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案例范例

能源危机案例

能源危机案例范文1

关键词:节能策略;建筑空间;设计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舒适度要求更高,而时代在进步,人们观念也随之改变了,更加倾向于绿色型的生活理念,而建筑空间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因此,如何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时体现出节能性和舒适性是十分重要的,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建筑空间设计气候属性

气候等自然属性对于建筑的空间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建筑空间设计更加依赖于环境。相较于传统的建筑空间设计来说,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有了很大的进步,而这种进步是基于设计理念的创新以及建筑技艺的不断发展而来的。

1.1传统建筑设计中的气候适应性

在过去人们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会体现出气候适应这一属性,这指的是不同地方由于其气候上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设计。例如,南方地区,由于天气温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考虑更多是如何进行通风防热,当然还有出于整体空间设计布局上的考虑[1]。这种考虑使得传统的建筑空间设计可以改善居民的气候适应性,提高百姓们的生活质量。

1.2建筑物理角度

在湿热的地区,往往考虑更多的是进行通风,而通风指的是通过空气的流通性来使得湿热的空气能够流动起来,让人们生活的舒适感提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为了更好地通风,不应该仅仅是关注与空间的布局,还要重视空间设计,利用效果好的空间设计进行防热处理,让人们生活更加舒适。我们可以考虑整个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采取合理的措施导入外界的空气,使得空气流通起来,这样既能通风又能防热,具有很高的价值。气候适应性已经是目前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在建筑方面加以设计能够帮助应对气候适应性,其物理角度十分值得研究,我们需要将空间设计与气候适应性结合起来考虑,不断研究出好的设计办法[2]。

2目前建筑空间节能情况

目前来说,我国的建筑市场在空间节能上的应用情况仍然不够,主要有以下两种现状。

2.1无法可依

目前的建筑市场仍然是一个浪费巨大的市场,它对能源没有很好的利用,这加重了在目前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然而,及时这种浪费资源的情况十分普遍,我国仍然没有有效的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节约能源的政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然而,在这些政策法律中没有具体针对建筑市场的浪费能源的问题进行探究,使得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造成了目前的建筑市场能源浪费严重的现象[3]。

2.2节能工作开展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也在积极倡导节能理念,倡导对资源进行开发再利用,然而,在建筑行业,这种理念仍然贯彻的不够彻底,仍然没有做好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我国自对建筑市场进行节能理念的贯彻时,是按照先城市后农村的规则,先进行新建房的节能理念贯彻后按照节能理念进行房屋的改建,然而,计划是很好的,我国对这种策略的实施情况却十分不好,整个规划仍然停滞在初始阶段,没有更大的进步。

3节能型建筑空间的设计

建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得到了提高,由于目前的建筑设计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这也导致建筑市场对资源的消耗情况严重,而基于节能策略的设计观点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样一种现状。考虑到节能策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4]。

3.1表层空间设计

建筑的表层空间与建筑和外界的沟通情况密切相关,它是内外环境关联的一种介质。因此,它体现着很重要的价值,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整体的空间效果,在技术上做出提升。更好地开展节能型的空间设计工作。在建筑的表层空间设计上,“双层表皮”设计是一个经典案例,它很好地在表层空间设计上发挥了节能的作用。

3.2空间内系统设计

在进行建筑内部的系统设计时,往往考虑到了气候环境等因素,例如岭南的庭院布局建筑设计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在进行这种设计时,充分利用了庭院,将不同组织结构的庭院加入到建筑组织中,进行建筑板块的渗透,使得整个建筑布局上更加畅通,让内外空气能够很好地流动,而这种设计是根据气候来进行的,设计良好的空间内系统,能够保障人们生活的舒适度[5]。

4建筑空间节能措施思考

4.1加强能源的利用

给予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必须好好思考如何对资源进行有效率的应用的办法,这指的是在建筑空间设计时,多多利用一些可再生的资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考虑将这些资源应用在现代建筑中的方法,将空间设计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保证既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舒适性,又能够满足建筑对节约能源的要求。

4.2增加智能化的技术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现代技术给建筑空间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对最佳的节能控制的探讨,如此一来,降低了建筑整体对电能的消耗程度,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智能化的技术对整体空间的湿度和温度进行调节,保证人们生活的舒适度,还能够更好地节约能源[6]。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空间设计上的节能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这能怪帮助解决世界上的能源危机问题,目前,世界能源危机越发严重,只有在多方面进行改善,才能够缓解这种情况。因此,加强建筑空间设计上的节能措施是目前每个建筑设计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文章中给出的相关策略也希望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不断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傅维敏.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J].工程技术研究,2017,(7):49+52.

[2]周志刚.浅谈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节能策略[J].中国住宅设施,2016,(3):119-121.

[3]肖毅强,王静,林瀚坤.基于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思考[J].华中建筑,2010,28(6):32-35.

[4]张雪峰.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58-59.

[5]张云华.生态节能住宅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D].重庆大学,2008.

