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范例6篇

如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范文1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小学语文阅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出发,探讨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

一、新课程改革下,语文阅读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对阅读课的认识不深

在阅读课上很难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但是学生对阅读课的精髓认识不到,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课就是一节可有可无的课,或者对他们来讲是语文课堂中一节放松的课。学生对阅读课的认识就是,我可以了解一下作者在写些什么,但是无法抓住文章的主旨。而且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教师对学生看书的程度很难把握,因此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目标也很难实现。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阅读课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对新课改下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方式探讨还不深刻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只抓住了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目标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教学目标,即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培养。除了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发挥主体作用。同时,也要在语文阅读课上,培养学生的情操,接受文化的熏陶。因此教师在研究新课程改革的时候,要认识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等于让学生随意随性发挥,而是在有条件、有限度的情况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慢慢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不是一开始就采取放养政策。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建议与措施

(一)精心备课,体现教师自己的创意,把握教学目标

备课是决定课堂内容和课堂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上课前有充分的准备,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备课要有创意,一是要体现教师自己的思考和独特之处,二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育的大纲中指出:阅读课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记忆下来,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也就是说阅读课主要还是发挥学生作用,而不是教师的长篇大论。因此,教师就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如何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才是关键。教师在备阅读课时,首先要明确阅读的内容和训练要求,其次要找出本次阅读中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且将创意点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从这个点出发,精心设置好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讲日常生活的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在这篇文章中哪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引起了作者的思考,作者是如何思考和表达的。然后让学生在这节课中围绕这个学习目标,开始自己的阅读课,课后写几句简短的话来总结。

(二)教学相长,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要建立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这是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外在因素。学生热爱语文教师,才能饶有兴趣地来上语文阅读课。例如,可以让学生看一些悬疑小说,如《盗墓笔记》的电影,视觉上的阅读更能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多准备几部有趣的电影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探讨一下电影的表达效果和文字的效果,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其次,要让学生有参与感。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可以在阅读课上,让一个小组讨论拟定题目,大家一起来阅读。下节阅读课可以换其他小组的同学来出题目。对于拟定出来的题目,教师可以做一定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阅读。阅读的同时让学生讲自己的感受,并记录下来。在阅读结束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例如,在讲悬疑小说阅读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猜测文章的结尾,或者是让学生为文章的结尾重新进行写作。

(三)善于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我们身边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学会观察周边的人、事、物,是阅读课的重要一步。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比如,在阅读课上应该选取哪些文章来读,这同样也是阅读课上的兴趣培养。就说在上以亲情为主题的阅读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亲情感受,在一些日常的小事中是如何感受到亲情的;然后再从阅读的文章中看作者的描写,看作者是如何表达亲情的。在阅读的同时可以借鉴作者的哪些方法来为我们的作文课打下基础,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阅读。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同时,以教师的引领为前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提高语文阅读课实效性的方法。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范文2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教学;课外阅读

老师常常在口头上说:“同学们,课余的时间你们一定要多读文学作品。”具体读什么?怎样读?老师们往往没有下文。学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听话的学生可能去翻翻,但看什么,如何看,心里没谱儿。此时,他们的语文老师是有责任的。在几年的教学中,笔者还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班里有一男生甲和一女生乙。男生甲上语文课时不认真听讲,只是埋头看他的课外书;女生乙认真听课,专心做笔记,但课后只做数理化作业。考试成绩一出来,男生甲的语文成绩远远超过了女生乙。其中原因众所周知,女生乙的语文成绩差,是她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她的课外阅读十分欠缺。尽管女生乙在课堂上非常刻苦认真,但成绩不尽人意。由此可见,语文的学习,课外阅读是分外重要的。

