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合规工作建议范例6篇

内控合规工作建议

内控合规工作建议范文1

关键词:内部控制 制度规范 内部审计 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89-02

美国著名内部控制专家迈克尔・海默教授(Michael hammer)曾说过:内审机构应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一种资源,在帮助管理者更有效地达到预期控制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内部审计职能将朝着以期达到成功管理所需的内部控制最好水平的方向发展。基于内部审计广泛的涵义和深刻的背景,现结合企业实际,对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下的内部审计工作予以浅析。

一、建立基于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2008年7月,国家财政部会同国家审计署、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确定了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五大原则。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此前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建成,是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建成并有效实施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指引下,结合企业实际形成了组织架构管理制度、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发展战略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组织体系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内部信息传递制度、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建设制度、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六十条)、母子公司管理指引制度、融资管理制度、对外担保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关联交易决策程序、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等55项管理制度体系,奠定了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的坚实基础。公司成立了审计部,设立总审计师和总再审计师职位,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实施及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能为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对高级管理人员实施履职情况检查和监督,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

二、以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保障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

公司内部审计遵守独立性、回避性、职业道德、保密性、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廉洁性等原则,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坚持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监督相结合,与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重大工程项目专项审计相结合,与职能管理作风建设相结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按工作程序及时报告。多年来,已组织开展内部审计280次,均能出具规范的审计报告,发管理建议函65件,提出合理化建议850条。

每年,公司都要委托从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和相关执业准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自觉接受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并及时进行落实。

三、绩效考评控制

该职能由集团职能部室审计工作主管领导负责,内容涉及内部财务和经营活动等审计,《购销合同》、《协议》的审核,参与对外投资项目的审核工作。法律顾问、案件诉讼、疑难应收款研究分析和检查、子公司管理、年检年审、验资工作、内部监察、资金安全等工作,“守合同、重信用”方面的工作。并会同法律事务顾问负责对外经济纠纷的调处、诉讼工作,债务处理,与公检法部门的联络及内部审计和监察工作。

公司要求序列企业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职务晋升、薪酬、评优、奖惩、调岗等的依据。近3年来,经审计,公司累计对符合申报条件的70多家企业的经营者进行考核通报。对富润大厦、纺织科技园、印染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进行竣工审计。严格有序的内部审计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是经营管理团队廉洁从业的规范,形成了基于富润优秀企业文化的软实力。2011年集团实现销售39亿元,实现利润10027万元,实缴税金9938万元,自营出口3901万美元。集团自1997年至2011年,累计上缴税金7.54亿元,实缴税金连续位居诸暨市工商企业前茅,职工收入每年都有增长;完成了投资2亿多元的印染高科基地,投资近10亿元的富润纺织工业园基本竣工,投资1亿多元城西22层富润大厦总部大楼竣工验收,作为城东新城地标性建筑的34层超高富润屋项目已开工建设,部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已获认可,浙江富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项目已成为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备选企业,获得“全国纺织再生纤维高值化开发利用实验基地”称号。富源再生资源公司作为目前唯一的废旧军服回收利用试点单位,已经在再生纤维高值化利用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具备回收利用民用废旧纺织品的资质。

四、体会及建议

公司十分重视内控制度的建设,从重要环节的制衡设置,不相容职务的分离,重大事项的会审等制订一系列内控制度,同时对内控制度进行常规性检查、突击性抽查、针对性的内控审计,使内控制度落到实处,真正在企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对应收款管理及跟踪审计及时追回被截留和占用的货款,为企业挽回损失。签订合同审计控制前移,发现了合同中隐含在付款、质量、功能和保修方面的陷井,规避企业潜在的风险,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使合同更规范有效,责任更明确。对外担保制度对有关财务指标要求设置及会审会签制度,使得平时与公司关系较好的企业提出担保要求时,既给公司领导解了围,也规避了代偿债务的风险。目前,公司各单位、各部门深深体会到完善的内控制度以及经常性检查落实,使企业降低和规避了风险,减少和挽回了损失。形成了做事按制度,不感情用事,投资不盲目跟风的良好风气。企业要稳健发展,做永久、本分、和谐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下的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海默教授(Michael hammer)文章

2.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2008.05

3.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财会[2010]11号)2010.04

4.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6.06

5.2011/2012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内控合规工作建议范文2

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级行政机关进一步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节俭理政、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制止奢侈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方面,为建设效能政府做出积极贡献。

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厉行节约、节俭理政。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精神,针对我省部分行政机关行政成本增长较快、开支不合理,甚至出现铺张浪费的问题,20__年,全省县以上行政机关要重点加强对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公务用车购置、会议、庆典及论坛、出国(境)和出省考察,以及楼堂管所建设的管理,通过强化部门预算约束、细化部门内部控制、推行公务卡结算、规范政府会议和公车购置、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和一般性开支,将公共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工作目标

推行行政成本控制,目的在于抑制行政成本过快增长。既要保障合理的行政成本增长,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又要通过强化管理,避免行政部门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额外损失,提高行政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促进政府部门提能增效。

