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例6篇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创新 问题 管理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创新,现代文明的基础是创新,未来人类社会的进步仍将依赖创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培养人才中起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问题

虽然在“挑战杯”和各学科竞赛的带动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存在成果利用率不高,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情况。具体来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规范、引导和帮助

由于大多数高校未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机构,未制订相关的规章措施,这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处于无序进行的混乱状态,由于教学计划中课程总学时较多,学生的课外时间甚少,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在制度上难有充分的保证,学生无法持续深入地开展活动。其次,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很多是在“业余”状态进行的,他们缺乏有经验的教师指导,或者没有开放的实验场所,导致成功率低或科技含量低,而同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及指导老师未有足够的激励政策,使教师对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停留在自发阶段,有的老师明确表示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费时费力,而学校却没有在工作量、奖励等方面给予保障,再加上“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以参加竞赛为多,毕竟能达到预期目标获奖的只是少数。因而,有些原有较高热情的师生也出现了“冷却”现象。

2. 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相应的设备和资金支持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因大学生还只是消费者,不可能对科技创新进行大规模的资金和设备的投入,而科技创新又必需有资金和物资的保障才能进行,因此大学生的创造发明亟待一些资金和物质的“雪中送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进行资助的大学还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有创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

3.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市场观念不足

首先,很多大学生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缺少对市场的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分析,造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社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产生的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其次,大学生只重视科技创新过程的刺激性和探险性,而忽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成果一出来就束之高阁,这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最后,大学生科技创新前的选题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很少与市场交流信息,不清楚别人是否也在从事同类的研究创新,从而等到成果一出来才发现重复了别人的劳动过程。

4.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的科技含量不高,精品少

很多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停留在“别人会,我也能搞”的水平上,成果缺乏科技和应用的附加值,因而实际应用的价值不高。有些科技创新成果,只是对别人成果换汤不换药的稍微改进,并无明显的创新;有些成果,则是制作粗糙,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5.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良性机制还没有形成

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目前很多学校缺少统一的规划把它变成随机性的活动,遇到重大比赛便组织学生参加,缺少平时的经常性的训练过程,没有完备的激励和制约措施,学生参加不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完全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爱好,这就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非常被动。往往是组织者着急而学生不愿意参加,或者是学生想参加而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导致二者思维脱节。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对课外科技活动没有激励机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和带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学校都应该有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方法

我国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刚刚起步,因此在具体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上,要结合我国大学生的能力架构、知识结构等特点和我国高校的教师资源,物力、财力资源等状况,本着“开拓学生创新能力、优化学生创新环境、保障学生创新活动”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具体地说,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 建立和完善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机制

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是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并能保证全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条不紊、持之有恒的进行。制度和机制的建设要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追求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效率和科技成果的高质量。总的来说要做好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的建设。

首先,保障机制的建设。主要是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场地,以及建立对这些物质有效使用和管理的制度。

其次,管理制度的建设。它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实行教务处、科技处、团委和各院各系共同管理的制度,并由这些部门各出人员组成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领导小组,作为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机构,制定主要的政策措施,听取科技创新活动的进展报告,审查经费的使用情况,奖励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等。此外还可由专家组成科技创新活动评审小组,审查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资格和对科技成果进行评审。二是科技成果管理制度。建立大学生科技成果登记、申报制度,资助学生申请专利,这样可以保护大学生的知识产权,避免知识产权的流失或被不良厂商所利用;建立学生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推广等应用管理制度,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成果的商品化和成果的生产力化,实现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再者,奖励机制。奖励是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积极性的有效办法,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有重大创新的科技创新或在部级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重要奖项的学生,可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推荐免试硕博连读;对出一般科技创新成果的学生,可以设立综合评分规定,在学生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定以及毕业评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或政策倾斜。以上奖励,都可以附带一定数额的奖金。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学校电台、广播台、校刊校报等渠道,宣传这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先进事迹。

2. 加强学生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

建立和形成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的学生科技创新队伍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重视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必要保证,各方面的支持和积极扶持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有无具有致力于学生创新教育的教师的指导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力,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环节的指导和把关是促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起点高、成果上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是引导式、辅助式指导,就是指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指点(包括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最后,建立广泛的学生基础,这是促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的关键。既要重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群众性,更要发挥学生骨干分子的作用,以带动和辐射其他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最终形成以点带面,各类型科技创新齐头并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的局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展开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鼓励和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和复合型人才。离开了广泛的学生基础,其他各方面再重视,条件再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也开展不起来。

