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研究报告范例6篇

平台经济研究报告

平台经济研究报告范文1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包括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系统工程学等)对一项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类、用途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 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若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 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研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 研,但工商注册的可行性报告不需要编写单位有资格。

4、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5、用于企业上市的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 甲级工程咨询资格。中商智业为多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提供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服务(包括已经上市和正准备上市的),积累的丰富的编写经验。中商智 业拥有行业内最为丰富的数据库、一流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丰富的上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经验。

6、用于申请政府资金(发改委资金、科技部资金、农业部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在上述六种可研中,第2、3、5、6准入门槛最高,需要编写单位拥有工程咨询资格,该资格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最高。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集资金的重要依据;

3、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各种协议和合同的依据;

4、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购置的重要依据;

5、可行性研究是向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有关建设许可文件的依据;

6、可行性研究是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调控管理、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

7、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考核和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1、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2、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3、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4、申请专项资金,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5、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据。

6、取得用地,向国土部门、开发区、工业园申请用地的重要依据。

7、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8、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

9、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 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 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 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 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 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 告。

家电公司研究报告格式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简介

三、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四、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五、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第三章 市场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

二、家电网上市场分析

三、市场前景

四、市场分析小结

第四章 产品介绍

一、平台产品简介

二、产品特点

第五章 平台建设规划

一、平台建设思路

二、平台功能规划

第六章 项目建设进度

一、项目实施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范围

二、投资估算

三、资金筹措

第八章 财务评价

一、基本假设

二、收入与成本费用估算

(一)收入与税费预测

(二)总成本预测

三、盈利能力分析

四、财务评价小结

平台经济研究报告范文2

这份报告研究是《WTO经济导刊》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历时8个月经过对中国2001-2009年的所有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估、研究分析而成。

发现一:发展迅速

2009年的各类社会责任报告达582份,是2008年169份的3.44倍,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占全球报告总数比重由2008年的5%左右,预计增长到2009年的约15%。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迅速发展,主要源于:

1.先进企业的示范带动。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一批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积极实践的先进企业,他们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先行者、示范者,带动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迅速发展。

2.政府政策的有力引导。政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得到众多企业的积极响应。

3.社会力量的积极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等各类机构,通过指引等方式,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4.企业意识的不断提升。随着企业对社会责任认识的深化和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意愿的提升,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的良好沟通,已经成为中国越来越多企业的主动选择。

发现二:起步阶段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水平不高,约一半报告还处在起步阶段,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仍存在欠缺,报告指标覆盖率和国际化程度不高,与回应利益相关方要求和体现公司价值尚有一定差距。

1.约一半报告处于起步阶段。在541份报告中,约一半报告结构存在较大不足,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非常有限,难以发挥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的作用。

2.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仍存在欠缺。报告对于社会责任绩效披露相对比较重视,环境责任绩效披露相对较弱,经济责任绩效披露介乎其中。

3.报告指标覆盖率不高。企业普遍缺乏分层次(必须披露、应该披露和愿意披露三个层次)披露责任信息的考量,比较重视“应该披露”层次的信息,而相对忽视“必须披露”和“愿意披露”层次的信息。

4.报告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中英文双语报告的比率为2.2%,运用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RI G3)的比率为7.8%,邀请第三方独立进行独立审验的比率为6.1%。

发现三:差异显著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无论在报告质量方面,还是在主体的构成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

1.报告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一是报告质量与企业规模正相关,领袖型企业报告的质量相对较高;

二是中央企业报告的质量远高于所有报告的平均水平;

三是不同行业报告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采掘、金融保险和电力行业报告质量处于领先水平;

四是成长型企业、民营企业中有部分报告质量较高,但大多数报告的质量有待提高。

2.报告主体的构成存在巨大差异

一是东部地区了373份,占68.95%,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

二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了377份,占报告总数70%以上;

三是制造企业了272份,约为其他所有行业报告的总和;

四是上市公司了465份,占85.9%,非上市公司的报告的数量仅占14.1%。

发现四:潜力巨大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几年报告的数量将会持续大幅度增加、质量会显著提升,报告成为国际通行商业语言的趋势明显,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

1.报告数量将持续增加。未来几年,随着企业对社会责任认识的深化,以及外部力量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社会责任报告。

2.报告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企业自身经验的积累和优秀报告的示范,企业编制报告的能力将逐步增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质量将会不断提升,未来几年将涌现出更多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

平台经济研究报告范文3

近年来,以苹果公司在线网络商店为代表的新型双边市场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基于经济学论文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对苹果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给出了双边市场模式成功的原因,并论证了我国适合采取新型双边市场模式来发展现代服务业拥有比较优势。

一、引论。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一种成功的经营模式和市场形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一个双边市场的简单定义,就是作为平台(platform)的企业,同时服务两组不同的消费者。比如,ebay、易趣网、淘宝网这类的电子交易中介平台,同时服务商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珍爱网、百合网这类婚姻介绍网站,同时服务男性和女性顾客;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这类的工作招聘网站,同时服务企业和求职者。

这种新兴的电子平台,成功的开发出新的双边市场,从而在经济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事实上,双边市场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是很早就出现的,那就是媒体产业,比如报纸和电视就同时服务观众和广告商。到底新兴的双边市场成功的原因何在?它与传统双边市场有什么区别?这种新兴的双边市场,对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又有什么启示呢?

