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行业的重要性范例6篇

媒体行业的重要性

媒体行业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品牌建设;电力企业

中图分类号:F2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393-01

0.引言

新闻媒体传播已经进入了移动新媒体时代,集合语言、文字、数据、音效、图像为一体,区别与传统媒体,其不受版面和时段影响,通过信息凭条告诉传播,可以迅速形成巨大的舆论影响力。新媒体改变了媒体格局,一种多媒体、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崭新传播结构正在构建,新媒体带来了新闻传播的新时代。

近些年来,电力企业也逐步开始重视将企业品牌建设与新媒体传播结合起来,不断建立和完善新媒体传播体制,利用新媒体,不断进行对外宣传和沟通工作。新媒体时代,企业宣传工作开展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但是,目前电力企业品牌建设新媒体宣传途径和方式还期待完善,体制不健全,方式单一,响应不及时,策划不全面等缺点还十分明显。

1.电力企业新媒体进行品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因为新媒体涵盖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多媒体互动性强、检索便捷。在电力企业的新闻宣传方面,新媒体对其品牌发展与传播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电力企业虽然意识到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1 对新闻宣传工作仍不够重视

电力企业对新闻宣传不够重视表现在企业仍然保持传统观念“重业务,轻宣传”,新闻宣传工作,尤其是新媒体宣传工作,仍然是“做的不如说的”。现在虽然很多电力企业将新闻宣传已经纳入了绩效考核,但是由于考核的目标制定暂不完善,导致现在新闻传播落实工作不到位,在经费和人员上面都难以保证。

1.2 思维方式不够前卫,墨守成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如此激烈,但是由于电力企业是垄断性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同于其他行业,造成了电力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难以打破传统,多存在延续老套额思维,主要注重报纸、杂志上的宣传,缺乏运用新媒体方式来进行宣传。更加严重的事情是,电力企业在新媒体上出现舆情负面新闻的时候,常常出现之后,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进行打响应不够及时,错失了主动发声,引导舆论的最佳时间,这也反应了电力企业还没有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1.3 新媒体宣传专业人才缺失

如今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发展势头如火如荼,但是在电力企业内部却缺少了新媒体建设维护的专业性人才,导致遇到新媒体舆情时,无法将舆情主动权掌握在企业手中。当企业有用电方面的服务新举措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到人民群众。改革浪潮在各行各行都在推行,电力企业除了在新媒体上自身企业相关消息外,还要关注行业信息,为民众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但是在目前的情况看来,电力企业确实缺少新媒体维护的专业性人才。

2.目前新媒体在电力企业品牌维护的应用

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力企业也开始重视新媒体的应用,尤其是在企业品牌建设与维护方面,通过新媒体的应用,电力企业也从中获取到了新媒体宣传带来的好处。电力企业运用新媒体宣传的同时,呈现出了原先缺乏的趣味性、网络性以及互动性的特点。

2.1 电力企业运用新媒体建设多种宣传渠道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电力企业品牌宣传的渠道增加。如微博、微信等,供电企业抓住了新媒体的发展契机。从国家电网到各省市县等供电公司,都有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来企业及行业动向。电力企业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新媒体,与用户拉近了距离,获得了民众的关注。

2.2 电力企业利用新媒体宣传彰显企业服务特点

从目前的电力企业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宣传的角度来看,已经呈现出企业和新媒体结合所彰显的特点。

2.2.1趣味性

新媒体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自由。这也是新媒体区别传统媒体宣传的特点。传统媒体宣传教条主义,条条框框的限制太多,拘束古板,文字缺乏活泼,年轻化的特点。新媒体文字宣传则是越有个性越有创意,越容易被大众看好。趣味性,是电力企业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建设和宣传所不能抛弃的一点。

2.2.2网络性

网络语言日新月异,网络语言的运用也是新媒体明显的标志之一。在电力企业进行品牌建设与宣传中也要紧密联合网络语言,来吸引读者,增加关注。

2.2.3互动性

新媒体的互动性,让读者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平台。这也是传统媒体无法匹敌的一点。新媒体正是借助着互动性,使得媒体与民众的距离拉近。电力企业也需要利用新媒体,来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如微信支付电费,支付宝电费等,都是一种与民众生活相结合的创新。

3.如何进一步利用好新媒体来进行电力企业品牌建设

如今是一个新媒体当道的时代,电力企业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来加强对外沟通和企业品牌宣传工作。

由于电力企业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系统,关系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的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都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从一定意义上,新媒体时代对电力企业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正面宣传与引导和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品牌,但是一旦出现舆情,新媒体时代,负面新闻就如洪水猛兽一般,一发而不收拾。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特性下,需要企业建立一个舆情管理系统,有了负面报道后要尽量减少其影响,对于已经发生的负面新闻,要加以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引导,达到“澄清事情,以正视听”的目的。

新媒体时代,电力企业如何与社会媒体之间有效沟通,建立一个完善的宣传沟通体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也是做好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工作。要杜绝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舆论处理态度,这种做法极易引起民众不满,对企业品牌建设百害而无一益。

企业舆情需要“疏堵结合”,对于一些负面报道一定要积极主动做出回应,并且能够积极高效解决问题,做出解释,化解矛盾。适时召开新闻会、新闻通气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企业工作动态和重要工作成果,主动向媒体反映电网建设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邀请体共同开展新闻策划,在改进企业自身工作的同时,有效争取到媒体的理解和社会关注

4.文章小结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拉近电力企业和民众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的得知民众声音,了解到用户的真实心声,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和改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企业进行企业品牌建设的一大渠道。但是一旦出现负面新闻,新媒体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十分迅速,会导致舆情迅速扩展,电力企业唯有创建一套强有力的舆情管理体制,才能在新媒体时代舆情管理上得心应手,将新媒体充分利用,做好企业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柳林加强电网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探讨[J].云南电业,2012(4)。

