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人居环境设计范例6篇

住宅人居环境设计

住宅人居环境设计范文1

关键词: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环境健康度舒适度环保节能

改革开放以来,住宅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设计与人息息相关的居住建筑,设计者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从生态环境、心理环境和环境安全几个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人文思想,使人居环境与大自然充分融合,创造人居环境的高健康度和高舒适度。

一、工程概况

汇雅风尚住宅小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路,总用地为2.77186hm2,住宅用地1.116hm2,公建用地0.523hm2,道路用地0.524hm2,公共用地0.598hm2。总建筑面积146100m2,地上建筑面积114946m2,住宅建筑套净密度1271套/hm2,住宅面积毛密度36938m2/hm2,住宅面积净密度91740m2/hm2,绿地率40%,汽车位总数683辆。

商业用地指标:用地面积7172.60m2,总建筑面积53148m2,地上建筑面积43035m2,地下建筑面积10113m2,基底面积2895.06m2,容积率6,建筑密度40.36%。住宅用地指标:用地面积20546m2,总建筑面积92952m2,地上建筑面积71977m2,地下建筑面积21041m2,基底面积3203.58m2,容积率3.5,建筑密度15.53%。

二、总图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1、适合宜居的绿色生态环境

在总图环境设计中,注重了绿色生态住宅的理念的设计,充分利用环境,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使居住者无论在身体上、精神上都完全处于良好的舒适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本着以人为本,健康舒适;节约能源;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相结合的生态住宅来进行设计。

以人为本设计宜居的绿色生态住宅环境时,注意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科技手段,合理安排住宅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设计的定位中,小区南北各有一个出人口与市政道路相连,从创造生态环境的空间规划布局出发,注意住宅楼的朝向和风向,使住宅区形成自然风道与生态绿化环境;同时考虑到建筑单体和群体与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注意阳光对环境及住宅日照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景观环境用地,使小区绿化率达到400},使之成为景观生态场地,并且绿地中景观设计运用了水景来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小气候,并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达到真正具有生态效果的宜人的居住环境。

2、和谐交往的心理环境

从住宅区中心绿地到楼前绿地到庭院绿地,按“公共一半公共一半私有”空间格局,在居住小区中以不同组合形态构成景观带,形成居民户外活动的领域,并经过精心布置绿色植物、花坛、座凳、雕塑等环境小品,及可供老人和儿童休闲游戏的场地和设施。楼前绿地可称为半公共领域,也是院落空间的延伸,是便于居民闲暇散步休息、儿童游戏的场所。而中心绿地不仅可以设有小区雕塑的主题小品,还可以提供老年人和儿童休闲的设施。

3、安全健康的环境要素

小区实行智能化管理,设有电子监控系统,对讲系统等高科技手段,24h的小区警卫巡视,小区的出人口设有智能化系统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在小区设计上也考虑了卫生环境的安全性,如设有集中收集处理存放的垃圾清运站,并设有独立出人口,与小区道路环境,住宅楼相对的分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公共设施及楼房空间的开关等,用声控方式,以减少人流触摸交叉感染病毒的危险。小区还安装了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对讲与防盗门控、住户报警、巡更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等,可以对安全防范系统实行监控、车辆出人与停车管理,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水等重要设备的监控管理。

三、单体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1、在住宅单体设计中有关空间的舒适度

居住空间不是越大越好。在设计中考虑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所居住的环境,居住的空间是有一种最基本的要求的。住宅的舒适度就是一种居住者的心理感受,太过大的空间环境,会使人们从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因而要考虑居住建筑的私密性。汇雅风尚住宅小区单体房间设计如图1所示。

住宅的舒适度要重点考虑住宅空间尺度对人的居住环境的心理感受。在住宅设计中还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增加更多方便合理的使用功能、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因而设计要准确的把握空间尺度,提高住宅空间的舒适度。

住宅设备管井集中设置在公共走道内,便于设备的维修安装检查等,使设备管尽量减少在户内的穿人和维修检查等方面造成的不便,充分改善了户内的居住空间环境。

2、生态环保设计

住宅的生态环保设计小到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到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而是每个建筑师要认真思考的。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照明灯均采用节能型的灯具,如太阳能灯具。绿地浇灌系统为节水节能型的喷灌系统。住宅单体设计中:建筑材料均采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如,涂料,底漆,密封胶等。建筑的节能:墙体均采用挤塑板外墙保温,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玻璃均为中空玻璃,人口做门斗等措施。建独立的垃圾清运站,集中处理小区居民每日垃圾,及时清运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有害污染并有垃圾回收等有效的利用。

