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长拳教学设计范例6篇

武术长拳教学设计

武术长拳教学设计范文1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program which is par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auth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red Boxing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o do a simpl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imed at teaching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 project into the PE theory.

关键词: 红拳;陕西;高校;调查分析

Key words: red Boxing;Shaanxi;universities;survey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221-01

0引言

陕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发源地之一,自古长安“文武盛地”,历史上曾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就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中国红拳。红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诞生于陕西,发展于陕西,是陕西地拳的主流派。从所周知,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都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这种文化的传承与未来。高校作为国家文化传承的关键阵地,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基地,若能将传统武术红拳在陕西高校开展,不但宣扬陕特文化、弘扬传统武术红拳、重拾灿烂文化,而且有利于高校大学生锻炼强健体魄、培养民族精神和养成终身习武的习惯。

1传统武术红拳进入陕西高校的条件

1.1 陕西高校武术课的普及程度较高通过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陕西高校至少有13所开设了武术课。开设武术课的学校分别有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延安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也有民办的大学,如西安翻译学院等。高校开展武术课形式较多,除西安体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设有武术专业和从事武术专业的大学生外,还有一些高校也设有武术主修课、选项课、必修课、选修课,这不但为喜爱武术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习条件,而且提供了更多课程形式的选择。

1.2 陕西高校具备专职武术教师由于武术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项目,故武术运动的传承对传授者自身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而高校具备专职武术教师无形中为传统武术红拳进入陕西高校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但目前高校武术教师大多数是竞技武术出身,出自民间的传统武术红拳教师甚少。因此应大力加强武术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传统武术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及教学,鼓励教师到民间学习。

1.3 陕西高校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大众群体对一个运动项目的参与意识越强,此项运动项目的推广普及就会有着更为良好的群众基础,围绕这一运动的各项发展工作也会更为顺利。随着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成功和武术项目成功进入奥运会赛场,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集中代表更加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喜爱,高校内再度掀起习武热潮。在此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练习传统武术红拳,不但为传统武术红拳打好群众基础,而且为今后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基础。

1.4 陕西高校具备的相关硬件设施陕西高校是否具相关武术运动开展的教学环境和训练比赛场地设施,也是决定传统武术红拳在高校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首先,武术业内有句俗语叫“拳打卧牛之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武术运动的开展对场地等硬件设施的要求并不高;从另一个角度讲,陕西各高校都不应存在因为场地设施因素而限制武术运动开展的问题。在走访调查中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所调查的高校均有充足的场地来保证武术课程的开设。此外,西安体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还拥有专门的室内武术馆,其设施规模和质量均可以承办省级武术比赛活动。

2传统武术红拳进入陕西高校的优势

2.1 弘扬陕西本土武术拳种体系,推动传统武术红拳发展在陕西高校开展红拳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了解陕西传统文化和本土拳种体系。高校是推动传统武术红拳的发展渠道,红拳融入高校武术后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为发扬传统武术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高校武术是面对以后走向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开展的,一旦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加入传统武术红拳的内容,得到广泛的普及运用并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会为传统武术红拳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丰富武术教材内容,有利于促进武术在高校的开展现行的高校武术教材老化、单一已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据了解,陕西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主要教材是武术基本功、初级拳三路、简化太极拳和少量简单的技击术等。由于内容陈旧,学生对教材不满意。而陕西传统拳拳种的红拳种类颇多,内容丰富,实战性强必将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

2.3 红拳的攻防之道能激发大学生习武兴趣目前,陕西高校的武术课程中,主要是长拳类的技术动作和套路,很少有传统武术的内容,在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以初级长拳三路和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为主。经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教师只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演练水平、外形表现水平,忽略了武术中的实用技法。

离开了技击,武术就没有了生命力。红拳中的打法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技击的特点,打法有道:“撑斩为母几百年;八法变化是规范;拳打近身用寸劲;化身为奇后发先;撑手云手无敌手;刁打六合更出奇;倘向武林绝妙艺;三十六排用心习。”在红拳中手法作为核心,是近身实战的技法,实战训练是叫“打手”。以红拳串子(擒拿)十八法和串子十八拿为例,它是以反关节取胜的一种独特技法。其特点是:拿一点,制全身。目的是生擒活拿对手,故有擒拿之技法。综上所述,传统武术红拳重视攻防之道,在陕西高校开展能激发出大学生习武的兴趣。

3传统武术红拳进入陕西高校的不足

3.1 缺少红拳教师目前高校武术教师大多数是竞技武术出身,出自民间的传统武术红拳教师甚少。武术人才大多是竞技武术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传统武术的保护与发展也需要大批能够研究、传承传统武术方面的人才,而这些人才正是陕西高校所缺少的。

3.2 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缺乏了解当前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大学生渗透和影响很大,使他们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却显得淡漠和生疏。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迷恋国外的武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包括武术缺乏了解。

参考文献:

[1]杨宝生主编,陕西省武术协会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办公室编著.中国红拳[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2]程艳伟等.传统武术在体育高等院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8.

武术长拳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武术选项;优化教学;兴趣;研究

中国“十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系列从书“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解读、解惑与解析”中提到:“武术教材在各类学校已推行了几十年,但效果始终不理想。武术教材在现时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很难很好地开展下去,应该不断研究开发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我校自编武术选修教材在选项教学中已经开展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大部分高中学生对武术认识模糊,学习兴趣不浓,基础不扎实,武术动作协调性较差,方向感也不强,思想比较浮躁,缺乏刻苦磨练精神。如何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武术的功效,这给武术选项教学提出研究的课题。

1 研究对象

1.1选本校2010级高一学生240人作为实验研究对象,进行

南拳选项教学(其中1、3、5班男、女生各20人共120人为实验组; 2、4、6班男、女生各20人共120人为对照组)。

1.2用甘肃兰州五中2011级高一(1)、(2)班共40名男生进行“南拳”课例验证。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略)

2.2专家访谈法

针对本校开展武术选项教学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邀请本地体育教育领域的专家、武术专家进行访谈。

2.3问卷调查法

向研究对象对武术兴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前、后向研究对象各发出调查问卷24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100%。

2.4数理统计法

将考核成绩与及回收的学生问卷用excel2003进行分类数理统计如(表1)、(表2)并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卡方检验。

2.5逻辑分析法(略)

2.6教学实验法

2.6.1为保证研究真实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相同,执教也是同一教师。

2.6.2实验组结合本研究的优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只用传统的武术教学方法教学,实验后得出两组学生的情感兴趣和考核成绩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分析,并通过全国性课例验证本研究优化教学方法异地教学的可行性。

3 教学实验研究过程

3.1武术选项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以模块教学的形式进行设计教学。共 18学时,第一阶段7学时,主要进行武术基本功和简单动作组合的教学;第二阶段时,进行武术套路教学;第三阶段2学时,对武术套路进行考核与评价。

3.2实验实施教学过程

3.2.1 第一阶段,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武术的基本功。优化教法是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图形变换,精选合适的音乐在恰当的时候配合运用。在实验组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教学为主。在学生基本上掌握所教的基本动作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基本动作自编图形。例如,学生完成“弓步冲拳”这一动作,小组可形成一个方形、圆形、三角形、棱形等等,教师从中给以启发和指导,及时捕捉学生亮点,进行展示与评价。在创编图形练习中,教师播放课前精心剪辑好的音乐,让学生在练习中随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图形。在音乐配合下进行不断变换图形的练习中,学生不但更好地掌握基本动作,而且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对照组只用传统的武术教法完成相同的教学内容。

3.2.2第二阶段,教学目标是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互相帮助和创编攻防的能力,加深对套路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套路的演绎能力。优化教法是根据套路动作特点,在拆分动作的练习中引入攻防对练,并在攻防对练中利用辅助器械加以教学。例如套路中有“弓步冲拳”接“弹腿冲拳”两个连贯动作。教学中,要求练习防守的学生正确持“护靶”做出挡的姿势,练习进攻的学生先用“冲拳”后用“弹腿”主动进攻,在这样“一攻一防”的对练中,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做出“挂”、“截”、“按”等多种防守方法,着力从体现攻防的力量、节奏和时机三方