能源危机案例范文2

关键词:风电企业;发展战略;实施

目前,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发电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是能源的主要输出者。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随着能源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新能源发电的市场扩张速度不断提升,众多企业都开展了风力发电的探索与研究。对于风电企业而言,由于发展时间较晚,其在经营管理与发展战略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环节。为此,如何进一步促进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风电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存在问题

对于风电企业而言,其在发展战略的实施环节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发展,具体包括:

(一)发展战略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对于风电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言,其在实施环节中往往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这从根本上削弱了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质量与实施效力,促使风电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限制。大部分的风电企业都坐落于风力资源丰富的山区,这些地区往往都存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等问题,这给风电企业的员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恶劣的环境下,员工内部存在较多的负面情绪,员工队伍的稳定性较低,很多员工都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不利于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此风电企业积极构建了发展战略的实施管理制度,以此进一步保障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稳步实行。然而,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又从根本上削弱了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质量与效率,制约了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促使其没有制度化的建设作为基础保障,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操作流程、人员配备等诸多方面没有规范化的制度作为支持,难以提高发展战略的实施效率。

(二)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不全

对于风电企业而言,其在发展战略的实施环节常常缺乏专业的人才,促使风电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与实施,从根本上削弱了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难以为风电企业的经营发展与未来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一方面,在风电企业内部,缺乏促进发展战略实施的技术性人才,难以为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难以借助于技术手段,促进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高效运行,制约了风电企业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风电企业内部的员工往往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在工作经验与发展规划方面存在不足,难以为风电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高瞻远瞩的规划设计,对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存在理解不透,认识不明的问题,难以有效的促进发展战略的稳步实行。

二、促进风电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措施

对于风电企业而言,为了进一步促进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以此进一步提升发展战略的实施效率与质量,促进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

(一)健全发展战略的管理制度

对于风电企业而言,其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发展战略的管理制度,以此为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化的保障,促进发展战略的实行。第一,风电企业要针对发展战略的实施制定切实可操作的实施规划与操作流程,合理规划实施人员配备,以此进一步促进发展战略的实施规范化、高效化与质量化,进一步提升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效率,为促进风电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切实保障。第二,风电企业要针对员工队伍不稳定因素制定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在积极构建企业文化,借助于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树立工作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基础上,以严格的发展战略实施管理制度为基础,进一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与工作质量,确保风电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到实处,为风电企业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二)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在风电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想要进一步促进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作为基础保障。为此,风电企业要积极拓宽员工招聘的渠道,借助于社会招聘、学院招聘、行业人才引进等诸多方式,进一步充实人才队伍,为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更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与此同时,风电企业要积极加大员工内部培训,以专业化的培训内容,层次化的培训机制,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风电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与发展前景提供切实保障。除此之外,风电企业还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国际研讨,借助于国外针对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优秀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发展规划,促进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为自身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三、结语

在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的建设不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全,都从根本上削弱了发展战略的实施效力与质量,制约了发展战略的实施规划。为此,风电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发展战略的管理制度,为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化的保障,与此同时,逐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丰富人力资源,以此为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更为扎实的基础保障,从而进一步推进发展战略的稳步实行,促进风电企业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全.风电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8,(4):180.

[2]张博.基于风电企业的内部控制案例研究[D].暨南大学,2015.

[3]张帆.LH公司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6.

能源危机案例范文3

在二次工业革命后,化石能源成为传统能源消费的主要渠道。化石能源作为一次能源,具备不可再生的特点,逐步导致能源危机深化。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化石能源过度消费导致碳排放量日益增加,致使引发全球环境危机,亟须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缓解能源危机及环境危机,通过将信息、能源、技术三者融会贯通,形成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从2004年起,国内外学者针对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展开了多项研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能源互联网应具备①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②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③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广域能源共享;④支持交通系统由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转变的特点。即以可再生资源为主,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广域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间进行能源流转,实现能源消费方式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过渡。查亚兵认为能源互联网是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及分布式并网,包含发电、储能、负载设备,具备随机性、动态性特征,贯通信息、技术、能量的多层级耦合系统。董朝阳认为能源互联网是围绕电力系统,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依托互联网及各类信息技术,联通各类系统紧密耦合产生的复杂多网流系统。由以上研究可见,能源互联网与电力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对能源互联网定义,本文提出能源互联网,行业曲线linkindustryDOI:10.3969/j.issn.1001-8972.2022.06.047可替代度影响力可实现度行业关联度真实度是以电能为核心,通过互联网技术联通各类分布式能源系统,基于先进前沿的“大云物移智链”信息通信技术及能源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可再生能源在智能电网平台的接入、储能、管理及充分利用,形成清洁互通的能源网络。电力大数据具有大数据多源、异构、准确、实时的特点及能源数据因果性、监测性、时空性、控制性的特征。能源互联网的出现为电力大数据带来了一些机遇与挑战,电力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集成、存储、分析、计算、展示等方式促使数据完成由“数据—>信息—知识—>应用”的转变,由数据创造价值。面对当前能源消费形式,针对国家电网公司内外部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需求,进一步开展基于能源互联网建设下的电力大数据价值挖掘,基于数据从产生到价值创造的全生命周期提出一种数据应用架构,并对数据价值挖掘方向进行分类。旨在为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大数据价值变现提供思路。

1.数据应用架构

电力大数据应用通过对数据进行采集、集成、存储、分析、计算、展示等流程进行加工处理,从数据中提炼有效信息,针对不同价值对象服务需求提供辅助决策,实现价值变现。因此基于智能电网平台,根据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大数据的特征,使用数据集成、分析等各类技术,构建数据应用架构。数据应用架构包含数据源层、数据管理层、数据应用层、应用展示层。数据源层。数据源层汇聚内外部包括能源、环境、企业管理、宏观经济等多个维度的动/静态数据。涉及的数据类型包括由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信息的结构化数据;除结构化数据外,字段可变的非结构化数据;通过自动采集和人工采集方式使用采集装置收集的采集量测数据等。为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构建奠定数据基础。数据管理层。数据管理层通过传输链路汇聚数据源层的数据。通过监测技术对传感器、通信链路、应用系统、变电设备及电网线路五个维度开展监测。通过电网调度、配网自动化等手段对数据进行控制。基于国家电网公司公共数据模型(StateGrid-CommonInformationModel,SG-CIM)为基础建立模型标准,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统一纳管。通过数据、技术、业务中台提炼共性需求,为数据应用进一步构建提供便利。数据应用层。数据应用层使用数据源层汇聚的内外数据,参照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企事业单位优秀典型案例,通过数据管理层提炼的数据模型、业务服务,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内存计算、流计算、批处理、流批一体等计算引擎,基于内外部提供的各类产品开发工具制作数据应用。应用展示层。数据展示层将制作完毕的数据应用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数据应用图表化、可视化、动画化的展现形式,从全面性、多维性、互动性、美观性的展现角度出发。通过对数据价值的可视化展示,更直观地实现了用户与数据之间的贯通,通过企业内外部人员对产品的应用,实现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大数据价值变现。

