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的主要途径范例6篇

碳排放的主要途径

碳排放的主要途径范文1

关键词:滤食性鱼类;淡水生态系统;碳汇作用

中图分类号:S931.3 文献标识码:A

1 碳在淡水生态系统的循环

1.1 有机/无机碳的自生外来途径

通过细菌的光化学反应以及浮游植物和高等水生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而有机碳的外来途径是随着水体沉积物的再悬浮和沉积物的释放和颗粒状或者溶解性的有机碳地表径流的输入。人类的捕捞、有机质在水体中的降解和矿化以及随径流的输出。

无机碳也分自生途径和外来途径。无机碳的自生途径主要是微生物和底栖将底泥中存在的有机碳物矿化,同时,有机碳通过微生物、鱼类以及浮游生物等作用下进行矿化分解;无机碳的外来途径主要包括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水气界面向水体扩散或者颗粒态以及溶解性随地表流入。无机碳的输出途径向深层土壤渗透以及随径流的输出、通过水气界面以气态形式输出等。见图1。

1.2 淡水生态系统碳交换

随着鱼类等淡水生物被捕捞、与大气CO2的交换以及随着地表径流的输入和输出等方式是淡水生态系统的主要的对外碳交换内容。

无机碳主要以CO2为主,而沉水植物以及浮游植物将溶解在水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碳;溶解性无机碳与水中的CO2之间存在着互相交换;而无机碳的释放方式主要有沉水植物、鱼类、浮游植物、底栖动物以及浮游动物通过呼吸代谢的方式释放CO2。

水中的无机碳的来源包括底泥间隙水中无机碳与水中CO2之间的交换,颗粒态的沉降,浮游植物以及沉水植物对溶解性无机碳的利用,水中有机碳的分解。对于水体中生物碳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浮游动物生物碳、浮游植物生物碳、鱼体生物碳以及底栖动植物生物碳,除此之外,对于沉水植物、浮游动植物以及鱼类摄食过程中产生的碎屑也是生物碳主要的产生方式,鱼类、沉水植物、浮游动植物等死亡以及以上动植物水体中颗粒态的有机碳降解以及沉降都会对水中的有机碳产生消耗。

2 滤食性鱼类碳汇作用在淡水生态系统的体现

如图2所示,滤食性鱼类的特点是以浮游生物为主要摄食方式,终生生活在淡水中,鱼类品种主要包括了鲢鱼以及鳙鱼等,溶解性有机碳、浮游动植物是滤食性鱼类的鱼体生物碳的主要来源;而鱼类死亡以及鱼类的各种排屑均是其输出的主要途径。鱼类碳收支模型为:

捕捞鱼类以及鱼类的死亡的碳量可以归于用于生长的碳量,然而,生长碳量的主要部分是捕捞鱼类所占的碳量。滤食性鱼类总碳量的摄取来源主要是通过淡水生态系统进行光合作用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因此在进行养殖时不需要进行投饵。

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滤食性鱼类对于淡水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起到降低的作用,而且对于生态系统的碳汇具有促进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滤食性鱼类滤食浮游生物,没有对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起到降低的作用,而且,滤食性鱼类通过自身的排泄,对于生态系统中磷氮循环起到促进作用,使得生态系统中的磷氮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浮游植物的密度。

3 滤食性鱼类碳汇量计算实例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滤食性鱼类的养殖不需要投放鱼饵,其净碳汇量就是因捕捞移出水体的鱼体的生物碳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某年的鳙鱼和鲢鱼产量为243万t和348万t。而每1kg鳙鱼和鲢鱼从水体吸收的碳量分别为115.7g和121.5g。

1a中,鳙鱼和鲢鱼从水体中吸收的碳量为28.1万t和43.2万t,相当于258万tCO2的量,相当于造林面积7.17万hm2,这就直接节省了约8亿元的造林花费。

4 滤食性鱼类碳汇作用存在的问题

碳排放的主要途径范文2

美国政府对通用破产案中的态度,以及近期制定的新能源政策,显示实体经济的调整已非空谈。最可能的调整方向便是:借助全球气候变化议题,向有别于传统实体经济的新经济形态转型,这意味着,在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低碳金融将陆续浮出水面。

实体经济转向“低碳经济”

虚拟经济的软约束与气候变化的硬约束,都对实体经济的变革与转型提出迫切要求,变革与转型的要求是:新经济增长既能为业已庞大的虚拟经济体创造足够的需求,还能将自身发展与改善全球气候环境相结合。要满足这二个条件,其关键在于如何将碳减排的压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有理由相信,建设以低碳为目标的经济体系,成为后危机时代里新实体经济增长的前途与方向。