按照行政管理权限,实行分级负责原则,坚持经费保障与行政成本控制相结合、行政责任与加强监督相结合,确保行政成本控制工作健康有序开展。20__年,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目标是:从严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零增长,楼堂馆所一律不新建,会议、庆典、论坛和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

三、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3月)

1.成立领导机构。为做好全省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推进工作,经省政府同意,3月10日,省财政厅牵头组织成立了云南省行政成本控制制度推进协调工作小组,由财政厅厅长陈秋生任工作小组组长,财政厅副厅长张云松,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杨启辉,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刁殿伟,省监察厅副厅长赵志彬,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焰平,省审计厅副厅长吴绍吉,省外办副主任甘雪春,省政府督查室副厅级督察专员安南,省编办副主任郭华任副组长,财政厅相关处室和省级八个相关部门对口处(室)主要负责人为工作小组成员。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财政厅行政政法处任建洋处长担任,办公室成员从财政厅办公室、预算处、行政政法处、经建处、监督检查处、绩效管理处和科研所各抽1名工作人员组成并作为办公室专职人员,负责全省行政成本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州(市)财政部门要成立行政成本控制制度推进协调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并于3月25日以前上报省行政成本控制制度推进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

2.制定完善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工作方案。按照行政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积极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控制措施,将工作方案下发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

3.启动宣传工作。根据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实施步骤制定宣传计划,借助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适时适度宣传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营造舆论监督环境。自3月起,编发《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工作简报》,开展宣传工作。

(二)推进阶段(4-6月)

1.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制定方案。指导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制定完成行政成本控制实施方案。省级各部门和各州(>!

2.摸底调查。省级各部门和各州(市)完成行政成本控制指标执行情况以及相关统计表格上报等摸底调查工作,为20__年实施行政成本控制量化考核奠定基础。

3.梳理分析。对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上报的行政成本控制指标执行情况以及相关统计表格、工作方案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问题,分别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研究制定调研提纲。

4.调研指导。分别对省级部门和州(市)前期开展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5.研究对策。针对存在困难和问题,研究完善推进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做好宣传和指导工作。

6.统计分析。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做好上半年行政成本控制执行情况统计分析和总结研究的基础工作,为上报上半年工作总结作准备。

(三)深化阶段(7-11月)

1.制定考核办法。办公室研究制定推进行政成本控制制度量化考核办法并下发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

2.上报半年工作总结。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将上半年行政成本控制执行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和统计并上报办公室。办公室将行政成本控制制度推进情况报省政府督察室,为省政府召开联席会议作准备。

3.分析汇总。办公室对上半年行政成本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将存在问题和情况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督促相关部门研究完善部门支出管理相关政策和办法,加强支出管理。办公室形成上半年全省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推进意见和建议上报省政府。将上半年行政成本控制情况在相关媒体公开,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受理群众的举报,接受社会监督。

4.清查楼堂管所。配合省发改委完成对楼堂管所的重点清查工作。

5.落实整改。督促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6.重点抽查。组织专门力量、抽调部门人员组成工作检查组,对部分省级部门和州(市)进行重点抽查调研,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推进不力的单位予以公开曝光。

7.上报一至三季度工作情况。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将1-9月份行政成本控制执行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和统计并上报办公室。

⒏做好自查和考核准备工作。11月,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对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做好自查和考核准备工作。

(四)考核总结阶段(20__年12月-20__年2月)

1.自查自纠。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对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2.组织考核。对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行政成本控制制度进行量化考核,研究安排20__年的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和工作安排上报省政府。

3.问效问责。组织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对行政成本控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将总结上报办公室。对未完成目标控制任务的单位,将情况上报省政府按有关规定问责。

4.分析总结。20__年2月上旬至中旬,对20__年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实施成效进行总结,研究提出20__年的工作建议,上报省政府。

四、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主要措施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

继续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进一步压缩财政供养开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省财政厅将配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办共同落实好此项措施。

一是实行更加严格的机构编制管理。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执行党委、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和部门“三定”规定。坚持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涉及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事项,必须由机构编制机关按规定程序和权限审批。20__年对已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各级行政机关,部门“三定”规定要保持稳定,从严从紧管理机构编制。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要做好各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的评估和监督检查工作。加快在全省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20__年底前完成省级行政机关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二是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等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协调制约机制。机构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在机构和人员方面的财政支出,努力降低运行成本。只有在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的机构设置、核定的人员编制范围内,财政部门才能将其列入预算,核拨经费,并发放工资,人事部门才能办理人员录用、调动、聘用、工资等有关手续。

三是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检查力度。20__年,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构要会同监察、财政、人事、审计等部门,分步骤、有计划地对本级行政机关机构编制情况进行全面清查,重点核查行政机关编制数、实有人数、财政供养数是否对应。积极配合省人大开展《云南省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执法监察工作,重点查处以下发文件、召开会议、打招呼等方式干预下级部门机构设置、编制核定的行为。

(二)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购置和管理

20__年各级行政机关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实现20__年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零增长。省财政厅将配合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抓好落实。