[2]李政清。加强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1(9)。

媒体行业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就业;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100-03

一、媒体类专业及媒体类人才的“新”特征

媒体类专业可分为传统媒体类专业和数字媒体类专业,传统媒体类专业包括新闻与传播学下属的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等专业,数字媒体专业是基于数字化网络媒介平台而设立的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与其他专业教育相比,媒体类专业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知识结构的变易性。受媒体技术革命的影响,媒体从以印刷技术为主流的报纸媒体、以电子技术为主流的广播电视媒体、发展为以数字技术为主流的网络媒体,媒体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格局也呈现为从新闻专业向广播电视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专业的跃迁,媒体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也相应地具有与时俱进的变易求“新”的特征。

(二)知识类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正是由于媒体类专业的技术规定性,决定了媒体类专业由文学艺术、传播学理论向兼具技术和艺术,并向整合心理学、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知识体系转移。专业人才既需要掌握宽广深厚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有现代高科技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意能力,因此,媒体类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征。

(三)知识转化的时效性。某种意义上说,媒体类专业永远都是“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基地,它既要求人才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求人才的知识能力迅速转化为产业创新能力。媒体类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媒体产业的动力源,其所具备的创新能力素质对行业发展有着引领作用。其创新能力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新”技术能力和“新”艺术创意能力上。

可见,“新”是媒体类专业人才的基本特征,“新”媒体技术应用开发与艺术创作能力、“新”媒体理论研究能力、“新”媒体文化创意能力与“新”媒体行业前瞻能力构成的综合性实践创新能力是媒体类专业人才核心素质。

二、国内外基于就业导向的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一)国内高校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关系分析。自1996年清华大学开设了新媒体研究专业和“新媒体研究”课程,特别是2004年,浙江大学在国内最早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来,以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形成了相对具有特色的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开设信息艺术概论、信息图表设计、动态表达基础、数字动态设计表达、互动媒体设计、脚本语言基础、数字影音设计、信息设计方法、信息结构设计、界面设计、人因工程与可用性评测、新媒体艺术、信息设计、交互技术、设计社会学等课程。人才流向国家重点发展的信息产业、动、漫与游戏产业及其相关领域(影视动画、数字娱乐、网络游戏)、交互界面设计、移动通信应用服务、多媒体应用与内容制作、公共信息设施设计、新闻和娱乐媒体、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媒体艺术机构等。其人才培养创新性体现在超前的理念和前沿的课程,如人因工程与可用性评测等特色课程。

2.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该校国内首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填补了中国高等教育相关领域的空白。该专业下设三个方向: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网络多媒体方向、游戏设计方向。教育目标是培养出在影视特效艺术以及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创作实践、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偏重艺术实践,就业导向型,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3.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是,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开发与设计制作的基本训练,具有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以及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就业方向包括影视、动漫制作和电子游戏企业,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电视台以及其他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企业。该专业科研实力雄厚,有一个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注重IT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上三所高校的媒体类专业培养方式各有特色,对于创新能力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重视媒体设计思想及视觉传达的创新,中国传媒大学则偏重实务及从实践中创新,作为科研型的浙江大学则重视技术工具的创新运用能力。三种培养方案对于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启示:一是艺术主导型的院校通过艺术创意培养推动了媒体设计理念及其艺术化表达的创新;二是应用主导型的院校通过实务训练达到熟能生巧后推动了媒体技能创新;三是科研主导型的院校通过基础研究推动了媒体领域的技术革新。

(二)国外高校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关系分析。比较而言,国外高校“新”媒体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体系。我们选取麻省理工学院、普渡大学、包豪斯大学等著名高校相关专业为例:

1.麻省理工学院传媒艺术与科学系:该系属于建筑设计学院的一部分,它分博士、硕士和本科公共课三个层次来进行数字艺术教育,强调科研和实践。所有研究生都参与媒体实验室工作和获得资助。培养高端的媒体人才,为科研院所及尖端领域提供数字艺术人才。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闻名于世。独特的实验室模式,使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并重。

2.普渡大学计算机图形技术系:该系将专业分为四个方向:互动多媒体、动画技术、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可分别授予理学士和硕士等学位。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美最好的电脑图形业界的参与者、管理者和领头人。毕业生因过硬的技术本领,深得就业市场的青睐。重视计算机技术在图形图像领域的深度创新运用。

3.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该学院有三个专业,即媒体(经济)文化、媒体(艺术)设计与媒体(技术)系统。媒体文化、设计与技术一体三面,构筑媒体人才全面的知识结构。文化、设计与科学三位一体的媒体学科架构,是媒体学科上的创新之举。设置众多的项目课程。文化素质与科学技能并重,以项目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湛的技术与大师思维。

以上可见,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渡大学为理工科院校提供了一个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很好的借鉴,前者的实验室模式以及后者在电脑图形领域的特色研究,都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包豪斯大学的课程安排注重对学生项目

设计能力的培养,“项目课程”的分量非常重,学分也非常大,是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的重要教学计划内容,强调在“做”中学习的“项目课程”对增进就业助益颇大。

三、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就业互动机制的个案分析

在国内高校新媒体类专业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以下简称“媒体系”)自2000年建系以来,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完成了由“传播学”向“媒体技术与艺术”专业的转型,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增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这个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动态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计划结构,二是创新型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机制。