面去培养学生。对部分攻防能力掌握较好,而且安全意识较高的学生,则指导他们进行“一人防守,多人进攻”的练习,也可以进行“徒手对练”。这个时段,组织手法灵活多变,要求学生可以原地攻防对练,也可以移动中进行攻防对练,并要求学生“发声”助力,同时,在练习中能配合音乐和创设图形。经过这样“引入攻防”教学后,再融会套路学习,学生对套路的理解、记忆、演绎能力都得到改善,主动学习的兴趣更高。这一阶段对照组是按传统“一招一式”的集体教学。

3.2.3第三阶段,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同套路的考核与评价。结果如(表1)

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动作熟练到位,路线清晰,力量、眼神、能协调配合;良好(70-89分):动作比较熟练,路线清晰,有一定的力量、眼神配合;及格(60-69分):动作熟练程度一般,路线清晰,有一定的力量配合;不及格(60分以下):不能完成套路或动作松懈。

3.3教学课例验证

为了验证实验中的优化教学方法异地教学的可行性。笔者于2011年9月24日在异地甘肃兰州承办的中国“十城市”第24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现场作课“南拳”课例。

3.3.1课例表述

3.3.1.1教学流程:队列操练武术操 复习南拳基本功教师展示学习南拳攻防技术攻防拓展放松小结。

武术长拳教学设计范文3

单纯查找史籍,很难断定昆明地区武术萌芽的起始年代。有据可查的最早史料是宋代云南画师张胜温在宋淳熙七年(1180年)所绘的人物长卷(原件现存博物馆),画中有人物628个,其中许多人物手中持有不同种类的兵械,反映出南诏时期云南的武术已有了一定规模。从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昆明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许多种青铜武器,有剑、戈、矛、钺、镞、啄、护腕及长兵器末端上的镦蹲等许多类型,有的武器还有不同的型制区别。如1975至1976年,昆明附近的楚雄万家坝出土79座墓葬中;有两种不同型制的青铜剑:一种剑格呈花蒂形,剑茎为圆柱形,上有缠缑纹或园点纹,剑锋为直刃或曲刀;另一种无剑格,剑茎呈扁圆形或圆柱形并镂空,剑锋为直刃。说明在春秋时期,昆明地区兵器的型制已臻完备。由此推断,武术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并不落后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

元代,赛典赤任云南平章政事,以儒治滇,政绩显赫。他建孔庙,举贤才,但不彰武事。明代,沐英、傅友德率军自贵州攻人云南境内,占据昆明后,大部分军卒留戌当地。朱元漳下令,将留戍土卒的家属尽数送至云南。这一时期,落籍定居云南的人口达十六万之众,兵卒中善拳能武者颇众。至清顺治年间,吴三桂率部人滇,专制滇中十四年。吴三桂能文善武,骁勇善战。史料记载:吴三桂在62岁时,倘能立马横戈“驰骋军校场者三匝,就马上举戈而挥者三”。吴三桂有一族弟名耀恒,“躯伟而貌雄,能用十三力硬弓搭箭而百发百中,且矫健善走,可追及奔马”。吴三桂军中有勇土佴寿寿,人称“佴千斤”,身材魁梧健壮,“富勇力,能以八十斤重铁棍运动如飞,故有千斤之名”。吴三桂“试其力,千斤能将府前一对石狮左而右,右而左之,迭易三四次。三桂喜,赐以勇士之名”。军中能武者由此可窥一斑。

民间善拳者亦大有人在。史料载有一则武术轶事:佴千斤在市井被一农妇的竹篓刮破衣角,“千斤怒,以手掴之颊。举手而搪之,千斤遂自跌于地。起而询其姓氏里居,答以住北门外之殷家箐,‘人呼我为殷娘娘’。请较力,许之;,且云愿候教于家门。次日,千斤往殷家箐访斯人……殷娘娘倚门而待客,旋指地面插定之木桩两排曰:听君先择一排而用足扫去之。千斤视之,每排为十三根,桩出地面约七八寸。问:人地几何?答曰:三尺。千斤易之,举足扫桩,但去其九,余仍如故也。殷娘娘笑曰:差可!差可!千斤请殷献艺。殷乃举足,十三根桩齐浮土面。千斤乃折j艮”。军中有名的勇士竟折服于民间一之手,可见民间武风之盛。

明清两代,云南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动荡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地方大户都组建起地方武装以防患未然。《滇志・兵食志》载:“近日人情所向,渐修武备,以安人心,以实内地,以备招募,以禁盗贼……今使民自保家,人心欢从,精壮子弟,必有喜事技击,而轻行阵,呼吸间万人毕集。”明清时期动荡的时局是民间习武成风的主要因素。《滇南纪略》中说当时的地方武装“能跣战,不畏矢,执标枪、大刀,常以少胜众”,其悍勇可见一斑。但另一方面,则反映出这时期的武术尚停留在军事或准军事的格斗功能上面。在有限的史料中,很难找到以教武为业之人的影子,也未见民间节庆活动中有关于耍棍练拳的场面描写。在这方面,云南武术较中原地区武术多元化发展已明显滞后。明代武术专著的出现标志着云南武术进入发展的成熟时期。清代重兴武科,倡武举。昆明城内建立武庙,武考场设在承华圃内。武庙成了好武者的“俱乐部”,常有人在此教拳习武。民间习武开始走向职业化。

清代盛行武举制度,云南全省各地大都设有武庙,以武著称者大有人在。据有关资料统计,清代,云南全省有武举4211人,武进士140人。

1867年,福建莆田少林寺弟子陈占英云游至昆明,在昆明南校场设场收徒传授南少林拳法,从学者颇众。

1914年,昆明承华圃运动场举行武术擂台赛,来自陆军讲武学校骑兵科的学员龙云击败法国大力士瑞纳,一时四方轰动,传为武林盛事。龙云少年时代即好武,师从昭通民间武师马德胜、魏焕章等人习武多年,不仅身手不凡,且胸怀大志。后为云南总督唐继尧所赏识,先任侍从副官,继任靖国军第五军军长、昆明镇守使。后来,龙云倒唐,历任云南省务委员、讲武学校校长、第三十八军军长、云南省主席兼十三路军总指挥等职。解放后,龙云由香港回国,历任中央政府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第三届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云南昆明地区武术发展史略 艾 山

云南省,古时称“滇”。云南省会昆明,历经几个历史时期外来人口的涌人,使昆明地区的历史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发展史。作为民族文化形式之一的武术,在融合的过程中由萌芽逐步发展起来。

单纯查找史籍,很难断定昆明地区武术萌芽的起始年代。有据可查的最早史料是宋代云南画师张胜温在宋淳熙七年(1180年)所绘的人物长卷(原件现存博物馆),画中有人物628个,其中许多人物手中持有不同种类的兵械,反映出南诏时期云南的武术已有了一定规模。从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昆明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许多种青铜武器,有剑、戈、矛、钺、镞、啄、护腕及长兵器末端上的镦蹲等许多类型,有的武器还有不同的型制区别。如1975至1976年,昆明附近的楚雄万家坝出土79座墓葬中;有两种不同型制的青铜剑:一种剑格呈花蒂形,剑茎为圆柱形,上有缠缑纹或园点纹,剑锋为直刃或曲刀;另一种无剑格,剑茎呈扁圆形或圆柱形并镂空,剑锋为直刃。说明在春秋时期,昆明地区兵器的型制已臻完备。由此推断,武术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并不落后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