3、安全健康设计

单体建筑实行智能化管理,设有电子监控系统,对讲系统,住户报警及监控、闭路电视监控等安全防范系统。公共设施如开关等,用声控方式,以减少人流触摸交叉感染病毒。楼里不设垃圾井道等措施减少污染。

住宅单体设计中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而且也在设计上注意户内的卫生防疫功能。通过设计尽可能切断病菌的传播渠道,避免公共空间交叉传染的可能性,改善居室内空气自然净化条件。

4、住宅的无障碍设计

住宅人居环境设计范文2

关键词:开放住宅 设计体系 理论思想 设计模式

在我国的建筑住宅设计的发展中,由于受经济和国情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住宅的设计都是由建筑设计师把控设计模式与方法,居住者只是被动接受已经设计施工的住宅建筑而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到住宅的设计过程中,这对于提高居住舒适度来讲,是有着极大影响的。直到今天,就我国的住宅建筑设计现状来看,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住宅建筑是以设计师和开发商等少数人的意愿来设计施工,而忽视了使用者对住宅的设计需求,但事实上,使用者才是住宅的最终主人,其对住宅设计的喜好才是判断一项建筑住宅设计方案是否优秀的关键。为了改善这种设计现状,一些建筑设计师提出了开放住宅设计体系的概念,使使用者参与到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以提高其在使用中的舒适度。

1、开放住宅设计的理论思想

1.1对人在居住环境中地位的重新认识

住宅建筑的设计施工是为了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居住场所,其主要目的是为人类服务的,这种关系定位必须要得到明确。但在现有的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却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而是以住宅为中心进行设计,以方便住宅的施工为原则进行住宅设计,这样就成为了住宅建筑为主体,而作为使用者的人却只是客体,只能根据住宅设计模式来适应住宅。这样的设计现状,从某种角度来讲,是属于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并不能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此,必须要重新认识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进行住宅设计。

1.2 生活的动态特征决定了住宅的动态发展

人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是一个动态的历时过程。无论从人与住宅的互适性出发,还是从住宅产业的经济效益出发,居住环境形态的营造都是一个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源、信息交流的动态过程。开放住宅思想提倡树立动态的观念,即住宅应被当作类似生命体的组织系统,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僵化的终极产品体系,在这样开放的组织系统内潜伏着各种更新、变化的可能性。

1.3良好居住环境形态的营造是使用者与设计者交互作用的结果

就目前的住宅设计的应用方式中,可以将其分为两种形式,其一为完全是使用者自行设计,其二是建筑设计师以专业的角度进行设计。其中前者主要是在乡村等对住宅性能要求不高的传统建筑设计中,根据多年传承下来的设计模式进行设计,没有统一的规划;后者则主要是在现代城市住宅建设中,由建筑设计人员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是由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居住环境的设计方式。但这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缺陷与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建筑性能需求和使用者的舒适需求。而开放住宅思想认为,良好而富有生气的居住环境形态应该同时受到两种营造方式作用力的影响,在使用者自发营造和设计师专业营造的交互作用中形成。

2、开放住宅的设计模式

在传统的住宅设计中,住宅的设计模式主要是由开发商与建筑工程设计师共同决定的,但最终的决定权是在开发商手中,而设计师只是负责设计的可靠性与合理性,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会选择最低工程造价的设计方案,而并不考虑使用者在居住中的舒适性。即使设计师能控制设计模式的确定,其代表的观念也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只有使用者才能真正了解住宅设计需要做到哪些。

这就引出了参与性设计的必要性,没有公众参与的设计,要想很好而恰当地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简直是极困难的。同时,参与性设计可以把人们组织起来,使他们卷入活生生的环境世界,并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人和他们周围环境的感情。因此,需要将住宅设计模式转变为“政府――公众――开发商――建筑师”的多边合作。

