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例6篇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1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一般由八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学生、专业教育目标、学生成果、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支持等。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课程设置,为了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我国各高校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发现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会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可达性。因此各高校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提出了各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做法和经验。西北工业大学的张清江等通过调研我国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发展历程,对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与其他已获得资格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国际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认证中的要求,从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专业特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现状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合现代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航空航天类专业认证的新方式、新方法,并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注意的特性进行讨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会强等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解析培养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任红卫等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背景下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姜理英等人基于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的国际比较,结合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从培养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强化和师资队伍的提升四个方面,综合系统地提出了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的路径。张秋根等人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要求,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其核心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规范的探讨。为了重视国际认证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办学品牌建设,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的航空航天办学特色,紧跟国内能动专业人才需要,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从而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开展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南航能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通过对国内外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对中国近几年的专业认证与评估成果的调查与研究,对其进行梳理,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要求,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动专业建设相关内容与特色,以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程教育专业人才为目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培养要求为基准,着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本科培养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而实现培养目标。确定能源与动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总学分数不能少于180学分。

2.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是指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11学分)、大学物理(6.5学分)、大学英语模块(10学分)、C++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等方面共六门课程,总共30.5个学分。因此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17%,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

2.2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而专业类课程主要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其中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电工技术(5学分)、理论力学(3学分)、材料力学(3学分)、工程图学(4.5学分)以及机械设计基础(3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8.5个学分;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力学(3学分)、工程热力学(3学分)、传热学(3学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2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1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必须要修满至少29.5个学分。对于专业类课程,由于能源与动力专业具体有两个培养方向:方向一为热能动力方向,主要陪养就业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等相关单位;方向二为能源利用方向,主要培养的就业方向为电厂、新能源以及制冷等相关单位。因此其专业类课程既有相同的专业课程,也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其中燃烧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原理与构造(3学分)、热能综合利用(2学分)、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2.5学分)以及热工测量原理与方法(2学分)等,总共12个学分,这些课程为能源与动力专业两个培养方向都必须学习的专业类课程。另外每个培养方向又有其特定的专业类课程必须选修,其中热能动力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叶轮机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控制原理及应用(2学分)、燃烧技术与分析(2学分)、内燃机原理与构造(2学分)、工程传质与应用(2学分)等共9门课程;能源利用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泵与风机(2学分)、供热工程(2学分)、锅炉原理(2学分)、制冷原理与技术(2学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2学分)以及热力发电技术概论(2学分)等共10门课程。无论学生学习哪个方向,共同学习的专业类课程与特定选修的专业课程之和必须要修满至少28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必须要修满的学分数为:29.5+28=57.5学分,因此该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32%,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30%的要求。

2.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能源与动力专业设计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力与过硬的身体素质;(2)各种课程的课程设计,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对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际应用能力;(3)工程训练,主要包括机械加工方面的车、磨、铣、刨、铸造以及焊接等金工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下厂实习,大三暑假期间,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去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企业或电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下厂实习,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的能力;(5)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开设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都来源于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大四下半年开展为期半年的本科毕业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源与动力专业要求学生在实践能力与毕业设计方面修读的总学分不低于42.5,占总学分的23.6%,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20%的要求。

2.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能源与动力专业在人文社会科学类通适教育课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通适基础教育平台,主要包括形式政策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共19.5个学分;(2)国防军事模块,包括航空航天概论、军事高技术概论等,至少修满1.5个学分;(3)文化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文化历史、艺术鉴赏、科技基础、哲学社会等课程,至少要修满6个学分;(4)创新创业类模块,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基础以及经济管理等课程,共5.5个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总共需修满3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8%,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2.5航空航天特色类课程的设置

为了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的航空航天特色,在开设的课程中,如国防军事模块、专业类课程以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中,课程教学内容包含浓郁的航空航天特色,由于指导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都是来自于国防工业集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因此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课过程中,所列举的实例都是以航空航天为背景的工程问题,特别是毕业设计和下厂实习,因此在能源与动力专业课程优化过程中,充分突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特色。

2.6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直观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积极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类竞赛,如:流体力学大赛、节能减排大赛、开设卓越班等,并且科技竞赛获得奖励的同学在保研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2)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让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好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

