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能源应用工程范例6篇

建筑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与能源应用工程范文1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心课程群;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87-02

一、引言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建筑自动化的方案制定,并具有初步的建筑环境设备系统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能力,很显然这个专业是工程性非常强的专业,那么对于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课程的内容应该体现工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原供热通风专业考虑的主要是建筑物单纯的供热和空调,缺少建筑物内热、湿、声、光及空气质量等的综合考虑,尤其对创造人工建筑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1998年国家专业调整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又增设了《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和《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三门专业基础课。在修完共六门专业基础课后,至少要陆续修图1所示的专业课程[1]。

但是新增设的三门专业基础课与图1所示的专业课程内容重复、衔接性差,如《建筑环境学》定位为专业平台课程起主导作用,虽与后续专业课有内容重复之处,但经过实践证明却是起到主导的作用[2],但是《流体输配管网》和《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却没有起到明显的专业基础平台的作用,内容反而像专业课程共性的提炼和升华,对于未接触过专业知识的人而言过于深奥且难懂。新增设的三门专业基础课必须要开设,学生学时增加,但是效果却不显著,尤其是后两门在这样的定位下显得可有可无。由于内容的重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管互相沟通却仍存在内容衔接不合理导致内容重复或重点遗漏等问题。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级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既然他们以后要面对的是具体工程,那么应该强化他们工程的概念,并尽量让他们了解整体性和系统性是工程项目必备的特性。根据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和回访可知,根据专业课程的学习绝大部分毕业生掌握了本专业主要的技术,但是却严重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工程概念。

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系统化核心课程群的建立

在深入研究和掌握新增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定位和内容后,确定课程群的元素,即哪几门课成为群的一员;在明确课程群内部各课程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先后开设顺序;在掌握课程群内各课程的内容后,优化教学内容、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环节,提升教学实效性。

在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任务,要完成此任务应该采取哪些技术和手段,掌握此技术和手段的方式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让学生知道我们是工科专业,以后接触的都是具体工程,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整体性和系统性。课题组成员根据多年来教学经验,根据目前主要课程之间存在的问题,从系统化的角度,将讲述调控和创造建筑环境技术手段的主要相关课程拟定为课程群,具体包括:《建筑环境学》、《供热工程》、《空调工程》、《工业通风》、《建筑给排水》、《流体输配管网》,其中《建筑环境学》是专业基础平台,起到让学生明确专业任务的目的,相当于抛砖引玉的作用;《供热工程》、《空调工程》、《工业通风》、《建筑给排水》是对创造建筑内部环境的技术和手段的讲解和介绍;《流体输配管网》是所有技术和手段共性的提炼和总结。课程群内课程的定位和开设顺序如图2所示[3]。

四、完善核心课程群的必备条件

1.科学设置课程群。课程群是以项目的形式,综合相关几门核心课程的内容,完成从构思-设计-实施到运作的过程,不仅巩固基础知识,还提高了工程应用技能及强化了工程系统性和整体性概念。课程群项目内容涵盖若干门核心课程的内容,具有丰富的题材和实践空间,通过研究和试验,完善项目的合理设置及指导性方法。

2.建立课程群教育模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控制者,他的角色应该是导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思考研讨,增加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概念学习。如何从简单的知识二传手向教学过程导演的转换,提高教师本身的认识和素质以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课程群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

3.以总―分―总系统化思路定位群内元素及其开设顺序,最后的“总”其目的是提炼和升华各技术手段的共性和特性,强化学生工程系统化概念,这个过程的教与学是需要花心思设计的,同时也是核心课程群建设的难点所在。

五、结论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系统化核心课程群建设首先是以专业基础课程――《建筑环境学》为平台进行建设的,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特色;其次从工程系统性角度建立专业核心课程群,从系统化角度建立群的元素;最后以总―分―总系统化思路定位群内元素及其开设顺序。通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系统化核心课程群建设和实施,同时完善和优化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使本专业的同学建立工程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概念,进而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付祥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设置平台课程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3):58-60.

