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家庭理财规划核心策略范例6篇

青年家庭理财规划核心策略

青年家庭理财规划核心策略范文1

生命周期的理财理论其核心观点就是在特定的经济资源以及环境资源下,采用动态的经济规划方案,分析个人终身消费最大化与个人投资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能够将单期投资组合理论有效取代,是目前为止最为直接,效果最为明显的个人理财技术指导。关于生命周期理财理论的个人理财投资研究,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个人理财的主要内容

良好的个人理财所能够的目标就是资金安全以及财务自由,实现这样的个人理财目标,需要个人理财能够在用户资金的流动性比较良好的基础上,实现多项的资金管理。个人理财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如,合理的消费支出,用户的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信用卡消费等;教育期望,良好的个人理财能够为人们提供教育保障,而教育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对教育费用进行变动分析,调整教育投入方式;风险保障,针对于家庭来说,个人理财能够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防患于未然。并且保障家庭的经济利益;积累财富,个人理财在用户的工资薪金基础上,向用户提供投资收入增加的方式,如购买股票、债券以及基金等;纳税安排,个人理财能够帮助用户在合理的范围内,科学的利用政策优惠,保障老年人退休之后的生活品质,提供商业养老保险,实现财产分配。以上都是个人理财的终极目标,而实现个人理财的这些目标,需要的在科学的理财工具下实现,如证券、股票、基金、外汇以及信托等[1]。

三、基于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

(一)单身期个人理财投资策略

单身期的个人理财的主要是指用户在毕业至结婚的这一期间,单身期的个人理财至关重要,一般的时间为2到8年,从22岁到30岁。在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刚刚步入到社会中,走向工作岗位。从经济收入上进行分析,该阶段的用户的资金收入普遍不高,经济开销比较大,同时该阶段的年轻人能够奴隶追求高薪工作,广开财源。在能够满足自我资金需求的而基础上,每一个月都能够有一部分的资金余存。而针对这一部分的资金余存能够进行不同类型的投资,在科学的个人理财投资下,不仅能够帮助青年人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能够增加其收益。从调查中发现,在单身期的个人理财无风险资产比例占据了总投资的27%,而风险投资比例占据了总投资的73%。风险投资中包含有很多内容,债券所占据比例比较大。总的来说,青年人的个人理财投资风险配置比较多[2]。

(二)家庭组建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

在家庭组建的期间的个人理财,需要面临理财格局的转变,在该阶段中,用户的经济负担加重。现代社会中的组建家庭大部分为双薪家庭,整体上的经济收入有了一定的增加,最终趋向于稳定。在此阶段中,家庭最大的经济支出就是购房支出,此时需要对月供进行仔细规划,避免造成经济负担,在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在家庭组建期也是新生儿诞生期间,用户需要充分考虑子女的高等教育费用,缓解子女就学压力。在家庭中的无风险资产比例在37%左右,风险资产比例在63%。家庭阶段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但是该部分的风险还没有单身期的风险配置高[3]。

(三)家庭成长期个人理财投资策略

在家庭成长阶段,家庭中不再增加新生人口,伴随着家庭中子女逐渐长大,用户的经济收入逐渐增加。当生活逐渐趋向于稳定之后,家庭中的子女陆续升入大学,此时高等教育的支出,使得家庭中的经济支出大幅度上升。为了避免出现经济短缺,在家庭成长期,需要逐年积累净资产,为家庭经济支出提供保障。在成长期的家庭理财中,其无风险资产所占据的比例在42%左右,而风险资产所占据的比例在57%,同时风险资产中含有的债券风险在50%左右。从这一结果对比中能够发现在家庭正在成长环节中,其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适中,此时的家庭个人理财投资决策的制定可以实现无风险资产投资和风险投资搭配模式[4]。

(四)退休期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

在退休期,家庭的经济收入逐渐增加,支出逐渐减少,用户的年龄逐渐增大,因此需要转变资产结构,避免负债出现,准备退休金。在用户退休阶段的个人理财投资中,需要将金融资产的比重降低,稳定收益,减小风险。经过调查表明,当用户处于退休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应该选择无风险资产投资。随着用户年龄的增长,债券和基金为代表的风险资产逐渐减小,以定期存款为代表的投资增加。

