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经济政策范例6篇

商周时期的经济政策

商周时期的经济政策范文1

关键词: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货币政策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10-0095-09

一、引言

企业维持日常运营和扩大收入,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和营运资本投资。营运资本投资通常包括给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应收账款)和进行存货投资。

本文所称存货投资是指某一时点企业存货的持有水平的存量概念,与一些宏观经济研究中所指的存货投资的流量概念不同。在营运资本投资期间,企业一般也会从供货商获得一定的商业信用融资(应付账款)。营运资本投资一般是指扣除了商业信用融资之后的净投资,即通常所称营运资本需求(Working Capital Requirement),或净营运资本投资。

本文所称营运资本需求或运营资本投资是营业收入标准化之后的相对需求,即维持单位收入所需要的运营资本或净营运资本,相关研究文献都采用类似的定义。后文中出现的营运资本都在这个定义范围内,而不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教科书所定义的广义营运资本(即所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收稿日期:2015-05-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经济复杂性的行为建模与计算实验及应用研究”(71471177)

作者简介:吕峻(1970-),男,甘肃静宁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和公司财务研究。E-mail:lj6662@126com

与固定资产投资不同,营运资本投资弹性更大,波动性更强。营运资本投资的增加既可能是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所进行的扩张投资(给予客户更长信用、增加更多的商品库存),也可能是因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周转(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缓慢造成的被动性增加(这种情况下一般称为资金占用),这会对企业资产流动性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企业生存。此外,营运资本既涉及资产方,也涉及融资方。因此,营运资本投资的波动比固定资产投资更为复杂。研究营运资本投资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掌握宏观经济的微观运行轨迹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为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或更为合理地评价经济政策提供帮助。

已有的文献来看,从微观层面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文献非常少。相关研究主要散见于一些对营运资本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Chiou 等[1]以台湾企业为样本没有发现经济变量对营运资本需求有显著影响。Mansoori和Muhammad[2]以新加坡企业为样本分析发现现金周期(CCC)

现金周转期(CCC)和营运资本需求或投资呈正比关系,是以资金周转期表示的净营运资本需求。

和GDP成反比,经济越好,营运资本需求越低。Lamberson[3]以美国小企业为样本发现流动资产比总资产和存货比总资产,与经济景气度成反比关系。Baos-Caballero等[4]采用西班牙中小型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CCC与贷款利率和GDP没有显著关系。从这些研究中可见,在宏观经济如何影响营运资本投资方面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而且,这些文献在宏观经济因素对营运资本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方面普遍比较薄弱。

不过,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融资方――商业信用融资影响的研究,目前是宏微观经济领域交叉研究的一个热点。Einarsson和Marquis[5]与石晓军和张顺明[6]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具有逆经济周期效应。经济繁荣期,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低;经济紧缩期,商业信用融资水平高。Petersen和Rajan[7]认为企业在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会转而求助于商业信用作为替代。石晓军与张顺明[8]、刘飞[9]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越紧缩,企业为维持正常的投资水平和运转要求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越多,而货币政策越宽松,企业对商业信用的需求越少。但是,商业信用融资只是营运资本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Merville和Tavis[10]指出,由于营运资本组成部分的最优政策是相互影响的,无论是实际决策还是相关研究,与营运资本相关的投资和融资决策应该同时考虑。如果单独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于某一部分营运资本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稳健。

本文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角度,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二者对于营运资本整体(即营运资本投资)和组成部分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2001―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经验分析了二者对于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周期会影响营运资本的动态调整成本,从而使营运资本投资逆周期波动;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会减弱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顺周期操作会加强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货币政策本身会在不同经济时期对营运资本投资产生非对称影响;应付账款融资的逆周期变动只是企业对于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变化的被动性适应,对于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影响非常有限。

二、理论分析

1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分析

经济周期的一般特点是经济上行期:经济增长逐步加快,消费和投资逐步旺盛,物价指数逐渐攀升,市场预期乐观。由于金融机构风险资本降低和企业信用等级稳步提高,整体金融环境相对宽松,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畅通。经济下行期:经济增长逐步减缓,消费和投资逐步减弱,物价指数走低,市场预期悲观。由于金融机构风险资本增加和企业信用等级下降,整体金融环境相对趋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企业营运资本投资增加,则融资需求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减少,融资需求减少。企业营运资本投资的变化首先受到融资成本或难度的影响。但是,融资因素只是企业考虑营运资本投资水平的一个因素,企业决定增加或减少营运资本投资,还取决于投资意愿或者预期。因此,这里首先从融资和投资的角度分析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

从融资角度来说,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取决于经济周期对于融资成本的影响。经济上行期,由于金融环境相对宽松和企业信用等级增加,企业容易从资金提供者那里获得资金,同时物价上升也导致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下降。不考虑长期资金来源,企业可以在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信用融资之间任意选择。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融资的相对成本来说,虽然商业信用融资通常有一定的免息期(一般不会太长),短期内融资成本低于银行信用融资,但是,一旦超过一定期限,商业信用融资成本会骤然加大,首先表现为可能失去现金折扣(如以3/10,60/n的商业信用条件,计算放弃折扣的实际年利率为449%,大大高于银行融资成本),而后可能存在断货、诉讼和信誉损失。因此,除非超短期融资或企业可以利用市场地位获取较长的商业信用免息期,银行信用融资成本应该低于商业信用融资。经济下行期,由于金融环境趋紧,企业信用等级下降,融资难度加大,物价指数走低也导致实际融资成本上升。与经济上行期相比,银行信用融资成本和难度加大。由于产品销售不畅,商业信用融资可以获得相对更长的免息期。企业可能会用商业信用融资替代部分银行信用融资。石晓军和李杰[11]研究发现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替代系数与GDP之间具有反周期性规律就说明了这一点。

从投资角度来说,按照一般的财务管理理论,营运资本投资持有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持有成本、短缺成本和投资预期。经济上行期,由于客户信用度提高,坏账风险较低,企业愿意给客户提供期限更长的商业信用(表现为应收账款增加)。同时,由于存货销售通畅、资产价格上升,对经济前景预期乐观,存货短缺风险加大,企业增加存货库存更加有利。经济下行期,客户信用下降,坏账损失增加,企业对外提供商业信用意愿降低。同时由于销售下滑,物价走低,经济前景预期悲观,存货短缺,成本降低,贬值风险加大,企业应该减少存货库存。

因此,无论从融资还是从投资角度,营运资本投资应该顺经济周期波动。经济上行期,内外部融资通畅,营运资本持有成本下降,短缺成本增加,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应逐步提高;经济下行期,内外部融资趋紧,营运资本持有成本增加,短缺成本下降,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应逐步下降。

