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基本要求范例6篇

工程造价的基本要求

工程造价的基本要求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技术素质;就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15-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借鉴德、美、英等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高职教育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职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近半壁江山。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就本专业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本行业的人才需求保持了非常旺盛的态势。但我国本行业里长期以来“重技术轻经济”的意识已与国际上“经济引导技术”的做法不相适应。因此为改变现状,提出了高校应尽快培养“面向建筑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工程造价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与本科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不同的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侧重于生产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好的职业素质,面向建筑业第一线提供应用型人才。因此,打破常规思维模式,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实际需求,提高办学理念,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之所在。

一、本专业社会需求及岗位需求的调查

只有通过调查了解本专业社会需求及岗位需求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明确的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构建出适应以职业技术素质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查结果如下:

(一)整体需求量大且有增长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伟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西部大开发、扩展海外市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有利政策和加入WTO需本专业与国际接轨的要求等都给本专业提出了新的目标,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因此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利好因素不断,人才需求保持了非常旺盛的态势。

(二)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所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行业人才的供求特点是:

1.低素质的人员供大于求,真正高素质人才却十分有限。所谓的“高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如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又包括基本素质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用人单位更看中员工的基本素质,他们认为专业素质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比较容易提高,但基本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用人单位反映,对基本素质低而专业素质高的员工用起来更不放心,因为他们随时可能变换工作岗位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泄露公司秘密。

2.“复合型”人才稀缺。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既懂预算又懂施工,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管理,既懂造价又懂经济和相关法律法规,既能搞土建预算又能搞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除了具备“高素质、复合型”外,还要有动手能力,能持证上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效益至关重要。企业往往要求毕业生最好能一到单位就能马上上岗,或者经过短暂的培训后马上投人工作,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就能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三)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设计院(所)、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事务所)、建筑施工及管理企业、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市政工程公司、监理公司、中外合资或合作、外商独资的工程公司等建设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装饰公司及中介咨询机构等从事工程造价相关工作的,一般从单位工程预算、工程档案、工程施工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定位

工程造价人才按职业领域要求应是具备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高技能复合型专门人才。以预算员岗位能力为核心,档案员、施工员等相关岗位能力为辅助,以《工程识图》、《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造价计价》、《工程造价管理》为专业核心能力,掌握工程识图、工程施工、工程概预算、结算、决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等知识能力,专业建设应紧紧围绕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紧紧围绕岗位的技能要求,突出高职专业特色,坚持为企业服务。注重校企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短就业磨合期,使学生尽快达到就业的能力要求。

(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为服务于建设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装饰公司及工程中介咨询机构等从事工程概预算、工程结算、工程竣工决算、工程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编制和审核,建设项目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1)知识水平

①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②掌握建设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③熟悉建设工程识图、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的方法

④熟悉工程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⑤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

⑥掌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⑦掌握工程预算管理软件及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应用方法

⑧熟悉经济、管理、财会与审计等基本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2)业务能力要求

①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本能力

②具有编制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结(决)算的能力

③具有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与评估的能力

④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⑤具有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能力

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上网操作能力

⑦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⑧掌握财务管理及审计技能

三、以职业技术素质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

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高职课程设置必须以职业技术素质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工程识图》、《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造价计价》、《工程造价管理》为专业核心能力搭建教学计划,以预算员岗位能力为核心,档案员、施工员等相关岗位能力为辅助建立培养目标。基于以上要求,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淡化传统教学计划的“三段式” 课程设置模式

传统的教学计划都采用“三段式” 课程设置,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它基本上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它有许多弊端。首先他割裂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应用相互脱节;其次它不利于达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要淡化甚至打破传统教学计划的“三段式” 课程设置模式,就要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贯穿始终。例如在第一学期除设置适当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外,适当增设一些到施工现场实习的课时,让学生尽早接触专业并了解今后的工作背景。

(二)课程设置应包括的工程技术课

在施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后,新规范对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求,应设置《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建筑材料》、《安装工程识图》、《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设计》、《建筑CAD》等工程技术课程,尤其是要着重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构造的平面整体表示法(03G101-1)的讲解。

(三)课程设置应包括的经济类课程

应设置《基础会计》、《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程经济学》等课程。学生在学习以上课程后通过努力可以取得会计上岗证,使得学生可以在企业身兼两职,拓宽了就业渠道,改变了本专业女生在建筑企业不受欢迎的局面。