青年家庭理财规划核心策略范文2

【关键词】肥胖;预防;体系

目前,全球肥胖症患者人数已经超过3亿人,而据2002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肥胖率为7.1%,在大城市成人肥胖率高达12.8%,儿童的肥胖率已上升至8.1%,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心脏协会,对肥胖流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和强调了多水平、多部门、多学科、多阶段的多维人群预防控制策略。有鉴于此,进一步结合本国国情,拟提出我国的肥胖预防体系如下,供各位同仁商榷。

1 政府主导

有助于政策和立法改变的活动可以发生在各级政府,重点是放在高能量和低能量食物或体力活动机会的相对可得到性和花费上。正式或非正式的政策改变干预是核心。

1.1通过政策,引导公众改善不良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政策和环境改变被认为是遏制胖胖流行的重要保证。在政策方面,包括通过零食的税收、水果蔬菜的补助、管理学校提供和贩卖的食物的营养标准及要求、限制对儿童进行高能量食物的广告宣传、增加营养标签管理、对企业的财政刺激(鼓励在城区有可得到性限制的地区设立超市)、或对学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提出要求等来实施。税收机制可能的目标是将融资直接支持肥胖预防项目。工作场所政策可能包括为锻炼提供时间或设施和装备、为骑车上班族提供自行车以及淋浴、提供减重活动、或报销这些活动的费用或健身会员费。政策也处理体重监测和测量的问题[1]。如: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在实行国家心脏基金推出的“Pick the Tick”的标签工程[2]。另外,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病预防控制指南》、《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试用)等技术指南,并通过全国范围内的技术指南宣传活动、媒体解读会等形式,向公众普及了科学的营养与健康知识,引导公众改善不良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在降低肥胖病发病率、提高国民素质和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2通过政策,组织实施肥胖防控规划

2009年新医改政策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积极预防慢性病的规划目标,强调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健康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的重要任务,为肥胖病等慢性病综合预防控制提供了新机遇。我国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儿童青少年的营养和健康状况,近几年就体力活动和健康营养方面,出台了相关的重要的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分析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以及营养不足等营养不良问题和体质健康下降的急迫性,对我国儿童体质健康和肥胖的预防控制提供了重要指导。

1.3通过政策,建立肥胖预防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

由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全社会内发起全国范围内的抵制肥胖运动,包括推动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制定膳食或者肥胖指南、开展全民健康教育、肥胖高危因素的早期干预、限制学校不健康食品等;保障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如体育场、公共场所体育锻炼场地建设等;增加肥胖病相关的科学研究经费投入;在学校、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全民体质监测体系,建立全民健康档案,降低人群肥胖发病率,提高国民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2 多部门合作

肥胖的防控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多部门的合作对保证政策及措施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医疗卫生、食品、农业、教育、工商、财政、交通、媒体和传播、环境、文化以及其它部门联合起来,为全社会、工作场所、政府、公共卫生部门、保健组织促进健康意识和体力活动提供机会,使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和选择 [3]。

3 社会广泛参与

3.1 建立完善的社区、学校疾病预防职能

肥胖病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适合在社区完成防治工作,因此将肥胖病防治纳入社区的任务中,在社区内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和肥胖病预防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全民对肥胖病危害的认识,积极预防肥胖病及其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全民素质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学校应成为防治儿童、少年肥胖的主战场,应该将饮食营养结构、儿童青少年正常发育状况、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的学习纳入学校的课程。

3.2 充分发挥企事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服从政府有关食品产品政策的管理,更多地生产和销售健康和有营养的食品,使食品企业走向保护和促进健康的轨道;政府应与消费者团体和食品加工企业及广告部门一起形成适宜的多部门措施,处理食品市场营销并处理诸如赞助、促销和广告等问题[3]。

4 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

4.1 社区(家庭)健康教育

在社区内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和肥胖病预防科普宣传活动。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观点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对儿童的影响极大,故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4.2 学校健康教育

教育部门要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规划,在健康教育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动画、电影等直观、形象的方式,使青少年儿童正确认识肥胖形成的原因、肥胖对身心健康的危害以及预防肥胖的重要性。

4.3 媒体健康教育

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形式,制作内容通俗、形式多样的膳食营养、健康教育以及肥胖危害等宣传教育材料,指导全民树立“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的肥胖预防观念,加强全民对肥胖危害深刻认识,避免强大的媒体广告对儿童的冲击,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潜在预防肥胖的策略。

