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舆情传播范例6篇

互联网舆情传播

互联网舆情传播范文1

【关键词】舆论 舆论传播主体 舆论引导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月15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①

网民快速增长,互联网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它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最新时事、观念、潮流。网络的出现,缩短了舆论形成的时间,它能在短时间内汇聚各个领域、各种人士对特定事件的看法,使零散的、碎片化的思想和意见迅速聚合,从而形成一股高认知性的意识流,并迅速传向各个接收终端。面对媒介环境的变化,舆论传播主体出现了“双核”化现象:一是自上而下的主流传播核心,一是自下而上的非主流传播核心,并且前者正日益受到后者的冲击。新时期如何有效引导舆论,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一、舆论传播主体的“双核”化现象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公众舆论有两种主要形式:机构化的与非机构化的。按照他的划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是机构化的,而日常人们在公众场合的闲谈则是非机构化的。

在我国,传统的舆论传播主体是单核的,主要由传统媒体扮演,处在显性位置,非机构化的“闲谈”则一直是从属,处在隐性的位置。在信息传播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这种单核驱动的舆论传播无可厚非,但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由于自身“想说就说”、缺少“把关人”的特性,越来越像“闲谈”,并且在舆论的生成和传播方面日益凸显其非机构化特征。相对机构化的传统媒体形成的舆论传播主体,互联网等新媒体更少议程设置,更易形成“舆论流”、“舆论潮”,成为新的舆论传播主体。“双核”化的舆论传播结构由此渐渐清晰。

二、“双核”化舆论传播主体间的博弈

根据舆论引导源、传播渠道和影响力大小,当前的舆论传播可概括为两种模式:传统舆论传播主体向下辐散模式,新兴舆论传播主体向上辐聚模式。

传统舆论传播主体长于信息,而新兴舆论传播主体则善于意见聚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中主要扮演了自上而下的“传声筒”角色,在中央及地方政策方针的推广和普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的弱点也显而易见,即对社情民意的把握能力差,尤其是相比互联网等新媒体。网络的匿名性、交互性、开放性和快捷性使其迅速成为社情民意的“聚声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经常在网上发表意见的网民占56.1%,比以前更关注社会事件的占81.7%,通过网络参与社会活动的网民数量半年内提升了4.8个百分点。②这说明网络在促进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民的热点讨论从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公众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的一致态度、情绪、判断和反应的总和。就现在的情况看,传统舆论引导模式显然受到挑战。

不同的发声源、传播渠道、影响力,造成两个舆论传播主体间存在博弈。这种博弈表现在:第一,都在争夺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这种争夺目前正日趋白热化,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调查显示,3.38亿网民中的84.3%认为互联网是其最重要的信息渠道,其中48%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高于电视。③第二,都在贯彻自己的主导理念和方针。传统舆论传播主体主要扮演政府的喉舌,重在为政府政策方针的贯彻执行发挥应有作用;新兴舆论传播主体则极力标榜开放的平台,于是各种论坛、BBS、贴吧等成为各种思想和意见交汇的场所。第三,都在争取效益最大化。传统舆论传播主体主要着眼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注重维护政府权威;新兴舆论传播主体则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喜欢用爆料或炒作提高参与度。

三、“双核”舆论传播主体的自身局限及面临的挑战

新旧两个舆论传播主体在博弈的同时,也面临自身的局限。

传统舆论传播主体因劝导性太强而忽视受众客观需求。尤其是在进行舆论引导时议程设置过多,给人的印象是硬性劝导多于启发引导,从而使舆论引导效果大打折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阿伦森就曾说:“劝导性的宣传如果劝诱性太显眼或太强烈,则可被认为是侵犯了一个人的选择自由,从而会激发个人对此信息的抵抗。”事实上,在受众日趋理性的今天,“两面提示”的舆论引导比“一面提示”的更易让人接受。

新兴舆论传播主体在显示日益强大生命力的同时,也凸显不足。首先是自身缺陷。新媒体的匿名性和无序性容易导致舆论质量下降,甚至形成错误舆论。其次是缺乏持续关注。舆论声浪快速变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中间的隐患是旧的舆论波不彻底消除,它就会在新一轮舆论潮中造成更大问题。

变革是时代的主题,当前的舆论环境也出现新的变化。第一,网络主体与社会主体日趋重合。我国网民结构在年龄上与2008年底相比,目前30-39岁网民所占比重明显增大,整体占到网民的38.5%,另外,40岁以上的网民规模整体有上升趋势,10-29岁的年轻群体占比例下降明显。④数据的变化意味着,网民构成越来越接近人口自然比例,对社会生活反映也越来越全面,他们的意见表达正接近或等同于社会公众的意见表达,网络舆论日趋主流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与预测》也指出,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网络结合手机成为最强舆论载体。第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日趋重合。“邓玉娇案”,法律界的律师们从网上声势庞大的各种后援团中走出来,参与案件侦破;“躲猫猫事件”,网民组成调查团直接参与事件调查;“王帅案”,也是网民积极推动才得以解决。网民对现实越来越多的参与,使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日益融合。第三,传者身份与受者身份日趋重合。通过网络这个便捷和开放的平台,传者和受者的身份趋于模糊。层出不穷的网络舆论几乎是网民们的盛宴,他们信息,同时又享受信息带来的满足。第四,局部关联与全局关联日趋重合。在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事物彼此的关联度提高了,任何局部问题都可能发展为全局问题,而网络作为便捷的沟通渠道,加速了这种关联。麦克卢汉预言的“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成为现实。

四、“双核”舆论传播主体的“双螺旋”化

信息的自由流通与自由市场一样潜藏各种无法预测的风险,舆论传播主体的双核化也使得舆论引导出现偏差,从而导致人们思想和意见的矛盾和混乱。因此“双核”需要融合,需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共同承担起新时期舆论引导的重任。因此,“双核”舆论传播结构应向“双螺旋”化结构转变。

一是促进两个舆论传播主体间的传播优势融合。传统舆论传播主体单一、滞后的信息反馈途径,使它对诱发公共事件的问题往往看不出苗头和倾向,对问题背后的民意和诉求缺乏了解,以至于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小事件变成了大事件,再加上不善于积极应对,结果舆情失控。新兴舆论传播主体在发现问题的快捷性上要优于传统主体,它还具有更多看问题的视角。在传媒融合时代,舆论传播主体之间也需要融合,我们可以利用新兴舆论传播主体的先知先觉和传统主体的全方位覆盖和深度跟踪的优势,建立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传统舆论传播主体建立自己的网络言论搜集系统,新兴主体建立自己的长效事件跟踪系统等。

二是增强两个舆论传播主体间的信息优势融合。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拖延引发不满,导致局面失控。错过最佳时机,舆情就会迅速扩散,所以第一时间回应和处理很重要。如果没有及时回应,当某种舆情风向成为主流后,在“沉默螺旋”效应下,就会形成很难改变的舆论潮。事实证明,本应在社会舆论引导中扮演主角的传统舆论传播主体往往身陷滞后和被动的漩涡,引领舆情涌动的“旗手”往往被新兴舆论传播主体夺得。“邓玉娇”案中,由于事实真相没有及时得到解释,各类QQ群与“邓玉娇”维权网迅速建立,形成舆情汹涌的局面。相比“邓玉娇案”,成都公交失火案中,三天五场新闻会,新旧媒体都进行了及时的跟进报道,不断最新信息,回复网民质疑,新旧两个舆论传播主体的信息融合,加速了负面影响消除。

