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范例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管理范文1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的区别

部分高校在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时,没有明确区分“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无法在人力资源分配、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好配套工作,也就无法满足本校师生对于图书资源的使用需求。因此,正确区分两者的差异,是推动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前提。总体来说,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理论基础的差异

图书馆管理只需要掌握管理学相关理论即可,而图书馆知识管理还要额外的具备心理学、信息管理学、人力资源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对图书馆员的综合业务素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二)管理对象的差异

图书馆管理的对象馆内的文献资料、档案书籍,另外也包括馆内的一些常规器材、设备仪器等。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更加宽泛,例如人力资源、馆内文化、信息资源等。

(三)工作侧重点不同

图书馆管理侧重对“物”的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侧重对“人”的服务。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智能化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当首先从思维观念上进行革新,主动了解并熟练掌握知识管理模式。例如,要培养主动服务意识,对内要积极做好各类图书资源的整理与分类,保证馆内图书的排列井然有序,方便进行查找;对外要提升服务水平,能够根据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为其提供图书资料,提升服务质量。只有从思维观念上进行创新,才能以实际行动支持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开展,有助于在高校师生群体中树立良好的图书管理形象。

(二)管理内容的创新

在理论、制度方面进行适应性创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具体行动、工作内容上体现出时代特色。要对既往的图书管理流程进行重塑和优化,从单纯的进行图书采购、整理,到更深层次的知识整合与服务转变。要依托馆内的信息管理平台,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图书资源进行整合,为知识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让图书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三)管理职能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中,以满足读者需求、优化借阅体验作为主要工作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也需要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树立创新思维、增强学习意识,能够主动从管理职能、工作模式等方面做出改变。例如,在管理职能上,一方面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还要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了解读者诉求和阅读喜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图书服务。另外,还要依托大数据平台,主动与其他高校的图书馆,甚至是公立、民办图书馆进行资源交流和知识共享,更好的发挥知识服务价值。

三、发挥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作用的途径

(一)图书馆员队伍的培训

无论是在常规管理模式下,还是知识管理模式下,图书馆内管理队伍的综合水平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下,不仅要做好图书管理,更好体现出服务质量,因此对管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力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为了适应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需要,应当同步的做好官员培训工作。既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通过技术教学,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技巧,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读者排队时间,同时又要重点加强服务意识培训,更好的体现图书管理的内在服务属性,为读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制度的完善

高校图书馆内的制度规范,应当随着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更新而进行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这样才能够在知识管理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基于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开展要求,以及综合对比与普通管理工作的差异,对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重新修改,更好的支持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开展需要。在这一基础上,也要积极开展培训和学习,让管理人员能够对新的知识管理制度内容有全面了解,进而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行动上,真正实现高校图书管理高效率的开展,以及图书服务高水平的发挥。

四、结语

在图书馆内推行知识管理,是新时期图书馆践行“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管理理念的一种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更加深入的挖掘图书资源价值,为本校师生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吕艳华.建立定题服务数据库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进程[C].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学术年会,2015.

图书馆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知识管理;创新

现代每一个高校都建立属于自己的图书馆,图书馆给学生带来了许多便利,提供许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资源的协调利用。图书馆建立以后,图书馆的管理也是高校面临的重点问题,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中图书馆知识管理尤为重要,高校组织了图书馆知识管理对于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我们处于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普及使得图书馆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有规划、有约束、有条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对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创新,使图书馆资源得以利用,使图书馆价值得以体现。

1运用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性

图书馆的管理包括方方面面,分为人力、物力、财力及知识的管理,图书馆知识的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图书馆管理主要服务于人,为人们创造有力的、舒适的环境,给予人们有效的、丰富的资源,最主要的是图书馆提供给人们知识,使人们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人们可以在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中,查阅相关知识,找到自己感兴趣、乐于探讨的知识。除此以外,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得读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提升,从而满足读者的自身要求。

2运用图书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系统模式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十分复杂,包含图书馆内容、人力资源分配等方方面面,在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中可以更加细化,分为事务模式、专家模式、集成模式、协作模式等。图书馆知识管理事务模式以知识的规范为核心,促使知识的标准化形成,促进知识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运用。图书知识管理专家模式以专家为中心开展工作,发挥专家的价值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图书馆知识的海洋中。图书馆知识管理集成模式关注整体的发展,图书馆管理是一个整体,需要各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展,促使各部门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发展。图书馆管理协作模式纵观全局,使各方面协调、互相互助解决问题,各部门相互激励、共同促进、共同发展、资源共享。

3运用图书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内容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蓬勃发展,是图书馆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在知识的应用中可以发现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促使人们越来越接受虚拟网络的形成,追随时代的脚步,建立虚拟图书馆或者电子图书馆成为目前图书馆内容的革新工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的资源,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人们也可以在虚拟图书馆中分享资源,促进各界人士找到合适的、需要的资源,加以利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的管理中,一方面组织、开发利用知识,图书馆知识管理可以把孤本、传统知识进行编辑利用,形成信息知识在网上传播利用,促使各界人士合理利用,图书馆知识管理也可以发掘出图书馆知识中包含的隐性知识,使其凸显出来,使旧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融合,被各界人士认可,创造出新知识开发利用,运用有效的手段、严谨的运作传播图书馆新知识。另一方面,搜集、服务知识,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于知识,为知识的利用、知识的传播找到最好的途径,扩大知识传播范围,便于各界人士搜集知识,运用知识。