首先,低碳技术进步有全球应用价值,收益效应明显。

如前所述,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无法进行国家和地区间的污染转移,这使低碳技术进步效应基避免了内部收敛的可能,有着较强的外部正效应。也就是说,一项有效的低碳技术可以在世界各国推广使用,既可以帮助各国实现减排目标,同时技术本身在这一广泛使用过程中又可以获得较高的盈利。这与致力于传统污染控制的技术进步相区别,后者只能适用于局部地区的污染控制,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使用,在经济上便体现为负产出。

其次,低碳经济体系有着较长的产业链,产出效应明显。

从适应气候变化的需要出发,减少和控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碳排放意味着原有经济体系在要素投入、技术研发和产出形式等方面的大变革,概括起来,以低碳为目标的经济发展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有着显著的产出效应。

第一、源头治理实现低碳目标。

减少碳排放是目前对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低碳治理的主要方法,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结构,从高到低依次分别为能源供应、工业、林业(毁林)、农业、交通、住宅与商业建筑、废弃物和废水等7个方面,其中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到了56.6%,主要集中在能源供应、工业、交通、住宅与商业建筑、废弃物和废水等5个方面。因而,积极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成为实现低碳目标的重中之重,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在各国争相投入研发和应用的推动下,已经形成相当的生产和市场规模,是低碳经济的首要产出。

第二、过程治理实现低碳目标。

节能是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低碳化来实现低碳目标的第二个途径,节能是在利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中降低产出的能耗水平,这在能源结构未能迅速转换的情况下,比较符合碳减排的短期需要。近期关于节能方面的研究显示,无论是从技术、服务还是制度等方面,其发展都开始趋于成熟,显现出产业化发展特征。节能实现低碳目标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通过技术进步来节能,另一种途径则是通过管理服务来节能,两种途径的应用领域广泛分布在各类工业生产、消费生活和建筑物中。

第三、末端治理实现低碳目标。

在经济层面实现低碳目标的最后一个途径,就是对已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末端治理,末端治理包括对二氧化碳的生产性利用和废物性回收两个方面。在生产性利用领域,二氧化碳可以在某些生产过程中作为原料和辅料加以利用,在废物性回收领域,主要是利用碳捕捉和封存(CCS)技术来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以上分析表明低碳经济衍生于实现低碳目标的过程中,在市场化导向下,每个治理阶段都可以派生出完整的产业链,并不断自我强化,最后形成全新的低碳产业,并进而实现整体经济的低碳化。从中可以看出,低碳经济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着相当广泛的发展空间,是后危机时代里足以支撑虚拟经济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新经济形态。

“低碳金融”呼之欲出

实体经济的变革与调整既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同时也对虚拟经济的发展提出要求,金融体系应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转型。在现阶段,低碳金融是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也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备内容。具体而言,低碳金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第一、低碳金融的首要目标便是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低碳经济目前仍处发展初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中有的产业部门仍存在规模有限,收入较少,周期较长和风险较高等问题,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抵押担保条件,较难得到资本市场传统贷款的融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可以忽视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就产业规模和范围而言,低碳产业必然成为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新宠。仅在新能源领域,最新预测表明10年内我国新增投资将达4.5万亿人民币。低碳经济显然可以为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源泉,近期国内外多家银行机构推出的“绿色信贷”项目便是低碳金融的有益尝试。

第二、低碳金融可以为国际碳交易提供平台和工具。

碳排放的主要途径范文3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对化石能源依赖度较小、温室气体排放较低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气候变暖、确保能源安全、保护资源环境的必然选择。

随着化学农业、石油农业、机械农业的发展,农业能源消费迅速增长,农业已成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农业发展面临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固碳、节能等日益紧迫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农业应运而生。

四川是我国较早接受低碳概念并探索碳汇交易的省份,具有发展低碳农业的基础和巨大潜力。在四川省提出的“三化联动”的发展思路下,四川发展低碳农业有一定的必然性。低碳转型,做强四川农业,是四川省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

低碳农业的多元功能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固碳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新特征,具备“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农村金融”多元功能的新型农业。这些功能既使低碳农业不同于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循环农业,也使低碳农业的大力推广具有可行性。

农业生产功能

生产是农业最基本的功能,自然也是低碳农业最基本的功能。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低碳农业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控制碳排放,培育并推广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农业产业,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可以减轻农业生产中的碳含量。

安全保障功能

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粮食安全已达警戒线、农业生产体系不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增长等问题已危及我国农业安全。同时,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壁垒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各国严格控制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环保指标。低碳农业采用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体系,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源等手段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生产环节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施用生物有机肥等提高农产品品质,从而能够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保障农业安全。