建筑与能源应用工程范文2

文章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更名,以及南昌大学制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为背景,探讨制定大土木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土木建筑基本知识,能在建筑环境与建筑能源领域从事设计、施工、制造、运行、咨询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探索开设大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第三学期实践课程及特色课程等。

关键词: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第三学期;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TV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03605

1998年教育部将原土建类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和城市燃气工程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2年教育部又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建环专业两次合并更名过程中,国内各相关高校对其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张昌等[1]全面研究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系统总结了专业人才培养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经验。杨吉民等[2]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王晏平等[3]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原则及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阐述了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李锐等[4]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符永正等[5]对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最新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名称等提出一些建议。张腾飞等[6]将国内该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与发达国家与地区高校相应专业进行了比较,发现国内的建环专业尚需增加涉及建筑学、结构、给排水等方面的专业平台课,以打通目前存在的专业壁垒。李志生等[7]介绍了国内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最新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高校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时所应采取的对策。张国强等[8]研究并学习发达国家的思维方法,对建环专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倪龙等[9]认为建环专业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徐荣进等[10-11]提出了学校、教师、企业和学生等各群体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及其改革的必要性。李永存等[12]认为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应新增能源供给系统方面的内容,以满足行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也促进该专业的健康发展。金光[13]针对新更名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必修环节适当增加建筑节能技术与管理课程模块。南昌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根据学校本科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的新变化,制定了2016版大土木类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南昌大学制定建环专业新版培养方案的背景

南昌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前身是2010年申蟮慕ㄖ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当时是应教育部关于

高等学校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的要求而申报的,于2011年开始正式招生。学校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设置在建筑工程学院。学院有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水利工程系及工程力学实验中心,拥有8个建筑、土木及力学类专业。学校第一版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传统建环专业培养课程为主,兼具部分建筑土木和节能课程。

为将南昌大学建设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全面提高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在“人为本、德为先、学为上”的育人理念引领下,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在总结学校2012年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取得的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南昌大学制定2016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通专融合为途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驱动力,以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为抓手,以大类培养、学分选课制、三学期制、学业评价等改革为手段,着力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更加科学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及学校具体情况,修定后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土木建筑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在政府部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能源管理公司、绿建咨询公司等单位和机构,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节能改造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能力。

三、 建环专业大土木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南昌大学2016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构成。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约占30%,学科基础课程约占30%,专业课程约占36%,创新创业类课程约占4%。通识教育课程分为Ⅰ类公共必修课程和Ⅱ类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Ⅰ类公共必修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类课程等组成。Ⅱ类文化素质课主要包括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批判能力、国际视野,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由

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主干课程(16门左右)组成。专业课程则根据学生就业、考研、出国或者联合培养等要求灵活设置课程模块,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需求,在学院教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形成个性化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基于学校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学分比例见表1。

(一) 构建土木类专业课程平台

南昌大学自2016年开始不分专业按院系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按大类进行培养,同一大类的学生修读共同学科平台课程,三、四年级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分流,分类培养。共同修读两个学年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16门,共同修读一年半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12门,共同修读一年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8门。学生专业分流时间原则上在第二个学年结束后。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4个本科专业,专业种类繁杂,因此,选择共同修读一年8门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具体课程见表2)。表2中工程制图类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土木CAD及部分建筑信息模型(BIM)课程,还安排了BIM相关课程设计。工程测量系列课程是此次培养方案新增的课程,一是学院具有完备的工程测量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条件;二是有很多毕业生从事工程施工工作,需要学习该课程知识。工程经济学及管理基础课程由工程管理教研室承担教学,为学生将来从事项目管理及工程造价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二) 第三学期实践课程设计

南昌大学现在实行的是传统两学期制教学模式,即秋季学期(约20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约20周)+暑假(约7周)。改革后,根据《南昌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

实行“三学期制”,以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学期制模式改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秋季学期(18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18周)+夏季学期(4周)+暑假(约7周),总教学周数为40周,寒暑假的放假时间基本不变。实施“三学期制”后,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主要安排理论教学,夏季学期主要安排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学校要求,此次建环专业新版培养方案中,将原先在春秋学期进行的课程设计、实验、认识实习安排在夏季学期即第三学期(见表3)。