元代,赛典赤任云南平章政事,以儒治滇,政绩显赫。他建孔庙,举贤才,但不彰武事。明代,沐英、傅友德率军自贵州攻人云南境内,占据昆明后,大部分军卒留戌当地。朱元漳下令,将留戍土卒的家属尽数送至云南。这一时期,落籍定居云南的人口达十六万之众,兵卒中善拳能武者颇众。至清顺治年间,吴三桂率部人滇,专制滇中十四年。吴三桂能文善武,骁勇善战。史料记载:吴三桂在62岁时,倘能立马横戈“驰骋军校场者三匝,就马上举戈而挥者三”。吴三桂有一族弟名耀恒,“躯伟而貌雄,能用十三力硬弓搭箭而百发百中,且矫健善走,可追及奔马”。吴三桂军中有勇土佴寿寿,人称“佴千斤”,身材魁梧健壮,“富勇力,能以八十斤重铁棍运动如飞,故有千斤之名”。吴三桂“试其力,千斤能将府前一对石狮左而右,右而左之,迭易三四次。三桂喜,赐以勇士之名”。军中能武者由此可窥一斑。

民间善拳者亦大有人在。史料载有一则武术轶事:佴千斤在市井被一农妇的竹篓刮破衣角,“千斤怒,以手掴之颊。举手而搪之,千斤遂自跌于地。起而询其姓氏里居,答以住北门外之殷家箐,‘人呼我为殷娘娘’。请较力,许之;,且云愿候教于家门。次日,千斤往殷家箐访斯人……殷娘娘倚门而待客,旋指地面插定之木桩两排曰:听君先择一排而用足扫去之。千斤视之,每排为十三根,桩出地面约七八寸。问:人地几何?答曰:三尺。千斤易之,举足扫桩,但去其九,余仍如故也。殷娘娘笑曰:差可!差可!千斤请殷献艺。殷乃举足,十三根桩齐浮土面。千斤乃折j艮”。军中有名的勇士竟折服于民间一之手,可见民间武风之盛。

明清两代,云南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动荡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地方大户都组建起地方武装以防患未然。《滇志・兵食志》载:“近日人情所向,渐修武备,以安人心,以实内地,以备招募,以禁盗贼……今使民自保家,人心欢从,精壮子弟,必有喜事技击,而轻行阵,呼吸间万人毕集。”明清时期动荡的时局是民间习武成风的主要因素。《滇南纪略》中说当时的地方武装“能跣战,不畏矢,执标枪、大刀,常以少胜众”,其悍勇可见一斑。但另一方面,则反映出这时期的武术尚停留在军事或准军事的格斗功能上面。在有限的史料中,很难找到以教武为业之人的影子,也未见民间节庆活动中有关于耍棍练拳的场面描写。在这方面,云南武术较中原地区武术多元化发展已明显滞后。明代武术专著的出现标志着云南武术进入发展的成熟时期。清代重兴武科,倡武举。昆明城内建立武庙,武考场设在承华圃内。武庙成了好武者的“俱乐部”,常有人在此教拳习武。民间习武开始走向职业化。

清代盛行武举制度,云南全省各地大都设有武庙,以武著称者大有人在。据有关资料统计,清代,云南全省有武举4211人,武进士140人。

1867年,福建莆田少林寺弟子陈占英云游至昆明,在昆明南校场设场收徒传授南少林拳法,从学者颇众。

1914年,昆明承华圃运动场举行武术擂台赛,来自陆军讲武学校骑兵科的学员龙云击败法国大力士瑞纳,一时四方轰动,传为武林盛事。龙云少年时代即好武,师从昭通民间武师马德胜、魏焕章等人习武多年,不仅身手不凡,且胸怀大志。后为云南总督唐继尧所赏识,先任侍从副官,继任靖国军第五军军长、昆明镇守使。后来,龙云倒唐,历任云南省务委员、讲武学校校长、第三十八军军长、云南省主席兼十三路军总指挥等职。解放后,龙云由香港回国,历任中央政府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第三届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

1918年,滇西首先成立国术研究社,聘请天津著名武术家王俊臣(韩慕侠弟子)任教导主任。1919年,教育部总长傅增湘咨请云南省长,将国术列入学校正科中。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昆明先后五次(1926年、1928年、1930年、1931年、1935年)举行全省运动会,均设有武术表演项目。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在“国术救国”的口号下,官方和民间先后成立了许多国术社团组织,较为著名的有振武社(1931年成立)、云南国术团(1933年成立)、英武社(1934年成立)、昆明市国术团(1934年成立)、太极拳研究社(1940年成立)等。

1933年,云南教育厅于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中附设国术团(即云南国术团),任命陈玉泉为团长兼教官,先后联系了蒋勋培、蔡荣森、张静和、窦府泽、马永亮、朱煊等武师执教。国术团每半年招生一次,每期50人,分初级班和中级班。国术团直至1940年日军飞机轰炸昆明才被迫停办。国术团为云南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

1939年,国立体专因躲避战火迁址昆明,开设拳击班,面向社会招收学员,昆明民间开始有人练习拳击。1940年,美国空军陈纳德部队在云南助战,军中有拳击训练和拳击比赛。1943年,基督教青年会举办拳击训练班,昆华师范学校体育科也开设了拳击课程。1944年,美国著名黑王乔・路易斯来昆明慰问军队,对拳击在昆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抗战期间,内地人滇的武术家有陈玉泉、张金龄、王少舟、买祝三、吴志清、吴俊山、张云雷、范之正、张方、杨英侠、关福全、刘峻山、吴子荣、何福生、魏壮犹、李元智、张文广、王献忠、尹作圣、沙国政、马鸿志、朱建文、许水章等(其中包含中央国术馆教员)。193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由南京迁至昆明,在昆明停留两年后,又继续迁至重庆江津。在昆明期间,除授课外,还办有国术训练班,对外招生。这一时期,在云南省长龙云“将云南建成国术

模范省”的口号下,又成立了一些武术社团组织,进一步推动了昆明的武术发展。1939年,政府正式批准云南为“国术训练模范省”。

解放后,国术改称为武术,民间武术活动仍然盛行不衰。抗美援朝期间,昆明的武师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进行了联合义演。每逢节假日,举行一些武术表演活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昆明地区武师多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均获较好名次。如1953年11月,天津全国民族体育表演比赛中,关福全荣获优胜奖;1957年6月,北京全国武术评资观摩大会上,张金龄荣获一等奖,沙国政获二等奖,胡永年、刘峻山、马鸿志3人均获三等奖;1960年,全国武术大会,何福生荣获一等奖。文庙和工人文化宫是20世纪50年代昆明武术爱好者的主要活动场所。1956年,工人文化宫开始开办武术学习班,聘请一些武师定期授课。

1958年,云南省体训班武术队正式成立,教练是何福生、沙国政。

20世纪60年代初,云南省教育厅和省体委联合举办全省体育教师武术训练班,武术在全省范围内的学校中得到广泛普及和发展。

“”开始后,大部分的武术辅导站点被迫停闭,武术被列入“四旧”,老教练、老武师成了被批判的对象,武术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

1971年,随着体育活动和比赛的恢复,昆明市第23中学首先开展武术训练。1972年,云南省体委重新组建武术队,教练为何福生、沙国政、任继华(兼)。1973年,云南省武术活动再度兴起,东风广场、工人文化宫设点开办武术辅导站,报名学武者达千人之多。1974年,随着武术活动的进一步恢复,仅昆明市青少年宫体育场的业余武术辅导员就有125人。每天上午,都有―上千人在此练武健身。昆明地区习武热开始升温。1975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体育节目中播出了昆明东风广场开展武术活动的先进事迹,介绍了昆明开展群众性武术活动的经验,此举使昆明地区武术活动再度升温,园通山、翠湖、云南艺术剧院、文庙、昆明剧院、东风广场等处均有武术辅导站。

1978年9月,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会长宗道臣率宗由贵、宗美子等一行10人来昆明访问。此后几年,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等国武术队和武术爱好者先后访问昆明,日本多次组队来昆明学习交流。

