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体制范例6篇

科技创新体制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1

关键词: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协同创新;区域创新体系;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3-0019-04

当今世界,协同创新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新的动力,也是优化配置社会创新资源的助推器,其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保持科技优势的主要创新模式。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科技部署和整合创新资源,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因此,实施科技协同创新战略必将成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增强国家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途径,正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仅“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1]。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来看,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协调,科技和市场“两张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我们知道,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以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为标志,以推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目标,在我国科技系统内部推行“半计划”和“半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一方面,以市场手段削减科研院所的事业经费和完成对应用研究院所向企业化转制;另一方面,政府出台和实施一系列科技计划(如“863”计划、攀登计划、攻关计划、“973”计划等),大幅增加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投入。十多年过去了,以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为核心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科技计划的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源投入的引导作用趋弱。政府既是竞争性项目的投入主体,又是参与全程的管理主体,但是,始终缺乏一种科学的独立的监督评估体系,许多重大科技计划从设计到立项、实施、结项,都是各部门自己决策、验收,缺乏事后的评价,大量的科技经费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相当大的重复和浪费,使得有限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低下,对其他社会资源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不明显,导致基础研究领域协同创新“缺血”。

2.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性差。我国知识创新能力较强,国际排名居前列,科技总数为第11名,国民专利申请数量惊人,但是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我国企业及主要产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国家10~20年,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直接成因是R&D人员的主力,尤其是顶尖级创新人才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所提供的创新成果不能满足企业的市场需求,而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3. 我国产学研结合仍然不够紧密。产学研合作主要以短期项目为主,缺乏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的战略层次合作;产学研合作协议对各方的责、权、利界定不清,对风险承当没有共识,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分享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难以形成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政府与市场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不确定,政府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宏观调控协同创新的能力有限。

4. 科技中介组织孵育不健全,技术市场体系薄弱,未能建立畅通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渠道,导致我国科研成果的平均转化率很低,不及发展中国家的三分之一,更不及发达国家的六分之一[2]。科研成果难以转化,协同创新就不能实现经济效益。

5. 长期分离的军民创新体系,已不适应当今世界军民技术发展的融合和交叉趋势,高新技术在军民创新体系中相互转化已成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领域。

综上所述,过去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侧重改革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使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下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其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机制体制的改革,形成政府和市场的互动关系,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关键举措是构建开放、互动、竞争、协作的科研协同创新机制。

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下的协同机制是关键

按照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技术创新相关行为主体,以及这些主体之间的联系、运行机制和制度组成的开放的网络系统[3]。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是指系统的各个主体要素(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中介组织和金融服务机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而进行联系所形成的协同机制,促进系统内部的创新资源合理的、有序的流动。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2

关键词: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投入和产出;创新驱动发展

作者简介:王宏伟,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宏观经济研究;李平,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技创新战略与科技政策研究评价”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5)05-0049-08

一、背景和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计划型经济体制,建立和形成了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集中、封闭、垂直型科技体制,科技管理机构权限高度集中,人事制度僵化,科研机构远离生产系统。[1]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党和国家领导人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的低效率运行,改革开放之后,党中央很快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2]随着市场化体制的建立,相应地,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体制逐渐也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深化改革,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科技体系结构得到优化,初步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主体,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不断上升[3];科技运行机制发生重要转变,竞争择优成为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企业化转制、社会公益类院所分类改革等科研院所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规相继出台,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4]

但仍然要看到,目前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仍然不足,而制约科技创新作用发挥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科技体制不完善,科技管理体制不顺、创新动力机制缺失、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资源配置机制上,条块分割、交叉重叠, 重复立项、浪费资源[5][6],导致效率低下, 特别是成果转化率依然很低[7]。目前科技创新的发展和现行的科技体制难以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影响科技创新作用全面发挥的重点领域亟待改革。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正是在充分认识现行的科技体制障碍的基础上,为摒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解放科技生产力,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