根据学校学制学分规定,学分计算最小单位为0.5学分,理论学时须为8学时的整数倍,实验学时须为16学时的整数倍,实验学时超过32学时的实验课,可以单独设为一门课程,不到32学时的实验课,应在同一课程群内整合成实验课;鼓励多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因此,将原本分散在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课程中的验证性试验合并为热工及流体实验,并在三年级夏季学期开设,之前工程热力学理论课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传热学课程和流体力学课程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另外,将供热工程、空气调节、空调用制冷技术三门课程的实验合并成暖通空调综合实验,在四年级夏季学期开设,之前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供热工程课程和空气调节课程在三年级下学期开设。

将课程设计和实验安排在夏季学期,这样不会影响学生春秋学期期末备考理论课,同时又能使学生专心完成实践任务,也便于教师集中指导。

(三)特色课程设计

1.土木特色课程

由于学院特色课程主要是传统土木和建筑类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建环专业侧重土建类理论知识体系,这不同于偏重机械类课程体系的传统建环专业。除了上文介绍的土木类平台课程外,建环专业培养方案还设置有房屋建筑学(含课程设计)、绿色建筑材料(含实验)课程,分别在二年级的上学期和下学期开设。土木类特色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具有一定建筑识图能力,同时对保温节能建筑材料的结构原理、力学及热工性能也有了解。

2.建筑节能类特色课程

由于建环专业的前身是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因此修订培养方案时保留了第一版培养方案中有关建筑节能类课程,包括建筑节能原理及技术、建筑能效评估(含课程设计)、建筑能效管理与节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含课程设计)等课程。与第一版培养方案的区别在于,这次修订将这些课程分别设在大三下学期及大四上学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在能源管理公司、绿建咨询公司,从事建筑节能改造及项目咨询工作,扩大学生的专业适应范围。

3.开放研究生课程共享

按学校要求,“学院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可以考虑开放研究生课程共享,鼓励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如果进入我校学习,其在本科期间修读的研究生课程将给予认定并免修。”此次培养方案中设有数值传热学、能量系统火用分析等研究生选修课,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学校要求,另一方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提供理论基础。

四、结语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经过两次专业名称的变更,使其专业应用范围得到扩大和调整,极具时代特色。根据南昌大学2016年起不分专业,按院系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按大类进行培养教学的要求,土木工程系建环专业进行了大土木类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和实践。主要举措有开设8门大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程、构建第三学期实践课程及开设特色课程(土木类特色课程、节能类特色课程和

研究生共享课程)等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参考文献:

[1]张昌, 郑万兵, 汤文华, 汪秀清.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教育, 2008,17(3):35-40.

[2]杨吉民, 李清清, 张照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 高等教育, 2009,18(6):18-21.

[3]王晏平, 黄镭, 王造奇, 宣玲娟.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新体系框架探讨[J]. 高等教育, 2005,14(3):45-48.

[4]李锐, 郝学军, 詹淑慧, 邵宗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研究与建设[J]. 高等教育, 2011, 20(6):35-39.

[5]符永正, 刘冬华, 焦良珍. 关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4):40-42.

[6]张腾飞, 耿阳, 王树刚, 端木琳.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宽口径大类培养探索――中外大学培养模式对比分析[J]. 高等教育, 2011,20(1):22-26.

[7]李志生, 张国强, 李念平, 陈友明, 欧阳浪琴.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J]. 高等教育, 2008,17(1):1-5.

[8] 张国强, 李志生, 陈友明, 李念平, 欧阳浪琴. 基于教育国H化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定位探讨[J]. 高等教育, 2006,15(3):4-9.

[9]倪龙,姚杨.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探讨[J]. 高等教育, 2010,19(4):46-50.

[10]徐荣进, 王贞涛, 宋新南, 徐惠斌.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5):188-190.