3. 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和创造力的实践都受到客观条件、社会环境、校风学风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结构、民族传统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的思维方式,都是制约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和发挥的重要因素。更进一步说,大学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风的取向,则是最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环境因素。只有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渲染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只有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坚强的创造意志的培养,才能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包括两方面内容: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创新学校的科技实践环境。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是指要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管理上,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目标中,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效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把科技创新教育纳入学生综合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素养和科学精神并重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融专业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于一体。创新实践环境主要是指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建立一个良好的实践机制,提供实践机会和场合,在组织、知识的供给、实践等各方面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造条件。

4. 提供必要的科技创新资金和物资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一定的场所、设备和经费,学校应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否则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花,难以继续下去。经费的投入要以务实为原则,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必要的支出,用于相关器具、书籍、材料的购买和调查、实验中不可缺少的其它花费,以及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科技成果的推广创新。高校可以从校财政中划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同时也应该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合作,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学校还应建立起一整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管理、使用制度,保障经费合理、有效、有序的使用,避免浪费,比如实行经费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审查等办法,使之贯穿于每一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始终。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可以采用基金制的方法,专项用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学生通过申报、答辩等形式申请基金的使用。

5. 整合各种创新教育资源,有效地整合学校现有的创新教育资源

学校通过各种创新教育资源的整合,不仅使学生从学习,实践到参加竞赛各个层面都能得到检验和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还使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进一步提高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创新教育资源包括工作队伍、工作条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队伍方面,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和各院系,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工作队伍,各单位在统一的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既分工又协作,共同推进了各项工作;在工作条件方面,各单位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学生处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教务处的学科优势,团委的课外科技竞赛资源,各院系的创新教育经费等等,很好地满足了开展创新教育的各种条件需求;在工作机制方面,学校领导不仅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工作,而且能够很好地协调创新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助柏,梁辰.知识创新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整体上较为活跃,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些许问题亟待解决。

一、研究个案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把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提出了“有场所、有队伍、有经费、有项目、有成果”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发展思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大学生学术研讨室”,搭建了“大学生力学知识竞赛”、“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平台,该院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训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多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奖励。

文章以“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为研究模本,通过长期对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跟踪调查,并围绕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问题、意见、建议等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年级、分对象对该院4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详细分析了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总结凝练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有效经验,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建设的对策,管中窥豹,以期对推进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所借鉴。

二、基于个案研究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歪曲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不是兴趣使然,而是希冀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增加其获得某些利益的筹码,把科技创新功利化、工具化。调查显示,高达20%的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初衷是为了赢得奖助学金,出于自身兴趣爱好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仅占25%;在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中,有50.5%的学生认为其所在的科技创新团队中偶尔有挂名无作为者,有28%的学生认为经常有挂名无作为者。不是出于真正的兴趣爱好而投身一项工作,这在很大程度注定了其研究的深入性和发展的有限性。

(二)大学生不断增长的科技创新需求与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之间的矛盾

据调查,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欢迎度较高,82.5%的学生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其中55%的学生更愿意参加专业类的科技创新活动,28%的学生倾向于参加创业类的科技创新活动。面对学生高涨的科技创新需求,科技创新资源略显匮乏,比如37.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上的力度一般,或者仅有一小部分教师能认真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有些高校对此重视不足,没有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实际配备相关资源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要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体现的意志品质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复杂工作,要求参与人员不仅有“四心”即恒心、耐心、细心、信心,还要具备“三种意识”即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所为的基本意志品质。但在实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却暴露出大学生意志力不足、缺乏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等问题,导致虽然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高涨,但最后真正坚持下来的却不多。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科学有效管理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不够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宣传动员机制、激励机制等不够健全,限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健康有序发展。比如活动宣传动员情况如何对提高活动的知晓度、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调查中仍有31%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不够深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留存、保管不完善,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流失等等。

三、基于个案研究的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建设对策

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功效,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鉴于此,应深入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管理、资助,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基地建设,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序发展。

(一)加强创新教育,树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正确导向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重在教育学生摒弃“奖助学金”、“综合测评加分”等错误认识,树立“兴趣至上”、“发展至上”的正面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要实施不同内容的教育,初期,教育引导学生在兴趣爱好或提升素质能力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期,教育学生学会坚持,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有责任和毅力;后期,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科技创新成绩,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自身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兴趣的培养、素质能力的提升等内涵式收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导向。

(二)加强创新管理,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规范有序发展

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组织、总结等过程的管理,不仅要确保活动的知晓度、覆盖面和参与率,更要从各个环节做好服务保障,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人、财、物的管理,做到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人尽其才,杜绝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等,树立学生诚信科创意识,规范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做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财”尽其用,杜绝科技创新过程中铺张浪费等;做好科技创新过程中使用物品的管理,尤其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存档管理,避免科技创新资源流失。

