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例6篇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1

1、玉米黑粉病:玉米整个生长期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但在抽雄期症状表现突出。植株各个部分可产生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大的病瘤直径可达15厘米,小的仅达1—2厘米。初期瘤外包1层白色发亮的薄膜,后呈灰色,干裂后散出黑粉。叶片上有时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堆。雄穗上产生囊状的瘿瘤。其他部位则多为大型瘤状物。

防治措施:播种时用种子量0.4%的20%粉锈宁乳油拌种,同时以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和粪肥处理。生长期彻底防治玉米螟等虫害。

2、玉米灰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在叶脉间形成圆形、卵圆形红褐色的矩形条斑,病斑多限于叶脉之间,与叶脉平行,成熟时病斑中央灰色,边缘褐色,大小(4—20)毫米×(2—5)毫米。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状物。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主要随玉米病残体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而传播,玉米发病后,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发生多次再侵染。病害多在抽雄期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气温低(20℃—25℃)、雨水多,大气相对湿度高达90%以上,灰斑病严重发生,易易造成流行;而温度高、干旱则抑制病害流行。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喷药预防,药剂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剂50克、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7%银浊利悬浮剂每亩10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几种药剂进行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3、玉米褐斑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

防治措施:提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每667平方米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25%的粉锈宁(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茎叶或用防治真菌类药剂进行喷洒。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结合追施速效肥料,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且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根据目前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4、青枯病

青枯病应以抗病品种为基础,配合药剂处理种子,调整茬口,适期晚播,合理密植,与矮杆作物间作,增施有机肥和硫酸钾肥,及时防治玉米螟等措施,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危害。

防治措施:4.1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德农郑单958、农大108等;4.2每亩增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纯氮13~15公斤,硫酸钾8~10公斤。4.3扩大玉米与其它品种的间作面积。4.4与大豆、花生等作物轮作,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粘虫、玉米螟和地下害虫。4.5用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喇叭口期喷雾预防。

5、粘虫:粘虫的幼虫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一、二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五、六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

防治措施:防治粘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要抓住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采卵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3个关键环节。①诱捕成虫(蛾):用谷草把和糖醋液诱杀。糖醋液配比:糖3份、酒1份、醋4份、水2份,调匀即可。夜晚诱杀。②诱卵、采卵:利用成虫产卵习性,把卵块消灭于孵化之前。从产卵初期到盛期以后为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在谷草把上洒糖醋酒液诱蛾产卵,效果很好。及时采摘卵块加以消灭。③药剂防治: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虫20—30个,生长中后期百株有虫50—100个,即应用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2—2.5千克,或2.5%敌百虫粉2千克左右对细土10—15千克,拌匀后顺垄撒施,防老龄幼虫;或90%敌百虫1000—2000倍液、50%的1605、80%的敌敌畏2000—30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没1500—2000倍液防治。

6、蝗虫:成虫和若虫食叶片,影响作物生长。

防治措施:抖克1000倍、金世纪1000倍、莫比朗2000倍或千虫克1000-1500倍喷雾。

7、蓟马:又名棕榈蓟马,成虫和若虫都吸食瓜的嫩梢嫩叶、花和幼果的汁液,被害枝叶硬化、萎缩。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2

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焉,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小斑病:主要危害叶、茎、穗、籽等,病斑椭圆形、长方形或者纺锺形,黄褐色、灰褐色。有时病斑上具轮纹,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

防治措施:病发前用品润500~600倍,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喷三次;阿米西达1500-2000倍可达预防、治疗和铲除的效果;治疗可用使百克或使百功1500-2000倍、纳斯律1000倍或特富灵5000-7000倍喷雾。