[11]徐荣进,宋新南,王贞涛,王颖泽.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107-108.

[12]李永存, 王海桥, 邹声华, 李轶群.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6(10):28-29.

[13]金光. 新形势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教与学”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6):110-111.

Abstract:

建筑与能源应用工程范文3

关键词:情景模拟;毕业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暖通空调

中图分类号:tu;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131-04

一、背景概述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如何快速融入社会发展,把握专业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实践能力是关键。重庆大学肖明葵等[1]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北京交通大学文永奎等[2]在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江大学刘昌明等[3]提出“基地实训—设计院”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见,除传统教学模式外,各个高校也在寻找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土建类专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需求量大。众多用人单位面临职位空缺却招不到合适人选的尴尬境地。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建环专业人才是一个重要而且紧迫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这样的:大一学习基础课,大二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大四学习专业课,最后通过毕业设计环节,针对某栋建筑设计其空调、供暖、通风系统,达到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能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在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存在较大的缺失。整个知识传授过程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的,而实践中会按照工作岗位和环境的要求进行,二者有较大的区别。这也是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较难及时适应工作要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文章提出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际工程项目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并帮助他们初步了解行业发展形式,使之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要求。

二、课题实施方法

欧美的工科教学经验值得借鉴参考。德国大学教育中有1~2年的时间供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因此,德国的工科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后能较快适应实际工作要求。美国大学虽然没有专门的学期供学生实习,但是美国学生从小独立性强,参加社会工作较多,社会经验较为丰富,再加上美国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较为重视,因此,美国的毕业生也与社会需求较为吻合。

中国学生独立性较差(包括经济和心理方面)、社会经验少(中学时期较少有工作和社工经历),以及对专业实际认识较为模糊。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而较少单位有耐心和资金对员工进行完善的培训。目前在中国大学工科教育中,十分重视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口授时间较多,专业实践课程也仅局限传统模式,且课时较少。同时,由于专业知识内容多,而且不同的职场发展方向需要的专业知识不尽相同,仅仅通过不同课程的学习往往让学生感到头绪众多,无法从全局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

文章提出的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在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者科技创新项目时,抽象出本行业不同类型项目执行流程。学生通过模拟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同公司的职能,认识实际项目执行过程,不仅能学习和运用知识,而且通过近似于实际项目的设计过程的锻炼,提高实践能力,了解本行业不同类型公司之间的定位与职责,并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形成一定的概念,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锻炼实践能力。

根据建环专业的特点,文章将该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中的工作项目分为三类: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绿色与节能类项目和研究类项目。下面分析了三种不同项目的特点,并设计了各自的项目执行技术路线。

(一)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

工业与民用建筑类项目是大部分建环专业学生的主要工作内容。按照工作中的不同角色,将这个项目的实施路线制订流程(图1)。

项目中由教师扮演甲方的角色,制订项目定位与计划书。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是咨询公司、设计院、施工单位与设备公司。其中,咨询公司根据甲方的项目定位与计划,为甲方提供项目执行策略、方案设计以及施工监

服务。设计院根据咨询公司的要求,完成施工图纸与设计服务。施工单位根据甲方要求和设计院图纸,在咨询公司的监督下完成施工内容。设备公司负责提供满足实际需要的设备;或者是由能源监测公司在咨询公司、设计院的配合之下为甲方提供工程项目的能源监测方案、图纸及监测验证计划。

在项目执行时,代表咨询公司的学生的职责通过方案设计、模拟分析等手段来体现,并需要协调其他单位积极完成项目。代表设计院的学生的职责较为明确,与建环专业传统设计内容基本一致。代表施工单位的学生的工作可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施工过程来实现。代表设备公司的学生,需要对建筑设备系统作细致了解,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为该项目提供合理的设备,并为咨询方提供设备价格和概预算,以便进行方案优化选择。代表能源监测公司的学生,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项目能源监测方案,编制能源监测软件,并制订能源系统的监测—验证计划。本项目的成果是业主需求书(por)、项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方案及其在bim中的实现、设备及材料供应清单、能源监测软件、图纸等。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与“合作单位”的共同协作完成项目,在实践中了解本工作职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整个工程建设中各不同公司的职能、工作内容,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项目本身可以是实际或者虚拟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或者工业建筑中暖通空调与防排烟系统的工程内容。  对工程项目设计、建设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