首先,政府是城市整体利益的代言人,同时也是城市居住环境建设的主要决策者,他有责任参与居住环境的设计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代替建筑师的工作。作为管理者,政府应发挥自己在住区规划建设中的管理职能,通过税收、财政、土地开发等政策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导则等技术手段从宏观上引导和控制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过程;政府还应是支持者和帮助者,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公共资源,整合和协调参与住宅设计各方的利益冲突,扶持和帮助社会的弱势人群,特别是要积极促成居民的参与。

其次,还需要发挥公众的作用。居住环境的建设与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公众有权利和义务参与住宅设计过程,这是在政府和开发商之外的真正的“第三种力量”。他们是整个城市居住环境的使用者,也是收益者(或受害者)。对他们来说,他们应该接受营造居住环境的责任,从消极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自愿行动者,愿意投入时间、精力与资金,学习如何保护与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

3、开放住宅的设计程序

开放住宅设计程序的内容突破“设计―产品”的单一封闭范围,而进入到“计划―设计―评估―反馈―设计”的扩大了的范围之中。在住宅创作活动中,设计计划、设计和设计评估是一个前后连续、密切相关的过程:首先,设计计划以合理性为判断基准,通过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对住宅建设项目进行客观、合理的判断,提出设计的概念框架。这种由外及内、自上而下的分析过程使设计的理性程序大大提高;其次,住宅设计是居住形式的具体生成过程,通过对信息元素的提取和组织,凭借联想和创造力提出具体的形式,并凭借一定的方式如图纸、模型等使其外化;第三,设计评估是住宅设计成果的检验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成果是否符合预想目标的要求;二是设计成果是否符合处于时间维度内的环境和使用需求等,这二者互为补充和修正。评估的结果将不断地反馈进入计划的修订和设计及营建过程。

住宅设计计划、设计和设计评估在构成前后接续的过程同时,三者自身亦处于过程状态。设计计划是住宅设计和评估的依据之一,然而必须注意到设计计划的“合理性”是相对而言的,由于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动态特征,静时的设计计划就很难穷尽各种变化的因素,其合理性的延续将依靠评估机制的不断反馈。因此,评估的结果反过来又构成设计计划的依据。“计划――设计――评估――计划”构成了一个首尾相接、不断往复提高的循环之链。

住宅人居环境设计范文3

[关键词]住宅 社区 市场定位

当住宅作为商品进入消费市场后,与以往不同的是,市场定位问题越来越至关重要了,恰当的设计卖点和市场定位是否能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对住房的需求,是住宅开发是否能够获利的关键。同时,这些“卖点”恰恰是通过市场调研、精心策划,反映了人们一定的居住需求。

一、当前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的定位

相对总体性和战略性很强的城市规划,住宅区规划更多关注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近几年,西安住宅建设规模庞大,在提高和推进规划技术水平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以下以天地源•枫林绿洲为例,从规划布局、景观环境设计、内部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当前住宅小区的市场定位及建设情况。

天地源•枫林绿洲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二期建设用地范围内,距高新区行政管理中心仅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1.规划布局

枫林绿洲居住区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是以“生态、运动、教育、阳光”为主题,以第五代生态文化住宅理念来打造的住宅区。由3条步行商业街、7大居住组团以及1200米生态谷、5000平米运动主题会所、1公里运动林荫大道构成街区居住形态,首创新街区生活模式。

住宅区以花园式组团为基本组合单元,根据项目用地面积大、开发规模大的特点,确立了以开放式的大社区,将住宅划分成20余个有利于开发、管理的小组团,组团之间以绿地与道路分隔,组团内部有多姿多彩的庭院空间。

2.景观环境设计

枫林绿洲的景观环境设计由一点、两带、三街、七区构成。一点是枫林新天地,突出整个入口景观;两带为生态谷景观带、运动林荫大道景观带,将生态功能与运动功能密切结合,营造充满生气气息的森林湿地景观;三街则是引入生态景观步行街概念,三条步行街在设计半开敞式的绿化景观的同时,充分满足街区内商业与人流的多种需要;七区是指各个居住组团不仅自成体系,又相互融合,创造和谐的居住氛围。