(四)其他专业课程及实训课程的设置及要求

应设置《工程造价相关法规》、《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专业课程。还应设置专业性较强的实习实训课程,如:房屋建筑及结构认识实习、识图训练(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训、工程预算实训(土建、安装)、工程预算软件应用以及工程招投标综合实训等,并适当提高其所占课时比例,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且课程的设置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设置(如专业课程的安排顺序为:《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建筑材料》、《基础会计》、《工程造价相关法规》、《安装工程识图》、《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CAD》、《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对应的实习实训)。

(五)明确本专业就业岗位群,实行“双证融通”教学模式

“职业资格证书”是应用型高等技能性人才的“身份证”,也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同时也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敲门砖”之一。结合地方对工程造价人才的要求,我院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本专业毕业生在获得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必须获得预算员证书,建议取得档案员、施工员等相关证书。

以上是笔者对以职业技术素质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些探讨,工程造价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人才的培养定位等问题颇具研究价值,其健康发展也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期待。

参考文献

[1]陈家颐.高职专业设置创新与管理体制变革[J].职教通讯.2003(4).

[2]徐琳、曹兵.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文教资料.2005

工程造价的基本要求范文2

1.1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分析

结构设计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环节,它为项目提供了全面、具体的实施意图,也是企业控制与确定造价成本的重要时期。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时,必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工程建设方案为基础,并要结合相关规范与政策进行,保证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及经济性。在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中,主要包括项目决策、设计及实施各个阶段的全部费用,故合理优化结构设计,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方式。

1.2结构设计和造价成本间的关系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与技术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两者能否实现有效结合,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当一个工程项目被确定下来,其建设工作与造价成本的控制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前提是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开展。建筑造价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结构设计影响的,约占40%~70%的比例,故认真做好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非常必要。结构设计与建筑造价成本之间的关系,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设计方案与工程投资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一个单项建筑工程的设计中,选择的材料、方案与建筑投资紧密相关,如基础类型、结构形式等。如果设计方案合理,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用量则会减少,投资也会相对减少。设计过程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在建筑结构的具体设计阶段,设计者会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设计过程进行掌控。设计期间,任何一个细小环节,都会直接与工程造价挂钩,如钢筋形式、钢筋连接方式等的选择都会影响到投资成本,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谨慎考虑每一个设计环节,既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也要坚持经济性原则。设计质量与造价成本间的关系。在当前的建设工程中,经常发生质量事故。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较多,但设计方面的因素最多,约占50%的比例。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一些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明显达不到施工规范的要求,故引起了质量事故。此外,如果设计较差,则可能导致工程成本的重复投资,进而造成停工、浪费资金等不良现象,也增加了造价成本。

二、建筑结构设计对成本造价造成的影响

影响工程造价成本的因素主要是建筑的主体结构,而相配套的通风、环境、水电等设施方面的支出往往比较固定。因此,若建筑材料的可变性不大,主要是建筑主体结构对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较大,而建筑结构的主体主要包括钢筋材料与混凝土材料。

2.1结构形式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结构形式的选择非常重要。一个结构形式要达到合理的要求,不但要具有造型美观、经济适用的特征,还要符合建筑主体功能的使用要求,并能促进结构得以安全、可行地实现。因此,必须对建筑结构体系有充分的了解,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资。

2.2基础形式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地基是建筑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工与天然之分,对建筑造价成本有着很大影响。天然地基不需要人加固,故工作量较少,也不需要大量的石料、填料等材料,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但天然地基仅限于地质条件好、质地坚硬等地区。当天然地基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则需要确定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可以采用复合地基或是桩基。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常用的桩按桩身材料分混凝土桩、钢桩和组合材料桩等。桩基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制作灵活方便和适用条件广泛等优点。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直接影响到造价成本,结构设计时应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基础上,选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2.3墙、柱的布置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建筑物的竖向承载体系,并用它抵抗水平力的一种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中全部竖向力和水平力都由剪力墙承受,一般应沿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双向布置,墙肢的布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结构的安全,还关系到建筑物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直接影响造价成本。框架结构中柱网的布置要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同时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与施工的可行性。柱网的布置对结构受力有很大的影响,柱距偏小,柱子截面配筋按构造要求,导致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利用,不利于造价成本控制;柱距偏大,造成梁、柱截面也大,配筋量也增加,也不利于造价成本控制。所以说合理的墙、柱布置不但对结构受力有利,对造价成本的控制也有利。