气候调节功能

改善全球气候条件是低碳农业最核心的功能。低碳农业提倡发展农业生物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充分利用农副业剩余物,如生物燃料作物、作物秸秆等,提倡发展循环农业和立体农业等,以实现农业节能减排。鼓励保护性耕作和减少施用农用化学品等以增强土壤固碳能力,从而减轻农业生产对气候变暖的压力。

生态涵养功能

低碳农业的生态涵养功能主要体现在治理农业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等方面。湿地有很强的固碳功能,并且能净化水源,减少污染,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生态景观。配合农业生产发展湿地,是低碳农业涵养生态的主要手段。如在村镇污水汇集处,根据地形特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建立生态湿地,既减少面源污染,又能保护水资源。

农业金融功能

低碳农业具有其它农业形态所不具备的资金融通功能,即发展低碳农业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碳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既做到了节能减排保护大气,又能为农民带来不菲的收益。

低碳农业有着巨大的碳交易市场潜力:中国农业碳排放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0%,发展低碳农业减少的碳排放量每年可为农业获得0.45亿美元收益。2007年,美国国际集团(AIG)投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四川省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用400万美元购买了两省区农民生产和农村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指标。这些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对2.5万农户产生了积极影响,为40万亩农田安装了滴灌等节水设施,改变了5万亩稻田的用水系统,固定了12万亩沙漠,帮助新疆和四川的农民减少了31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

低碳农业是四川省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现代化是“三化联动”的基础环节,如果农业现代化以高成本为代价,势必会增加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削弱“三化联动”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而影响着四川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低碳农业的发展将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成本;将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将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效益。因此,低碳农业是四川省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低碳农业是四川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发展低碳农业符合四川农业特殊的生产条件。四川是传统农业大省,但地势高低不均匀,复杂的地理条件使得四川土地“小、碎、散”,无法像河南、安徽那样实行大片土地集中经营,很难实现规模效益。低碳农业的核心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要素投入(尤其是土地、能源)获取最大的农业生产效益。因此,低碳农业既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又符合四川特殊的生产条件。

发展低碳农业符合四川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低碳农业是“三低”经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节约型经济,尽可能节约土地、能源等各种资源的消耗;是效益型经济,以最少的要素投入,获取全社会最大的产出收益:是安全型经济,采取多种措施,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可能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从这些特点来看,低碳农业符合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也符合四川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

发展低碳农业符合四川省生态建设的要求。四川省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担负着整个长江流域重要的流域水环境保障功能和气候保护功能。低碳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能够破解农业生产、加工等环节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符合四川省生态建设的要求。

发展低碳农业符合四川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趋势。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高度融入国际市场。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单位能耗指标、环保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同,低碳农业是在农业生产、加工等过程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一方面要求保证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强调农业生产、加工等全过程环节的节能减排。因此,四川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加入WTO后对农业的挑战、提升四川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四川低碳农业的发展路径

发展低碳农业一般从技术层面与经济层面推进。低碳农业的“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功能主要通过其技术途径来实现,而“农村金融”功能,即实现农民增收,主要通过其经济途径来实现。

四川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路线

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低碳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这是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源泉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二是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这是联结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桥梁,是实现低碳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四川省要在短期内自主研发各类低碳农业技术难度很大。国内很多省区已经开展了低碳农业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低碳农业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四川省可以结合省情,选择一些适合的技术与新疆、黑龙江、江苏、浙江等其他省区进行联合开发,或者通过购买等方式直接使用该技术,以降低研发成本,加快低碳农业的发展。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四川仍然需要加大低碳农业技术的自主研发。另外,在低碳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四川省应在已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低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碳排放的主要途径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创新科技;市场化;阻碍;途径

1.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哥本哈根会议艰难的进程使环境问题又一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地球环境是人类生息的共同家园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现在却制约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为此,2009年11月我国政府公布,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①。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该目标将“低碳”推入21世纪主题词中,成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高人类生活幸福指数(happiness index)2的必要前提之一。

2.低碳创新科技概述及市场化作用

2.1 低碳创新科技

低碳创新科技,是以实现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为目的具有创新性的科技产品,是未来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经济发展模式从“高碳”向“低碳”转变离不开创新科技的支撑②。经济发展依赖于科技的推动,同样,经济模式的革命性改变仍然需要科技的创新作为保证。当前各国科研院所在政府减排政策的号召下均致力于低碳创新科技的研究与探索,以期借助于科学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陆续问世的火电减排、节能环保冰箱、新能源汽车②、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太阳能照明装置(即阳光输送机)等均属此类产品。

2.2 低碳创新科技市场化的作用

低碳创新科技若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屏蔽在实验室,对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作用也会微乎其微,只有将低碳创新科技市场化为商品,推广到流通领域、消费领域,渗透到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广大消费者的日常应用中,才会对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目标实现产生质的改变。

