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例6篇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1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8-0198-02

玉米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可被制作成各种食品,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谷物之一。玉米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然而病虫害常给玉米种植带来重大影响,造成产量和质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基于此必须重视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 常见玉米病虫害

1.1 常见玉米病害

玉米种植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影响易发生病害。统计表明,玉米病害种类达到十余种之多,其中尤以大、小斑病和青枯病为代表,给我国玉米种植带来严重影响。

大斑病对玉米生长全程都有一定影响,尤其在抽穗后大斑病对玉米影响日益加剧。大斑病主要影响玉米叶鞘及苞叶部分,尤其在温度18-22℃时极易产生该病害。大斑病致病菌为大斑病凸脐蠕孢。

小斑病在玉米上造成的斑较大斑病小,但数量更多,危及范围更广。患病玉米初期其病斑为水浸状,而后颜色逐渐加深,由中间向旁边颜色呈现由浅及深状,形状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小斑病致病菌为玉蜀黍凹肚脐蠕孢,在28-30℃下极易产生该病害。

青枯病对玉米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能迅速导致玉米枯死。导致青枯病因素较多,其中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均可诱发该病,常发生于玉米成熟期前后。青枯病期初玉米叶片突起,水分逐渐流失干枯,颈和根出现溃烂,茎中空并出现软化现象,逐渐导致玉米倒伏,青枯病致病菌为镰刀菌和腐霉菌等其他病菌共同侵染。

1.2 常见玉米虫害

玉米虫害种类多,影响玉米整个生长周期,其中尤以红蜘蛛、蚜虫、玉米螟为代表。

红蜘蛛以玉米养分为食物,逐渐导致玉米组织成分被破坏,并出现黄白色斑点,最后褪色死亡,大面积红蜘蛛病虫害会造成玉米粒瘦小,影响玉米产量。

蚜虫是较为常见的玉米病虫害之一,主要以戏曲玉米嫩茎和汁液为生。受蚜虫影响,玉米禾苗会逐渐萎蔫,玉米叶片卷缩,危害严重时会导致玉米死亡。蚜虫生殖方式较多,不仅可两性生殖,还可孤雌生殖,危害范围广,并具有较长周期。

玉米螟主要破坏玉米心叶,导致叶片出现成排小孔。玉米出雄穗后玉米螟会破坏胸花,致使其折断。出雌穗后玉米螟幼虫会破坏其内苞叶和花丝部分,造成玉米减产。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均受到大幅度影响,给农民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性。基于此必须研究玉米病虫害产生原因,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正确防治,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生长造成的影响,确保玉米生产稳定性,提高产量。

2.1 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房子技术主要指对玉米生长规律进行总结,根据实际状况采取农业方法缓解病虫害对玉米造成的影响。

首先选用品种优良的种子。种植玉米前需要对当地环境进行考察,结合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玉米种子。玉米种一定要具有一定抗病虫害能力,在生长过程中不易被病虫害影响。玉米种植前需对地面进行翻土处理,降低土壤致病菌含量。结合气候和发病规律,适当提前种植,让玉米错开病虫害高发期,确保其安全周期时间更长。玉米若出现病虫害后,种植人员应该及时将发病叶片等部分去除,降低病虫害进一步蔓延速度,为玉米良好生长奠定基础。害虫一般在冬季前产卵,虫卵可越冬成长,并在来年开春之际孵化生长。为降低虫卵影响,玉米收割完成后可将玉米杆等带出玉米地,并对其进行集中处理,降低来年虫卵孵化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玉米病虫害目的。

2.2 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大主要利用自然界生物链原理,在玉米地释放害虫天敌方式,从而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生物防治法较为环保,且具有明显效果。使用物理防治前需研究当时病虫害发生规律,在适当使其引进害虫天敌将其消灭,从而达到最佳灭虫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引进害虫天敌时应注意随环境保护,不可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选择引进物种应确保不会造成当地生物链出现混乱,引进新物种导致物种暴发,产生新问题。例如蚜虫天敌时蚜茧蜂,红蜘蛛天敌时草蛉、食螨瓢虫,玉米螟天敌是赤眼蜂。赤眼蜂产卵时会选择玉米螟等害虫卵,将自己的卵产于害虫卵内部,靠害虫卵营养孵化,使得害虫卵无法正常孵化,降低其成活率。释放赤眼蜂时机需科学把握,当每百株玉米有一到两株出现玉米螟时应进行赤眼蜂释放,且选择天气较好时释放,提高赤眼蜂对害虫捕捉能力。