(二)绿色与节能类项目

在近几年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绿色与节能类项目增长很快。绿色建筑公司、节能评估公司以及节能改造公司近几年也吸纳了较多的建环专业毕业生。因此,文章将绿色与节能类项目作为一类主要的项目类型,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能较多地了解这类项目的特点,以及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如图2所示,项目中由教师扮演甲方的角色,制订绿色建筑项目或者节能改造项目计划书,并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是咨询公司、节能公司、施工单位与设备公司。其中,咨询公司则根据甲方的项目定位与计划,通过技术方法如软件等为甲方提供按节能公司设计的方案进行的绿色建筑项目评估、能源审计、节能改造潜力评估等服务。节能公司根据咨询公司的所制订的项目方案以及甲方的要求,完成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与设计服务或改造工程设计服务。施工单位根据甲方要求、咨询公司的改进方案和节能公司的实施方案,在咨询公司的监督下完成施工内容。设备公司则负责为项目提供符合标准和改造要求的设备。本项目的成果有节能公司的节能方案设计说明书、绿色建筑评价报告与能源审计报告、绿色建筑材料与设备清单及其概预算、节能改造工程在bim中的实施方案。

项目本身可以是实际或者虚拟的绿色建筑评估项目。节能改造项目应选择实际的节能改造项目,以供学生在项目中进行现场调研、能源审计等工作。

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绿色与节能类项目。

(三)科研类项目

在科研类项目中,教师扮演科研主管机构的角色,制定本年度研究项目指南与计划,学生向科研主管机构递交研究项目方案,申请成功后开展研究工作。

科研类项目的成果根据内容不同,形式和协作单位可有所不同,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实际内容分别对待,此类成果一般为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申请书、综述研究报告、科研报告或论文。

对解决工程实际中遇到的基础问题感兴趣,且有志于读研究生的学生可以选择科研类项目。

三、实践内容及成果

情景模拟实践课题的执行周期为3~6个月,实践对象为大四学生。在大四上学期选择实践内容,准备就业的学生可以在前两种项目中选择,准备读研究生的学生建议选择科研项目。

笔者按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思路,在2012年毕业设计环节中进行了尝试。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了普通工程建设类项目模式。共有三位学生参加,其中:一位学生代表咨询公司,负责能耗模拟与系统调试计划的工作;一位学生代表设计院,负责空调系统设计工作(也是传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内容);一位学生代表能源监测公司,负责建筑能源监测系统的设计及测量与验证(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m&v)计划的制定。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前期由咨询公司和设计院共同制订出几种系统方案,咨询公司对设计院的方案进行能耗模拟和改进,通过经济技术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院进行深化,出系统图、施工图等图纸和计算说明书,而咨询公司则形成建筑能耗报告,并对针对所选用的空调通风系统,按照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标准制订调试计划(ashrae标准的调试计划较为全面,且满足国际要求)。能源监测公司则针对该建筑与系统的特点,设计建筑能源监测系统,设计能源监测系统的界面、接口以及监测程序,并选择末端监测设备,形成建筑能源监测的解决方案;同时,根据国际节能效果测量和认证规程(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protocol,ipmvp),制订该建筑的m&v计划。整个工程三个职能不同的公司合作关联图见图3所示。

该项目经过约3个月的毕业设计实践,甲乙丙三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等信息见表1所示,通过毕业设计和论文审阅以及答辩,其中两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获得优秀,一位获得良好,毕业设计的质量获得了大部分教师的认可。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代表咨询公司、设计院和能源监测公司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完成毕业设计,更要相互之间进行合作,才能完成该项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对行业内不同单位所担任的角色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帮助他们在工作后尽快进入角色。

四、结语

文章通过对中国学生基本情况和目前高等教育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方法,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和实效性。以建环专业为例,对该专业的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梳理和分类,分为三种类型,并制订了每种类型项目的实施路线。

在2012年度的毕业设计环节中,笔者应用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能切实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学会了在复杂工作中了解全貌,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面对目前工程行业越来越多的大协作、大交叉,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则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运作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肖明葵,李英民.在srtp项目总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91-93.