4运用图书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服务工作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对从事图书馆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加强员工的核心理念,服务于知识,服务于人。图书馆知识管理需要引进高素质、高质量的员工,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有效进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知识管理需要引进高科技技术,方便管理图书馆知识。除此之外,图书馆面对广大读者的要求,形成独特的服务理念,满足读者对知识的追求与爱好,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可以使读者找到合适的知识服务渠道,建立读者反馈渠道,有利于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改进,有利于图书馆知识服务范围的扩大,有利于图书馆知识服务质量的提高。运用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创新,建立健全服务保障系统,对服务的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力求做到全面的、最佳的服务工作。图书馆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进服务工作的不足,需要面向各界人士,扩大服务范围,需要不断转变服务观念,与时俱进,满足读者的要求。

5结语

图书馆涵盖了大量的知识,运用知识管理系统对图书馆管理进行优化是现在图书馆的重点工作,使读者更好地运用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在图书馆管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供读者使用,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可以发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具有模式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服务工作的创新。图书馆知识管理对知识进行规范、开发和利用,使各界人士更好的运用知识。图书馆知识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更加人性化,适应时展的潮流,适应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郑辉.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创新[J].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2]丁婷.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05).

图书馆管理范文3

调动图书馆管理员的积极性是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服务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只有充分调动管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使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更顺利更好更蓬勃。只有思想上做好准备才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创造出新的价值,使图书馆事业获得更有利的发展。因此和谐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对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管理的方向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实施途径,对图书馆来说,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过程中,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实施和谐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中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馆员第一和读者第一。在现代的图书管理工作中要以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为基础,把人看作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灵活运用领导方法以尊重、认识、发展、培养为手段,对馆员进行组织,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发挥主动性,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在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馆员要以为读者服务为第一要务,热情地为读者进行服务,使读者在图书馆找到家的感觉,从而满足读者的各种需要。人文关怀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以读者的人生发展、价值取向为基本出发点,使读者能够以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一切,是图书馆馆员的责任,因此馆员必须使自身各方面更加完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从而能够为读者提供更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

三、图书馆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图书馆管理存在不和谐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历史原因和系统的原因所导致的。

1、图书馆管理者实施“人本管理”中存在不和谐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馆舍的面积、图书经费的投入、设备的配置以及图书的外借量、接待读者人数的多少等几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只重视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忽略了读者和馆员的需要,忽视了人的发展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馆员在价值观和岗位意识上存在浅薄、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服务水平差,不能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优质的文献资料服务,从而制约了图书馆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2、图书馆发展存在不和谐目前我国图书馆在资源的数量和文献的品种上都比较缺乏,受到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图书的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不能有效实现图书馆设施和功能与读者要求的和谐发展。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存在着图书资料藏与质的不协调发展的现象,而且一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工作态度不明确,不能够有效掌握新科技手段、方法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不能满足岗位需求,从而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水平。

四、图书馆工作中如何实施和谐管理

1、图书馆领导者应首先具有和谐管理的理念

作为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领导者的图书馆馆长,提高思想素质和个人修养以及增强自己的领导艺术对做好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和谐管理理论能够有效的指导图书馆理实践,作为图书馆管理者,要以和谐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有效措施,更好的实现对事物发展状态的协调。

2、对馆员实施人性化管理

2.1尊重馆员、激发工作潜能

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要充分信任和肯定并尊重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人格和工作能力,注重对管理员内心情感的倾向性和稳定性进行关注,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管理员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有效发挥。

2.2关爱馆员、满足心理需求作为图书馆的负责人,需要及时了解图书管理员的能力、个性、气质、性格、态度、价值观等需求,特别注重对其内心世界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研究,以员工之间和个体差异为工作的前提,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对员工的个性和不同心理需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满足。

2.3信任馆员、参与民主管理

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要积极听取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使管理员参与到民主管理和决策中,以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规划,同时还可以有效调动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4培训馆员、提高综合素质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以及网络化的发展,使图书馆管理人员面临着在新形势下对新业务和技术的挑战。这种情况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以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馆领导要注重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以及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的确立。通过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加强人才培养,使图书馆事业发展更为顺利。

3、对读者实施人性化服务

3.1关心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要以读者需要为主要依据,以“读者第一”为指导思想,树立尊重、关心读者为读者服务的目标,在对馆内规章制度以及服务项目进行设置时,对读者的需要及要求进行充分考虑和满足。

3.2尊重读者的权利

在图书管理工作中,要对读者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与建议权等各项合法权益进行积极维护和保障,通过图书馆馆务公开、设立读者意见箱、馆长电子信箱、热线投诉电话等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为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对图书馆的运行情况实现有效监督。

3.3营造和谐的环境

图书馆应在建筑风格、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外观处理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统一。在内部装修上要以便于读者使用为原则协调搭配内饰的布局和摆设,在外部环境上要注重对图书馆周围的绿化和美化,使读者感到更舒适、温馨。