3.小区内部配套设施

商品住宅不同于安置住宅与福利住宅,在出售商品的同时,还要出售服务。只有配套完善、设施齐全的商品住宅,才是有使用价值的商品。

枫林绿洲设有5300平米的运动主题会馆,其中包括攀岩、游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壁球、桌球,大小球类,还有健身房、舞蹈室、儿童吧等。目前,运动会所作为售楼部使用,里面运动设施配备不完善,很少有业主使用。由于居住区仍处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周边没有其它居住区,商业街只供本社区居民使用,但入住的人数不多,商业氛围不是很浓,人气不旺。

二、城市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

人们对住宅质量的追求在不断地提升,设计应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依据大众的使用要求和各种需求,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从住宅建设的现状看,今后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1.社区化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居住社区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依托的基本空间和城市体制中最为稳定的基本单元。人们的生活观念将从计划体制下主要依靠单位,转向主要依靠居住社区和邻里。居住社区承担起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和服务的物质功能,以及培养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共同情感体验的精神功能的双重责任,所以,住宅设计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住”的地点,而且还要为人们创造一个有“归属感”的家园,它是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观念有机相结合的过程。

2.合理规划

商品住宅已从销售房子过渡到销售环境阶段,购房者越来越重视居住区的环境价值。这里的环境包括大环境与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居住区与城市间的交通联系,以及周边社区状况;小环境是指居住区内提供给居民户内外休闲、观赏、娱乐和改善生态的空间。通过良好的环境设计,不仅能提高商品住宅的销售档次,还能改善居住者人际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打破现代城市居民由于居住建筑不良设计带来的人际间的隔阂。

在规划上,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佳居住条件为中心,慎重选点、合理布置、科学规划,用适当超前的眼光满足人民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住宅区内各种因素组合科学,道路合理分流,既方便使用又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对于居住区配套设施,设计中一方面应充分把握宜人的尺度和亲切的气氛,另外其配套设施的施工装修应与售楼同步,使住户住后即可受用这些设施空间。例如,以前小区中的会所比较孤立,很多都难以经营下去,现在,大部分会所的都对外经营,功能也多样化。

3.环境的“均好性”

现在很多小区设计方案开始关注居住区内的景观设计,但大多环境景观设计与建筑缺乏共同语言,环境景观雷同、西洋化,过于艺术园林化,景观之间缺乏系统性和主题性标志。景与境之间无内在联系,显然是拼凑而成;景观、绿化等环境过于人工化,难与住宅和谐相处,不成为整体,难以构成“山水家园”;个别庭院则过手注重图案性,远看像大盆景,硬将巴洛克风格引入园林设计,置业者起初可能被美景吸引,但长期居住就会感到参与性不强。

而“均好性”理念强调环境资源的共享。环境资源主要包括绿地、花木、水景等自然景观。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不但可以创造美好、温馨的居住环境,而且也可满足居住者心理和精神需求。因此在规划设计上,以均享为原则,让每个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资源,都能获得同等的价值回报。如果达到均享的目的,环境资源势必要分散,分散到每幢住宅前,每个院落里,甚至每户的窗前,这就避免了因资源的集中,而形成仅供一部分人享受的格局出现,也就确定了在小区的规划框架中要布置出多个景观亮点。

4.科学管理

从小区规划的一开始,就引入物业的概念,规划设计要保证物业管理及服务方面提供便利的条件。商品住宅设计还要考虑使用者的维修养护费用、社区治安安全的其它问题,使商品住宅设计真正满足市场要求,同时又能引导住宅市场朝21世纪的住宅模式迈进。

三、小结

居住环境应该有利于人的健康,提高居住区业主的舒适度。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宜居社区”,一个真正适宜居住的社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敬畏客户,认真研究居民在社区内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照顾到居民在安全、私密、舒适等各方面的感受、使住在这里的居民有归属感。

“宜居社区”应该是健康和谐的,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并具有特有的社区文化。“宜居社区”的标准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种建议,而对于开发商而言,只有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品质优越的建筑品质和定位准确的营销方式,细心周到的物业管理综合运用才能够真正实现建设“宜居社区”的理想。

参考文献:

[1]程.中国住宅十年巨变.时代建筑,2004,5.

[2]庞少宇.新兴商品住宅人性化探索.广西大学学报,2002,6.

