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培训范例6篇

翻转课堂培训

翻转课堂培训范文1

【关键词】新护士;翻转课堂;培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1],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将“知识传授”过程置于课前,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而“知识内化”的过程则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完成[2]。在医学教学中,从基础护理、医用化学到影像信息、中医诊断等,已开始将这种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3]。“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师点评等辅教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录制好的微课内容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查阅学习资料,利用时间碎片化学习。我院是传染病专科医院,病区设置以传染病分类为主。我院每年都会计划招聘一部分新护士,根据实际情况,新招聘护士培训1个月,轮科9个月,为了让新护士能更好的适应本院临床工作,提高新护士的综合素质,本研究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结合微课对新入职护士的培训起到一定的成效,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新招聘护士30人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招聘护士30人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0±2)岁。其中观察组大专学历有25人,中专学历有5人,对照组大专学历20人,中专学历10人。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授课老师的培训

培训新护士的老师由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3人,临床工作15年及以上有临床带教经验,并参加过既往新护士培训的人员担任。护理部请专业老师向授课培训老师讲解翻转课堂的具体操作方法,并组织护理专家制定方案,制作培训的相关课件及操作视频。

1.2.2培训目标

使新护士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培养其扎实的临床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基本胜任临床工作。

1.2.3课程设置

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文化、职业素质教育、法律伦理、护理制度、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不良事件/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传染病护理、常用的护理操作技能。相关的课件及视频上传于医院内部网中。根据培训的内容不同,教学可分为理论授课、观看视频、课堂互动及操作演练等。理论培训与操作培训穿行,授课的大纲及时间安排发于微信群聊中,以便护士能提前上医院内部网学习。授课时新护士可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点评,操作培训将具体操作流程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要训练新护士学会处理护理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培训1个月结束后,每个月护理部制定微课课程,以达到理论结合临床。

1.2.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本研究以传染病护理学中,《艾滋病的护理》为例,将培训过程叙述如下。

1.2.4.1培训前准备

所有新招聘护士建一个微信群,在微信群中通知各种培训事宜。所有培训人员30人,共分成3个学习小组,每10人为一组,每组选一位组长。按优质护理要求以整体护理为标准制作《艾滋病的护理》的PPT课件,课件包涵艾滋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及健康教育等。制作护理艾滋病病人的简短小视频包括隔离及预防措施上传于医院内部网站。在培训前1周通知新护士理论学习内容,并布置临床案例分析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将学习的成果和疑难问题进行汇总,以供课堂使用。

1.2.4.2培训过程

学习小组组长在培训前1天汇总新护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于第2天培训前30分钟,将学习中的疑问提出并进行讨论,老师答疑。对于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分类进行集中讲解,对于个性问题则课后一对一指导。培训中采用理论结合临床对重难点进行总结,从而促进新护士知识的内化。如艾滋病人的护理中,学习小组与组之间从HIV病原学开始到病人的入院进行评估,从怎么样提出护理问题到实施护理措施开始讨论学习,老师补充知识点,及举案例分析。培训中穿插院感知识,在护理艾滋病人过程中怎样有效地避免针刺伤,假如发生针刺伤应该怎么处理等。课前的学习课件及小视频和课中教师所指导的重点难点会保存于医院网站中以便新护士随时查阅,课后老师下发理论试卷,并在规定时间做完,由组与组之间相互评卷,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加深印象。

1.3考核方法

新护士培训期共为1个月,试用期为9个月,在这10个月中,分为5次考核,分别在培训前、培训1个月时、轮科3个月时、6个月时及转正考核。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同时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各占50%,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80分为达标,70分及以下者为不及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护理操作技能成绩、科室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在培训新入职护士中,采用传统培训观念,容易导致新护士缺乏主动性思考,学习机械,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护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使护士在整个学习过程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从而使其严重缺乏行之有效的临床思维训练,我院是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患者有一定的传染性,易使护士在工作中产生恐惧心理,导致学习兴趣降低,不能很快适应临床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微课能够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护理技能操作成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习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多种因素在其中发挥着作用。此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填鸭式培训模式,培训老师的角色由授课者转向布置任务者和指导参与者,同时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以便新护士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下,学习气氛活跃,大家喜欢参与到学习中,小组间的分工协作使成员发挥其所长。此种培训授课模式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护士有充分时间自主学习,通过团队间的合作,激发学习潜能及团队精神。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微课,能有效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临床护理能力,有利于新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郁华.关于“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4,9(1):37.