2.7学习进程

大学生本科期间的各门课程是相互衔接的,因此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匹配与衔接,如图1所示。学习进程主要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二是学科基础,包括结构和流体力学、热学和电学方面的课程;三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了热能动力和能源综合利用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三条线:第一是流体和热学相关的课程,如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第二是结构力学方面,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第三是计算机语言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期上需要考虑上述课程衔接问题,从而最终制定出合理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3结论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2

关键词:课程群;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建设;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79-03

近年来,关于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话题受到持续关注,因为“课程”是大学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同时高校的课程建设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如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界定、课程之间的合理组合等,都会直接受到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育观以及认识论等因素制约。此外,高校课程的结构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适当,反过来又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课程群”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它既是世界范围内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之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一、课程群及课程群建设的发展现状

关于“课程群”是什么,教育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认为“课程群”是由在内容上紧密相承、相互渗透、互补性较强的几门同系列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各自配有相应的课程大纲,并按照大课程框架组织课程建设,以获得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是具有学科优势的课程。第二种认为“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多门课程的集合,通过学科来划分群与群间的界限。第三种认为“课程群”是指多门彼此互相独立但是又密切联系的课程,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为使各门课程能协调发展、齐头并进,追求整体效益,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第四种认为“课程群”是由承担不同的任务,在课程内容上各有不同特点,但为完成同一个教育目标而形成的多个子课程组成的有机系统。

目前,一般高校倾向于第一种观点,因为它首先是将“课程群”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其次认为“课程群”是一个具有整体优化效果并且有一定学科优势的课程群体。总体来说,“课程群”是本学科或与之相近的学科的几门联系紧密的课程间进行有机的整合,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标准,建设出的使整体效果最大化的课程群体,是一种与单门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建设方式。因此,“课程群建设”实际上就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要求,研究分析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相互关系,通过破除课程间的壁垒,优化整个课程体系,进一步融合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过程。随着高校专业课课程门类与学时数的压缩,“课程群”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它顺应了网络时代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思路,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原有的归属性,从学生培养目标与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

我国高校以多门课程组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建设, 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开始,在课程建设中应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方针指导下,首先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早期称谓)的研究与建设。随后,一批高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虽名称相同或相似但差异较大的课程群建设和改革实践。[1-4]

二、课程群相对于“独立课程”的优势比较分析

相对于“独立式”的课程观,“课程群”在教学设计上独具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程群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相关学科建设力量强、基础好的优势,将学科建设与课程群建设有机结合。一些高校还把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集中到教学一线具体参加课程群的建设工作,以“教学团队”的形式进行攻关,锻炼了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整体协作能力。第二,以系统科学为指导,注重整体效果,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群”中统筹考虑,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互相促进,达到了整体优化的目的,同时提高了课程建设的效率和效益。第三,区别于过去的“独立式课程”,“课程群”把理论教学与相关实践环节通盘考虑,不仅对理论教学开展系统研究,对实践教学环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实现了全方位、多途径提高教学效果。[5,6]

三、课程群与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

国内有关学者高校课程群及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针对课程结构、所占比例、模块设置等进行宏观指导,明确课程的教材、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等,虽然能够较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国家的教育目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指导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难以实现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与特色课程建设。近些年来实施的重点课程建设主要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来开展的,体现在对某门课程的“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内容结构等的建设,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由一门课程就能实现的,各门课程在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只占一小部分。此外,由于每一门课程都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课程群建设”属于中、宏观层面意义上的课程建设,主要针对某一受教育群体,将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删减其中重复和过时内容,增加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和提高竞争力的新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通过对原课程群的进一步整合,可产生新的课程群,具有更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课程体系建设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为对象,其主要工作是调整各课程模块的比例。课程群建设则是以课程群为对象,对课程群内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是对课程的重新设计,并将课程群的宏观设计与课程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7,8]

四、优秀课程群的建设方法及启示

课程群内相关课程的选择与设置,是当前课程群建设中的关注焦点和建设难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争议。从专业教学角度看,目前课程群主要有两种界定方法:一是“以专业方向划分的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群”,对于该种模式,国内高校已有相关专业达成了共识,并已在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种是综合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宽口径人才,即“依托学科组建的课程群”,这种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科实力,提高学科的建设水平。

