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范例6篇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范文1

论文摘 要:本文依据素质教育的理念精神,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拓宽对体育素质教育的理念认识,用具体理论指导创新实践方案。

1 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1.1以《决定》精神为指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教育处于研讨、争鸣的变革时期,知识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我国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1994年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制定并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计划”;1997年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又明确提出:在高等教育诸多因素中,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深层次、多视角地阐述了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内涵。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对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确立的宏伟目标。

1.2以社会与个体的需要为原动力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的成长需要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一是社会需求,社会呼唤体育,体育社会化是发展趋势;二是个体人才素质发展的需求,体育之所以能深深的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伴随终生,关键在于以人为本,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从人们健康的角度来看是如此,从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亦然。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所在,也是新世纪体育生活化、社会化、终身化的趋势。

2 拓宽素质教育的理念

2.1实践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

教育工作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执行者。拓宽本质教育的理念认识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确立面向未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其内涵有二:一是掌握基础体育知识、技能是为更好地探索体育空间领域;二是提高体育健康思想的理念认识是人才具备的基本条件。拓宽教育工作者的理念认识主要表现为:一是体育与健康教育思想的认识:二是体育知识、技能教育的认识;三是体育保健教育的认识;四是自我养成教育的认识;五是体育欣赏、鉴赏能力的认识:六是体育组织工作的认识。

2.2用具体理论指导创新实践方案的形成

素质教育理论是指导创新方案形成的关键问题。素质教育理论是一个宏观的概念,通过宏观的理论概念去定位微观的实践方案,用具体的理论去指导创新方案的形成。所谓具体理论,其一是“健康第一”教育思想,表现为体育知识、技能的认知,健康知识的认知。社会知识的认知;其二是“结构优化”教育观念,表现为知识结构、人力智能结构、物质条件结构、内容体系结构的改变,是指导创新方案形成的关键。

2.3选择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1)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溶入。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工作进行的。教学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学计划的灵活、教学目标的可行、教学内容的实效、教学方法简洁与新颖、考试标准综合性、考试方法严谨性,是体育素质教育溶入、实施的体现。

(2)素质教育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溶人。课外体育活动是教学的补充,体育教学是以运动技能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经过分化、泛化、自动化阶段,为实现运动技能的提高,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溶入素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个体需要得到自由发展,又能实现课内外的互相补充作用。

(3)素质教育在运动训练中的溶人。运动训练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它是在普及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优秀体育人才,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提高自身素质和运动能力,达到以提高带动普及的作用。在运动训练中溶入素质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需要。能起到带动性作用,实现共同提高。

3 建立体育素质教育的创新体系

3.1体育素质教育创新体系现状

素质教育是指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和谐的教育活动。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的专门属性,决定了体育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新的世纪,世界教育思想的变革驱赶着我们必须顺应新趋势的发展,对构建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体育素质教育的构成性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在各种要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谁也无法取代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论的思想,经过筛选优化组合,在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基础上,构建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体系。

3.2体育素质教育创新体系的确立

创造力就是依据一定目的,坚持运用一切信念,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食人价值的智力产品。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发展体系,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构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必须把创新作为前提。创新素质包括许多成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冒险、信心,好奇是创新的萌芽,冒险是创新的动力,信心是创新的保证。知识的传递将发生深刻性的变化,知识内容的本身,将过渡到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体系的把握,将过渡到知识的形成和共性;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将过渡到对知识的思考和创新。因此,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确立要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个性的形成,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发现法,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体育素质教育体系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培养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德育教育;创业素质教育;立德树人;融入式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宏观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战略。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促进高校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1]。2016年12月,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本文试图根据党和国家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要求,对照反思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不足,提出建立“立德树人”“融入式”的创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想。