3.4开展多样化的服务

图书馆管理范文4

图书馆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循环推动力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即图书馆的管理,图书馆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建立在其管理的改革基础之上的,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正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泉。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管理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但是,这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显得既破旧又落后,已经难以抵抗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严重威胁到了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当今的图书馆必须从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入手,获得在新时展的源泉。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馆管理改革的重要途径图书馆管理的改革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全员性的,但是管理的改革必须依靠创新来完成,没有创新的改革形同于新瓶装老酒,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毫无意义,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人类进入知识时代后,知识在社会经济各方面的运用更为广泛和普及,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储存载体,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简单采集、整理和加工了,必须借助于知识经济和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改革。

管理创新是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效率的有效手段图书馆管理的目标是最大化地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在于人,人才是实现管理目标和推动管理的主体。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馆的管理目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效率,而提高人力资源效率的根本途径就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这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以达到激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创新目标。管理创新是塑造图书馆良好形象和积极馆风的重要方法图书馆作为读者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形象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图书馆通过向读者展示和提供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适用的文献信息的方式实现为读者服务的,如果没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服务理念,就不可能实现服务的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满意度。而要做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就必须全面开展图书馆管理创新工作,围绕“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要求全馆人员必须随时随地地为目标读者提供咨询、查阅、借还等服务,展现图书馆“以读者为本”的良好形象,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但是,良好的图书馆形象虽然是来自读者的评价,但却是图书馆内在馆风的外在表现,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内在馆风,是无法在读者心目中塑造良好形象的。

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途径

图书馆管理创新是一个全面的、全方位的过程,所涉及的不但是对图书文献信息的管理,还涉及对图书馆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图书馆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对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及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对图书馆发展的科学认识。以科学发展为引领就是要科学评价自身在社会信息系统和信息产业中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在文献信息采集、处理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科学认识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主要方法建立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科学评价自身在图书馆界的位置,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从特色和品牌的理念出发,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开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文献信息和服务项目,满足读者日益多元化和特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以增加自身在图书馆界的核心竞争力。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图书馆的发展同样也不例外,它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满足人的文献信息需求,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因此,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离不开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整体观念促进图书馆的馆际合作。每一个图书馆是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图书馆界的组成单位。图书馆界是一个统一的大家庭,而且只有在统一的范畴内才能促进全社会图书馆的发展。首先,这一统一范畴是以图书馆的馆际合作为基础的,离开合作,各个图书馆犹如散兵游勇,一盘散沙,难以实现长期的发展壮大。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的馆际合作,互相切磋交流、协作互助,才能实现全社会图书馆的兴盛繁荣;其次,这一统一的范畴并不排斥竞争。

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说到底是以人为中心的创新活动,如果缺乏人才的支撑,一切创新都将是纸上谈兵,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最终还必须回到人才建设这一中心。①重视人才引进的质量,克服为数量而引进和为完成任务而引进的做法。图书馆必须有针对性的、有限制地引进适合自身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需的高质量人才,如果为了数量或完成任务而不顾人才质量,盲目引进,一来会导致图书馆人浮于事,降低工作效率;二来是对人才的浪费。②重视人才的培养,即是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水平。高校图书馆应该建立长期的、固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图书馆的人才质量。

服务内容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目前,各种存储介质的信息资源不断增加,图书馆不仅向用户提供馆藏信息,还要开发利用网上资源,加强深度加工和组织,将广泛、无序、分散的信息转变为有序的、可以直接利用的资料,以方便用户的查阅与利用。在对各类文献资源进行基础性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建设一批专业性较强的专题数据库,以随时跟踪并掌握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发展;还可设置名著新作的推荐与导读服务,扩大文献资料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必须进行重大变革。首先,要改变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以我为中心”的“卖方市场”观念,正确树立起以读者、用户为中心,一切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的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其次,在形式上应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如建立咨询部,开展文献咨询服务;延长开放时间等;再次,图书馆应实行开放化服务,并能提供多元化服务,使读者能方便地、自由地使用图书馆的信息。在服务方式上,还应向读者提供信息的整理、分析、综合等深加工服务。

图书馆管理范文5

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实行的“刚性管理”

