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范例6篇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范文1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就业; 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67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112- 01

“大学生村官计划”自海南省1999年启动以来已逐渐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底,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数量超过21万,到2015年,将有40万大学生村官覆盖全国2/3的行政村,到2020年大学生村官数量将达到60万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大学生村官工作已进入稳步发展新时期,这是继 2005年中央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后,党中央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国政治制度下的一项重要改革尝试,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1 大学生担任“村官”,促进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1.1 严峻的就业形势

自 1999 年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尤其是从 2002年起,高校毕业生连年大规模增加, 2012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约为660万人,将再创历史新高,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却没有明显增加,就业竞争不断加剧,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 70%~80%,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2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目前,许多大学生仍以“天之骄子”自居,就业时热衷选择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而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因条件相对艰苦,难以吸引大学毕业生,造成基层农村地区人才匮乏,岗位空缺,从而存在着“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矛盾,造成人才“相对过剩”,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1.3 大学生村官计划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

城市职业需求量有限,而求职者数量庞大,这就意味着必定有部分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而农村却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潜力,却严重缺乏知识学历高、专业本领过硬的新时代人才,近年来,国家政策逐步向农村倾斜,连续出台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关于下达 2010 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等政策,激励大学毕业生关心农村建设、献身农村发展,发挥特长、实现自身价值。目前,我国有 70 万个行政村、大量基层社区和其他基层就业岗位,为大学生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机会。“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全面推行,使大学生开始由大城市流向小城市、县城,进入基层的行政村和社区,填补了许多空缺岗位,拓宽了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开拓了就业新途径,有效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 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 有利于促进农村传统思想观念的更新

我国农村发展比较缓慢,农民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使得传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农村广泛存在,这也是导致农村贫穷落后的深层原因。当代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掌握最新的知识,因而新思想、新观念多,他们到农村任职将会给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带来冲击,为农村输入现代化、科学化的思想,利于农村传统观念的全面更新。

2.2 有利于在农村传播和推广新技术、新知识

当下,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而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都需要高文化、懂科学的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在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得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角色,帮助农民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农村人才结构,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加快农村科技进步步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 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水平

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和各项工作的组织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发展中各种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大学生村官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先进,民主法制意识较强,他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并带来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激发现有农村干部队伍活力,帮助他们完善知识面、业务面,改进工作方式,提升农村基层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水平。

2.4 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任务和新要求。大学生们普遍德智体全面发展、多才多艺,他们能把先进高雅的文化、娱乐方式带到农村,把思想宣传工作、文体活动推向高层次,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广大农民,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抵制低俗的娱乐方式,全面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 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

3.1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不适应农村工作生活环境,且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大学生村官专业技能与农村岗位要求不匹配;国家政策存在局限性,缺乏整体长远的规划。

3.2 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09-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农村文化建设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保障。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学者们围绕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及模式进行了探究,取得丰硕成果。与此同时,网络在农村的蓬勃发展又使得网络文化因素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新热点,网络文化理论研究也进一步推进了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新转向。

一、农村文化的理论与发展

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文化专指精神成果,而且更突出了文化的动态性。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农村文化内涵进行探究,给予不同的解读,可归纳为3种视角:第一,农村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苏国勋认为:“农村文化就是农村居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作为价值体系,农村文化是由理念价值、规范价值、实用价值(即所谓道德体系、典章制度、品物行为)3个层面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1]第二,农村文化内容的广泛性。王家新认为:“所谓农村文化,其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具体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各个方面,如农村的地方戏曲、民间曲艺、传统手艺、传说传奇、婚丧嫁娶、群众体育等,它一般通过乡村风貌、乡民气质、民情风俗等加以体现。”[2]第三,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界定农村文化。吴理财认为:“在广义上可以把农村文化视为农村社会生活的整体;在一般意义上可以把农村文化定义为农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在较为狭窄的意义上,农村文化仅仅指农民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3]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农村文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农村社区文化研究、农村公共文化研究和农村和谐文化研究。在农村社区方面,代表人物有王春光、费孝通、弗里德曼等。在农村公共文化研究方面,研究成果相对匮乏,最为重要的一项成果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在2006年3月就全国16个省区所做的专题问卷调查。就农村和谐文化研究而言,学者们主要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加以研究,主要成果有杨荣翰的《民族地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及其实施》、魏文婷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等。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与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带来切实的实惠,中国的农村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着眼点。但是此时,现代性向农村的骤然涌入与农民大规模的外溢成为新时期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也逐步形成。自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央明确强调“三农”问题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且连续强调4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根本遏制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就必须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建设新的飞跃,“新”在以农村综合发展为核心,实现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农村改革、农村公共事业和农民收入的全面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也又一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所规定的内容,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4]。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范文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出席开班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主持开班式。

