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范例6篇

平台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

平台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公司

融资平台的出现是有其合理性,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它在城市化过程别是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肯定融资平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忽略现有制度下我国各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所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下,要建立新模式的平台公司,要改善现有的平台公司的现状,促进合作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概述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含义

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实际上就是广泛包括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划拨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量基本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重点将融入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准公益性项目之中。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必要性

融资平台公司的建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经济和财政形势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产生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国为解决危机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了完成四万亿元的刺激内需计划,各地方政府需要独立筹集到一定量的中长期资金,以弥补巨大的配套建设资金缺口,并配合国家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因此,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掘新的融资渠道,以满足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自然而然地成为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可以发挥的作用也是它建立的必然条件,具体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1.从融资的用途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代表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益设施,以解决市场调控失灵的问题,它能够打破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的瓶颈,为很多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从偿债来源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一般是以地方财政作为担保,虽然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都是非经营性资产,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融资平台内部也无法形成偿债来源,但是在地方市政设施和投资环境改善后,周边土地的增值收入和招商引资带来的地方财政增收可以作为偿债来源。

3.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高速信贷投放的主体当中,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显得更为活跃和引人注目,地方融资平台通过大规模的贷款推进城市化的建设,迅速拉动内需和扭转经济过快下滑趋势,其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

二、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借款主体风险

借款主体的风险具体体现在一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主体的设立和运作不规范。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因财力不足,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作公司的注册资金和项目资本金,就将通过融资平台的关联公司获取的银行贷款挪来充作资本金;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把政府部门的办公楼、城市公共设施等都注入到了这些公司来充当资本金,以此来扩大公司的资产,更有甚者连资产转移和产权过户手续也不办理,只是名义上的划转。尽管种种方式都缺乏法律依据,但这些资产却确实地列入了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

(二)政府的偿债能力风险

由于融资平台公司主要的作用是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缺少突出的主营业务和充足的固定资产,通常都以政府划拨的土地、设施或股权作为资产,在融资中更多地依靠政府的财政进行担保,进而造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高负债率。据统计,有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占本级债务的比重已经高达70%-90%;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到期不能归还贷款本息的问题,形成了银行贷款的逾期欠息;还有些地方就靠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勉强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再通过延长贷款期限来缓解还贷压力,从而导致银行贷款期限越来越长,有的甚至超过了30年,无形中也成为了银行的负担。

(三)信息不对称风险

银行对平台公司的信用评价完全取决于本级政府的财力,而不取决于平台公司本身的偿还能力,因此银行更需要了解和掌握政府财政收支、财政偿还能力的情况。而事实上,银行往往只能凭借一些不完整的资料作为评估的标准。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多家银行竞争、一个政府又有多个融资平台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某一家银行要想对某个项目资金的所有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也是很难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每一家银行只能了解与其有借贷关系的那家平台公司的融资情况,而根本无法监控政府融资平台跨银行的资金流向,更不用提要掌握融资平台的资本金是从何而来和在本行贷款的真实用途。

(四)主体依赖风险

平台公司的融资来源过度集中于银行,这种过度依赖性会导致资本成本刚性化。由于融资渠道单一化,当平台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到期还不能偿还本金和利息时,这种风险必然导致公司变卖资产甚至破产。而且由于资本的来源比较单一,平台公司难以借助改善融资结构来转移风险。而实际上平台公司的风险早已转化为贷款银行的风险,从而弱化了平台公司融资的风险感,使平台公司失去了进行融资风险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五)信贷风险

很多地方政府出于融资目的来包装虚拟项目,商业银行并据此评估放贷,甚至部分地方政府以同一包装项目同时向多个银行申请贷款。不仅如此,有些地方政府虚缴土地出让金并以此获取用于抵押土地的土地证;还有平台公司虚假注资、项目资本金实际不到位现象更是数不胜数;平台公司不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随意挪用贷款资金等等……各种虚假现象不胜枚举。所有这些现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监管合规风险,进而引发信贷风险。

三、区域经济下改善平台公司的对策和建议

在现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必须改善我国平台公司的现状,规范各地已有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充分发挥平台公司的融资作用,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因此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来解决融资平台现有的问题,发展区域合作平台。

(一)建立地方信用评级制度,抑制政府的过度融资行为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构成比较复杂,各类无形债务与有形债务大量存在,致使对地方政府的信用状况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建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可以对地方财政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并将结果提供给资金供给方,让他们以此为参考,进而决定对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而且这样还可以间接抑制政府的过度融资行为。同时,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区以及合作区域的特点和自身财政收支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使融资平台公司更规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新的区域投资平台将重点关注那些企业无力也不愿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并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资源整合和投资。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体现政府意愿,大部分还是依靠政府的投资。因此拓宽财政收入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除了对融资平台公司自身进行改革外,还需要改革现有体制,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管理权,作为地方政府的支柱财源,增加偿债资金的来源。并在当前地方财政资金融资制度安排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拓宽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渠道,完善现有的法律规定,改变过度依靠银行信贷的融资模式,发展债券、资产证券化、票据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鼓励地方政府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

(三)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控制融资平台风险的原因之一,在区域合作下建立的融资平台公司必须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可以使商业银行、投资者等主体可以适时登录系统获取融资平台关联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信贷信息和企业风险预警等信息,便于商业银行适时掌握情况,避免对平台公司的过度融资。同时各个区域的投资主体也可以通过信息共享系统随时洞察平台公司的运作状况,可以适时调整融资。管理阶层也可以根据信息共享平台看出各融资公司的发展,进而可以改变平台公司的经营策略,使平台公司更好地发展。

(四)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

平台公司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投资,除此之外还要吸引私人资本、国外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领域,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减轻财政负担,缓解政府独立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和管理压力。区域合作下的平台公司也不再是一家地方政府担纲出资主体,而是经济区域内多家政府和企业的资本联合。因为大型国企、尤其是上市公司,有着公司治理、项目运作的丰富经验,他们投入资金,一定要求有合理回报,而纯粹由政府主导的城司并不具备这些优势。在跨区域城市主体之间的经济合作上,平台公司可以作为一个平面化的载体,让不同企业,不同的股东城市通过谈判、议价的方式完成跨区域项目的合作。兼顾社会效益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强区域股东城市之间的合作,追求各股东和合作区域内各个合作伙伴的多方共赢。