但是,上述分析有一个假设前提,即营运资本投资向上或向下调整是没有成本的(或者说只是对于营运资本投资水平的静态分析)。现实中,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向上和向下调整都会受到调整成本的影响。

例如,对于存货来说,经济上行,企业增持存货有利,但增持存货会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产能限制。存货水平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会随经济增长的加快逐渐增加,存货库存无法和收入同步增长(甚至会下降),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存货投资会下降。经济下行,虽然持有大量存货对企业不利,但由于销售不畅,降低库存意味工人失业,社会成本增加。由于材料、人力供应宽松,产能闲置,增持存货的边际成本会降低。因此,经济上行期,存货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会大于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经济下行期,存货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会大于存货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存货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在经济上行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加快会显著增加(材料、人工和固定资产的供应更加紧张),在经济下行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会显著降低(材料、人工和固定资产的供应更加宽松)。

对于应收账款来说,账期的调整会影响下游企业的资金状况,企业在不同经济时期调整信用账期,产生的边际收益和成本是不同的。经济上行期,商品畅销,下游客户资金相对充裕,账期向上调整(延长)的边际收益(销售增加的收益)和向下调整(缩短)的边际成本(客户流失成本)都不会显著增加(即资金问题不会成为影响客户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企业可能会选择向下调整账期;经济下行期,商品销售不畅,下游客户资金相对紧张,账期向上调整的边际收益和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都会明显增加(资金问题会成为客户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企业可能会选择向上调整账期。

因此,从调整成本的角度,企业营运资本投资应该逆经济周期而动。在经济上行期,尽管增持营运资本有利,但营运资本投资向上调整的净边际成本大于向下调整的净边际成本,随着经济增速加快,二者比值会显著增加,从而表现为营运资本周转速度加快。经济下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向下调整的净边际成本会大于向上调整的净边际成本,随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二者比值会显著增加,从而表现为营运资本周转速度变慢。

总之,从融资、投资和调整成本角度分析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实践中,三种因素可能都会对营运资本调整起到一定作用。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究竟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各种因素对营运资本投资作用的大小,本文将通过经验分析予以确定。

2营运资本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经济发生波动时,中央银行为了熨平经济波动,往往会采取逆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通过较紧的货币政策,减少金融机构资金提供数量或提高资金价格。而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金融机构资金的提供数量或降低资金的价格。但在实际政策实践中,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并非是简单负相关关系。陈建斌[12]认为由于信息不完全导致的货币当局对经济波动拐点判断的失误、政策惯性和政策时滞等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方向上的错配并不少见。在经济上升的初期,政府为刺激经济尽快恢复会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下行过程中,政府如果错判经济趋势,也可能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反周期政策,其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作用效果可能并不一样。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货币政策对经济过热的调节作用比经济萧条的调节作用更有效。不同经济状态下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力会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经济中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家和消费者对未来的悲观情绪占主导,央行放松银根、降低利率难以启动投资和消费,同时,银行选择惜贷以规避风险,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传导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努力往往不能达到政策意图[12-13]。王义中和宋敏[14]研究发现在经济上升期,外部产品需求和资金需求都会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而在经济下滑期,只有外部产品需求渠道对投资起作用。若在经济下滑期,实施以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政策可能并不会有效刺激公司投资,而实施以刺激外部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可能会更好。

因此,货币政策的营运资本投资传导途径(无论是货币渠道还是信贷渠道)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货币政策本身对货币供应量影响导致的营运资本投资的变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或者因错配造成的顺周期操作,缩小或扩大经济周期波动,从而使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一起对企业营运资本投资产生叠加影响。

就货币政策本身的影响来说,在经济上行和下行时期,宽松货币政策所起的作用可能并不相同。经济上行时期,由于经济前景预期较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企业增加营运资本投资。而在经济下行时期,由于经济前景预期悲观,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并不会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即货币渠道的利率作用可能会失灵)。但是,经济下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使不会增加投资和产出,但至少会通过信贷渠道降低资金价格,从而使得企业之间的货款支付加快。

就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叠加影响来说,在经济上升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在经济下行期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加大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的影响。在经济上升期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者在经济下行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者抵消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1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了1998年之前在沪深两市已经上市的230家制造业公司的2001―2013年数据,组成个数为230、时间序列长度为13年平衡面板数据(即2 990个数据点),检验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和货币政策效应。以这种方式选择数据是因为:首先,营运资本相关的指标具有极强的行业特性,为了减轻行业因素的干扰,本文只采用制造业公司。其次,为避免公司IPO初期对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删除了上市不足三年的公司。再次,使样本期间至少能覆盖相对完整的经济周期。最后,采用平衡面板数据是考虑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和数据去趋势化。在样本选取的过程中剔除了符合条件但数据不全和财务指标异常(净资产为负或营业收入为零)的公司。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财务指标按1%比例通过Winsorize进行了缩尾处理。

经济周期划分:按照“谷―谷”法划分,参照以往的研究和我国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将2001―2007年划分为经济上行期,2008―2013年划分为经济下行期。在经验分析时,就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样本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这两个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与理论分析中对于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的定义基本吻合,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

2计量模型的设定

本文采用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WC代表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RGDP代表GDP实际增长率,MP代表反映货币政策松紧情况变量,Control代表系列控制变量。β1和β2分别代表经济增长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程度和营运资本投资受货币政策松紧的影响程度,β3反映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叠加影响,如果β3显著且符号与β1相反,说明货币政策具有减弱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作用,若与β1一致,说明货币政策具有加强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的作用。

由于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可以有效避免不随时间变化的遗漏因素(如治理结构、行业因素、采购和销售模式)等对营运资本的影响。本文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法对计量模型(1)进行估计。为避免内生性的影响,在控制变量的选择上,对于明显受当年营运资本影响的变量选择其滞后一期的变量值进行回归。

3变量的选择

(1)因变量(WC)

营运资本投资=销售产品提供的净商业信用+存货-采购材料获得的净商业信用

销售产品提供的净商业信用=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采购材料获得的净商业信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

为叙述简化起见,文中销售产品提供的净商业信用以应收账款代替,采购材料获得的净商业信用以应付账款代替。上述变量值都是以当年平均值除以当年营业收入计算取得。

(2)自变量

经济增长率(RGDP):为GDP实际增长率。

货币政策(MP)变量:由于单独用利率、货币发行量、信贷增长等单一指标很难判断货币政策究竟是紧缩还是宽松,笔者仿照陆正飞与杨德明[15]的做法,以MP(MP=M2增长率-GDP增长率-CPI增长率)指标来估算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如果该指标偏大,则表示货币政策偏于宽松;反之,则表示货币政策偏于紧缩。从2001―2013年,MP分别为86、86、84、09、45、15、-23、23、191、60、26、41、33。我们选择6个MP较大的年份,即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09年和2010年6年作为货币政策宽松期,取值为1;其余年份作为货币政策紧缩期,取值为0。