在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

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三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五是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六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指出,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广大干部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曾庆红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系统阐发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识和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并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的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

曾庆红希望参加研讨班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聚精会神研读,充分交流思想,深入探讨问题,不断提高认识,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

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徐才厚、何勇、唐家璇、华建敏出席开班式。

2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结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结业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乡统筹的思路,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出席结业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主持结业式。

在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放到重要位置。建设新农村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锲而不舍地推进,不断加快农村发展。

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改变农村面貌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但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村庄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要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也要防止违背群众意愿随意并村。

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要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要在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把中央近年来出台的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政策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效力。

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要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要做到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高于上年。今后,要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城市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发展,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群众,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要注意帮助落后村、贫困村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防止强迫命令。要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要统盘考虑城镇建设和农村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和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要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吴官正在主持结业式时指出,同志的讲话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总结了大家一周来学习讨论的主要收获,强调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要求和政策措施,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和同志在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王乐泉、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俞正声、贺国强、曾培炎、王刚、徐才厚、何勇、唐家璇、华建敏出席结业式。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范文4

论文摘要:文章论证了农村体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第一,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农村体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第三,农村体育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具有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输送“能量”的特殊功能,是农村全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现代体育文化的培养、促进农村体育消费的增长、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农村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就没有我国整个体育事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和外在的必然联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积极健康、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关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当前,我国九亿农民正在朝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奋进,新农村建设,必将进一步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二、农村体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中提出要“加快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事实上,新农村与新农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农村是新农民活动的舞台和载体,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晶与归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因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身体素质是基础。有研究指出,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体育有利于增强农民体质,使农民更好地投身生产活动,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第一位的,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人的健康素质的要求比其它产业要高得多。增强体质是体育的首要功能,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增强农民的健康素质,使他们能更加精力充沛地投身到生产活动中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三、农村体育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纽带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体育事业起点低等现有国情决定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路途坎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如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等。然而,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重要战略地位,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其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大局,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完善的大局,最终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大局。

社会是以文化为纽带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也联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发展农村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而且可以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农民相互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挫折问题的排除。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没有农村体育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不能说是和谐的,同样,没有体育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亦不能说是全面的。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大力发展新农村体育,也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体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农村体育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培育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拉动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当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体育产业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城市,农村体育产业的贡献值微乎其微。其实农村也是一个巨大的体育市场,如果把这个市场比作冰山的话,现在露出水面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还掩藏在水下,属于潜在的市场。能否把潜在市场激发成为现实的市场,不仅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在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体育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育产品的消费过程,发展农村体育,使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将极大膨胀体育产品的消费群体,促进农村体育市场的繁荣和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新农村建设要搞好农村体育产业开发工作。体育产业是健康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推进农村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加快农村体育有形无形资产增值,促进当地农村体育事业的腾飞。

总之,我国农村的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说,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艳丽,王亚男. 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J].甘肃农业,2007(6):70-72.

[2] 吴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体育思考——广东东莞发展农村体育的启示[J]. 贵州体育科技,2008(1):26-28.[3] 丁兆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J].理论前沿,2006(6):35-36.