(五)强化平台公司治理机制

融资平台公司是按照《公司法》成立的企业,尤其是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下,更应该受《公司法》的约束,建立产权清晰、法人管理的现代企业,按照“融资平台、投资主体、集团管理、利润中心”的发展定位,将其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市场主体。首先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强化其责任和风险意识,从而监管公司的整体运营。其次,在公司内部人员结构方面,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设置董事会、股东大会、经营管理层和监督层,公司增减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等大事须由股东大会决定。与此同时,还要依照独立董事制度要求,从社会上的学术界、金融界、法律界等领域选取知名人士担任独立董事,间接监督公司运营。新型平台公司必须由市场主导,如城投债发行的利率必须由市场说了算,最重要的是让这些国字号的发债者回归市场本源,承担对债权人、投资者的法定义务,而不能胡乱决策之后,甩手一走,什么责任也不必承当。

参考文献:

[1]沈小风.关于政府投融资平台运作的几点思考.时代经贸,2009年第1期

[2]吴超,钟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潜在风险及及其防范研究.华北金融,2010年第8期

[3]杨帆,梁邦海,李勇.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效应研究.煤矿机械,2010第7期

平台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范文2

关键词:投融资平台公司 转型发展

一、引言

中国最早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1998年政府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信贷支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得到一定发展。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央决定投入4万亿资金拉动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宽松融资环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增多,政府性债务不断增加。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按照投融资业务范围分为:一是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公司,如上海城投集团,二是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如天津水投集团等。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多集中在水务、交通、环境、能源等行业,能够充分利用行业政策及资源优势,发挥投融资作用,为本地区的行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性限制

2010年6月,中央政府提出要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清理规范地方已经设立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主要内容是:第一类,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且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今后不得再承担融资任务,相关地方政府要在明确还债责任,落实还款措施后,对公司做出妥善处理;第二类,承担上述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同时还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任务的投融资平台公司,要在落实偿债责任和措施后剥离融资业务,不再保留融资平台职能;第三类,承担有稳定经营性收入的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还债务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以及承担非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的投融资平台公司,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充实公司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基于上述要求,行业性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着较大的存续压力,在保持原有的还贷、建设、运营的业务基础上,需要转型发展。

(二)缺乏稳健的收入来源

大部分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主要负责行业内公益性项目的投融资以及公益性项目的建设管理,部分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还负责一些公益性项目的运营管理,极少数具有经营性项目的投融资能力。公益性项目资金来源无法作为公司的收入进行核算,公益性项目的运营管理资金也基本上按照运营管理经费预算进行收支核算,并不能形成企业的利润,所以,目前大部分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盈利能力当然也很低。

(三)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除了收到的注册资本金计入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核算,收到的行业性公益性项目资本金基本计入类似于基建拨款的往来款中核算,待公益性项目完成竣工财务决算评审后与交付使用资产对冲,加上目前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评审工作相对滞后,无疑将不断增加企业资产负债率,另外,由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缺乏权益性融资,融资方式单一,长期借款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盈利能力较差,无法形成有效的未分配利润,导致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60%-80%之间,为企业的后续融资及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负担。

(四)优质资产匮乏

为促进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发展,更好的承担行业内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整合相关资源,行业主管部门一般会将一些闲置资产,如土地、房产、仓库等无偿划转给平台公司,但是由于职责限制,各行业主管部门拥有或划转给平台公司的资产大部分都与公益性项目相关,缺乏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效益,同时资产的划转还会增加平台公司的税费负担,由于缺乏优质资产,影响了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发展空间。

三、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途径

(一)优化资本结构

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要保持持续的投融资能力,必须优化资本金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首先,平台公司应该采取多种债务融资方式,单一的筹集银行贷款资金,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应该尝试采用发行中期票据、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筹集债务资金;其次,应该增加权益性融资的比重,行业主管部门拨付的项目资本金可以可以参考债转股的方式,作为对平台公司的持续投资,计入资本公积核算,这样也可以将建成的资产保留在平台公司,增加净资产规模,另外“两行一基金”也是不错的股权融资方式,为多渠道解决重点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切实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国家发改委要求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专项建设基金形式用于支持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的资本金投入,平台公司可将专项建设基金计入所有者权益中核算,可以大大降低资产负债率;最后,对于有承担项目运营管理职责的平台公司要大胆尝试新型融资方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的环境下,可以以吸收民间资本的方式进行融资,实现良性循环。

(二)注入优质资产

为实现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减轻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负担,行业主管部门应将更多优质的土地、建筑物等资产划拨给平台公司,作为对平台公司的投资,平台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团队优势、专业优势、管理优势,更好的开发利用优质资产,为平台公司成功转型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相关的资产收益可以用于弥补公益项目建设资金的不足。另外,可以探讨将行业内的平台公司投资建设的相关资产收费权、经营权授予平台公司,这样,对于行业主管部门来说,减轻了资产运营管理的压力,对于平台公司来说,可以实现稳定的资金流入,为良性运转提供了条件。

(三)转变经营方式

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应该立足于公益性项目建设任务主线,逐步尝试参与投资半公益或经营性项目。利用资产规模优势,信用优势,人才优势,积极尝试参与对非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加强与其他企业甚至民营企业的合作,寻找收入及利润增长点,寻求合作共赢之路,以经营性收益反哺公益性项目建设。

(四)推进市场化运作

在现有的政策范围内,积极转变政府与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关系,积极尝试建立合同及契约关系,将资金流入由原来的拨款转变为投资款或者合同款,这样部分项目资本金就能转化为平台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时,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平台公司监督和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在奖惩机制和有效监督下,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既能够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同时也会不断降低建设成本,对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来说,也能实现企业化的良性运作,比如目前部分省市尝试推进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及PPP模式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即减轻了政府密集投资的压力,又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及地方性债务的激增,平台公司的发展也遇到急需解决的发展瓶颈。行业性投融资平台公司要想转型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就应该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不断优化资本结构,转变经营方式,按照市场化模式进行运作。

参考文献:

[1]重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N].中国经济时报

平台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范文3

2008年底,中央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台了4万亿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中央政府只投资1.18万亿元,其余的2.82万亿元由地方政府配套实施。但地方财政收入并不能满足这部分的支出需要,为完成大量的资金配套任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随之应运而生,由开始的省级政府向市级、县级政府扩展,随着融资平台向市县级不断发展,平台债务规模也随之快速膨胀。