三是推动两个舆论传播主体的跟踪优势融合。传统舆论传播主体对网络舆论传播的规律和公众追寻真相的能力估计不足,因此往往错过对舆论引导第一时机的把握。与此同时,网络又缺乏自始至终的热点事件跟踪习惯。事实是,一个公共舆论事件可以一时消解,但往往难以从根源上解决,彻底根除问题需要跟踪报道,而不是草草了事。此时,传统媒体可以发挥自己跟踪报道的优势,从根源上解除公众的质疑,使公众丰富的想象力归于理智和符合客观事实的真相。以“躲猫猫”事件为例,网络媒体在调查结果公布后,传统媒体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跟进调查,央视甚至在2009年8月15日的新闻联播中报道了牢头狱霸的整治工作,切实让公众感受到自己的言论与呼声受到重视。

四是重视两个舆论传播主体“意见领袖”的引导优势融合。传统媒体有“名嘴”,这些“名嘴”的言论常常成为舆论走向的风向标。新兴媒体的舆论走势也往往紧跟自己的“意见领袖”,“七十码”中的韩寒是典型代表。因此,注重培养网络“名嘴”,通过吸收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人士参与评论,来壮大网上“意见领袖”队伍,整合梳理各种杂乱无章的舆论信息,让真实的声音响彻网络空间,与传统媒体的“名嘴”共同构建和谐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①④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nic.省略/index.htm.2010-01-05

②③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nic.省略/index.htm.2009-07-16

互联网舆情传播范文2

关键词:舆情管理;互联网思维;政府治理;信息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24903

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信息流的传播路径,重构信息传播格局。政府单一的“信息”功能已无法适应社交舆论环境下官民互动与沟通的需要,社交媒体在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效率、推动官民对话和舆论引导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社会舆情在数据体量、复杂性、产生和传播速度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如何科学监测、分析并正确引导舆情,是中国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这样一个舆情管理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议题。

1互联网影响政府舆情管理的现状概述

1.1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变舆论培植环境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以阿里巴巴、新浪、百度贴吧、腾讯微信等企业产品为代表的互联网社交产品,以广泛的用户群,活跃度,以及自由的传播信息方式,深刻影响着我国的舆论土壤环境。

在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社会快速发展变化,技术更加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政治、社会、经济生活。在这样的支撑下,信息获取更加便捷,意味着无论是信息的广度、波及程度、传播速度等都同以往产生了质的不同。这就更加要求政府,更快速、更广泛、更深刻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意见、反应给公众。

数量庞大的网民的表达与参与公共事件、公共问题的、评论,使得政府对于管理和控制舆论变得尤为重要。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每个人都有相对平等的表达机会,任何一个事件或者价值判断,无论它正确与否,都有可能被快速的传播、被民众广泛的参与,并最终被放大成为舆论,甚至最终成为公共问题。正是因为这样的表达机制,才让政府管理与引导其走上正轨变得尤为重要。任何人都可以接入网络,发表意见、信息。这极大的加大了政府所要面临的网络舆论管理环境复杂度。

同样,互联网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了,数据思维同时也是政府处理庞大的网络舆情数据最好的助手。这也让政府对庞大的舆情数据进行舆情监控与管理成为了可能。

互联网思维的五个核心特征:便捷的信息获取、表达、免费、数据思维、用户体验的优越性推动了互联网在整个社会、商业等相关领域快速成长、并成为社会主流。而政府的传统管理模式在社会管理、舆情管理等方面逐渐脱节,要适应这样一种正在变化发展的实际,对舆情进行管理、引导与控制,政府治理也必须使用互联网思维,熟知互联网技术,懂得互联网社交下的规律特征等,才可能将整个国家舆情舆论推向利于国家和人民发展、幸福的轨道上。

1.2舆论环境变化牵动政府治理

信息风暴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影响政府治理。载体多元、表达直接、传播迅速、信息海量、话语分散,是现代社会舆情具有的鲜明特点。信息数据无限性和人们关注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加剧了社会舆情的“盲人摸象”效应,而诸多偶发性因素使社会舆情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的舆情监测逻辑和研判方法,因其片面化、单一化和静态化,无法完成日益频繁和繁重的社会舆情管理任务,更谈不上支持社会治理科学决策和准确预判。

1.2.1互联网提供了多元的意见交互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推广,舆论培植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基于互联网思维下诞生的舆论环境,使各地方、各阶层、各职业等等之间沟通与观察更加密切。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更加迫切,社会心理的承受度一再降低。加之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渐趋复杂,价值观更趋多元,政治参与性空前提高。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如住房、医疗、失业等压力和不满情绪,不仅在生活中与周边人沟通交流,也开始更多地倾向于通过网络诉诸于表达出来。

1.2.2互联网加大并加快舆情的不稳定因素的生成发展

因为互联网固有的天然落地性、快捷互动性等等特性,不可避免地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群众情绪短时期内集聚、加热、渲染、放大,在最终形成网络舆论潮。在造成大多网民情绪波动的同时,也对社会情绪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强烈影响,甚至可以演变为影响一方稳定的社会公共危机。如果处理不当,这种情绪必将生发成为具有破坏性的社会行为。

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与多元意见,在互联网信息交互日益发展环境下的政府舆情管理就必然成为各级政府需要应对的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舆论环境的变化要求政府治理的变化,必须在网络环境下的舆情管理,占据舆论主导权,进而实现社会治理。

1.3政府治理使用互联网工具,舆情管理成为重要手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党的宣传部门、政府的网络管理与舆论部门以及相关事业单位诸如报社、电视台等开始向互联网领域以不同形式深入发展、开展工作。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当今社会关系重构的社交媒体时代,要建构我国科学有效的社会舆情管理体系,必须正视舆论生态新变化,树立大数据观念,善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和引导社会舆论。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及时各类权威政务信息。2014年9月,国家网信办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网信部门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积极运用即时通讯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工作。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在政府治理以及占据舆论主导权的作用越来越关键。通过网络,不但在实现治理方面提供了机遇,也在管理舆论方面形成了挑战。现阶段,政府提供的舆情管理职能有信息、舆情监测、舆情管理、政治传播四个方面。

2现阶段舆情管理与政府系统矛盾的内因分析

2.1内部信息沟通的复杂性与信息的时效性的矛盾

由于互联网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扩大了信息的覆盖面,因此信息的时效性变得空前重要。内部信息沟通复杂导致权威信息生成传播缓慢与信息的生命――时效性造成的冲突,使问题显现。

2.1.1自媒体的繁荣使权威信息更加迫切

网络媒体快速的传播速度会导致信息鱼龙混杂。同时,自媒体的出现使一切公共事件都能在政府决策系统收到信息前被社会公众所知。与此同时,每一个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又可能成为信息的者。在数小时内,就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有着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因此,政府从公共事件出现到权威信息,进而制止舆情事件向恶性发展造成破坏的时间越来越短。

2.1.2政府内部沟通程序复杂,信息部门权力受限

随着通信技术手段的进步提升,来自“第一时间”的压力在不断增大。过去需要几天或几个月传递的信息,现在几分钟就能实现,甚至可以近乎同步直播。

由于政府内部新闻信息系统不能擅自未经授权的、由自媒体的消息,而新闻信息系统又必须承担权威消息的责任。因此,即使24小时值班待命,没有庞大的执行与领导系统支撑也很难第一时间将信息。从执行到领导指挥再到部门协调,再到得出权威信息,授权,本身就占用很多事件。新闻信息系统如何获得较大授权,如何快速准确信息,政府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关乎政府舆情管理的效度。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现有的组织结构和系统设计尚不能完全适应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尽管国家和地方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现实操作中,很多人还是按照传统行政组织体系,层层请示汇报,在原地等待中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2.2信息人与责任人沟通的矛盾