对于优秀课程群的建设,方法是关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程群的特点与优势,一要注重群内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新知识的更新。在充分融合孤立课程的内容、挖掘相关学科和领域最新知识的基础上,将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优化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二是要分清群内课程建设的主次。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专业知识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不同要求,可紧密依托专业办学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群内以专业主干课程为突破,抓住主要矛盾,分主次进行建设,避免因精力的均分而影响课程群的整体建设效果的提高。三是要充分考虑课程群内课程的关联性及在支撑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协同作用,应在课程群建设实践中注重群内课程要彼此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样的课程群组织建设,有利于群内教师间的交流沟通、课程与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与教学效果,建立起有效的专业教学调控与响应机制,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课程群规范的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进一步促进群内课程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9]

五、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发展

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03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371万,研究生47万。[10,11]而目前工科专业毕业生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专业面狭窄、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下、所学知识陈旧等。[11]提高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实现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三大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重大改革项目,是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已经不能适应“卓越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通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重新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教育部日前的教高[2011]1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要求: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依据本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能源动力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方向之一,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动力类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专业分割很细,形成了以工业产品生产引导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于我国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对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能源动力类专业历经多次教育部的多次调整,已由原来的几十个小专业,逐步合并为一个大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3年,随着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能源动力领域新问题的提出,浙江大学率先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得到广大青年学子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4年,清华大学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国内还有一些高校也陆续地根据专业办学特色,进行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名称的调整。在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将能源动力类专业统一整合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教育改革,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口径大大拓宽,体现在学生的基本知识面得到拓展,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大大加强,就业市场更为广阔。但是因各高校的专业定位、地域分布、历史继承及国家和社会需求等的不同,形成了开设本专业的高校间课程设置、专业重点及特色、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态势。

由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优秀工程师的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国内开设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相关高校,也相继加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行列。相关高校结合自身专业重点和办学特色,在专业课程建设及课程群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体现在:面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了“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课程群建设;[12]针对专业方向的培养特点,构建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13]进行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4]进行了基于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的汽轮机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15]进行了高职高专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16]等工作。这些课程改革与研究实践,尚未涉及到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群建设,相关研究需要开展。

六、结论

第一,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课程建设模式,当前开展的课程群建设不同于单门课程改革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既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反映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第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按照传统的以产品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体系建设,不太适合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及要求,特别是存在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明显老化,课程内容呈现较多重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知识面狭窄、知识内容陈旧、动手及实践能力不强等弊端,制约了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

第三,在已开展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尚未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视角下组织实施能源与动力工程新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需要结合新专业的调整以及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修订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及结构,研究并构建适合新形势下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群。

参考文献:

[1]李慧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6):73-75.

[2]孙存昌.论高校课程群“四级体系”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

2008,(5):46-48.

[3]王嘉才, 杨式毅,霍雅玲,等.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71-73.

[4]赵朝会.浅谈课程群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17-18.

[5]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39-141.

[6]曹滨,王莹.后现代高校课程群建设思路及原则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2):37.

[7]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6.

[8]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9]钱云.关于质量工程背景下优秀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6):144-145.

[10]张兄武.创新视野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80-83.

[11]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A].第二期全国高校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专题研讨会[C].2010.

[12]李志敏.面向素质培养的“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课程群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6(9):191-192.

[13]宋文武,符杰,李庆刚,等.关于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4):44-48,71.

[14]王运民,李录平,明勇.汽轮机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74-175.