(一)建立面向就业的动态培养计划体系。2004年媒体系对培养计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在2004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影视制作类课程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计算机类课程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他综合类和基础理论课程都有所增加,其中类似《C++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体现了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这一次培养计划的调整,对学生的就业导向和增进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运用统计学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媒体系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SPSS统计软件频率分析所取得的图形化数据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培养计划的角度来看,IT业、广播电影电视业、教育机构(考研、在高校任职或任教)这三大类型基本上是培养目标所指向的范围,最近几年七成左右的毕业生流向了这三种类型。第二,从2004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从事IT业者为零,到所占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吻合了媒体系培养目标从传统媒体逐渐向数字媒体转变的思路,也可以看出课程调整提供给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就业有较大的影响。第三,硕士毕业生IT业从业者呈波动上升趋势,2008年(占总毕业生数的1/3)和2009年(占总毕业生数约1/4)明显高于2006年和2007年所占比重。显示了数字媒体行业渐次成为媒体系的主要毕业去向,这与媒体系的培养目标吻合。第四,广播电影电视业就业人数近年基本上呈收缩的态势,而广告业历年所占比重都不大,并非媒体系毕业生的首选行业。一方面,由于偏重技术的数字媒体广告职业被划归到IT业;另一方面,传统广告业所要求的设计和策划技能并非媒体系教学计划所专注的目标。第五,商业、服务业以及其他职业类型所占比重较轻,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过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就业被纳入到既定轨道,培养计划对初次就业流向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媒体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4届至2008届从事IT业的本科毕业生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其中x轴为时间轴,y轴为IT业就业者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为了简化回归系数,将年份自变量x转换为1-5的等差数列,最后得到如下回归曲线。可以看出前五年的IT就业基本拟合三次方程模型,在这五年内媒体系的IT业就业学生增速呈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

从图1可见,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与学生的就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创新的内容对学生就业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就业的流向指导着培养计划的调整。

2010年媒体系针对三网融合的就业市场进行了第二次大的调整,实行以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媒体类人才培养计划:第一,在2010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其中计算机类占比29%,比重明显加大(增加10个百分点),而影视制作类占18%,压缩了9个百分点。这些变化是系教学委员会根据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市场反馈调整的结果。第二,除了计算机类和影视制作类的变化较大,其他四种类型保持相对稳定,增减在5个百分点以内,但是课程安排有了一定的变动。为了适应数字艺术发展的需要,美术类课程在2010年的培养方案中增添了“数字表现技法”课程,艺术理论类课程新增“心理学与接受美学”、“网络虚拟艺术”课程,补充了从传统艺术向数字媒体艺术转变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第三,为了区别于计算机系、艺术系的培养方向,媒体系在加大计算机类课程比重的同时,却没有削减艺术方面的课程比重,这是保持媒体类专业艺术特色的举措。2004年艺术理论类与美术类课程的总占比为20%,2010年这两门课程的总占比为21%,艺术理论类10%,美术类11%,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说明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同时也重视学生艺术素质的养成。

(二)建立以项目带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增进就业机制。技术开发能力和艺术创意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一种前沿的视野,以项目带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增进就业的途径之一。媒体系以部级、国家部委及省各级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带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参与2010上海世博会黑龙江省网上虚拟体验馆、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基于数字仿真模型的网络舆论引导规律研究、古代孔庙祭祀的数字化复原研究、虚拟博物馆藏品数字化三维展示系统、基于动作感应技术的虚拟现实空间交互研究、与黑龙江晨报合作成立新媒体形态设计联合实验室等项目,为学生技术创新与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高平台,可以使学生的创新研究站在研究的前沿,这些项目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战略意义。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先后进入到百度、华为、中兴、腾讯、奇虎、新浪、盛大、水晶石等新媒体领域,在手机、数字电视、网络媒体三网合一的时代,站在了行业最前沿。

四、结论

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之间是一个互动的机制,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由于媒体专业的特殊性,面向就业的媒体类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结构,随着就业市场的需求即时调整创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其二,面向就业市场的创新性教学内容设计,不仅增进就业率,还能提高学生就业的平台。高平台的就业去向又增强了在校学生实践创新学习的热情。其三,正确预见就业市场的动向,是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的关键。其四,以前沿性实践创新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先进理念和创意能力,使之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可以成为行业先锋。诚然,在探讨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和促进就业问题中,还有许多更复杂的因素需要考虑,但营构动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与就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最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33.

[2]叶福军,潘瑞芳.浅谈我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建设状况[J].新闻界,2010,(5).

[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官方网站[EB/OL].http://tsinghua.省略/pubHsh/.

[4]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官方网站[EB/OL].http://animation.EUC.省略.

[5]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B/OL].http://cs.zju.省略.

媒体行业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媒介产业 政府行为 资本力量

一、引言

“在约束条件下争取最大的利益”,我想用这一句话来形容现时我国的媒介产业似乎很是恰当。政府权威与

追逐资本利益的博弈使得我国的媒介业发展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而其独特的产业属性,亦使分析政府政策行为与资本因素的相互影响成为研究我国媒介产业深入发展的焦点所在。

尽管有关“媒介”可否用“产业”一词来限定,业界仍有争论,其原因在于传统意识中,中国的传媒业更多地与政治、权力等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然而,短短的数年或十数年后的今天,人们对传媒的看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传媒业也散发出越来越浓的产业特征,其蕴含的巨大产业利润甚至已令业外资本“垂涎欲滴”。因此,有关媒介是否归属于“产业”的争论已非焦点,而研究政府的强势与资本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媒介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似乎已引起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二、发展掠影

在媒介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媒介是处于政治大环境中的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既受到经济规律的影响也同时受到政治或“公众干预”的制约。比较复杂的媒介经济学还认为,媒介存在于一个极复杂的政治经济空间中,并且与过去自身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要问“中国广播、电视、报纸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按以往的新闻学常识就会毫不迟疑的回答:党和政府的喉舌。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种制度安排,更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复杂的经济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新闻媒体无论是报刊还是广播、电视的市场准入权都掌握在国家权力机关手中,新闻媒体几乎全部由国家独资创办,业外资本不允许进入传媒业,从而确保传媒业的所有权归属国家。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是以制度安排来确保新闻媒体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整个新闻传媒业的性质非常单纯而清晰,它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与此相适应,新闻媒体基本上不从事经营活动。