2.数据价值挖掘

数据应用架构归纳电力大数据从产生至应用的各流程节点所属层级的主要功能及技术方法。为推进电力大数据数据价值变现,需基于数据应用架构进一步对数据进行价值挖掘。电力大数据的获取从来源可以划分为电网企业内部数据及电网企业外部数据。电力大数据价值挖掘方向对应的可以区分为企业内部价值及企业外部价值。

2.1企业内部价值方向

电网企业内部价值可划分为企业管理、电网运行两个方面。企业管理方面。电网企业信息系统覆盖各类业务。通过对各领域业务流程梳理及生产运营数据汇聚,梳理企业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预期需求及实际需求。使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针对人资、财务、物资、规划等管理方向,开展数据分析,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并辅助企业决策。电网运行方面。电网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体量庞大、种类繁多、覆盖范围广的数据。在电网运行数据流转的全生命周期,使用数字化技术手段,针对提升电网运行效率、保障电网运行安全、促进设备管理精益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并提供决策依据。

2.2企业外部价值方向

电网企业外部价值分为客户服务、社会生态效益两个方面。客户服务方面。电网企业具备营销、财务等各类业务功能向电力客户提供服务。通过对客户产生的各类能源数据的归集与分析,使用先进数字化技术手段不断更新、迭代现有算法,在预测客户需求、精准提供服务,缩短响应时长、精简流程环节等方面创造价值。社会生态效益方面。电网企业通过对电网企业内部数据及电网企业外部数据的归集。面向政府企业、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通过先进技术,进行数据分析,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服务、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提供经济形式预测、疫情势态分布、清洁能源效纳等服务。

3.小结

能源危机案例范文4

1.1建筑学高等教育需要对国家节能法规政策做出回应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建筑节能法规政策,1998年实施(2007年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对建筑节能做出规定:“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2000年后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一系列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方面的规范标准。200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要求使用可再生能源。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的重点是对建筑提出更高的节能目标,将继续推动新建建筑执行更高的设计标准、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因此,社会迫切需要与建筑节能相关的研究人才,建筑学高校教育使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在高校得到充分地宣传和贯彻。建筑院校与建筑设计行业联系紧密,使得建筑设计教学时刻关注着设计实践中的每一个动向。对于全面推进的建筑节能工作及绿色建筑的转型,建筑类高校的设计教育应积极地回应并进行大量的探索研究。

1.2建筑设计面临能源危机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能源的需求也会迅速增加,这将加剧建筑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如何促进建筑与能源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时代要求,是当代建筑师面临的挑战。因此,作为当代建筑师,需要对能源挑战做出积极应答。当人类生存面临能源危机的时候,节能减排成为建筑学教育的首要问题。建筑学教育的职责是培养今后的建筑师和城市建设者,在推动节能减排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筑教育者应当承担起历史的社会责任,面对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1.3节能理念成为建筑设计人员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土地、环境、能源等资源的约束日益强化,促使建筑节能成为现阶段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节能在建筑设计的各环节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掌握基于节能理念的技术措施与设计手段已成为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建立节约型社会,创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建筑院校中发展应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教育刻不容缓。2002年后《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已经被我国作为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生态策略得到应有的重视。

2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更新策略

2.1优化课程设置,制定顺应当前国家政策的课程体系

2.1.1梳理国内外若干建筑院校的课程更新情况

针对国家一系列节能法规政策,国内外若干建筑类高校纷纷做出响应,结合自身特点,课程内容上加入适当的建筑节能课程,对节能理念的引入的确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现有建筑教育相对滞后于国家相关节能法规政策,为了实现国家节能政策与人才培养的良好呼应,选取国内外典型建筑院校作为调研对象,对国内外不同类型建筑类高校应对节能减排政策的课程更新情况进行细致地梳理。

2.1.2分析节能减排政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应选取若干类型建筑设计院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当前节能减排政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以便将这些影响及时反馈到建筑学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从而体现课程体系更新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1.3“就读后评价”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通过回访学习主体,如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在校生和毕业生,对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就读后评价”,结合学生的切实体会和参加工作后的感悟,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做出合理的评价,明确其长处与不足,以便将这些评价及时反馈到建筑学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从而体现课程体系更新的合理性。

2.2更新相关理论课程内容、整合理论课程资源且强调连贯性

2.2.1更新理论课程内容

根据“优化课程设置”环节的相关成果,结合当前绿色节能示范建筑案例及相关标准规范,及时更新相关课程内容。

2.2.2整合相关理论课程资源,强调连贯性

整合建筑节能类相关课程资源,充分考虑教学安排的有机性和连贯性。我国建筑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虽进行了部分更新,但是课程前后不连贯和相互间缺乏联系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课程设置应强调连贯性。低年级考虑做些节能常识性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当前形势的紧迫性和建筑节能的必要性。结合建筑构造和建筑物理,高年级可开设建筑节能设计、被动式建筑设计、太阳能建筑设计等专题讲座。这样必将会拓宽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设计思路,提升其设计理念,激发其创造灵感。