1980年,全国武术表演赛在昆明举办,有260人参赛,云南省武术队获得优异成绩,荣获3个冠军(胡宝林的通背拳、李海燕的八卦掌、吴云华的形意拳),进一步推动了云南武术运动的发展。

1981年,昆明市武术协会成立。1983年,昆明市武术馆成立。1984年,云南省体委成立云南省武术挖掘领导小组,张风贵任组长。同年,老武师杨玉亭参加兰州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表演的燕青大九枪荣获一等奖。1984年,云南省武术队老教练何福生、沙国政退休,任继华接任总教练之职,吴云华和苏自芳兼任教练。

武术长拳教学设计范文4

遵照国家体委关于一步挖掘、整理传统武术的通知精神,根据山西省体委和体总山西省分会的指示,山西省武术协会邀集全省各界形意拳老拳师、名手代表人物等25人,于1981年7月26日至30日在省城太原召开了全省形意拳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武协副主席、省体工队武术队总教练张希贵,老拳师李桂昌、张书田、王锦泉、赵永昌、贾保寿、程登华、武跃文、王瑛等

省武协主席陈盛甫教授,省体委群体处处长、省武协秘书长季光中同志出席并主持了这次会议

省谈会期间,中华全国体总山西省分会主席、全国武协副主席、省体委副主任王立远,省体委副主任李廷章莅会指导,并分别讲了话,对如何挖掘和继承形意拳这一传统武术遗产,对如何开展形意拳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勉励与会同志要振奋精神,戮力工作,开拓前,为一步在我省城乡开展形意拳活动和挖掘、整理这一遗产做出新的贡献。

与会人员经过热烈认真的讨论,一致认为,山西素称形意拳之乡,形意拳在我省有着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对于一步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形意拳这份武术遗产,山西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继往开来,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大家一致同意成立山西省武术协会形意拳研究会(简称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研究会作为群众性的学术研究组织,在省体委、省体总以及省武协的领导下,承担挖掘、整理和开展这项活动的任务

研究会成立后,首先制订并通过了《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章程》。根据章程规定,民主协商产生了研究会理事。在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上,选举出常务理事和正、副会长、秘书,聘请了形意拳名老拳师为顾问,并对研究会的工作行了讨论和部署。

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的成立,为山西省更好地开展民间武术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82年

一、1982年7月中旬,首届全省形意流会在省城赛车场举行?来自各地、市的形意拳爱好者100多人参加了表演、竞赛。大会对表演优胜者颁发一、二、三等奖。

二、9月23日至25日召开了第二次全体理事会。会议主要议题:1、传达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同志在全国体委主任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2、关于形意拳资料整理工作的安排。3、研究形意拳研究会基层组织的建立及会员的发展工作。4、交流各地区群众性武术活动的经验。通过充分讨论提出了今冬明春的活动计划:

(一)关于资料的挖掘整理工作:采取五定五保的办法,即:定时间,确保按时交卷;定主题,保证内容充实;定人员,保证不失约;定经费,确保精打细算不浪费;定质量,保证材料真实可靠有价值。

(二)关于组织发展工作:决定今后在各级体委的领导下,逐步建立健全的研究会下属各基层组织。各地、市县可建立形意拳研究分会或小组。

(三)根据工作需要,增补苗树林为研究会理事。

三、1982年协会先后组织了28个武术辅导站,至年底已有5000余人参加形意拳培训班,使省城太原掀起了武术活动热潮,光明日报为此作了报道:《看雏燕起飞》。

1983年

一、1983年6月19日,第二届形意流会在省城太原赛车场举行,省武协各辅导站、培训班、省形意拳研究会会员100多人参加了比赛,大会评定一、二、三等奖给予奖励。总裁判长:张希贵;副总裁判长:武跃文;裁判长:李桂昌、王锦泉;副裁判长:布华轩、范国昌。

二、3月20日,《形意拳研究》第一辑创刊。

三、省体委成立山西省武术挖掘整理小组:我会张希贵、武元梅、张跃伦、张书田等均为挖整组主要成员,此后参加了将近三年的全省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三年来,挖掘整理出版了近60万字的《山西武术拳械录》,25小时的老拳师录相带,挽救了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拳种。

1984年

一、1984年7月27至29日,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在太原隆重举行了成立三周年庆祝大会,同时举办了第三届形意拳单项表演大会。来自全省各地市研究会、分会的25支代表队和形意拳爱好者200多人参加了比赛,并行了学术交流。

二、12月出版《形意拳研究》第二辑。

1985年

一、1985年10月2至3日第四届形意拳套路比赛暨研讨会在太原赛车场举行,共有各地15个代表队200余人参加了比赛。

二、在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会议上,我省武术挖掘整理小组被授予集体一等奖。我会成员张希贵、张跃伦、武元梅、布华轩、程登华等获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先个人。

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吴会明

吴会明(1957.3)山西昔阳人,研究生学历。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太谷车毅斋武馆名誉馆长。1977年恢复高考,入晋中师专中文专业学习,1981年毕业后在企业任职工教员、宣传干事,在省直机关任科员、副科、正科、副处长、处长,现任山西朔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自幼喜文好武,早年从师习练太极、意拳,曾得陈盛甫先生、万云程先生指授养生之道。1994年至1996年在太谷县政府任副县长期间,拜形意名家吴殿科为师,学习修练研究所传形意拳理拳法。在太谷县任职期间,领导开发了三多堂旅游景点,成功组织了全国多宝杯形意拳邀请赛、三多杯形意拳国际邀请赛等多项大型赛事,领导申报创建并使太谷县获得了山西省第一个全国武术之乡荣誉称号,为弘扬形意拳文化和发展旅游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又得霍永雳先生指授戴氏形意拳理,董荣生先生指授王新午太极拳练法。结合诸多拳种的拳理拳法,侧重潜心研修武术养生之道,颇得正法。

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范国昌

范国昌,1951年生于山西太原,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理事,山西省诗词协会会员。

自幼师从民间武术家陈俊豪先生学练长拳,后经陈先生介绍拜于武林百杰张希贵先生门下习练至今。八十年代曾四次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多次参加省、市级各项武术比赛,均取得好成绩。是国家一级武术裁判,获得优秀裁判员称号。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武术比赛任裁判,仲裁等工作。还爱好中国传统文化,习练诗词书法等。书法多次荣获全国大奖,作品被美国、日本、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众多爱好者收藏,被许多典集收录,诗词作品散见于多种刊物,出版有《集虚斋诗稿》、《集虚斋诗文》、

1986年

一、1986年10月18日至21日在赛车场会议室举办了“首届全省形意拳学术交流会”。1、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5篇,21人宣读了论文报告,参会人数达到150余人,经评审委员会评定,最终7人获得论文报告一等奖。2、参加技术表演赛的共有26个单位、70余名运动员。

二、增补理事七名

根据各地研究会组织及会员发展情况,由各地分会推荐,省常务理事会提名经全体理事会表决,通过以下同志为理事会理事:

冯拉科(平定县) 王润英(寿阳县) 张育人(平遥县) 孙绪(阳泉市) 霍永雳(阳泉市) 郝社杰(绛县) 孙丕华(太原市)

三、聘请中国武协副主席王立远同志为我会顾问和顾问组主任。

1987年

1987年10月16日至19日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省体育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省11个分会的会员代表共98人。1、在开幕式上武跃文致开幕词,张希贵作工作报告,省体委副主任练改凤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参加本次会议还有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王立远、省武协主席陈盛甫、省体育分会秘书长李献瑞、省体育报记者马超英、杨式太极拳协会会长杨振铎,以及省城武术界代表冯景、段艮莲等。2、第二届理事会全体理事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十五人,其中会长由张希贵连任,李桂昌、程登华、苗树林三人当选副会长。全体理事一致鼓掌通过聘请王立远同志为名誉会长。3、会议期间行了学术交流和形意拳术类的套路比赛,17篇论文参加了研讨,181人参加了比赛角逐。吴殿科、马振声、刘定一、田茂、陈建英、孙绪获得论文报告一等奖;杨华玉、申华章、刘跃云、杨文东、张德明获得传统形意拳术类一等奖;杨华玉、张德明、田茂、王雨东、刘跃文、王贵冬获得“四十八式形意拳”前六名。

