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范例6篇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范文1

一、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最初出现于企业,企业通过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身的行业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利益。上世纪九十年代,核心竞争力最初提出主要指的是通过协调组织内各部门的相关关系和相关职能,从而获取组织的最大效率。从核心竞争力的原初概念我们很难找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相关解释。大学核心竞争力和传统的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具有较大的差异,大学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对于大学自身的核心素质的提炼,大学的独特之处和独一无二之处就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的整体效益,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则决定了大学的发展前景,大学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等等,因此一个大学必须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不被快速变化的社会所遗忘。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从上述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含义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巨大差别,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我们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特殊性三个主要特征。从这三个主要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历史性,主要指的是一所大学必须在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所大学自身的历史感可能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例如传统的师范类大学,其核心竞争力必然是在继承和发扬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师范教育力量,这种核心竞争力给人的感觉具有历史积淀的,是能够使人信服的。时代性,一个大学的发展绝不可能是闭门造车,必须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例如在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亚投行等等,中国开始不断的参与国际社会发展的权利划分,国内大学就需要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在今天大量的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的缺乏必然影响到社会发展,大学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教育的主要场所,更应该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考虑大学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特殊性,一个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是独一无二的,必然是特殊的。我们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特殊性需要在充分掌握自身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从今天的社会发展来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的主要发展目标,也是大学不断追求的方向。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我们大学主要的竞争力方向还是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从上述三个特征,我们可以归纳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是自身的文化内涵,自身的发展优势,所处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增强大学竞争力的建议。

三、教育规划导向下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从上述对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在教育规划中需要有具体的体现,具体而言是结合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内容。

(一)在教育规划中首先充分分析历史和现实

在教育规划中首先充分分析历史和现实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因为今天的社会发展要求我们的大学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够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否则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也是空洞的,没有实战的空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伪竞争力。因此我们认为在制定大学相应的战略规划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实际能力建设,同时对于自身的历史有清晰的认识,在结合自身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让核心竞争力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归属感,形成历史积淀,源于历史积淀。同时在现阶段我们的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的现状,从而促进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二)在教育规划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和科技教育

在教育规划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和科技教育,大学教育带给学生的实际技能才是最重要的,而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大学学生的教育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对于学生的教育方案的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大学中,学生的人文积淀是否深厚,学生的实际发展是否有现实的空间,学生的技术和思维是否真正能够形成自身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的大学教育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四、结语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和提升

[作者简介]曹玉华(1972-),女,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南开封47500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72-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如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从精英式教育发展为大众化的教育、普及化的教育。但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使当代大学生面临日趋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更是摆在我国高等教育者和大学生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只有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争力是指个人综合素质外在的、集中的体现,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其综合素质中最具特色、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剖析

目前,关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观点。深圳大学的刘军教授认为,大学生个体的核心竞争力起码应包括三方面,即专业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可挖掘、可开发的潜能,具有开放的开拓性思维。其中,知识是平台、基础,能力是先导,思维是关键。只有当知识、能力、思维三方面水准达到一定高度,大学生们在市场状态下才可以无往不胜。空军第二航空学院的王玉敏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概括起来说它体现为五个“力”,即思维 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扬州大学的俞锋认为,创新人格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今后的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的重点在于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内化为学生心理层面相对稳定的模式,关键是创新问题的提出和创新构想的实施,要坚持学生主体,健全人 格观念,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笔者看来,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应当是科学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统一,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德为才之帅,德才兼备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所以说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能力的高低上,更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上。

思想道德素质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两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坚定的政治信念。政治信念是灯塔,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的大学生,一定要有远大理想,有正确的信仰,并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2)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基础,它左右着人的思考方向和人生目标。只有以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为指导,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学习和政治生活中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将个人事业与社会发展、国家兴盛密切联系起来。(3)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方向上的错误是根本性的错误。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道德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良好的公民基本道德素养。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具体要求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大学生作为公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应该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从而获得进入社会的道德“通行证”。(2)崇高的集体主义道德素养。大学生进入社会,必须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才能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大学生只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才能在集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我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和集体作出更大的贡献。(3)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道德是人们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其基本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大学生应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以及职业责任心、职业荣誉感等,作为今后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内在动力。

