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市场研究范例6篇

能源市场研究

能源市场研究范文1

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使得人类对传统汽车的质疑越来越强烈,为此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大汽车企业乃至各国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一直未能取得大的突破。笔者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格外重要,它的销售方式与销售理念在遵循一般汽车销售的原则上,还需要结合其自身的特质,制定正确的销售策略。

1 销售现状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产销量超过2013年全年数量。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85辆和1177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07辆和8700辆。

2 国家政策

我国2001年将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列入“863”计划,以此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随后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除了往年提出的优惠政策外,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将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同时,国家公务用车也明确将进行“新能源化”,中央国家机关及示范推广城市,3年内公务用车中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低于30%;而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从今年起采购比例不低于15%,并逐年提高至30%以上。

3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两种类型,其中纯电动汽车既能实现节约能源又能实现真正的零排放,是各大汽车厂商主要的研发力量所在,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趋势。

下面以纯电动汽车为例,与传统汽油车相对比,来分析其优缺点。(见表1)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特点是“低碳”“绿色”“环保”,这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最大差异和突出的亮点,也是新能源汽车优势所在,应该以这个理念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特色进行宣传。

4 营销策略

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首先应了解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销售情况及国家相关政策,同时要立足于消费者,详细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者普遍关心购车成本、运行成本以及维护保养费用三个方面。从购车成本来看,由于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因此购车成本相对可以降低。从运行成本分析,电动汽车无疑更加节能,但由于目前基础设施不全,导致电动汽车充电成了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而对于维护保养费用,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各大汽车品牌的研发能力及经销商的售后服务体系是否完善。

因此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策略应该结合其自身的特质以及消费者的购车心理来制定,应区别于传统汽车的销售方式。

4.1 明确消费对象

明确消费对象是制定正确营销策略的第一步。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对象主要应该锁定在年轻群体、中高收入家庭及一些环保人士。

一方面,首先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价位相对较高,同时我国目前正处在发展初期,而年轻人更易接受新的思想,敢于尝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主要倡导的是节能环保,因此一些环保人士也应列为消费对象。

4.2 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目前我国轿车的主流仍然是汽油发动机车,大部分人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及国家相关政策了解并不全面,甚至有些偏激,因此加大宣传力度非常重要。比如营销人员应侧重对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和国家优惠政策的宣传,同时可以为消费者计算新能源汽车的运行成本,通过数字对比,使消费者可以更为直观的发现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在销售门店内利用电子屏广告或者海报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举办一些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活动,比如有奖问答,试乘试驾等,让消费者逐渐了解新能源汽车,认识到它的优势,进而才有购买的可能。

4.3 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车主购车后,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售后服务、经销商的处理态度。我国现在还处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初期,各大品牌除了研发新技术来提高品牌竞争力之外,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途径。若能够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初期积累较多的客户,必然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处于优势地位。比如经销商可以进行定期的电话回访,关怀车主的用车情况,指导用车注意事项及保养方法,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

4.4 成立新能源汽车车友俱乐部

车友俱乐部提供了车友与车友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由于新能源汽车有别于传统汽车,因此经销商可以专门成立新能源汽车车友俱乐部,供大家交流学习,提供技术服务。

能源市场研究范文2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市场营销风险;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化石能源也逐渐枯竭,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绿色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新能源发电,推进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已刻不容缓。而我国新能源发电企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因此对其风险的研究分析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的风险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新能源发电技术[1-3],以及新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4-5]等方面。本文从我国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角度出发,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6],结合实际例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营销各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了评估。

1.风险和风险管理概述

(1)风险的内涵

对风险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风险是只表现出损失而未能从中获利的风险;广义风险是指风险的损失并不确定,其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的风险。

(2)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管理是指对组织运营中要面临的内部、外部的可能危害组织利益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以预防损失的发生或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以便使组织利润最大化的科学管理方法[7]。

(3)风险管理的流程

风险管理的开展大致可分四个阶段:依次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8]。

2.模型构建

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考虑各风险指标的经济和技术意义,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相关经验构建相关模型。方法如下:

(1)确定评价因素集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确定目标层以及评价因素层。

(2)专家打分

利用1-9比例标度法,由专家分别对各层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性描述,进而对其量化表示,数字的取值所代表意义见表1。

(3)求解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最大特征向量的求法很多,本文采用的是乘积方根法。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设阶判断矩阵为:

按行将的各元素连乘并开次方,有:

归一化,得:

即为求得指标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特征向量,其中,且。

(4)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1)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2)计算是两两比较判断偏离一致性程度的指标。

其中表示判断矩阵阶数,越小,判断矩阵的一致程度越高。

3)计算。

是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取值根据判断矩阵阶数的不同而不同。取值如表2所示。

当阶数小于等于2时,判断矩阵总是一致的;当阶数大于2,且时,则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

(5)确定评价集

评价集用表示:,其中表示对同一评价指标的第个评价结果。本文设定评价集为:,表示={非常大,较大,一般,较小,微小}。

(6)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矩阵中的第行反映的是被评价对象的第个因素对于评价集各等级的隶属程度,第列反映的是被评价对象各因素分别取评价集

中第个等级的程度。其中,表示第个因素被评为第个等级的总次数。

(7)求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其中,“”表示广义的模糊合成运算;即为对此事物的模糊综合评价。按最大隶属原则,找出综合评价的最大值,并找出它对应的等级,得到最后评价结果。

3.实例分析

以我国华北地区某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例,研究其面临的市场营销风险,建立相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以上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3.1 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营销风险分析

“市场营销风险”可以分解为“市场风险”和“营销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可以理解为一种“外部风险”;“营销风险”指企业内部营销工作开展不合理所带来的风险,可以理解为一种“内部风险”。

3.1.1 外部风险

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外部风险主要有政策法规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和行业环境风险三大类。其中,政策法规风险包括电价管制与调整政策风险以及电力调度与市场交易政策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包括风力、光照等气候条件风险与自然地质灾害风险;行业环境风险包括同业竞争风险和电网发展滞后风险。

3.1.2 内部风险

我国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内部风险主要有投资建设风险、组织管控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三大类。其中,投资建设风险包括前期论证不充分与施工质量不达标;组织管控风险包括组织结构不合理与管控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风险包括营销人才储备不足与营销人员约束激励不对风险。

3.1.3 风险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该新能源发电企业共有12个不同的风险因素,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各占6个。据此,构建该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营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3.2 各级风险指标权重确定

根据专家评判意见可计算得到各级风险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3.3 各级风险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确定

通过相关计算可得各级风险影响程度的评价集,分别如下:

二级指标的评价集为:

政策法规风险=(0.100,0.475,0.149,0.123,0),评价等级为较大;

自然环境风险=(0.080,0.560,0.100,0.120,0.140),评价等级为较大;

行业环境风险=(0.100,0.625,0.100,0.175,0),评价等级为非常大;

投资建设风险=(0,0.1,0.1,0.7,0.1),评价等级为一般;

组织管控风险=(0.1,0.1,0.7,0.1,0),评价等级为一般;

人力资源风险=(0,0.1,0.1,0.7,0.1),评价等级为一般。

一级指标的评价集为:

外部风险=(0.098,0.523,0.131,0.137,0.015),评价等级为较大;

内部风险=(0.061,0.100,0.469,0.331,0.039),评价等级为一般。

一级风险: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市场营销风险=(0.091,0.438,0.199,0.176,0.019),评价等级为较大。

同样地,可以得到各级风险发生概率的评价集和相应的评价等级。

结合各级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评价,可知其市场营销风险一级指标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为(一般,较大)。表明近期该企业的市场营销面临较为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应当加强对各项风险的管控,避免带来经营损失。

二级指标中,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内部风险较外部风险小,因此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对外部风险的控制,加强对外部风险因素的跟踪和监控。

三级指标中,自然环境风险、行业环境风险对企业的风险概率与影响程度较大,需要企业重点关注。

二、三级风险指标以及各风险因素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各级风险的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评估结果

风险因素 评价结果

(概率,影响) 风险因素 评价结果

(概率,影响)

电价管制与调整政策 (一般,较大) 前期论证不充分 (较小,一般)