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其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体制,有助于我们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目前已经有多名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科技体制改革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例如张佳文(2002),方新(2004),寇宗来(2008),宋海龙(2008),廖添土、戴天放(2009),程帅(2011),巢宏、方华、婵谢华(2013)等。

尽管对于我国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有不同视角和看法,但对于目前我国宏观管理体制不顺、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科研院所改革不彻底等方面须 需改革已经形成共识。葛秋萍(2003)认为对国家科技资源总量进行优化配置的机制尚未形成,科技力量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出现了既短缺又浪费的结构性缺陷,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薄弱,阻碍科技成果转化。[8]方新、柳卸林(2004)认为由于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研究所的微观管理依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9]王长仁(2004)指出我国科技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状况还没有实质改变。[10]张敏容(2007)认为我国的科研体制改革走过了从科技机构“松绑”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目标和政策重点不断调整的改革,但仍存在科技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分配不当等组织管理、资源配置上的一些缺陷。[11]程帅(2011)指出,我国科研院所制度改革不彻底,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够协调,基础研究和公共科技事业关注不够,科学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仍有脱节。[12]

学者们也对如何促进科技体制改革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张佳文(2002)认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已经设定的初始条件和选择的改革路径,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渐进改革的基本经验,以及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已有实践及现行社会政治经济条件,认为采取以增量拉动为主的渐进式制度创新路径是较好选择。[13]王长仁(2004)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认为首先应完善科技高层决策制度,同时对科技的评估应该站在国家角度而不是部门角度开展,评估应全面、规范。[10]柳卸林、方新(2004)建议加强立法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规范管理科技活动,明确政府职能、确立政府在公共科技领域的主导作用,完善科技计划制度;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供给方面的作用;通过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手段促进科技的发展,促进科技发展的社会力量。[9]张敏容(2007)提出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应是先改革组织体系,在体系变革的基础上改革激励机制。[11]方新(2012)指出,科技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改革的重点在于宏观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逐步建立起基本的规则和制度。[14]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的回顾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一直努力探索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的最优道路。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在微观层面,科技体制改革都在不断深入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演变无疑始终与国家科技整体建设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线一直是沿着以下的脉络发展的: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与管理,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我们对科技体制改革阶段的划分基于四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和颁布《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二是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三是1995年5月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四是2006年2月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根据以上节点,我们将1978年之后的科技体制改革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由于在不同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特点不同,相应的政策措施的发展演变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 科技体制重建阶段(1978―198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经济建设,原有科学技术体制固有的弊端日益显现,科学技术体制建设开始进入改革的新时期。[15]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自此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80年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对于科技战略目标的转变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这一阶段的改革目标是对我国的科技机制进行重建,并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体制改革进行探索。

2. 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1985―1994)

1985年3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正式启动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党中央明确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对科技管理机制、科技拨款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作了明确指示,这标志着我国科研机构改革进入了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宏观调控和资源分流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实现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加速推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15]

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1995―2005)

1995年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改革指导思想。1998年国务院决定对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个科研院所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并《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和《关于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阶段。[16]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一阶段科技改革的目标转变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4. 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2006― )

2006年2月,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该纲要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到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国务院成立了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共26个部门和单位,统筹科技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确定了62项工作任务、242项改革举措和20项改革重点任务。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2013年6月,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联合推进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一阶段改革的目标是摒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经过3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我国国家创新指数由2000年的全球第38位上升至2013年第19位。国际科学论文产出数量居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4位。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2位,占到全球总量的37.9%和22.3%。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居世界首位,知识服务业增加值居世界第3位。2013年我全社会R&D经费支出119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9%,位居世界第3位。我国积累了庞大的人力资本,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居世界首位,占到全球总量的9.2%。

在不同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发展有所差异,具体表现状况如下文所述。

1. 科技创新投入

(1)全社会创新资本投入

在1989―1994年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全社会R&D投入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低水平,R&D投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0.60%左右,1994年降低到0.47%。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科技创新投入快速提高,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0.60%增长到2005年的1.32%。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科技创新投入继续大幅上涨,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1.39%增长到2013年的2.09%,见下表1。