(3)控制变量

根据Hill等[16]的研究,本文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规模、长期投资支出、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长期负债融资和股权融资7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影响营运资金的需求。营业收入增长会相应地减少对营运资本的需求[16]。

公司规模:以总资产的对数计算。公司规模反映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公司规模越大,企业融资约束越小,营运资本投资越高。

长期投资支出:用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计算。企业长期投资水平越高,资金需求量越大,会减少营运资本投资,将流动资产转换为长期资产[17-18]。

资产负债率:以负债比总资产计算。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该指标越大,企业营运资本投资越小。

净利润率:以净利润比营运收入计算。Deloof [19]研究说明盈利能力和营运资本投资成反比关系。同时,利润越高,企业营运资本投资的资金来源越多。

长期负债融资:以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长期负债-期初长期负债计算。长期资金来源越多,可供投资的资金越多,营运资本投资水平越高。

股权融资:以现金流量表中接受的权益性投资计算。接受的权益投资越多,可供投资的资金越多,营运资本投资水平越高。

长期投资水平、长期负债融资和股权融资均用营业收入标准化后的值计算。

4相关性分析

为了直观了解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随时间变化趋势以及与GDP增长率的关系,本文分别做出了四项指标均值的时间趋势图(见图1的左图)。由图1所见,在2001―2013年,虽然在经济下行期后几年,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有一定上升趋势,但总体来说它们均具有明显的向上或向下的时间趋势。实现单位销售收入所需的平均营运资本投资从2001年的070元,下降到2013年的025元。应收账款、存货也有类似趋势,而应付账款除2007年之外,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总体来说,样本公司营运资本的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图1滤波前后营运资本投资时间序列图

注:图1左边为滤波前,右边为滤波后;图中虚线为GDP增长率,实线为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

由于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为了分析营运资本变化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需要将营运资本及其组成的时间趋势过滤掉。如果采用原始数据,营运资本的波动不容易观察,而且在回归时会产生严重的计量问题。

如果不去除营运资本变化的时间趋势,很明显经济上行期的营运资本需求大于经济下行期的营运资本需求,从而可能得出营运资本需求顺经济周期的变化规律。本文仿照Fernandez-Corugedo 等[20]的做法,采用HP滤波法,将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时间趋势过滤掉,得出它们的波动成分,分析营运资本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过滤掉时间趋势的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和GDP增长率以及时间变化趋势见图1的右半部分。由图1可见,滤波后的营运资本投资波动趋势和GDP增长率波动趋势近似相反。在GDP增长率最高的2007年附近,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水平最低,而在GDP增长率较低的年度,净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水平较高。在2001―2007年的经济上行期,随着GDP增长率的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逐步降低;在2008―2013年的经济下行期,随着GDP增长率水平的下降,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逐步增加。总体来说,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和GDP增长率应该呈负相关关系。

基于此,

本文分别做了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采用滤波后值,回归时也采用的是滤波后值)与GDP增长率以及货币政策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由表1和表2可知,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都与GDP增长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货币政策变量与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关系在经济上行和下行期有所不同。在经济上行期,货币政策和营运资本投资、应收账款和存货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在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和营运资本投资、应收账款显著负相关,与存货无显著相关关系。即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营运资本投资。这说明经济下行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促进企业扩大投资,但是会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并可能改善企业的流动性水平。

祝继高和陆正飞(2009)的研究发现银根紧缩时,企业会增加现金持有水平。

表1经济上行期主要变量相关性系数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营运资本投资的三项组成中,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都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销售回款的加快(减慢)会缩短(增加)对上游客户付款周期。应收账款和存货在经济上行时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经济上行时应收账款周转和存货周转会同步变化,而在经济下行时期,二者相关关系为负,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但一定程度上说明由于资金紧张,二者在经济下行时具有竞争关系,即企业要么选择放松商业信用条件要么选择增加库存。存货和应付账款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经济下行时二者的关系更加密切。以上描述说明商业信用融资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占用水平或周转速度,在经济下行期尤其如此。

四、回归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1总体回归分析

表3是模型(1)的回归结果。由表3可见,无论是经济上行期还是经济下行期,GDP增长率的系数均显著为负。因此,营运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越快(慢),实现单位营业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越少(多)。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主要受到调整成本的影响,而不是投融资因素的影响。不考虑货币政策作用,在经济上行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实现单位营业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下降02%;经济下行期,GDP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实现单位营业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增加57%。这说明,经济下行时期,经济增长率变化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更加明

显(表3的第三列回归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

第三列增加了经济状态变量(上行期为1,下行期为0)和其与GDP增长率交叉项变量。由于交叉项系数为正且显著,与GDP增长率系数正好相反,说明GDP增长率在经济上升期变动对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弱于经济下行期。),这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一致。Enqvist等[20]发现经济下行时期营运资本的管理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GDP增长率和货币政策MP交叉变量的系数,在经济上行期显著为负,与GDP增长率系数符号一致;在经济下行期显著为正,与GDP增长率系数符号相反。由于MP是虚拟变量(货币政策宽松时为1)。说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上行期具有加强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具有减缓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作用。也就是说,经济上行期,GDP增长1个百分点,如果货币政策宽松,实现单位营运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下降48%(GDP增长率的系数+交叉项的系数);经济下行期,GDP下降1个百分点,如果货币政策宽松,实现单位收入所需营运资本投资则下降02%。换句话说,经济上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加强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抵消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减慢的影响,从而有利于企业减轻财务风险。反过来说,经济上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弱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强化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减慢作用,使得企业资金面更加紧张。

单独就货币政策变量MP来说,其系数在经济上行时期显著为正,而在经济下行时期显著为负。说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政策相比,在经济上行期,可以增加企业的营运投资;经济下行期,通过降低资金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的方式降低营运资本投资资金占用,改善企业流动性水平,这一点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

表3以营运资本投资为因变量模型(1)回归结果

)。

2分项回归分析

表4是分别以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为因变量的模型(1)回归结果,通过表4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的影响。

就GDP增长率的系数来说,无论因变量是应收账款、存货还是应付账款,经济上行和下行期的系数都为负,而且除经济上行期因变量是存货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外,其余回归的系数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经济增长加快,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都会下降(或者说是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都会加快)。这说明,经济上行期,应收账款周转的加快是引起营运资本投资减少的主要原因;经济下行期,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同时变慢是引起营运资本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应付账款作为对营运资本投资的商业信用融资,逆经济周转变化会减轻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但并不能扭转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方向。联系到前面的相关性分析,说明经济增长减缓造成的商业信用融资的增加,更多的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变慢引起的被动性增长,而不是为了抵消经济周期影响的主动性增长。