电力调度与市场交易政策 (一般,较大) 施工质量不达标 (较小,一般)

风力、光照等气候影响 (非常大,较大) 组织结构不合理 (一般,一般)

自然地质灾害 (微小,非常大) 管控制度不完善 (一般,一般)

同业竞争 (一般,较大) 营销人才储备不足 (较小,一般)

电网发展滞后 (较大,非常大) 营销人员约束激励不等 (较小,一般)

三级风险指标 评价结果

(概率,影响) 三级风险指标 评价结果

(概率,影响)

政策法规风险 (一般,较大) 投资建设风险 (较小,一般)

自然环境风险 (较大,较大) 组织管控风险 (一般,一般)

行业环境风险 (较大,非常大) 人力资源风险 (较小,一般)

二级风险指标 评价结果

(概率,影响) 二级风险指标 评价结果

(概率,影响)

外部风险 (一般,较大) 内部风险 (一般,一般)

4.结论

新能源发电企业作为新兴的绿色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本文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华北地区某新能源发电企业面临的市场营销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发电企业存在较大的外部风险,内部风险相对较为缓和。针对此情况,由于新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小,符合我国节能减排战略方针,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激励扶持政策促进新能源的发展,而企业应依托技术创新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来不断提升自身攻坚克难能力。

参考文献:

[1]于三义.浅谈新能源发电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92-93.Yu Sanyi. Talk about the new energy generation technologies[J].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2011(15):92-93.

[2]杨为,高研,徐宁舟,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分析[J].电工电气,2009(4):1-6.Yang Wei,Gao Yan,Xu Ningzhou,et al.Analysis of the 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J].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2009(4):1-6.

[3]夏应朴.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10(7):51-54.34.Xia Yingpiao.The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rmal power plant[J].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2010(7):51-54,34.

[4]吕志盛,闫立伟,罗艾青,等.新能源发电并网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研究[J].华东电力,2012,40(2):0251-0255.LV Zhisheng, Yan Liwei, Luo Ai-qing, et al.Impact of New Energy Power Grid-Integration on Grid Power Quality[J].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2012,40(2):0251-0255.

[5]袁一鸣,徐小芳,段建民,等.上海新能源发电对电网运行方式的影响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1,27(11):1-7.Yuan Yiming,Xu Xiaofang,Duan Jianmin,et al.Research of Influence of New Energy Sources to Operation Mode in Shanghai Power System[J].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27(11):1-7.

[6]周黎莎,于新华.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电力客户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J].电网技术,2009,33(17):192-196.Zhou Lisha,Yu Xinhua.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ower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sed on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9,33(17):192-196.

[7]范道津,陈伟珂.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Fan Daojin,Chen Weike.Risk management theory and tools[M].Tianjin:Tianjin University Press,2010.

能源市场研究范文3

[关键词] 人力资源实践 市场导向 组织绩效

一、引言

新经济时代中,“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及竞争优势来源,为了保有企业的竞争力,公司必需拥有具备专业领域知识与经验的人力资源,因此,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否能发挥其策略性的功能,对企业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同样的,面对全球化的强大竞争压力,组织处于变动快速的激烈竞争环境,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变化迅速且愈来愈复杂、市场信息与情报充斥,企业亦积极地重视其组织中的市场导向,不断地专注于市场,充分掌握各项信息,而试图藉此在竞争中保持与提升竞争优势。

Harris & Ogbonna a(2001)提出,近来许多研究分别将市场导向、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研究主题与组织绩效连结在一起,尽管此二者皆是基于组织文化的观念,却很少有学者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或者是这两个概念该如何搭配以增进组织绩效,或者是市场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绩效三者的关系。

根据Mavondo et al.(2005),通过吸引、甄选和保持高质量的员工以提供恰当的技能,对人力资源实践进行投资会对创造客户价值的过程产生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说,Mavondo et al.指出,进行营销领域研究时,必须在市场导向的模型中考虑整合人力资源实践这一因素,以达到整体研究的效果并增加模型的现实性。

二、人力资源实践与市场导向

Silverzweig & Allen(1976)提出,当人们身为组织中的成员,在同一套规范与期望之下,经过长时间的互动,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形成组织文化,而另一方面,组织成员也能够影响与塑造组织的文化。因此,Ogbonna(1992)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对于组织文化的改变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文化的创造和维持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企业可以透过实施员工关系策略、绩效与奖励制度等等,来管理组织文化,进一步地创造竞争优势。

Huselid(1995)亦认为,发展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培养核心组织价值,并且确保这些价值是与企业的策略方向一致的。

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必然建立在企业实施一些新的更为完善的人力资源实践基础上,也就是说单项的人力资源实践整合在一起推动组织文化的形成。

而另一方面,Narver & Slater(1990)提到,“导向”是会形成某种行为的特定组织文化。对于一个想要达到持续领先的市场绩效表现的组织,它必须创造它的持久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它必须为它的顾客创造出持久而优越的价值,这个想要为顾客创造优越价值并且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欲望,驱动着企业去创造并维持会产生这些必要行为的企业文化。

Narver & Slater并提出市场导向便是能创造这些必要行为的最有效能且有效率的一种企业文化,能够为顾客创造优越价值,因而为企业创造出持续卓越的绩效。Harris(1998)认为高程度的市场导向必须仰赖对市场极度关切的组织文化的建立,也就是说,要发展市场导向的文化,必须首先要发展拥有专注市场的坚强的、广泛的信念的组织文化。Harris & Ogbonna(2001)亦综合过去的文献指出,对于欲发展成为市场导向的公司,常常为其组织文化所阻碍。

Ruekert(1992)的经验论证显示一个公司的市场导向程度与其员工雇佣、培训和报酬等实践显著相关。Becker and Homburg (1999),与 Mohr-Jackson(1991)一起,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时间)培训、员工参与、授权与报酬系统)是推进组织形成市场导向的一个强有力的后盾。

此外,Mavondo et al.(2005)得到了与Ruekert(1992)相一致的结论。

三、人力资源实践和组织绩效

人力资源文献争议最多的问题是围绕人力资源实践到底是否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作用。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的主观绩效、生产力、财务绩效与市场价值间的关系,在过去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大量相关研究中亦已证实有显著的关联性存在(Arthur,1994;Delery & Doty,1996;Fey,Bjorkman & Pavlovskaya, 2000;Huang,Huang& Uen,1998;Huselid,1995;Ichniowski,Shaw & Prennushi,1997;Youndt,Snell,Dean & Lepak,1996;黄同圳与刘静如,1998;黄家齐,2000a;刘善仕,2004)。

这些研究认为这种联系关系非常强并且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主要的基本原理来自资源基础视角的人力资源观。这种观点认为因为公司的人力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对技术的整合,是难以被复制或者替代的,并且可能是有目的的使其模糊,因此可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资源(Pfeffer,1999;Wright et al. 1994;Barney,1991)。这种观点与Day(1994)和Day及Wensley(1988)提出的战略市场营销理论相似,他们提出当一个组织拥有能提供给顾客更高价值的技术或资源时,它将具备达到更高绩效的基础。而这种技术和资源无疑就是人力资源实践;通过吸引、选拔及对高质量员工的保留,提供适合的技术,行动和态度,组织的运营和功能战略水平都能有效执行。可以证明,在飞速变化的情景下,人力资源变得更重要,因为其形成了组织适应性的基础,并且是公司可获得的最具潜力的多变性和灵活性的资源。并进一步验证了人力资源镶嵌于组织文化和组织学习中,并且组织可以通过此种方法创新。

四、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

市场导向对组织绩效有正向影响,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获得支持(Kohli & Jaworski,1990;Naver & Slater,1990;Jaworski & Kohli, 1993;Baker & Sinkula,1999a;Baker & Sinkula,1999b)。

Naver & Slater(1990)认为市场导向就是组织文化的一种,此种组织文化能有效地创造出顾客所需要的优越价值,并持续地让企业拥有卓越的绩效。研究中以美国某组织的113个策略事业单位为对象,经由文献回顾归纳出市场导向的衡量方式,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市场导向与资产报酬率的关系为正相关。Jaworski & Kohli(1993)取美国公司两组样本,一组为222家公司,另一组为230家公司,参照Jaworski & Kohli(1990)提出的衡量方式,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市场导向与市场占有率、组织承诺、整体绩效的关系为正相关。