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整体贷款规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口径,各方的统计结果都会有一定的出入。据中国人民银行对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专项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融资平台1万余家,较2008年末增长25%以上。融资规模方面,据审计署的报告显示,2008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仅为1.7万亿元,但到了2010年末,融资平台债务余额已达到10.7万亿元,增长了6倍有余,其中银行贷款为8.47万亿元,占全部债务余额的79%。2011年初,银监会开始严格控制新增的平台贷款数量,2012年更是明确提出全年平台贷款总量只减不增,因此尽管2010年以后没有平台贷款的确切数据,但是平台贷款在2010年达到高峰期后应该呈现下滑趋势,据有关媒体透露,截至2012年3月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9万亿元,同比下降3.6%。不过,平台贷款余额的下降只是表面现象,地方平台公司的实际偿债压力并未得到实质性的缓解。2011年7月,审计署统计显示,2012年将有1.8万亿元的地方平台债务迎来偿债高峰期,占到全部地方平台债务的17.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迅猛,但其融资方式却相对单一,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大量的负债都集中在商业银行。图1显示了2012上半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从图1中可以发现,截至2012年6月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台贷款余额为1.96万亿元,占全部平台贷余额的24.8%,全部银行贷款占平台贷款的79%,可见银行信贷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融资方式,而且商业银行也将大比例的信贷资金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进一步加剧了风险的集中。

政府融资平台的内生逻辑

由于平台公司债务有地方财政做支撑,商业银行初期对其风险程度的警惕意识不够,导致商业银行的平台公司贷款不率逐渐上升,为应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后果,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平台公司贷款的监管力度,对其中赢利差、信用等级低的平台公司加大了审查力度。为了便于深入分析商业银行对赢利差、信用等级低的平台公司实行信贷配给的形成机制,我们引入如下假设:

(一)申请贷款的所有平台公司每笔贷款的数额为M(M为一常量),平台公司运作项目的成功概率P,可获得的项目运作净收益率(扣除贷款利息等相关成本后的收益率)为r,P服从[0,1]区间上的概率分布,并且f(P)和F(P)分别为概率P的密度函数和概率分布函数。

(二)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无法准确了解每个平台公司运作项目的具体风险程度,因此,假设银行知道给定贷款等级中所有平台公司具有相同的净收益均值X(X为一常量);根据假设(2),有如下关系成立:(1)式表明平台公司运作项目的成功概率P与项目运作净收益率成反比,这符合经济学所描述的“收益越大,风险也越大”的理论。此外,平台公司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因此,只有当r≥i,即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时,平台公司才会向银行申请贷款。当r≥i时,结合(1)式可得,只有当P≤P*,平台公司才会向银行申请贷款。

平台公司只有在取得贷款后,才有可能去运作项目。因此,平台公司能够申请到贷款并顺利运作项目的平均成功概率(记为P)应考虑[0,P*]区间的概率分布情况。由此可得:(3)式说明,平台公司能够申请到贷款并顺利运作项目的平均成功概率仅仅是贷款利率的单调递减函数。即银行的贷款利率越高,平台公司能够获得贷款并顺利运作项目的平均成功概率就越低。也就是说,银行的贷款利率越高,获得贷款的平台公司的平均质量状况就越差,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也就越大。下面,我们考察商业银行期望净收益的内在状况。商业银行的期望净收益不仅取决于银行的贷款利率,而且取决于平台公司还款的概率。由概率理论可知,商业银行的期望收益等于平台公司没有发生违约时的利息收益与平台公司没有发生违约时的平均概率的乘积,即为:

基于政府融资平台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由于信贷配给现象的存在,信用等级不够高的平台公司难以获得足够的贷款以运作自身项目,所以商业银行建议构建以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为平台担保,中小公司集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应对由于信贷配给造成的信用等级不够高的平台公司难以获得足够的贷款的现象,具体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根据图2所示,虚线框中是以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为平台担保,中小公司集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为中小公司做一级担保(显性担保)。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效益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为融资平台做二级担保(隐性担保)。鉴于有两级担保,融资平台向商业银行提出融资要求,商业银行向融资平台发放贷款。融资平台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后,按项目规划将贷款分配到各中小施工公司。

各中小公司根据项目要求完成项目分配的任务,最后将项目所得以现金流的方式回笼,向商业银行支付贷款本金和利息,余下资金根据项目任务的多少分配给各中小公司。由于融资平台往往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等盈利性差的项目,很难有足额的现金流来支付商业银行的贷款,就需要地方财政的补助。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担保风险、道德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等六大类风险。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作为债务人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无法按期偿还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等盈利性差的项目,其自身难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地方财政资金的补助来偿还贷款本息。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普遍存在着过度融资的现象,其资产负债率较高。然而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总体放缓,地方财政收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2012年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还款高峰期,所以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二)担保风险

担保风险分为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承担的一级担保风险和地方政府承担的二级担保风险,其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或龙头公司无法履行担保时所做出的承诺。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作为一级担保方,往往利用其自身的信用为中小公司提供担保,然而受制于其自身的综合实力,当项目出现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难以按期偿还贷款时,它的担保就不能发挥作用。这时就需要地方政府的二级担保,然而地方政府的担保通常以政府承诺、财政担保等形式存在,并不具有法律效用,商业银行在追偿贷款时,处于不利的位置,其面临的担保风险也不可忽视。

(三)道德风险

由于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无法详细有效地了解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负债状况等,同时也无法了解平台的负债情况和还款能力,更难以对贷款用途进行有效的监控。当商业银行贷款给融资平台时,平台内公司往往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做出不利于商业银行的举措,使得商业银行无法按期收回所贷款项。同时,地方政府出于发展本地区经济的考虑,隐瞒平台内公司的真实状况,为融资平台做出地方政府财政还款的担保。鉴于地方政府和平台内公司的合力隐瞒,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道德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大,资金使用周期长的特点。由于有地方政府作担保,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往往比较淡薄,据统计,绝大部分的平台贷款都是长期贷款,这进一步加剧了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失衡及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变大。

(五)市场风险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土地市场价格之间息息相关,大部分平台贷款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而土地市场价格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因此土地市场价格对平台贷款的还款影响巨大。同时房价和土地市场价格之间也有着很大的联系,如果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土地市场价格也将下跌,这将导致地方财政收入的降低,进一步打击地方政府的还款能力,给商业银行带来系统性风险。

(六)政策性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需要依靠地方政府的二级担保,因此具有较强的政府背景。商业银行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贷款,面临着较大的政策性风险。由于所贷款项主要投资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影响较大。一旦宏观政策或地方政府发展思路变动,商业银行所贷款项将不可避免的遭受损失。而且商业银行贷款具有行业集中度高、期限长、款项数额大等特点,其面临的政策性风险极其突出。

基于政府融资平台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

针对上述六类基于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需要从自身出发,通过发现风险、研究风险、规避(解决)风险的风险管理流程,不断提升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对此,本研究给出如下的信贷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商业银行自身风险识别能力