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比克洛克说:一个人一生的阅读可以分为生存阅读和性情阅读。[2]在语文学科中,我们从狭义的范围去理解,生存阅读就是精通教材,熟读课文,该背诵的一定要背下来。如果某语文教师把课外阅读仅仅定位在生存阅读上。笔者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进行肯定是不会成功的。不信,不妨一试。我们命令全班同学必须一周看一部名著,并且看完之后一定要写心得,谈感想。带着这样的目的,也就是带着写作业的目的,我敢肯定的说,收效一定不大。(效果是有的,毕竟是去看了名著。)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认为是老师要我读,而不是我要读。这种强制性的阅读怎么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考虑好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从要我读到我要读这一过程的转变,笔者认为性情阅读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性情阅读,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凭着兴趣去读自己喜欢读的作品。当今学生喜欢什么作品呢?经过调查,班上的同学普遍喜欢读言情小说、武狭小说,还有网络小说和卡通。他们讨厌读文学名著,如《战争与和平》、《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他们一致认为这些作品远离现实生活,看不懂,也不愿看。

一位语文教师难道不应该立足于现实,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暂时抛开那些所谓的文学名著吗?学生喜欢读言情小说、武狭小说、网络小说和卡通。我们完全可以投其所好,积极地维护并且参与他们的这些阅读。

现在物质条件比过去优越得多了,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发育得很快。他们喜欢阅读言情小说,完全在情理之中。就拿本班来说,不少男女生喜欢看琼瑶小说。针对这一现状,在课外,笔者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探讨,多听他们发表意见。要求一条:只讲优点,不说缺点。同学们侃侃而谈,兴致盎然。琼瑶小说就是写得好,内容感人,人物时时让人牵肠挂肚。也有同学感慨说若我有那一段爱情人复何求。笔者也掺和进去,“于我心有戚戚焉”!学生视笔者为知己。他们的阅读兴致大增。等看了五部、六部……之后,他们就开始埋怨起来了,怎么老师老叫我们看琼瑶小说。她的小说不怎样嘛;来来去去的就是你爱我,我爱你,没有什么内容嘛;男女主人公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也太单一了嘛;看来看她的小说其实只要看一本也就足够了嘛。何必浪费这么多时间!这时候笔者站出来了,指出同学们这段时间的阅读是卓有成效的。同学们在阅读过程感受了琼瑶小说中爱情的美,同时也能看出其创作的不足。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怎能说是浪费时间呢?学生听后倍受鼓舞。最后笔者告诉学生,琼瑶小说的创作大多都能在前人的创作中找到影子,尤其是她的小说题目和诗词,比如《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说完马上把准备好了的欧阳修的《蝶恋花》、《诗经》里的民歌给同学们诵读。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比空谈有用得多。

同样对武狭小说、网络小说、卡通也用类似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让他们在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中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对作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长此以往,学生对作品在质量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时我们再去积极引导他们阅读一些文学名著也不迟。

事实证明,性情阅读能够促使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少学生说,一天不阅读,好像缺少了点什么。

阅读习惯的形成,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成功保障。当然不能说阅读习惯形成,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会提高。华东师大教授曹础基说:“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在于多读书。”[3]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外,同样非常有必要系统地指导学生去读什么,然后是如何读?

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采用了如下几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散文的能力,笔者指导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散文名篇。有时进行专人专项阅读,有时进行审美阅读;对阅读的作品,可以概括艺术特色,可以写读后感。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写,但要与老师交流其对作品的看法。同学们在一年的时间里阅读了老舍、巴金、茅盾、梁实秋和泰戈尔等众多散文大师的作品。同学们收获不小。

在第二阶段,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笔者指导学生阅读的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给同学们一份导读材料,他们选读自己看得懂、感兴趣的作品。笔者选择晚自习、节假日举行阅读之夜、阅读周诸如此类的活动。有时要求同学们摘抄其中精彩片段,当众朗读或背诵出来;有时要求同学们根据小说的情节编写短剧,自导自演。学生兴致勃勃,踊跃参与。

在第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作品的能力,笔者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阅读大量的反映时代特色的文章。有畅销小说、获奖作品、争议著作,有科普文章、社论社评、杂文随感。录制《新闻周刊》、《子午书简》、《电视散文》等这样的节目播放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的视野开阔、胸怀天下。

