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的基础知识范例6篇

画画的基础知识

画画的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动画造型基础;课程设计;平衡;衔接

近年来,对于高职院校动画专业教学的改革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部分认为,动画设计专业要的是技能型人才,在高校的能力培养中应当更多地倾向于企业需求,弱化基础课程,主攻技能,而技能是可以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或者“背”的方式在短期内实现的;另一部分则认为,动画专业要培养专业设计人才,必须重基础,而这条路并无捷径可行。

这两个声音看似各有各的道理,其实,都太过片面化。显然,高职院校的动画设计专业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设计型人才,不仅要了解并尊重企业的需求,同时,更要尊重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律。一方面,只有了解企业和市场需求,才能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在这方面,传统的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专业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设计型人才的教学单位,不同于企业和培训机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尊重人才培养规律,稳扎基础、拓宽能力、提高综合素养,才能实现真正的专业设计型人才培养目标。而要尊重规律、稳扎基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踏实训练,是不可能实现能力拓展的目标的。如何在市场化需求和专业设计型人才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我们的动画设计专业教学更合理有效的实施成为了急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动画造型基础课程作槎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作用贯穿了整个动画教学体系。所有的动画设计专业,不论是二维动画还是三维动画,不论是绘本设计还是前期创意都离不开动画造型基础课程的能力培养;所有的动画风格创作,不论是日式的还是美式的,也都离不开基础的动画造型教学。因此,对于动画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既不可急功近利,又不可盲目守旧。如何在这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对动画造型基础课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成为高职院校动画专业教学中急需探讨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质性效果。

1 动画造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需注重与专业设计课程间的衔接

动画造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需注重与专业设计课程间的衔接,才能紧跟专业需求,完成更具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同时也为专业设计能力的学习赢得时间。从而实现三年的知识体系循环递进,打好扎实的基础,拓宽专业能力。

首先,在专业素养方面,应当在造型基础阶段就让学生对自己未来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利用动画经典造型案例分析和国内外经典动画解读,使得学生在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更明确造型基础阶段的能力目标。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才能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才能最有效地调动其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纵览动画设计的所有专业了解他们共同的需求。不难发现,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动画设计专业,也不管何种风格的动画形式;从内容上讲,都离不开角色、场景和画面三大块。因此,在动画造型基础课程设计中有意识地将内容划分为角色、场景和画面三大块,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对应专业设计需求。

2 动画造型基础课程各单元间,学期与学期之间的教学设计需相互衔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知识体系的循环式递进,在动画造型基础课程课程教学设计中不仅要注意与专业课的紧密衔接,还要注重基础课程的学期与学期之间的衔接,为了和专业教学保持一致,我们还是可以从内容上保持全面的统一性,将课程分为角色造型、场景造型和画面三大部分。一方面,使学生对专业目标更明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一个更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同样,要形成知识体系的循环式递进的关系,还要注意单元与单元课程设计之间的衔接和递进关系。这种循环和上面所说的循环是截然不同的。当然不能仅仅从学习内容上进行区分,我们需要挖掘动画造型基础课程训练中最核心的知识技能。

三维空间思维能力正是这样的一个核心能力,物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关系是动画基础造型需要解决的核心知识。思维训练是需要不断地循环往复才能建立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的。我们需要原有的二维思维模式,建立一个全新的立体空间思维模式,必然要经过不断往复的训练。作为单元间的知识点循环,因为在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如果把它们割裂开来,变成完全独立的个体,是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建立的。而如果割裂每个课程阶段,仅仅从内容上进行简单反复的技术训练,只能从表面上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而真正的立体思维意识是很难形成的。因此,在课程单元间以三维空间思维能力为核心能力,以不同的课程内容解决对应的相关知识能力,这样在内容上的变化以及核心能力的反复循环,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所学知识,掌握其表现技能,拓展专业能力。

当然,在单元知识点循环的前提下,要注重对单元主题和实践内容的设计更新。一方面,要注重题材的新颖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能力点的提升。过于枯燥的主题和重复简单的课题,容易造成学生的疲惫感和厌倦感,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课题的开展和知识的稳固。而过高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课题也会使学生感到盲目,不知所措,无法全心对投入课题的训练,盲目地学是会浪费很多时间,做很多无用功。因此,只有在保持单元知识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寻找新颖有趣又具备一定专业性的课题,同时设计能力点的不断提升,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知识点的温故而知新,核心能力得以不断地巩固和提升。

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动画造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中,注重与专业的衔接,注重课程间的联系性,明确核心知识技能,进行循环递进式训练,这样才能在课程中既结合企业需求,又注重专业设计能力培养,稳扎基础、拓宽专业能力,才能优化动画基础造型课程设计,实现专业设计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邵海龙.浅析大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影响与联系[J].武夷学院学报,2014(02):55-57.