到80年代初期以后,这种状况才逐渐改变,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力度逐年加大,经营活动逐步展开,但也到90年代以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传媒经营,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中国的媒体从数量到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据统计,到2003年底,在广电系统专业化组建完成以后,我国拥有报纸2137家、电视频道2058套,电台频率1933套(《中国新闻出版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确立之后,传媒业确定了“既具有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的双重属性,以及“事业性质,企业化运作”的运行模式。从此,传媒业大踏步地走向市场。传媒业的广告收入快速增长,从1991年的38亿人民币到2002年底变为903亿,平均年增长达20%左右。

三、政府的作用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波兰尼说过,尽管市场经济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自发调节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的建立却不是自发的,而是人为的。媒介制度,特别是媒介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要求一种政治和法律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一个有权威的、具有同一性的公正的法律制度;一个能够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

媒介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仅靠市场选择,即使是在市场经济和媒介产业都最为发达的美国,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首先不是由市场,而是由市场规则所决定,即国家有关的公共政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游戏规则”。美国国家有关媒介产业的法律和政策之多、之细远远超乎我们许多国内媒介同仁的想象。其中有关所有制成分、市场覆盖范围和规模、技术标准、产业供应链格局、内容规范、公共利益的维护和保障等许多方面的规定相当详细。

而在我国,媒介产业特殊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表现在媒介的核心领导由来自上层建筑的行政权力来决定。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媒介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诸多条件不可能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孕育成熟,我们也不能以足够的耐性和时间等待其一步步按照历史、逻辑的程序自行生成和成熟。且在既定的制度基础上,依赖于媒介的意向性行为亦是不现实的,由政府恰当地运用其权威,会大大降低因“壁垒”所可能带来的资源重组要耗费的庞大交易费用。因此,历史将政府推上了培育并催生诸多媒介发展必需因素的主体位置。另一方面,作为精神产品生产者的媒介,会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但如果一味搞“市场决定论”,就可能违背新闻规律,背弃意识形态属性与社会责任,这时亦需要政府出面填补市场的“失控地带”,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进行监督管理。因此,政府就成为媒介产业化改革的宏观发动者、决策者、组织者和监督调控者。政府行为可算是这一进程的决定性因素与主导性力量。作为我国媒介业管理改革的宏观主体,政府所具有的强势作用无疑对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集团化”已成为我国媒介产业深入发展的关键词,我国媒介产业的集团化进程的独特性就在于:通过非市场化的渠道,表现为行政主导下的合并与划拨。“行政整合”的选择,表明我国媒介集团化的改革不能超越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市场主体远未发育成熟的历史条件。作为主办主管媒体以及资产重组极为重要的主体——政府,它所采用的行政手段对于集团草创时期的国有资本重组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在媒体产业化中,宣传实体自身完全由市场机制来促其发展成为一个有规模有影响的产业集团,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利于当前主动参与国内、国际的竞争以及赶超目标的实现,现时国有资产所有者一元化的结构,保证了政府有条件也有必要,最起码能以出资人的角色对有关媒体进行重组,并适当集中资源予以重点扶持。二是中国媒介业有系无统,现时体制条块分割严重,重组整合必然要触及分割的广播电视管理格局,必然要涉及不同级别政府或部门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入和干预,没有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加以推动,恐怕会为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而纷争不休。

转贴于

四、资本的力量

诺斯曾言:“经济制度之所以发生创新是因为在社会中的个人或集团看来这些变迁的成本是有利可图的。其目的在于创新者能获得一些在旧的安排下不可能得到的利润。”

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正处于一种尴尬状态:一面是政府宏观政策的强势力量,以及推行至今已是相互矛盾的一种典型二元化结构的运行体制——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对于媒介发展的诸多限制因素;另一面则是媒介走向市场化之后,追求经济效益的利益驱动日益凸现,就连党政部门对媒体收入亦是年年定有指标,并且作为考核媒体领导业绩的主要依据之一。由此可见,在我国媒介业发展的轨迹中,资本因素已渐渐展露台前,并向政府这一强势力量发出挑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行为决策,并进一步实现媒介机制的创新与改革。

受经济因素的驱动,有些媒介在政治因素未明的情况下,甚至会采取渐进式、擦边球的策略,主动寻求经营改革的边缘突破。边缘突破行为发生后,来自党和政府的政治决策会根据实际效果对某些行为做出反馈,从而在保证“喉舌”职能的前提下以增加媒介经济效益为评判指标,如此一来,“突破”便获得了政治和政策认同的空间。某种条件下,这种“突破”甚至具有革命性意义。在2002年年初,国家有关部门明确媒体国有属性不能改变。而据笔者所知,有部分媒体在资本结构上,民营资本的投资占股率已经超过50%,主要领导的任命也由投资方影响控制。这种大胆的资本运作方式已经触及媒介管理体制的最敏感问题。而时至今日,国家的相关政策对业外民营资本“涉足”媒介业已点头允许,资本经营的热度不断提升。

“入世”后国外强势媒体对中国市场的染指和瓜分,亦是资本力量影响政府行为的另一表现。“入世”本身就意味着国际资本即将“潮涌”进入我国,也意味着我们将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民族国家的角色与定位,而为了应世界潮流的客观形式以及对于“入世”的诸多承诺,各国政府纷纷调整其原有国家中心或保护主义的经贸政策,转向政策解禁的路途。而媒介及资本的全球化撞击了各国依其行使主权管制媒介的态势,从而迫使各国政府纷纷重新检讨现存的媒介政策及因应之道,我国也毫不例外。2001年12月19日,全球传媒巨头新闻集团的全资子公司STAR集团宣布,它的一个全新的综艺频道已获准在广东地区落地。这是中国首次将有线电视网落地权授给一个境外全新频道。这正是国际性的资本因素对于我国媒介体制以及政府决策行为的影响所在。