(三)加强创新资助,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活力动力

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和考试模式、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标准等措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据调查,52%的学生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能在后期考研中能给予优惠政策,49%的学生希望可以获得额外学分,42.5%的学生建议把科技创新作为课程学习的必修环节等等。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助力度,通过与教师职称评定挂钩等,激励教师深入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创攻关,在智力资源上给予资助;有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耗钱,比如“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汽车设计、制作所需的发动机、零部件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对大学生而言难堪重负,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经费资助。

(四)加强队伍建设,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更多层面上是一项团队协作活动,需要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的思路设计、创新制作等过程,比如大学生工程实训大赛,涉及到机械设计、材料力学、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等多课程知识,仅凭一人之力难有所为,必须组建团队,依靠团队,发挥团队优势,实现效能优化。因此,必须广泛动员,从横向上,鼓励学生围绕某一项目积极组建团队,合理安排团队间的分工,融合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展;从纵向上,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梯队建设,注重不同年级之间的互帮互助,以老带新,发挥优秀成员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项目建设,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有效运作

要广泛搜集目前国内外适合学生参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要贴近专业实际,积极搭建参与性强、覆盖面广、实效显著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库。比如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上,贴近专业实际提出了“一专业一赛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思路,该院下设四个专业各打造一品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车辆工程系主推大学生方程式汽车项目、大学生工程实训项目,交通运输系主推大学生智能车项目,交通工程系主推大学生交通科技项目,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推大学生汽车节能减排大赛等等,形成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3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泉,也是抢占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提高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2006年,我国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立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我国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自主创新的根本是人才队伍建设,其核心是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高等学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是决定一国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阻碍了科技创新团队高绩效的发挥。因此,明确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的必要元素、分析科技创新团队在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对培育高绩效的科技创新团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要素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一个有机、和谐的人际互动系统,是组织或群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培育要素必须符合完整的组织结构所需要具备的元素,至少应该满足如下条件:

明确的目标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高校培育科技创新团队首先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否则就会丧失作为科技团队存在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洛克(E.A.Locke)的目标设置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指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它是一个人试图完成的行动目的,是引起行为的最直接的动机;工作目标的明确性可以提高工作的绩效,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使人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够实现目标。因此,制定一个明晰的、具有可操作性和挑战性的团队目标将为科技团队确立远大理想。为其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和建立动力机制;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将为培育的团队指明具体的努力方向。不会或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优秀的领军人物和优势互补的团队成员

科技创新团队应是由不同类型的人为实现特定的目标组成的群体。激励和聚合大家的力量,负责内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组织工作,必须要有一位核心人物,即领军人物。团队的领军人物处于沟通、协调团队内外的中心位置,是团队其他成员获得工作方向、具体任务、工作目标等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团队维持士气、活力、凝聚力的中心环节和纽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团队的学术水平、科研风格和文化氛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在选择领导人时有以下几点不成文的标准:一是科学上成就卓越并能够使实验室高效运转;二是在国际上声誉卓著并具有崇高的威望;三是对剑桥大学的决策能够起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些标准实际上是要求科技创新团队要有一位能驾驭全局、使团队高速运转的领军人物。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研究往往具有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的特点,如果研究人员在智力和非智力特征上基本相同,那么他们在科研合作中就难以体现整体优势互补的原则。这里所说的“优势互补”,是围绕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实现团队成员知识结构、能力、思维方式、研究经验的优势互补,以及年龄、性格特征、工作风格、人文素质的优势互补。通过优势互补的队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熏陶,使团队始终能够进行持续不断的系统化创新。从而长久保持竞争优势。

高起点的科研平台

科技创新团队是获取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模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研究者能否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流的工作环境和研究手段。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计划”实施方案》中指出:创新团队一般应以国家实验室或近五年内经过国家评估且结果为优良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业绩优秀的国家或教育部工程化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因为高校在重点学科的创建过程中为提升学科竞争力必然要优化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学科资源,组织学科交叉和多学科联合攻关,促使不同学科优秀的科研人员不断磨合,最终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形成积累大量的人力基础。高校的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的发展目标比较明确,研究方向相对集中,管理规范有序,学术氛围和基础条件良好,成员之间合作意识比较强。并且承担了较多的科研项目。这些将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成长,真正实现科技资源的当量凝聚,为团队的成长和高效运作提供合理的物质条件配置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使科技创新团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共同的愿景和相互的责任