[2]蔡琳.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J].亚太教育,2016,3(5):46~47.

翻转课堂培训范文2

训学校VB教育培训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培训方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差异,探讨翻转课

堂教学模式对VB教育培训的优势和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VB教育培训;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101620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张云(1986-),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李婷婷(1989-),女,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0 引言

2013年3月份以来,甘肃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开始实行无纸化考试,这意味着培训学校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需要做一些调整。如今的VB教育培训大多面向大学本科生。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学本科生VB

的教育培训进行研究和探讨。

1 研究背景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VB教育培训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如下:

(1)学员人数多、知识基础差别大。以兰州方通计算机学校为例,自1993年建校以来,兰州方通计

算机学校开始招收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的大学生学员

,每期VB学员有500人左右。学员知识基础差别大,其突出表现为: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总是难以满

足全体同学需求。有的同学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太简单,希望能加深难度;而另外一部分同学

则认为,教学进度太快,讲授的软件太难,难以跟上进度[1]。

(2)学员学习时间不足。由于各种原因,该校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前一个月才开课,也就是说

学员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习。开学之后,学习时间更加紧张,学员上课通常安排在课余时间,而且

大多数时间在听教师讲,自己上机练习的时间较少。程序设计本身要求多花时间上机实践,上机时间

不足会影响通过率。

(3)互联网应用开发成效显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及商务技术、远程教

育技术、网上娱乐技术等日趋成熟,不断降低对使用者使用知识水平的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和网

络服务等技术的提出,构成了互联网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产、

生活各个领域。

(4)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通常被翻译成“翻转课堂”、“反

转课堂”或“颠倒课堂”。传统教学由知识传授和内化两部分组成,知识传授发生在课堂

上,知识内化发生在课堂之外。翻转课堂却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把知识内化安排在课堂之中,知

识传授安排在课堂外。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

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完成[2],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充当教学的指导者、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调整上课时间。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而不必像在课堂上

教师集体教学时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3]。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

中,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2.1.1 研究目标

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VB教育培训中,尝试对学习基础差别大的学员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

学,检验在VB培训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探讨其对教育培训的意义、作用和局限性。

2.1.2 研究思路

将500多名学员分成两组,A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B组(100人)按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

学。B组中的学员按照每人的时间自由组成3~5人的小组。预设的思路为:A组的教学时间为每周一、三、五晚上和周末的早上及晚上,其余时间由学员自己分配时间来机房练习,上机过程中安排一个辅导教师;B组的学员只需通过自

翻转课堂培训范文3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职教师 教学能力

“翻转课堂”起源于2007年美国。有两位教师为了让生病而住得较远的学生不落下课程,专门制作了PPT和讲解音频上传至网络,学生可以在家下载并学习,从而不影响其课程进度。这种教学模式开始引起关注,并于2011年迅速推广至全球。同时,美国的“可汗学院”“慕课”等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免费的网上教学视频,推动下教师与学生利用视频进行在线的教与学。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我国许多学者对“翻转课堂”的内涵与本质进行过深入的论述,但对“翻转课堂”的没有公认的界定,基本认为:学生在课前利用以视频为载体的微课学习知识要点,提出问题,在课堂上,由教师解决学生的问题并指导完成相关练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学,课后做习题的模式,获得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二、存在的问题

面对“翻转课堂”的新教学模式,许多中职教师尚不了解其内涵,主观上认为中职学生无需进行教学改革,因此不实施“翻转课堂”。

1.不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与效用

“翻转课堂”在国内的许多条件较好的中学、高校已开始实施。但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许多教师对“翻转课堂”的内涵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翻转课堂”的存在。“翻转课堂”在中职学校只是个名词,具体的内涵与实施步骤并没有在中职教师中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应用。中职教师群体较少实施“翻转课堂”,因此,并没有体会到“翻转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效用。