二、玉米青枯病

玉米拔节期整株青枯死亡,剖开茎基部,可见髓部变褐色,发病后期有镰刀菌伴生。

防治措施:金雷多米尔1000倍、康正雷1000倍或盖克1000倍灌根。

三、玉米纹枯病

在叶鞘上出现污绿色长椭圆形的云纹状病斑,很象开水烫伤一样;以后病斑逐渐增多,互相连成一大块不规则的云纹,然后向上部叶鞘、叶片发展,严重时,可以危害至顶部叶片。

防治措施:纳斯津1000倍、达科宁800倍、禾果利1500倍或使百功1000倍喷雾。

四、玉米黑粉病(玉米黑穗病),

又称玉米瘤黑病,各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尤其以抽穗期表现明显,被害的部生出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初期病瘤外包一层白色薄膜,后变灰色,瘤内含水丰富,干裂后散发出黑色的粉状物,即病原菌孢子,叶子上易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物。雄穗上产生囊状物瘿瘤,其它部位则形成大型瘤状物。传播途径:孢子借风雨及昆虫传播,高温干旱或氮肥过多易发病。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重病田实行2-3年的轮作。田间出现病瘤后,及时清理深埋,适时深耕以减少病源。化学防治:使百克或使百功1500倍,禾果利1000倍,纳斯津1000倍或三唑酮800倍雾。

五、丝黑穗病

丝黑病是系统染病害,危害玉米的雄穗和雌穗。受害株有的矮化、有的多蘖、有的簇生。雄穗花器全部或局部变形,形成病瘤,外被白膜,里面是结块的黑粉,即厚垣孢子。除苞叶外,雌穗全部变成一团黑粉,内有很多乱丝状的残留寄生组织。一株发病,全部果穗及潜伏果穗均感病。

防治措施:种子消毒:(1)适乐时1000倍拌种,(2)使百克或使百功1500倍浸种。营养杯土土壤消毒:必速灭1公斤拌10000公斤的营养土拌匀,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20--25%,盖塑料膜薰土一周,然后揭膜散气一周,装杯播种。

六、玉米锈病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黄色至橙黄色突起的小脓包状病斑,后期疮斑表皮破裂,散出黄色至黄褐色粉状物即是孢子堆,严重时疮斑遍布全叶,散发锈色粉状物,至叶子生长受阻。

防治措施:使百克1000倍、使百功1000倍、禾果利1500倍、三唑酮800倍喷雾。

七、矮花叶病(又名条纹病、花叶病毒病、黄绿条纹病)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以感染发病,从出苗至7叶期是易感染期,染病植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点状花叶,以后扩展至全叶,叶色浓淡不均,在粗脉之间形成许多黄色条纹。发病重的植株生长缓慢,黄弱矮小,不能抽雄结实,甚至枯死。

防治措施:(1)治虫防病:用阿克泰10000倍+1包吡虫啉、吡虫啉1000-1500倍、金世纪1000倍;(2)用病毒克1000倍、病毒灵1000倍喷雾。

八、玉米螟虫和大螟

又叫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在幼嫩茎叶处钻入咬食,破坏茎叶组织,使养分和水分不能输送,影响玉米生长,抽穗后钻进雌穗使果穗折断影响授粉。

防治措施:抖克1000倍、金世纪1000倍、莫比朗2000倍或千虫克1000-1500倍灌心或者喷雾。

九、蝼蛄

以成虫和若虫在靠近地表处咬断玉米幼苗,或在土壤表面开掘隧道,咬断幼苗主根使幼苗枯死。

防治措施:千虫克1500倍、抖克2000倍或敌百虫800倍灌根。

十、蚜虫

又名绵蚜虫。以成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取汁液,受害瓜株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早枯落,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

防治措施:喷施阿克泰7500~10000倍,吡虫啉2000倍,千虫克1000-1500倍,金世纪1500-2000倍或优乐得2000倍。

十一、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食性杂,咬断植物幼苗、根茎,使幼苗枯黄而死。

防治措施:千虫克1500倍、抖克2000倍或敌百虫800倍灌根。

十二、小地老虎

食性很杂。初孵化的幼虫日夜群集在作物幼苗的心叶或叶片背面,把叶片咬成缺口或孔洞。3龄后进入暴食阶段,白天隐藏在土表下,天将亮露水多时出来活动,将玉米从地面3―4厘米高处茎部咬断把断苗拉至洞中取食。