二、双边市场相关理论研究。

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最早系统的研究双边市场的是Caillaud和Jullien (2001,2003),Rochet和Tirole (2003,2006)以及Armstrong(2006)。 Rochet和Tirole(2003)首先给出了粗略的定义:双边(更一般的说是多边)市场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平台能使最终用户相互作用,并通过合理地向每一边收费试图把双方(或多方)维持在平台上的市场。双边市场中的两组参与者需要通过平台进行交易,而且一组参与者(最终用户)加入平台的收益取决于加入该平台另一组参与者(最终用户)的数量。

在这样一个双边市场中,两组参与者之间存在着交叉的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网络外部性是指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人的数量。在双边市场中,这就表现为一种交叉网络外部性,也就是每个参与者从平台获得的效用或收益,与另一组参与者的总数量有关。一组参与者的总数量越多,另一组参与者得到的效用或收益越高,这就被定义为是正的网络外部性;反之,就被认为是负外部性的情形。

在传统双边市场中,往往表现为一边参与者对另一边参与者的网络外部性为正,反之,网络外部性为负。比如在媒体市场中,该媒体的观众越多,广告商投放广告的收益就越大;反之,广告商投放的广告越多,对使用该媒体服务的观众而言,造成的干扰就越多,获得的效用也就越低。

近年来,相当多的经济学家把精力投入到对双边市场的研究中来,这也使得双边市场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国外的研究中,Caillaud和Jullien (2001,2003), Rochet和Tirole(2003,2006)以及Armstrong(2006)主要分析了在双边市场中的定价策略。研究结果都表明在双边市场中,定价策略不同于一般的单边市场。企业在定价上拥有更灵活的空间,完全可以通过对一边参与者的收费来补贴另一边,例如现实中有些报纸就选择完全免费发放给读者。还有些研究侧重于对市场失灵的分析,提出了媒体市场的这种交互网络外部性会导致媒体产品的同质性,产品不够多样性,从而减少社会福利(比 如Gabszewicz等(2004),Gal -Or和Dukes(2003))。

在我国,也有相当多的学者关注双边市场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双边市场理论以及定价策略的介绍和分析,以及对双边市场竞争的政府规制建议。主要实证分析也还是集中在媒体或银行卡市场这样的传统双边市场上。新兴的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双边市场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比较缺乏。

事实上,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型双边市场的特征,并不同于传统双边市场,最重要的一点区别就是双边市场所服务的两组参与者之间的网络外部性不再是一正一负,而都为正的。例如,加入淘宝网的卖家数量越多,买家就越可能找到更便宜且更适合自己的商品;使用淘宝网的买家越多,卖家就可能卖出更多商品,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这种区别,主要来自于参与者对于信息的获取过程是不一样的。

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分析重点就是信息,因为现实中常常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了做出最优决策,市场中的微观个体(企业和消费者等)需要为信息支付额外的成本。这个成本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交易成本,而这种成本有时可能很高以至于潜在的交易不会发生。我们再以传统媒体市场为例,阅读报纸的读者越多,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企业就可能卖出更多的商品,所以读者对企业的网络外部性为正。但当报纸中的广告越来越多时,必将占据刊登其他新闻内容的版面,读者阅读报纸所获得的效用会减少。值得注意的是,读者(潜在的消费者)在报纸上接受到的关于交易的信息,已经被报纸这个平台所限定,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可能性很小。虽然不排除有部分读者因为广告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商品,但这个效应比因广告而造成的效用损失要小,所以在报纸这个平台上企业对读者的网络外部性为负。报纸能提供的关于另一组参与者的交易信息实在有限,交易成本没有被显著减少。而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双边市场中,因为有效而便捷的搜索手段,使得使用平台服务的任何一组参与者,都可以以非常小的成本迅速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另一组参与者的交易信息。原来因为潜在交易成本过大而没有发生的交易,在新兴的服务平台能够以比较低的交易成本发生,这对两组参与者,平台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福利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这也是近年来新兴双边市场模式大获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理论上,这种交叉网络外部性都为正的双边市场,会使得交易成本下降,而这种下降的趋势,会随着参与者规模的增大而更加迅速,从而呈现一种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也就是说,参与者进入这样的双边市场的好处,会随着另一组参与者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呈现出几何增长的趋势。但实际中,这样的市场模式又会有什么问题,以及对我国有何启示呢,我们下面将通过双边市场的实际案例予以说明。