高层管理者对馆员行使绝对权力,将自己和馆员隔离开来,形成二者之间的对立。这样的“北风”管理只能使馆员和管理者之间、馆员和图书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馆员内心缺少温暖、归属感和安全感。这种形成双方对抗的管理方法很难实现人与人内心的亲近与信任,也很难实现组织的整体和谐。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往往以强制执行的口吻下达指令,基层馆员感受不到上层管理者的体恤与关爱而易产生抵触情绪。“刚性管理”容易造成两种局面:一是馆员做事敷衍,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馆员“裹紧大衣”,只求努力保护好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愿为图书馆的事操心费力、出谋划策。试问:这样的图书馆怎么能有发展的后劲?如何适应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又如何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南风法则告诉我们:以柔制胜是管理的王道,温暖胜于严寒。管理者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虽然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因为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已开始实行人性化的“柔性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者在馆员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可见,高校图书馆要想加强馆内上下级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可以从南风法则中汲取智慧。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就长得矮小、单薄,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就是共生效应[2]。事实上,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如英国卡迪文实验室在1901—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共生是指组织所有成员通过某种互利机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共同生存发展。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既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共生系统中的任一成员都因这个系统而获得比单独生存更多的利益,即“1+1>2”的共生效益。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寻求更广泛的协同共生,使自身通过共生系统的支撑而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强调内部合作,而且各馆之间也在尽力推进各种联合服务,地区之间的协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合作并不多。由于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普遍偏低,处于边缘化,不受重视,图书馆的作用尚未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此外,图书馆的业绩往往是隐性的,馆员的业绩与师生的业绩无法挂钩,图书馆还是一株单独生长的矮小“植物”。如果图书馆、学科馆员能够进一步嵌入到院系中与教师科研队伍“共生”、嵌入到学生的学习科研实践过程中并与之“共生”,那么图书馆势必会呈现出更加繁盛和强大的生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辛巴杜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3]。然后,辛巴杜把停在布朗克斯区的汽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同样放在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的汽车,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车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被偷走了[3]。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且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那么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3]。久而久之,这些“破窗”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犯罪就会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滋生并逐渐猖獗。我们可以从破窗理论中得到这样的启示: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进一步扩展。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3],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破窗理论折射到图书馆领域,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各个方面遥遥领先,其成功的关键是注重细节、高瞻远瞩。有些图书馆可能一开始的“破窗”不多,但因为没有加以关注并及时修补而导致更多人打破更多的“窗户”,于是“破窗”多于“好窗”变得司空见惯了。例如,有些读者在图书馆大声说话、接听手机就是一个碍眼的“破窗”,这是因为开始时图书馆没有采取有效手段对这种行为进行干预和遏制,以致后来越来越多的读者被这种现象同化。如果图书馆在开始时就对大声说话者以温馨、妥帖的方式加以规劝和制止,那么势必会使读者养成使用图书馆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安静、有序、温馨的阅读环境。因此,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必须高度警觉,关注那些看起来是偶然、个别、轻微的“过错”和细小矛盾,并及时加以解决,以免更多的问题和矛盾接踵而来。

管理法则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启示

南风法则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高校图书馆要和谐、健康地发展,必须提高管理“温度”,善用“温暖”法则。同时高校图书馆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图书馆对待基层馆员要实行温情管理所谓温情管理,是指图书馆管理者要尊重馆员,理解馆员,爱护馆员,表扬和赞美馆员,亲近和信任馆员,认真倾听馆员的心声,帮助馆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馆员在职继续深造,为馆员搭建更大的展示平台。感人心者,可先乎情。图书馆在以读者为本的同时也要以馆员为本,在刚性管理制度中揉进柔性管理的元素——“人情味”,而且要体恤馆员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并尽力帮助解决,使馆员真正感受到上级管理者给予的关爱和温暖。如此一来,图书馆从上至下的关系是顺畅、和谐的,管理者也可以赢得馆员真心的拥护和工作上的全力支持。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得到爱和尊重。同样,馆员也希望得到管理者的表扬与赞美,而温情管理恰恰能够满足馆员的深层心理和情感需要,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温情管理能够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果图书馆实行温情管理、处处关心馆员、事事尊重馆员,那么将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如果馆员在工作中倍感舒适和温馨,就会在服务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这种传递给读者,使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建立起更加亲密的互动关系。同时,温情管理能激发馆员的潜能和聪明才智,使馆员敢言敢行,喜欢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并乐于不断创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充沛的工作精力为图书馆做出更大的贡献。温情管理能够增加馆员对图书馆的忠诚度温情管理能够激发潜伏在馆员身上的善性,使馆员心甘情愿地发挥作用,乐于在工作中展现自己,产生良性竞争,增进图书馆内部的相互信任,增加馆员对图书馆的归属感和荣誉感。#p#分页标题#e#

共生效应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启示是: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发展,寻求联合共生是一种发展趋势和策略。共同生长、繁荣和发展是共生的目标,高校图书馆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借鉴共生效应理论,开阔眼界,寻找能够共生的对象。谋求与数据库出版商的共生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数据库并非一次性商品,而是需逐年购买并只能拥有使用权的特殊商品,因此数据库出版商和高校图书馆之间不是纯粹的买卖关系,还有合作共生的伙伴关系。没有图书馆的需要和支持,数据库出版商就无法生存;没有数据库出版商的产品质量保障,图书馆无法正常提供服务,建设数字图书馆更是无从谈起[4]。不可否认,数据库出版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图书馆的目标是谋求最低的价格和最佳的性价比,“二者就像行走在平衡木上,供需价格平衡是数据库出版商与图书馆合作共生的关键,这需要相互间的妥协、互让,找到平衡点,从而达成图书馆、数据库出版商、用户三赢之平衡共生状态”[5]。谋求与图书馆联合体的共生CALIS(China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BALIS(Beijing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是图书馆之间共生的两个典型成功案例。CALIS的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其下设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华东北、华东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7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1个东北地区国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为全国高校用户提供最全面、及时的文献保障服务。