防治措施:(1)除草灭虫:杂草是地老虎产卵的主要场所,也是幼虫向玉米幼苗迁移的危害桥梁。(2)堆草诱杀:用米糠+花生麸或豆饼粉碎炒香拌5%敌百虫,于傍晚每亩地分散放10 堆,每堆半斤,上面盖新鲜嫩草,引诱小地老虎幼虫来取食。

十三、粘虫

幼虫食叶,大发生可将作物叶片食光,幼虫有群聚性、杂食性、暴食性,成虫有迁飞性, 成虫潜伏在草丛和田间,夜里活动产独生子卵,孵化后幼虫多聚集在玉米心叶、叶背等,幼虫受惊即吐丝下垂或卷缩落地假死。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3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引言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产量发生变化,因此种植人员应根据玉米的生长习惯以及种植经验,总结提高玉米产量的种植技术,同时,针对目前的种植现状,为玉米病虫害防治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减少对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使种植人员的经济利益得到提升。

1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1.1选种

玉米种植的第一步是挑选合适的玉米种子,首先,应确定玉米种植的地区,南北方的温度差距较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选择上应有一定的区别。在北方一般只种一茬玉米,应根据实际的气候状况来选择种子。北方天气雨水相对较少,玉米需要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同时温度相对较低,玉米植株需要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其次,需要考虑种植区域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根据其病害来选择具有一定抗性的种子,避免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无法抵抗土壤中的病菌或者害虫的侵袭[1]。最后,选择具有合格标准的种子生产厂家,不同厂家生产的种子质量不同,种植人员在选择种子时不应只顾价格便宜,而是应该选择种子质量较好的厂家进行购买,避免种子后期的长势不能达到要求,影响整体的产量。或者种植人员可以先少量的购买,根据发芽实验中实际的发芽率来进行种子的选择。如在内蒙古区域进行玉米的种植,该地区为北方,雨量较少,同时风较大,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具有抗旱抗倒伏的种子,保证其能够在当地的区域正常地生长发育,实现增产增收。

1.2科学播种

种子选择完毕后,应进行播种工作。在种植前,需要了解种植区域的具体情况,如该区的气候变化,土壤耕地情况以及附近的水源等信息,种植者应根据实际的信息对田地进行合理的耕作,为播种提供完善的准备。北方的玉米一般一年一次,种植时间一般在四月份左右,具体需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平均温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想要种子能够正常地发芽生长,土壤的温度应大于10℃,同时,其湿度应在60%左右,保证其能够正常地发芽。在北方会存在“倒春寒”,因此,应避免种植时间过早,以防玉米发芽后,气温发生骤降的情况,对秧苗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避免播种时间过晚,种子在雨水过多湿度过大时会发生腐烂的情况,应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玉米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

1.3田间管理

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在进行田间管理时,一方面,控制种植密度。为保证玉米能够吸收足够的养分,应为种子预留出一定的生长空间,避免玉米苗在生长过程中养分供给不充足,对玉米的质量有影响。因此,保证秧苗行距在20cm、株距40cm左右,在玉米发芽后长出3~4片叶子时,应进行间苗,将一穴多株的秧苗进行处理,去除相对较弱的苗留下强壮的苗。保证玉米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水肥管理。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的养分较大,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水分和肥料的添加。第一,幼苗期。在此时期,秧苗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不多,根据当地雨水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及时地进行排水,避免秧苗发生内涝烂根。此时应适量的施加钾肥和氮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同时能够增强抗倒伏的能力。第二,大喇叭口期。在玉米叶片数量达到10片时,则到了玉米的大喇叭口时期,在此阶段是玉米的关键时期,玉米开始抽穗,同时形成玉米粒,因此,应加强对玉米的关注和管理,及时地施加穗肥,同时增加氮肥量,促进穗粒饱满。第三,吐丝期。在此阶段,玉米穗部开始灌浆,此时应施加适量的肥料,减少其中氮肥的含量,在施肥时,可以使用穴施法,提高肥料的实际利用率。第四,成熟期。成熟期分为蜡熟期和完熟期,在蜡熟期是玉米质量最高的时期,玉米的胚乳为蜡状,干重加大。完熟期时玉米的分量降低,同时品质相对降低。在收获时,种植人员应严格的对玉米的成熟状态进行监控,在最合适的时期进行收获,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2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2.1玉米常见病害