2.不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

“翻转课堂”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门槛,首先是微课视频的录制,这对教师个人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教育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翻转课堂”以视频为载体,教师通过各种音频录制软件、视频制作软件、PPT制作技术,以及较好的录制室才能制作出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微视频,否则,不仅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引起学生的排斥情绪。“翻转课堂”的准备工作量较大,导致了中职教师在意识上就出现对“翻转课堂”的抵触,不积极实施“翻转课堂”。

三、提升策略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值得在中职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那么,如何提升中职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能力?

1.转变观念,提升中职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

中职教师认为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和自我约束力差,在网络上看微课视频只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久,因此,没有必要在中职学校实施“翻转课堂”。其实,中职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其对知识的掌握,他们需要一种新的有趣的学习方法,而“翻转课堂”正是符合学生需要的新方法。中职教师首先就要转变意识,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改革。

2.参加培训,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制作技巧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应该多举办“翻转课堂”的相关培训,如:“翻转课堂”理论培训、微视频制作培训、PPT制作培训等,这样有利于中职教师及时地掌握“翻转课堂”所需的技巧。如果教师不具备教学视频编制的相关技能,要推动“翻转课堂”改革必定是难以实现。对“翻转课堂”不是很了解的中职教师通过培训,制作“翻转课堂”所需的视频准备、思考题、讨论题、任务、情景的设置等,可以不断地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制作技巧。

3.参加竞赛,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能力

仅仅有微课视频是不足以提高教学效果的,视频只是辅助工具,更关键的是提升教师“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参加教学竞赛,结合“翻转课堂”的内涵,教师可以将所学到的各种技能与技巧运用到竞赛中,以竞赛作为突破口,以赛促教,做一个完整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首先体现学习的流程,重构学习过程,向学生传递信息,并引导学生将信息内化为个人的知识储备;其次,体现学生的思考、互动讨论,教学设计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互动性,这也是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过程。

4.转变角色,提高课堂指导与调控能力

当前教育的共识是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由主讲转变为指导,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指导能力来调动学生一起解决课前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在学生的互动讨论中,可能会因不同的意见出现矛盾,教师要做好课堂调控,引导学生求同存异。

综上,在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下,教学改革的主力是教师,只有教师有教学改革的意识与努力,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教学能力,才能实现“翻转课堂”。

四、保障措施

“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保障,包括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师资保障、考核保障。

1.制度保障

“翻转课堂”仅靠教师的个人能力去实现是不够的,在学校层面要明确指导思想,建立健全n堂教学改革工作制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等,在各种制度的保障下,搭建教师微课视频共享平台、学生在线学习平台、师生互动平台等,促进“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

2.资金保障

学校需要设立专项专款用于“翻转课堂”的实施。“翻转课堂”适用于各种学科与专业,即使是一门课,也可以成为一个资源库。资源库的建立就要有资金的保障,凭教师个人的能力较难调动教师制作微课的积极性,如果给教师配备条件较好的录制场地,软硬件设施,教师就会有更大的主动性参与“翻转课堂”。

3.师资保障

教师尽管不是课堂的主角,但依然是课堂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要实施“翻转课堂”,就必须要有资金保障,有一批骨干教师积极探索教改,研究“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然后带动一批专业教师进行教改。校外培训与交流是师资保障的重要前提,教学竞赛是师资保障的重要途径。