五、结论

媒介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得到社会所拥有的多方面资源的支持。官方作为权力者为媒介提供的最大资源是“允许”(oseph Turow,1984)。分析我国传媒业的社会资源体系,不难发现,政府所提供的“允许”资源是其中的主体资源。因此,大众传播政策已成为党和政府掌控媒介的基本手段,亦是其发展的制度性支撑因素。政府的这种强势作用使得在我国媒介业的发展中,呈现出资本对于其核心领导的影响的有限性,与此同时,我国传媒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资本运作规模效益发展的背道而驰,大量重复性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无序竞争,更显得资本所应发挥的纽带作用相对耗散。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逐步完善,到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直至我国“入世”后国际资本的虎视眈眈,包括媒介业在内的诸多产业的发展无不充满挑战,从而倍感压力。这一切均迫使政府转变观念进行体制创新,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以及改变行为方式来适应这一急剧变化的产业环境。“行政整合”等诸多手段应视为市场作用的助推器,定位主要在于提供政策导向和创造法治环境,帮助消除资产重组中的非资产因素,但不能用它来取代资本以及市场的力量。

我国媒介产业能否从信奉行政整合力量转到主要依靠市场经济发展的逻辑力量,我们无法判别。然而近一段时间,有些业内人士发现我国广播电视集团化的“热度”不高,表面看来行政整合力度似乎有些软化,但我想这是否可以认作政府在有意淡化行政干预,着力引导市场整合行为之举呢。不管怎样,我国媒介产业必将会在政府与资本--这两股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力量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何舟,陈怀林.中国传媒新论[N].太平洋世纪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9).

[2]剑飞.集团化:中国电视在困惑与希望中前行(上/下)[J].南方电视学刊,2001.

[3]Joseph Turow.媒介产业-新闻和娱乐节目的生产.Longman公司出版,1984.

媒体行业的重要性范文4

转变单一结构,建立多元化、多层次传媒产业结构

我国传媒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变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无论是企业化经营还是集团化发展,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媒产业单一结构的问题,这已经严重束缚了我国传媒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传媒业的单一结构突出表现在传媒产权结构单一和传媒产业结构单一两个方面。

单一国有产权结构。我国传媒业单一结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单一国有产权结构,传媒是我国党和政府的喉舌,承担着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引导舆论的重任,一直以来属于国家所有。传媒市场改革以后,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实行企业化经营,这些媒体也就蜕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国有企业,存在着单一国有产权结构的严重缺陷,即传媒产权虚置,产权主体缺位。“传媒企业产权属于国家,国家作为出资者委托某个部门来经营管理,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包括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在内的传媒业管理部门并没有真正成为这些国有资产的经营者。所以,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所有者。”①

单一产业结构。我国传媒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表现在传媒产业链的各单元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媒介之间缺乏整合,传媒市场上现存的所谓的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都是单一媒介集团,还没有形成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媒介集团出现。而反观世界上有实力的媒体集团像美国的时代华纳、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无不是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媒介巨无霸。近年来,我国传媒业在跨媒体、跨行业和跨地区联合方面有了初步的尝试,比如西安《华商报》和重庆市总工会联合创办的《重庆时报》,广东《南方日报》和北京《光明日报》在北京合办的《新京报》,广州《广州日报》、北京《北京青年报》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组成上海第一财经公司,创办《第一财经日报》等,相信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传媒业的跨行业、跨区域整合会越来越多。

产权体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正是这次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继《意见》后,2006年9月,国务院又公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改革不断破除制约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瓶颈和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②因此,本次文化体制改革会从根本上改变影响传媒发展的产权等问题,建立健全传媒产业体制与所有制结构。通过不同手段对经营性传媒产业和非经营性传媒产业进行多元化改革,促进传媒业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合作,使媒体最终实现外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内部完善的组织结构。

破除传媒产业的投融资政策限制,拓宽投融资渠道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做保证,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我国传媒业进入产业化发展轨道以来,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相继建立。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媒集团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来扩大规模、更新设备和引进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加快传媒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改革步伐,国家财政对许多传媒经营机构“断奶”,所以传媒业融资渠道较窄,主要依靠集团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循环。资本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传媒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能否在资金上具备竞争优势将深刻地影响到未来传媒经营机构的竞争地位。可见,建立多元化投资融资体制,提高投资融资效率对于传媒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意见》指出:“要逐年增加国家财政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投资比例,把重点文化项目的投融资纳入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年度计划,在国债投资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形成国有资本的投资增长机制;要不失时机地组建文化产业基金,用于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文化资源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与运营的专项资金支持;要鼓励国内外各界人士和社会法人捐资兴建各类公益性文化项目,形成国家和社会公益性文化项目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③在《意见》的指引下,加速对现行传媒产业的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拓宽传媒产业的融资渠道,除了国有资本外,传媒企业在上市融资、吸收体制外资本方面会有所作为。

推进传媒企业的整体上市。传媒企业投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证券市场融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传媒公司都是属于广告、发行及印刷等业务类型。这主要因为政策还只是允许媒体将非核心业务分拆改制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不允许传媒企业整体上市。这一模式虽可从短期解决媒体融资问题,但却难以为传媒的机制转换提供契机,已上市传媒公司的竞争力也受到影响。综观国际实力媒体集团无一不是上市企业,而我国的传媒业却没有一家整体上市公司。另外,传媒企业在证券市场除了具有融资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加快媒体的转制进程,即由事业体制向现代企业体制的转变。相信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传媒业整体上市的步伐一定会加快。