2.3 物理防治法

物理防治法具有较好灭虫效果,并具有一定环保型。玉米病虫害物理防治法较多,主要有色膜色板诱杀法、灯光诱杀法、毒饵诱杀法等。

灯光诱杀法主要利用害虫具有一定趋光性特点,在玉米地夜间通过黑光灯、白炽灯等广元吸引玉米螟成虫,降低其在玉米地产卵量,以此达到防治目的。使用该种防治方法不仅可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还不会对人畜造成伤害,具有较好操作便利性。

色膜色板诱杀法主要指利用害虫特殊光谱反应,结合光色生态规律使用色模色板诱对害虫进行诱杀。例如在玉米地设置银灰色可达到良好驱虫避害目的。

使用毒饵诱杀害虫时,选用害虫喜食的食物配合药剂,在傍晚时分释放诱饵,害虫使用后便会中毒死亡。

2.4 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主要指通过对病虫有杀害作用且对玉米和人畜无害化学药剂消灭害虫或是对玉米病害有一定至于作用的化学药剂在玉米田间喷洒从而达到治愈并充好效果。化学防治法是当前玉米种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也是玉米种植人员最熟悉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当前出现一些较为新式的化学防治法,如仿生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等。这些方法具有高效、安全、迅速等特点。仿生杀虫剂主要利用方生物农药杀灭害虫,当前一些农药就是利用该原理制作出来。植物源杀虫剂主要通过抑制害虫生长方面达到消灭害虫群目的。

结束语

玉米病虫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病周期长,对玉米种植危害性较大。玉米种植人员应该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当地气候特点,寻找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以此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2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88-01

一、玉米常见病虫害

(一)哑玉米病

哑玉米称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玉米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害,对雌雄穗为害严重。受到这一病害侵害的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呈玉米穗黑粉状,而病状只有在玉米穗生长出来以后才能有所显现,一旦雄穗受到病害威胁,会扩大花器,并扰乱花序,导致其呈现黑色;雌穗在这一过程中受到病害威胁,将会缩小,导致玉米生长过程中,果穗不够牢固,从而严重降低玉米产值。该病害主要发生于玉米的成长过程中,因雌雄两穗无法实现自然生长,导致玉米不能实现正常授粉。

(二)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主要分布于北京、四川、广西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害虫靠玉米心叶为食,导致茎秆内部呈空心状,并减少果穗的穗粒,玉米无法正常生长,玉米生长过程中,营养无法得到及时供应,因此产量严重降低。现阶段,玉米螟是我国典型的玉米虫害之一。虫子寄生于茎秆当中,对叶片进行啃噬,因此导致玉米茎秆容易折断,影响了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降低了产量。

二、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选择优良的玉米种子

优良品种的抗病虫能力及发芽率都非常高,有助于玉米健康生长。在未播种前,一定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治苗期发生根腐病,此外还能有效预防病苗、死苗及矮化病的发生;种子包衣后,还能够防止病菌通过土壤使玉米患病,不仅种子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出苗率也会有所提高,玉米成长也会更加健壮。选种的时候,应根据田地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玉米品种。认真仔细观察农田情况,假如农田被害虫所侵害,便需要应用吡虫啉或是噻虫嗪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这样就能起到预防地下害虫的效果;对于土传病害而言,通常需要应用苯醚甲环唑来减少及环境土传病虫害的蔓延,可以根据病害特点及情况来选择恰当的包衣剂,以防治病虫害对种子造成威胁。

(二)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1、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

玉米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防止地下害虫对种子的侵害及幼苗的侵害,同时也要防止一些细菌性病害,防治时要做好对土地的处理,要做好种子处理,要认真分析地块往年种植玉米的情况,了解常发生的病虫害、土地特点及肥力情况。做好轮作倒茬、避免多年连续种植同一品种。要做好清理地块的工作,把田间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特别是秋收后,要尽可能清理干净,减少越冬虫卵及菌源。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翻耕整地,或者在春季进行全面整地,经过翻耕耙耢,可以破坏地下害虫的生存环境,减少发生机会。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在播前要进行处理,先进行晒种,然后再进行包衣处理,使种子表面附着一层药膜,有效阻止地下害虫侵害种子,也能预防一些细菌性病害的l生。对于地下害虫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块,在播种时可以配制毒土施入土壤中,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克加细土25~30公斤拌匀后顺垄条施,也可以采用3%辛硫磷颗粒剂4公斤对细砂混合后条施防治地下害虫。对于黑穗病的严重的地块,可以采用50%粉锈宁粉剂1公斤加水5公斤拌种60公斤,或用25%粉锈宁按0.3%剂量拌种,防治效果不错。