(2)企业创新资本投入

在1989―1994年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企业与政府的创新投入比重相当,略低于政府投入的比重。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与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企业创新投入比重快速大幅上升,政府的创新投入比重基本保持不变,两者的差距日益明显,见表1。企业创新投入增加表明企业自主研发投入逐渐增加,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渐上升。

(3)基础研究支出

1995―2013年期间,我国基础研究占R&D支出比重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的5%左右,见表1。由此说明我国基础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不利于支撑我国长远的科技创新发展。

(4)企业引进消化再创新投入

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与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规上企业技术引进费用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其中购买国内技术的比重一直持续上升,特别在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大幅上升,从1991年的4.01%持续增长到2010年的最高比例57.34%,到2013年略微下降到54.43%。由此说明国内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国内技术的扩散也逐渐扩大。

(5)研发人力投入

在1989―1994年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与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就业人口中科技人员占比保持在0.10%至0.15%之间;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就业人口中科技人员比重大幅上升,2013年达到0.42%。R&D人员全时当量也呈现类似的规律,在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大幅增加。

2. 科技创新产出

(1)专利产出

在1989―1994年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专利申请受理量和专利密度增长发展缓慢,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增长明显,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呈现井喷增长态势,2013年专利申请受理量突破237.71万项,专利密度突破17.47件/万人。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与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发明专利的比重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在2004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最高值37%,2006年之后缓慢下滑。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的比重一直持续上升,从2000年的5.40%增加到2013年的24.86%。企业发明专利比重的上升预示着专利产业化程度的加大。

(3)

在2006―2012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百万人口科学与工程类论文数呈现稳步持续增长态势,从2008年的83.81万篇增加到2013年超过150万篇,增长了84.30%。

(4)科技创新应用绩效

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呈现略微增长的稳步态势,2004年达到最高值,但也达到了20.53%,在2006―2012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则呈现略微下滑的趋势。

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制造业出口额的比例,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呈现稳步低速增长的趋势,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增长缓慢。

技术交易额,在1989―1994年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增长缓慢,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年均增长20.08%,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年均增长22.71%。2013年增幅明显,达7469.13亿元,比2012年增长16.03%。

新产品出口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呈现增长明显,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呈现波动性特征。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出现略微下滑的趋势,在2006―2012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总体出现小幅上涨的趋势,2013年达到了2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经过3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尽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障碍。

1.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从创新知识产权来看,专利申请受理量中发明专利占比仍不大,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占整体发明专利申请数比例不高;从创新应用绩效来看,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高科技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例及其出口额占比仍不高。特别是与典型的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创新投入、创新潜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逐渐缩小,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差距依然很大。

2.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由于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导向,企业难以真正成为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决策主体、产学研合作链接主体、研发投入主体和成果产业化主体。目前国企既不以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作为首位目标,也不承担经营失败破产的风险。民营企业也往往通过追求国家或地方最优惠的政策而非竞争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对于引导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造成严重的扭曲导向。目前企业研发投入仍较低,创新动力不足。201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强度仅为1.38%。

3.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基础和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就生命科学领域而言,目前我国的科技相对水平低于美国1910年水准。[17]创新能力还远不能适应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少,在整个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处于价值链低端。

同时,由于我国与世界前沿技术存在差距,目前企业更倾向于引进跟踪模仿国外技术、低水平复制生产能力,而不愿意走具有市场风险的自主创新道路,这对于快速提高我国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非常不利。

4.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由于政产学研各主体定位不清,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协作关系失调。而且我国公益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力量薄弱,技术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滞后,缺乏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应用技术研发机构,特别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应用技术研发力量严重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技术创新结合不够紧密,同时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缺乏对接,大量科技成果束之高阁,不仅未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科技资源浪费。据统计,中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0%~3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与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和20%~30%的产业化率相比相去甚远。