二、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1.大学毕业生急于就业的迫切需要。众所周知,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毕业生数量剧增、金融危机的全球冲击、劳动力过剩、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挤压等,都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而毕业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真毕业证、假能力”,自身核心竞争力不足,面对同样的竞争,做不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因此,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缩短大学与企业的距离,早日就业,必须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个人整体的、全方位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大学生也要从自身做起,一方面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同时,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勤学力践,多接触社会,提高社交和沟通能力,努力锻炼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此,笔者就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问题,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1.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感。(1)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要针对提高和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整合教学内容,通过专题教学的形式,系统地对大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2)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焦点问题、热点话题,并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新成果来分析探讨,与时俱进,将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要积极关注社会变革中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以及心理特点,善于应用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成果,准确分析、评价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看主流、看方向、看发展,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当中去。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综合教学方法更为科学,不仅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问题式、“援引科研成果,拓宽学生思路”式等多种教法相结合,还要注重“多种课程间的互相渗透”,综合发挥教学效果。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形式。根据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和提高的需要,探索实践育人的新形式。(1)倡导实践教学,探索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实现教学现场化,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让大学生深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高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应变能力为关键,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2)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面上分散,点上集中,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每名任课教师负责若干个点,有效增加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覆盖面。

综上所述,高校要在思想上重视,教学上积极创新,综合多种手段和方法,实践上力行开拓,才能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他们在社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朱晓.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5).

[2]王玉敏.刍议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2).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范文3

关键词:大学;知识;核心竞争力;评价框架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2009805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逐步引入竞争机制以及全球化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竞争,使得竞争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国各大学在其“十二五事业规划”中也都纷纷提出由规模扩展的外延发展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发展转变。核心竞争力理论最早产生并兴起于企业管理领域,虽然中国高教界最近开始借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对大学竞争,但这些观点并不成熟,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即是从大学的知识本质出发,研究和构建其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框架,以期对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文中对大学的界定是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

一、大学及其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属性

大学是以传播、发展高深知识并为社会提供服务作为其目标的特殊社会组织[1]。“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 [2]。从大学自身看,无论是其组织结构,还是运行过程,基本上都是围绕知识展开的,知识是大学所有活动的载体,是大学的操作材料,大学的全部活动就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授、知识转化的结合。因此,大学本质上是基于知识的组织。

C.K.Prahalad和G.Hamel于1990年率先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指出核心竞争力就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3],为核心竞争力深深打上了“知识”的烙印。D.Leonard-Barton认为,组织核心竞争力是使组织独具特色并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4]。U.Ljungquist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能力的支持和知识性等资源的利用[5]。国内的邱均平、丁敬达等从学科的角度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6]。谢卫红等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其根基在于对知识的科学管理” [7]。林莉等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则是大学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大学达到国内甚至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8]。随着对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逐渐研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知识性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9-10]。综上所述,由于大学是专门从事知识的传播、创造、应用和整合的学术组织,本质上是基于知识的组织,所以,其一切竞争(包括吸引资金、人才、生源等)都是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而展开的,知识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来源,知识性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知识载体

关于知识,国内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给出了众多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我们认为,大学所涉及的知识,除维持自身运行所需要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包括了作为操作原料的科学和学术知识,比如科学研究问题和社会需求等。我们将后者定义为:“是从人类探究性活动中获得的真理、原则、思想、资讯及技能,其中尤以传播事实性知识和解释、探究原理性知识为主,可以是个人、群体拥有的知识资源,也可以被嵌入在大学教学实践、科研过程或个人与团队的竞争能力中。” 而对知识类型进行探究,可以加深对知识内涵的认识,通过分析作为核心能力知识的类型和载体,能够为大学组织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这里,笔者借鉴知识分类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大学知识分为抽象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嵌入性知识、文化性知识和编码性知识等五种主要类型[11-12]。其中,抽象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大学个体成员上的概念性和认知性知识,即难以规范、存储、传播和分享的高度个人化知识,比如直觉、灵感、想象力、技能技巧等;实践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大学教学和科研活动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比如课程、学科等;嵌入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大学组织各种关系中的对既有问题处理时的程序、原则和规范,如组织流程、规则、惯例等;文化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大学成员共同理解、共同价值观中的知识,即大学组织在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时能够不断获得共识以解决问题的知识;编码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大学的团队、成员所生产的各种教材著作、论文报告以及电子文献等知识。