[15]姚寿广,路诗奎,陆金明,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3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06-01

资源,在《辞海》中解释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1]《现代汉语词典》中,资源解释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2]现如今,资源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已大大拓展,出现了犹如: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人脉资源等新术语。课程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可以将其理解为:教育主体为实现课程及教学目标,所能够利用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资源的总和。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3]客观上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资源种类及质量,为课程建设及校本教材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1.注重文本及音像资源的开发。

文本及音像资源是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文本资源主要包括:教材、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画册等,音像资源主要包括:各类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观念及客观条件的影响,文本资源的开发工作显得十分粗糙,绝大部分学校及教师把文本资源片面的理解为教材及与教材相配套的练习册、习题册等,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画册等资源被白白浪费,基于文本资源而展开的教研活动、教学观摩、教学研磨课等都只是围绕着教材及相关的辅导资料展开的,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不符合新课改及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要求,需要及时加以引导和校正。注重文本资源及音像资源的开发工作应处理好学与用、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时效性与系统性的关系问题。其一,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不论是文本资源的开发还是音像资源的开发,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校应恰当安排好教学时间,为孩子们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图书馆、阅览室、校外图书馆、学校录播教室、语音教室、电影院等场所,通过查找、阅读、记笔记、写观后感、手工制作等形式,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升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合理安排好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和文本资源及音像资源的开发能力相结合。通过召开读书会、交流会、演讲、品议会、课件展示会等途径,广泛调动教师对于文本及音像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其二,处理好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关系。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一个学校的文本资源及音像资源是有限的,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我们必须将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科学的统筹起来。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可以组织孩子们去社区图书馆、展览馆、纪念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场所学习参观,让孩子们用语言、文字、音像等方式总结、交流、展示他们的所见所闻,拓展孩子们交际、表达、书写、阅读的能力。其三,处理好时效性与系统性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文本及音像资源更新的速读非常快,这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高效、系统的完成文本及音像资源的更新及开发工作。

2.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启发我们一定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使广大教师不能自由的流动,导致教师资源配置不均,学生择校现象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严格遵守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的引导区域内教师自由流动,激活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教师待遇,制定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保障让最优秀的人才能留在教育行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学校班子成员、中层领导干部也应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新机制、新措施。

3.重视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

高中阶段的实践活动资源主要集中在课堂、辩论、研究、走访、调查、参观、学习交流、教育基地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是受时间、精力、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使高中阶段的实践活动变动过于单一。教育行政部门应放活政策,学校应科学筹划将辩论、研究、走访、调查、参观、学校交流等活动纳入孩子们的拓展成绩和老师的工作量一并考核。目前普通高中上课、复习、自习等活动都是围绕高考来展开的,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被课堂和习题所占用,孩子们最为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生活体验,老师最为苦闷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健康。这种违背个体发展健康、违背教育规律的制度应该进行彻底的改革。高中阶段应该把时间交还给孩子们,让他们通过辩论、研究、走访、调查、参观等方式体验知识、总结知识、领悟知识,而不是仅仅依靠课堂被动的接受、模仿、机械的生成知识。

4.重视信息化资源的开发。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信息竞争的世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充分重视互联网资源的开放、利用与整合工作。传媒、互联网、电脑等媒介为教育的飞速发展插上了翅膀,为学校围绕孩子们成长创建大数据提供了技术保障。电子阅览室为孩子们方便、快捷的获取知识提供了便利。有条件的学校应借助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网上赛课、空中课堂、网络教研等活动。强化通用技术课,让孩子学会运用互联网海量的知识,分析和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研究应用技术问题等。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以及高中教育工作,主要是围绕教学活动展开的,在行政岗位设置方面也是围绕教学工作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凸出课程的管理,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可见,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前提,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所要明确的是,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不能简单的等同为一回事。课程资源的管理有其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涉及课程的创建、课程研究、课程资源平台的开发、课程资源的统计与反馈、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应用等方面。课程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复杂工作,需要树立管理研究化、研究管理化的理念,循序渐进,深入细致的将教育管理工作推向一种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中),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3289 页。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工作职能 职能发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2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这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为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社会的形成,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学校教学环境、教育现代化程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电教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使其向教育技术转变,且改变了传统电教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功能与价值。一些学校的电教机构相继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学校电教机构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校于2006年转型升格后将电教中心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学校的教学辅助机构独立设置,工作职能发生了转变,其内涵建设得到了提升。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直接影响教育技术中心作用的发挥,我们必须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职能的新思路,找准工作重心,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抓住契机而有所作为。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的工作方针为深度融合,引领创新”,这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定位指明了方向。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整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创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其工作职能主要包含教育技术的研究及推广、信息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建立与完善管理机制等,通过设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牵头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使信息化建设能够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实现学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合理调配,从而提高效益,为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和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更有效地推进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1 研究及推广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应用科学,是教育科学的分支。根据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可知,其特点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研究的是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观念在教育中的应用,目的在于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教育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尤其是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出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使教育技术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学者黎加厚在2013年12月“中国教育技术研究会”年会上阐述了移动互联时代带给教育的启示,他提出教育技术发展的三大趋势:移动、开放和交互参与。面向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变革,在无线覆盖的新型教学环境建设中,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作为一种新事物,掀起了教育变革的浪潮,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给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注入了活力。移动学习、微信、手机通信软件、云技术等在教育中的应用都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思路,作为教育技术职能部门,应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配合学校统筹规划和科学引领,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发其教育应用功能,推广应用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从而避免在技术的浪潮中迷失方向。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的关键角色,必须加强教师培训与实践,来提升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能力,尤其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能力,从而促进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革与创新。