三、双边市场实例分析。

近年来,全世界最成功的、最引人津津乐道的双边市场的案例,莫过于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iOS和服务平台iTunes Store了。苹果的迅速崛起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种新型的双边市场关系,以iTunes Store中专门提供只针对苹果产品和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为例,根据调研机构AdMob的报告,2010年App Store年收入近24亿美元。每位iPhone用户从苹果App Store在线商店平均每月下载10.2个应用程序,iPod Touch用户平均每人每月下载的则更多,达到18.4个。苹果从App Store中每月平均收益近2亿美元。而考虑到消费金额,平均每位iPhone用户每月在App Store上会花费9.49美元,2640万iPhone用户每月会给App Store带来1.25亿美元的收入;iPod Touch用户平均每人每月会在App Store上会花费9.79美元,1860万iPod用户每月会给App Store带来7300万美元的收入。截止2010年8月份,App Store美国商店应用数量251007个,它们来自50304个者(个人开发者或开发商)。进入2011年以来,由于iPhone 4和iPad的推出和热卖,以上这些数字还在飞快的增长中。

在截至6月25日的2011财年第三季度,苹果的营收增长至285.7亿美元,净利润为73.1亿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为7.79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在2011财年第三季度,苹果售出2034万部i-Phone,同比增长142%;售出925万台iPad,同比增长183%。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网络商店模式的成功又进一步带动了平台服务终端的销售。

普遍认为,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功的原因,不仅仅是其出色的工业设计和制造理念,更加得益于这种优秀的商业模式,苹果公司将其旗下的几乎所有产品都和iTunes Store这个十分强大的应用平台相捆绑。 iTunes Store模式的意义在于为多媒体商品和软件的供给者搭建了一个方便而又高效的销售平台。对于产品的内容和质量,因为用户们对其正的网络外部性和规模效应,使得供给者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适应了用户们对商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这是一个对用户们的正网络外部性;同时,因为苹果在线商品的产品都是音乐、书籍、应用程序这样的虚拟产品,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当商品的供给者越多时,竞争越激烈,价格可以越来越低以至于趋近于零,但低价会吸引更多用户来购买和使用他们的产品,两组参与者再次呈现出对对方的正的网络外部性。总而言之,用户们享受到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供给者们虽然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但由于其商品的特殊性,只要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就有利可图;作为平台的苹果公司在赚取平台服务费用的同时,还能售出更多的平台服务终端。对三方而言,这种模式都是非常成功的,从而使得iTunes Store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良性、相辅相成的发展轨道。在其他IT领域,网络化,平台化运营也已日益成为当下IT的主流商业模式。

但是这样的发展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平台竞争,因为正的外部性和规模效应,很多企业都想参与进来分一杯羹,然而这就可能造成重复投资,资源会被浪费。就以和苹果公司竞争的其它几个移动终端服务平台为例,除了谷歌公司的安卓(Android)系统外,诺基亚公司的塞班(Symbian)系统和微软公司的Windows Phone系统在市场上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而标榜所有应用程序免费的安卓系统虽然市场占有率高,但相关商品的利润率却比苹果公司的低很多。这是因为在交叉网络外部性都为正的双边市场中,两边的参与者越多,就会使得整个系统的效率越高,规模报酬递增,这类似于经济学中定义的自然垄断。在这样的市场中,如果存在多个平台瓜分两组参与者,反而使得整个经济的规模效应没有得到体现,资源没有达到有效配置。任由一家企业做大,成为市场中的垄断者,又会抬高商品价格,造成消费者福利的损失,所以适当的政府规制是必要的。

而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在我国也存在一定的困境。因为现在的相当多的新型网络平台,所提供的都是很多虚拟产品,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的规定以及监管地相对不足,企业采取双边市场模式,如何保证商品提供者的合法权益和利润,值得思考。

双边市场为市场中的参与者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使得更多的交易得以发生,但如果有部分参与者提供的是虚假信息,则会造成与之交易的参与者的损失,使得整个平台的效率和社会总福利下降。这种情况下,要求作为平台企业对于平台上所有参与者的信息进行检查和辨别成本又太高,所以相关政府机关和部门的监管也很重要。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到新型双边市场的潜力,也了解到在市场任由双边市场发展会出现的问题。结合到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际,笔者认为在中国发展这种新型双边市场模式是合适的。