(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抽象性知识载体

人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大学教职员工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因此抽象性知识的依附载体是人才或人力资源。虽然人才可以在广泛交流的学术网络中进行不同大学组织和科研机构的转移、流动,但在当前知识的跨学科、网络化以及大科研项目的团体合作中,大学组织中单一的人力资源只能在它赖以存在的网络中才能显示出其价值所在。人才,尤其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在学术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与其他科教组织、政府、企业等的联系,能够为大学吸引科研资金、项目、人才、合作机会等诸多有形或无形的资源,提升大学的声望和影响,成为大学的社会资本。因此,人力资源是大学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大学的人力资源还包括教学、科研支撑和管理人员等,只有将他们共同融入知识操作的过程之中,密切配合,协同分工,发挥整体效应,大学组织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性知识载体

大学的教学及科研组织等基本上是按照学科进行的,教师属于一定的学科领域,并通过学科的建制形式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学科是按教学和训练所定义的知识的分类,是一种范式,但随着科研活动的不断实践和发展,范式会逐渐发生改变。社会的重大需求导致知识不断被重组,一些学科逐渐消亡,而一些新的学科又不断产生。“新学科诞生是学者们对自然、社会和科学规律的新的探索和认识的结晶,一个新学科形成的标志在于围绕核心问题形成的基本范式。一流的学科往往就是围绕着一个重大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成果,开创新的学科领域”[13]。因此,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是大学教学活动的场所,是科学研究的平台,是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的基地,是大学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性知识的重要依附载体。大学基于自身的战略规划,组合优化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形成自己的学科集群、特色知识领域、研究深度和学术影响等便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精品课程、科研成果以及发明专利等则是作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实践性知识的另一体现,因为它们将大学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贯穿于其中,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三)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嵌入性知识载体

在大学的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过程中,既需要保持个体知识的独立性,还需要相应的组织架构形成一种稳固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关系[14],以便按照固有的组织化流程和大量的信息流动实现其知识目标[15]。基于课堂、课题组、科研团队、实验室、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创新平台等知识组织模式,个人和群体通过交互活动实现知识的转移和转化,促进知识的增值和创新。因此,大学的基层学术单元是知识表现形式的组织化,体现了知识的组织结构及其网络,其运作机制和效能决定了大学的知识创造能力和竞争优势,是大学基于嵌入性知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信息网络系统作为连接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组织之间、信息和个体之间的技能和技巧[16],深深地嵌入在大学的知识生产流程和架构之中,通过它可以收集到与大学知识生产有关的各种信息,所以,拥有与大学的知识结构、操作流程相融合且沟通便捷的信息系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另一体现。此外,现代科学研究中所高度依赖的实验设备是一系列知识和技术组合物化的产物,其对科学知识生产的支持作用成为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借鉴、利用和转化的重要途径。B.Latour认为,通过现有知识与各种实验设备和操作程序的结合和转化,实验室可以利用多个研究领域的科研力量实现既定目标[17]。因此,大学所拥有的科研实验设备及其应用效果,尤其是自行研制或改进的科研实验装置及其与之紧密结合的操作规程和技能等体现了其所拥有的核心竞争能力。

(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性知识载体

大学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嵌入在一定的运行机制、制度结构等文化性知识之中,它决定了知识生产和转化的效率。基于人力资源、学科建设、知识营运程序以及管理技能等形成的大学文化及其精神非常难以模仿和移植,从而成为大学竞争优势的来源。这种文化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大学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以及生产和操作的规程、模式、范式内化的组织知识观和价值观[10],是存在于各成员头脑中的大学知识的一种沉淀和汇集,对大学成员发挥着重要影响,成为凝聚各种知识要素、产生整体合力的大学核心竞争力。

(五)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编码性知识载体

编码性知识是指能够通过文字、图形、符号等进行表述的记录型知识,即是人们通过艰辛的科学探究活动转化而成的知识形态,包括教材、论文、著作、专利、研究或咨询报告、标准文献以及机构知识库等。因其能够被传播和利用,所以,其本身蕴含的知识或创新可以被人们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认识和测度,诸如产生的学术影响、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等,是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揭示了其知识创新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是科学研究活动成功与否的客观尺度并会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以后知识创新活动的取向,被广泛应用于决定科研、教育资源的分配,所以,大学生产的编码性知识及其本身所蕴含的创新和质量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三、 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框架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单元,承担着知识生产、知识传承、知识创新的重任。所以,知识是大学所有活动的载体,其一切竞争(包括吸引资金、人才等)都是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而展开的, 其核心竞争力是竞争主体最终获得对知识资源的整合力,外在形式是竞争主体的知识创新力。基于以上对知识载体类型的分析,我们构建出以下核心竞争力评价框架。