画画的基础知识范文2

一、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建设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现行的片面专业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传统的专业教育是以集中全部精力针对于一门学科进行研究,久而久之,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点不突出,教学风格不一致,教学特点不明显以及师资浪费严重等状况,不利于动画专业学生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因此,这就需要加快动画专业学生学科基础课程建设,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实现动画设计专业学生由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向注重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同时,动画设计教师在实施授课过程中还要突出重点,根据专业学生的特长给予重点教育与培养,力求充分发挥教师和专业学生的种种优势,使之充分调动动画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二、专业基础科由重知识传授向重智能培养转变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动画设计专业的财力、人力以及物力等资源投入,纵观中华上下两千年的历史可知,动画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且现阶段内,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我国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卡通形象设计、插画设计、漫画基础以及电脑辅助设计等动画设计专业基础课,这些基础性课程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们的造型能力,而且还能给学生的就业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专业基础科的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即操作室缺乏、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总结来说,专业基础科教育过于注重单方面的知识和技法传授,忽视了专业课程的智能培养,长久下去,将会导致专业学生的思想永远束缚于课本知识中,严重的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利于动画设计专业学生的良好发展。因此,目前,动画设计院校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重知识,轻智能的培养教育模式的束缚,实现由重知识向着重智能的转变,在动画专业学生全面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培养其实践能力,进而,有助于动画设计专业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并且立足于社会之中。 三、不断改善教学方式 研究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现行高等学子出现“高文凭,低能力”的不良现象,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动画的热风进入高等院校之后,动画设计教师所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繁重,因此,动画设计教师越来越表现出一味地单向传授,忽视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画设计教师单向传授虽能够一时的调动动画设计专业学生对动画的热情,却无法达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预期的目标,进而,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动画设计专业学生的长期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动画设计专业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动画设计专业教师单向传授向师生互动教学转变,通过逐渐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和功底,充分挖掘动画专业学生的“闪光点”,同时,动画设计专业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思想活跃、想象奇特、构思大胆、画面整洁、态度认真以及平等、宽容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力求充分调动广大动画设计专业学生的兴趣性、积极性以及自主性。 四、以远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经理手册》FLASH制作项目为例分析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1、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动画设计专业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多FLASH、PhotoshopCS、多媒体网络应用和Web语言,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同时通过课程设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能力。 2、需求分析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了解多媒体技术俨然成为了另一种文盲。所以我们大学生更要学习一种或多种多媒体技术,如FLASH,dreamwear等等。而这次课程设计正好是我们训练的机会。 3、主题选取 由于远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需要,故为其企业做一次宣传FLASH,确定了远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经理手册》FLASH制作项目,并且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课程设计与创新。 4、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五、总结 综合以上所述可知,动画设计在现行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我国现行动画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不利于培养动画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针对以上种种缺陷,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动画设计培养教育经验,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即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建设、专业基础科由重知识传授向重智能培养转变以及不断改善教学方式等,使之建立能够正确地反映动画设计专业领域的前瞻性、科学性以及全面性,进而,确保动画设计专业学生的良好发展。

画画的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动画专业 专业课程 项目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动画产业的扶持,动画产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量大增。在这个背景下,高等院校开设动画专业的速度也加快了很多。动画产业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人才储备不够充足,高等院校在整个产业中起到了输送人才的作用,动画产业发展的速度和层次取决于高等院校输送的人才的水平。提高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教学水平,对培育高素质的动画人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要与产业的需求相符合,由于近年来动画产业发展速度迅猛,一些院校在教学上滞后于产业的要求。动画专业对人才的要求比较综合,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分前期、中期、后期,在生产工种上有策划、导演、编剧、角色设定、场景设定、建模、动作、合成、编辑、音效等。高等院校在培养动画人才的时候,很难只针对某一环节或某一工种进行单一的培养。也正因如此,在教学计划中,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工种和制作流程。在这么多的专业课程中,每个课程学时有限,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对学生来说,很难深入。由于学时有限,教师也很难有时间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更深入的辅导,这对培育高层次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客观上的困难。