如果是主动性融资,营运资本投资在经济下行期至少不会显著增加。

就GDP增长率和货币政策MP的交叉项系数来说,各个因变量下的回归结果有较大差异。经济上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加强作用表现为存货占用水平下降(存货周转的加快)和应付账款占用水平的增加。在经济下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抵消作用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的下降(应收账款周转加快)。

就货币政策MP变量的系数来说,各个因变量下的回归结果也有较大差异。相对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上行期主要表现为存货的增加(也会造成应付账款下降);在经济下行期,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的减少。经济下行期,由于企业资金面紧张,货币政策宽松并不会造成商业信用融资的减少(应付账款的降低)。也就是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上行期刺激投资扩张的作用主要体现存货水平增加上;

这种增加不同于经济下行期的被动增加,是市场预期乐观引起的主动增加,通常表现在经济上行的初期。而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宽松造成营运资本投资下降主要表现在应收账款的下降。即企业收缩了对外提供的商业信用,

由于货币供应环境相对轻松,收缩信用对于收入增长的负面影响较低。但收回的资金并不是用于同比例扩大投资,更有可能用于现金储备。

表4以营运资本投资组成为因变量模型(1)回归结果 (N=1 380)

3稳健性检验

虽然营运资本投资单个组成可以更加具体地说明营运资本波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营运资本波动原因。但前面已经提及,三个组成的投融资决策从来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而将三个组成合在一起的营运资本投资指标虽然更加合理,但由于考虑的因素更多,反映的信息过于总括。而营运资本投资的三个组成之间两两组合也具有明确的经济学或财务学含义,在实践和一些学术研究中有时更为常用。因此,分析这些组合的宏观经济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验证前文所述的营运资本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

营运资本投资组成的两两组合含义:首先,应收账款+存货的组合反映了不受融资因素影响的纯营运资本投资。其次,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组合反映了企业给予上下游客户的净商业信用。最后,存货-应付账款组合反映了企业支付价款的存货净购买。

表5是以三种组合为因变量的模型(1)回归结果。由表5可知,纯营运资本投资和净商业信用明显受到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逆经济周期变化。而存货的净购买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宽松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经济周期效应的叠加作用,在经济上行时主要表现在促进存货净购买上,在经济下行时主要表现在抵消纯营运资本投资和净商业信用的增加方面。货币政策本身的影响在经济上行和下行有明显的不同,在经济上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企业增加存货净购买,但对于净商业信用的影响不显著;在经济下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得纯营运资本投资和净商业信用下降,但是对企业存货净购买没有显著影响。

总体来说,以营运资本投资组成两两组合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和前文的分析基本一致。

表5以营运资本投资组成的两两组合为因变量模型(1)回归结果

篇幅所限,将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略去。(N=1 380)

五、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的研究发现,主要受不对称调整成本的影响(经济上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大于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经济下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会小于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受常规投融资因素的影响,使得营运资本投资逆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增长越快,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越低;经济增长越慢,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越高。同时发现,营运资本投资逆经济周期的变动效应,在经济上行时,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加快,而在经济下行时,则表现为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速度的同时变慢。经济下行期,经济增速变化对于营运资本投资(或资金占用)的影响相对于经济上行期更加显著。

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的叠加影响;另一方面,是其本身通过改变货币环境而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

在叠加效应方面,通过经验分析发现,经济上行期,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加强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宽松货币政策可以抵消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的减慢作用,从而有利于企业降低财务风险。

反过来说,经济上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缓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强化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减慢作用,使得企业资金面更加紧张。

在货币政策本身效应方面,理论和经验分析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政策相比,在经济上行时期,主要通过增加存货投资方式增加企业的营运投资;经济下行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增加企业营运资本投资,但以降低资金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的方式降低营运资本(主要是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从而改善企业流动性水平。

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首先,经济下行期,经济增长与营运资本占用水平关系更加密切,经济增长减缓会加大企业营运资金风险。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对于企业营运资本指标的监控和分析。其次,缓解经济下行对于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方法是可以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也可以采取降低企业营运资本占用水平向下调整的成本(如健全社会保障水平和采取更加灵活就业政策)。再次,和其他一些研究货币政策效应的文献结论一样,经济下行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增加企业的营运资本投资,因此,试图采用普遍宽松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法不一定有效,而且有可能使得一些应该被市场淘汰的“僵尸企业”复活。最后,商业信用融资可以抵消部分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效应,但这只是企业对资金周转加快或变慢的一种被动性适应,并不能对于宏观经济周期或政策的作用产生明显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受数据等因素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只涵盖了一个经济上行期和不太完整的经济下行期(本轮经济周期的结束时间尚不确定),所以本文的结论尚需要更多完整经济周期数据的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Chiou, JR, Cheng, L, Wu, HW The Determinants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J]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2006, 10 (1):149-155

[2]Mansoori, E, Muhammad,D J Determinants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Case of Singapore Firms [J]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 2012,11(3):15-23

[3]Lamberson,M Changes in Working Capital of Small Firms in Relation to Changes in Economic Activity [J]Mid -Ame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1995, 10 (2) : 45-50

[4]Baos-Caballero, S ,García-Teruel,P J, Marínez-Solano,P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n SMEs [J] Accounting & Finance , 2010, 50 (3): 511-527

[5]Einarsson, T, Marquis, MH Bank Intermediation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J] Money Credit Banking , 2001,33 (4): 876-899

[6]石晓军, 张顺明 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 [J] 管理科学学报, 2010, (12):10-22

[7]Petersen,M, Rajan,R Trade Credit:Theories and Evidence [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7,10(3): 661-691

[8]石晓军,张顺明 商业信用对信贷政策的抵消作用是反周期的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经济学(季刊),2010,(1): 213-236

[9]刘飞 货币政策、信贷歧视与企业间商业信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3, (3):20-23

[10]Merville, L J , Tavis,L A Optimal Working Capital Policies: A ChancE-Constrained Programming Approach [J] Journal of Financial & Quantitative Analysis,1973,8 (1): 47-59

[11]石晓军, 李杰 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替代关系及其反周期性:1998―2006年 [J] 财经研究, 2009, (3): 4-15

[12]陈建斌 政策方向、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 [J] 管理世界, 2006, (9): 6-12+171

[13]匡国建 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的约束与对策 [J]金融研究, 2003, (3):63-70

[14]王义中, 宋敏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资金需求与公司投资 [J] 经济研究, 2014, (2):4-17