一、创业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现状

(一)创业素质教育研究现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认为,创业教育肩负着“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的使命”[3]。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强调创业素质是受教育者必备的素质,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通识教育[4];是广谱的[5]、全校性[6]的,应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专业教育[7];应由小众向大众突破[8],既要倡导创办新企业,也应倡导岗位创业[9]。但是,国内创业素质教育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创业素质中的智力素质或业务素质,对创业素质教育“育人”功能关注不够,尤其缺少对“德育”的关注。研究创业素质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的成果很少。而通常地,人们认为创业人才需要敢于突破常规、有强烈的机会意识和竞争意识、强烈的逐私利(个人或企业盈利)动机。但素质教育通常被理解为要培养的是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中国的“红”“德”更具有舍己为人、舍私为公的内涵。这样,在创业教育中讲“红”“德”似乎自相矛盾。创业教育与“立德树人”能否同向同行?创业素质教育尤其是创业德育教育如何实施?这是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创业素质教育实践现状。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轻实践、重专业轻育人的倾向,“思政教育孤岛、德育教育说教”问题严重,素质教育成效甚微。同样的,当下我国实施创业教育的大多数高校所秉持的理念也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重视“发财之术”,教育对象狭窄、教育内容狭隘、教学主体狭小。创业素质教育尤其是创业德育教育处于一定程度的缺位状态。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创业者只能从失败中习得“创业之德”,从漫长的创业实践中习得“为人”的重要性,创业者成长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巨大。许多创业者的失败,或者败于缺乏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困境中无法坚持;或者败于创业团队合作意识薄弱,难共患难,又难共享富贵。更有甚者,为一己私利,拉关系走后门、坑蒙拐骗、偷税漏税,游走于法规法纪的边缘,最终锒铛入狱。创业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对学生精神面貌、价值观取向、人生态度的积极影响,不能对学生的消极、懒散,心理脆弱等状况起到遏制作用;不能有效阻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蔓延。而且,一些“成功”创业者的穷奢极欲、纸醉金迷,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进一步毒害了社会风气和青少年的心灵。