[2] 文永奎,卢文良,杨丽辉.基于研究型教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22-125.

[3] 刘昌明,曾磊.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49-51.

application of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practice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engineering specialty

han xing, huang chen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p. r. china)

建筑与能源应用工程范文4

关键词: 节能施工技术 建筑土建工程

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资源消耗的日趋增加,我国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困境,且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为缓解这一情况,必须实行节能减排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建筑行业逐渐成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其消耗能源量大,造成的污染也颇为严重。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绿色节能理念也开始普及,这不但有效的节约了资源,还有利于提高其利用率,从而降低建筑成本,实现了环境保护。文章通过对节能施工技术与建筑土建工程的阐述,对节能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土建工程中的应用作了如下分析。

1 节能施工技术与土建工程概述

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之后,人们对于节能施工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节能环保和循环利用越来越重视。我国作为现阶段能源消耗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节能措施。而其中建筑节能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人们节能的目的,节能建筑的有效施工,能够有效的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及工作场所。土建工程中对于节能技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对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节能的基础上保证施工的正常运营。

土建工程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的总称,是指使用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完成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的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现时一般的土建工程项目包括: 房屋、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类入本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建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

2 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土建工程中的应用

2. 1 节能施工技术中太阳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太阳能是现在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因为太阳能具有无污染、可循环的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行业中。其中,在建筑土建工程中对于太阳能的应用相对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应用太阳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散热、遮阳与太阳能收集一体化等功能相太阳能混合型技术发展,并以此技术来使建筑施工过程中为建筑施工提供足够的热量和光照,进而达到预定的节能目的。在实际的节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太阳能技术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来说,太阳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多的问题,例如: 施工成本高、受天气影响较大、地域之间的太阳能差异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太阳能在建筑土建工程中的有效应用,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加深研究。

2. 2 节能施工技术中风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与太阳处于同样重要地位的天然能源就是风能,风能具有可以循环利用、环保、方便的优点。通常情况下,对于风能的应用是将风能通过相关设备进行转换,即使风能转换成电能之后再进行使用。虽然风能与太阳能都是天然自然资源,但是整体说来还具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两者可以进行相互补偿使用,例如当有阴雨天气时,就可以运用风能,而当晴天时,则可以应用太阳能,两种自然能源的有效应用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土建工程正常的运行。

2. 3 节能施工技术中地热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地热能与上述两种能源一样,都具有可再生的特点,这就为三者的发展提供基础。地热能简单的说就是对地壳中的热能进行提取,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对于地热能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对于地热能有效的提取技术与运输技术。现在地热能在建筑土建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局限。地热能作为现代建筑土建工程应用中的一种新能源,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进而保证对地热能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以达到地热能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2. 4 建筑土建工程中墙体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外墙占的面积最大,能源消耗量也最大,因此决不容有半点忽视。进行外墙节能设计,关键在于传热系数,其节能效果就主要是依靠保温隔热材料来实现的,所以必须选择适宜的结构和材料。当前的保温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外保温,二是内保温,三是夹心层保温,且都各具特色。在实际中,常会出现冷桥热桥的现象,外保温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其发生,不但如此,还能保护主体结构,减少能源消耗,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节能设计时,外保温体系多被人们采用。

2. 5 建筑土建工程中屋顶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

屋顶节能,即在屋顶上采取有效的节能方法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不但对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还能避免资源浪费,减少成本投入。此设计模式,能使建筑资源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从而取得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例如隔热保温层,依靠其自身特点,能够最大限度的阻挡屋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