3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中节能理念的连贯性培养

建筑节能成为现阶段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将节能理念贯穿于整个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类课程中,将成为建筑学课程体系更新的重要内容。

3.1建筑设计模式的更新

长期以来,建筑学专业设计课采用设计工作室制度,学生作为“学徒”,总是跟随指导教师在教室或办公室工作,课程知识体系被划分为建筑结构、材料、物理和理论的不同课程,通过课堂教授的方式获取。这样就造成设计与技术、设计与理论的分离。最终设计成果的重点往往会落在图纸作为艺术形式本身的画面质量上,而忽略了建筑的技术特征和设计意图的清晰性。这样就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工作室制度与课程讲授制度进行整合,从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研究工作室的教育模式。

3.2将节能专题化设计引入设计类课程

对于节能建筑而言,技术的支撑和整体的设计是其得以实现的保证。因此,加强方案中的技术含量是改变传统建筑教育的另外一个重点。为培养技术型的建筑人才,需要在设计类课程上做些调整:建筑专业学生在完成一、二年级的基础教育后,三、四、五年级的设计类课程应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方案中体现一定的节能设计,而且在技术设计上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从节能、构造、材料等方面,根据方案的特点有所侧重,同时将相关专题讲座穿插在建筑设计主干课中,以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

3.3将Ecotect、phinics等性能模拟软件分析运用于设计类课程

性能模拟软件分析将为建筑设计的生态与节能创作提供更强有力的理性基础,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生态与节能建筑设计在感性与理性层面的整合。随着Ecotect、phinics等性能模拟软件的应用,数字化设计正成为一种设计教学的新潮。在建筑数字化的影响下,建筑设计教学团队将教学呈现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的应用,向整个设计过程的数字化的过渡。“可生成性”在此技术支撑下,似乎有了使设计思维发生“革命性”变化的迹象。这看起来虽然像是片面的技术游戏,但却点出了数字化设计教学的一个可行的策略和方向,建筑表象并非恣意的想象而生,而是建筑本体生成的逻辑结果。

3.4培养学生对节能设计类项目的参与意识

设计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是推行节能建筑设计思想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节能观念,深化学生的节能知识体系。因此,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设计竞赛”“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全国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竞赛”及部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参与意识,并努力提高作品质量,将会积极地推动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形成融入节能理念的建筑设计思想。

4结语

能源危机案例范文5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破坏程度也在逐渐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越发突出。生物是研究生命本质的自然科学,其中涉及到的研究内容与人类健康、生存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型生物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融入到高校生物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本文在对可持续发展观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在高校生物教学中融入可持续观点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策略。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应用型;生物教学;策略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导致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等众多问题,生态危机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生物学科与自然界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要促进生物的发展就必须重视自然的作用,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加强生态保护、重视环境质量,这样才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稳定、良好、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概述

(一)内涵

可持续发展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提出的,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要求在工业发展的同时,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平衡,既能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又不会对生态造成破坏,保证人类、环境、经济的协调关系[1]。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提出之后,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而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诞生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观点,促进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

(二)具体观点

1.可持续人口观。近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为了满足人口增加而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进而导致世界性的粮食紧张与能源危机,加剧了人地矛盾,使得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更加脆弱。因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保证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同时还要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

2.可持续环境观。针对当前众多的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必须强化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培养人类的环境意识与生态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要人类能够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学会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而不是成为自然的统治者与破坏者[2]。

3.可持续资源观。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的开发,从近代工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其与资源开发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浪费,造成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因此必须树立可持续资源观,合理而有节制的使用资源与能源,促进各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高校生物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观的积极作用

(一)能够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生物人才。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与主流社会意识具有一致性的人才。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学也承担着人才培养的基本重任。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恶化,在生物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与工作中,借助已有的生物学知识来对生态环境进行力所能及的改善与保护。

(二)能够促进生物学科的发展。

生物主要研究的是生命本质规律,与自然界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在教学中对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渗透,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关注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3]。从而加深对生物学与环境学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生物的实用性与指导性,从而推动生物学科的发展。

(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

高校生物所涉及到的知识更加具有专业性与科研性,学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也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布置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研究课题,能够让学生在对环境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激发其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甚至可能对现有的理论知识加以创新,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

三、高校生物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观的策略

(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高校学生能够涉猎的知识远超高中生,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甚至有教师不熟悉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利用多元化的途径来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实现自我提升,这样才能满足高校生物教学的需要。高校生物教师应当在掌握基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并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升,从而能够在教学中、日常生活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可持续发展的观点[4]。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许多高校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了初高中生物教学的方法,片面地从课本出发,不能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只能对可持续发展观死记硬背,而不能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与生物研究中。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有效利用相关的多媒体设备,通过放映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生态现状,并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进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许多环境问题都能够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生物的发展能够增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能对自然环境起到一个保护作用。而要实现这种保护作用,就必须加强对现有环境问题的研究。在高校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研究课题,并让学生依据所学的生物知识针对这些课题进行具体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可生态保护意识。

(四)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生物学的发展同样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例如农药对土壤、水源的污染。而高校生物教学仅仅单纯的科学教育,学生没有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缺乏实践经验与基本的人文素养,对生物学科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只能从课本上了解[6]。从本质上来看,可持续发展观是属于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要在高校生物教学中融入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生物发展史的了解,并通过实例展现生物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另一方面,还要展示生物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案例,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科是一柄双刃剑,有利有弊,以增强其人文素养与责任意识,学会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并利用所学的知识保护生态环境。

(五)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环境污染问题,再利用生物学的知识来进行分析。

在高校生物教学中,除了教师在课堂上举出与环境有关的实例之外,还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注身边的环境破坏问题[7]。例如教师可以在暑假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居住地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要求写成社会实践报告。为了完成实践任务,学生就会在暑期对居住地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从水源、土壤、大气、森林资源等方面入手,利用生物学的观点探寻其污染的源头、污染产生的原因等,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结语

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高校生物教学中应当利用渗透的方法,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观点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让其能够在无意识地状态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对环境进行保护,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黄睿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福森.论发展伦理学———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支点[J].江海学刊,2002,06:12-17+206.