二、创业素质教育当立德为先、育人为本

(一)取财有道:处理好创业教育中的“财”“德”“才”关系。不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在岗创业,都需要具备诸多的素质与才能,创业之德是创业素质的灵魂。《大学》有言:“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左传》云:“大上有立德。”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对于创业者而言,应该立德为先,德才兼备,方能成就大业。反过来说,如果创业者无德,则其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助其成大恶。鉴于大多数创业者迫切希望“发财”、创业教育偏向培养“发财”才能的现状,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尤其要重视“立德”,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才”“德”“财”的关系,明白成小事靠才能、成大事靠品质和德行、觉悟决定高度的道理,明白立德才是“成才之基”“生财之道”。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者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保障创业精神向“善”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创业者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保障。应该以提升创业者品德为先,加强创业素质教育的“思政”“育人”功能,以创业成功案例教学、创业精神教育丰富德育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将“立德树人”全方位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始终。(二)育人为本:坚持创业素质教育的初衷。1.明确创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创业既创办新事业,不仅包括创办新企业,还包括岗位创业,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精神或能力,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5]。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人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等的综合素质教育。一方面,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基本构成部分。因此,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另一方面,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育人”是创业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创业教育的初衷。高校创业教育要承载综合素质教育职能,包括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创业和专业知识能力、身心素质等多个维度(如图1所示)。2.树立创业素质教育理念首先,创业教育要使“在岗创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创业的本质是“创造服务社会、成就自己的事业”,创业包括“在岗创业”,而不限于“创建属于自己的企业”。“在岗创业”是“自主创业”的孵化器,二者相辅相成。创业教育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立新的公司、企业,但更要倡导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寻找机会、把握机会、创造属于集体的事业。其次,创业教育应为全员创业素质教育。创业素质是全体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应仅限于面向“准备自主创业者”。创业教育成效的评价标准应该注重所有学生的创业素质水平,不应该过分夸大“自主创业率”的权重,也不只是体现为毕业校友中企业家的多少。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创业素质,必然会产生更多的在岗创业,也才可能提高自主创业的概率。再次,创业教育应该融入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创业教育的形式不能限于“创业导论”等课程或若干“创业大赛”活动,而应该贯穿于各类课程和各种校园活动。创业教育应该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创业教育的提供者不应限于专职创业课教师、“创业指导中心”或“创业学院”,而应该是全体教师和所有教育教学机构。第四,创业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创业之才。创业之才要有创办新事业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研发、生产、销售和质量提升的知识和技术等专业能力;也要有创立和经营新企业的能力,包括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能力、统筹规划能力、筹资融资能力、新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创业能力;既要有创业精神,包括创新意识、机会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艰苦奋斗、勇担风险、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还要有创善业、创伟业所需的理想信念、政治觉悟、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三)立德为先:牢记创业德育教育的核心使命。创业精神教育与德育是辩证统一的。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动机是行为的基础,行动是能力发挥的前提。因此,创业精神是创业技能学习和发挥的基础,在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之间,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创业精神。我国创业教育必须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提升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宗旨。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传授创办新公司孵化新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习优秀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10]。因此,创业教育与德育教育都是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思想觉悟、法律意识、生活态度、健全人格、审美能力的综合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应“立德为先”,将“立德”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树立正确的“是非”“公私”“大小”“成败”观念:第一,是非观。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付出才能有回报。创业者的是非观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创业”的问题。“创立自己的企业,获得经营的回报”,这是很多人创业的初衷,无可非议。然而,创立怎样的企业、如何获得回报,却涉及创业者的是非观、善恶观。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回报,就可能有人不问是非、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违法犯罪。“企”字由“人”和“止”构成,可以理解为“止于人”,即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美好生活。如果是把创办企业视为“创造一份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事业”,则该企业必然是合法的、良善的,这种事业才可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客户的青睐,也才可能持续发展、基业长青。所以,对于任何创业者而言,必须“先论是非,再谈创业”。创业德育教育要教育学生自觉依法合规经营、诚实守信,主动抵制逃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贩假、污染环境、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不做偷工减料、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损人利己的亏心事;教育所有的学生自觉遵守道德底线、遵纪守法。第二,公私观。自主创业的最主要激励通常来自于股权、分红、上市等经济利益,这本正常。然而,出发点不同,事业发展的路径和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墨子《商之道》有云:“我有利,客无利,则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客我利相当,则客久存,我则久利”。如果创业的目的只是为了一己私利,缺乏对用户需求和职工的真正关切,企业也不会有真正持久的创新动力。“公司”成功的真正秘密在于“公”,只有创业者抱着一颗公心,才能团结带领团队;只有产品和服务是为了公众利益,才会得到市场认可;只有合理共享公司利润和利益,员工才会齐心协力。创业公司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上市,而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使广大股民受益,如果只是为了创业者“股票变现”,则必然出现公司合伙人“上市即散伙”的现象。所以,创业教育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员工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11]。不论自主创业还是在岗创业,都需捋顺公私关系,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回报,这才是创业的内圣外王之道。第三,大小观。德有大小,区分小德与大德,不断培育大德,对于事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小德可以成就小的事业,而大德才能成就大业,企业的德行和企业家的德行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指出,“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11]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责任感是创业的根本动力所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11]。古人说,“厚德载物”,“物”者,万事万物也,因而可以说,“厚德载业”。随着事业的发展,权力、财产、影响力不断扩大,创业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否则,“德不配位,必有殃灾”,于人于己都不利。因此,创业教育要承担起“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良革命传统、形势政策、守法诚信教育培训”[10]的责任,引导创业者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第四,成败观。创业可以产生创业的激情和成功的收获,可以带来自主、自由的喜悦。然而,创业艰难,创业成功者寥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受视野、经验、资金、社会资源等的制约,其创业,不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在岗创业都更为困难,因而必须树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创业遇到困难,要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奋发图强。创业遭遇失败,要辩证对待,视失败为成功之母,在创业中学习,充分认识到创业的磨砺和失败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要对创业之艰难有充分的估计,敢于面对创业失败可能带来的痛苦,要对失败的责任有足够的担当。当然,任何创业者都应该通过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尽量减少自己创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损失和伤害,这是“创业之德”的最基本要求。创业成功,则要居安思危、自强不息,不忘初心、谦虚谨慎,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意识。同时,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勤俭节约,反对享乐主义,力戒奢靡之风。

三、建立“立德树人”全面“融入式”的创业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方法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指以大学生生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的个体行为与外界环境输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基本的、稳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可以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以专家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个别谈心及团体咨询,设计专业的心理测验并建立心理档案。由于心理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权威性,这种专家系统中的活动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专家系统可以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进行监控与干预,使各个系统协调动作,积极配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4.社会与家庭系统