Slater & Narver(1994)取美国两家公司内的107个策略事业单位为样本,参照Naver & Slater(1990)所提的衡量方式,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市场导向与资产报酬率、销售额成长、新产品成功的关系为正相关。

五、研究展望

综合上述观点可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市场导向二者皆是基于组织文化的观念。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推动组织文化的形成,市场导则为某种组织文化。由此便可以推得,透过人力资源实践发展出适当的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市场导向的关键成功因素。

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人验证人力资源系统与市场导向的关系。作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力资源实践都能推动组织的市场导向形成。而只有某一类实践与市场导向是显著相关的。所以,我认为,未来可研究的是人力资源系统与市场导向进行匹配,进而影响组织绩效。并建立了人力资源系统、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模型(见上图)。

参考文献:

[1]Harris,L.C.& E.Ogbonna(2001),“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arket Orientation,and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51,pp.157~166

[2]Mavondo et al.(2005 ),F.T.Mavondo,J.Chimhanzi and J. Stewart,Learning orientation and marketing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with innovation,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9(2005)(11 12),pp.12351263

能源市场研究范文4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能源虚拟经济;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1)03―0090―07

本文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研究文献的最新进展,对其在能源经济应用的相关文献,从能源期货市场、能源期货价格以及能源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等,给出简要述评,为能源经济和价格研究汲取新思维与新方法,拓广研究视野。

一、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实证研究与思辨

(一)理论与实证研究

1 概念体系与认识论

开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之先河者林左鸣(2005,2010)首先提出广义虚拟经济的概念,他认为各种经济形态因‘跨界’而形成交叉,所以有必要将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经济的总和定义为广义虚拟经济。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二元价值容介态,即传统商品价值不断融入旨在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介质而进化为更高级的商品价值。依据价值论,他认为经济系统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业、收藏业等。这一论述大大扩充了虚拟经济的研究视角,奠定了广义虚拟经济的概念与认识论之基石。也为能源经济的虚拟范畴研究拓广了范围。

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看,前期文献中所指的虚拟经济大多属于狭义虚拟经济,包括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是金融深化的产物。如刘骏民(1998,2003,2008)认为虚拟经济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理论框架包括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和虚拟经济的相关宏观调控等。

2 应用研究、问题与方法领域

目前许多学者借鉴广义虚拟经济的价值观、财富观和产业观及科学思维,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与探索。

(1)产业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除了对狭义虚拟经济领域(金融系统)开展研究外,在房地产、能源、旅游、文化、环境产业等诸多领域都有涉入;如王子龙,苏州(2011)利用我国30个大中城市1998~2009年的季度数据,建立了房地产财富效应模型,对广义虚拟经济条件下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我国城市广义房地产财富效应存在明显个体差异,总体房地产财富效应为负等;周德群(2011)对碳金融市场的虚拟经济形态开展了初步研究;唐齐防(2011)对媒体应用广义虚拟经济二元容介态的价值效应给出了分析,等等。

(2)研究问题与方法逐步深入和多元化。问题包括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经济学研究,经济核算、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组织制度研究、经济增长、财富标志与效应、国家贸易领域等;方法上目前虽然还是以定性研究为主,但也开始借鉴数理、计量、博弈、复杂科学管理方法等等。在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基础研究上,陈昂,宋宁(2009)对广义虚拟经济研究的范式进行了初探,从哲学基础到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的研究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给出了广义虚拟经济价值函数;李小宁(2010)对广义虚拟经济下的经济增长范式给出了研究思路,认为不可直接定价的广义虚拟变量,如环境质量需求、公平需求和声誉需求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拓广了经济增长研究领域;郑海涛,任若恩(2010)对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框架下的核算体系给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张丽(2010)则从经济思想史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的广义虚拟经济学展开研究。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上,成思危(2005)对虚拟经济特征及与实体经济关系给出了分析;刘骏民、伍超明(2003)构建了货币数量方程修正模型,分析了两者相互偏离的关系;刘金全(2004)采用二元VAR方法,认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也具有显著的反馈作用;刘思峰,袁潮清等(2011)采用种群生态学中的Logistic模型,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构建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模型,研究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均衡点及稳定性。其他问题研究上,黄劲松(2010)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品牌的虚拟价值与实物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表明品牌实物价值对其虚拟价值有显著影响,而人们的消费意愿更受虚拟价值的影响,等等。

(二)探讨与思辨

由于虚拟经济及广义虚拟经济尚属于新兴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在研究领域、研究角度、研究定位上还存在不同认识和思辨,带动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如国内学者白战伟,张红星(2010)总结了国内在虚拟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与争辩焦点。包括虚拟经济的概念和研究范畴、虚拟财富与财富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四个方面;刘晓欣(2008,2009)提出了虚拟经济前沿问题研究范畴。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虚拟经济核算理念与方法、虚拟经济货币利润来源与动力、财富与风险的积累、人民币国际化、银行呆坏账的处置、房地产资金聚集效应和虚拟经济流动性储备池功能。

国外学者对虚拟经济的认识比较多元化,这与广义虚拟经济研究的多元化和复杂思维取向一致。研究角度主要包括以下方向:一是从金融学角度对货币虚拟价值与期货市场展开研究,如McKinnon,Ronald I.McKinnon(1991)分析了货币虚拟价值的构成[223,Gaddy,Ickes(1998),VladIvanenko(2004)对俄罗斯经济采用美元计值(虚拟价值)下的价格扭曲与效率损失做出比较,An-Sing Chen,Jyun-Cheng Wang(2009)分析了金融期货市场角度的虚拟经济形态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二是从网络虚拟经济角度对虚拟组织、虚拟社区、虚拟商务、虚拟货币、虚拟财富进行分析。如Jinwoo Kim(1998)的企业虚拟组织分析,Beomsoo Kim,Anitesh Barua(2002)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虚拟经济(数字化经济)下的消费者行为以及信号识别策略研究,Jingzhi Guo,Angelina Chow(2010)对网络经济下的虚拟财富展开研究,Dong Hee Shin(2008)采用TAM模型分析了虚拟货币交易时对消费者行为变量影响因素,等等。

二、广义虚拟经济在能源经济与价格中的应用研究

(一)广义虚拟价值与虚拟价格研究

主要是对广义虚拟经济价值与价格形成的关系,波动性研究等。林左鸣、尹国平(2011)提出了广义虚拟经济对价值理论解释框架包括生活价值论、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以及新要素价值观,将对虚拟经济的价值核心理论研究起到开拓作用。刘骏民(2004)强调了虚拟经济与虚拟价格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以及风险,认为市场经济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同,实体经济是成本技术支撑的价格形成机制,而虚拟经济是观念和心理支撑的价格形成机制;宋可为(2009)用虚数概念表达了广义虚拟经济中的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之间的联系,并构建了二元容介态与经济波动的关系模型,提出经济失衡是因为人们的生理(物质)需求与心理(信息)需求之问变化速率不同而导致比例失衡,自组织临界则可以揭示经济体不断自我演化的规律,有望克服经济波动。沈军,白钦先(2008)运用GARCH模型选取了股市价格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及CPI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价格波动存在明显差异,房市价格波动对股市价格波动有一定的溢出效应。

(二)能源虚拟经济应用研究

目前广义虚拟经济在能源经济中的应用研究文献较少,对能源虚拟经济的认识还停留在金融领域层面,主要表现为对能源金融以及能源(石油、天然气与电力)期货市场的研究。如佘升翔,马超群(2007)指出能源金融可以从能源虚拟金融与能源实体金融两个层面来分析。能源虚拟金融是指能源市场主体在能源商品期货、期权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以及与能源相关的资本市场上进行能源实物、期货、期权、债券、汇率、利率、股票以及相关衍生品等金融资产的套期保值、组合投资或投机交易。能源实体金融是指能源产权主体、效率市场和传统金融市场通过有机联络,利用金融市场的融资、监督、价格、退出机制。该研究扩充了能源虚拟经济的认识层面,但是还主要停留在金融领域。何凌云,刘传哲(2009)在对能源金融研究框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能源金融产品创新属于能源虚拟金融范畴,需要注重风险控制。