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特点,商业银行首先要明确平台贷款的主要业务和重点环节,从而识别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显然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针对最主要的风险,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识别引起这一风险的关键诱因,并选择与之相对应的风险指标来确定可能发生的风险,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二)加强商业银行自身风险预警能力

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特点,商业银行首先要建立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平台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历史经验及发展状况确定各风险指标的预警阀值,接着运用合理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各风险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得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等级,最后用信号灯来显示信贷风险的状态。根据上述预警体系,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应对所面临的平台风险。

(三)加强商业银行自身风险处置能力

商业银行风险处置方式一般可分为资产置换、资产拍卖、市场操作和自身核销等四大类,其中资产置换和市场操作是主要方式。商业银行的资产置换以土地、现金、专项贷款和房地产等变现能力较强的实物资产置换为主要形式,市场操作是通过资本市场操作将商业银行自身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此外,资产拍卖和自身核销也是商业银行采取的常用方式。这些方式相互作用,共同为减小商业银行自身风险发挥作用。

(四)建立贷款评审机制

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基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评审机制。首先,逐步构建标准化、精细化的平台公司评级体系。通过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有机结合的方式,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平台公司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其中财务因素中运用现金流评估法估计平台公司还款的现金流情况,在此基础上给予信用等级;非财务因素主要考虑平台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人事关系和信誉等。其次,有效建立基于评级体系的信贷授权与审批机制。根据平台公司经营特点和实际风险状况,商业银行将信用与风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基于评级体系的信贷授权与审批机制。最后,商业银行针对建立的贷款评审机制,采取从严从紧的原则,防止产生审核松懈等影响贷款评审机制运行效率的现象。

(五)建立银团贷款模式

银团贷款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贷款模式,已经被我国商业银行采用。鉴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筹资金额大、贷款期限长等特点,银团贷款模式不仅能满足其融资需求,节约交易成本,还能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营。对商业银行自身来说,银团贷款有利于识别信用风险,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改善信贷结构,减少银行间的恶性竞争。针对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形成银团贷款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和缺少成熟的市场参与主体等的现状,商业银行应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加强银团贷款的风险管理,建立银团贷款信息平台和协调机制。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尽快完善银团贷款的法律法规,大力发展银团贷款二级市场。

(六)推行商业银行平台类贷款资产的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目前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重要金融创新。针对融资平台自身负债率过高、担保承诺有名无实、对土地升值依赖过大、偿债责任主体不明确、多头借贷、违规挪用等现象,资产证券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密切关注基础资产,加强动态管理。2.筛选优质单项资产,巧妙进行多项重组。3.发展专业担保机构,综合运用内部增级和外部增级。

(七)建立银保协作机制

构建适合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银保协作机制是解决商业银行平台贷款风险的重要措施。这里银保协作机制的“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性担保机构,而是政策性担保公司。政策性担保公司区别于一般商业性担保公司,它有政府作为强大的后援,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生违约情况时,由于银保协作机制的构建,商业银行自身受到的损失将大大减小,而政策性担保公司凭借强大的政府援助,也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危机。

(八)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的监管职能

平台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范文4

[关键词]力强;融资平台;建议;思考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并授权其向市场融资,从事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建设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活动,借助政府信用并以经营收入、公共收费和财政收入等为还款来源和保障的企(事)业法人机构,主要形式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开发区投资公司、市政公司等。目前,我市政府融资平台为落实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积极扩大内需的方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力地融通了资金。“十二五”时期,我市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6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需求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随着发展战略的推进,资金需求量较大,需要提高融资平台融资能力。满足资金需求和促进投资目标完成。为此,笔者思考如下。

一、推进公司化治理

1.融资平台要摆正关系,加快转型。按照公司法规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推进公司化管理,进行公司市场化。平台公司要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本运营能力,摆脱对政府信用的依赖,增强自己独立造血功能。逐步弱化融资平台的政府信用,强化公司信用,突出项目经营信用,推行市场化,纳入市场化考核。要实现几个转变,项目融资到资本和资产运营转变,由被动清理规范转型到主动改革完善转变,由单一融资主体向产融结合的市场主体转变。要改变既往的为地方政府完成单一融资职能的观念,要能够站在发展的角度.重新整合公司的资源,明确平台公司的定位,规划平台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平台公司战略实施的有效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平台公司的顺利转型,为今后更好发挥平台公司的融资及自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管理体制,转变经营方向。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应规范化、公司化,加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建设。经营投向由公共基础设施向公共服务的重点市政设施建设转向,如由路、桥建设向水电气热网设施、大型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从公益性设施向公共服务转变,从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和新型经济服务转变。

3.整合资源。努力建设“战略控股集团”或“金融控股公司”。拓展融资平台投资领域,应投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继续增强资金与项目的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控制的资产与资本效率,并有效隔离风险。逐步适当开展产业融资平台建设。加快平台市场主体经营进程.摆脱被动倒手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空壳”地位,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强化资产和资本运营。整合产业项目和地方性稀缺资源,建设“战略控股集团”或“金融控股公司”增强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组建农业农村战略控股集团或金融控股公司。我市是农业大市,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资金需求量大.应充分整合资源,按照公司法,组建相应农业农村融资平台,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二是以市级政府融资平台为主,整合区、县(市)政府融资平台资源,组建战略控股集团,壮大市级政府融资平台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把市级融资平台经营业务扩展到农业农村或其他产业领域,充分利用农业农村资源,进入可赢利的经营领域。向产业融资控股集团转变,提高市级政府融资平台经营收入,促进市级政府融资平台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以市级政府融资平台为主,整合金融资源,可否考虑贷转股,按资产比例实行金融部分控股;或整合其他地方性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及租赁机构等金融资源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支持市级融资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规范的金融控股集团。

二、提高融资能力

平台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范文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现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为解决当地公共设施项目建设资金而专门设立用来融资的公司,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城建开发、城建资产经营公司。这类公司,由政府划拨土地、股权、规费等资产,以便从资产和现金流上达到融资标准,以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融资目的,并把资金运用于市政建设、公共事业等项目。

中国目前由于受到法律等制约,地方政府要解决财政资金短缺只能向银行借款,因此融资平台是有效的融资载体。这种由地方政府组建的公司投资项目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项目完全没有经营性收入,如城市道路和桥梁,城市广场,公共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等。第二类项目有部分经营性收入,但不能完全自负盈亏。第三类项目有经营性收入可以自负盈亏,只有项目资本金靠财政来投入,如开发新区、建设高速公路以及城市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第三类项目可以用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收益来偿还银行贷款的本息,而第一类、第二类项目由于自身没有偿还贷款的能力,完全或部分需要依靠当地政府财力来偿还银行贷款,这正是其贷款风险所在。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各省、区、直辖市合计设立8221家平台公司,其中县级平台为4907家。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不含票据)约为7.2万亿元,约占贷款总额的18%。2009年净新增约3.8万亿元,其中,县(市)级融资平台占地方融资平台新增贷款总量的75%。预计2010年和2011年后续贷款约为2万~3万亿元,2011年底将达到约10万亿元。总体来看,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具有如下特征:

商业银行成为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角。2009年以前,国家开发银行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角,但自2009年始,商业银行成为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角,目前融资平台贷款中,国家开发银行约2万亿元,四大行总计约2万亿元,股份制银行约8000亿元左右,城商行约2.2万亿元,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2046亿元。因此,目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已经由国开行一行独大变为四大行、国开行以及地方金融机构三足鼎立的局面。

地方金融机构成为县(市)级融资平台的贷款主体。由于四大行、国开行以及股份制银行对县(市)级融资平台的审核标准较严,因此,县(市)级融资平台的贷款来源主要依赖农村合作机构、城商行。依据广东银监局不完全统计,在该省农联社2009年发放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中,有超过65%是投向财力最薄弱的市县级投融资平台。城商行由于与地方政府的特殊关系,融资平台贷款占其总贷款的比重一直较高。

融资平台贷款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和省级融资平台。根据估计,发达地区贷款约占总额的60%,省市级融资平台贷款约占总额的70%~80%,即使是县级融资平台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

融资平台贷款主要依靠第二还款来源。融资平台贷款中,约30%~40%的贷款项目能够依靠自身现金流偿还贷款本息。大约60%~70%的贷款需要土地开发权、地方政府财政安排等第二还款来源的安排。据国开行对其融资平台贷款的摸排,50%以上还款来源都依赖财政支持。

项目资本金普遍不足,一定量的贷款被地方政府用作项目资本金。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结构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模式分析

上海模式。上海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一个全面接管地方所属资产的投资公司(如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简称上海城司),履行地方政府的融资和投资事务。这个公司的主要职能是以所拥有的资产做抵押,向金融机构借贷,为一般性的无特定项目现金流支持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维护进行融资;同时,这个公司也应当是省属资产证券化的主体,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其性质类似于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的一般责任债券。此外,该平台不宜直接参与具体项目的投资建设,而应当组建以项目为核心的公用事业公司。平台通过控股这些公用事业公司参与到具体项目的融资、投资和经营中去。组建以项目为核心的公用事业公司的原因主要是许多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在未来存在持续的现金流,存在持续现金流的项目为公私合作提供了基础,从而最大可能地调动社会资源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

重庆模式。重庆模式的核心是以项目为核心组建公用事业公司。从2002年开始,重庆市按一体化职能统筹合理划分配置维系国计民生领域及战略性领域的国有资产,整合各类分散资源,逐步组建了渝富、城投、地产、高发、开投、交旅、水投、水务政府性投资集团(“投”)。通过近7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了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和工商产业、企业融资平台,实现了由单一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的转型,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国计民生领域职能的合理划转及资产配置,充分发挥了国有资本保障民生和成为地方政府调控工具的职能。目前,大多省份都借鉴了重庆模式,如河北、湖北、山东等省。

天津模式。与上海市的投融资平台类似,天津于2004年11月正式对外挂牌成立了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城投)。作为一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大型国有独资集团公司,天津城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成为一个负债主体。它最主要的融资功能是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土地增值收益作为还贷保证,成为一个承贷主体,从而克服《预算法》对地方政府负债的限制。

除此之外,我国的其他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各具特色,如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独特的“浙铁模式”。浙铁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中期票据进行融资,通过发展辅业来补贴铁路主业,同时还利用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直接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权益融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结构分析

从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形式多样,有的为单纯的融资平台,有的集融资、投资于一身。

对于单纯的融资平台,其运行机制如下:由国资委全资控股,由政府与金融机构谈判,明确贷款银行、金额、期限等,由所在地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进入贷款实际操作。融资平台提出贷款申请,政府主管领导批准同意贷款后,由发改委向融资平台下达贷款通知,融资平台取得贷款后,于当天转账到财政指定账户,财政局将贷款本息偿还纳入年度预算。政府完全主导了该类融资平台的运行。

目前,大多数的融资平台集投融资功能于一身,其运行机制如下:成立一家由国资委完全控股的母公司,将其打造成融资总平台、项目总业主、土地总储备。在财政主管部门的授权下,全盘经营管理辖内国有经营性资产。该平台利用国有资产向子公司进行投资,收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为子公司融资,收取资金使用费;对各子公司经营业绩进行绩效评价;按国资管理的要求制订相应管理细则和考核的办法,报财政局批准后组织实施。

总体来看,融资平台与政府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主导融资管理的决策。通过设立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对融资平台的投融资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协调联系辖内各金融机构,策划、指导、规范辖内重大建设项目的融资工作。

二是政府主导人事。融资平台以及其下属各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都由政府任命,提名产生母子公司总经理层人员。

三是政府主导财务及资金调度。财政主管部门对融资平台公司委任财务总监。融资平台公司对子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融资平台下子公司调度资金需要经政府金融领导小组同意后,在政府金融办、财政等部门的监督下调度资金。

四是政府主导资本投入。由融资平台公司按照“统一管理、集中持有、分层经营”原则,对所持有资产有计划地向子公司增加投资。

五是政府履行监督职能。由财政主管部门、金融办、发改委、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对财政性投资项目进行评估与审查。融资平台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重大事项、资金运作情况和财务运行状况,每月向政府报告。

从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看,融资平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一是统一受地方政府领导。但由于各地形式不一样,融资平台之间,特别是县(市)级平台,受多重部门领导的较多,部门之间分割较为严重,但省级平台之间,条块分割程度相对较轻。

二是相互之间协同。由于受政府统一领导,因此,平台公司之间的资金余缺可以相互调度。

三是相互担保现象较少。随着融资平台的逐渐发展,平台公司之间相互担保的现象基本被政府禁止。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类型分析

“打捆贷款”模式。打捆贷款是指以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为承贷主体,以财政出具的还款承诺作为偿债保证,将一城市或区域的若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通常是政府和银行之间达成协议,由银行一次发放一笔大额无固定项目贷款,这笔贷款可能用于例如自来水、供电、城市道路等若干个项目,而在实际操作中银行既无法审核项目的合法合规性,也无法准确判断贷款的偿还能力,更无法监督贷款资金的用途。