积极吸收体制外资本。除了传媒在证券市场的融资能力之外,积极吸引体制外资本也是传媒加快投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体制外资本主要指境外资本和民营资本。目前,我国传媒业在利用外资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尤其是在报刊领域,但是利用外资的力度和层次还有待于提高。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国内部分报刊与外资合作大多以版权转让、广告等形式开展(见下表),实际利用外资的能力是有限的,究其原因还在于国家传媒政策的限制。相信乘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传媒业在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方面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改变“管办合一”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传媒产业宏观管理体制中最为典型和影响深远的就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这样的传媒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媒事业单位的性质,只是在改革初期适应了传媒市场化进程”。⑤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就是政企不分,政府对传媒企业行政干预过多,造成我国传媒产业管理中“管办合一”的格局,“传媒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既制定规则,又当管理者,还要具体操作媒体,结果是哪一样都当不好”。⑥

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改革和理顺国家文化宏观管理方式,针对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存在的职能交叉和“管办不分”的弊病,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由直接办媒体向管理媒体、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这一切都将深刻地改变中国传媒业的生态环境,对传媒业的经营方式、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带来深远的影响。

具体到对传媒业管理上就是要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把传媒产业分为公益性单位和经营性单位。所谓公益性传媒,“就是‘一报二台’,即党委机关报、电视台电台的新闻综合频道,都是中国传媒业的旗舰,是舆论界的舆论领袖”。⑦这些公益性传媒依然延续事业单位体制,政府出资、政府管理,使它们充分发挥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引导舆论的工具,成为党和政府真正的喉舌。

针对经营性传媒的管理,要彻底改变“管办合一”的管理体制,其关键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使经营性传媒企业与市场经济接轨。我国传媒业虽然是企业化经营,但是却屡屡受制于事业单位的束缚,从来没有作为真正的企业存在过。因此,我国传媒要真正在运营形式上实现企业化,则必须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使传媒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我们看到,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下,我国传媒产业把公益性传媒单位和经营性传媒单位彻底分离,而不是笼统的、一概而论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僵化管理模式,通过调整经营性传媒单位的产业结构,明晰产权制度,拓宽传媒产业投融资渠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我国传媒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注:此文为袁静主持的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重庆传媒产业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范帆:《对当前中国传媒业改革发展的思考》,《新闻记者》,2006(11)。

②张春华:《2006年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综述》,《声屏世界》,2007(4)。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国报业》,2006(2)。

④谭晓雨:《中国传媒业经营与发展报告》,http://sz.gtja.com。

⑤黄玉波、张金海:《从部分剥离走向整体转制――当前中国传媒产业体制改革初探》,《新闻大学》,2006年秋季号。

⑥⑦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新闻大学》,2006年夏季号。

媒体行业的重要性范文5

一、媒介公共关系理念

(一)媒介公共关系理念的确立

媒介公共关系理念的确立需要以媒介组织为主体,具有一般公共关系的特征,如主体、客体和过程,这些因素也成为公共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在媒介公共关系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把握的重点。为了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媒介公共关系发展策略,必须认识到媒介公共关系的个性特征,例如,媒介的双重属性、过程的个性特征等,并不断探索其独特的发展规律。

(二)媒介公共关系理念的可行性分析

新闻媒介和公共关系在对公共性的共同追求时,找到了契合点,为媒介公共关系的核心理念提供了支撑。作为媒介公共关系的核心理念,媒介商业性和公共性的平衡受到广泛探讨和争议。

1.新闻理论的视角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以传播真相和真理为目标,对媒介中的煽情主义和商业主义具有一定纠正作用,是平衡媒介公共性和商业性的解决方案,得到了新闻界的认可。同时公共新闻学的诞生消除了新闻媒体公共性缺失带来的影响,主张以新闻报道改变公众生活,为新闻媒介提供了有效视角,促进了媒介公共性和商业性的平衡。

2.新闻业务的视角

新闻媒介通过新闻报道体现出一定的公共性,新闻报道的公平、公正、公开将有利于媒介公共性和商业性的平衡。在新闻业务的实践中,信息透明度得到提升,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发挥了新闻媒介的公共性。

3.媒介营销的视角

媒介营销注重效益,在传媒市场不断变化的条件下,逐渐成为媒介发行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媒介的社会公信力。媒介公共关系在运作过程中,公共关系是一种良好的营销手段,以提高商业利益,可以保证媒介公共关系理念具有针对性。

二、媒介公共关系的运作模式

(一)媒介公共关系的特征需求

媒介公共关系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在主体上,主要表现为媒介组织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媒介组织是为公众服务的事业机构,另一方面又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在客体上,体现出消费者到公民的回归。在过程上,媒介公共关系具有极强的传播优势。

(二)媒介公共关系模式的选择

在公共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双向对称模式成为最理想的选择,双向定位模式可以适应公共组织和公众的发展,以相互理解和双向传播为主要目的,强调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重点在于体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平等,可以保证沟通效果的均衡性。组织可以改变公众的行为,公众也可以影响组织的态度,保证组织和公众享有平等权利,从而体现媒介公共关系的特征需求。

(三)媒介公共关系发展的对策

1.实现战略转型

媒介组织中掀起公共关系的热潮,其中不乏盲目跟风的成分。为了使媒介公共关系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重视发展战略,将公共关系作为媒介组织的软实力。在媒介组织处理社会环境与公众关系的期间,公共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战略的转型,将保证媒介组织更好地适应内部环境的变化,适应信息时代和经济时代的需求,帮助媒介组织更好地处理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经营管理提供全新的视角。

2.扩大政策空间

在媒介公共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制约因素来源于媒介体质和政策环境,媒介自身的力量并不能将其克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媒介公共关系的发展。因此,除了媒介组织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相关政策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不断扩大发展空间。媒介公共关系从无到有的发展,得益于相关的媒介政策,从宏观层面上讲,只有给予媒介公共关系更多的发展空间,给予媒介组织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才能保证媒介公共关系走向有序发展的道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3.改变操作方式

媒介组织虽然是事业性质,但依然采取企业管理的方式经营,在享受政府拨款的同时,主要财政来源来自广告收入,面对市场竞争,如何平衡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成为多数媒介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媒介组织来说,为了平衡公共性和商业性,可以大胆借鉴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或者施行编营分离。