2、苗期的病虫害防治

(1)玉米苗期防控重点

这时期由于茎叶都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含水量较大,也比较嫩弱,一些食叶、咬茎的害虫易为害,常见的有玉米蚜、蛀茎夜蛾、旋心虫等,也易发生缺锌症状,这期间的防治工作也十分重要,影响到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在田间管理方面,要保证充足养分供给,施足肥料,同时注意水分充足,满足玉米植株的生长需要,提高玉米植株的长势,促进苗齐苗壮。

(2)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苗期要特别做好田间杂草的清除工作,田间杂草的生长,不但在阳光、水分、养分方面同幼苗形成强势争夺,影响植株的生长,而且杂草还为一些害虫提供生存环境,要及时清理杂草,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性,对病株入杂草集中进行清理,并销毁,减少虫源。

(3)防治上要有针对性

针对于不同虫害的发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乐果乳油对于玉米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采用乐果乳油2500倍液进行喷雾,同时对灰飞虱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果苗期玉米发生蛀茎夜蛾、旋心虫,则可以采用乐果乳油及敌百虫配制成500倍液进行灌根,达到灭虫的目的。如果苗期玉米产生缺锌症,则可以每亩用0.2%的硫酸锌溶液25~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防治缺锌症,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4)心叶期和穗期的病虫害防治

此时期是玉米生长非常关键的时期,也是玉米病虫害相对比较多发的时期,做好田间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发生的苗头,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首先要做好田间管理,加强水肥供给,促进植株生长,合理施用化肥,增施磷、钾肥,控施氮肥,避免氮肥过施而引起徒长,通过合理控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对于玉米螟的防治,要重点在大喇叭口期进行控制,施用杀螟灵、辛硫磷颗粒进行药杀。要注意粘虫的防治,粘虫是一种具有迁飞性的害虫,一旦暴发,危害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可以采用敌百虫、辛硫磷乳油、乐果乳油等化学药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倍液进行喷雾防控。对于纹枯病和叶斑病可以采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进行防治。

3、灌浆成熟期的病虫害防治

这时期玉米植株完成生长,开始结穗灌浆,但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不能放松,这阶段也易发生多种病虫害,比如青枯病、全蚀病以及发生早衰等情况。玉米穗腐病、粘虫、蚜虫仍然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危害,导致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在防控上仍然要以抗逆性强的品种为主,同时加强营养供给,确保单株的营养充足,加强田间管理水平,做好田间的除草工作,改善玉米田的通风及透光条件,特别是雨季要降低田间的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有助于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促进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发展进步。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是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一定要立足本地实际生产情况,认真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加强水肥及微量元素的供应,提高玉米植株自身长势。在品种选择上,要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并通过整地、消毒、种子处理、科学中耕、田间除草等环节的管控,减少病虫害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要做好田间监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苗头,同时,认真分析不同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及特点,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从而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高产、稳产。

参考文献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3

[关键词] 保德县 玉米 病虫害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40-02

一、玉米病害

1. 玉米褐斑病

1.1症状特征

大多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最先出现在顶部叶片的尖端,病斑集中在叶和叶鞘交接处,常密集成行,表现为黄褐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线形,红色隆起部分常有小病斑扎堆在一块,甚至有更严重的,叶片表面有几段,有的布满病斑,一些褐色斑点会显现在叶鞘、叶脉的部位,到后期叶细胞组织坏死,病斑表皮破损,出现褐色粉末,这是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也出现散裂的情况,残留着一些叶脉和维管束,形状如丝。

1.2防治方法

1.2.1提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每667平方米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以将玉米褐斑病扼杀在摇篮里;

1.2.2及时防治。玉米刚出现病症时立刻在茎叶部位喷洒2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真菌类药剂也有不错的效果。配有叶面宝、尿素等的药液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与此同时如果追施速效肥料,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害的传播,还能增强玉米抗病能力。

2. 玉米黑穗病

2.1症状

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症状表现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很难抽出花丝。在花期发病的枣树大多数无花穗,也有情况是抽出后开叶状小花,但多为畸形。