四、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

上述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和根本原因是科技体制和机制问题,现行的科技体制障碍制约了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不完善的科技体制难以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首先,现行科技管理体制难以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没有理顺,调控能力明显不足。中央与地方之间、科技相关部门之间、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畅,出现政出多门,科技资源重复部署,未能集中高效利用。[8]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政出多门、缺乏协调甚至互相掣肘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动。科技经费分配机制也不合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的分配比例不合理,科学研究的投入比例小。

其次,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强,更多地将宏观市场资源分配到重化工、房地产、基础设施等行业倾斜,反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支持不足,无法对从事技术创新的微观主体形成正向激励;要素市场扭曲和高级要素还未市场化,也使得资源配置难以聚集到技术创新上;由于我国与世界前沿技术存在差距,企业更倾向于引进跟踪模仿国外技术、低水平复制生产能力,而不愿意走具有市场风险的自主创新道路。因此,企业难以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分享科技创新资源的机制并未形成。国企的科技创新效率和效果较低,与其占有的资源非常不相称。由于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不完全,仍然与政府保持着紧密的关系,并且或多或少地替政府分担了许多社会责任,再加上考核体系和任期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国企在科技创新中的惰性。中小企业因其体制灵活、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倾向。中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由中小企业实现。但目前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很难获得政府研发资金、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等技术创新政策的支持。

第四,产学研合作机制仍不顺畅,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科学产出与技术创新两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突出表现为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产业界之间的相对脱节,导致相关科学产出难以迅速有效地配置到产业发展的应用领域。目前我国70%的科研力量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游离于企业之外,科技人才与企业的脱离严重阻碍了企业创新。始于1999年改制的科研院所,由于改革的不够明晰和彻底,出现了科研机构身份与行为的背离,也是造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不畅的症结所在。

第五,科技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等不能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片面追求短期效果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科学研究中基础理论的探索和公共知识的创造[5];唯SCI论,“以论文论英雄”情况严重。大量科研人员为获得晋升、项目经费,将大量精力用在上,难以潜心做科研;激励优秀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不完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体制改革建议

从近现展历史、世界发展趋势及中国发展实践来看,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中国正处于关键转型时期,转方式、调结构和次高速经济增长的局面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土地成本迅速上升、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等诸多约束因素下,创新驱动发展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即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同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与财政体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协同推进。

第一,推动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转变。明确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应减少对微观市场的干预,对于不存在市场失灵的环节政府应逐步退出,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市场失灵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此外,应引入技术创新指标作为官员考核的标准,逐步扭转当前依赖投资驱动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快和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企业在技术研发投入中的积极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得到合理的市场报酬;让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分享科技资源;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自己建立研发机构,对技术创新型企业进行科技奖励,鼓励企业牵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第三,科技资源配置要注重效益,大学和科研院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严重短缺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目前科技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集约化使用科技资源,提高科研经费配置使用效益。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大学和科研院所应加强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科学产出效率和效益。

第四,解决好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衔接问题。政府应着力于改善制度环境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完善科技中介机构、产学研联盟的组织运行机制。重构公益性技术中介机构,承担企业不愿承担的公益职责。深化地方科研院所的改制,对科研院所进行分类管理,加大支持力度。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第五,提高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之间的协调度。强化政府间科技管理协调机制,完善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体系。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增加基础研究领域的固定投入比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引导科技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领域倾斜。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激励;创新信贷工具,完善资本市场,引导资金要素向创新型企业流动;加大政府采购等需求政策措施力度,提高创新型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分担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

第六,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建立促进创新需求的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流动,激发青年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倡导创新意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创新文化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李正风:《关于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2] 寇宗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30年》,载《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1期.

[3] 云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阶段成效与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载《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第4期.

[4] 陈建辉:《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经济日报》2013年11月6日.