社会与家庭系统是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这个系统与以上三个系统不同,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作为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系统之间发挥联动作用,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才能保障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特征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独立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我调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及情感波动较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与进取心。动机是个体始动和维持活动,并驱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要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而坚定的人生动机,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的求知与进取,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祖国建设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习惯性的适应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否则,不论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心理学上,影响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性别等(本文主要筛选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较为频繁、很少寻求社会支持的年龄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可以选择在大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如人际关系的防治与防御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交往恐惧、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良等现象,甚至会产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新生现象”教育、学习压力防治教育、就业压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社会支持”范畴的心理教育上。

3.创新素质教育

众多学者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素质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

关于创新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高创新力所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没有完全概括创新素质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即创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动机、创新过程中的毅力和独立精神以及创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运的感觉)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时,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是创新人格的必备因素。

根据以上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应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将此进行发散性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敢于对权威性观点提出疑问。(2)凡事总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能耐心听取并接受别人正确的见解,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4)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5)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针对以上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有权.对心理学中自我问题的探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144.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范文4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749万,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毕业生规模的急剧膨胀,将加剧就业竞争,加大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加突出[1]。然而仅仅为了就业率而提升就业率是不够的,如何有效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因此,这一问题逐渐成为了近些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高质量就业,其核心在于高质量,它是指劳动者在自由、平等、保证安全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获得体面和高效工作的机会[2],它包括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3]。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有学者提出应从创新创业教育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基本就业能力,最终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4]。熊彼得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他指出“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关系”[5]。随后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创新教育”理念,并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高晓杰和曹胜利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6]。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

黄兆信和王志强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学习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7]。之后,在不断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逐步融合,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并成为了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应当注意到,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以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为目的的教育,其本质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8]。不少学者都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如舒涛和李军红认为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9]。郑惠强指出以创新创业教育来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10]。邹林斌等人则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11]。华春革等人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12]。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必要前提。那么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线和主战场,高校应该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呢?张进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在宏观层面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在微观层面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着力推进教学改革[13]。

王秀敏等人提出通过产学研活动为载体,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学业、行业、就业、创新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创业就业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4]。马建荣等人则强调构建学科竞赛“四化”长效机制,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15]。陈希和陈文娟分别指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16][17]。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问题已为学界所普遍关注。但是,与此同时,以往的相关研究却都为纯粹的定性分析,没有运用定量的方法科学深入地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因而,导致以往文章在论证创新创业教育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时缺乏论据,并且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或实施方案也略显空泛,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Logistic定量分析方法,从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两个角度分别分析它们与大学生高质量升学及高质量求职之间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性因素,最后从高校层面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

(一)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关系

2012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其中,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18]。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19]。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20]。上述通知中所说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本质就是创新创业教育,并且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实现途径,高校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来,以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从教育部对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细分,可以看出,创新教育更着重于对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创业教育则更加注重商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虽然是紧密联系的,但同时也是有着各自独立性的。与此同时,本科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最多的是两个选择:一是求职,二是升学深造。在现今的高校就业率统计中,除了将签约视为就业之外,升学深造也被统计为就业。因此,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创新教育会更多地实现“升学”的就业,因为它强调的是对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较早地入门科研,培养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而创业教育则会更多地实现高质量的“求职”就业,因为它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更早更快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综合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率的提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除创新创业教育外,根据以往研究,可知:家庭条件[21]、性别[22]、政治面貌[23]、实践能力[24]和学习能力[25]也对大学生成功就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影响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因素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线和主战场,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制度安排及组织协调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能否有效开展。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最核心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参与其中,不会有强制参加的情况。因此,在本文看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效开展具体表现为学生是否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去,如果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去,则说明对这个学生前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较为成功的。学校环境、学校组织、教师素质、课程设置以及学校影响力都可能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图1所示。学校环境指的是学校的学术氛围或创业氛围,这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参加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学校组织指的是学校组织的各类学术类或创业类活动(讲座或竞赛),这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机会,这类活动是否经常开展,体现的是学校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素质则是指学生的授课教师中有无学术科研能力或社会活动能力较为突出的,授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作为距离学生最近的真实案例,能够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课程设置则是指学校设置的各类课程中是否有专门开设系统性讲解学术科研或创业入门的课程,这会对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起到较强的前期宣传和入门引导作用;最后,学校自身的影响力也可能会对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以上理论,本文将以学生是否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来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效开展,然后分别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方面分别探讨它们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升学与求职)之间的关系,并从学校环境、学校组织、教师素质、课程设置以及学校影响五个方面探讨影响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以此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三、方法、数据与变量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目前学界提出了多种衡量高质量就业的评价指标体系[26][27],但是由于涉及指标多,数据搜集难,难以被实践所运用。本文根据前文理论分析,采用公认的可衡量的客观指标分别对高质量“升学”就业和高质量“求职”就业进行评价,具体而言:以是否保送或考取211、985重点大学,或是否收到国外学校的offer来评价高质量“升学”就业,以是否考取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或是否签约2014年最佳雇主企业①来评价高质量“求职”就业。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分别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角度分析创新教育对大学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升学”、创业教育对于大学毕业生实现高质量“求职”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性因素。数据来源于2014年5月底对江西省内具有代表性的五所高校: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以及华东交通大学的2014届已就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的随机抽样调查②。其中,2014年11月底开展针对创业教育的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每所高校60份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86份;2015年3月底开展针对创新教育的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每所高校60份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71份。