2.4梁、柱截面的选择对成本的影响

建筑的梁、柱截面尺寸的设计也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成本。结构计算时,在保证建筑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梁、柱构件中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作用,通过调整梁、柱的截面尺寸来控制其配筋率。配筋率大说明其截面偏小,配筋偏大;配筋率小说明截面偏大,配筋虽小但混凝土用量却增加。结构设计中优化梁、柱截面尺寸,对控制建筑物的钢筋和混凝土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2.5钢筋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建筑结构普遍使用的受力钢筋为HRB335,常用的辅助钢筋则是等级相对较低的HPB,常用的混凝土则为C20-C40。与国外相比,我国建筑结构所使用的混凝土与钢筋强度均明显较低。若整个建筑物的混凝土价格较高,相应的混凝土造价也会较高。因此,若情况相同,使用高强度混凝土,则减少了竖向构件的界面尺寸,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且在施工工期、垂直运输量等方面的成本也会降低,使混凝土造价大幅减少。与此相同,如果选择高强度的钢筋,其用量则会减少,工程造价成本也会有明显的减少。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的选择也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必须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予以重视。

2.6结构延性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建筑结构若想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其设计结构均会有一定程度的延性。如果能够合理选择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其结构构件延性较好,刚度则会相对较小。建筑物要想拥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其抗侧力结构则会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物的风险性。若建筑结构延性较大,抗倒塌能力也较强,所需的抗震结构成本则会减少,造价成本则会相对减少。

三、小结

工程造价的基本要求范文3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据《2013—2017年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房地产及“铁公基”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短期内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威力,并将贯穿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每一个阶段,因此形成了工程造价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工程造价复合应用型人才将大有可为。但如今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如何使他们适应社会的变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帮助大学生获得职业能力,怎样才能使培养的大学生更具有社会竞争力,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8年实行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工程造价隶属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改造”的,偏理论,偏项目管理或现场管理,弱工程造价管理,其课程设置只是简单地删除了一些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添加了一些与工程造价有关的课程。第二阶段:2003年以后,有一些先行一步的院校将工程造价方向从工程管理专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目录外专业进行招生,但其培养模式依然基本沿用原先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和教学内容。第三阶段:鉴于基本建设及建筑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2012年起,工程造价专业进入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教育获得新的历史机遇。至2014年短短几年间,全国已有135所本科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开始注重培养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的良好职业素养,开始重视打好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基础,开始加强合同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训练,然而目前高等院校更多地偏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培养方案宽而不专。

1.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英美发达国家与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相比较,他们非常强调成本、法律和合同知识的掌握,着重培养工程商务及其管理(包括工程初始定价、中间定价及最终定价)方面的人才。但纵观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现状,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动手能力,尤其缺少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投资估算管理、工程设计概算管理、工程发承包造价管理、工程竣工决算管理等)系统能力的训练,学生经济分析能力不强、法律意识薄弱和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学校缺乏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平台,校企合作模式单一,深度不够,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欠缺。这都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脱节,满足不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相当数量的本科毕业生由于不能适应企业实际需要而就业困难。

1.3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脱节

在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中,现行课程体系比较强调理论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忽略了职业能力的要求,以书教书,所学理论知识难以与职业岗位实务对接;其次,毕业生存在现场知识经验不足、实践动手能力弱,满足不了企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需求;第三,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质量要求等是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区别于基础研究人员的基本素质,但是学生普遍对本专业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合同范本等掌握得不好、不够。

2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按照国家关于全面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精神,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为依据,校企合作为平台”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工程造价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坚持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能教育,耦合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在充分整合“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法律、工程管理”四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融合到知识体系中,在“做学结合、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锤炼具备“造价基本能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岗位职业能力”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如图1所示)。