[15]陆正飞, 杨德明 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 [J] 管理世界, 2011, (4):6-14

[16]Hill, M D , Kelly, G W, Highfield,MJ Net Operating Working Capital Behavior: A First Look [J] Financial Management , 2010, 39 (2): 783-805

[17]Petersen, F B C Working Capital and Fixed Investment: New Evidence on Financing Constraints [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 24(3):328-342

[18]于博, 颜铭佳 货币政策、营运资本管理与房地产流动性风险 [J] 南方金融, 2014, (7):4-9

[19]Deloof, M Doe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ffect Profitability of Belgium Firms? [J] Journal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3, 30(3-4):573-588

商周时期的经济政策范文2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因素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个行业都获得了深入的发展,建筑行业更是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动力。然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房地产寒冬、房地产春天的交替出现给房地产行业发展和普通购房者购房都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因此政府部门应当深入了解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原理,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一、房地产业周期现状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政策,所以在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下房地产政策也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根据我国房地产改革以来的发展实际情况可知,房地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密切,房地产业的发展会随着宏观经济增长率的提升而加快。房地产业在不同时期和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业处于宏观经济高速成长期,引发了极其旺盛的需求。除市场供求关系外,政府在房地产业投资过快扩张引起宏观经济失调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都会直接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与此同时,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提升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致使经济周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由原来的经济繁荣阶段、经济复苏阶段、经济萧条阶段、经济衰退时期四个时期转变为当前的经济繁荣和经济萧条两个阶段。根据对1987~2008年房地产发展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为五至七年,而每个周期又具体细分为高速发展、稳定发展、复苏、停滞、萎缩。

二、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一)土地因素

土地是影响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诸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的土地使用权使用和转让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实践中不少地方政府迫于预算约束和追求政绩的压力,严重依赖于土地开发收益以使政府不断增长的各项开支需求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耕地被占、房地产过热、新区盲目设立等问题不断显现出来,进一步加重了我国的金融风险。整体上看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被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直接影响而打破,房子产泡沫随之产生。同时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是我国当前发展中的两个核心主题,而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主体是政府,所以房地产经济的波动与政府制定政策的走向息息相关。特别是土地投入量的多少取决于土地政策的变动情况,房地产结构、供给数量也随之改变,最终使得房地产需求受到影响。

(二)资金因素

制约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资金因素,其中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投资是其主要内容。首先,据权威统计房地产增加值、投资规模相关系数接近1,可见在房地产中投资具有重要作用,房地产经济与投资息息相关。换句话说,投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房地产经济状况。同时这种投资具备冲动性和盲目性、时间上的集中性、竞争同质化等特点。其次,据调查银行贷款占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的四层,同时购房者七层的购房款是从银行贷款,可见银行贷款也是这部分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房地产经纪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由于银行贷款在房地产资金来源中比重越来越大,银行为了竞争而降低贷款条件的行为不断增加银行信贷风险,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被进一步加剧。

(三)市场因素

影响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诸多因素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市场因素主要包括商品房价格、商品房空置率。首先,分析投资波动、商品房空置率可知:商品房空置率会受到投资波动的影响,并且新的房地产投资也会在空置率的刺激下产生。但当前我国这种房地产市场效果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还没有被有效的显现出来;投资扩展对商品房空置率的影响远低于投资收缩对商品房空置率的影响。其次,房地产周期波动最显著指标是房地产价格,同幅性、同步性、同向性在两者之间表现明显。在同土地因素的关系中,二级市场的影响力远不及一级市场,房地产市场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土地调控政策。能够很好说能这一点的包括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建立、住房福利分配制度的叫停、土地有偿出让等土地政策的变动。在同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关系中,房地产市场需求高低变化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对房地产价格变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销售面积的变化、商品房价格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

三、保证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

首先,对土地资源管理进行强化。不动产网络等级制度从2007年开始实施,土地资源的管理自此得到不断强化。政府部门应当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出发,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土地供应量和各类用地的供应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内,改变一线城市低价过高的现状。其次,央行适时调控。为了促进全国整体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稳定,央行应当通过多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收紧m2。当前银行贷款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开发资金的主要来源,它支持着房地产开发的每一个阶段。与此同时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会使得房地企业的风险传递给银行金融。再次,改革住房税费政策。当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税收政策,所以保证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求对住房税收政策进行改革。最后,对商品房价格进行控制。近年来民众的生活压力很大程度来源于过高的房价。因此国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房价不合理上涨进行抑制,进而对房产泡沫进行预防。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引起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重视,通过对房地产经济周期的了解和控制实现行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祥.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5,(08):93-94

商周时期的经济政策范文3

关键词:经济下行 国际商业银行 经营策略

自去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持续下滑走势。目前,这种相对低迷状态仍未得到扭转。再加上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国内企业产能过剩等等。从去年第一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的GDP增长率连续五个季度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从国家统计的今年四月份的数据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在工业生产方面,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比3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比1-3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经济处于下行期已经是我国经济运行的标识。商业银行如何采取适宜的策略以应对经济下行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经济周期下行与商业银行经营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体运行的规律表现形式。哈耶克认为“经济波动是对均衡状态的偏离,而经济周期就是这种偏离状态的反复出现。”1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阶段是整体宏观环境的恶化的结果,并会引致一系列问题,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及经济系统的血脉把控者,商业银行的经营不可避免地将会面临很多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导向、企业行为以及商业银行资产价值的波动等。

1.1 政府政策导向变化引致银行盈利水平下降的同时风险加大

凯恩斯的理论认为,政府有责任和义务适时对经济进行适当的干预来促使其平稳运行。经济处于下行通道时,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普遍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以扩大社会投资、干预经济的运行。主要的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存款准备金等积极的财政政策。

商业银行的盈利基础即存贷利差,政府降低利率直接导致银行的盈利基础受到冲击,从而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市场疲软的情势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多在支持那些投资期限长,资金链条长的基础设施类、重大项目,政策导向下银行扶持项目的结果,将是中长期贷款规模的上升。由于长期项目的运作时间长,贷款回收期长,项目运行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同时如果累积融资量超出了政府的承受能力,银行经营中长期贷款风险将会变大。

总之,政府的积极刺激政策一方面会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又会扩大银行面临的风险。

1.2企业行为加大银行运营风险

在经济下行期间,社会总体需求会降低,影响到商业企业的运营,而后通过产业链条向上游传播,最终影响到制造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降低、同时自身经营收入的减少、偿债能力降低,导致银行贷款损失的风险扩大,最终,经济下行期间,银行承担的风险在加大。

1.3经济下行期间资产价格波动

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来讲,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资产、信贷资产、金融资产和固定资产等内容。在经济下行期间,资产价格普遍表现为下降,因而商业银行将会面临资产贬值的风险。