任何可持续发展的团队都应具备一个清晰的、具有吸引力的共同愿景,它将对整个团队产生巨大的指导和凝聚作用。共同愿景“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在人类的群体活动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能激发出这样强大的力量”。共同愿景赋予团队一种高于团队成员个人总和的认同感,能调动团队成员的各种心理资源,克服团队成员各种心理障碍,激发团队成员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动机,为如何解决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的冲突提供了有意义的标准。也使团队中的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坐标在哪儿、团队的坐标在哪儿。因此,共同的愿景能够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形成大于成员个体能力之和的整体合力,实现超越成员个体限度的工作目标,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另外,在实现共同愿景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应共同承担责任与风险。由于创新研究是一种以个人的创造性为基元的,试验性、探索性活动,因此其本身是有风险的,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相互承担责任不仅仅是成员个人责任感的问题。而且是成员之间的互动问题,是从责任和信任两方面支持科技创新团队的保证,能使每位成员都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为团队目标的实现不懈努力。

创新的团队文化

在创新问题上,文化是归因的基础;观念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无不回归于文化的创新。创新文化实际上就是创新团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环境,它贯穿于团队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对所有团队成员的行为与意识都具有强烈的约束与激励作用。根据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和组织

心理学家利克特(Rensis Likert)的支持关系组织理论,团队领导与成员以及成员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即创造一种环境使成员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他人对自己的支持和尊重,这样才能激发成员的积极性。也就是说,优秀人才只有在创新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发挥潜能,完成重大成果。开创卓越的事业。因此,高校要搞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必须先着手创新文化建设。只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形成了创新文化,创新团队才会有传承、发展的根基,才能激发团队成员在平等、互助、开放、合作、民主、自由、创造等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与才华。

创新的团队制度

“科技创新劳动与其他劳动相比属于更复杂的劳动。其价值实现具有特殊性,需要健全的制度予以保证。有效的创新制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要取得科技创新优势,首先要建立制度优势,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规章制度。创新的团队制度应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旧制度障碍,冲破一切妨碍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科技创新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科技创新的体制弊端,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团队成员真正产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创新的团队制度是整个科技团队高效运作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创新的团队制度至少有以下几方面:一要有和谐的管理制度,即以共同愿景为导向,追求创新团队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内部各种资源相匹配、团队成员与团队各部分关系认识高度一致以及团队结构设计合理;二要有高效的激励制度,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能激发科技团队与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团队科研工作顺利发展,使科研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获取丰富的研究成果;三要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定期对科技团队整体和个人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估是促进其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快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已成为我国科技教育界的共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0年开始设立“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用于培养和造就一批活跃在科学前沿、有较高学术水平、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勇于探索具有明显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基础研究群体。这是我国鼓励创建团队的第一声清晰的信号。中国科学院2003年开展了“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作为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4年开始实施“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旨在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2004年~2007年共资助了245个。这些发展计划的实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并实施了相应的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过程中,无论是科技创新团队自身建设还是其外部环境支持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1)同一学科内部的科技创新团队居多,跨学科、多部门组建的团队较少,致使团队中同一研究方向人才比重偏高,复合型人才比重偏低,这样的科技团队缺乏新鲜血液,严重阻碍了科研的原始创新性;(2)临时拼凑和包装而成的“虚”团队较多,高水平的“实”团队少,这种科技团队形同虚设,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创新能力低;(3)自发形成的兴趣性科研群体多而小,这些科技群体对国家和地方急需要解决的社会、科技发展中的难题关注很少,很难适合从事国家的重大科技攻关;(4)科技团队主攻目标不明确,科研方向分散,重复研究多,小而低的课题多,很难形成一个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科技团队;(5)有创造性设想的学术带头人稀缺,高素质的科研人员流失严重;(6)在分配制度、激励机制以及科技评价体系和管理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与现代科技创新团队发展不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科技创新团队难以实现重大科技目标和产生重大科技成果。因此,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没有取得应有的高绩效。团队运行面临着种种困难。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的制约因素分析

面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深入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才能找出团队良性发展的对策。

缺乏具体的法规政策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尚处于自发形成的初级阶段。政府和高校对创新团队建设在政策支持力度上还不够。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教育部外,就各个地方政府而言。很少专门制定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政策规定;虽然强调了科技创新团队的重要性,但没有明确提出如何建设和管理创新团队,只是在部分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中有所涉及,在科研项目申报中要求以团队名义进行申报。却缺乏对科技团队后续的抽查和监督工作。一些地方高校领导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团队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观念和管理理念方面相对滞后,没有出台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对科技创新团队缺乏有效的培育,使高校多学科、多人才的丰富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和充分的发挥。