[4]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群众体育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385-386.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4-0051-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这一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了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文化视角看,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了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更表明我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文化解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就提出过,当时的“新”主要是强调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强调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使昔日的旧农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构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是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的。这种文化背景源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刻理解。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般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其中,农业现代化在四个现代化中处于基础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农村发展严重滞后。虽然党中央、国务院近几年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但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业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通过新一轮的农村改革与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改革与建设的最终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也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不可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同志要求全党要“统一思想,科学规划,扎实推进,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从而使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社会主义公民,真正享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揭示了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三种形态的文化发展要求及其内在联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既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目标,又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生产,创造足够的社会财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众多农村人口享有充分的物质形态的文化成果,同时通过使农民树立新观念,应用新技术,促进农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马克思辨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就不可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需要。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中之所以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放在首位的根本原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既是精神形态文化的建设目标,体现了物质形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物质形态文化和精神形态文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还要深入挖掘整合带有浓厚乡土风情的农村文化,形成与社会主义道德相统一的乡风民情。 这种产生于物质生活基础的精神生活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热情和生活信心,从而为发展经济、创造物质财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和村容村貌建设,既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又给精神形态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统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管理民主”是制度形态的文化建设目标,它建立在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之上,又是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文化建设成果的保障。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就要把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与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制定完善农村民主制度结合起来。总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这五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诉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柱。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新”更多的体现在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诉求上。二十多年的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发展举世瞩目,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三农”问题依然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瓶颈,因此,我党清醒认识当前农村面临的新形势,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必须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从旧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与和谐社会一致的思想理念,运用一种文化思维,着力挖掘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揭示其文化诉求。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农村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进一步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的文化建设,重点加强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利益,有效防止城乡发展失衡从而制约全面发展的情况发生。

第二,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十分激烈,西方敌对势力继续对我实行“西化”、“分化”政策,利用各种渠道与我争夺群众。事实表明,这种斗争不仅发生在城市,也发生在农村。农村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落后文化甚至腐朽文化就必然去占领。在新形势下,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建设,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有益文化占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三,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他们求知、求美、求乐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氛围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农村科技教育发展还相当落后,农村医疗和卫生条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方式单一。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只有顺应农民群众的愿望,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的文化建设,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保障他们的各项权益,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促进农村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第四,农民素质的提高、各种关系的协调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农村文化建设。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要靠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当前,有些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还滞后于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要求。另外,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时,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现期。当前,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开放性和流动性大大加强,原有的区域界限和地缘关系被打破,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各种矛盾突出,各种利益关系亟待理顺。因此,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文化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各种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应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关注其文化意义,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文化的角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民族的文化自觉。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第一,树立和谐发展的文化意识。要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坚持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的社会进步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注意把农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农村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更加注重社会事业,更加注重生活环境,在协调发展中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二是要坚持高效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具备发达的物质文明。要跳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低效益、非协调的增长方式,讲求高质量、高效能的发展。三是要坚持创新发展。农村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激发农民主体的创新精神,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新型发展道路。

第二,树立和谐治理的文化意识。在农村社会治理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优化社会服务质量。一是要健全民主与法制。民主是公平和效率的体现,民主能够造就和谐。要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权力监督,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要广泛集中民智,关注民意,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切实推进村民自制。法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村,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二是要维护公平。国际经验表明,在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经济利益共享问题。要坚持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切实关心农村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努力扩大其就业范围,逐渐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树立和谐生态的文化意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培育以生态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倡导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社会价值观念,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要保护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认真治理农村企业的大气、水、声等环境污染。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坚持节约优先,积极倡导节约意识,形成节约新风,建设节约文化。农村的发展应是可持续发展,在加快发展之时不忘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第四,树立和谐人际的文化意识。要在农村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使每个村民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形成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在农村培育团结、友爱、诚信的人际关系。团结之功,体现和合之德。重视加强党内的团结,加强党同农民群众的团结,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加强村落之间的团结,加强邻里团结,把多方力量紧密团结起来,才能释放出巨大能量。此外,还要倡导友爱向善、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以自己的友爱之举赢得他人的友爱之心,形成宽容谅解、豁达大度的精神风貌。最后,要在农村大力倡导诚信精神,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立身做人以诚为本,不欺上媚上,不瞒下压下,不文过饰非,不弄虚作假,做到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无欺无诈、真诚相处。

参考文献:

[1].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2.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范文6