一、动画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的问题

高校动画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模块(见表1、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涵盖面广,学时分配比较均匀,除了三维动画入门需要较多的时间之外,其他课程科目学时都差不多。在专业基础课程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之外,其他基础课程科目都是与之后的专业课程有关系,是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的准备。

从上表可以看出,专业课程科目覆盖面广,学时分配也比较均匀,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很难进行深入的创作和研究。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数码技术与艺术表现这个课程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基础软件的问题,重点教授平面设计软件和手绘软件。这门课程与漫画技法课程相配合,漫画技法主要让学生掌握手绘的技法。这两门课程合起来让学生在手绘单帧的能力上有一个根本性的进步,手绘能力在专业课程中有很关键的作用。原动画技法、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都需要手绘的表现能力。但是,在学期安排上,可以看到两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在第二学期,而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是在第五学期,时间相隔较远,学生到后面的应用会产生生疏感,这对专业的学习不大合适。专业基础课程三维动画入门主要是解决学生在三维动画制作上的软件使用问题。在三维动画制作中,软件技术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在初学之时,安排了较多的学时。这门课程与之后的专业课程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三维角色动画、片头与节目包装设计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要是为这几门专业课程做好技术准备,让学生掌握好三维软件的表现能力。专业基础课程动画设计基础主要是教授学生掌握动画的运动规律,这是动画专业的入门课程,与之后的专业课程定格动画创作、Flas设计、三维角色动画等做好了基础知识的准备,但是其中存在时间间隔太长的问题,至少都是相隔三个学期。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关系密切

专业基础课程为之后的专业课程做好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准备。专业课程更多的是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进行综合创作和表现。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实践,这在动画专业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专业覆盖面广,学时分配均匀,不够深入

专业课程中专业覆盖面广,涵盖了手绘、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片头、游戏动画等。专业课程多,把有限的学习时间,均匀地分配到各个专业课程,使每个专业课程的时间较少,学生很难较深入地进行学习和创作。基本上是刚消化了老师的课堂知识,还没来得及变成自己的理解和创作,课程就结束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画专业的教学。

3.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时间间隔较大

由于每个学期的课程总量是固定的,再加上大学生的公共课程,使得能安排在专业课程的时间就更加有限。基本上每个学期只能安排三至四门专业课程,使得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间隔较大,基本上都是相隔二至三个学期,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的衔接上常常会出现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动画专业的教学效果。

二、专业课程的项目化设置

根据之前的分析,针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问题进行专业课程的项目化设置,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好方式。动画专业的专业课程项目化设置是指针对动画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动画产业的生产流程进行课程设置。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打通课程之间的知识架构,以学期为单位,按一个学期一个项目的目标进行课程安排。先设立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将这个教学目标定为这个学期项目的目标。再根据这个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进行准备,将这个知识准备的过程和完成项目目标的过程分解为各个专业课程。将相关的专业课程排在一个学期内,在一个学期内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教学,达到项目的目标,这就是专业课程的项目化设置。

1.目标的设定

在学生完成最基本的基础知识积累之后,就可以将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设置,先是设定目标。除去第一学年学生学习基础课程之外,我们可以对每个学期的目标进行设(见表3)。

第八个学期的毕业设计是学生将这四年来的所学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兴趣,进行更为综合的完整的创作。第三到第七个目标的难度是逐步推进的,是从静止的到动态的、从二维的到三维的、从专项的到综合的。每个学期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这些目标,我们可以进行专业课程的调整(见表4)。

2.专业课程设置

第三学期是学生完成了基本的基础知识之后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个学期重点解决学生的手绘造型能力,将数码技术与艺术表现、漫画技法、场景设计这三门课程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运用相关的手绘软件或手绘工具能够很好地组织出手绘的作品来。这个学期以完成最终的手绘作品为目标进行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习。第四学期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手绘表现能力之后,开始进行动画的表现,从静止的画面转化为动态的画面。这学期主要以让学生完成一个角色动画为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学生掌握角色造型的设计。第五学期主要让学生掌握定格动画的制作,包括如何摄影、如何编辑等内容。如果将摄影基础、非线性编辑等课程割裂开来,学生往往不明确所学的知识有何用处。摄影基础课程既不能让学生很深入地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进入,也很难兼顾到动画专业的特点。非线性编辑也是一门技术型较强的专业课程,没有一个实质的项目进行实践,纯粹的技术学习会显得很枯燥。如果能将这两门课程结合起来并与定格动画一起进行学习,就能很好地将知识运用起来。第六学期主要是解决三维动画的制作。三维动画的技术相对复杂,必须有较长的完整的学习时间,所以将整个学期设定为三维动画、不安排其他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第七学期是开始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这里安排了片头与节目包装设计这个课程,就是让学生结合之前所学开始进行实践性较强的创作。