缺乏指导性宏观布局

就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现状分析,从地方政府科研主管部门到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很少充分考虑现有不同学科发展水平对彼此的相互牵制以及未来学科发展趋势,团队的战略布局和相互的协同关系差。团队的构建多为盲目的“自下而上”的自由组合方式,缺乏结构设计和整体考虑,不能充分整合多种资源和挖掘具有潜在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地方高校多数没有考虑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来布局和设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只是成为资源争夺的工具,不经系统论证而随意搭建团队。这种团队并非真正“有机组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其目标不是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导向,而是以获取资源为主要目的。不能形成集群效应。因此,地方高校在科技物质资源总体匮乏的情况下,一方面存在着居多的“师徒小作坊”或临时拼凑的“虚”团队来争夺有限资源,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对有潜在创新能力、特色鲜明的科技团队没有通过资源整合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使有限的资源不能用到刀刃上,很难打造出竞争实力强、优势和特色突出的科技创新团队。

缺乏高绩效和导向性管理机制

高校对科研团队进行管理应是一种导向性管理,是一项集策划、协调和服务于一体的管理,其目的就是要遵循科研活动的规律。通过对众多变量关系的协调、服务,积极创造一个适合科研开展的“气候”和“舞台”,使团队成员的智慧能在这个合适的“气候”和“舞台”中得到最佳发挥,从而使科研活动得到顺利完成,使人才从中得到培养。

目前,高校管理部门对科技团队的管理往往倾向于对项目、经费的管理,缺乏对团队成员更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和潜能开发机制。多数地方高校激励机制单一化,缺乏针对性和

层次性。一方面学校为了激励个人的创新能力,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发放等的考核中,对科研成果的评价过分强调个人在科研项目、学术论文、获奖成果和专利等方面的排名第一,对参与科研活动的团队其他成员在团队建设中的贡献重视不够,对在团队中承担不同角色和功能、做出不同贡献的个体缺乏针对性的激励,这使大多数参加合作的科研人员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伤。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建立在团队绩效简单量化基础上的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物质激励,缺乏精神层面的激励,对团队的知识型员工而言,发展到一定时期对工作本身的成就感、职位晋升等精神层面的要求远胜于物质要求,缺乏精神激励,同样会影响团队成员积极性的发挥。

另外。管理机制简单化、缺乏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科技创新团队按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等三类。由于科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其科研活动的规律和主要科研成果的形式也有所差异,那么不同的管理机制,包括学术管理、业务管理(含行政、生产两方面)等。对各类团队所起的主导作用应有所不同,即使对同一类科技创新团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起的主次作用也不一样。为激励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实施分类评价,要有相应的考核标准。目前统一简单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标准不能对各类科技创新团队进行高绩效和导向性管理,不能充分发挥各类团队应有的创新价值或经济效益。

跨学科建设存在诸多障碍

科学的发展规律要求我们不仅仅在一个领域不断探索发展,而且要打破学科壁垒,积极在不同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上取得更大的发展。然而,地方高校现行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以及文化思想等对多学科融合发展还存在着很大制约因素。

在管理体制方面,高校现行的校、院系行政管理体制下,以项目为核心的科技团队、以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地的科研实体、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科研平台等多种科研组织形式中,研究成员和平台的行政管理关系隶属学院。这种院系建制无形中形成了种种组织障碍,客观上形成了学科人员之间相互封闭和保守的局面;科研人员可得到的信息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扼制了科研人员在大学内部自由流动,难以满足团队对资源共享的要求,为不同学科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设置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在管理制度方面,高校现行的科研评价考核制度(包括职称评聘制度、岗位聘任制度以及岗位津贴分配制度)与跨学科的科技团队建设不相适应,客观上容易使教师产生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学术风气,挫伤其在团队中从事研究活动的积极性,从而破坏了团队的凝聚力,成为组建跨学科、跨学院科技团队一大制度障碍。

另外,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和创新文化宣传力度的限制,人们对跨学科团队的组建没有形成一种认同感。对与他人特别是不同学科人员合作研究存在着顾虑,即使加入团队也停留在形式上,导致跨学科、跨学院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团队或科研群体难以有效运行。

创新文化建设薄弱

创新文化是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主要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态度、创新的行为、创新的物质环境、创新的制度等。因此,创新文化实际上是创新团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目前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价值理念相对薄弱、和谐的团队精神缺乏、学习创新理念不强等因素影响着团队成为高绩效的创新组织。

首先,团队的价值理念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团队成员对团队目标理解不够透彻,一旦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产生矛盾、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发生冲突时,就动力不足、积极性受挫。甚至离开团队。由于团队的价值理念相对薄弱,导致团队成员缺乏对团队的归属和认同感,进一步影响团队向深度和广度合作。