低碳创新科技是基于低碳需求的科技创新,致力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以及社会各界对低碳理念的贯彻落实。第一,低碳创新科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可以在现有资源重新合理的分配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以维持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第二,低碳创新科技的推广有利于减轻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政治压力;第三,低碳创新科技市场化可以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及转变消费方式。①

3.低碳创新科技的市场化阻碍:以“阳光输送机”为例

纵然低碳创新科技的市场化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具体的市场化过程中,仍然遇到市场推广阻碍。原因在于消费者的“惯性”(引用物理学中“惯性”)。技术创新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观念创新。低碳创新科技产品具有创新性,它的使用必然会打破消费者固有的思维模式及长期的生活、消费习惯。这些阻力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地、完全地接受低碳创新科技衍生出的商品。现以低碳创新科技产品“太阳能照明装置”(阳光输送机)举例说明。

3.1 “阳光输送机”原理介绍

阳光输送机是在太阳自动跟踪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的智能光导照明系统。该装置改变了一般情况下光―电―光的照明模式,利用光―光的模式直接将太阳光引到需要照明的地方,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系统设备。该产品由太阳跟踪系统、聚光装置、阳光传输装置、终端等组成。太阳跟踪系统的控制器控制云台面板与太阳同步运行,并保证两者始终垂直,聚光设备为凸透镜,安装在云台面板上,凸透镜将太阳光聚光程一个直径约2mm的光斑,再通过阳光传输装置送到终端即可实现照明。③阳光输送机脱离火力发电等高能耗发电模式,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实现在无转换、0时差的条件下直接照明,属于低碳创新科技产品。

3.2 “阳光输送机”的作用

我国一直是电能消耗大国,2009年数据调查:我国火力发电比重约占全国总用电量的64%,水电约占32%,其余为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等(如图1.1所示)。巨大的传统能源消耗致使“高碳”经济模式的持续发展。而阳光输送机在理论上可以部分或全部解决占总照明用电量50%以上的白天

照明,从而减少32%(64%*50%)火力发电中相应的煤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低碳的实现有创造性且跨越性的贡献,相比现今政府施行“拉闸限电”等节能政策更易被居民所接受。

图1.1 我国电力组成

3.3 阳光输送机市场调研问卷中呈现出的市场化阻碍(以西安市为例)

模拟生产者在假设将“阳光输送机”推向西安市场的实际市场调研过程中,在300张调查问卷中(有效调查问卷为284张)呈现出以下三种主要市场推广阻碍③:①该照明系统与传统的照明系统之间的“更换成本”;②消费者“惯性”致使消费者仍然无法彻底改变“高碳”发展模式下固有的传统能源模式,传统能源制约新型能源;③用电方式除了照明,还有动力,灌溉等多种途径,而这些功能“阳光输送机”暂时无法实现,这也是消费者拒绝使用阳光输送机的重要原因。纵然阳光输送机符合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要求,消费者仍出于以上三种主要原因而拒绝接受阳光输送机。

4.低碳创新科技市场化有效途径

低碳创新科技市场化过程中存在市场推广阻碍为普遍现象,并不只有阳光输送机。低碳创新科技的着重点为低碳,存在实用性不够强等问题。而同时经济模式从“高碳”向“低碳”的转换需要消费者的观念创新,以“低碳”为目的进行日常消费、生产、生活。

“低碳”的实现不仅是未来世界经济结构反战的方向,也是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是各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④“低碳”的实现必须依赖创新技术的支撑。为了有效的引导消费者,低碳创新科技产品生产者就必须为低碳创新科技的市场成功推广找到有效的途径。

(1)增强低碳创新科技自身实用性。消费者是商品的最终使用者,商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是否会重复购买。低碳创新科技产品的自身功能才是市场化关键因素。低碳创新科技研究者不仅要注重产品“低碳”性、创新性,更应该重视创新科技的实用性以赢得消费者的自发购买,成为低碳创新科技衍生商品的忠实消费者。还应及时收集市场上用户反馈信息,根据信息完善低碳创新技术以增强自身实用性。随后的销售工作可谓是“水到渠成”。

(2)媒体引导消费者观念创新。如前文所述,我国政府公布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______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政府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低碳创新科技产品的广泛推广,利用媒体大力宣传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使“低碳”深入人心,让消费者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激发广大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同时改变传统价值观念,自发的将消费、生活方式向“低碳”靠拢。媒体的观念引导会起到连锁效应,即有消费者购买并证实性能良好,“群羊效应”也会同时发生作用。

(3)有效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市场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⑤市场机制自行控制市场,价格机制有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决定。在低碳创新科技市场化前期,政府可对生产者生产补贴或差别税收,使低碳创新科技低价销售,帮助低碳创新科技安全度过“过渡期”(消费者的适应期)。价格上的竞争力与低碳创新科技的外部社会效益相结合便可大幅度提高低碳创新科技商品的竞争力。