一是严格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全省行政机关购买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必须严格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监察厅相关规定执行。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凭《云南省公务用车配备通知》,办理行政机关的新车注册登记、在用车辆变更或转移登记手续。各级财政部门必须严格公务用车购置经费审批,按规定拨付购车资金;严格核实各行政机关编制内公务用车数量,并据此核定公务用车运行费用。

二是严格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和使用。20__年,各级公务用车编制管理部门原则上不再新增各行政机关车辆编制。各级行政机关公务用车必须在编制内购买、配备和使用。各级行政机关要明确专人管理本单位公务用车,建立健全本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制度,实行公务用车使用批准和登记、公务用车定点加油和定点维修等制度。省级单位(含省以下垂直管理单位)车辆调配、报废和变价出售等处置,必须报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省财政厅审批;州市、县的车辆调配、报废和变价出售等处置,必须报州、市政府办公厅(室)和财政部门审批。

三是推行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各级财政、公安交警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部门要建立公务用车信息共享机制

。实现公务用车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车辆信息管理和编制管理数据间的相互衔接,规范各级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采购行为,科学核定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经费,避免虚报冒领财政资金等现象发生。四是规范公务用车采购管理。各级政府采购管理部门要通过招投标方式,实现全省联动的汽车协议供货,增加对自主品牌汽车、节能环保车型的采购,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统一保险、定点维修制度,节约财政资金。各级行政机关公务用车购置、维修和保险必须在统一招标采购指定的单位进行,在采购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和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国内自主品牌产品。

(三)严格控制会议庆典论坛的数量、规模、规格和经费

为确保20__年会议、庆典、论坛经费在基础上压缩20%的目标顺利实现,各级、各部门要减少会议数量,控制会议规格,缩减会议规模,切实降低会议成本。省财政厅将配合省政府办公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现控制目标。

一是严格会议庆典论坛审批制度。除法定的以外,会议庆典论坛实行“一支笔”审批。坚决从严控制以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各级行政机关以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年度中不得超过两个。会前必须编制计划,报同级政府审批,未经批准不得以政府名义召开,也不予安排会议经费。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得超标准使用会议经费,不得挤占其他经费。除会议统一发放的文件资料外,不得再发放任何纪念品等。各级行政机关举办庆典论坛活动,按照庆典、论坛的规格、规模及影响,报同级或上级政府审批,未经批准一律不得举办;经批准的,要严格控制规模和支出。

二是大力推广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各级行政机关要转变会议召开方式,积极推行电子政务,推广视频会议,减少会议支出。凡是仅涉及传达文件精神、部署部门工作的会议一律采用电视电话或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召开。

三是严格执行会议定点饭店制度。省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执行会议定点制度,按政府采购的会议定点饭店协议价格结算,不得挪用其他项目预算经费开支会议费。州、市、县级行政机关要在今年内全面推行会议定点饭店制度,暂时还没有执行会议定点饭店的地区,应首选内部招待所、宾馆作为会议召开场所。

(四)严格控制出国、出境、出省考察

20__年,各级行政机关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20__年出国、出境经费零增长,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目标的实现。省财政厅将配合省外办全力抓好目标控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出省考察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严格控制出省考察经费。

一是建立因公出国、出境计划联动审批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外事部门、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在20__年3月底前建立因公出国、出境计划联动审批制度,实行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审批和团组审批双向控制,无出访计划的团组,财政部门不得审批经费,无经费预算的团组外事部门不得审批。接受或变相接受企事业单位资助的团组、向同级或下级机关摊派转嫁出国(境)经费的团组一律不得审批。

二是强化因公出国、出境部门内部审批管理。各级行政机关要从严核查出访团组的出访任务、人员结构、行程安排等事项。因公出访必须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不得借机公费旅游。出访计划不得超过上一年度的执行出访团组数、人数和经费。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支出标准和要求办理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审批、核销手续,每个因公出国、出境团组的所有经费应实行专账核算。

三是严格控制出省考察,规范经费审批报销手续。各级行政机关应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需要,规范出省考察,实行单位、部门主要领导“一支笔”审批。凡出省考察必须制定计划。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按照审批的人数、天数、线路以及经费计划进行核销,不得报销与公务无关的开支。要坚决制止各种借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的行为。

(五)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

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省财政厅将配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严格控制新建和改扩建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行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20__年,一律不得新建行政机关办公楼,一律不再审批或安排财政性资金用于行政机关新建、改扩建各类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建设项目。各级行政机关要积极推进所属接待设施或场所经营管理的社会化进程,实现彻底脱钩。各州(市)、县因地震、地质灾害等原因确需新建办公楼的,必须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严格执行中央和省有关文件规定,从严控制建设标准。各部门、单位因增设机构、调整职能或业务发展确实需要增加办公用房的,应充分利用现有房源调配解决。

二是严格控制办公楼等楼堂馆所维修改造。20__年,一律不得安排财政性资金维修改造行政机关办公楼及包括培训中心在内的各类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达到使用年限、确需维修改造的,必须严格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规范省级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和装修管理的通知执行。严禁高档装修,防止变相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建设标准。严禁超标准审批和安排相关经费。