在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下级部门一般只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而平级之间,需要通过工作协调来掌握具体信息。下级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往往只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汇报,没有向信息部门通报情况的义务和机制。因此解决其中的行政壁垒,以互联网思维为核心,一切都为信息的快速送达而服务,将对舆情管理有着巨大的帮助。

2.3舆情监控与反馈管理不成熟

我国舆情管理还处于起步期。处于信息时代的政府,快速吸收和反馈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而现阶段政府尚未又一个整合起来的信息系统,信息新闻部门大多处于和其他职能部门同级的地位,或者是事业单位编制,游离与行政核心以外。新闻信息部门在事件中发挥信息统筹作用,往往需要上级部门的授权或者领导指挥,从而降低了效率和速度。此外,新闻信息部门相对比较零散,各级各类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是整合情况不佳,难以形成合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矛盾,容易使一些人不能明辨是非。另外,少数社会管理者对于舆论习惯迂回或者堵塞,而互联网又是民意表达最主要、最便捷的平台,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网络舆情还会持续的繁荣,舆情管理任务也是相当艰巨,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依然跟不上整个社会对权威信息的需求。这样的迟滞是由于很多的阻碍。在具体层面,提出的发展趋势为,整合舆情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的独立权限,缩短信息传播距离。

3以互联网思维推进治理,部门联动打造舆情管理新模式

3.1政府舆情管理的高效与高质化推进

提高政府权威信息的速度,加快政府舆情监测的效率,改进政府舆情管理的模式,提高政府政治传播的质量,推进政府舆情管理的高效与高质化。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一个“早”体现了舆情管理的发展趋势――更快、更高效、更具有互联网思维。从战略的高度上将舆情工作提上政府一项重要的行政职能来把握,将会扫清众多管理障碍,从而才能实现舆情管理质的飞跃与变化。

基于云计算,“互联网+”模式,树立大数据舆情管理的战略思维,强化技术保障;摸清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以及找寻合适的政府互联网沟通模式,打通权威信息通路,进而推动我国政府在互联网时代下舆情管理的正确快速发展。

3.2舆情管理的深化需要破除政府内部信息壁垒形成部门联动

信息工作应当在政府治理中放到一个非常高的地位。对群众而言,“政府正在做什么”和“知道政府正在做什么”都非常重要;在近年来的公共事件中体现中,群众对于权威信息的需求也越发强烈。对政府内部而言,信息与舆情管理会促进政府工作得到支持认可,提高社会公信力;与此同时还能排除舆论对公共事件治理过程产生的“次生灾害”。传统的社会舆情管理并未受到政府的重视,工作人员较少、流程冗长、“信息孤岛”问题严重,难以对社会舆情做到准确分析研判和及时应对。

应此,将信息工作在政府治理中的地位提高,打破政府内部信息壁垒,使信息部门能够及时收到权威有效的情况信息以及决策信息;强化、拓宽信息通路,使舆情监测能够有效辅助舆情管理与政府治理,保证舆情管理与政府其他决策过程与治理过程的良性互动;破除部门间信息壁垒,贴近决策与决策所需信息之间通路促进舆情管理的发展与深化。

参考文献

[1]汤凌冰.大数据与创新社会舆情管理[N].光明日报,2015-04-01.

[2]李昌祖.论社会舆情的汇集与干预机制[J].社会科学,2007.

[3]毕竟.试论高技术传播时代的舆情预警[J].新闻记者,2006,(4).

[4]张克生.舆情机制是国家决策的根本机制[J].理论与现代化,2004,(4).

互联网舆情传播范文3

一、网络公共事件及特征

所谓网络公共事件,是指围绕现实中的某个社会事件产生,在网络空间引起网民讨论并进而形成强大网络舆论,影响党和政府决策或造成重大现实影响的公共事件。200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诸如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我爸是李刚”事件、“郭美美事件”和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微笑门”事件,这些事件刚发生时只是一般的、局部的现象,但由于在互联网络上的快速传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继而迅速发展成为网络公共事件,不仅给社会心理投下了阴影,还带来了不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公共安全危机。政府相关部门如果应对不及时、不主动、不科学,小事就可能变成大事,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给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带来危害。所以,网络公共事件已经成为对各级政府社会的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的重大挑战,也成为对政府官员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媒介水平的重要考验。因此,深入研究网络公共事件的机理和规律,对地方政府高效处置、有效应对网络公共事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公共事件具有传统公共事件的一般特性,如:突发性,即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都难以预料;紧迫性,即稍有拖延就可能进一步升级恶化;公共性,即需要公共权力介入,调动和整合公共资源等等。但是,为区别于传统公共事件,对于网络公共事件的一些重要特点更需准确把握。

⒈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传播的快捷性。互联网对网民的完全开放,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表达情感的机会。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微博客网站,所有网民都有条件在网上发声,社会各阶层都习惯于在网络上“喊话”。截止2011年底,我国网民总数已达5.13亿,仅新浪微博网友每天微博就已超过8600万条。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使网络舆论热点传播速度呈几何级增长,一些社会事件一旦上网曝光,网络舆论就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一般来讲,热点事件发生后,2至3小时后就会出现有关网帖,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会达到高峰。随着3G时代的到来,使手机上网更加便捷。

⒉网络公共事件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近几年来,网络公共事件复杂多样,基本上都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2008-2010年在国内发生的148起重大网络公共事件中,涉及官员腐败与政府管理、警民对抗以及医患纠纷、城市拆迁、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的事件占47%。“躲猫猫”反映的是牢头狱霸的胡作非为和司法部门的不作为;邓玉娇案反映的是官员腐败问题;河南灵宝跨省抓捕反映的是政府部门的乱作为;杭州飙车案反映的是贫富差距;“执法钓鱼”讨论的是对执法合法性问题的关注;郭美美炫富事件引爆了慈善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最终引发了公众对社会的信任危机。总之,网络公共事件已经从虚拟走向了现实,且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

⒊网络公共事件容易出现群体极端化倾向。互联网上普遍存在的电子邮件服务、电子广告栏、在线聊天和网络博客等都支持用户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其中,借助这种传播主体的隐蔽性,网民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极端化的观点和情绪,形成负面情绪“溢出”效应。任何一个独立的事件都有可能被网民或网络媒体进行“有罪推定”,进而激化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对立情绪,如仇官、仇富等。匿名状态容易降低人们对群体规范的遵从性,进而发生大规模的网络集群的集合行为。

⒋在网络公共事件产生、演变的过程中,往往真相裹挟着谣言。这些谣言的扩散传播增加了政府处置这类公共事件的难度。网络谣言及虚假信息有极强的诱惑性。有的抓住网民的猎奇心理,利用网民的仇官、仇富心态,编造一些千奇百怪的离奇“真实故事”、“花边新闻”、“干部丑闻”;更有一些别有用心之徒,打着关心民众的幌子,编造和传播一些让人恐惧和不安的消息,以此达到挑起事端、扰乱社会的目的。可以说,每一次谣言的出现都会伴随着网上不同程度的炒作,因而应对和治理网络谣言已经成为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的重中之重。

⒌微博发展迅猛,加剧了网络公共事件的生成、演变和规模效应。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应用已成为网络社交的新平台。它以独有的技术优势、足够的社会实践和推动民主前进的潜质,对公共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微博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微博的海量信息和字数局限性,造成微博只有现场没有真相,只有片段没有整体,网民对突发事件的传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是一种猎奇。因此,如何对潮水一般汹涌澎湃的“微舆情”进行应对和管理是互联网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二、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面临的挑战

目前,地方政府互联网建设和发展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面对国际、国内网上舆论形势的新变化,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产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方式,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和管理将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新要求。