BALIS于2007年11月正式启动,下设原文传递、馆际互借、资源协调、培训4个中心,其建设目的是:在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依托成熟的系统平台,充分利用北京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高校间便捷的网络环境,采用集中式门户平台和分布式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北京地区的高校读者提供原文传递服务。这两个图书馆联合体促进了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益,使广大高校师生受益。随着大家对这种共生效应的一致认同,图书馆界将会出现多种形式的“共生”,为图书馆带来蓬勃生机和活力。谋求内部广泛交叉协作——阶段性共生高校图书馆可以鼓励馆员尝试跨部门或跨项目小组的协作。由于馆员的知识结构、技术专长、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科研水平等各不相同,通过协作可以相互学习、切磋,从而相互影响、启发,使思想得以碰撞和激发。如此一来,对于提高馆员的思考深度与广度、提升馆员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与院系的核心科研团队结盟,成为永久性共同发展的有机体。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双翼,相应地,高校各院系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高校图书馆在这种环境下大有可为,应主动寻找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共生共荣的合作伙伴。近年来国外图书馆界已经成功地推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在大学教师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随时提供指导和帮助,缩短了教师查找资料的时间;同时,学科馆员熟悉了科学研究的过程,采取主动方式进行高端信息推送服务,为学校决策者提供情报研究咨询服务,为其制订学校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性信息支持。依据共生效应理论不难发现,影响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各种“共生”问题,如管理者与馆员的共生、馆员与读者的共生、馆员与馆员的共生、图书馆与图书馆的共生、图书馆与院系的共生、图书馆与数据库出版商的共生等。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这些“共生体”的作用,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在可能存在“破窗”的情况下,首先要在大环境中建立一种行为规范;其次,明示其违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再次,在“窗户”被打破的第一时间进行修补,要建立一套危机预警机制和系统,防微杜渐,把危害减到最小。建立人性化的文明服务准则图书馆应给馆员和读者明示:什么样的行为是被肯定和被倡导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妥当、不合理、不受欢迎的。明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使读者和馆员明确各自的行为准则。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与形象塑造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广大读者和馆员的共同努力和积极维护,因此图书馆要建立更加透明、可行的服务规范,约束馆员和读者的行为,从而达到良性促进、激励的目的。细化工作内容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中心,保障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其基本使命。图书馆要树立良好的馆员信息道德,细化各项工作内容,不放过任何“漏洞”或者“破窗”,从小事做起,给予读者正面、积极的引导。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有了“破窗”不要紧,关键是要有发现机制,并及时修复“破窗”。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者和馆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修正并改进服务缺陷。例如,有的图书馆赋予读者管理职责和权利,使其在各个服务环节中找问题,从而促使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赢得广大师生的信赖和支持[6]。

图书馆管理范文6

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资源,以满足读者需求为中心工作,如何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员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馆员受惯性思维局限和工作经验制约,所提供的服务不一定就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事实上,馆员的服务也远未能跟上读者的需求。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让读者参与管理,给图书馆专业活动注入外来社会资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寻更好的社会服务方式,寻找到图书馆更好的发展路径。⑵有助读者理解图书馆专业活动。

社会读者的公共需求,是公共图书馆存在价值的重要显示途径之一。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传统图书馆服务很难充分满足读者多种形式的需求。在读者无限增长的信息需求与各具体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必然局限之间,自然会发生各种不和谐或冲突,这是相互沟通不足的结果,其表现形式大多为读者对图书馆管理的不理解,不满意。因此,让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读者就有了一个亲身体验的机会。

参与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参加与了解服务实践的过程,当读者与图书馆员并肩站在一个工作平台上时,就能让读者了解图书馆专业服务的特点,理解图书馆员的情感,读者与图书馆员就有了探索提高服务水平的共同基础。⑶督促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开展。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事务范畴的活动,公众享有参与权和监督权。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同时也是让图书馆工作处于公众监督之下。[6]

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国公共事业的社会监督机制发展的一种落实手段,对于当代新社会建设具有开拓性意义。开展业务培训,让读者熟悉图书馆管理。为了扩大读者参与的范围,增强读者参与的热情,应定期组织读者进行业务培训,建立相对稳定的、有能力参与管理的、可以提供连续服务的读者队伍,业务培训应着眼于范围的普及性和广泛性,在内容上则是实践性和操作性相结合,使读者对图书馆从一般的认识转变为对图书馆专业知识、技能和服务态度上的深度认识。[7]设立工作坊,让读者获得图书馆服务体验。

为了让参与图书馆管理的读者能进入服务工作状态,可以设立工作坊,让他们体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由此,必须确定参与读者的人数和岗位、具体工作,并明确责任。人员要适应服务开展的需要,确定参与人数,规定工作范围。同时对每个岗位有相应的质量要求,让读者从服务体验入手,逐步了解图书馆管理,才能针对性地形成提高服务效益的有效建议。摸索多种形式,探索读者参与的途径。目前的读者管理,大多以志愿者、义工的形式参与服务,既服务自己,又服务别人。广泛活跃于各图书馆的志愿者或义工,大多也是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的潜在读者。如流通管理、讲座展览、图书交换捐赠等项目,大都有志愿者或义工参与。未来的发展,可以考虑设立读者委员会,或让读者进一步对图书馆管理提出建议,或让读者参与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制定。最终应该通过各种规范化措施把读者参与固化为公共图书馆专业服务及其所有活动的基本内容。

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以刚性制度确保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严肃性;其次,要确定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范围,明晰权利与义务;第三,逐步建立读者管理组织,以聘用等多种方式落实读者参与管理过程。其中,要注重读者参与图书馆馆员的科学互动,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共同努力。