三是加大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监督检查力度。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联合监察、财政、国土、审计、建设等部门,在20__年8月底以前,对本级行政机关在建在修办公楼等楼堂馆所进行清查,重点查处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建设,立项报批过程中弄虚作假,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未依法办理建设手续,挪用专项资金或使用贷款、借款、捐赠、集资、垫资及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楼堂馆所等行为。

五、几点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省政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李江副省长在全省动员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强对成本控制制度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统一思想。做好动员和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认识到省政府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重要意义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实际作用,形成全面控制、全员监督的良好氛围。要细化方案。结合部门实际,科学制定并细化各部门工作方案,让部门行政成本控制工作有方可循。要求实求效。严格执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各项规定,对不符合控制要求的问题,敢于逐项清理、逐条改进、逐一解决。要狠抓落实。分管领导亲自抓,专职人员认真干,明确责任,科学安排,不走过场,扎实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二要确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重点控制内容,尽快研究编制符合各部门行政成本控制工作实际的经费支出控制指标体系。各个指标要既有利于直观反映工作进展情况及控制程度,又方便统计和考核。控制指标的关键是经费指标。如:公务用车和因公出国(境)的控制目标是零增长,即全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是多少,20__年就只能是多少,不能突破。同时,要明确行政成本控制与经费来源和渠道无关,只要是用公款开支,就必须按目标进行控制。要通过确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对行政成本的有效约束和控制,并借助指标体系对行政成本控制工作情况和效果进行阶段性量化评估。

三要加强工作指导。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在全省县以上行政机关全面推行,各省级部门在做好本单位成本控制

内控合规工作建议范文3

【关键词】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控体系; 长效机制

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2010年4月15日联合的《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财会〔2010〕11号)(下文简称《通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2011年1月,中国证监会召开了“资本市场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安排2011年在部分主板上市公司进行实施企业内控规范试点,要求所有主板上市公司在2011年做好实施企业内控规范的准备工作。本文就大型国有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更好地进行。

一、大型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现状

根据《通知》相关要求,2012年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实施的第一年,已有部分上市公司执行或试点内控规范体系,中央直属企业也在自愿参与内控规范体系的试点工作,另有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按照内控规范的要求积极筹备内控建设与实施工作。

二、实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全面,不少企业的认识只停留在成本控制层次

内部控制实施的主体应是企业全体员工,其中,企业管理层是整个内部控制实施的关键。部分企业的管理层认为内部控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价值,间接价值的产生也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往往忽视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9.41%的企业认为加强内控有助于企业监控并降低成本,一些被访者表示,实施内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但并未收到提升效率的作用,反而提高了成本和费用。由此可知,企业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作用的认识并不全面。

(二)内部控制进展快,但达标率低

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是保证企业良好运作的关键。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合理。更多的情况是,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具体执行时有章不循,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据调查显示:44%的受访公司称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比2007年的25%提高了19个百分点,但是仍有超过半数(56%)的受访公司尚未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或者其内部控制机制仍未完善。

(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乏力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一个企业的基调和氛围,对内部控制形成外部约束,并直接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第一要素,被视为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企业员工的道德价值观和工作胜任能力,管理当局的授权和职责分工方法等。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和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从目前我国情况看,特别是大多数国有企业改制后,虽然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产权不明晰,未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从而使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运行,权力失去监督,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管理者专权独断和内部人相互勾结等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2009年德勤《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只有23.53%的企业增加了内部控制检查的频率,仅约17.65%的企业落实了内部控制考核工作。

(四)内部控制动力不足

目前的内部控制设计,只注重业务流程设计,忽视了整体性、高层次的内部控制,造成目前的内部控制度动力不足,权位不够,效果不佳,受人关注度不高。内部控制的收益具有隐形化、长期化和社会化等特点,当边际管理成本高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本身的内部控制动力则明显不足。当然,管理层在自己为所欲为的同时,还是希望基层员工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然而,员工同样有自己的利益取向,与企业也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在激励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同样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所以基层员工也存在执行内部控制动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上下都缺乏执行内部控制的源动力。

三、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议

(一)将内控的实施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共同促进

内控体系建立过程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成果有重复,未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管理体系多,造成相应的检查、审核多,增加下属单位的负担。针对这一情况,可将生产经营管理所需要执行的各内控标准有机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并做到统一、简化、协调、优化,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1.将内控体系的支持性文件、制度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整合,必须体现两个管理体系的要求,应着重解决5W1H(What对象,Where场所,When时间和程序,Who人员,Why原因,How方式)问题,明确职责便于操作。

2.把内控手册纳入一体化管理体系手册,实现一体化管理,在手册的方针、目标、管理职责、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等内容中要体现内控标准,实现完整包容。

3.将一体化管理体系与内控评价体系整合为单一评价程序,即将两个体系各自评价管理制度整合成单一管理制度,内审人员(评价人员)依据制度进行核查,统一进行评价。

(二)设计快捷高效的内控体系实施流程

要根据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特点及其内部控制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目标来设计大型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设计流程如下:

1.整理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进行风险评估。企业要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治理结构,识别企业主要面临的风险并进行评估,并据此梳理业务流程。

2.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要根据第一步的结果来制定有关内部控制制度。要在分析风险的基础上,首先针对风险产生的重要环节来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逐渐形成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各项活动。

3.设计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在充分考虑控制要素的基础上,按照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生产与存货业务循环、工资与薪金业务循环、投资与融资业务、资金业务循环等相关流程来进行设计,各项规章的制定应注意考虑相互牵制、授权控制等内容,与此同时要突出重点控制环节、规范流程以便于操作。

(三)内控体系建设相关建议

1.大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大型国有企业往往具有成员单位多、层级多、跨地域、跨行业经营、企业文化存在差异、管理水平存在差异、集团管控难度大等特点,这就更加突出了内控管理、风险管理对于集团企业的重要性。

(1)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建立企业内控体系虽然不是将原有制度另搞一套,但很可能涉及各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和现有业务流程的更改,而且建立过程工作量大、需协调的事情多,应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和专职常设办事机构,确保实施后的日常维护。(2)做好培训是前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表面看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涵盖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基本规范的培训学习至关重要。首先对各部门骨干人员的深入培训是准备工作的第一步。其次是要求内控小组或相关人员深入研究、学习《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保证内控工作的顺利组织实施。最后,在有外脑介入的企业中,内控实施过程中外脑将会对企业相关人员实施内控培训,这个培训是贯穿内控咨询管理工作的全部,企业专兼职内控人员在培训中应掌握内控的组织、培训、评价测试等方面知识。

2.借助外脑。企业要善于借助外部资源,合理利用外脑,避免走弯路。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首次实施,内控体系的建立尤其重要,因此,聘请有资质、有经验的咨询机构是内控实施的关键环节,咨询机构以中立的立场,结合行业经验,帮助企业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框架,在内控工作过程中发现公司的内控问题,并提出客观,公正,专业的诊断建议。因此,建议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对咨询机构进行调研,采用招标等方式确定行业经验丰富、实力强、与企业规模匹配的咨询机构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咨询。

3.对关键控制点的设计是关键。对关键控制点的设计至关重要,就在借助外脑的情况下,对关键控制点的设计也不应完全依赖于外脑,因为外脑对企业的了解不如企业人员,从而容易遗漏关键控制点或增加不必要的关键控制点。这就要求企业相关人员或内控小组成员对关键控制点进行谨慎判断,反复确认,使得确认好的关键控制点有效,从而保证内控工作的控制度合理、有效。

4.对内控缺陷数量的评价。在内控评价阶段,如果以各单位内控出现缺陷数量越少越好为标准,则所属分子公司在自评价阶段容易掩饰缺陷或问题。内控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缺陷或问题,根本目的是为了改正这些缺陷或问题,提升企业的管控水平。因此建议对内控缺陷的评价应结合整改情况或制定的整改方案一同评价。

5.组织专题研讨会讨论内控出现问题,选择最优解决方案。在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会发现企业管理与内控规范不匹配的情况,针对具体问题,一方面外脑会在诊断报告中提出处理建议;另一方面建议内控工作小组组织企业相关单位或部门以专题研讨会的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形成处理建议,这样可以将外脑的建议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形成最优解决方案。

(四)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长效监督和评价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而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整改后的内部控制体系也并不能保证是永远有效的,为此,在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不断完善,搭建规范化企业运作平台,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建立起内部控制的长效监督和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1.各级管理层应在日常的经营治理过程中注重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监督,假如发现错误、舞弊等异常情况,不仅要就事论事地加以处理,还必须考虑其中是否隐含了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的信号,亡羊补牢,惩前毖后。

2.各子公司应结合总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测试,逐步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从而使内部控制体系有相对的标准可依,经过不断演进与完善,逐步建立起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标准与评价标准。

3.内部审计部门或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和评价,通过独立的测试和评价活动,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治理的漏洞,提出确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促进管理层进一步改善经营治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内控合规工作建议范文4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4-000-01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立足国情,以《公司法》、《会计法》等法规为指导,联合制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给出了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上海或深圳主板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由此看来,今年是我国全面推开优质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一年。笔者所在的企业属于省级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有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子企业。根据笔者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学习和一些案例的分析,结合对所在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总结与思考等,就国有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提出一些建议意见,以期对将要建立与实施的企业有所启示。

一、消除认识误区

当前,社会及企业对内部控制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如,认为内部控制是万能钥匙,可以解决企业所有问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风险控制;将内部控制完全等同于规章制度,认为规章制度越多,内控就越好,等等,其中,有些误区已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效果,这些误区主要有:

误区一:由企业财务或审计部门具体牵头实施。

目前,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工作一般由本单位的财务或审计具体牵头负责。事实上,从内部控制要达到的目标“促使企业合规经营;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促使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等上看,“谁”要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主要是社会和股东,而内部控制主要控制“谁”?是经济活动的过程,是企业管理层和关键岗位,促使其认真履行受托经营责任,降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情况下,人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风险水平;同时,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各个层面,需要全体职工参与,因此,如由财务或审计部门牵头实施,其高度、力度均不够,实施效果预计将大打折扣。综上所述,建议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要由国资委直接领导和推动,企业董事会具体牵头实施,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以保证工作质量。

误区二:全面推倒重来。

无疑,实施内部控制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及业务特点等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作为内部控制的载体,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和议事规则,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由于国有企业管理总体较好,在过去的生产经营中已建立了不少的规章制度。因此在建立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时,不应全面推倒重来,否则效率低、成本高。建议以现有的规章制度为基础,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一套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

误区三:重,控制活动与监督;轻,内部环境建设和风险管理。

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中,往往重具体经济业务活动及流程、监督,不太重视内控环境建设和风险管理。其实,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理念、员工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等内部环境优劣更是实施好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而风险识别和管理是内部控制的精髓。因此,在内部控制中,要注重改善内部环境和加强对风险的管控。

误区四:过程控制环节越多越好。

一些企业在设计具体经济业务活动单元的内控流程中,认为控制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细,控制效果就越好。不可否认,有一定道理。但是控制活动过多过细也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会降低工作效率,与内控目标相违背;二是会导致内控成本上升,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控制环节要兼顾效率、成本、制衡等因素设计。

误区五:急于求成。

一些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过程中,由于理解不深、认识不透,不注重学习培训等基础工作,全面开花,快速推进,力争三个月建立、六个月见效等。这种工作激情值得肯定,但效果不一定好。因为,内部控制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规模大,业务广,子、孙公司多,实施的难度大。所以,不宜急于求成,要先打基础,再稳步推进,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选择合理路径

选择科学合理的实施路径,对企业顺利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很重要。根据笔者对所在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和新准则体系的体会,建议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可以参考的操作路径:首先要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织机构。尤其是企业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组织实施,作为企业一个重要工作来抓,并有利于建立与实施过程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及时解决。如国资委层面能成立一个工作小组来推进,实施力度则更大,效果可能会更好;其次,要抓好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领导和关键环节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认识;第三,全面梳理企业各经济业务流程,就各类经济业务单元如销售、采购等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明确各重要环节的管理职责、授权与审批、记录计量等;第四,开展内部控制的模拟运行测试或试点工作;第五,根据测试情况修改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第六,具体实施。

内控合规工作建议范文5

关键词:企业内控;自我评价;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ControlSelfAppraisal,简称CSA)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体现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新观念,不仅可以用于审计领域,也可以用于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基于经营管理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最初主要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发起和实施,然而,由于缺乏管理者的支持、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的不足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等因素的制约,由内部审计人员发起和实施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往往很难有效地开展。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种由企业高层管理当局发动,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运而生。为了保证***有限公司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各种错误、舞弊行为,本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内部控制,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的特征及主要方法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的含义及特征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目标、控制风险而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实施自我评价的方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1996年的研究报告中总结了CSA的三个基本特征:由管理和职员共同进行;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自我评估。具体来讲,CSA将维持和运行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公司管理层,管理层、员工和内部审计人员合作评价控制程序的有效性,使管理层和员工与内部审计人员一同承担对内部控制评估的责任;CSA以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规程为中心来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涉及所有员工对控制制度本身及其效果和效率进行的评价以及对参与控制人员的资格、工作程序和工作表现的评价。这使以往由内部审计人员对控制的适当性及有效性进行独立验证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即通过设计、规划和运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程序,由组织整体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负责。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的方法

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已经发展了多至20余种的CSA方法,但从其基本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即:引导会议法、问卷调查法和管理结果分析法。

1、引导会议法

由内部审计人员与被评价单位管理人员组成评价工作小组,管理人员在内部审计人员的帮助下,对企业或本部门内部控制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和集体讨论来提出改进建议出具评价报告,并由管理者实施。引导会议法集中体现了CSA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理念,改变了把内部控制评价看作是审计人员责任的思想,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2、问卷调查法

利用问卷工具使得受访者只要做出简单的“是/否”或“有/无”的反应,控制程序的执行者则利用调查结果来评价他们的内部控制系统。

3、管理结果分析法

指除上述两种方法之外的任何CSA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管理当局布置工作人员学习经营过程。CSA引导者(可以是一个内审人员)把员工的学习结果与他们从其他方面如其他经理和关键人员收集到的信息加以综合。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材料,CSA引导者提出一种分析方法,使得控制程序执行者能在他们为CSA做出努力时利用这种分析方法。

二、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一)公司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五项基本目标

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2、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强化风险全面防范和控制,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正常、有序、高效运行。

3、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舞弊行为,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4、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5、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内部控制制度涵盖公司内部的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检查、反馈等各个环节。

2、内部控制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

3、内部控制保证公司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既无重叠,又无空白,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服务。

4、内部控制的制定兼顾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尽量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三、建立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一)内部环境控制