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1)以“知识凝练和职业资格教育”为重点,构建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对接的课程体系。对本专业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调整原有不适合的课程,整合出新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调整大学4年中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综合性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前后关系,包括课程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问题,课程内容侧重点等问题;对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整合和改革,从而使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优化,构建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同时考虑执业资格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基于知识结构设置与其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a.工程造价专业四平台基础课程建设。从行业对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要求来看,工程技术、精通法律法规、懂管理、善于用经济视角分析问题是一名注册造价工程师必备的能力。因此在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时,必须包括技术、法律、管理和经济为平台的课程,同时每个平台配备相应的课程作为支撑,利用实际案例图纸边讲边评边练,保证学生学透学通。b.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不仅要保留现有的技术、法律、管理和经济等课程,更应重视学生对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课程的设置,同时与造价注册工程师的知识体系融合,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未来岗位要求和就业方向设置选修课程,以此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和延伸。2)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根据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反馈的意见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经济分析能力不强、法律意识薄弱、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和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差的问题。我们应在保证专业课程学时的前提下,调整校内课程的授课形式和节奏,将缩短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用于他们的校外实践环节时间。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在校内学习3年和校外毕业实践、毕业设计1年或校内学习3.5年和校外毕业实践、毕业设计0.5年。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入企业行业,到实际造价岗位接受训练,积累职业经验。这样的培养方式也大大缩短了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和时间,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欢迎。3)以工程造价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安排专业实践环节。紧紧围绕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计量计价能力,利用实际工程图纸安排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安装工程造价实践、水暖电工程造价实践和工程造价软件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编制完整建筑及其水暖电配套设施的造价能力。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即一位具有理论基础的校内导师和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一人一题,真题真做,综合提高学生工程造价能力。4)引企业进入学校,共建工作室。“工作室制”符合专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能使学校教学更加贴近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室的建设对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企业的支持下建立工作室,同时派技术工程师进驻学校,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企业“项目多”和学校“成本低”的优势。通过企业的真实项目,将教师科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和生产内容,工作项目和职业能力的融合。5)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成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模拟实训室,以典型的企业项目教学带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教学,组织学生组建项目团队按照“项目策划项目投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运作模式完成课程内容学习,在实际运行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实践与学习中会有不同思维的碰撞,可以扩大相互间的专业知识面,在软件以及理论等知识点上相互学习、交流。在教学中运用典型的工程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以不同结构、不同基础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图纸为教学背景,将工程实际案例融入到各门专业课程中,各门课程按照工程实际案例内容明确其教学任务,课程与课程有机结合,教师无需花费很多时间讲解工程背景,学生也无需将太多精力浪费在熟悉图纸上,学生可以在大学4年课堂中熟悉完整项目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需要的“零距离”接轨。

4结语

在我国目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为依据,校企合作为平台”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坚持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能教育,在充分整合“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法律、工程管理”四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融合到知识体系中,锤炼具备“造价基本能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丽,刘海芳.以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J].高等建筑教育,2012(3):57-60.

[2]陈德义,李军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执业资格制度和行业认证为导向[J].高等建筑教育,2011(6):40-42.

[3]吴瑛.“双层次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学交替实践———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建筑经济,2015(5):110-112.

工程造价的基本要求范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中,建筑行业的支柱地位越来越明显,而在建筑工程行业中,结构设计对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科学的结构设计能够在一定成本上控制工程造价,并且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在对建筑结构设计与造价成本关系的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分析了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产生的影响,旨在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造价成本;影响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结构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不仅是建筑工程功能的保障,更是建筑工程安全性与舒适性的保障,另外,结构设计对建筑工程整体造价也有着重要影响[1],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控制建筑成本造价,从而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

一、建筑结构与造价成本的关系探讨

建筑结构与造价成本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与工程投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选定的设计方案直接对工程投资有着重要影响,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能够极大的节省建筑材料,从而在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投资额,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性[2]。(2)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与工程造价成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明确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之后,就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展开,从而开始全面细致的设计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原则就是在达到经济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控制造价成本。(3)建筑设计质量与成本造价之间的关系。近几年,社会中发生的建筑事故层出不穷,每一次建筑事故的发生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建筑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本上在于建筑工程设计质量不高,在缺乏过硬的设计质量的情况下动工,在施工过程中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就留下了安全隐患,造成损失之后,工程造价成本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3]。

二、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产生的影响

具体而言,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包括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墙柱、梁柱、混凝土与钢筋强度、结构延性等因素。