(三)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应用研究

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主要是对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制定方法、影响价格形成的因素、相关的经济政策等一般综合或个别研究。从广义虚拟经济角度看,该领域的研究还主要还停留在对能源实体价格与能源金融虚拟价格(能源期货、期权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价格)方面。

1 能源实体价格研究

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能源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国内学者侧重的主要研究点,定性研究较多。能源价格的不完全性与波动性、传导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较少。

一般能源实体价格研究。Franz Wirl(1993)采用博弈理论对外部成本纳入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中的政府与企业行为进行了分析;王虎(2009),郭海涛(2008)认为目前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不能反映供需变化、资源短缺、成本不完全、电、煤价格脱节、电力价格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认为能源产业的垄断与外部性问题,不仅是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主要障碍,也导致在不同能源和同一能源不同环节上的定价机制具有不同特征,提出要建立能源价格形成的监管和成本核算等建议。Eva Regnier(2007)则分析了能源价格波动性的原因。

分类能源实体价格研究。主要侧重于石油、煤炭与电力的研究。史丹(2000,2007)分析了石油价格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能源价格上涨的原因;王勇(2009)从我国石油的原油定价、成品油定价与燃油税改革角度分析了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主要是成本加成的管制成本定价方式;刘树杰(2005)、刘劲松(2009)则定性地分析了煤炭等基础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的价格扭曲、成本不完全、市场化不足等问题。温桂芳,刘喜梅(2003,2006)认为需要加快对资源、能源的环境成本测算,以及扩充了影响电价形成因素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将管制、垄断、交易成本、产业结构等纳入分析范围;李冲(2009)认为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目前电价价位消除交叉补贴现象,在电价中体现供电成本与环境成本,实施售电端的市场化改革。天然气价格机制的研究文献较少,张伟(2008)等指出中国天然气的成本加成法的定价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足,需要建立市场导向的定价机制。

定量研究上,梁广华(2010)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构建了能源需求函数,认为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孙军,侯超(2009)构建了简单的国际石油供需模型,建立了均衡价格影响因子方程,认为长期石油价格主要受世界GDP、OECD石油储量、上期油价的影响;王浩(2008)选取了国民收入、燃料价格、技术进步、工业化指数和规制五个影响因素,构建了回归计量模型,检验其对我国电价的影响。

2 能源虚拟价格研究

主要是对能源期货与衍生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以石油期货为主。潘省初(2009)从供需因素、金融因素、政治因素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供需因素包括石油储备量和成本、全球经济发展、对供需的预期等。金融因素主要指美元汇率和石油商的投机行为。政治因素包括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的政策干预以及战争等突发事件;马登科(2010)认为石油价格已不再被供需所决定,而是由其金融属性所决定。由美元主导的全球货币信用体系和浮动汇率制所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石油价格暴涨暴跌的本质;Massimiliano Matzo,Paolo Zagaglia(2008)采用GARCH模型测算了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燃料油、天然气期货价格变动的相关性,James s,Doran,Ehud I,Ronn(2008)结合能源期货价格的波动分析了能源市场效率与风险,Catherine K,,Anastasios G,(2009)采用了VAR,the McLeod-Li,Engle,and Tsay检验对能源定价中的金融波动、产业组织结构等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Robert J,Elliott,MatthewR,Lyle(2010)在对能源供需函数建模的基础上,结合欧洲能源期权交易市场的现货与期货价格,建立了随机排放成本下的能源价格均衡模型。

3 能源实体价格与虚拟价格关系研究

主要是对石油价格采取协整理论予以研究。如宋玉华,林治乾(2007)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国际石油市场上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问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发现,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主要来自期货市场。马登科(2010)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2000年至2009年WTI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认 为期货价格主导了现货价格,场内交易左右了场外交易,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并扭曲实体经济。

4 能源价格与通胀或其他宏观变量关系的研究

如国内学者杨柳、李力((2006)基于19962005年的时问序列数据,就国能源价格变动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实际GDP、能源价格以及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能源价格变动对经济增长短期出现负向冲击,成本推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胡宗义等(2008)将能源替代模块和能源强度指标纳入一般均衡(cGE)模型――MCHUGE模型,研究提高能源价格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提高能源价格在短期和长期均能显著降低能源强度;Benjamin(2008)从能源价格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给出了深入研究。分析能源虚拟价格对经济总量冲击效应的研究文献较少。

三、文献综述简评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研究正在不断地扩充、研讨、思辨和认识深化中,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在不断地扩大和创新,尤其是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容介态的价值体系和理论核心,以上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经济学以及能源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修正、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为该经济思想在能源以及其他产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拓广了思路。然而,由于这是一个新兴领域,理论上还处在萌芽期,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能源经济学与能源价格的应用研究也还很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经济管理学前沿理论的吸收还有所不足;二是从广义虚拟经济角度对价格机制的研究较少,对虚拟价格的研究框架还需完善;三是广义虚拟经济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局限于与金融研究范畴,借鉴不足;四是对能源虚拟价格的研究还主要局限于能源期货价格研究;五是定量研究工具较少,是缺乏多方法比较研究。

不过,由于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容介态价值观,以及自适应性、动态性、混沌性、多元化、非加合性的复杂科学思维模式,该理论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将为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创新以及在能源经济与价格领域的应用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富想象力的应用前景。大力推进广义虚拟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拓广我国能源经济与价格研究领域,借鉴多方程联立计量经济模型、一般均衡模型与计算机模拟、情景分析等多方法、多角度对能源虚拟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可促进两个研究范式的交融发展,实现经济学理论创新,而且对科学推进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提高能源产业效率、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等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左鸣,虚拟价值引论――广义虚拟经济视角[Jl_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

[2]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l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l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经济学[J],开放导报,2008(6):5―11,

[5]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4-40,

[6]王子龙,苏州,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2):16-29,

[7]周德群,孙作人,苏州,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碳金融市场[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2):47-55,

[8]唐齐叻,《华尔街日报》的二元价值容介态分析[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2):65-70,

[9]陈昂,广义虚拟经济研究发展综述[J],管理学家――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09,(2):45―53,

[10]宋宁,广义虚拟经济研究范式的初探[J],管理学家――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09,(2):54-64,

[11]李小宁,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扩展[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0,1(4):42-53,

[12]郑海涛,任若恩,广义虚拟经济核算方法初探[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3):5―11,

[13]张丽,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中国潮”潮起潮落的广义虚拟经济学分析[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143):11―22,

[14]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管理评论,2005(1),

[15]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一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4),

[16]刘金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联性的计量检验[J],中国社会科学,2004(04):80-90,

[17]刘思峰,袁潮清,王业栋等,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模型研究[Jl_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1,2(2):35_40

[18]黄劲松,品牌的虚拟价值及其影响[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3):64-72,