5 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是防治肥胖病的核心,重点在于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因此,肥胖病的一级预防主要针对健康人群中的超重者和有家族遗传史者等易患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健康膳食模式及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

二级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使疾病能够得到尽快、尽早治愈而不致加重和发展。肥胖病的二级预防针对中度以上肥胖患者,制定饮食和体育锻炼计划,监控体重、腰围变化,实现既定计划目标。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或发病后期预防。肥胖病的三级预防主要控制肥胖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变饮食结构,增加体育运动量,定期检测体重、血压、血脂等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榴柏.肥胖的预防及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青年家庭理财规划核心策略范文3

《规划》要求,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广泛传播正面的婚恋观念,鲜明抵制负面的婚恋观念,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倡导结婚登记颁证、集体婚礼等文明节俭的婚庆礼仪。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传承优良家教家风,培育家庭文明。加强青年敬老、养老、助老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规划》提出,在青年中加强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大对性知识的普及力度,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性健康课程,加强专兼职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预防和减少不当对青年造成的伤害,大幅度降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大力弘扬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为核心的婚育文化,坚决抵制非医学需要的胎盒员鸺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加大对适龄青年的婚育辅导力度,加大适龄青年婚前检查、孕前检查和产前检查的普及力度。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拟纳入中小学教学

《光明日报》消息 测绘法修订草案近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二次审议。草案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将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经荣作审议结果的报告时表示,有些常委会委员和社会公众提出,增强全社会的国家版图意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除各级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外,还需要发挥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的作用;要明确责任将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谢经荣说,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在草案第三十五条第二款中增加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加强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将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并将这一款移至第一章“总则”,单独作为一条。

测绘活动经常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为防止泄露个人信息,草案专门增加保护规定:地理信息生产、利用单位和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2 568名港生申内地免试升学 “985”大学受欢迎

中国新闻网消息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2017年“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3月30日已截止报名及完成现场确认程序。香港应届中学文凭试考生减少6 000余人,今年免试计划确认人数亦相应较去年略减,最终有2 568人办理确认手续。众多院校中,仍以广东、上海和北京的大学最受欢迎,学科则以医药类和经济管理金融贸易科目最抢手。

免试招收港生的计划已踏入第六年,参与计划的院校比去年增加了6所,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

青年家庭理财规划核心策略范文4

关键词:人口数量;教育程度;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029-02

人口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反映,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结构、素质、分布、迁移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揭示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对制定“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结合青海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资料,进行青海人口发展变化情况的对比分析,以便发现青海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青海省人口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共普查413个街道、乡、镇,其中包括30个街道、230个乡、137个镇以及16个类似的乡级单位;共普查居委会、村委会合计4510个,其中居委会644个,村委会3807个;共普查小区21899个。

(一)人口数量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截至2010年底,青海省总人口为562.6722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是增加44.5162万人,增长率为8.59%。纵观青海省人口在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多年中的变动情况,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自1949年以来,青海省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变缓,除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素之外,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分区来看,西宁市2010年的总人口是220.8708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39.25%;海东地区2010年的总人口为139.6846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10.22%;海北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27.3304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2.21%;黄南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25.6716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6.21%;海南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44.1689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11.22%;果洛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18.1682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2.37%;玉树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37.8439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33.38%;海西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48.9338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17.33%。

(二)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根据2008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青海省0岁~14岁人口总数为117.71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0.92%;15岁~64岁人口总数为409.493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72.78%;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35.4682万人,占总人口的6.3%。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

(三)性别结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况来看,青海省人口的性别比例和2000年比较,变化不明显。全省2010年的性别比为107.40,2000年的性别比为107.06,二者几乎相等。但是略高于全国的比列,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除果洛州和玉树州有一定增长外(果洛州2010年为110.53,2000年为105.94;玉树州2010年为106.04,2000年为100.37),其他各州基本保持不变。

(四)家庭户规模

目前,青海省共有家庭户152.9040万户,家庭户人口528.4525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为3.46人,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省共有家庭户125.7158万户,家庭户人口497.199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为3.95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户均人口数减少了0.49人。