2.1.1玉米大斑病。玉米患有大斑病后,主要受到侵害的为叶片部位,该病又被称为条纹病、枯叶病等。患病后,一般在叶片的底部产生灰绿色的水渍样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危及整个叶片,甚至会感染叶鞘和苞叶以及整株,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营养运输,导致其逐渐的枯萎死亡,对玉米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2]。在进行防治时,一方面,应选择具有抗病的种子,降低发病的概率。在收获后,不要将玉米秸秆堆放在田间,避免病菌在秸秆中过冬,次年虫害加重。适当的轮作,避免病菌积累暴发,加强田间管理,增强玉米植株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减少其感染患病的现象。在发现患病的叶片时,及时将其去除,避免对其他的玉米产生污染。另一方面,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地用药,避免病菌扩散。每亩地使用50%的好速净可湿性粉剂50g,兑水喷施三次,或者可以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甲基布托津可湿性粉剂等常用药剂进行治疗。

2.1.2玉米锈病。在患病后,锈病主要对玉米的叶片进行侵害,同时可能会波及雄花或者果穗。锈病会导致植株的叶片上产生黄色的小点,最后扩散成为锈色的粉末,该粉末为病原菌孢子,后期会产生黑色的病菌孢子。该病的产生主要原因为酢浆草寄主感染,同时病株也会产生感染。在进行防治时,农业的防治措施有:选用具有抗锈病的种子。提高其对病菌的抵抗力。同时,应注意氮肥的添加增加磷肥和钾肥的含量,提高玉米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定期对田地附近杂草进行清除,发现酢浆草后及时清除,并检查玉米是否患病。使用药剂进行防治时,可以使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者使用25%的敌力脱乳油进行稀释喷洒治疗,连续使用3次。

2.1.3玉米丝黑穗病。患有玉米丝黑穗病的玉米又被称为“乌米”,在患病后,植株叶片变硬,植株矮小,雄株的花序发生破坏,穗部的长度变短,同时下部膨大,果穗变为黑色的粉末和丝状物。该病的病原菌是在土壤中的真菌,在玉米种子上进行侵害,在玉米成长的过程中长出黑穗成为次年的侵染源。在进行防治时,应了解该病的发生原因,该病为土传病,玉米长期在同一田地中进行连作,或在田地中积累非常多的病菌,对玉米进行侵害。因此,想要避免发病,可以进行合理的轮作,并对土壤进行深翻,将病菌深埋,避免对种子造成影响。另外,施加农家肥时,应保证肥料已经被腐熟,避免粪肥中携带病原菌感染种子,影响植株生长。

2.2玉米常见虫害

2.2.1地老虎。地老虎的种类较多,又被称为切根虫,其对玉米等作物的危害极大。在地老虎孵化后,各龄的幼虫对于玉米都有不同程度的侵害。二龄以前幼虫对玉米的嫩叶进行啃食,影响其生长发育。三龄以后的幼虫一般在夜间出现,啃食玉米的根茎,造成玉米植株死亡现象,对于玉米的亩产量产生极大的破坏。在进行防治时,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进行组合应用,提高防治的效果。首先,农业防治。将田间的杂草去除,避免地老虎在杂草上产卵,孵化后对玉米进行侵害,同时,在进行沤肥时应在田地外进行,未经腐熟的肥料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避免其在土壤中残留[3]。其次,生物防治。对地老虎的成虫进行诱杀,减少其产卵,能够有效的减少孵化的幼虫数量。可以使用黑光灯诱杀,或者使用糖醋液和性诱剂等进行引诱杀灭。最后,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治疗。将呋喃丹作为药剂进行拌种,以此来进行驱虫。或者制作毒饵进行杀灭。