[5] 宋海龙:《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载《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6] 罗伟:《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可能需要换个思路》,载《科学与社会》2012年第3期.

[7] 王天骄:《论技术转化成本与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载《生产力研究》2014年第2期.

[8] 葛秋萍:《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矛盾的深层思考》,载《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第6期.

[9] 方新、柳卸林:《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及展望》,载《求是》2004年第5期.

[10] 王长仁:《关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载《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11] 张敏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2] 程帅:《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及评价》,载《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30期.

[13] 张佳文:《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进展》,载《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第2期.

[14] 方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载《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10期.

[15] 廖添土、戴天放:《建国6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与启示》,载《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第9期.

[16] 巢宏、方华、婵谢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及政策演变研究》,载《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24期.

[17] 饶毅:《谈谈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载《科学博议》2013年第5期.

Furth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form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WANG Hong-wei,LI Ping

(Institute of Quantitative and Technical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3

论文摘要: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等举措。 

引言 

科技管理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控制、领导等系列工作,整合并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它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办法,旨在提高我国科研管理水平,为自主创新工作提供良好培育土壤,构建创新型国家。然而,受到传统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制约,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目前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科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之路,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1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定位,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在现有机制下,政府要为自主创新搭建平台,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顶层体制设计有待优化 

当前我国在科技管理机制上,没有突破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行政色彩浓厚,体制性的障碍仍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仍然存在;没有建立起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对如何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等探索不够。结果造成科技资源分散、组织动员能力与协调能力不足,甚至影响到科技发展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深化。 

2.2科技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并走进全球化浪潮之中,但相比之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显滞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性作用,然而,目前科技项目的设置并未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导致项目研究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普遍,科技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有“脱节”现象。这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科技成果转化难,“走不出去”,在市场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少;二是科技管理部门作为“智囊团”的作用发挥不够,实业界与科研机构、高校的研发联系不够紧密。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而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还存在许多科技成果“含金量低”、离市场及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等现象.造成了我国有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3科技投入低,使用效率不高 

根据200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r&d经费支出4616亿元,r&d与gdp的比值为1.54%.这个比值较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距离,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经费强度都在2%以上,以色列甚至超过4%.而且,我国科技投入管理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往往造成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同在、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 

3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3.1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当前,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政府科技管理活动应该遵循公共管理的规律,在行政体系、市场体系和社会资源3个维度上考虑定位,对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层面上的科研活动分层管理,并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突显地方特色,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具体来说,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要厘清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多方关系,例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念转变、科学引导、激励机制等举措,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 

3.2具体措施 

3.2.1创新科技管理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科技要创新,科技管理必须创新;科技管理创新,科技管理理念必须首先创新。现有科技管理主要思路仍是决策权与执行权一体,政府科技部门一方面负责科技投入的规划、计划、使用方向,一方面安排项目经费的预算决策,甚至肩负科技投入经费使用的监督职能,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科技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只有转变这种管理思路,才能转变政府职能,应该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方分立的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首先,是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建议参考国外科研体制,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包括经费预算与分配,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项目的审批、管理和组织实施。这样,科技管理部门从日常的繁重的项目管理事务性工作中剥离出来,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实施一线调研,深入思考各领域科技计划和科技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率.同时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咨询机制,让来自政府、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专家提供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方面的决策咨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地方创新资源与宏观发展趋势,更科学地设置项目计划,成功引导科研发展方向。 

其次,是建立多层次的监督问责机制。应由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项目的评估,并评价与监督项目承担者的信用,依法处理各种违规行为.再由政府科技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等科研部门共同监督、考核基金管理委员会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促使基金委提高项目的筛选、管理和转化水平。 

3.2.2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目前,科研单位对科研人才的评估、考核存在简单量化的倾向,也是导致科研工作脱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在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实现合理、科学的人才评估,切实推动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双管齐下、奖罚分明,对科研劳动及成果进行奖励和褒贬,从而调节和控制科研人员的行为,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值得重视的是,虽然科技部门、科研单位正日益重视激励制度的构建,但是容易忽视个体差异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因此一些部门如果没有考虑人才的工作特征和需求的差异性,“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3推动精细化管理,倡导成果转化后的“售”后服务 