银行、信托、政府三方合作模式。由于项目资本金不足导致银行贷款困难,因此,地方政府联合信托公司发行信托,银行购买信托产品,由此完成银行资金借道信托为政府融资的目的。如,2009年河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组织辖区内134家县级信用社,共计动用397.5亿元资金通过信托方式投资当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方式。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体系包括:(1)融资平台保证金。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与银行达成协议,每年安排一定金额拨入银行保证金专户,按约定放大倍数贷款给融资平台,然后由融资平台委贷给指定企业,对指定企业可免资产担保。对于放贷产生的坏账损失由政府与银行按协议约定比例承担,政府承担损失部分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中核销。(2)融资平台风险准备金。主要用于贷款出现风险时的代偿和损失核销,同时作为融资平台的风险准备积累,可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3)中小企业信用互助补偿金。由政府牵头成立,实行会员制,信用互助基金可以用作贷款担保资金,通过与银行合作对会员企业进行担保贷款。

融资平台担保方式。银行直接贷款给项目经营者,由融资平台提供担保或资产抵押。

当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表现

责任主体模糊。融资平台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这些公司的治理结构形式多样。有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有的不设董事会、监事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行使董事会职责,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行使监事会职责,总经理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有的公司则是董事长兼总经理。

合规性风险。政府对金融机构贷款的任何担保或变相担保、承诺等支持行为目前仍不受法律保护。2006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文,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对《担保法》规定之外的任何担保均属严重违规行为,其担保责任无效”。同时由于地方政府集中推进项目,项目的法定资本金比例往往不能达到监管要求,项目开工的合法性批文、土地使用权证等等不能到位,增加了银行信贷合规的风险。

财政过度负债风险较大。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背靠地方政府财政,财政收入成为偿债的关键。目前,地方政府负债平均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2.4倍,有些地方甚至达到4倍,地方政府财政过度负债导致贷款到期无法正常还本付息的风险较大。

政策性风险突出。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业务具有很强的政府背景,因而其政策性、行政性风险较大。商业银行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一般为贷款期限较长的长期贷款,在贷款期限内,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等政策的调整、变动都可能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的经营产生较大影响;而一旦政府政策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运营产生不利影响,这可能直接影响到政府融资平台企业贷款的如期偿还。如政府取消供水工程费、改变供水区域,造成企业生产能力得不到发挥,产生政策性的经营亏损。又如一些收费项目尤其是道路交通项目,实际还贷期较长,随着管理政策、收费政策的调整,也面临着较大的政策性风险。

借款主体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组织结构上以资金管理部门为主体,基本没有实体运作,公司法定负责人和主要业务人员往往是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兼职或由政府有关部门指派,资本来源通常是财政注入或存量公共资产拼凑注入,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项目附属土地的使用权出让收入或地方财政补贴收入。由于政府融资平台在职能定位、财务收支和债权债务方面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贷款期内不能排除借款人体制发生变化的可能,一旦出现政策性破产,银行贷款将面临巨大风险。同时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财务透明度及可信度不高,其评信的难度降低了银行对贷款主体风险识别能力。

还款来源风险。由于政府融资平台业务是政府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起,资金往往用于非经营性、准经营性项目,这些非经营性、准经营性项目缺乏良好的经济效益,有的项目经营期限内产生的现金流甚至不能覆盖贷款利息,第一还款来源存在严重不足,第二还款来源一般是贷款项目形成的各种收费权,如自来水收费权、污水处理收费权、城市燃气收费权等等。但这种收费权首先在法律上存在空白,因此,第二还款来源也较难落实。

贷后较难监管。平台类借款人与贷款使用人分离,责、权、利不统一,致使平台对贷款的监管成为一个空白。平台只负责融资,项目法人负责具体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借款人实际上成了转贷型的“二传手”,借款人和项目法人之间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存在建设期监管不力和还款期互相推诿的隐患。在很多情况下,政府背景的项目贷款是以政府融资平台名义借入,由地方财政或划归项目建设主管单位统一调配使用,借款人实际并不使用和管理信贷资金。地方财政部门或项目建设主管单位同时运作的项目数量多,融资渠道广泛,账户资金进出频繁,与地方财政及关联公司往来密切。这种资金运作模式为项目资金交叉混用提供了便利,也大大增加了银行贷后资金监控难度。贷款银行无法监控贷款资金,资金的运用随地方政府的意志而转移,一旦将信贷资金用于非指定用途项目,最终导致项目资金失衡,无法偿还借款,将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如何看待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政府融资平台的本质特征是政府背景支持。公司治理只是形式,政府背景决定了风险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从整体上把握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风险,就有必要考察政府整体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首先,我们把中国政府债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其理由在于中央政府不会坐视任何一级政府出现破产的情况。目前,中国政府债务分为中央与地方两级,2009年国债规模约为6.27万亿元,若地方政府债务为8.5万亿元,则两者合计为14.77万亿元,占2009年GDP总量的44%,占2009年财政收入的215.7%。从国际标准来看,总债务规模/GDP应小于20%,总债务规模/当期财政收入应小于120%,从这几个标准来看,政府总体债务规模较高,但从国际横向比较,我们发现主要西方国家政府债务余额占GDP比重大多在50%以上,我国目前尚处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债务规模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来看,美国为2.63倍,日本为10.47倍,德国为3倍,全部OECD国家为2.38倍,我国为2.15倍,与上述国家相比,也处于平均水平。因此,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中国政府当前的债务规模虽然说相当高,但仍可以承受。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中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2003~2007年,我国政府一般预算收入从21715亿元增长到51322亿元,占GDP比重从16%上升到20%。除一般预算收入以外,我国政府以行政权力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集中的社会资源还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等四个部分。按照包括上述五个部分收入的大口径计算,2003~2007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从32605亿元增长到77608亿元,占GDP比重从24%上升到约30%。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全部5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平均为40.6%,21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3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9%。如果我国通过进一步推进税费改革、规范财政收入秩序、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渠道作用,使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则我国的政府债务与政府收入的比重能降低到122.48%左右。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每年8%的发展速度,假定未来5年继续保持该速度,通胀率为1%,则5年后,名义GDP总量能达到48.3万亿元,按30%的财政收入占比计算,财政收入能达到14.49万亿元,则政府债务与收入比能降低到100%左右。

未来城镇化的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化率约为45%,而西方国家平均在80%左右。随着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政府投资的基建类项目终将产生利润,并将有效地降低减轻政府负债规模。