[2]马坤,赵平.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04-106.

[3]王玉敏.师范生物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的渗透[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14-15+78.

[4]张红梅.生物教学中需要渗透可持续发展观[J].科学教育,2007,04:41-42.

[5]聂勋孝,黄春梅.生物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3:105.

能源危机案例范文6

关键词:能源金融化;能源企业;金融市场;融资

0引言

能源金融在经济学中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通常指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将金融资源与能源资源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机制,实现金融产品或对其进行直接投资来使得能源产业与金融业进行有效融合[1-3]。二者本来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问题,但从实质上讲,能源问题也是金融问题,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具有很强的互动性[4-6]。这是因为两者之间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资金支持,金融产业则需要依托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升金融产品的活力和拓展,通过对能源产业的资金支持,金融业也有了利润来源。金融与能源之间相互关联,进一步构成了互通互补的战略关系,共同促进双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7-9]。最近俄乌战争的持续进行,蝴蝶效应造成了全世界能源紧张的局势,油价疯涨,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造成重大影响。这种现象已经充分表明,能源金融化的影响,对于国际金融秩序重建的意义至关重要,与金融有着密切交织的能源问题,必将成为世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市场萧条的经济环境下,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经济出现持续衰退,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当金融危机出现后,又会对能源行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0-12]。这种影响也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了能源行业的深度改革,如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继而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反过来促使金融业进行重新调整,从而形成健康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

1能源金融化的基本思考

中国作为能源储量巨大的国家,每年开采和储存的能源储量巨大。但是从资金链来看,资金的来源相对比较单一,大多数为银行贷款,只有少数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同时,金融业多为风险厌恶者,投资经营方向多倾向于选择经营风险较低的能源公司,且能源公司多为跨周期运营,其市场价格常存在波动现象,因此选择能源企业进行融资少之又少。近年来,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日渐突出,创新项目不断出现,融资空间越来越大,融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能源行业越发靠近金融行业,较多企业在开拓市场时不断利用金融工具寻找更符合企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投资,扩大营业收入,壮大企业实力。国际上最开始被用来缓解能源问题的金融工具是石油期货。20世纪,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石油价格波动较大,且当时有相当多的参与者活跃在市场上,交易量大,消费者和生产商们便开始利用石油期货参与石油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能源金融工具的发展。除石油期货外,还有很多非标准化的合约工具可以使用,如掉期交易、远期交易和场外期权交易等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能源金融市场,不仅可以保障国家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投资组合结构。正因如此,在当前形势下推动能源金融化,则显得十分重要,也特别必要。在传统意义上,金融的投资组合包括:股票、债券及贵金属等。在能源金融化后,显著增加了产品种类,如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及其衍生品。除此之外,金融市场的参与还可以增加国内能源储备,用来应对国内外的能源危机。然而,伴随着能源行业过度使用金融产品,能源企业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能源企业为了达到自身投资预期,通过使用衍生产品来频繁进行交易进而忽略了衍生品的套期保值的基础功能。过度金融化对中国的金融体系有较大的冲击。金融市场不断降低衍生品的保证金,采取高杠杆性来获得较高的收益,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如投资者改变其投资偏好等,会对市场有负面的冲击。另外,监管的滞后管理同样对于市场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这些事件都会对能源市场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使得能源价格波动较大,进而引发金融市场的强烈动荡。其次,过度能源金融化会致使能源成本与实际价格不符。近十年,煤炭、石油的价格波动不断,且有下跌趋势,国内企业大都面临着价格波动风险。但对于生产效率较低的一些地区,开采煤矿所带来的成本并没有因为能源价格的下降而下降,反而由于生产模式的区别,以及通货膨胀引起的各种社会成本的增加造成能源开采直接成本的增加。