确立全面、规范的制度体系是成功实施科技管理的重要前提。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充分重视和抓好科技管理制度建设,把精细化管理理念体现到制度化的文件中去,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做到因为有制度规定而确保精细化管理不因人员变动而不再精细,并且不断把逐渐形成的好的做法、经验,进行整理、提炼,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制度,从而保证科技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只有关注细节服务、加强细节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只有不断从细节中提炼经验、完善制度,才能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个从细节到全盘、再由全盘到细节、再全盘这样一个螺旋式循环往复上升的过程。 

4结论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遗留问题以及制度变迁引起的。但是,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体制必须克服体制、理念上的束缚,在新的环境下改革和创新,从管理理念、政府职能、激励机制、人才体制、精细管理等方面着手,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人才成长提供自由的土壤,形成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形成激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利益导向,为我国的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帆.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4

关键词:障碍;科技创新;科研体制

建国六十年几来,我国科技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旧中国的满目疮痍,到建国后的蒸蒸日上;从间的横遭摧残,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再到新世纪吹响自主创新的号角。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表现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规模不断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积极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高技术产业规模在世界范围也已处于较高水平,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迅速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当前科技领域存在的许多不足: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产业的技术含量较低,经济粗放增长,科技竞争力和供给力不足;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人才相对数量少,总体水平不高,在国际科学理事会等组织中的影响力还比较弱。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与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科技领域制存在的阻碍科技发展的体制障碍。

一、以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为手段,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科技资源是国家的第一资源,是一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据此,许多人认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加大科技资源的投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到8 610亿元,增幅为2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我国研发人员数量达到255万人,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居世界首位,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才大国。但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简称IMD)的世界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2001年以后,IMD将以往的“科学技术”归入到“基础设施”基本要素当中)在全球排序,从2007年的第28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31位,再降到2009年的第32位。为什么位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投入,不能产生与之对应的科技实力?原因在于:

一是科技资源配置交叉化。从2010年国务院各部委财政科技预算看,目前中央各部门掌握科技经费预算的单位有20多个部门和机构。科技资源分布在多个部门,造成科技投入项目重复与支持不足同在,资金投入不足与浪费惊人同在。

二是科技资源管理分割化。目前,我国已建立了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实验室,13项大科学工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4个,13个大型科学仪器中心,14个国家分析测试中心。上述科学仪器设备,由于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地方的研究机构,不能有效合作,大多利用率不到25%。而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比我国平均高出5-6倍。

三是科技资源运转封闭化。研究、设计、教育、生产、评价脱节,许多科研课题从立项、招标到完成、验收,就在科研人员与政府机构间往返进行,导致成果研发与成果应用分离,产学研活动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专利转化率为25%,专利推广率在10%-15%之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因此,以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为手段,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是当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任务。

二、改革科技投入管理体制,提高科技创新贡献率

科技投入作为科技活动的中心环节,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对科技资源的动员能力与配置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投入管理体制,由以计划调节为主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在科技投入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过分“重微观、轻宏观”,造成“微观有序、宏观失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一是科技预算管理政出多门。按照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科技预算是分散在国务院20多个部门和直属机构中的。在当前科技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没有一个强

(上接第138页)

有力的宏观归口调控部门,就难以形成有效的科技投入产出评估和监督机制,导致决策不当、资源浪费等现象增多,各种优势资源无法实现集成效应,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就更难。

二是科研组织官僚化的风气严重。在官本位意识指导下,官而非做学术成为一些学者的目标,官越大科研经费就拿的越多,利用行政职权谋取和占有大量科研资源,而真正做科研的人却很难获得资金支持。一方面造成科研资金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普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下降和创新动力不足。