分地区来看,各地区的家庭规模都成减少趋势,其中,玉树州的家庭规模变化最大,2010年比2000年减少0.90人,海西州的家庭规模变化最小,2010年比2000年减少0.16人。家庭平均人口数量的减少,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五)民族构成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主要的民族包括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2010年普查的结果来看,汉族总人口为198.351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3.02%;藏族人口总数为137.506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4.44%;回族人口总数为83.429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83%;土族人口总数为20.441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63%;撒拉族人口总数为10.708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90%;蒙古族总人口为9.981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25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0.40%。

从各民族人口变化情况来看,各民族人口都成增长趋势。其中藏族增长最快,2000年到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94%;蒙古族增长率次之,2000年到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17%,撒拉族人口年均增长率排名第三,2000年到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12%。这与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有关。

二、青海省人口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近年来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以后的一段时间也会继续增加。

(二)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令人担忧

青海省目前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等问题均应引起足够重视。2010年青海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30%;而西宁市更是达到了7.52%,老年人口总体的增长速度很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小型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年轻夫妇一个孩子的核心家庭已经成为普遍模式,这导致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纷纷外出打工,将老人和孩子留在农村,老年人本来就需要人照顾,现在却要照料家务和子女的孩子,负担相当沉重。以上问题都对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了种种挑战,未富先老成为青海省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三)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人口素质的高低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直接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海省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尽管青海省的人口文化素质提高较快,但与经济发展要求差距较大,特别是人才流失直接影响青海省经济的腾飞。首先,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其次,文盲的比例仍然很大,有些地方甚至有大幅增加的现象。全省2010年的文盲人口数量为57.577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0.23%。而且各地区分布不均匀,黄南州文盲人口的比例高达22.37%,其中泽库县的文盲人口比例为29.66%,而海东地区的化隆县更是达到了30.06%。文盲人口的高比例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青海省人口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继续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

要解决人口生育系统目标责任制进行监督考核,对监管不力的部门及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发展生产力,改变农村地区生存环境。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降低人口的依赖程度。同时,对条件很差,难以通过发展而贫的农村地区,结合小城镇建设实行整体搬迁,彻底改变村居民的生存环境。完善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建立以财政为主渠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机制,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必需的经费支持。

(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应对人口老龄化最为关键的是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机制。养老保险是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制度法规而形成的养老保障体系。应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农村养老保险。目前国家已经开始在全国试点农村养老保险,青海省也已选择了部分县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应尽快推行农村养老保险,以保障广大农村老年人的权益。

其次是探索符合实际居家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目前无养老保障在城市还是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这种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不会有大的改变,社会化养老短期内很难替代家庭养老。因此必须探索适合青海省实际的居家养老模式,这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在资金和政策上都给予倾斜。

第三是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今后社区养老的作用将不可低估,社区养老应以街道办、乡镇村为单位,为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学乐提供各种服务。社区养老应该包括满足老年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不同方面的要求。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可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又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子女往往只能满足老年人的经济和亲情需求,而在满足老人文化生活、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方面有一定的缺失,社会养老服务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

(三)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涉及到方方面面,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是开发智力资源的伟大事业,是提高人口科学技术素质的基本途径。当务之急就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适应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应该放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费的投入,应给予扶持和倾斜。在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 王红宇.青海人口特征与人口结构变化[J].统计分析,2004(2).

青年家庭理财规划核心策略范文5

[论文关键词]特困家庭 子女教育 国家教育 救助 职业训练 学校社会工作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教育发展和学校办学质量的终极标准,它要求教育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和谐、积极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客观来分析,在落实面向全体的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我国的社会和经济转型时期,弱势家庭子女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特困家庭是弱势家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此类学生在高职学生中比例较高。应该加强对这类学生的研究和教育,针对他们的问题行为,力争拿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促进他们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达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目标。 

学校、家庭、社会是影响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主导作用,对学校教育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对于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独木不成林,尤其是针对特困家庭子女中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的教育问题,社会教育的介入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一、大力支持建立专门的国家教育救助政策和制度 

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等人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和社会投资理论研究认为,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教育是降低贫穷、创造财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事实上,劳动力市场是自由竞争的,人力资本不足的个人,因为教育程度低、工作能力差、就业经验不足,往往会削弱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造成其工作报酬偏低。可见,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贫困家庭青少年“脱贫”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青少年的人力资本,如学历、职业训练,以便做好就业准备,并为将来取得良好的职业生涯创造条件。近年来,国家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教育救助政策作为社会福利政策,在发展中也必须面对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特别是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其家庭向上流动的唯一机会,而投资教育虽然对国家和家庭是一种财产负积累,但对青少年而言则是人力资本的提升,虽然我国目前也有教育救助政策和措施,但由于资格要求高而覆盖面小,因此需要从观念出发,探索教育救助政策发展的必要性,从政策运行出发,全面检讨效率和效果,为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救助政策和措施奠定基础。从2000年起,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2004年建立了以风险补偿机制为核心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形成了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2007年新学年开始,国家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下一步,国家计划实施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了国家的意图和意志,也在释放着积极的信号。 