2推动能源金融化的具体案例

陕煤集团作为陕西省主要能源骨干企业,一直致力于能源金融化的探索与实践,在实现企业资本运营的进程中,坚持“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零碳转型,矢志跻身世界一流企业”的转型发展战略,依托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以现代金融促进企业发展,逐步形成了虚实相生、互为依存、同步驱动的新产业发展格局,助推陕煤集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陕煤集团近十年来在能源金融化方面,尤其是在产融结合、以融促产方面进行大量的探索、实践,卓有成效。旗下开源证券、财务公司、长安期货、开源租赁、善美保理、胜帮智链、善美基金、安诺保险经纪八家企业,发挥金融资源优势,围绕加强金融板块合作,提升产融协同效应,促进陕煤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板块和实体企业在实现“共享”“开放”的同时,坚守风险底线,防止金融风险和实体风险的相互蔓延和相互影响。以金融赋能之举,产融结合之为,为集团“16555”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支撑,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金融板块力量。陕煤集团不仅在能源方面做到主要营业收入年年破新,还十分注重自身金融板块的发展。通过管控旗下陕煤财务公司和开源证券两个子公司,不断发挥其金融服务的功能。集团在2019年12月16日和12月25日先后完成了规模超150亿元的可续期企业债。2020年,陕煤集团发行总规模40亿元的公司债,助力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的建设。不仅如此,陕煤集团在2017年陆续与朱雀基金、西部信托合作进行资本运作,在2019年携手开源证券通过西安善美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成功发行ABS“开源-陕煤应收账款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集团不断将目光投向新能源相关行业,在新能源、互联网方向抢占先机。2021年,陕煤集团通过金融服务的方式,全年累计向各实体企业投放贷款超过380亿元,同比增长25%,帮助陕煤集团所属企业节约财务费用达7.5亿元。自主搭建运营陕煤“善美E融”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融资规模超过60亿,为陕煤集团节约保证金支出22.3亿元。开源证券在投行、债券、产业研究等细分领域的优势持续扩大,债券业务在陕连续四年稳居榜首,取得北交所、新三板业务行业第一。开源融资租赁、长安期货等为集团各企业发展转型提供了多元融资保障。数据显示,陕煤集团旗下上市企业陕煤股份、北元集团、建机股份市值最高分别达到1600亿元、530亿元、300亿元。旗下开源证券公司,自2007年陕煤控股以来,其营业收入增长217倍,总资产增长196倍,净资产增长355倍,整体规模和竞争力大幅提升,这是陕煤集团在资本运作方面的重要举措和亮点,从而使能源金融化成为陕煤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有力支撑和经验范例。

3推动能源金融化的基本对策

基于以上对能源金融化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国当前在能源金融化问题上的现状和探索,并以陕煤集团推动能源金融化工作的探索和具体做法为例,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3.1推动能源市场化

按照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发展和国家建立统一大市场的新要求,推动能源金融化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完善市场秩序,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投资项目,升级金融产品,为能源金融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成熟和有序的发展空间。

3.2拓宽能源融资渠道

根据能源金融投资的一般规律和倾向,在做好规避和降低较大风险的投资项目的基础上,力求稳妥的投资原则,追求安全和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在保持创新程度高、项目回报率高、技术含量高的前提下也可吸纳社会多元投资,以拓宽能源金融融资渠道,为更多的资金融入提供条件和基础。

3.3规范能源金融交易行为

在推动能源金融化的过程中,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和依法经营意识,按照市场规律和有关金融法律法规依法交易,做好规避风险,坚决杜绝投机取利的不良行为。同时要建立信息保障和交流机制,进一步完善交易行为的透明度和合法性,与国家监管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以确保能源金融交易行为的安全、效率和可控性。

4结语

能源危机案例范文7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危机的加剧,环境破坏的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建筑顾名思义是建筑和人及大自然的协调发展,其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这是当下设计师重点考虑的对象。

1生态化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1对绿色建筑总体布局进行科学规划。绿色建筑设计要求重视能源消耗问题,科学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结合建筑总体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使建筑空间使用性能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使能源消耗控制在最低范围内,才能真正符合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现代建筑设计对于建筑功能实用性与建筑环保性十分重视,建筑舒适度重视程度也有所增强,目的在于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须全面了解与掌握建筑内部空间情况,对建筑空间内部的各个细节问题进行研究与仔细推敲,充分把握建筑空间特点,从而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部进行无限的总体规划设计。在建筑设计具体环节中还要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地址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空间使用面积的扩大化设计,使建筑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相符合,尽可能地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1.2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原则。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置于首位。就目前而言,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将新材料和新技术等合理地运用于此。特别是对于当今能源时代,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能源,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此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须科学、合理地运用设计方案,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且清洁的能源。

1.3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将人与自然和人与建筑进行有机的协调。然而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充分地融入于此,并以此达到建筑设计具有合理性的目的。除此之外,相关的设计人员也必须将生态保护加以重视,切不可牺牲环境保护来获取其他的利益,大自然与建筑本就是一体的,切不可将两者随意进行分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2生态绿色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典型案例解析

2.1项目概况。某绿色建筑科技馆占地面积为1348m2,总建筑面积为4679m2,其中地上4218m2,地下461m2,建筑高度为18.5m,地上4层,半地下室1层。该科技馆是一项集办公与科研于一体的复合型项目,具有科研办公、产业宣传、技术展示等功能。其中,地下室主要为设备用房,包括配电房、消防水泵房等;地上一层为产业宣传区,包括绿色建筑技术展览厅、报告厅、接待室等;地上2层为办公室、研究室,办公人员均在2层;3层为科研办公用房,科研人员办公均在3层;4层为活动室与机房。该馆集研发、展示、技术交流于一体(图1)。

2.2建筑生态系统设计。建筑设计要求设计师具备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全面落实节能设计观念与环境保护观念。建筑生态设计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智能技术与环保材料,有效降低资源浪费率与能源消耗量。同时,在开展设计建筑生态系统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充分重视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可从建筑技术与建筑材料入手,包括积极运用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在尽量控制能源消耗量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新型环保材料与可再生材料的运用也需要加强,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运用多种节能手段,使建筑生态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2.3遮阳、日照及采光设计。现代建筑设计相较于传统建筑设计耗能明显降低。传统照明系统与空调系统被现代新型环保建筑形式取代,建筑设计方案不断优化发展,节能效果也不断增强。首先,在设计照明系统时,要考虑到日照要素,建筑日照时间要充分保证,还可结合护结构进行设计,通过增添外遮阳设备的方式,实现夏季遮阳的目的。从夏热冬冷的季节特点来看,可在外门窗装置活遮阳或平板遮阳。冬季可在护结构中通过搭建保温层的方式实现建筑保温目的。同时结合朝向设计,延长日照时间,补充建筑热能,使全年采暖量与耗冷量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得到有效控制。采光设计方面要结合建筑朝向进行设计,可在各个功能空间外面设置外窗,通过外窗增加自然采光,使建筑光照条件提高(图2)。