三是产业部门投入权限太小。直接影响了各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脱节,产业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四是科技投入评价论文导向。当前,我国现行科技评价标准是适合基础研究的评价标准——(SCI)数量为标志。2008年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仅占R&D的4.8%(同期美国是18.6%,主要发达国家平均是15%以上)。用投入不到5%的科技活动的评价模式,对整个科技活动进行评价,自然会导致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科技成果缺乏实用性。同时,科研机构在评职称时将来源于国家、地方政府和部委下达的课题纵向课题看作必须条件,而对于应用研究则没有特别要求。在这一指挥棒的作用下,科研人员往往会放弃这些应用课题,从而导致科研与实践更加脱节。

因此,当下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改革科技投入管理体制比增加科技投入更重要——如果不改革科技投入管理体制,则科技资源投入缺乏统筹的体制不仅会拖累财政,而且容易淡化对全国科技创新的统筹管理职能,消解各产业主管部门促进科技创新的义务与责任,浪费有限科技资源,降低科技创新贡献率,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5

一、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实际的主管部门对领导与组织关系进行明确是管理体制的核心,但从我国现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制度来看,恰恰忽略了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从项目管理体制的“条块”来看,专业主管机关是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领导的主体,主要建立在行政隶属关系之上,经济体制转变之后,行政领导关系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弱,对以行政领导关系为主的“条块”型的体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专业型“领导”的范围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难以发挥效用。就科研档案管理体制而言,该体制只对各级档案管理、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过程中检查的职能进行明确规定,但是其管理执行的力度却比“条块”体制执行力度低,特别是1998年,科技档案管理信息部门被撤除之后,档案管理就成了一个孤立的部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也没有得到落实。

2、运行机制缺乏科学性,管理体制得不到落实确保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落实管理体制的重要条件,是如何实行管理体制的决定性因素,但就目前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落实现状来看,正缺乏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就“条块”制度来说,其体制发挥的功能,基本都是由专业主管的“领导”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决定,且该体制中并未提出该如何解决实行管理体制的问题,管理制度的实行取决于专业主管机关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致使整个档案管理体系失去了生机。[1]而对于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即“四同步”管理、各类项目负责人归档责任管理。其中“四同步”管理的实现,是由项目承担领导者的档案意识决定,不管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还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不会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对具体单位项目档案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项目负责人的归档责任制管理中,各类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应该严格履行自己在档案中的义务,如果在科技项目的委托合同里没有将这一点充分的体现出来,项目负责人的档案义务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新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的特点

1、落实具体措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中介管理的实行,是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表现,传统的科技计划档案管理制度,由于监管措施得不到良好的落实,管理制度的作用难以真正的发挥出来。因此,将政府一部分管理职能外包给第三方中介机构,留下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专业化监督管理,这是政府管理职能发生转变的主要表现,也是未来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实现规范、法制化管理的具体要求。[2]

2、领导职能和主体更加明确在全新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当中,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执行项目档案工作的地位权力得到了明确,明确了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职能,让其有了更好的依据来执行管理,不仅能够较好的履行项目管理的职能,还增加了项目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力度,提高了管理的效率。3、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加合理转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业务指导方面的职能,突显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具备的领导权限,对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化管理。长期以来,国内的科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是基层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承担者。而这一情况已经难以与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因此,新型的科技计划档案管理体制,应该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能放在客观位置上,确保新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

三、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对策

1、对项目档案进行归口化管理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总目标和质量管理标准,对单位档案工作执行单位人员的配置、机构的设置及运行经费等进行合理的控制,引导该单位制定科学的项目档案管理体制,并严格落实制度中有关科技项目管理的规范;对委托中介监管的项目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实行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因此,对项目档案实行归口化的管理,有利于“条块”体制的转变,可以让各行各业、各种类型以及隶属关系中的项目承担者,都由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直接进行归口化领导。