⒈网络舆情研判面临新课题。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直接催生了网络舆情,而且使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和多变,其原因既有基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平台因素,又有当下的网络管理尚未提供给网民传播信息尺度规范的因素。在层出不穷的网络公共事件和某些看似“躺着也中枪”的偶然遭遇中,触及到了现阶段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廉 政、城乡融合、公众参与等社会深层次问题。网络舆情已经成为考察民意焦点指向、确定政府工作重点的一个风向标,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成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实践当中的一个难题。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研判的重要性,在“风起于青萍之末之时”,无动于衷,最终使小事变成大事,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视。因此,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重视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监测研判、回应沟通和危机管理,提升地方政府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已经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课题。

⒉网络公共事件应对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同时也是问题凸显期和矛盾多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联合在京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的研究表明,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互联网的强大分众聚合功能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动员和组织方式,也为各种政治、社会势力在网上勾联、聚集、组织、动员提供了便利,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给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变数和挑战。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网络谣言产生的密集区。近年来,随着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多以及微博、社区网站、手机短信等新兴传播工具的大量使用,网络谣言渐呈多发态势,由网络谣言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从2011年网上热点分布情况看,网上关注点从过去关注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明显转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 因此,如何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回应网民关注的问题,及时进行权威信息,有效应对网上突发事件和网络谣言,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⒊依法管理互联网亟待加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化的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其中日益突出的是网络安全问题。如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严重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严重威胁了网络运行安全,网络窃密等严重威胁了国家安全和利益。然而,我国在依法管理互联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技术手段跟不上互联网发展步伐,三是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以吉林省为例:全省9市(州)和长白山开发区管委会,仅有5个地区成立了专门的互联网管理机构,全省网宣部门的专门管理人员不超过50人。因此,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完善互联网管理专门机构建设,建立起运转高效、体制机制健全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⒋驾驭新兴媒体能力急需提高。有关数据显示, 2011年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信息形态方面,网络信息传播正从以文字形式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延伸;在应用领域方面,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互联网开始逐步进入国民经济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在服务模式方面,互联网正在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在传播手段方面,传统互联网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同时,互联网媒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网上舆情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征日益明显,网上舆论形势复杂。因此,如何推动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提高网民素养,理性表达意见和利益诉求,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切实提高驾驭新兴媒体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种互联网新技术管理提出的挑战,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能力的对策

网络公共事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表明中国社会的公民参与的自觉性、自主性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对政府和社会来说,它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它不仅会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引发强烈的社会动荡,甚至会动摇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公共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的能力。

1.提高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能力。首先,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以增加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手段建设,网宣、公安、电信、新闻出版、广电等互联网管理部门要整合资源,规划、建设覆盖论坛、博客、微博、新闻栏目等新兴媒体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监测指挥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监测效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严谨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网络舆情的搜集——筛选机制,从网络的信息海洋中提取出所预设的目标舆情或热点舆情,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和干预,再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做出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使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从即时处置型向事先预警型转变。舆情监测系统由舆情站、舆情监测点、舆情信息员三个层次构成。舆情信息员可以运用短信、电子邮箱、在线输入等方式上报舆情信息,舆情监测点对这些上报的舆情要加以整理,分析手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再以舆情专报的形式向舆情站反馈,舆情站可以利用舆情智能分析技术对网络舆情做整体分析,及时掌握有关舆情动态并提出预警。同时,还要建立舆情即时通报制度。舆情监测部门要将网上舆情动态以专报的形式每天收集整理,及时报送。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非法聚集活动、重大灾难等信息,网上突发事件信息以及网上出现的特别重大敏感的信息更是要一事一报。通过建立舆情即时通报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及时掌握国际、国内的舆情动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处置随时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

其次,要建立起科学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在网络舆情监测的基础上,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各类舆情事件的波及范围、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形成一种价值和趋向判断,最后形成相应的舆情报告的过程。舆情研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重视网络舆情的定性与定量研判。网络舆情定性分析的特点是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强调对舆情的基本面的概括和对舆情走势的 预测,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时空研判、民意研判和社会研判三项指数,这三项指标紧密联系,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舆情事件进行综合考察。网络舆情的定量研究是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进行汇集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比如“手机舆情热点话题发现”技术、网络信息处理领域的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政务舆情研判与应对的指标体系,包括政府响应、信息透明、政府公信力、动态反映、行政问责、网络技巧和善后处理等分项指标,据此,一方面,可以对政府舆情进行及时研判,制定预案防止应对失误;另一方面,可以对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

二是要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网络舆情的形成依赖于三个基本条件:作为意见表达平台的互联网、作为舆论主体的网民、作为舆论对象的中介性的社会事件,通过对这些网络舆情构成要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网络舆情研判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最终为政府的危机治理提供支持。同时,针对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将舆情研判的工作方式固化、细化为预警机制、响应机制、机制、反馈机制等。

三是要加强网络舆情研判体制建设。任何危机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发展周期,在不同的危机事件中,在不同的危机发展阶段,网络舆情的内容和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其体制建设要以情报学的信息检测、汇集作为技术、数据支撑,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为主导,结合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加强网络舆情体制建设。

最后,要加强网络舆情预警研究。面对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重点监测、认真分析、慎重处置网络舆情,力争将网络舆情带来的风险化解在潜伏阶段,不使其演变成为重大危机。在这方面,吉林省从2011年开始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尝试,基本建立起了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的舆情预警机制。概括称之为“五个一工作体系”,即建立一套舆情信息收集报送工作系统,一个舆情分析研判机制,一组舆情引导信息平台,一个舆情引导应急工作机制,一支舆情引导专门工作队伍。

2.重点抓好网络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工作。首先,要抓小、抓早、抓苗头,防止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事件。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维护稳定大局、创新社会管理高度,重视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应对工作,及时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上舆论,防止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事件。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工作常态化。应对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谣言传播所造成的危害。

最后,要制订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传播的应急预案。各级政府要邀请相关专家、抽调职能部门专业人员,集思广益,制定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修订公共事件谣言传播的应急预案,使其更加科学、完善、切实和有效。

3.妥善处理网络公共事件,明确网络公共事件处置流程。首先,要密切关注涉及地方政府的重大敏感信息。包括:涉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大时政、经济信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食品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敏感信息;涉及企业产品质量、企业形象等重要信息;涉及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信息。

其次,建立网络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分级制度。在出现网络公共事件或发现网络谣言后,根据预警级别和相应级别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将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制止网络谣言工作常态化。

再次,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在网上及时进行权威信息;负责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大决策和部署主动征求网民意见;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事件及处理结果的网上通报;澄清虚假信息和不完整信息,驳斥网络谣言,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听取网民意见与建议,并就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网上答复等。

最后,要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在政府的省级层面,协调联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推进合署办公,比照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作模式,分别由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省通信管理局负责同志兼任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二是由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集省直互联网管理和应急各相关部门,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三是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设RTX网上工作交流平台,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日常联系沟通和信息传输,形成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的合力。

4.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依法管理互联网。首先,要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建设。设置专职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针、政策,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牵头处置互联网信息内容引发的突发事件等。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按照上述两个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机构建设,明确专门机构、确定专门人员、落实工作责任。

其次,要加强应对网络谣言专门队伍建设。各级宣传、网管、公安、通信等互联网管理相关部门要注重吸纳和培养高水平的网络理论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掌握尖端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应对网络谣言的专门队伍。同时,进一步加强由核心网评员、重点网评员和普通网评员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加强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组建由各领域专家构成的专家库,为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提供人才支撑。