四、新型双边市场对发展有中国特色服务业的启示。

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都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现代服务业体系中,金融业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对于相关经济金融法律的保护,依赖度很高,考虑到我国相关经济金融法律制度的现状,想要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发展现代金融业,难度很大;而类似的原因也适用于法律咨询、会计师咨询、创意产业等其它相关行业。而发展新型双边市场,更加准确地为市场中各个微观个体提供相关交易信息,降低成本,在我国则更具潜力,主要理由如下:

(1)我国双边市场发展相对落后,很多跟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易信息获取不易,信息成本过高,这方面发展潜力巨大。比如,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很重要的水、电、煤气等服务往往信息不充分,查询和缴纳方式原始,交易成本过高。

(2)我国人口基数使得潜在规模效应巨大。如上所述,这样的新型双边市场的网络外部性会随着参与者数量的增加而越来越大,甚至会呈现几何增长的速度。如果能建立全国范围的双边市场和服务平台,消费者的福利和企业的经济利润的增长,也会相当可观。

(3)我国强大的政府机构和政府职能,能够有效地调控和监管双边市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前文提到了双边市场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的重复投资或者是垄断者,知识产权保护和虚假信息问题,都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规制和监管。

(4)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得我们发展新型双边市场有了完备的技术基础。

综上,笔者认为在我国发展新型的双边市场潜力巨大,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帮助,这种双边市场模式能有效减少信息成本,增加交易数量,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政策建议。

最后,根据本文之前的理论和案例分析,结合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现状,给出如下对政府的政策建议:

(1)对于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或者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比如水、电、煤气等市政服务以及医疗、教育、社保等,政府可以自己建立服务平台,整合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和国有企业、医院、学校的信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同时也使国有企业等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信息和需求。

(2)对于其他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行业,应该鼓励有潜质的企业投资设立新的服务平台,发展新的双边市场。同时注意不要重复投资和浪费。

(3)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双边市场,要注意监管,以免出现行业垄断。加强司法建设和监督,保障双边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4)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推广互联网的建设,不断增大受众人数,包括广大农村人口,使得双边市场规模效应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陈玲。双边市场理论视角下的市场平台研究[J].商业研究,2010(4)。

[2]程贵孙,陈宏民,孙武军。双边市场视角下的平台企业行为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9)。

[3]彭移风。双边市场定价方式及其对传统市场理论的挑战[J].价格月刊,2007(3)。

[4]尚秀芬,陈宏民。双边市场特征的企业竞争策略与规制研究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9(4)。

平台经济研究报告范文4

关键词:经济运行监测;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55-02

一、经济运行监测定义、作用及现状

(一)经济运行监测定义

经济运行监测是对国民经济中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即时采集整理,使用数据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加工、汇总对比、总结预测,将得到的结果反馈给决策者、研究者和各项相关部门,为宏观调控、经济管理及研究工作提供定量的、客观的和科学的依据。

(二)经济运行监测作用

经济运行监测是做好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基础。经济运行监测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监测预警作用。实时监测经济运行的走势、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变化的情况,及时分析采集回来的各种信息,全面准确研判经济运行走势。二是沟通纽带作用。及时做好宣传和贯彻各项政策措施及产业政策工作,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倾向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及时上报,尽量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三是参谋助手作用。根据经济运行的走势,提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建议,为决策机构提供有益参考。

(三)商务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现状

一是及时建立监测机构。为及时准确了解经济发展情况,锡东新城商务区(以下简称“商务区”)成立后就及时建立了经济运行监测制度,精心选拔人员,组建专门机构,专职从事经济运行监测工作。

二是初步构建监测指标体系。鉴于商务区经济是多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也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善的基本单元。在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上,选择了财政收支、开票销售、两税收入、工业产值(利税)、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市场销售、限上零售额、对外经济、工商注册等10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作为监测对象。

三是经济运行监测有效推进。由专职人员实时监测经济运行的走势,及时分析监测指标数据信息,并通过每月编制《商务区月讯》、每季度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等形式,让领导及相关部门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动态和特点,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进度和各项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分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商务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是监测研究成果丰硕。在强化经济运行监测的同时,为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商务区适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扶持楼宇经济、科技、金融等产业发展;针对商务区发展实际,加大产业研究力度,先后撰写了《“两车” 产业研究及发展思路、策略》、《电子商务产业研究》等一系列调研报告,为商务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二、当前经济运行监测存在问题

(一)监测机制不尽完善

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施需要在组织、人员、经费、制度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而目前却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人员配备不足,商务区专职从事经济运行监测工作仅有2人,且所学专业、知识结构与岗位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兼职数据收集人员往往积极性不高。其次,制度不完善,当前商务区主要是通过一个相对松散的联席会议来推进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往往导致实施不得力,容易演变成为一个部门或一两个人的事情,深层次推动难度较大。再次,长效机制缺失,在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带有苗头性的迹象,很多时候缺乏持续有效的机制进行调控,不少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致使经济运行监测失去意义。