住宅人居环境设计范文4

【关键词】景观式住宅区;以人为本;环境设计;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091-01

一、引论:

居住问题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在建筑中住宅占据着重要位置。近几年,我国住宅建设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要求居住区不仅要创造一个对身体健康有益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环境,而且还要力求创造一个文雅、幽静、美丽的景观。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要科学运用“以人为本”的生活设计理念,通过量度适当的环境设计,构建出方便、舒适、和谐、安全、富有文化底蕴的住宅区去满足居住者的要求。

二、现代住宅区设计规划及发展前景

以前许多住宅区只重视各自生活上的需要,忽视了居住环境室外交往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设计,这是造成人际关系淡薄的外因。在前述因素的制约下,居住环境必然不够舒适、和谐。设计师如何创造出一些便于居民进行交往的公共活动场所,使居民间相互见面交流机会增多以加强邻里联系,同时增加生态环境景观,达到构建和谐社区的目的,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住宅小区模式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小区模式也要根据城市区位、环境条件、地价因素,根据不同的居住者,作出不同的规划,形成多样的组织结构。解放思想、打破禁锢,创造出富有地域特色、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符合群众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居住区新模式。

三、居住区环境设计

不管采用哪种规划设计模式,居住区设计都要“以人为本”和“适用、经济、美观”。长期以来在提高居住区的环境品质方面,人造硬质景观、特定的功能活动场地设施一直是规划设计的重点所在,相对来讲环境的自然性、生态性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强调住宅区环境的自然性、生态性对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城市有机的基本生态单元及满足居民的精神感受都有着重要意义。

1、公共空间建设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闲暇时间增多,健身、娱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提供充分的空间环境是营造以人为本居住区的基本条件。合理安排公建用地,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设置休闲健身、娱乐设施,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要求。

2、生态环境构建

中国民居深受“天人合一”哲理的影响,从选址、总体布局到室内外环境设计均充满了朴素的自然生态精神。现代居民对于绿地环境往往要求有花有草有树有山有水,居住者期望建筑师在居住区室外绿地空间环境设计中注入更多的“人情味”。

居住医生态环境设计应从绿化面积大小、绿化树种搭配方面考虑,做到:(1)注重生态效益、观赏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植物种类的选择应本着安全、健康的原则,以树木为主,高大乔木、中低灌木和铺地植被相结合,优先选择乡土植物,通过科学搭配植物以提供疏密适当的绿荫,调节不同季节的光线强度、改善室内通风、创造各种特殊的社会空间等环境。(2)减少硬质场地的使用以扩大自然绿化。住区的广场及其他活动设施应根据居民的数量和使用频率来确定规模,不应盲目追求气派,可通过采用铺装植草砖等形式,积极将住区的室外场地变成绿地系统的一部分。(3)处理好住宅与绿化的过渡关系。住宅底层院落应尽量采用镂空围墙或低矮绿篱,以加强建筑与环境的渗透与交融,保证人与自然的顺畅交流。

3、视觉感受

设计师在着力营造富于特色的景观环境时,应注意:(1)环境设计应与整个居住区风格协调。居住区建筑风格奠定了全区环境风格的基础,西方园林追求恢弘的气势,构图工整、装饰小品多为西洋古典柱式以及喷泉雕塑,中式园林追求自然朴实,构图自由,装饰小品多为假山石及亭台楼榭。目前居住区规划大部分都是以一种风格为主综合运用两种造园方法。(2)充分利用自然。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居住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3)整体和精细设计配合。居住区环境要总体构思通盘考虑,既要有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结构,又要有不断变化的空间序列。对环境细部要有精细设计,既可以借鉴传统的遣存,更可以将声、光、电、喷泉、不锈钢、玻璃、彩色涂料等综合运用在环境设计中,以求创造富有现代感的居住区环境。

住宅人居环境设计范文5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住宅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形态,居住建筑的本质和目的是给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住宅发展是物质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居环境、居住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住宅建设的发展,已成为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和广大居民的共识。住宅发展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住宅的舒适性

住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人的一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这个空间中活动,因此住宅质量的好坏是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首先就体现为舒适性。住房建设必须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针对具体户型对于购买面积的要求,尽可能地满足其个人喜好,提供灵活的间隔;根据家庭人口的变化、生活习惯、个人爱好、职业需求等进行灵活地调整,以满足其居住的个性,提供一个更安全、舒适的空间,满足居家的会客、起居、餐饮、学习、工作、漱洗及储藏等方面的要求。