在这里着重指出一点,我们需要重视传统古诗文的诵读。关于古文背诵,要求同学们一定把教材须背下来的古文能够全文默写。古文阅读主要是从《古文观止》选材。古代诗词侧重唐诗、宋词,要求同学们起码能背诵50首。现代诗歌侧重中外的爱情诗歌,如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戴望舒的《雨巷》等。当然当代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诗歌也是大力向同学们推荐的。

经过三年下来,除了课本之外,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了这个量的积累,学生在写作时,恐怕不会出现古时一秀才因肚里无货而写不出文章的尴尬与可笑了吧。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厚积是在兴趣这个大前提才能达到的。在博观厚积的过程中,在与前贤和大师的对话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4]鉴于此,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没有理由不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审美阅读(高一)》.龙门书局出版,2000年

[2]《美国教育大观》.漓江出版社出版,1994年

如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确的语文阅读观念;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语文这门学科的前提条件,同时还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便成了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多年,在“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这方面总结了点经验,希望能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一、自身形成正确的语文阅读观念,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

受到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始终认为帮助学生多认识一些字、多掌握一些近义词、反义词、成语、歇后语等远远要比花费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来得更实际、更有效。因为小升初考试中往往会大量考察学生的字、词、句能力,是学生语文考试的重头戏;而对于阅读理解的考察则仅仅只占一小部分,对于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说无甚影响。而且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即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完全掌握好,等到了中学、大学也可以继续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错误认识和理解。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字词、成语、句子等内容,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范围,提高自身的语文知识素养及文化底蕴,对于个人良好气质、学习态度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小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各个方面几乎全都处于空白的时期,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保证自身形成正确的语文阅读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自己更好地展开语文阅读教学等相关教学活动,为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补充

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很难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因此,语文教师若是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个人认为突破口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一方面上,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材料的阅读,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我则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比如,小学生由于年龄因素的限制,更加喜欢阅读一些简短的童话、小故事等。因此,我会向学生推荐一些富含哲理的小故事,像伊索寓言、小王子、成语故事这一类的书籍或者文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爱好选择性的阅读,而不是强制要求他们完成阅读任务,这样一来,就充分尊重了学生阅读的主体特征,有利于激发他们积极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此外,我会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分组讨论,对于自己曾经阅读过的书籍进行充分的探讨和分享,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读书籍、所读文章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为他们以后阅读更多书籍奠定基础。我还会倡导学生养成阅读时随手记笔记的习惯,将那些自己认为很优美、或者富含哲理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及时整理,这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同时能为学生作文水平的逐渐提高做足准备。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补充。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充分重视这一点,并积极利用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存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多给予学生语文阅读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这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1.略读法

英语阅读有“快速阅读”这一说,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也有类似的阅读方法。那么什么才是“略读法”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略读法给出了非常明确地阐述:略读法即让学生利用最短的时间阅读完全文,不求掌握文章的每个细节,只求掌握文章大体的思想和思路。略读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这种方法。比如,在进行语文课文学习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快速阅读整篇文章,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一些关键词和承上启下的句子,以求从整体上把握整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经常进行这样的“略读法”练习,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能力果然有了显著的提高,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完整篇文章,并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大概的理解。

2.详读法

相对于“略读法”来说,详读则对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详读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并在此基础上逐字逐句的对文章进行阅读,不单单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更重要的是还要从细节上对文章进行更好的理解,理清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情感等一系列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完成快速阅读的基础之上,我要求他们利用“详读法”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理解。通过详读,学生有效抓住了文章的细节,对文章中三位小战士特别是老班长的心理、动作、语言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这就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老班长崇高的品质,为整篇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作为教师来讲,一定要对“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这一教学热点进行充分的思考与探究,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端正语文阅读教学的正确态度,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以及能力,使阅读真正成为相伴他们终身的最好朋友。

参考文献:

[1]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出版社,2000-08.