1、管理理念与经营风格公司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之基、员工立身之本,将制度视为公司的法律、组织的规范,坚持在管理中不断完善和健全制度体系,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认为只有建立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有条不紊、规避风险,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2、治理结构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三会一层各司其职、规范运作。董事会下设战略及投资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以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促进董事会科学、高效决策。

3、组织机构.公司根据职责划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立总经理办公室、质量保证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物料部、研发部、内审部等职能部门并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协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公司对控股或全资子公司的经营、资金、人员、财务等重大方面,按照法律法规及其公司章程的规定,通过严谨的制度安排履行必要的监管。

4、内部审计公司审计部直接对**负责,在审计委员会的指导下,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涉。审计部负责人由审计委员会召集人承担,并配备了专职审计人员,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所有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内控执行等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对其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做出合理评价。

5、人力资源政策公司坚持“德才兼备、岗位成才、用人所长”的人才理念,始终以人为本,做到理解人、相信人、尊重人和塑造人。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制定了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人员录用、员工培训、工资薪酬、福利保障、绩效考核、内部调动、职务升迁等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二)风险评估控制

结合行业特点,建立系统、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准确识别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做到风险可控。同时,建立企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处理的程序和时限,建立了督察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控制活动

1、建立健全制度

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重大投资决策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重大规章制度,以保证公司规范运作,促进公司健康发展。日常经营管理:以公司基本制度为基础,制定了涵盖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物料采购、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

一系列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管理有序,形成了规范的管理体系。会计系统方面:按照《公司法》对财务会计的要求以及《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了规范、完整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以及相关的操作规程,如《会计内部牵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办法》《成本核算办法》、《成本管理条例》等等,对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会计凭证、核算与记录及其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控制措施

(1)管理控制:健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治理纲要、《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内部审计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重大投资决策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子公司管理制度以及研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采购管理、生产和销售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企业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之后均能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

(2)生产过程控制:制定公司内部完善的采购、生产、质量、安全、销售等管理运作程序和体系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管理。公司定期对各项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试,公司质量控制部对公司生产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了公司产品的安全。

(3)财务管理控制: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税法》、《经济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等。

(4)信息披露控制:制定严格的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规定了信息披露事务管理部门、责任人及义务人职责;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标准;信息披露的报告、流转、审核、披露程序;信息披露相关文件、资料的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披露的保密与处罚措施等等,特别是对定期报告、临时报告、重大事项的流转程序作了严格规定。公司能够按照相关制度认真执行。

(5)公司**资金管理控制。为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的存放、使用和管理,保证资金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中小企业板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公司的资金管理制度,对公司资金的基本管理原则,资金的三方监管,以及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等作了明确规定。

(6)对外担保控制。严格控制公司的对外担保,对外担保按照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报告期内公司除对控股子公司进行担保外,没有发生其他任何担保。

(7)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坚持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审计为基础,以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工程审计、经济合同审计为重点,不断拓宽审计领域,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公司每年对下属分支机构进行审计,对财务、制度执行、工程项目、合同等进行审计。

(8)人事管理控制:公司已建立和实施了较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惩、晋升和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9)子公司管理控制:**年以来公司子公司数量大幅增加,增加了公司管理的难度。为此,公司已制定了对子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规定了子公司的职责、权限,并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得到有效实施,对提高公司整体运作效率和增强抗风险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内部监督

公司**负责对**、**及其他高管人员的履职情形及公司依法运作情况进行监督,对股东大会负责。

审计委员会是**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确保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

公司内审部负责对全公司及下属各企业、部门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具体包括:负责审查各企业、部门经理任职目标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负责审查各企业、部门的财务账目和会计报表;负责对经理人员、财会人员进行离任审计;负责对有关合作项目和合作单位的财务审计;协助各有关企业、部门进行财务清理、整顿、提高。通过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和不足,详细分析问题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并监督落实,并以适当的方式及时报告董事会。另外,公司还经常通过开展部门间自查、互查、抽查、纪律大检查等方式,强化制度的执行和效果验证;通过组织培训学习、普法宣传等,提高员工特别是董监高的守法意识,依法经营;通过深入推进公司治理专项活动、防止大股东占用资金自查等活动,完善内部控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审计委员会认为:公司现有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健全并已得到有效执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管理重点环节的控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公司的内控体系与相关制度基本能够适应公司管理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能够对公司各项业务的健康运行及公司经营风险的控制提供保证。随着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公司将不断深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之适应公司发展的动态需要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风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杨国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刍议[J]-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3]桑向阳-控制自我评价CSA:企业管理新理念[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内控合规工作建议范文6

一、建立实施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机构

按照实施行政成本控制制度要求,及时成立了市粮食局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3位党组成员、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本局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党组书记、局长是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第一责任人,对执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负总责。为全面推进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做到工作任务明确,责任落实,设立了“市粮食局实施行政绩效、行政成本控制”、“市粮食局实施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两个工作办公室,分别负责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协调管理和推进工作,办公室主任分别由两位党组成员、副局长兼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相关科室抽调组成。两个办公室分别负责完成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四项制度的方案制定、拟定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措施、按时完成各阶段推进工作、做好实施考核有关台账资料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为我局全面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打好基础。