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部分,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一般预算收入主要是税收、债务收入(地方政府向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借款收入)、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收入、外事服务收入、中外合资企业其他收入等)等。地方财政预算外收入的内容主要有各项税收附加,城市公用事业收入,文化、体育、卫生及农、林、牧、水等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市场管理收入及物资变价收入等。

从2005年以来,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政府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左右。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195万公顷(2925万亩)和585万公顷(8775万亩),即未来十年,国家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共为390万公顷,约390亿平方米,若其中一半的土地用来房地产开发,按每平方米1000元计算,则该部分土地名义价值为19.5万亿元,一般来看,土地出让净收益占土地出让收入的40%,按此计算,则未来十年,地方政府可以获得的土地出让净收益约为7.8万亿元。特别是在2009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土地拍卖收入水涨船高。因此,从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前景来看,当前的债务规模可以在十年内通过土地出让净收益来偿还。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当前政府负债规模虽然较高,但政府仍可以通过未来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比重的提高以及地方政府卖地收入等逐渐消化。因此,一方面,银行应认识到政府负债规模过大导致的贷款风险问题,但另一方面,银行也不应将此问题扩大化,地方政府债务将在发展中逐渐解决。

如何防范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虽然地方政府债务整体可控,但在操作层面上,结合当前形势,银行仍要重视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风险。

银行要及时清理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存量资产

近期财政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集中清理。一是将融资平台公司的负债分为地方政府负债和融资平台负债。二是存量负债与增量负债实行分类处理。三是将融资平台类公司进行区别处理。四是传统“城司”将进行转制。将会给银行造成以下风险:

国开行再融资安排类联合贷款存在再融资落空风险。按照财政部增量与存量贷款分类管理的意见,该部分贷款到期后,国开行将可能由于政策的限制而无法发放新的贷款,从而造成贷款人违约。

传统城司的转制风险。传统城司将面临取消、转制以及合并。在这些城投类公司的转制过程中,又可能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的变更,从而使得银行相应债权受到损害。

融资平台负债不被划分为政府负债的风险。政府融资平台经过清理后的负债将划分为政府负债和平台负债。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融资平台公司整体负债被划分为平台负债,与政府财政无关;二是融资平台公司部分负债被划分为平台负债。

对于第一种情况,预计以下平台公司贷款有相应风险:

单纯壳公司。该类公司只具有融资功能,在完成已有债务清偿,并落实清偿措施的前提下,予以关闭。由于项目类贷款期限一般很长,短期完成债务清偿不太现实,因此有可能仅仅是落实清偿措施。这种情况下,该类债权就有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县级政府融资平台。县级政府融资平台较多,较小,运作大多不规范,不透明,其中,实力较弱的平台公司将可能取消。

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单位。学校与医院等具有公益性质,但自身又有收入来源的单位,有可能不被纳入财政负债体系。

对于第二种情况,预计以下贷款具有风险:

流动资金贷款。由于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较短,在清理过程中受影响最大,这部分贷款有一定的风险。

非国家重点项目。县市级融资平台公司的项目贷款大多数为非国家重点项目,项目层级越低,越不重要,受到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就越弱。这部分项目贷款具有较大的风险。

存在合规性问题的贷款。融资平台贷款若与财政部和银监会下发了各类规范融资平台的文件相抵触,则有可能丧失财政资金的保护。银行需要及时按照相关政策对上述资产进行风险排查,对于有风险隐患的资产要及时采取风险应对措施。

对于增量贷款,应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要强调政府背景的作用。政府就是公司的董事会,企业是政府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这也决定了平台公司和政府的依存关系,这也是平台公司“拆东墙补西墙墙墙不倒”的根本原因,这一切构成了平台公司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造就了平台公司强大的融资功能。目前,由于平台公司类型多样,层级多样,实力参差不齐,所依托的政府也各有不同,平台公司能够承担风险的能力就各有不同。选择好合作伙伴就成为调查环节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在这个逻辑的支持下,银行要选择具有较强政府背景的平台公司开展业务。其中,各类开发区管委会所属的平台公司,不仅受到开发区前途的影响,而且和开发区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稳定性差,长期抗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是目前要多加关注的。

尽量选择具备自偿能力的贷款项目和短期授信。具有一定自偿能力的公司首先就具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融资平台资产的性质决定了多数融资平台不具备盈利能力和自偿能力。对于平台公司,银行应优先选择土地经营等具备自身偿债能力的贷款项目开展授信,避免开展纯政府信用的贷款项目。贷款期限方面,银行也应优先选择短期授信为主,尽量避免5~7年以上长期贷款。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原则上不应高于监管部门要求“建设期+15年”的最长贷款期限。

银行要妥善处理合规性问题。对于存量的合规性问题贷款,应积极落实项目的合规性。无法落实的,应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增量的贷款,银行应切实落实项目立项、用地、环评等方面要求,不发放无特定项目用途贷款。项目贷款应逐一审查,不得发放打捆贷款。项目审查时应对项目资本金出资能力进行客观评估,防范政府融资平台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用作项目资本金。

完善担保。不论法律效率和实际效果如何,按照现有制度完善担保形式既是外部监管的需要,更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即使是形式的压力,对政府至少是一种规范的软约束。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这种软约束是商业银行借以和政府还款意愿博弈的力量,是能够起到担保的本质要求的。

要加强贷后管理。对平台公司的贷后管理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要处理好银政、银企关系,以增强其还款意愿,降低风险,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合作,寻求新的合作机会。二是要引导平台公司创新融资手段和保障措施,降低风险。如对于大型项目融资,采取银团方式,分散风险,避免同业无序竞争;引导企业设立偿债基金并规范运作,最大程度将政府背景消化在市场运作里。

要做好银团贷款担保方的沟通工作,防止交易对手风险。在政策变动的非常时期,银行应密切加强与交易对手的联系和沟通,对于合同中的相关关键条款,要认真对待,防止交易对手以这些条款未落实为由,逃避相应的担保责任。

结论

平台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范文6

[关键词] 投融资平台;投融资公司;债务风险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为此,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依托原有城投公司,打造出新形势下统一的新型投融资平台。

近年来秦皇岛市投融资体系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市政府通过采取成立城投公司、建立“政、银、企”沟通对接机制、建设完善融资服务体系以及整合全市担保资源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了秦皇岛市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所出现的资金“瓶颈”问题,在为秦皇岛市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但目前的投融资机制与秦皇岛市整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仍还存在直接融资比例低,投融资平台小、渠道窄,政府财政资金杠杆放大作用不明显,已有资源、资金、资产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