1988年

1988年9月21日至24日第七届全省形意拳学术交流大会在灵石县胜利召开。各界代表及运动员共有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得到了晋中地区体委、灵石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名誉会长王立远对会议作了总结发言。

1989年

一、1989年1月7日至9日在太原市新兴旅馆举行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分会会长会议。会议研究决定了:1、建立我会专项裁判员队伍。2、完善了对我会成员的管理办法。

二、11月11日至14日在平定县举行了“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年会、学术交流比赛暨、首届武术散手擂台赛”。1、本次会议由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主办,阳泉市形意拳研究分会和平定县体委承办,共有来自全省18个县、市的代表队150余人参加了交流。经过三天比赛和交流,大会获得了圆满成功。2、召开了二届三次全体理事会,会议由副秘书长郭泰山主持,会长张希贵作了工作报告,顾问吴殿科介绍了《山西形意拳史》的编撰情况和意见。会议讨论决定:(一)在我省推广《四十八式形意拳》竞赛套路。(二)积极创编形意器械新套路。(三)天龙武术馆将选新址迁到市内。(四)《山西形意拳史》在1990年6月完成定稿。(五)计划1991年举办全国形意拳学术交流会和擂台赛。

1990年

一、1990年10月12日至15日由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主办的第九届全省形意拳术暨武术散手擂台赛年会隆重举行。这次年会主要行了三项活动:1、举办了全省形意拳术比赛;2、举办了全省武术散手擂台赛;3、召开了二届三次全体理事会。

二、10月25日至28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庆亚运首届全国形意拳观摩交流大会”,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派出了以苗树林、郭泰山为教练,赵永昌、杨凡生、庄延秀、刘定一、王贵冬、杨德义、霍永雳、张标为运动员的代表队。在参赛的8人中7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

1991年

一、1991年7月26日至29日由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主办,运城少林武术学校承办,运城市体委和运城地区体委协办的第十二届山西省传统武术锦标赛暨散手擂台赛在运城市体育场举行,共有4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在散手比赛中观众场场爆满,轰动了整个运城。

二、9月7至10日在山西省体育馆举办首届全国形意拳邀请赛,本次比赛规模大、人数多,共有11个省市的38支队伍32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日本东京练马健身武术协会特派一位副会长前来观摩,并与我会互赠锦旗。经过激烈的比赛太谷纺织厂队和榆次市代表队终获得团体冠、亚军。

三、9月11日在山西省体育馆召开了会员代表会,举行了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工作。在会上:程登华同志谈了章程修改意见,提出“山西省武术协会形意拳研究会”更名为“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各地、市、县基层组织今后直接称某地形意拳协会或研究会,可作为省形意拳协会的团体会员。

1992年

一、1992年3月27日为祝贺陈盛甫教授九十寿辰,在山西省体育宾馆举行了“祝贺陈盛甫教授从事武术活动七十年大会”。全省武术界对陈老70年从事武术事业所表现出的崇高奉献精神表达了敬仰。大会由名誉会长王立远主持,省老年体协副主席王金贵致祝词,省体委副主任李光明同志宣读了中国武术协会和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的贺电,会上胡晓卿、王文章、贾云栋、杨明葆、练改凤、程庚午、乔文彬等都讲话表示祝贺,省老年体协主席卫逢棋代表大会向陈老赠送纪念杯。许多同志向陈老献匾,献诗或签名留词致意。大会始终在热烈喜庆的气氛中行。陈老对大家的祝贺表示谢意后,当场为大家献技,表演了他自己创编的《实用技击三十二掌》和对练等项目,给大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会后,参会人员与陈老合影留念、省电视台和体育报刊等均作了报道,反映甚好。

二、10月8日至12日由省形意拳协会主办,运城市体委和运城少林武术学校承办的第十三届山西省传统武术暨散手擂台锦标赛在运城市体育场举行。各地市、县体委、各地形意拳研究会、拳社和武术馆、校共有46支代表队,400余名运动员拳加了比赛。

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杜振远

杜振远,男,1951年5月生,山西省太谷县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现任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武术教授、武术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国家武术七段,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员,系太原市形意拳协会主席、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车式形意拳第五代传人。

十岁开始习武,师从杜维玉、布学宽学习形意拳。1964年入选县武术代表队接受正规训练,多年参加省级、地市级武术比赛,在规定拳、自选拳、刀术、枪术、棍术、对练等项目均获有不同组别的前三名成绩。1974年入学山西大学体育系接受学历教育,期间系统学习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专修武术理论与实践。武术专业师从中国武术十大教授陈盛甫先生。大学毕业后,任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武术教师。

曾在1979年代表山西省参加在广西南宁举行的“首届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参赛项目获二等奖。工作中,对学生行武术普修课、专修课、硕士生课程、专业训练、比赛等不同层次的教学,教授科目有长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摔跤、散手、擒拿、气功养生等课程。发表二十余篇论文,合著书两册。两次赴加拿大推广武术文化。常年参加裁判工作,担任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等职务。

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胡萍

胡萍,女,吉林省磐石县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本科,教育学学士学位。现任职山西职工医学院,副教授。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委员。

自小习武,曾入选学校、市武术代表队接受正规训练,师从孙淘气老师。中学期间参加市级武术比赛,获有个人全能第一名的成绩。1977年考入山西大学体育系,系统学习体育理论与教育,武术专业的学习师从陈盛甫、杜振远教授。1982年大学毕业后任教师至今。后得到张希贵老师在形意拳、游身八卦掌、八卦剑等内容的精心指导教授。

曾代表山西省参加在辽宁沈阳举行的“全国传统武术观摩

交流大会”。曾参加太原市武术锦标赛获鞭杆第一名、刀术第二名、长拳第六名。2007年在太原举行的国际传统武术邀请赛上获中年女子组八卦掌第一名、鞭杆第一名。

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霍永雳

霍永雳,男,汉族,出生于1953年。八岁开始学习查拳,洪拳,长拳。十二岁开始叩拜戴氏心意拳第五代传人段锡福门下,苦心学习戴氏心意拳,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学习,掌握,研究,最终获得了戴氏心意拳的真传,成为戴氏心意拳第六代传人。现任山西省阳泉市武术协会秘书长,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戴氏心意拳委员会主任。

自1983年开始传授学员。1984年在山西省阳泉市创建了第一个私社――“戴氏心意拳社”,任社长,首批学员二十余人,1985年开始带领学员参加全省重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1987年经省体委考核,正式批准霍永雳为国家一级裁判。同年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优秀裁判员称号,授予证书证章。

1988年在山西省形意拳学术交流在会上获学术论文演讲一等奖。

1989年在山西省形意拳暨散打擂台大赛中获拳,械比赛双项冠军。同年在北京市举办的全国形意拳观摩交流大会上获得拳术两项一等奖。

1992年在盂县开设戴氏心意拳培训班,培训学员40余人。同年十二月在广东省汕尾市举办的全国革命老根据地武术比赛中获优秀裁判员称号。

1993年11月招收慕名前来学习的日本学员三人。

1994年1月18日由市体委批准,成立阳泉市太行武术馆,并担任馆长。同年十一月担任阳泉市武术协会秘书长。同年十二月九日中国体育报对阳泉市太行武术馆和霍永雳作了专访报道。

1995年在山西省洪洞举办的国际形意拳邀请赛中获戴氏心意拳,形意五行拳双项冠军。

2001年在山西省平遥县首届国际形意拳大赛中获戴氏心意拳,形意五行拳双项冠军。

2005年在第五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中获心意拳、太极拳双项冠军。

现传授国内外学员千余人,其中美国,波兰,日本等国外学员60余人,并于2005年起多次远赴日本传授日本学员。历年来,霍永雳和太行武术馆,曾接受过《中国体育报》、《山西日报》、《生活晨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采访报道。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影响。