最后,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治谣、止谣。公安司法机关要建立完善的查实、惩治网络谣言传播者和造谣者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立法、执法部门在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依照我国现有的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或发表诽谤、传播其他有害信息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者,要依法惩处,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5.提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驾驭新媒体的能力。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表现不佳,为此,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培训,使 各级领导干部适应网络虚拟社会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应对网络媒体及处理网上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一个常态化、全覆盖的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和学习,全面提高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和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提高领导干部驾驭新媒体的能力,使其在网络的常态宣传和应急处置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未柠,窦含章.微时代危处理[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2]杜俊飞.政府网络危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3]谢耘耕.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互联网舆情传播范文4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博客(Blog)是网络日志(weblog)的简称,具体是指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或信息的网络页面,所发信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我国从2002年第一个中文博客网(www.blogchina.com)出现以来,博客在短短几年内快速普及发展。它使得网络使用者不再需要专业的建站知识就可以拥有自己的主页,并通过博客的与人交流。对于网民而言,拥有自己的博客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注册博客书写网络日记。对网站而言,开发博客平台成为吸引点击率的重要筹码,各大门户网站都相继开发了博客平台。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博客/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3.19亿,较2010年底增长2414万,增长率为8.2%。作为最早的web2.0应用形态,博客也呈现出传统的信息传播特征,一些名人博客受到关注,是意见领袖们传送信息的重要渠道。所谓舆情,美国舆情学奠基人沃尔特•李普曼在其著作《舆情学》中写到,“舆情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义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国内学者大多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大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舆情作为大众的意愿,在本质上始终贯穿了大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不断变动的相互利益关系。近年来,学术界对舆情的理论分析,大多集中在概念、信息收集与分析机制、应用对策等方面,而对于舆情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众多现象和内在规律的理论阐释不多。网络舆情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某些社会群体或阶层的社会政治态度,也是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表现窗口。有学者对网络舆情的概念做如下归结: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据此,我们试图给博客舆情作以下定义: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博客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等汇集而成的信息潮。随着博客网站规模的不断扩大、博客服务项目的多样化发展、国内门户网站的介入以及国外风险资金的大量投入,博客舆情越来越成为网络舆情的热点和亮点。国内学术界对于博客舆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博客舆情的传播社会学分析还不多见。

二、博客舆情的传播范式

博客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其内容发表与传统媒体相比门槛较低、约束较少,只要一按“粘贴”键,任何人都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这将彻底改变、打破传统媒体层层严格把关的出版模式,直接导致博客舆情具有独特的传播范式。1.博客舆情的传播具有个人化和交互性在网络传播中,博客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修改、放大和重组,成为信息的操作者,享受个人化的信息服务。同时,博客可以通过网站、网页设置的诸多栏目对博客舆情进行及时反馈,与网站和其他用户共同探讨和发表意见。从传播学看,大多数博客既是传者,又是受众。博客舆情作为一个载体承担了信息和信息回馈的双重作用,网络是其流通的渠道。博客在个人博客时是传者,看别人的博客并评论时则是受者,博客舆情中的传者和受者是可以互换角色的。就博客舆情的传者来说,博客是一种“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个人发表博客具有“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等特征。只要熟悉了互联网技术的人,基本上都能够快速掌握博客的使用,这为大众信息开拓了渠道,意味着实现了官方话语、精英话语向平民阶层话语和大众话语的转移。就博客舆情的受众而言,一方面,博客舆情的传播常指向两部分受众,小部分是定向的受众,即传者希望信息达到的人,大部分是非定向的受众,即在互联网上偶然接触该博客的人,因而其受众对象大部分具有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博客舆情传播的反馈渠道畅通,受众有很强的主动性,可以进行传播和评论,导致传统传播学中的传者和受众的关系完全消失,大多数博客既是传者也是受众。就博客舆情的传播渠道来说,博客舆情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开辟了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博客舆情抛开了“把关人”的角色,强化了交互主体性的特征,实现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兼容。2.博客舆情的传播具有非线性传统媒体是线性传播,都体现出一种时间流程的不可逆转性和空间界面的不可交替性。博客舆情的传播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二维限制,以超链接的阅读方式,使得网络中的信息处于相互通融状况,从而为传者、受众提供广阔的选择和探索自由。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中指出,一波流行潮的爆发,起因于三项条件,即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环境威力法则,其中任何一项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引爆一场流行。个别人物法则即通常所说的“意见领袖”,很多流行起源于意见领袖掀起的口头信息传播的浪潮,网络中的知名博客即是如此。同时,个别人物法则在网络上还可以引申为“中心节点”,几大门户和著名网络社区这些“长尾的头”是创造流行的发源地。附着力因素是指事物本身的吸引力,但不完全取决于事物的内在质量。附着力因素法则指出,简单改变事物的结构和形式,就有可能大大增强事物的附着力,使之更易流行。网络中的附着力原则与注意力是相通的,但网络中的附着力与表现形式关系密切,如图片的质量、下载的手段和难易程度。在“意见领袖”和“中心节点”的引导下,各种圈子、社区、群构成的“小世界”传播环境对传播流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网络上,任何细微的因素都可能成为传播流行的引爆点。而博客舆情的传播将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环境威力法则发挥到极致,一些关系国家民族利益的事件、自然灾难事件、与弱势群体相关的事件、反映社会道德困惑的事件、反映当今社会主要矛盾的事件的发生以及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经博客传播后,如得到意见领袖或“名博”的评论、转播,往往从一个点发散到更多的点,并且由于意见领袖和网站在传播手段上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大众参差不齐的意见趋向一致,最终产生一致性的舆情。随着博客舆情与社会现实、传统媒体的信息互动,会以不同的方式发展和消失。或持续高涨,发展成为舆论导向;或迅速萎缩,慢慢淡化逐步消落;或波浪式发展,多次反复波动。3.博客舆情的传播具有自由性和非理性由于博客舆情传播中传和受双方角色交互性改变,传统媒介中“把关人”嬗变为“信息服务者”。他们在传统媒体时代所承担的信息筛选和议程设置角色被削弱,而信息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博客舆情的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依靠单一符号或以某一符号为主要载体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了多种符号交融,博客可以自由选择信息符号的传递方式。从当前看,博客舆情的传者、受众都可以选择匿名,导致部分博客在网上的表现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大相径庭,如:当部分博客在网上自我表达时,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将平日鲜有机会当众暴露的“本性”表现出来,可能引发许多不负责任的不良言论,也可能使得博客舆情的倾向被无限夸大,使很多人无法分辨现实与虚拟的区别。博客舆情的传播从技术层面上打破信息垄断的可能,“把关人”的权利被分享,更多的人有了和接受信息的权利,并且随着网络的延伸,可供选择的路径呈几何级数增长,当信息在某一路径上传输受阻时,可以马上选择别的路径,同样可以到达目的地。博客舆情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缺位,较容易出现类似隐私披露、谩骂与虚假信息等问题。博客舆情兼具公众话语与个人话语的传播形态。在博客舆情中,博客们以公众化的形式发表私人的内容,博客舆情体现的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交叉信息,其公共领域的信息经外部媒体的过滤而有选择地被放大。另外,博客舆情的传播还具有信息容量巨大化特点。随着互联网的信息储量每时每刻都在呈几何级数增长,云计算技术将逐步推广,博客舆情的信息容量将会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也将越来越大。而博客舆情的传播范式是大众传播模式的一种。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马莱兹克在1963年出版的《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社会系统传播模式。首先,它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一个由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从而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多重性、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次,在社会传播系统中,它以传播者、信息和接收者为集结点,展示了影响和制约三者以及三者之间的各种因素,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再次,它全面揭示了社会传播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循环互动的精美结构,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而博客舆情中的传播者、受众作为博客的集合体,他们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二级传播、三级传播或多级传播,并将传播效果反馈给传播者。传播者和受众的多层次性、传播系统的多要素性和传播过程的循环性,不仅较全面地反映了大众传播的特点,也揭示了社会系统传播的某些特性。