目前我国建立的新的教育资助体系可以概括为“每年资助500亿元,受助学生2000万名”,即今后我国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约2000万人,其中1600万个资助对象是中职学生。新的教育资助体系中明确提出的目标,就是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未来青年一代之中,多数学生都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或者高等职业教育之后才能进入就业岗位,因此,支持职业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全局至关重要。今后我国教育的整体宏观结构应该是,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生中有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有多一半的初中毕业生能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就业岗位;同时高中生升入大学,其中也要有一半左右上高等职业院校,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上本科院校。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包括了良好的大学教育和良好的职业教育。教育部门下一阶段的努力目标是让学生不论是否参加考试,只要愿意都可以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然后再进入就业岗位。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校资助处处长周春树说,新的资助体系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增大了财政投入。过去对于高校这块来讲,中央财政投入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每年才10亿元。这次改革以后,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超过60个亿。二是资助面扩大。过去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奖学金每年5万人,助学金是53.3万人。现在调整以后,国家奖学金还是5万人,国家励志奖学金是52万人,国家助学金是347万人,合计超过400万人。三是强度增加了。过去国家奖学金是每人平均每年4000元,现在调整以后,增加到8000元。国家助学金过去是每人平均每年1500元,现在增加到每人每年平均2000元。此外,针对贫困学生还设立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专门用于奖励3%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优秀学生。一年投入的500亿元经费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308个亿;各学校按事业收入的4%~6%,提取了一些经费资助学生,一年加起来大约是90个亿;再加上助学贷款一年大约100个亿,加起来就是500个亿。根据现在的分配方案,大学(含高等职业学校)将有400万学生获得资助,占全国高校总人数的20%,据教育部的统计数字分析,全国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例大约是20%。随着新的资助体系的实施,加上各校设立的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减免学费等措施,基本上能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中等职业学校1620万学生,每人可以获得1500元的资助,占全国在校生的90%,金额达243亿。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说,高校的穷孩子没钱交学费,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家里经济困难,可以每年拿国家助学金,基本解决生活费问题;如果学习成绩特别好,还能拿到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唯一的限制是,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不能重复拿。另外,你还可以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助学。 

国家对特困生在生活和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这是一个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我国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如何完成学业?首先要靠国家政策,当然国家政策是不断完善、改进的。 

二、建立创新性的组织和开展有效的职业训练活动 

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国情,教育扶贫的目标也是有差别的,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今后的目标是资助每个农民家庭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至少培养一个高中阶段学生。而江苏的一位领导提出,真正的脱贫是力争每个家庭都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为了使贫困家庭子女在劳动力市场上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应针对特困家庭的特殊情况,规划一些立足长远的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培训方案,积极协助贫困家庭青少年能够持续接受教育,尽可能完成大学教育。当然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培训计划并不一定都要培养到大学毕业,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希望或能够进入大学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培养贫困家庭子女能够有一技之长,顺利在劳动市场上就业,才能有利于协助贫困家庭走向“脱贫”,进而使特困家庭子女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为实现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在中国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来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就业问题,不能单靠一两个短期的训练计划,而是要对整体正规教育、职业训练及在职教育进行改革,加强不同教育间的整体协调,才能使教育制度更符合人力资本发展的需要。在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下,我国开展了多种面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服务,而同时教育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近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两种训练都属于以职业为基础的人力资本的训练,这些训练也需要同正规教育配合改革,否则正规教育课程与教育目标仍然会与社会人力需求脱节;而家长与学生仍会将职业教育看成是次等教育,参考海外的经验,建立一个双轨制的资格制度,允许学生在传统学术学习与新兴职业教育中容易转轨,吸引更多不适应现时正规教育的学生入读职业教育的途径,将是我国未来人力发展政策可参考的重要措施。 

2007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了800万人,基本实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教育结构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是一项战略任务,具有标志性意义。要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国家助学政策和即将实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引导更多的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 