1993年

一、1993年4月28日山西省民政厅印发【晋民社函59号】文件,同意原山西省武术协会形意拳研究会现以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单独登记。

二、7月15日至18日由我会主办,绛县体委、武协承办的第十四届山西省传统武术暨散手擂台锦标赛在绛县举办。此次比赛共有46个代表队共计约400余人参加比赛,其中运动员286名,裁判员50名,是历届全省武术比赛中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一次盛会。92岁高龄的陈盛甫武术教授参加了此次大会。

三、7月15日召开了第三届第三次协会理事(扩大)会。1、会长张希贵向大家汇报了两年来常委会工作情况,并向大会通报了省民政厅批准我会单独行社团登记,将研究会改称“山西省形意拳协会”的经过情况。在协会具有法人资格后,对今后开展全省内外的武术挖掘、整理、培训、交流、比赛等活动将更加有利。另外张会长根据目前形势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意见,提请大家讨论。2、贾保寿副会长宣读协会新章程,并根据协会章程规定表决通过以下理事任免:免去汾西乔有德、永济鲁大业、曲良、阳泉孙绪、榆次郝文保,太原布华轩等6同志的理事职务。增补河津薛盛才,霍州张俊田,太原孙国栋、魏素英、盂县付树林、祁县段志善等6同志为协会理事。3、会议通过了其它规章制度。

四、12月26日召开常委(扩大)会,增补杜振远同志兼任协会副秘书长工作。增补:武元梅,程素仁、刘向阳、张九功等同志为协会理事。

五、1993年我会曾与日本、美国、新加坡、波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形意拳组织和爱好者交流技艺。我会的活动在国内外影响与日俱增,引起了武术界的关注。

1994年

一、1994年7月24日至28日,山西省第十五届传统武术暨散手擂台锦标赛在大同市体育馆隆重举行。全省有44支代表队550余人参加了比赛。比赛的举行,对我省民间传统武术和散手运动的发展、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10月7日至10日在山西省太谷县体育场隆重举行1994年“多宝杯”全国形意拳邀请赛。本次大会由太谷制锹厂赞助。参加比赛的有来自全国各地38支代表队的408名运动员。原山西省副省长、省形意拳协会名誉会长赵力之,原省体委副主任王立远、省体委李光明副主任、省体育馆馆长张万里及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社会活动部吴恒洁、康戈武等亲临大会指导。

三、1994年组织举办了两次武术培训班。1、3月上旬在太钢活动中心举办了首次全省太极推手骨干训练班。主要培训学习太极拳推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太极推手对练套路等。2、5月由平遥太极拳协会承办太极拳、剑辅导员训练班。约有50多人参加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的培训。

1995年

一、1995年1月8日在省体育馆会议室召开了第四届一次常委会。本次会议由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希贵主持。1、通过了张希贵同志关于1994年的工作报告。2、通过了章程修改意见。3、通过了1995年工作安排,主要内容如下:

(一)7月至8月份举办第十四届全省形意拳及传统武术、散手擂台锦标赛。暂定地点:忻州市,人数400人左右。

(二)五月份左右出版《山西武术名人、名拳录》。

(三)召开全体委员会,表彰协会先团体和先个人(具体办法另发)。

(四)通过了提名推举李桂昌、王锦泉、武跃文、宋光华、布秉全、王昌林等同志为本届协会顾问。

(五)增补李长霭、曲世伟、韩铁锁、郝社杰、杨凡生等5人为常务委员。

(六)增补庄延秀、乔云莲、刘虎群、王明生、赵川辉等6人为委员。

(七)成立“基金会”,设专人分管财会工作,其重大开支须经常委会审议。协会其他的一般性开支由秘书长负责审批。

(八)各地会员及时缴纳会费和行换证工作。

二、首届中国河北深州国际形意流大会于8月26日至29日在河北深州市体育中心举办,有来自国内外的83支代表队、99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我省共有350余名运动员参加(其中276名运动员代表省形意拳协会)了比赛交流活动。最终,我协会代表队以绝对优势获得大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取得42个一等奖、38个二等奖、72个三等奖的个人单项好成绩。

三、7月29日至8月1日,经过四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全省传统武术暨散手擂台锦标赛在忻州市体育馆胜利闭幕。参加比赛的共有46支代表队,运动员337人,大会领队、教练共77人,裁判员66人,工作人员40人,总计大会人数526人。这是我会举办的规模较大的一次比赛活动。

四、3月份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的创编形意拳初、中、高级竞赛套路的工作。9月份,张希贵、程登华、刘金根等参加了审定会并完成了国家体委交给我省编撰形意拳中、高级拳术和高级枪术套路的任务。

五、完成了由山西科技出版社、太原天人影视公司和我协会联合摄制的“山西形意拳”专题录

像带和《山西形意拳》一书的文字整理工作。

六、7月26日调集了我省各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6人,召开座谈会。经过认真的讨论,统一了山西形意拳的基本拳法五行、十二形。

七、为提高裁判素质和业务水平,举办了武术裁判员、骨干培训班。

八、出版了张希贵等同志主编的《山西武术名人名拳录》一书。

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张智录

张智录,男,1956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山西洪洞县人,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副教授。

1979年10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专业,三十余年潜心于武术教育事业和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数千名武术专业人才,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成绩显著。

自幼酷爱武术,跟随当地老拳师习练洪洞通背拳、黑虎拳、地功拳。17岁以后主要习练南拳、长拳、形意拳、八卦拳、查拳、华拳、少林拳和各种器械等。拜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全国武林百杰张希贵先生为师。历任山西省各级武术比赛的裁判长、副总裁、总裁判长等职。并撰写“武术精萃”一书,在部级、省级刊物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

主要兼职

曾任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成人教育处副处长

曾任山西师大体育学院二系副主任

曾任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

社会兼职

山西省武术协会常务委员

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

临汾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

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王文清

王文清,1962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山西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副主任。198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结业,2005年获山西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和中华武术的挖掘整理研究,九十年代以来30余篇,出版专著5部,参编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1部,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体育》第二版副主编,省部级立项课题6项,2007年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获山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专业技术擅长武术,武术七段,部级裁判,兼山西省武术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形意拳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晋中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2001年获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先个人奖”,1999年~2002年获山西省优秀裁判员,200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男子套路预赛“体育道德风尚奖”裁判员等荣誉称号。主要承担我校大学生基础体育课、武术选项课、武术散打选修课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教学理念是:施教为乐,视子为天;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1996年

一、1996年1月24日至25日省形意拳协会全体委员在太谷县召开“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年会暨先集体、先个人和优秀运动员的表彰大会”。经常委会讨论通过,评选出三个先集体单位,100名先工作者和优秀运动员。

二、8月6日至9日在太谷县举办了“山西省第十五届传统武术锦标赛暨武术散手擂台大赛”,共有71支代表队571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三、8月8日,召开了省形意拳协会常委扩大会。经过商讨建议:1、成立“山西省散手俱乐部”,以加强对散手运动的发展、培训和交流。2、成立“山西传统武术研究会”,一步加强对民间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继承、发展等工作。3、根据协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确定今后的会费标准:个人每人每年20元。团体会费每年200元。设永久会员制,会费一次100元整。4、会议对协会基金会的工作行了商讨,设立奖励资金,副主席吴会明向基金会投入起动基金一万元整。香港形意拳协会派陈靖先生资助我会人民币1000元,要求用于发展形意拳事业的奖励,我会表示感谢。

1997年

一、1997年1月12日召开常委会及会员代表会,王立远传达省体委党组意见:“决定由原体工队党组书记张万里同志任协会第一常务副主席”。其它人员职责不变。张希贵作“1996年工作报告”和“1997年工作安排意见”。会议增补孙国栋为常务委员,增补赵国华、孟庆威为委员。