每个学期的目标设定好之后,根据达到目标的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目标明确,清楚地知道每个专业课程学习之后能做什么,而且也避免了相关的专业课程之间时间间距较长的问题。同时在课程的学时上尽管依然分配均匀,但因为加强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和配合,使得课程的效果更加明显。

结语

以上论述,是笔者多年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总结。近年来动画产业发展迅速,来学校招聘的企业也很多,对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但一些学校往往很难满足招聘单位的需求,这不是在校生人数不够的原因,而是培育的学生水平还不够。所以,加强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也是促进动画产业发展的关键。对动画专业的专业课程项目化设置改革的探讨,也是结合动画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所进行的尝试,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从而推动动画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豪.高校动画项目课程的教学与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2009(17).

[2]赖守亮.动画专业课程改革刍议[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6).

画画的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中国画 传统 基础教学 拓展 职业发展

中国画基础教学是高职高专美术专业一门传统的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与学习、研究与拓展中国画基础教学是我们高职高专教学的任务之一。为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如何在短时间的教学体验中传承学习与研究创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拓展中国画的市场效应,是有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中国画基础教学现状

――传承式教学与应试型教学

在既往的中国画基础教学当中,我们总是利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传统的笔墨、染色,研读精品,临摹(分为对临、背临、意临、拟写),等等。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着经典而又庞大的画理画论,使其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法度、有秩序和极富表现力的艺术思想体系。其以点线为基础,浓、淡、干、湿、枯为笔墨变化,皴、擦、点、染为笔墨趣味,以虚实相生高度概括和涵盖了中华民族对自然万物的理解和独特的审美与认识方法。

中国画课程的专业教师,大都是毕业于各大美术院校国画专业,接受过严格的传统中国画教学训练,有一整套中国画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法本领与创作热情,他们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中国绘画博大精深的伟大传统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鉴于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都会沉浸在以笔墨发我所思所想、寄我情的绘画意境中,追求一种自由的大境界,“以画为乐”“不求形似”,或是追求表现人格的、道德的、精神力量的用笔“力度”。但总而言之,中国画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以延续中国绘画的审美意识和规律以及程式化的法则为主,那就是“力求意与法、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物与我、景与情的交融;通过笔墨的运用,融合作品的意境与形象,最终产生艺术美。”[1]教学中只注意普遍教学的共性,而没有在基础教学中渗透学生的个性化的表达语言。即只强调了继承和创作,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二、高职高专中国画基础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传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对于传统的认知,美术家和教育家也歧义纷见。”[2]诚然,传统的延续性有其重要理由,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如果只以延续传统为目的而不开拓新的教学思路,是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的。如何正确地维护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已成为了许多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思考之问题。众所周知,当前很多的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已极大地影响了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这个根本原则。

(一)课程设置与继承功能的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中国画基础的学时是12周左右,也就是240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中国画花鸟、山水、人物的不同特点、表现技法、程式法则教给学生,并让学生博览古今各家各派从源到流,名家名作,研究技法、练习技巧,广泛涉猎,择优继承,以适应社会或创作或实用或深造或创造的需求,并在此学习中继承中国优秀的绘画传统,全面把握中国文化的精神,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二)中国画课程教材和信息资料不足的问题

除了课时量不足以外,教材的偏少偏窄也是一个问题。中国画基础教学的课本与本科院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几乎没有区别,多年来用的是同一教材,缺乏特色,也无法在有效学时中全部讲授完。而且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发生关联,有单调之感;课本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视野局限于学科,没有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全面的需求去设置,课程大纲、图书室资料信息、资料配置等都不能满足市场化的需要,这就使我们的教学长期处于保守状态,忽视了研究创新和个性化的发展。