[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如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范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策略;促进;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识字、造词、组句、阅读、及写作能力。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的教育事业都有着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是对孩子的学习影响最大。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本文着重要论述。

一、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所占的比重仅次于写作,从一张小学语文考试卷的内容来看,满分是100分,除去作文占得的50分,在剩下的50分里,阅读就独占了30分。由此可以看出,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能从实质上提高孩子组词、说话、朗读、概括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小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呢?

二、我国小学生的阅读情况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方面。课内阅读主要面对的是教学课本内规定的内容,与课堂教育内容紧密相关。课外阅读则指的是教学大纲以外的阅读内容。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科目。课内阅读能够有效地巩固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和知识,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二者的地位是同等的。

根据有关部门在2010年进行的统计,全世界小学生的阅读量,以欧美国家居高,我国的小学生阅读量还排在中等地位。联合国教科文总署在2011年对五大洲,50个国家的小学生月均阅读量(以一万字的读物作为标准,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作了详细的调查统计。欧美国家的小学生平均每个月要读完10本书,其中美国每个小学生平均一个月完成7本书的阅读量,英国的小学生每个月平均读完6本,法国小学生每个月的阅读量是5本。而作为亚洲大国的我国,小学生的月平均阅读量仅为3本,在这50个国家当中排在中下游地位。

从这两组数据来看,我国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现状不容乐观。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如此之少呢?

三、造成我国小学生阅读困难的原因

第一、教学内容繁杂,时间不充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小学教育内容较为繁杂,在完成了课堂上教室安排的教学任务和课后作业之后,回到家里还要被家长安排去各种课外兴趣培训班上课,这就使小学生原本就少得可怜的阅读时间都被各种各样的作业和兴趣班占用,小学生的阅读量当然会少。

第二、教师和家长的误解

一些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阅读课外读物是一种无用处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殊不知这种想法和行为,才真正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我国的语文学家吕叔湘对于阅读曾说过这样的话:“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上学会方法,课外才能去实践。而实践的方法正是去阅读那些书籍或课外读物。而阅读也正是改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四、促进我国小学语文阅读的策略

针对我国小学生阅读量不高的现状,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引导学生不仅喜欢课内阅读,还要爱上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呢?

第一、紧抓学生心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心智还不算成熟,对事物的好奇心也非常重,而且他们更渴望色到教师或家长及同学们的认可。所以教师在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恰当地举办阅读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大赛等趣味活动,让这些活动去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他们积极的去阅读,让学生的才华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满足他们小小的“成就感”。

第二、教会学生如何读书

因为学生的个人素质、生活经历、理解能力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所以在指导学生读书的时候,也要做到“因人而异,面面俱到”。

晚晴汉族军阀曾国藩将读书与自己戎马生涯的经历相结合得出了读书三法:精读、略读、浏览。曾国藩认为,读书和攻城打仗是一个道理,因个人资质,对待同一本书,可采取精读、略读和浏览这三种读书方法。不同资质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做才会事半功倍,达到读书的目的。

第三、为学生选择推荐一些书籍读物

小学生还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涉世未深,极易受到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影响。虽然说开卷有益,但是未必每一卷书开卷都有益。前苏联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书还要坏。”由此可以看出,指导学生阅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书籍,它的意义非常重大。

五、结束语

阅读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和家长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本领的人,他们的竞争力就越强。学会阅读就是学会学习的核心,也就是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阅读,要把阅读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利用阅读不断地去发展学生,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炎夏.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语文教育,2004(10).

[2]王心影.小学语文阅读新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2011(6).