2.商业银行应对经济下行的国际经验

任何金融机构都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周期下行期间,金融业的发展较为艰难,在长期的发展经营中,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2.1确立稳健性发展战略

2.1.1强化资本充足率管理。

1989 年以后,美国经济出现不景气症状。银行与不动产有关的融资债权的不良债权比例急剧上升。1991 年不动产有关的融资债权的不良债权比例达到 8%左右,比 1988 年上升 2 个多百分点;同时对工商企业信贷及消费信贷的不良债权比例也分别上升到近 6%及超过 4%。而这一时期的坏账准备最高曾达到融资余额的 2%左右。2 花旗银行出售了花旗信息资源与花旗保险经纪人有限公司等两家非核心企业;当年6月,又卖出市政债券承销商Ambac 50%的股份,将核心资本充足率由3.7%调高至 4.08%。安然度过危机。另外,在亚洲金融危机中, 香港、新加坡银行较好地经受了冲击跟其一贯的经营稳健风格有莫大关系,其控制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5%以上, 远高于国际清算银行所定的最低基准8%。

2.1.2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银行作为存款类金融机构, 高负债经营使其流动性风险为行业的本源特点,因此流动性风险是银行的最基本、同时也是最致命的风险。由于流动性风险加剧而倒闭的银行百年来数不胜数。

花旗银行是少有的历经1812年以来还能蓬勃发展的银行, 利用现金战略(ready money)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其应对经济周期下行的利器,在其帮助下,历经多年风雨,花旗常青不倒。现金政策(Ready Money)就是保留有大量的现金储备,以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花旗银行的这种“现金政策”在美国 19 世纪的经济混乱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期间,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因为现金充裕显示出花旗是最安全的银行反过来又吸引了大量其他银行存款。

2.2调整业务结构

2.2.1增加低风险非利息收入。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 提高低风险非利息收人在总收人中所占的比重可以极大地提高收入稳定性。非息收入除了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同时其产品兼具基础性和机遇性,和经济周期的关联度没有传统信贷那么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商周时期的经济政策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

经济学基础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深入领会和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需求、供给与价格理论、弹性原理;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领会生产、成本理论;理解厂商均衡理论、生产要素的分配理论;理解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需求、供给与利率的决定理论;理解IS—LM模型;领会财政、货币政策的种类及其手段。促进学生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1.总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有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教学内容。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产品,各生产多少?用什么方法去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如何生产?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2.需求和供给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及规律;理解市场均衡价格原理,掌握价格分析方法;了解弹性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弹性计算。(2)教学内容。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有购买能力且愿意购买该商品的数量。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有出售能力且愿意出售该种商品的数量。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3.偏好与效用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熟悉消费者的偏好;知道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补品、厌恶品、中性商品;了解效用的概念;理解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教学内容。欲望与效用;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

4.厂商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了解单一可变生产要素条件下的产量变化规律;理解生产的合理区域;掌握两种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教学内容。生产与生产函数;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厂商均衡理论。

5.成本与收益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理解成本的含义;了解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掌握短期成本的简单计算;了解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区别;理解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2)教学内容。成本的含义;短期成本;长期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6.市场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四种市场结构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理解完全垄断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垄断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2)教学内容。市场与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7.要素收入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了解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了结洛伦斯曲线的含义;掌握基尼系数的计算。(2)教学内容。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8.市场失灵与政府垄断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掌握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和收入再分配政策;掌握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了解收入分配的一般原则。(2)教学内容。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的对策;政府失灵论。

9.总需求与总供给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总需求函数,宏观生产函数,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了解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总供给曲线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2)教学内容。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函数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与LM曲线的含义;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是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10.失业与通货膨胀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了解失业的含义和类型;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了解菲利普斯曲线。(2)教学内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含义和类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

11.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了解经济周期的成因。(2)教学内容。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周期的含义和成因;增长核算方程;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

12.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财政政策目标;了解财政政策的运用;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了解货币政策的运用;资本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2)教学内容。经济政策: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平衡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财政思想的演变,财政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赤字与公债,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货币政策其作用的其他途径,货币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的关系。资本证券市场:股票和债券,证券的发行和流通,证券的交易与价格,证券投资收益及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交易,垫头交易,期权交易,双向期权。

13.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熟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组织;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2)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的优点,金本位制的不足之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倾销的含义,倾销的特征,反倾销的措施,倾销的确定。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外汇市场干预,关税。

参考文献:

[1][美]哈尔·R.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3.

商周时期的经济政策范文5

一、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

商业地产经济出现的波动情况一方面可能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作用。与之前的经济危机相似,经济忽快忽慢的增长很容易导致经济的发展状况脱离预期的估计,造成经济危机的产生。为了保证商业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应带牢牢把握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一般而言,商业地产经济的周期包括四个时期,分别为繁荣期、衰退期、复苏期和萧条期,这几个阶段实际上都是宏观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状态,因而在商业地产经济周期上体现出无规律的波动现象。此外,商业地产的经济波动是由于商业地产的经济增长不能符合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造成商业地产经济发展不稳定而产生的,因此,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现象。

二、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以及原因

与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趋势相比,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完全相反的。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虽然在速度上增长较快,但是其质量问题却着实令人堪忧,对百姓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我国的空房数量巨大,但需要住房的人数量同样也较大,可是在高房价的面前往往会造成许多想要买房的人望而却步,长期下来,会造成我国的商业地产发展受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国民经济的波动。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的趋势是在众多的行业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同样,商业地产经济也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国民经济是由多种经济共同组成的,可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一旦国民经济出现波动现象则会对影响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因此,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需要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进而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2.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我国当前的商业地产市场供求出现了严重的供求矛盾,商业地产的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出现了异常的变化,因此,这也是造成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

3.商业地产价格的变化。商业地产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利益回报,因此许多企业和个人都愿意投资商业地产行业试图获得高额的收益回报。但是,由于投资的盲目性和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巨大的资金投入往往会造成商业地产的价格迅猛增长,脱离市场价格规律。另外,高额的收益又会带动更多的人对商业地产进行投资,从而致使商业地产价格更高,造成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