1、结构形式的影响

首先是结构形式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结构形式对建筑成本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核心,主要影响表现为建筑结构的经济性和美观性方面。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中,需要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下强化突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主体功能,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做出合理的结构形式设计,减少建筑工程额外的工程投资成本。

2、基础形式的影响

其次是基础形式对建筑成本的影响,基础形式也就是建筑的地基构造形式,属于建筑结构中的核心要素。通常,建筑地基构造可以分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两种,对造价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就天然地基而言,其省去了大量的人工加固的过程,因此总体上的工程量会有明显的减少,从而可以实现控制成本的要求。但天然地基需要良好的地质条件,若是出现地基构造与结构设计之间的矛盾,就需要采用复合地基,以此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复合地基指的就是面对土质情况不佳,土层坚硬程度不足的施工环境时,在开展地基构造设计时,于天然地基中加入辅的加固材料或者进行土体加固,从而形成人工地基。

3、墙柱的影响

另外,建筑结构设计中,墙柱的设计方案对建筑造价成本也有着重要影响,通常而言,在建筑结构中,大多都是以剪力墙为主。而柱的设计通常需要能够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基础上保证结构合理性与可行性,因此需要保证柱网中有着恰到好处的柱距,柱距过大会使得材料难以充分应用,并且难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而柱距过小又会导致材料使用量上升,提高工程成本,因此需要控制柱网中的柱距。

4、梁柱的影响

再次,梁和柱截面的尺寸设计方案也会影响到建筑总体造价成本。在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保证建筑施工标准的要求下对建筑结构中的梁、柱构件进行考量,包括其中钢筋混凝土的作用,以调整建筑梁、柱截面的尺寸来达到控制配筋率的目的。一般来说,若是配筋率过大,则说明截面尺寸过小,配筋较大,而若是截面配筋率过小则表明截面尺寸过大,配筋小,导致钢筋混凝土用量不断上升。因此,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梁和柱的截面尺寸进行不断优化设计,这对于控制建筑工程整体造价有着重要意义。

5、混凝土与钢筋强度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强度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当前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主要选择的受力钢筋型号为HRB336,而辅助钢筋型号一般是HPB,混凝土则是C20-C40.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强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若是选择价格高昂的钢筋混凝土就会直接导致成本上升,而如果施工过程中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也会造成构件截面尺寸变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用量,控制成本,而且还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垂直运输成本。

6、结构延性的影响

结构延性主要是基于建筑工程抗震能力的需要,通常而言,建筑工程结构要想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就需要在结构设计中有一定程度的延性。选择科学合理的抗侧力结构,则建筑工程构件的延性增强,承载力降低,但遇到比较强的震动时,总体结构能够吸收较多的能量,虽然容易损坏,但却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因而不会倒塌,而若是具备高强度而缺乏延性的结构,其相对就比较脆,能够吸收的能量比较小,因此一旦发生超过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地震,建筑整体结构就会因而脆性而忽然倒塌。通常来说,无论是基于成本控制还是出于抗震性能,都需要选择良好的延性结构,从而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并且在这基础上控制建筑造价成本。

三、总结

综述,建筑结构设计实际上就是建筑结构理论基础上进行实际施工经验分析的过程,其本质上属于结构的优化,而不是控制结构设计以实现控制建筑成本。在建筑结构设计审核环节里,需要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来实现结构的优化,在工程投资理论值与实际值调整控制中实现造价控制,在限额设计不断完善中控制造价,从而进一步突出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的控制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剑星.浅析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J].科技与企业,2014,04:82-83.

[2]吴高辉.建筑造价成本中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研究[J].四川水泥,2015,08:219.

工程造价的基本要求范文5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造价建筑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st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nagement, the second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completion before in before and after the cost management.