[19]白战伟,张红星,国内虚拟经济理论研究进展与争论焦点[J],经济纵横,2010(4):6―12

能源市场研究范文5

一、引言 借壳上市最早开始于1934年的美国,以其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在美国得以广泛的关注和运用。在我国,借壳上市的运作最先始于香港证券市场,最早要追溯到1984年。而后便转移到内地深沪两市,首例内地借壳上市案例发生于1993年。我国证券市场于1997年迎来了借壳上市的热潮,企业借壳上市受到了各方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借壳上市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借壳上市的出现,得以使非上市公司在没有符合IPO条件的情况下实现上市的可能,并通过证券市场筹资,加速自身的发展。借壳上市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资产运作效率,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同时促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推进我国市场化进程。国内外学者早已对借壳上市开始了深入地研究,鉴于借壳上市是并购重组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并购重组和借壳上市两者的研究存在共通性,因此两者的研究成果往往被用来交叉引用。无论是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壳资源数量还是借壳上市模式、购买支付方式等,欧美市场都要比国内市场丰富,因而有更多的研究素材和历史资料,其研究必然也更为广泛和深入。 二、国外借壳上市研究综述 欧美等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悠久,并购重组事件层出不穷,几十年的案例资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借壳上市作为并购重组的一种特殊方式,虽然在资本市场上时有发生,但是相对于并购重组来说,对借壳上市研究的丰富程度就显得相形见绌了。鉴于两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并购重组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与借壳上市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相似性,可以为借壳上市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所以在以下文献综述中将会出现并购重组的研究成果,为借壳上市的研究提供借鉴。国外借壳上市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借壳上市绩效研究和壳资源溢价研究。 (一)借壳上市绩效研究 Bruner(2011)指出如今研究并购绩效的实证方法主要包括事件研究法、会计指标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法以及临床诊断研究法等,但是目前,前两者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主流方法。 1、事件研究法 事件研究法是根据并购前后公司的股价变化,计算累积超额收益率,以此对并购绩效做出评价。事件研究法运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资本市场有效,欧美等国家资本市场发展较为完善,所以适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并购绩效研究文献从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基于股票市场的事件研究,对于并购中目标公司的股东收益基本己有一致的看法,即收益为正。Dodd和Ruback(1977)对1973-1976年间发生的172次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分析,Dodd(1980)又研究了1971-1977年间151起美国公司并购事件,两项研究发现无论并购成功与否,并购方案的公布都能给目标公司的股东带来超过了10%以上的非正常收益。Jerrel、Brickley、Netter(1988)以1962-1985年间的663起并购案例为样本,实证研究表明无论在哪个年代,并购都给目标公司带来了异常收益,目标公司股东在60、70和80年代的异常收益分别为19%、35%和30%。Schwert(1996)研究1975-1991年间1814个并购事件后得出结论,事件窗口期内目标公司股东的累积平均非正常收益为35%。Bhagat、Hirshleifer、Noah(2001)分析了1962-1997年在美国NYSE、AMEX和NASDAQ证券市场发生的794起案例,发现目标公司在事件前五天及后五天的累积超额收益为29.3%。Jensen和Ruback(1983)汇总了13篇文献的研究成果,成功的兼并和收购分别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约20%和30%的异常回报。 但是,对于在并购中收购公司的股东收益的看法却没有统一,因此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争论的焦点在于收购方股东是否能从并购活动中获利,对此,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学者认为收购公司没有显著的超常收益率(Mandelker,1974;Langetieg,1978;Malatesta,1983;Eckbo,1983;Schwert,1996);有些学者得出的结果显示显著为负的超常收益率(Dodd,1980;Agrawal,1992)。Dodd(1980)通过研究发现,收购方在窗口期间[-1,0]和[1,40]的非正常收益分别为-1.16%和-0.20%。Agrawal等人(1992)研究了1955-1987年1164个并购事件后指出,被收购公司并购后一年内的累积平均非正常收益为-1.53%,两年内为-4.94%,三年内则为-7.38%,可见并购活动在总体上是不利于并购公司股东的。也有的学者认为有微小但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率(Asquith,BrunerandMullins,1983)。Gillean(2000)汇总了44项此类研究的结果,研究结果的分布相当均匀,1/3(13)项的研究表明价值受损,1/3(14)项的研究表明价值不变,1/3(17)项的研究表明价值增值。平均来讲,收购公司股东从并购活动中获取的超额收益实际为零。 2、会计指标研究法 会计指标研究法通过各项财务指标来全面反映并购重组后公司的业绩状况,涵盖了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等多个方面,有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增长率、资产周转率、流动及速动比率等等。会计指标法有两种方式来评价绩效,一种是运用单一的综合性指标,一般采用托宾Q(Lang等,1989;Servaes,1991)、资产收益率(Meek,1997;RavenscraftandScherer,1987;Dickerson,GibsonandTsakalotos,1997)、经营现金流(Aloke,2001)、经营现金流资产市价比(JamesandRobert,1999)等。还有一种则是建立包含多个关键指标的指标体系,这种方式运用更为广泛,我国国内主要采用的便是此种方式。采用会计指标法的文献也分别从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两个角度来研究绩效变化,与事件研究法一样,至今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G.Meeks(1977)研究了1964-1971年英国233个并购交易样本,结果表明并购后收购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呈递减趋势,有将近2/3的收购公司最终业绩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总的来说,并购使收购公司的盈利水平轻微下降。Ravenscraft和Scherer(1987)以1975-1977年间美国制造业中被兼并的2732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收购公司的盈利水平明显下降。 Muller(1980)汇总了比利时、德国、法国、荷兰、瑞士、英国和美国这7个国家的并购绩效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收购公司在收购后的会计业绩要比非收购的对手企业要差,但是这个差距在统计上并不显著。Manson,Stark和Thomas(1994)选取英国1985-1987年所发生的38个并购事件,以营运现金流量为经营绩效的考核指标,结果表明并购使得收购公司的营运现金流量得到改善,所以并购为公司带来了绩效的提升。Kaplan(1989)研究了1980-1986年间48家目标公司的并购收益,发现并购后三年ROA、ROS、净现金流量与资金比、现金与收入比分别增长15%、19%、79%、93%;Healy、Palepu、Ruback(1992)研究了1979-1984年间美国发生的最大的50起并购事件,他们认为在并购后行业发生改变的目标公司,其绩效有所改善。#p#分页标题#e# (二)壳资源溢价研究 由于IPO上市的困难和壳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壳资源存在溢价问题。国外学者对于影响并购溢价的因素做了许多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其中,以并购双方财务指标为影响因素进行的研究居多。Nielsen(1973)等人以128起换股方式进行的案例为样本,采用财务指标实证分析了反映协同效应动因的18个因素对买壳上市溢价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发现买卖壳双方的相对市盈率和买壳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值越高,则溢价程度越明显;而预计买壳上市发生前后每股盈利变化的百分比和预计买壳上市前后现金流量比率的值越高,溢价越低;其余14个因素并没有表现出对溢价的显著影响。Miller(1958)等人根据50个现金案例的回归估计,得到了现金溢价模型参数的经验估计,并得出如下结论:目标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和整体市场状况对溢价的影响无法确定;目标公司股票所有权的分散程度越高,溢价就越高;买壳公司相对谈判地位越强,支付的溢价越低;买壳公司的业绩也决定它的支付能力,业绩越好越能承受高溢价。Hayward,Hambrick(1997)则从管理层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将收购公司最近的业绩表现、最近媒体对收购公司CEO的表扬、CEO自我重要性的测量及前面三个因素组合作用作为反映CEO过度自信的四个指标,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的四个指标与并购溢价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三、国内借壳上市研究综述 国内借壳上市研究的内容包括借壳上市动因研究、壳资源估价和溢价研究一级借壳上市绩效研究,同国外一样,壳资源溢价和借壳上市绩效两个方面是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 (一)借壳上市动因研究 借壳上市经常被拿来与IPO进行对比,很显然,借壳上市在资本市场上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大多数文献都会涉及借壳上市动因的分析和研究。借壳上市动因可以从借壳者和被借壳者两个角度来分析,但是研究借壳者的动因相对来说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大多数论文也的确侧重于借壳方借壳上市动因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被借壳者的动因比较单一,而借壳者则会有众多复杂的理由促使它们选择借壳上市,因此更值得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除此之外,也有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借壳上市存在的意义和原因的研究。国际上主流的并购动机理论主要有三种,包括协同效应、狂妄假说和动机。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的实际国情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 刘胜军(2001)指出买壳上市表面上看是一种接管,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制度存在的缺陷,给买壳者进行金融资产的掠夺提供了便利,因而买壳者买壳上市更多的是基于这样的好处。冯根福和吴林江(2001)研究认为出于配股等原因,第一大股东倾向于选择投机性并购来达到改善公司业绩,但这样的业绩只是暂时的,在后续几年内,业绩明显下降。吴晓求(2003)认为投机性资产重组行为在买壳上市事件中经常发生,由中国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和特有的上市制度导致,这种并购行为真正的目的不是公司的产业整合,在目前的情况下,欲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产业调整、资源共享的的目标,其难度仍然很大。这些学者对借壳上市持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认为在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的前提条件下,借壳上市是资本投机和资本掠夺的手段。相反地,张道宏(2002)认为,上市公司壳资源拥有多种优势,壳资源的买卖是社会经济资源重新配置和整合的过程,对壳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巨额财富,借壳方可以获得再融资、政策支持、声誉提升等好处。张新(2003)通过研究认为并购重组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改善经营管理效率、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创造增量价值的同时促进立法和监管机制的完善。这两位学者对于借壳上市的态度更加积极,认为借壳上市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趋于完善,同时也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再生发展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壳资源估价及溢价研究 合理估计壳公司的价值是购买壳资源的重要前提,众多文献给壳资源的估价提供了参考。陈品亮(1999)人认为企业的清算价值能够有效地防止对大量低效或无效资产的高估,较为公允地反映企业实际价值,故应该以清算价值来确定企业价值。同时,陈品亮认为借壳上市目的是为了增大名声、获取配股资格等,是对未来利益的期望,故应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对壳资源进行评估。张道宏等(2000)运用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理论,构建壳资源价值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影子价格理论深入分析壳资源,以获得能够充分反映壳资源价值的价格。彭伟(2003)认为买壳方看重的是壳资源的未来价值而不是净资产价值,故可以将其看做实物期权来评估价值。可见,对壳资源价值的评估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思路:从资产本身的价值角度考虑;从资产交易的价格角度考虑;从期权的角度考虑。由于我国特殊的环境和社会体制,影响壳资源价格的因素变化多端,错综复杂,因此,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没有找到统一的、切实可行的壳资源价格确定机制。我国国内学者也对上市公司并购溢价进行了研究,张海琳(1999)指出壳的价值不是壳公司或壳公司资产的价值,而是指控股权的价值,通常又称之为“市场溢价”。许多学者多是参考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基于国内的并购样本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性的研究。朱峰、曾五一(2002)对1997-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控股权交易的溢价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主导的控股权交易溢价水平小于市场主导的溢价水平,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总股本规模大小和交易比重的高低与溢价水平呈反比。但是研究并未证实流通股市价和盈利水平对溢价的影响。朱宝宪,朱朝华(2003)研究了1998-2000年发生的11起并购事件,通过实证,他们证实影响公司并购溢价的主要有支付方式、并购公司与被并公司的总资产、并购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每股收益、并购前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比率。其中,收购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获利情况越差,越容易在并购中支付高额的溢价。游达明、彭伟(2004)基于2001-2003年6月的83家控制权转移的壳公司,通过回归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后得出如下结论:壳溢价水平与变现能力、转让比例、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呈正比,与股权集中度、每股净资产呈反比;但是,研究未证实总股本、流通估价和流通比例对壳溢价的影响。#p#分页标题#e# (三)借壳上市绩效研究 1、事件研究法 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存在很多问题,发展并购成熟,但是一些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弱式有效的,基于这个前提,国内学者借鉴西方学者运用的事件研究法对借壳上市短期绩效问题展开了许多研究。陈信元、张田余(1999)并将重组分成股权转让、收购兼并、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四类,检验了各类重组公告日的前10天到后20天这一事件窗口期内的市场反应。结论表明股权转让、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雷公司的股价在公告前呈上升态势,但之后又逐渐回落;而兼并收购类公司的市场反应并不显著。杨朝军(2000)选择了1998年发生买壳上市的2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在消息公布前40个交易日,股票市场的价格已经提前做出过度反应,当事件公开以后,股价迅速进行反面修正。作者认为可能存在信息泄漏的可能。万潮领、储诚忠等(2001)选取了1997-1999年过各类重组公告的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重组事件存在提前反应和过度反应的特征,在控制权有偿转让、控制权无偿划拨、扩张式重组、收缩式重组和内部重组无泪重组类型中,以控制权有偿转让的反应为最,这表明重组事件可能伴随着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发生。大量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存在信息泄露问题,股票市场的价格在交易发生前早已做出过度反映,事件公布后又迅速进行反面修正。所以,笔者在国内使用该种方法还不合时宜。 2、会计指标研究法 相比之下,在一个没有完善的证券市场和严格成熟的经济体制的国家,采用会计指标研究法来研究借壳上市问题就显得相对更为可靠和有效。檀向球(1998)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在1997年发生买壳上市的目标公司为样本,建立了包括主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主业鲜明率等9项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结果发现3l家中的26家样本公司经过股权转让后,整体经营状况有显著提高。即,总体上,买壳上市对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有明显效果。张文璋、顾慧慧(2002)选取了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等18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考察了1996~2000年间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结论表明并购后业绩得到改善的上市公司占60.08%,其中资产置换类并购的上市公司比例最高,而股权无偿划转类并购的上市公司业绩恶化的较多。朱宝宪、王怡凯(2002)研究了1998年67家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并以净资产收益率、主业利润率为指标,结果显示主业利润率在并购后三年的平均主业利润率急剧上升,其中战略性并购效果最好,并且国企要稍强于民企;而对于净资产收益率,民企在并购后三年略强于国企;同时综合来讲,有偿并购效果要好于无偿并购。可见,与国外一样,国内并购绩效研究也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当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会对结果的差异产生重大影响。 四、结语 可见,直接研究借壳上市的文献其实并不多,而且研究借壳上市的理论基础基本等同于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故众多学者在研究借壳上市时更多的是参考并购重组类文献。国内企业上市需求量非常大,借壳上市事件日趋增多,借壳上市模式、买壳支付方式等也更加多样化,这为学术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有利于丰富借壳上市研究,为深入分析资本市场提供了便利。本文对借壳上市研究的综述将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但是,在综述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对借壳上市研究的分类并不是很恰当,没能全面展示该领域研究的方方面面,并且分类还不够细化,其中的各方面实质上还有更为丰富的内容;第二,由于篇幅和个人写作能力的限制,总结的文献尚不够多、内容上显得还不够精练,这一方面还有待提高。待我国借壳上市研究增多,内容更加丰富时,再写作综述势必会更加有价值。