(二)指标体系不尽合理

经济运行监测指标选取工作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有其科学的体系结构、程序流程和技术规范;同时又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对经济运行态势判断的准确性。受现实的统计基础、人员业务素质、新城独特经济结构等的影响,导致现有监测指标体系不尽合理,当前主要侧重选取总量指标、同比指标、事后指标进行监测,不能完全反映经济运行全貌。

(三)数据采集不尽及时

经济运行监测指标数据采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推进速度。首先,由于缺乏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人工逐一收集数据,工作效率较低,且很多关联数据准确性不高,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其次,各监测指标数据申报时间节点不同,导致收集数据进度不一,制约了整体工作推进。再次,由于提供监测指标数据的单位隶属性质不同,协调难度较大,往往通过个人感情、领导沟通才能解决问题,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四)监测分析不尽科学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经济运行调控的效果。首先,分析方法不科学,多侧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模型分析少,验算推理少,文字描述多,内容较为空洞。其次,分析质量不高,往往能够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原因,但是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建议较少,指导性不强。再次,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向各种不同需求对象不同形式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报告。

三、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机制建设,构筑制度保障

一是完善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职责,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以商务区牵头,商务区各办局、安镇街道相关部门、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共同协作的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建立经济运行监测督查机制,将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完成情况与部门绩效、人员岗位绩效考核评价结合起来,提升监测工作水平。三是完善与区发改、经信、房产、商务、统计局及市商务局等部门定期的信息交流制度,及时了解商务区经济发展在全区及全市开发区所处的位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四是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定期深入基层、重点企业开展调研,及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问题、困难,通过重点企业这个点来剖析相关行业经济运行态势,以达到点面结合、综合分析、全面评价的效果。

(二)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

一是加强专兼职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内训外引”方式,提高队伍素质。一方面,通过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等多种培训形式,强化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期提高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增强应对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适当引进一些经济学、统计学等专业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壮大现有工作队伍,提高队伍整体水平。二是健全激励机制,积极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激励专兼职工作人员苦练基本功,提高业务水平;在薪酬、荣誉等方面坚持向经济运行监测一线员工倾斜,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效地保障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的良好运转。

(三)加大资金投入,构建信息化平台

一是构建经济运行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通过建立监测数据网络管理系统,来构建经济运行监测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共享平台由商务区统一扎口管理,平台包括企业数据直报系统和各协作单位数据共享平台两个部分,其中,企业数据直报系统,可以直接获取企业一线申报数据,数据来源直接,时效性和真实性比较好;协作单位数据共享平台,以定期共享汇总各协作单位数据作为基础,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同时,数据共享平台还需具备数据查询功能、统计功能、运算功能、功能、预警功能、报表生成功能,为经济运行监测提供便利。二是推广使用监测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推广使用监测数据共享平台,确保专兼职人员熟练使用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便于及时开展相关工作。

(四)科学合理监测,提高监测质量

一是科学选取监测指标。经济运行监测指标的选取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对经济运行态势判断的准确性。在指标选取上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全面性;(2)可比性;(3)可靠敏感性;(4)适用可行性。同时,针对商务区实际,在原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适当选取一些主要先行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在房地产、商贸服务、工业经济等方面进一步细化监测指标体系,力争做到“事前有预判,事中有监控,事后有总结”。二是合理使用分析方法。在分析方法上努力实现五个转变:由单一的定性分析,转变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由单一文字描述分析,转变为以文字描述为主,辅之以模型分析、逻辑推理分析;由侧重总量的监测分析,转变为总量、行业和结构的全面监测分析;由侧重事后分析,转变为抓住主要先行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由侧重同比监测分析,转变为环比、同比全面比较的监测分析。三是扎实提升分析质量。通过准确把握“准、实、快、精”四字方针来提升监测分析报告的质量。首先,把握“准”,突出监测分析重点,围绕中心工作,从经济运行的走势变化中进行分析;其次,讲究“实”,杜绝虚假和编造的信息,做到喜忧兼报;再次,突出“快”,严格规定各类分析报告尤其是重要、紧急报告报送时限;最后,注重“精”,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分析。四是构建不同来源观点互补的监测分析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与专家学者、行业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经济运行的情况,认真听取他们的分析及建议,吸纳不同来源观点,力求多维度、多角度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做到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点与面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对经济运行的全面把握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艳芳.县域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价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134-135.