其次,和谐的团队精神缺乏。缺乏和谐的团队精神就不能把团队成员的技能、积极性、创造性向着同一方向进行整合。以形成强大的合力,指向团队共同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一是团队内部缺乏深层次的沟通文化氛围,团队成员在一起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相对较少,往往出现团队建设的各类信息沟通不到位,使团队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增多,尤其没能很好区分认知冲突和情绪冲突,因为认知冲突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的决策,改善团队绩效,而情绪冲突则有损于团队绩效的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严重影响团队成员彼此尊重、彼此理解、互信互助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二是创新机制不完善,如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不公平的竞争导致团队的离心力过强,影响创新的效率和效果,缺乏创新的合作互补机制,团队成员之间的依赖性不强。削弱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缺乏公平的分配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势必会严重挫伤部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甚至导致科研团队解体等。

再次,团队学习创新的理念薄弱。团队学习创新理念的强弱制约着一个团队能否成为真正的高绩效团队。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在挑战复杂的科研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成员不断地学习与创新,团队的实质就是学习创新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指的是能够敏锐地观察到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通过制度化的机制或有组织的形式捕获信息、使用知识和转化知识,从而增强群体的能力。使得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能够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而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学习型科技创新团队的精神基石就是不断地“获取”和“创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学习创新理念薄弱主要表现为:一是团队没有形成共同认可的清晰愿景,导致团队成员岗位不清晰,职责不明确,自缺乏,学习创新的动力不足;二是团队内部鼓励知识共享的氛围不够,导致团队成员的想法和观点不能相互共享,致使团队集体智慧的力量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鼓励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受传统组织积淀和强化所造成的文化僵硬性影响,团队成员过于相信权威,不去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成员的创新思想火花不能很好地碰撞,更谈不上集成创新。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自主的科研经费

地方高校科技经费投入的主体和方式较为单一,力度小,持续性差;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自主的科学事业费。

当前,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科技工作支持的竞争性拨款,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对高校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不高,而仅靠财政科研经费拨款难以满足科研发展对经费投入的需求。虽然各级政府每年从科技经费中列出专项经费来支持科技团队的立项和建设,但是由于经费有限,申请项目又多,导致政府难以重点投入和支持。只能是“蜻蜓点水”、“撒胡椒面”,致使地方高校很难出大成果。影响了地方高校科技实力的提升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由于缺乏自主的科研经费导致了几乎所有开展科技工作的高校不得不围绕着国家科技经费的投入导向转,奔向国家科技经费投资的领域和科研方向,这样必然形成科研工作的趋同。进而在一些领域形成恶性竞争;同时导致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另外,从高校本身建设来看,近年来由于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地方高校大规模搞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经费运转困难,用于科技平台、学科建设和科技团队建设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缺少经费支持,难以建成一流的科研基地,使一些很有发展潜力和特色的科技团队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下去,并给高校的人才稳定和引进带来了较大困难,造成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更是紧缺,有创造性设想的科技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匮乏。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4

关键词:信息时代;电力企业;管理创新

1前言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电力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作为基础能源之一,电力资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企业的经济发展也分不开,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企业的管理也必须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更新换代,发展适合企业生存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同时,电力企业的科技管理与创新问题也是被大家广泛关注的,在对电力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也必须要重视对科技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2当前电力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电力企业管理结构问题

作为能源性企业,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大体上分为两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前者占的比例也是很大的。那对技术人员的投入也多于管理人员。传统的观念也是,重技术轻管理,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问题也是一直存在的。甚至二者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科技管理和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2.2科技管理与创新中的制度冲突问题

由于电力企业在进行科技管理与创新的过程中,由于之前的经验很少,这就导致了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技管理与创新之间的制度问题比较突出。甚至在管理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冲突。这对现在的电力企业的科技管理和创新状态低下又产生了阻碍效果,这也是很多的企业在管理中的通病,就是管理中的审核手续,办事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就都纠结在审批的程序中了,这就对电力企业的科技管理与创新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3科技管理与创新项目发展单一

科技管理与创新项目发展单一,也是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大问题,即使在整体上发展处于前进道路中,在前期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方面处于优势发展的局面,但是,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问题也就会蜂拥而至。由于对技术的研究也是处于单一化的局面,一些科技项目一直处于止步不前的局面,技术的方面也是有了一定的阻碍,这就是我国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的研讨路上最大的难题之一。

2.4科技管理与创新人员发展技术薄弱

无论是哪个企业,人才是最核心的部分,无论是什么方面的进步,最核心的就是人才的进步。对于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最核心也就是人员的发展,才能拥有最根本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我国电力企业在科技管理和创新方面的人才一直处于很大的问题,整体的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都是处于滞后的局面,人才发展存在很大的缺陷,人员得不到很好新生力量的补充,跟不上最新的技术发展的需要。