制定读者参与的工作规范。图书馆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读者参与管理的工作,通过规范的操作措施,确保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严肃性。随着读者参与过程的开展,读者一定程度上成为图书馆的管理者,他们的意见对于图书馆的管理策略的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读者参与需要成为一种常设机制,图书馆领导不仅仅是鼓励读者参与管理,更要定时对这一领域的进展跟踪检查,对相关成果进行审核,为积极参与的读者提供奖励,以保证这一机制的长期运行。

图书馆管理范文7

我们都知道图书馆是一个具有丰富知识的储存库,它所包含的信息及知识涉及到了各个领域,所以我们把图书馆比作是知识的海洋,只要我们对知识有渴望和需求就可以尽情的翱翔在这片广阔的海洋之中。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有些比较突出的现象,图书馆这样如此重要的场所人流量却越来越少,并且变得越来越冷清,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然也会有其他的原因掺杂在一起。很多人会感到迷惑或者有质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什么会影响到图书馆,跟图书馆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图书馆的生存空间不断的被缩小,它原来的管理能力渐渐地被信息管理所代替。在这样的状况下,图书馆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管理模式,寻求和开发出新的管理模式,并且将这种新的模式正真的运用到实际中,也许这样才能挽救图书馆逐渐衰亡的命运。本文主要探讨了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因为只有将这两者相结合才能让图书馆的发展更有动力。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知识;创新

前言

在当今的社会中,不管是什么领域都存在这巨大的竞争,并且这种竞争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强烈,各种竞争存在于社会和生活中的各个各个方面,或许是人才的竞争、也可能是地位的竞争,当然图书馆的竞争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的人会说图书馆好像跟竞争没有什么联系,因为它的存在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从图书馆的本质上出发,我们会发现它是一个功能性非常强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它的图书管理以及图书借阅等相关的功能是整个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体现,所以只有拥有这些功能,图书馆才算是真正的存在。图书馆在社会中的竞争不是各种利益上的竞争,而是最最基本的生存竞争。在我国的一些发展比较迅速的城市中,图书馆知识管理运用得非常普遍,因为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对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这种管理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本文就具体的分析了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什么叫做知识管理呢?对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但是由于这一概念本身具备很多特性,比如复杂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对于它的定义也没有一个特定的说法。其实从一般层面上来说,知识管理这一理念是一些企业在面对外界环境的时候,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是把信息管理当成基础,主要包括了知识的创新管理、知识的开发、知识的流通等等。在现代这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它以创新为目标、以知识为核心、以人为本,知识管理的内容也涉及到了各个方面。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把人力资本管理当作管理的核心,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的体现到了图书馆中。

二、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更是人类知识文明的宝藏,它一方面能够让知识得到很好的传播和更新,另一方面也能让社会文化得到很好的推进。图书馆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它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图书馆在各方面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有的影响和阻碍,其中这些影响中就包括了管理机制,当然图书馆是否能够很好的生存下去还会受到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外在因素主要是急剧变化的环境,内在因素主要是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等等,另外图书馆管理在发展的时候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最终就会出现观念落后、管理方法不能及时更新等等。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改革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很大,能够让传统的管理模式得到改变,让调控机制朝着健全的方向发展。

三、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一)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优势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的理念主要是以人为本,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在了解各类客户的需求之后,根据他们的需求,结合网络先进信息技术和资源的自动化共享等等,让图书馆的所有信息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分类,在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外图书馆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能够与更好的交融在一起,把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当做基础,并且以推动创新建设为目标目标,最终实现知识的更新。如果想要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捷径,图书馆必须把现代信息技术当成最主要的手段,以此来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图书馆管理存在的缺陷

随着社会的变化,图书馆管理开始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因为数字资源比纸质的更加便捷,但是这种单纯的转变会出现很多问题,整个图书馆的管理体系中,各种因素不能很好的相结合和融合,最终使一体化的进程受到影响。另外图书馆在数字方向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数字化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当然网络的优势就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应该以服务人民为主,而不是仅仅把图书管理当做核心,忽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样的后果会影响资源的管理,给人们查询资料带来了很多的阻碍。

四、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组织和开发信息知识资源

当我们在对图书馆知识管理进行创新的时候,应该把网络信息和知识当做一个背景,打破传统的纸质书籍,把网络信息资源和数字化电子文献当成主要的发展,这也是图书馆发展的重点和最基础的东西。另外我们还应该重视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证为人们提供的知识和资源是最先进和创新的。

(二)创新知识的运用

如果想要实现图书馆知识的创新管理,建立一个数字化的中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对各个单位和部门提供多样性、更深入的信息。另外加强图书馆的维护和整体的扩充也是非常重要的,让网上的信息得到大力的发展和建设,让图书馆的信息和相关的知识状况得到更好的建立,推动图书馆逐渐朝着知识服务型转变。

(三)图书馆馆员的创新

要想图书馆知识管理得到创新,首先在图书馆内服务的工作人员或者队伍应该得到创新。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很多挑战和机遇都会存在,能否成功的抓住机遇或者面对挑战就是图书馆馆员自身的问题了。所以图书馆馆员应该在服务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进行学习,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最先进的管理方法,顺利的解决图书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有效管理人力资源