三、与国际接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协助贫困家庭青少年健康成长 

对于贫困家庭青少年学生而言,家庭经济压力对他们接受教育的直接影响是缺少充足的教育经费,而间接的影响却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学业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师生关系、同辈关系、学习气氛、理想价值观的确定等。因此,需要依靠学校获得更多的课程以外的辅导和支持,有些国家开展的“全方位服务的学校”的理念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借鉴。学校社会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协助学生和学校、家庭及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应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从而达成学校教育的目的。 

学校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协助贫困家庭的青少年:一是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工作方法,针对个别贫困家庭的学生及其家庭问题,如学校适应、同辈团体互动、家庭关系等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社会工作者通过关注贫困家庭学生和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问题的本质,发掘学生案主所存在的内在优势,强化这些优势,增强案主面对挑战的能力和方法。二是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让贫困家庭学生参与到社会化小组、教育或治疗小组、自我肯定训练小组、愤怒控制小组等活动中,使其能够在专业的协助和支持下,克服各种困难。此外,也可以为贫困学生的家长举办教育或成长小组、自助小组活动,一方面可以提供相关的技巧训练,协助家长缓解管教子女的压力和分享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使那些较被动的家长能在自助小组的自由参与氛围中,主动了解和投入到教育的过程中。三是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工作方法,将贫困学生、家庭、学校与社区相连接,增强贫困学生及其家庭的能力和权力,使之懂得运用社区可接近的资源。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在贫困学生家庭所居住的社区,寻找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以学校为基础为贫困学生所建立的社区社会支持方案,也使学校和社区互动的关系结合得更为紧密,进而影响到社区中的家庭。四是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提供一些咨询服务。例如向家长解释亲职教育的适当方式;为学生提供职业训练方案、可提供帮助和支持的福利机构名单及其服务内容;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向教师提供贫困学生个人及家庭的相关资讯等,包括个人生活史、家庭状况等,协助教师达成教育的目标。从街道(村委会)到省一级机构,我国政府体系完善的社会管理系统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基础。 

四、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特困生的教育也应遵循这一宗旨,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应着重培养特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奋发成才,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其一,要使经济支助与自立自强有效结合。我们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困难补助改为特别奖学金,同时加大勤工助学力度,优先满足特困生的需要,力求通过特困生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据了解,针对特困家庭子女的帮助和教育问题,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提出了“精神扶贫”的口号。什么是精神扶贫?贫困学生的心理、习惯、思想素质等,是他们后天的生活环境造成的,而不是先天的;贫困生长期在贫困家庭成长,很容易产生羞怯、自卑、怯弱以及虚荣等心理。精神扶贫指的是,贫困学生换了一种环境后,不断有教师、辅导员、同学用更多的方式来疏导,对他们进行心里健康教育,使这些学生能够摆脱因贫困而导致的心理阴影,根据学生的潜能、兴趣和学习专业情况综合分析,在他最有可能发展的方面帮助他,提供很多资助。当代大学生不能什么都靠父母靠亲戚朋友靠社会,外国的学生18岁就自立了。 

其二,要使勤工助学与成才有效结合。在劳务型勤工助学基础上,要大力开辟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特困生参加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及早进入科研、开发、生产过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青年家庭理财规划核心策略范文6

【关键词】农村养老问题对策研究

瞻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农村养老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思考如何解决和完善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对现实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 农村养老的表现形式与现状分析

农村的养老问题大致包括经济上供给、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抚慰三个方面,养老方式大致可分为家庭养老、集体养老、商业保险养老三种类型。

1.1 家庭养老

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家庭以老年人为中心,老年人拥有家庭财产的支配权,为家庭养老提供了经济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社会中有着重大影响,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表现形式,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固有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道德体系的崩清,农村居民养老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第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使青年夫妇的经济负担加重。与古代农村相比,现在农村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一对青年夫妇通常要瞻仰2~4位老人和1~2个孩子,青年夫妇经济负担的加重,使农村养老正在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第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使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工厂、楼房、道路占用,人均可耕土地数量急剧下降,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弱化了以土地为中心的养老机制。现实农业生产力的低下和可耕土地的减少,造成农业收益难以保障普通家庭的经济支出,也导致了传统家庭养老方式与社会发展的不相识应。