三、应对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对策

1.加强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应当加强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从而保证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步调上应当与国民经济保持一致,全面把握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商业地产经济的稳定发展。商业地产经济发展过快,不仅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加强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手段减少商业地产泡沫是必要的。虽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会使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减慢甚至停滞,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商业地产经济可以获得稳定的发展,投资方获得的利益也更加长远可靠,促进我国商业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需要采取紧缩政策,针对商业地产经济发展中的不足进行有效解决,从而将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2.加强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管理。对于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我国需要在商业地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加强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管理。当前,我国的商业地产市场在供应量和需求量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阻碍了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需要充分重视起来,加强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下,商业地产只有通过相应的供求买卖才能获得自身利益的发展,所以政府所需做的是对商业地产市场进行控制管理,而不是单纯的将商业地产市场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控制在一个平衡范围内。政府所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供求市场的控制管理,从而使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减小经济波动,促进商业地产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并不能完全改变商业地产市场供求严重不合理的现象,如果供求环境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商业地产市场奔溃。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政府的强制手段进行管理是必要的,政府应担采取积极的措施调节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促进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

3.控制好商业地产的价格。商业地产的价格也是影响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因素,商业地产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商业地产经济的波动,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应当考虑到商业地产的价格,避免商业地产的价格过快增长,从而出现泡沫经济的现象。然而,通过强制的手段来对商业产价格进行控制并不是可取的,因为这并不能无法完全解决商业地产价格的问题,甚至会对商业地产的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政府对商业地产的价格控制应当从其他方面入手。例如,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当前,我国的商业地产市场混乱,各种不规范的开发行为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商业地产市场的价格。所以,政府应当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规范商业地产市场开况,进而促进商业地产市场的消费,保证商业地产市场供求合理,控制好商业地产的价格。

四、结语

商周时期的经济政策范文6

今年年初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等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已伴随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成为当前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的明显标志。一方面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下降。今年以来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缩小,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实际出口增长10.8%,由去年20.1%的速度减半;另一方面国内需求存在下滑,特别是住房等消费热点面临调整,消费需求增速出现调整。经过连续几年的价格暴涨和需求扩张之后,今年房地产需求进入调整期。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巨幅动荡或收缩,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必将回调。

我们认为,要全面认识本次增长下行周期就必须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调整本质。美国次贷危机无疑是引发我国经济调整发展的导火线。一方面会影响我国对美出口贸易,另一方面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目前世界经济增长下滑并非一个短期现象,而是一种十分深刻的周期性调整,其核心原因在于,次贷危机是世界经济增长下滑的导火索和表象因素,决定世界经济周期的三大核心力量――“新技术扩散效应”、“全球化红利”与“全球经济不平衡”都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首先,世界技术创新的周期和扩散效应的作用规律决定了以信息技术为主题的新技术扩散效应步入下滑期,世界经济将告别“高利润时代”。美国经济衰退并非“次贷危机”等表面因素,而是技术创新效应和扩散效应开始处于阶段性衰减的实质。这不仅标志着本轮世界增长根本动力的衰竭,更为重要的是它宣告了世界经济告别了新技术创新与快速渗透阶段,世界经济周期开始进行大幅度调整。其次,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难以维系,以相对价格调整和汇率调整为主导的调整力量必然能通过次贷危机等事件为导火索,对世界经济不平衡进行反向调整,世界将告别“贸易流量大幅度增长时期”。世界不平衡问题在近五年出现极度恶化的趋势。不平衡的扩大必将意味着以美元为主体货币的国际流动性过剩,而过剩的流动性必须寻找其合适的载体和恰当的途径,这决定了各种金融泡沫、房地产泡沫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成为必然现象。而这些泡沫的破裂就意味着世界经济不平衡问题已经达到了它的极限,世界经济必须通过储蓄―消费结构的调整来逆向调整全球的不平衡。

“新技术扩散效应的衰退”、“全球化红利的递减”以及“全球经济不平衡的逆转”将直接作用于中国宏观经济。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基本上是在压低要素价格、高资源环境耗费、重速度轻分享的前提下实现的,这样的增长不可持续。在经济赶超的大背景下,过去30年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扭曲要素价格的方式进行的,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同时,只注重增长速度而忽视增长分享的做法,也导致了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之间的不匹配。无论是资源环境所形成的自然方面的约束,还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收入差距所形成的社会方面的约束,都意味着过去30年的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从国际比较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增长率超过9%、持续增长超过30年的经济体只有博茨瓦纳(平均增长率11.5%,持续32年)、中国台湾(平均增长率9%,持续33年)和中国(平均增长率9.8%,已持续30年)。前两个经济体规模小,不具有可比性。中国的持续高增长是仅有的奇迹。但经济发展是有其自身规模的,中国也不能例外。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宏观经济周期在十年左右。上一个低迷期始于1997年下旬。目前的周期在2007年或2008年到达一个峰值。过去五年,受益于宏观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总体发展形势良好,盈利能力不断得到提升。面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我们必须审视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和发展速度,以适应新的变化了的发展形势,为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下行周期做好充足的准备。

经济增长下行周期中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从业务本质上看,商业银行具有亲周期性,即在经济高涨期,银行收益通常会增加;而在经济萧条期,银行收益会下跌。德意志银行采用弹性分析方法(弹性方法即GDP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银行的相关指标发生多大幅度的变化)对经济周期波动与美国商业银行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是:(1)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美国大型银行的不良率将上升0.3个百分点,小型银行的不良率上升更为明显,达到0.6个百分点;(2)美国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对经济增长率的弹性为2.4,即经济增长率下滑1个百分点时,商业银行的ROE将下降2.4个百分点;(3)美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对经济增长率的弹性为0.8,非利息收入的弹性为1.65,即当经济增长率下滑1个百分点时,银行的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将分别下降0.8个百分点和1.65个百分点。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商业银行对利差收入的依赖程度,还是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都要远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旦经济增长放缓,由企业经营困难所导致的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盈利增长下降的问题可能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更为严重。具体说来,中国商业银行将面临以下挑战。

信贷业务受限。信贷业务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在经济下行周期,信贷结构不合理现象加剧。一是银行通常将有限的贷款规模向也已作出承诺并签约的项目贷款、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战略性大客户和大型企业倾斜,当效益较好的企业随着行业景气度下降或受新一轮经济调整影响而出现问题时,会给银行带来集中风险;二是目前不少银行机构在贷款投向上、偏好电力、电信、教育、交通等行业和建设项目,各家商业银行贷款结构趋同现象加剧。由于这些授信对象大都具有项目工期较长,自身资本较少、资金需求量大、受政策影响较大等特点,存在着严重的风险隐患。

中间业务遭遇瓶颈。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有相当一部分是直接或间接与资本市场相关的,那么,在经济下行周期,资本市场持续低迷,银行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放缓,基金代销和理财产品销售都会有较大的下降。当前中间业务的扩张仍然以传统的业务为依托,或以模仿、借鉴为主,缺乏技术含量和独创性。比如说,2008年第二季度,国内基金新增份额大概在280亿元,而去年四个季度的数据分别高达976亿元、3189亿元、5217亿元、1711亿元。仅代销基金一项,银行的这部分中间业务收入就将比去年同期下降90%以上,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幅的影响在50%以上。在经济增长进入下行周期的总体情况下资本市场很可能会经历漫长的调整期,这会在很长时间内限制银行相关中间业务的拓展。