4.考核保障

翻转课堂培训范文4

(一)“翻转”学习时间,让参训者有个性化学习的自

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视频一般都在30分钟甚至90分钟以上,而且要求参训者连续看完,否则不记录学习时长。后来部分网络课程改成弹幕出题的形式,参训者做完题之后才能继续播放视频。众所周知,如今的教师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很难用完整的时间一次性把视频看完,所以有部分参训者会下载“鼠标定时点击软件”,或者同时打开多个视频,还有的会请同事或家人帮忙“看”视频。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定时定量式的学习,让参训者错过了很多精彩的课程内容。《翻转课堂说潮汕》“翻转”学习时间的安排,分为“课前+课内+课后”。将一般性内容和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分开,按主题来“切片”,视频或文本资料等以短小精悍、方便观看或浏览为原则。而且,尽可能增加拓展性的视频或文本学习资料,方便参训者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个性化的学习。

(二)“翻转”师生关系,让参训者在网络课程的构建上有所作为

一般来说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非常可贵的资源。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采用的是单向传授的方式,参训者被动接受各种信息,提出的新观点及有价值的材料往往被忽略。《翻转课堂说潮汕》结合课程目标,在“课前”,在问卷网上让参训者发表意见和建议等;在“课内”,在预设的基础上,按照类别或关注度等,把有建设性的意见或有价值的材料,在网络课程平台的视频或文本材料中体现,或者安排在讨论区、课后拓展以及新问题等栏目;在“课后”,参训者可以继续发表意见和观点,这些内容会被提炼升华,在微信(订阅号)上做拓展延伸。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到参训者在“生成课程”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培训者充当的是资源的开发者和提供者等角色,是参训者身边的观察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三)“翻转”学习习惯,让参训者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如今的教师,特别是在中心城区的教师,基本都使用智能手机,复制链接、转发、云共享等技术运用娴熟,通过微信、QQ等进行学习交流的现象非常普遍。然而传统的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以静态课程居多,技术呈现方式比较老套,“电灌”的感觉比较明显。《翻转课堂说潮汕》通过链接和扫码技术,将问卷网、网络课程平台、微信(订阅号)三个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提供的单个视频时长一般在10分钟上下,文本字数在1000字左右,方便参训者安排和掌控学习时间。同时鼓励参训者在获得新观点新信息的时候,即时发表或共享。这种做法常常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点赞回应,这样的氛围下,参训者乐于开展进一步的学习和交流。

二、网络课程教学的翻转策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参训者对网络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网络课程与时俱进?这是培训者必须面对的命题。近年来混合学习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化学习理论等,在形式、内容和内涵等方面,为网络课程的翻转提供了教学策略的理论支持。

(一)拓展平台,做形式“翻转”

《翻转课堂说潮汕》在原有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延续“人文关怀”及“以问促动”的课程特色,在课程设计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将课程分为三部分,分别在三个平台上实施。第一,问卷网“课前”,将原课程平台一般知识性的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出现,通过这一形式了解参训者对潮汕文化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并且通过问题来了解参训者的需求以及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既是调查,也是初步学习。这一部分会在开课前一周,甚至利用寒暑假面向区属中小幼教师广泛收集意见,为下一部分的“课内”做准备。第二,课程平台“课内”。如前所述,在研究“课前”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参训者的主要想法及建议,设计和调整章节内容及互动问题等。第三,微信(订阅号)“课后”。这是前两部分的延伸和拓展,在提升的过程中继续收集整理问题,有价值的内容将会沉淀下来,为第二期课程做准备,这个平台将成为不落幕的学习交流平台。有了新沟通,第二期的“课前”问卷设计会更有针对性,“课内”也会更有质量。通过这样的翻转,三部分成为一个螺旋上升的教学过程。

