而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关人”,在这里要提到卢因的“把关人”理论,大众传播的把关人是指在大众传播渠道上工作的新闻记者、编辑、节目制作者等。他们对信息进行取舍,决定传播内容的重点,并企图给受传者造成某种预期影响。把关人研究的意义在于,让受众可以更客观地看待经过把关的内容,减少所接受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在一些网络热门事件中,一些没有明确真假的言论被网络迅速传播,把关人有失职之嫌,对于网络上的言论又不加引导,致使语言暴力发生。当然,网络是很好的舆论监督工具,但是有人不论是非,采取过激的表达方式,甚至是落井下石,有些言论中已经没有了当事人的声音,暴力性的语言对事件所涉及的主体或多或少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往往又会产生恶性循环,出现纽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有很强的力量去塑造一种强势的意见气氛或多数意见,使人无法逃离这样的意见气氛。在这种情况下,大众越来越不敢表达优势意见以外的意见,要么保持沉默,要么依附优势意见。如果受众的意见跟大多数人的意见即优势意见一致的话,他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不一致,他就会保持沉默。这样很容易导致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而其他少数派的意见会慢慢消失。

五、研究结论

我们利用暴众心理理论这一个在国内少有人提及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对网民的语言暴力进行了分析,这一角度是新颖的,为研究网民的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同时我们使用传播学的一些经典原理,进一步分析了网络语言暴力问题。这样从两个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网络语言暴力问题是有明晰的心理学及传播学根源的,根据其发展轨迹,我们认为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是完全可行的,但目前中国互联网监管倾向于“堵”,一味采用删帖封号等强硬的手段,根据我们的分析,这样的手段是无法解决网民积蓄的攻击情绪的,这样的情绪必须找到突破口,所以我们认为今后的互联网监管应当以“疏”为主,将网民的攻击性情绪引向监管者预设的“靶点”,良性释放,这样的释放事实上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是有利的。

六、讨论

本次研究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我们利用语言学分析了网语的发展轨迹,又利用社会心理学及传播学的理论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在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中,我们利用了暴众心理这一国内较少提及的理论,对网民的语言暴力问题通过这一理论阐释是恰当的,也是具有创新性的。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认为是有更大研究前景的,我们预计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得到进行网络实验的权限以及资源,在各大网民集中论坛进行同一话题的控制组与实验组比对实验,研究不同言论产生的螺旋效应,以得出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并整理出日后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言论控制对策预案。

本次研究亦有许多不足,受资源以及理论水平的限制,我们的研究停留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虽然挖掘了较为生僻的理论,但没有提炼出新的理论。同时,我们设计的网络空间比对实验也因为技术限制以及权限限制没有完成,这是研究中的一大遗憾。因此,该研究尚有很大的延伸空间。

七、对策

针对网民的暴众心理,我们的研究认为,现行的以“堵”为主的网络监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于网民的暴众心理一定要“疏”,只有疏导了,宣泄了,才能解决。

我们认为,现有的网络监管人员应当建立一套“靶点”机制,形成完整的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网络突发事件,监管人员应当对事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情绪宣泄的“靶点”,这个“靶点”应当是关于该事件的最理性言论,然后按照言论的理性程度,以靶点为核心进行言论疏导的分级,我们认为网民言论大致可分为理性言论、无意识的理性言论、消遣性言论、消遣性的攻击言论、无意识的攻击言论和最为恶劣的有意攻击言论。

在分级完成后,要对现有的网民言论进行评估,每个级别的言论所占的比例,可以得出一个偏离靶点的百分比,根据之前制定好的应急预案,比对偏离的程度,就可以得出监管人员需要进行何种程度的引导,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反面的强硬措施,既简单的删帖处理,而我们认为不到严重偏离的阶段,是不应该采取删帖措施的,这样会激化新一轮的矛盾,处理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靶点机制运行,可以计算出言论偏离程度的系数,我们称之为“靶点系数”,这样一来,对于网民言论的疏导就可以有公式可循,形成这样的计算公式是意义重大的,因为网络突发事件的一大特色就是言论发展速度很快,只有迅速评估出言论的偏离程度,才能有效对其引导。

参考文献

[1] Edward Alsworth Ross.Social Psychology:An Outline and Source Book[M].Nabu Press,2010.

[2] A.Soccer,Masculinity and violence in Northern Ireland:Betweeth Hooliganism and Terrorism.

[3] Herbert Blume.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M].

[4]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5]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 库尔特・卢因.群体的生活渠道[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