三、结语

媒体行业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资本流向产业发展取向

我国传媒经过产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经济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媒体由经营广告开始,尝试多元化经营,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自身资源的补偿和增值。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出现了一批资金实力雄厚的媒体,而传媒集团的组建更加壮大了这些优势媒体的资产规模。但同时,我国传媒面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传媒产业生态的变化使中国传媒必须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迅速实现产业的升级和扩张,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但过度依赖广告收入,产业利润结构单一的中国传媒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绝非易事。我国传媒收入的75%-95%都是来源于广告经营,极端缺乏其他的经济增长点。这样的赢利模式非常脆弱且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为了分散广告经营的风险,寻求媒介经营的多点支撑,媒体必须要使现有资金流动起来。通过合理的资本运作,为积累的资金寻找有效的出口,从而获得来源更多样、更充足的发展资本。而传媒的资本流向将决定其产业结构的形成,并反映出传媒的产业发展取向。

一、政策限制下的早期资本流向——非相关产业

传媒的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恰当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产业政策恰当可以加速产业的升级换代,否则将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1 我国传媒业的产业政策限制了传媒资源的有效流动与合弹配置

我国传媒业的产业政策还处在不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具有过渡性、滞后性和不稳定性的显著特点,这是由我国传媒“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决定的。政府在行政控制的逻辑起点和财政压力约束的历史起点的初始状态下,选择在不改变既有制度框架的前提下对传媒经营层面放权让利,同时在传媒的管理体制上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混合体制。这种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制度安排为传媒的产业发展开辟了一定的空间,但也使传媒的产业角色无法充分扩大,产业发展必然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在这样的政策下,我国传媒业始终处于政府行政管理之下,条块分割,形成了行政壁垒和区域市场壁垒。所谓条块,从“条”的方面来说,就是按照国家的行政系统组织来进行,强调纵向的“归口管理”;从“块”的方面来说,就是强调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属地管理。从部级层面来讲,报刊和音像图书的出版管理由新闻出版署负责,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管理由广电总局负责,而教育电视管理由教育部负责,对外宣传和互联网宣传管理由国务院新闻办负责,文化艺术娱乐业管理由文化部负责,相关产业如信息产业等的行政管理由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负责。而省、地、县也大致参照上述模式在各自的区域和系统内办报办台,实行封闭式发展和管理。总的来说,我国传媒业采取的是多头管理、行业所属、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四级办报台体制。

这种产业体制使依靠行政组织和行政手段来形成垄断成为可能,并随着传媒业的市场发展形成“行政性市场垄断”,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垄断依靠行政和市场的双重力量形成,既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垄断的特点,依靠行政组织和行政手段来推动垄断的形成和运行,又融入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垄断的成分,依托目前尚不完善的市场机制来操纵垄断。“行政性市场垄断”阻碍了传媒资源的有效流动与合理配置,无法形成开放、统一的全国性大市场,使传媒无法向其它地区扩张,也使得跨媒体的经营很难进行。

2 我国传媒盲目进入非相关产业的失败实践

综观国外传媒集团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的发展是一条必由之路。国外传媒集团也主要是沿着这么几个方向来加速资本的流动,实现产业链的建构和产业族群的建立。而我国传媒囿于行政壁垒和区域市场封锁,无法通过市场实现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基本无法进行跨媒体和跨地区扩张。政策的限制使得我国传媒无法按照理想的蓝图来行动,只好让资金流向政策限制较少的行业和领域,而无法顾及自身产业链的建构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产生。出于追求利润的原始动机,很多媒介看什么行业呈现出高利润的迹象就投资哪个行业,大多是与传媒业不相关的产业,如房地产、酒店、旅游、餐饮、商贸等。这种盲目的行为是媒介的资本流向受政策挤压以及自身经验不足导致的一种必然,也必然会使传媒在非相关产业的经营中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

如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曾大量投资于与报业毫不相关的产业,在短短三四年内就亏损1.4亿多元。并作为股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湖南电广传媒集团在“电广传媒”上市之后,从媒体广告业一路扩张到金融、旅游、地产、会展、投资咨询、有线网络、调查业等十多个领域,但效果却令人失望,“电广传媒”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家以股抵债的传媒股。“诚成文化”也是一个陷入盲目的跨行业投资的传媒案例,其投资范围广泛散布在众多领域,如投资证券公司、拍电影、开夜总会、做房地产、办药厂等。广泛的跨行业投资使“诚成文化”的资金链不胜负荷,经过多次转手成为“st万鸿”,完全脱离了传媒产业。

这些都是我国传媒盲目进入非相关产业所付出的惨重代价。问题的核心在于,传媒脱离自身优势,盲目进入陌生的经营领域,不仅与媒介主导产业脱钩,而且项目过多,规模过大,导致资金分散,管理成本上升,结果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使媒介的原有资金遭受损失。但即便如此,我国传媒进行产业扩张并获取更大资本的渴望依然强烈,只是开始探寻更为合理的路径。

二、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主导产业

经过前期不太成功的产业扩张实践,我国传媒吃一堑,长一智,开始理性地思考适合的产业发展取向。经验的不断积累是这一转变的经济逻辑线索。

实践经验表明,我国传媒的核心优势还是传媒的主导产业,并且还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发展壮大还是应该先立足于此。而脱离传媒的主导产业,进入不相关的陌生领域,则无法建构传媒的产业价值链,无法优化传媒的产业结构,也就无法突显和强化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实在是不智之举。

1 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路径依赖性”和“辐射性”

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传媒合规律地认识并运作自身特殊资源的特殊能力,其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即对其发展历史的一种依赖,是需要一定时间积累并难以被真正模仿的战略性资产。。如果传媒不注重自身原有的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不着重发展有一定历史积累的主导产业,其核心竞争力就难以真正确立。