2.2发病规律

这病菌很有可能隐藏在肥料或者种子中。第二年,只要条件适宜,厚垣孢子重新生长发芽,并通过发芽进入所寄居种子的幼苗。在低温或比较干燥的环境中,玉米很难出苗,大大增加的感染病菌的可能,这种病菌有很强的生命力,即使在土壤中也可以存活3年。

2.3防治方法

2.3.1选择优质抗病的种子

2.3.2实行深耕轮作。根据病菌在土壤中最大的存活期限,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基本消灭土壤中病菌的危害;深翻土壤可以破坏细菌的生长环境,减少菌源,降低发病率。

2.3.3药剂防治。在苗期利用药剂,防止病菌的感染,可以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3. 玉米穗粒腐病

玉米穗粒腐病由于为害玉米的病原不同而分为许多类型,但主要的有镰刀菌穗腐病、曲霉穗腐病、青霉穗腐病和色二孢属菌引起的干腐病等。

3.1症状

果穗的发病症状最初出现在顶端或基部,通常伴随着大片或整个果实的腐烂,病粒失去光泽、不饱满,子粒间常产生粉红色或灰白色菌丝体。另外,有些症状只在少数子粒上出现,出现红色粉状物,而且病粒很容易破碎。如黄曲霉、镰刀菌等病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毒素,由它所引起的穗粒腐病子粒在加工成产品或直接食用时,会造成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染病子粒作为饲料时,常引起猪的呕吐,严重的会造成家畜家禽死亡。

3.2防治方法

3.2.1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防治方法,但不同品种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在播种时可选用优质抗病品种。

3.2.2选种和播种前的种子处理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枣树的健康生长,用20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1小时能有效杀菌,用50%二氯醌拌种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3.2.3加强田间管理,保障植株的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玉米螟作为穗粒腐病菌的侵染媒介,应及时防治。

二、玉米虫害

1. 玉米螟

1.1症状

玉米螟幼虫是一种典型的钻蛀性害虫,其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玉米叶展开后出现整齐的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折断雄花基部。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就从雄穗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这时穗轴常出现蛀空,籽粒幼嫩的部分也遭蚕食。有的幼虫甚至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这使茎秆易在大风时很容易被吹折。受害植株子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子粒,造成严重减产。

1.2防治方法

1.2.1越冬期防治:玉米螟幼虫大部分会躲藏在在玉米秆和穗轴中越冬,在来年春天化蛹。4月底最好把玉米秆、穗轴烧完,或加工粉碎作为饲料。

1.2.2心叶期防治:将50%甲胺磷乳剂0.5千克和40千克细沙或煤渣混合;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千克对5倍细沙,制成毒沙,置于在玉米心叶部位。药液灌注法可用80%敌敌畏乳剂稀释成2500-3000倍液,每株10-15毫升灌溉量最为适宜,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对玉米蓟马同样有效,有效率高达96.8%。

1.2.3穗期防治:用50%的敌敌畏0.5千克,加500-600升水稀释,从雌穗苞顶的小口注入药液,1升药液一般可灌雌穗360个。

2. 蝼蛄

2.1症状

蝼蛄作为一种多食性地下害虫主要通过咬食作物根茎部的来为害玉米等的幼苗,或是刚播种或已发芽的种子,如果咬食的是出土后幼苗根茎,会使根茎扒杂乱,缺苗断垄,从而导致植株死亡或发育不良。

2.2防治方法

2.2.1制毒谷、毒饵用40%乐果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0.7千克,加水50升,拌50千克炒成糊香的饵料(豆饼、麦麸、棉籽饼等)、每隔3-5米挖一个碗大的坑,放入一把毒饵后再用土覆上,每公顷用毒饵30-45千克。

2.2.2傍晚在玉米田及周围地区撒毒饵,约为每公顷75千克。

3. 蚜虫

3.1症状

成虫会吸取叶背和嫩茎上汁液,失去水分的植株叶片卷缩,最终枯萎而死。如果被蚕食的是老叶,则会提早枯落,结果期缩短,使果实不能生长完成,最终导致减产。

3.2发生规律

蚜虫的繁殖不同于一般害虫,以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交替繁殖为主要特性,所以繁殖速度快,繁殖数量,1年繁殖二十世代以上是很常见的,虫口密度大,危害时间长,给玉米带来重大损失。