(三)学生的生源背景、文化修养以及市场化需求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以空前规模扩招,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所接受的教育、对艺术的理解大不相同。这就造成了高职高专学生文化水准、审美意识、价值取向、对艺术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来自偏远的山区,对于艺术的认识少之又少。据笔者经过几年的抽查,美术系的大一学生有很多连中国画和油画都区分不清。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考上美术院校之前仅仅是在高考补习班里画过应试的素描和水粉练习,对于美术各画种的理论知识一窍不通。有些学生只会画头像,除了高考必备的三分之一侧面人物像以外,其他的造型能力和艺术修养都是零起点。再者,“80后”和“90后”学生是在电视、电脑和漫画的陪伴下长大的,喜爱的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他们的价值意识和审美取向从表面上看很多是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而且今后工作的去向也令他们纠结,因此市场化需求在学生的心中有着很重的分量,这些都是教学设置与安排中应考虑的因素。

(四)中国画基础课程拓展与改革的理念问题

冲突与交融向来是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教育改革与教育科研、教学与生活、教学与职业并行应该是教育的主题。而学与用则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关键,开展教改教研活动,把中国画基础教学改革措施提上日程,研究出一套更好的、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谋职更有帮助的高职高专中国画基础教学法,是高职高专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艺术家是时代的产物”“任何艺术家总是生活在一定时代的社会形态中的,而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特点;他的审美理想归根到底也只能是这个时代的审美理想。所以,任何艺术家都必然带着时代的烙印,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3]在这里,我们暂且把艺术家看作是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及美术类专业学生。所有的艺术都应该有时代感和时代的烙印,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应该具有时代感和市场效应。

三、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尝试多向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理念和价值观的转换

面对当今纷繁的艺术现象,我们应该有一种淡定的心态。传统文化以祖辈的血脉为传承,另一方面,在与世界与社会发展的碰撞中也显露出了它的珍贵和厚重。要拓展中国画的教学,离不开对传统的承传和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蓄”早就显出了蔡元培先生的学者的理性。笔墨当随时代变化,对高职高专中国画基础课程而言,我们首先应该构建宽基础、大范围、符合社会需求和有社会效益的教学理念。因为“基础大才有高度。人才结构如金字塔,底边越大,越有高度” 。[4]在宽基础的同时打造多向适应性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与学生的就业与深造,开拓美术教育的大市场。

(二)课堂教学实践与职业需求互动

1.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基础教学中渗透个性因素

以往的中国画教学一般是讲授――欣赏――示范――临摹――写生――创作,先工笔后写意,按花鸟、山水、人物的顺序来教学。在多向适应性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尊重学生个好的手段。首先让学生上网搜索图片资料和阅览大量的中国画画册,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读画”,用心体会自己对中国画的直观感受,比较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感受、品味、赏析,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如笔墨问题、造型问题、构图问题、设色晕染问题、颜料运用问题等。教师依据学生的问题再联系中国画的理论进行详细的讲授、分析,并不给出固定的答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中国画,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进行。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写成小论文,从文字上去阐述传统中国画与现代艺术和西方艺术的相融点。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宣读论文,以此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在基础教学中渗透个性教学,弥补美术系的学生以往在就职中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弱点和被动学习的思维模式。这种重感受、重直觉、尊重学生个性的训练,促使学生从应试教学模式过渡到探究教学模式,使整个接受知识的过程关注创造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知识含量增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2.兼收并蓄、融会贯通,适应美术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在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学习和参照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先进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做法中得到启示。如日本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很多课程都有所删减,美术课却有所加强。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美术院校课程设置的知识面较宽,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日本画是每一所大学学生的必修课。在朝鲜,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课多以学习和研究朝鲜画为主。在我国的台湾地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台湾经济成功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以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特别注重人文哲学与传统的中国本土设计文化。台湾东海大学为了加强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精心安排了人文哲学与传统文化设计课程,如传统艺术与造型课程、造型意象研究等,因此,台湾的美术设计在表现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作品。[5]中国大陆也不乏这种例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奥标志、奥运标志、吉祥物设计等,从平面设计到三维动画、从标志设计到包装设计、从服装设计到建筑设计,都体现出浓烈的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由此可见,传统的中国画与现代艺术设计并不是格格不入的,更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吞吐古今,兼收并蓄,进行艺术创新的探索,培育新的艺术品种,以适应美术市场的发展趋势。