(4)相关的法律制度与政策作为保证。法律制度的强制性是低碳创新科技派生商品深入广大消费者生产、生活中的强有力保证,但同时也缺乏灵活性,需要与灵活性稍好的相关柔性政策相互补充,以期达到促进效果的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④具体来说,相关引导性购买政策都会大幅度地促进低碳创新科技的市场化速度。法律制度与政策还应涉及低碳创新科技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指标及质量要求的政策,以为消费者创造安全消费的环境。

综上所述,低碳创新科技市场化需要有效的市场推广途径,如,增强低碳创新科技自身实用性,媒体引导消费者观念创新,利用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相关的法律制度与政策保障等有效途径。通过以上途径,“阳光输送机”可以改善自身技术的适用性(解决长时间阴雨天、晚间的照明),媒体宣传让消费者了解并愿意接受“低碳”照明模式。初期阶段,利用价格优势进入市场,等到技术成熟期时,便可自行发展,离开政府保护。相关的法律与制度使消费者安全消费,生产者安全生产。“阳光输送机”才会出现在大型企业的迎客大厅或是政府的办公室内,使大家在享受自然光的同时也符合了“低碳生活”的要求。以此类推,低碳创新科技派生商品才会被消费者认可、接受、渗透到消费者生活的各个角落,使每位消费者均发挥自己的力量为“低碳”做贡献,真正做到“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

注释:

①新华社2009年11月26日电,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②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的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③市场调研所选对象是西安市普通消费者,以及市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本次调研共发出调研表300张,收回298张,有效问卷表284张(答题不全、错选表不予采用)。企事业单位有效调研表32张,普通消费者有效调研表252张。

④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参考文献:

[1]沈木珠,李国良.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地方科技措施创新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7.

[2]莫文蔚.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及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0,7.

[3]宁铎,张东煜.阳光输送机的研究[R].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4]杨金贵.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J].北京财经周刊,2010,3.

[5]Adam Smith.The wealth of Nations[A].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4(第二章).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KRM05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碳排放的主要途径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收入分配公平;外部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5-0068-05

收稿日期:2011-06-11

作者简介:李荣山(1954-),男,山东金乡人,山东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经济。

一、 引言

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起源于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后面临发展的新课题提出的。国外首次出现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术语的官方文件是2003年英国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并以此为基础掀起了世界性研究高潮,成为国内外经济理论界的重大研究课题。

国外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具有较大影响的成果[1]主要包括:莱斯特•布朗掀起的“A、B发展模式”之争,主张从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经济增长为绝对中心的A发展模式向可再生能源利用为基础的B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转变。Sturiuson对国际低碳经济评价的“脱钩”指标进行了评价,TaPio引用“脱钩弹性”(decoupling elasticity)概念使脱钩指标评价进入新阶段,该指标的优点在于对环境压力指标与经济驱动力指标的各种可能组合给出了合理的定位。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提出的全球2℃升温上限进行了学术和方法论阐释,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向低碳经济转型。Wara认为,清洁发展机制不仅被看作全球的碳交易市场,而且能被看作是一种补贴和政治机制,因为它在实现政治目标方面是最有效的。此外,国外许多学者都对本国及世界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检验。Panayotou认同对部分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长期关系呈倒“U”型关系的论断。但可以看出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发展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创新性转变方面,对其他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影响涉及较少。

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明确提出低碳经济并展开研究的热潮自2008年为始,付允[2]、鲍健强[3]、金乐琴[4]等从经济发展模式角度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黄栋[5]、冯之浚[6]等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探讨。郭万达[7]、丁丁[8]、宋德勇[9]等分别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基本途径和战略对策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张孝德则从三个悖论与局限性的角度提出了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质疑[10]。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低碳经济从集中于经济发展模式的层面拓展到流通和消费领域,如在流通领域,李蜀湘[11]、陶晶[12]、王艳[13]等围绕发展低碳物流展开的研究;刘轶芳[14]、卢晓晴[15]、欧阳强[16]等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如何调整优化外贸结构的研究。又如在消费领域,陈晓春[17]、潘家华[18]等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消费的影响,提出了引导低碳消费行为的建议。但是在发展低碳经济对收入分配领域的影响作用方面的研究还显得薄弱,需要对此展开相应的研究,使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方位引领社会经济良性运行的根本机制。