3.3防治方法

3.3.1药剂防治。用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或40%氧化快乐果3000倍液对水750~1125kg/hm2。也可用40%乐果乳剂原液15kg/hm2加水75~90kg/hm2,然后在玉米的受害部位涂抹。

3.3.2天敌防治。蚜茧蜂作为玉米蚜虫的死对头,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三、小结

本文就玉米比较常见的病虫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病虫害影响着玉米的健康生长,对此,我们也要予以重视,这样才能真正的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将其不良影响减到最小,保障玉米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王群芳. 关于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J]. 北京农业,2012,27:58-59.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4

一、玉米主要病害

1、玉米大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防治方法:用40%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必要时隔7d左右,再次喷药防治。

2、玉米小斑病

主要危害叶、茎、穗、籽等,病斑椭圆形、长方形或者纺锤形昱黄褐色或灰褐色,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

防治方法:同玉米大斑病。

3、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防治方法:用金雷多米尔、康正雷或盖克1000倍液灌根。

4、玉米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粗缩病。

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死。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被侵染玉米呈暗绿色,叶肉粗厚僵直,呈弓状弯曲。叶背面、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发生隆起的短条纹,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不能抽雄结穗。

防治方法:早期用药剂把蚜虫和灰飞虱消灭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用40%氧化快乐果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25kg/hm2喷雾。

5、丝黑穗病

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开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危害相当严重。俗称“乌米”或“灰包”。

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症状表现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开花发病的植株一般无花穗。刚抽出的花轴顶端变成一小堆黑色孢子堆,有时开花抽出后小花畸形变为叶状物。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实行轮作、深耕。实行3年以上轮作,基本上可消灭土壤中病菌的危害;深翻土壤可减少菌源,减轻发病。③早期拔除病株,把病株拿到地外深埋或烧毁。④药剂防治。在苗期利用药剂预防病菌的侵入,将会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二、玉米主要虫害

1、蚜虫

以成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取汁液,受害植株叶片卷缩,禾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早枯落,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①药剂防治。用40%氧化快乐果3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125kg/hm2喷雾。也可用40%乐果乳剂原液15kg/hm2加水75~90kg/hm2,在被害玉米的茎基部。用毛笔或棉花球蘸药涂抹。②利用天敌。玉米蚜虫的天敌主要有蚜茧蜂。

2、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属于螨类,又称火龙、火蜘蛛、红砂等。

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为害玉米,发生早的年份,在玉米6叶时即开始为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片组织养分,使被害叶片呈现密集细小的黄白色斑点。以后逐渐褪绿变黄,最后干枯死亡。被害玉米籽粒秕瘦,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成虫。早春和秋后灌水,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红蜘蛛。②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混合液(1:1),效果很好。③利用天敌。玉米红蜘蛛的天敌有深点食螨瓢虫、食螨蓟马、草蛉等。

3、玉米螟

又叫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部分幼虫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心叶期、穗期选用药剂及时进行药物防治。③利用赤眼蜂消灭玉米螟有很显著的作用,并且成本低。

4、地下害虫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5

一、常见病虫害防治

1、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一般不会全田发生,以靠道边、沟渠等杂草多的地方病株多。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一旦带毒,终身带毒,持久性传毒,玉米一叶一心时就可受害,玉米受害越早越重,5-6片叶开始表现症状,症状一旦表现后基本上无药可治。防治方法:玉米粗缩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时间:6.20-30,用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4.5%高效氯氢或2.5%氯氟氢菊酯25毫升,48%毒死蜱乳油25毫升,25%扑虱灵乳油30毫升,1.8%阿维菌素25毫升,控制灰飞虱的数量。或在播种后临近出苗前后进行喷药治虫,以每亩10%吡虫啉30克加5%菌毒清100毫升喷雾,既杀虫,隔5日再喷1次,连续用药2次~3次可以控制发病。

2、玉米烂心。近年的玉米烂心是病虫危害引发,由于蓟马和瑞典蝇在玉米心危害导致叶片破损和畸形,复合了细菌而发生腐烂。

解决办法:10%吡虫啉1000倍+农用链霉素500倍+锌肥向心里灌药,7天1次,连续2次,杀虫灭菌和恢复生长。

3、玉米苗枯(根腐)病。玉米发黄,矮化,施肥和浇水也不见好转,根以坏死。这是玉米苗枯(根腐)病引起植株异常不长。最近几年,玉米苗期根部发生病菌危害的情况加重,受害后首先主根坏死,次生根少,造成植株就发黄不长。