2.2.2玉米螟。玉米螟是一种常见并且危害较大的世界性虫害。玉米在受到侵害时,心叶会被蛀穿,在雄花出现后,会对其基部啃食,造成雄花折断,随后穗部时,钻入穗部啃食苞叶和籽粒。经过虫害的植株其生长状况不良,同时内部空洞易被折断,同时,穗部的果实不饱满或者无籽粒,导致玉米的产量严重下降。在进行防治时,农业防治措施有:将玉米秸秆集中处理,避免内部的害虫过冬,同时应将害虫寄生的杂草等除去。生物防治方式:一般使用玉米螟的天敌对其种群数量进行控制。赤眼峰能够对玉米螟进行寄生,可以在玉米田地中释放大量的赤眼峰进行防治。或者使用白僵菌或杀螟杆菌等微生物对玉米螟进行杀灭。化学药剂防治:在发现虫害时,使用敌敌畏乳油等进行喷洒,或者根据不同时期的玉米螟危害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治疗。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4

一、主要病害

1.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1.1症状 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1.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在栽培措施上应注意排水。

2.玉米大斑病

2.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2.2防治方 。①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途径。②农业措施。轮作倒茬深翻可减少菌量;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可减少初侵染源;发病初期,打掉下部病叶,可减轻发病程度;适期早播,有避病作用;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力。③药剂防治。用40%克瘟散乳剂500~1 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必要时隔7d左右,再次喷药防治。

3.玉米病毒病

3.1发病症状 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死。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被侵染玉米呈暗绿色,叶肉粗厚僵直,呈弓状弯曲。叶背面、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发生隆起的短条纹,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不能抽雄结穗。

3.2防治方法 早期用药剂把蚜虫和灰飞虱消灭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用40%氧化快乐果3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 125kg/hm2喷雾。

二、主要虫害

1.红蜘蛛

1.1发病症状 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为害玉米,发生早的年份,在玉米6叶时即开始为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片组织养分,使被害叶片呈现密集细小的黄白色斑点,以后逐渐褪绿变黄,最后干枯死亡。被害玉米籽粒秕瘦,造成减产。

1.2防治方法 ①消灭越冬成虫。早春和秋后灌水,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红蜘蛛。②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1 000~1 500倍混合液(1∶1),效果很好。③利用天敌。玉米红蜘蛛的天敌有深点食螨瓢虫、食螨蓟马、草蛉等。

2.玉米螟

2.1症状 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部分幼虫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2.2防治方法 ①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心叶期、穗期选用药剂及时进行药物防治。③利用赤眼蜂消灭玉米螟有很显著的作用,并且成本低。

3.蚜虫

3.1发病症状 以成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取汁液,受害植株叶片卷缩,禾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早枯落,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

3.2防治方法:①药剂防治。用40%氧化快乐果3 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 125kg/hm2喷雾。也可用40%乐果乳剂原液15kg/hm2加水75~90kg/hm2,在被害玉米的茎基部,用毛笔或棉花球蘸药涂抹。②利用天敌。玉米蚜虫的天敌主要有蚜茧蜂。

4.地下害虫

4.1发病症状 咬食玉米幼苗、根茎或根,造成死苗、缺苗、断垄。

4.2发生规律 这些害虫昼伏夜出,其中地老虎食性很杂,一般以第10代幼虫危害最为严重,秋季多雨是地老虎大发生的预兆。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食性杂,咬断植物幼苗、根茎,使幼苗枯黄而死。蝼蛄以成虫和若虫在靠近地表处咬断玉米幼苗,或在土壤表面开掘隧道,咬断幼苗主根使幼苗枯死。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5

选用抗病和抗逆性强的品种,消除玉米螟、大魔病、小斑病等病虫害的初次侵染源,保全苗、保壮苗,防止地下害虫为害。

1.清洁田园

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作物秸秆等病残体和田埂杂草,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深埋,减少病源和虫源,尤其对连作田块更要严格处理。