2.4节水和水资源的利用。屋面雨水可使用外排水系统实现节水目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屋面雨水经过系统雨水斗与雨水管排放至检查井中。室外雨水经过雨水口汇集到水管中,并经过水管排放至封闭内河,雨水集中进入调节池,作为补水资源储备。雨水收集之后进入人工蓄水池,在人工蓄水池中对雨水进行处理,且蓄水池的调蓄功能可以对降雨不平衡的情况进行调节,主要以降雨补水为主,辅有河道补水,使蓄水池水位始终保持在合理位置。人工蓄水池是园区景观水的主要来源,通过处理湖水实现景观水污染防治。同时,人工湖蓄水池还是补充水源之一,也可作为园区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后,还可作为生活用水使用。中水处理系统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用于绿化用水与厕所冲洗用水等。雨水中水利用的环保价值体现在生态环境改善与水生态系统循环(图3)。

2.5节材及材料资源利用。钢框架结构是建筑主体结构,现浇混凝土主要是预拌混凝土,这种施工方式不仅能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还能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与噪声污染,实现能源节约与控制材料损耗的目的。同时,对于混凝土有害物质含量也能够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混凝土有害物质的添加损害人体健康,真正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屋顶是不允许上人的屋面,屋顶可设计18个拔风井烟囱,目的在于对自然风进行过渡,东、西两端的烟囱顶部需设置垂直式的风力发电机,发电机直径为300mm,这一设计可作为无功能装饰构件进行设计,保持其美观度。本项目施工是土建与装修一体化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各专业项目要尽早提供全面的资料便于落实建筑设计,设计中还要注重预埋、预处理设计,便于调整设计,如果出现需调整的部分,要及时联系相关人员提早做出修正,避免对建筑进行反复拆除、重复装修,影响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同时,还要制订废弃物管理计划,可通过折价处理的方式对金属废料设备包装进行处理,还可循环利用密目网模板,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木材、钢材、铝合金门窗等要做好分类处理,可循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要做好回收处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事业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社会发展与人们经济收入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舒适度成为了人们的主要诉求。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观念也逐渐提高,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概念与低碳环保设计概念也越来越重要,这对于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邹丽婷.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研究[J].中华建设,2019(1):100–101.

[2]王宇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探究[J].建筑与装饰,2018(16):16.

能源危机案例范文8

科学传播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是扩大科学知识的社会共享,使公民个体之间能够平等、顺畅地交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它不是单纯的传播学分支,但是科学传播的理念和模式已经深入并体现到新闻传播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危局:科学传播与民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科学就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换句话说,科学是存在一定的时空中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可知的认识,科学作为一种观念,暂时还没有被推翻掉的知识可以叫做科学。因此,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几乎一样久远。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翻译“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五四时期,“科学”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指引与激励着人们激浊扬清、追求新生,但时至今天,中国民众的科学素养堪忧,科学传播的使命任重而道远。科学传播与民众启蒙以及反对伪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史上最显著的两个人物笛卡尔和马克思都把“怀疑一切”看成是自己的座佑铭。而在我国,盲目崇拜、因循守旧现象较为普遍,缺少一种理性的怀疑精神,具体表现就是伪科学有着庞大的市场。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在中国较为流行的是所谓的气功大师隔物取物、某些人耳朵识字的特异功能、某些特异的养生大法等。这些伪科学在媒体的喧嚣躁动炒作下,一时间盛行于世。当然,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以及突发事件后对政府的不信任等,也令公众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怀疑。

民众的科学素养缺乏,在一定的条件激化下导致过度恐慌的状态。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转型,中国已经步入高风险社会的临界点,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环境恶化、食品不安全、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尤为突出。全国多个地方的地震谣言、江苏响水的化工厂爆炸谣言、河南杞县放射性物质泄漏谣言、四川广元的柑橘生蛆传言、方便面致癌谣言、超级流感危机传言等等,这些谣言借助新媒介技术很快就在民众中爆炸性地传播开来。人们以此作为行动的根据,社会中弥漫着恐慌的气息,传播的负功能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的稳定。旧有的传播资源配置与制度安排明显不足,引发了人们传播引发的社会恐慌的反思,而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是一条有效的治理途径。媒体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缺乏,其误导受众的危害性更大。在大众媒体以及网络的大力推动下,伪科学的传播更为便捷与迅速。如果媒体工作者缺乏甄别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很容易把那些伪科学的东西当作事实报道出来。如离开量谈毒性,是食品安全报道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有的记者想当然地认为,只要食品中含有害物质,那就是不安全的,妄下“致癌”、“不安全”结论。不可能有绝对安全的食品,重要的是控制食品中有害成分的含量,有害物质在达不到一定剂量时,也不会表现出毒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食品中含有有害成分叫做有毒食品。更重要的是,有些媒体有时候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随意报道煽动性的新闻,放弃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伦理,使得伪科学大行其道。2007年,沸沸扬扬的“香蕉有毒事件”使广大消费者“谈蕉色变”,一时间内香蕉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蕉农损失惨重,苦不堪言。媒体关于香蕉有毒的系列报道,从版面的安排、标题的处理到行文的措辞,都充满了夸张渲染,煽情成分颇多。所以,媒体及其工作者应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更应该自律。