一、秦皇岛市投融资总体概况

(一)秦皇岛市投融资体制

2009年11月秦皇岛成立“秦皇岛市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对全市投融资工作进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成员为市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环境保护局、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监察局、审计局、金融办等部门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财政局,市财政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秦皇岛市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管理各投融资平台,财政部门负责财务监督,审计部门负责审计监督,监察部门负责责任监督。

(二)秦皇岛市投融资平台

目前秦皇岛共有4家投融资公司:一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该公司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为主,由城乡建设局牵头组建,市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二是建设投资公司,该公司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投融资为主,重点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和国家立项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由市发改委牵头组建,市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通过国债资金和财政资金注入资本金,获取的经营和资产收益作为资本金再投入,代表政府出资,参与重大建设项目出资入股;三是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该公司以财政投资的公益性项目投融资为主,重点是行政机关和文化、教育、广播、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基本建设项目,由财政局牵头组建,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教育、卫生系统除外)划拨过户该公司,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四是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储备中心以土地收购储备和一级开发为主,同时为其他投融资平台提供土地资源,实现资源转化,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组建,以政府投入作为资本金,集中使用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加强土地前期开发和储备管理,确保土地有效增值。还有3家投融资公司正在建设中:一是旅游开发建设公司,由旅游局牵头,整合旅游资源和资产,搭建旅游设施建设及产业开发项目投融资平台;二是北戴河新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北戴河新区管委会牵头建立;三是六合公司,由城乡建设局牵头,规范其运行管理。同时《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规范投融资管理的实施意见》还指出,可根据发展需要,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

二、秦皇岛市投融资平台问题分析

(一)投融资公司规模小,经营效益普遍较差

目前成立的4个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都很小,注册资金少,政府基本上以资产注入,资金投入很少,运作主体分散,难以承接大型项目的投资建造,所发挥的投融资能力和经营实力都有限。从目前的经营管理情况看,现有的投融资公司资产运营能力低,经营效益普遍较差。

(二)条块分割严重

目前现有的4家投融资公司及正在建设中的3家投融资公司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投资项目按所属部门的管辖范围进行条块分割。从秦皇岛市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组成亦可以看出,投融资平台涉及不同部门利益,投资公司在选项目、做决策时很容易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争项目、争利益的现象,造成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和存量资产闲置。

(三)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大

各投融资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了70%,这种高资产负债率一方面使企业承担了较高的财务费用,另一方面投融资平台绝大部分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额大,回收期长,投资收益率低,当投资收益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投融资平台不得不采取借新债还旧债的办法,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一旦地方财政出现偿还困难时,将有可能导致财务危机。

(四)融资渠道单一,后续融资压力大

秦皇岛4家投融资公司建设资金融资主要来源于国内银行贷款、上级投资补助等,在发行债券、包装上市、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面仍是空白,虽然政府近年来也开始关注并着力支持该类融资途径,但受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和资本市场等方面的约束,该类融资比重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有较大提高。

未来秦皇岛市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规模基础建设引致巨大的资金需求,远远超过了政府的承受能力,融资压力可想而知。对秦皇岛市来说,如果在投融资机制上未能有所突破和创新,要完成如此巨大的融资任务难度很大。

三、构建高效的秦皇岛投融资平台

(一)借鉴成功经验,搭建投融资大平台

根据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具体情况,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实力雄厚的投融资运作平台。如河南省整合政府资源,搭建投融资大平台,成立河南省投资集团,该集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经营省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是省政府的投融资主体,公司注册资本120亿元,集团本部总资产220亿元,合并报表总资产504亿元,集团作为大型投融资平台和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有效壮大了政府的投融资能力和对经济的影响力。

秦皇岛应整合现有4家和正在建设的3家投融资公司,成立秦皇岛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具体组建方式可采取控股合并,保持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资产、债权债务不变,以各平台公司全部资产组建成立秦皇岛投资集团,原平台公司成为集团子公司,投融资职能作适当调整,避免处理债权债务的繁杂手续和由于利益重新分割带来的改革阻力。集团负责开展城市、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隶属市政府直接管理,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关系,实行专业化、市场化管理,解决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降低融资成本。

(二)拓宽投融资来源渠道和方式,实现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

鉴于目前秦皇岛市各投融资公司存在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笔者建议秦皇岛市建立初期投融资平台时,可以利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入股,即采用一种PPP(政府—私人—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地方政府掌控的大量公共资源基础,与市场力量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现有的BT(建设—转让)、BOT(建设—运营—转让)、TOT (转让—运营—转让)、BLT(建设—租赁—移交)模式应继续发扬光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待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之后,再通过上市进行直接融资,从而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的可持续性。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目前北京国管中心已经成功发行150亿元企业债券和两期共200亿元中期票据,融资期限分为3年、5年、7年和10年不等,融资成本低于同期银行贷款2个百分点左右,为后续北京市各区的投融资平台有效融资探索出良好的途径。

(三) 完善出资人制度,明确产权关系

目前各投融资公司还没有完全脱离政府部门,条块分割严重,难以形成完整的出资人制度,难以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因此,在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过程中,完善出资人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完善出资人制度,出资人代表行使所有者职能,按出资额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使得资本层面摆脱条块分割,真正实现行政与资本分离。

(四)完善投融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债务风险

从全国情况来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不透明,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从多家银行获得贷款,债务管理也分布于不同的部门,造成地方政府不清楚不同层次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和担保状况,极易形成政府债务风险。秦皇岛市亦是如此,各投融资公司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债务游离于财政预算系统之外,且各投融资公司负债比例很高,债务风险不言而喻。政府应出台相关措施,完善投融资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政府应建立一套风险控制模型。根据秦皇岛市经济增长目标、可支配财力,按照负债率和债务率风险区间测算政府可承担的融资额度,对本市政府债务实行预警机制,在加大融资力度的同时,根据政府债务余额的多少,实行动态管理,保证政府债务总额控制在可承受风险以内。

其次,建立投融资偿债保障机制。为强化投融资主体的偿债责任,确保债务的到期归还,应建立投融资偿债保障机制。各投融资公司将财政资金、土地出让收益、资产转让收益和其他经营开发性收益的一定比例上交财政作为偿债基金,财政及相关部门做好监管,专款专用,确保借得来、还得起,促使投融资公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全国投融资平台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秦皇岛市政府应抓住机遇,严控风险,理顺投融资管理体制,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创造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俊成.港区建设的投融资平台问题研究——以广西钦州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09(3).

[2]唐真龙,陈羽.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凸显商业银行严控“政策性”贷款[N].上海证券报,2009-12-02.

[3]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开行湖北分行联合调研组.河南省搭建投融资大平台的做法与启示[J].今日财富:金融版,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