3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的措施

3.1优化电力企业科技管理结构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企业科技管理结构的优化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科技管理和创新的进步。之所以要优化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的结构,实质上也就是提高企业在管理中的效率,减少时间在办理手续,被繁杂的手续耽误时间,也是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中的资源利用率,目的是对电力企业的科技管理与创新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整体的发展。

3.2加强企业内部资源利用

我国电力企业在整体中,还是处于比较好的发展前景中的,但是在一些方面,发展还是存在一些滞后,例如:在对外发展方面。电力企业为了得到整体的发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企业的内部结构出发,从内部进行改善。对电力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联系要进一步的加强,实现科技管理和创新项目的相互促进和提升,为企业的整体发展营造出和谐的气氛,增强企业整体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也是加强了电力企业的对外竞争力。

3.3政府部门激励政策

当政府对电力企业的科技管理与创新给与了一定的政策的扶持,对企业整体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光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市场上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的,阻碍了企业的快速的发展。也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这种问题在电力企业中也是时常发生的。为了更加有效的促进电力企业的科技管理与创新的进行,政府应该主动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积极的引导者电力企业进行科技管理与创新。对待一些项目给予一定的鼓励激励政策,例如可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为电力企业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电力企业的科技管理与创新有更多的空间。

3.4加快研究成果的落实

我国的科研项目的数量还是很多的,一些项目也是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项目的时间比较常,有些研究成果的落实就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中,要加强度研究成果落实的重视,积极并且多多进行研究成果落地的探索和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有效的处理。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5

关键词: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创新;问题;对策

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相关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在农业科技成果逐渐丰富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农业新科技、新技术的推广问题,其中,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与之相关的新科技、新技术的推广问题逐渐凸显。就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而言,其中包括农业科技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供求不平衡等。

1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创新解析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想要在农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进步,加强其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必要的途径。就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创新而言,其主要指,将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就玉米的种植而言,其推广和创新主要的内容可包括新玉米品种、新生产种植方法的应用和扩散。新型农民农业技术创新需求以及新型农民农业创新技术特征是现今新型农民农业技术创新现状的主要表现。

2目前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1)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在现今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中,严重缺乏灵活性,并且在经费、体制、思维等方面都存在老化和僵化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另外,在我国的新型农业技术创新以及成果转化上都呈现出水平较低的现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推广方式过于陈旧,跟不上时展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农民所具有的素质普遍不高,对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不重视,进而导致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还因为在现代化农业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农业中所产生的利润下降,所以,也就导致农民难以接受新型农业技术。(2)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之间存在距离。在现今,相关的新型农业技术往往与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相违背,不切合实际,进而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另外,从以下两个方面,也可以体现出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之间所存在的距离,即:①农业产业与大学、农业科研院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并且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另外,在对相关的立项依据以及立项审批不严格、不科学,都有可能使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之间存在距离。②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较大且产业集中度也相对较低,另外,与农业相关的技术创新也就位贫乏,进而也就导致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较为贫乏。③相关的农业科技园和科技孵化平台运行存在问题,导致相关科技成果无法处于最新的发展状态。(3)新型农业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具有高风险性,降低了使用者的积极性。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一系列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使其具有较强的转化周期,而且转化效果也不理想。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同样受到影响,就具体而言,可分为两个方面,即:①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②因为采用的是新型农业技术,所以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也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使企业和社会部门不愿采用新型农业技术,进而也就导致了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难以实施。(4)提高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创新的办法。①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提升对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也应该给予长期的稳定资金投入,进而提升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发挥出真正的效果。②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进行创新。就借鉴国外的方式方法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出发对现今的状态进行改善,即: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将农学院设为主体,并由县政府参与进行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等。综合而言,总结国外的优秀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不难看出,应该在科研机构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之间建立其密切的联系,进而使新型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反馈,进而及时做出针对性的修改办法,继而降低新型农业技术所存在的风险性。(5)提升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大相关的培训力度。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尤其是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对推广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并相应加强培训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入工作状态,更加有效地发挥出应有的实际作用。另外,在部分发达国家,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薪资待遇方面都提升到了较高水平,从而使推广人员更具有工作的积极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采用新型农业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却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制约了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而且制约玉米种植的高效生产。

作者:向东 单位:恩施市沙地乡农业服务中心干部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6

关键词:科技创新;杨树林区;种苗;质量

目前社会的发展对林业建设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了能够使得林业建设的质量得到提升,就需要合理的依靠科技创新来对种苗的质量进行提升,尤其是在杨树林区,种苗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林区的整体建设质量,因此,就需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利用科技创新拉对杨树林区种苗质量进行合理的提升。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杨树林区种苗质量进行详尽的探究。