二、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带动收入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的现实,发展低碳经济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经济领域的两大战略性举措。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李荣山: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路径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一般表述为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这种表述虽然看似涵盖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内容,但作为内涵表述应是影响这一经济范畴的三个并列因素,而低碳经济内涵所表述的“三低”,并不属于并列关系,而是一种因果关系,即只有低能耗才能实现低排放,低能耗是低排放的前提;只有低排放才能做到低污染,低污染是低排放产生的结果。因此,低碳经济最根本的内涵应是一种低排放经济模式,因此研究污染物排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探讨降低污染排放的途径是国内外大量已有研究成果的突出特点。它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如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连、不可分割。首先,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都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实现这些要求的必然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可持续发展所要求解决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低消耗,保障资源永续性需求的目的;才能实现由低排放而产生的低污染,达到有效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需的环境要求。再次,发展低碳经济要以循环经济为重要途径。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既提高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具有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方式,又要建立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之上。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根据我国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为了体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要求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低碳经济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需要。前者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具体方式上先后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要求;后者表现为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求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研究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公平的相互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创新,为研究发展低碳经济和收入分配公平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晰的研究思路。因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前提是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得到提高,使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倡导的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引起社会收入分配领域的重大变革,将成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途径之一,发挥从实质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积极作用。

三、发展低碳经济在逐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低碳经济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抑制现实中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逐步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具有无容置疑的积极作用。

(一)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消除对收入分配公平的隐害

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的标准不在于是否存在收入差距甚至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在于收入分配差距是否建立在合理公正的基础之上。只要符合按劳分配原则和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要求而产生的收入差距,不论差距大小都不违背社会公平。我们所追求的收入分配公平,不是要消除客观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而在于防止对收入分配公平的侵害所造成的社会不公。对收入分配公平的侵害可以分为显害和隐害两种具体形式。显害表现为可以用统计数据加以显示的人与人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其不合理现象,能够通过投入与结果的直接对比得出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标准及其发展趋势的评价。通过数据对比得出评判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可以给人们一种直观的结论,并在这种结论的基础上探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是国内外直至目前分析研究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普遍采用的方法,形成的大量研究文献对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过程、结果、解决途径的分析都是立足于这种显害的基础之上。而隐害则是指难以运用数据直观显示,但又客观存在、需要从更广的视角加以认识的侵害方式,在收入分配领域表现为无法运用收入分配差距数据加以表示,但又实际存在的由诸多因素如资源配置不合理、投入与收益不对称、假公济私、特权消费等造成的、比能够运用数据显示出来的更大的收入差距,而其中违反低碳经济要求的发展方式则是对收入分配公平影响最为广泛、危害程度最大的隐害方式。因为违反低碳经济要求所造成的对社会资源的高消耗、有害物的高排放、自然环境的高污染,在经营者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减少治理投入而获得高利润的同时,却把“三高”的后果转嫁给所有社会成员承担,所带来的危害由受害者以间接付费的方式治理,如政府巨额投资治理必然减少其它社会公共支出,使社会成员减少了应享有的社会公共福利,环境的严重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需要个人付费治疗,等等,都会在实质上造成抬高经营者收入水平的同时广大社会成员因享受福利减少或个人支付增加而降低了实际收入水平,尽管在现有条件下难以运用数据统计对此加以有力印证,但在实质上造成收入分配更加不公的后果是不容置疑的。发展低碳经济模式,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从无偿转变为有偿对经营者是一种利益制约,对广大社会成员则可以从中受益,这本身就是收入分配的调节方式之一,是实现收入分配趋向公平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实现经济从负外部性向正外部性转变

经济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渊源于外部经济内涵的延伸。外部经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一种客观存在,即某个经济主体对另一经济主体产生的外部影响,而这种外部影响又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由制度变革所带来的新增利益问题。由此而引申的经济正外部性是指一部分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部分人受益而又无法向后者收费的现象,它所产生的后果是使后者的利益增加,实质上是提高了后者的收入水平,引起收入分配结构向有利于后者的方向转化;相反,经济负外部性是一部分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损而前者无法补偿后者的现象,它所产生的后果是使前者的利益增加而后者的利益遭到实质性损害,引起收入分配结构向有利于前者的方向转化。在现实生活中,前者一般相对于生产经营者而言,后者则为一般社会公众,前者倾向于追求负外部性而使自己的利益增加,后者倾向于追求正外部性而体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这一理论运用于经济发展模式,则表现为生产经营者倾向于违反低碳经济发展的经营方式,利用社会公共资源的高消耗谋求自身的高收入,并将由此引起的高污染转嫁给社会而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必然引起生产经营者获得高收入的同时造成一般社会公众遭受“三高”带来的各种危害所引致的收入水平实质性下降,其后果是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公平受到严重侵害。一般社会公众则渴望追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减少社会共享资源的消耗以保证社会资源的永续使用,使自身的长远利益得以维护;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优化社会自然环境来减少环境污染对自己的人身伤害,减少个人在环保方面的各项支付,减少国家治污支付而把节省的资金用于社会福利事业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以体现社会公平原则。我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不仅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型转变,更是一种体现社会公平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社会公平愿望,制约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有效方式,有利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机制,逐步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