(二)变量界定

1.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关系。在创新教育与大学生高质量“升学”就业的关系模型(下文简称“创新教育模型1”)中,因变量为大学毕业生是否保送或考取211、985重点大学,或是否收到国外学校的offer。核心自变量为创新教育,即是否参与过创新训练项目。其余自变量还有家庭条件、性别、政治面貌、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创业教育与大学生高质量“求职”就业的关系模型(下文简称“创业教育模型1”)中,因变量为大学毕业生是否考取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或是否签约2014年最佳雇主企业。核心自变量为创业教育,即是否参与过创业训练项目。其余自变量还有家庭条件、性别、政治面貌、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2.影响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因素。在影响创新教育有效开展的因素分析模型(下文简称“创新教育模型2”)中,因变量为在创新教育模型1中的核心自变量:创新教育,即是否参与过创新训练项目。自变量为学校环境、学校组织、教师素质、课程设置以及学校影响。同理,在影响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因素分析模型(下文简称“创业教育模型2”)中,因变量为创业教育模型1中的核心自变量:创业教育,即是否参与过创业训练项目。自变量为学校环境、学校组织、教师素质、课程设置以及学校影响。

四、结果分析

(一)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关系

本文使用STATA13.0运行Logistic模型,得到如下表3的估计结果。从创新教育模型1中,可以看出学习能力和创新教育对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升学”有着很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是否接受过创新训练,对学生顺利实现高质量“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校成绩越好的学生以及参与过创新训练项目的学生考取211以上高校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成功率会更高。而从所有变量的系数对比,可以发现:创新教育的系数最大,为5.094,学习能力的系数次之,为2.302。这说明,创新教育对于学生高质量“升学”的影响最大,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此外,从创新教育模型1中还可以看到:性别变量在10%的水平下正向显著,说明女生实现高质量“升学”的成功率高于男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女生较男生而言,更能够静心认真学习,这是符合现实的。其余的变量,虽然都不显著,但我们仍能从变量系数的正负加以分析。家庭条件困难的,高质量“升学”的概率较低,这是因为家庭困难的学生,一般更倾向于毕业找工作,帮助家庭减轻负担;政治面貌为党员的,担任过学生干部的,高质量“升学”的成功率会更高,这是因为在大学里,能够成为中共党员或者担任学生干部的,都属于较为优秀的那部分学生,他们的成功率确实较普通学生会更高。当然,从显著性来看,家庭条件、政治面貌和实践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升学”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影响。从创业教育模型1中,可以看出性别、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求职”就业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业教育起着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性别则起着显著的负向作用。