Keywords: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Bas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st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艰苦、占用资金较大、施工技术含量较高等特点,所以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造价在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成本控制中是非常重要的。也只有以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造价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成果达到安全可靠、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目标,才能保证设计的安全性与科学性,才能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因此,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主、承包商等单位都是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利益主体和法人主体。在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造价管理,对企业的自身建设和工程质量、施工工期、建设资金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l)加强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造价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加速先进的、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企业推行的项目法人施工,业主聘用工程项目监理工程师等都是加强施工阶段的管理,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方法。

(2)加强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造价管理,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技术的复杂性、环境的多样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审核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造价只能是流于形式。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走访各有关单位,收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加强对整个项目施工造价管理,有利于提高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有效地发挥其投资效益。

(3)加强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确保预决算符合实际工程预决算是支付工程进度款,确定工程合同标的,办理施工结算的依据。只有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根据实际施工发生的变化,收集有关影响造价方面的资料,才能准确地办理竣工结算,使预决算更加符合实际。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的成本管理

2.1总承包合同的签定

在签定过程中,既要按招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办事,又要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通过谈判,争取到合理的合同条款。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索赔和反索赔的因素,对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避免责任的条款应研究透彻,并在相应的条款中明确,力求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化风险。

2.2工程成本的合理预测

工程成本的预测是项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克服了传统意义上成本管理依靠财务部门决算报表所带来的时效性滞后的弊端,避免了一旦反映在财务账面上成本失控,已是既成事实的现象。工程开工前,应以定额标准为依据,搞好施工图预算,同时依据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测算出按工种,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耗用标准;对各种技术方案、措施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探索降低成本的各种途径,从而确定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的成本管理

3.1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在图纸会审时,对于施工难度高、技术含量大的项目,要加倍认真,要从方便施工,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确保质量,又能降低资源消耗,增加工程收入几方面考虑,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对一些按定额取费明显亏本的子目,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替代措施,作出相应的经济分析和技术分析,争取发展商和设计单位的认可。

3.2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

工程所达到的最佳质量水平,并不是工程质量越高越好,而是指工程建设总成本最低的质量水平,要符合合同或国家标准的要求,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把质量成本控制在某一水平,对一些涉及竣工验收的项目适当提高质量要求。经过综合考虑质量成本各方面因素,使工程项目的质量既符合工程标准要求,又具有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3.3加强材料成本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70%-80%,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的节约来弥补。因此,首先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坚持以市场最低价进行采购;第二,必须根据施工程序及工程形象进度,周密安排分阶段的要料计划。这不仅保证工期与作业的连续性,而且用好用活流动资金,降低存储成本,在资金周转困难时尤为重要;第三,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和摊基损耗;第四,要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定额;第五,对各种材料,坚持余料回收,废物利用。这是材料成本不可忽视的最终环节。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竣工前后的成本管理

4.1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

合同条款对地基基础工程竣工验收有十分明确的界定,以完工交付验收截止期作为衡量工期履约与违约的基本原则。因此,要做好工程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尤其应明确各分包单位提交阶段性竣工资料名称、数量和时间,并进行分析、归档,以确保完工交付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

4.2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工程竣工以后,要及时进行结算,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项目部要落实专人,与发展商加强联系,紧盯不放,力争尽快收回资金。对一些不能在短期内偿清债务的甲方,通过协商签定还款计划,明确还款时间,制定违约责任,以增强对债务单位的约束力。对一些收回资金可能性较小的应收账款,可采取让利清收等办法,以减轻成本损失。

5总结

总之,施工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百年大事,加强造价管理,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若施工单位不顾工程质量,留下诸多“后遗症”,工程返修率高,工程的建设费用和投产后的使用维修费用就会随之提高,企业的利润随之降低。另外,盲目追求高标准,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也是建设资金的浪费。因此,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造价管理能在一定工程成本的条件下,达到工程质量最优化。

参考文献

工程造价的基本要求范文6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Abstract: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basic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reasonably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is the universities JiJianGong item management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resolved, the design phase of the cost control, engineering cost college infrastructure is key.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olleg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design phase of the problems emerged in the cost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phase of the important cost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university;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Design stage;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据统计资料表明,在设计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8%,而施工开始后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仅为12%。很显然,工程投资的概算控制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总投资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为此,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概算控制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高校基建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基本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投资大、受益时间长的重要工作,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来由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基本建设成为许多高校的重要工作。建设任务重、投资规模大、建设时间紧和建设资金短缺是当前高校基建工作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有些高校在建设项目追求高档次、有特色和超一流,使工程造价不断攀升,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和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以致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高校基建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问题

2.1建设方的问题

2.1.1建设部门投资决策目标值不符合实际要求,包括目标高于实际值和目标低于实际值。目标高容易造成工程造价上升,造成资金浪费;目标低可能会造成资金短缺,设计质量低劣、工期延长。另外,相当多的设计部门不把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设计的依据,而是盲目地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任意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