防治方法:灭菌促根。用恶毒灵+爱多收灌根,7天1次,连续2~3次,叶面芸台素或坤源588等营养加调节的叶面肥。

4、根部害虫。根部害虫主要有二点委夜蛾、斑大蚊幼虫、耕葵粉蚧等。鉴别方法:麦糠麦秸覆盖面积大,播种时间晚,田间湿度大发生较严重。二点委夜蛾主要在玉米气生根处的土壤表层处危害玉米根部,咬断玉米地上茎杆或浅表层根,受危害的玉米田轻者玉米植株东倒西歪,重者造成缺苗断垄,玉米田中出现大面积空白地。检查根上生了白粉虫。发生的是耕葵粉蚧。玉米根部有7~8头似瓢虫的黑褐色虫子,这种虫的土中有很浓的臭味。发生的是麦根蝽,也叫根土蝽。

防治方法:二点委夜蛾和斑大蚊幼虫主要化学防治方法有喷雾、毒饵、毒土、灌药等。

(1)撒毒饵。亩用4~5公斤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90%晶体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500g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

(2)毒土。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公斤细土,于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

(3)灌。随水灌药,亩用5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1公斤,在浇地时灌入田中。

(4)喷雾。使用金功(4%高氯甲维盐)稀释1000-1500倍喷雾,或10ml-20ml/15KG水进行喷雾,施药要点:水量充足。一般每亩地用水量为30Kg(两桶水),全田喷施,对玉米幼苗、田块表面进行全田喷施,着重喷施。喷施农药时,要对准玉米的茎基部及周围着重喷施。

耕葵粉蚧、麦根蝽防治以施用地达颗粒剂2400~2600g/亩,或亩用48%乐斯苯乳油500mL对水灌根。

5、除草剂药害。玉米在喷了苗后茎叶除草剂以后,发黄、不长,高度不及正常株的一半,用追磷、钾肥的方式也不见效,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是施用除草剂期间的高温干旱气候,玉米对药的降解受影响,玉米受除草剂抑制而不长。解决办法:施用速效氮肥并浇水一次,叶面喷解药害的爱多收或云大-120+微肥(含锌)+1%尿素液,7天1次,用2次。或绿风95+爱多收,以解药害促生长。

二、综合防治方针

鉴于上述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特点,在防治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上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着重于农业防治,配合生态、物理等其它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在生产上应选用优良的抗病虫品种,同时做好种子处理,合理施肥;化学药剂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能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玉米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1、农业措施

(1)实行轮作,减少土壤中残留的病虫源对玉米幼苗的侵染和为害。

(2)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播种前晒种1-2天,提高种子自身中酶的活性,增强幼苗的抗病虫能力。

(3)推广秋季深翻,机械灭茬等技术措施,清洁田园,减少越冬虫、菌源。

2、生态措施

在土壤、肥水、栽培条件好的地块推广合理密植的技术措施,保证单株足够营养面积,及时铲趟,加强田间管理。

3、栽培技术措施

① 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苗期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② 对弱苗应及早采取措施,单株管理,促弱转壮,防止后期因严重郁闭,造成空秆或果穗细小,秃尖缺粒。

4、化学措施

(1)病害防治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黑粉病可用50%粉锈宁粉剂拌种,按0.3%剂量进行种子处理。也可用含有烯唑醇和三唑醇等杀菌剂有效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防治效果明显。

(2)虫害防治

① 种衣剂防治:对由地下害虫、玉米旋心虫幼虫引起的玉米丛生苗,必须使用克百威(呋喃丹)有效成分含量7%以上、具有内吸性的种衣剂进行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6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种类;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黑龙江省虎林市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玉米高密度种植,玉米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玉米的病虫害也有显著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玉米产量的提高。因此,探索和了解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对策对提高虎林市的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1 虎林市地理特征及玉米种植情况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位于N45°23′~46°36′,E132°11′~133°56′之间,全市总面积9330km2,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849.1mm,降水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其南部、东部是一望无际的三江平原区,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是典型的部级生态示范区,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虎林市农作物耕种面积为458000hm2,年产量可达355万t,其中玉米年产量50万t。

本文通过观察虎林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玉米种植过程,发现虎林市的玉米栽培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