(三)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实现“成本―收益”理论要求的收入分配公平原则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种从自利性出发,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收益的决策依据。它最初运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后广泛运用于经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采用“谁受益,谁投资”、在环境保护领域采用“谁污染,谁治理”等政策,都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同时也是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客观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运用这一理论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体现,如“十二五”规划中围绕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提出的战略措施,一是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二是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从技术层面要求经营企业适应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的需要,采用各种投资措施进行符合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的技术研发以及为应用低碳技术进行必要的节能减排设施投资或设备更新改造,达到降低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的指标要求,这可以转变经营企业以往大规模甚至无偿运用公共资源谋取企业利益的不合理现象,通过增加低碳技术投资加大企业使用经济资源的成本,促使其从追求收益的角度考虑资源的高效利用,既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又可以促使资源使用企业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增强高效利用资源的自觉性,还可以利用节约的资源为社会谋求更为广泛的利益,为一般社会公众享有更多的公共福利创造条件,是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途径。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方面,起步阶段主要应用于国际碳排放交易,随着我国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型转变,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使排污企业由以往的无偿排放向有偿排放转变,改变以往利用无偿排放废水、废气、废渣而降低经营成本增加收益,高排放导致的高污染治理由社会承担的不合理现象。通过市场交易行为,企业排污的数量与水平决定其付费的多少,必然促使企业从降低成本的角度采取措施降低排放,有利于自然环境因减少污染而实现优化,这对企业而言实现了“成本―收益”的对称性要求,对社会而言则调整了收入分配格局使之趋向于社会公平;国家利用市场交易获得的排污收入用于环境治理,改变以往国家利用财政支付方式加以治理的做法,节省下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发展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增加一般社会成员的实质性收入,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领域从不公平向相对公平转变。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带来收入分配领域的重大变革,也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路径,我们应该从追求社会分配公平的愿望出发,积极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为逐步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邓中,李锐,赵方.低碳经济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及述评[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09-28].省略/jingji.

[2]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9.

[3]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

[4]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经济学家,2009(3):100-101.

[5]黄栋,李怀霞.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9(5):48-49.

[6]冯之浚,金涌等.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政策望,2009(8):39-41.

[7]郭万达,郑宇.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9(8):5-9.

[8]丁丁,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J].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2008 (3):4-5.

[9]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23(3):85-91.

[10]张孝德.低碳经济的三个悖论与局限性[EB/OL].中国经济时报,[2009-12-21].http:省略.

[11]李蜀湘,陆小成.中国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2):27-30.

[12]陶晶.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0(12):72.

[13]王艳,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商业时代,2010(14):32-33.

[14]刘轶芳,蒋雪梅等.低碳约束下我国贸易结构的合理性研究[J].管理评论,2010(6):106-113.

[15]卢晓晴.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外贸发展[J].中国商贸,2010(7):170-171.

[16]欧阳强,周厚威,刘建江.低碳背景下调整优化外贸结构[J].宏观经济管理,2010(6):44-45.

[17]陈晓春,谭娟,陈文婕.论低碳消费方式[N].光明日报,2009-04-21.

[18]潘家华.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J].绿叶,2009(9):20-27.

Low Carbon Economy: An Important Path to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Income Distribution Justice

LI Rongshan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nan 250014, China)

碳排放的主要途径范文6

关键词:生态旅游;教学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56-02

《生态旅游学》是许多旅游院系都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在综合考虑当前这一领域的问题和背景后,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现存问题和发展新趋势的课程新框架,现提出来供交流探讨。

一、整合生态旅游教材内容

近十年来,“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中一个时尚和流行的名词,国内一批学者也相继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出版形成著作,成为各相关院校旅游专业课程教材。这些著作中代表性的有:由卢云亭和王建军合著,2001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旅游学》[1],全书共十章内容;由严力蛟所著,2007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生态旅游学》[2],全书共二十章内容;以及张建萍主编,2008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旅游》 [3],全书共十三章内容。这些著作内容虽有简有繁,但大致都按照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资源和评价、规划与开发、游客与市场、管理与发展等几个部分编排。这几个部分从前至后的逻辑安排,同时也是旅游专业中几乎对每一种业态教学的普遍体例,学生对每个部分的相近知识已经有较多的学习积累。

因此,根据以上教材,结合其他文献资料,作者安排了以下几部分的生态旅游教材教学内容:第一,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第二,生态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第三,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式,第四,生态旅游者与生态旅游市场,第五,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等多视角的生态旅游管理考察。