二、8月7日至11日在平遥县举办了山西省“煤运杯”传统武术锦标赛暨散手擂台大赛。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76支代表队,运动员635人参加了比赛。

三、11月28日至30日在山西省体工队招待所会议室召开了“山西省形意拳协会理论研讨会”。会议由省协会学术部苗树林、刘定一主持。张希贵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起因、准备工作、目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会议重点讨论了李洛能的生卒年月及师承关系。王立远决定今后每年捐资1000元,做为比赛奖励基金。

四、5月份,我会先后在文水县和运城市举办了两期形意拳辅导员培训班,由协会常务副主席张希贵亲自执教,参加学习的学员有文水、临汾、祁县、太谷、运城、稷山、永济、河津、太原、灵石、清徐等地的学员30余人。

五、8月上旬省协会在平遥县举办武术裁判员训练班。由张希贵、程登华、贾惠卿等讲课,共有40余名各地、市、县的武术骨干参加培训,经理论考核和技术考核,调用部分成绩优良者参加省赛裁判工作。

1998年

一、1998年8月21日至26日在山西省洪洞县体育场(馆)举行了第三届全国形意拳邀请赛、第十七届山西省传统武术锦标赛暨散手擂台大赛。有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58支代表队6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了全国形意拳15个单项的比赛。参加全省传统武术锦标赛的有31支代表队298名运动员,参加全省散手擂台大赛的有30支代表队188人,总计参加比赛人数近1100人。另外本次大会总共聘用裁判员102人,其他工作人员200余人,合计人数1400余人,这是我省历届武术运动会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盛况空前的大会。

二、山西省形意拳协会于6月18日至25日在华北工学院举办了“全国首次形意拳规定套路”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市的80余名形意拳师与爱好者参加了形意拳规定套路的中级拳、高级拳、规定剑、刀、规定枪的培训学习。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山同志到会,并为培训班学员就当前武术运动的发展概况、段位制的实施等作了重要讲话。培训班教练由省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张希贵,省协会副主席程登华、刘定一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的王建华副教授担任。

三、8月15日至20日举办了裁判员培训班。培训班由部级裁判、省形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张希贵同志、省协会副主席程登华、贾宝寿、刘定一、杜振远、常委胡萍副教授担任教练,对裁判员行了形意拳械拳所有国家规定套路的培训。部级裁判贾惠卿副教授为培训班学员行了武术竞赛规则、裁判法等方面的理论讲授。

1999年

一、2月26日至28日“首届山西省武术散手擂台冠军争霸赛”在祁县举行。获1998年山西省武术散手擂台大赛的前6名运动员共70名散打高手,经过3天100余场角逐,最终排定名次并获得奖金。

武术长拳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成都市 普通高校 武术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74-04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已逐步从打斗取胜转变成了一项有效的健身途径。从1954年开始,全国各大体育院系先后设立了武术专项和普修课,希望通过高校发展武术项目,培养武术教学、竞技人才,并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而近年来,国家号召在青少年当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的武术运动成为一个有效的开展途径,它在普通高校以公共选项课形式的开展,将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并作为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既能够达到锻炼的效果,又能够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成都市普通高校院系大学生及武术选项课教师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公共课教学和武术公共选修课开设内容等方面文献和书籍。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成都市普通高校武术公共选项课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的有关问题设计的调查问卷。为了保证问卷的实效性和随机性,随机抽取了成都市四所普通高校(包括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系院分别向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其中教师调查问卷15份,回收14份,回收率93.3%,2009级的学生200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87份,回收率93.5%。为了确认问卷结构和内容的合理性,采用首先向四川师范大学武术老教师发放设计的问卷,请他们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

1.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所调查的问卷进行统计,并对结果进一步研究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各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师基本情况

教师这一群体是实施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力量,通过对教学计划的设立和规划,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学什么,学习的效率如何。可归纳出其教学素质的高低和创新科学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武术的教学质量,将对学校武术的开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1.1 武术教师年龄结构分析

通过对成都市多所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师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中能看出,45-50岁的教师为0%;36-45岁教师为26.1%;35岁以下的教师占73.9%。可以明显看出,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是一支充满年轻活力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36岁以上的教师只有26.1%,而35岁以下的教师却占73.9%,可以分析得出武术选项课教师年龄所占比例的年轻化,使整个教师队伍在教学经验板块上呈现不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武术选项课开展水平与发展状况。

2.1.2 武术教师学历情况分析

通过表2数据可知:成都市普通高校中大专学历的教师为0%;本科学历的教师为35.7%;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为64.3%;而没有具备博士学历的教师。以上数据说明成都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师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据绝大部分,与目前高校所要求的中青年教师应具备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条件要求相吻合。教师学历的高低可以间接决定教师教学水平,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及理论素养包括其文化和理论的讲述、学科建设、课程和教学改革、科研能力等等。因此,为了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和新方向,要求教师还应该不断加强技术和专业理论学习,不断优化自己的完善业务、素养知识结构。

2.2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材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成都市所有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没有专门的武术教材,更缺乏武术选项课电子声像教材,其教材比较直观形象,图文并茂,易于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教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影响着学生进一步对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武术教材的匮乏不能完整地体现武术所具有的多功能价值,而且在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及可教性、可学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与现代教育观念不吻合,不利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

2.3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现状

武术长拳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非遗;武术遗产;现状;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1-0051-05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策源地之一,历史的长河在齐鲁大地积淀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是武术之乡,自古以来拳种众多,据统计现在山东流行的拳种多达70余种。其中,查拳、螳螂拳、孙膑拳、文圣拳、肘捶、佛汉拳、牛郎棍、徐家拳等发源于山东。山东省内诸多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种为山东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源泉。

1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现状

自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起,到2011年6月12日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历时四年多时间,各省市相继开展了“摸清家底”的普查工作,地域上涵盖全国3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港、澳、台3 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从原来的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的十大门类,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传统武术文化遗产项目就隶属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杂技与竞技)。据统计,山东省内各地市积极申报部级和省级传统武术文化遗产达30多项拳种,但被最终审核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仅有20项(其中属于“同宗同源”的项目视为一类),这些项目分布在我省21个地市,分布区域较广且在某一区域呈现出密集分布。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共计38项。属于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冠县查拳、莱阳市螳螂拳共计2项。2011年6月12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涉及17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共计14项,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东明县佛汉拳、安丘市孙膑拳、临清市肘捶共计3项。至此,山东省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项目共包括冠县查拳、莱阳市螳螂拳、东明县佛汉拳、安丘市孙膑拳、临清市肘捶共计5项(见表1)。

山东省是武术大省,传统武术拳种项目繁多,除以上统计的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外,山东省内还有众多仍需挖掘整理的优秀传统武术拳种,这些古老的拳种,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隐匿于民间,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仍然保持其“浑金璞玉”的活态文化本质,基本上没有受到来自外界的“异变”影响。但是其自身发展举步维艰,生存空间仅有“立锥之地”。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山东省内仍有诸如以下传统武术拳种文化亟待我们去保护和研究(见表3)。

山东非物质武术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且待挖掘整理的传统武术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地域分布相对集中,覆盖范围较广,体现出了山东作为文化大省、武术大省的风范,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这些非遗项目文化流失问题还在继续,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萌发或流传于山东的拳种数量近百种,如今有20种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古老拳种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山东省非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总数的80%,处在全国第2位,仅次于邻省河北,目前来看省级非遗数量上略高于河南。到目前为止(截至2011年7月1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公布了本省(市、自治区)省级第一、二批非遗名录(个别省市已公布省级第三批非遗),粗略统计具体见表4(选取国内具代表性的13省进行比较)。