(一)基于抽象和实践性知识所形成的大学独特的知识体系

大学好比一棵大树,学科是其核心产品,较纤细的树枝则是院、系、所、研究中心等,知识体系则是为大学提供养分和起支撑固定作用的根系[10]。大学所具备的核心知识体系决定了其发现未来机会、获取资源以及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 从而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任何一所大学,即使是世界顶尖的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在每个知识领域都有最好的资源,都居于领先的水平。因此,对每所大学,重要的是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确定学科发展的重点,办出特色和水平[18]。因此,大学需要立足于自身在知识联系方面所处的位置,紧随时代的发展对其知识体系及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进化,从而带动人才、学科等组合和优化,以拓宽知识发展的途径,适应社会的需求,形成自己知识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培育和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知识体系,这包括清晰的战略规划、优化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学科集群、合理的知识组织结构以及良好的知识基础设施等。

(二)基于嵌入性知识所培育的大学知识操作能力

大学的知识操作是大学对知识的组合、运作程序、功能选择以及转化运用的结合,它处于大学各种战略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大学知识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竞争优势[10]。知识的操作包括知识的生产(表现为科研成果等知识产出)和知识的转化(表现为技术转让、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等)两个方面,大学及其成员在知识生产和转化等操作过程中形成和获取的诸如知识操作规程、知识发展及转化路径、知识创新战略预见等核心专长及特殊技能,将使其他科教组织难以模仿和预见,从而成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而良好知识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包括学术结构、行政结构、组织流程等),以调节知识生产和操作的行为模式及相互关系,实现信息和知识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激励知识产出和转化等。比如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主导的知识生产模式向跨学科、协作性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等。

(三)基于文化性知识所塑造的大学文化和价值观

大学的核心竞争优势不仅在于独特的知识体系、卓越的知识操作技能,而且在于大学的文化和价值观系统。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基于人力资源、学科建设、知识营运程序、管理技能等在大学组织内形成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文化,成为大学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深深地隐含在大学成员内心深处和思维模式之中,被大学成员有意与无意接受,并自觉与不自觉地表现在自己的行为方式中,在大学知识价值链的每一个节点上都引导着成员的行为,渗透到知识生产和操作的网络之中,而恰恰正是这种网络达成的共识和价值观念维系着大学成员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信任,促进大学内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并逐渐形成具有内在协调和整体竞争性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造就了综合且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四)基于编码性知识所体现的大学知识创新能力

编码性知识是人们通过艰辛的科学探索转化而成的知识形态,由于能够被检验、传播和使用,其本身蕴含的知识或创新可以被人们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认知和认同,如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学术影响等,是大学知识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揭示了其知识创新所达到的实际水平。此外,随着网络和数字学术交流环境的迅猛发展,不断出现的编码性知识的电子载体形态,如高质量的e印本、机构知识库等,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体现出大学的知识创新能力。

四、结语

核心竞争力本身具有知识的属性,而大学本质上是基于知识的组织,因此,围绕知识来认识大学的内在竞争优势才真正抓住了其竞争的实质。大学在追求自身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体系、组织结构程序和运行机制以及大学文化和价值观等,深深植根于特定的环境系统和大学知识生产模式之中,很难被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模仿,也就形成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源。因此,大学应从自身的知识资源和能力出发,从知识创新、转化和应用过程中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比较的概念,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相比较于另一所大学而存在的,是一种比较优势[19-20]。本文仅仅从理论上基于大学知识资源和能力的开发论述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依附载体和评价体系框架,在后续研究中,还应将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框架进一步细化,构建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以便对大学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识别和评价,以确定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建设程度并指导大学发展战略制度。

参考文献:

[1]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伯顿・R・克拉克. 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 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3]PRAHALAD C K, GARY H.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3):79-91.

[4]LEONARD-BARTON D. Wellsprings of knowledge: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5.

[5]LJUNGQUIST U. Core competency beyond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of a model[J]. Management Decision,2007(3):393-402.

[6]邱均平,丁敬达. 2009 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的做法――特色与结果分析[J].评价与管理,2009(2):19-28.