第三,外出打工成为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严重冲击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主导地位,青壮年成为家庭经济的主导者,老年人的家庭权威地位越来越低,逐渐失去了家庭财产的支配权,经济来源的重大转变使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受到削弱。

第四,多子女家庭通常形成多个独立经济单位,他们虽然都是瞻仰老人的主体,但一些多子女家庭为了自己小家庭的利益,在瞻仰老人问题上通常又相互推诿,最终出现谁也不养活父母的的局面。这种情况虽然不多,新闻媒体却不断曝光,兄弟姐妹为了养活父母而对薄公堂的案例屡见不鲜,负面影响很大。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老人大都与子女同住,因而家庭养老占主要地位。家庭养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成员负责老年的衣食住行、照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主要由子女负责。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劳动能力逐渐降低以至丧失,最终完全依靠子女的供养。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青年夫妇瞻仰老人和培养子女日益加重,家庭养老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1.2 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是农村养老的又一表现形式,由集体筹资解决老年人的生活资料。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老人的晚年生活,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孤寡老人的衣食住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五保户制度。改革开放之前,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由生产队从集体财产中供给各种生活资料,负责孤寡老人的吃、穿、医、住、丧葬问题。1980年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不再掌握农村劳动产品的分配权,农业产品归各户所有,五保户的供养由生产队各户分担。最近几年免除农业税和农业提留以后,农村五保户制度正在消失。

第二,乡镇敬老院。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乡镇普遍建立了敬老院,用于解决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农村提留取消以后,五保老人的晚年生活日益受到政府重视,各级政府制订了相应政策,实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接合。随着敬老院建设步伐的加快,集中供养正在成为孤寡老人养老的重要方式。

农村敬老院的资金非财政全供,房间设施及生活标准分为不同等级,根据入住人的要求收取相应费用,收费标准通常为每月500元至上千元不等。事实上,现在敬老院入住者多为经济较好家庭,其子女因工作繁忙而无暇照顾。真正的孤寡老人进入敬老院存在较多困难,一是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有限,不能满足每个孤寡老人的入住需求;二是孤寡老人没有子女提供费用,本人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法支付每月费用。

第三,低保制度。低保最初试行于城镇,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199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1997]29号),要求1999年年底前,县级以上城市和县政府所在地的镇都要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均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从现有的农村养老方式比较来看,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只有筹资渠道稳定,制定出严格的资金管理和发放制度,该项措施的推行将对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1.3 保险养老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其他保险业理赔难等因素的影响,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农民近乎为零。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的商业养老保险虽然是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一个途径,但由于受农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制约,商业养老保险只是在我国少数发达地区的富裕农户中存在,多数农民被排斥在经济壁垒支外,人数微乎其微,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大局几乎不构成任何影响。

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主要宝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金匮乏,农村居民可支配性收入不多,没有多余资金购买个人养老保险;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没有资金承担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险;国家没有提供资金支持。由于资金问题,购买养老保险的农民不多。二是缺乏制度性保障,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保险金的发放,缺乏严格的法律程序,大都按照地方政府部门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执行,在保险金的管理和发放过程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和监管措施。

2 建设农村养老保障机制的思考

我国是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农村情况比城市复杂,建议将农村地区划分为富裕、中等和欠发达三大类,政府部门应考虑各地区特殊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社会成员,按照各自责任,共同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2.1 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传统,巩固完善家庭养老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农村老龄人口明显多于城镇,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的资源供给却很有限。在人口基数庞大、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民的收入低且增长速度缓慢,在前期储备缺乏的广大农村,家庭养老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政府社会保障的缺位,部分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过重的难题。

加强家庭美德教育,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在我国老年人生活中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出于稳定社会局势、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需要,均大力宣扬儒家的忠、义、孝、悌思想,历代表彰孝子的例子不绝于史。在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地开展敬老、爱老的传统教育,从正反两方面收集素材,采用新闻、影视等多种渠道表扬那些敬老、爱老者的光荣事迹,对那些不愿赡养父母的人,以公开栏、曝光台等形式在社会上进行公开批评,加强舆论监督,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尊老敬老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强化社会舆论的同时,也要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从道义和制度两方面巩固家庭养老功能。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使老人的合法权益和子女应尽的义务公开化、制度化,使政府部门的监管有章可循。