这一结果说明,接受过创业训练的学生更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而企业或单位在用人时更倾向于挑选那些有过学生干部经历和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但却存在歧视女性的不公平现象。从所有变量的系数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创业教育系数最大,为5.283。这说明,创业教育对于学生实现高质量“求职”就业的影响最大,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此外,家庭条件和政治面貌对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求职”就业不产生实质性影响。此外,对比创新教育模型1和创业教育模型1,我们会发现家庭条件贫困的学生不论在进一步深造还是在就业市场中都处于劣势地位,这很可能是因为家庭条件的贫困,让这些学生难以继续深造,但由于内心的不自信或者能力上的差距,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也很难被较好的企事业单位看重。这说明,各高校应当重视对家庭贫困学生的帮扶,尤其是在他们即将毕业踏入工作市场的时期,更加要注重对他们就业心理上和能力的辅导。通过对比,我们还发现,女生在“学术市场”(升学)中占据优势,但在“工作市场”(求职)中却处于劣势,这说明,人才市场对于女性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生会选择读研深造的原因,这一现象亟待健全制度和法律来加以解决。综合创新教育模型1和创业教育模型1,我们可知:创新教育对于学生实现高质量“升学”就业的影响最大,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创业教育对于学生实现高质量“求职”就业的影响最大,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这证实了我们在第二部分理论分析中的论述。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是提升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下面我们将从学校环境、学校组织、教师素质、课程设置以及学校影响五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影响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二)影响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因素使用

STATA13.0运行Logistic模型,得到表4的估计结果。从创新教育模型2中,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系数都为正,而学校组织、教师素质和课程设置三个变量至少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学校的积极组织、教师的学术素养以及课程的合理设置能对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训练项目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校经常性组织学术科研类的讲座或比赛,授课教师学术科研能力较为突出,课程设置中有相应的学术科研入门指导课,这些措施可以使得创新教育卓有成效。此外,学校环境这一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学校环境虽然对创新教育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如学校组织、教师素质和课程设置那般明显。在本文中,只认为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的变量能够对因变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通过对比所有变量的系数大小,可以看出:课程设置系数最大,为3.185;学校组织其次,为2.767;教师素质第三,为1.715。这说明,课程设置对于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影响最大。从创业教育模型2中,可以发现,与创新教育模型2类似,所有变量的系数都为正,而学校组织、教师素质和课程设置都至少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学校的积极组织、教师的创业素养以及课程的合理设置能对学生积极参与创业训练项目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校经常性组织创业类的讲座或比赛,授课教师创业或社会活动能力较为突出,课程设置中有相应的创业入门指导课,这些措施可以使得创业教育卓有成效。通过对比所有变量的系数大小,可以看出:课程设置的系数最大,为3.548;教师素质其次,为2.173;学校组织第三,为1.765。这说明,课程设置对于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影响最大。通过对比创新教育模型2和创业教育模型2,可以明显看出:学校环境和学校的影响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影响不大,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学校组织、教师素质和课程设置。综合创新教育模型2和创业教育模型2,我们可知:学校组织、教师素质和课程设置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其中,课程设置尤为关键。这一结论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艺术 创新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有利于艺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变迁,促成了教育价值选择的现代转变。伴随着教育认知上的深化和逐步趋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哲学。遵循这种教育哲学理念,一切教育活动从促进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让每个人在其生命的历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激发全部潜能,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就成为我们研究推进创新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的艺术教育体系。首先,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把立足点放在面向市场、面向学术、面向科研的基点上,将技能型教育转换成创新型教育。艺术教育应该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实际应用的同时,特别注重艺术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科技人文知识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艺术实践,建构科学可行的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机制。这些有关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学改革。高等院校坚持创新教育的策略,不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也顺应了世界各高等艺术院校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国的艺术教育和国际接轨。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既具有社会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种教育范式的转换,就不仅仅是一项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深切体察和建构。

一、大力加强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强化教师的导向功能

社会分工的加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职业化趋势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对高校教师艺术专业设定职业资格,赋予高条件的限制,意义非常重大。适应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强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示范导向功能,就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努力形成创新素质教育的公共话语

创新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且更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命。创新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目前,在高校教师当中还没有对创新素质教育有一个较为系统明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和重视。因此,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加强创新素质教育系统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使其成为中心话语,形成理论气候和一定程度的外在强化因素,是我们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在高等院校建立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

1.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转变

学分制是和创新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使我们目前的教学制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重塑

传统的依附式的师生关心,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平等与民主的社会价值观,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也妨碍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活跃与发展,堵塞了大学生创新潜质的迸发。在这种时空背景下,重塑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弘扬平等互助、民主自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就是指在高等院校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心上,实现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这就首先要求艺术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技能水平和思想品德、人格力量等,不断增强有效的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与学生之间的行为能力,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上,实现情感上的沟通与融洽。