住宅的功能化要求“住得下,分得开”,“住得舒适,身心健康”,满足人身、财产安全。住宅内部有关设施的方便性是住宅舒适性的内在要素。室内环境上,讲究自然、韵味、浪漫与色彩的和谐统一,以保持优雅、宁静、舒适的居室氛围;外在的住宅室外配套设施要完备。

日本曾总结出舒适环境的八大要素:(1)空气清新,无污染和臭味;(2)宁静,无噪声;(3)丰富多彩的绿化;(4)与水景亲近;(5)街道美丽、整洁;(6)具有历史文化古迹;(7)有适于人们散步的场所和空间;(8)有游乐设施。其中人们对安静、空气、绿化这三要素最为关心,并列为舒适性的基础要素。目前我国用五个指标来衡量舒适度:(1)居住密度;(2)绿化面积;(3)日照、室内温度、湿度;(4)室外活动场所和设施标准;(5)室外环境的噪声标准。

  二、住宅的生态性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和大自然接触。这里讲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质、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养住宅生态性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在住宅建设和住宅发展中始终以生态为中心,特别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调,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组合一切可以运用的元素,充分利用阳光、通风,注重与大自然的、地理的、景观的、人文环境与大环境相对接,在环保、绿化、安居、道路管网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管理,使住宅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住宅的生态性至少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点:

1.住宅建设应营造生态园林,创造出绿地、风雨长廊、漫步小径、假山流水、瀑布等相互搭配而协调的新型园林景观。总体布局上,考虑满足日照要求和绿地空间,形成特色,在户型设计上充分利用环境特点,使主要空间享有最佳景观。

2.提高住宅区的绿化程度,排除工厂废气污染及有害、有毒植物,改善住宅小区气候。

3.使用环保建筑材料,在住宅建设中推广新型墙体材料、节能材料和节能采暖、空调制冷等系统的应用,提高绿色建材、绿色饰材的应用量,推进资源回收与开发的应用力度。

4.以动态观念、发展眼光看待住宅空间:私车泊位。建立地下车库,将车库设在小区绿地下面,实行人车分流,把噪声和车辆尾气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

5.重视住宅的外观设计,协调楼宇周边环境,临街住宅不宜设置面向路面的外飘阳台;要采用隔音效果较好的外墙建材,减少噪声干扰;为使住宅采光充分,户型设计应多面向阳。

6.住宅区的方便、安全、卫生:住宅区内外交通方便,完备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服务方式、项目、时间的便捷。居住区环境不仅要保证居民的日常安全,而且要考虑在发生特殊情况下的安全,如火灾、地震等。要保持空气清新。饮水要符合标准,尤其是水池二次供水的情况下,室外公共设施环境要清洁卫生,供水应以铜管取代铸铁(镀锌)管,洁净能源。

7.住宅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性:住宅小区室外环境的美观,取决于建筑群体的组合、建筑小品的装饰、绿化种植的配置方式、建筑立面处理和建筑墙面装饰材料与色彩的选配等。环境配套协调,给人以明快、淡雅、亲切之感,富于人情味、生活气息和地方风格。

8.培养住宅区居民的生态伦理观念,广泛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形成强烈的小区生态文化氛围。

总之,生态住宅人居环境应做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营建高效、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

  三、住宅的信息性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电脑的普及,将引起家庭生活及住宅建设的重大变革。人们更多的时间工作、休闲在家里,生活的舒适性、安全性提高,家庭和社会紧密相联,使住宅智能化、信息化成为必然。住宅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本,尽可能将现代环境、生态、智能、潜能等新技术融入住宅建设和居住生活之中,实现住宅智能化、信息化。