有效的管理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准确的来说,任何一个组织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创新当然也不例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需要优秀的人才,这样才能让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所以资源管理者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员工我,挖掘他们自身的才能。同时鼓励员工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也要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样图书馆管理人员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和进步。

五、结语

图书馆管理模式一直都在发生着转变,从文献管理模式到信息管理模式,最后再到知识管理模式,所有模式的转变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了新的高度,让图书馆的所有知识能够更好的为人们使用。我们都知道图书馆的核心就是知识以及相关的资源,那么图书馆知识管理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转型,直接对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怎样做好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并且促进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实施,让图书馆管理得到更好的进步和飞跃性的成功。

作者:任力新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石小青.试论21世纪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四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图书馆管理范文8

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介绍了柔性管理的内涵和基本特征,阐述了图书馆引入柔性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4点柔性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柔性管理;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员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生产力”已被人们深刻认识和赞同。在人们对知识更加渴求的今天,图书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服务方式、手段和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笔者认为,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图书馆的要求,为读者提供更广泛、快捷、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必须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引入“柔性管理”,重新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柔性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激发图书馆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提升图书馆服务具有巨大现实意义。

1柔性管理概述

1.1柔性管理的内涵

所谓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刚性管理强调组织的等级和专业分工,注重规章制度,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柔性管理是指在管理中采用非强制措施,凭借在被管理者心目中形成的潜在说服力而进行自我约束、自觉行动的管理方式。与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不同,柔性管理“以人为中心”,“人性化”是其管理的标志,强调在尊重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的前提下,激发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从而塑造企业或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以此提高企业或组织的凝聚力,提升竞争能力。

1.2柔性管理的基本特征

从柔性管理概念可以看出,它不是依靠外力,而是在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人格尊严的前提下,依靠发挥个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企业或组织内员工心情舒畅、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它们并非相互矛盾,而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一个企业或组织,没有刚性管理的制度约束必然会变得混乱无序,也就失去了柔性管理的基本条件;同时,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升华”,是在刚性管理基础上的深化,缺乏柔性管理的企业或组织必然不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更不能发挥其潜力。因此,本文所论述的“柔性管理”是在一定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管理的柔性成分,以达到管理刚柔相济、灵活高效的目的。具体而言,柔性管理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1)内在驱动性。刚性管理强调的是用规章制度约束人,也就是靠外部力量的强制性进行管理。而柔性管理则是依据企业或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的塑造而形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格化管理,依靠的是人们心目中形成的自我约束和自觉行动,是靠“内部驱动力”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员工自愿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从而能够取得超常的工作效果。(2)心灵感应性。柔性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在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前提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权利影响力失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等级观念已模糊,人与人之间是真诚的、内心的交流和感情的认可。此种环境下,没有强制的命令口吻和咄咄逼人的气势,只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心灵感应。这种管理氛围可以让被管理人员因感到理解、尊重、认可和信任而受到感激和鼓舞,从而自觉自愿地发挥其潜在的能动性,甚至迸发出不可估量的潜力。这种沟通方式完全依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心灵的感应,虽然貌似缥缈,效果却比较显著。(3)效果滞后性。柔性管理的滞后性是指,从管理开始实施到管理效果的显现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刚性管理中,规章制度从宣布实施的瞬间即生效,如法律的实施、法院的判决、公司或组织的规章制度等均属此类。它不允许有特殊情况存在,被管理人员只有绝对地服从,谁违背了管理条款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柔性管理则不同,相对于规章制度,柔性管理更加注重被管理人员的“内心”。它允许被管理人员在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前提下,形成自我约束,进而自愿、主动地执行企业或组织的规章制度,并且做到自觉维护。由此可以看出,在柔性管理中,被管理人员对规章制度的维护是要经历“认识—接受—自觉执行—自觉维护”这一由外到内的过程的。这一过程的完成不是瞬间就可以实现的,管理实施和效果间总是有一定的时间周期,这就是柔性管理效果的滞后性。(4)影响持久性。柔性管理效果滞后的原因是,被管理人员从对企业或组织的规章制度的认识到最终的自觉维护需要先形成新的认识,只有被管理人员自己认识到企业或组织的规章制度是正确的、是值得遵守和维护的,他才会自觉维护。久而久之,这种认识便会愈加深刻,进而形成一种组织价值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便会潜移默化地指导和规范被管理人员的行为,并且这种观念是长期、深入、自觉和抗干扰的[1]。所以说,柔性管理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2图书馆引入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我国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当今社会对于文化知识和信息需求大幅提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柔性管理是目前世界上备受推崇的管理方法,作为文化知识和信息文献交流的服务场所,为改变长期以来传统的刚性管理给图书馆带来的落后局面,图书馆有必要引入柔性管理思想[2]。

2.1图书馆的科学发展需要柔性管理

图书馆管理方式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终身教育广受推崇,人们对文化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迫切,甚至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图书馆要想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就必须优化环境,尤其是要优化管理方式。事实证明,柔性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且可以持续地自我约束和自觉维护,从而保证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图书馆要适应社会需求、跟上时展的步伐,有必要引入柔性管理。