如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范文5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75-01

随着小学教学的精细化和高效化要求的提高,小学英语教学已不再是以往的含糊了事,而转变为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模块进行有所针对地训练,努力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培养起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并逐渐培养起英语学习兴趣,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心理基础。

1.从心理角度培养起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教学不仅是一个方法上的精细工作,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引导工作,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培养起基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阅读训练之中,教室就应该从心理方面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选取合适的训练材料,对阅读材料的语言进行再加工,使之更为通俗易懂,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在阅读训练中反馈日常英语学习的效果。

2.采取有规律的阅读训练

教学和学习都是一个有序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相应环节和步骤的取舍。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学生的阅读训练时,需要采取有效的阅读训练,选取合适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并且为学生细致分析阅读材料,而非单纯的核对答案,让学生在训练的同时增长知识。

3.阅读训练的方法选择

对于小学生而言,枯燥机械的教学方法自然是不可采用的,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细加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在阅读训练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对相应的阅读材料进行精读和泛读,对一些生词进行记录,如此积少成多,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增长词汇量,同时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感受学习的乐趣。

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出现粗糙性和效果低下的情况,但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推广之后,小学英语教学倾向于高效和长期性。小学英语教师力求做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实施有效的阅读训练,为学生提供有效、合适的阅读训练材料,并选择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当然,阅读训练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训练的道路上,众多师生依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范文6

关键词主题活动;体验阅读;探索

中国分类号:G623.23

有专家论证,非正规的阅读活动有着正规活动所不可替代的优越之处,即宽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孩子们的体验和感知。在此先决条件下,为幼儿提供充分的阅读形式与环境,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由于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进行了一些主题阅读活动的探索,下面就本人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体验阅读活动的关键

刚刚开始进行体验阅读课题研究的时候,我存在着许多困惑,如:体验阅读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在开题报告的时候我还带着问题向省里的专家请教,省里的专家针对我们的问题给予了一定的答复。其中一点让我受到了启发,“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制定要与幼儿的认知水平相适应,要在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来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要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特点来界定。”课题的研究不能与教学实际相互脱离,不能为课题而课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尝试着把体验阅读的教学活动与班级的主题教学活动相结合,例如:大班开展的第一个主题教学是《我喜欢的……》而体验阅读的第一个图本是《幸福是什么》我把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和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寻找我喜欢的东西和我喜欢的事情,在课题教学中,让孩子们说说什么是幸福,自己最幸福的是什么时候?在主题墙的环境布置中让孩子们画上自己最幸福的是什么事,老师给与记录,收集孩子们幸福时光的照片,在家里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幸福的时光,美术课堂上和孩子们把幸福的事画下来,自制成图书放在图书角中让幼儿交流和自由阅读,通过不同形式的体验和感知孩子们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的真正含义。再回到读本的时候,他们不单单是为图书上的图文阅读而阅读了,而是能够迁移,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了。完成了体验阅读的真正教育目标。透过主题教学活动,也让我看到了体验阅读对孩子们的影响,正是由于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才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阅读经验。也给幼儿创造出一个充满欢笑的阅读世界。即有利于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可以使幼儿在顺利阅读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二、针对幼儿的需要合理科学的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是幼儿进行体验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开始部分,是幼儿进行其他阅读能力培养的前提。阅读可以成为一种习惯,而这个习惯应该是在孩子们一开始进行阅读活动就开始培养的。

那么如何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加入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我进行体验阅读课题研究的重点。为了有效的开展主题教学和体验阅读的教学研究,小班初期,我们开展了《我喜欢看书》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设计,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对书有了初步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看书的愿望,针对小班孩子看书时间不长,兴趣容易转移的特点,我们结合主题教学活动把小朋友们的日常游戏的场景,及友好相处的片段拍成照片,结合图本布置成主题墙,让孩子们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一边结合图本一边欣赏照片,形成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即结合了书本,又有来自于小朋友们的生活,使主题教学与阅读活动有机的渗透和结合,达到了主题教学与课题研究互补的良好效果。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也让我们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那就是科学高效的指导,必需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受阅读,体验阅读并能积极阅读,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中,缺乏氛围、相对呆板、严肃,不利于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三、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相互渗透,形成大主题背景下的小阅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