3 建筑土建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运用的现实意义

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升,对建筑的要求也原来越高,直接形成了节能建筑这一发展趋势。节能建筑,也叫绿色建筑,就是以最少的资源和最低的污染使建筑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在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其核心任务是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地降低消耗。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工程中的节能施工技术越来越重视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转而更多的运用可再生能源,例如有以前对石油、天然气的应用逐渐的转向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在减少了投资成本的同时,有效的增加了经济效益,更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出了贡献。

4 结束语

上述说明,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节能建筑将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节能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避免浪费,同时降低了工程成本,实现了环境保护,节能建筑设计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作用不可代替。因此,在实际的节能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使建筑土建工程节能技术有效的发挥,不但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达到绿色环保的功效。但是,在实际的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能源浪费的现象,特别是最近几年,自然能源被人们不断的开发利用,以及人们对自然能源开采的不够重视,导致了自然能源已经到了严重匮乏的地步。因此,在新建的土建工程中,需要加强节能技术广泛应用到土建工程中,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唐京华. 浅析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建筑设计管理, 2011( 01)

[2]杨海泉. 探讨节能施工技术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 门窗, 2013( 04)

[3]温宏京. 新形势下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探讨[J]. 科技风, 2012( 14)

建筑与能源应用工程范文5

【关键词】工民建筑;施工;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传统的施工工艺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民建筑的施工要求,工民建筑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工民建筑施工当中,在各种施工工艺中尤其以节能技术的应用最为突出,节能技术在工民建筑中的应用既可以提升建筑的科技含量同时对节能环保、资源的充分利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建筑领域的节能环保问题如果得到解决,将为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

1 工民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应用的具体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对能源与资源的需求不断的扩大,同时在资源与能源的利用上还存在着巨大的浪费,种种原因加重了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能源与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现阶段我国工民建筑工程的特点是决定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领域能耗巨大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建设部建筑节能与新材料处处长梁俊强在工作报告中的介绍以及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工民建筑施工节能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南北方自然环境不同,北方供暖的能源消耗问题,南方夏季空调的广泛使用问题,成为我国建筑能耗的根源所在;我国建筑使用寿命较长;建筑业主过于分散针对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问题责权不明;相同建筑规模及类型的商业建筑在能耗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工民建筑对能源的利用率不高,工民建筑节能蕴藏巨大的潜力。若想充分解决我国工民建筑施工中的节能问题,前提必须对现阶段我国建筑能源节约和利用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在具体的工民建筑施工中充分合理的运用节能技术,实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2 积极推进工民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现阶段我国工民建筑中所应用的节能技术主要,有建筑物表面采光技术、外墙保温技术、太阳能技术与节能材料,这些节能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下节点:节能技术在新型建筑中的应用率较低;针对老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困难重重;建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巨大,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大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展;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开发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就现阶段我国节能型建筑占建筑面积的比重来看,我国工民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还不到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还任重道远,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在认识程度上还有待继续提高。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积极推进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在新型建筑材料方面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积极研发新型建筑材料。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通过节能材料的应用加以实现,节能材料是节能技术的载体,为此要想实现节能技术的功效,首先要从节能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入手。目前我国针对建筑节能型材料的研发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目前我国主要的建筑节能才料还来自于进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还必须加大建筑节能材料的研发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节能建筑材料的 “自给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建筑能耗巨大这一难题。为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加大人才投入,吸引掌握先进节能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参与工程建设,从而更好地普及和推广节能技术应用,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扩展节能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空间。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材料研发和技术攻关的同时,加强节能监控制度的应用,依据法律规定和成本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节能标准,从而实时准确又有针对性地调整技术创新方向和技术提升程度。

第三,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我国目前节能技术和新型建材的开发和研制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仍是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需要挖掘,因而,在具体工程中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先进技术,相辅相成,尤为重要。在双赢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我国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的飞跃,从而加大节能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3 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不断加深以及世界范围内阶段性的能源紧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相继掀起了节能环保的新发展趋势。那么,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环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的建筑业,大力进行节能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无论出于能源的压力还是环保的要求,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在节能技术应用方面起到的模范和指导作用,都对其他行业和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受到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而,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是为时代要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