2.2图书馆员价值的发挥需要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包括馆内人员———馆员,也包括馆外人员———读者。图书馆应该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读者为中心,把方便、快捷、高效的图书馆服务作为图书馆追求的目标,把服务质量作为图书馆发展的生命线。这就需要图书馆完善服务制度,在尊重读者权益的基础上与读者建立密切联系,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感受,努力满足他们的更多需求。然而,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大多由馆员直接完成,馆员是“提供服务———享受服务”中的关键因素,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人力资源。因此,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满足读者需求,调动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尤为重要。一旦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会自愿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且会在工作中主动创新。因此,柔性管理有必要引入图书馆管理中来,以使馆员产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最大潜力,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

2.3图书馆的学术性特质需要柔性管理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图书馆视为普通服务单位,忽略了其应有的学术地位[3]。与一般的服务型机构不同,图书馆以文化知识和信息为核心、以服务为基础,提供的是智慧和精神食粮,这就是图书馆的学术性特质。传统刚性管理中的规章制度,一方面使图书馆员的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其个性发展,打击了其积极性;另一方面容易给图书馆员造成精神压力,因担心触碰规章制度而受到惩罚,逐渐变得应付了事,失去了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引入柔性管理,可以使图书馆员轻松自由地参与工作,甩掉思想包袱,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和文化知识,更加科学地为读者提供服务,由此便会更加突显出图书馆的学术性特质。

2.4摆脱刚性管理的束缚需要柔性管理

传统的刚性管理抹杀了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而丧失了自我进取和激励。无论馆员最初的素质高低和岗位适应性如何,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被动工作的状态。如果图书馆是由这样一群人组成的团队为读者提供服务,可想而知服务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这种以外部力量约束为主的刚性管理,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显然不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引入柔性管理,以克服刚性管理的弊端。

3柔性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无论是刚性管理还是柔性管理,图书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优质的服务主要由图书馆员提供,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柔性管理,使图书馆员发挥最大价值,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

3.1明确责任以提高馆员柔性服务意识

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的社会机构,图书馆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图书馆工作是一种奉献性较强的服务性工作,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面对每一位读者。所谓柔性服务,就是图书馆员不是被动、机械地根据规章制度去做什么,而是从读者角度出发,主动思考、分析、预判读者需要哪些服务,而自己又可以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要在细节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一方面,图书馆应该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配置文献资源。例如,不同职业人群、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读者具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因此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采购时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多层次需求,尤其要调研和倾听读者的意见,以确保图书馆资源配置与读者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其对效率的要求提高,加之科技信息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等通信工具的出现,人们更倾向于方便快捷并有针对性地阅读自己所需的信息。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不断丰富文献信息量的同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

3.2营造图书馆和谐的人文环境

图书馆员提供人性化服务是需要其发自内心地、主动地开展工作,这也需要图书馆具备和谐、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不难想象,在一个管理混乱、充满抱怨和压力的环境下,图书馆员不可能发自内心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由此可见,图书馆内部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鼓励、互相感动的和谐环境尤为重要。要形成这样的氛围,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要公平、公正、发自内心地参与工作,与馆员全方位地沟通,更多地对馆员进行帮助和鼓励,给予充分的信任和理解,以情感带动团队。在柔性管理中,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人格力量起着重要作用,其良好的形象是实施柔性管理的重要条件之一,关系到图书馆内部的凝聚力。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和管理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协调好各方面人际关系,并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

3.3合理配置馆员资源以提高团队服务水平

图书馆团队精神是实行图书馆柔性管理的前提[4]。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不是取决于某个人,而是取决于整个团队的综合服务水平。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有必要让馆员了解工作细节,明确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整体目标,让所有馆员都参与其中、进言献策。这样既可以协调图书馆员个人短期的工作目标和图书馆的整体目标,又可以让馆员增强主人翁意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对于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馆员作为图书馆绝大部分工作的实施者,他们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核心,也是柔性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对馆员应做到知人善任,了解每个馆员的个性特点和工作能力,并据此将其安排到恰当的工作岗位,这样既能发挥馆员的长处和优点,提高其自信心,又能充分发挥馆员的主人翁精神。

3.4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即以馆员需求为先和以读者需求至上。(1)以馆员需求为先。柔性管理的特点应体现在“柔”上,既不能带有强制色彩,也不能完全凭借图书馆员的喜好任由其作为,而是在尊重馆员真实需求、了解其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依托其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达到管理的预期效果。要想发挥馆员的自觉性就必须尊重其个性,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要。如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听取馆员的建议,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关心馆员自身的发展目标,安排与馆员个性、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岗位等。(2)以读者需求至上。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就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事业永恒的主题[5]。图书馆内部引入柔性管理,最终目的是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如果初衷不是这一主题便失去了管理的意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是以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读者的切身感受为参考,适时调整图书馆内各个服务要素,争取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和愉悦度。这就需要图书馆提供动态、全方位的服务,这与传统的仅凭规章制度提供的标准化服务有着本质区别。如图书馆为读者开通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通道,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提供与智能手机兼容的移动终端阅读服务,扩展文献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趣味性更强的内容,以满足不同年龄和不同兴趣读者的需求。

4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充分利用柔性管理,发挥其科学管理的巨大优势,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张志慧 单位:呼伦贝尔市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张文桃.如何实施柔性管理[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1):49-51.

[2]曹美琴.论柔性管理: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J].河北科技图苑,2006(6):39-41.

[3]沈光亮.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