[7]谢卫红.国内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1-8.

[8]林莉,刘元芳. 知识管理与大学核心竞争力[J].科技导报,2003(5):51-53.

[9]罗志文,王婧.基于知识价值链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模型构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624-626.

[10]毛亚庆,吴合文.基于知识观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1]BLACKLER F.Knowledge, Knowledge Work and Organizations:An Overview and Interpretation[J].Organization Studies,1995,16(6):1021-1046.

[12]OECD.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M].Paris:OECD,1996.

[13]杨玉良.关于学科发展及建设的思考.[2011-10-12].http:///zhuan_jia_ping_shu_1113/20090908/t20090908_405560.shtml.

[14]赵彦志.大学组织模型:一个基于知识分析的理论框架[J].教育研究,2011(5):31-35.

[15]Federal Ministry of Economics and Labour. Federal Ministry of Economics and Labour.Intellectual capital statement-Made in Germany[EB/OL].[2011-11-01].http:// bmwa.bund.de.

[16]魏江.基于知识的核心能力载体和特征[J].科研管理,1999,20(2):55-60.

[17]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D].北京:清华大学,2005.

[18]谢卫红.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构建途径[J].教育导刊,2010(12):43-46.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范文4

Abstract: The current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societ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Political Bureau held a special meeting to study the current economic work and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State Council also issued the notice of promotion of university-related employment , the Government of Prime Minister Wen's report also repeatedly mention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rrent employment of students, then we could see solving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our party, is important strategic initiative for our countr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is not only a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involved in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practical poli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experience of six year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work, combing through the system and sorting outthe bottleneck problem aimed at students seeking employment effectively, and ultimately forms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employment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core;competencies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292-01

1核心就业竞争力的提出

学界普遍公认第一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是C・K・Prahalad和Gary Hamel两位学者,他们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是在组织内部经过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之后,众多的学者也相继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定义,从兰格路易斯提出的“能力论”,尼古来・J・福斯提出的“核心能力论”到哈默和哈尼提出的“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逐渐成为热门的管理新概念,也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对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重点都在企业,或者说大多是针对群体性的组织这一场域。但是我们认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的内涵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空间,也可以移植到对人的研究上来。人本身也可看做是一个系统、一个组织,有其产生、发展、成长、成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必然是在竞争中完成的。达尔文在他的《物种的起源》中阐述了进化理论和自然选择学说,指出那些最能调整自身以适应自然环境的物种才有可能生存繁衍。斯宾塞后来称之为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竞争伴随着人成长的全过程。人为了在竞争中赢得胜利,就必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自身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正确认识和协调自身所具有的技能和潜力,甚至是整合和利用自身积累的社会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看作是个体的核心竞争力。

2大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的体现

大学生更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毕业生要主动适应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遵循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律,转变传统就业思想,树立新型就业观念。这是每个毕业生都必须转变的观念。我们认为当前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能给毕业生创造价值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关键能力,包括品质力、技术力、实践力、学习力和创新力。

2.1 品质力:指毕业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等,它是调节大学生的个人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及个人与社会关系所必需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学会做人的根本。

2.2 技术力: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所形成的技术力。就业单位需要的人才都要求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科学精神、科学水平、计算机、英语技能等多方面的因素。

2.3 实践力:知识实践能力。高校毕业生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自身的实践能力,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创造价值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是就业单位需要的。所以全球500强企业在选拔员工的时候,注重毕业生的学校活动和实习经历,主要考察的就是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特色 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吴炜(1975- ),女,江苏建湖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117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83-02

随着教育大众化的深入,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蓄积力量、培养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就业市场找到位置的关键。综观在就业市场笑傲江湖的高校毕业生,可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自己独特的服务社会的本领和优势。因此,对于迫切需要提升其“产品”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校而言,凝练出人才特色来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其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诠释

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指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能使大学生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即能创造性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独特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特异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生所特有的就业优势和能力,应该是不同的成长背景、环境塑造、学校培养模式以及自身先天素质的差异所形成的个性化发展的产物。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异性表明,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越突出就越难以效仿,其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