(二)设计问题,做学习引导

在把握原则性、支架性、启发性和动态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翻转课堂说潮汕》继续借鉴并运用问题化教学设计的理念进行问题设计。在“课前”主要设计“是何”、“如何”、“由何”等内容问题;在“课内”主要提出“为何”、“若何”等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在“课后”则将前面“五何”的问题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三部分的翻转,分为三个层次和梯度,充分考虑参训者的学习时间、兴趣和需求等要素。第一,课前“翻”认识问题。认识问题主要是常识性的问题,诸如“认识潮汕名人”、“辨别功夫茶具”、“了解潮汕美食”等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调动参训者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深层思考。利用问卷网的链接和扫码功能,参训者可以用电脑也可以用手机来操作。第二,课内“翻”深度问题。深度问题即需要参训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材料题:“新移民与原住民社会、文化融合的问题。继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三大民系之后,新移民已成为广东第四大民系。新移民与原住民的融合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广东会正视这一问题吗?用什么办法构建一个族群和谐的广东?——摘自《岭南十拍•南粤十一问》”。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查看相关的学习资料才会有新的思考或发现,网络课程平台为参训者集中提供了大量的文本及视频材料,有力地支撑了学习的开展。第三,课后“翻”延伸问题。针对本地区外来教师多,有学习本地文化和融入本地文化的需求,从《透过围屋看客家》、《广府新探》再到《翻转课堂说潮汕》,乡土人文课程形成了系列,满足参训者对乡土人文课程全面深入学习的需要。因此,除继续探讨“潮汕人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的认识问题”以及“潮汕民俗如何让潮菜有更多的文化内涵”等问题外,还对岭南文化认知、认同等问题作进一步延伸。微信(订阅号)除了能将“课前”、“课内”收集的问题整理呈现外,还能收集各方面的回复意见,形成新的生成资源。

(三)用同理心,关注心理需求

《翻转课堂说潮汕》作为乡土人文课程,不仅关注参训者学习本地文化的需求,而且关注参训者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用“知”对照。引导参训者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来认识潮汕人。潮汕人、广府人和客家人都是内陆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先辈艰苦打拼的精神,对现代的新移民有借鉴作用。二是用“情”分享。在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发现故事分享的形式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分享潮汕民间传统手工艺人的故事”活动模块,认识了潮绣传承人李淑英、康慧芳,莲花灯手工艺人林景华等。学习这些优秀人物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精神,让大家感受到坚守的力量。三是用“意”启迪。在《翻转课堂说潮汕》最后一个单元“生存智慧”中,我们对“潮汕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探讨。在交流中,大家趋向于认同这样的观点:潮汕文化精神有五个主要特征:上善若水的生存智慧,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挑战权威的求实勇气,敬神乐生的生命意识,人情至上的生活态度。这些观点对我们的学习、工作、人生都有启发意义。

三、网络课程翻转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翻转课堂说潮汕》网络课程在学习形式、学习体验等方面给参训者全新的感受,在教学反馈中,参训者对这种学习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大部分参训者认为,《翻转课堂说潮汕》不仅实现了技术融合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与交流的欲望。由于这种模式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一)生成课程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生成课程”理念的充分体现,通过培训者、参训者、教材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让预设目标有一个动态生成过程。《翻转课堂说潮汕》以“设问—补充—评价—建构”为思路,从问卷网的问题调查,到课程平台的探讨研究,再到微信(订阅号)的整理提升,让《翻转课堂说潮汕》课程成为一个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培训者要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掌控,在捕抓新观点的同时,注意不能偏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

(二)互动设计与翻转课堂

互动设计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参训者积极参与课程“翻转”,考验的是培训者的能力与智慧。《翻转课堂说潮汕》将现实生活的互动设计理念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如在时间上,利用网络的便利让课程学习变得随心、可控,可以同步“翻”,也可以非同步“翻”;在空间上,三个平台的设计,相当于主题空间分隔出“前庭”和“后院”,版面设计图文并茂,让参训者有新鲜感;在活动上,有识记、理解、综合分析等不同梯度的学习任务,让参训者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得出有质量的思考。除运用三个平台开展互动交流外,我们还建立QQ群、设置QQ客服,尽可能把方便、直接的工具都调用起来,以满足教学各方面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形式热闹容易,但要能够深入下去,则还需要有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作支撑。

(三)翻转方式与翻转课堂

在翻转课堂中常见“家校翻”、“校内翻”、“课内翻”等方式,一般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这些方式比较适合在基础教育中运用,而对于成人教育特别是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有“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翻转方式,因此“在线翻”成为最佳选择。《翻转课堂说潮汕》课程利用链接和扫码技术将问卷网、网络课程平台、微信(订阅号)进行有机整合,将课程分为三部分,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了师生之间主体影响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学习的互哺教育模式。从教学效果来看,《翻转课堂说潮汕》调动了参训者对课程构建的参与,学习方式的创新带来新的体验。然而,如何让这种模式更加人性化,还需要培训者进一步研究教育信息技术,选择和利用更先进的技术。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培训范文5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职教育;全口义齿