平台经济研究报告范文5

摘要:探讨如何构建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并更好地应用于医院精细化管理,服务于各项分析报告,高效发挥数据信息集成化、专业化、智能化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数据分析;公立医院构建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对经济管理大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分析与应用,解决医院各系统数据信息孤岛、决策滞后等问题,实现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对政府监管以及医院运行管理都极具现实意义。

一、构建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的步骤

1.全面梳理医院业务流程

全面梳理医院运营管理、业务活动,根据财经管理数据产生、传输、效验等过程及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要求,制定标准化技术规范及数据编码,统一系统架构、数据库类型、数据结构,制定业务及财经相关数据系列编码规范,实现各业务系统内部之间、财务管理系统与各业务系统之间的衔接,为大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及后续分析奠定技术基础。

2.建立经济管理政策机制

梳理汇总主管部门颁布的财经法规、规章制度,形成外部政策管理规范;而医院内部则规范科室设置、经费支出管理办法、财务权限等,形成内部控制政策规范,形成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政策管控机制。

3.整合现有经济管理系统,建立大数据平台数据仓

对医院现有经济管理系统进行整合,打破系统数据孤岛,构建规范的数据集成模式。依靠事件(业务)采集器对各类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实时传递、校验,将符合规范的数据导入数据仓,形成规范、融合的大数据平台数据仓。

4.构建关键指标分析体系,设计多样化平台展示方式

遴选用于分析的主要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形成分析模型,为展示和分析奠定基础。利用信息手段,把大数据平台的成果通过表格、图形、支持web和手机APP等形式,多维度、多样化地进行展示和访问。

二、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应用于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

经济管理大数据能直观、简明地展现医院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1)强化医院经营风险管控。通过对经济管理平台涉及医院运营情况大数据的汇总分析,实现对现有和潜在医院经营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安全区间,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2)加强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通过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对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等进行归集、分配与测算,反映医院成本控制效果,使医院管理者了解医疗成本状况,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3)系统考核评价绩效。利用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产出的绩效结果,对医院进行系统绩效考核,达到短期和长期目标之间、财务和非财务的度量之间、外界和内部绩效之间的平衡,全方位反映医院的整体绩效。

(4)落实全面预算要求。公立医院作为财政预算单位,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的预算管理系统是大数据分析研究应用的战略起点与质控关口。公立医院作为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编制的责任主体,需要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有机地融入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的预算管理系统中,使预算战略管理贯穿大数据分析研究应用的始终。

(5)全面推进医院物价管理。通过对经济管理平台大数据与物价数据的关联分析,进行不同病种收费情况纵向比较、不同疾病用药诊断横向比较,从多角度评价物价收费合理性、合规性。同时,通过整合价格信息、成本信息、收入支出信息等,实现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改革的实时监控。

(6)实时监测患者费用变化。利用经济合理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医疗明细收费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形成患者费用监测体系,实时监控患者医疗费用。如果发现医疗机构患者费用异常增长,提示行业主管部门对医院进行必要的提示和适当干预。

2.服务于经济管理数据分析报告

医院端积累的大量数据,实时传送到相关主管部门,卫生、财政、统计等上级主管部门可以按相应的管理权限,形成管理分析报告,监督医院运营,支撑政府改革决策。

(1)经济管理数据分析的模式。主要包括:全面分析,也叫综合分析,对医院预算、成本、绩效、医疗价格等专项问题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分析,一般适用于对季度、年度报表的分析;局部分析,对主要问题或主要指标进行扼要剖析,一般适用于单个科室或医院的分析;专题分析,对某些重大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分析范围单一,研究透彻深入。

(2)经济管理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本量利分析等。

(3)分析报告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分析报告总则,编制依据和基本原则,主要指标体系,分析应用报告的具体报表及其主要内容,定期分析的时间要求及上报的形式要求、报告结果的利用及考核。

三、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建议

1.以政府主导模式构建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

调研显示,当前59.86%的医院尚未构建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即使已建立的也是处于初步阶段,应用水平不高。因此,构建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迫在眉睫。在目前经济发展及医改形势下,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采取政府主导、统一建设的模式,或采取政府主导与单位自建相结合的模式,政府统一程序设计、统一实施推广、统一管理方法。同时,迫切需要打破医院壁垒,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打造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大数据平台。

2.坚持顶层设计优先

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具有涉及范围广、数据规模大、工作难度高等特点,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应充分认识在构建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过程中顶层设计的作用,紧紧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形成数据之间的关联、匹配和有机衔接。同时,也要注重顶层设计的实际可操作性,表述要简洁明确,具备可实施、可操作性。

3.规范数据管理

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收集并积累了形式多样的数据,可以应用于医院战略管理、职能管理、科室运营管理等方面,因此,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是后期数据分析和信息整合的关键。政府主管部门在平台构建之初,就要根据技术特点及数据构架,综合考虑平台后续发展的趋势,提出数据管理的技术性规范要求。同时,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及财经管理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如财务核算类、成本管理类、绩效评价类、医疗价格类、收入明细类等;面向不同类型数据形成有针对性的分析方法及管理模式,例如会计核算以管理核算科目为主,成本核算以规范核算口径和数据接口为主,医疗价格管理以政府定价标准管理为主,突出不同类型数据管控的要点。