2.整合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个体综合能力的反映,是不同的知识结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的总合,是通过同化、顺应、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整合程度越高,其就业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越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过程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其气质品性、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度,其培育取决于知识、经验、理念的不断学习、长期探索和逐步积淀,必须经过一个长期优化整合的发展过程,短期内难以被模仿和复制。过程性保证了拥有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4.发展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核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不断发展、完善、提高的走势。因此大学生应该适应现实社会的变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满足社会的客观需求,使其就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动态发展不断提升之中,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虽然人们对于就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诸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要素经过有机的协调整合,并不断加以培育、发展,从而形成大学生在面临市场竞争时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识别和确定核心要素是前提。大学生要具备就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各种要素所形成的合力:专业理论的积累养成理论能力,广博知识的拓展表现个人魅力,训练有素的专业技能实现职业能力,全面培养的综合素质挖掘发展潜力(如图1所示)。

二、人才特色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高校一旦培育出自身的人才特色,势必在培育竞争壁垒、抢占市场份额方面发挥作用,成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范文6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人才市场竞争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高校应通过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研究能力来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围绕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竞争力这一项紧迫任务,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上,实现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相匹配,减少结构性失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国家培养有科技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劳动者。高等教育虽然进人了大众化阶段,但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决不能降为大众化水平。我们知道高等教育的质量高低在大学生知识与能力形成以及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大学生培养系统中,不论是观念的变化、体制的变化,知识结构的变化,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教学科研的变化都会对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四点作为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一、强化高校学科建设培育大学生竞争能力

面对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迫切要求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只有通过调整才能促进和引导人才结构优化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运行质量。为此,(1)积极发展适应新兴、高新技术发展的学科专业。新兴、高新技术学科专业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优先发展如信息、生命、材料学等领域的新学科是专业调整的重点,高等教育应集中教育资源,重点支持此类专业建设。另外,还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综合性、多科性的学科优势,把开发新的学科专业作为扩大大学生就业的新的增长点。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来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学科,通过打破学科专业设置上的人为樊篱,为新的学科专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学术生态环境。(2)加强传统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包括发展新兴产业,又有对传统产业改造。为适应这一变革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既要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深化与改革,又要构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应着眼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变化,对传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规格、教学内容等全面改革,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3)建立学科专业调整的运行机制。专业调整的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因此,要打破专业管理制度、系科专业设置体制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使大学与社会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形成大学根据社会需求、教育规律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此外,还要注意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结合,大学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市场,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为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指南针,不考虑市场需要的学校与专业将会被社会抛弃。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且提升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实力

人才培养是高校在大学生形成和发展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的环节,围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院校一方面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趋势,大学要大力推进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本科规模适度扩大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要改善学生在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以及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结构。增加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特点选择后续研究方向的机会。另一方面,提高应用型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和训练基地建设水平,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大学应该加大对各种教学项目的直接投人,改善专业基础教学实验的条件,提高大学生教学和实践训练水平,建立创新氛围,使素质教育和以创新为核心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够在大学内活跃起来。

三、强化基础研究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学的科学研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等学校集中了大批学术造诣很深的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还有大量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生,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开展科学研究也是增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首先,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树立超前意识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大胆提出创新的项目。提供学术论坛,促使不同领域的科技人员相互结识,交流知识和学术思想,交换研究方法和技术,熟悉了解彼此的学科语言和问题,促进合作,强化整体性意识,激发新的学术思想,并将其融人大学生竞争力培养过程之中。其次,热心发现创新观念、思路与科研项目,遇到大学生中有新思想、新发现苗头的项目,要想办法支持、培植、帮助其实现创新计划。第三,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项目,既要希望成功,也要允许失败,要为大学生创新性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

四、高等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模式的思考

i.正确定位,创新培养目标

高校是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还是培养手持文凭的待业者,是当今高校堕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高校的准确定位。当下,高校能在专业设置上真正根据市场需求着意创新的不多,更多的是“跟风走”。许多学校纷纷更名、改变学校原来的办学方向与传统特色,结果并不理想,由此造成的供需错位直接导致“成交难”。毕业生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焦急,用人单位也在为没有合适的人才而着急。要解决大学人才培养中的“供需错位”问题,应把专业前景的评估与预测作为重点,自觉地按照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

众所周知,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所在。分析我国人才结构,整体上存在着不合理结构,这种不合理的结构形象比喻为“橄榄球”形,缺少既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又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围绕就业导向、提升大学生创新力、竞争力,应用型高校围绕:培养大规模、高水平、高质量、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培养有就业竞争力、高就业水平的技术人才;培养既有技术实用能力,又有应用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方面创新自身的培养目标。