2 创设与利用信息环境

信息技术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凸显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的特征。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教育信息化的技术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创设与利用信息环境,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以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配合学校承担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拥有先进成熟的技术、丰富的网络功能、广泛的资源共享、可靠的资源管理、完善的安全保障和优质的技术服务。信息化校园主要包括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安防系统、信息化应用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有校园网核心机房,主干采用三层交换千兆位以太网、双核心交换机、主干双链路设计,配备万兆路由器、各类应用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精密空调、UPS、气体消防等较为完备的网络设备,是校园网络中心、数据存储中心和数据资源中心。学校与电信、移动、联通等网络运营商合作建设覆盖全校的有线与无线网络,架设起先进、安全、高效的网络高速公路,实现网络系统的高速互联互通、集中式数据存储及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应用系统建设是信息化校园的核心,以校园网为依托建设的网络自动化教学、科研、办公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媒体资源库管理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课程录播与管理系统、实验实训室预约系统等为师生提供广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积极推进校园网站、微博体系、公共微信等网络媒体平台建设,成为广大师生获取资讯、快捷办公、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

网络课程录播室、微格教学实训中心、普通话测试中心、语音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等是师范类院校现代教育信息环境建设与服务的重要内容,而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现代教育资源和环境建设能达到数字化聚合的状态。学校现代教育资源环境建设本着“系统集成、资源共享、统一管理”的指导思想,将校园网核心机房、多媒体教师管理控制中心、计算机机房、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学实训中心等集中建于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大楼,教育技术中心也成为学校的数据集成控制中心,通过网络化集中控制管理方式实现对资源的统一、高效、安全、可视化的网络管理。

目前正在完善校园移动网络WiFi建设,扩大网络的外延,充分利用互联网支持移动学习、拓展交互空间,为学生构建出新型的网络交互式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3 开发与应用信息资源

教育技术最终是以资源的形式对教育起促进作用的,特别是基于网络的数字化资源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已成为教与学的重要支持。所以,要想实现教育信息化就必须先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可分教育软件资源和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两大类,其中教育软件资源以教育信息载体为核心,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优质课视频资源、网络课程、数字化图书馆等;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主要是指为实施现代教育管理而建立的各类数据库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教务处等部门共同制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规划、建设方案等,并将其纳入学校中长期建设规划,通过项目争取学校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在广大教师的参与下,确保资源库内容的持续更新,实现资源库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Web2.0技术也推动了教学资源的发展,精品资源共享课、慕课、微课等实现了在线学习和分享。搭建课程的网络平台提供课程的授课视频、教学课件、布置作业和测验,强化了师生互动。这种新型资源内容、传播模式以及理念无不对传统资源建设形成了挑战。网络视频课程的制作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重要业务,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为教师录制视频课程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建设一批优质网络课程,开发与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 建立与完善管理机制

管理工作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一个重要职能,完成教育技术工作并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完善的管理机制。如果出现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运行机制缺乏活力、管理思想和方法落后、多头管理导致管理工作混乱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管理是推动教育技术工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加强教育技术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水平,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等,以保证教育技术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信息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得到校领导的支持、各部门的配合、师生的积极参与,才能有效保障目标实施。为此学校成立由校领导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组,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领导与统筹各项工作。推行分块管理,层级管理,明确职责,保障管理体系完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责任到位,保障管理规范化;加强安全技术防范,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争取经费保障,科学制定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并使之作为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的子项目,使项目经费得到落实。