能源市场研究范文6

关键词: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制度资源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al Factors of Value Creation of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FENG Li-xia,YIN H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1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d the problems of value creation of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by the theories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basic resources.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value creation of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was positive to the size of Supervisory Committee,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salary, interest cover, operating net cash flow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enterpriser who owns Master′s degree or higher. And it was negative to managerial consistency in decision-making, enterpriser′s average age and the size of the corporation. But value creation of internal capital has no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relations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internal capital market; value creation;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一、 引言

价值创造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内部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因为它既能够满足创新性资源配置的组织控制要求, 又能够通过股权连接的资源通道满足知识交流和创新的需求。随着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内部资本市场的价值创造活动日益引起各界关注,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今对价值创造的研究主要分两个方向:一个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视角,赖以出发的基本假设是不同企业的资源具有同质性,侧重于分析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对价值创造的影响,这也就是本文所讨论的影响价值创造的制度因素;另一个以资源的异质性为假设前提,目的在于探讨用于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资源配置的具体方案,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绩效的要素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这也就是本文所讨论的资源因素。

(一)关于制度因素的研究综述

Williamson(1975)、Khanna(1997)分别将存在于多元化联合大企业(M型)、多法人控股结构企业集团(H型)内部的资本筹集与分配机制称为内部资本市场, 此后的研究围绕着内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等资源分配特征、效率及其经济后果而展开。其中, 对影响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因素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

1.问题。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层问题,代表观点如:外部投资者只有正式控制权,而CEO拥有实际控制权(Aghion and Tirole,1997);存在问题的管理者,有超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倾向,从而导致无效率投资,损害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Jensen,1986、1993);二是所有层问题,主要表现为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掠夺。利益掠夺主要通过关联交易进行(Johnson et al,2000),控股股东通过在集团内、公司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易以及资产和控制权转移,掠夺上市公司的财富,降低公司价值(Wolfenzon,1999;Demsetz,1985)。金字塔控股结构加剧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控股股东具有潜在动机将利益从其拥有现金流量索取权较小的部门转移至索取权较高的部门(Khanna,2000)。