论文摘 要: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战略地位。因此,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新型农民,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今后五年我们的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书记和总理也分别于2006年2月14日和20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三农”问题改革的长远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培养出有文化、高素质、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因此,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教育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

根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经济水平、基本素质与民主法治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农村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对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支持、外来帮助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最终还是要通过农民自身去解决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构建新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因此,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否。如果农民的基本素质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就基本上属于空中楼阁,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加强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承担着造就新型高素质农民的重担,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供人才支持。

基础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石,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这样理解,农村基础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在全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的只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①。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层次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法律意识,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素质、娴熟技能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是基础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经济水平的基本途径。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经作过这样的预测:“小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为35%,中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是10%,高等教育是11%。”据此可以看出,投资回报率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在递减。也就是说,基础的教育反而有高的投资回报率。概而言之,农村基础教育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而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其劳动生产率是成正相关的,即文化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带来的经济收益就会越高。因此,要想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就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技术技能。

2.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思想意识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对我国农民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农民的思想意识出现多元化特征。一些农村地区,小农意识、封建落后意识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同时,一些农民的法治意识也较淡薄甚至是空白。

首先,大部分农民沿袭的仍是传统的耕作思想和技术经验,几乎没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学习和投入;其次,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仍然严重,封建迷信活动泛滥;最后,农民法制意识淡薄,有的农村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损害群众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却不知道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些现象,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要顺利解决这些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矛盾,既要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帮扶,又离不开农村基础教育的渗透和影响。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通过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改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民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安定、和谐、健康地发展,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之,要想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的要求,农村基础教育的作用可见一斑。

二、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要做到四个“必须”

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作用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经济水平和思想意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认为,要想实现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村基础教育要做到四个“必须”。

1.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民的终身发展。

终身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世界各地实现终身发展的一些措施已经出台。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我国农村整体的弱势状态,就要把农民看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从农民素质抓起。而要想使农民的素质真正提高,就必须以终身发展的观念来看待、定义和解释基础教育。只有农村基础教育成为农民终身学习的基础,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才可以真正实现。因此,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使广大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实现在生活方式上更加健康、高尚、文明;在思想上乐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与时俱进。

2.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于相关政策的扶持。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来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加大投入。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虽明显加大,但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教育的需求仍相差甚远。各级政府应当在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学校危房改造、图书馆建设、实验设备配置、远程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

另外,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等方面远低于城市教师,农村学校师资匮乏,教师流动性大,从而导致基础教育质量低下,学生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技术。因此,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达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再者,进一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我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因此,一方面可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使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有机会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共享城市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城市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到农村地区,通过支教、轮教等多种方式,努力缩小城乡差别。

3.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

提高经济收入是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要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出发点。农民工的出现,实际上是农业的低收入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出,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农业的现代化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要千方百计地立足于满足农民需要,使教育真正得到农民的支持,成为农民发展的希望。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按照新《义务教育法》,依法加大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尽可能减少辍学率。另一方面要根据升入高中的只是一部分,大部分农村学生要回到农村的现状,使农村基础教育立足于建设与农业生产经营紧密联系的乡土教材,通过收集大量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典型,使学生们了解一些农民的成功经验,透彻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将一些实用、先进、科学的生产理念和生产技术编入课程,彻底改变农村基础教育“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现状,使农村基础教育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4.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民思想意识的改善和提高。

思想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加强对农民思想意识的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思想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对农民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任。

学校首先要坚持不懈在校园中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竞争意识,达到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创业的良好风气。其次,要推进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摒弃陈规陋习,脱离落后思想的侵蚀,把农村学校变成农村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整个农村阵地,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立强大的思想保证。再次,应成为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农村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观念,使他们了解有关法律知识,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守法的自觉性。最后,农村基础教育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渠道和多样的活动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法制思想,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农民了解自身的一些合法权益,并逐渐养成遵法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从一定程度来说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农村基础教育是载体,是推动力,它通过培养新型人才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注释:

①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研究./yanjiu/ndwz/wp/498.htm.

参考文献:

[1]林树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n].经济日报,2006-03-09.

[2]张小建.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n].人民日报,2005-11-22.

[3]蒋国河,温锐.八十年探索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