教育技术工作者不应是单纯的媒体服务员,而应是教育技术的引领者,高校现教中心应当成为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建立与完善管理机制,以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我校中心机构设置为网络管理部、信息管理部和设备管理部,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开展教育技术工作。注重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技术专业化队伍,对人员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知识水平、服务意识、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因为他们是推动这项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学校支持教育技术人员作为教育技术类课程的兼职教师,深入教学一线,提高了科研能力与管理水平。

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在教育技术发展进程中要有生命力,要真正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作用,无论是部门定位还是职能发挥,都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工作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一靠领导的支持与重视;二靠对教育技术作用与价值的正确认识;三靠具有自强进取、爱岗敬业、技术过硬、团结协作、领导信任、群众满意的教育技术队伍,才能最大化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职能,从而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更好地发展。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参考文献:

[1]孙祯祥.解析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与任务[J].现代教育技术,2003(4):63-67.

[2]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7-33.

[3]梁圣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和特点[J].学理论,2011(16):181-182.

[4]杨改学,张炳林.高等学校电教机构的发展变化与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16):77-81.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5

第一,科学系统地进行备课。教师应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再在远程教育资源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什么形式更有利于帮助解决教学重点;什么类型更方便突破教学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远程教育资源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大大地提高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的效果和功能,进而使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功效最大化。第二,开展有实效性的课堂互动。教师应开展一些有实效性的课堂互动,在学习、练习、提问等环节上设计一些互动。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头脑风暴》《开心课堂》等为主题的互动活动,来达到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教学能力掌握。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这才能有效地促进和提高教学效率。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课堂上,应多看一些实效性、针对性强的课堂活动。

二、如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体现教育的直观性远程教育资源中的音像、录像、影片等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网络呈现,利用声、形、色等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形成鲜明的表形,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巩固。而这种资源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活跃、充满活力,自主地获取数学知识。通过具体的教学资源演示,让学生对具体的授课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观教学。

2.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形式下,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远程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力倡导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有自觉的学习愿望和强烈的求知欲;有固定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初步形成习惯,使自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有一定的阅读技巧,如捕捉语言重点的能力;找到要了解的相关问题的资料或是工具书。因此,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进行智慧的启发和自我锻炼。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远程教育中,根据教学的特点合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3.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体现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兴趣能激发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特点,例如:色彩、声音、动作、图像等,引起学生本能的兴趣。只有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远程教育资源正是以它独特的“魅力”将学生吸引住,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它以投影、录音、录像等色彩斑斓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奋点”,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总结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6

可见,战略性新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而且,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参与。同时,战略性新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建设带来挑战与机遇,因此,需要加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满足新能源及常规能源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相关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发展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学科与工程等专业的发展需要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其基础。传统产业的基础和发展现状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从传统产业的发展中获取帮助。能源动力类专业涉及的多是传统产业,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所涉及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新能源及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且属交叉学科,涉及物理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化学等多个基础学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并强烈地依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工程技术的发展。基础学科是催生和促进新的学科领域特别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的源泉。战略性新兴新能源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孕育其出生的能源动力类专业,能源动力类专业作为其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并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高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设置有共同之处,如均以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作为专业基础课。国内已开设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可知,大部分培养方案体现了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包括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这些均与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0)》中,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为能源动力类特设专业的要求是一致的。北京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主要依托热能与动力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教学平台,并借助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优势,进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

综上所述可知,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多是建立在原来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之上的,能源动力类专业是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相关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发展基础,因此,需要深入探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建设。

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对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自2010年7月教育部下文开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已有4年时间,该专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该专业主要是学生通过学习各种类新能源的特点、利用方式和方法以及新能源应用的现状、未来发展的趋势,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转换利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能源动力、化工、环境、材料、生物等专业知识,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能源科学、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受到新能源转换与利用以及新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的全面训练,具备能源科学及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体系设置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侧重于将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核电能等各种“新能源”如何高效的转换为“中间能源”,如将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生物质转换为生物油,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将潮汐能转换为势能等“中间能源”。但是,新能源要高效地为我们所利用,还需要将这些“中间能源”合理高效转换为可以利用的“二次能源”如电能以及可以直接应用的生物油等,这些“中间能源”的高效转换需要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参与才能够高效完成“中间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转换。