二、作为新兴学科的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从渊源上讲,与同类是科普宣传、科技传播、公众理解科学(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简称PUS)等。刘华杰在2000年左右提出了“科学传播”的概念,他认为,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是三个不同阶段的事物,构成了一个时间发展序列,三者的立场分别是国家、科学共同体和公民。[1](P.79)田松认为,科学传播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的。[2]从学科归属上看,科学传播位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的范畴。2006年底,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名下成立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而且中国科技传播研究会也多次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究会。[3]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同这些说法。其实,在称谓上的争论背后牵扯诸多因素,但是无论是什么,这个学科还是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诸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在1997年出版的孙宝寅的《科技传播导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的翟杰全的《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在2004年出版译自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与社会》,译自美国的《科学技术论手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黄时进的《科学传播导论》,对科学传播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上,再考察国外科学传播实践及其可供借鉴的经验,进而为探索国内科学传播实践路径的创新以及如何服务于民族的复兴作出思考。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的译著《新闻、科学与社会:新闻与公共关系中的科学传播》是一部多国学者通力合作的、理论与实务共存的、历史与现实并举的关于科学传播的一部力作,该书站在新闻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学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上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传播作了一个审视,有报道文本变迁、描绘景观历史、媒体操作规范、批判评论反思等内容。该书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20世纪下半叶科学传播的文本变迁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和19世纪后半叶的意大利,第二部分是职业科普作家对自身领域因时而变的操作规范进行了批判性反思,第三部分公共关系专家通过个案研究图解他们新兴的行规,第四部分是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和美国等国的科学传播专家通过解读案例来追寻这个争论性议题的出现是全球性的还是地域性的问题。《新闻、科学与社会:新闻与公共关系中的科学传播》还讨论了科学传播中许多前沿的课题:新闻价值的坚守与变化;双重协商;普通教育的缺失;商业化;新闻源的独立;大众科学的繁荣;对叙述能力的聚焦;报道的空白;科学新闻业的消失;因特网的挑战;公共关系的功能机构、策略、战术、操作规则和风格;以及公众的对话活动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传播在西方语境下更多是商业媒体自行运转的结果,在传统媒体的报纸中,一般都有科学专版。该书中指出,今天,这些科学专版都面临着式微,或者新闻价值受到娱乐化报道的挑战,因为只有诉说趣味的故事才能让他们生存下来,如在克隆羊多莉(Dolly)的报道中如何利用新闻价值中的“性”因素。而且,随着科学研究中逐渐上涨的私人赞助使科学知识从某种程度上与牙刷、汽车、香水等需要市场促销的商品一样,新闻生产从传统模式转换到新闻来源被企业传播与公关部门所操纵。对于科学报道中的价值立场,有研究者指出媒体采用了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单一的、机关的新闻源把科学描绘成合意的、直线的和没有矛盾的。科学传播作为新兴学科并不天然地具有优势,因为新与旧都是相对的概念,问题的关键在于本身的使命、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社会需求、学科制度设计等。相较于传统的科普宣传,科学传播最大的生命力在于传受关系的对等互动以及对科学的反思精神等,这也恰好吻合现代社会的技术特征与内在气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多元开放的技术平台,人们更加追求理性、开放、平等。#p#分页标题#e#

三、理论框架:科学传播的五W模式分析

科学传播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不是简单的科普宣传,应该是跨学科整合,本文站在传播学视角上加以审视。拉斯维尔认为,传播行为包含传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效果五个部分,相对应于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与效果分析等。[4](P.199)这个五W传播模式为我们分析科学传播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其不同于传统的科普宣传与公众理解科学活动之处。从传者上讲,本来以科学家、记者、科普工作者、志愿者为主,部门涵盖媒体、科协、科技厅、学校、非政府组织等,但是科学传播中传者的范围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扩展到医药公司、军火商、公关公司、跨国财团等,这是“谁来传播”的问题。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中,有自己的立场、利益、价值诉求并不可怕,但如果别有用意地掩盖这些东西就值得怀疑了。科学家作为专业人士,其知识来源最权威,但是在这个共同体中,特别在商业机构的插足下,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并非就是绝对的客观中立者。科学传播应该真实、理性地反映这种情况。在媒介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普通民众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从内容上讲,除了基础科学知识以外,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文化、科学精神也应该得到传播,这是“传播什么”的问题。科学精神就是追求、探寻事物真相的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所在。科学方法作为求真的手段,有严格的要求,好多伪科学的盛行,首先就是在方法上难以站得住脚。从媒介上讲,借助于人际传播以及多媒体的传播等,这是“如何传播”的问题。科技馆、科技宫是具体的地点,局限较多。特别在今天,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手段与技术平台,以其无远弗届、互动即时、信息海量、匿名表达、数字存储等技术特征,让全球联为一体,并且让众多草根网民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麦克卢汉说,媒介即是讯息,任何媒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5](P.33)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技术仍在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还远远没有定型,对于科学传播而言,应该借助这个新的平台,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来壮大自己。

从受众上讲,应该是全体公民,而不仅仅是广大的青少年。针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主要是中小学的正规教育,但将受众扩展到全体的公民后,则传播方式就要适当地调整。实际上,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国家全体民众共同的事情,大家共同参与,既是传者,又是受者,这样复合多向的传播会更加有利于科学的普及。从效果上讲,即关注个人的微观效果,也研究社会的宏观效果。个人的科学素养提升是科学传播的重要功能与目标,但是,对社会整体的影响虽为深沉,但与生活的互动中作用更为巨大。涂尔干说:“我们之所以认为科学有价值,是因为我们依据它的性质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作用,集体地形成了这种观念;这就是说,它表达了一种舆论状态。事实上,在所有社会生活中,科学都是以舆论为基础的。”[6](P.575)民众享有对政府资助的科学研究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在一定意义上就反作用于科学传播,或者是一种“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