2 虎林市玉米常见病虫害

2.1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哑玉米,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危害的是玉米的雄穗和雌穗。雄穗染病时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雌穗染病较健穗短,下部膨大顶部较尖,整个果穗变成很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或一团黑褐色粉末。总之,一旦发病,整株玉米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为害不可小觑。玉米丝黑穗病通常存在于幼苗期,病原物是从玉米的芽鞘入侵所形成的系统性疾病,病症在玉米抽雄后逐渐体现出来。发病时,玉米穗的外观虽看似正常,但是细看就会发现病穗一般都比正常玉米株短一些,形成基部大、端部尖的形状。苞叶裂开后,会发现病株苞叶内露出黑色粉末,即已变为黑褐色的孢子堆。

2.2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长蠕孢菌浸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存在于玉米的叶片,有时也见于叶鞘和苞叶间。具体来说,玉米大斑病通常是由小病斑逐渐发展形成的,发病面积不超过1cm,近椭圆形,边缘呈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两三层同心轮纹。病斑由下向上扩展,有时是几个小病斑连成一个较大的梭状病斑即大斑病。玉米大、小斑病,在发病初期如同水浸过一般,一段时间积累后会变为青灰色,再变为黄褐色,最后使叶片枯死。病斑在空气潮湿的情况下会形成黑色霉状物。低洼地、植株密度大、连作地更易发此病。

2.3 玉米螟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虫害。玉米螟成虫,黄褐色,长10~13mm。危害的典型症状是:成虫喜欢在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卵期3~5d,幼虫孵出后开始危害,并多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具体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呈现出许多横排小孔,严重影响叶面的光合效率;雄穗被幼虫咬食后,影响玉米授粉;苞叶和花丝被咬食后,造成缺粒等。总之,玉米秧苗被玉米螟蛀食后,影响水分、养分的输送,最终导致玉米籽粒产量下降。

3 防治措施

玉米的病虫害种类是十分复杂的,不同的病虫带来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对玉米病虫害进行治疗时,不仅要针对各个病虫害状况给予特定的解决方法,更重要的在于防治,即防患于未然。只有“治”、“防”结合,才能使农民的损失最小化,玉米的产量最大化。

3.1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措施

3.1.1 选用优良的抗病品种

目前适合黑龙江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常用抗病品种包括:丹玉2号、丹玉13号、中单12号、中单13号、辽单18号、豫玉2号、豫玉11号、陕单9号等。

3.1.2 耕种时实行轮作、深耕

连作多年轮作易使土壤滋生病菌。因此,应适时调整播期,实行3a以上轮作,基本可消灭土壤中玉米丝黑穗病的为害。此外,深翻土壤,将病菌孢子带到播种层以下,可减少菌源,也可抑制发病。

3.1.3 种植早期及时拔出病株

争取在病玉米穗白膜未破裂之前拔除病株,并把病株烧毁或拿到地外深埋,以免病菌再次落入土中。

3.2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措施

3.2.1 因地制宜

选择抗病品种,如沈单7号、丹玉16号等。

3.2.2 做好药剂防治

即在玉米抽雄期前后,当田间发病植株达70%左右,叶片发病率达20%左右时,进行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间隔7~10d,连喷2~3次。

3.2.3 加强农业防治

清洁田地、深翻土地、减少菌源;增施氮、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等。

3.3 玉米螟防治措施

3.3.1 成虫前处理玉米茎秆

玉米螟老熟幼虫栖息于玉米茎秆中越冬,并于次年4~5月化蛹羽化成幼虫。因此,尽量争取在越冬成虫前将玉米茎秆全部处理掉。

3.3.2 人工摘除

玉米种植过程中,如发现玉米螟卵块,也可人工摘除,并进行田外销毁。

3.3.3 化学防治

在抽雄前期,即玉米叶初见横排小孔,玉米螟幼虫成群聚集到心叶而未蛀入玉米茎秆之前,采用呋喃丹颗粒剂或1.5%的锌硫磷颗粒剂,直接放在喇叭口内即可收效显著;在玉米心叶中期,通常可用500g含孢子量为50亿~100亿的白僵菌粉,对煤渣颗粒5㎏,每株施入2g,亦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穗期,可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滴于玉米雌穗顶部,效果也较好。

3.3.4 采取灯光诱杀

如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的成虫,开灯时间约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间。

参考文献

[1] 刘春辰.基于本体的玉米病虫害语义检索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