二、凸显低碳旅游前沿热点

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着重在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试点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四个方面,将发展低碳旅游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基于当前低碳旅游的实践发展和形势要求,因此在生态旅游学教材内容教学之后,安排了低碳旅游教学内容。除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之外,主要还考虑到以下原因: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同是关注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内容上并不矛盾,且后者由于直接应对气候变化趋势,强调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在研究中能够量化、更具科学性,在实践中能够通过节能减排的措施实际推进、更具操作性;目前全国尚无低碳旅游相关专业内容,本院系也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知识空白区;作者近两年来关注这一领域,并与人合作编写了国内首部相关著作 [4],该书以汇总国内外相关资料、技术、运作模式和实操案例为目标,既是一个工作指南,同时也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适于学生对此领域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因此,主要按照该书的内容章节,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低碳旅游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现状评估”解决基础概念和认识问题,重点阐明低碳旅游概念、内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估算旅游业对降低碳排放的贡献,阐明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势与意义,并对全球和中国旅游业的能耗状况、节能减排现状及潜力进行初步评估,对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现存问题与降减途径进行分析阐述。第二部分“中国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与主要措施”解决发展背景及政策体系问题,主要对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五大领域组成的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政策框架进行了介绍分析。第三部分“景区节能减排及低碳化发展的途径与案例”解决旅游景区低碳循环发展问题,阐述了循环型低碳景区的基本概念、发展模式及运行流程,分析循环型低碳景区建设的途径和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形式阐述示范低碳景区的发展思路与具体途径。第四部分“绿色饭店节能减排途径与案例”解决餐饮饭店业绿色集约发展问题,介绍了绿色饭店的概念与特征、饭店节能减排的意义、饭店节能减排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饭店业节能减排的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制订计划、技术控制及制度安排推进饭店节能减排的途径,介绍相关标准、扶持激励等政策措施并对饭店的绿色能源管理进行了案例性介绍。第五部分“低碳旅游城市发展及案例”解决旅游城市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在阐述低碳旅游城市相关概念内涵与主要特征基础上,对低碳化发展的思路、原则、目标、战略和途径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途径与案例”解决旅游企业绿色环保创建和评定问题,简述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概念内涵与主要特征,介绍绿色环球21、ISO14000等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环境认证体系,对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创建思路和途径进行重点分析。第七部分“其他相关领域低碳发展”从概念、内涵特征、主要方式、技术和做法等角度,分析绿色旅行社、绿色旅游者、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相关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问题。第八部分“低碳旅游的融资模式借鉴”解决旅游业低碳发展的投融资问题,主要是介绍并借鉴国内外相关产业和领域在低碳化发展中成熟的融资政策和模式。

三、经由实践提升理论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作者了解到,学生对生态旅游的实感非常欠缺。由于对实际情况认识的欠缺,学生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到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去旅游”或“在旅游发展中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对生态旅游“保护、发展与分享三者一体”的概念内涵认识不深刻。

为加深学生对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理解,组织了一次全体学生的外出实习。综合考虑交通、安全和实习地点的典型性,选择了北京郊区门头沟的爨底下村和灵山风景区的两日一晚行程。爨底下村是以北京典型的沟域生态为基础、以明清风格的村落景观为特色并提供食宿接待的旅游村,而灵山景区则是以山地生态景观为主要吸引的风景区,二者地理相近、类型有别但都可属于生态旅游范畴。出发之前,要求学生从旅游专业尤其是从生态旅游的视角,对实习地进行综合考察和独立思考,在实习体验结束后,又组织了一次专门的讨论课。课间,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加深了对两个旅游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认识:两个旅游区都有良好的生态景观作为旅游吸引,是其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爨底下村以村委组织旅游公司收取门票、投入进出村的道路等设施,而村民以自家的院落参与食宿接待,这一发展模式既保障了公共设施的投入和整体接待质量的提高,又让当地村民充分参与得到旅游发展的实惠。对案例的剖析加深了学生对生态旅游地旅游经济发展复杂性的认识,对生态旅游概念中关于如何保护、怎么发展以及利益分享等有了实际的认识。进一步,通过作者引导,学生对灵山景区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接待服务质量的提高、登山线路的多样化安排以及与爨底下村的资源整合、周边旅游点产品组合等问题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小结

总结起来,对《生态旅游学》的创新教学实践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效:通过对《生态旅游学》各版教材的比对和整合,让学生了解了这一分支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对“生态旅游”这一研究领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对低碳旅游的教学,学生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计算和景区、饭店、城市等实践领域的低碳发展有了基本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生对此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以“高星级酒店的低碳化运营”为题,还面向全校举办了一场开放性的学术沙龙;最后,实习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一方面深化了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理论深入的兴趣。从对生态旅游这一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学科和研究领域都在随着实践而发展,因此对于专业教学而言,也应该随着时展和实践需求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 严力蛟.生态旅游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