因此,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相关产业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同时,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需要针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的不足之处,针对各种“中间能源”的特点及转换特点,制定出合理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其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新能源相关专业形成互补,共同完成从“新能源”向“中间能源”再到“二次能源”的高效转换,将新能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极致。

基于战略性新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背景下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国内开设有能源动力类专业的高校有100余所,通过查阅并归纳国内各个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拥有扎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并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的知识,系统掌握热力科学、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源高效转换、清洁利用及其自动控制与运行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新能源发展的要求以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当今能源动力类专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提出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

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调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新能源的能源转化特点,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使之满足新能源后续利用对人才的需求。如太阳能的热利用过程中,可设置高效吸收、储存及释放太阳能(热能)的相关课程,以及高效利用其储能材料释放的热能的动力机械的相关课程,完成从“新能源”(太阳能)到“中间能源”(储能材料所储存的热能)再到“二次能源”(如电能)的高效转换;可以添加高效热解生物质转换为高品质的生物油(“中间能源”)的课程,以及开设特定课程来讲解如何将生物油(“中间能源”)转换为可以直接高效利用的“二次能源”或直接将生物油“中间能源”高效利用的课程等等。

构建多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

能源动力类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分为博士、硕士、本科及专科,满足不同层的人才需求。同时,不同性质的高校在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的是不同的,如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型以及研究与应用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和应用型人才为主、教学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学生为主。

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虽然高校有多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但是,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发展迅猛,技术更新频繁,如果企业引进的人才仅仅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不能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的。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因此,需要为已经毕业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能源动力类人才时刻具备最新知识与技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采取的措施可以是要根据不同岗位的人员,帮助其制定终身的自我学习与培训计划,使其获得并完善各种知识与技能;与高校联合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如每年对企业的人才进行专业相关新知识的培训或是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邀请能源动力类的研究院所专家定期举行学术讲座,传播能源动力类的最新技术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与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相关知识的讲习班,使热能工程师掌握相关最新的专业技术;要求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考证,使他们在考证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同时也使其保持强烈的学习愿望;出国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学习国外最新的能源动力类知识;采取要求每位员自己工定期举办讲座,将其学习、工作或查阅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相互交流,使大家能便捷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建立跨产业、跨领域、跨学科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能源动力类专业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在培养常规的能源动力类人才基础之上与新能源相关产业合作培养跨产业人才,并与能源动力类之外的领域如化学工程及材料学科合作培养生物质能高效利用与新能源材料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

建立高校与企业、研究院所及国外高校学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与企业联合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让企业里面的既懂理论专业知识和具有丰富实践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本科人才培养(毕业设计)的第二导师,让本科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可以得到实际工程知识的训练,学习到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程联合起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习如何将知识转换为生产力。其次,可以让企业参与硕士及博士人才的培养,由于硕士人才与博士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对于硕士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革,解决较高难度的实际课题为主。博士人才的培养可以部分参照博士后流动站对其博士后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培养,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的研究工作。聘请国内能源动力类研究院所的知名专家院士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让学生有机会与这些学术泰斗面对面交流,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所带来本领域的最新专业知识信息。可以聘请国外高校知名教授专家来国内短期讲课,让学生了解国外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及相关知识。

注重能源动力类人才出国留学培养

选送优秀的学生在完成国内的课程以后,到国外动力类著名高校继续学习先进的能源动力类知识,使人才的培养具有国际水准,这些学生在国外完成本科、硕士或博士的学业之后回国工作,这样就可以为我国能源动力类的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快我国能源动力类产业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能源动力类人才的后续培养

从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本科及专科具备一定理论知识,但是,这些人才要在企业做出成果,离不开企业的“二次培养”,就是按照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安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专业技能、技术以及研发的后续培养锻炼,在此过程中培养出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各个环节上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出如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高技能的技术创新人才以及实际科技成果的转化人才等。

按照CDIO模式及卓越工程师模式培养能源动力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