4.强化基础环境

构建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需要一定的基础保障,包括机房设备、连接链路等硬件环境,以及软件系统的技术构架、数据库类型、开发工具等。

5.同步推进配套管理制度建设

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对大部分医院来说是一项新课题,在建设过程中要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数据标准化、分析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建立、报告分析应用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尽快实现医院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从“账房先生”转变为“运营战略家”;并同步推进各项配套管理制度,明确有关责任,使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及管理在制度框架的保障下有序、健康发展。

6.发扬首创精神,鼓励先行先试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前瞻性的工作,应鼓励不同医院发挥首创精神,以政府为主导进行试点探索,行业主管部门给予政策、资金、组织方面的保障,不断积累试点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的经济管理大数据平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4]王舰.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5]王舰,杨振东.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应用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2009,(9):53-54.

[6]解文明.建设基于IPv6的下一代数字化医院探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6):32-36.

[7]许金叶,李歌今.构建会计大数据分析平台:企业会计云计算建设的核心[J].财务与会计,2013,(4):40-43.

[8]许金叶,徐琳.构建会计大数据分析型企业[J].会计之友,2013,(8):97-100.

[9]张振,周毅,杜守洪.论医疗大数据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C].2013年中华医院网络信息大会,2013.

[10]赵婧.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分层数据安全问题与防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4):119-123.

平台经济研究报告范文6

一、云计算下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技术分析

传统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是基于纸质基础进行设置的,是纸质会计数据的信息化处理,这些初级形式的网络财务报告利用模式仅仅实现了将传统纸质报告上显示的书面内容,以电子页面的形式显示出来,并没有在根本上促进会计信息质量、资本市场价值增益等方面的改进。以这些格式的财务信息依然存在不能被有效检索、也不能直观的得到各种指标之间的相互比较、内容及格式固定,只能被动接受而不能按需定制个性化财务报告等缺陷。这种模式的财务报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个性化信息的空间和时间需求。由此,造成了信息供需矛盾的日益凸显,信息供需市场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财务信息的自由交换,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财务数据技术标准。

(一)云计算下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应用构思 云计算 ( Cloud Computing)是基于网络的、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能方便的、随需访问的一种模式,是计算技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 ( Parallel Computing ) 和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的新发展。其低成本、高共享的信息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运用我国统一的XBRL分类标准,将XBRL实例文档存储到相应的云计算会计数据资源池中,会计报告的使者运用XBRL技术,从云平台的资源池中提取相应的会计数据,会计信息资源池中的数据资源高度共享,对网络会计而言,可以通过XBRL这样的技术实现无缝化网上会计报告,这种报告模式的特点是,将企业财务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下的动态数据资源池中,一旦使用者需要查询某公司财务报告,系统就会运用XBRL的规范命名将财务数据封装起来,以超文本的形式通过Internet将其发送到客户端,而客户端通过网页浏览器或其它阅读器便可查阅和追踪信息来源。

(二)云计算下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的架构 云计算下的企业会计信息平台架构的底层是由硬件及操作系统所组成的基础设施。在这之上是各种软件系统和管理平台,包括部署的各种信息系统管理软件、虚拟化组建、云计算管理系统和各种虚拟机。再上层是XBRL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直接存储在云平台资源池中具有XBRL统一标准的实例文档,也可以是实时提取企业自己提供的Web Service数据接口。架构的最顶层是由各软件厂商所提供的软件所组成的应用软件服务中心,以及数据中心。最顶层是云计算的核心,也是直接向企业提供服务的所在,这一层包括财务软件和各种管理软件的应用中心、程序集成中心和数据存储查询中心。这种架构方式一方面体现了企业会计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更好的保证企业会计数据使用者利用XBRL技术查找所需的数据,追踪数据来源,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

(三)企业发展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的技术条件 XBRL技术框架分为三部分:XBRL技术规范、XBRL分类标准、XBRL实例文档。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变得简单而易行,也为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与XBRL协同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处理平台。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云平台供应商的数据平台,企业按照统一的XBRL分类标准,将企业会计数据实例文档保存到会计信息资源池中,通过XBRL软件对企业会计数据资源池数据进行整合,为各报表使用者提供所需的各种会计报表信息。

二、云计算下企业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应用

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仅仅是纸质财务报告的翻版,会计报告具有滞后性,交换数据频繁,挖掘信息费时费力,数据协同性差,会计报告不能按照使用者的个性需求进行设计,数据不能有效追踪。而基于云计算技术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将企业的会计数据按照我国XBRL分类标准,将XBRL实例文档实时存储到资源池中,实现企业会计数据与XBRL的协同管理。