2.1.2建设部门由于设计招标工作不规范,或者招标工作做得不到位,选取的设计单位资质太差,没有相应的设计能力。

2.2设计方的问题

2.2.1设计单位由于没有相应的资料积累,或者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使工作进程步履维艰,由于没有以往的经验教训支持,致使设计疑点增多,设计漏洞百出,没有能力完成一份优秀的设计。

2.2.2设计人员思想保守,致使设计产品性能虽好,但造价过高。在建筑设计上过分追求建筑物的外观造型,任意提高室内外装饰标准;在结构设计上,保守思想严重,产生“肥梁、胖柱、密钢筋”,致使造价一超再超。

2.2.3没有实行限额设计,工程造价难以控制,“三超”现象严重,设计变更出现频繁;设计超标严重。许多设计部门只重技术,忽视工程造价的控制,甚至某些设计单位为了得到更多的报酬,不按限额设计,提高工程造价。

2.2.4设计深度不够,随施工不断变动。项目决策形成后,由于多种原因,留给施工设计的时间偏紧、偏急,很多时候是边设计、边招标,边施工,由于设计仓促,深度不够,造成施工困难,使得施工过程中必然不停地修改,从而使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出入较大,工程造价很难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招标工作的成果也因变得太多,而失去招标应有的制约和优势。

2.2.5设计不符合现实真是需求,设计单位没有完全领会建设单位的真实需求,设计出来的方案肯定不能完全符合建设方的要求。

3.高校基建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3.1价值工程的运用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功能和实现这一功能所耗费用(成本)的比值,其表达式为:V=F/C,式中:V价值系数,F功能系数,C成本系数。在设计过程中,掌握功能提高,造价降低;功能不变,造价降低;辅助功能在允许幅度内降低,造价大幅度降低;适当提高造价,功能大大提高的原则,才能在限额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最终推出最佳设计方案。

同一建设项目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这就会有不同的工程造价,可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的选择。

3.2实行限额设计

推行限额设计。即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将投资额分配到各专业。按分配的投资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变更。保证投资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并非一味地考虑节约投资。而是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从我国国情出发。

3.3合理确定基础设施的规模

造价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设施的规模。高校在确定规模的时候要立足于现在和未来,根据学校规模和设施的利用率来最终确定合理规模。规模主要指的是建设工程的面积、高度以及内部设备的规格,这些因素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造价的大小,因此在确定建筑规模时一定要根据自己投资能力和实际需求为基准合理确定。

3.4实行虚拟化建设

虚拟化建设就是在设计方案完成后预先进行的模拟建设,可以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将问题在设计阶段解决,从而避免了在施工阶段修改设计方案,会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索赔。

3.5深化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一定要尽可能的完整,这样可以一方面可以避免边设计、边招标,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从而减少施工质量问题,也可以更便于控制造价。另一方面深化的设计方案也可以为招标工作提供便利,这样签订合同就可以避免承包商施工过程中的大量的索赔,从而降低建筑设施的最终造价。

3.6调查类似工程特点

无论是建设方还是设计方都应该注重类似工程实例的特点。对已建成的类似工程进行大量的调查,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尤其是要注意他们的设计缺陷。

3.7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设计工作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设施的最终使用者,设计方案的好坏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的满意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方案。在设计工作中要多多遵循他们的意见,通过他们的意见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和缺点,及时修改设计方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建设的设施不符合要求或者根本无法使用,避免重复建设或者二次施工。

3.8利用合同控制造价

设计标准合同使用的前提是必须尽量体现全面、完善,而实际操作中设计合同往往缺乏具体细节、深度不够、技术经济控制指标不全或不明确,设计单位承担的责任不清晰,特别是对设计变更前提条件的界线不明确,使得在合同执行中发生很多偏差。造成整个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

在经济条款中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用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引起严重后果造成重大损失的,则需承担相应责任。对设计单位采取一定的约束力是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种举措。

参考文献:

[1]《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2]刘蓉.高校基本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和控制[J].合肥工业大学校报(社

会科学版),2006.8.

[3]杜葵,张玉婕.论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6)

[4]刘新荣,汤晓红.浅谈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J].港工技术,2004,(3)