智能、信息化的住宅是理想的生活工作场所。它能提供:1.舒适、方便、安全的居家环境。智能布控系统的引进,实现人工环境(空调、照明、太阳能)控制系统,保证了居住舒适性。实现住宅区的全方位(楼宇门窗廊道)监控,红外线防盗报警、电子巡更、火害烟感、求助呼叫、指纹识别、“三表”出户、IC卡计费,有效地优化治安环境,增强住户的安全感,极大地方便住户的日常生活。2.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及服务系统,能迅速获取加工与提供信息,保证住宅小区内数据、语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快捷准确的内外信息交换功能——IP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丰富多彩且高质量的文化娱乐设施——视频点播、掌上电脑、数字电话、家庭网络、影视宽带网等信息家电;智能网络工作站进入每个家庭,实现多种教育和家庭服务——Internet网上冲浪、软件下载、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网上炒股等等。人们可以在家办公,实现无纸化办公;在家上学,在家受教育,接受远程终身教育。鼠标一点,遨游全球,“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四、住宅的文化性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居住文化源远流长。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说过:“文化都是从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开始的。”文化是人类行为的精神内涵,居住作为人的最主要的行为之一,也是文化的一项基本内容。住宅的文化,不仅是居住者的文化,也是建筑者的文化,是与住宅消费有关各方面的综合体,应当包括住宅建筑艺术、环境营造艺术、居室美化艺术及居住的风俗习惯、居住质量、居住人际关系等等。在住宅建设中要不断地加大文化的份量,人们对文化内涵的需求,从小区布置建筑风貌、艺术品的陈设等方面都要提供,建筑造型艺术要更加体现地方特色、民族风情。作为一个家庭来讲,要涵盖健身、视听、读书、艺术品收藏等各空间,文化性、文化气质要更加渗透到生活的深层。因此,住宅建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具备:1.优良的施工质量。它包括新颖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和过硬的质量。整个设计、施工、管理、创优质的过程,既是住宅建设的过程,也是创造文明与美的过程。

2.优美的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住宅小区的空气洁净度、噪声干扰程度、地理环境、绿化美化程度等。依山傍水、闹中有静、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鸟语花香都是优美的自然环境。居住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会使人心旷神怡、康乐延年。文化环境是指住宅小区内的学校、文化设施及周围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程度、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后代都起很大的作用。近年来,购房者对物业周边的教育水准、人口素质、环境质量、社会治安等方面都非常关注。

3.优质的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是住宅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物业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为广大住户创造美好的生活,包括:房屋及附属设施的修缮与管理;环境卫生保洁,花木绿化养护等;供电、通讯、燃气、给排水、化粪池、消防等设施的维护;道路维护;地下车库管理;公众代办性质的服务、专项服务;日常生活类如接送孩子上学;商业服务项目,小型商场服务设施;金融服务。要为住户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欢乐、宁静、祥和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对住户的关爱,积极倡导文化观念。

4.住宅文化和住宅建设的本身有着天然的联系。住宅文化表现在住宅区位的选择、住宅区的规划、楼宇的外观造型及单体设计、建筑施工质量、住宅的装备水平(厨房、卫生间装备,空调、采暖装备、智能化技术装备,室内装饰及陈设)、住宅的功能合理(功能配置合理、面积分配有效、使用率的提高、功能房面积增设、空间及场景布置)、小区的文化设施建设、环境的绿化程度(绿化系统、防止污染系统、生态型新能源利用系统)、建筑小品的品位及小区文化氛围、居民的居住卫生习惯、文化修养、情趣、消费价值观念、生活质量水平及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

住宅文化水平是与住宅业的水平相一致的,中国人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对住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住宅及住区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地影响整代或几代人的文化修养,因此抓好住宅的文化建设是住宅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住宅人居环境设计范文6

关键词:休闲住宅地产;规划设计;建议

近些年,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极快,随着行业的发展速度企业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其市场的竞争便显得更加激烈。对此,休闲住宅地产的商品房当中档次较高的商品,其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房地产商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下房地产开发商竞争的关键因素。对此,休闲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小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科学的住宅规划方案,从而提升休闲住宅小区的住宅环境。