不良贷款有可能上升。统计表明当前商业银行有60%的贷款余额都是在这一轮经济扩张时期发放的。而这一轮银行信贷是没有经过完整经济周期检验的。2007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进入下行周期,企业市场预期并不乐观。根据央行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上半年企业盈利能力指数和支付能力指数都低于前两年。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等都不同程度下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现象十分突出,加上受人民币升值、外部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珠三角等地区不少出口导向型的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已停产或倒闭,导致不良贷款上升的风险加大。日本的经验表明,在经济萧条期间,中小企业的倒闭数上升近20%。

房地产行业的贷款风险明显加大更引人关注。根据国内某家商业银行对住房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压力的测试结果,若房价分别下跌20%、30%、40%和50%时,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分别为3.18%、3.51%、3.88%和4.32%,个人按揭贷款不良率将分别为1.08%、1.32%、2.49%和3.12%,均远高于当前住房开发贷款不良率1.8%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0.74%的实际水平。统计表明:从1998到2001年,香港房价下跌了30%,按揭违约率从0.2%上升到1.4%。在所有市场,按揭违约率上升在经济放缓时都难以避免,但由于中国房地产商市场集中度极低(前10名占市场份额仅3%,99.9%的房地产商是中小型),经济放缓时地产商倒闭的可能性大于香港。

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使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尚不完善,难以完全有效地防控违规资金进入股市,在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资本市场风险很可能向银行转移。企业资金与资本市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本市场的风险会通过企业资金渠道向银行体系传导,股指的调整也将导致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还贷能力降低,这也是当前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客户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客户是银行经营的基础,是银行的业务之源和利润之泉。面对经济增长进入下行周期,我们需要对客户重新做出评估,是否仍然是核心客户?这个行业是否仍然可以带来比较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及国际分工的变化也会造成市场结构的变化,有的行业的发展会受到限制,有的则会受到鼓励,所有这些对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贷款风险可能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出现恶化。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在两年降低2~3个百分点。按不良资产率对GDP弹性为0.4计算,GDP增速下降2.5个百分点,可能导致不良资产率上升1%,从而使银行盈利增长下降25个百分点,加上其他不利因素(经济减缓带来贷款的需求减速和利差收窄、中间业务收入减速、两税合并利好消失等),今年银行业盈利增速可能降至15%以下。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着重加强对经济周期波动敏感行业的信贷结构调整。大力调整信贷结构,努力使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在经济周期波动中风险可控、质量稳定、经营稳健。使有限的信贷资源向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向经济资本回报率高的地区、向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业务领域和重点目标客户倾斜;进一步把信贷增量与流量管理、把信贷与其他融资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房地产、电力、公路、钢铁、纺织、汽车制造、城建等行业的市场敏感度高,为此要完善行业信贷政策,加快行业内客户结构的调整。

把改进房地产信贷业务经营管理放在尤为突出的位置。要密切监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项目销售进度和价格变动情况,动态评估企业风险状况和市场前景,完善名单制和资金封闭管理。完善个人住房按揭信贷业务的发展策略、严格掌握信贷政策和条件,加强借款人真实还贷能力的审查。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自身的管理控制。建立按揭贷款风险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对潜在的风险早发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

在高度重视系统性风险同时优化结构。要充分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经济周期是处于上升阶段还是下行阶段,判断在整个社会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商业占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细分市场、有进有退、区别对待,对受下行周期环境影响相对较轻、创新能力强、产品有竞争优势的优秀小企业,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对受下行周期环境影响大,不再具有低成本发展优势的小企业应果断退出;积极探索各种创新方式,多渠道支持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要,分散信贷风险;从稳健经营、强化风险控制的角度来把增量资金投入到相对风险较小的客户;对于节能减排项目,要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加大投入力量,注重绿色信贷业务的推广。

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存款。要持续保持商业银行现有的发展势头,就要依靠负债业务,特别是核心的负债业务。要通过深入挖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存款,扩大负债规模,特别要充分发挥银行的综合优势积极竞争优质客户,同时,更多地通过产品创新,以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吸引客户,以增加客户的综合回报来赢得市场;认真研究储蓄业务的内在规律,促进对公和同业存款的持续增加,努力在社会资金的大循环中,巩固和扩大商业银行存款的市场份额;抓重点业务领域客户,抓吸存稳存的长效工作,不断创新业务领域和产品。

努力增收节支扩大盈利。进一步加强对可用资金的投向管理,优化资金运用结构,继续认真执行贷款定价标准,切实利用好贷款供求关系的变化实现合理的定价水平;及时优化本外币投资结构,丰富交易产品、完善交易策略,努力提高债券、同业资金存拆放等业务的收益水平;强化竞争意识,严格依法合规发展中间业务,不断突破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分项分析中间业务市场占比变动趋势和主要竞争对手,有针对性地完善竞争策略,落实责任、严格考核。

强化压力测试加强风险预警。要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环境对业务发展的压力测试;调整关注类贷款定义和损失类信贷资产预判标准,执行更为严格、审慎的资产质量管理标准;增加对部分信贷资产分类结果认定的局限性规定;加强贷款质量的监测分析工作,密切关注重点行业、地区、企业的贷款质量变化情况,落实退出政策、监测到户;要特别加强风险预警,尤其是行业风险预警。在经济周期性调整中,要密切关注抵、质押资产价格变动;关注政府行业政策、环保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等相关政策变动风险,关注集团客户和关联交易风险,原材料涨价等企业经营风险,及时做出风险预警提示,并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积极采取措施化解潜在风险。在经济下行周期,商业银行面临的隐性风险越来越复杂。我们要对已经预见的隐性风险贷款积极主动地进行压缩和退出,增强退出的主动性、预见性和超前性。要对产业、行业、企业和产品等发展趋势进行超前研究,及时做出预测和预警,增强退出的主动性。在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企业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根据信用等级和财务指标的变化,适时进行信贷退出,保证及时和科学地退出。重点关注以下几类客户:连续几年资产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多元化投资、过度投资、非正常经营性资产占用过高的企业;存在明显短贷长用,财务杠杆风险较大;收入、利润增长来源以投资或非主营业务为主的企业;与钢铁、电力、煤炭、造船、食品、进出口贸易、房地产、施工、建材、汽车、土地储备等行业高度相关的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要进一步警示分行关注敏感行业、重点区域、出口依赖型企业的经营发展变化情况,加强贷后检查,确保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