2.选用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品种

选用抗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清枯病,兼抗其他病害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3.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40%拌种双10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70%代森锰锌或50%敌克松按种子重量的0.2%~0.3%剂量拌种。

4.防治地下害虫

播种前,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50临液拌沙,随基肥撤施于播种沟内。也可在齐苗期用48%乐斯本800倍液喷洒幼苗及周围土壤,每亩喷药液量100升。

二、茎叶生长期

茎叶生长期是甜、糯玉米一生重要的营养生长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等。药剂防治需掌握在病害大发生前进行,视病情确定是否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培育壮苗。起畦种植,畦面开双行沟种植、种植密度每亩为3000株~3500株。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齐苗,力促壮苗。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方施肥,改善田间条件。合理增施粪肥,适时追肥,防止植株后期脱肥,及时控制大魔病、小斑病发生、蔓延。注意排涝防旱,降低田间湿度,增加通风透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早期摘除下部病叶,减少菌源,减轻发病。大斑病、小斑病都是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纹枯病最初在下部叶鞘发病,逐渐向上部叶鞘扩展。病害在田间也以近距离传播为主,在心叶期或心叶末期,田间发病率较低,病株上的病叶也较少(约1片~3片),病斑小、零散,适当摘除低部感病严重的病叶1片~2片,摘除病叶后,再喷药防治,效果更好。摘下的病叶拿出田外及时烧毁或深埋。

2.叶末期玉米螟防治

心叶末期(喇叭口期)是前期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玉米螟幼虫4龄前集中于心叶取食,造成心叶花叶斑驳,可根据甜、糯玉米心叶未期田间植株花叶率确定是否需要用药防治。当植株花叶率达到25%以上时,必须用药防治。可每亩用“棒棒宝”300克~400克丢施在玉米心叶;或每亩用Bt颗粒剂(16000国际单位/毫克)。2千克点心,隔7天~10天点1次,连续点2次~3次;或用“见益丹”1千克~2千克/卤,掺细沙土5千克;或每亩用98%巴丹可溶性粉剂80克;或5%锐劲特悬浮剂36毫升,加人细沙土10千克拌匀,制成毒土撤于心叶内。

3.大斑病、小魔病防治

一般在开始发病时、病叶率占全株10%左右喷洒第次药。在适宜发病温度20℃~32℃、阴雨连绵的天气条件下,加紧喷药防治,控制病害流行。可用10%世高1000倍液,或用25%叶魔清3500药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效力脱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间隔7天~10天喷1次,连续喷2次~3次。

4.纹枯病防治

防治适宜掌握在心叶末期,一般病株率达到全田10%以上时开始防治。可用5%井冈聋素水利50鹏液或20%三陛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时药液要喷到雌穗及以下的茎秆、叶鞘,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抽雄吐丝期

甜、糯玉米抽雄后,病虫害发生为害最为严重,这个时期是玉米产量和品质形成时期,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1.玉米螟防治。

可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1000倍液,每株10毫升灌注雄穗,或喷洒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使药液渗入花丝熏杀在穗顶为害的幼虫,或用Bt剂100亿袍子/毫升400倍~6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Bt可湿性粉剂(16000国际单位/毫克)500倍~1000倍液喷雾,或用80%杀虫单1500恬限吸预防措施。也可在甜、糯土米抽雄初期,视田间情况拔除大田植株1/2雄穗,部分切断玉米螟的食物来源,减少虫口密度,并结合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能有效地提高防治玉米螟的效果。

2.控制大魔病、小魔病

甜、糯玉米授粉后大斑病、小斑病发展迅速,在病害发生较重的田块,可用10%世高1000倍液,或用25%叶斑清3500倍液喷雾防治,保持较多的绿叶面积,控制病害发展。

3.及时防治纹枯病

抽雄之后,正值高温高湿气候,纹枯病处于盛发时期。在植株发病率达20%以上时,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或20%三吵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4.斜纹夜蛾、粘虫的防治