2.调整培养机制,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四年制本科教育体系,针对目前大学学制改革的要求,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不同的教育需求,开展不同内容教育,设置不同学制。要进行基础课程教育的改革,着重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教育,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为此,学校每学年至少应举行一次专业评估会,对不适应需要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对空缺的专业及时补充;对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在经过准确的市场调查后改造、开发,完全可以变成就业中的热门,从而保证大学教育与人才需求的高度吻合。还可以对同一专业的学生,到了大三,根据不同的应用前景再选修不同的新课程,错位发展,使同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不至于都是竞争对手,而是进行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良性分流。

学校应逐步推行“就业实习”制度,将学生学习中的实践环节与实习结合起来,使其时间延长为b-10个月。学生从大三开始就提前进人有招聘意向的企业,双方提前熟悉,有效克服招聘会上匆匆一面难以定夺的弊端。在许多高校,学生进了校门后才发现自己选择的专业不是就业热门,但二次选择专业,手续繁杂,管理难度很大。在中国科大、上海交大、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校鼓励学生加修热门专业课程,并颁发单科结业证书,以此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事实证明在应聘中效果很好。

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室陈嘉鹏教授认为,很多学校在设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都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一,实习基地的建设有一定困难。扩招后,实习的学生大量增加,现有的实习基地不能很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其二,指导教师力量不够,其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其三,由于实习经费的限制,学生实习往往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人力、物力和经费投人,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3.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要革新教育理念,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和教育需求,围绕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第一,基础教学精品化。基础知识的传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描述出或者说在脑海里构建出基本知识的框架,然后,给学生一定的自学的时间,让其在基础知识的架构上不断充实,使其丰满。培养大学生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对知识的加工能力。 第二,建立教学民主观。教学民主就是在教学上,教师和学生要处于平等地位,教学方式的改革重点是改变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把课堂当作师生双方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畅所欲言。加强教学的引导性和互动性。在专业课讲授之前先给学生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的互动教学生动、深刻,学以致用。

第三,加大“通识”教育的比例。当前大学生的知识的广度不够,不同学科、体系,从知识上来说总是相互联系的,拓宽知识面,无非是从不同学科中极取不同的方法,形成交叉或多向性的思维方式,相互借鉴,只有广博,才能精专。尤其要处理好人文科学与专业知识间的关系,目前学生感到难以满足的是人文科学中的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心理知识、美学知识等,作为一名大学生,今后的工作对象是人,因此完善的知识结构、广博的知识积累对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4.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创新的浓厚氛围

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是“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获取和加工创新信息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遵循创造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学个性,从自己实际出发,寻求最佳教学途径,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创新产生兴趣和激情。作为高校教师是科技进步的带头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科学精神的倡导者,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竟争性人才培养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索没有对科学有极大的热情、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思想,敢不敢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否具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责尽职的精神品格,有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直接关系到育人的质量。因此,必须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知识水平、学术水平、文化素养等整体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勇于创新实践、学术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方面,要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队伍的选拔培训与考核聘任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优胜劣汰、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在注重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高起点地选拔优秀学术骨干,把培养学术带头人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大科研奖励基金和拔尖人才培养基金的投入,资助中青年学术骨干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建立教师学术休假“灰领”制度,为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鼓励有创新经验的学术带头人到教学第一线,把教育创新成果运用于教学科研,建立人格平等、关系融洽、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教育氛围,用知识智慧启迪学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渊博学识征服学生,用淡泊明志、求真务实的精神影响学生,用献身科学、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行为带动学生,通过其身教言传,努力造就一大批具有竞争能力的科技后备力量、知识技能型的劳动者。

5.围绕提升就业竟争力培养“灰领”人才

目前,“灰领”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它指的是既掌握较高的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是一个有独立的智能结构、职业特征的人才类型。“灰领”兼有“白钾’和“蓝领”的一些特征,最有可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灰领”已成为能动脑又能动手,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熟练的心智技能的复合型新兴技能人才。如:我国较为稀缺的广告创意、会展策划、服装设计、软件开发工程师、装饰设计师等25个大类的岗位从业人员,都被冠以“灰领”称号,他们将是体现我国未来发展特征的先导型职业人才。为适应城市发展和产业定位的要求,许多地方急需一大批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灰领”职业技能人才。因此,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培养“灰领”应该成为人才培养首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