3.关注学生的知识体验,尝试中国画与电脑技术携手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动画迷和电脑高手,让他们离开电脑和动画造型进行纯粹的中国画线条和技法练习,无疑会压抑很多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于目前市场需求而言,电脑及实用美术占主导地位,所以在课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吸收新信息,体验中国画与电脑相结合的新情境,使知识在新的较深层次上重新组合。让学生首先在宣纸上进行中国画的传统临摹练习,体验中国画的造型程式及笔墨韵味。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学生画面画得不理想或是线条、染色达不到传统中国画的要求,可以将自己的画“废物利用”――扫描下来,用电脑修改,充分发挥自己的电脑技术特长和创造力,将废弃的中国画重构成一幅新的作品。这样,既进行了传统的学习,又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和市场需求,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在阶段性的中国画基础教学中,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1)中国画与海报设计结合,与平面设计结合。用中国画的水墨效果制作各种海报;在画废的花鸟画或是人物画上用色彩渐变构成进行上层处理,创造新的视觉效果;把矛盾空间的思维带到中国画的构图中,大胆运用设计元素与中国画结合;运用不同的纸质来绘制中国画,在材料上以实用为主,在意境上以中国画为灵魂,汲取中国画的精华,又兼容设计艺术的理念,探索寻找艺术与市场的切入点。

(2)中国画与木雕结合、与石膏板结合。将花鸟画用木头雕刻出来,或是在石膏板上用线条形式刻出来,尝试中国画与装修材料、与家具制作结合。

(3)中国画与面料、与服装设计结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国画,画在制作好的服装上;或是把工笔画拓在布上,用不同的线材绣出来,尝试将中国画运用到服装工艺与设计中。

(4)中国画与民间美术结合。一切伟大的智慧,都产生于群众之中,民间美术既然是最民众化的艺术,它里面所蕴含的智慧自然是最丰富的了。尝试汲取民间美术的特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借此进行创新活动。学生通过中国画和民间美术的“嫁接”,挖掘创造思维,培养自我认识能力。我们尝试了剪纸与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结合,玉器设计与花鸟画结合,陶瓷与人物画、花鸟画的结合,手工布包、绣球、家居布拖鞋、胸围、儿童肚兜、绣花床围、纸扇绘画与中国画的结合等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题材进行创作和制造。刺激学生的表现欲望,激活思想,使学生能够发现自我的创造力和民间艺术的魅力,陶醉在创造的意境中。

(5)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与现代壁画、现代装饰画、漫画相融合。古典也要因时而变,众所周知《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敦煌千佛洞各代壁画和元代永乐宫壁画等都是艺术性和技巧性极高的作品。按传统的学习,要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出一张作品,要超越古人,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尝试让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壁画结合,与水彩画结合,与水粉画结合,喜欢漫画的学生可以在宣纸上用中国画人物的淡彩画法描绘出漫画的人物造型,甚至可以在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壁画当中再生新的突变。这种不限材料、不限色彩运用的训练让学生找到了自信。古人说“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在传统的技法基础上进行一些新的尝试,以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多向开展中国画基础教学改革是我们高职高专多向适应性人才培养的一条路径。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学生就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尝试、探索、改进,以求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适应多向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结语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片面强调高职高专美术教育的实用性特点而全盘放弃传统,会损害中国画的国际竞争力与持续发展力。“中国画创新离不开传统,作为中国画,离开了传统,就没有了根基,就割断了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血脉。”[6]“放弃民族特征的创新就是彻底否定中国画本质,更是彻底否定中国画的民族性”[7],只有坚持民族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运用新思路、新材料、新方法不断创新、开拓,才能使传承与拓展并行,与学生职业发展共舞。我们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注:本文为广西教育厅“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转型时期高专美术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多向适应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A034)

参考文献:

[1]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7:109.

[2]杨惠东.认知、继承、 发扬、光大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J].美术,2006(12).

[3]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 123,

[4]杨晓阳.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J].美术研究,2001(1).