在幼虫3龄以前,每亩可用2.5%功夫乳油20毫升~40毫升喷雾,或用5%锐劲特悬浮剂20毫升~30毫升对水奶50升均匀喷雾。斜纹夜蛾、熟虫幼虫在灌浆期为害果穗顶端捕杀减轻为害。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6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148-01

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一般长5~10 cm,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褐枯死。防治措施:选用抗耐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制度;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1];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开始喷药。可用80%代森锰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500倍液喷雾,用药液量750~1 125 kg/hm2,隔7~10 d喷1次,共防治2~3次。

2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病斑初为水浸状,大小为(5~10)mm×(3~4)mm,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大型枯斑,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扩展。防治措施: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技术的措施。药剂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异稻瘟净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均对水500倍进行喷雾[2]。7~10 d喷1次,共喷2~3次。主要在玉米抽穗前后、病情扩展前开始喷药,喷药时先摘除基部病叶。

3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发病率2%~8%,严重地块可达60%~70%,造成严重减产。该病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雄穗。防治措施:一是种子处理。在选择抗病良种的前提下,播前要晒种,选籽粒饱满、发芽强势、发芽率高的种子,再用药剂拌种处理[3]。二是农业防治。如可采取不从病区调运种子、及时拔除田间病株、高温堆肥、利用抗病品种、调整播期等措施。

4 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也叫茎腐病。茎基腐病,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高峰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的病害,可减产30%左右。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雨后及时排水。播种前可用25%粉锈宁可湿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拌种[4];在中后期发现感病植株,可用多菌灵500倍液或甲霜灵400倍液灌根防治。

5 玉米地上害虫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其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被危害植株,雄花基部及茎秆易折断等,造成玉米减产[4]。防治措施:机械灭茬,处理秸秆,杀灭玉米螟越冬幼虫;杀灭成虫,根据玉米螟成虫夜间活动的趋光性进行诱杀[5];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进行生物防治;杀灭田间幼虫,可用自制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玉米螟幼虫[6]。

6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防治的有利时机是春、秋2季,重点是秋播时期。但以金针虫为主的地区应注意早春的复治。防治措施:一是毒饵诱杀。在3月中下旬用炒香的麦麸30~45 kg/hm2与50%辛硫磷300~375 mL/hm2加适量水制作毒饵,在傍晚时撒施被害地表,可以防治地下害虫,降低麦田地下害虫的发生量。二是药水浇灌。50%辛硫磷5 000倍液浇灌被害处。三是灯光诱杀。有条件的地方每天傍晚19:00—21:00用黑光灯、电灯或在榆树、杨树、苹果树、梨树果园附近堆火,可诱杀大量金龟子等地下害虫[7]。四是堆草诱杀。利用金针虫成虫喜食植物幼苗、断茎流出的汁液的习性,于4—5月可在该虫发生麦田堆直径50 cm、厚10~15 cm的草堆225~300堆/hm2,草堆上喷洒50%辛硫磷2 000~3 000倍液或40%甲基异柳磷4 000倍液,可杀死大量金针虫。五是土壤处理。在4月上中旬结合小麦吸浆虫防治,兼治地下害虫。选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拌撒宁)22.5~30.0 kg/hm2,拌细土375~450 kg,混匀后撒在地表,结合中耕,把毒土混入表土层中,防治吸浆虫幼虫,兼治地下害虫[8]。

7 参考文献

[1] 周苏玫,连东军.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的资源特征及关键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0(5):3-4.

[2] 马毅,张学舜,洪德峰,等.夏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11(9):26-27.

[3] 叶川,廖绵清,刘小三,等.红壤农区鲜食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6):35-37.

[4] 董广同,苏晨光.夏玉米制种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0(5):19-20.

[5] 孙治华,王桂珍,银虎威,等.呼和浩特地区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S2):119.

[6] 杜瑞芬,李福忠,代丞,等. 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控[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