2、对项目档案进行实时监管当前,政府的职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也在项目档案宏观管理层面上充分体现出来,微观上的管理交给了外部的社会力量,即相应的中介机构执行。但值得关注的是,项目监管部门在性质上虽然是中介机构,但它依旧还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各项工作职责的执行者,所以,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格领导和监督其工作过程。[3]

3、采用有效措施,处理项目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的科技行政管理部进行适当的交流和沟通,制定出合理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对中介机构档案管理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实时监督其执行各项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保障管理制度中的各项规范都能得到真正落实,确保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不再和微观层面中的档案业务有所接触,而是更加注重宏观层面上的管理。

4、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实施,首先需要从制度建设方面进行,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建议制定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相匹配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并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与项目承担单位、科研人员以及各级计划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要明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文件的归档范围与质量要求,并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形成积累、归档验收、立卷整理以及信息补充等进行规定。对不同的科技计划项目,应该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规定出合理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以确保规定的范围和期限能够适应相关科技项目档案管理的要求。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配套的有机体系,将体系中的指导、约束以及保障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推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结语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6

一、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要使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由自然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的转变、由线性增长模式向循环模式的转变,就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及相关支撑平台的建设。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为适应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打造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面临着新的使命和责任。将科技创新作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核心推动力量,并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已成为各级政府、理论界和产业部门的共识。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体制障碍及原因

近年来,国内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已初具规模,为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总的来看,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程度还相对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障碍,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科技创新服务市场不健全。在现有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主要以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居多、开发转让项目较少,同时,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创新意识还不够浓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也相对偏低。二是科技创新服务链条不完整。现有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服务链条不完整、不衔接、能量不强、质量不高,能从事高知识技术含量的服务项目的机构很少;服务信息网络的公共技术信息量小,流通不畅,网络不健全,在数量和水平上都满足不了科学发展的巨大需求。三是科技创新服务的配套政策法规不完备。科技创新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现有法规政策体系的不健全增加了创新主体的风险,导致科技创新服务市场的运行不规范,无法保障市场有序竞争,也影响到科技服务机构的公信力。四是科技创新服务从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科技创新服务是新兴的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要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市场、懂法律,而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中这类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匮乏,制约着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保障

1、扶持引导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应本着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或修订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机构的法律地位,深入研究非营利科技服务机构的政策与法律问题,通过法律法规给予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以广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科技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和新兴科技企业孵化。要认清制约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加大财政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突出重点、增加投入,力争在一些战略产业和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促进各类产业共性技术中心的建设,使其成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2、整合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政府应发挥整合资源的功能,做好规划,完善科技创新服务链的衔接。加强服务功能的整合与集成,重点建设技术交易、信息咨询、公共技术、创业孵化等服务平台,向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造就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创新服务队伍。在科技成果评估、交易、咨询、仲裁、人才与信息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加强和完善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建设,为社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信息需求服务。积极构建技术项目、专家与技术人才、科技成果等大型数据库,构建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构建服务于全社会科技活动的跨地域、实时的网络协同环境。

3、统筹规划区域生产力促进联盟。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形成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联合其他中介机构及产学研组织共同参与的生产力促进联盟。努力形成服务规范、特色鲜明、开放协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发展途径和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逐步使生产力促进中心逐步建设成全市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骨干力量。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跨区域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统筹规划,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集成多种科技服务功能,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满足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

4、加紧培育高新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完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平台,增强服务功能,延长服务链条,对亟待孵化的中小科技企业进行投融资、企业包装、人力资源培训等全方位创业服务,加快科技企业的培育和成长。继续鼓励和支持投资创办的社会公益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鼓励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投资机构多元化投资的方向发展。孵化器的建设要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注意挖掘和盘活社会存量资产,特别是要积极利用企业闲置厂房和其他已有建筑物建立孵化设施,提高孵化效果。

5、切实改善科技创新投融资环境。要积极建立起公平、公开、公正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充分吸收大企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基金以及个人的投资,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进一步改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