三、博客舆情的社会效应

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区人”、“社团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在内容上更多,在形式上更复杂和强烈。博客舆情所传播的基本上是中介性社会事项,包括国家管理者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工作措施,也包括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甚至还包括国家管理者的工作成就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等。中介性社会事项与社会心理学和舆论学研究中曾提出的“公共事物”等概念具有相似性,它们都具有刺激人们心理的作用。当中介性社会事项主动或被动地传播到博客身边时,在多数情况下会直接对博客产生刺激作用,这时博客社会政治态度即舆情就会涌现。随着博客的进一步发展,博客舆情内容也在无限延伸,社会效应的渗透性与广泛性将日益强化。1.博客舆情的“蝴蝶效应”互联网作为大众传播工具,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在网络舆情的引发过程中,洛仑兹的“蝴蝶效应”日益凸现。网络上普通人的一个发帖会引发数万、数十万人的转发和评论。博客舆情亦是如此,一经传播,常常会被无限放大,产生惊人的“蝴蝶效应”。无论博客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还是消极,无论发挥正作用还是副作用,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2.博客舆情的“羊群效应”在网络传播中,许多言论根本就找不出源头,而是一种偶然的信息与话题跟随事件。舆论群体就像羊群一样,偶尔一只羊发作而跑起来,整个群体便跟随其狂奔,这就是网络舆情的“羊群效应”,形象地说明了舆论潮的奔涌形态和方向的随机性。可见,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博客舆情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媒介环境,使得我们面临着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发展方向的可能,使得新技术条件下的媒介环境及舆论潮有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的可能。它可能成为引导社会正义的一面,也可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3.博客舆情推动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传统媒体无疑也是社会民主政治进步的推进器之一,但是除了政治、经济力量的干预之外,传统媒体本身的媒介特性如单向传播、把关人过滤、缺乏互动性等,很难提供社会大众直接发表言论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由于其强大的交互,为社情民意的表达提供了最方便最直接的平台。一方面,网民可以通过新闻评论、网络论坛、新闻跟帖、网络调查和网上签名等手段,对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见证事实、发表意见,从而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另一方面,网民可以自己开设“博客”或“播客”,自己提供内容,和其他网民共享和互动。2009年5月的邓玉娇事件,正是由于网络舆情的强力介入,改变了巴东县党委、政府以及县公安局处理事件的态度,提高了政府快速应对的能力和处理事件的严谨能力,使事件得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博客舆情对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揭高校评职称管理黑幕的声援和支持,引发了“大学行政化”、“大学官府化”的深层讨论和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忧虑与深思,推进了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可见,博客舆情这一新型舆论的巨大作用已经在中国当代民主政治生活中充分显示出来,而且将会以更大的影响力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从而加速社会公平的构建。

四、博客舆情的社会责任

西奥多•彼德森在《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中提出了社会责任论的概念和命题,系统勾勒了社会责任论的理论框架。他认为:理性、人与社会、新闻自由及政府与传媒是社会责任论的理论基础;而社会责任论的目标是使媒体兼顾自由与责任,使社会的各种功能充分发挥,以确保人类获得更多的福利。社会责任论对传媒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提供了建议,认为传媒应该实现下列政治功能:提供信息、启迪公众以使公众能够自我管理、监督政府。传媒如果逃避民主的责任将会失去新闻自由,传媒应该以道德、民主和自我防卫来提高自己的表现。显然,社会责任论并不否认自由主义理论的原则精神,而是运用新观点,对新闻自由以及传媒与公众、政府的关系重新进行阐述:积极的自由观代替了消极的自由观、不受政府控制改为政府适当的协调、对理性的理解更为现实,突出强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显然,缺少“把关人”的博客舆情,在充分享有自由表达权利的同时,理应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1.博客舆情要充分体现自律准则博客舆情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博客本人是最近的、最具体的“第一把关人”。博客舆情传播中的每一个把关的“关卡”者是客观的、外在的,只有博客本人的把关才是主观的、最实际的,因此也是最重要的把关要素。每一名博客都要提高自身觉悟与素质,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在道德层面上加强自律,力争做一名守法规、负责任、有素质的博客。美国传播学者卡茨和拉扎斯菲尔德研究认为,大众传播中信息大多并不是直接到达普通受众的,往往要通过“人际交流圈”中意见领袖来“传导”和影响的。所谓“意见领袖”,就是某一“人际交流圈”中有威望和有影响的信息先知先觉者、思想独立者。某一事件发生时,总是先影响这样一批“意见领袖”,然后再由他们去影响周围的人,博客舆情的传播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比如近几年新浪网络强劲推出的名人博客“专门频道”就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网民们争先阅读他们的博客,并持续性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特别是对他们如醉如痴的崇拜和迷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此为轴心和“主心骨”的“粉丝博客圈”。从博客圈中网民接受信息角度来看,意见领袖不自觉地起着一种把关的作用,因此那些名人博客更应该谨慎自己的言行,其一言一行会带来连锁或持续的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会是正面的积极引导,也可能会是负面的严重后果,他们有责任为“粉丝”把好社会责任关。2.博客舆情要有利于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根据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这一点在社会责任理论中表述得尤为突出。在一个社会责任体制中,网络传播媒介享有某些权利,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往往在新闻法律中对网络传播自由加以限制。这种限制包括:为国家安全应守秘密之事项,打击意图煽动他人以武力变更政府或扰乱社会治安者,意图煽惑人民犯罪者,发表不洁、有害青年之文字或供给青年阅读之出版物者等。博客舆情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他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责任的履行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柱,而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世界各国对互联网的管理,都体现出对网络舆情的社会监管深化与细化的趋势。在法国,被列为网络传播违法的行为包括损害国家安全,侮辱国家元首,有损国家权力机构,破坏司法当局及其决议的威信,损害士气,触犯访问法国的外国国家元首,损害社会公德,教唆重罪和普通刑事罪,败坏道德,伤风败俗,发表某些司法辩论和死刑执行报告,反对个人罪(诽谤罪,个人隐私即使事实确凿,也不允许披露)等。在我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也提出了“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可见,博客舆情社会责任的基本要义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3.博客舆情要担当弘扬社会文化的责任博客舆情,不仅使传统的传播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也给社会文化带来了新的表现形态:一方面是内容的无限扩张,一方面有兼容其他文化的趋势,如网上报刊、网上电视电影、网上音乐等。如今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的复制和广泛传播已不费吹灰之力,从而使信息环境对现实环境的复制功能更强。人们得以在感受外部世界方面自我扩张。在不知不觉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接受和理解来自全球的各种媒介信息,并心甘情愿、很大程度地依赖信息环境,使得“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日益明显。这种环境不是实实在在能够感觉到的事件、人、物,或直接听到的观点本身,而是关于它们的复制符号或摹写,是与现实环境并存的拷贝世界或象征世界。从社会学的观点看,任何一个人、一个单位,都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社会规范,博客舆情在培养社会角色、规范社会角色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表现在社会角色认知上。在社会角色的认同过程中,除了家庭与社会教育,媒介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博客舆情中,对规律性社会偏差和社会失范症候的传播是公认的描绘社会界线和社会秩序的方法。在传播过程中,人们可以观察评价、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为,便于自我认识,从而获得为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媒体承担着引导舆论、普及知识、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社会功能,这是它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是其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建设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一个社会总有其赖以存在的核心文化观念和思想,这些社会文化的弘扬,传统媒体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而日益扩张声势的博客舆情也要有所担当。