从表4 可以看出山东省“非遗传统武术拳种”数量众多,无论是部级还是省、市、自治区级的非遗传统武术数量都远高于兄弟省市,位列全国第二位。其中我省省级数量是部级数量的四倍,说明我省武术非遗价值略低,或者仍需对我省非遗武术拳种进一步挖掘整理,深入探寻研究其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目前北京、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已经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这说明山东省应紧跟申报工作,实事求是,科学挖掘我省其他优秀拳种项目。

2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特征与价值

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浸染,其不论是外在表现抑或文化内涵,均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多元文化特点,其价值功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迎合群众需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取向。

2.1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特征

传统武术的特点多表现为:第一,拳种扎根于民间,地域文化对拳种的影响深远;第二,拳种个性鲜明,特征显著;第三,历史久远,拳理深奥,拳种多以形象化的语言阐释。以下是将武术文化遗产置于不同的视角对其内在的特征进行总结归纳。

2.1.1地域文化说——多样性与独特性的统一

地域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人文学科,它以“历史地理学”为中心展开文化探讨,其地域概念通常是古代沿袭或俗成的历史区域。它在产生之初当然是精确的,但由于漫长的社会历史的演变,其地理学的意义逐渐模糊, 其疆域更变,人丁迁移,景物易貌,只剩下大致的所在区域了。岁月的流逝虽然改变了古代区域的精确性, 但这种模糊的“地域”观念已经转化为对文化界分的标志,深深地积淀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并且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

齐鲁文化熏陶和滋养着中国武术拳种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不同的武术拳种的技术风格和武术文化特色,门类繁多的拳种在齐鲁地域得到发展和流传,呈现出武术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如螳螂拳、孙膑拳、戚家拳、牛郎棍、吴式太极拳等主要萌发于山东胶东半岛各地;佛汉拳、子午门、大洪拳、二洪拳等萌发并流传于鲁西南;查拳、临清肘捶、临清潭腿亦是鲁西重要拳种;子午梅花拳、内功八极经传入临沂,龙形太极拳由天津传入利津,小虎雁拳在广饶流传,二郎拳、燕青锤在惠民流传,岳家大枪、摔跤二十手在益都、沂水流传,太祖拳在苍山流传,潭腿、埋伏捶等在郯城流传。

齐鲁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自然奔放、风格迥异的拳种,这些武术拳种在孕育之初就具备了独特的文化功能,并且在内容体系,技术风格,拳理技法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

2.1.2历史沿革说——承继性与兼容性的统一

传统文化最为明显的一个文化特点就是世代相传性,在传统武术文化上更加具有代表性,可以说传统武术的技术内容、拳理拳法、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是在发展过程中表现为承继性和兼容性的高度统一,这是所有传统武术文化发展历程的一般规律。每个拳种的传承时间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历史的交融、碰撞中并没有停滞不前,反而在扬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薪尽火传,这种承继关系和兼容并蓄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海纳百川”的个性体现和精神展示。

2.1.3文化个性说——内敛性与张扬性的统一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一种文化形态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最持久动力,莫过于体现该文化的内在精神及其个性。同时,也正是这种内在精神及其个性,使该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在世界文化之林展示出了独到的魅力”。诞生于山东这片富饶土地上的传统武术,在其与异文化交流和碰撞中,不断得到锤炼,越发显露出其独特的文化个性,这种个性的演绎不仅表现为外显的,还表现为其内在精神,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所以某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一地域内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伦理价值观。人的个性和文化的个性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某一地域内的人们创造的共同文化标准,也就映射着某种文化的个性。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征,拳种文化的最初形成在某一方面被赋予了当地人们的个性倾向,既然拳种是人创造的,那么拳种文化也就有了人的个性。对山东省内诸多传统武术拳种的个性进行整体审视发现,产生于鲁西南、鲁西地区的拳种文化在外显上大多具有张扬的个性,这跟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拳种的渊源有直接关系,比如大洪拳、二洪拳、佛汉拳、二郎拳等这些拳种,多与中原少林武术有血缘关系,而且这些拳种在农民战争中作为斗争的工具运用得淋漓尽致。相比来说,在鲁中、鲁东地区的拳种多表现为内敛型,这可能与地缘关系有关,比如鲁中地区的文圣拳、徐家拳受儒学思想的影响较深;鲁东地区的崂山道家武术、戚家拳、牛郎棍、吴式太极拳,这些拳种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与经历农民战争,经过战争洗礼的鲁西南拳种相比,相对偏安一隅,文化个性较为收敛。

2.1.4文化地标说——符号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地标是指某个地方具有独特地理特色的事物,游客或者一般人可以通过看图而认出自己身在何方,具有北斗星的作用,如教堂、雕像、桥梁等。它对一个区域的影响不仅仅是外在表现,更多的是体现在对文化、精神的影响上,引入“文化地标”一词,也是从事物所具有的“场”来考虑,这个场就是“精神文化场”,笔者认为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每个项目成为各个地域的“文化地标”,因为它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功能:首先,它是这个地域的“文化策源地”。因为每个遗产项目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影响着当地文化,在地方上颇有影响力,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如发源于鲁东地区的螳螂拳文化,莱阳螳螂拳、栖霞螳螂拳、青岛螳螂拳等,都是“螳螂拳文化的策源地”。其次,它也是武术文化的“集会中心”,提到某个拳种,必定会涉及到哪个地域或者具体某个活动中心,比如安丘孙膑拳、青岛孙膑拳等。在健身领域,传统武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时代性、普适性的特点。第三,它也是一个很好的“地域文化名片”,每个武术拳种可以成为一个地域、一座城市的标签或者名片,是当地文化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临清的武术文化名片就是肘捶,东明的武术文化名片就是佛汉拳,其他亦如此。

所以,文化地标与一般的项目相比,其区别首先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是符合时展的,是符号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2.2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价值

2007年6月9日,总理在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曾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长期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特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具有这些特点,因此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支撑。所以,研究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价值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2.2.1科学研究

每一种武术拳种都是在人类的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各个拳种遵循人与自然界的生存生长、繁衍发展之规律,遵循佛家“拳禅合一”、儒家伦理道德以及道家、太极阴阳学等深奥理论基础,汲取兵学、技击名家传世绝招,拳法、拳理奥妙高深,具有缜密的科学性。此外,对它的形成演变、拳理技法、价值功能等方面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必定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2.2历史文献

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每一个拳种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传统武术拳种演变的足迹,从拳种发展的历史管窥整个历史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历程,对于历史考古等具有重要的参考研究价值。武术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山东武术拳种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山东人民斗争史的真实再现和演绎,对山东传统武术历史的考证有利于山东历史文化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2.2.3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着其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因此教育内容选择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一定的民族特色。把对武术文化遗产的认识提升到民族文化教育功能的高度, 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品德教育的关键期,武术文化遗产每个项目都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具有潜在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亟待我们去开发利用,揭示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在教育阶段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功用和价值,从而服务于社会。

2.2.4实用价值

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击实用性是山东诸多拳种普遍的功能价值,使习练者掌握护身制敌的本领,而且锻练人的胆魄,提高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第二,有极高的观赏娱乐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陶冶情操;第三,在健身养生长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功能,是提高民众素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拳种多数附有养生功法,比如崂山道教武术就有养生功的练习。

3结语

山东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山东是中华武术主要发源地之一,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每一个拳种都至少有上百年的传承历史,拳种具有独特的技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体系,每个拳种项目都深深植根于地域文化,与当地群众生活休戚相关,真实演绎再现了齐鲁儿女自古以来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的全貌以及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见证了齐鲁大地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体现了山东省各族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山东传统武术文化遗产已成为凝聚齐鲁儿女,营造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新农村建设最显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李成银.山东传统武术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邱文山, 张玉书,张杰,等.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3.

[3]马永通.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山东省高校中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3):49-50.

[4]李成银.地域武术文化与传统武术的发展[J].搏击,2006(12).

[5]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6]李成银.齐鲁武术史话[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7]郭守靖,郭志禹.从地域文化学视角透视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5).

[8]李成银.传统武术发展应坚持三个方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