[5]杨乾明,曾智林.谈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课程[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画画的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 绘画基础;园林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249-02

0 引言

绘画基础训练是园林设计专业教育的基础课,通过绘画基础的训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视觉观察方法及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掌握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毕业后成为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上升到对生活中美的发现与创造。因此,在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必须具备绘画和艺术的鉴别能力,而这种绘画能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也需要从绘画基础训练做起,这一点是与绘画专业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但园林专业毕竟不是绘画专业,园林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艺术专业,它的专业需求决定了园林专业的绘画教学应有自己的专业特色,不能完全采用纯绘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打好绘画基础,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这在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1 园林设计中的绘画基础与专业特点

园林专业的基础绘画教学,在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但具有其他造型专业的共同要求,同时还有自身的特点,在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对绘画基础的训练和掌握,一方面需要设计安排教学内容的依据,同时还要考虑园林设计专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传统在园林设计专业设计教学内容时考虑多是共性因素,对个性因素研究得太少,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思想深处想学什么,应该学什么,尤其在美术学发展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今天,就会使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容易出现导致绘画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由于绘画基础训练,是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必须掌握的基础训练,但把园林专业绘画的基础训练与艺术绘画的基础训练作一比较,可以看到,在园林设计的艺术规范要求之内,对园林专业的绘画要求与艺术绘画具有不同的定义,园林专业的绘画既是“图”,又是“画”。园林专业绘制的“图”首先要体现出科学性和实用性;然后才考虑“画”体现出的艺术审美特性,虽然主次需要分清,但二者的综合才是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统一。常见的风景园林专业的绘画涉猎的内容和题材十分广泛,例如山水、树木花卉及各类欣赏或实用的人工构筑物等等,都可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描绘对象,因此,风景园林专业绘画训练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单体有机地综合与组织起来,创造美感很强的组合画面。这就首先要学会对物象的整体观察,要面对物象进行整体的观察,如物象的形体、比例、结构关系,都要通过观察给与确定。这就需要让眼光不停地不受妨碍地在物象上自由游动,这与普通人对局部被动地接受物象是不同的。只有对整体的观察有一个准确的结论,才能够画出好的画面,所以人们常常说,有怎样的观察就有怎样的画面。培养整体观察的能力,体会和感受形体的起伏变化和来龙去脉,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这样才能在这基础上创造出丰富变化、绚丽多彩的风景园林的画面。

2 园林专业绘画突出重点与多样性

园林专业绘画艺术相对其他视觉造型艺术来说,绘画只是园林专业的一项基础知识,因此,在园林专业绘画基础课的训练课时量安排较少,但时间虽少,需要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却很多,这在实践和内容上就形成了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是当前园林专业发展的关键,这里就需要解决一个突出的重点问题。就是如何安排绘画基础课的训练。例如,传统写实、现代变形以及介于二者之间诸多绘画的表现形式,尽管它们的训练方法各有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共同的艺术规律,在绘画基础训练时都应该加以注意,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就素描课训练内容而言,明暗素描可适当减少,可以利用绘本来临摹练习,都可以很快的掌握绘画的基础。应加大速写训练的力度。如要掌握人体绘画基础,就是要掌握先方后圆的基础训练,就是不要一上来,就急于用弧线画人体外形,要先学会掌握把人体可以按比例轮廓打成方框,比如可以把模特的头部、躯干、腿,按模特的动作画出大概的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内再用线勾画出模特的外形,这样就会逐步提高绘画的基础。这样利用速写的能力,不仅可用来快速地收集园林的素材,而且在园林设计画草图时也常用,这些绘画基础对于园林专业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他们未来从事园林设计必备的基本功。速写看似简单其实要画好也很难,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如果掌握了这些基础训练,那么你在园林设计专业学习时就会得心应手,显现出绘画基础训练对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把握园林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就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适当地安排其他训练课题。使学生通过学习传统的书画艺术,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绘画基础的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

空间构型,这种重技法轻理论的做法,导致学生对物象的观察认识和表现还只是停留在表层肤浅的层次,使学生停留在只要考虑画面的造型合理,很难深入到对象内部本质层次。这就使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但艺术整体的素养却难以得到提高。因此,学生在这种条件下,很难对那些有生命、无生命、有形、无形的物象来组合搭配,利用它们各具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使它们能够构成视觉中的美感。这时候绘画的过程就是“画人物不能只想到画肖像”“画物体不能只想到画物体”,技法训练在绘画基础训练中,固然是园林设计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技法背后的“道”。就是理论基础,在园林设计构思中,要通过剥离对象,净化对象,只有将复杂的形体单纯化,才能够使中国传统艺术主张和艺术创作达到“技进乎道”的境界,就是要把“技”上升到哲理高度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够使模糊的形体明朗化。这样才可以使各种微妙的感觉压缩到构思的形体之中,建立一种空间的形体概念,才会具有最佳美感。因此,在绘画基础训练时,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画画,还要教学生构思物象整体的空间构型,这样才可以对那些有生命、无生命、有形、无形的物象来组合搭配,使它们能够构成视觉中的美感。在绘画基础训练时,只要向学生讲明白为什么这样画。讲清楚其中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一方面是指绘画技法理论,另一方面是美学原理和艺术理论知识,这时候绘画的过程,就达到了“画物体不能只想到画个体”,在构思中,这样才可以将各种微妙的感觉压缩到构思的形体之中,才会表现最佳的美感。