2.分部经理的寻租活动。代表观点如:分部经理通过影响活动来向公司总部争取更多的资源或权力(Meyer,1992);双层模型中,部门经理通过寻租活动影响集团总部的投资决策,以提升其交易力量并从总部获得更多的报酬(Scharfstein and Stein,2000);引入了融资成本因素后的企业内部经理寻租行为(邹薇、钱雪松,2005);引入申请投资成本因素的分部经理寻租行为(吕剑龙、田卓,2005)等,这些都降低了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损害了其价值创造的功能。

3.内部治理结构。代表观点如:在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上,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企业总部能更有效地监督和激励部门管理者(Gertner,Scharfstein and Stein,1994);内部资本市场能减少对经理行为的识别成本,减轻内耗,创造企业价值(Li and Li,1996);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所有者为得到真实情况向经理支付更多,因而多元化企业部门经理能比单部门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租金(Xiang kang yin,2003)。

4.多元化。代表观点如:内部资本市场面对外部资本市场不健全时的有效替代使多元化企业绩效较好(Fauver,Hounston and Naranjo,1998);附属于集团的公司具有提升绩效的效应(Chang,2003);价值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对外部资本市场依赖小的公司具有较高的多元化程度,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可能较为有效(苏冬蔚,2004)。

(二)关于资源因素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资源论的实证研究散见于资源论的相关文献中,这些研究都从不同的视角指出资源的异质性是价值创造的基础。Hansen and wernerfelt(1989)通过对《财富》上榜企业的研究认为:经济和组织因素对企业业绩都有显著的决定作用;Powell(1995)从资源论的角度对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具有隐蔽性的资源,而不是全面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驱动了企业的成功;Yeoh和Roth(1999)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结论,行业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战略建立在资源与能力基础上。

但也有学者通过对资源论的实证研究,质疑其对价值创造的作用的。罗辉道(2004)通过对我国大中型客车产业的实证分析,认为企业资源并不简单的表现为对企业价值创造起正向的促进作用,因为它并不能充分解释企业之间的业绩差异,还要加上别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郑健壮、姚岗(2005)通过对企业租金的经济学实证研究,承认了租金的来源是企业资源的异质性,但是又意外的发现仅仅具有“异质性”资源对于“租金”的产生是不充分的,还需要“异质性”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整合”。因此资源的“整合”是组织产生“租金”的关键机理。

将资源基础理论引入内部资本市场研究才刚刚开始,冯丽霞、肖一婷(2007)创造性的按照资源在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具体将企业资源分为人力资本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和关系资源四类,本文也将按照这个划分进行后续的实证研究。

(三)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研究的理论基础方面。目前对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研究多集中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等视角,赖以出发的基本假设是不同企业集团资源的同质性,侧重于分析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对价值创造的影响。但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差异未必完全是治理差异的结果,还可能与其他变量的差异有关,如资源理论所强调的解决问题的技巧、面对不确定性的判断和决策能力等。而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企业资源的异质性,且多用于分析战略集团,多角关系等,很少涉足内部资本市场方面的研究,在实证方面尤为不足。

2.对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实证变量的界定和量化方面。无论是资源基础理论还是新制度经济学,在对价值创造的实证研究上,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界定也呈现出多样化。不同的指标与价值建立联系,其研究结论是不同的,因而实证的研究缺乏可信赖的标准。

现有成果的研究不足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资源的独特性是内部资本市场创造价值的基础条件,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内部资本市场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单独从制度或资源的任何一方研究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问题都有失偏颇。本文将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制度和资源两方面对影响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因素在补充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以期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使绩效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本文做的工作:(1)对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产生影响的制度因素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2)在合理量化影响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资源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基础上,对影响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

二、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一) 样本来源与选取

由于数据限制,无法直接对多元化经营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进行研究,但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系”现象却为我们研究内部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很好分析样本(习惯上把属于同一个最终控制者控制的多家上市公司称为“系”)。一方面上市公司数据可以公开获取,另一方面多家上市公司构成的整个“系”内部存在内部资本市场。一些研究者认为民营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好于国有上市公司,并且将民营上市公司绩效好归功于所有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研究经营绩效好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问题,更容易发现所有制以外其他影响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因素。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拟以民营“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与此同时,单个民营上市公司其体制和所有权形式与民营“系”属上市公司具有相似性,其区别就在于可能由于没有民营“系”的关联企业那么多,所以不存在明显的集团资金调控,也就不存在内部资本市场,所以将其作为民营“系”属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实证检验的参照指标。本文将按照下述的选样步骤进行数据的筛选:

1.从2004年底前所有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根据《企业性质分类标准》选取2005-2007年这三年中实际控制者为民营性质的A股上市公司(这三年中只要有一年控股性质发生改变,就予以剔除),股权关系必须为控股,统称其为民营上市公司。取2005-2007年的面板数据。

2.在选定民营上市公司整体里,按实际控制者是否控制两家以上(含两家)上市公司划分为两类,如控制两家以上上市公司的,归为民营“系”属上市公司;如只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的,归为单个上市公司。实际控制者控制的上市公司不单指A股上市公司,而是包括在香港、美国等所有国家和不同特征市场上市的公司。

3.在两类民营性质上市公司中,剔除数据缺失上市公司、金融类上市公司和ST、PT、*ST等一系列经营状况不佳的上市公司。根据本文选样标准,符合条件的民营上市公司整体有254家,民营“系”属A股上市公司77家,单个民营上市公司179家。研究中的数据来自香港理工大学与深圳国泰君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CSMAR数据库查询系统,数据整理过程采用Excel数据处理系统,回归分析使用的统计软件SPSS13.0。

(二)指标的选取

选取如下指标进行回归分析:

1.因变量的选取。反映企业价值指标常用的有净资产收益率(ROE)、托宾Q和市值账面比,等等。托宾Q值等于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之比,公司的市场价值包括公司负债和公司权益资产市场价值两个部分,其中市场价值为公司总股本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的乘积来计算。由于股票价格的操纵和炒作行为普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巨大且与其实际价值常背离。上市公司企业集团不可避免存在关联交易的行为,利润容易被操纵。陈小锐、徐小东(2001)认为,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比净资产收益率要稳定,避免了关联交易的利润操纵行为,避免了利用非主营业务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相对来说更加公正和客观。因而本文拟采用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

2.自变量指标的选取,见表1。

三、民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影响因素(制度方面)的多元回归

(一)研究假设

民营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问题。一般用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分配权的分离程度来衡量所有权层面问题的严重程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直接决定控制权与现金流分配权的分离系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分离系数越小,而分离系数越小,则表明大股东在公司的实际利益越大,大股东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将利益输送到拥有较高现金流分配权的公司的可能性越小,内部资金分配与投资机会更一致,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越高。此外,外部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设立是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的比例越高,监事会的规模越大,企业治理机制相对越完善,大股东通过内部资本市场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可能性越小。由此提出假设一和假设二。

假设一:控制权与现金流分配权的分离系数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负相关。

假设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外部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正相关。现代企业中,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公司高管可能为了自身利益做出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行为。在薪酬和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企业管理阶层发生寻租活动的可能性也会相应的降低。对部门经理的投资激励和报酬激励可以相互替代,对管理层的激励越有效,管理层寻租动机越小,内部资本分配越有效。由此提出假设三。

假设三:高管薪酬、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正相关。总经理与董事长之间如果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决策上存在一致性,对企业来说,就避免了因为观点不同造成的决策上的次优化现象。在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的情况下,决策一致性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由此提出假设四。

假设四:公司高管与董事会决策一致性、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兼任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正相关。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民营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制度方面影响因素的检验方程如下:

CROA=α+PDβ1+NSβ2+DEβ3+MPayβ4+MERβ5+Agreeβ6+A1β7+Flcashβ8+IfDβ9+ε

(二) 假设检验过程及结果解释

为了考察各影响因素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采用Enter方法进行回归分析,让所有的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并通过自变量系数的T检验值来判断其与因变量相关性的强弱。将制度因素相关指标数据导入SPSS软件,回归结果总结如表2。

回归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尽管回归方程的R2水平较低,但是鉴于本文的研究使用的是面板数据,且回归方程的F值超过了临界值,由此可说明使用全部制度变量来分析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多重回归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较好。在所有的解释变量中,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均小于2,则说明此时各解释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DW≈2,说明误差项是独立的,对回归模型的估计和假设所做出的结论都是可靠的。表2统计结果表明:

第一,高管薪酬总额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薪酬和股权的激励作用能显著削弱管理层寻租行为的发生概率,能更有效的解决内部资金和资源配置问题,从而创造企业价值。

第二,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决策一致性与内部资本市场的价值创造显著的负相关,这可能是源于中国特殊股权结构的影响。在中国,“强所有者,弱管理者”的格局造成了决策制定的“一人堂”现象,虽然这防止了因为观点不同造成的决策次优化现象的发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损害了企业集思广益的决策的制定,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三,独立董事比例、监事规模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呈弱的负相关,说明民营上市公司中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这与其选举受到大股东控制、独立董事和监事获取的信息不足等有关,因而其难以保护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第四,单个公司的多元化情况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显著的负相关,而”系”属公司却呈弱的正相关,这可能是源于内部资本市场在减轻多元化折价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因为它的存在能更好的进行资金、资源、以及信息的融通,从而创造价值。

四、民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影响因素(资源方面)的多元回归分析

(一) 研究假设

企业家能力是企业生产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对企业绩效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作为企业家“干前学”能力的衡量指标,企业家的学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高知型的企业家在决策的制定以及资源的配置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能更长远的考虑企业的发展,克服决策上的短视行为。由此我们提出假设一。

假设一:企业家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正相关。企业的发展需要新鲜的、充满活力的“血液”的注入。相较于长者,年轻人更能接受新事物的挑战,走出限制企业发展的墨守成规的旧模式,开创迎合时代需要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考虑上述因素,提出假设二。

假设二:企业家平均年龄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负相关。Gertner, Scharfstein and Stein(1994)和Stein(2000)研究发现,内部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在内部资本市场上容易获取质量相对较高的信息,公司经理能根据较高质量的信息来决定是否为投资项目进行资源再配置。集团总部可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关系网络实现与各分部成员的信息共享,获取到与资源配置相关的质量相对较高的信息,一方面凭借其信息资源能够制定出较优的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决策,使资金从预期产出较低的分部转移到预期产出较高的分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集团分部中优质项目的融资约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在实施资源配置的具体方案中利用信息优势通过内部审计、绩效考核等多种内控工具可更好地对分部成员是否合理有效地运用投资资金进行监控,有助于提高各分部成员的投资收益,同时利用信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分部成员的监督成本。由此提出假设三。

假设三:企业是否设立专门的信息部门,是否建立了基于Intranet/Extranet的企业网,是否设立了专门的门户网站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正相关。企业虽然是在经济领域内运行的, 但企业及其经营者则生存在广阔的社会空间之中。企业经营者的社会交往和联系虽不是企业的属性, 却是企业必要的财富。这是因为企业经营者非经济的社会交往和联系往往是企业与外界沟通信息的桥梁和与其他企业建立信任的通道, 是涉取稀缺资源和争取经营项目的非正式机制。由此提出假设四。

假设四: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在跨行业的其他任何企业工作过及出任过管理、经营等领导职务,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在上级领导机关任过职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正相关。利息保障倍数是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并间接的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利息保障倍数高的企业,说明其偿债能力强,盈利水平高,投资风险小。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也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因此很容易的提出假设五。

假设五:利息保障倍数,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正相关。企业为了迎合发展的需要,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债权筹资的方式来获取资金。一方面,集团获得的资本越多,集团内子公司经理的寻租动机越强,进而影响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随着财务公司等金融平台的功能日益完善,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能更好地发挥内部资金融通功能,过多的债务融资反而可能削弱这种功能。权衡以上因素提出假设六。

假设六:长期负债比率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负相关。已有研究结论表明:部门业务相关程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正相关。企业规模越大,业务部门的相关程度和投资机会差异程度越大,内部资本分配时出现系统性错误的可能性越大,从而降低总部做出正确资本配置的概率。内部资本市场规模越大,内部资本调配的可能性更大,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空间越大,一方面能为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奠定基础条件;但另一方面,内部资本市场交易可能越频繁,在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形下,控股股东通过内部资本市场交易对中小股东进行利益掠夺的动机更容易实现,因而不利于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效率的提高。权衡以上利弊因素而提出假设七。

假设七:企业规模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负相关。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民营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资源方面影响因素的检验方程如下:

CROA=α+SBβ1+SDβ2+FCCOVβ3+SIZEβ4+LDFβ5+NCFβ6+ISβ7+IEβ8+INETβ9+VRβ10+LRβ11+ε

(二)假设检验过程及结果解释

回归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尽管回归方程的R2水平较低,但鉴于本文的研究使用的面板数据,且回归方程的F值超过了临界值,由此可说明使用全部资源变量来分析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多重回归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较好。在所有的解释变量中,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均小于2,则说明此时各解释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DW≈2,说明误差项基本独立,对回归模型的估计和假设所做出的结论都是可靠的。表3统计结果表明:

第一,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企业家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显著正相关,而其他的变量的变动趋势也是呈一致的状态,只是影响的强弱不同,说明这些因素对两类公司的影响程度相似。

第二,民营“系”属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与长期负债比率呈弱的负相关,而单个国有公司的价值创造却与长期负债比率显著负相关,说明内部资本市场的内部资金融通功能在“系”属公司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第三,民营“系”属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与是否设立专门的信息部门,是否建立了基于Intranet/Extranet的企业网呈弱的正相关,单个上市公司的这两个指标却与价值创造呈显著的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系”属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分散了信息的价值创造功能。

第四,民营“系”属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与企业家平均年龄呈弱的负相关,而单个民营公司的价值创造却与企业家平均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很多单个民营企业家都是靠白手起家,在其领域经营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弱化了年龄的影响。

第五,“系”属上市公司企业规模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而与单个上市公司却呈弱的负相关,这说明企业规模对“系”属公司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制约作用要大于单个公司。企业规模越大,内部资本市场交易可能越频繁,内部资本调配的空间越大,为大股东利益掠夺的实现提供了便利,从而降低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

五、结语

从上面的检验中发现一部分假设还是成立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一些内在特征。从如何提高内部资本市场价值这个方面来说,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特别是关系资源、信息资源的量化指标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相关性不显著,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中的原因,以便在创造内部资本市场价值的道路上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方案。

第一,关系资源对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几乎没有影响,这实际上说明了民营企业集团高管并没有真正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现实来看,民营企业集团的高管们很少是真正由市场选择产生的,或多或少的留下了家族和裙带的痕迹,这就造就了高管们的行为方式和市场内在要求的脱节。

第二,民营企业集团董事会的独立性问题。外部董事的增加能否真正增加董事会的独立性,这需要我们对现实中的独立董事制度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进行反思。应该由谁来邀请独立董事或外部董事? 如何去监督外部董事的行为?

本文把制度和资源作为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了其对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影响,但没有考虑因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因而资源和制度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的影响分析,是本文后续研究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 冯丽霞,肖一婷.内部资本市场超额价值创造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8(4):41-46.

[2] 苏冬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溢价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5(4):135-158.

[3] 郑健壮,姚岗.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战略实质——企业租金的新解释[J].财会研究,2005(8):64-66.

[4] 罗辉道. 企业资源、战略集团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以我国大中型客车行业为例[D].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论文,2004.

[5] 吕剑龙,田卓.谈寻租行为与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效率[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5(9):52-54.

[6] Aghion and Tirole,J.,”Formal and real Authority in organizations”,J.Political Economy,1997(105):1-29.

[7] Johnson,Simon,Rafael La Porta,Florencio,Andrei Shleifer. Tunnel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22-27.

[8] Jensen,M.Agency Costs of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3-329.

[9] Hansen,G.,Wernerfelt,B.Determinants of firm performance: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and orginazational factor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10(5):399-411.

[10]Khanna,T.and PalePu,K.Is Group Affiliation profitable in Emerging Market? An Analysis of Diversified Indian Business Group[J].Journal of Finance,2000(55):867-891.

[11]Meyer,Margaret,Paul Milgrom, John Roberts.Organizational prospects, influence costs,and ownership changes.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1992(1):9-35.

[12]Powell,T.C.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s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view and empirical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5,16(1):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