全口义齿是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修复体,俗称全口假牙。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是研究全口义齿制作过程、技术、材料、器械设备及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是口腔修复技术工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要求,要培养技能型卫生专门人才,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职教理念,突出技能培养。通过全口义齿实训,学生能够掌握全口义齿常规制作技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前完成理论知识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更多地是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课堂和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全口义齿教学内容多,如果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因此,笔者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学生欢迎。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2013级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女24人(55.8%),男19人(44.2%)。实验组女24人(54.5%),男20人(45.5%)。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讲解并示范实验步骤,播放视频,现场指导。学生观摩学习并操作练习,由教师评分。

1.2.2实验组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将制作的课件、教学视频等上传到网站或班级微信群、QQ群,学生利用移动终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学习理论知识。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再进行相关实验,学生自主探究全口义齿制作的方法和步骤。课后学生完成网站或班级群中的习题并上交。

1.3效果评价采用百分制综合考查

学生对全口义齿理论及实训操作的掌握情况。

2讨论

2.1翻传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

翻转课堂教学中,基础差的学生课前及课后可反复学习,从而有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在网上扩展学习,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开阔视野及思路。课前学习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小游戏分割知识点,激发学生兴趣并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教师通过对游戏结果的分析,了解学生理解的难点,课上重点讲解。学生课后通过习题练习及拓展,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2.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实训操作水平

以往的实训课学生只能操作一遍,大致了解全口义齿的制作流程。教师对制作好的全口义齿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修改。翻转课堂教学有充足的课时,突出对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反复练习,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纠正和肯定学生的实训操作,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用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内化知识,提高理论和实训操作水平。

2.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课前制作微课、视频及课件等,提高了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巩固了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课中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操作,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实现了教学相长。课后对课堂设计进行反思,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引导教师与时俱进,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3结语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乐于学习口腔临床操作技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改变了学生重操作轻理论、被动学习的状况,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性[2],对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只能从部分翻转课堂循序渐进到全部翻转课堂。此外,翻转课堂结合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还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跃进,景先明.全口义齿工艺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翻转课堂培训范文6

[关键词]翻转课堂 课题界定 模式设计 思路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88

近几年,在世界各地兴起了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已被众多教师所熟知并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推崇和应用,我国大部分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评价很高,有多数研究表明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比没有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好。在教学模式改革的浪潮中,实现课堂翻转势在必行。处于教育不太发达的西部地区,我们也不能迟疑,而应该积极大胆地尝试研究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构建高效课堂努力。

一、课题界定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就是以“微课视频”为载体,把“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反转过来,变成“学生晚上在家学习新知识,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消化”的“先学后教”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翻转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讲授新知识,无法在课前诊断学生关于这节课的问题,另外,学生在课后做练习题巩固,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反馈,或者要很久才能得到反馈。经国内外很多教育家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见图1)。

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特征,以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笔者在国内外很多教育家实践与探索总结的基础上构建出更加完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见图2)。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的学习观。教师树立了“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自身地位的变换,逐渐从传统的“教书匠”角色过渡到“导演者”的角色,学生变成教学中真正的一群“演员”,教师只是他们的“导演”,尊重、信任学生,教师能自觉地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汲取教学科学提供的新知识、新理念,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评价学生方式也变得多元化。学生多次观看微视频为课堂交流、讨论奠定了基础,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发展了他们思维、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益无穷。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思路

1.重视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指导培训,聘请北京四中专家学者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题讲座,举办研讨交流会、专题研究论文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

2.研究课题组成员积极大胆地尝试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也可以走出校门经过市、省、国级家培训提高研究能力,然后在全校加以推广。

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在各科学习上形成一系列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