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不仅有助于促进环保节能材料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还能更大程度地保证建筑工程整成技术的完善以及效果的提升。建筑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联,所有技术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效果的最佳,为了实现连带效应,节能技术应用的实现是其他技术顺利发挥作用不可缺少的环节。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建筑业更加繁荣的发展,同时也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 结束语

在世界建筑领域的节能技术的应用,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成就,无论从应用主体、应用技术、应用范围到应用材料,我国都处在相对成熟的阶段。但也不难看出,由于具体国情和地理因素等综合性限制条件的存在,目前我国工民建施工中的节能技术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推广应用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同时,为了挖掘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具体的工民建施工中,需要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地完善和发展节能技术,实践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科学应用,同时也达到降低经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和提升社会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建筑与能源应用工程范文6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方法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情况,我国虽然为能源大国,但随着各行业对能源需求的加大,使我国能源急速下降,另外还存在一定的能源浪费情况,导致能源越来越少。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大众也关注到这一问题,特别是在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造成的能源损失,已经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因此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国家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才能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能源节约呢?

一、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内涵及存在问题

1建筑节能的内涵。所谓的建筑节能是指不影响建筑的使用性能及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及设备支持,改善施工方式或建筑材料等措施,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在整个建筑过程中,对建筑资源的节能主要可以从墙体、门窗及顶棚几方面入手,保证整个建筑实用性的同时减少对能源的使用。据调查,我国已经有一半以上建筑,达到节能建筑的要求。

2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存在弊端。随着有关部门及社会人们的关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建筑工作人员对建筑节能的认识程度不足,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在1997年才开始应用建筑节能技术,而到2001才正式颁布节能建筑的具体标准,导致建筑企业及社会群众对建筑节能问题认识不足,特别是一些建筑企业,认为采取建筑节能的在施工方法,会提高建筑成本支出,降低企业最大盈利额,从而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其他方面,严重影响了建筑节能在我国的推广,阻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进展。第二,建筑节能应用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仅仅应用到墙体、门窗及顶棚中,不能有效的应用到其它方面,也是影响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工作量大。在进行具体的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工作时,需要进行复杂的程序,才能保证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工作的有效性,施工人员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制约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二、土木工程建筑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对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影响了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造成了巨大环境污染问题,如二氧化碳的增加、水土流失等,这些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社会发展速度。而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建筑行业的环境污染有紧密联系,建筑对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使我国能源急速下降,对未来的能源利用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可以说是势在必行,不仅能减少建筑能源的使用,还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为环境治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三、提高土木工程建筑节约能源的具体措施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根据国家土木工程建筑节能的相关规定,依据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实现减少能源的需要满足:

1保证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建筑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某些需求,所以在建筑施工前,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其次是保证建筑质量,只有满足这两点才能进行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技术被应用到建筑行业,保证建筑节能以成为建筑行业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不能单纯的满足节约资源的要求,还要从建筑质量及使用功能的角度考虑,使木工程建筑节约能源的同时,达到以人为本的建筑核心思想。

2完善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技术。土工工程的建筑节能工作要与科技发展接轨,利用科学技术改进建筑技术,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能源节约。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利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利用价值。(2)应用可持续发展材料代替稀有不可再生资源,加强对我国稀有资源的保护。(3)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符合人们使用需求。(4)注意土木工程建设对清洁材料的使用,在不影响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清洁材料进行建筑,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加强土木工程建筑资源的再利用。由于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建筑垃圾及资源浪费情况,可以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保证建筑能源的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价值,现阶段,建筑能源的再利用也是整个建筑行业提倡的节能措施之一。

结束语:

土木工程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过程,对能源的节约不仅可以提高对能源的利用,还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为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以及建筑节能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探究提高土木工程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文章存在不足之处,期望相关人员给予批评建议。

参考文献

[1]华虹,陈孚江.国外建筑节能与节能技术新发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23).

[2]肖宁,梁伟,王宗贤,顾琦.节能建筑的发展动向及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