一、种苗工作的发展与科技创新

林业建设的基础就是种苗,种苗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林业建设的质量。我国的杨树林区在建设之初,就致力于对种苗质量进行提升,发展至今,我国的杨树林区已经逐渐建造了将近1万hO的杨树实验林,并且杨树林木产量丰富。而之所以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种苗工作不断对新型的科学技术进行应用,这才使得我国杨树林区的种苗质量得到了提升,从而提高了林木的产量。

我国的杨树林区的种苗工作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种苗试点工作发展到如今的全面种苗经营。不但苗木的质量逐渐提升,而且林木的产量也逐渐的提升。种苗中的科技含量也大幅度的增加,很多的种苗工作都逐渐形成了一项系统工作。

目前,杨树林区种苗工作发展势头良好,种苗的面积逐年扩大。林木的年产量也逐渐的提高。满足了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其中部分进入到了工程建设中,部分进入到了市场中,利用率也在逐渐的提升。目前的杨树林区种苗工作已经渐入正轨,逐渐发展成为了领头林区产业。

二、种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来,我国的杨树林区种苗工作虽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其中不能够说没有任何问题的存在,种苗工作中的一些固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苗木管理模式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今杨树林区种苗工作的发展要求,从而导致种苗质量无法得到提升;其次,目前的种苗工作没有指定出详尽的工作方案,系统规划上有着一定的不足,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往往没有一句杨树林场实际的土质特点以及气候条件来进行树种的选择,使得树种的生长效率不佳;再次,种苗工作在经营的过程中,体制上存在较大的弊端。由于经营体制存在问题,导致种苗工作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机制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些机制中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从而就影响到了种苗的质量;然后,是在种苗产业化进程中,市场综合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最后,是对种苗的规范、监督管理不够,林场领导对种苗工作重视程度有差异,造成林场所属苗圃改革发展不平衡。

杨树林区种苗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除体制、机制、管理等多种因素外,科技创新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关种苗工作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还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特别是一些林场所属苗圃,偏重于工程项目的争取,而忽视将科技渗透到生产中去。第二,综合技术应用不够,单项技术水平尚可,技术集成和应用推广水平较低。第三,科技与生产脱节,全局科技成果达12项之多,但转化率较低。第四,种苗建设中科技投入少,试验示范面窄,科技普及率低。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会影响林区种苗产业化的进程、质量和效益。

三、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杨树林区种苗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1、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种苗产业

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因此在今后的种苗产业化进程中,在提高对种苗工作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的基础上,要更深刻认识科学技术与种苗产业化的关系;要把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种苗质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从规划设计、计划制定、品种确定、生产经营等方面全面依靠科技进步,确实加大各道工序的科技含量;要加强领导,采取积极有效的措

2、科学制定规划,建立科技支撑体系

种苗产业化涉及多方面的学科,整个工程就是各有关学科的集成,因此,要科学规划、科学设计。在林业基础建设上,要抓好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林区在制定种苗产业化规划时,应确定总体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对下属各苗圃确定工作重点,实行分类经营,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要加快建立全区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从种苗产业的实际出发,搞好现有科技力量的整体布局,尽快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科技人才队伍和与之相应的机制。有条件的林场和苗圃,要发挥技术优势与生产建设单位合作建设种苗项目。

林场和苗圃作为科技支撑单位,负责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引进吸收、转化运用、推广开发及技术培训等工作,生产建设单位负责项目建议任务的组织实施和项目区的管理工作。

3、大力推广引进优良品种和树种

一是要有计划地引进防沙治沙新品种,如四翅滨藜、大果沙棘等,进行选优繁育,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二是对中金、群改系列等杨树新品种要组织专门生产,加大推广繁育力度,制定推广计划,使之尽快在不同地区的杨树适生区大面积推广发展,形成现实生产力。

4、注重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

要根据全区种苗产业化的进程和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充分发挥科技在工程建设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强化科技创新,搞好技术培训,调动全区各苗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技术水平,使林业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技育苗真正落到实处。

5、建立种苗信息中心和营销网络

要在全区现有基础上,建立健全种苗质量监督体系、效益评价体系,将全区各苗圃的生产、管理、销售活动全部输入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逐步实现种苗生产信息网络化、管理现代化和销售市场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杨树林区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种苗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而且林木的种植面积也逐渐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杨树林区的发展。但是在杨树林区的种苗工作中,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因素有很多,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种苗的质量和种苗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杨树林区种苗的质量。通过本文的探究,相信一定会为杨树林区种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宋海龙,鲜文悦.南阳市杨树林地立体效益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04)

[2]夏祥,丁奎,曹锦明,张胜,杨晓娟,俞蓉,翟秋红.姜堰市杨树林下间套作模式总结[J].现代园艺.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