3.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式:(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2)讲授教学内容,点明基本原理。(3)设立研究问题,指导学生讨论。(4)组织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4.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并非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直觉思维与辩证思维,分散思维与辐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创新性想象综合运用而呈现的—种思维状态。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沿着不同的路径任意发展,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信息。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有中,应特别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宽容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向学生表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2)知识结构的完善

发散思维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作支撑。“学愈博则思愈远。”在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邻近学科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是向创新发起挑战的前提性要件。

(3)人文精神的熏陶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文教育不仅关系到人格的高低、思维的聪愚、言行的文野,更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进退。因此,人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是有基础性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营造文雅有序,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是关键的一点,整个校园要散发着浓郁的人文知识气息。

(4)个性发展的注重

创新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诸个体呈现的多样化,而个体呈现的多样化则必须以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发扬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学习意识,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地发展自我、挖掘自我、塑造自我,使每个人都平等地得到发展和进步。

(5)考核方式的重建

到目前为止,我省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仍然呈现着以闭卷考核为主,以开卷考核为我们的考核结构。在这种结构方式下,考核内容必然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为主,而忽略了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的考核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方式转变。这种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意在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体验进行创新的能力。

纵观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该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反映了艺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它将对提高艺术院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方芳.试论现行高等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今日教育,2004,(1).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范文6

一、教育创新的紧迫性

首先,现行教育制度的缺陷和弊端呼唤教育改革与创新。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而这种教育的弊端和危害十分明显。一是面向少数丢掉多数。众所周知,面向全体学生尽管喊了多年却成效不大,基础教育在师资、经费、生源等方面一直向重点校倾斜,而重点校又没有很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这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面向少数丢了多数的做法,对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十分不利。二是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我们的学校教育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取而代之的是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考什么教什么,其结果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普遍低,有些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即便是以科学文化素质而言,也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很重,知识面很窄、很偏的问题。其他如道德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也都存在严重缺陷。三是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我们的教材、考试制度和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的弊端,产生了一种综合性的导向和制约作用,易使学生养成循规蹈矩的单向型思维。其结果是压抑了求异思维的发展,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思想拘谨、性格呆板的“套子里的人”,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受到严重的束缚。

其次,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加快教育创新的步伐。推进素质教育涉及到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招生考试制度、课程体系、教育方法、评价标准等全方位的改革,可以说,素质教育实施触及了教育深层次的矛盾。这仅指教育领域内部而言,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包括全社会创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宏观环境。因此,素质教育从内容上定性的界定、从方法上作理性的概括、从评价指标上量化分析,还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再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迫切需要教育创新。课业负担过重是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一大顽症,现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脱离实际的教材内容,死记硬背的刻板要求,“填鸭式”、“题海式”的教学方法,违背教育规律、人为制造的不合理负担,必须坚决减掉。在减负的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安排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中小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与管理,决不能把减负简单化。减负不单是量的概念,也包括质的概念。比如一堂课的内容,有的教师用20分钟就讲得明明白白,剩余的时间可以让学生消化理解、做作业,这就不是负担;而有的老师45分钟也讲不明白,“讲不会就练会,练不会就磨会”,起早贪黑也难以完成作业,这就成了负担。因而,以创新的精神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负的有效途径。

二、观念创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指导教育实践,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现代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为目的,把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具体目标,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核心,使受教育者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在时代潮流中学会生存并发挥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而传统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以培养选拔少数英才为目的,采用的教育方法则是僵化落后的方法。

教育观念创新关键是要围绕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一是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实践证明,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和提高,是最终成才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综合评价的教育质量观。二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就是教会学生学的过程,应该由单一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指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式,主动地去发现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方法上应该积极运用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启发式教育、情境教育等一系列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原则。三是树立正确的教师素质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具备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高尚的师德和人格力量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品格和职业道德。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因此,学校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建设,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高尚的师德,做到为人师表。四是要树立依靠教育科研推进素质教育的观念。中外教育实践无不证明,教育科学作为重要的社会科学门类,正在产生日益广泛的社会影响,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国是在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任务相当艰巨,尤其需要用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必须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要速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树立依靠教育科研实行教育决策,指导素质教育的科学意识,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做到组织落实,政策保障,投入到位,保证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三、教育创新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