(一)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思想 不同的业务系统可以提供不同的XBRL展示形式,实现按需供应,增强数据信息跨行业、跨部门的多次可用性。国际上现行的XBRL分类包括:XBRL全球通用账薄(XBRL GL)和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XBRL FR)。XBRL FR应用于企业对外的财务报告,XBRL GL应用于企业会计业务处理过程。XBRL GL可以展示各账户与账簿中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而且还包括非财务信息。使用XBRL GL的企业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编写跨平台的数据信息,制定XBRL相应的数据标准文档形式,由于XBRL GL分类标准规范了企业各项交易数据,信息需求者可以向下发掘数据,抽取出经济业务的原始数据。将XBRL GL应用于企业业务层面可以使信息需求者精确抽取企业的事项信息。XBRL GL也可将企业的供应链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其他公共管理平台数据按照XBRL分类标准存储到相应的实例文档资源池中,物联网技术的产生还可以实现企业对生产过程的跟踪并实时进行会计处理。报表使用者利用XBRL技术,按照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对企业信息资源中的实例文档信息进行查询、追踪和报表编制。实现企业各种信息资源的协同管理和实时报告。XBRL能够实现跨平台的数据传输与交换,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XBRL跨平台协调管理设计如图1:

(二)云计算下企业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

(1)XBRL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协同管理

据统计,企业信息70%以上来源于会计数据,XBRL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协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云会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企业将会计信息系统数据按照标准文档格式存储到会计信息共享资源池中,报表使用者利用开发商统一设计的XBRL软件进行数据查询,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XBRL在提高会计报表信息质量特征方面具有无比的优势,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均表明,XBRL 财务报告可以明显改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交互性、实时性、可比性、易理解性,XBRL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协同处理,改变了以往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思想,提高了各个报表使用者的信息满意度,使他们的利益实现均衡化。因此 XBRL技术本身是实现我国会计信息化的技术保障。

(2)XBRL与供应链系统的协同管理

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产品的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过程的控制,及时反映企业商品的流转过程,它开始于供应的原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企业通过VLC分享需求信息、库存状态、生产计划、销售计划、交货计划来反映供应链流程,达到协作预测和补货的目的。能系统的反映企业产能优化配置的过程,能及时掌控企业的商品流转情况,有效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效率,系统的分析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情况和赢利能力。对企业外部的供应商和销售商能力作准确预测。供应链系统中的商品采购信息、存货信息、生产信息都能有效的反应企业的运营能力,通过XBRL的统一标准和规划,企业可将供应链实时数据生成实例文档存储于供应链动态资源库中,利用XBRL技术实现XBRL与供应链系统的协同管理,对于报表使用者及时了解企业资源配置情况及资金周转效率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XBRL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协同管理

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其交易数据往往是动态的数据。通过XBRL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处理,可以更加及时的反映企业的动态赢利能力。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交易平台记录,利用XBRL技术将交易数据转换为标准的XBRL动态实例文档,并将交易动态实例文档至交易动态电子准备信息资源池,提高报表使用者的动态决策能力。

(4)XBRL与其他组织部门间的协同管理

XBRL的应用主体既涉及财务报告和商业报告的提供者,也涉及其接受者和使用者,包括企事业单位、投资者、债权人、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监管机构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的经营过程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建设需求,除考虑企业经营状况外,也要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承担的责任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环境保护状况、公益建设等整体商誉信息,生成相应的实例文档数据。XBRL与其他组织信息的协同管理能让投资者在了解企业与政府、各类社会团体与市场之间的美誉度。同时把社会、产业界的综合评价信息反馈给投资者。XBRL与其他组织部门的协同处理,可更好帮助信息使用者从全局角度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三、结论

XBRL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XBRL协同管理的出发点在于让会计信息需求者及时掌握即时的、动态的原始数据,让报表使用者可以追踪企业信息的来源。XBRL为企业会计信息的报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XBRL的协同管理思想扩充了XBRL分类标准。XBRL与其他系统的协同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财务系统与其它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整合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分析判断企业运营状况与薄弱环节,更好地支持经营管理决策。积极探讨XBRL技术在企业业务层面的跨平台综合协同管理,对全面提升企业会计报告质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系浙江省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云计算下台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架构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202ky1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聂萍、周戴:《基于XBRL环境网络财务报告网页呈现质量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11年第4期。

[2]刘玉廷:《 推广应用XBRL 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研究》2010年第11期。

[3]王立彦、曾建光:《国内现行XBRL标准的囚徒困境及其解决之道》,《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12期。

[4]王意杰、孙伟东等:《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软件学报》2012年第4期。

[5]张林、庞燕等:《乳制品企业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研究》,《企业经济》2011年第12期。

[6]陈晨:《浅析XBRL在我国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