4 结语

对绘画基础训练在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的探讨,是当前对园林专业绘画基础教学内容的整体思考。上述的一些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绘画基础训练的提高,因为通过绘画基础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园林设计专业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发挥。显然,绘画基础训练在园林设计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尽量使学生提高绘画水平,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使学生在今后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孙刚.浅谈素描的基础训练与绘画风格形成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2(24).

[2].试论园林设计专业绘画基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4).

[3]李腾.三大构成在园林设计专业中的教学思考[J].艺海, 2011(06).

画画的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动画专业;学生技能;职业道德

一、动画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修养

1.动画人员要具备团队精神

动画不是个体的创作,而是一个群体的协作。一部动画片的完成,既要有个人的明确分工,又要有群体的合作,发挥优势互补的团队精神,影片才能顺利完成。所以,团队精神是动画制作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在制作过程中,肯定会有成员间意见想法不同之时,这时就需要发挥理解、沟通和宽容的精神,只要大家心一致,为了团队的共同利益而紧密协作,就能克服任何困难,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最终实现共同梦想。

2.动画人员要具备吃苦进取的精神

做技术就是要吃苦,勤奋进取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有吃苦耐劳的毅力和上进的精神。动画制作是一个工作时间不稳定、节奏快的工种,时常为了赶档期而要通宵达旦加班。动画制作也是一个技术型很强的工作,没有一套作业是重复的,这就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动画制作者需要时刻具备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刻苦、勤问、胆大、心细,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不被他人淘汰。动画制作也是很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但需要吃非常之苦,在极其艰辛的条件下一路走过来,才能克服种种困难获得事业的成功。所以,学习动画的朋友们不但要了解自己,还要勇于向自我挑战,在精通了动画制作技术之后,还要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学习。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只有发挥各自最大的潜能,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和奉献动画事业的心灵才能创造出不朽的作品来。

二、动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1.绘画能力

动画制作是掌握动画基本运动规律及发挥绘画技巧的学科,熟练的绘画技能是动画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每个动画绘制者都应该具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所以,平时应以素描、速写、色彩等绘画基础项目为重点学习对象。素描作为基础训练的一部分,能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速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结构,提高动作、动态的绘制能力;色彩的学习可以提高背景绘制能力和给动画上色的能力。 同时还要学习计算机知识,加强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为电脑动画的操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立体构成知识和透视也是学习的重点,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多角度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中空间概念、多角度透视,为绘制动画打下良好的基本功。所以,在动画专业教学计划中需要开设动画素描基础、动画色彩基础、动画透视基础、动画人体速写等基础课程。

动画专业基础训练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表现技巧都要随着视觉和思维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中形成适应现代动画设计需要的新的视觉思维基础、新的审美基础和新的技术语言基础,为提升动画制作专业技能学习添砖铺瓦。

2.想象能力

动画绘制员在学习各种制作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发挥自身内在的想象力、创造力来表现姿势、气氛、情感等细腻的感觉。同时,还要学习掌握各类造型的技巧充分提高综合表现能力。

3.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泛的知识

动画艺术也是生活结晶,它把生活的现象与本质统一在形象之中,再加上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就产生了让人愉悦而优美的动画艺术。

动画所包含的范畴很广,包括文学、绘画、音乐、科技、自然、摄影、电影技术处理等,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如果要创作出生动、逼真的动画作品,平时要在生活中多观察,要经常到生活中积累知识,把它运用到动画创作中来。同时还要多方面的提高素质,多读书,提升文学水平和修养;听优美的音乐,提升听觉审美能力;到大自然走走,捕捉自然界中美丽的瞬间,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是生活化的、自然的、真实的。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