互联网舆情传播范文5

论文摘要:通过对危机沟通相关研究的梳理.指出网络舆情已成为当前危机沟通研究领域的一个新主题,归纳了危机沟通视角下网络舆情演变的差异性、时段性、随机性特征。总结了网络舆情演变研究现有的两种主要模式,一是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对网络舆情形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二是利用舆论动力学及相关仿真方法分析舆情的形成规则及演变的影响因素,最后对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当各种公共危机事件、企业危机事件出现时,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快捷、参与主体互动等特性,危机信息的网络传播及网络舆情表达对组织危机响应的影响力被极大提升。网络舆情在预测危机事件发展趋势、沟通和调整危机利益相关者关系、制定危机响应方案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危机沟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演变不仅仅是政府组织、商业机构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发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现有研究中对网络舆情研究都有所关注,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演变问题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能为危机沟通及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一些有益思路。

1网络舆情研究:危机沟通的新课题

在危机管理的视角下,公共关系专业人员需要在危机爆发前期、中期和后期及时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对话,以降低组织包括形象和声誉等方面的损失,从改善公共关系角度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策略以及其整个管理过程,被称为危机沟通(crisis communication)。有效的危机沟通致力于促进组织和目标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实际上,评价危机沟通效能的最终落脚点是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出现以及对危机响应措施的感知(perception),这从危机沟通的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有关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危机响应策略对利益相关者(stakehoder)的感知的影响上(e. g: dean, 2004; arpan&roskos一ewoldsen, 2005}2};coombs& holladay, 2009 , jeong, 2009 )。鉴于危机事件社会影响的广域性,如果将组织的沟通对象从单纯的利益相关者扩展到更广泛的公众群体上,则可以将危机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舆情(public opinion)看做公众对危机响应感知的一种体现。舆情的主体为公众,公众的态度、意见、情绪则构成了舆情内容,其客体为各种危机事件以及其引发的相关危机信息。国外研究者在突发灾害事件的舆情调查、企业危机事件的舆情研究等方面已经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也有多位学者从舆情的视角对危机管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刘毅,2005;王来华等,2006}6};陈月生等,2006)。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危机事件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管理者在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危机恢复等各个危机管理阶段能否及时有效地掌握舆情信息并根据舆情信息准确及时地采取响应措施,对于危机管理的效能提升至关重要。

在互联网媒体深度介人危机事件发展的背景下,在危机沟通中利用互联网工具及相应技术已经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有研究已经从理论上探讨了互联网在危机沟通中的所起着作用(e. g. esrock &leichty,1999 ;kent, taylor& white, 2003),互联网可以在多方面改善危机沟通的效果。“在危机中,网络在线群体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争论、表达各种情感的机会,也使得组织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macleod, 2000)。涉及基于互联网的危机沟通主题的研究多是从危机处理者与危机事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角度出发的,实践操作关注了组织如何将互联网整合于危机沟通之中(taylor&kent , 2007 ) ,以及如何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进行修复形象、改善危机事件利益相关者态度等问题(e. g. taylor et al, 2001; jefferson,2006。网络工具可以提供给任何类型的组织以单向及双向的沟通平台,网络这种快速的反应方式,有助于和公众及媒体的沟通。在有关美国“9·11”事件的危机传播研究中,greer&moreland(2003 )通过对美国联合航空及美国航空两家公司在恐怖事件中的危机传播案例分析,指出了互联网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网络使公司有能力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反应,并且可以同时将组织的危机响应与不同的受众进行沟通。sifra & huertas( 2008 )指出了博客(blog)在事件发生时发挥了劝诱和提供信息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危机沟通中获取对舆情有重要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的支持。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到,危机沟通研究主要是从危机处置者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角度展开,但也不乏对网络舆情的关注。在互联网应用日趋普及的背景下,危机沟通中公众的网络舆情表达对危机管理决策影响越来越大,危机事件本身以及组织危机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危机相关事件被媒体挖掘、曝光、沟通措施及新方案实施等刺激性信息,都会激发公众对危机信息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改变,而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又会对危机事态的发展构成影响。网络媒体可以同传统媒体互动,推动和促成舆论的扩大,网民可以选择在自己感兴趣和关注的网络论坛、博客发表意见,交流看法,进行点评和交谈,这也是网络舆情得以形成、传播的重要基础。“网络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强调与危机沟通中在线个体进行双向、对称的交流”( kirat,2007) 。在互联网应用普及的今天,受众的意见反馈及这种反馈对危机管理者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已经在危机沟通过程中被提升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的局面要求研究者从新的视角审视危机沟通问题。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徐晓日,2007)。现实生活中民众的观点和情绪在网络上反映而形成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危机管理者了解利益相关者对危机响应感知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可以理解为公众显现于网络媒体且随危机事件发展、危机响应事态变化的危机感知动态变化过程。在本质上,网络舆情则是民众与管理机构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复杂体现,其演变有其自身的特征。

综合相关文献内容,危机沟通中的网络舆情演变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差异性:从个体角度看,由于社会公众的文化背景、认识水平和利益立场不同,人们对危机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会存在差异。从群体角度看,公众针对危机事件释放的刺激性信息形成的多元的情绪、态度,随着危机事态发展,这些观点在整个网络舆情系统中保持着此消彼长的变化状态,而且往往会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发生分化,形成极具差异甚至对立的观点;b.时段性:在危机发展不同阶段网络舆情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危机的研究一般认为,危机可以划分为突发期、扩散期、爆发期及衰退期,一定时间区间内,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关注程度反映在相应的网络舆情上表现出从平静状态到爆发的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事态的发展,形成的网络舆情状态在逐渐平息和消逝,同时也可能存在某种震荡、反复的状态。随机性:网络舆情演变由于危机管理者、媒体、受众等多因素参与,其状态变化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由于危机事件本身的受关注度,会引发公众在网络空间的激烈讨论,使得网络舆情可能朝着任何一个方向演变,网络舆情随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会表现为网络舆情演变的随机性。

“互联网已经成为争议性事件爆发时公众表达舆情的重要场所,网民不再是无形的实体(invisible entities),而已成为了危机管理专家需要认真对待的公众群体。在研究危机沟通的传播机制、响应策略以及效果评价时,不能忽视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公众多元化的意见表达对危机沟通各环节的作用机制。网络舆情演变的行为是危机沟通中政府、媒介和公众为代表的危机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一种动态表征,利用网络舆情的演变行为对危机沟通进行考察是一个新研究思路。

2网络舆情演变相关问题的研究模式

在借鉴国内外危机管理、危机信息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危机沟通的规律及舆情演变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现有文献中的研究主要可归为以下两类模式:

2. 1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对观测到的网络舆情数据形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已有一些文献对社会中出现的热门话题、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变进行的量化或质化分析,此类研究模式通过获取网络论坛、新闻门户网站的实际数据,以例证的形式分析网络舆情的演变行为,利用统计方法对舆情演变的具体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秦州(2005)利用新闻事件在搜索引擎中的页面数的查询、搜索与统计结果来刻画有关某个新闻事件的网络舆情。谢海光、陈中润(2006)通过对某大学一次校园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校园网论坛上传播过程的实证研究,提出互联网内容与舆情的热点(热度)、重点(重度)、焦点(焦度)、敏点(敏度)、频点(频度)等十个分析模式。rowe et al. ( 2008 )针对禽流感事件对来自bbc网站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相关主题帖子的回复信息内容进行分析,以获取公众对政府危机响应的评价意见。针对危机信息传播的网络舆情演变,魏玖长((2006 )通过对sina网站有关危机事件的新闻专题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危机事件的时间演变模型分为4类:指数型、正态型、泊松型、波动型。吕莎莎(2008 ) 基于网络媒体的角度,选取inve,逆曲线增长模式和s曲线增长模式作为新闻报道统计模型以预测危机事件爆发后信息数量的发展趋势,对某大型门户网站的危机信息新闻报道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2.2利用舆论动力学(opinion dynamics)及相关仿真方法分析舆情的形成规则及演变的影响因素舆论动力学学者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并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来探讨舆论形成(public opinion formation)的机制。舆论动力学学者认为舆情演变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无数个体在特定时间对具体事件的意见,总是在环境与他人的互动中改变的。基于这种研究思路,由于个体在发表意见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协同学分析舆论形成的场,hacken等人根据协同学理论建立舆论形成的随机模型。近年来有多位物理学家将统计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舆论研究中,sznajd在2000提出了sznajd舆论模型,其模型演化规则中考虑到了发表言论的个体态度受到临域个体态度的影响,后续的研究者不断对sznajd模型进行调整,并提出了改进的模型和演化规则。以deffuant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针对舆论观点离散间题进行改进,提出了连续观点有界信任( continuous bounded confidence)模型,关于舆情演变问题,舆论动力学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舆情作为在特定传播渠道上表现的一类舆情,也有针对其进行的动力学仿真的研究,曾祥平等(2007 )建立了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网络舆论激励模型,用情感倾向度和情感倾向度门限来确定元胞发表言论的状态,用情感激励描述元胞的移动规则。网络舆情系统中各主体复杂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单个主体所不具备的特征,这种涌现机制很适合运用多主体系统的建模方法(mufti一agent based modeling),刘常星等(2009)建立了基于mufti - agent的网络舆论传播仿真模型,分析了网络舆论传播中新闻跟帖与bbs传播。

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目前的一些研究都涉及到了危机沟通与舆情演变的主题,各学者研究侧重点不一,这些成果为我们研究网络舆情演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也为进一步深人探讨危机沟通实践问题和管理理论开启了思路。

3对进一步研究空间的展望

对于网络舆情演变规律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把握互联网危机信息传播的本质,提升危机管理的水平。现有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很大的探索空间。

a.国内外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大众传播学(mass communication)、情报学(infomatics)等领域近年来有多位研究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对危机沟通相关舆情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多数成果以实验设计及反思的形式对个案进行分材 .较少涉及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的模型研究。危机沟通的网络舆情演变问题由于研究跨越的学科较多,属于交叉学科领域,应开展学科间的融合、借鉴,这有助于丰富危机沟通的研究视角、方法。

b.舆情演变是个体之间局部交互的复杂过程,舆论动力学的研究思路是针对个体的行为转变及舆情传播环境的特征,提出了不同的舆情演化规则,建立了相应的舆论演化模型。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到,舆论动力学的研究侧重舆论演化规则的研究,所选取的现实问题大多是常态情形中舆情变化,已有的复杂网络、多主体仿真实验较少涉及到基于现实危机情形下的舆情演变规律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关注基于危机沟通的网线舆情演变规律,根据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将演变规则更加丰富化,将仿真应用在诸如危机事件热点生成机制、网络危机信息议程设置等现实危机管理问题中。

c.现有的危机管理研究中,对网络舆情演变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由于网络舆情是一种群体意见的自然状态,在危机情形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有时甚至会产生非常极端的情绪性舆论。网络空间出现的特有的“极化效应”、“从众效应”等传播特征对危机沟通提出新的要求。下一步研究可从舆情演变的角度研究危机管理中的网络信息传播问题,找到网络舆情演变与危机管理的结合点,围绕危机事件产生、发展及危机沟通各因素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进行深人研究。

d.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研判方式日益丰富,目前包括舆情危机话题捕捉、舆情热点跟踪、舆情趋势分析、舆情预警等技术手段已经在危机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会为危机沟通中网络舆情演变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信息支持。已有研究文献对网络舆情观测对象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集中在论坛、新闻组、博客、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及留言评论等几种形式上,在下一步中可逐步确立网络舆情信息的观测指标体系,结合信息技术,提高网络舆情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

互联网舆情传播范文6

关键词 网络舆论 生态系统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中国计量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杭州310018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民意传达的一块沃土。与传统媒体信息的强势性单向流动不同,网络赋予了受众相对平等的话语权。作为赛博空间的传播范式,网络以其独有的传播生态衍生出带有似真性特征的网络人际关系,满足着人们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成为现代舆论形成的重要阵地。

网络舆论的兴起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Dholakia、Bagozzi和Pearo(2004)是较早关注网络舆论的学者,他们认为,web 2.0赋予用户进行内容的创作(如博客,播客)、编辑和筛选可能所引发相关“社会变革”;希尔(Hiller,2003)也指出网络增加了公民参与政治和公众议题的新热情和可能性。这种公众对时政和社会话题的参与和关注,典型地体现在西方新闻学者所谓的“公民新闻学”、“草根新闻学”的实践上,以及网民通过内容上的贡献对公众日常话题和媒介议程设置的参与。国内学者对网络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着重分析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与建设能力;从媒体的角度,分析网络等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宣泄功能,在舆论引导中所扮演的媒介功能与角色;从网民心理的角度分析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及特点。

总而言之,网络舆论主要研究网络与舆论之间的关系,包括互联网对舆论的影响以及网络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事实上,对网络舆论的研究并不能仅局限于网络本身,因为网络只是从技术层面使得每一个舆论主体能更为自由地进行自我诉求,也使得主体能够快速聚集,形成共鸣。网络舆论的本质是公众诉求与意见在互联网中的全方位映射与多角度重组。网络舆论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网络舆论系统的各个要素,如舆论信息的资源、信息生产加工者、信息传播者和消解者,与其生存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一个整体,各要素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最早运用生态学来研究传播现象的学者是尼尔·波兹曼,他在1970年提出“媒介生态学就是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它试图使媒介环境中隐蔽的具体规范清晰起来”,“它试图发现媒介究竟迫使我们扮演着什么角色,媒介如何构建着我们的所见、所言、所行”。随后,国内学者开始将生态学引入传播学与媒介研究,如林文刚(2000)认为,媒介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各种传播媒介的符号和信息本质及传送特性,从人类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了解文化的形成、延伸和变迁。支庭荣(2004)则认为传播生态的内涵广于媒介生态,他将传播生态做了三个层次的划分,传播原生态、传播内生态与传播外生态。还有学者提出网络生态的概念,张庆峰(2000)指出,“所有的影响网络发展的其它社会系统构成了网络发展的生态环境,当我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分析网络与网络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时,便形成了网络生态……”。

以上研究都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参照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种群、生态集群等概念,以生态学的角度来探寻媒介和大众传播领域中的生态学规律和原理,为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拓展了视野和思路,但都集中在传播学和新闻学等领域,关于舆论生态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尚无学者提出一个完整的舆论生态模型,至于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更是空白。鉴于此,本文认为由于网络已经成为民意宣泄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的分散性在反映民情、民意,促进社会民主进步方面固然体现出其自身的优越性,但网络意见表达的分散性与低成本,也使得舆论的形成及传播非常迅速、复杂并且难以控制。因此,本文将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行的框架。

二、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由于生态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存在普遍的适应性,因此本文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来探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同时强调和突出系统中的互动性。

(一)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信息主体因素与环境因素构成的一个整体。信息资源与信息主体因素构成舆论微观生态;环境因素构成舆论宏观生态,是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生态因子与舆论信息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这个整体具有相对稳定的大小和结构,信息生产者利用信息资源生产信息,传播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规制者借助信息的传递、消耗和管制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同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最终形成具有自我组织、调节和修复功能的复合体。

在网络舆论生态内,如果信息的产生、流动和消解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舆论主体因子都能进行信息、能量和资源的交换、交流与共享,那么这个生态系统就是健康安全的;否则,就需要对系统构成的各个子要素进行调节,促使其微观系统、宏观生态保持协调和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