二、认真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开展各种形式学习培训

一是按照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在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市粮食局实施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工作方案。二是按照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要求,在方案中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措施、推进计划等内容。三是分工负责,明确科室职能责任,落实具体工作责任人,使实施四项制度按计划、分步骤推进。四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习培训,在参加全省视频培训学习的基础上,我局结合传达贯彻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会议精神,首先组织副科长以上干部进行学习培训,其次,在全局干部职工会议上重点宣传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对实施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工作要求全面了解,局领导反复强调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要求副科长以上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推行、带头执行好四项制度,使全局实施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工作稳步推进。

三、结合部门实际,制定行政成本控制工作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工作要求,我局在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以下工作措施,在全局各科室全面贯彻执行。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合理安排费用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格执行市委、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和部门“三定”规定,凡涉及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事项,必须按机构编制机关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审批。不擅自设立机构,不超编进人,不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干部,不以虚报人员等冒领财政资金。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在机构和人员方面的财政支出,努力降低运行成本。

(二)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购置和管理。1.遵循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规定,严格公务用车编制管理,确保实现年公务用车购置经费实现零增长。2.严格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做到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车辆编制类型。3.进一步加强管理本单位公务用车,建立健全本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制度,实行公务用车使用批准和登记、公务用车定点加油和定点维修等制度。涉及公务车报废和变价出售等处置,必须报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市财政局审批。4.规范公务用车采购管理,严格政府采购管理规定,执行公务用车统一保险、定点维修制度,节约财政资金。

(三)严格控制会议庆典论坛的数量、规模、规格和经费。总体要求:年会议、庆典、论坛经费在会议、庆典、论坛经费支出基础上压缩20%。

1.减少会议数量,控制会议规格,缩减会议规模,切实降低会议成本,严格会议庆典论坛审批制度。除法定会议庆典论坛外,实行会议庆典论坛一支笔审批。

2.严格执行各种会议经费预算制度,凡我局召开的各种会议,事先要作出会议开支经费预算经过行政领导班子批准,不得超标准使用会议经费造成铺张浪费。

3.举办庆典论坛活动,按照庆典论坛规格规模及影响,事先报市政府批准,未经批准一律不得举办,经批准举办的要严格控制规模和费用支出。

4.严格执行会议和公务接待定点饭店制度,市内本部门召开会议和公务接待,要选择收费标准不高的地方安排,力求做到钱要花得少、事情要办好,不得挪用其他不能用于会议支出的项目预算经费开支会议费。

(四)严格控制出国、出境、出省考察活动。201o年,严格控制出国、出境、出省考察活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在的基础上出国、出境经费实现零增长,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

1.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出境计划联动审批制度。我局凡组织因公出国、出境考察活动,事先报市政府批准。同时,不得审批接受或变相接受企事业单位资助的团组,一律不得下级单位摊派、转嫁出国(境)经费,实现经费审批和团组计划双控,进一步规范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强化因公出国、出境部门内部审批管理。从严核查出访团组的出访任务、人员结构、行程安排等事项,因公出访必须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不得借机公费旅游,出访计划不得超过上一年度的执行出访团组数、人数和经费。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支出标准和要求办理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审批、核销手续,对每个因公出国、出境团组的所有经费均应建立专账进行核算。

3.严格控制出省考察,规范经费审批报销手续。年,严格控制出省学习考察活动,严禁组织目的性、针对性不强的学习考察活动,切实减少出省考察团组和人数。凡出省考察必须事先制定考察计划,实行一支笔审批。坚决制止各种借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的行为。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严格按照审批的人数、天数、线路以及经费计划进行核销,不得报销与公务无关的费用开支。

(五)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1.严格控制新建和改扩建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年,一律不安排新建局机关的办公楼和改扩建包括培训中心在内的各类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建设项目。2.一律不安排财政性资金购置和置换局机关办公楼及包括培训中心在内的各类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3.严格办公楼等楼堂馆所维修改造。年以内,不安排资金大规模的维修改造机关办公楼及相关公共设施或场所。

(六)严格控制机关办公设备更新和控制各种费用开支。机关办公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认真执行中央厉行节约的规定,科学、合理地使用我局有限的工作经费,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的行为,严格控制各种费用支出,努力提高机关办公效益。

1.年内,一律不更新办公用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等设备。常用办公用品要实行严格管理,做到精打细算,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安排采购。

2.加快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办公,有效减少办公耗用纸张,确需制作纸质文件资料的必须双面印制,有效控制纸张的耗费。

3.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出差人员和出差时间,有效压缩出差费用支出,严格执行局党组从年4月1日起,凡在市辖区内出差一律不得报销住宿费的规定。

4.继续贯彻执行政府机构节能工作的有关规定,大力节约用水用电,压缩费用支出,努力降低机关办公成本,实现行政绩效管理工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