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辐射性”,可以将其效能从核心业务扩展到一般业务,从主要的价值链扩展到次要价值链,从核心产品延伸到各种最终产品。所以,当传媒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开发新业务时,这种核心竞争力将通过极强的辐射作用扩展到新业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获得整体竞争优势。

而传媒的整体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最薄弱环节的影响,正如链条一样,其耐力大小决定于最弱那一环的耐力程度。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竞争力战略的整体性就更为重要,在存在严重弱势的情况下应首先消除弱势,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所以,传媒不应该贸然选择缺乏资源和经验积累的陌生领域,否则很可能会深受其累,影响其整体竞争力。

2 根据传媒核心竞争力进行跨媒体、跨行业和跨地区的产业价值链建构

传媒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与竞争对手在价值链上的差异。根据核心竞争力来做价值延展,能够使传媒具有一种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盈利模式或发展方向。而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延展主要是沿着跨媒体、跨行业和跨地区的方向进行。

传媒进行跨媒体产业链的建构可以实现更加充分的资源共享,如信息、人力、技术设备、传输网络等,从而在不同媒介与市场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既可以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降低经营成本,又可为广告客户提供多媒介之间的整合营销传播服务,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与跨媒体横向整合相对应的是上下游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即对传媒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所进行的整合。纵向整合可以将外部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竞争的市场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发挥各环节的协作优势,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传媒分享上下游产业的盈利渠道。

而传媒进行跨行业产业链的建构,是要突破收入来源过于单一的产业发展瓶颈,打造“多点支撑”的经营格局。以广告收入为单点支撑的赢利模式风险比较大,而且不足以支撑传媒产业的整体发展。而跨行业的多元化扩张可以降低广告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跨行业的多元化扩张有两种方式:相关多元化扩张和非相关多元化扩张。

相关多元化扩张可利用业务间的相关l生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以及能力和优势的转移,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延续了主导产业的既有优势,能增强传媒的整体竞争力,而且风险也比较小。

而非相关多元化扩张则无法利用业务间价值链的共通性达到以上目的。传媒在非相关产业中缺乏资源、人才、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具有很大风险。现阶段,传媒的多元化扩张应该是有序和有机的产业链建构,是相关行业的价值链接,这样才能建立结构竞争的优势,避免规模的不经济以及单一市场的增长极限。

另外,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建构也离不开跨地区的扩张,否则传媒集团的规模也不可能做得很大。由于我国东西部传媒业发展的梯度与差异,跨地区扩张可以将发展中的“时间”落差“空间化”,进行更广地域范围内的产业链重构,这不仅是传媒产业链建构的内在应有之义,甚至可能是释放传媒业下一轮跨越式发展潜力的重要机遇源泉。

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扩张还是传播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数字化技术在传播领域的普及,原本各异的媒介之间逐渐模糊了相互之间的清晰界线。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成为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相关行业资源的平台。由此,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扩张获得了技术条件的保障。以技术融合为特征的传媒汇流和产业融合趋势正在形成,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传媒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电信产业之间的相互并购。这些产业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视为广义的传媒产业。或者称为“大传媒产业”。

围绕传媒的主导产非进行“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产业价值链建构是传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沿着这些方向进行传媒资本流向的现实选择,才能完善传媒的产业价值链,优化传媒的产业结构,强化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虽然这样的资本流向还在经历政策限制的阵痛,但是也已经能看到政策松动的希望。

三、传媒资本流向的改变——向主导产业回归

吸取了前期失败教训的我国传媒开始认识到传媒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以及建构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产业价值链的重要性,于是纷纷收缩战线,向传媒的主导产业回归,并围绕主导产业进行谨慎的扩张实践,试图寻求一些突破。

1 传媒向主导产业回归的实践推动了政策的承认和支持

许多传媒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部整合,将主要资源和注意力都转移到传媒的主导产业上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前期的被动局面,经营业绩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随着传媒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我国传媒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一直遵循这样的规律:实业先行、理论总结、政策突破。因此,要取得政策上的支持,必须先有实业的尝试。正是因为我国传媒的产业扩张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才推动了中国传媒产业扩张的整体走向,使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进而推动政策的承认和支持。

2001年8月,中央颁布了“17号文件”《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允许多种媒体兼营、跨地区经营和跨行业经营。随后又有一系列重大政策与法规出台,大大放宽了传媒产业扩张政策。2003年12月,国办发105号文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的出台具有划时代的变革意义,初步确立了事业和企业两分开的媒介分层管理体制,进一步为中国传媒的产业发展解除了困扰和障碍。

2 政策的放松为我国传媒采取适合的产业发展取向提供了契机

政策的放松作为我国传媒产业扩张及资本流向渐趋理性的政治逻辑原因,实际上是媒介自己争取到的机会,它们以不断的实践推动着中国传媒产业生态的逐渐改善。这为我国传媒采取适合的产业发展取向提供了契机。我国传媒开始更大胆地围绕主导产业进行跨媒体、跨行业和跨地区的产业扩张,结合自身条件合规律地选择资本流向。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如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推出《第一财经》就是跨媒体运作的一个典型例子。《第一财经》实现了电视与广播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品牌资源上的整合与共享。而《第一财经日报》由三家传媒联办,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同步面世,首次实现了广播、电视与报业的结盟。

在跨行业发展方面,上海文广传媒集团也比较典型。它围绕媒介、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实施多元化扩张,成功实现了以文化、信息产业为主要指向的跨行业投资,拥有广播、电影、电视、报刊、音像出版、网络、文艺院团、演出场所、体育俱乐部等多个相关产业的资源。

而我国传媒的跨地区扩张经过了最初的发行输出、内容输出和品牌输出后,开始进行资本输出,以资本为纽带,创办面向全国或某个经济区域的新报,如《新京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地区扩张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