同时,政府应要采取一定措施,给赡养老人的子女以适当的优惠政策,在物质、精神上给予支持和鼓励。比如对赡养老年的低收入家庭,应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对赡养高龄老人的农户,如住房紧张,要优先划拨宅基地,当地企业招工优先让他们进厂上班等。

中华民族有着优久的敬老、爱老传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在广大群众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历史背景。某些社会思潮虽然冲击了个别人的敬老观念,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并给以相应的政策性鼓励,对于在家庭养老方面有着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物质和荣誉奖励,敬老、爱老的传统观念将会得到发扬光大,家庭养老也将会在农村养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2 大力推广集体养老,扩大低保的覆盖面

农村社区既是人们生活和劳动的村落,又是人们生活交往的集合体。农村集体养老主要形式表现为乡镇、和村委会建立敬老院或老年公寓等。这些农村养老组织离农村老年人生活的地方很近,人文环境与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大体相同,能安心、平静地在此生活,同时,也便于老人的子女对社区养老组织工作的监督管理,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集体养老曾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也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集体经济的削弱,集体养老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农村集体经济是集体养老的资金来源,农村的基层组织是生产队和村委会,村委会属于村民自治组织,开支不在政府财政预算之列,村干部务工补助、村务活动、建设支出,主要依赖于发展村集体经济。虽然有一些村、队的工商业取得较大发展,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而大多数生产队和村委会没有工商业,取消农业税和村提留以后几乎没有经济来源,以现有的经济水平根本不能履行村委会管辖范围内的孤寡老人养老问题。税费改革后,乡村收入大幅度减少,现在的许多村委会不再申报老年人入“五保”现象。个别村办敬老院也是形同虚设,有的敬老院地盘当成了村办企业或个人承包干其它事情。

乡镇是地方一级政府,具有较为稳定的财政收入,应该在农村养老方面发挥较大作用。现在的乡镇敬老院存在的问题是规模小,能够接纳的老年人数有限。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养老设施的建设步伐,使每个乡的“三无”老年人在敬老院里颐养天年。进一步精简政府机构,将富足人员分流到敬老院里照顾老人,使养老逐步形成一种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设施的完善,不断吸收有子女且经济来源较好的老人有偿入住,增加敬老院的收入,以养老事业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相比而言,“低保”是简便宜行的农村养老保障措施之一。农村低保资金的筹措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提高农村低保专项补助资金比例,组建一个有效率的组织机构来施行。鉴于城市低保制度建设经验,应督促各级民政部门建立专门的低保管理机构,就农村低保工作机构、人员、经费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保障低保的公平有效,政府应规范农村低保的申报、审核、审批程序。对各乡镇农村低保核查扩面提出具体要求,放宽准入条件,收紧审批权限。由乡镇(街道、开发区)民政干部入户走访,参加村民代表评议,公示无异议后审核上报,将农村低保发放花名册、工作规程、新申报(调整)低保待遇名单、举报电话等相关内容常年公开,使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这一惠民政策一目了然,使许多农村特困户就是通过低保而获得低保救助的。

2.3 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没有城镇养老保险中社会统筹部分,集体补助比重过小,国家扶持微乎其微。应通过立法手段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保证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出发,加大国民收入再分配向农民和农村的倾斜力度,使农村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调动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管理费由财政拨款,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的工作经费却是从农民社保基金中按比例提取,这种制度本身就不公平和不平等。应比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管理费方法,对经办机构经费实行财政拨款,使农民交纳的保险费更多地用在农民身上。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养老制度的两个方面,在家庭供养资源减少、供养力下降、传统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挑战的形势下,只有发展社会养老,才是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国家应及时增加对农村养老工作的财力支持,优先解决无子无女老人的生活保障,照顾独生子女老人的生活,有计划地发展农村养老保险,既能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也有利于最终减轻政府部门在农村养老方面的财政投资。

参考文献

[1] 王华菊,李朝.农村传统家庭养老的困境和出路[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21-22

[2] 陈玉玲.农村养老问题探讨[j].河南农业,2009(05上):52.

[3] 杜艳辉,刘婷.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09):132-133.

[4] 元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眼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05):15-18.

[5] 王玮,赵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眼老保障体系的构建[j].法制与经济,2009(04):128-129.

[6] 王兴业.改革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06):55.

[7] 张海凝.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初探[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03):36-38.

[8] 郎明朗,卢营.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研究[j].学理论,2009(0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