1休闲住宅地产的规划设计思路

休闲地产也可以被理解为休闲活动服务性的住宅地产,其仍然以住宅作为核心,并且融入了多样化的休闲设施[1]。休闲地产相对于常规的地产而言,融入了公益、文化、环境、创意、体验、养生、娱乐、运动、教育等元素[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显得越来越高。对此,休闲住宅小区的设计便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的焦点。但是,当前的休闲住宅小区中,普遍设计思路都显得较为单一,规划理念较为落后,其形式普遍呈现为大众化。与此同时,规划过程中仅仅追求形式,其住宅小区的真正实用却被严重的忽视。当前许多休闲住宅小区设计的抄袭模仿现象较为严重,其严重缺乏创意,某些建筑的建筑风格也与当地的文化特色严重不符[3]。休闲住宅小区内部的植被设计也与建筑有较大的违和感,设计者过于重视植被的覆盖面积,而忽略了植被在整个休闲住宅小区内部美感以及植被的多样化。许多的休闲住宅地产在规划过程中,普遍喜爱强调基础设施的耐用性、管理方面的便捷性,但是却忽略了小区内部的休闲性、协调性[4]。休闲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注重小区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外,还需要将小区的住宅特点作为规划依据。许多房地产开放商为了售房的便利,在前期利用大量草坪铺垫小区绿化带。但是,草坪的养护飞扬较高,其需要定期的维护。这样的随意大量铺垫草坪极容易导致资金的随意浪费,园林工作者的工作量上升。所以,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急需要注重休闲住宅小区内部的植被分布、种植的多样性、层次感,还需要保障小区内部的环境利于植物生长,从而有效的改善小区内部的生态环境。

2休闲住宅地产规划设计的改进建议

休闲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想要达到最佳的效果,就必须将自然环境与专业设计进行有效的融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将自然与人文有机的结合作为设计依据。针对当前我国许多房地产企业在休闲住宅地产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建议。

2.1因地制宜,依据地产特点进行设计

每一个休闲住宅地产的特点都有所不同。在对休闲住宅地产项目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前休闲住宅地产项目周边以及当地城市的自然特点,适当的营造有创意的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想要合理的规划休闲住宅小区,就必须要在设计之前做好充足的调查、准备工作。首先,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的调查该项目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中,主要调查气候环境特点、植被的种类以及植被的生存需求等,然后依据这些特点进行合理的调整。例如,在选择植被的时候,需要将植被种植出层次感,利用多种类的制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2依据小区的特点,设计住宅环境

休闲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注重小区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外,还需要将小区的住宅特点作为规划依据。因为住宅小区内的建筑都存在相似的风格,对此,就需要在小区内部的住宅环境规划上进行一定的设计,种植一些符合楼盘风格的植被。例如,在中式风格的住宅项目中,便可以将一些中国式的建筑项目,例如长廊、庭院等种植一些兰花、竹子之类具备古典特色的装饰物进行点缀。这样的设计方式既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还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休闲住宅小区的整体环境水平。

2.3人性化布局,突显小区特色

建筑的密度、高度都需要依据人体的视觉冲击感、舒适度进行设计,避免过于紧凑,造成压抑感。在设计小区的建筑布局时,相关工作者可以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整体上给予居民一种舒适感的视觉感受,从而营造自然、和蔼的生活氛围。休闲住宅楼盘必须要体现“休闲”。对此,楼盘的设计就必须要能够给予居民一种放松的感受,从而缓解居民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压力。人性化的设计需要时刻站在居民的角度去思考,在建筑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考虑居民的意见。例如,在设计植物种植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查,统计小区内大部分居民所喜爱的植物,从而使小区设计更加符合居民意愿。

2.4依据当地文化特色设计休闲小区

休闲住宅小区的建筑特色不仅仅需要考虑生态环境,还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环境特点,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作为设计依据之一。一方面需要注意设计风格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程度,急需要使休闲住宅小区符合自身特色,还需要一定程度的符合当地的人文特色。做好内涵丰富、内兼外顾,避免肤浅、庸俗的设计。休闲住宅小区当中的设计风格需要围绕休闲设计,但是抽象的设计很难让居民理解。对此,设计者就需要将休闲住宅小区的设计做到通俗易懂,从而舒缓居民的心情。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休闲住宅小区对于整体规划设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休闲住宅小区中休闲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着不能忽略的地位。对此,相关企业部门在设计时需要时刻遵循休闲的原则,坚持以居民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充分你利用当地的文人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特点,做好纤秀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工作,为居民创造更加能够缓解压力的休闲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1]朱晶,王诗滨,苏林.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2012,14(3):393.

[2]陆宏艳,陈淑玲,黄春夏等.关于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5,3(12):60.

[3]周阳,熊彬彬,李文东.浅谈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的合理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